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临床路径;头皮良性肿瘤;管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看病贵、看病难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非常关注的热点之一,我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医疗护理模式-临床路径[1],作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医疗护理费用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临床逐渐被采用。2011年,我院将临床路径应用于部分疾病的管理,我科自2012年1月,将此模式应用于头皮良性肿瘤的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年3月~2013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头皮良性肿瘤患者41例,自2012年1月对此病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此后1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入选病例均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3.403疾病编码,且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临床诊断的成人患者,性别不限。对照组为实行临床路径前,与临床路径组相同条件的26例患者组成,实行传统的项目收费及医疗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病例选择 选择进入临床路径的对象应遵循临床效果好、无并发症、其他诊断不影响第一诊断的原则。门诊医生在工作中发现此类患者,及时完善检查,诊断明确后,在争得患者同意后收住院。病房主管医生及时向科主任汇报患者情况,经科主任审核符合临床路径要求,主管医生向患者或家属告知列入临床路径管理的内容和情况,如患者或家属同意,由主管医生和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由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进入临床路径。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调整方案(用药品种、住院天数、护理级别等),应经科主任同意,及时和患者或家属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退出临床路径。

1.2.2制定临床路径诊疗流程 其内容包括评估、手术方法、用药方法、饮食、术前准备、手术前后宣教、术后护理、活动、治疗护理结果、出院指导共10项,分为3个方面:医生日标准诊疗计划、护士日标准护理计划、患者及家属的日活动参与计划。头皮良性肿瘤预计住院3d,设计好路径表。把医生的诊疗计划、医嘱及护士的护理程序等内容有序地排列在一张表上,作为医护共有的路径表;将患者住院期间每天、每班次需要接受的诊疗、护理及参与活动内容列入一张表,作为患者的路径表。

1.2.3实施 观察组患者从入院即进入临床路径。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按照设计的临床路径各司其职。具体方法:①第1d,主管医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初步诊断,完成"住院志"和首次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确定手术方案,完成术前小结,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签署手术同意书,下达手术医嘱,联系手术室。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病情,完成入院介绍和执行术前医嘱,根据患者需要,协助完成术前准备;②第2d,完成手术,执行术后医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按早路径表指示,所有项目都必须按时完成,因病情变化等原因不能按要求执行的,记录原因及干预措施。已执行的内容打"√"并签名,未执行的不签名;②第3d,协助患者办理出院,做好出院宣教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此表为我院自制量表);④做好资料的收集及统计,做好终末质量评价,判断效果以指导临床;⑤患者出院后,做好月回访工作,及时找出不足之处,完善方案。

1.2.4观察指标 ①医护质量:有无并发症;②住院费用:即住院期间HIS系统生成的所有住院费用;③住院天数:是否按照预计天数顺利出院;④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⑤月回访满意度:回访内容包括伤口情况、有无发热、对整个就医过程及术后效果的满意度。

1.2.5统计学方法 建立Epi.数据库录入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进行描述。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月回访均未无发热、伤口感染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对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经t检验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①P

3 讨论

3.1头皮良性肿瘤作为临床路径管理病例的优点 临床路径一般以高容量、高费用、治疗护理有一定模式可循、变异较少、病员充足、治疗效果和住院天数较明确的疾病或手术为对象[2]。头皮良性肿瘤作为头皮的良性肿物,如头皮脂肪瘤、皮样囊肿和上皮样囊肿、血管瘤等,定性比较容易,发病范围相对局限,临床效果疗效较好、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作为临床路径管理,医护人员精力不会牵涉过多,管理起来比较容易,住院时间控制较容易,符合临床路径进行单病种管理严格工作顺序、准确时间要求的特点[3]。

3.2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优化医疗资源 临床路径是美国医院在临床服务中用来控制医疗费用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成功手段,并被其他发达国家的多数医院所借鉴[4]。而所谓临床路径是为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新的医疗护理模式,是医护技共同针对患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入院指导、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为纵轴制定日程计划表。由表1可以看出,对患者采取更加科学、合理、适宜的治疗方案,压缩了成本支出,实实在在地做到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避免了因各种工作不协调、不连贯而延长无效住院日的状况,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3.3临床路径管理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综合满意度 临床路径针对某一病种制定有严格工作顺序、准确时间要求的照护计划,从心理、社会、人文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了最全面的个体化服务流程图[5],可避免由于个人水平造成的护理缺陷,体现了"以人为本",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照顾。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及月回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李旭,杨家林. 国内外护理新进展[M].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74-175.

[2]戴红霞,成翼娟. 临床路径-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J]. 中华护理杂志, 2003,38(3):208-211.

[3]康熙雄,王雅杰,张锟,等. 检验医学中的临床路径[J]. 中国医学新闻,2005, 20(20):19.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临床路径;单病种;医疗质量;满意度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县级医院,目前门诊共设有35个诊室,10个专家门诊诊室,年门诊量6万余人次,医院目前开放床位300余张,设有7个病区及手术室,年出入院6000余人次。为响应国家医改要求,提高病人满意度,我院于2012年开始筹划住院临床路径及单病种限价的程序实现,并于2013年年初成功上线,获得了临床医生和来院患者的一致好评,在日常工作中给临床医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大幅度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使医院的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 临床路径的介绍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由医院各种背景的专家,根据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方法,制定一种大家同意认可的治疗模式,让病人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来接受治疗,并依据治疗结果来分析评估及总结每个病人的差异,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控制医疗成本,维持并提高医疗质量。临床路径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组织一时兴起提出而产生的,它是医学和护理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常见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固定的流程,于是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最适当的有时序性的治疗护理计划便应运而生,这就是临床路径。

2 临床路径系统的设计

我院住院临床路径前台人机交互界面采用.NET架构设计,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5,与原有HIS系统无缝链接。

2.1 前期准备

医院成立专业组,认真选择本专业1个以上病种,制定出诊疗、护理具体的临床路径诊疗日程安排表。以卫生部网上公布的临床路径作为参考模板,结合具体情况,作相关的修改,经专家组确认后实施。

2.2 流程信息化

以方便医护人员使用为宗旨,信息系统采用“大的成套医嘱”、“阶段性成套医嘱”的方式,将某种病种的某阶段的医嘱进行成组,采用“包”、“组”的概念,尽可能地为医护人员提供方便,节约时间。简单概括为“打钩下医嘱、下拉框填变异、一键点发送”。同时,还设有路径变异、变异豁免、分支路径、路径统计、路径评价等路径管理功能,以及入院指导、入院评估、检查、治疗、护理、宣教、饮食、出院计划等功能。

2.3 规范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路径中的安排程序进行各项诊疗活动。临床路径的具体执行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患者病历及病程记录,以日为单位的各种医疗活动多学科记录,治疗护理及相关医疗执行成员执行相关医疗活动后签字栏,变异记录表,分开的特殊协议内容。临床路径所设立的内容根据患者的诊疗过程及诊疗效果不断更新,与疾病的最新治疗标准或治疗指南保持一致,充分保障患者的治疗质量。

