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

翻译教学法论文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法翻译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现实价值

一、语法翻译法的形成及发展

语法一翻译法最早是在欧洲用来教授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随着现代语言作为外语进入学校课程开始被用来教授现代语言。

它可分为三个时期:18世纪上半叶,以外语译成本族语为主要具体方法,内容偏重于机械背诵语法规则,其实用目的是如何了解外语。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末,以本族语译成外语为主要方法,内容注意到了阅读。其实用目的似是用外语表达本族语的内容。20世纪至今,在众多学派的冲击和促进下,语法翻译早已吸收了许多学派的方式方法。

二、语法翻译法的特点

语法翻译法是通过先详细分析语法规则,然后将这些语法知识应用在目标语、母语互译的实践途径教授外语的方法。它的的语言学基础是传统语言学;心理学依据是官能心理学;哲学基底是惟理主义。其特点如下:

1.借助原“希腊—拉丁语法”的规则,形成了非常完整、系统的语法教学体系。

2.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系统传授,注重语言规则的归纳和列举。大多数的语法翻译课本中,教学大纲以语法知识点的顺序编排,并试图有组织、有系统地教授语法。

3.把第二语言教学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智力训练,把教学看成是发展心理的一种特殊途径。

4.强调不同语言的共性,强调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能力和翻译能力的重要作用。考试形式自然是目的语和本族语的互译。

5.强调阅读和写作,几乎没有系统地注重听力和口语。

6.强调精确。

7.强调对书面语的分析,着重原文的学习。课文主要作为语法分析的材料。其语言教学模式是阅读—分析—翻译—讲解—背诵。

三、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现实价值

1.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语法翻译法的价值

(1)师资条件

大学英语教学量大、面广,大部分的英语教学工作仍由中国教师完成。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在国内学习英语的,即使有些教师有短时间到国外进修的机会,口语水平仍达不到接近母语的程度。语法翻译法对教师的口语要求较低,采用其进行教学绕过了对教师的口语要求。

(2)传统语文教学

语法翻译法比较接近传统语文教学,都注重字、词、造句、阅读、作文的训练;都采用逐词阅读的方法;学习方法上都强调背诵,强调“熟能生巧“等等。因此,在传统语文教学的潜在影响下,语法翻译教学法的运用对于中国教师和学生来说得心应手和顺理成章,易于操作。

(3)课堂规模

中国大学英语课堂规模大,在大的课堂规模中进行教学,语法翻译法比较容易执行。学生在单位课堂时间学到的知识点多,教学效率高。

(4)学习方式

对中国学生来说,外语必须经过有意识的、系统的讲解才能掌握。对他们而言,“语言十分复杂,有各种各样的规则、繁多的句型、大量的习惯用法、困难的发音,这些内容很难在只重意思表达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所自行掌握。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自动化”。(5)学习动机

动机是制约语言学习的一个因素。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既没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在短期内也没有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需要,他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最大莫过于通过各类学历、学力考试。英语考试内容重点总是放在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和写作上。在考试中要求的是百分之百的正确率。语法翻译法强调语法规则、词汇的记忆、句子在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互译、目标语材料的阅读,强调精确,因此在短期内要想通过一门外语考试,语法翻译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2.语法翻译法的优越性决定了其自身的价值

(1)其强调的语法有利于外语学习

Canale和Swain认为交际能力应该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

“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可能完全脱离语法”。

就连倡导交际法的Wilkins也认为:学习的第一阶段可侧重rulesofgrammar,第二阶段偏重rulesofuse。

廖巧云做的调查显示,不涉及语法教学的交际法对大、中学生是行不通的,语言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学生虽然努力学了四年,但进步甚微。

可见,“语法恐怕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把语法教学摆在恰当位置上的问题。”足见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语法翻译法强调语法、词汇学习,其好处如下。

①语法翻译法有完整的语法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学习者较快、较好地掌握目的语的整个结构。建立在“希腊—拉丁语法”规则上的英语语法体系有利于外语学习者认识目的语的形式、不同的词类、句子组合等,有利于学习者掌握这一体系。

②通过有限的语法能够生成无限的句子,这是语言的生成特征。人们可以记忆有限的语法规则,却无法记忆无限的句子,而教授语法知识正是“授人以渔”。

③尽管语法本身不等于语言,但它总结了语言本身的规律,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语言。

④有利于学习者打好语言基础,在注重读写译的同时,为听说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口语表达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即潜在的表达素质和实际的产出能力。潜在的表达素质是一个量的积累,实际产出能力则是运用所积累量的技能问题。作为口语表达的说,如果缺少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也就是相应的口语表达素质,往往开不了口。听,当然也需要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我们常说的听不懂,关键的问题就是词汇量不够和语法不清。可见语法翻译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方面,仍具有有效性。

(2)实现母语和外来语间的对比

成年人学习外语跟儿童不同。成年人的脑海里已经蕴涵了庞大的母语参照体系,他们必然要利用其母语知识去类推、理解、把握外来语。

在母语和外语有差别的地方,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干扰外语,而在母语和外语有相似之处时,母语则会对外语学习有积极的帮助。这个过程叫做语言迁移。在两种语言相似之处,迁移起正面作用,而在有差别之处,迁移便起负面作用。

语法翻译法通过比较二者在语言上的特征,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利用汉语正迁移,排除负迁移的影响,引导学习者在向目的语迂回靠拢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提高学习质量。

(3)和其它教学法相得益彰

在今天的外语课堂上,语法翻译教学法依然很活跃,许多老师仍然普遍采用英译汉或汉译英的练习方式,也结合课文讲解必要的构词知识、语法知识、词汇用法和典型的句型结构这些方法比较有实效,与其它教学法交替使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语法翻译法也正好弥补了其它教学法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冷洁.从社会、文化和民族性角度看语法翻译法盛行中国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2):20-24.

[3]廖巧云.交际教学法的应用:问题与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2,(6):21-24.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法翻译交际法

从中世纪的欧洲人学希腊文和拉丁文所产生语法翻译法起,在外语教学方法上已经历了语法翻译法(脚mmar一ranslationmethod)、直接法(directme小od)、听说法(theaudio一lin只ualmethod)、认知法(theeo即itiveapproach)、交际法(theeommunieativeapproach)、功能法(thefunctional即讲oach)的演变。在现阶段笔者认为,高校的外语教学应从语法翻译和交际法两项入手,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语法翻译法是用本族语讲解,强调语法的作用,强调对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记忆和背诵,侧重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其长处在于利用文法和学生的理解力着重阅读,着重使用原文,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这是比较适合有思考力的外语学习,者的方法。丹麦语言学家OttoJes沐rson在他的《为什么母语学得这么好》的文章中曾对学语言的婴幼儿和成人作了一番比较研究,得出的结果是:在孩子这方面无论孩子有多愚笨,对语言都有一个完全的掌握,而在成人那方面,无论成人在其它方面的天赋有多高,大多数情况下,对语言的掌握,都是漏洞百出而且不正确的。如果从这个结果看,我们似乎应采用直接法,也就是以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本族语的方法,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音习惯。讲述中只用外语加手势、实物、图画等直观手法。但直接法恰恰忽略了人的理解力的不同,儿童语言和成人语言的不同。一个儿童头脑的“知识”含量是绝对比不得成人的,成人由于长期思考习惯的养成,已难以象儿童一样运用直接法,因此,针对成人的教学法与针对儿童的教学法不应相同。

对于学外语的成人来讲,使阅读理解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是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而语法翻译法恰恰给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研究空间。成人可以利用学到的语法知识,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主谓宾的结构来分析一个较难理解的句子,这时候,就会发现面前的句子似乎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理解的难度减弱了。可是,我们光能理解是不够的,还要进行书面或口头形式的交流。因此,必须培养由汉语再翻译成外语的能力,才可以说对外语有了初步的掌握。应用语音学家H·G·Widdowson在谈到“语法”和“学会”时说:“对学习者而言,欲知晓语意,则应知晓语法在单词与语境之间所起的作用(what15erueialforleamerstoknow15气how脚nunarfunetionsinallianeewithwordsandeontextsfortheaehievementofmeaning)。”由此可见,语法翻译法忽视了语教学,忽视了语音和语调的教学,过分强调翻译而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交际法产生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它主要是在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既要求语言形式和使用规则,还要求学会具体运用,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比如说新闻报导、广告、通知、表格、新闻广播、电话谈话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因此,交际法可以弥补语法翻译法所带来的口语练习方面的不足,我们也可以尽可能地利用直观教学带来的各种好处,列如: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所学与他们每日的活动息息相关。而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在各种交际中的语音,知道怎样去说,说什么,这恰好迎合了J·A·Fishman等提出的社会语言学的任务“谁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语言对谁讲话(从小。SpeaksWhatla眼u眼etowhomandwhere)。”所谓交际能力正如MiehaelGanale在其文章((从交际能力到交际语言法(FromCommunieativeeompetencetoeonununicativeLa雌u职eped眼。盯)》中所说,是“知识和技巧:在交际能力的运用过程中,知识指的是人们对语音和交际语音运用的其它层面的自觉和非自觉的认识;技巧指的是人们在真正的交流中对这种知识运用的程度有多高。”可见交际法的最终目标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要以人们的知识积累作为基础。同时,我们在学习中还要分清语言和语言知识的内涵,语言内涵是指能够与不同语言的人进行简单的交流,那么你已经掌握了这种语言的某种法门;而语言知识则不同,语言知识是指系统的规则,这规则可以使一句话听起来语序正确,合乎这种语言的特点。因而,对大学生来讲,仅仅靠浅层次的交际是无法在语言的掌握和运用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只有掌握了包括语法翻译的语言知识,才能弄懂深层次的交际内容。

