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

翻译教学论文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翻译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达到以下最低标准:遇到熟识的题材,能利用工具书完成汉英互译,且译文基本忠实原文,其中,汉译英达到250字/时,英译汉达到300单词/时。[8]然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重听说读写,轻翻译,使得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外部问题1.CET4和CET6指挥棒的作用。四六级考试出现翻译题型始于1996年,但是此部分所占分值少,难度较小,因此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9]久而久之,在四六级考试指挥棒的误导下,教师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教翻译,学生也缺乏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令人欣慰的是,2013年12月CET4和CET6进行了改革,首次将段落翻译作为一个专门的题型进行考查,翻译材料选材广泛,牵涉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此次改革明确了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必将推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和发展。2.缺乏专门的翻译教材。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未为非英语专业学生订购专门的翻译教材。非英语专业学生多数只有读写和听说教材,教材很少对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系统的讲解,翻译部分基本以课后题的形式出现,且多是简单机械地巩固已学的词汇,因而并不能称之为翻译。

(二)内部问题1.教师方面。一是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欠缺。他们未系统学习过翻译理论知识,而且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实战经验不足,因此翻译教学只能照本宣科,不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二是教学方法陈旧。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但教师很少给予理论指导,而是偏重词汇、语法和翻译技巧的讲授。课堂上,教师一般要求学生做口头翻译,或给出译文让学生自己检测,但学生的翻译能力并未因此得到较大提高。此外,课后翻译作业也往往强调无语法和词汇错误,很少关注语篇连贯、逻辑清晰等因素。2.学生方面。一是对翻译不够重视。很多学生认为听说读写是关键,翻译无关紧要。因此,在翻译学习中,部分学生缺乏兴趣,处于被动地位,从不主动探索。二是缺乏跨文化和语用意识。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翻译就是字对字、词对词的转换,因此只要掌握语法和词汇就足够了。但是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如果只重视语言形式的对应,翻译出来的句子可能佶屈聱牙。同样,在不同的语境中存在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学生多积累、勤思考,才能译出准确的译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足之处如此之多,引入有效的翻译理论对其进行指导,从理论高度设计出合理的教学体系刻不容缓。

二、语用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解释力

作为一种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理论,语用学不仅关注说话者对信息的传达,还关注受话者对信息的理解和转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既关注译者理解原文的过程,也关注译者在译文中表达原文意义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看,两者具有共同的关注对象。[10]正如吕俊所说,语用学与翻译结合,让译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翻译中的问题,从而为翻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11]将语用学理论,指示语、语用预设、会话含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引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将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教学提供指导,从而克服以往教学中的各种不足。

(一)指示语与翻译教学言语交际涉及两个过程,说话者对信息的传达和听话者对信息的理解,指示语在这两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语境、说话者、受话者等因素,推理出指称与所指的关系,同时注意文化、社交的适当性。例如,ShortlybeforeCongressmanJamesLangevincasthisvotelastmonthtorelaxfederalrulesonfundingofstemcellre-search,theRhodeIslandDemocratstoldhiscolleges…。原文中的theRhodeIslandDemocrats根据上下文指的是前文的JamesLangevin,翻译时若将其作为他人处理,译文将与原文相悖。指示语的意义离不开语境,教师应启发学生关注语境的意识,切不可过分注重字面意义而造成译文对原文的偏离。

(二)语用预设与翻译教学语用预设对翻译过程有重要影响。从翻译角度看,预设对语境具有敏感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坚守以前实践中形成的预设,而应该考虑到当前的语境因素,形成恰当的译文。例如看到game这个词,译者首先会利用之前形成的预设将其翻译为“游戏、比赛”,但是在新的语境中game可形成新搭配,从而具有新的外延。如,“Gametheoryisthescienceofstrategy”,应当译为“博弈论是有关策略的科学”。

(三)会话含义理论与翻译教学会话含义理论要求翻译时,译者始终忠实于原文的会话含义。具体说来,合作原则对翻译规定了特殊的要求:量的准则规定译者不得毫无根据扩充或节减原作内容;质的准则表明译者应忠实传达原作信息,切忌错译、乱译;关联准则强调译者应注重两方面的关联:原文上下文的关联和译文与译文读者的关联;方式准则规定译者用精炼清晰的语言传达原文内容,不允许隐晦难懂。[2]但是,有时为了修辞的需要,说话者常常有意地、巧妙地偏离合作原则,从而产生言外之意。在此情况下,如果原文背离了合作原则,译者翻译时也需要相应地背离,至于语用意义则留给读者去推理,译者无需代劳。如:A:昨天晚上吃的什么?B:就吃了些东西。B的回答明显背离了“量的准则”,因为其传递的信息显然不足,语用意义是B不愿意告知A相关信息。翻译此对话时,译者即使知道乙晚上吃的是什么,也应把乙的话直译过来,切不可画蛇添足。

(四)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言语行为理论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努力透视一定语境下的言外之力,进而用明晰或隐晦的方式构造表达同样言外之力的译文。例如:“Saturdaymeantmostadultswereathomeontheroute.Sowereschool-agedchildren.IthoughtthismightmeanmoreexchangesasImadetheroundstoday.”文段描述的是垃圾工人的心理活动,从上下文信息可知这是垃圾工人苦中作乐的美好想象。“madetherounds”、“moreexchanges”可分别翻译为“挨家挨户收垃圾”、“搭上几句话”,从而将原文的意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五)礼貌原则与翻译教学礼貌原则提出了交际者应遵循的六条小的规则。但是中西文化的不同致使人们对礼貌的领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中国人被夸奖时,很自然地会回答:“惭愧,惭愧!”如果直译成“Ifeelashamed”,英美读者将稀里糊涂;如选用归化策略意译为“Thankyou!”,则变得规范地道。礼貌原则对翻译教学的借鉴意义为:教师课堂上应适时引导学生弄清中外表达礼貌方式的差异。分清哪些礼貌信息是原文的重点,因而译文中必须很好地体现出来;哪些不是原文的核心,并且直译会让读者不知所云。前者通常选用异化策略,而后者多选用归化策略。

(六)关联理论与翻译教学假设S是译者对原文的解读,T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解读。根据关联理论,成功的翻译应是T=S,但是实际翻译中译者是没法做到这一点的。[12]翻译要考虑两个层面关联性的对应:原文和译文的关联以及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关联,尤其后者是译者努力的方向,即使译文读者付出较少的努力获取与原文读者一样的语境效果。为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当成认知过程,还要鼓励学生寻找关联,并把此当做学习的目标。[13]例如,翻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译者不仅要通过认知推理得知它的真正含义———化词汇的形象与语用含义关系不大。如果把“瓜、豆”的形象传达出来,将让读者无法理解。所以,译文应把原文的暗含信息翻译出来,即,“Asyousow,youwillreap.”

(七)顺应理论与翻译教学从顺应理论出发,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语要顺应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翻译的动态过程,且这一过程是有意识的。[2]语境关系顺应强调,译文读者有着与原文读者不同的文化心理、社交规范等,因此翻译时要选择顺应译文读者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表达。语言结构顺应强调,译语与原语在语码、语体、词汇等方面存在差异,翻译要选择符合译语语言结构的表达。动态顺应强调,译语不能只顺应语境关系或语言结构,而应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顺应。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是当务之急。结合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足,在语用学翻译理论指导下,现提出如下教学体系。

(一)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水平传统重词汇、语法和翻译技巧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翻译教学的要求,刻板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为了更好地驾驭翻译课堂,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即扎实的翻译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水平缺一不可。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成立翻译研讨小组,每周至少开一次研讨会,互相交流翻译教学和科研心得,提高理论修养。其次,积极寻找机会,从事翻译实践工作,丰富实践经验。

(二)传授语用知识,增强语用能力语用学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脱离了语境,翻译这种输出型活动的正确性和得体性就无法实现。所以,教师在翻译课堂上应有意识教授学生语用知识和能力。正如冉永平所说,语用能力或知识是可教的。[14]首先,教师不仅要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有意识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鼓励他们在翻译中自觉掌握和运用指示语、语用预设、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等语用翻译理论,避免产生误读和交际失败。例如,公司每年生产10万只玩具。译文1:Thecompanyturnsout100,000toyseveryyear.译文2:Theannualoutputofthecompanyis100,000toys.此例教师可启发学生关注语境因素。根据顺应翻译理论,为了得体,译文需要追求语境关系顺应。如果是日常语境,译文1较为合适,但如果是商务场合等正式语境,译文2则更合适。其次,创造合适语境,组织互动式活动,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理解和掌握目的。例如,miss这个单词可有不同的含义。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创设语境,如在等车的场合,“Imissthebus”,表达的是“错过”的意思。

(三)输入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意识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不容忽视。在运用礼貌原则、关联论、顺应论等理论指导翻译时,译者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合理采用归化和异化策略。首先,教师应积极向学生输入西方文化知识,并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其次,鼓励学生课下看一些英文读物或电影,要求以读书报告的形式比较中西文化差异。最后,启发学生用目的语思考,发展学生的移情,引导他们主动去了解西方的文化,从而避免母语的干扰。例如,“望子成龙”,直译过来是longtoseeone’ssonbecomeadragon。但是这一译文无法为外国人接受,因为龙虽在中国是吉祥物,在国外却被视为凶恶残暴之物。根据关联翻译理论,译文要能使译文读者在付出较少的努力的情况下得到一样的语境效果。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归化的方法翻译此句,即toexpectone’ssontobecomeanoutstandingpersonage.

(四)检测语用文化知识,规范评价尺度测试形式和内容易影响包括翻译教学在内的语言教学,但是语用知识和语用能力以及文化知识等很少出现在外语测试中。为了更好的评价学生的翻译水平,并用评价结果来指导翻译教学,在考试中应加入语用社交等方面的内容,检测学生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可给出原文,让学生在各种语境中选出或给出准确的译文;也可考查案例分析题,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冲突。

四、结语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翻译的学术研究之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让人很自然地想起学术名篇“TheNatureofAcademy”。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社会各阶层强加给学术的悲哀在我们的传统学术范式中亦依稀可辨。学术要关注什么?学术研究要引领何种潮流?学术如何突破世俗樊篱修成正果?这是真正钟情于学术的人们所注目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此次讲习班的过程中,被中国译界的同仁们作了一种别出心裁的诠释。

正如中国译协的领导黄友义、孙承唐和《中国翻译》杂志常务副主编杨平在开幕式上所倡导的那样:这次研讨,重在“全面地提高广大翻译工作者的素质”,重在“思维模式的改革”,重在“抛砖引玉”!这种理念,很快就在开讲人许钧先生的报告中得到印证。许先生对他的译著《红与黑》中的词句是如何剪裁未作任何阐述,而是从“传统与创新”的角度,对翻译、翻译学和翻译批评等问题进行了宏观的解剖。这位来自南京大学的博导还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作为一处翻译学的导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和学界进入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的种种途径。许钧教授是主要从事法汉翻译研究与教学的专家,此次与他的同行刘和平教授一同出现在以英汉翻译为主的讲台上,这种安排本身就意味深长:作为组织者的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旨在打破学科研究的界限,追求一种“殊途同归”的学术效应。

“殊途同归”,还体现在此次讲习班对教师和讲题的选择上。从教师来看,主讲人当中有八十多岁的译坛名宿程镇球、许渊冲,有年富力强的翻译家孙致礼、庄绎传、徐亚男,也有许多三、四十岁的著名中青年学者。各路豪杰流派不一,观点精彩纷呈。演讲的课题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笔译到口译,从文学翻译到外交翻译、政论翻译、法律翻译、呈现出多层次、多视角和高品位的学术研究特色。