3 临床路径系统的应用

3.1 路径定义

各科室提供材料,信息科负责路径的定义,实行分阶段医嘱维护,并适当进行修改。明确各个阶段顺序不能改变。依据某一病种的病情发展与变化,制定出该病种、基本的、必要的、常规的医嘱,如治疗、用药、护理等等。这标准化的医嘱应与临床路径的内容相对应。使之相对全面化、程序化,并相对固定,方便明确临床路径的进行。

3.2 路径执行

医生录入诊断后,系统自动对照ICD10编码,以及与纳入准则和除外内容进行匹配,并提示是否入路径。正常对纳入路径的病人,医嘱只要打钩选择即可,必选项已经自动选择。如要新增医嘱、医嘱日期不符必须输入变异原因。完成第一阶段的医嘱后,点击“继续下一疗程”,即可转入下一步流程,此时如有必选项未执行,会提示录入未执行原因,并且后期会有统计。如不在适合路径,可以选择退出路径。

3.3 路径变异

变异是假设的标准临床路径与实际过程出现了偏离,与任何预期的决定相比有所变化。实施临床路径时有时会产生变异,即任何不同于临床路径的偏差。变异有正负之分,负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没有进行(或结果没有产生),或推迟完成,如延迟出院、磁共振检查延迟;正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或结果提前进行或完成,如提前出院、磁共振检查提前等。变异可分为病人/家庭的变异、医院/系统的变异、临床工作者/服务提供者的变异。医嘱分为必选项和可选项。必选项自动打钩,并能生成到医嘱,对于部分必选项在入院前已经做过的,此时可以强制不选,但是必须填入变异原因。

3.4 路径监管

医院也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再培训工作,既有全院性培训,又有消化科、普外科等试点科室的培训,并充分利用院周会、医疗例会、科主任会、专题会等形式进行培训,逐步提高广大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知晓程度、认识程度,激发了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积极性。程序设计有专门检索界面,可以查询临床路径的相关情况,比如路径使用情况、变异率、变异原因统计分析、入路径费用情况等,并用饼图进行对照比较,实现了可检索可质控的临床路径管理分析。

4 临床路径系统的成效

4.1 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

将临床路径系统应用于单病种的费用控制中,按照路径要求,可以对每日医嘱用药和检查费用进行控制,同时对住院天数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了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负担,有效地促进了医患双方的沟通和理解,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4.2 提高医疗质量

在病人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会以临床路径表单为标准,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治疗过程。临床路径有严格的时间性,使得医护人员能有序、有计划、有预见性地工作,从而避免因为个人因素而造成的疏忽差错。同时,有利于培养低年资的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某病种的医疗服务规范,从而使得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5 临床路径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在HIS系统的支持下,临床路径的管理,加强了各科室的协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有时存在各种因素导致临床路径的不能高效的顺利进行,比如检查检验仪器坏了,在维修或保养期间,按照路径要求的检查检验未能正常进行;药房药品库存不够,病人医嘱未能正常执行等。再如,为能确诊是否可以纳入路径,某些检查可能在门诊已经进行,此时就不能重复检查,便产生变异。同时,因个人差异,临床路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变异等。当然,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培训工作,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经验交流。同时希望一线医务工作者,以及有关负责方面人员不断总结探索,提出更多宝贵意见,促使此系统不断更新进步,更适合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郎黎薇,葛啸天,杨希琴,等.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684- 686.

[2]马骏.临床路径备要[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5,12(1):2-3.

[3]吴蓓华,史正星,辛民宣.基于信息化与临床路径指导下的单病种费用控制[J].中国数字医学,2007,2(10):51-53.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病案信息管理; 临床路径; 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6-0143-02

【Abstract】 The medical recor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hospital clinical management,an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and system,medical recor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level is improved greatly.The clinical pathway is the current medical and health cause the emergence of new medical work patterns.Studies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e model will be the role of the medical record information management,and in turn,the clinical pathway will also impact on medical record information management.To this,to understand the medical recor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clinical pathway of specific interac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earch.

【Key words】 Medical recor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linical pathwa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Kashgar Area,Kashgar 844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16.083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的医护工作模式,旨在保证医护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医护工作成本,提高医院经济效益[1]。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体制改革的逐渐推进与深入,临床路径工作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随着临床路径的不断推广,病案信息管理势必要受到较大的影响,并且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探讨病案信息管理与临床路径之间的相互作用。

1 病案信息管理在临床路径模式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病案是医院医疗信息的重要载体,通常囊括了全部的医疗内容,而病案信息管理就是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收档、加工以及提炼的过程[2]。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首先,病案信息管理可为医院日常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参考;其次,病案信息管理可反映医院诊疗工作质量、反映医疗市场中的资源分配情况;再次,病案信息管理可为医疗科研与教学提供丰富的、原始的、具体的临床资料,全面提高医院科研及教学能力水平;最后,病案信息管理可为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最详实的证据,确保医院正当权益不受侵犯。而病案信息管理对临床路径实施的作用主要存在于临床路径实施前及实施中。

1.1 实施前的作用

临床路径是由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根据相应疾病或治疗方法而共同制定的顺序性及时间性的医护工作计划[3]。因此,临床路径在制定前需要病案信息管理者的参与。在设计临床路径阶段,病案信息管理者按照相关分类标准,对医院近年发生的病例数量、费用、医护模式、效果、患者住院时间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找出以上各因素的特点以及可控点[4]。得到统计结果后,病案信息管理者需将以上信息汇总反馈给相关科室或者医护人员,以作为临床路径式医护计划制定的参考,帮助其制定合理的医护计划。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病案信息管理者在临床路径制定过程中扮演着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其所提供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期所制定的医护计划的准确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并且由于临床路径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因此在设计之前我们有必要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对病案信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准确使用各种疾病编码及手术编码[5]。

1.2 实施中的作用

临床路径式的医护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使患者病情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产生一些新的资料,而对这些资料数据的收集则需要病案信息管理人员的参与。正如前文所说,病案是各种医疗信息的载体,是整个医护行为的直接佐证,因此病案信息管理人员需要详细记录医护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行为,如治疗依据、诊断方案、治疗方案等。对这些医疗行为进行准确及时详细记录,不仅会监督医护人员的行为,确保医疗行为完全按照临床路径医护计划进行,而且患者出院后,这些资料、数据又可以作为下一个医疗计划制定、实行的参考资料。另外,收集临床路径的各种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分析、对比、统计等对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推广进展形成直观了解,为医院日常管理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2 临床路径对病案信息管理的影响

