美章网 精品范文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档案;风险控制;方法

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使一些传统的文件载体不断消失,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正逐渐被很多企业推广运用。办公自动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信息档案的建立,这种记录信息的手段对企业来说更加方便和快捷,避免了传统的纸张档案的弊端。但是由于计算机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导致企业在使用电子信息档案这一手段时也面临着风险。因此,企业在运用此技术时一定要做好风险的防范措施,力求使风险降到最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为企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点,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电子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管理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简而言之,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电子文件的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不是确定的,而是不确定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有对风险的警觉度,把预防风险看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制定风险防范办法,使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对于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5(3)

[2]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8(1)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第2篇

1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早预防,预防风险是躲避风险的最有用的方法,亦然最经济的方式,就电子档案而言,应该以它本身的已有的缺点为依据来实施控制管理,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性,主要措施有:

1.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

在计算机使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多种防范措施进行保护。创新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信息的安全性,所以,要引进新的技术,使风险规避达到最优化。设置密码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在操作系统的电子信息文件的密码设置,培养计算机人才的监督控制的一些技术,避免了信息资源的外部因素的干扰。

1.2制定制度

管理制度在保障信息的安全性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单位要及时主动制定严格的针对性制度进行防范,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制度。

1.3及时消除风险

为了确保信息文件的数据安全,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电脑的维修周期,单位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积极措施。由于计算机技术的的复杂性,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对待问题,那就能够把问题解决掉。例如,对于计算机的病毒,以及时应对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

一种消除电子信息的风险因素的重要措施,它能有效的避免外部因素的破坏信息数据,保证信息的安全。

2控制风险的措施

一旦电子信息档案遭到外界影响,要想把危险降到最低程度,就要求管理人员最大程度地把危险掌控在严格的一定的范围内。目前不少单位在制订实践应变计划、恢复计划、电子讯息档案,从新安置等方法来减小风险,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自身或风险亏损。补救措施的方法有事先措施、过后措施。事先措施指的是在亏损产生前为减少损亏程度使用的方案,危害过后措施指的是损失发生后减少威害实行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危险的电子文件管理,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单位应主动及时的处理。

3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转移策略也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转移策略实质上就是一种分散风险的方式,也就是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一般来说,可以从多个方面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改,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经过此种方式的处理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除此之外,还可以和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与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相匹配。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也存在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也是很严重的。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第3篇

目前阶段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生活和工作当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并且其多样化的功能以及突出的使用效果,使得计算机的应用层面越来越广泛,这一点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变革,使得企业很好的节约了成本,并且办公的质量、办公的效率得以大大的增长。就目前的信息化时代而言,最为先进的档案管理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其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在传输和存储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漏洞,所以,还需要对相关的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更好的保证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安全与可靠。

1. 预防风险的措施研究

深入并且细致的对预防风险的措施方案进行研究和分析,是开展一系列工作的基础性环节,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步骤。防患于未然,是避免风险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方案,而提前性的对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则可以使得风险的代价降至最低。首先,需要建立起严格的限制权限,各个级别的工作人员需要在权限的范围之内进行工作,并且使用档案。同时,还需要进行逐级别的审批,保证审批工作的严格与可靠,进行工作权限的认定,注意针对信息进行管理和保存。最后,则是需要针对使用的规范,对使用的权限进行确认,对备份的文件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防止信息的泄露,尽量的避免出现信息的整理复制备份。在档案信息使用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研究与探讨,避免错误的操作、避免外界的干扰对操作造成不利的影响。对于整个档案信息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做好相应的记录。

2. 避免风险的措施研究

针对档案的风险避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最新技术的获取,同时全面的保证安全的可靠性。在计算机时代当中,信息的发展和安全技术不断的发展,相关的技术手段也是日新月异,而信息的档案规避风险,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针对技术进行创新,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保证电子信息档案得到相关的安全保护。首先,需要对加密的技术进行提升,分级别、分层次的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同时保证密码不会在一定的时间之内被更改,这样的操作方式更加有利于进行风险的防范。其次,还需要对适合的档案软件进行制定,选择最佳的软件进行数据的加密处理,并且保证用户安全的级别以及访问的授权、密码的设置等等,有效的确保信息的安全和档案的安全。

(2)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培养并且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是全面的提升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步骤之一。而电子档案使用过程当中的多样性,相关的操作人员消炎药保证操作方式的正确、规范和标准,同时避免档案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必须要在实践的工作当中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及档案管理的能力,这一点对于当前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风险的防范必须要做到及时的发现和及时的处理。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是数据安全性的核心部分,而对于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过程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也需要做到及时的发现和及时的处理,针对在计算机维修时期之内的风险,有关的企业还需要重点的注重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采取一系列主动的措施方案进行应对。尤其是对于当前阶段安全信息异常敏感的时代而言,还需要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并且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进行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3. 分散风险的措施研究

根据上文的详细阐述和分析,可以对现阶段档案信息管理过程当中预防风险的措施技术以及避免风险的措施方案有着全面的了解和细致的掌握。接下来,将针对分散风险以及评估风险的措施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力求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的为有关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将档案信息管理的风险降至最低,最为常用的是转移的策略,其实质,是对风险进行分散,并且将风险转移至其他的地方,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和效果。在一般的情况之下,诸如针对配置的基本模式进行修改,并且购买相关的保险、外包至其他的机构等等,都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和效果,并且这一手段方式也是未来对于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的极为有效的措施手段之一。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档案的风险变得更加简单化,对于原来的电子信息进行必要的改进,使得电子信息的管理系统更加的先进,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4. 评估风险的措施研究

