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第1篇

这次全省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工作会议是根据洪虎省长有关批示要求,经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安排和部署全省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确保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快速向前推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省、市、县、粮库四级联网,进一步提高粮食经营管理现代化水平。

省委、省政府对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非常重视,云坤书记、洪虎省长、国发副书记、儒林常务副省长非常关心,都曾作出过重要指示和批示,特别是洪虎省长经常过问,要求加快*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省粮食局积极开展工作,认真组织协调;省财政厅、省农发行在解决网络建设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金鹰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和探索,初步开发出一套粮食管理信息软件。目前,*、松原两市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试点安装培训工作已经完成,针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金鹰公司对应用软件进行了修改完善,省粮食局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验收,网络计算机在东丰县的试点正在进行,全省推广应用的准备工作已经展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性

洪虎省长对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批示已印发给与会人员,请大家认真学习。洪省长之所以对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这么重视和关心,我理解,可以概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快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是时展的要求。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浪潮在全球兴起。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快速发展,以其强大的渗透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使信息技术成为新科技革命的带头者,成为当代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从而引发了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和主要推动力。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我省是农业大省、粮食主产省、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在全国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粮食管理手段还很落后,传统粮食管理方式与时展要求很不适应。要扭转这种局面,跟上时代的步伐,最佳选择就是走信息化之路,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正是适应这一时展的要求。

(二)、加快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可以全面提高粮食管理水平。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是一种特殊商品,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由于我省粮库数量多,业务手续繁杂,粮食购、销、调、存等主要业务环节一直沿用传统模式,管理落后,有关部门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粮食管理信息,不利于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实施粮食管理信息化,是粮食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粮食管理信息网络纵向一体、横向联接,实现数据自动处理,信息快速传递,资料分级可视,变以往的"金字塔型"管理为"扁平型"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模糊管理为精确管理。各级粮食部门岗位责任也将发生变化,基层粮库按照系统流程进行规范操作,提高效率;省、市州、县(市、区)粮食局利用粮食管理信息网络,获取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为领导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

(三)、加快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有利于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国务院领导同志指出,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本届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今年七月初,国家粮食局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全国部分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座谈会,传达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会议纪要,要求加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力度。目前,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陆续展开,我省东丰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试点也已启动,粮改的关键是解决"三老"(老粮、老帐、老人员)问题,前提是把底数搞清。实施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是确保数据真实、准确的重要途径,通过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可以防止弄虚作假,杜绝人为制表的随意性,把老人、老账、老粮核实清楚的数据一次性输入计算机网络进行锁定,为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内部改革提供真实、准确的数字依据,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创造前提条件。

(四)、加快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能够从源头上防止管理漏洞和腐败。粮食收购是粮食部门一项重要工作,粮食收购业务手续繁琐,以往由于管理手段落后,效率较低,漏洞较多。实施信息化管理,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收购方式,利用计算机取代人工计算,进一步增强收粮的科学性和快捷性,变"封闭验粮"为"敞开验粮",使农民对整个收粮过程看得见,摸得着,粮库想收人情粮收不了,人为想改数据也改不了,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增加了透明度,监督机制明显加强,可以有效堵塞管理漏洞,避免暗箱操作,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了滋生腐败问题。

当前,有一些人对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认识模糊,观念陈旧,有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有的认为,粮食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网络化管理起不到多大作用;有的认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正面临改革,现在搞网络建设没多大必要;有的认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连发工资都保障不了,网络建设不是当务之急;有的习惯延用老一套模糊管理模式,甚至对网络建设有抵触情绪。为此,各地必须加强对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重要性的宣传,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切实把这件大事抓紧抓好。

二、明确任务,扎扎实实地搞好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

全省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下定决心,加快实施;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各级粮食主管部门和主产区的大型骨干粮库都要建一个局域网,并联成省、市、县、粮库四级信息网络平台;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投入实际应用。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结合实际、科学设计。*、松原两市管理信息网络建设应用试点为全省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前段时间,针对*、松原地区安装应用软件存在的问题,粮食部门与金鹰公司进行对接;金鹰公司逐项作了完善;省粮食局对金鹰公司修改完善后的应用软件进行了验收,从验收情况看,已基本能够满足县粮食局、粮库两级需要。下步在全省推广中,要紧密结合粮食购销市场化实际,进行必要的调整。省、市州、县(市、区)粮食局三级必须实现网络互联,调控、财务、仓储、质量检测、人事劳资等主要业务必须联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内部局域网建设,要结合改革实际,因企制宜,不搞一刀切,原则上主产区大型骨干粮库配备要齐全,中小型粮库从简,偏远及拟撤并粮库不安装。

(二)、要与时俱进,经济适用。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产品换型升级空前加快。目前,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及其它有关的电子信息产品,平均每半年升级换代一次,性能价格比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网络建设中选择设备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即要性能先进,又要经济适用,不能盲目追求高档,但也要保证一个时期内能够满足需要,避免造成浪费。要按照洪虎省长提出的"要大力推广应用网络计算机"的要求,本着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安全可靠、方便实用的原则,积极研究探讨网络专用机在粮食管理网络建设中的运用,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三)、要统一规划,协同建设。*粮食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是一种全新的电子化管理、综合性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节点多,结构复杂,为确保网络畅通和正常运行,便于各级粮食部门应用和管理,必须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科学设计,协同建设。省粮食局要会同金鹰公司制定全省统一的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方案和工程实施方案。各市州、县(市、区)粮食局要认真负责,积极参与配合,从本地实际出发,对方案提出具体意见,确保粮食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合理适用。

(四)、要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的目的不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资源共享,提供真实、准确、透明的数据,提供直观的图形、图像和统计分析,作为决策和指挥的依据,通过现代化手段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由于很多粮食数据、报表都在国家规定密级范围内,因此,在网络建设中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根据不同需要合理设置使用权限;各级粮食部门在具体使用中,要树立安全保密意识,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应用管理制度,千万不要发生泄密事件。在信息资源共享基础上,要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确保网上信息安全,确保管理网络运行安全。

(五)、要公开招标,规范运作。一是对网络建设实行公开招标。为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对推广应用所需要的软硬件,凡是能招标的产品一律实行招标,对不便于实行招标的,如管理信息网络应用软件及系统集成的费用,也要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测算,确定一个合理价位,确保网络建设投资花的明白,公开透明。二是要成立一个网络建设专家技术咨询组。研究解决粮食管理信息网络推广应用的重大技术问题,对网络建设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定期听取监理情况报告,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对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所需的软硬件进行招标、评标。三是聘用网络建设工程监理。负责对粮食管理信息网络推广应用的调研报告、实施方案、软硬件配置等进行论证;协助对管理信息网络推广应用所需的硬件、软件、网络设备、巡更仪等进行招标;对网络建设工程进度和质量实时监测;管理有关网络建设工程的文档资料,汇总用户意见;出具竣工验收报告,负责对保修期内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鉴定,并督促责任单位及时保修等。

(六)、要强化培训,搞好应用。实施全省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而且需要大量即懂技术又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培训工作要结合粮食工作和管理网络应用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充分保证时间,注重效果,提高质量。一是要抓好粮食管理部门和企业领导培训,提高各级粮食部门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使之充分了解信息化发展趋势,掌握信息化基本知识,增强粮食管理网络应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要抓好粮食业务人员操作技能培训,解决目前粮食部门业务人员不懂计算机,技术人员不熟悉粮食业务的问题,提高各类粮食专业人员计算机操作使用技能,使其有能力承担起本单位管理网络应用工作;三是要培养一批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承担起粮食管理网络日常维护工作,确保粮食管理网络畅通和使用安全。各地在抓好培训的同时,务必把管理网络应用重视起来,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领导,确保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能否取得如期效果,关键在领导,各地要把粮食管理网络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抓好。

(一)各级粮食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大领导力度。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是省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各级粮食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组织实施。省粮食局已成立以李福升同志为组长、柴春艳同志为副组长的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省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的规划、管理、组织、协调等工作;各市州、县(市、区)粮食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一把手"要亲自抓,指定一名副职具体抓,并要明确一个具体工作部门。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不需要上下级对口,但必须有专人管。要按照全省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总体要求,下定决心,精心组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协调一致,形成合力,真抓实干,加快实施。

(二)、各级财政部门和农发行要大力支持,积极落实网络建设资金。*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是一项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将长期受益。省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在*、松原两市进行试点期间,洪虎省长、儒林常务副省长和我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协调。正中副省长受洪虎省长委托,专门开会研究解决资金问题,并形成省政府*号专题会议纪要,明确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资金在粮食风险基金中单独调度解决。

对财政部门单独调度的粮食风险基金,除农发行正常扣息外,必须专款专用,不准挪作它用,否则,一经发现,要从严查处。

(三)、金鹰公司要精益求精,确保网络建设质量。金鹰公司是粮食管理信息网络推广应用工程的承建单位,要千方百计、下大气力、做好系统完善升级、网络建设安装调试、人员培训、指导应用、售后服务等工作,确保网络建设工程进度和质量。对近期验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金鹰公司要抓紧时间进行整改,替换*、松原地区已安装的应用软件,并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正常应用。抓紧时间完成省、市两级应用软件的开发测试完善工作,实现省、市州、县(市、区)、粮库四级联网;对网络建设所需设备配备要本着节约的原则,充分征求粮食部门意见,尽可能利用现有设备仪器;要制定详尽的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和推进时间进度表,在工程监理工作人员监理下,严格按计划进行安装调试,定期向省粮食局通报进展情况;金鹰公司要与粮食部门共同研究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组织师资力量,搞好应用培训,并指导使用;切实做好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后续工作,免除使用单位后顾之忧。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第2篇