2.1 影响医院病案质量

病案是各种医疗行为资料的载体,对医疗过程及效果具有评价作用,先进医疗管理模式下的医疗过程更加高效,医疗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其病案质量更高。马国胜等[6]在2013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对2866份同时期病案的终末质量进行了研究,发现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后,终末病案的甲级病案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案,而乙级和丙级病案率明显低于普通病案;同时,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出院患者病案在3 d内归档的比率及病案的完整率均高于对照组。这一研究充分证明了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病案管理的质量。医院在进行病案管理时可通过临床路径工作内容、流程等制定统一临床路径管理病历书写治疗考核标准,从而加大了对护理病案质量的管理监控,进而提高了医护人员专业水平,提高了病案质量,减少了医患纠纷。

2.2 影响病案标准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子病案逐渐取代传统病案,被广泛推广应用。这是因为:临床路径模式下的病历书写有着严格的要求,需做到规范与统一,如实际出入院时间应与计划保持一致,一旦出现出入则需说明原因;同时临床路径医护计划与实际不相符时,需对其进行迅速修订更改[7]。若此时病历仍需要医生手写,那么由于医生语言表达水平、个人书写习惯等不同,导致病历书写随意性较大,很难确保其规范性与统一性。而采用电子病历可对医学术语、手术方法等信息的格式进行统一标准,提高了病历的规范性、准确性;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采用电子病案可确保病案管理人员随时对病案的准确性、易用性、可用性等效用进行测量[8]。另外,电子病案还支持多种信息检索方式,便于医护人员快速准确查找提取,从而提高了临床工作、医疗科研的效率。总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模式下,实现统一的病案管理标准成为了可能,提高了病案的质量,并进一步改善了临床路径质量。

2.3 对病案管理人员提出新要求

临床路径理念是一种新型的医护管理理念,因此该模式的推广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医院传统病案信息管理理念与模式。新出现的病案信息管理理念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首先,要求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从以往的收集、整理病案资料扩展为收集、整体、提取、分析以及归纳病案资料;其次,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最后,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了解相应医学知识、计算机知识、统计学知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知识。

总之,临床路径与病案信息管理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临床路径在提高医疗工作治疗、效率的同时,还可提高病案质量、使病案管理实行统一标准成为可能、对病案信息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提高医院病案信息管理质量。而随着病案信息管理质量的提高,临床路径式医护计划的准确性、可行性以及易用性越来越高,而计划的实行也会得到有效监督,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工作质量,减少医患纠纷,促进医院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素华.临床路径与病案信息管理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14,21(6):792-794.

[2]庞汾,周腾达.临床路径实施中病案科的作用[J].中国病案,2012,12(5):49-51.

[3]张燕.临床路径实施中病案管理的不足与对策(综述)[J].中国病案,2012,12(5):51-53.

[4]黄宁玉,王辉,普鑫,等.病案信息技术人员在临床路径实施中的作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31(1):317-318.

[5]张丽,王颖.疾病分类在临床路径实施中的影响[J].中国病案,2011,11(7):30-31.

[6]马国胜,蔡曦光,张东,等.实施临床路径对终末病历病案质量的影响[J].中国病案,2013,13(5):30-32.

[7]兰小筠,程趁娜,徐连杰,等.基于电子病案信息制定临床路径的方法[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1,24(3):75-79.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临床护理路径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病人所设定的住院护理图式。它由病人的每一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判断病人预后,当病人因病情变化而影响其预后时,护理人员在护理路径上标志这一变化,并立即开始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

2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

2.1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方法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工具,是护士对某类病人实施个案护理的方法。它是由医院的一组成员共同制定的一种照护计划,让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此模式接受照护或是由医生和护士及其他有关人员对特定的诊断和手术做最适当的、有顺序的、有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预防康复延迟和减少资源浪费,让病人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它的制定必须符合以下几个原则:①体现病人第一原则;②科学性原则,必须基于最佳的可获得的证据,即“循证护理”的主要思想;③适用性原则,需根据当地医疗水平、医疗条件具体制定;④综合性原则,必须有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参与,共同制定护理路径;⑤医患双方共享的原则,一般根据对象不同分为两个版本,即医务人员和病人版本,各有侧重,除医务人员必须遵循外,病人有权也必须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有充分、详细的了解,以取得合作;⑥持续改进的原则,根据对其实施过程中反馈的变异、误差进行原因分析和实施效果评价,及时予以修改,真正体现医疗护理质量。

2.2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生理、心理、社会状态的评估和监测,有检验、检查、治疗、药物、营养、饮食、活动、疼痛管理、各种注射项目,病人及家属的教育、指导、出院计划、预期目标、变异记录、康复运动等[3]。通常以时间为序,建立表格式程序及路径图。

3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范围

临床护理路径是在临床路径管理中应用的主要工具。CNP作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成效护理模式正在引起医务界的关注。从急症工作到常规护理工作;从成人到新生儿;从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到儿科均有相关报道。首先,病例选择那些发病率高,费用多而手术或处置方式差异小的病种。在美国1995年成立了西南外科协会(SWSC)领导的临床路径委员会。当时实施的11种临床路径均为常见疾病,通过普通外科治疗的临床途径。其中包括:单纯性阑尾切除术、复杂性阑尾切除术、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式胆囊切除术、腹股沟疝、腹壁疝、结肠憩室炎切除术、结肠癌切除术、活检或象限切除、根治切除术等的临床路径[4]。随着临床路径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也逐渐广泛、普遍。临床途径的研究和实施病例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外科手术病人,而是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外科向内科、从一期医疗服务到二期、三期医疗服务扩展(医院、社区、家庭医疗服务扩展)。据文献报道,在澳大利亚,临床路径已被成功的用于协调一期、二期医疗服务的衔接,用临床路径的方法已经管理了许多慢性疾病,如哮喘、阻塞性肺部疾病和姑息治疗等。1997年9月Westchester医疗中心把临床路径用于心脏瓣膜修补、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等[5,6]。在美国,也有许多关于临床路径用于肾移植病人、正常分娩、出生婴儿、白血病、糖尿病、中风等病人的文献报道[7]。我国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病人[8]、甲状腺瘤切除术、子宫肌瘤全切除术[9]、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10],结果表明住院天数、医疗费用降低的同时医疗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4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

4.1以病人为中心,推动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整体护理的开展为临床护理路径这一全新模式的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以病人为中心,真正体现整体护理的思想。临床护理路径有严格的时间框架,可使护理人员有预见地、有计划地、主动地沿路径内容和图示进行工作。也可使病人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更多地参与影响其护理的相关决定。在出院时对自身情况更加了解,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疾病尽早康复。

4.2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护理路径制定了病人每日的标准护理计划和病人康复指导,所有的护理人员都清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分析变异,尽快采取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对病人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避免了由于个人能力不同而造成的遗漏和疏忽。同时,遵循路径所预定的标准程序进行护理工作,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

4.3科学、准确、简要地记录病情护理路径记录表格栏内都是用打“√”的方式记录,仅在病人出现特殊病情变化时才用“×”。也只有出现“×”后,才需要在护理记录栏内分析、记录有关问题。护理计划不用每天书写,大大地缩短了护理人员书写记录的时间。日本的护理人员经过比较,证实护理记录的时间由过去占每天工作时间的10%下降到现在(护理路径后)的7%以下,提高了工作效率[11]。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临床路经 医保 单病种

