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

高效阅读的方法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第1篇

阅读理解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相互作用的双向心理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先去用眼睛扫描文字,然后激活大脑中对所见文字的表层结构进行了解,从字面上理解所读内容。这是一种由个别、具体到激活大脑中的已有知识结构的过程。然后,学生对此新信息与已有图式进行判断、理解直至最终完成阅读理解这一全过程。所以说,图式对整个阅读过程都产生影响,它对阅读理解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在具体的教学环节,英语教师应当在图式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一、取舍增补法当前学生使用的阅读材料中,很多材料不具有时代气息,内容陈旧,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量和文化背景知识及内容性知识的输入,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应当首先从阅渎选材人手,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删减一些话题陈1日的文章,增加一些与时代启、息相关的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激情,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丰富了内容的图式知识,语言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二、课前预习法图式知识的多寡以及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阅凑理解的速度与准确性,广博的知识结构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以原文为中心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充,从而增加和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也带动修辞图式的发展,有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三、直接理解法当读者的背景知识与文章的背景知识不相吻合时,信息差就产生了,这是学生由于图式知识的不完全或文字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不足引起的阅读理解受阻,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很难进入作者的世界,王就不能按照作者的意图去理解文章的含义。教师应当在学生阅读前,根据学生的需要,有目的地注入一些学生所缺乏的与课文内容及词汇方面相关的背景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对不同文化、价值观、道德观的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增加内容图式,填补信息差。

四、关键词语法目前的高中生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对于这类话题的材料学生在头脑中已经有了相应的图式,但是不知道如何去激活它们。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向学生进行读法指导,指导学生在两种信息处理模式下如何根据文字信息“激活”头脑中存储的知识结构,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产生新图式。

五、预测训练法高效阅读的核心是运用图式对文章进行预测。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如何激活图式之外,还应当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两种不同的阅读模式进行阅读,尤其是学生不太擅长的“自上而下”模式。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阅读预测技巧和策略,通过调用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使学生在阅读中能进行预测,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从而正确理解文章的意义,增强学生的预测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设置情境;阅读教学;有效性

[作者简介]魏葵青(1969-),女,广东五华人,德兴铜矿第二小学,小学特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实质上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性。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理清作者的思路及文章的脉络,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才能让学生在读中深切体会和领悟文中的感情。

一、设置情境引导朗读

在学生朗读前设置情境,把学生导入某种情境之中,让主客体达到一定的和谐,再进行朗读,会加知的速度,易引起朗读者与作者的共鸣,甚至产生对文本的艺术创造。如《小珊迪》一文中,小珊迪悲惨的生活世界和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完全不同的 ,学生很难走进小珊迪的生活世界,也就无法对小珊迪产生同情之心。笔者在上课伊始,播放了一段“一个穷苦的孩子在寒风中卖火柴”的录像,直观的画面将学生迅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入境始与亲”的情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同情之心。而后课件出示文中的一段话:“一个小男孩走出来,他身上只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着的脚冻得通红。”继而提问:“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段话?”学生们争相朗读,同情之心溢于言表。

二、分析品味引导朗读

对文本局部语言的分析,即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咬文嚼字,考究某个字或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微言大义”,仔细琢磨精彩句子、段落的妙处及其蕴含的艺术魅力。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词句方面的训练,从文本中寻找精彩的字、词、句、段,引导学生进行品味揣摩,反复朗读,从而让学生领悟文章的意旨。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武琼老师上《惊弓之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弄清“大雁是被更羸射下来的,被弦响吓下来的,还是自己掉下来的”这一问题,她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品味揣摩,反复朗读,寻找答案。武琼老师这一课堂设计不是演绎课文,不是絮絮叨叨地讲解课文,而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反复朗读,在读中自己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比较归纳引导朗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句子中词语的删留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比较朗读中体会不同文体语言的不同特色。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闫学老师在上《少年闰土》一课,课件先出示了一段鲁迅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原文,让学生读。接着,又出示了一段闫学老师在原文中穿插了对少年闰土鼻子、耳朵、嘴巴外貌描写的语言,让学生读。由此,学生在比较朗读中领悟到鲁迅语言的精练,同时也明白了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抓特征。

四、品味想象引导朗读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

伴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高中语文教学已经初步实现了充分注重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并侧重于对学生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然而,在现代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教师展开积极的思考,通过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下文中将针对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教学展开分析。

一、目前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已经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实现了师生的双向、平等互动,更多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现象。诸如,过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了教师的指导功能,造成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透彻,没有准确把握作者的态度和思想感情。另外由于面对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将阅读教学变成了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教学,通过无原则地挖掘文章的深层意义,一味追求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忽视了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学生无法从现代文阅读中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语言风格。我认为针对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的现状,教师应该在具备一定阅读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准确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和积极创新,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有效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只有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才能迅速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令阅读教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雷雨》时,如果阅读教学仅仅局限在课文所选取的片段中,则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教师应该从这一作品的时代背景、历年来人们对这部作品的评论入手,进行系统的介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部话剧所要表达的主体思想。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播放这部话剧的片段,制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由于语言是一部剧本成功与否的第一要素,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把握周朴园的复杂性格,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学生将很快进入到这一特定的对话情景中,认真剖析周朴园虚伪、软弱的性格。而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对《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的阅读分析,将这两部作品结合起来去体会当时作者处在黑暗的社会中,面对政治的风雨激荡、革命的屡次失败,作者依然对新生活产生积极向往、满怀期待之情。在学习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一课时,教师通过播放一段与冬季景色相关的视频,再结合郁达夫笔下描绘的“冬日植物”、“寒郊散步”、“江南冬雨、冬雪、旱冬”等景色,去感受作者笔下优美的江南冬天,学习作者清新舒缓的语言风格。