综上所述,在外语教学中,应采取博采众长的态度,既让学生对语言能够流利地运用,使之成为有效的交际手段;又要让学生懂得语法翻译的知识,在不断的理解领悟中去体会语言的更深层次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授一、二年级学生时除了正常的教材,还应让他们多读些各个领域的原著,以适应不同语体的特点,这个阶段也是词汇量积累和扩大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是以语法翻译为基础的,其目的就是让他们尝试地进行部分运用;在三、四年级时可以利用视听手段让学生自发地学习在各种交际场合中的语言运用,提高听说能力,使其对语言的掌握从稳健中走向灵活。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法翻译交际法

从中世纪的欧洲人学希腊文和拉丁文所产生语法翻译法起,在外语教学方法上已经历了语法翻译法(脚mmar一ranslationmethod)、直接法(directme小od)、听说法(theaudio一lin只ualmethod)、认知法(theeo即itiveapproach)、交际法(theeommunieativeapproach)、功能法(thefunctional即讲oach)的演变。在现阶段笔者认为,高校的外语教学应从语法翻译和交际法两项入手,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语法翻译法是用本族语讲解,强调语法的作用,强调对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记忆和背诵,侧重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其长处在于利用文法和学生的理解力着重阅读,着重使用原文,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这是比较适合有思考力的外语学习,者的方法。丹麦语言学家OttoJes沐rson在他的《为什么母语学得这么好》的文章中曾对学语言的婴幼儿和成人作了一番比较研究,得出的结果是:在孩子这方面无论孩子有多愚笨,对语言都有一个完全的掌握,而在成人那方面,无论成人在其它方面的天赋有多高,大多数情况下,对语言的掌握,都是漏洞百出而且不正确的。如果从这个结果看,我们似乎应采用直接法,也就是以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本族语的方法,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音习惯。讲述中只用外语加手势、实物、图画等直观手法。但直接法恰恰忽略了人的理解力的不同,儿童语言和成人语言的不同。一个儿童头脑的“知识”含量是绝对比不得成人的,成人由于长期思考习惯的养成,已难以象儿童一样运用直接法,因此,针对成人的教学法与针对儿童的教学法不应相同。

对于学外语的成人来讲,使阅读理解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是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而语法翻译法恰恰给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研究空间。成人可以利用学到的语法知识,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主谓宾的结构来分析一个较难理解的句子,这时候,就会发现面前的句子似乎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理解的难度减弱了。可是,我们光能理解是不够的,还要进行书面或口头形式的交流。因此,必须培养由汉语再翻译成外语的能力,才可以说对外语有了初步的掌握。应用语音学家H·G·Widdowson在谈到“语法”和“学会”时说:“对学习者而言,欲知晓语意,则应知晓语法在单词与语境之间所起的作用(what15erueialforleamerstoknow15气how脚nunarfunetionsinallianeewithwordsandeontextsfortheaehievementofmeaning)。”由此可见,语法翻译法忽视了语教学,忽视了语音和语调的教学,过分强调翻译而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交际法产生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它主要是在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既要求语言形式和使用规则,还要求学会具体运用,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比如说新闻报导、广告、通知、表格、新闻广播、电话谈话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因此,交际法可以弥补语法翻译法所带来的口语练习方面的不足,我们也可以尽可能地利用直观教学带来的各种好处,列如: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所学与他们每日的活动息息相关。而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在各种交际中的语音,知道怎样去说,说什么,这恰好迎合了J·A·Fishman等提出的社会语言学的任务“谁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语言对谁讲话(从小。SpeaksWhatla眼u眼etowhomandwhere)。”所谓交际能力正如MiehaelGanale在其文章((从交际能力到交际语言法(FromCommunieativeeompetencetoeonununicativeLa雌u职eped眼。盯)》中所说,是“知识和技巧:在交际能力的运用过程中,知识指的是人们对语音和交际语音运用的其它层面的自觉和非自觉的认识;技巧指的是人们在真正的交流中对这种知识运用的程度有多高。”可见交际法的最终目标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要以人们的知识积累作为基础。同时,我们在学习中还要分清语言和语言知识的内涵,语言内涵是指能够与不同语言的人进行简单的交流,那么你已经掌握了这种语言的某种法门;而语言知识则不同,语言知识是指系统的规则,这规则可以使一句话听起来语序正确,合乎这种语言的特点。因而,对大学生来讲,仅仅靠浅层次的交际是无法在语言的掌握和运用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只有掌握了包括语法翻译的语言知识,才能弄懂深层次的交际内容。

综上所述,在外语教学中,应采取博采众长的态度,既让学生对语言能够流利地运用,使之成为有效的交际手段;又要让学生懂得语法翻译的知识,在不断的理解领悟中去体会语言的更深层次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授一、二年级学生时除了正常的教材,还应让他们多读些各个领域的原著,以适应不同语体的特点,这个阶段也是词汇量积累和扩大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是以语法翻译为基础的,其目的就是让他们尝试地进行部分运用;在三、四年级时可以利用视听手段让学生自发地学习在各种交际场合中的语言运用,提高听说能力,使其对语言的掌握从稳健中走向灵活。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网络得到广泛普及。这给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给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应用和普及极大地改变了翻译工作者的翻译环境、提高了翻译工作者的翻译效率。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刻探讨如何将网络运用于翻译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在此,以商丘师范学院日语专业两年来的试行为依据,主要探讨翻译工作坊和网络在翻译课,特别是在笔译中的应用问题。口译与翻译工作坊的结合再另文探讨。

一、何谓翻译工作坊

翻译工作坊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翻译培训班”(Translation Workshop),是一种类似于商业性的翻译中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者集中在一起进行的翻译活动。将其运用于翻译课堂的教学,则是成为作坊式翻译教学法。实质上,它是一种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合作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运用这种翻译教学法时,可以由教师精心挑选合适的文本,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综合水平进行合理分组,一般三到四名同学一组,两人分别负责翻译,一人为主译,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译可互相讨论、商量或利用网络寻求帮助,然后由另外的两人分别负责一审和二审的审校,最后由组内同学挑选或修正出最佳译文,并总结翻译方法和技巧,交给教师,由教师做终审。教师在终审时,挑出班内的最佳译文,并在课堂上讲解,指出学生翻译的优点和缺点,解决学生的在翻译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总结翻译方法与技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主要起向导和监督的作用,学生则变为主体,参与翻译实践、总结翻译方法。它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化了学生在翻译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翻译教学的实践性。

二、如何使翻译工作坊与网络的结合

教师提前,比如前两周下达翻译任务。任务可以是校外承接的真实项目,也可以是网络中的资源。学生根据各自的角色,完成各自的翻译任务,进而完成整个翻译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担任委托方的角色,提出相关的翻译要求。学生根据要求,上网搜相关平行文本,分析其特点,寻找、总结相关文体的写作或翻译翻译技巧,解决翻译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根据角色分配进行模仿翻译。笔者在实践过程中一般要求对一个文本,每名学生都需进行翻译,然后由组内其他同学负责其一审、二审,最后组内讨论挑选出最佳译本,交给客户(教师)完成翻译任务。

完成后的翻译成果,可利用多媒体,制作成课件在班内进行展示。此过程不仅是展示结果,更重要的是运用相关理论由老师和全体同学一起讨论各个翻译成果的优缺点、总结翻译技巧。

笔者于2011年在商丘师范学院2008级日语专业一班的学生中试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比较教学效果,将2008级本科生1班作为实验班,采用以组单位的作坊式翻译教学法,以2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一班36人,二班38人,日语水平相当,均有2年的日语专业课程的学习,且修完一学期的日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经过半年的试行,实验班的1班的翻译水平明显高出对照班的2班。现在商丘师范学院的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基本上按照以上的程序、采用翻译工作坊式与网络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

三、翻译工作坊与网络结合应用于翻译课的反思

(一)莫忽视理论教学

翻译工作坊式的教学法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法,对翻译实践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但是该教学法的创始者们对翻译理论的教学不够重视,甚至公开声称“反对任何理论的束缚”,片面强调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向学生传达一种错误信息:翻译理论及翻译课的无用性。这就使学生更加忽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实际上,任何理论都是源于实践的,并对实践起指导作用。翻译理论当然也不例外,著名翻译理论家刘泌庆曾说过,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实务的操作能力及对译作的评析能力。

因此翻译课教学一定不要忘记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可根据情况,由教师讲解,或由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总结并有教师指正,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相关的理论进行翻译实践。

(二)翻译文本要多元化、多层次

教师在利用浩瀚的网络资源寻找与大纲要求一致的翻译文本时要注意文本文体的多元化。同时,在教学中要遵循由短到长、由简到难的原则,其总体难度应保持在让学生在现有水平之上跳跳脚就能够得到。对一些难度较高或陌生领域的文本,教师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文本分析、介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

此外,教师在寻找教学资源时,最好还要了解学生的就业趋势,并据此有所偏重的选择一些翻译文本。我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一定的知识储备。

(三)加强督导减依赖,纵向比较添自信

翻译工作坊的翻译课中,教师成为翻译课的组织者、督导和顾问,学生成为整个翻译课程的主体,是实际的参与者、实践者。但是翻译工作坊的教学只是类似于商业性的翻译中心,不是实际的翻译中心,缺乏竞争机制,可能会存在一部分同学过分依赖教师、同学,甚至将自己的任务委托其他同学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加强督导作用。笔者的办法是每个学生都要进行初译,互相进行校审。同时,也会有部分语言基础较差的同学面对翻译束手无策,缺乏自信。对这些同学,笔者多是纵向比较,比较其以往的翻译表现,表扬其今天优于昨天的地方,提高其自信心,提高翻译 积极性。

四、结语

翻译工作坊的教学实质上是合作式的互助学习,学生可以分工,互相配合完成某项翻译任务。网络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教育教学也受到深刻的影响。翻译工作坊与网络结合应用,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还使翻译课更富有实践性。同时,学生互相合作进行学习,合作意识加强,提高了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一种教学方法总是不断地改进、改良,将翻译工作坊与网络结合的教学法也是如此。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积极的进行反思,使这种新的教学法更好地应用于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郭健种.当代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42.