在宏观方面,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代表了主流。来自北京大学的辜正坤教授以“点到为止”的方法,向学员们介绍了他的《翻译学通论》的理路构成,意在引导学生进入宏观翻译学与微观翻译学的主要层面。同是讲翻译学,香港浸会大学的潭载喜教授则是从西方翻译模式谈起,分析了西方翻译模式的强与弱,并对翻译学发展的路向作了展望。清华大学的王宁教授则基于对目前翻译及其研究之现状的思考,试图对全球化时代的翻译进行重新定义和定位,并对全球化进程中翻译的作用做出描绘。王宁认为:“翻译现在正经历着一种转折:从属于语言学层面上的字面辶多译逐步转向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这与西方文化学派的观点遥相呼应。对于西方译论给译者的启示,香港岭南大学的张南峰教授则以Vermeer的目的论和Even-Zohar的多元系统论为引线,深入线出、由此及彼地介绍了有益于翻译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的多种理论;张先生并结合“英汉文学翻译中的三个问题:戏剧语言、文化专有项和双关语”这一课题,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作了全新的注释和演绎。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北京大学的博导申丹为学员们展示了她在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研究方面的成果。申教授从西方文体学的发展概况入手,对文学翻译中对语域的处理和故事层次上的假象等值等问题作了理论与实践的分析,说明了文学文体学在小说翻译研究中的主要作用。申丹教授的高足王东风则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处的分析,指出了文学翻译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王教授认为,“无论是翻译文本中的译例,还是译家的言论,都清楚地表明译家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家。前者的语言策略具有信息取向,而后者则是诗学取向。”据此,他在文中对传统的信息或语义取向的翻译策略提出了质疑。这种多视角的研究路向为广大学员进行多元的、多层面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样板,这也是此次研讨会的目标之一。

在学术研究方面体现出的另一理念是提倡资源共享、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为质疑学术传统和挑战学术权威提供温床和土壤。这次讲习班打破了传统的10分钟宣读论文的模式。每位主讲人花2-4小时把自己的最新成果以讲义、板书或投影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向学员展示,穿插提问、发言、演示等模式进行探讨。学员们不但可以与教师共享这些科学研究的成果,同时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讨论中,新的学术观点不断生长。比如说,对于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的问题,南开大学的刘士聪教授就提出了一个颇为独特的观点。刘先生认为,就英译汉而言,应提倡“归化”,这与英、汉文化的强弱无关,并不代表汉语文化要迁就英语文化,亦与政治、经济无关,而是象征着我们对英语标准语言的一种追求,是纯粹的语言处理。这一观点令学员们困惑不解:如果是纯粹的语言处理,为什么英译汉的策略要与汉译英有所不同?在翻译的文化转向问题上,香港岭南大学的孙艺风博士认为,翻译的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勒弗菲尔夸大了意识形态(ideology)对翻译重写过程的作用。他认为,对待不同理论的吸纳应持全面审慎的态度。孙艺风对内地的许多学生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的“师言亦言”、“人云亦云”的“追尾”现象持否定态度,因此他主张:学术与教育的牵引应以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为重。在这次大研讨的过程,最“火爆”的一场“争鸣”来自诗歌翻译的两大名家——许渊冲和江枫。许先生以二十世纪可能改造未来人类面目的伟大成就克隆技术为切入点,深入地阐述了他的“文学翻译克隆论——信达优论”。许先生坚信,富有音美、意美和形美的“三美”译文就是“信达优”的译文。而江枫先生则以“译诗,形似与神似:一点必要的常识”为主题,对许渊冲先生的“新译论”提出了批评。这种沸腾的场面让广大译界同仁有机会目睹学术界的另一种光景,它形象地表明:学术研究的表现形式不总是“温情脉脉的面纱”,有时也会“硝烟弥漫”!问题是,学术界将以怎样的一种学术态度来诠释和审视学术之种种。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从香港学者周兆祥关于“翻译与人生”的报告中得到一些启示。

二、关于翻译教学

翻译教学,尤其是口译教学,一直就是中国译界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关于翻译教学的讲题在此次讲习班课程中覆盖了1/5。内容涵括了香港和内地的主要教学模式。其中,周兆祥先生介绍的“香港浸会大学的翻译教学模式”与内地的翻译教学相比有很大区别。香港的翻译课程设计针对性很强,比较注重市场需求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中的理论渗透,也依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理论教育。课程设置已进入系统化。在教育模式上,亦更鼓励“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获取知识。这种模式,为一向崇尚“以教师为中心”的内地教学界提供了不同的参照系。

在口译教学方面,来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刘和平博士以她的新作《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为蓝本,说明了她对口译教学的独特理解。刘和平认为,目前的中国翻译研究停留在静态的研究,即对翻译结果的研究上,忽略了动态的研究,即对翻译过程的研究。要揭开翻译过程之谜,把它教给学生,必须对翻译的动态过程进行认真研究。为此,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刘和平还以三组学生生动的口译演示为例,说明了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理解和接受意义的思维过程,而非词与词、句与句的简单对等。她的这种“渔生鱼”的教学理念引起了口译人员和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另外,从来自北外的谷欣、加拿大外教杜蕴德的交替演示和来自广外大的冯之林的Powerpoint软件包的演示过程中,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国内主要外语院校的口译教学模式,并欣喜地发现,统计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已逐渐地渗透到翻译教学与研究当中。

三、反馈中的思考

这次讲习班带来的另一种理念是:以教带学,以学助教,高瞻远瞩、着眼未来。为了提前发现问题,以不断完善未来的办学方式,组织者从一开始就给每一位学员发了一张“调查表”,内容主要是以翻译教学和本次办班模式为主,这一设计与学员大多为高校教师的情况不谋而合。

参加本次讲习班的学员共约170人,其中来自全国高校的副教授、讲师占大多数,另有少数各行各业的外事翻译和在校博士、硕士生。反馈回来的有效调查表为125张。虽不是100%的准确,但这一反馈数字也足以代表主要现象。

从统计数据的分布情况分析,有三分之二的教师仍以笔译教学为主,口译仍未达到平分秋色的地位。就教师素质而言,50%的人从教时间在8年以上,但有96%的人从未参加过翻译教学培训,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培训问题已成当务之急。翻译的课程设置失衡,课时偏少,每周4小时以下、6小时和8小时的比例为4:2:4。在翻译教学手段上仍显落后,虽有42%的人表示在教学中逐渐引入了磁带、录像带、VCD、powerpoint或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但仍有58%的人回答从未使用过电教设备。在问到“在翻译教学实践中您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有九成以上的学生的回答是:缺少反映新时代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先进教材。学员们普遍反映,现在仍然使用80年代以来出版的《英汉翻译教程》、《口译教程》等市场出售的教材和自编教材,两者使用的比例为2:1。这一情况,与1996年南京全国首届翻译教学研讨会上反映的问题相吻合。这说明,五年来,中国翻译界和教学界仍未把教材建设问题纳入议事日程。这种不正常的“执著”引起了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的高度注意,他们正在酝酿在不久的将来物色得力的专家编撰崭新的教材,给中国学界填补这一空缺。相信热情的学术界会同心协力,共助这一力作早日铸成。

这次讲习班的帷幕在军科院的军号声中隆重开启,又在军号声中徐徐降落。对于精心策划的组织者——《中国翻译》编辑部来说,他们又在琢磨新的培训将如何更加切实有效、更加周到细致。而对于学员们来说,讲习班的丰富和精彩、紧凑和有序、务实和高效,带给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回忆。来自湖南的印晓红认为,此次学习,就犹如“站在一个巨人肩上,俯瞰译界众多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大讨论”。广州的蔡若蘅用十分感性的语言说:“味道好极了!有‘恨晚’和‘胜十年’之感。以后若有机会,当然还想来!”而来自合肥的任静生更把这次“高品位”、“大容量”有荟萃比做一道“精美的精神大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立意要做“中国翻译的合格嫁衣”的《中国翻译》编辑部,一定会把这件嫁衣越织越美。就像学员们送给带病坚持战斗的编辑部工作人员的“中国结”,新的培训班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岁月的变迁,织入更新更浓更美的中国情结。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翻译的学术研究之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让人很自然地想起学术名篇“TheNatureofAcademy”。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社会各阶层强加给学术的悲哀在我们的传统学术范式中亦依稀可辨。学术要关注什么?学术研究要引领何种潮流?学术如何突破世俗樊篱修成正果?这是真正钟情于学术的人们所注目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此次讲习班的过程中,被中国译界的同仁们作了一种别出心裁的诠释。

正如中国译协的领导黄友义、孙承唐和《中国翻译》杂志常务副主编杨平在开幕式上所倡导的那样:这次研讨,重在“全面地提高广大翻译工作者的素质”,重在“思维模式的改革”,重在“抛砖引玉”!这种理念,很快就在开讲人许钧先生的报告中得到印证。许先生对他的译著《红与黑》中的词句是如何剪裁未作任何阐述,而是从“传统与创新”的角度,对翻译、翻译学和翻译批评等问题进行了宏观的解剖。这位来自南京大学的博导还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作为一处翻译学的导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和学界进入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的种种途径。许钧教授是主要从事法汉翻译研究与教学的专家,此次与他的同行刘和平教授一同出现在以英汉翻译为主的讲台上,这种安排本身就意味深长:作为组织者的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旨在打破学科研究的界限,追求一种“殊途同归”的学术效应。

“殊途同归”,还体现在此次讲习班对教师和讲题的选择上。从教师来看,主讲人当中有八十多岁的译坛名宿程镇球、许渊冲,有年富力强的翻译家孙致礼、庄绎传、徐亚男,也有许多三、四十岁的著名中青年学者。各路豪杰流派不一,观点精彩纷呈。演讲的课题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笔译到口译,从文学翻译到外交翻译、政论翻译、法律翻译、呈现出多层次、多视角和高品位的学术研究特色。

在宏观方面,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代表了主流。来自北京大学的辜正坤教授以“点到为止”的方法,向学员们介绍了他的《翻译学通论》的理路构成,意在引导学生进入宏观翻译学与微观翻译学的主要层面。同是讲翻译学,香港浸会大学的潭载喜教授则是从西方翻译模式谈起,分析了西方翻译模式的强与弱,并对翻译学发展的路向作了展望。清华大学的王宁教授则基于对目前翻译及其研究之现状的思考,试图对全球化时代的翻译进行重新定义和定位,并对全球化进程中翻译的作用做出描绘。王宁认为:“翻译现在正经历着一种转折:从属于语言学层面上的字面辶多译逐步转向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这与西方文化学派的观点遥相呼应。对于西方译论给译者的启示,香港岭南大学的张南峰教授则以Vermeer的目的论和Even-Zohar的多元系统论为引线,深入线出、由此及彼地介绍了有益于翻译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的多种理论;张先生并结合“英汉文学翻译中的三个问题:戏剧语言、文化专有项和双关语”这一课题,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作了全新的注释和演绎。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北京大学的博导申丹为学员们展示了她在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研究方面的成果。申教授从西方文体学的发展概况入手,对文学翻译中对语域的处理和故事层次上的假象等值等问题作了理论与实践的分析,说明了文学文体学在小说翻译研究中的主要作用。申丹教授的高足王东风则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处的分析,指出了文学翻译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王教授认为,“无论是翻译文本中的译例,还是译家的言论,都清楚地表明译家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家。前者的语言策略具有信息取向,而后者则是诗学取向。”据此,他在文中对传统的信息或语义取向的翻译策略提出了质疑。这种多视角的研究路向为广大学员进行多元的、多层面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样板,这也是此次研讨会的目标之一。