针对风险进行评估,是非常有效的降低风险的方式和技术,一旦风险发生,如何对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如何将风险所导致的损失降至最低,同时找到最佳的处理技术方案,是一项重点性的工作。针对风险进行评估的基本目的,是全面的保证风险的控制计划更加的合理、更加的科学与可靠,而在现阶段电子信息档案实施的基础之上,全面的针对风险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对其后果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风险所带来的成本的损失进行探析,同时对档案管理引起足够程度的重视,但是在现阶段的工作当中,部分档案的管理者认为电子信息档案的操作是无危险性和风险的,所以,这样的观点就为风险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阻碍。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时刻的提醒自己,对于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手段,对风险进行控制,全面的确保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的各个细小的工作环节,都得到了有力的保障,所有的工作都有着全面严格的监督控制。最后,在风险评估的工作过程当中,还需要对安全意识进行提升,对于各种类型的安全隐患,需要尽早的发现,及时的进行处理,保证在风险发生之时,将其所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电子信息档案的风险管理与控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并且细致的对具体的风险控制和防范的措施方案,进行了深层次的论述,同时,对于分散风险的方式、评估风险的方式技术等,都进行了研究,力求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的为有关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平.浅议电子信息档案的风险管理与防范的措施技术方法【J】.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科学资讯,2010.10:233-238

[2]刘昌化.试论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加强以及风险的防治【J】.黑龙江科学信息,2009.7:45-47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电子档案;风险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绘图、计算、文档、购物、娱乐……它渗透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二十一世纪就是一个电子时代,计算机使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大大缩短了办结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电子计算机储存了大量资料,形成电子档案,方便随时调取,节约了档案管理方面的物力、财力和人力,对于加强档案管理方面的应用技术革新有着突出作用。不过,在具体的应用当中来看,电子信息档案也存在着缺点和问题,例如电子档案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在保管方面有着很大的风险。在防范风险方面,如果没有做好防范措施和预案,那就会出现资料损坏、资料被盗的风险,保密信息外泄,网络受到黑客攻击,给国家或单位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在用电子信息档案保存重要资料的时候,需要加强档案信息的安全,要应用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让信息的安全性得到更加安全的保障。

一、避免信息档案出现风险的措施

预防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在可预见或不可预见风险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提前的遏制处理,这是当前我们桂波风险的最好的办法,也是最为有效的办法,更是最经济实惠的办法。主要措施有:

1、使用先进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使用杀毒软件,经常查杀,定期设置更改密码。

2、实施保密制度。为确保信息档案的安全,档案的管理单位需要制定严格的保密制度,并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并且实行专人负责制,规定只有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才能操作,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3、及时进行防护。为了解决电子信息档案潜在的危险因素,设立专网管理,做到内外网分开工作,做好网络的防护,既能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和窃取,又能使得档案信息的安全。同时,还要对于一些存储介质进行严格监管,例如外界的U盘未经严格杀毒后,不准插入存储档案信息的电脑或设备里,以确保存储设备不被感染病毒,避免造成信息外泄。

二、缓解信息档案风险的措施

对于电子信息档案遭受到的来自外界的一些干扰,当务之急是要降低风险损害,将损失降低到最小,这样就离不开档案管理人员的紧急处置,需要将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修补,让风险在可控范围内,达到缓解和降低风险的目的。

对于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来说,主要是采取制定必要的实施应变制度、灾难恢复制度、电子信息档案资产重置等措施,降低和防范电子信息档案及资产存在的风险问题。我们经常采用的风险缓解措施主要有:事前防范、事中终止、事后补救等三个流程。事前防范,主要是在预见出现风险前,为减少相关的损失而采取的一些制度、管控的办法;事中终止,主要是在风险监控中看到了有可能造成信息档案的泄漏的危险,及时采取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的维护、升级工作;事后补救,主要是在危险业已发生的情况之后,为了减少损失不再发生类似问题而及时采取的处理解决办法。当然,对于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来说,不管是发生哪类的危险,都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信息档案的安全。

三、分散信息档案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流程中,我们经常采取的规避风险方法是转移策略,它在实质上对风险的一种分散,就是将风险转换到别的地方去,以此来把业已存在或正在发生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点,将损失降的越少越好。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多方面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转移,如:通过购买保险、外包或签署服务合同等做法。通过这样的风险转移处理后,就可以将复杂的风险问题变得简单易行起来,简单来说就是把危险进行分摊,层层设防,把住危险入口,确保电子信息档案的安全。

四、评估信息档案风险的措施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第5篇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第6篇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简而言之,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电子文件的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不是确定的,而是不确定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有对风险的警觉度,把预防风险看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制定风险防范办法,使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对于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5(3):8~11

[2]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4(1):36~37

[3]邹生.开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4):28~29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第7篇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一是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对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员为成员的档案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检查督导及协调保障工作。确保了活动按要求扎实推进。二是研究制定并印发了《档案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对象、范围、内容和具体要求等。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扎实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1、注重前期预防

为增强干部职工的廉政风险防控意识,每周利用政治学习的时间,采取听讲座、外出参观、观看反腐倡廉光盘、进行心理调适和自学等方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并做好学习记录。这些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廉政意识,激发了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廉政勤政的热情。

2、强化中期监管

为将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落到实处,各科室围绕行政管理环节、档案管理环节对每个岗位、每位干部的工作职责进行认真梳理,填写了《行政职权目录表》,通过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等方法,全面查单位、科室、个人存在的或潜在的岗位廉政风险点,并按照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等进行分析评估,确定不同的风险等级,全面推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围绕收费管理、监督检查、行政许可、人财物管理等重点环节,完善了档案利用制度、行政执法公式制度、首问负责制度、廉政谈话制度及人事管理、车辆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逐步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做到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能力增强。

3、完善后期考核

为使廉政工作规范化,我局建立了廉政风险防范监督考核制度,通过阶段检查、单位内部评估、风险控制、定期考核方式,对局廉政风险防范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把档案管理中的行政许可、档案利用收费等重点工作都置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监督之中,使全局工作运转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高效化。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覆盖机关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网络,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促进机关工作人员廉政高效,推动档案工作的高效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打算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档案;风险;控制;措施