[2]刘泌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7:257.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 英语专业 翻译教学

功能翻译理论将需要翻译的文章以目的论为基础,将所有翻译行为的基本原则作为交际的目的。目前,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工作需要改革的形势来看,功能翻译理论为我国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提供了典型模式的翻译标准。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简介

功能翻译源于德国,是一类宏观的翻译理论,比较重视文本的类型和译文的功能,将翻译定义为一种考虑读者需要的具有很强目的性的交际行为。由于源语作者和译文作者在语言类型、文化交流和交际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翻译工作将更多的重点放在译语的文化和读者上,并根据这个角度决定翻译的策略。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过程,并且译文的读者决定了翻译的目的,即“目的决定了手段”。鉴于上述原因,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翻译的策略受到译文目的的影响。功能翻译理论能帮助译者不受传统翻译理论的限制,将翻译的重点放在行为理论上,可以更自由地进行翻译工作。

二、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由于长期以来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都没有受到重视,翻译一直是教学过程中比较薄弱的部分。但是,随着翻译市场的需要,翻译教学逐渐受到翻译一线教师的特别关注。在传统的翻译观念里,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单纯地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大多由教师提供文章,学生进行简单的翻译,然后教师根据参考译文讲解。翻译只是在完成词汇和短语的转化,这种观念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受到限制,学生过分关注词语翻译,忽视文章的整体思想,导致翻译活动的失败。同时,教师在讲解翻译技巧时只是以练习为主,基本不涉及翻译理论的讲解。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以学生练习、教师讲解为主的翻译教学模式对学生翻译实践有很大的约束。学生在实际翻译练习过程中,由于缺少科学翻译理论的指导,导致无法成功运用各种翻译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翻译学习的兴趣。

(二)师资力量的欠缺,学生缺少翻译兴趣。

目前,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师往往是本科或是研究生毕业之后直接留校担任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虽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翻译理论知识,但是缺少翻译实践工作使得其翻译教学工作做得并不到位。

部分学生对翻译缺少一定的兴趣,无法克服对翻译存在的畏难心理,学生的英语能力不足,又得不到教师专业方面的指导,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致使翻译学习成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弱点,翻译成绩得不到提高。

三、功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指导

(一)加强翻译理论的讲解。

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学习可以通过加强翻译实践的指导性进行,但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只是依靠基本的翻译技巧的学习进行实际的翻译练习。教师往往因为翻译理论的难以理解而很少在课上传授。更有部分学者认为功能翻译理论是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方向,本科生不需要学习。但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学生在进行翻译时,无法熟练运用书本上所学到各种翻译技巧,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英语翻译抱有焦虑情绪,学习效率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实际的翻译训练之外,还要加强学生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学习探究,增强理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运用理论翻译方法,提高翻译水平。

(二)明确翻译的目的,突出功能性。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的一种行为,译者可以通过任何翻译方式实现翻译目的。换句话说,就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最终目的是给读者提供服务,遵循译文目的论。翻译功能目的论要求学生可以领会翻译的目的,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联系实际,争取达到预期的目的,得到令读者满意的文章,满足读者对译文的要求。

(三)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

功能翻译理论着重强调译者要明确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对原文进行一定的文化分析才能很好地完成。功能翻译理论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在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时,应该首先由教师指导学生考虑翻译的最终目的,让学生辨别出译文中应重点翻译的部分,分析译文所处的文化背景等有关情况,使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充分顾及到原文作者的城市背景、心理活动及社交需要等,确定翻译过程中的针对方向,并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接着,让学生列出文章的大致内容,完成翻译工作。按照这样的方法,学生可以转变被动思考的模式,拓宽思路,提高翻译水平。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思维。

翻译不是一字一句的语言转换,而是在充分考虑译文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进行信息载体的转换。这说明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异同更加重要。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培养学生对另一种文化的接受能力,培养其跨文化的能力,使其从整体上考虑翻译的文章。

(五)改革译文评估标准和方法。

由于功能翻译理论更注重翻译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因此学生的译文首先应着重于文章的语用功能的正确性,然后才是文化和语言的错误。因为只有在译文达到其翻译目的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文章的语用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彼此的译文,避免直接公布“参考答案”。

四、结语

随着国际之间经济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但是目前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还不够完善。将功能翻译理论引用到现有的翻译教学模式中是解决教学现状的一个有力措施,教师可以升级现有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培养出更优秀的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美芳,王克非.功能翻译理论的阐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06).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功能派翻译理论 翻译教学 理工科学生

一、引言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赫尔兹・曼塔里(Justa Holz-Mainttari)、汉斯・弗密尔(Hans Vermeer)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为代表的一个翻译理论分支,是“迄今德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译学流派”(谭载喜,2004:255),是“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一支劲旅”(杨晓荣,2001)。该派理论自1987年被介绍到中国以来,译界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据考证(卞建华、崔永禄,2006),功能派翻译理论起源于译员培训,我国学者对其引进除综述、评价外,借鉴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翻译批评和翻译策略研究,而运用到翻译教学则少之又少,相关论文论著寥寥无几。本文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出发,联系高校理工科学生英语翻译学习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探讨功能派翻译理论对这一特殊群体翻译教学的意义,认为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目的和翻译功能,重视译者的社会性,符合理工科英语翻译教学期待。

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因此又称为功能目的论。由于本文主要研究其对教学的意义,因此下文将分功能派理论和功能派翻译教学理论两部分来阐述。

(1)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起源于翻译对等论盛行的20世纪70年代,其产生预示着翻译理论从静止的语言学研究类型向重功能、重交际的翻译分析途径转变(Munday,2001:77)。四位代表人物中,尤以弗密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和诺德的功能主义途径(functionalist approach)著称。

弗密尔在同行赖斯的基础上发展了“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Vermeer,1996)。其论述也早于曼塔里的“翻译行为论”,但两者可以说是同一理论,都认为翻译是一种基于原文的行为。原文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协商,作,不同的目的产生不同的译文。“目的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三大原则:(1)目的原则。弗密尔(1996)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为了相应的目的而产生,为特定的目的而服务。翻译的目的涵盖了时间、地点、环境、交际媒介,更为重要的是它将译文接受者考虑了进来。(2)连贯原则。连贯原则是指翻译必须在目的语读者的环境中是可以理解的。翻译的任务即在已知目的语读者的知识背景和环境条件下得出一个对目的语读者来说有意义的译文。(3)忠实原则。忠实原则是指译文和源语文本之间的语际连贯。在“目的论”看来,翻译是把之前的信息(源语文本)再现(目的语文本)。那么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关联。“目的论”的这三大原则是按等级排列的,目的原则居首,语际连贯又重于语内连贯。另外,弗密尔还认为,翻译的本质主要由目的和委托/要求(commission)共同决定,在衡量翻译行为时,充分(adequacy)比对等(equivalence)重要。

弗密尔目的论的一大优点是它允许同一原文在不同的目的下可能存在不同的译文。但也正是这一点受到了一些学者批评,认为目的理论对信息来源的原文本重视不够。诺德、弗密尔的弟子,在老师及几位功能派前辈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功能翻译观,探讨了以翻译为目的的语篇分析理论,把原文分析列入了理论范畴。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主要立足于翻译培训,认为功能主义途径的三方面对译员培训十分有用,即翻译要求,原文本分析和翻译问题的分析(Nord,1997)。这三方面也正是诺德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目的论”和“功能主义途径”理论的阐释打开了翻译理论的新视角,使翻译理论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2)功能派翻译教学理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起源于译员培训,因此在翻译教学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见解(杨萍,2008:121-122)。首先,它强调译者的社会作用。翻译被看成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着手翻译前,译者须充分领会翻译目的和委托/要求,在发起人,委托人,原作者,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使用者之间进行协调和沟通。其次它还主张翻译要首先明确译文的功能,然后才是源语文本的分析,这实质上可归为一种自上而下的翻译教学模式。即翻译前,老师先让学生明确翻译在目的语使用和文化层面的预期功能,如译文的受众,译文文本的传播媒介,译文生成的动机,译文文本接受的时间、场合等。这样做是因为交际情景可以决定文本的语言和非语言特色,而清楚地了解译文文本的使用场合和应达到的目的与高质量译文的产生息息相关。下面笔者将重点阐述功能派翻译理论对高校理工科英语翻译教学的一些启示。

三、对我国高校理工科学生英语翻译教学的认识

“翻译教学”,或“翻译的教学”(translation teaching)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广大学者,尤其是翻译方向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清华大学教授罗选民(2002:56-57)对其进行了界定,他认为“翻译的教学”是大学生翻译教学的通用术语,由“大学翻译教学”和“专业翻译教学”组成,前者针对的是非外语的人文社科或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本文探讨的对象将缩小到理工科专业学生。

“理工科专业学生”涵盖大学生,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翻译教学作为他们英语学习的一部分,意义十分重大。事实上,不论是他们在校毕业论文的撰写,还是学生毕业后在公司从事相关工作,涉及外事联系,合同翻译等,无处不见翻译的重要性。因此很多理工科专业学生感慨,“语言就是力量”(Language is power.)。对英语,尤其是翻译学习热情高涨。另一方面,理工科专业学生在我国高校学生人数总和中占绝大多数,其中有一部分在学习阶段,除了有良好的专业成绩外,也奠定了夯实的语言基础。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通晓英汉双语且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前景十分可观。

理工科学生的英语翻译教学十分重要,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与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相比(更不用提英语专业),尽管理工科学生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但这一群体的英语底子相对薄弱。传统翻译教学的“金科玉律”,即严复的“信达雅”只是美好愿景,难以企及;其二,高校学习的目的之一即为学生进入职场做准备。因此,鉴于理工科学生日后从事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往往更注重效率、效益,这也反映在翻译上;其三,理工科学生在学习工作中面临的翻译社会性更强。无论是国外学术文献还是工作中技术资料的翻译,目的都十分鲜明。因此,翻译时,译者应在构成翻译这一行为的各要素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