如上所述,在创设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可以从中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步提高。除了教材上的内容以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大阅读量,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展开交流探讨,将自己在阅读中读到的好书介绍给同学,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展开良性竞争,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习惯性地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自己不去进行思考,缺乏对课文的分析、思考和创新能力,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教师一直以来对答案的要求是标准化、单一化的,学生即使有不同的见解,也被扼杀在了标准答案面前。时间久了,学生就形成定势思维,听从教师的讲解,自己不再进行思考,阅读兴趣逐渐丧失。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展开积极思考,锻炼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活跃阅读教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对大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教师可通过鼓励学生将这篇课文中的比喻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比喻相比,去体会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不同的两位作者何以在创作中共同体现出对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向往。可以说体会这篇课文的方法是多元化的,既可以通过诵读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又可以运用比较鉴赏法去展开对比,找出异同。多元化的鉴赏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了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了文章中优美的语言和意味深长的境界。在这一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尊重,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阅读思维,并学会了多种阅读技巧,有利于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展开有效的阅读,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

最后,在进行现代文阅读中,还应充分重视师生间的对话和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与教师展开积极的交流,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感受,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挖掘出文章蕴含的内涵和文化底蕴。

三、小结

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探讨,笔者切实认识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离不开语文教师的科学积极引导,只有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才能让他们充分领悟作品的内涵,达到启迪思想智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教学目的,从而将高中语文教学提升为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缨,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设定的尝试――以苏教版《雷雨》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例[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22期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学生

阅读教学历来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和难点教学部分。而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又较初中的英语阅读篇幅更长,内容更多,涵盖的信息量更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整个的高中英语教学就较之前更具有难度,也更加具有挑战性。在当下,很多学生进入到高中英语学习阶段就对阅读教学有些许的不适应的。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了一些简单化的总结。

一、将西方文化带入课堂

在整个的高中英语阅读材料与之前的阅读材料的区别主要是阅读材料的素材不仅仅包含了小说故事还包含了更多的科技阅读文和反映西方风俗的内容出现;在阅读的信息容量上大大增加了,此外,对整个的西方文化背景的带入也更多了。

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笔者很多的学生无法及时适应从而更好地做好阅读学习工作。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在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介绍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进入英语阅读奠定相关的背景知识基础。

但是,如何将西方文化带入课堂并且保证学生能够及时地消化吸收掉这些内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让学生将西方文化带入课堂。即教师可以依照学号的顺序,让每个学生每天进行一个西方文化习俗的内容分享。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就可以有效地将西方文化带入课堂,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理解。

二、借助多媒体设备实施教学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依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加入来实现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的阅读材料千千万万,但是学生在学习中实际所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有限的。所以,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拓宽教学的容量,丰富教学的内容,继而对阅读材料进行类型化的归纳,也可以将阅读中常见的几个提问方式进行具体的归纳和相关的例证教学。

例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阅读学习中遇到了一个“细节推断”类型的题目。这一类题目也是考试中常见的考试类型。所以,教师就可以对这一类的题目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相关的综合性总结:

1.一般是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具体细节进行推断,包含有人物具体信息的推断、语篇的背景内容的推断等;

2.一般会出现的词汇:infer、suggest、appear、can、probably、might等;

3.常用的提问方式:The story suggests/implies that;The passage is probably taken from a;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character of;We can infer/deduce/assume from this passage/paragraph等;

4.考察的实例:2006年陕西高考卷中有这样一个推断题: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 )

A. you will not find homeless people in countries with a high standard of living

B. the mental ill live on the street because they want the company of other homeless people

C. the unemployed who receive help may still be among the homeless

D. the homeless are willing to live under a bridge or in a cardboard box

借助多媒体设备这样一个教学助手就可以很好地将有关的内容进行罗列,节约了教学的板书时间,还可以依靠其导入、链接功能快速地扩大教学的容量。这样的方式必然会实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开展词汇积累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阅读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性的基础。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词汇积累。这样才不会出现阅读材料中的词汇认识学生,而学生不认识它们的尴尬情境出现。

所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开展词汇积累工作就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读懂英语阅读材料的可能性,从而为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打下扎实的词汇基础。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词汇积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课本词汇要扎实;词汇积累的第一关就是教材词汇,一定要牢牢地扎实教材中出现的每一个词汇的基本含义、基础用法、变式等内容。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奠定词汇积累的基础。

2.训练词汇多归纳;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在前期应该带领学生对阅读材料中出现的一些词汇进行积累归纳,久而久之,让学生自己养成积累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阅读材料中,常会出现“infer”、“prefer”等词汇,这些词汇并不在高中英语的教学大纲中。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词汇进行归纳梳理。

3.词汇积累本常翻阅;英语词汇是一个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所以,词汇光靠归纳、梳理还不够,还要加强对这些积累词汇的记忆,这样才算是完成了词汇的积累工作。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翻一翻自己的词汇积累本,及时地对自己所积累的词汇进行温习继而更加有效地提升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效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所以,在整个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抓住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地实施阅读教学。除开笔者在上文论述的三个小方法外,还有很多的方法等待被挖掘出来从而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卜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参与的路径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3年第1期

[2]罗玉勤,如何搞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年第7期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英语阅读能力 影响因素 有效方法