现阶段电子计算机因其多种多样的功能使得企业办公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企业不但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并且办公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极大提高了办公质量和效率。在信息技术时代,电子信息档案是最前沿的最新的档案管理方式,在高科技方面它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从现实情况讲,电子信息档案也存在很多弊端,它也有自己的缺陷,相比于传统的纸张档案,在传输和存储电子信息技术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有必要对相关的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及时制定有效措施,不然就很容易使企业的数据被盗,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子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安全与可靠,在使用电子信息档案时,企业对信息的安全性必须注意,积极主动的制定出一些避免风险的方法,从而使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获得保证。

一、电子档案的特点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进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涌现了大量的电子出版物、电子邮件、电子文件,它们逐步把以纸质为介质的文件进行了取代。所以,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档案网络化、电子化。

电子档案的主要优点在于:具有巨大的信息存储量、快捷的传递方式、独立的信息存储空间、方便的操作手段、便于长期保存,它所需的空间比较小、信息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复制档案的过程中不容易丢失信息,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使档案更加形象、全面、生动,复用性非常良好,它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产物。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缺陷:具有较强的设备依赖性、较大的信息不安全性、载体的易修改性、非直读性、载体与实用技术缺乏稳定性、较强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的依赖性,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存在复杂性,以及载体与信息存在相互分离性等。

二、档案风险预防的手段

档案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步骤及基础性环节就是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风险预防的有效方案。对存在的风险进行提前性的防范,这是最为经济、最为有效的风险规避风险手段,在还没有出现风险的时候就加以遏制,提前进行预防,防患于未然,可以降风险的代价为最低。第一,保证审批工作的可靠与严格,审批需要逐级别的进行,针对信息内容加以保存和管理,并对工作权限加以认定;第二,严格的权限限制必须建立起来,只有在权限的范围内各个级别的工作人员才能进行工作,使用档案;第三,以使用的规范为准则,确认使用权限,为了防止信息泄露,有必要对备份的文件实施技术处理,对信息的整理复制备份要竭力避免出现。

三、档案风险避免的手段

(一)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工作的时候计算机要将多种措施同时结合起来,而引进先进技术是风险规避的最佳选择,先进技术可以提高电子信息档案的安全可靠性。在现代操作系统中比较经常运用的、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密码设置。第一,提升加密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分层次、分级别的加密处理;第二,实施数据加密处理应选择最佳的软件,制定适合的档案软件,并对用户密码的设置、访问的授权、安全的级别等予以保证,使档案及信息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二)及时发现和处理是风险防范的首要措施。数据安全性的重点是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而在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时候出现的风险问题,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企业针对在维修计算机过程中的风险,需要加大力度,重点关注,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实施主动的、有效的方案。

四、档案风险分散的手段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转移策略是进行风险规避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实质上所谓的转移策略就是分散风险,降低分散已经存在的风险到最低程度,转移风险到其他地方,实施修正风险转移的手段可以从多个角度开展,如:购买保险、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修改配置模式或者外包给其他机构等等。通过这样手段,我们简化了复杂的风险问题,再改进优化以前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从而使新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更加先进。另外,通过与网络供应商进行协调,在满足电子信息档案使用需要的前提下让供应商提供有效的安全服务。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风险在外包上同样隐含,假若外包人员与合同标准不符合,导致的后果也会非常严重。因此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带给企业损失,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必须在严格的操作标准下进行,要认真执行,严格遵守。

结语:总之,立足于实际需要,通过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管理与控制电子信息档案风险的主要手段,对具体的风险控制和防范的手段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究,探讨了风险预防的手段、风险避免的措施以及风险分散的方式等,努力以此为基础,为有关工作的进一步进行与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第9篇

一、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含义

数字档案是指在计算机及其网络环境下用数字代码形式把信息记录于电子载体而生成的文件,是一个国家、组织乃至家庭或个人形成的数量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重要的信息资源。

全面、准确地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含义,是开展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和实现其目标的前提。信息安全,简单地说,是指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持问题。信息的保密性根据信息被允许访问对象的多少而不同,能保障信息仅仅为那些被授权使用的人获取。信息的完整性一方面是指信息再利用、传输、储存等过程中不被篡改、丟失、缺损等,另一方面是指信息处理方法的正确性,不正当的操作,如误删除文件,有可能造成重要文件的丢失。信息的可用性是指信息及相关的信息资产在授权人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即获得。

二、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1.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策略制定的原则。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策略,是指导数字档案信息进行安全管理、保护和分配的规则和批示,为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提供导向和支持。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策略应阐明管理层的承诺,提出组织管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方法,并由管理层批准,采用适当的方式(传达与培训)将方针传达给管理人员。同时,为确保方针持续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我们应定期对其进行评审与评价,根据评审与评价结果保持原方针或对其进行调整。在制定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策略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预防控制为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

2.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的原则。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风险的降低是通过安全控制目标和方式的选择、确立和有效实施而得以实现的。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的选择不应盲目进行,应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风险大小的排序,对于风险级别高的资产应被有限分配资源进行安全保护。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管控,要做到数字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即零风险)是不可能的,只要将残余风险置于有效控制范围内便可。同时,实施和维持管控是需要费用支出的。我们接受与不接受风险的界限就是考虑风险控制成本与机会损失成本的平衡,如果风险控制成本大于机会损失成本,我们便接受风险,反之,我们就不接受风险。

3.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商务持续性原则。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需要建立并实施商务持续性管理。通过组织预防和恢复控制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组织的关键商务活动不会因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故障造成中断或以最短的时间恢复商务运作。事实上,安全控制可以分为预防性控制措施和保护性控制措施,预防性措施可以降低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安全薄弱点,而保护性措施,如制定并实施商务持续性计划、购买商业保险等,可以减少因威胁发生所造成的影响。

4.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数字档案信息的风险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完成了数字档案信息的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与风险接受的一个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过程后,虽然已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评估工作可以因此而结束,风险管理应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我们应适时动态地开展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