在学术研究方面体现出的另一理念是提倡资源共享、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为质疑学术传统和挑战学术权威提供温床和土壤。这次讲习班打破了传统的10分钟宣读论文的模式。每位主讲人花2-4小时把自己的最新成果以讲义、板书或投影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向学员展示,穿插提问、发言、演示等模式进行探讨。学员们不但可以与教师共享这些科学研究的成果,同时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讨论中,新的学术观点不断生长。比如说,对于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的问题,南开大学的刘士聪教授就提出了一个颇为独特的观点。刘先生认为,就英译汉而言,应提倡“归化”,这与英、汉文化的强弱无关,并不代表汉语文化要迁就英语文化,亦与政治、经济无关,而是象征着我们对英语标准语言的一种追求,是纯粹的语言处理。这一观点令学员们困惑不解:如果是纯粹的语言处理,为什么英译汉的策略要与汉译英有所不同?在翻译的文化转向问题上,香港岭南大学的孙艺风博士认为,翻译的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勒弗菲尔夸大了意识形态(ideology)对翻译重写过程的作用。他认为,对待不同理论的吸纳应持全面审慎的态度。孙艺风对内地的许多学生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的“师言亦言”、“人云亦云”的“追尾”现象持否定态度,因此他主张:学术与教育的牵引应以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为重。在这次大研讨的过程,最“火爆”的一场“争鸣”来自诗歌翻译的两大名家——许渊冲和江枫。许先生以二十世纪可能改造未来人类面目的伟大成就克隆技术为切入点,深入地阐述了他的“文学翻译克隆论——信达优论”。许先生坚信,富有音美、意美和形美的“三美”译文就是“信达优”的译文。而江枫先生则以“译诗,形似与神似:一点必要的常识”为主题,对许渊冲先生的“新译论”提出了批评。这种沸腾的场面让广大译界同仁有机会目睹学术界的另一种光景,它形象地表明:学术研究的表现形式不总是“温情脉脉的面纱”,有时也会“硝烟弥漫”!问题是,学术界将以怎样的一种学术态度来诠释和审视学术之种种。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从香港学者周兆祥关于“翻译与人生”的报告中得到一些启示。

二、关于翻译教学

翻译教学,尤其是口译教学,一直就是中国译界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关于翻译教学的讲题在此次讲习班课程中覆盖了1/5。内容涵括了香港和内地的主要教学模式。其中,周兆祥先生介绍的“香港浸会大学的翻译教学模式”与内地的翻译教学相比有很大区别。香港的翻译课程设计针对性很强,比较注重市场需求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中的理论渗透,也依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理论教育。课程设置已进入系统化。在教育模式上,亦更鼓励“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获取知识。这种模式,为一向崇尚“以教师为中心”的内地教学界提供了不同的参照系。

在口译教学方面,来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刘和平博士以她的新作《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为蓝本,说明了她对口译教学的独特理解。刘和平认为,目前的中国翻译研究停留在静态的研究,即对翻译结果的研究上,忽略了动态的研究,即对翻译过程的研究。要揭开翻译过程之谜,把它教给学生,必须对翻译的动态过程进行认真研究。为此,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刘和平还以三组学生生动的口译演示为例,说明了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理解和接受意义的思维过程,而非词与词、句与句的简单对等。她的这种“渔生鱼”的教学理念引起了口译人员和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另外,从来自北外的谷欣、加拿大外教杜蕴德的交替演示和来自广外大的冯之林的Powerpoint软件包的演示过程中,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国内主要外语院校的口译教学模式,并欣喜地发现,统计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已逐渐地渗透到翻译教学与研究当中。

三、反馈中的思考

这次讲习班带来的另一种理念是:以教带学,以学助教,高瞻远瞩、着眼未来。为了提前发现问题,以不断完善未来的办学方式,组织者从一开始就给每一位学员发了一张“调查表”,内容主要是以翻译教学和本次办班模式为主,这一设计与学员大多为高校教师的情况不谋而合。

参加本次讲习班的学员共约170人,其中来自全国高校的副教授、讲师占大多数,另有少数各行各业的外事翻译和在校博士、硕士生。反馈回来的有效调查表为125张。虽不是100%的准确,但这一反馈数字也足以代表主要现象。

从统计数据的分布情况分析,有三分之二的教师仍以笔译教学为主,口译仍未达到平分秋色的地位。就教师素质而言,50%的人从教时间在8年以上,但有96%的人从未参加过翻译教学培训,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培训问题已成当务之急。翻译的课程设置失衡,课时偏少,每周4小时以下、6小时和8小时的比例为4:2:4。在翻译教学手段上仍显落后,虽有42%的人表示在教学中逐渐引入了磁带、录像带、VCD、powerpoint或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但仍有58%的人回答从未使用过电教设备。在问到“在翻译教学实践中您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有九成以上的学生的回答是:缺少反映新时代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先进教材。学员们普遍反映,现在仍然使用80年代以来出版的《英汉翻译教程》、《口译教程》等市场出售的教材和自编教材,两者使用的比例为2:1。这一情况,与1996年南京全国首届翻译教学研讨会上反映的问题相吻合。这说明,五年来,中国翻译界和教学界仍未把教材建设问题纳入议事日程。这种不正常的“执著”引起了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的高度注意,他们正在酝酿在不久的将来物色得力的专家编撰崭新的教材,给中国学界填补这一空缺。相信热情的学术界会同心协力,共助这一力作早日铸成。

这次讲习班的帷幕在军科院的军号声中隆重开启,又在军号声中徐徐降落。对于精心策划的组织者——《中国翻译》编辑部来说,他们又在琢磨新的培训将如何更加切实有效、更加周到细致。而对于学员们来说,讲习班的丰富和精彩、紧凑和有序、务实和高效,带给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回忆。来自湖南的印晓红认为,此次学习,就犹如“站在一个巨人肩上,俯瞰译界众多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大讨论”。广州的蔡若蘅用十分感性的语言说:“味道好极了!有‘恨晚’和‘胜十年’之感。以后若有机会,当然还想来!”而来自合肥的任静生更把这次“高品位”、“大容量”有荟萃比做一道“精美的精神大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立意要做“中国翻译的合格嫁衣”的《中国翻译》编辑部,一定会把这件嫁衣越织越美。就像学员们送给带病坚持战斗的编辑部工作人员的“中国结”,新的培训班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岁月的变迁,织入更新更浓更美的中国情结。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理论;翻译教学;应用

翻译教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功能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实践能力,因此翻译教学自身存在着与其他学科教学中的特殊性,它更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翻译课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集合的能力,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同实践紧密结合,学会用翻译的语言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教学生怎样翻译,首先要教给学生的是如何用另一种语言思考,将思考的过程转换为思维定式,将整个翻译的过程在心中完成,让翻译者不再拘泥于书面的翻译,而是变成自己的思维过程。这种方式方法才是翻译教学中的精髓。翻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一种翻译的技能,让学生们拥有语际间灵活转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们能够提高自身翻译水平的必备综合素质。我国的翻译教学课程的现状还是与传统的课堂一样,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学生是被动听讲的一方,将某些典型例句的翻译技巧传授给学生。这种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是持有不认可的态度的,而教学成果也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的翻译水平仅仅停留在理论水平,不能应用于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很多翻译教师也只是将教学理论植入翻译课程当中,并不知道应当建立怎样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达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分析究竟怎样将语文教学理论应用到翻译教学中

一、语文教学理论与翻译教学的有机结合

翻译课程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史,有关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将翻译理论与语文教学理论有机结合是现阶段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很多专家学者对翻译理论抱有不一致的态度,有人认为翻译不需要理论支撑,太多的理论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翻译来说意义不大,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不大。他们认为拥有一定数量的词汇量和语文理论基础,翻译便可以顺利开展。也有人认为,所谓的翻译理论不过是原来翻译人员总结的一些经验而已,笔者认为,翻译的理论是客观存在的,它对具体实践过程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通过翻译者掌握一定数量的翻译理论可以将自己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有效解决,而不必通过自身实践一点点钻研,是翻译人员快速成长的有效捷径。翻译理论及语文理论对翻译实践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翻译课程应当将语文教学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一定数量的理论后再开始实践。但是教师怎样将理论有效传授给学生,学生如何学习理论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是现阶段值得商讨的问题。

1,在翻译教学中,笔者认为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几种能力,比如,培养学生具有语言的分析能力,要学会快速翻译,将听到的语句快速在头脑中组织语言,将词汇按照语法顺序排列组合,形成正确的语句。让学生拥有合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拥有系统的价值标准,了解所翻译的内容需要遵循哪些原则,掌握系统的理论,不能仅凭感觉翻译。

2,教师在课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当是引导者,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理论,应当让学生明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本领,更重要的是掌握研究能力,学会在具体实践时找到能够帮助自己完成工作的理论基础,让学生不断强化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技能。但是,现阶段的翻译课堂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翻译的发展历程及翻译技巧还应当更加深入探讨,不能仅靠教师的几节课就将整个过程讲解完毕,之后就再不提及。这种做法在翻译教学中是不可取的,它完全忽略了这些理论知识对今后学生的翻译实践有多么重要的指导作用。日后,在学生翻译具体实践中会发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其实多是因为当时学习翻译理论时对这些知识积累不足造成的,因此这些理论知识应当及时贯穿到教学理论中,并不断在实践中进行补充。

二、怎样利用语文教学理论解决翻译教学中的问题

翻译课程中的一切理论都是为翻译的具体实践起指导作用的,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应当更好的为指导实践服务,这也是翻译课程的教学目的。我国传统的翻译课程主要采用的是讲授理论、学生练习、批改练习、讲评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但是也有它的独到之处,针对学生的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针对自身的问题纠正翻译方法,并对翻译中的真实困难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不断练习,可以加强学生自身的翻译能力,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不少学生在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多是由于对英文及语文的语法掌握不牢固,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语句不通顺,语法错误等常见现象。这些问题的根源便是语法知识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将语文的理论知识植入到翻译课程中来,让学生在掌握翻译技巧的同时,对语文及英文的语法掌握透彻,打实语言基础。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经常出现的语法错误及重大翻译错误进行分析和点评,让学生对自己出现的问题反复思考,找到错误出现的原因,并在今后的翻译课程中杜绝相同的错误出现,这对学生翻译实践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让学生既体验了翻译的整个过程,也将语文理论和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对学生练习评述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对翻译实践的理解过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消化吸收,并升华整个翻译过程。

三、如何采用语文教学理论进行翻译教学

传统的教学课堂过于单一,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免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在针对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反复讲述时,不免让学生感到翻译实践会有这么多错误,感觉自己的学习没有成绩,产生消极心理,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过多参与到课程中来,而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听起来没有兴趣点,学生的热情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翻译教学应当吸取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上的优点,比如在今后教学中加入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加入到教学中来,采用交互性的教学方法,与传统课堂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口语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加深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印象,巩固理解和思考,让他们能够快速掌握翻译的技能,尽量学以致用,摆脱课本中八股文式的束缚。遇到问题,师生可以通过讨论解决方案,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方向感,问题得以解决会使学生们产生成就感,从而主动去完成接下来的翻译学习。另外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入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觉分组,就翻译中的案例进行讨论,互相探讨解决方法。有目的的选择优秀的译文供学生们鉴赏,通过各式各样的灵活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1,有选择性的选取教材及教学内容目前,有关翻译课程的教材多种多样,各类教材良莠不齐,不同的作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对翻译理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翻译教材类的数目繁多,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也是一门学问。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选择具有方向性,符合自己学生特点的教材,教师在讲授某些章节的时候,选择某一本教科书进行讲解,按照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掌握教授课程的具体内容,做合理的删减和添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应当将教学时间灵活掌握,让不同的教材占用的学时根据教材内容的比重自由组合,相互补充。分量重的内容可以详细讲解,多用课时,分量轻的课程内容则可以略讲,将更多学时分配给其他内容。这样才能细化教学课程,力争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成果测试多样化教学成果如何要通过测试进行判定,因此,在翻译课程中,教学成果测试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测试内容对检测学生翻译水平的影响很大,因此测试的题目需要经过认真的考量,早期翻译课程的测试内容围绕阅读理解、判断正误等题目进行,后来逐步发展成为选择、填空等形式,而在语文教学理论中,教学测试内容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根据测试的目的及测试的重点不同,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多样化的题目和针对性较强的题目,测试的成果检测越客观公正。除了必要的选择、填空外,适当加入对于翻译策略的探讨、译文的评析等内容也很有必要。所以在翻译教学中应当借鉴语文教学的实践理论,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结语:

综合而言,语文教学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只是翻译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理论进行研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翻译教学现状,教学过程中不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不断地思考,将翻译教学课程的理论内容得以充实和发展,以得出更多有助于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内容,这些都是翻译教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建立在教育学还是心理学,亦或是语言学、翻译学,翻译教学所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计划,让更多更有助于翻译实践的内容讲授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2]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47-51.