综上所述,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被赋予了一些特殊意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它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四、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与理工科学生英语翻译教学

翻译是一种技能,又是一门学科,不是英语学到一定水平可以自然掌握的(蔡基刚,2003:61)。因此随着大学英语教改如火如荼地进行,很多高校针对非外语专业学生,除了加强基础英语的教学外,开始在高年级开设翻译选修课。笔者于今年上半学期承担了学校理工科专业大三英汉互译(选修课)的教学任务。教学设计中,联系学生选修翻译课动机,采用了德国功能派翻译教学理论。期末考查成绩和笔者对部分学生的调查证明课堂效果较为明显。下面将功能派翻译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总结如下:

(1)注重翻译理论的讲授

翻译理论可以指导翻译实践,但传统的翻译课基本围绕翻译技巧讲解,老师认为翻译理论晦涩难懂,因而在课上往往避而不谈。这样的效果往往是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在独立开展翻译实践时,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他们无法从本质上认识文本,进而不能熟练运用各种翻译方法、策略,往往事半功倍。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无法胜任高质量翻译的任务。

(2)采取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

国内传统的翻译课一直采取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具体说,即上课时老师先讲授翻译技巧,联系一些独立的词、短语、句子来阐明技巧的应用,然后再回到篇章。而且篇章的分析一般重点放在原文的风格,作者的语言偏好等内在因素的说明。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原文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把翻译限制在语言层面,忽略了翻译的社会性,忽视了真实条件下翻译的特征,也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实用教学的目的。而功能派翻译理论主张的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不足,能督促译员在影响翻译行为的各因素间进行协调,最后得出有效译文。

(3)加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文化”不仅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约定俗成的风俗和习惯,它也反映在语言上。在交流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选择的语言或语言的喜好倾向都不一样。刘学明(2006)教授通过自己多年的翻译教学经验,总结了英汉两种语言在习惯用法上如综合语和分散语、聚集和流散、形合与意合等十二种宏观差异。只有真正掌握了两种文化,并能在两种文化的语言习惯用法中游刃有余才能译出好的译文。

(4)要在翻译教材、译文评估标准和方法上进行改革

在翻译教材方面,目前我国翻译教材繁多,但专为理工科专业学生设置的几乎没有。现有的很多科技类翻译教材也往往遵循传统的编排模式,重微观技巧,例证不新,涉及面较窄;理论常常与译界最新观念脱节。其次,对学生译作的评估直接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和态度。传统的翻译评估一直遵循“纠错”模式,老师和学生注意到的只是个别语言层面的错误,而忽略了从宏观翻译目的和功能出发来考虑译文的充分性。功能派学者认为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译文目的功能失误,译文在目的语语境下决定功能的各因素失误,文本失误及语言层面的失误,而这四种失误的严重性依次降低(Munday,2001:83)。由此可见,在强调译文“充分”多于“对等”的理工科翻译教学中,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固有的翻译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改革,以使定性评估能更好地反作用于翻译实践。

五、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文中主张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与传统的“求信论”并不矛盾。恰当地将译文“充分”标准应用于理工科类翻译实践事实上也就是对原文的忠实。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随着国际技术交流的不断深入,能在双语间自由转换且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仍很匮乏。因此,今后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加大翻译人才培养的力度。此外,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我们要重视教学改革,在功能派翻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加强传统翻译教学和翻译人才培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Munday,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2]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 Explained[M].Manchester:St Jerome.

[3]Vermeer,H.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M].Heidelberg:TEXTconTEXT,1996.

[4]卞建华,崔永禄.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于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5]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

[6]刘学明.汉英习惯用法对比研究及应用[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4).

[8]穆雷.中国的翻译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9]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第7篇

一、目的论简述

20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莱斯,费米尔、诺德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弗米尔和赖斯创立。当时正是等值论和语言学派盛行的时期,目的论大胆地摆脱了以源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以目的为准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进行考察。目的论者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所有翻译活动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即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弗米尔强调:“译文并不一定要求机械地模仿原文,译者应根据译文预期目的灵活选择各种翻译方法。”目的论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理论,而翻译则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整个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

目的论的整个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第二阶段:赖斯的学生弗米尔在继承了她的一些思想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等值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以目的法则为翻译法则之首,创立了目的论。此外,弗米尔还提出了另外两条法则――“语内连贯法则”(又名“连贯原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又名“忠实原则”)。目的论的“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它与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以及译文所具有的功能等因素有关。第三阶段:曼塔利在弗米尔的基础上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她借鉴了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指出“翻译是一种用于达到特别目的的复杂行为”。曼塔利翻译理论的研究对象涵盖所有的跨文化转换形式,她提出了要区别翻译和翻译行为,翻译行为指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设计的信息传递过程;而翻译只是一种文本形式上的跨文化转换活动,翻译是翻译行为的具体操作。此外,她还强调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第四阶段:诺德作为第二代目的论的代表,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目的论。1997年他出版的《目的性行为》全面系统地整理归纳了功能派的各种学术思想,说明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自形成以来受到的各种批评,并对这些批评做了回答,她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忠实”的原则,并给翻译做了如下定义:“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源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在这个定义中,诺德强调了原文与译文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的质量和数量由预期译文功能确定,它同时也为决定处于特定语境的原文中哪些成分可以“保留”,哪些则可以或必须根据译语语境进行调整甚至“改写”(包括可以选择的和必须进行的改写)提供了标准。

二、目的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高校翻译教学的定位不应该是学术型,而应该是应用型。翻译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面向社会的实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一批只知道“信、达、雅”,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则束手无策的书呆子。实用型翻译不同于理论上的翻译或想象中的翻译,它要求我们从翻译的实际需要出发,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翻译任务。所以,一种实用的理论、一本实用的教材、一批具有新的知识和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师是高校翻译教学的根本,是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阶梯。就目前而言,目的论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实际可行的理论基础。一些学者前些年已发现了目的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开始向中国引介翻译目的论。根据“目的论”的观点,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不是简单地以原文本为基础的转换,而是在目的中对源文化的一种信息传递。翻译不能照搬“等值”“忠实”的原则,而要使目标文本与原文本的目的达到一致,这个目的是由翻译委托人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受限于目标文本的使用者及其所属的文化背景。译文最终是为读者服务的,读者需要什么样的译文是译文的具体目的。对译文的判断要看它是否达到具体目的。读者的要求、喜好最终决定着译文的用途和效果。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教师就不会拘泥于参考答案,而是根据译文在读者中所达到的效果进行评价,充分允许译文的多种表达方式,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目的论的首要原则是目的论原则,即目的决定手段。目的论提出者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带有目的的行为。这个目的由译文的发起者决定,再根据目的决定翻译过程中要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因此在大学英汉翻译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翻译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在理论上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翻译文本类型和不同的翻译目的选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例如:广告和商标类的翻译应该首先考虑其目的在于吸引译文读者的目光、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购买欲;而合同和法律条文之类的翻译就要注意用语严谨正式,不能使用俚语或诙谐的语言。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而不会拘泥于词汇语法以及句型结构,老师在评判的时候也不会拘泥于参考译文,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会更加灵活,这将更有利于鼓励学生在翻译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行为,具有社会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到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习惯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在大学英汉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把翻译行为放到跨文化交际的层面去认识,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识别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71-02

一、引言

我国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英语专业本科生高年级的翻译课,一般分为英译汉、汉译英和口译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同声传译;(二)翻译专业硕士的培养。这里所说的翻译教学是把翻译作为专业来看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培养良好的翻译工作习惯,学会初步的翻译技巧,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具备基本的翻译能力。

二、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改革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从事翻译教学不能没有理论指导。由于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都是在谈翻译的标准与方法,并不揭示翻译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也不描述翻译的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译者、读者等因素,因此无法形成一门系统的理论科学。现代翻译理论应用科学技术和各种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对翻译过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研究,科学性较强。在翻译活动中,译者需要在原文可能具有的意义或功能以及译文语言可用的资源两方面进行反复地判断与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操作的过程就是一种判断与选择的过程。翻译活动中有意义的选择主要涉及到某种具有内在连贯性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是清晰明确的。

目前,在教学实践中,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的教师大多数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甚至在一些研究生的翻译课堂上,教师也只是讲评译文或进行译文比较赏析,至于翻译理论略作介绍,而不是深入地讲解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这种翻译教学方法盛行的原因在于:翻译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考虑到将来就业的需要,翻译教学在本科高年级阶段应该以实践为主。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只有了解翻译的定义与分类、翻译的标准与方法,并通过练习和讲评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数量的英汉互译,就达到了翻译教学的目的。尽管如此,缺乏理论指导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成为只掌握技巧的工匠,而不是通晓其中道理的学者。这种翻译教学片面追求对字句的斟酌,对技巧的锻炼以及对语篇的评析,而没有针对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各种可能的转换做理性的探讨。

总之,翻译教学有赖于翻译理论的指导,翻译人才的培养有赖于翻译教学理论的探索和发展。因此,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应该对翻译教学和翻译理论都有正确的定位和认识。加强翻译理论的研究,翻译教学才能更加符合实际的需要,才能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二)与市场接轨,丰富教学内容

在当今的社会中,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给教育方式带来了革命。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冲击下,无论是翻译对象还是翻译方式,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翻译教学也因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1、翻译对象纷繁芜杂,要求教学内容迎合市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译者的信息传播方式与传播速度都将产生巨大改变。在翻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授如何处理传统的语言文字材料的翻译,而且要讲授处理新型媒体承载材料和非文字材料的处理技巧。随着对外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译者需要进行往来商务信函的翻译,商务合同的翻译,广告语的翻译以及产品商标的翻译。随着中国境内向外国游客的开放,译者需要进行旅游广告的翻译,旅游手册的翻译以及旅游景点相关标识的翻译。甚至随着涉外经济活动的增加,涉外法律的翻译也具有一定的市场。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必须理论结合实践,在翻译教学中增加讲授实用文本的特点与翻译,以便满足市场的需要。