根据__、__和__、__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经__领导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各单位要按照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工作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要明确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中的各种责任,规范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内部控制及管理制度,切实做好本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二、切实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

各单位要设立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应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及应用、管理、维护等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检查、监督。要建立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应用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主管领导,落实责任部门,各尽其职,常抓不懈,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好信息安全保障职责。

三、严格执行计算机网络使用管理规定

各单位要提高计算机网络使用安全意识,严禁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严禁在非计算机上存储、处理信息,严禁在与非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办公内网必须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并强化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技术防护措施,有效监控违规操作,严防违规下载和敏感信息。严禁通过互联网电子邮箱、即时通信工具等处理、传递、转发和敏感信息。

四、加强网站信息审查监管

各单位通过门户网站在互联网上公开信息,要遵循不公开、公开不的原则,按照信息公开条例和有关规定,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要对网站上的信息进行审核把关,审核内容包括:上网信息有无问题;上网信息目前对外是否适宜;信息中的文字、数据、图表、图像是否准确等。未经本单位领导许可严禁以单位的名义在网上信息,严禁交流传播信息。坚持先审查、后公开,一事一审、全面审查。各单位网络信息审查工作要有领导分管、部门负责、专人实施。

五、组织开展网络和信息安全清理检查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第3篇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日益普及,互联网等媒体已成为广大群众参政议政的新平台,也为各级政府获取社情民意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上网听取民意、网下解决问题已逐渐成为各级政府一种新的执政理念。网络信息不仅使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与扩展,同时也对各级政府的执政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重视并做好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促进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密切政府和群众的联系,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政府工作方式,促进科学决策,提高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工作管理机制

目前,网络信息数量多、传播快,做好网络信息的管理工作,关键要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的采集、审核、办理、回复、工作机制。

1、及时检索梳理。各县区、市政府各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工作,切实加强对网络信息工作的管理,坚持每天对网络留言和信箱来信进行检索浏览。对所反映的问题,分轻重缓急,需要及时回复处理的,要及时回复处理;对需要进行调查了解进行协调解决的,要及时安排专人与相关人员见面,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对事关我市发展的建言献策,要在决策和工作中认真甄别吸收;对一些批评意见,要虚心接受采纳以改进工作;对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要及时核实,依据法律和政策妥善处理和解决。

2、实行分类办理。网络市长留言和市长信箱来信,由市政府办公室信息调研室每周进行汇总,并逐项逐条分解,确定需由有关科室负责和承办部门、单位办理,由办公室信息调研室负责督办落实,并收集反馈结果。对事关全市重大问题,政府各领导按分管工作协调解决和督办。

3、严格审核回复。网络市长留言和市长信箱来信回复由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进行审核,并实行每周一次回复制度,具体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室信息调研室承办。县(区)长和部门负责人的留言和信件由县区和部门自行处理。

三、切实加强对网络信息管理工作的领导

1、明确责任。各县区、各部门和各单位主要领导同志及办公室主任对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负责网络信息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检查落实。市政府办公室作为市政府网络信息和管理工作的具体承办部门,在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制度、标准、规范、程序和作风建设等方面,为做好网络信息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市政府办公室信息调研室具体承办市政府网络信息相关工作,各县区和市政府各工作部门也要尽快明确专门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网络信息管理工作。

2、加强考核。市政府办公室将对各县区、各部门网络信息管理工作情况,随时进行督办检查,不定期通报。各县区、各部门也要在内部建立督办制度,经常查看本县区、本部门办理和回复情况。市政府办公室将依据各县区、各部门工作实绩,作为综合评估的内容,半年和年终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送市考核办。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在当今的计算机网络时代,信息作为一种重要资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信息泄露和信息丢失,因此,对信息资产进行妥善管理和保护非常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所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使数据免于被破坏和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1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1.1计算机信息辐射产生的信息泄露

计算机及其附属电子设备在工作时能把寄生电磁信号或谐波辐射出去,产生电磁辐射。这些电磁信号若被接收下来,经过提取处理,就可恢复出原信息,造成信息泄密。利用网络系统的电磁辐射获取情报,比用其他方法获取情报更为及时、准确、广泛、连续且隐蔽。计算机信息辐射泄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被处理的信息会通过计算机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空中发射,称为辐射发射;二是这种含有信息的电磁波经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导体传送和辐射出去,称为传导发射。计算机电磁辐射尤其以带阴极射线管的视频显示器最为严重,屏幕上显示的信息,在很远的地方用相应的设备,不需要复杂的分析技术就可以直接接收下来。

1.2计算机存储介质产生的信息泄露

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的大量的信息,包括各种保密信息,实际上成为一种以信息形式出现的资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存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到篡改、伪造、窃取、销毁等不法行为的威胁。由于计算机存储介质具有信息存储量大、复制容易且不留痕迹的特点,泄密的隐患相当大。计算机存储介质泄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使用过程中的疏忽和不懂技术,存储在介质中的秘密信息在联网交换时被泄露或被窃取,或存储的秘密信息在进行人工交换时泄密。二是U盘、光盘等外存储介质很容易被复制。三是计算机出故障时,存有秘密信息的硬盘不经处理或无人监督就带出修理,或修理时没有懂技术的人员在场监督,而造成泄密。四是介质失窃,存有秘密信息的硬磁盘等介质被盗就会造成大量的信息外泄,其危害程度将是难以估量的。

1.3网络产生的信息泄露

由于计算机网络结构中的数据是共享的,主机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线路联络,就存在许多泄密漏洞。一是计算机联网后,传输线路大多由载波线路和微波线路组成,这就使计算机泄密的渠道和范围大大增加。网络越大,线路通道分支就越多,输送信息的区域也越广,截取信号的条件就越便利,窃密者只要在网络中任意一条分支信道上或某一个节点、终端进行截取,就可以获得整个网络输送的信息。二是黑客利用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网络攻击,通过进网的信息系统进行窃密。三是在Internet上利用特洛伊木马技术,对网络进行控制。

1.4管理不善产生的信息泄露或丢失

一是无知泄密。由于不知道计算机的电磁波辐射会泄露秘密信息,计算机工作时未采取任何措施,因而给他人提供窃密的机会;或者不知道上Internet时,会造成存在本地机上的数据和文件被黑客窃走。二是违反规章制度泄密。如将一台发生故障的计算机送修前对数据不处理,造成秘密数据被窃;或思想麻痹,疏于管理,造成数据丢失等。三是故意泄密。竞争对手常常采用非法手段笼络工作人员,窃取信息系统的秘密。四是信息丢失。如未经授权的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轻而易举地浏览其他部门文件和数据,从而使得机密数据被泄露。另外,数据大量集中存储于介质中,一旦发生火灾、水灾、被盗之类的事件,就可能使全部数据丢失或者毁损;同时存储介质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不仅要防水、防火,还要防尘、防磁,而且对温度还有一定的要求,从而增加了数据的脆弱性。

2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几点对策

2.1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1) 系统访问设置密码:要求计算机设置账户名和密码,严禁将账户名和密码告诉任何人,除非必要,尽可能使用普通用户的身份进行操作,减少超级用户口令泄密的危险性;同时定期更新口令,缩短口令使用的周期,使用尽可能长的口令,增加安全强度;口令错误时,应该限制登录的次数。

(2) 日常病毒防护:定期更新防病毒/防木马软件;定期检查并扫描系统,任何文件在未经扫描之前,均不允许打开。

(3) 可移动介质管理:最好禁止使用可移动介质,如果需要使用可移动介质,必须讨论可能的风险状况。建立最佳的管理方案,以便减少恶意程序进入网络。

(4) 下载限制:在安全策略中应禁止下载任何软件、文件,如确实需要,应在策略中注明要递交一份由经理签字的需求表,并确保在打开之前使用防病毒/防木马工具来扫描。

(5) 加密处理:一些重要的数据必须制定相关的加密程序,并指定相关负责人。

(6) 系统备份:制定相关系统备份的操作规程、定期备份的时间以及相关负责人的职责。

2.2利用防火墙、防病毒技术进行安全隔离与保护

采用防火墙技术是最基本的安全措施,目的是要在内部、外部两个网络之间建立一个安全隔离带,通过允许、拒绝或重新定向经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实现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服务和访问的审计和控制。同时,要加强计算机预防病毒技术的研发。计算机病毒预防是指在病毒尚未入侵或刚刚入侵时,就拦截、阻击病毒的入侵或立即报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防病毒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两大类。当然,网络防病毒软件本身必然需要增加额外的服务器系统资源消耗,此类软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慎重选择。

2.3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维护

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应用程序维护。系统的业务处理过程是通过程序的运行而实现的,一旦程序发生问题或者业务发生变化,都必然引起程序的修改和调整,因此系统维护的主要活动是对系统应用程序进行维护。

(2) 数据和代码维护。数据维护需要由专人来负责,主要负责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以及并发控制,定期生成数据字典文件以及其他数据管理文件,同时负责在硬件故障排除后,数据库的恢复工作等。当用户环境变化,原有的代码已经不能继续适应新的要求时,必须对代码进行变更。

(3) 文档维护。在进行应用系统、 数据、代码及其他维护后,要及时根据维护后的变化,对相应文档进行修改,保持与系统的一致性,为以后的维护工作打好基础,同时要对所进行的维护内容进行记载,内容主要包括维护工作的内容、情况、时间、执行人员等。