学习英语的人都想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是获取知识及信息最重要的手段。特别是在信息高度发达时代,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规定: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始终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阅读理解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是试卷中是最大的,笔者从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阅读理解错误率最高,学生也为之困扰。总结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笔者发现影响学生阅读理解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量不足;(2)阅读技能差。

1.词汇量不足,阅读能力差

一般说来,词汇量大是有助于阅读理解的,但词汇量大不等于阅读理解就一定好。毫无疑问,词汇量越大越好,具有较大词汇量的人在阅读时会有较大的优势,但真正决定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好坏不是词汇量,而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

许多学生在平时做阅读理解时,一碰上生词或短语就查字典,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于是,平时阅读时只要在文章中出现生词,他们就立即放下文章查字典,等查完单词后,文章所说的内容也完全忘记了,于是又重新回过头阅读刚才已经看过的文章。长期以这种方式阅读使得很多学习者的阅读效率低下,并且在潜意识里产生了一种依赖情绪。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学生者就会自然而然地按照习惯去做事情,并且不会再用头脑去分析究竟该不该这样做。实际上,在阅读理解中,根本没有必要去查书中出现的生词,而只需要反复地阅读含有这个单词的那一段文章,自然就可以根据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的含义[1]。如果你实在想知道这个单词或短语的确切意思,再查字典,同时也就会牢牢记住这个单词。因为你在记忆这个单词时候,自然就会联想起书中的情节,而不是孤立地去记忆。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养成一种不被生词所困惑而又能读懂文章的习惯,阅读理解速度和理解正确率自然就会同步增加[2]。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训练学生。

(1)利用构词法猜测生词意义。一个单词可以通过前缀、后缀、合成等形式派生出很多其他单词,如light(光),lighten(使明亮),lighting(照明),lighter(打火机),lightness(光亮),lightless(无光的)等。根据构词法,只要我们认识其中词根的词义,就可判断出其派生的其他词义。如:

例1.Many children complained that readable books were rare those days, the word “readable”means ?摇?摇?摇?摇.

A.cheapB.interestingC.easyD.serious

学生通过词缀的学习,可了解到-able可与动词搭配构成形容词,表示“可……的”,“能……的”,很快便能猜测出readable意为“读起来令人快乐”,从而选择正确答案B。

(2)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一般来说,只要细心阅读,就可找到文中的相关信息,这些往往为学习者所需要了解的词作了提示。例如:

例2.He is a resolute man.once he sets up a goal,he won’t give it up halfway.

学生从“Once he sets up a goal,he won’t give it up halfway.”这句话中很快就能判断出resolute的含义。

2.阅读技能差

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所在,而阅读技巧则对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阅读技巧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而获得的。一般来说,正确的阅读方法有精读、泛读。泛读又可分为快读和查读[3]。

精读和泛读是两种主要的英语阅读形式。精读可以是教材,也可以任何阅读材料为蓝本。所谓精读就是认真仔细阅读文章,完全理解每一个句子,包括每个单词的词性、语义、用法、搭配、句子的语法结构等所有的语言点。此外,精读中应掌握的内容还包括文章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风俗人情、政治、宗教、文化,以及作者生平、写作风格等内容。精读最大的特别就是:阅读得精、细;信息掌握得全面、准确;读者对内容了如指掌。它通常要求背诵文章。

泛读则与精读相反,只需泛泛而读,目的在于了解文章大意,获取主要信息。泛读的主要特点是:粗略阅读、题材广泛、阅读速度较快,以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和扩展知识面为主要目的。

快读实际上属于泛读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阅读技巧。它主要是通过限定时间,要求阅读者用skimming和scanning这两种技巧来迅速、有效地获取主要信息。

(1)快读。快读(skimming)即用浏览全文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思想,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个总的概念。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抓住全文的大意,一般都采用快读法。要利用快读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全文的大意,就必须先学会找主题句(文章的主题句经常出现在文章的第一句、每一段的第一句,有一部分在文章尾或段尾,还有极少的在文章中间部分或是段中)。主题句是一个能概括全段大意的句子。它帮助读者以最快速度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题,而无需要详尽了解文章。

例1.快速扫视下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Different language learners have different purposes for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Some people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in order to learn about the culture of the people who speak that language. They may be interested in the history and customs of these people. For example,or they may want to study the literature of the language.

Question: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ragraph?

先浏览问题,然后快读这段文章的头一句即可判断答案。不完全肯定的话,还可迅速扫视全文一遍加以证实。

(2)查读。查读(scanning)即快速扫视几行文字、一个段落或整篇文章,从中找出某一特定的资料和细节,单刀直入,无须通读全文。比较有效的查读法应放在快读法之后,通过快读法找出主题后,再进一步掌握阐述和发展主题的主要事实,或按要求找出特定细节。

在回答细节性问题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因为这些具体内容是用来说明、论证或分析文章中心的。这类题目常以who,what,when,where,why等形式来提问。因此,在选择答案前应首先看准题干,看清问题,然后在查读时注意寻找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最后,在充分理解原文、原题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答案。如:

例2.Charles Lindbergh was not the first to cross the atlantic by air.Eight years before,in 1919,alcock and brown had flown from newfoundland to ireland.It was in that year that a wealthy New York hotel owner offered the prize of $25000 which Lindbergh later won for the first non-stop flight between new york and paris.It was also in that year that an Americnan navy scaplane with five men aboard crosed the atlantic.