2、翻译方式巨大改变,要求教学内容丰富新技能。传统的翻译主要采取全文翻译的方式,但是,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很多情况下不需要全文翻译,这就需要译者对原文进行必要的压缩与提炼,即通常所说的编译或摘译。编译、摘译以及译述是难度高于全文翻译的翻译技能,这些技巧要求译者在全面而透彻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高度的概括,再用准确到位的语言对概括的内容进行翻译。如果译者概括或提炼的原文内容无法体现原文的全貌,那么译文的读者势必无法理解原文,对原文的翻译就会出现失真,原文的面貌也将面目全非。因此,翻译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训练来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以及复述的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渐培养编译、摘译以及译述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体制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翻译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当然,其中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无论表面现象多么复杂,从根本上说,教学体制的不完善是其中主要的原因: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 英语教学 策略

从人类有了语言交往,翻译就产生了。几千年来,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关于翻译的研究不断深入,涌现出丰富的翻译理论和众多翻译学派。其中,目的翻译派是最具代表性的学派之一,近年来,该理论在中国翻译界和教育界受到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和学者撰文介绍目的翻译理论。研究者总结了该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翻译目的论理论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一、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

翻译教学一直受到广大学者尤其是翻译教学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而在中国,现今的翻译教学效果仍然不理想。传统的翻译教学认为:翻译就是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完成练习,教师给出参考译文,结合译文讲解技巧”。翻译仅被视为一种词汇、短语以及句子的语码转换,这给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带来了阻碍,学生过于重视对等,却忽略了文本的整体性,造成了交际活动的失败。这种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多数学生对翻译学习失去兴趣、翻译水平无法取得更大进步的局面。

二、策略

1.明确目的翻译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翻译目的论

认为译文最终是为读者服务的,译者应遵循的原则实际上是译文功能目的论。功能目的论反映在教学上就要求学生明白翻译的预期目的,目的不同则翻译策略也不同。翻译有确定对象,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学生在翻译实践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体现译文的功能性,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给出读者满意的译文,满足读者对译文的期待和交际需求。

2.加强翻译理论的讲解。翻译理论可以指导翻译实践,但英语专业本科生传统的翻译课教学基本围绕翻译技巧讲解,老师认为翻译理论晦涩难懂,在课上往往避而不谈。更有不少学者认为翻译理论是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课程,无需给本科生讲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进行翻译实践时,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书本上的各种翻译技巧也无法熟练应用,很多学生知难而退,导致翻译教学效果低下。针对这一问题,翻译课中除了进行翻译实践方面的训练之外,还应注重选择实用性强的翻译理论进行讲授,以理论指导实践,真正提高翻译水平。

3.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效果。翻译的跨文化性决

定了其根本任务不是语言的转换而是信息的传达。如果脱离文化背景,语言错位,信息载体的作用也将大打折扣。从这个角度来看,熟悉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比单纯掌握两种语言显得更为重要。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逐渐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化异同的敏感度,使学生着眼于翻译的整体功能,充分考虑译文交际情景,优先解决语用和文化问题。教师应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学生毕业去向选取合适的翻译资料,培养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结语

随着国际间经济与科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急需大批翻译人才,当前的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还远远达不到要求。把目的翻译理论引进翻译教学是高校翻译教学改革的一个有力举措,这对于更新翻译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翻译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翻译人才,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系院级课题结项成果之一。项目名称:目的论关照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探索。项目编号:2011008.

参考文献:

[1]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4).[2]傅敬民,张顺梅,薛清.英汉翻译辨析[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8).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目的论 大学英汉翻译 教学

一、大学英汉翻译教学现状

当今大学英汉翻译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在培养合格翻译人才方面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总的来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英语基本功不扎实、底子薄,是大学生的普遍现状。英语退出高考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学英语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课时量已经大幅削减,一学期大约为72学时左右,并且大都没有把翻译课纳入选修课的范围,而是把侧重点放在了精读上。即便是把翻译的内容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其授课学时也随之锐减。这种教学现状严重影响了师生在课堂上的合作与交流,学生的英语水平上不去,就更不用说提高其翻译方面的能力了。

(二)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在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过于中心化。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都会“乐此不疲”地讲解书本上所罗列的翻译技巧。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给出的所谓的标准答案的译文,然后和自己的答案作比较,以此判定译文的对错。这就造成了学生在翻译实践中仍不知采用何种翻译技巧的困扰,进而对自己在课堂上是否掌握了翻译技巧充满了怀疑。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修改学生的语法和用词错误为手段、以教师提供的译文为终极目标的翻译课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了较大的惰性和依赖性,迷失了翻译学习的基本宗旨,不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三)大学英语教师翻译水平参差不齐

当下的翻译师资现状未达到教师教授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要求,有一部分教师是从公共外语教学转型过来的,没有从事过专门系统的翻译理论学习,缺乏地道的语言、教学法及英语文化的熏陶,对翻译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一知半解,远远达不到熟练控制、得心应手的程度。翻译教学与公共外语教学有着不同的定位,翻译教学将“听、说、读、写、译”中的“译”提炼出来进行专门的讲解。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翻译实践经验,且最好是翻译专业的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从事过多年的翻译理论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否则只能把翻译课变为英汉语句子对比课,或者简单的精读课,脱离了翻译教学的核心,达不到培养合格翻译人才的目标。

二、目的论简述

人们对翻译标准的定义大多停留在“等值”的层面,即要求译文和原文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对等。在德国的功能学派提出目的论后,学者们对翻译标准的看法有了改变。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的莱斯、费米尔、曼塔里以及诺德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当时盛行的是等值论和语言学派的相关理论,拘泥于字、词、句层面的研究,讲究的是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对等。1971年,莱斯在其论著“翻译批评的客观研究方法”中就提出了功能类别。虽然她的理论仍是以对等论为基础,但她却把理想的翻译定位为“目的语语篇和源语语篇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实现对等”,开创了德国翻译学术分析的开端。她的学生弗米尔在理论上更进一步,提出了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标或目的,这便是目的论的得名。在目的论中,原文的地位远没有对等论中原文的地位那么重要,原文再也不是翻译过程中的核心元素了。曼塔里的理论又比弗米尔更进了一步,在她的理论中,翻译被解释为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通称“翻译行为”。在近期的作品中,曼塔里还引进了生物控制论,试图解释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个人在合作中能够相互适应的条件。根据他们的观点,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对等,也不需要绝对的对等。翻译者必须根据翻译目的灵活地制定翻译策略。目的论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等值论的以源语为中心的束缚,将翻译看成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不像其他的传统翻译理论把焦点放在直译和意译及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上面,而是把翻译看成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一种活动。译者要灵活选择翻译策略,对译语语境进行调整,可能采取直译,也可能采取意译,也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其他策略,这都是依翻目的而定的。目的论把翻译的目的视为翻译的首要准则,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等层面对翻译进行研究。

三、目的论对大学英汉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性的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的存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从文本的功能出发,对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找出恰当的译文。根据目的论的理论,改进大学英汉翻译教学的对策如下:

(一)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翻译课堂大多注重实践,把大量的时间分配给了词或句子的翻译,缺乏翻译理论的传授。翻译过程也并不涉及翻译的意图和目的,学生只能是简单“硬译”,甚至是“死译”,无法系统地了解翻译理论和方法,教学无法满足社会对合格翻译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翻译知识,深化学生的理论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入目的论,挣脱传统翻译理论思想的禁锢,不拘泥于翻译的方法与策略,翻译过程以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为核心,围绕翻译目的确定实现这一目的所需要采取的手段,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翻译学习的思维,理解翻译行为目的。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以信息的传递为其主要目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从语言技能去做翻译,就会形成文化障碍;离开文化背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传递。在翻译课堂上,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差异,需要把翻译活动放在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中进行,并结合目的论的相关理论,打破字词对应的翻译手法,将翻译目的上升到追求译文的整体效果和满足读者期待的层面。当涉及到译入语文化中的成语、文化词和俚语时,要分析其所处的语境,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译者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及文化敏感度,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文化因素的判断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考虑文化因素的习惯,与目的论中强调译者主体地位的思想保持一致。

(三)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翻译在课堂上过于注重“答案”的权威性,教师根据提供的参考答案进行字词和语法等微观层面的正误判断,且这种判断是基于传统翻译的“信、达、雅”或是“通顺、忠实”的标准。一味地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导致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唯原文是尊,形成“原文主宰论”的思想。与传统的译文评介方式不同,目的论根据特定语境、翻译目的、译文前途、译文读者的期待等多个层面对译文进行评价。首先判断译文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和功能,然后判断译文是否充分考虑译入语的文体规范和跨文化差异等相关信息,最后才是对字词的表达、语法与修辞等层面的评判。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翻译意识,了解译无定法,将译文答案当成是一个“参考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目的论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它把译文的交际目的当成翻译行为的主要原则,对传统的等值理论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为大学英汉翻译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目的论教学模式下,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扩展新的教学思路,明确大学英汉翻译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注重翻译的目的性、跨文化性、交际性,从而提高了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了社会对高质量翻译人才的需要。

(本文系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课题《目的论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587]。)

参考文献:

[1]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on: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陈玲.目的论关照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2009,(9).

[3]姜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多元化研究[J].兰州学刊,2011,

(6).

[4]王晓宇.翻译目的论对英汉翻译教学的启示[J].湖南工业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11,(8).