(4) 硬件设备维护。硬件设备维护主要包括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维护工作也要由专人负责,要定期对各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查杀病毒工作,同时要设立设备故障登记表和设备检修登记表,以方便设备维护工作。通过定期检查,及时解决潜在故障隐患,从而保证各设备的性能都处于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的网络系统越来越容易遭受攻击,因此,我们要采用相应的安全对策,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来阻止这些攻击,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主要参考文献

[1] 梁亚声.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在当今的计算机网络时代,信息作为一种重要资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信息泄露和信息丢失,因此,对信息资产进行妥善管理和保护非常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所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使数据免于被破坏和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1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1.1计算机信息辐射产生的信息泄露 

    计算机及其附属电子设备在工作时能把寄生电磁信号或谐波辐射出去,产生电磁辐射。这些电磁信号若被接收下来,经过提取处理,就可恢复出原信息,造成信息泄密。利用网络系统的电磁辐射获取情报,比用其他方法获取情报更为及时、准确、广泛、连续且隐蔽。计算机信息辐射泄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被处理的信息会通过计算机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空中发射,称为辐射发射;二是这种含有信息的电磁波经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导体传送和辐射出去,称为传导发射。计算机电磁辐射尤其以带阴极射线管的视频显示器最为严重,屏幕上显示的信息,在很远的地方用相应的设备,不需要复杂的分析技术就可以直接接收下来。 

    1.2计算机存储介质产生的信息泄露 

    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的大量的信息,包括各种保密信息,实际上成为一种以信息形式出现的资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存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到篡改、伪造、窃取、销毁等不法行为的威胁。由于计算机存储介质具有信息存储量大、复制容易且不留痕迹的特点,泄密的隐患相当大。计算机存储介质泄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使用过程中的疏忽和不懂技术,存储在介质中的秘密信息在联网交换时被泄露或被窃取,或存储的秘密信息在进行人工交换时泄密。二是U盘、光盘等外存储介质很容易被复制。三是计算机出故障时,存有秘密信息的硬盘不经处理或无人监督就带出修理,或修理时没有懂技术的人员在场监督,而造成泄密。四是介质失窃,存有秘密信息的硬磁盘等介质被盗就会造成大量的信息外泄,其危害程度将是难以估量的。 

    1.3网络产生的信息泄露 

    由于计算机网络结构中的数据是共享的,主机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线路联络,就存在许多泄密漏洞。一是计算机联网后,传输线路大多由载波线路和微波线路组成,这就使计算机泄密的渠道和范围大大增加。网络越大,线路通道分支就越多,输送信息的区域也越广,截取信号的条件就越便利,窃密者只要在网络中任意一条分支信道上或某一个节点、终端进行截取,就可以获得整个网络输送的信息。二是黑客利用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网络攻击,通过进入联网的信息系统进行窃密。三是在Internet上利用特洛伊木马技术,对网络进行控制。 

    1.4管理不善产生的信息泄露或丢失 

    一是无知泄密。由于不知道计算机的电磁波辐射会泄露秘密信息,计算机工作时未采取任何措施,因而给他人提供窃密的机会;或者不知道上Internet时,会造成存在本地机上的数据和文件被黑客窃走。二是违反规章制度泄密。如将一台发生故障的计算机送修前对数据不处理,造成秘密数据被窃;或思想麻痹,疏于管理,造成数据丢失等。三是故意泄密。竞争对手常常采用非法手段笼络工作人员,窃取信息系统的秘密。四是信息丢失。如未经授权的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轻而易举地浏览其他部门文件和数据,从而使得机密数据被泄露。另外,数据大量集中存储于介质中,一旦发生火灾、水灾、被盗之类的事件,就可能使全部数据丢失或者毁损;同时存储介质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不仅要防水、防火,还要防尘、防磁,而且对温度还有一定的要求,从而增加了数据的脆弱性。 

    2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几点对策 

    2.1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1) 系统访问设置密码:要求计算机设置账户名和密码,严禁将账户名和密码告诉任何人,除非必要,尽可能使用普通用户的身份进行操作,减少超级用户口令泄密的危险性;同时定期更新口令,缩短口令使用的周期,使用尽可能长的口令,增加安全强度;口令错误时,应该限制登录的次数。 

    (2) 日常病毒防护:定期更新防病毒/防木马软件;定期检查并扫描系统,任何文件在未经扫描之前,均不允许打开。 

    (3) 可移动介质管理:最好禁止使用可移动介质,如果需要使用可移动介质,必须讨论可能的风险状况。建立最佳的管理方案,以便减少恶意程序进入网络。 

    (4) 下载限制:在安全策略中应禁止下载任何软件、文件,如确实需要,应在策略中注明要递交一份由经理签字的需求表,并确保在打开之前使用防病毒/防木马工具来扫描。

    (5) 加密处理:一些重要的数据必须制定相关的加密程序,并指定相关负责人。 

    (6) 系统备份:制定相关系统备份的操作规程、定期备份的时间以及相关负责人的职责。 

    2.2利用防火墙、防病毒技术进行安全隔离与保护 

    采用防火墙技术是最基本的安全措施,目的是要在内部、外部两个网络之间建立一个安全隔离带,通过允许、拒绝或重新定向经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实现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服务和访问的审计和控制。同时,要加强计算机预防病毒技术的研发。计算机病毒预防是指在病毒尚未入侵或刚刚入侵时,就拦截、阻击病毒的入侵或立即报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防病毒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两大类。当然,网络防病毒软件本身必然需要增加额外的服务器系统资源消耗,此类软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慎重选择。 

    2.3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维护 

    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应用程序维护。系统的业务处理过程是通过程序的运行而实现的,一旦程序发生问题或者业务发生变化,都必然引起程序的修改和调整,因此系统维护的主要活动是对系统应用程序进行维护。 

    (2) 数据和代码维护。数据维护需要由专人来负责,主要负责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以及并发控制,定期生成数据字典文件以及其他数据管理文件,同时负责在硬件故障排除后,数据库的恢复工作等。当用户环境变化,原有的代码已经不能继续适应新的要求时,必须对代码进行变更。 

    (3) 文档维护。在进行应用系统、数据、代码及其他维护后,要及时根据维护后的变化,对相应文档进行修改,保持与系统的一致性,为以后的维护工作打好基础,同时要对所进行的维护内容进行记载,内容主要包括维护工作的内容、情况、时间、执行人员等。 

    (4) 硬件设备维护。硬件设备维护主要包括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维护工作也要由专人负责,要定期对各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查杀病毒工作,同时要设立设备故障登记表和设备检修登记表,以方便设备维护工作。通过定期检查,及时解决潜在故障隐患,从而保证各设备的性能都处于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的网络系统越来越容易遭受攻击,因此,我们要采用相应的安全对策,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来阻止这些攻击,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主要参考文献 

    [1] 梁亚声.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第6篇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落实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安全保卫工作的校领导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经常在各种会议上强调做好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对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对安全保卫部门上报的有关网络动态信息认真阅读和研判,并及时作出重要处理批示,在学校每次召开的有关维护校园稳定的工作会议上都要对加强校园网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学校还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防止信息传媒的管理失控,要健全网络管理机构,落实管理措施,强化网上监控”,为做好校园网络与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法。

二、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互相配合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

在维护校园网络安全方面,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有着明确的分工。如校宣传部门主要负责全校网络安全教育,网络信息动态的监查、跟踪和掌握并进行相关处置;校网络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加强整个校园网络技术方面的安全防范、保障、封堵和指导,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对网络运行安全进行有效的监查,为查处网络不良、有害信息及案事件提供技术支持;保卫部门主要负责对网络不良、有害信息及案事件进行查处,并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查。各职能部门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协作形成合力,为做好校园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使工作更为顺利、效率更为提高、成效更为明显。

三、建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学校根据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条例与规定,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形势发展和学校具体实际情况,不断予以修订完善。各责任单位则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如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审核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网管员工作职责等。由此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循,不断制度化、规范化。

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做好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保障

(一)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制

学校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校园网络安全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研究制定涉及网络安全方面重大问题的对策、措施,并对一段时期内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作出部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全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各学院、部门、单位应当相应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小组,其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专人担任网管员,负责本级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

(二)实行安全责任制

学校与各学院、部门、单位签订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书,各责任单位要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到所属各部门和人员。其中,各责任单位的网管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日常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网络与信息系统的主管单位承担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监督责任,运行维护单位和个人承担系统的技术安全保障责任,使用单位和个人承担系统操作与信息内容的直接安全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

(三)实行一票否决制

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重大隐患和问题而不认真及时进行整改,或发生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当年评先评优及个人晋职晋级的资格。

(四)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不落实、日常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安全教育不到位等,导致网络与信息重大安全事故或事件的,学校将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书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并予以全校通报批评。对触犯法律的,则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实行值班备勤制

各责任单位要指定专人进行日常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确保24小时通讯联系保持畅通。在重要、敏感时期,重大节假日期间,安排值班人员,一旦发生问题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五、强化网络安全形势的预测研判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学校各职能部门密切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学校出台的重大举措,结合当下校园网络的具体实际并根据网络本身的特点,对一段时期内校园网络的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并上报学校,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特别是在每年重要敏感时间节点时,对校园网络安全形势进行预测研判并提出有关防范措施上报学校,使网络安全防范工作更趋主动和有的放矢,例如,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G20峰会等时期,均及时对校园网络可能出现的舆情、动态预作研判,将防范工作做在前面。

六、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活动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对高职院校而言,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可以为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学生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端正学风及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虽然各个院校在其管理制度方面及管理工作方面都各有特色,但仍然存在共同之处。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对人们的心理也会造成一定的冲击。由于网络表现形式极为丰富,在信息传递方面也十分方便、快捷,而且可以对资源进行共享,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对各个学校及师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其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