从目前档案界所探讨的内容来看,数字档案管理包括数字档案信息的访问控制、数字档案信息的真实可靠、纸质与数字档案的共存、数字档案的备份管理、数字档案管理的前段控制和全程管理、数字档案载体与格式的转换、数字档案的物理鉴定或技术鉴定等。这显然仍属传统的管理方式,还不是一种系统、信息化管理思想的体现。既没有全面动态的、系统的、全员参与的、制度化的、预防为主的管理方式的体现,也没有确定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方针和范围,更谈不上在信息安全管理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进行控制。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档案管理;风险分析

如今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开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纸质记录管理渐渐被取而代之,电子信息档案管理,随之因运而生。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是指保护该档案、保护该档案的核心内容、数据文件,不受到破环、丢失和窃取。与传统纸质记录比较,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显得更加方便。但是在带来巨大快捷的同时,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隐患。

一、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可是就我国目前来说,电子档案系统的构建才刚刚开始属于萌芽阶段,自身存在着很多缺陷,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重在于对其的预防措施太单薄,很难去规避风险,不知道该如何加强信息保护,问题往往出现在电子信息管理人员缺乏科学技术,该管理人员对于电子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够清晰,没有加大管理力度。管理中缺乏信息反馈。电子档案信息的风险主要来源于网络黑客或其它网络病毒,一旦受到攻击和传染,那么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将无从谈起,这种风险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导致就算经历了恶意网络攻击传染后,也并没有及时加强管理补救措施,并未对电子信息档案系统定期及时更新升级,导致系统老化,容易被袭击。在传统的管理方式落后的状态下,新的管理模式仍然还尚未研究、补救、总结、反馈,使得风险系数大大提升。未及时缓解突然风险。在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中会存在很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原本简单的风险防御系统失效,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本身就自带不安全性,而在面临突然情况时,如果稍有疏忽那简单的防御就会彻底崩盘,许多企业在选择了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同时,也做好了风险转移的准备,而往往也有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未能及时发现风险、未能解决风险[1]。

二、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应对风险的对策

(一)设置访问权限,减少泄漏风险。诸多企业都存在着蓄意或者非蓄意的人为疏失,有关企业部门并未严格执行人员个体确认,因为档案工作管理人员,都曾或多或少的接触过不同层次的档案实体,该工作人员包括,企业人员异动、岗位调换、退休、离职等因素,都很有可能造成电子信息档案泄漏的风险。该风险需要靠企业落实到个人,对其个人设置访问权限以及在有效期内个人可以对某部分区域的电脑进行管控和掌握使用权,这样可大大减少人为泄漏的风险。所谓的电子信息档案泄漏风险,除了人为泄漏因素外、还包括病毒泄漏。各个企业不光要大力宣导信息安全的观念,更是要投入科学技术防护,安全观念提醒我们,防毒措施以及相关资料备份的重要性。网络这个大载体中可以无形间夹带着病毒侵入电脑中,造成电子档案信息系统的感染,导致电子信息资料可能会被某病毒摧毁或者泄漏。与此同时,档案部门应该建立更好的防毒环境。将重要资料尽可能备份在光碟中,让备份可以工作法智能化。从而以保证电子信息档案的安全。(二)维护信息档案,规范操作流程。在各个企业档案部门向外提供档案资料的同时,尽可能的采用电子邮件或者网页浏览的方式进行传递操作,在信息档案发送前应进行强力扫描杀毒,该内容使用过滤方式循环阻隔其它普通网页的侵入,以此来保证信息档案的安全,监督保持杀毒扫描前后原件数量是否一致,维护发送信息档案的原件未受到恶意损坏或丢失,并组织确保已经发送后的系统网页攻击事件的出现,以及被他人侵权或盗用其他用途的可能。在当下科技发展如此飞快的社会,电子信息档案的操作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学习,不光防控防病毒这一单方面,在信息系统维护上也要加大学习力度,不能一直停止在一个阶段,维系着已经过时的病毒库,新的病毒体已经出现,就需要档案部门操作人员及时更新,研究对策,不能持续“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应该多方面掌握信息安全的资料,重点关注,就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人员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对电子信息档案的每个环节能有严格把控、缜密的的分析、迅速的决定。而多年来,档案工作都普遍存在着“轻管、重用”的问题[2]。(三)完善培训计划,统筹管理风险。控制风险作为损失缩小的最佳方法,加强培训防御措施不但能够有效的控制风险,更能降低风险的可能性。学习引进最先进的防御系统,不被外界其它网络网页肆意侵略,确保电子信息档案的安全性能,学习对于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加密处理。档案部门人员可以再通过学习培训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以及各个电子信息档案所相关资产的重新布置等计划。管理中的黄金定律就是预防胜于治理,通过培训做到把风险预防放到首位,当风险真的出现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缓解和风险转移,尽可能降低各种风险所带来的危害,这才是最为关键的[3]。

三、结论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第11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__年工作规划》和市局《全市质监系统岗位廉政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进一步增强预防腐败工作实效,制订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实施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坚持教育在前、制度在前、监督在前、预警在前;坚持改革创新、重在建设、体现业务、促进发展;坚持突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推进,努力实现权力运行安全、资金使用安全、干部成长安全,为全局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制度、纪律保障。

二、实施步骤

实施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步骤:

(一)清权查险。一是清权明责。根据“三定方案”,将岗位职责分解,理清行政处罚、行政监管等业务权责;将权力和责任落实到岗到人,重新审定岗位职责、规范权力流程,通过有效方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排查风险。通过“自身找、相互帮、领导提、集中评、组织审”的方式,梳理行政决策、食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及人财物岗等四个方面21个岗位廉政风险点,建立岗位廉政风险点台账,集中公开个人风险点,接受监督。综合各类风险点,明确风险危害程度,划分风险类别,确定风险等级,找出防范措施,从源头上防控腐败的发生。