为了合理利用医保资源,减轻病人费用,2009年9月我院对医保11种外科单病种疾病实行了临床路经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普通外科:阑尾切除术 18例,甲状腺囊肿切除术 4例,腹股沟疝修补2例,胆囊切除术2例;妇产科:子宫肌瘤3例 ,卵巢囊肿4例;泌尿外科:膀胱切开取石术1例。

2 方法

实施临床路径一般要经历准备阶段、制定路径、实施路径、改进路径、监侧及评价五个阶段,后四个阶段根据PDCA的原理循环往复,不断改进,逐步使临床路径的内容更全面,项目更合理,更符合临床科室的工作和成本实际。

2.1临床路径的准备阶段

2.1.1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包括业务院长、 医务处主任、护理部主任、科主任、护士长、病区医生、病区护士、及病理室、特检科等技师组成临床路径小组,业务院长任组长协调各科工作。

2.1.2临床路径小组成员教育培训 对临床路径小组成员进行有关理论培训,让每位成员能深刻理解临床路径的意义及重要性,制定实施路径中各类工作人员的职责,使他们掌握临床路径的要求和工作模式。

2.2制定临床路径表 由临床路径小组成员制定临床路径表,临床路径表可包括以下内容评估,包括医疗、护理、麻醉评估和会诊;检查和化验;医疗措施;治疗和护理;活动;饮食;病情监测;宣教;出院计划;治疗护理结果等内容。经专家指导后制定出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确实有效的标准医疗计划及标准护理计划。

同时,对门诊过程、住院过程、手术过程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导致路径中断,制定变异表,并加以总结、分析,以减少变异发生,提高可行性和实效性。

2.3临床路径的实施

2.3.1门诊医师按单病钟标准选择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办理住院手续,通知各部门配合。临床路径患者优先会诊、检查、检验;其结果当日发报告;门诊医护人员指导临床路径患者先在门诊完成各项检查、检验,再入住病区。

2.3.2临床路径患者入住病区时,病区管床护士或责任护士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临床路径的特点,以取得配合;按照入院评估表对病人进行评估,并按标准护理计划对病人实施护理,完成活动、饮食、护理、监护、出院指导等各项工作;协调医患、护患、病人之间的关系;发现变异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负责出院前的患者满意度调查;提醒、监督每日进程,保持病历完整性。管床医生按照制定的治疗路径进行检查和治疗。 2.3.3临床路径实施后的评价 临床路径是个多专业协作的医疗护理标准服务计划,它能以具体的、有预期结果的每日工作,来实现“高效率、高品质”和“减少医疗经费、合理运用资源”的目标(1)。每一位病人出院后,临床路径发展小组成员收集、汇总各项数据,对实验小组内的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各项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结果;与相关科室人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出变异分析,查找变异原因,制定改进方案。最后书写总结性文章,在更广的范围开展交流,以获取更多、更新的信息。

3 讨论

我院通过运用临床路径对医保单病种的管理,由于制定了明确的住院天数,明确规定了每天要做的检查治疗和护理,处理规范,避免了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病人的住院天数比原来平均减少了3—4天,医疗费用基本控制在医保给负标准+-200.00左右。病人满意度调查由原来的91%提高到96%,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床路径在单病种管理中的实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同时临床路径明确制定了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使年轻的医生和护士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及怎么做,有利于提高年轻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相信随着我国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推出,病人的医疗模式将不断完善,临床路径会在我院更广泛应用,真正做到投入最小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浅谈了临床护理路径的由来及概念,概述了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内容结构,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成效。分析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带来的影响。最后对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内容;结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成为临床护理路径是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主要工具。它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工作;同时也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中,以减少住院天数。自80年代以来,临床护理路径在美国和英国得以应用,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后澳大利亚及新加坡等国家的大医院也陆续采纳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2]。

1 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一种护理模式,它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工作;同时也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中,以减少住院天数。针对特定的群体,用时间为横轴,把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 护理、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科学的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做一个详细可行的日程计划表。对何时应做哪项检查、 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与记录。因此护理工作不再是被动的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病人明白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而主动参与护理过程,从而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使护理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2 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结构

我们可以可由表格式的护理路线图来表示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内容,但其有严格的时间框架,不同的疾病也有不同的路径设计形式。以腹部外科胆囊切除术为例:(1)病人一般信息包括,手术名称、日期,管床医生和管床护士等的姓名及电话等;(2)护理流程表,包括从入院到出院,每天所需做的主要护理措施。如每天、每班次要进行的全身评估、心理护理、检查、护理重点、使用药品、医嘱、营养情况、病人活动和安全情况。(3)护理计划和目标,是指病人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如何达到最佳身心护理效果。注意重要检查或护理的特别记录[3]。

3 临床护理路径在国内外的应用及成效

在临床路径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是主要的应用工具。CNP本着 “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成效为核心”的护理模式正在引起医学界的关注。无论是急症工作还是常规护理工作;是成人还是新生儿;是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到儿科等均有相关报道。

3.1 在国外的应用:在美国1995年成立了西南外科协会(BWSC)领导的临床路径委员会。 实施的临床路径均为常见疾病,通过普通外科治疗的临床途径。其中包括: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式胆囊切除术、腹股沟病、腹壁病、结肠憩室炎切除术、结肠癌切除术、象限切除、根治切除术等的临床路径。

3.2 在国内的应用:我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也日渐增多,大多数还处于试验阶段,但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3.3 临床护理路径的成效:纵观国内外对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和应用的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可以取得如下成效:(1)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周期,界定标准的住院日;(2)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费用;(3)规范诊疗护理的手段并加强医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通过变异分析促进医疗质量的改进;(5)病人和家属了解护理目标,增加病人的参与意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4 临床护理路径的影响

4.1 对护理学发展的影响: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减少护士进行文书记录的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规范护理活动,使之程序化和标准化,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理风险。临床护理路径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护理人员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可以对疾病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可使护理工作者成为医院改革实践的先行者,为实现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而努力。

4.3 对病人的影响:医疗费用是大部分患者关注的问题,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缩短其住院天数,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为病人减负。同时我们在实施标准的治疗程序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对所患疾病的了解的渴望,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主动参与治疗的积极性,还能提升患者满意率。

4.4 对医院管理的影响:从中外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的经验来看,这一做法并未造成医疗质量的下降。现在医疗资源紧缺,缩短患者住院周期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护理人员可以对疾病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一方面可培养护士工作的自主、自律性,增强成就感;另一方面增加了医护之间以及医患之间的互动,并可使医院多学科合作。同时由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监控机制,可以保障医院护理管理的有效进行,增进各方之间的沟通,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性改善。

5 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实施的展望

目前,我国临床路径护理的研究刚刚起步,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以及外资企业介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医疗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到时谁有更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所以探索临床路径护理必将成为医疗机构提高护理水平的必然和重要选择,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也必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4] 田丽.临床路径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4,4,18(4):734-735