[5]吴丽冰.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漳州师范学院

学报,2011,(3).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文化 翻译 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

一、引言

翻译理论界对文化翻译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文化因素如自然环境、传统习惯、、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对翻译过程、译文和译语文化的影响在理论和个案层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从所有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文化是影响翻译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中笔者认为文化翻译观研究同时也为翻译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持。作为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新视角,文化翻译观研究把文化作为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引进到翻译理论中,它对翻译教学所产生的最直接的启示就是让我们认识到传统的重在讲授翻译技巧的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在翻译教学中我们有时发现学生翻译能力低下并非因为他们英语语言水平本身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纯语言形式的外语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翻译教学要想取得大的进展必须要把文化纳入教学过程中。

二、文化翻译观与翻译教学

文化,翻译研究及翻译教学之间关系密切,紧密相连。王克非指出,“文化既是人类创造的价值,又具有民族、地域、时代的特性,因此不同文化需要沟通。这种沟通离不开翻译,因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可见,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翻译的难与易、好与劣,与其说与语言有关,毋宁说主要与文化有关”。

翻译教学的普及推动了翻译研究,同时也带来了翻译教学思想的更新与发展。从翻译教育的思想来看,在 50 年代以前,翻译基本上被看成是一种技能,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从50年代早期到整个60年代,翻译被认为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翻译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待译文本中语言要素的意义,然后在目标文本中寻求最恰当的对等语言单位。到了 70 年代,特别是进入 80 年代以来,翻译研究从其他学科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中吸取了更多的营养”,如心理学、交际理论、文学理论、人类学、哲学、文化研究等等,功能主义的翻译教学方法因此逐渐兴起。人们认为,译文应该为“行为框架”中“特定语境下特定的接受者服务”。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语言单位的转换,而且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译文必须在目标文化中产生预期的作用,发挥相应的文化功能。

三、当前翻译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欠缺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在翻译课的课程设置上基本是一致的。根据穆雷的调查,“基本上所有的外语院系都把翻译当作本科生高年级的一门必修课。以英语为例,课型主要有汉译英和英译汉……汉英翻译和英汉翻译分开上的学校多一些,但也有一些学校把英汉互译作为一门课来设置。”在授课方法上,大多数高校还是传统地把翻译教学看做从属于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在翻译课上一般是教师给出要翻译的原文,学生进行翻译,在做出译文之后,教师根据参考译文对学生的译文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和评价。其主要的目的是发现学生翻译过程中的错误并进行纠正,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然而这种“纠错”式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只集中于进行语言训练,而欠缺培养学生在文化信息的提取、选择、判断等方面的翻译能力的训练。在授课效果方面,传统方式的翻译教学方式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翻译课变为学生学习汉英双语的从属课程,而非提高整体翻译能力的专业课程。由于翻译这个行业对实践方面的要求非常高,所有尖端的翻译人才基本都经历了广泛而大量的翻译实践练习。然而这些人才却很少有从事翻译教学的,目前从事翻译教学的大都是各大高校翻译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些教师理论水平很高却相对缺乏实践锻炼机会,因而在授课时一般是依靠参考译文,局限于分析评价学生在语言转换上的得失,使翻译课无意识之中变为学生深化语言学习的辅助工具。

第二,即使教师在理论基础之上也具备足够的翻译实践能力,这种重在改正学生错误的授课方式占去了有限课时的大部分时间,使得学生难以有充分的翻译练习实践机会,同时也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从另一方面来看,传统的翻译教学颇为零散,缺乏严密的体系和系统性,满足不了复杂的翻译实践活动对翻译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翻译学科自身发展不够完善,翻译课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欠缺独立性。二是因为翻译活动的内涵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社会文化环境、译者、翻译目的等因素对翻译结果产生的影响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目的性,致使翻译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简单化、机械化的教学方法。

因此,笔者以为若把培养文化能力作为翻译教学的重心,则能改进翻译教学的授课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兼顾翻译活动的方方面面,全面训练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四、翻译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重新设置翻译课程

通过笔者调查发现,当今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课程的设置方式基本是一致的:一、二年级不开设专门的翻译课,独立的翻译课一般安排开设在本科段的三、四年级,每周两节课。在第一、二学年中学生只有在精读课中才有机会接触少量的翻译练习,教师在讲解这些翻译练习时,也仅是将其作为精读教学的从属部分进行简单的讲解,很少顾及文化方面的因素。此外,最后一学年学生由于毕业实习和论文撰写等活动的冲击,上课一般不超过二十五周,也就是说翻译课最多不超过五十课时。可想而知,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既要了解必要的翻译理论,又要讲授并使学生熟练使用常用的翻译技巧是很困难的,更不用说将翻译能力提升到文化的层面了。因此,笔者认为重新设置翻译课程是极有必要的。当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适当增加课时,可以将现有的每周两个学时增加到三至四个课时,或是将现有的英译汉或和汉译英课程重新设置为翻译语言对比课与翻译文化对比课,将语言的对比研究逐渐过渡到文化的对比研究,从而整体掌握翻译这门学科。

(二)重新编写翻译教材

对于任何课程的教学,一本合适的教材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翻译课程的教材很难令人满意。当前的翻译教材要么拥有较新的译论和体系,运用当代翻译理论阐述翻译基本问题,然而却无一以文化交流为指导思想;要么把翻译看成是跨文化交际行为,考察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然而基本上未涉及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仅仅列举大量具有文化因素的英汉互译译例,这虽然能从某种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但却很难帮助他们掌握翻译技巧和提高翻译水平。因此,笔者强烈呼吁加紧编写新的、合理的翻译教材,它应该既要兼顾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又要注重文化传播,以文化双向交流为主导,完成整个翻译教材的编写。

(三)改革教学方法

按照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大纲的规定,翻译课既要讲授翻译理论,总结常用的双语翻译技巧,又要有大量翻译实践;既要研究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又要进行汉英两种文化的比较。那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首先,笔者认为在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学习中,教师不应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词法和句法的层面,而应该引导学生对比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并用大量的翻译练习加以实践。其次,在整个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文化素养,不但要注意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讲授,更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要时时牢记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要调动并提高译者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理解运用能力。

(四)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虽然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承担着一个主导者的角色。但是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翻译教师缺乏足够的职业背景,在授课时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参考译文,限于评析语言转换的得失,这对于学生整体翻译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笔者最后强调在课堂上传播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翻译课堂,对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教师必须时时刻刻努力提升自己在这双层面的综合能力,以满足学生方方面面的需求。

五、结语

翻译教学是外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翻译并不只是“系统地研究双语转换规律”,也不只是研究以一种语言替换另一种语言的技巧,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因此,在翻译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具有最直接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意识到翻译的本质应该是把源语文化的内涵用适应于译入语文化和环境的语言完善地表现出来。文化因素应该是我们衡量作品翻译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翻译批评研究中文化因素应该成为翻译价值观论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翻译教学中,文化理念应作为学生翻译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培养和强化。

参考书目:

[1]Baker Mona.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3]张柏然、姜秋霞.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一些思考.中国翻译.1997(2).

[4]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2篇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概述及其重要性 

功能翻译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翻译界中它是一种基本理论。在对某些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功能翻译理论可以把文本之间中的不同关系充分地挖掘出来,使得翻译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切。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德国,在早期翻译家门对《圣经》进行翻译时,一些功能派学者就提出了,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翻译需要得出不同的翻译结果。在功能翻译理论中,翻译被称之为一种特别的交际形式,它有三种文本新形式,其中有图式、源于和译语文本。 

功能翻译理论与传统的翻译理论相比较,有一定的优越性,这种理论把原有的翻译语境重心进行转化,使翻译的内容更加具有语言的价值意义。在功能翻译理论中,翻译的具体过程与情境有其一定的联系性,可以充分体现出文本的基本功能及其作用,这样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不会被限制在原文中,翻译者能够以多种翻译形式进行展现。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功能翻译理论给英语教师及其学生提供了一个有章可循的翻译标准,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高校发展情况来看,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教师方面。在高校的英语教学发展中,一些高校英语教师虽然拥有一定的英语教学实践经验,但是这些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方面仍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教师对翻译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学过程中是缺失状态,或是很少涉及。其次,在学生方面。英语翻译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头疼的问题,由于高校学生的英语能力有限,在英语教学课中多数同学对翻译本身表现不积极,而且对英语教师的依赖性较高,这样就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英语教学质量。而且大学英语考试对于英语翻译的考评仍然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翻译教学的兴趣也不是很高。 

三、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应用功能翻译理论得到的启示 

英语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虽然设定了一些基本的翻译标准,但是想要取得更好的翻译效果,就应该把功能翻译理论融入到教学当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 

1.删减法的使用。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删减法的使用能够把译文变得简单明了,能够提升学生的翻译效率。一般来讲,在英语翻译中使用删减法,主要是对一些重复的话语以及行话进行忽略。在一些汉译英的翻译中,对于一些学生陌生的历史以及风俗进行删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保证学生字翻译的过程中不被这些因素所控制。 

2.改译法的使用。中国的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一些英语翻译中,中外的翻译者在作品内容的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学生对某些英文作品进行直译,就会出现一些翻译错误,这样会使听话者出现困惑等问题。因此,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运用改译法,在不改变原文基本意思的基本上进行修改,从而增强翻译内容的可读性。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翻译的内容经常会出现比较华丽的语言,当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述情况下,就可以使用改译法。例如,翻译中国的长沙被称为“鱼米之乡”。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会被“鱼米之乡”所困扰,有些学生就会翻译成“a land of fish and rice”,这样会使得翻译语言缺乏美感,一些外国人听了会一头雾水。如果学生能把它改译成“a land follows with rice and fish”就会使得听话者更加明确其中的意思。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教育不断发展的形式下,社会对于高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国原有的翻译理论对英语翻译教学起到了阻碍作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需要创新的思想理念,这样才能培养当前社会所需人才。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应该把功能翻译理论应用到其中,这对于推动高校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翻译教学 法语专业 翻译实践

1.引言

近几十年来,西方翻译理论被大批介绍进来,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空前繁荣。奈达(Eugine A.Nida)等各家译论陆续传入我国,西方译坛的百花齐放使我们眼前一亮,国内翻译理论研究快速跟进,理论著作、理论期刊、理论研讨从数量和水平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今天中国学术领域对于翻译的理论性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高校作为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主要阵地,对翻译理论的重视在翻译教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过多的翻译理论研究也给高校的翻译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