Question:in what year did Lindbergh make the first flight across the atlantic alone?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就需要加倍注意细节。从第一句可以得知,8年前就有人飞过大西洋,那么该题答案应该是1927年。

阅读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不可少,有效阅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阅读能力受到词汇量的大小、阅读技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当针对这些因素,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和巩固各种知识,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阅读效率,从而达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刚.成人外语学习的误区及对症措施[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24.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阅读 教学 兴趣

目前。不少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没有设置阅读课,虽然少数学生能读一些课外读物,但以流行读物、娱乐快餐式读物为主,因此他们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初中生的整体阅读能力也在下滑。为改变这种现状,让初中生喜欢阅读、有效阅读,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四种阅读方法。

一、激发兴趣,自觉读书――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促使他们集中注意,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有意识记;可以使他们产生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初中生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巧妙引导学生,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推荐阅读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激励方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调研结果,笔者从各种期刊和网络上选择精美的文章或著作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每天30分钟早读课及校本阅读课阅读。事实说明,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并逐渐延伸为喜欢阅读《读者》《中国青年》《美文》《书屋》《青年文摘》《中华散文》《杂文选刊》《时文荟萃》等期刊和一些知名的博客和网站,他们在广泛阅读、大量阅读中开拓了视野,提高了智慧,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二、授之以法,有效精读――会读

教师要对照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认真解读教学目标,用好课本“这个”例子,备好学生,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难点,教师要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学在生对概括记叙文主要内容有困难时,我们经过共同研究,多次尝试,认真分析,最后总结出这样的方法: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对照文章实际合理加以取舍,然后把必要的限制语(需要突出的方面)加上,这样,内容概括就全面而准确了。再如,对于文章题目的研究,我们总结出题目除了可以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外,还可能是文章的写作线索、写作背景、写作缘由、抒情点、象征点、比喻点等。另外,文章题目的形式还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研究,使文章题目更富韵味,吸引读者。教师要按照大纲要求,授学生以“渔”,让学生遵循阅读规律,抓住阅读要点,这样他们就会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不断提升阅读水平。

三、博闻强识,厚积薄发――多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流传至今的这些话证明了多读多诵的重要性。“破万卷”不仅是突破数量,更是理解内容;“劳于读书”既指读书之多,也指读书之苦;“熟读唐诗三百首”指熟读成诵。教师要抓住大量诵读这个核心,利用每天30分钟早读课、校本阅读课、课前五分钟诵读等制度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在学生乐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和开展学生喜欢的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阅读之星”“读书报告会”“藏书之家”“诵读标兵”“优秀读书笔记评选”“诗文诵读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他们的发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除了保证阅读时间,教师还可以通过好文推荐、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等平台给学生提供质量上乘的优秀读物,通过海量阅读让学生厚积薄发。总之,抓准阅读,也就是抓住了学生发展的金钥匙;抓好阅读,也就使校园充满书香。

四、读写结合,以写促读――写读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1-0049-01

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适应性和较强的开放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设计上体现了运用阅读材料和课前搜集资料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种类和优缺点并能主动搜集信息,感受信息获取方式的不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大胆、有效地取舍,避免了“一把抓”的广而不实,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目标更明确,品悟更充分,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我们应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性地开展阅读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学习,兴趣为先。阅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要抓住重点,阅读教学就不会是件难事。

1.以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激发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整体呈现解其大意学生自主提问,回答问题和抓关键词,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不断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引导其他学生思考的和回答,引出教学的重点内容;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学生也会养成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集中精力、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要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多和学生探讨文本阐释的多种可能性。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多去思考怎样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调动起来,同时教师要跟学生一起阅读并且分享成果。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氛围,一定会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样不仅巩固了阅读成果,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样也会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使课堂上产生融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和能力的发挥上达到最佳的状态。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创设简约、诵读和情景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1.简约的内容可满足学生需求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简约了阅读教学内容的语文课,特别强调去关注“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教师怎样帮助学生阅读学习的课堂,急学生所急,需学生所需,想学生所想的过程,教师要提供多种机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条件,让学生展示并且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同时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心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这样的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得的过程,非强制灌输的过程。引领学生个性化阅读和鉴赏,使学生获得对文学作品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起到愉情悦性的作用。因此,打造简约但不简单的阅读课堂,提高阅读效率,达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2.创设情景阅读教学,创设情景,要求教师也进入角色,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展示,令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教学活动中,还要密切注意把握各种教学时机,采用多种手段,持续强化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践,学生在情景阅读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同时让学生的活跃思维去带动整个的内容学习,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创造性的情景教学活动焕发了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

3.重视诵读感悟,“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具体教学时,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进行反复诵读,从学生读懂句子开始到培养阅读段、篇的能力,继而培养阅读段篇的能力,包括捕捉中心句,概括中心,做读书笔记的能力等,这样学生的听说读写素质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三、创新阅读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科学地审视和研究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语文阅读教学返璞归真、简单实用。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阅读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进行相关知识、情感、态度的交流,让人身心愉悦。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体现时代精神,编排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阅读的过程,就是从语表到语内,由文内到文外,多层次地去感悟语境,多角度地去解读作者,从而获得自我创造的形象、满足自我情感的需求的过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同时阅读课堂教学也是一个诸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让我们从语文本身出发,以学生的人文成长为目标,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语文素养,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摸索,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期让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能够焕发出真正的活力。升华阅读情感的良好效果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更加精彩。增强课堂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重点创新阅读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实践能力、良好的个性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理想。