[2] 磨琨,黄茜.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3,18(3):170-172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妇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68-01

临床路径是一种医护规范,是对特定的病种或病例的标准化医护计划,即对某一疾病的大多数患者最有效及最有效率之照顾流程之共识[1]。它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计划、执行、检查及修正循环过程[2],是提供时间和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进行,减少漏项、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2012年1月―2013年6月对我院140例妇科手术患者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选择我院140例妇科疾病患者,病种类包括:子宫内膜癌、异位妊娠、卵巢囊肿、剖宫产、子宫肌瘤,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43岁。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或超声波检查,明确诊断;②拔除有精神障碍及其他并发症者。将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实验组应用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由责任护士对进入路径的患者进行护理,在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向患者和家属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目的、意义、相关护理内容,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相应的护理内容及技术操作,根据治疗的不同阶段向患者及家属分次反复开展健康教育,于手术前一天对患者进行评价,并告之患者次日要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内容,护士长分别在入院当天、入院第2天、手术、手术后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评价,不断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改补充,不断完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责任护士有工作流程,有每日的护理内容和目标,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增强,护理工作具有计划性、科学性、预见性。由于患者对每日的护理内容了如指掌,因此治疗信心和安全感增强,同时经过多次评价分析,使护理工作真正体现以护理病人为中心。出院前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征求意见,记录偏差,找出原因,继续整改提高。

1.3评价指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评价表、满意度调查表均采用自制表格。出院前一天对患者进行评价。患者能复述教育内容85%以上为全部掌握,50%―85%为部分掌握;满意度调查在80分以上为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率的检验用X2检验,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

2结果

2.1住院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比较表(见表1)。

2.2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的比较见表2。

2.32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见表3。

2.42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见表4。

3讨论

3.1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实施临床路径后,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患者一入院就按一套完整的全面的计划实施标准的治疗护理程序,界定了标准住院日,通过控制、规范治疗费、检查费、手术费,避免了不必要的治疗与检查及抗生素滥用,让患者充分了解每天的计划目标,积极配合手术,缩短了无效住院日,降低了医疗费用,使患者得到真正实惠[4],如表1所示。

3.2临床护理路径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如表2所示。首先,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改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使护理工作变得积极主动,在护理工作过程中,除了常规的护理观察外,针对不同的个体护士能够更加细心的观察,及时了解患者身心需求,给予早期心理护理,对出现的并发症能积极主动处理。其次,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使护士明确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克服了以往护理工作的盲从性、随机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并发症及护理差错的发生[2]。再次,尤其对低年资经验不足的护士,护理路径是行动的指南[5]。给低年资的护士提供了一些合适的指导,确保了护理质量。同时患者在了解自己的疾病发展过程及治疗护理工作后,主动参与治疗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郝模.论3项改革联动和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张慰伦.护士在临床路径中的作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59

[3]丽娟,纪饮泉,吴楚华等,术前镇静及访视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广东医学,2006,27(3):343-345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前提建立标准化、程序化的护理计划。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治疗、护理、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照顾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时一定要考虑要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要严格依据临床路径标准并参照现有的医疗护理常规标准,结合大量的资料数据,并运用日常归纳的护理经验制定出自己工作项目范围内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要及时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回访,以病人的满意度,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率、康复指导的效率、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等信息作为临床护理路径的病人指标,并以此为依据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其能够适合更多病人的需求。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时也会有临床护理变异情况的出现,一旦发现要对其原因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与护士长汇报沟通,并及时地退出临床护理路径。

2临床护理路径的基本内容

2.1制定临床护理路径

首先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制定出相关的临床护理路径,这主要是以时间为基准,对患者需要进行的护理内容进行详细的策划,并将制定好的计划表交给患者及其家属,使他们对护理措施有详细的了解,以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从而使患者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2.2提供常规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除了要执行临床护理路径计划表外,还负责病房的消毒和打扫等常规工作,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使患者的居住环境处于无菌状态,以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现象的出现。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饮食情况、精神状况、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不断变更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效果。

2.3饮食护理

要依据患者的身体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为患者提供均衡营养的食物搭配模式,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增强患者的抵抗能力。护理人员还要根据患者的大便情况及时对患者的饮食结构作出调整,必要时可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按摩服务以促进患者的肠胃蠕动。

3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方案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一)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是指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对一定的诊断和手术作出最适当的、有顺序的和有时间性的照护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护品质。临床路径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该模式将列出计划提供的治疗项目、相应的治疗结果以及完成这些工作的的进度表。

(二)推行临床路径可准确地界定标准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治疗上不必要的差异;降低医疗成本,合理支付医疗费用;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费用。规范诊疗护理手段,使患者得到最佳方案的治疗护理照顾;培养护士的自律性,加强医护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通过变异分析,促进质量持续改进。患者及家属预知所接受的照顾,主动参与治疗护理;促使患者满意度上升。保险机构的支持,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临床路径的管理

医院实施三级管理模式。第一级管理,医院成立了临床路径技术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委员会负责制定本医院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审核临床路径和临床路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第二级管理,医院成立了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指导评价小组由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主要职责是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第三级管理,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临床科室主任、医疗和护理技术骨干对临床路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记录和整理,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实施小组内设立一个个案管理员。指导经治医师分析病人变异情况,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三、临床路径的选择

各临床科室根据本科室专业特点,结合专业范围内的疾病发生情况,可以在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已经制定的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范围内确定本专业能够开展的具有代表性的、以现代医疗技术能够达到诊断明确、疗效确切、极少发生并发症(病)的常见病、多发病。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到护理技术水平,如整体护理的开展情况;系统化贯彻护理程序的情况;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程序的能力以及对预防结果的理解等。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选择付费者的承受能力可及的、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的、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的、易于与患者沟通协调的病种。

四、临床路径的实践与探索

1.目前,临床路径在我国内地医疗机构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自2009年以来,我医院相继开展了部分病种临床路径的研究和试点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医院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医疗质量方面的竞争。实施临床路径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医院质量管理工具和疾病诊疗及评估标准。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外科直视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9月心血管外科收治的116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患者各5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临床路径的护理,比较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各种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路径组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不良情绪、院内感染、并发症、变异、差错、投诉发生次数及重复不必要的检查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病人掌握健康知识程度、遵医行为及患者和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外科直视手术中应用,实现了多学科合作、改善临床效果指标、减少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及遵医行为和服务满意度、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和幸福指数;且有助于规范护理行为,提升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效率,确保护理安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利于医院质量和成本管理,促进护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临床路径;心血管外科;直视手术;效果