(二)监督防范。从自我预防、科室联防、社会群防三个方面进行监督防范,建立腐败风险防控网络。通过自我学习、组织教育、相互帮助、自身日常思想和行为约束,开展自我预防;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重大事项廉政报告制度、定期述职述廉和推行政务公开、开展内部各项检查、设立预警机制等方式开展科室联防。通过行风监督员进行日常监控和定期评议,接受服务对象和人举报,不定期进行民意调查,接受上级组织的专项检查和巡视督查等,开展社会群防。

(三)预警控制。通过收集预警信息,确定预警对象,及时进行预警处置,落实预警处置的督查和反馈,建立一套完善的腐败风险预警机制,将腐败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投诉举报、党风廉政监督员评议反馈、内部预警信息员采集信息等多渠道收集预警信息。在各科室设立预警信息点,明确各科室负责人为各预警点的预警信息员,明确信息员具体工作职责。建立预警信息采集制度和报送制度,明确采集内容和信息报送要求;建立信息分析制度,对已采集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为今后预警防控工作方向提供依据;制定预警分级管理办法,针对科室和个人问题的不同程度,及时有效地采取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的不同预案处置办法;开展预警处置的督查和处置结果反馈,确保预案处置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四)考核评责。主要采取科室自查、日常督查和年终检查三种方式进行考核。坚持岗位廉政风险防范考核工作与行政管理和稽查执法考核相结合、与公务员年度考核相结合、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相结合,将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考核结果纳入日常和年度绩效考核之中。三、防控措施岗位职责风险点是从分局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工作职责流程入手查找出来的。分局主要职能有行政处罚、日常监管以及内部“人、财、物”等公共管理,根据这些职能,将分局岗位职责风险点划分为四类三级:

四类:一类为行政处罚类;二类为监督检查类;三类为行政事务管理类;四类为公共类。

三级:一级为行政处罚、行政事务管理类风险点;二级为监督检查类风险点;三级为公共类风险点。按分类分级防控办法,制定防范措施如下:

(一)一类(一级):行政处罚类风险防控措施行政处罚类风险点是指分局执法办案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市局、分局的廉洁自律及其它规定,引起当事人的申诉、投诉、诉讼和

行政复议以及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的后果。1、发挥“案审会”作用,对上会案件严格把关,监督办案人员按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办案,发挥督导职责,半年进行一次案件回访,对重大案件及时回访。

2、执法办案人员要认真掌握办案技能,熟练运用办案系统,精通法律、法规、法理。在查办案件环节中,严格执行两人办案等各项执法程序,发现需要登记保存、查封、扣押的,应采取强制、保全措施。

3、执法办案人员、案审会人员以及其他涉案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做到不向当事人或其他人员泄露案情。坚守办案纪律,不准利用职权收受当事人的钱财和好处,防止行政处罚出现畸轻畸重现象,预防行政复议被撤消或行政诉讼败诉的情况发生,防止以案寻租。

4、办案中要遵守实事求是原则,特别是在询问过程中要杜绝“挂名”现象,执行回避制度,避免办案的随意性,防止弃案不查问题发生。

5、在案件调查取证环节中,坚持证据穷尽原则,按照程序规定依法取证,不准遗漏证据,以保证案件定性、裁量准确。

6、严格执行案件处罚裁量权标准,行政相对人根据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诉讼判决履行处罚,杜绝擅自收取罚没款。

7、办案人员对暂扣及罚没物品要及时进行登记、入库,物品清单中对物品型号、数量等登记清楚,防止物品损毁、丢失、侵占、挪用等问题的发生。

(二)二类(二级):监督检查类风险防控措施监督检查类风险点是指分局承担监督检查职能的工作人员在日常监督检查、生产许可证年审及办理其他业务工作中,违反法律、法规和市局、分局的廉洁自律及其它规定,引起行政相对人的申诉、投诉、诉讼和行政复议以及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的后果。

1、从事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的人员要强化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对辖区内企业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特别是食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要到位,真正做到管到边、管到底、不留死角,及时发现违法隐患,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案源线索等及时登记、上报,认真留存文书档案,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给予制止,函告相关单位,防止造成工作失职等后果。

3、从事生产许可证年检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年检程序,不能故意刁难企业或设置不必要条件,不得违规私自给予年检。4、生产许可证年审期间,应及时准确地公开审验程序,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发挥督导组作用,加强督察。利用多种形式,对干部进行廉政教育,防止索要好处,不准利用年检强行收取企业费用,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出现,引起企业的不满,诱发申诉、投诉的现象发生。

(三)三类(一级):行政事务管理类风险点行政事务管理类风险点是指分局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财、物)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市局、分局的廉洁自律及其它规定,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的后果。

1、人事管理风险防控措施:

(1)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先、定职、定级等方面的各类规定,按照规定要求,制定人[文秘站:]事工作流程,在各个环节上体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纠正的运行机制。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不弄虚作假。

(2)遵守廉洁从政规定,严格自律,恪守原则,坚决拒收不该接受的礼品馈赠及宴请,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徇私枉法、徇情枉法。

(3)认真落实教育培训计划,凡是达不到培训要求的要重新培训,并将培训工作与干部考核评先挂钩,与定岗定职挂钩。

(4)严格管理人事档案,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无损,不泄露档案信息,做好保密工作,维护档案的严肃性。

(5)按照有关工资福利待遇的政策进行工资管理工作,保证工资套改等各项业务不出差错,使工作人员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待遇。

2、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措施:

(1)结合分局实际,精心制定年度预算,各项经费开支纳入预算管理。认真执行年初的财经预算,不挪用、误用财政资金。

(2)在大额资金的使用上,必经集体讨论,资金使用正确有效。

(3)严格执行国家会计基础规范及市局财务制度规定办理财务收支业务,坚持会计出纳分设、银行印鉴分管和按月监督核对的原则,加强财务印章的管理和使用,定期与银行核对,确保系统资金安全管理使用。