参考文献: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英语阅读 阅读能力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阅读训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反映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决定了他是否能运用英语知识和阅读技能来理解英语书面材料,能否高效快速准确地获取现代信息。

一、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英语阅读是英语语言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大量的英语阅读能促进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如要提高口语水平就必须有大量的输入才能说出地道的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大量的英语阅读,英语阅读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

虽然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不断,但由于应试教学等原因,语法翻译法仍然占统治地位,以语法、词汇和单个句了的学习为侧重点,对课文的阅读不提时间和速度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课堂,教师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按照固定教材的内容备课,将每课中涉及的语法、词组、短语的用法、习惯用法、写作技巧等知识灌输给学生,无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二)阅读教学模式落后。

纵观高职院的英语阅读教学大多采用“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根据自己大脑中已有的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并在阅读过程中加以证实和修正。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养成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不利于学生从中文思维向英文思维的过渡,影响了阅读速度的提高;也会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字句的细节上而无暇顾及别的东西,破坏文章的整体性,从而忽略对文章的总体把握。

(三)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

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主要有指字阅读、低声阅读和心中默读。指字阅读就是在阅读中视线跟随指头或笔头的移动而移动,心中默读就是虽然嘴唇声带未动,但头脑中一直读出并听到每个词的发音;回视前文,重复阅读。这种方式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某些生词或对一段文字意义不明确时,反复阅读已经读过的部分。这样会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读者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题,减少读者的阅读兴趣;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该习惯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训练。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没有工具书就无法阅读的行为定势。

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高职英语教学重在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成败,以及是否能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为此必须重视英语阅读教学,积极着手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对英语越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越高,自觉性就越强。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应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优美的语音、语调去感染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启发学生,选用实用、生动、有趣的例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用英语作值日报告、情景会话、教唱英语歌曲、做游戏、英文短剧表演和组织英语竞赛等。让学生充分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持续饱满的学习热情。

(二)扩大学生词汇量,进行系统的语法训练。

决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很多,词汇量、文章的背景知识、阅读技巧的运用、母语阅读能力等都与英语阅读理解相关。如果学生达不到一定数量的词汇,就难以运用分析归纳、推断等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从构词法、一词多义、一词多译等方面来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教会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词根、词缀等猜测词义,为阅读理解扫除障碍。

阅读不是一种孤立的语言技能,它在掌握一定量的了解词汇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法。高职学生掌握的语法并不全面,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语法训练,特别是加强疑难句的分析与理解。而理解疑难句的关键在于把握句子的主干,掌握各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最终抓住句子的核心意思。

(三)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先决条件,词句理解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的阅读理解的提高与否,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对语篇的分析技巧。这是因为它能培养或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选用的阅读材料在题材上尽可能地涉及日常生活、传说、人物、社会、文化、史地、一般科技、政治和经济等;在文章的体裁上,应避免单一化应用文等。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文章体裁特点的详细分析,先结合文章标题和相关背景知识预测文体和主题,接着略读课文,验证预测情况,并通过问答、简述、绘图、列表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分段阅读,找出各段主题句和各段大意之后,再查读课文,指出文章的转折词或过渡语,分析其逻辑顺序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同时把语言知识的学习渗入篇章之中。最后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进入更高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即使能认识每一个单词,也不一定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大量的语言试验说明,英语阅读的障碍不仅仅存在于词汇和语法方面,语言所承载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也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之一。阅读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根据已有的语言材料、文化知识和逻辑推断进行推测和纠正的过程。因此,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克服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鼓励学生正确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不断加大阅读量,扩大英语词汇量,才能真正提高其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2006,(35).

[2]马国英.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太原科技,2005,(5).

[3]何青.高职英语阅读课语篇教学之探讨[J].职教论坛,2005,(35).

[4]龚兵.英语词汇知识广度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第9篇

一、注重课前预习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想让学生对文本有较为深刻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教师就必须让学生亲近文本,对文本有更加宽泛的了解。预习就为学生提高这方面提供了可能性和可靠性。

教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对文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保障。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自觉地去预习课文的习惯还没有养成,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才能使预习落到实处,有成效。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准备了一个预习本子,每篇课文的预习有一个固定的安排,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①我学会的词语;②我喜欢的句子;③我要和同学们讨论的问题;④我想问老师的问题。例如,预习老舍先生写的《草原》(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这一课时,一个学生就是这样做的:①我学会的词语:一碧千里、翠流、低吟……②我喜欢的句子: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③我要和同学们讨论的问题: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④我想问老师的问题:您去过草原吗?通过这些具体的操作,学生的预习就不会停留在读一两遍课文的形式上,他们必须去认真阅读文本,查找资料,才能完成作业。当完成了这项作业,他们对文本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印象和思考。这样就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课堂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对一堂课的目标、方法、提问、板书,甚至教学的语言和教态都要进行设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由于自身经验不足,认识水平的局限以及对社会、对生命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文本的理解是有局限的,对文本的体验也需要教师适时引导与点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有适时的点拨和精要的讲授。当学生理解肤浅、领悟不到文本的主旨,或者说对文本的主旨缺少更深层次的感悟时,教师就要发挥指导的作用,适当地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的认识走向深入,体验更加丰富深刻。如教学《唯一的听众》(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在音乐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谈谈感受。结果,学生的认识都是:“我”能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完全是因为唯一的听众——那个女音乐教授的鼓励。此时,教师很有必要讲解一下,“我”在音乐方面的成就,除了老教授的赏识和鼓励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我”的不懈努力以及不气馁、不放弃。这样就能使学生领悟到: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别人鼓励外,还要加上自己的不懈奋斗,才能获得成功的快乐。