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和目标就是努力实现让病人享有高效、优质、低耗的便民、惠民医护服务,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正是这样一种可以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CNP一种科学、有效、综合、标准、规范的,在住院期间实施“以病人为中心”为目的的导向式的护理管理新模式。是各学科与病人相关护理人员,研究制定恰当、有序、有时间性的服务计划,可以为患者提供质量高、周期短、资源省、费用低、投诉少的护理服务。它在医疗领域已逐渐开始实施,首先是在常见病、多发病种中推行。目前医疗行业竞争激烈,CNP在医院的开展迫切需要扩大疾病覆盖面,即要从常见病,多发病向医疗风险大,技术含量高、费用昂贵,死亡率高的偶发的,复杂、疑难病种扩展,因为在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成本,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综合满意度等方面,临床护理路径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引起医患关系备受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探讨其应用效果,选择在心血管外科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病人中尝试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9月心血管外科收治的116例各类心脏疾病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年龄为36岁,其中男38例,女78例。疾病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12例、间室隔缺损21例、动脉导管未闭9例、法洛四联症15例、风湿性心脏病伴二尖瓣狭窄35例、风湿性心脏病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例、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4例、冠状动脉搭桥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各5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疾病类型、病程长短、严重程度、就诊时间、手术方式、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心脏病变的诊断标准,患者同意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合并症和不同意合作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依据疾病类型与手术情况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路径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包括:①CNP制定:首先由医院相关各科室专业人员组建成临床路径小组,共同集中依据标准护理计划对护理程序的评估和特定病人群体临床资料的全面、分析、论证、总结,制定实时的病人住院期间工作路线图,即临床路径表,适合一定病人的,以保证科学性、实用性和以最大康复为原则,以护理时间为横轴,以各项护理手段及程序为纵轴的预期的护理目标和细节框架,并反复进行检查、讨论、修改、最后形成适用于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版两种路径表格及变异记录单。路径表的具体内容包括:患者从入院后需要实施的医疗内容、详细的入院宣教、诊断评估、辅助检查项目频次、用药范围、病情监测,手术方案、麻醉方式、心理护理、饮食、生活指导、治疗过程、护理措施、活动康复计划、出院指导、预约复诊时间等。护理版临床路径表是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由临床路径小组成员汇同多部门、多学科专业人员透过流程分析与病历审查方式,确定每日应执行的诊疗护理活动。患者版临床路径表是以健康教育为主导,可以提早让病人了解在整个住院期间每一天所有可能发生或将发生的事情,使病患认知其医疗过程,降低焦虑,增加与护理人员间的合作程度。②CNP实施:首先由责任护士包干到具体每位患者,将制定好的护理版和患者版路径表,发放给病人(家属),让患者了解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有关问题,了解住院期间的护理目标。实行首护责任制,尤其是入院当天,宣教尤为重要,可迅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从而取得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意识增强,为病人提供整体、持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再者,所有参与的护理人员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在全面了解该CNP记录表内容并掌握如何执行、填写的基础上,按照护理路径表内容、程序、方法和时间进行,负责随着患者走CNP记录表的传递。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病情变化做到适当修改、完善并注明调整原因。在护理人员每完成一项护理措施时,病人(家属)参与督促在表格内签名或打钩以示标记。而对患者实施护理时,每天由床位医生、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一起进行护理查房,检查患者病情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对于未完成的项目应在表格备注栏中作必要注明,记录原因及纠正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在护理过程中,如果与临床护理路径发生偏离,则作为发生变异走出路径,对其偏离进行记录,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及护理工作相关效果等指标。

1.4判定标准

首先制定各种量化统计表和质量检查表,由管理、财务、信息等部门负责督查、统计平均住院日,发生总费用、院感、差错、并发症等发生率。其次共同制定健康知识调查表(包括围手术期护理、饮食、药物、卫生、活动、康复等知识),由护士长进行发放,调查统计手术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再者制定医护、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分别调查双方满意度。

1.5数据处理

将统计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相关效果指标比较见表1,护理工作相关效果指标比较见表2,P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标准的护理工作模式,是整体护理服务模式的深化和强化。它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是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以患者满意为目标,实行医护、患分组一体化,护患团结协作,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为患者提供整个住院过程,有预见、有计划、连续性、个体性的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服务,达到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院感发生率低。还能使医院的综合护理质量提升,护理项目、时间、衔接流程管理得更优化,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成本降低,节省医疗资源,充分达到成本效益管理的目标,医护人员及病人满意度均能升高。因而临床护理路径确保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照护理念的有效实施,确实可以为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共赢的效果。

目前,心脏病人及家属对于手术治疗常常不能接受和了解,尤其对医院技术水平持怀疑状态,担心手术的危险性、术后疗效,治疗费用昂贵,经济负担不起等,特别是成年人,忍受病痛几十年,思想状态更为复杂,常常表现出固执、孤僻,病人生存质量很差。另外,作为心脏手术创伤也会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实施CNP时,责任护士热情接待,耐心诚恳地全面介绍医院情况,对病人按需疏导、沟通,提前告知诊疗过程与住院情况,最大程度地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充分宣教疾病的治疗、手术、康复等方面注意事项及成功病例的介绍,取得患者家属信任。在多数病例中,是可以通过手术解除病痛或改善症状的,让病人转变思想,建立起护患指导、参与和配合的护患方式,调动病人参与到接受手术治疗及自身康复护理中,患者的遵医行为和不良情绪明显改善,从而恢复了健康,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CNP增进护士交流,提高健康效果,能够及时发现患者有可能发生的一些异常情况,给于健康指导,患者及时得到治疗,促进康复,CNP应用使护士主动以患者为中心,深入细致地完成预先设定的每日护理内容,主动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满足患者对疾病基本知识及康复知识需求,掌握自我护理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依赖感,密切护患关系,有效减少纠纷,病人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临床路径;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190-01

临床路径现已成为医院为服务对象降低花费和有效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科学方法。同时,给我们的护理学科带来了新的思考。

1 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常见有3种含义:①临床路径是联系患者与其家属、照顾者和专业小组来共同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种具体的服务方法;②临床路径是一个预计的、对每日服务计划的说明。对某病种,以工作流程表格的形式,由入院到出院,提供有时间性的和有效的照顾。它是多专业人员共同合作来控制品质与费用的一种临床服务模式;③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与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质量。

2 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

2.1 组建临床路径护理小组:临床路径护理小组由与实施临床路径有关的护理人员组成。成员包括: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等。

2.2 设计临床路径表:由临床路径护理小组成员应用循证医学护理的方法广泛查阅资料,征求专家意见。制订出最佳标准化流程,设计出临床路径表。

2.3 选择进入路径的对象:临床路径一般是以高容量、高费用、治疗护理有一定的模式可循、变异较少、病源充足、治疗结果和住院天数较明确的疾病或手术为对象。

2.4 教育及培训:工作组的成员必须经过临床路径的专业培训。以达到互相之间的有效配合。宣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人员要做到对疾病情况和治疗内容要充分掌握。

2.5 执行:①护士在患者入院时,选择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②护理人员按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流程共同合作完成治疗护理工作。

2.6 评价:收集、汇总各项数据并做统计学分析;评价各项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做变异分析,查找变异原因,改进方案。