一、网络信息化背景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现今在中国有约四分之一的网民为学生,就网民年龄来看,其中约一半的人为18岁至30岁之间的年轻人,而就文化程度而言,其中约三分之一的网络用户为大专学历及大专以上学历。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网络用户中学生群体的数量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笔者在对高等职业院校在读学生进行的有关调查中发现,学生在网络中基本进行以下三种活动:其一为浏览新闻或从网络中获取自己所需信息,这种活动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可以充分体现出网络资源的服务价值;其二为玩游戏,虽然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发智力、提升人们的反应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也极易导致其沉迷其中;其三为网聊,QQ、微信等众多聊天工具在学生之间非常盛行。对于学生为何会如此热衷聊天这一问题,笔者向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调研,其结果显示:“交网友”及与朋友进行联系是其进行网络聊天的主要目的。其中有学生表示其只要有空便上网,甚至上课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想上网。像这样的例子,在学生中间并不在少数,许多学生为了上网,不仅废寝忘食,更有甚者不惜逃课。根据相关调查了解得知,目前网络主要有黑色、黄色、灰色三大污染,所谓黑色污染,即政治污染,在网络中散布破坏国家稳定、攻击我国政党、抹黑我国领导人的一些言论;所谓黄色污染,即在网络中传播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而这些内容通常也最易引起青少年的好奇与关注;所谓灰色污染,即网络聊天现象,其实网聊工具的过分泛滥为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年学生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其中网恋现象最为严重。

二、网络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1.管理工作理念落后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学生管理方面的传统工作模式仍以管理形式为主,而忽略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而且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大多数是依靠感觉和经验来实施管理工作,导致其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缺乏严谨性,在对于相关教育方法及内容进行选择的时候,学校管理者往往只考虑了自己的角度,而没有对学生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思想水平方面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这种仅以理论灌输来实现对学生的管理已无法满足时展所赋予的新需求,进而导致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难以实施。

2.管理工作忽视网络带来的心理问题

伴随网络不断发展,大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也更加复杂。网络信息虽然丰富却十分复杂,虚拟的网络世界给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也极易使其过于依赖网络,阻碍其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人际交往,甚至产生信任危机等,这使得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更加困难。部分管理者由于不具备相关网络文化及网络技术,导致其无法顺利与学生沟通,不能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变化、解决网络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其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

3.管理工作者R祷水平有待提升

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而言,其从事学生管理的人员存有数量不够、缺乏专业水平、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许多学生管理者缺乏相关专业背景,而且由于日常管理事务比较琐碎而忽略自我提升,满足现状,使得其专业水平无法满足新时代提出的新的管理要求。网络时代的到来,要求学生管理者不仅要熟悉相关工作业务,还必须掌握相关网络技术、了解具有网络文化相关特点的教学以及网络管理,此外,其管理者还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及相关理论知识水平,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变化,研究其思想状况,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网络沟通工作。

4.管理工作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

对高职院校而言,学生便是其管理的主要对象,伴随网络的不断发展,学生管理工作也逐渐信息化,利用信息化的学生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和被管理者可以很好地进行互动。然而进行互动的时候,因为学校在设备条件等方面有限,而使得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出现缺席现象,假如学生无法参与互动,则对学生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便会流于形式,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进而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自从学校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以来,这些问题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一些办学条件比较落后的高校,这类问题更是没有办法避免。

三、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

1.创建学生网站,创新服务形式与内容

学校可开设一个专门负责网络的部门,通过专人对其校园网进行实时更新。由于学生普遍对于政治教育不感兴趣,针对这一现象可对其以匿名的形式建立讨论组,只要不违反相关政策,便为学生提供自由发言的空间,并确保其隐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育人员应从相关讨论中获取各种信息、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此外,还可在校园网之中根据需要添加一些娱乐板块,并在规定时间内开放。

2.完善校园网络规范,加强网络监管

目前,我国在网络监管方面也有所突破,研发了许多过滤软件,对此高校应结合其教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索研究,开发出满足校园网需求的过滤软件。除此以外,还必须提高对校园网的监督力度。例如设立“网络警察”一职,主要在校园网上负责指导工作、协调工作、检查工作及监督工作。与此同时,还应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合理的网络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其一,要加强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将管理与之相结合;其二,要设立符合校园网特征的规范制度,对其使用者进行约束,对于违规者,可以给予相应的处罚。

3.开设心理课程,实施有效的心理辅导

由于网络信息十分庞大、繁琐、复杂,因而垃圾信息所占的数量也相当巨大。尽管国家研发了许多过滤系统,然而垃圾信息仍然层出不穷,无法杜绝。既然如此,教育人员对于垃圾信息与其“堵”,还不如对其“疏”。然而这里所谓的“疏”是以教育作为出发点,采取多样化的心理辅导形式来实现的。例如北师大就曾经以表演的形式对团体进行心理治疗。

4.开展热点话题教育,增强正面工作管理

台湾某位企业家曾经说:“我的企业之所以越来越强,员工素质越来越高,这主要在于我时刻注意对员工实施机会教育。”对于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员而言,网络上传播的事件,都可以用来对学生实施机会教育。平时开展的机会教育往往会使学生更加印象深刻,其教育效果也会更好。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大都缺乏生活阅历、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面对网络盛传的事件经常会跟风模仿,对于这一现象,假如是好事,我们可以表示赞同,但假如是坏事或者违法的事情,我们就必须及时对事件做出分析,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目前网络上比较流行一种通过播放自己自虐或暴露照片以达到网红目的的做法。对于这样的事件,学校可以借此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及对低俗事件坚决抵制的决心。结合一些积极向上的网红实例让学生学会辨别美丑,培养其健康的审美观。通过这些网络热门事件对学生进行机会教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其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

5.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学校必须提升其从事网络化学生管理方面人员的专业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其进行相关理论建设,还必须加强对其进行网络技术方面的培训,将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与网络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要_保其管理队伍既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有强烈的科技意识又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其次,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方面应将“两课”教师作为主要力量。专门任课的教师对学生具有的心理特征更加了解,而学生对其专业老师也更加信任,因此,任课教师的教育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所以,选择一些具有较强政治素质、责任感及网络技术的一线任课教师进行学生管理,有助于提升其管理质量。再次,学校可选择一些素质较高、网络技术水平也较高的学生骨干参与学生管理,让其进行网络创建、网络维护、网络改版、网络升级等有关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嘉慧.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问题初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6).

[2]攸佳宁.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第8篇

随着计算机网络、高密度存储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革命已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计算机及其网络信息技术为企业服务,是企业档案工作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新途径。但是,传统的档案工作管理模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更好地发挥档案管理为企业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网络信息技术下企业档案信息服务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网络信息时代,企业档案管理的传统格局和传统运作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档案多以纸质文档形式存在,具有查找便利、资料直观、管理集中等特点,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对纸质档案进行收集、归类、整理及日常维护保养。通过对传统型档案进行有序管理,可以给企业相关部门利用档案提供很大的便利。但是,从现代视角审视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清楚地发现传统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首先,传统档案管理是一个准固态过程,档案资料的更新速度缓慢,整理归类所需周期较长,而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企业信息采集形式正从有限化向无限化方向发展。这样,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工作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要求。其次,现代社会信息获取和处理速度不断提升,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档案形式由于体积大、重量大、不易携带等特点,难以满足信息获取速度提高的要求。第三,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信息流通渠道相对单一,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较差,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双向流动及时更新的要求。因此,信息时代要求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打破常规,创新管理和服务机制,在实践中积极创新,跟上形势的发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网络信息技术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折射出传统档案服务模式的缺陷。当前,在我国档案事业“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下,档案分散保存在各级各类档案馆,从全局来看档案的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条块分割明显。即使是在现代很发达的网络环境中,由于档案信息具有保密的特性,很多档案部门都没有将档案信息资源全文数据库入Internet,档案信息资源分散,形成了一个个网络上的档案信息“孤岛”。在信息需求越来越强烈的信息时代,封闭、孤立的档案信息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成一个统一体,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才是现代化企业档案管理的服务方向。

二、网络信息技术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思路

加强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形成以档案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的新理念,是目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网络信息技术下,企业档案信息应由过去以目录级二次信息为主,变为以全文级一次信息为主。在此基础上,适应网络时代档案检索的需求。

1.加强网络信息技术下企业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建设工作。

(1)网络环境下新增的“电子载体”文档,企业应对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步归档。归档的档案材料包括纸质、电子、照片、录像(录音)带等各种载体形式,特别是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录像等声像档案。声像档案以其特有的直观、生动的特征,原始形象地再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同时,在企业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制作专题片、编印画册和对外宣传工作中,“电子载体”文档起到纸质档案无法替代的宣传效果。因此,企业档案部门应该通过收集、征集、扫描、转录或自拍的办法将这些特殊载体的电子档案收集归档,以丰富档案馆的馆藏。

(2)“两套制”归档的必要性与适时简化合一的可能性。电子文件来源广泛、制约因素多,仅靠档案部门一家难以完成,应采取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档案部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三结合的方法,共同形成质量较高的电子文档。目前,电子文件、纸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采取“双轨制”,归档内容形成“两套制”,即纸介质与磁、光介质两种文件一起归档,形成内容相同的两套档案。

(3)健全检索体系,提供优质服务。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检索体系,不仅包括传统的档案馆指南、全宗指南、专题指南、各种卡片目录、书本式目录等,而且还包括计算机目录检索系统和全文检索系统,以及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远程检索服务。