(4)严格执行会签报销程序,有效防止乱报、虚报现象,按照程序审核帐目、报销凭证,做到帐目清,财务明。杜绝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发生。

3、资产管理风险防控措施:

(1)购置资产时,按照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采购物品,防止产生不廉洁行为。

(2)分配资产时,深入调查研究,按实际需要进行分配,不受人情因素干扰或收受好处,违反规定分配,最大限度的发挥资产的使用价值。

(3)固定资产管理要到位,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台账,新增固定资产要及时录入,明确购置时间、原值、使用人和负责人,每年进行账实核对,加强对固定资产使用的监管,防止分局国有资产丢失。

(4)固定资产不得随意处置,要按照严格的处置程序进行报废,同时及时做好报废登记。

(五)四类(三级):

公共类风险防控措施:公共类风险点是指分局工作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市局、分局的廉洁自律及其它规定,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的后果,具有共性

特征。1、科级及以上干部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既抓业务又抓党风廉政建设,履行层层签定的责任书权力义务,局领导严格履行领导和监督职责,同时准确传达贯彻上级关于廉政建设的新规定新精神,有效指导和监督本单位落实各项工作部署,防止本单位发生严重违法违纪问题。

2、全体党员干部在公务活动中,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方面的各项规定,在行政处罚、日常监管等过程中,遵守法律和纪律规定,做好相关记录和台帐,不得涂改、隐匿、伪造、偷换、故意损毁有关记录或者证据,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不接受行政相对人、请托人的馈赠、宴请等好处防止不廉洁的事情发生。

3、科室负责人对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按规定及时上报,不能晚报或隐瞒不报,不能错过解决的最佳时机,防止造成损失或严重后果。

4、科级及以上干部对配偶、子女及身边的工作人员要严格管理,平时加强教育,多提醒,防止出现不廉洁行为,造成不良后果。

5、稽查执法人员在工作中,要按规定着装,注重礼仪、服务态度和言行举止,防止因出现仪表问题引起当事人的不满,导致当事人上访、投诉,损害质监形象。

6、机要文件收发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做到传阅、保管、流转工作过程中的文件安全,不得随意泄露信息,防止出现失密,给分局带来影响。

7、从事各类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严守档案秘密,遵守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文书档案、案件档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企业档案等),防止出现丢失和损坏,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第12篇

关键字:油田企业档案管理;风险分析与控制;信息化时代

我们都知道,油田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风险具体是指油田企业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相关部门对可能遇到的各种有关档案方面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也叫他为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的一个过程。具体到我们要讨论和研究的油田企业而言,油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意义重大的工作,也一直是制约和困扰我国大多数油田企业的主要问题之一,各个单位也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寻找有效的方法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化和制度化。以下笔者就从几个方面分析和阐述油田企业在档案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和控制的具体情况:

一、油田企业档案管理的风险分析

就当下油田企业而言的话,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这个重要性首先体现在油田企业本身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上,关系到国家战略大局,再者就体现在普通意义上档案管理的意义上。结合油田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说油田企业的档案管理及风险控制是一个工作程序的问题,它是这个程序中必要的一环,针对具体的油田档案管理的工作特点,分析、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才能使档案管理风险降至最低限度。档案管理风险主要是档案运送和交接过程的风险,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交通隐患。油田之间相关的各个单位在地理位置上是相对相对分散的,这就从某种程度上给档案工作提供了不便,期间各种可以预料和不可以预料的风险可能出现,所以一般而言交通风险是档案运送中的最大风险。

第二,档案风险中多种意外伤害。在各个分散点之间传递档案,其中可能会因为自然和天然等不定因素造成人员的意外伤害和档案的意外损坏等,这也是平常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事例,发生几率比较高。

第三,档案可能会丢失或损坏。油田之间比较分散,而各个油田企业在人员上普遍有基数大、人员情况复杂等一系列特点,加上油田企业档案的运送和移交的程序比较多,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无形的增加了因人为因素造成档案丢失或损坏的可能性,

当然,油田企业档案管理是个需要细心和责任心的工作,如果一旦在日常的工作中管理不善或出现人为地各种问题,油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是多样的,必要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各种档案手续会出现不全甚至根本没有的情况,特别是好多油田企业在信息化社会应用电子档案的形式进行存储,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丢失甚至泄露,危害油田企业集体的利益。

二、油田企业档案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对于油田企业档案管理过程中相关的风险分析之后,相应地预防措施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油田企业中的档案管理是个复杂的系列工作,牵扯到油田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程序问题,因此风险预防措施也是需要从大方面、多角度去进行,笔者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认为就当下油田企业档案管理中预防措施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

(一)提高认识水平,真正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油田企业的重要意义。我们都知道,意识决定行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有一个高度的、比较深刻的认识,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去投入到具体的实际工作当中去,这是一种标本兼治的方法,是油田企业应该大力去抓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广大油田企业要积极通过培训、学习等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去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在思想认识上达到一定的要求,继而从具体的工作上认真负责。

(二)及时积极的风险评估是重要保障,应坚持不懈。油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具体到实际工作中还是要通过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个人去完成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加强各个部门在档案方面的评估是最有意义的工作,也是最能够体现效率和质量的环节,各个部门的相关从业人员要接受相关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学习风险评估的具体方法和流程,定期进行检查,这是保证油田企业自身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万无一失的主要保障。

(三)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流程,不断使档案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的轨道。相关部门要加强在制度和工作流程方面的研究和整体部署,制定一整套可行性强的措施来,并通过一定的途径是这一套措施坚决的在各个工作环节和部门实行开来,保证档案工作的正常有序。

(四)不断完善油田企业在档案使用过程中的规范性。这点强调,各个部门也好,个人也好,在使用企业档案的过程中要有章可循,该签字的签字,该申请的申请,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丢失甚至擅自涂改的恶劣行为,具体的工作程序不能不严格执行,这也有利于在这方面出现问题之后便于相关责任的查询和追究,有力的保障油田企业档案管理中的严肃性。