2.学生有疑难时,教师要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对高年级的学生,阅读教学的重点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在遇到深、宽、难的问题时被卡壳的现象。当学生的讨论停留在同一个低层次,重复徘徊的讨论浪费时间,毫无意义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讲解和点拨,以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例如,教学《将相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教师让学生讨论将相和的原因时,学生说来说去都是廉颇能知错就改,蔺相如大人有大量,不计恩怨,没有把将相和的根本原因说出来。这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点拨学生:①秦王在渑池会上没占到便宜,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这是为什么?②秦王为什么不敢进攻赵国呢?③若将相不和,赵国会怎么样?至此,学生就会茅塞顿开,原来将相和好,其根本原因是为了国家的强盛,他们热爱自己国家的精神比起他们知错就改、宽宏大量的品质就更加伟大了。这样,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注重课后拓展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巩固

“在教学工作中,大量的复习、巩固、运用的工作是在课外完成的。其中课外作业就是重要的一环。组织好学生课外作业,有利于巩固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现代教育学》)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阅读能力,课外的广泛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可能。所以,教师应注重阅读的课外拓展,开发课外学习资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新课标中对5—6年级的阅读有具体的要求:“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根据调查发现,凡是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大都喜欢课外阅读。可见,拓展课外阅读空间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力保证。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大量的课外阅读。

1.开展课外阅读延伸,巩固课堂阅读效果。如今课外阅读的渠道很多,阅读的内容也良莠并存,因此,教师不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放任自流,一定要加以引导。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所以,教师应将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并写一定篇数的阅读感悟。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能力,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好语文创造重要条件。

2.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新课标中对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有明确的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东莞是发达地区,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社区图书馆、家庭藏书等渠道实现这一目标。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安排具体的作业。比如,学习六年级第六单元后,我们就设计了一项探究性阅读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探究的总标题是:调查人类生活的资源情况。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调查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和大气资源。学生通过上网等渠道查找资料,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展览这次实践活动的成果,不仅巩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果,还满足了学生上网的迫切愿望。

总之,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根据实际,切实可行地去做,就一定能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 实践取向——语文教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现代教育学.广东教育出版社.

[3] 中小学教育的艺术.广东人民出版社.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第10篇

一、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阅读能力薄弱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年龄小,对阅读内容很难理解,从而会感觉阅读内容复杂难懂,枯燥无味,逐渐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阅读能力并未受到重视,总是让学生被动式的接受知识及训练。此外,在小学低段语文应试考试中,阅读所占比例较小,更加让学生萌生阅读不重要的想法。

2. 未重视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阅读所占比重非常小,导致低段阅读教学始终处于附属的地位,因而老师很难对低段阅读教学有一个精准的把握,也不会去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所以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下降,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的效率也会大幅度下降。

二、提高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效率的方式分析

1. 巧用课本中的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低段年级的学生,更喜欢丰富多彩的色,喜欢简单易懂的学习方式。对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巧用课本中的插图资源,让学生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结合课文进行阅读,这样既能保持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因而老师必须意识到插图融入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2. 巧引学生关注生活,提高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语文是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中每篇课文内容都与生活有或多或少的关系,而这样并不是老师懂得就可以,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阅读与现实生活的亲密关系。对此,在实际的小学地段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细节的习惯,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获得提升。

3. 巧设课堂情境,提高低段阅读教学效率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阅读能力 提高 方法

一个人具备了阅读能力,才能够凭借它选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从而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对学生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中职生语文阅读能力?笔者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多年,从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开展阅读活动等方法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实践和探讨。下面谈谈我的作法。

一、认识阅读意义,激发阅读兴趣

我们要经常强调阅读的目的性和重要性。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一文本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阅读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阅读影响和改变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学生通过阅读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内涵丰富、趣味高雅、品德高尚的人;三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和前提。那些老是抱怨写作没素材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书读的太少。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归根结底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仔细观察、认真积累,让学生明白只有长期地持之以恒地积累,“阅读”才能收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阅读。

叶圣陶说过:学习始于兴趣,终于毅力。我们还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放开手脚,多启发,正确引导,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学生一旦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即使在阅读时遇到些困难也会自然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等等。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在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技能,形成能力。

二、扩大识字量,提高阅读速度

1、扩大识字量。

语文第二册附表中2500个常用字,1000个次常用字,1—4册课本中未包括在内的生字,找出来,注上音,可用几周的时间,通过教读、认读、抽读、抄写、听写、抢认汉字比赛等方法,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并严格检测,把结果记入期末成绩。教师要花大气力务必使学生攻破这个识字关。这不是小题大做,可能对初中成绩好的学生而言不是问题,但对进入职高的学生就务必要补上这一课。不然就会影响到今后他们对各科的学习和语文水平的提高。影响到他们今后一生的发展。 2、提高阅读速度。读书慢,会造成学生讨厌读书。他们读书时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对字的发音上。仍然会有增减字、读错音、读破词等闹笑话的现象。他们觉得读书非常吃力、紧张、脸涨得通红,老半天没有读清楚几句,很没有面子,常常觉得是老师为难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以后就更不配合了。读书慢还会带来收获少的后果。文段稍微长一点,即使读完了,也不知道写的内容是什么,因为没有精力去思考。