(4)在企业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方面,归档的电子文件材料应质地优良,并按国家档案局的规范和标准,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办法和归档范围,不仅要将企业各部门日常管理工作形成的文本类电子文件同纸质文件一起归档,还要备份电子文件并妥善保管。

2.加快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

加快数字档案建设,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网络建设同步进行。应切实加强网络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及电子文件管理风险防范机制,从而使企业档案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有序的档案信息库,包括档案目录信息库和档案全文数据库。对重要档案,破损、褪色的档案和利用率高的档案,先期进行数字化,以保护珍贵的档案资源。在选择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的过程中,应重点选择有特色、价值高、使用率高的馆藏档案。同时,应强化馆藏档案数据库包括档案目录数据库与档案全文数据库的建设。

3.加强档案网站建设。

档案网站是信息时代档案馆的第二种形态,是档案机构面向公众提供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窗口。企业档案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档案网站,在网上档案信息,并开展档案利用服务,以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1)加强网络编研,提升利用层次。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是将静态的档案资源转化成为动态的,为利用者提供科学完整、优质系统的档案信息服务。网络编研是编者经过对档案信息的加工,将成果通过网络以电子文献的形式提供给利用者的工作。

(2)创新服务手段,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部门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利用率高。

(3)开展在线服务,提供咨询等远程服务。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人们更加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希望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因此,被动的、手工式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必然逐步被主动的、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式所代替。档案部门可以在网页上通过汇编相应的专题、提供数据库查存、电子信箱等服务方式,让利用者与档案馆通过电子邮件在网上进行快速通讯,进行信息交流,回答服务对象对档案材料真实性与保存价值的咨询,提供查询和资信服务。

(4)拓展服务领域,适应社会发展。建立起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并建立档案联合目录,形成网络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4.网络信息技术下人才兴档的新理念。人是档案管理的主体,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实际成效。要更好地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档案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现代图书馆、档案馆、情报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该是信息专家或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信息使用者的向导和顾问。”这段话明确指明了档案管理者应该充当的新角色。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者应具有扎实的档案理论知识,熟悉业务技能、计算机技术,勇于创新,敢于打破传统,适应新变化。还应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熟悉档案各种管理软件的使用,根据档案的发展规律,开发出更新更有利用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更大范围地为企业、为社会服务。因此,现代档案人员应由一般的管理者变为档案“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和传播者”,成为档案信息建设的行家里手。同时,还应尽快建立以管理型人才为基础,复合性人才为重点的高科技人才为骨干的档案干部队伍体系,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三、网络信息技术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的创新。任何工作的跨越和创新,都必须有一个崭新的有创意的思想观念作前导。要充分认识创新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动力,档案工作的建立、发展、壮大离不开创新。然而在当前,档案工作创新面临着许多思想障碍及环境局限,档案工作者在继承和创新关系上存在的犹豫、彷徨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档案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唯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尝试,才能在探索中前进,创新中发展。

2.基础管理的创新。档案工作从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到利用,都有一整套紧密相联的工作流程,每一道程序的科学性、技术性都很强。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载体已呈现出多样性的趋势。如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的电子档案,同纸质档案相比,具有更方便,准确、高效的优势,但在收集、鉴定、使用、保管、保密和安全等诸多方面,又出现了一些值得探索研究的新课题。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改变了机关传统的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方式,兼顾了计算机和手工管理两种方式,这实际上也是档案管理手段的一种创新。

3.服务机制的创新。在服务机制和手段上不断创新,主要体现在服务的观念要更新,服务的范围和内容要创新,服务方式要创新,并且要有一定的机制作保证。

4.优质信息资源的问题。现代社会在信息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时间与空间上带来规模化效益,网络无疑给传统的信息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改变了档案的存在形式和传播方式,但对档案馆为网络提供准确、新颖的优质信息资源而言,当前的网上信息是档案行政部门管理、指导、监督工作的"盲区"和"真空地带"。档案行政部门应尽快行使对网上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职能,为档案检索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

5.企业档案信息标准规范化建设问题。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主要包括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标志、存储、查询、交换、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规范、标准。档案信息化标准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它贯穿于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始终。不论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整理、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还是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都要在相关标准的规范下,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没有标准化,档案信息化建设难以实现。档案信息化标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制定统一的档案信息化发展规划,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要求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第9篇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医院已经引入了门诊挂号系统、药房管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诊断治疗系统等,为医师、护士、患者及其他用户有效地提供了信息化支持。但是,医院信息系统也面临着木马、病毒等攻击威胁,非常容易造成医院信息被盗取或破坏,因此需要采取防御措施。本文首先对医院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当前信息安全管理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管理维护工作策略。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 网络安全 防范

1 引言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开始兴起。随着当前网络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信息时代。在当前的医院工作当中,无论是财务系统、医疗记录系统还是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都已经向着信息化发展。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风险。因此,在医院的网络信息管理当中,必须要保障安全运行,这样才能对医院的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

2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在科学技术和现实需求的推动下,电脑讯息管理技术使用而生。在社会成长中,电脑讯息管理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它的因特网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性。具体来讲,第一,电脑讯息管理技术因特网安全是适应时代成长潮流的需要。电脑讯息管理技术的成长促进了全球各种经济社会的成长,在各国经济成长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电脑讯息管理技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强对电脑讯息管理技术因特网安全的管理,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成长和人们生产生活服务。因此,电脑讯息管理技术因特网安全是适应时代成长潮流的需要。

3 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现状

3.1 攻击渠道多样化

目前,医院信息系统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并且多家医院联合开展诊疗活动也成为一个新趋势,医院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电脑等终端设备接入到网络。这些系统集成时采用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网络、无线网络、总线型网络等,每一个接入的环节都可能成为攻击的渠道,不同设备的开发技术、系统架构集成在一起,也容易造成系统漏洞,无形中增加了互联网攻击渠道。

3.2 感染范围扩大化

随着黑客采用的技术增多,开发的病毒、木马拥有了更加强大的感染能力,如果某一个医院信息系统感染病毒或木马之后,其可以利用高速的网络带宽迅速在局域网范围内传播,感染医院局域网中的所有服务器、终端设备,感染范围呈现了扩大化和快速化特点,网络安全事故一旦爆发,将给医院信息系统带来严重的灾难,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3 潜藏周期长期化

医院信息系统采用的杀毒软件和防御技术的水平越来越高,普通的病毒、木马一旦爆发将会被识别出来,被防御工具所狙杀。因此,许多黑客改变了传统的破坏模式,隐藏的医院信息周期越来越长,长期地、持续地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攻击,造成许多的机密数据被盗用。

4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工作策略

4.1 双核心网络虚拟化建设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增加网络传输效率,建设双核心的网络架构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该网络架构中,核心层由1台交换机增加至2台高端交换机,通过配置智能弹性架构技术虚拟成1台设备,2台核心设备间通过2条万兆光纤和1条千兆光纤进行连接,主要用作数据传输和链路检测。各层网络间均采用千兆光纤连接(重要楼宇与核心交换机采用万兆光纤连接),通过IRF技术,2台核心交换机可同时处于双机热备状态,当其中1台出现故障时,另1台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在不影响信息系统运行的情况下也给网管人员预留了故障处理时间,保障了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4.2 运用讯息加密技术

讯息传送加密大致包含线路加密和端对端加密两种科学技术,目的是对传送中的讯息流进行加密,如图1。线路加密指的是对保密讯息的各线路采取不同的加密密钥进行安全保护的措施,侧重点是讯息线路,对信源和信宿没有考虑;端对端加密指的是讯息通过专用的加密软件,从发送者端运用某种加密科学技术,对发送的文件进行加密,通过把明文加密成密文,然后进入讯息包封装后穿过因特网,到达目的地后,收件人通过运用相应密钥解密成明文。

4.3 注重系统升级处理

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活又校工作人员还应该采用规范的流程作业法进行数据销毁处理,确保信息数据销毁安全。基于访问者的身份进行保密设计,采用强制访问控制的方法,保障数据和隐于安全的状态。在密码设备管理活动中,积极应用PKI管理方法,显著提升密钥管理活动的高效率。在数据和隐私安全防护系统中,对核心数据存储库与易感染区进行有效隔离。采用访问权限的认证和加密技术管理,显著提升网络系统安全防护的质量,防止未知的第三方文件进入。另外,需定期对网络系统程序进行全盘扫描和病毒查杀,采用入侵检测的方法对程序的安全性进行技术保障。

5 结束语

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和维护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和动态的过程,未来需要引入更加先进的数据分析、可视化交互技术,以便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性能,保证网络安全升级维护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辉,聂媛媛,高立芳.军队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问题及管理措施[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07):655.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在当今的计算机网络时代,信息作为一种重要资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信息泄露和信息丢失,因此,对信息资产进行妥善管理和保护非常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所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使数据免于被破坏和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1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1.1计算机信息辐射产生的信息泄露

计算机及其附属电子设备在工作时能把寄生电磁信号或谐波辐射出去,产生电磁辐射。这些电磁信号若被接收下来,经过提取处理,就可恢复出原信息,造成信息泄密。利用网络系统的电磁辐射获取情报,比用其他方法获取情报更为及时、准确、广泛、连续且隐蔽。计算机信息辐射泄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被处理的信息会通过计算机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空中发射,称为辐射发射;二是这种含有信息的电磁波经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导体传送和辐射出去,称为传导发射。计算机电磁辐射尤其以带阴极射线管的视频显示器最为严重,屏幕上显示的信息,在很远的地方用相应的设备,不需要复杂的分析技术就可以直接接收下来。WWw.133229.Com