2.当前我国法语专业本科生的基本状况

目前,我国法语专业学生的法语学习是从零基础开始的,极少数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从中学开始学习法语。

初级阶段的课时量都占有较大比重,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基础课程,例如在四川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基础法语课程第一学年为496课时,第二学年为576课时。[1] 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的基础法语课程,两个学年总课时高达630。[2]一般在四个学期,也就是两个学年,学完基础法语阶段的知识,学生在第四个学期末期参加全国高校法语专业四级考试。在高年级阶段开设法汉、汉法翻译课程以及口译课程,在第八个学期初参加全国高校法语专业八级考试。

就毕业生就业去向而言,去机关事业单位和考研留学的占少部分,在中企和外企中直接就业的占绝大部分。尽管不同院校毕业生在中企和外企的分布有所不同,总体上仍能看出国内法语人才的需求和法语人才在国内发展的广阔空间。

3.当前我国法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外语院校的法语专业课中普遍开设翻译课。因为多数学生的专业外语学习从零基础开始,由于中西语言的巨大差异,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可能在四年学习结束时基本达到“听说读写译”的要求,所以除了英语专业翻译课开设的早些,英语之外小语种的口笔译课一般设在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所以必须承认,对于法语专业以及其他小语种来说,这个“译”的能力其实是建立在比较薄弱的外语水平之上的,因为翻译涵盖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知识,较高的素养以及丰富的经验。以此分析,我们小语种的本科高年级甚至研究生阶段只不过是外语水平的提高阶段而已。学生客观的水平决定我们的翻译课程宜强调外语基础知识学习和一般的翻译方法传授,侧重翻译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而不应偏离实践翻译,去盲目追求理论研究。

不可否认,翻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翻译教师中真正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优秀翻译教师严重匮乏。因此,翻译教学大都遵循“练习一批改一讲评”的传统模式,很少有对比阅读、译文赏析、译文比较、课堂讨论等其他灵活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国内的教材在例句的选择中,绝大部分来自于文学作品,主要侧重翻译技巧的总结和讲解,同时有些教师在本科基础翻译课上也鼓励学生思考一些理论上的问题,但实践证明效果不佳:学生更倾向实用性较强的应用文、科技文、时事翻译,特别在四年级下学期撰写毕业论文时,学生普遍乐于选择社会、政治、文化、文学、法国国情等作为毕业论文题目,选择翻译类,特别是翻译理论类论文题目的学生,少之又少,当然排除指导教师指定题目这种情况。

4.翻译教学中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关系

对于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性,翻译界在宏观理论层面虽然尚无定论,但在翻译教学中理论的指导意义和指导作用无可否认。正如在《论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南京大学的柯平老师所说的:“翻译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便是帮助学生对于翻译的原则形成健全的意识,并自觉地将其运用于自己的翻译实践。这种健全的翻译原则意识显然只能以某种健全的理论作为基础,因此任何一种严谨的翻译教学都应该以中肯而切要的理论作为指导。”[3]然而,培养翻译原则的健全意识,并不意味着将外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囿于某一家理论,也不一定要求逐一介绍海内译界各家之说,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文本中的具体问题综合运用翻译理论知识。

翻译教学经验也让我们认识到:本科阶段对理论内容只需简单介绍,可不必要求深入研究,因为与其宣讲一些语言学派、结构学派、描写学派、文化学派、女权主义学派等翻译理论观点倒不如具体操练一下《法汉翻译基础知识》之类书中的练习题对学生更有帮助。理论可以在实践翻译中偶尔提及,以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为目的;研究生阶段可以适当地安排理论性介绍课,但要强调学生的亲身感受和切身体会,有关理论知识问题由教师点状提出,不宜深入介绍,以便给学生留出更多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由他们自己建构对翻译理论的认识框架。另外,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论介绍的深入浅出,紧密结合实际,多举译例,例中现理。

5.打破传统,思维开阔,多元教学

传统的翻译教学一般以技巧讲解为教学的核心内容。首先呈现某种翻译技巧,然后用大量的例子来验证这种技巧,或者首先呈现例子,然后从中概括总结出翻译技巧。经过一个学期,甚至一年的灌输,学生或许能够记住诸如“增益法”“正反、反正表达法”“重复法”等翻译技巧。然而,学生耗费大量的精力学习、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的这些技巧在翻译实践中派得上用场吗?只要稍微有过翻译经验的人对此都心知肚明,没有哪一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技巧或者那种方法,翻译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性很强的科学和艺术,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也是跨文化转换”[4]。语言与文化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理解语言就必须了解文化,了解文化又必须理解语言。因为文化常常为某一语言群体所特有,而在另一语言群体中常常是空缺或差异。对于初学者来讲,单纯的翻译技巧和理论的介绍,不能使其在翻译活动中得心应手,翻译实践以及文化等其他方面知识的积累不可或缺。

当然,技巧并非一无是处,只是我们不应该把它的作用盲目夸大,不应该让技巧传授占据整个课堂教学。笔者以为,在给学生呈现出整个语篇以后,应该以语言、文化对比为讲授重点,让学生熟悉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别所在,知己知彼,然后下笔。

翻译教学中应该坚持的另一个方法就是给同一源语提供两种或以上的译语,为学生提供多样的素材,提高学生目的语的表达能力。按照阐释学的观点,人类的理解具有历史性的特点,其本身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翻译主体还是翻译的原文,都是历史性的存在,都处于历史的发展变化之中。这种历史性使得对象本文所拥有的诸多过去视域与主体的现在视域产生叠合,即“视域融合”。不同的翻译主体与本文视域的结合就会产生不同的译文。每一种译文都是从各自的语境出发进入原文的视域,形成了不同于原作的变体,它们都是以原作意义为旨归,是翻译主体创造性叛逆的结果。坚持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给出不同译文,并结合翻译主体所处的时代背景、诗学观念、意识形态予以分析,定能加深学生对译文的深刻理解,开阔思路,提高学生的翻译综合能力。

6.结语

正如刘宓庆先生所说:“翻译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性很强的科学和艺术,如果不突破封闭性观念局限,学科的发展研究势必深受束缚。因此我们首先要面对一个观念更新的问题:必须将翻译学视为一门开放性、综合性、跨学科性很强的科学和艺术,力求在这个新观念指导下,构筑翻译学的科学构架。”[5]在翻译教学实践中,应该突破局限,针对其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开阔思维,多元化教学,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及其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克勇.中国西南、华中地区高校法语专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外国语文,2010(1):120-126

[2]安庆师范大学法语专业培养计划

[3]柯平:《论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香港中文大学翻译教学研讨会大会会议论文集》,1997,第49 页

[4]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翻译教学;翻译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268-01

一、根据研究,目前国内一些院校将英语翻译列为必修课,课程内容主要有英译中和中译英

有的院校将中英互译结合成一门课程,目前为止还没有学校将释义列为一门课程,尽管这项技能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通常来说,需要在学校学习三年或四年。教学翻译内容主要有翻译实践、翻译方法、翻译理论。大多数老师都意识到了教授翻译理论的重要性,所以老师们或多或少都会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中国和外国的翻译理论。但是个别老师仍然认为翻译理论无用,因此他们在上课时很少涉及翻译理论的介绍及讲解。一些老师认为,除了翻译实践外,翻译方法和翻译理论包括翻译佳作赏析、翻译风格,以及在翻译教学中涉及的相关准则。

二、翻译课本的使用

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翻译教科书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根据语言学方法编纂的,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这些书目有英译中的发展历史和中译英的发展历史,这两本书自出版以来广泛应用于各所高校,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们发现这两本书已经过时了,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因此,大部分老师自己增加了需要教授的内容。也有老师使用其他学者编写的书,如冯庆华编写的翻译实践课程。这些书只有少数老师在使用,至今,没有哪本书成为权威的教科书被老师们接受。老师们通常几本书一起使用,有些书本作为教材的补充。

三、教师的培训

刘宓庆教授曾经对翻译老师的职责做了精准详细的阐述:“作为一名翻译老师,同时拥有四重身份,翻译经验的学习者和传授者,将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指导者,翻译意识和翻译策略的解释者,翻译质量的反馈者,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养成自我教育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取得成绩。而且,我们做的翻译并没有经济上的收入,翻译实践对于翻译的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调查显示,45%的翻译老师年龄在45岁以下,55%的翻译老师年纪在55岁以上,女性翻译老师只占15%。有教授职称的老师占40%,助教占45%,讲师占15%。从教育程度来看,55%的老师有文学学士学位,大多数是年纪偏大的老师。与此相对的是年轻老师受教育程度更高,基本都是硕士学位,有的甚至是博士学位。大多数老师知识渊博,经历丰富,这也反映了教授翻译的难度。

除此之外,调查显示,只有很少的老师毕业于翻译专业,大部分老师毕业于英语文学专业,很少有人把翻译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此外,大部分老师从未接受过翻译训练。至于上课时间,大部分老师一周14到20节课。很多老师每年需要工作400到800个小时。

四、教学方法

上面讨论了课程设置、教科书、老师,接下来,讨论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学方法。首先,了解一下目前教育方法现状。自从教育界呼吁教学方法改革以来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然而,调查显示,很多老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老师利用书本上给的简单例子或者自己想的例子进行翻译理论和技巧指导,讨论很快结束。最后,老师给学生分配翻译练习任务。对于学生的练习,老师给予纠正并做评论,但是评论的内容和篇幅有限。有的老师让学生分析同一文本的不同翻译版本,这不仅起到了老师的引领作用,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对全篇文章理解以后,学生会在对文章背景了解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翻译。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会比较他们的翻译,老师会介绍解释相关翻译理论,引导学生分析两种语言的区别。这种方式不仅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使翻译理论更加生动,易于被学生接受。此外,学生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观点。然而,这种方法对大部分老师有一定难度,这需要老师了解翻译理论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换句话说,翻译老师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其次可以解释翻译理论和技巧,并且可以生动地和学生解释这些理论,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这是一项挑战。

五、结论

翻译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世纪全球交往更加频繁,对翻译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也更高。翻译教学是承担翻译任务的主要渠道,但是,目前教育现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提高教学翻译质量,目前已经成为翻译教学改革中重要的时刻,必须提上日程。

参考文献:

[1]Barnstone Willis.Poetic of Translation[M].Yale Uni.Press,1993.