(五)加强档案管理,强化基础设施。档案对于每一个单位和集体都是重要的,对于油田企业更是这样的,那么相应的基础设施就要有相应的提高,比如资料室和档案室的安全防盗设施一定要符合要求,相关的资料出项问题的时候要有一套比较完备的报警和预防措施,在短时间之内通知相关的领导,努力把损失和危害降低到最小。

(六)努力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在信息化的今天,油田档案采用电子化的形式进行存储和操作是与时俱进的必要手段,这样具有方便快捷和操作灵活的优势,有效地减轻相关部门的人员压力,但同时如何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也是个如影随形的问题,要积极防治相关信息的丢失和泄露,加强相关从业人员在电子档案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定期检查和监督他们的工作,保证电子档案的有效运行。

三、 结语

油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其中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和各个相关涉及到的人员要积极自律,共同做好油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迫切又重要的课题,我们一定要强化认识,优化方式,以灵活的工作把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一份力。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第13篇

1 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推进档案信息管理的数字化,首要工作就是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即必须实现普通文件处理向数字信息管理系统的转化,并科学开发和设计档案信息数据库系统,这属于档案数字化工程的关键核心与基础工作,更是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主体工程。此外,要建立和健全技术保障体系,必须从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以及档案信息的系统安全等多个方面来保障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这方面,需要启动入侵检测及访问控制的联动,并建立科学完善的网络化病毒防范体系,并采取防窃取和用户身份认证等手段,加强档案数据的安全隔离、加密和灾难备份等。

2 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2.1 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保密风险。通常,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料数字化转换的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很多复杂环节,而每一个环节中小小疏漏,都极有可能引发档案信息安全保密风险。可以说,档案数字化的安全保密风险,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档案信息的信息源和知悉范围快速扩大,同时,由于档案存储载体的大容量、高密度和容易复制的特点,通常会存在着较大漏洞,无形中也为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

2.2 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真实性风险。真实性是数字化档案的生命线。受到技术以及其他因素所限,传统的档案信息在经过存储、传输以及迁移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较大差异,使得数字档案的真实性大打折扣。纵观档案数字化产生真实性风险的主要原因,首先就是在于档案数字化加工的过程中,由于计算机扫描或者设置拍摄参数指标不正确等,使数字档案信息出现失真现象;加之数字档案信息本身存在易改性,很容易改变原来文件信息原貌。另一方面,为适应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平台而实施的数据转移等,也很容易会导致重要的档案信息出现变化甚至丢失的现象。

2.3 档案信息数字化过程中的数据完整性风险。数字档案信息完整性,是实现数字档案真实价值的最重要保障。该类风险的主要表现是某些数字档案在基本内容、文本结构及背景信息等方面不够完整,根本无法阐明档案信息内在意义和价值。影响数字档案完整性主要原因,首先在于被转化为数字化信息的原始档案先天存在残缺和不系统的缺陷;其次是在扫描、翻拍和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往往由于人为疏忽大意,而产生扫描错误和漏扫漏拍等问题;同时,因为数字档案也可能遭受黑客和木马、病毒等人为破坏,最终会导致数字化档案信息出现丢失或损毁,影响完整性。

3 当前档案数字化风险防范和控制的主要对策

3.1 强化档案数字化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实现档案数字化体系安全,就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全力打造数字档案数据安全壁垒。因此,在平时的档案工作中,应当强化档案数字化实施中的风险教育,使其熟悉档案数字化的各类风险因素及其严重后果,充分认识到档案数字化风险的存在特点,从而在措施上积极应对。

3.2 重视档案数字化风险防控的规划和系统设计。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应当做到统筹规划和精心设计,必须在严格管理和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有计划和分步骤地循序推进。而在档案数字化建设总体规划和立项上,一定要充分重视档案数字化的风险防控,必须将其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进行科学论证,从而实现档案数字化建设全方位及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以确保档案数字化的社会价值实现。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第14篇

1 档案数字化概述

1.1 档案数字化的原因

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的传递速率慢、共享效果低、综合使用率低,而信息化时代,依赖于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人们对其已经很不满足了,怎样能快速得到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字化档案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传统档案信息资源的缺陷,还使得原始档案得到妥善保存。

1.2 档案数字化的含义

将原始档案的信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和设备转化成由数字0和1组成的代码,再储存到相应的载体上,这就是档案数字化。

1.3 档案数字化的内容

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将原始档案的目录进行数字化,另一方面就是档案全文数字化,有两种录入方式,一种是通过扫描仪录入,再对其进行目录编写,另一种是用光学字符技术对档案全文进行有效识别再存储。

2 数字档案风险

2.1 数字档案真实性和完整性面临的风险

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对数字档案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际的电子存档中,这个基本要求会面临几种风险,给数字档案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其一是信息?w移带来的风险。在档案的信息进行传输时,因为一些新兴的读取设备对于旧的存储数据的载体不能很好地识别,所以有可能读取数据不成功,或者只是迁移了部分信息,而造成了最后信息不完整的后果。

其二是人为修改带来的风险。数字档案在建档、数据生成、信息传输、迁移等过程都有人的参与。所以在这些环节中,如果不能对人的行为进行把关和监督,人有意或无意的删减、篡改数据信息,会对数字档案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因为电子档案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易修改,无痕迹,蓄意篡改信息的人员只要消除相关记录,便不会有蛛丝马迹留下,使得档案无迹可寻。也无法对档案进行逆向修复。因此数字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很大的风险。