[3]钱春花.基于心流理论的体验式翻译教学对翻译能力的作用分析[J].外语界,2011,(3):23-30.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翻译;答辩式教学模式;教学

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各种形式的翻译课程及教学法应运而生。从目前翻译教学的现状来看,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大学外语院系本科仍将是中国翻译人才的主要来源【lJ。研究外语专业翻译课教学方法问题,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对提高教学效率则具有直接意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评价等因素。本文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基于教学实践,探讨针对翻译基础课教学的答辩式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问题。

一、答辩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后现代主义

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资源利用、意义的重构和创造能力的培养[21。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信息加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对于学生,知识不再是单一的传输过程,而是动态、开放的自我调节系统,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知识不再单纯是社会历史认识的产物,而是个人经验的综合【3】。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翻译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法如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任务式等。以任务为中心的语教学方法是近几十年来语言交际教学思路的一种发展形态,是建立在二语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路子,其哲学依据是建构主义。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完成任务的进程中,学生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构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任务型教学反映出外语教学目标和功能的转变,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教材到关注学生,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的结构、功能、系统转移到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发展趋势。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边互动,是一种将交际作为语言学习手段的多边活动观。目前,合作学习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与教学流派。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学习活动为主的方法,又与班级授课结合在一起。它综合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和现代的合作学习策略,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在实践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对外语教师的要求较高,也不能替代学生个人的学习与竞争性学习。从务实的观点看,外语的教与学,归根到底是培养外语学习者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这两种能力的综合——翻译能力。外语专业翻译基础课属于培养学生外语终端应用能力的高年级技能型课程。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翻译课定为三个层次:纯粹作为外语教学手段的教学翻译,目的是提高外语水平;作为外语专业课,具有过渡性,即是外语教学的高级课程,同时也是培养翻译人才的初级课程;作为翻译专业课,目的是培养职业译员J。目前我国高校的翻译教学实质上仍是外语教学的一部分,未形成独立的学科教学格局【5]。作为外语专业课,因其过渡性质,具有双重任务,既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翻译素质、意识和技能,也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外语乃至汉语水平,必须二者兼顾,而以前者为主。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师资相对缺乏,翻译教学班变大。课堂教学大多只能采取讲课的传统形式,教师在教学材料选择上难以顾及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对学生译文的评析往往缺乏代表性、针对性;目前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不扎实,特别是写、译能力欠缺,所以对于翻译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教学法研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二、答辩式教学模式设计

本文的“答辩”指学生在翻译课特定的时间内,在教师主导下口头陈述自己的翻译过程,展示译文,然后回答其他学生和教师的相关问题并讨论的过程。“答辩式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答辩为中心环节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考虑了翻译教学规律以及大班授课特点,吸取了任务式和合作式教学法的一些做法。基于上文,笔者以英译汉教学中“英语被动意义的翻译处理”专题“课堂教学为例,分析答辩式教学基本模式设计包括的环节。

1.布置任务。翻译课的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主要不是“课堂讲授+课后复习巩固”,而是“课下作业先行+课堂讲评随后”。在典型翻译课上实施答辩式教学时,教师应于前一次课布置任务(作为课后练习的一部分),并提出具体要求。这部分训练属于“精译”,以学生实际翻译能力为参照,材料应有一定难度,但量不宜多,每次一个小段或一个较为复杂的长旬为宜,没有“参考译文”可供参考,以此造成“悬念”。必要时向学生提供相关背景信息。材料应与下一次课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有关。不同课次所用材料的选择应分别体现知识性、鲜活性、时代性、趣味性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与典型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笔者选取了-d,段话作为学生的翻译任务,并交待翻译时要注意被动意义的翻译、四字词组的使用、各种译法的应用。

2.完成任务。这是各翻译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小组成员首先拿出个人的译文,在组内充分讨论,确定小组的译文,准备答辩材料,确定小组答辩代表,制作课堂展示电子文本。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小组成员不但要努力理解原文并用各种翻译技巧表达自己的理解,还要和其他成员进行讨论,进一步学习。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将会在下一步解决。教师要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这个阶段在学生翻译技能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3.课堂陈述。课堂上的“答辩”是下一次课首先要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师导入活动后,随机指定一个小组来完成。小组代表借助课件展示译文,陈述翻译过程、要点,讲解关键词语、句法结构和译法及依据或目的,最后请其他同学提问。课堂陈述也是个重要的学习过程。在陈述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打断学生。教师应做适当的记录,以便评析。笔者在课堂导入后,指定了一个小组,由其代表完成陈述。其他学生集中精力听讲,基于自己的理解评价讲者的表现,并准备问题。学生代表展示译文并在陈述时重点分析了翻方法问题。

4.问题与答辩。课堂答辩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好形式。由教师指定或其他小组的学生自发向答辩人提问,也可就其发音、语言分析等方面提问或讨论,然后答辩人回答。教师的角色是主持人,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在学生交流完毕后,教师也应就有关问题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其做答。这一阶段对学生也同样具有学习功能。笔者随机指定了不同小组的两名学生,并又有两名学生自发,评论、提出问题、与讲者讨论。他们肯定了译文的优点,也提出了问题。问题涉及译文结构、选词,译法,讲者的语言分析、发音等。例如,某学生的问题是:“IsthereanynecessityfordividingthequotedsentenceintotwoChinesesentences,andrearrangingthephraseorder?”由于问辩双方受学识所限而不能给出充分的理由时笔者给予了必要的引导:让学生考虑原文引语有何修辞特点,属何种句子类型,句内信息分布有何用意等。受此启发,答辩人分析后认为基于原文信息分布而非结构所造成的悬性特点,该句为英语圆周句(periodicsentence),译文保留原文语序为好,以体现这种信息分布特点,但不知如何翻译。

5.教师总结。在总结阶段,教师应全面就问答双方的表现做出评价,重点在答方。教师总结重在“启发思路、指点方法”,最后确定译文“定稿”时,应尽量吸收学生译文中的合理之处。教师应利用这个阶段,归纳总结出翻译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要比援引译例,演示、说明、例解现成的翻译条条框框更为有效。笔者首先对整个过程作了评论,明确指出学生陈述、课件、译文的“亮点”,然后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答辩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并解决,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笔者在学生的译文基础上,提出了几个可能的译文。通过讨论,说明了英语被动意义的几种译法,自然地过渡到下—个教学环节,即系统总结英语被动意义的翻译处理。

三、答辩式教学模式分析

答辩式教学模式按照学习理论依据属于建构主义模式。建构主义理论以心理学、哲学、和人类学为基础,认为人的认知是和经验共同发展的,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构,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构建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真实自然的教学任务应为学习者提供这种体验过程。答辩式教学含有有待实现的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必然激活学习者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渴求,通过合作学习、参与过程、完成任务、陈述答辩,促进了学生新摄入的信息与已有认知图式的互动、连接、交融与整合,从而促进了自身知识技能的构建。答辩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是:(1)通过钻研、体验翻译过程,并评价他人的译文,有利于培养翻译实践和评价能力;

(2)应用多种知识解决翻译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创造性;(3)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4)有利于全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及语言综合能力;(5)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满足,不仅使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能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乐趣,满足心理情感需要,突出了教学的情意功能;(6)有助于丰富与改进课堂教学气氛。局限性表现在它不能取代教师课堂讲授。“答辩”是翻译课的一个课堂教学环节,而非代替整个课堂教学。因为,其一,由于教学课时有限,学生数量多,而学生本身的语言造诣、翻译经验不足,还受到准备情况、业务功底、表达能力三个因素制约,可能会使讨论难以深入。其二,“答辩”研讨的内容属于“精译”范畴,存在学生练习量的不足。其三,因为“学习翻译的一个最好办法是听有经验的译者详述怎样用译语把原文的含义表达出来”【6J。如何更好得发挥答辩教学法的作用,还需要在翻译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和研究。

[注释]

①本课(2学时)教学目的是通过梳理英语中各种被动意义的表达形式,在语言对比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被动意义的汉译处理方法,本次课中整个答辩式教学环节用时35分钟。

②原文:InEnglishtheindiscriminateUSCofpassivevoiceshouldbeavoided.Theactivevoiceisgenerallypreferredforitisusuallyclearerandmoreemphatic.Onebitteropponentofthepassivevoicesays,“Halfthedilatoriness,thepassingofthebuck,theshirkingofresponsibility,thelazy-mindedness,andthewantofinitiativecouldbeeradicatedovernightbythesimpleexpedientofforbiddingtheuseofthepassivevoicein

anyoficialdocument.”Perhapsheis8littleover-optimistic。

③学生译文:在英语中应避免随意使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在一般情况下要优于被动语态,是因为它通常可以让意思表达的更清晰、更富有强调意义。一位愤愤不平,反对使用被动语态的人说:“实际上方法很简单,只要禁止在任何政府文件中使用被动语态,那么,工作拖拉,推脱职责,逃避责任,懒于思索,缺乏主动这些现象有一半都会在一夜之间被彻底消除。”或许他有点过于乐观了。

④笔者认为较好的一个是:“英语中应避免滥用被动语态。人们一般垂青主动语态,因为主动语态往往表达更为清楚,更有强调意味。有人坚决反对被动语态,说拖拖拉拉,推委扯皮,逃避责任,懒于动脑,缺乏主动诸弊端一夜之间便可根除一半,方法简单而有应急之效,禁止公文使用被动语态即可。或许此人有点过于乐观了。”

[参考文献】

【l】鲍川运.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2003,(2):48—50.

【2】杨柳.信息化翻译教学的图景【J】.夕语与外语教学,2005,(11):58—60.