[2]Basil Hatim.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M].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2001.

[3]Blackmore Susan.The Me me Machin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翻译模因理论;高校翻译实践教学;翻译理论教学;翻译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143-03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专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2005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在高等学校设置翻译本科专业。2007年,为了进一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在高校开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即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目前,已有158所高等学校获准招收MTI研究生,翻译学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各路有识之士以此为契机对如何在高校进行翻译教学纷纷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笔者在下文中将以翻译模因理论为切入点加以探讨。

一、翻译模因理论

模因(meme)起源于生物学词汇基因(gene),是1976年由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他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来的。模因是文化传播或模仿的单位。模因能够通过模仿和复制在人的大脑之间进行传播。模因分共生模因(mutualist memes)和寄生模因(parasitic memes)。共生模因与寄主互为生存、共同发展,而寄生模因将杀死其寄主而自行消亡。在同一种文化中,模因是通过模仿来传播的,尤其是通过语言来进行传播的。而在不同的文化之中,模因则需要通过翻译进行跨文化传播。

最早将模因与翻译理论结合在一起的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者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他把翻译研究看作模因理论的一个分支,试图用模因理论来解释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切斯特曼把有关翻译、翻译理论的概念或观点统称为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s)。他发现在翻译理论的进化过程中,有些翻译模因由于不能被普遍接受而消亡,为寄生模因;而有些翻译模因则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得以生存和发展,属共生模因。他还发现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一种翻译模因处于主导地位,而其他翻译模因则处于次要地位。因此,他把西方翻译理论史划分为八个阶段:一是词语阶段(Words),即翻译中词与词之间的转换阶段;二是神谕阶段(The Word of God),此阶段主要强调语法形式和直译;三是修辞学阶段(Rhet-oric),此阶段的翻译重心已由原语转向译入语,要求译文自然流畅;四是逻各斯阶段(Logos),要求尽量保留原语的风格和特色,主要强调语言的创造力和文学翻译;五是语言学阶段(Linguistic Sci-ence),主要强调语言学知识的重要性;六是交际阶段(Communication),重视翻译过程中各个参与者的作用;七是目标语阶段(Target),以目标语为重心,优先考虑目标语及其文化的相关因素;八是认知阶段(Cognition),强调翻译是思考,探索译者的决策过程。为了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各种模因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面貌,不断地进行复制和传播,以求得生存和发展。每一种模因既是对以前模因的复制和继承,又存在一定的“突变”(mutation),模因在变异中得以发展。模因之间的复制是增值的。因此,模因的传播是动态的,而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二、翻译模因理论与高校翻译实践教学

翻译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高校的翻译教学包括翻译实践教学和翻译理论教学。无论是在本科阶段,还是在研究生阶段,翻译实践课就是让学生在正确的翻译理论指导下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并从实践中掌握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同时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那么,在教学中,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呢?从时间和内容上来说,翻译理论部分应该占20%-30%,翻译实践部分应该占70%-80%,这样的比例对本科的翻译教学比较适合。给本科生开设的翻译课程,只能算作翻译实践课。

对于如何在高校进行翻译实践教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控制论专家弗朗西斯・海拉恩(Francis Heylighen)的模因复制四阶段理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认为,模因的复制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一是同化(Assimilation):指的是模因被注意、理解和接受的阶段,也就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提出的翻译过程中分析和传译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拓宽翻译题材,不仅要选择文学类作品,还要涉及一些非文学类的翻译题材,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便于学生接受。另外,教师在这个阶段还应该传授给学生翻译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大脑中对这些方法和策略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概念,以便提高他们对原文的理解水平,成功地完成对原文的解码过程。二是记忆(Retention):当一个模因引起了受体的关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到接受并且被纳入认知体系后,需要在记忆中存留。存留的时间越长,感化受体的机会就越多。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应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讲授翻译理论和技巧的重点,为学生配备大量的实践练习,从词句到篇章,从文学翻译到非文学翻译,涉及语言的不同层次和方面。这样就会让学生将翻译的理论、方法和策略牢牢地留存在记忆中,指导今后的翻译实践。三是表达(Expression):指的是模因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受体能够接受的模式。这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的通顺表达上,而这是需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翻译实践和目标语写作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多读好的译作,多比较,多分析,取长补短。四是传播(Transmission):模因表达需要有形的载体或媒介。人类是模因赖以生存的载体。模因可以通过翻译来进行传播。翻译活动就是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为了实现有效的传播,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目标语的仿写练习,对语法、句法、风格等进行模仿。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师还要通过课堂介绍、媒体播放等方式让学生对目标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多加了解。

在翻译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大量的翻译实例,反复讲授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不断地接触这些原则和方法,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然后再把这些原则和方法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去,从而掌握它们,让自己能够流畅通顺地进行表达,实现模因的跨文化传播。这完全符合海拉恩的模因复制的阶段理论。

三、翻译模因理论与高校翻译理论教学

翻译理论课是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它的设置应在翻译实践课之后。但是在本科阶段学生也应该接受基础理论训练,这是因为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学生只能通过自己的摸索来积累经验。切斯特曼认为翻译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翻译过程中思维和决策的基本工具,没有理论的翻译是盲目的翻译(To translate without a the-ory is to translate blind.)。

为了说明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切斯特曼把奥地利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引入到他的翻译模因理论当中,论证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波普尔把世界划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个世界是物质世界,指的是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客体及各种现象,包括人体及其大脑;第二个世界是精神世界,即个人思想、情感的主观世界,也就是主观精神活动,它对第一个世界,尤其是对人和动物的躯体起支配作用;第三个世界为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如思维观念、语言、文字、科学等一切抽象和具体的精神产物。这三个世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第三个世界是第一个世界和第二个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反过来又影响第二个世界,从而影响第一个世界。观念影响行为,行为影响物质世界,而物质世界反过来又会产生新的观念。

根据波普尔的理论,翻译模因,即翻译理论或翻译观念,存在于第三个世界,它是促进翻译技能发展的关键因素。个人翻译技能的发展来自于以前的翻译实践和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历史的学习。翻译模因影响了译者个人的主观世界(即第二个世界),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翻译行为(即第一个世界)。尽管翻译理论不能直接解决翻译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但是翻译理论可以通过译者个人的主观世界间接地影响他们的翻译行为。因此,根据波普尔的理论,翻译模因是翻译实践中概念工具的直接来源,必然会影响译者的思维方式和翻译行为。所以,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该重视翻译理论的教学。翻译理论作为概念工具是翻译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翻译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在宏观上决定组织译文的思路。学生一旦掌握了翻译理论,他们就能够全面认识翻译过程和结果,从而对他们的翻译实践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四、翻译模因理论与翻译史教学

翻译史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翻译模因进化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翻译理论。正如上文所述,切斯特曼把西方翻译理论史分为八个阶段,即词语阶段、神谕阶段、修辞学阶段、逻各斯阶段、语言学阶段、交际阶段、目标语阶段和认知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代表着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经阶段,因此,翻译教学应该遵循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规律。

在词语阶段,教师应围绕着词汇进行翻译教学,可以为学生介绍词义的选择和引申、词量的增减、词类的转换、词序的调整等有关词语的翻译方法,培养学生的词汇翻译能力。神谕阶段强调的是直译。直译是最基本的翻译方法之一,要求译文既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要忠实于原文的形式。也就是说,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按照字面进行翻译。大学生往往处于这个阶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指出直译强调的是对原文的忠实,不是死译、硬译,不要束手束脚,拘泥字面。这种翻译方法比较适用于哲学、法律、科技等文本的翻译。修辞学阶段主要强调的是译文的流畅表达。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双语驾驭能力上,可以对学生进行目标语的写作训练,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对于母语的语言功底的锤炼。逻各斯阶段强调的是文学翻译,“杂合翻译”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霍米・巴巴(Homi K.Bhabha)是当代著名的后殖民理论家,他提出了“杂合”翻译策略,认为翻译过程必然会涉及语言和文化这两种形式,其对译者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两种语言文化成分的保留使译文本身也具备了“杂合”性。因此,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原文可以在译文中有所体现,译文或多或少要带有一些外来色彩。语言学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语言学知识,包括符号学、语义学、语用学等方面的知识,目的是为学生选择译文提供依据。交际阶段强调的是译文如何能被目标语读者所接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应为交际理论,如格赖斯(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s)、利奇(Leech)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斯波伯和威尔逊(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等。目标语阶段主要侧重于目标语的文化层面。这一阶段涉及的翻译理论知识有翻译的文化转向、文化学派等方面的内容。认知阶段是最后阶段,主要探索译者的决策过程。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把翻译教学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结合起来。在这个阶段应该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五、结语

翻译模因理论无疑是将模因理论引入到翻译研究的一种崭新的尝试。海拉恩的模因复制的阶段理论让我们了解了高校翻译实践教学的方法;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论证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引起了我们对高校翻译理论教学的重视;切斯特曼对西方翻译理论史的阶段划分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按照每个阶段的发展规律进行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2]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3]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1).

[4]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5]马萧.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5,(3).

[6]郭建中.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1997,(2).

[7]王斌.觅母与翻译[J].外语研究,2004,(3).

[8]杨自俭.关于翻译教学的几个问题[J].上海翻译,2006,(3).

[9]王树槐.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