其三是网络攻击带来的风险。因为数字信息具有流动性的特点,给一些网络技术优秀的人攻击数字档案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一方面,因特网对于使用人群不作限制,在这些人群中,有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自己的计算机技能,盗取他人的隐秘信息,使因特网变得极为不安全。数字档案的每一方面都需要计算机的参与,而档案里面的隐秘的数据信息对于那些不法之徒来说,是有价值的,所以他们会针对数据档案进行不同程度的网络攻击,是信息泄露,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数据在共享传输过程中,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攻击的机会。他们通过网络侦查,对正在传输的数据进行窃取,使数据无法正常到达终端方;通过拒绝服务攻击,使服务器脱离工作状态;通过程序攻击,使程序感染上病毒,无法对信息进行保存,使信息缺失。最常见的技术就是缓冲区溢出攻击,这种攻击会使得不法分子获得一台主机的全部控制权,就不能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了。

2.2 数字信息无法永久读出

数字档案建立时,虽然需要人的参与,但是数字档案的存取和利用还是需要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和设备进行操作。在数字信息保存后,人对于数据的认知速度赶不上它的产生及传递速度,加上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很容易使得数字档案出现保存妥当,却无法利用的现象,不管是直接以数字方式生成数字文档还是以原来的纸质版作为依据进行数字化,总之都会面临着这种风险,这对人们来说信息依旧是不完整、被破坏了。

3 数字档案风险管控措施

3.1 技术措施

对于人为修改带来的风险可以采取数据加密技术进行防控。在当前不设防的互联网上,人们使用信息的环境逐渐变得不安全可靠,这成为相关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脆弱的数字档案信息传递过程中,会因为人为原因而变得不安全,因此对档案制定有效的定密和解密程序,可有效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对人蓄意或无意修改信息行为有效的进行防控。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网络攻击。首先档案馆要聘用计算机技术好、品性好的技术人员对数字档案设置严密不易被攻破的防火墙。对于档案数据的代码要进行严格控制,使其保持正确,防止网络攻击中最常见的缓冲区溢出攻击。在实际的代码编写中,很容易出现漏洞,没有久攻不破的代码程序,所以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来加强程序的安全可靠性。比如操作系统和编译器,它们的全力配合使得易被攻破的缓冲区得到有效的保护,使得攻击者不会那么轻易植入攻击代码,从而保证数字档案相关的主机不会被攻击者控制。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数字信息在大量存储同时,也为信息数据的安全长久保存提供了技术条件。电子档备份、数字信息更新、迁移等方案都有效的使数据信息永久保存。

3.2 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要分为几方面。其一全面开展合作与协调。对数字档案建档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无论是将原内容数字化,选用合适的数字化设备和数字化格式,还是最后的数字保存以及数字文档的定密解密程序的制定,这些环节都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出现纰漏,都会给数字文档带来信息缺失、泄漏的风险,并且不利于信息的永久保存,给档案馆带来损失。

其二是制定适当的管理策略。针对传统的纸质版信息来源,相关部门对其的传递等过程都有相关的制度或策略来进行规范和约束,使其能被按照规范进行利用,保证了信息的安全完整性。而数字化档案有两种生成方式,一种是直接生成,一种是将传统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这两种无论是哪一种,最终的结果都是生成的信息数据将通过互联网进行共享、传递和迁移,而有些数字资源是不会经过相关部门的核查和认可的。为了使信息数据保持完整性,能被永久的保存,相关人员还要针对数字化特点,制定合适、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法令对其进行规范。

其三是加强防止计算机网络犯罪方面的立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犯罪者的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着,所以会出现新的犯罪行为,而已经制定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法律却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新,使得网络犯罪分子钻了法律的漏洞,采用新的犯罪手段使数字档案的信息得到泄漏,所以为了维护数字信息安全,相关部门有必要对陈旧的法律进行更新和完善,或者重新立法。

其四是保证数字化所需资金到位。数字档案风险管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相关部门保证资金到位,保证风险防控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杜绝出现数字化风险防控进行到一半,却没有经费继续支持,使得信息数据损失的后果。

档案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文第15篇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进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涌现了大量的电子出版物、电子邮件、电子文件,它们逐步把以纸质为介质的文件进行了取代。所以,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档案网络化、电子化。电子档案的主要优点在于:具有巨大的信息存储量、快捷的传递方式、独立的信息存储空间、方便的操作手段、便于长期保存,它所需的空间比较小、信息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复制档案的过程中不容易丢失信息,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使档案更加形象、全面、生动,复用性非常良好,它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产物。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缺陷:具有较强的设备依赖性、较大的信息不安全性、载体的易修改性、非直读性、载体与实用技术缺乏稳定性、较强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的依赖性,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存在复杂性,以及载体与信息存在相互分离性等。

二、档案风险预防的手段

档案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步骤及基础性环节就是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风险预防的有效方案。对存在的风险进行提前性的防范,这是最为经济、最为有效的风险规避风险手段,在还没有出现风险的时候就加以遏制,提前进行预防,防患于未然,可以降风险的代价为最低。第一,保证审批工作的可靠与严格,审批需要逐级别的进行,针对信息内容加以保存和管理,并对工作权限加以认定;第二,严格的权限限制必须建立起来,只有在权限的范围内各个级别的工作人员才能进行工作,使用档案;第三,以使用的规范为准则,确认使用权限,为了防止信息泄露,有必要对备份的文件实施技术处理,对信息的整理复制备份要竭力避免出现。

三、档案风险避免的手段

(一)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工作的时候计算机要将多种措施同时结合起来,而引进先进技术是风险规避的最佳选择,先进技术可以提高电子信息档案的安全可靠性。在现代操作系统中比较经常运用的、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密码设置。第一,提升加密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分层次、分级别的加密处理;第二,实施数据加密处理应选择最佳的软件,制定适合的档案软件,并对用户密码的设置、访问的授权、安全的级别等予以保证,使档案及信息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二)及时发现和处理是风险防范的首要措施。数据安全性的重点是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而在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时候出现的风险问题,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企业针对在维修计算机过程中的风险,需要加大力度,重点关注,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实施主动的、有效的方案。

四、档案风险分散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