1.2计算机存储介质产生的信息泄露

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的大量的信息,包括各种保密信息,实际上成为一种以信息形式出现的资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存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到篡改、伪造、窃取、销毁等不法行为的威胁。由于计算机存储介质具有信息存储量大、复制容易且不留痕迹的特点,泄密的隐患相当大。计算机存储介质泄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使用过程中的疏忽和不懂技术,存储在介质中的秘密信息在联网交换时被泄露或被窃取,或存储的秘密信息在进行人工交换时泄密。二是u盘、光盘等外存储介质很容易被复制。三是计算机出故障时,存有秘密信息的硬盘不经处理或无人监督就带出修理,或修理时没有懂技术的人员在场监督,而造成泄密。四是介质失窃,存有秘密信息的硬磁盘等介质被盗就会造成大量的信息外泄,其危害程度将是难以估量的。

1.3网络产生的信息泄露

由于计算机网络结构中的数据是共享的,主机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线路联络,就存在许多泄密漏洞。一是计算机联网后,传输线路大多由载波线路和微波线路组成,这就使计算机泄密的渠道和范围大大增加。网络越大,线路通道分支就越多,输送信息的区域也越广,截取信号的条件就越便利,窃密者只要在网络中任意一条分支信道上或某一个节点、终端进行截取,就可以获得整个网络输送的信息。二是黑客利用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网络攻击,通过进入联网的信息系统进行窃密。三是在internet上利用特洛伊木马技术,对网络进行控制。

1.4管理不善产生的信息泄露或丢失

一是无知泄密。由于不知道计算机的电磁波辐射会泄露秘密信息,计算机工作时未采取任何措施,因而给他人提供窃密的机会;或者不知道上internet时,会造成存在本地机上的数据和文件被黑客窃走。二是违反规章制度泄密。如将一台发生故障的计算机送修前对数据不处理,造成秘密数据被窃;或思想麻痹,疏于管理,造成数据丢失等。三是故意泄密。竞争对手常常采用非法手段笼络工作人员,窃取信息系统的秘密。四是信息丢失。如未经授权的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轻而易举地浏览其他部门文件和数据,从而使得机密数据被泄露。另外,数据大量集中存储于介质中,一旦发生火灾、水灾、被盗之类的事件,就可能使全部数据丢失或者毁损;同时存储介质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不仅要防水、防火,还要防尘、防磁,而且对温度还有一定的要求,从而增加了数据的脆弱性。

2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几点对策

2.1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1)系统访问设置密码:要求计算机设置账户名和密码,严禁将账户名和密码告诉任何人,除非必要,尽可能使用普通用户的身份进行操作,减少超级用户口令泄密的危险性;同时定期更新口令,缩短口令使用的周期,使用尽可能长的口令,增加安全强度;口令错误时,应该限制登录的次数。

(2)日常病毒防护:定期更新防病毒/防木马软件;定期检查并扫描系统,任何文件在未经扫描之前,均不允许打开。

(3)可移动介质管理:最好禁止使用可移动介质,如果需要使用可移动介质,必须讨论可能的风险状况。建立最佳的管理方案,以便减少恶意程序进入网络。

(4)下载限制:在安全策略中应禁止下载任何软件、文件,如确实需要,应在策略中注明要递交一份由经理签字的需求表,并确保在打开之前使用防病毒/防木马工具来扫描。

(5)加密处理:一些重要的数据必须制定相关的加密程序,并指定相关负责人。

(6)系统备份:制定相关系统备份的操作规程、定期备份的时间以及相关负责人的职责。

2.2利用防火墙、防病毒技术进行安全隔离与保护

采用防火墙技术是最基本的安全措施,目的是要在内部、外部两个网络之间建立一个安全隔离带,通过允许、拒绝或重新定向经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实现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服务和访问的审计和控制。同时,要加强计算机预防病毒技术的研发。计算机病毒预防是指在病毒尚未入侵或刚刚入侵时,就拦截、阻击病毒的入侵或立即报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防病毒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两大类。当然,网络防病毒软件本身必然需要增加额外的服务器系统资源消耗,此类软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慎重选择。

2.3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维护

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应用程序维护。系统的业务处理过程是通过程序的运行而实现的,一旦程序发生问题或者业务发生变化,都必然引起程序的修改和调整,因此系统维护的主要活动是对系统应用程序进行维护。

(2)数据和代码维护。数据维护需要由专人来负责,主要负责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以及并发控制,定期生成数据字典文件以及其他数据管理文件,同时负责在硬件故障排除后,数据库的恢复工作等。当用户环境变化,原有的代码已经不能继续适应新的要求时,必须对代码进行变更。

(3)文档维护。在进行应用系统、数据、代码及其他维护后,要及时根据维护后的变化,对相应文档进行修改,保持与系统的一致性,为以后的维护工作打好基础,同时要对所进行的维护内容进行记载,内容主要包括维护工作的内容、情况、时间、执行人员等。

(4)硬件设备维护。硬件设备维护主要包括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维护工作也要由专人负责,要定期对各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查杀病毒工作,同时要设立设备故障登记表和设备检修登记表,以方便设备维护工作。通过定期检查,及时解决潜在故障隐患,从而保证各设备的性能都处于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的网络系统越来越容易遭受攻击,因此,我们要采用相应的安全对策,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来阻止这些攻击,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主要参考文献

[1]梁亚声.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 在当今的计算机网络时代,信息作为一种重要资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信息泄露和信息丢失,因此,对信息资产进行妥善管理和保护非常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所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使数据免于被破坏和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1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1.1计算机信息辐射产生的信息泄露

计算机及其附属电子设备在工作时能把寄生电磁信号或谐波辐射出去,产生电磁辐射。这些电磁信号若被接收下来,经过提取处理,就可恢复出原信息,造成信息泄密。利用网络系统的电磁辐射获取情报,比用其他方法获取情报更为及时、准确、广泛、连续且隐蔽。计算机信息辐射泄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被处理的信息会通过计算机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空中发射,称为辐射发射;二是这种含有信息的电磁波经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导体传送和辐射出去,称为传导发射。计算机电磁辐射尤其以带阴极射线管的视频显示器最为严重,屏幕上显示的信息,在很远的地方用相应的设备,不需要复杂的分析技术就可以直接接收下来。

1.2计算机存储介质产生的信息泄露

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的大量的信息,包括各种保密信息,实际上成为一种以信息形式出现的资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存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到篡改、伪造、窃取、销毁等不法行为的威胁。由于计算机存储介质具有信息存储量大、复制容易且不留痕迹的特点,泄密的隐患相当大。计算机存储介质泄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使用过程中的疏忽和不懂技术,存储在介质中的秘密信息在联网交换时被泄露或被窃取,或存储的秘密信息在进行人工交换时泄密。二是u盘、光盘等外存储介质很容易被复制。三是计算机出故障时,存有秘密信息的硬盘不经处理或无人监督就带出修理,或修理时没有懂技术的人员在场监督,而造成泄密。四是介质失窃,存有秘密信息的硬磁盘等介质被盗就会造成大量的信息外泄,其危害程度将是难以估量的。

1.3网络产生的信息泄露

由于计算机网络结构中的数据是共享的,主机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线路联络,就存在许多泄密漏洞。一是计算机联网后,传输线路大多由载波线路和微波线路组成,这就使计算机泄密的渠道和范围大大增加。网络越大,线路通道分支就越多,输送信息的区域也越广,截取信号的条件就越便利,窃密者只要在网络中任意一条分支信道上或某一个节点、终端进行截取,就可以获得整个网络输送的信息。二是黑客利用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网络攻击,通过进网的信息系统进行窃密。三是在internet上利用特洛伊木马技术,对网络进行控制。

1.4管理不善产生的信息泄露或丢失

一是无知泄密。由于不知道计算机的电磁波辐射会泄露秘密信息,计算机工作时未采取任何措施,因而给他人提供窃密的机会;或者不知道上internet时,会造成存在本地机上的数据和文件被黑客窃走。二是违反规章制度泄密。如将一台发生故障的计算机送修前对数据不处理,造成秘密数据被窃;或思想麻痹,疏于管理,造成数据丢失等。三是故意泄密。竞争对手常常采用非法手段笼络工作人员,窃取信息系统的秘密。四是信息丢失。如未经授权的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轻而易举地浏览其他部门文件和数据,从而使得机密数据被泄露。另外,数据大量集中存储于介质中,一旦发生火灾、水灾、被盗之类的事件,就可能使全部数据丢失或者毁损;同时存储介质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不仅要防水、防火,还要防尘、防磁,而且对温度还有一定的要求,从而增加了数据的脆弱性。

2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几点对策

2.1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1) 系统访问设置密码:要求计算机设置账户名和密码,严禁将账户名和密码告诉任何人,除非必要,尽可能使用普通用户的身份进行操作,减少超级用户口令泄密的危险性;同时定期更新口令,缩短口令使用的周期,使用尽可能长的口令,增加安全强度;口令错误时,应该限制登录的次数。