3 临床路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临床路径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变异,变异是指病人的结果或工作人员的路径工作的实施没有达到临床路径预期目标。一般来讲,临床路径中的变异,是路径工作的间断或在不恰当的时期实施。

4讨论

临床路径是“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将有效的提升医疗质量。临床路径的实施,能有效缩短住院日,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在未实施临床路径前,由于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识、检查、用药习惯不同,致使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偏高。临床路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在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通过使用患者版的临床路径表,加强了护患交流和沟通,使患者了解了医疗护理的详细过程,充分体现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临床路径管理有利于带教老师有目的地教学,又能使新进人员,护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做到事前温习相关知识,自觉参与到教学实施中。教学时间性强、目的性强、学习顺序性强,使每天的教学计划从“软指标”变为“硬指标”,护士长可有效管理,保证护理教学质量。

临床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必将促进医院管理机制的转变。实施标准化的流程管理,为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保证,并促进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护理。在整个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护士承担了管理、设计、协调患者知情参与的沟通与宣教,扮演了促进临床路径的实施、评价、修正不足并进行变异观察报告的角色。护士清楚地知道患者的整个诊治方案及具体执行时间,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由于它是最佳护理计划,业务全面,操作规范,主动性较强,所以这种工作方式以使护士获得持续质量改进的能力、临床资料收集和管理的能力、科学程序的能力、定量定性分析的能力、独立经济核算的能力、全程护理管理的能力护理专业的职能正在从广度上、深度上进行拓展。通过这种工作方式的全程计划具体实施。可以培养出独立的社会需要和认可的护理专家应具备的能力。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促进了护理专业职能的拓展,另一方面,因临床路径是一个系统的、开放的、职能明确的、有预测结果的方法,它可以进行纵向或横向单病种护理质量比较和也可以界定护理水平等护理工作方式。

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变异。并不是每个进入临床路径的病人都会达到预期效果,有些会偏离临床路径,甚至中断临床路径的实施。因此对于变异的详细地记录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在临床中不仅应查明变异的原因,而且各相关专业路径小组也应及时研讨,必要时修订、完善临床路径的相关内容,以减少或避免变异的发生,从而保证临床路径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

[1] 袁剑云,英立平.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8-15.

[2] 马伟光,李继平.21世纪实施临床路径的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48-49.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临床路径;抑郁症;护理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通过设立并制定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患者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标准化规范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目的是寻找最佳治疗护理模式,缩短住院时间,将诊疗过程标准化,将护理行为进行程序化、规范化管理,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费用为目的,更好地协调各部门通过临床路径保持一致提高工作效率。据2001年WHO公布资料抑郁症已位居人类致死致残疾病第四位,预计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负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符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HAMD(17项)评分≥17分,以本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1例,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其中对照组51例,两组之间的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男38例,女64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3例,高中29例,初中30例,小学25例,文盲5例。入院血常规、生化、甲状腺功能、心电图、头颅CT、视频脑电图等多项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

1.2方法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由医生、护士、行政人员、医技人员组成,组织培训。责任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程负责,有计划、有组织对患者实施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照组给予整体护理。实验组按照制定的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在患者入院3d内每天评估1次,以后评估1次/w,出院时再做末次评估。第1d:病史采集,制定护理计划,入院宣教,护理量表评定,评估病情变化,观察患者安全、进食、睡眠、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执行治疗方案,特级护理,心理护理,清洁卫生,室内监护,安全检查等。第2d:病情监测,填写护理量表,评估病情变化,修改护理计划,药物相关知识介绍,观察患者安全、睡眠等,患者满意度,做好心理护理等。第3d:填写护理量表,评估病情变化,观察睡眠、饮食、安全、药效及副作用,修改护理计划,安全检查,室内监护,做好心理护理等。1w后1次/w评估,修改护理计划。出院时:出院宣教,对疾病的知晓,家庭适应改善,工作或学习改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满意度测评。两组患者均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表(分为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及满意度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调查。

2结果

我院自2012年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等疾病开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取得了一些成效。

抑郁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病,由于人们对抑郁症状认识较少,躯体症状常掩盖抑郁症状,使患者和医生难以识别,大量患者长期住综合医院治疗,不到18%的患者选择看精神科。延误了治疗时间,使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率高,自杀风险高,生活质量下降。且抗抑郁的药物也种类繁多,使用临床路径管理可以使得医疗和护理的工作质量都能够有效的提高,并且提高工作效率,护士对所有记录采用了打钩的形式减少护理文书的书写,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沟通形式,密切了医患关系,使得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患者进行交流,有更多时间管理患者,有效降低患者的自杀风险。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对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提高,护士能够主动、预见性、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关的护理及治疗,住院患者对自己疾病和康复有了时间概念,提高了患者对住院治疗的依从性,并对自己的疾病有了很好的了解,能够很好的配合治疗,同时也保证了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3讨论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医疗规范化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目前在美国约有60%的医院采用临床路径。我院2012年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希望给抑郁症患者一个全程护理和关爱。

参考文献:

[1]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61.

[2]磨琨,黄茜.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3):170-172.

[3]G emmill R, Sun V, Frrell B, et al. Going with the flow quality-of-Life outcomes of cancer survivors urinary diversion[J].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 2010,37(1):65-72.

[4]王君,王晶,李蕾.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J].吉林医学,2009,30(4):377-379.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医院管理;信息化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相结合的产物,在信息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建立是医院管理发展的方向。一个完备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门诊收费系统、住院病人收费系统、医嘱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病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将传统的医院建设成为电子医院,用电子化信息取代传统的信息,网络互连、信息交流,更好地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能确保整个数据处理工作的准确和统计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就计算机技术在医院临床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1医院临床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意义

运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医嘱使护理文书记录和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减少差错,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②增加了医疗收费的透明度。③为医院管理提供便捷、可靠的信息和数据。④是减轻了医、药、护人员的工作负荷。

2医院管理系统的组成

(1)硬件组成。主要包括:①服务器。它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医院所有的信息全部储存在里面,所以它必须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服务器采用双机备份。②工作站。用户操作的PC机及其外设。 PC机全部和服务器相连。③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光纤、双绞线、UPS、机柜等,它们是网络系统的基础设施。

(2)软件组成。主要包括:①桌面操作系统。如Windows2000、XP等。②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在服务器上,如:windows 2000Server,windows 2003 Server等。③数据库系统。通常使用SQL Server。④软件开发工具。主要有Delphi等。 3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1)在门诊收费管理方面的应用。门诊操作员根据医生处方,把病人药品,检查项目输入电脑,随时给病人打印发票,在发票上具体写明了收费明细,不仅病人对收费一目了然,也方便了医保中心和各保险公司的审核,大大方便了患者。医保患者可以凭医保卡到医保窗口进行划价。收费可以随时生成操作员收费台帐,使现金和帐目随时可以核对,账目一目了然。