【3】大卫。J.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4】李红青,黄忠廉.外语专业翻译课的定位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22—25.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之处。否则势必将影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创新、影响我国对专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所采用的教材缺乏实用性。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所选用的教材大部分是由一些西方文学著作或者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组成,而涉及旅游、文化、科技、商业等方面的翻译教学素材比较少。学生们在大学英语翻译专业课学习之后,能熟练掌握日常用语或文学体裁的翻译,对一些专业性的内容翻译起来比较困难,直接影响了学生翻译技能水平的提高。

2.从教学方法上来说,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的现象。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翻译练习,很少有机会进行翻译实践,而且实践也多是在模拟的情景下展开的,无法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其次,在教学中对翻译素材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诠释不到位,导致英语翻译教学缺乏文化气息;此外,学生在英语翻译学习过程中不能熟练地掌握双语转换,在翻译实践中不能很好地整合汉语话语系统和英语话语系统。

3.从教学模式上来说,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社会需求对接不到位。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多是在课堂上对部分段落或句子的翻译,而很少面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展开。英语翻译教学中多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或教材内容选择学生学习的材料,导致学生掌握的翻译技能与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闭门造车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是不能长期立足的。

4.从价值取向上来说,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着为考试而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通过有关英语翻译的各级考试,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价值观和良好的翻译学习习惯。长期来说,这将对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产生不良影响。

5.从教学评价上来说,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一个教学评价体系如果缺乏实用性、与学生英语学习不配套,必将导致教学中缺乏强有力的驱动力,不利于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长期发展。

二、语言学的分类以及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的要求

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都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就语言学的分类来说,可以分为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系统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功能语言学等,不同的语言学分类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要求。

1.认知语言学是从人类学习语言的角度出发,它强调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要依照人的认知规律有序展开。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必须在深入分析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基础上,严格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

2.文化语言学旨在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相关知识,在文化的统摄下进行语言教学。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除了重视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还要将英语、汉语所承载的丰富文化知识介绍、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基础上提高英语翻译能力。

3.系统语言学是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它强调在学习一门语言时要把这门语言看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了解,而不是仅学习它的边角。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要把英语翻译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系统,从整体上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视角出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翻译能力。

4.社会语言学以及功能语言学是从社会需求及语言功能的角度出发,强调语言教学要关注社会需求和语言的功能、作用。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来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实用性,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英语翻译人才。

三、基于语言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英语语言学的深入研究为解决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只有回归到语言学,才能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翻译人才。回归到语言学的教学,要以英语语言学为指导理念,创新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和价值取向等内容,以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持续发展和与时俱进。

1.从教学内容上来说,要严格按照语言学的相关要求,选择内容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实践活动,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翻译的实际能力,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向生活性和实用性发展。

2.从教学方式上来说,要严格按照语言学的相关要求,为学生创造更多英语翻译的真实情景,让学生有机会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教师要重视文化翻译、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教学,积极运用英汉对比翻译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汉语语言系统与英语语言系统的能力。

3.从教学模式上来说,要依据语言学的发展要求探索实践教学模式。院校要积极与用人单位接洽,主动了解本地区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空缺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设定相关课程,通过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模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翻译人才。

4.从教学评价上来说,要严格依据语言学的要求,探索出一套符合语言学发展规律及社会需求的英语翻译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充分发挥其导向、矫正、监控、鉴定等职能,以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为首任,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5.从价值取向上来说,要构建科学的语言学价值取向。引导教师重视翻译教学的教育性、文化性、实用性及语言性,通过深入挖掘英语这门语言的内在和外在价值,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健康、稳定运行。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长期以来,翻译教学还是在老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老路上前行,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用提对翻译知识的领悟了。由此可见,传统的翻译教学理念存在着种种弊端,已经不适应现代英语翻译教学的趋势。而基于罗杰斯于1982年提出的系统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人本主义教学模式则是当前翻译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他认为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这才是翻译这门实践性极强课程应该追寻的方向。

二、翻译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翻译课堂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更多扮演“打字员”角色,课堂上记翻译理论,记翻译例句,记翻译技巧,而下课后则将笔记本束之高阁。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打字机”而不是有自主翻译能力的译员。只有真正摆正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从地位,才能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转向综合素质培养的正确轨道上来。长期来看,翻译教学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翻译课程设置不合理。虽然在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的制定上都把翻译认定为一门必修课,但是课时极其有限。以甘肃政法学院为例,翻译课程(笔译)开设于三年级,一共是两个学期,但是每周只有两课时,也就是说英语专业学生这一年只有72学时(只有短短3天时间)。再有,大部分外语院系只开设普通翻译课程,讲授英汉互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而对于时代性很强的应用翻译,由于课时的限制,都未能开设,这就存在课程单一问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在学校所修的翻译课程根本无法在实际工作中给予他们具体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第二,翻译教材陈旧,与时代脱节。目前,大多数翻译教材依然停留在单纯讲解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阶段,但是真正可以做到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讲解中融入理论的则很少。这就造成很多学生观念中的翻译理论无用论、翻译实践自由论。由于缺乏相应翻译理论的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再者,由于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翻译教材中很多供教师和学生进行翻译学习和参考的译例过时,缺乏系统性。学生学起来因而枯燥也就不会产生兴趣。

第三,教学方法落后单一。在基础翻译课程的教学中单一沉闷的教学模式积重难返。学生口中的翻译课就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很多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还是局限于传统思维模式,翻译教学手段上落后,仍然采用的是老师口头讲解、学生课堂记笔记课下完成练习的模式,这使学生产生了错觉,认为翻译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贴近老师提供的参考译文。这偏离了翻译教学的本质,那就是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宽广的知识面的综合性翻译人才。长此以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日益缺乏,当他们自己遇到语篇翻译时还是无从下手。以上阐述的种种问题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典型性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学生对翻译中出现种种问题的求知欲。

三、人本主义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学习对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件身心愉悦的事情,应该享受的是从学习中所获得的满足感而不是学习所带来的功利性;

第二,教师不应只是知识传播者,更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而推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及时关注学习中出现的心态变化和情感波动。

第三,教师在课堂的角色是辅助者、支持者而不是绝对的权威。在人本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和参与度发生了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再是课堂的操控者而应该积极融入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引路人。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去追寻知识的本质,探究信息的真相。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当以最大可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翻译课程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实际能力之上,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并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并为最终打好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翻译能力与综合素质服务的学科。

四、人本主义翻译教学模式的实际运用

1.教师的支架作用。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课堂教学的架构作用,即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他们才是学习过程的主宰者,并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愉快。实际操作如下:

第一,在翻译教学内容的使用上要与时俱进,具有针对性地去选取那些符合学生兴趣和实际翻译能力的内容。虽然教材的选取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充分依赖于授课教师的主观思维,但是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教师在收集、编写和设计相关翻译材料的过程应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选择那些能促使学生发挥认知潜力的内容。就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角度而言,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接触最多的就是应用类型的翻译文本,例如:法律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等。而在目前所使用的大部分教材,都是以文学材料的文本为主,其他类型的不多见;那么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就要通过多种方式来丰富课本的素材,尽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选择那些和学生需求息息相关的文本材料,让学生对他们有认同感、有响应度。当然,教师在这方面要起到严格的把关作用,因为学生们更乐于选择那些娱乐性强,他们认知度最高的材料,而往往这些材料更偏重于非正式文体,用词简单,结构单一,不能很好地达到翻译学习的目的。教师切记不可放任自流,要事先有设想,一切以学生翻译能力提高为根本目的。

第二,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要多元化。传统的翻译教学观,教师就是拿着参考译文在课堂上对学生译文的一个纠错训练,其本质就是语言训练,然而翻译能力的训练不应该只着眼于语言层面,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有合理的翻译思维,架构正确的翻译模式。对翻译这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来说,仅靠老师的口传身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借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其中,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是不错的选择。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廖七一(2000)认为:“语料库不仅拓展了翻译研究的思路,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加客观、科学的研究方法,能更加有效地揭示语言的结构、语法、词汇的特征,分析译者语言习惯、语言的行业偏好,连贯形式、主位–述位结构,客观地阐释社会、文化和观念对翻译文本的影响。此外,翻译英语语料库能快捷、可靠地发现和分析一定历史文化中的翻译规范,分析性别差异等对翻译策略和手法的制约,同时还有助于探索翻译的普遍规律。”由此可见,这种借助于计算机的翻译研究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纯粹技巧训练的方式来探索翻译的本质。要想真正提高翻译能力,唯有真正实现教学的自主性和开放性,使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教师的评价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有积极互动,是全方位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学生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接受者,而是和教师享有同等话语权的课堂主体。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只是正确与否的评判者,而是积极学习心态的创建者。因此:

第一,课堂教学中多给予肯定性评价语。在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话语就是绝对权威,教师所提供的译文就是最完美的答案。学生基本丧失自主能动性,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事实上,翻译没有绝对正确答案,译本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同译者眼中得出不一样的解释。翻译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师不应该只关注于所谓的翻译答案,更注重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如何找出翻译文本的难点和重点以及主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动性。那么,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自由讨论的气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并派代表做最后的陈述发言,在不同小组陈述完毕后,教师带领大家对不同阐释做总结说明,指出大家分析问题的思路的合理性,并最终由大家做出最佳的选择。在把学生的思维模式放在教学评价主体后,大家就会通过反思对课堂已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语言现象之外的更深层次的东西,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

第二,课后练习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相互评价。翻译课程的本质就是翻译能力的培养,而翻译能力的培养依赖于翻译实践。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课堂所进行的翻译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就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课后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并借助多媒体手段对学生译本实行多重评价,把其他同学的评价也作为最终分数的重要参考标准。无形中,这些充当评价者的学生就自主对译本和译文有更深刻的思考,提升了他们对翻译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的学习方向。

五、结语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一文化图式

图式这个词汇源自希腊语,最早它是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被提出的。英国经验主义心理学家Barlett把它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提出来,他认为图式是积极地组合过去事物和语言。大多数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图式理论是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理论。尽管不同学者对图式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图式是大脑为了储存和处理信息的便利,而将对新事物认知与过去的认知、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形式,是具有相互关联的知识所构成的完整的信息储备系统。图式分为形式图式、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文化图式是从属于图式理论中内容图式的组成部分之一,指的是内容图式中的文化知识,是“人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是人脑通过先前的经验己经存在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可以调用来感知和理解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换句话说,对于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来说,同样的事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图式。因此,在翻译传递具有文化信息内容的时候,首先译者必须要充分而正确理解源语语言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激活内化在大脑中相关的文化图式,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文化信息,然后翻译成目的语读者所能理解接受的语言,在表达方式上,译文内容既要准确传递文化信息又要尽量保留原文文化信息。

二现阶段我国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现阶段我国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大都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传授翻译原则与翻译技巧。由于现有教学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教授法,计算机辅助教学很难全部实现,这无疑使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因为在这种教学环境及条件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缺乏师生之间必要的互动,学生对这样课堂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就不会令双方满意。由于条件限制,本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很多院校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偏纯理论的较多,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操作过程脱节非常严重。

(二)水平有限的教师队伍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要求教师既精通商务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商务实践技能。但目前大多数商务英语翻译课的教师是出自本科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就普通英语翻译而言,他们理论知识过硬。但他们对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却缺乏了解;或者有些教师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商务英语的专业术语和词汇;更不用提商务实践知识;他们无法了解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这就使得教师对翻译教学课堂只能是照本宣科。由于大部分商务英语教师缺乏商务背景,缺少在教学外的商务英语实践经验,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要求,难以胜任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改进