(2) 日常病毒防护:定期更新防病毒/防木马软件;定期检查并扫描系统,任何文件在未经扫描之前,均不允许打开。

(3) 可移动介质管理:最好禁止使用可移动介质,如果需要使用可移动介质,必须讨论可能的风险状况。建立最佳的管理方案,以便减少恶意程序进入网络。

(4) 下载限制:在安全策略中应禁止下载任何软件、文件,如确实需要,应在策略中注明要递交一份由经理签字的需求表,并确保在打开之前使用防病毒/防木马工具来扫描。

(5) 加密处理:一些重要的数据必须制定相关的加密程序,并指定相关负责人。

(6) 系统备份:制定相关系统备份的操作规程、定期备份的时间以及相关负责人的职责。

2.2利用防火墙、防病毒技术进行安全隔离与保护

采用防火墙技术是最基本的安全措施,目的是要在内部、外部两个网络之间建立一个安全隔离带,通过允许、拒绝或重新定向经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实现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服务和访问的审计和控制。同时,要加强计算机预防病毒技术的研发。计算机病毒预防是指在病毒尚未入侵或刚刚入侵时,就拦截、阻击病毒的入侵或立即报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防病毒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两大类。当然,网络防病毒软件本身必然需要增加额外的服务器系统资源消耗,此类软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慎重选择。

2.3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维护

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应用程序维护。系统的业务处理过程是通过程序的运行而实现的,一旦程序发生问题或者业务发生变化,都必然引起程序的修改和调整,因此系统维护的主要活动是对系统应用程序进行维护。

(2) 数据和代码维护。数据维护需要由专人来负责,主要负责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以及并发控制,定期生成数据字典文件以及其他数据管理文件,同时负责在硬件故障排除后,数据库的恢复工作等。当用户环境变化,原有的代码已经不能继续适应新的要求时,必须对代码进行变更。

(3) 文档维护。在进行应用系统、数据、代码及其他维护后,要及时根据维护后的变化,对相应文档进行修改,保持与系统的一致性,为以后的维护工作打好基础,同时要对所进行的维护内容进行记载,内容主要包括维护工作的内容、情况、时间、执行人员等。

(4) 硬件设备维护。硬件设备维护主要包括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维护工作也要由专人负责,要定期对各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查杀病毒工作,同时要设立设备故障登记表和设备检修登记表,以方便设备维护工作。通过定期检查,及时解决潜在故障隐患,从而保证各设备的性能都处于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的网络系统越来越容易遭受攻击,因此,我们要采用相应的安全对策,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来阻止这些攻击,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主要参考文献

[1] 梁亚声.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农业红砖;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

所谓的自动化信息办公系统也就是指,人们将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办公工作的相关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使得相关信息数据在传递的过程中更加的快捷,从而使得办公工作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目前在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自动化信息办公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并且成为一种电子政务,来对机关部门的相关项目内容进行管理和服务。而目前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实现现代化农业工作的自动化管理,就将该系统应用到其中,进而使得农业经济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

一、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特点

在当前我国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开发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使得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工作性能的进一步的提高,就将许多先进的科学节和设计理念应用到其中,使其性能得到有效的完善。

1、采用三层架构的B/S结构

所谓三层架构的B/S结构其实主要是由客户层、服务器层以及数据层这三个层面组成的。其中这三个不同的架构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应用效果。其中客户层主要是用户接口和用户请求信号的发出场所;服务层则是利用Web服务器和其他的远程应用程序来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而数据层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给人们充足的数据资源,使其自身的服务范围和质量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Web Service技术实现系统跨平台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为了满足管理系统跨平台的相关要求,我们就将Web Service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通信环境。目前在我国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其系统跨平台的要求以及基本实现,这就使得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应用范围和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J2EE技术平台的使用

当前自动化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J2EE技术平台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独立性,而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管理系统的并发机制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的人们的广泛应用,从而使得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4、利用XML作为系统接口的数据交换标准

XML数据传输是不同系统之间日渐流行的标准数据传输方式,由于与平台和编程语言的无关性,因此,通过XML可以有效保证对各种异构系统的数据接口需要,以达到政府各系统数据资源的最优整合。

5、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

采用基于UML的CASE工具。进行UML统一建模,将UML和谐地集成进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不论是在系统需求阶段,还是在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软件的实现与测试阶段,都提供了清晰的UML表达方法和完善的工具,建立起相应的数据模型和软件模型。

二、系统设计

农业工作系统网络自动化管理平台主要分为农业工作办公自动化系统、农业工作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和农业工作信息网组成。

1、农业工作系统业务管理系统

农业工作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专为农业工作系统专门领域而设计的农业工作系统管理软件,是农业工作系统的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系统应用。

2、农业工作信息网站

农业工作信息网站服务对象是农业工作者和广大农民,为其提供对外交流、信息共享的功能。把农业信息网贯彻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应用中去,为农民和用户提供切实的服务,为农业建设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其中农业工作网站的相关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

①农业信息。提供最新的农业工作动态、农村发展情况等;

②政策法规。介绍我国农业方面的有关政策与法规;

③农村建设。介绍农村经济、文化等建设情况;

④农民生活。介绍各地区农民的基本情况;

⑤产业投资。介绍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高新技术和优良品种,并提供拓商引资工作的平台;

⑥领导信箱。为用户提供与领导交流的平台;

⑦留言建议。对农业工作和网站建设提供宝贵意见。

三、接口设计

1、平台的接口设计

WORD文档转换方式接口设计。在现有系统中,加入一段相似的程序,将新系统生成的WORD文档及TXT文件的字段转入到现有系统中,生成一个收发文档。将现有系统中的发文转入到新系统中,原理及程序基本同上。

2、与MSSQL/ASP及其他应用类型接口设计

①采用文件方式连接ASP应用方式接口设计。需要在两个应用系统中加入一程序功能,将字段内容转入到TXT文件中,公文内容转入到OFFICES文件中,再转入到新系统中,同样新系统中的公文文档以同样的方式转入到现有的数据库系统中。②采用后台数据库连接方式接口设计。当前所有在用的应用系统,都具有后台数据库系统,对于应用规模较大、记录数据较多的应用系统连接,可以选择后台数据库连接方式作为接口。

由此可见,随着信息化在全球迅猛发展,电子政务正在世界各国蓬勃兴起,利用信息技术重塑政府的组织与管理,提高政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农业工作网络自动化信息管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加强对农村和农民的服务,让更多的用户通过电子网络得到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使农业工作部门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效率、办事能力,做到“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公众,保证安全”,推动我国农业事业发展上升到新的高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农业工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使其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就将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到其中,这就使得农业工作服务的范围和质量而对了进一步的提高。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计理念应用到其中,这就使得农业工作网络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祺,栗震霄,田斌.国内外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6(05)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化管理

现在,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了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图书资料的自动化管理,其信息的承载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可以运用声音、表格、图像等呈现纸质媒体的图书资料,使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的管理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提高图书管理的效果,从而在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过程中更加灵活与多元化。

一、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意义

图书资料是一种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能够让人们通过查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拓展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理论知识,因此,对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纸质媒体的图书资料的管理能够对资料起到收藏和保护的作用,如果纸质媒体图书资料没有得到妥善的保管,就会造成资料遗失的问题,因此,要实现高效的图书资料管理,不仅仅要采用传统的方法,同时要借力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信息化的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能够使资料实现完整的保存,而且现在网络技术拥有强大的搜索引擎,方便了用户查找信息,使图书资料的管理更加有序,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图书资料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在占用较小空间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海量的信息。

二、信息化的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发展

网络技术在图书资料管理中应用是在20世纪初,最初是在欧洲国家实现的,我国在2000年的时候开始实行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运用网络技术能够改变图书资料管理的方式,使图书资料管理的方向更加明确,更加具有灵活性特点,但是,我国现在还处于纸质媒体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初步阶段,在进行图书管理的时候还要借助传统的人工方法,信息化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使用,在技术方面还是需要探索,但是,信息化的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必然会成为未来的趋势。信息化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实现了图书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的管理,而且能够节省成本,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

三、信息化背景下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优点

(一)信息化背景下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能够管理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料

在信息化背景下,对纸质媒体图书资料进行管理,能够管理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源,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运用互联网技术还可以找到很多网络上的资料,使资料更加得丰富。

(二)信息化背景下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能够管理能够促进对资源的整合

在对纸质媒体图书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在查找所需要的资料时,需要对索引进行逐一的查找,在无形中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在查找的过程中,由于数据比较多,容易发生遗漏,造成图书资料查找效率不高的问题,但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运用网络的索引,其实现了自动化的查找,用户输入自己所要查找的内容,就可以检索出所需要的内容,十分方便,而且不会任何的差错,使查找资料的有效性提高。在信息化的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中,在网络的支持下,资料都实现了共享,用户只要是需要资料,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查找资料。

四、借力网络技术实现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方法

(一)不断完善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在进行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但是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借助人力,在信息化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的管理中,人仍然是实现管理的关键元素,因此,在实现纸质媒体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中,就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让他们具有扎实的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具有计算机知识,能够对网络进行熟练的操作,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图书资料管理上的缺陷。

(二)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管理的观念

在信息化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过程中,与传统的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差别,信息化的管理主要是运用设备和网络,实现自动化的管理,通过强大的数据库实现图书资料的整合,因此,图书管理员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由传统的思维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转变,从而能够使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的管理更加符合要求。

(三)完善信息化建设

在纸质媒体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信息化的技术,因此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善的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的管理理念,那么,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就不能实现,所以,在图书资料的管理中,一定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资金,更新服务器,运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四)实现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在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中,一定要培养信息化的人才,让这些人才对交换机、计算机、路由器等器材能够充分地使用,并了解这些器材的工作原理,在纸质媒体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这些设备,而且,这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不利于图书资料的管理,因此,还要提高信息化人才的设备维护能力,确保信息化的图书资料管理能够健康运行。

结语:

现在,我国的图书体系越来越庞大,图书的类别也越来越多,这给纸质媒体的图书资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在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借助传统的管理方法,更要运用科学技术,实现自动化的管理。在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的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强大的搜索引擎,人们可以直接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节省时间,而且不会造成遗漏,因此,在进行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完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孙玉君. 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如何借力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J]. 新疆新闻出版,2014,06:72-73.