三、教授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活动

阅读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有计划地传授阅读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以单元为单位,在每单元第一课前讲授阅读方法,并在单元课文学习中实践这种方法。如:如何整体感知课文?如何品味文章语言?如何理清文章思路?如何提炼文章主旨?怎样欣赏小说?怎样学习文言文?怎样略读、速读?什么是比较性阅读?什么是评价性阅读?什么是创造性阅读?等等。当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解读文本时,学生就拥有了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能够自由地进进出出,将里面的风景看个究竟。这样,带着为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去阅读,有目的、讲效率,学有所得,从而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师生互动;具体措施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小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学科。说到底,小学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 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面临和关注的课题。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我们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 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评鉴阶段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第13篇

1、引导及鼓励学生朗读与默读语文课文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其需要将触觉、视觉及听觉予以充分调动,此学科需运用眼睛对世界万物所存在的基础性规律进行观察,运用耳朵去对周围的各种声音进行聆听,利用嘴巴读出自己喜欢且优美的文字,用心就周围事物的实时变化予以感受。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对于学生而言,所讲授知识往往是静止的,然而利用朗读及默读,将原本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与此同时,将原本处于被动状态的接受知识的方式转变为主动性的接受且吸收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朗读与默读这两种模式进行交叉使用,通过默读,能够实现学生在精神方面的集中,促进学生在专注力上的提高,促使学生将文章大意给与迅速掌握。利用朗读,便可将学生的耳朵、嘴巴及眼睛同时使用,且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及配合,以此就课文的记忆进行加深,还可对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行营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于朗读及默读两种方式,于上课前夕,采用默读方式让学生对课文给与了解,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到课堂学习状态之中,还可引导学生将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大致了解。当课堂内容近半时,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则可能出现下降状况,此状况便可让学生实施朗读课文,以此就学生的精神提起,与此同时,可实现加深课文理解的效果。比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文《春联》,教师让学生以默读的方式通读课文,且需规定一定时间内完成,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思路及写作结构进行思考及推敲,而后利用总分总顺序,将课文进行介绍,最后再采用朗读的方式通读课文,然后教师将自己课前收集的春联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将春联内容朗读出来。将两种方式相结合,学生可对课文的记忆及理解方面进一步加深,还可实现学生在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此外,还可在朗读前,让学生对一段学习录音进行聆听,并依据其中相应朗诵方法,让学生按此进行朗诵,并且还要和读课文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对自身的不足之处及时找出,而在朗读时,还可同时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课文朗读的语境之中,实现阅读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2、以童话选文类型丰富为框架就学生创造力及想象力进行培养

丰富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对于文学修养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文明得以延续的不懈动力。小学生往往具有惊人的创造力及想象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培养方面给与足够的重视。至此,小学教师要对童话选文类型进行不断丰富,依据且利用童话,实现对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予以激发的目的,进而促进学生在思维方面的持续活跃。当前针对苏教版语文课程而言,其在有关童话为其主题的课文方面,在类型方面存在过于单一的状况,只有较少的经典童话,有关小学高年级段方面的童话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对童话选文类型进行不断丰富,不能仅将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还要将身边所发生的故事引入其中,比如和身边空气污染现实状况相关的《小狐狸卖空气》;和我国相关载人航天技术相关的《我叫神舟号》等。通过将童话选文给与不断丰富,不仅可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及开拓学生的思维,还可实现学生在学习效率进行提升,进而实现在课堂质量方面的提升。

3、以紧扣主题为方向将单篇课文与学习单元相结合

针对各篇语文课文而言,其在具体的教学方面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在教学上能够一方面紧扣一方面,此种方式同时也和人类记忆规律相符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利用,按照文章的中心主题,并将其和本单元总体性方面的核心教学任务相结合,以此来开展教学。当讲完一单元之后,教师然后对各个课文进行对比和归纳,实现在相应主题单元教学价值方面的增加。比如人教版五年级教材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当中,其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便是人所具有的创造力,而《最佳路径》则将以人为本作为其表现的的主题。此外,其中的《人类的“老师”》则讲述的是人和自然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这些课文尽管在所要表达的主题方面存在差别,然而均可将该单元所要表现的核心主题予以反映,也就是开放和尊重。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对课文和单元之间在主题方面所存在的关联充分挖掘,将所讲述的单篇课文紧密结合与整个单元所要传递的核心内容,通过将抓准主题,实现连贯性的形成,还可就学生对单元及各个课文方面的理解更为深入,将教材具体的编写结构进行合理把握,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第14篇

1.游戏活动法

孩子喜欢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我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游戏的形式与前阅读活动有效结合,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身心需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小班教学时,在过渡环节我们经常玩“找朋友”的游戏:在和孩子们一起找动物朋友的过程中,孩子们一边找到动物形象,与此同时看到了动物形象上的名字,便能积极主动地记住小动物的名字。在“摘水果”的户外游戏中,我们与孩子一起玩送水果的游戏,孩子们一边送实物水果,一边认识了“香蕉”“苹果”“桃子”的汉字,还能积极主动地问老师不认识的水果名字。

在前阅读中,我以孩子的兴趣、需要、能力、发展水平,设计了生活游戏、问答游戏、猜谜游戏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从游戏中产生了认读的兴趣,并愿意愉快地参与游戏,主动地进行阅读活动,自然地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了思维的火花。

2.探究活动法

探究活动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活动内容和提供一定的材料,引导儿童自己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得出原理。针对这一前提,在中班教学时,我们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为前提,让孩子去选择、去使用材料,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中进行认读活动。