(2)在住院收费管理方面的应用。住院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采用计算机处理。网络系统以每个住院病人的信息源为基本信息单位,从办理入院手续开始贯穿整个住院医疗全过程直至出院。此程序为先入院登记;计算机自动生成病人的住院号、ID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预交款等通过网络信息传送到相应的病区,病区收到信息后安排床位、输入病人医嘱,根据医嘱生成相应的检查费和药品费用。病人出院时可以根据病人的性质办理出院;如现金、医保、农合等计算机会自动计算出病人因缴现金和可报销的金额,节省了出院时间。住院病人信息采用计算机处理,帐务清楚,减少了环节,堵塞了漏洞,规范了财务核算。以往记账划价,随意性大。特别在出院时随意减免病人费用,导致漏费现象,应用HIS管理和每日清单的实行,这样的情况可完全避免。

(3)在护士、医生工作站方面的应用。护士、医生工作站的使用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到了实处,各护士站的项目有安排床位、转科、出院、返院、对账、病人所有信息查询等。HIS通过最大程度的为医护人员提供服务,提高为病人服务的效率和工作质量。HIS把转抄和处理医嘱的工作转由计算机处理,可大大节约时间。HIS通过固定费用(如床位费),医嘱套餐绑定费用(如输液费)可减少人为的漏费和大大降低护士记费工作中简单而繁琐的劳动。使得医护人员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服务病人。HIS的应用促进了医院工作流程的一系列变化,减少了医疗差错的发生。电子医嘱取代处方作为一个新的纽带把医生、护士、药房、收费处联系在一起。把原来一些繁琐的手工操作通过电脑处理。也方便了病人,减少了医患矛盾。

(4)在药品管理方面的应用。HIS在我院药品管理方面应用非常广泛,药品从计划、采购、入库、调价、领药、消耗、到期和品消耗的适时监控都实现了电脑化处理。首先,药库工作人员把药品信息输入电脑,然后通过发药处理,电脑把药品输送到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门诊收费人员和护士工作站人员就可以根据药品价格准确无误的划出病人的药品费用,实现了药品的划价准确率100%。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普通外科;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普外科,即普通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病人相对较多,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相对较高。随着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想要更快地发展,必须要在医疗护理管理方面寻找更加先进的方法和模式。而临床护理路径是以缩短病人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的医疗护理质量新模式。本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的应用和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病人200例,男性106例,女性94例,年龄18~76岁,平均45.6±12.4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给予整体护理,采用传统的手写病历,在治疗、护理、检验项目等方面不做严格的统一规定。

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一是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组成科室临床路径小组,参照《临床路径应用指南》[ 1 ]制定明确具体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内容包括入院介绍、检查、治疗、用药、护理、饮食、活动指导、健康教育及出院计划等,并讲解路径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医疗护理目标,取得患者的理解及合作[ 1 ]。对相关人员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知识培训,确定工作人员的角色和职责,确保其具备较高专业技能水平及熟练的掌握路径内容,严格采用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者进行护理。

二是制订变异表。临床路径发生变异时要及时详细记录,目的在于查询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原因以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减少变异[2]。

三是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①入院时按临床护理路径表与患者进行沟,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全方位进行评估,解释路径相关内容,以取得合作。②主治医生在电子病历中注明该患者进入临床路径,开具检查,责任护士及相关检验科室在院内联网系统中即可获知该患者为临床路径患者,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和术前准备,检查结果当天回报。③对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在床尾卡及病历上贴醒目标示,并将整合后的临床护理路径挂于患者床尾。④责任护士每日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观察、治疗、护理、各阶段的健康教育,并负责填写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表格,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需要随时对路径表进行改善和评价。⑤责任组长随机检查路径内容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督促指导,提出整改措施。⑥对于变异情况,应积极主动地进行处置,并采取有力措施减少或消除变异。

1.2.2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实验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在患者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国外对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与应用已处于成熟阶段,而我国对其研究起步较晚,在国内还尚未被广泛接受。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深化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费用快速上涨问题的凸现,医院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先进的医疗管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2]。本科室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工作获得了显著效果。

3.1 提高了科室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制定评价标准,对护理问题进行正确评估,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是一种全新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它必须在护士全面了解病情的基础上进行实施。护士根据护理路径的内容,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地进行护理,避免了护理工作的遗漏和疏忽,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也为新上岗的医护人员给予规范性指导。通过护士的耐心讲解与指导,消除了病人的顾虑,保证了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病人在感受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外,还学到了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保健、自我护理等知识,有利于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也表明,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

3.2 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综合性、跨学科的整体护理模式,具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时限性,能更好地进行整体护理,它对特定的疾病或手术制定出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医疗护理服务程序,其主要针对特定住院患者,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护理路径表合理安排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使服务对象获得更好的治疗[3]。临床护理路径明确了职责,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使护理方式由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服务,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留在病人身上,落实每一项诊疗和护理措施,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加强了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让患者主动参与医疗护理行为,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路径的应用加快患者康复及资源的节约,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及抗生素等药品的使用,又避免了因个人技能水平等因素造成的不合理的诊疗护理行为,使患者在预定时间内达到预期的疗效,这样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要求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讲解有关问题和内容。护理人员将会面对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的患者,而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决定她在做健康教育时的表现,从而影响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理解和信任程度。为建立更好的护患关系,她们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应对不同患者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无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3.3 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和病人的依从性。临床护理路径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通过深入病房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护士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患者反复评估,适时评价,确保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充分体现了护理专业价值,增强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本科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效地协调科室临床护士的健康教育工作,引导科室护士必须沿着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内容进行健康教育,克服了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机性,规范了健康教育内容,提高了宣传效果。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充分考虑到影响因素的特殊性,从患者入院时开始一直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包括出院后的饮食、保健和用药指导,均可在遵循临床护理路径原则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使护士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4]。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达标率和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总之,在普外科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使患者主动参与到护理计划中来,建立最理想的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依从性,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在提倡优质、高效、低耗的今天,应用适合本科室临床护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保利,英立平.临床路径应用指南[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27.

[2] 陈小慧,周作霞.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2):123-125.

医院病床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评价指标理论水平

以本科教材《中医护理学》[2]等考试成绩为指标,技术水平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3]技能考核成绩为指标,护理质量检查成绩以每季中医护理质量检查得分作为指标。提高了护士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系统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全院护理人员对中医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促进了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009年10月呼吸内科护理单元被评为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2010年10妇产科护理单元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护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至2010年10月全院有66人取得丽水市中医药学会和丽水市中医院联合举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有125人3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2011年10月在浙江省中医医院“三级乙等”等级评审中我院的中医特色护理得到好评。护士的中医理论、技术操作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成绩、考核技能成绩,活动前后成绩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通过中医理论的系统培训和考核,激发和促进了护士参与中医护理操作的工作积极性。中医技能护理项目由原来4项增加到12项,中医技能开展的次数由186次增加到10385次。提高了中医专科专病的护理质量在中医医院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后中医专科护理质量检查成绩有显著提高。活动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