[2]王潇潇. 基于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研究[J]. 科学中国人,2015,03:52.

[3]胡斌. 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03:119-120+122.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网络信息化

0.前言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也要实施信息化管理。公路工程建设的规模庞大、工程很复杂、施工的时间很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公路工程造价没有控制好,将会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为了能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在建设施工时就要反复进行计价。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信息具体应用到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上来。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到各种行业中来,公路工程的造价管理也不例外,巨大的规模和工程的复杂更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通过公路工程建设网络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工程成本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实行信息系统化要依靠国际互联网先进技术,才能对工程造价管理数据快速处理,将数据统一存储、检索,方便查询,让管理的数据更加及时和准确,为工程造价管理所用的报表提供方便。实现系统管理信息化将逐渐代替传统的数据审核方法,它将建立一套完整的造价资料存储和进行分析比较的功能,实现模拟方法对工程总价进行计算。

现阶段人们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认识不深,对信息管理还采用了原始方法。很多企业把工作重点都放在了项目的业务工作上,对工程造价管理不够重视,也未能理解管理信息化的真正含义。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网是一个很好的共享平台,建立信息网站可以为社会有关部门和政府提供服务,还可以为建筑行业和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但目前这个共享平台还只能提供简单的信息,而未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详细的探讨,很多时候会由于信息网上的信息不够完整、不能能及时更换而给用户查询带来诸多不便。

另外,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还不高,提供的信息还不完整,整个系统管理还不够规范。在我国有些省市虽然已经连网,但还未建立一个统一的共享信息网,各个地区编码和格式存在差异,不时会出现重复和交叉信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还很不方便,不利于网站的维护。

2.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2.1它是适应信息时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人们越来越需要信息资源,对信息的处理也逐渐实现数字化和电子化。在我们的建筑行业中,对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比较低,为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也必须从原来的模式转变成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让信息资源价值得以充分利用。

2.2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当前建筑材料的价格占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大约百分之六十,而且还会持续增长。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材料的价格高低对整个工程造价成本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实施网络信息化以后,管理部门可以在信息系统中查看每个地区材料的价格,根据这些价格比较分析,然后再制定出合理的价格。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掌握全局,对建设投资问题进行宏观调控。

2.3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是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每个省市自治区编制的价格估算表都是在国家统一定额指导下制定的。近年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推出,定额也要不断更新,对工程造价实施网络系统信息管理,也让编制定额的管理人员工作更加轻松。当前我国在建筑市场中都推行招标制度,但每个地方的材料价格和费用都不一样,建筑施工企业要全面掌握材料价格、地理环境、施工条件等多方面的信息才能制定出施工方案,但是,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要了解施工企业的情况有一定难度。采用远程数据通信方法处理信息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分工明确

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要实行分层管理,明确责任。由国家总部负责工程建设、维护以及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平台,并制定出有关的标准数据,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审核。每个省市和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负责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信息管理工作,对本级的信息化平台加以管理,可以及时交流和共享计价信息和政务信息,根据有关的规定,对本地方本行业的工程造价指标和价格信息进行上报,指导和监督下级工作。

3.2对工程造价数据管理加以规范

要及时、完整、准确地收集工程造价的数据。管理机构要利用每个下级部门和相关企业上报上来的文件成果来建立相应的数据,还要努力开发工程造价编制软件。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收集上来的工程造价数据进行测算和分析,建立一个数据库,从而为工程建设所要用到的工程造价价格、指标和指数提供数据。

3.3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对工程造价信息化平台加强建设它包括计价依据信息,包含我国的计价规范和统一定额;政务信息,包括有关的行政法规、政策许可以及工作动态等内容;指数,包括不同时间段工料机价格的走势和造价指标等;工程造价指标,包括工程各个阶段的消耗量信息和单位造价等;价格信息,包括材料、人工和机械等主要因素单位价格内容等。

3.4要提高认识,加强培训

各个部门都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监督和信息化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要对信息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加强学习,要吸收信息化人才,从整体上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将信息化管理安排到日常工作上来,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 [科]

【参考文献】

[1]石勇民,支喜兰.公路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物资管理;应用

林业企业的物资管理,是指对木材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机械配件、工具、劳保用品、五交化产品、油品、建材等各种物资的采购、运输、验收、存储、保管、供应、发放、合理使用、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等一系列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工作的总称。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物资管理是促进林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改善企业技术指标取得最佳经营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物资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和高效、科学的监督管理,是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木材生产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现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发展迅速,全球经济多元化已经形成,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新形势下,对物资管理工作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资流通量大幅增加,工作负荷加重,工作中处理的单据、数据、凭据等信息量日益上升,如何准确有效地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木材生产服务,为物资经营决策物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成为当前林业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一个新的课题。显然,传统的手工作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内部网络,实现以计算机为主物资管理信息化、自动化已经势在必行。

一、目前林业企业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原始资料数量大,多数为手工编制、归档,查询困难

在物资流通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原始资料,如合同、验收单、领料单、计划单、帐本等。这些资料中包含大量的有重价值的信息,象购货地点、运费、产品品牌、产品质量、单价、使用单位、用量等,它们能为后续的物资经营活动提供依据,大多是手工编目归档,我们只是利用Excel表格将采购物资所对应的一系列单据和文件的编号保存起来,需要时通过Excel的查询功能找到编号,再从文件盒中找出归档的相应文件。数量庞大,时间久了,新旧资料混乱在一起,查询起来非常困难,费时、费力,更新不及时,例如一年的验收单、出库单就有上千张,要从中找出一张来就比较麻烦。如何对这些资料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是摆在物资管理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缺乏数据库管理软件,加大了工作量

在物资流通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单据,入库单,发料单、转账单全部都是手工编写、登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库存的实时性得不到保证,导致实物供应员手中的账本库存数和仓库不一致,影响了库存查询的准确性。而且一年下来厚厚的几十本加上各种单据,要查找很困难。特别是填报各种报表,常常需要几天,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出错。

3.资源不能共享,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劳动

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例如库存物资不足需要购进时,采购人员要到供应账中看账,后到保管实物账上看物,再查找原始资料,然后提出采购申请,申请部门要填写一份物资采购申请计划单,各部门批准后各部门备案才开始采购,工作重复量大、时间长,重复劳动的存在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4.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低,现有内网中的物流软件“用友”使用受限

一些物资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物资管理应用软件(例如“用友”物流模块等不太了解,使用起来有困难,更有甚者对本职专业方面也不精通,遇到问题时解决不了,有些问题是因为本岗位上工作人员不懂,人为造成,又解决不了,影响工作进程。

二、建立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在物资管理中的作用

1.对信息进行有效控制和统计,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实现计算机物资管理网络信息化,物管信息可按标准的物资流通程序进行,既规范了物资采购流程,又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统计。这样一来,各屋领导、主管部门只要做在电脑前就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查看物资采购信息、物资购、销、存情况,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主管领导可以随时了解分管部门的工作进展。我们还可以通过消息的形式通知申请人到仓库领取到货的物资,定期文件、通知、经营成果、更新换代等信息,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序化、透明化、人性化。

2.加快内部网络信息流通,实现数据的实时性

现阶段,信息处理完成后,是通过人与人的传递来实现信息的流通,流通时间相对较长。如果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处理的结果就可以马上显示出来。例如,当入库或发料信息到达仓库,只要仓库保管员一确认,库存情况就会马上更新,现阶段存在的库存查询问题,将得到完全解决。实现物资管理信息化,把人从大量烦琐、无序、低端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去处理更有价值、更重要的工作,提高了企业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了“无纸化”的办公,节约了纸张等办公用品的开支。

三、建立计算机物资管理网络信息化的策略

1.建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物资管理系统是一款通用性极强的物资品管理软件,不只适用于林业企业生产还适用于各类企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该系统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物资的入库、领用、库存等情况进行管理,完成企业对物资日常业务的采购入库、退货、领用、退库、盘点、往来账款等管理工作,全面反映物资的采购情况、领用情况、损耗情况、以及人员和部门的领用情况。同时借助功能强大的查询及报表功能使管理人员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所需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正确、便捷的支持平台,帮助企业更有效、更全面地管理物资。

2.充分利用现有内部网络工具实施信息化

供应部门可依据物资消耗及库存情况预测物资需求并对库存进行调剂,通过在网上查询库存情况,实现库存物资的网上调剂和储备定额化管理,以减少物资重复储备,节约库存物资资金,保证物资及时到位,确保运营的需要。同时,网络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如在网上公布各种物资的市场价格,必要时进行网上限价,并依据市场变化,进行合理化调整,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对于管理、监察部门可以随时网上查询物资供应部门和使用部门所有物资的运作状况,有利于及时、有效地监督、控制。总之,利用网络工具,可以有效地利用共享信息资源,改善企业管理环节,实施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3.重点关注采购及库存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

新的采购管理系统中,采购订单处理实现全程电子化是关键。另外,采购环节的电子化使得物资管理系统可与财务管理系统集成,这样就能随时掌握各项采购业务的财务情况。通过采购管理系统,经过对各种采购订单、发票、结算单的统计与对比分析,以其低廉的成本、多元化的选择、端对端的服务、透明简短的过程等显著优势,实现采购业务管理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这样就为企业内部准时供货制度提供保障。库存管理是物资管理中业务量较大的环节。实现物资出入库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保证在物资库存数量随物资入、出库实时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库存信息始终保持真实准确。

4.加强职能人员岗位培训,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物资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