首先,准备了丰富的汉字卡片、实物图片,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汉字的形、音、义三者的联系,如:在“香香的月饼”主题活动时,我们让孩子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说一说,使幼儿知道了月饼的特征,然后让孩子认识“月饼”的字宝宝,使孩子看到实物“月饼”时脑海里就联想起“月饼”二字。其次,在前阅读的综合活动中,运用汉字字卡进行各种复杂的游戏操作,让孩子在许多的汉字卡片中积极思考,与同伴进行小组讨论、探索,相互认读学习过的汉字。如:在“找家人”的活动中,我在黑板上贴上“水果”的字宝宝,请孩子们在后面找出是水果的字宝宝并将其贴上,答对的本组加分。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不断的思维训练中,提高了科学认读的水平。最后,在日常活动中,我们洗手池里贴上“请节约用水”的字宝宝;在垃圾筐处贴上“垃圾入篓”的字宝宝;在进洗手间的门口贴上了图文并茂的洗手环节示意图。

3.实践活动法

实践活动法是指儿童参加社会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皮亚杰认为:“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是指导,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儿童活动的手段与目的是同一的。”

在亲身的实践活动中孩子学会了观察、关注周围事物,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中班教学时,我们开展了一次春游活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揪尾巴、拔河、植树、冷餐会”的字宝宝,还有了亲身的经历,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有了活动前的准备,回到幼儿园后孩子们把自己看见的、经历的、知道的,告诉没能参加的孩子,并且在后来的绘画活动中有了极佳的表现。可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幼儿能积极参与尝试、体验,发现前阅读活动的乐趣,这不仅适合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更提高了孩子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4.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儿童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儿童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如有一次文学欣赏活动中,我先放上一段悠扬的音乐:在音乐声中我生动地讲起“梨子小提琴”的故事,讲故事的同时,便把相应的字卡出示在黑板上。故事讲完后孩子们意犹未尽,于是,我启发他们利用现有材料创设出大森林的场景:他们有的找来游玩的草坪铺在地上当森林里的草地;有的找来娃娃家的桌布搭在椅子上当大树;有的把桌子拼在一起当山洞……环境创设好后,我们一起开始讲述这个有趣的故事。在美妙的意境中,我们换角色讲述、换男女生讲述、换组讲述,通过不断的讲述、欣赏中,对“小提琴、悠扬、美妙、种子”等字宝宝反复地认读、感受,活动完后孩子们很自然地记住了这些字宝宝的读音。

高效阅读的方法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 人物传记 答题技巧

在语文考纲中明确指出,现代文阅读是语文高考中的重中之重。高考中科技文和散文阅读已不能统一天下了,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一般论述性文章、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均已不同程度出现在了高考语文的试卷中。我们要引导和指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现代文,让学生能够把握精髓,掌握作者思路,评论作者观点态度,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表达技巧。下面我就谈一下人物传记类文章的有效答题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把握传记主人公形象,概括传主精神品质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实际中的表现来把握形象。学生要尤其注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在阅读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并对其加以仔细思考。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另外,学生还需要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中去把握传主形象。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的人际关系去把握传主的形象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

二、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品味语言表达魅力

语言是传记表达的基础。不同类别的传记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应该总结和分析这些特点,并且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例如自转往往采取第一人称,语言或亲切自然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例如在阅读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这篇文章时,学生会感觉到此文诙谐幽默,有些句子读后会令人忍俊不禁。我提醒学生作者用到了这样一句话:“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这个句子暗示丘吉尔成为了倒数第一,和另外两个人对于成绩不好的逃避作对比,突出了丘吉尔坚毅的性格、不服输的精神,给下文丘吉尔留级,成绩差,却获得了全校的优胜奖,以及考取了军校做了铺垫。这句话用一种轻松的语气就写出了丘吉尔的坚忍不拔、越挫越勇的品质,学生不但要看到语言的表面,还要看到文章语言所蕴涵的深刻意义和语言魅力。

三、探究传记的表现手法,了解传记的文本特征

学生通过对传记的阅读,应该了解传记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另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例如《悼念鲁迅先生》,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遗体等有关的情况,我问到: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文章想要描写、介绍鲁迅却写了很多孙中山的情况,这明显是衬托手法,用孙中三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意,衬托对鲁迅先生的敬意。衬托是传记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写作手法,这样写可以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使读者对他的了解更加全面。

四、鉴赏传记的材料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影响

传记作者要通过对材料的深加工来透视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并有力地表现出来。所以,学生要学会鉴赏传记材料。首先,阅读时要体会作者选取的材料是否能充分地表现传主的特点,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什么样的,学生通过阅读应该能够准确地评价传主的功过得失。其次,学生要了解传记阅读的特点和传记的有关知识,深入了解传主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最后,学生要把自己置于文中,阅读传记就像和传主交朋友一样。

例如在阅读《解读毕加索》的时候,学生会看到文中说:“这是艺术家和受众的双重悲剧。”句中的“双重悲剧”指什么?我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出了艺术家的悲剧:创造了一大堆亘古未见的、斑驳灿烂的作品,而受众没有能力去鉴别;受众的悲剧:面对艺术家内容庞杂的作品无能力去鉴别。文章中仅用了“双重悲剧”四个字,却表达出了令人深刻思考和感悟的内涵。学生只有深刻体会才能够领悟作品的艺术影响。

总之,人物传记类的文章需要学生通过仔细地阅读,了解文章的每一个细节;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深刻情感和态度;掌握传记的常用写作手法,熟练传记的文本特征;掌握文章的内涵,了解主人公的形象和精神品质。经过学生的不断练习,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