(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对此,高等学校和商务英语教师现在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创新商务英语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情景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法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教师通过描述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设定的教学情景,再对该情境进实际演练。在这种教学法中教师充当指导者及组织者,并对学生的小组讨论活动给与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及技巧知识在接近真实交际的商务情景中,可以亲身地感受到更为真实的商务氛围。其次,学校要与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亲自接触翻译实践,让学生参与其中的部分翻译工作。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翻译,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无疑具有很大帮助作用。最后,在教学中,学校要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授课。这种形象化的方式可使学生直观真实地感受工作中遇到的翻译难点。把这些难点与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对比研究,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学习效果会远远超过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把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努力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翻译实训实践机会。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单一依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的教师本身的翻译素养和专业知识也是满足这一需求的主要条件之一。首先,商务英语翻译教师要主动寻找机会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例如,可以多参加一些商务英语课程会议,与同行们相互切磋,交流经验。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多参加一些商务翻译活动,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而不是一味地照搬书本知识。其次,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提高多媒体使用技能和网络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更好地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商务英语实践能力。最后,商务英语翻译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商务文化背景知识,学习商务文化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课堂上不断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剖析文化差异

1地理位置

“西风”这个单词展示了典型的英国文化。在英国人的思想中,西风温暖舒适,因为英国处于大西洋西部,欧洲大陆的东部,西风源自大西洋。《西风颂》这首诗就是英国人热爱西风最好的例证。有一家汽车公司用西风作为它的品牌是另外一个好例子。在中国,西风给人是冷而不是暖的感觉,因此中国有一家东风汽车公司而不是西风汽车公司。

2思想方式

由于思想方式的不同,同一种动物由在不同的国家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例如,在英国许多商品都把猫头鹰作为品牌名,因为鹰被人认为是一种聪明的动物。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睿智与猫头鹰毫不相干。反之,猫头鹰被认为是预示着死亡,所以很多人不喜欢这种动物。

3颜色意识

尽管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颜色的意识有相同点。但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幸福喜悦,而在西方,红色会让人联想起危险及恐惧。

4数字文化

在中国,数字“8”被认为会给人带来吉祥与幸运,因为它和汉语中“发”谐音。同样数字“6”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它代表“顺”。所以许多人喜欢在电话号码和门牌号上选用这两个数字。在西方,数字“13”被人们认为是不吉祥的,因为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在吃最后的晚餐时,背叛者尤大就坐在第13个座位上,从此以后13就不受欢迎。因此在西方很难看到有13个人在一起吃饭或是桌上有13道菜,甚至连大楼的13层也被称之为14层。

(四)文化图式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由于学习者缺少商务文化知识导致误译和译文中出现大量中式英语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商务英语翻译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对照,商务英语翻译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文化图式理论对源语文本和译文进行对比研究,然后再指导学生利用文化图式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原有文化图式的激活。看来具有语法错误的句子在商务英语中却被完全接受,这些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要传达给学生的,那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学生就不会变得迷惑。

二是新的文化图式的创造。在授课过程中,如何教会学生建立新的文化图式尤为重要。除了教师自身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老师可以让学生课下去查相关资料,课上教师可以进行提问,教师则可以就相关内容给与点评及补充。

参考文献

[1]刘明东.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中国翻译, 2003(2).

[2]林瑞兰.语言文化空缺与翻译策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3]陈准民,陈建平.商务英语翻译[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邹力.商务英语翻译教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5]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6]刘明东,刘宽平.图式翻译漫谈[J].外语教学,2004(4).

[7]张梅岗.论翻译的图式文本[J].中国翻译,2002(1).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多媒体;翻译教学;自主学习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校园网的不断完善,利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逐渐成为可能,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来提高高校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为了当今广大高校英语教学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着重探讨多媒体辅助翻译教学的多项教学实践,从而探讨在高校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翻译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行性。

一、传统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翻译课历来是外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

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翻译是一门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也是能促进学生双语水平的提高,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认识的一门课程,但同时也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学,教师觉得难教,费时又费力的一门课程。就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而言,多年来高校翻译教学一直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主要使用黑板和粉笔,另加一本教科书或印发的翻译资料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内既要教授翻译理论又要组织学生进行翻译练习,课堂容量十分有限,课堂效率较低,如在讲授长句的翻译技巧时,教师既要板书又要讲解,一节课下来,就只能讲解几个例句。

众所周知,翻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突出的课程,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到翻译的活动中,才能真正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通过学习多种翻译技巧,参与翻译实践,从而提高翻译水平。而传统的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束缚了学生的翻译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因为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课外作业大都是老师布置的一些非常有限的机械的英汉互译练习,翻译的内容,练习数量的多少,都是由教师来决定。教师需要在课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批改作业,但作业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有的学生甚至对教师的批语不屑一顾,学生之间也很少进行作业的交流和学习。这样,就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教师费时费力了,但仅靠讲授翻译理论与技巧以及有限的练习是很难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的。

二、多媒体辅助翻译教学的优势

计算机多媒体既包括了文字,数据,还包括了多媒体的人机信息交流手段,如声音,图像,活动图画等信息媒

体。它具有信息量大,信息输入手段多样化,交互性强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翻译教学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尤其能提高教学效率,减少教师板书时间,增大翻译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同时也可以增加翻译的练习量。

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或光盘等及时更新陈旧的不符合时代的教学内容,适当补充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翻译实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翻译练习,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翻译水平。

三、多媒体辅助翻译教学实践探讨

提倡自主外语学习是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即提高人的能力和全面素质,人们普遍认为终身教育和自主学习能力是人们社会生存的基本保证。提倡自主外语学习符合学习者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不同。鉴于外语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多媒体辅助外语翻译教学模式的优势,结合学校的自身条件,笔者在翻译的教学实践中借助多媒体,探讨了利用多媒体辅助翻译教学的多种方式。

(一)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介绍不同文体特点和语篇方面的基础知识,介绍东西方翻译家,翻译理论家的著名翻译理论。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存储量大,直观性强的优势,在讲解各种翻译技巧时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的例句和优秀译文,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到除了书本之外的更多翻译知识。

(二)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根据作业内容要求学生分组或全体提供电子版作业,并将学生的作业进行整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评讲,也可以通过邮件的方式将作业完成情况反馈给学生。如在讲解翻译的文采时,笔者曾尝试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多种译文,并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比较,赏析,通过现场评讲的方式,学生不仅印象深刻,也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各种译文的比较,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

(三)利用现代大学生喜欢网络沟通的特点,通过建立翻译论坛等方式,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翻译练习,并和同学及翻译爱好者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翻译指导,而不是仅仅只局限于课堂,教室的指导交流。也可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翻译网站,资源共享,不仅加大了学生翻译的练习量,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文体的翻译资料,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通过多媒体辅助翻译教学,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展示自己的译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在讲解翻译与文化时,笔者曾尝试让学生分组比较中英文化差异,并做成PPT在课堂上分组展示讨论的结果。又如在学习习语的翻译时,笔者让学生分组收集中英习语互译的例子,并以课件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这些翻译实践不仅让学生完全参与翻译实践,也让学生在课内课外有更多交流学习经验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笔者所教授的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从这些制作课件,展示课件的实践中,为以后走上讲台,从事教学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五)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的优势,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强翻译教学的趣味性。在讲解电影翻译时,笔者让学生翻译了《功夫熊猫》的片段,学生不仅翻译的积极性高,而且很多学生课后反映从此喜欢上了电影的翻译,并经常参与电影翻译实践。

通过以上多媒体辅助翻译实践,确确实实完全改变了传统翻译课程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增多了课程的容量和学生的课后练习,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体现了翻译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但多媒体辅助翻译教学也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室不仅需要有意识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自身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会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并整合各种资源,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进行测定和分析,帮助学生找到最合适的自主学习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英汉翻译教程,杨士焯,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6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2000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间的交流。而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障碍往往会导致译文信息的失真。传统的“以语言转换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文化因素,加强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为切入点,并辅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敏锐性的尝试将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实现语言间的顺利转换。

一、语言、文化与翻译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而传统的翻译观往往将翻译局限于语句结构的简单转换,忽视了翻译是跨文化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本质。juri loman指出“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tl]这说明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它深刻地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获得的智慧与经验。语言的使用必须要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应从跨文化的视角,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避免翻译信息的走失,确保译文的原汁原味。

在翻译的过程中,仅仅掌握一些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是完全不够的,毕竟我们所翻译的内容并不是语言符号本身,而是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文化很复杂,主要包含群体成员共享的知识、信仰、道德、风俗等。而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是蕴含在语言层面的小文化,即一些词语、惯用法等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而这些都是可译的。刀良好的双语(母语和第二外语)文化修养和综合知识功底会帮助我们译出好的作品。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恰当地引人文化因素,有意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克服文化障碍,实现语言间的顺利转换。

二、文化差异与翻译

中西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比如,中国人重写轻说,主张慎言;而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西方人却主张雄辩、畅言;中国人提倡中庸之道,表达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却推崇直截了当,清晰明了。因此,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的障碍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翻译信息的失真和走失。

1.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是指在地理、环境、气候作用下而形成的文化。莎士比亚有一著名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summer’ s day? thou art lovelier and more temperate.’,莎士比亚有把自己的情人比做美丽的夏日,我们如果从中国文化出发,将很难理解这样的柔情。由于英国属于高纬度国家,夏季的平均气温也只在20度左右,正是凉风习习,好不浪漫的时节,因此,这样的比喻也就是情理中的了。此外,南北半球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在中国,河水东南流,所以就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而西方河水一般是向西北流人大海,那么汉诗“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的英译就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的差异了。对“西北流”可以做变通处理,译为"backwards”就解决了双方的理解难题了。

2.宗教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道教和佛教的影响,形成了我国颇具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譬如,“佛法无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得道升天”。而西方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创世之说。《圣经》极大影响了西方语言,“aspoor as a church mouse"(家徒四壁),"judas’ kiss"(死亡之吻)。当处理这些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汇时,简单的直译是不够的,一定要结合相应的文化典故加以意译。那么,从宗教文化角度出发,把佛教用语“阿弥托佛”译为基督教中的“god bless you!”则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3.风俗差异

最为典型的是针对“龙”的文化内涵上,中西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在中国,龙被视为神物,我们为是龙的传人而自豪。古有龙袍、龙颜一说,而现今我们又用“龙飞凤舞”、“生龙活虎”来形容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而在怪经》当中,龙(the great dragon)代表了黑暗势力,那么如把“望子成龙”死译为“expecting one’ s child to be adragon"则完全丧失了语言背后文化的意象。因此,出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把“龙”译为“loog”而非“dragon" 。同样,对于一些英语词汇的翻译也应兼顾到中国文化。比如lancome兰翘、ardor雅黛、vichy薇姿、avon雅芳等诸多国外品牌译名采用了“芳”、“黛”、“雅”、“姿”等汉字,迎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三、将文化意识引入翻译教学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曾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而对于翻译教学而言,目的并非在于教会学生进行简单的文字转换,而在于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翻译规律和技巧,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翻译思维,从而实现语言间“保真”转换。因此,文化原则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加强学生母语文化素养

恩格斯曾说“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所学的语言。”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大大提高学生对外国语的理解力。在翻译过程中,学生总会以母语为参照对另一种语言进行理解与比对。对母语文化深刻的理解,也会帮助学生对文化差异形成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进而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真正好的翻译,熟悉文化甚至比掌握语言更为重要。

2.增加学生文化信息量的摄入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相关的文化知识,而没有饱含热情地主动涉猎一些有关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历史、民风民俗、典故传奇等方面的信息,结果就造成了翻译教学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而学生也只有在进行翻译演练的时候才意识到捉襟见肘的事实。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合适的翻译素材,激发学生对未知文化现象进行探究的热情,再辅以必要的指导,对学生进行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给予肯定。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扩大文化信息的涉猎面,同时实现信息共享。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语言、教学

引言

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文化是一种复杂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差异对其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 文化差异的界定与分类

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文化作为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价值观或行为观,时刻在控制、指导人们的行为,无论是语言行为(linguistic behavior),伴随语言行为(paralinguistic behavior)或是非语言行为(nonverbal behavior)。所以在进行英汉翻译的时候,翻译者需要经历从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的成熟,最终到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的成熟这一必经的过程,缺一不可。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文化的特性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它涉及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和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因素。

:3900多字 教育类职称论文

300元

备注:此文版权归本站所有;。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翻译教学是很重要的环节。通过考查学生的翻译水平,可以比较准确的了解到学生对汉语的读与写的掌握能力。翻译离不开文化,汉语翻译教学更加要注重翻译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是外国人学习、理解汉语,使用汉语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所需要掌握的那种文化,是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所要掌握的文化。翻译教学的宗旨有两个“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

关键词:对外汉语 翻译教学 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前言

对外汉语教学中,翻译教学是很重要的环节。通过考查学生的翻译水平,可以比较准确的了解到学生对汉语的读与写的掌握能力。关于对外汉语翻译教学,学术界已经做出了许多的研究,在本篇论文中,我只想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补充一些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涉及文化的翻译教学。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要素组成的。那么何以为文化呢?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文化我们采用泰勒的说法,是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认识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广义的文化,借用季羡林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

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我们可以知道,汉语是一门语言,我们可以从汉语内在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对学生进行讲解。但是“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是我们所认为的关于中国文化的一切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的文化吗?事实不是这样的,“对外汉语翻译教学的文化”是一个语言教学范畴内的概念,是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由此,我们也可以明白,“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与“文化”是从属于不同范畴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无论是它们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概念都是不同的。研究文化,人类学有人类学的角度,社会学有社会学的角度;而研究“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语言学有语言学的角度,应用语言学有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是外国人学习、理解汉语,使用汉语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所需要掌握的那种文化,是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所要掌握的文化。

一、翻译病句实例

我这次的教学对象是英语为母语的美国留学生,所以这里的翻译病句,就是指英语翻译为汉语的病句。

留学生的汉语翻译中,出现错误主要包括下面这几点,借此我用文化的角度来结束引起这些错误的原因。

1、称谓翻译的错误:

例句:(1)我爸爸的妹妹是我的阿姨。

(2)我妈妈的弟弟是我的叔叔。

留学生翻译aunt,uncle等这类表示亲属称谓的词,不能完全的对应汉语亲属称谓。在汉语翻译中,aunt对应的是姑姑,婶婶,阿姨等词语。Uncle对应的是叔叔,伯父和舅舅等词语。然而由于英语中没有将家庭关系的称谓划分得像汉语这样细致,所以留学生会产生翻译的错误。

2、成语翻译的错误:

例句:(1)我想成为天之骄子的人才。

(2)东部有雨后春笋的非国有经济。

“天之骄子”就是指的人才,没必要写“天之骄子的人才”。“雨后春笋”不能直接做修饰词,“雨后春笋般”才是修饰词。这个是因为汉语中成语一般是有典故来源的,不是可以从字面意思简单推敲出来的,并且成语的词性也是由其典故意义来决定的,不是可以从成语结构而推出来的。我们试看“雨后春笋”这个词,首先我们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留学生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下雨后的春天的笋子”,但是其本来意义是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这里就有留学生从字面读不到的意义“很多的笋子”。然后我们在词性,留学生从字面意思来看“雨后春笋”就是指“笋子”这个成语应该是名词,但是这个成语是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成语突出的是大量涌现,该成语是副词。该病句中,留学生是理解到了“雨后春笋”的意义,也知道不是名词,但是却误认为了该成语是形容词,这也是由于没有从成语的典故来理解和使用成语,从而犯了错误。

3、词语顺序的错误:

例句:(1)我回家坐飞机。

(2)我吃饭用筷子。

这两句话如果用英语表示就是“I come home by air.”“I have dinner by chopsticks”,在英语中“by air”“by chopsticks”状语后置是正确的。但是在汉语中,这两个状语也表示动作,这样我们理解这样句子就用动作的先后顺序来理解。“我回家坐飞机”,用汉语的思维来理解这句话,即是,我回到家再坐飞机。“我吃饭用筷子”,用汉语的思维来理解这句话,即为,我先吃饭再用手拿筷子。但是我们正常的顺序是先坐了飞机才能到家,先拿了筷子才能吃饭,所以正确的句子是“我坐飞机回家”“我用筷子吃饭”。这主要是汉语讲究的思维的严谨和逻辑的先后顺序,这也是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体现的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

4、量词搭配的错误:

例句:(1)我会说三个语言。

(2)中国有1000大学。

英语中许多的名词都没有量词,而汉语中的名词几乎都要用量词来修饰,这样才可以显示其准确性。量词在古汉语中很少有的,很多的量词都是在古汉语中由别的名词或者动词演化来的。“门”在古汉语中的意义是指“区别不同人家的功能”,于是后来演化成可以区分不同的语言。“所”在古汉语中的意义思是处所,后来可用为量词,修饰处所名词,“大学”也是表处所的,所以用“所”来修饰。因此是“语言”的量词应该是“门”,“大学”的量词应该是“所”。这两个病句也是翻译中体现出来的语言学中文化的差异。

5、词义不准确:

例句:(1)我们的差异对一起交流很麻烦。

(2)祝你复原。

如果是用于交流,我们可以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但是中国人如果说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觉得很奇怪。第一句话为“It is troublesome to continue with each other fou our diffrence.英语中的“to”可以直接的翻译为汉语中的对,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可以根据程度的轻重,好坏,而翻译为“导致、以至于”等词语,这里把“对”改成“导致”有一种贬义,并且使句子看起来不直白。第二个例子是学生想表达祝福某人身体康复的句子。用英语表达这个为“wish you recovery”,“recovery”很难直译成“康复”的意思,这个就是必须要记住汉语固定的表达习惯,才会说地道而准确的汉语。

二、翻译教学的宗旨

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即翻译是在文化的大语境下进行的,是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的整合。翻译教学的宗旨有两个“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

其一、谈谈“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翻译教学所追求的理念。所谓的“和”,指的是和谐,是中西方文化理想追求的审美凝结。然而,中国的和谐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重在不相互对抗,是一种平衡的状态。西方文化的和谐强调的是部分,以部分的实体性来形成整体的和谐,注重对立面的斗争,这是所谓的“不同”。体现在汉语翻译中,我们可以用一个定语从句来举例。“This is the beautiful house which we live in.”翻译为汉语为“这是我们住的那所漂亮房子”。汉语是将定语整理在一起,所谓“和”然后在修饰主语“房子”。而英语就将定语拆开,主要是强调“which we live in”,并且用分散的部分来修饰“ house ”。所以汉语翻译强调整合,在教学中要注重句子的紧凑和整合。

其二、谈一谈“求同存异”。“求同存异”是翻译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在文化信息的翻译标准方面,对于翻译遮是立足于本土文化还是外国文化这一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主要表现为翻译的“异化”和“归化”。汉语翻译教学的“异化”与“归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汉语形式与汉语文化内容。“异化”是指一种外国文化为导向的翻译,重视体现外语的特色,强调保留外语的风格特色。因此,在翻译中不免要增加一些对汉语来说具有创造能力的新的表达方法。就是在汉语中加入原汁原味的异国情调。“归化”就是与汉语文化为导向的一种翻译,即用汉语的表达方法来再现和传递外语中的文化信息。即是,坚持汉语文化,因此外语文化的特色在翻译中将会被消失。

这是两种极其极端的翻译教学观念,因为两国的文化有不同的,也有相同的,所以在翻译中,不能极端的来“异化”或者“归化”,在翻译过程中,只要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文中想表达的文化信息,就是最佳的翻译教学原则,不必拘泥于表达的形式,这就叫做“求同存异”。

三、结语

翻译离不开文化,汉语翻译教学更加要注重翻译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是外国人学习汉语,需要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文化,侧重的是语言交际的文化,所以在汉语翻译教学中要把握住文化的范畴,不要涉及过多的中国文化,不然会增加翻译的难度。在翻译教学中要牢牢把握翻译教学的宗旨,真正做到“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

参考文献

[1]张文联.从翻译的“文化转向”看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自觉[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3):132-136.

[2]菜禄、苗欣.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偏误的认知心理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5):108-110.

[3]刘丽宁.关于对外汉语专业翻译课的思考[J].语言与翻译(汉文),2010(4):73-76.

[4]邓梦林.文化差异翻译的模因解析[J].考试周刊,2008(38):227-228.

[5]常润芳.“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及对比、翻译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1):155-160.

[6]曾小红.有关对外汉语英汉翻译教材的思考[J].首接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2006:117-119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文本理论范畴 翻译方法 翻译研究 翻译教学

一、引言

纽马克(Peter Newmark)是英国萨里大学的现代语言学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教学,是西方译界颇具影响的翻译理论家。他的著作《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视广泛采纳视为翻译教材。本文作者将分析与纽马克的翻译方法相关的两个方面:(1)文本理论范畴;(2)以作者为导向的语义翻译和以读者为导向的交际翻译;并且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用具体的例子加以阐述,以期更好的指导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

二、纽马克文本范畴理论概述

纽马克认为,“语言的主要功能为表达型(即主观型或者‘我’型)、描述或信息型(即‘它’型)”、呼唤或指示或劝导型(即‘你’型),而语言的寒暄功能、元语言功能和美感功能是次要功能。”根据语言的主要功能,纽马克将文本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三大类。

三、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纽马克对翻译理论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而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要求译文在形式、结构及词汇排序上语原文文本接近,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交际翻译注重译文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力求达到与原文文本接近的效应,这就要求译者重新组织语言结构。力求达到译文通顺、流畅、地道。没有哪种方法适合所有文本类型,在实际翻译中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来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两张翻译方法只有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四、纽马克文本范畴理论和翻译方法在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纽马克指出,表达型文本的核心是作者,作者的地位是神圣的,作者的个性成分及个人的习语或者个人方言构成了这类文本的表达要素,他指出这类文本适合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及“在目标语句法和语义结构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语境意义”纽马克赞同本雅明从来不是为读者而写的观点,认为在表达型为主的文本中“译者应该忠实于艺术家,必须尽可能地再现原作”因此,针对典型的文学语篇,他提出语义翻译的方法。那么,在表达型文本中,怎么样运用语义翻译的方法呢?纽马克指出“在表达型文本的翻译中,译者应该能够识别文本中的个性成分:即不平常的搭配;新颖的比喻;‘不可译’的词汇,特别是独特的形容词;超出常规的句法;新造词;奇异的词汇(古体词,方言,生僻的术语),这些常常是作者个人习语的标志……这些个人成分是表达型文本的‘表达要素’的一部分,译者不应该在译文中将他们进行规范化处理”,从而使译文语言符合目的语常规。请看下例:

例 1

“Christ knows he can’t have gone”

“Thank God he is travelling and not going down”

上述例文选自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是西方经典的文学名著,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书中援引了不少关于基督受难的细节,作者有意识把老人比作成基督的化身,来强调老人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对命运不屈服的抗争精神。综上所述,该例文以表达功能为主,属于纽马克分类中的表达型文本。根据纽马克的建议应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即译者应努力再现作者在语篇各层面所创造的意蕴,不仅应尽量保留原文的各种传情达意的手段,而且要调动各种文学词汇来营造类似的审美效果,给目的语读者传达同样的意蕴,给他们带来同样的感动和美的感受。

张爱玲译文:

“耶稣知道它不会走的。”

“幸而它只是航行,并没有往下边去―感谢上帝。”

在翻译老人对上帝的祷告时,张爱玲倾向于原语文化,如实彰显《老人与海》中体现的基督教精神,原汁原味地再现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张爱玲将“Christ”翻译成“耶稣”体现了海明威的深层用意,即老人与受难耶稣的相似之处。由于耶稣,上帝已经为广大中国人所了解,所以此处采取忠实原文的直译,语义翻译并不会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上帝”即“耶稣基督”,是西方基督教崇信的神,是至高无上和崇高的。

在纽马克翻译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该译文成为同样具有表达功能的文本,实现了原文的表达功能,给译文读者带来同样的美和感动。纽马克文本分类和针对表达型文本采用以语义翻译为主的翻译方法对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可见一斑。

结语:纽马克的文本范畴理论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给我们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虽然他的理论并非完美,必须在权威性言论和非权威性言论的界定等问题上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对于指导我们的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语词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语词都含有音义的理由和来源,语词的产生、变异和发展都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文化信息,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等。语词最能体现浓厚的民族色彩,体现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使不同民族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性。语词的翻译教学要求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从而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二、文化语境――影响语词翻译的重要因素

语言界研究语境最早始于伦敦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对语境的定义,他认为语境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是指语言行为发出时周围情况,事情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地点、方式等。文化语境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所属的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以及每个言语社团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事情、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反映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产生差异,所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使人们对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概念,因而产生了包含不同文化意义的语词。

三、文化语境与语词翻译

翻译学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范畴,人类的交际受语言环境的制约,而语言环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因此翻译必然受到译出文化和译入文化的影响。可见,不同的文化语境决定着语词翻译中词义的提取,也体现着译者对不同文化的判断和理解,而在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语境的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1.地理环境差异与语词翻译。地理文化是指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文化。由于各民族生活空间不同,因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差异影响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例如美国的Massachusetts(马萨诸塞)就是该州境内有蜿蜒起伏的阿巴拉契山而得名,因Massachusetts在印第安语中为在大山岗上之意。

2.社会历史差异与语词翻译。历史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各自都有含有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语词来体现本民族鲜明的历史文化色彩。例如,英语中“to 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是源于19世纪拿破仑在比利时小城滑铁卢惨败一事,汉语中“败走麦城”是指古时三国的蜀国名将关羽被打败退兵麦城一事,两个语词分别来源于不同的历史事件,但喻义相同,都是指惨遭失败。因此这类语词的翻译需要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才能使译文更具文化个性。

3.习俗人情差异与语词翻译。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习俗与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表达系统。例如:数词“六”在汉语中是现今受人们喜爱的数字――因为其发音与“顺”谐音,迎合人们的心理,而英语中“six”则没有这种意义。

4.差异。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定的产生了语词的特定含义。中西方的不同,也影响着英汉语词的翻译。在西方,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如:“No coming to heaven with dry eyes”(眼无泪水,难进天堂),“Crosses are ladders to heaven”(十字架是登上天堂的梯子)。在以佛教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老天爷”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天神。许多语词来源于佛教、道教。如“三生有幸”中的“三生”源于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该词语用来形容机遇非常难得,可见宗教文化是构成英汉语言各自特色的重要方面。了解了宗教文化的差异,就能更准确地表达语词的文化意义。

5.神话传说与经典著作的差异。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与经典作品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习语与典故,反映了民族风味、社会世态,使各民族的语言充满了情趣与活力,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如英语中“Think with the wise,but talk with the vulgar”(与智者同思,与俗子同语)。出自古希腊的格言:“swan song”是根据西方传说swan(天鹅)临死时发出美妙的歌声,用来比喻“诗人、音乐家等的最后的作品”。又如“Sour grapes”(酸葡萄)出自《伊索寓言》,比喻“可要可不及的东西”。以上例子说明在民族各自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产生的语词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意味,构成了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的鲜明独特性,是其他语言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在翻译过程中应尊重各民族文化词语的特点与个性,保留语言存在和表现的形式。

6.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差异。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及审美意识的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在价值观念方面体现在个体与集体的观念不同。个人价值至上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英语中有不少表现语词的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Everyman is the architects of his own fortune” (自己的幸福靠自己)、“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应吹自己的号角)。与西方“海洋民族”相对的中国“农耕民族”崇尚社团价值至上,无我精神。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大公无私”。群体取向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不愿引人注目,因而产生了“树大招风,人大惹议”、“人怕出名猪怕壮”等。在审美取向方面,中国传统喜庆偏向红色装饰,而西方则多为白色,汉语中的红茶,英译为“black tea”。以上例子表明,英汉文化在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的差异影响语词的翻译。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作者:陈德喜 黄焰结

模糊与翻译美学翻译研究

在中国历史悠久,研究翻译的方法和视角也在不断地改变,涉及许多领域,如,文学、哲学、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信息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等。据Munday看来,翻译研究主要经历了前语言学(或前理论)、语言学和后语言学(或多元理论)三个理论时期(林克难,2002:74;姜秋霞、杨平,2004:12)。在前语言学时期,翻译研究植根于古典诗学和美学,主观、模糊、随意,基本可以说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科学的翻译理论。从这一方面来说,中外方情况都差不多。作为翻译与美学联姻的专著,许多专家、学者均有宏论。刘宓庆、毛荣贵、傅仲选、奚永吉、张柏然、黄龙、姜秋霞、侯向群、张思洁、葛校琴等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毛荣贵对翻译美学的界定如下: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等(毛荣贵,2005:7)。杨振宁教授也说过中国文化是沿着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方向走,中文的表达方式是不够准确,但是写诗却是一个优点,这样诗歌等文学作品意境深幽,隐于文中,需要读者整体理解,用心感悟,通过发挥想象力去发掘内在、隐含的因素。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其内涵较之精确语言具有更多的暗示性、蕴含性、妥贴性、独创性、简洁性、音乐性等特点,因而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中国人对模糊美感的追求,与民族偏向于内向的性格特点和审美心理习惯有关。但是,喜好含蓄并非我们民族所特有,作为性格比较外向的西方民族并不排斥模糊和含蓄。西方文学艺术也不乏以模糊和含蓄见长的优秀作品。海明威提出过所谓的“冰山原则”,至于西方象征主义诗人特别是意象派诗人则更是倡导象征、暗示与意象,反对明说和直陈。模糊,乃语言之共性(毛荣贵,2005:248)。但是,模糊美感在汉语中,它是主流美,而在英语中它却是支流美。汉语的模糊性呈现了更多普遍存在的个性特征。季羡林先生认为《二十诗品》妙就妙在模糊上,由此可见语言模糊性在英汉语中的审美地位的差异。模糊能给人以整体概念和整体印象,每个读者都能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正应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模糊性的意味深远之处。另外,汉语的语法集西方语言学中的语法、修辞、语用、语义等于一身,正如的老师黎锦熙先生说的那样,国语用词组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汉语更多的强调体验与感悟,重视个性与创造,常呈现出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其实,许多翻译家、学者都认为汉英翻译之憾,莫大于眼睁睁地看着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因为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应,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讲究意合意会,不求须眉毕现的分析,不讲严密的逻辑,而英语则呈现别样风景,重逻辑,讲分析,求形合,注重细节,欣赏客观描述,漠视整体效应。无论在翻译操作还是在翻译理论中,模糊现象都具有绝对性。邵璐(2008,3)的模糊法则认为模糊性不光体现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翻译理论同样具有模糊性。所以毛荣贵先生在论证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时,分别从汉语语法、意境、妍美、句法等四方面与英语存在巨大的差异,必然导致英文译本的美感磨蚀。以神驭形,孕育模糊,汉语表达才获得了英语所缺失的美学价值。这对于优秀的翻译家来说,是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的事情。他们面对英汉之互译中的精确美感与模糊美感,无非有四种基本的翻译方法:以精确译精确,以精确译模糊,以模糊译精确和以模糊译模糊(毛荣贵,2005:303)。而翻译中对于模糊语言的处理,常用的手法首先是以模糊译模糊,再从这一基本手法衍生出“以部分模糊译模糊”、“以模糊译部分模糊”或“以轻度模糊译强度模糊”以及“以强度模糊译轻度模糊”等无限多的方法和策略(邵璐:2008,2)。通过这样的手法,模糊语言的汉英翻译过程中有时灵感显现可化看似不可译为可译,至少可使磨蚀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在翻译活动中,原作作者的意图,作为原作读者的译者的期待视野与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三者的视野融洽就成了翻译的焦点。就翻译而言,视野融洽是为了保证原作的意图,文本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在译文中得到再生,从而获得译文读者的共鸣(周方珠2004:279)。只有这样的翻译,尤其是模糊语言的翻译,才能真正地将汉语的美感传达到英文读者那里,也才能真正地让英文读者欣赏到含蓄隽永,意境空灵,形神兼具的汉语文化的魅力。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许渊冲先生可以说是杰出的代表,他的翻译理论可以用“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来概括。具体来讲,“美”是指“意美、音美、形美”,其中“意美”是指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似”则是指“形似、意似、神似”,其中“神似”最重要,并以中西文化背景语言的差异为切入点,说明古典诗歌英译关键是要保证它在文化背景、意境、音韵上的原汁原味和体式上的相似。他的“美化之艺术”论是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和升华,但多了归纳和系统化的现代致思导向;他的“竞赛论”的翻译实践充分展示了汉语言和文化的优势和特点,有效抵制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此外,许渊冲教授的译诗八论,其中的“译者意也”是说翻译要传情达意,包括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罗新璋、沈苏儒、毛荣贵、张经浩及香港的刘靖之等学者。他们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传统译论的影响。

翻译美学及其模糊性的研究

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翻译研究的理论发展奠定了其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的地位,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今,翻译学在西方已成为一门显学;在中国,翻译学也朝人文学术研究的中心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4年2月,上海外国语大学被批准在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下设立我国第一个独立的翻译学学位点(二级学科),从2005年起招收独立的翻译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标志着我国翻译学学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翻译》,2004)。同时,国内众多的高校纷纷成立翻译学院或翻译系,复旦大学等三所学校还成为首批招收翻译本科的大学,这一切均显示了我国翻译研究的长足发展。理论的发展滋生了翻译研究的繁荣。近年来,笔者在夯实传统翻译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学习中外前沿的翻译理论,并付诸于科研和教学中。传统的翻译教学注重于师徒相授的经验式教法,强调“怎样译”的规范式翻译方法,而新的翻译理论和科研结果昭示翻译教学更应注重“为什么译”的描写式翻译方式。笔者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大学英语教学,总是巧妙借助翻译研究的新视角促进英语教学,以丰富英语教学的方法(可称之为教学翻译),同时也在适当的机会向学生们讲授有关翻译的技巧和知识,毕竟翻译也是英语学习的五项技能之一。另一方面,笔者也利用批阅学生翻译作业的机会,帮助拓宽学生对翻译的看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和实践水平(谓之为翻译教学)。而且,笔者在业余时间里仍不断借助翻译研究新的突破来探索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新思路。总之,理论研究对翻译实践,尤其对英语教学和翻译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最直接的使用范围是指导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而且还可以应用到实用翻译之中,这一点,笔者在翻译实践中受益颇多。翻译学这门新兴学科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尤其是模糊与翻译美学的结合,需要学习和消化的知识很多;本文仅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学者投身于将模糊与翻译美学的结合运用于英语教学中,以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笔者将会利用一切机会学习中外翻译前沿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来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寻求理论和实践的契合点,一方面以翻译理论描述和解释翻译现象,从而不断修正和完善理论,另一方面以理论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毕竟翻译也是应用型的技艺。为此,笔者将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模糊与翻译美学之间的结合并将其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上,如诗歌模糊的翻译,海明威作品模糊性研究等等,此即为笔者今后不断学习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