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1篇

1. 学生的问题。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的运用中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老师单方面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配合。这对于学生的自身素质、知识量的储备和学科的创造力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国教育体制过分的应试化,往往将学科的学习目标定确为成绩的考察,这极大的遏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考疑问的能力,而且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以往都是在老师的带领要求下进行学习,完全没有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参与其中,互动其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同伴间的互相配合、互相帮助是达到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不同的学生自身素质性格等等存在着差异。部分性格开朗的学生对于案例教学法的情景模拟的参与热情较高,配合能力较强,这在于活动中可能就会得到较多的参与实践机会。但是相对于比较内向的同学,不善于表现自己,参与度不高,没有更多的兴趣参与案例教学活动,这对于行政管理知识的学习就会处于一个不利的状态。同时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的运用中对于学校的班级人数有较大限制,对于各个学校扩招生源,学校班级学生量比较大,这样的教学环境对于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不利的,班级的学生过多,参与活动的机会可能相对减少,不能达到人人参与自然影响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的运用效果。

2. 案例的问题。案例的选取决定了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运用的成功与否。好的案例教学可以充分完全的将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表现出来,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行政管理学中的案例资源需要较大的完善跟补充。就数量而言,我国行政管理教学中的案例较少,对于案例教学在学科中的运用无法满足。同时,在较少的案例教学中西方的案例占较大比重,行政管理所学知识是结合我国基本国情运用到我国行政体制当中,对于西方的案例运用到我国的行政管理学中不够恰当,使学生理解困难,不容易融入到案例模拟当中。就质量而言,案例的选择标准较多,如时效性、有代表性、真实有效性等等,能够同时达到符合标准的案例很少。几乎都是符合一个或者两个,这对于案例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这些案例缺乏更新,一手资料较少,这对于案例的时效性和真实有效性都是一个考验。

二、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运用的意义

1. 教学观点的落实。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学科知识在学生的后继发展中的运用。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科的教学要以人为中心,要求从传统的传授行政管理知识转化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对于学生的尊重、指导和参与是案例教学运用的根本目的。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有利于以人为中心教学观点的落实。

2. 教学气氛的调动。传统的行政管理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老师独自讲解传授知识,学生只坐在下面听讲,被动的学习。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课堂气氛,老师在案例教学的活动中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的探索求知欲,学科的创造思考能力都具有很大的意义。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模式,调动了学习氛围,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行政管理知识充分的了解学习。

3.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老师选择鲜明具有代表意义的案例,更要求在活动中学生的配合跟参与。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的运用,这是老师与学生为了达到更好学习效果这一目标的共同努力。例如,老师在案例教学活动中,给出经典案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合自由讨论,在讨论之后让学生对于讨论结果发言分析进行自我展示,在展现自身的讨论结果时也虚心听取别人的结果,从而看到自身的不足,加以弥补。在这样的案例教学活动中,不但改变了单一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且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这对于学生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教育,更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对于学生后继投身到工作岗位是有很大益处的。

三、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的教学策略

1. 选择优秀案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老师对于案例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案例有利于学生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行政管理学学习目标的完成。老师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到自身对于案例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同时要考虑学生对于案例难易程度的接受能力。所选择的案例最好是我国的本土案例,行政管理学是贴合我国国情,实际行政管理部门的学习。案例的本土化有利于学生对于行政管理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优秀的案例还应具备真实有效性和代表性。老师要选择比近期和受关注度较大的案例,这便于学生很快的融入到案例情景模拟中,有代表性的案例有利于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对于所学知识的举一反三,归纳理解,达到最好的行政管理学教学效果。

2. 改变师生角色。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求老师重新摆正自己的角色。老师不仅仅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者跟引导者,更多的是邀请学生参与到案例活动中,充当与学生学习的互动者。学生也不再是只听讲的受教者,更多的是行政管理教学的参与者。经过师生角色的改变达到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跟学生在案例活动中相互协作,共同进步,为同一学习目标而努力。这是达到学生对于行政管理知识更透彻的理解和长久记忆的学习途径。

3. 革新授课技巧。成功的案例教学活动要求老师跟学生默契的配合。在活动当中,老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即使学生处于不了解、不知情的情况下,老师也能在最快最好的气氛中将学生带入到案例情景模拟。这对老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老师在教学之前对于案例的时间、背景、事件等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行案例分析然后联系实际的行政管理知识,创造活动范围和知识讨论空间等等。老师对于授课技巧的革新,有利于案例分析法在行政管理学中成功的运用,以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认识的强化加深。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2篇

案例教学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案例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自主性思维,能够熟练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然而高等职业院校的“填鸭式”教育早已经使学生养成了学习懒惰的习惯,学生不愿意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对于自己的想法不善于表达,只是一味地认可老师的看法、说法。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列举的一些例子内容较多,案情复杂,理论性较强,学生很难对讨论案例这一活动产生兴趣,有一些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很容易陷入窘境,时间一长,学生也就丧失了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二、解析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在其中引入真实的生活,在分析的过程中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职业情景,并且对其进行分析、理解,最终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职业的感觉,能够像真正的从业者那样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案例教学法最早是由英国的贝雷斯在十九世纪初期提出的,最早是应用于法律的教学当中,在十九世纪末期,哈佛法学院教授朗德尔也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自己的课堂。案例教学发展至今,其优势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一改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将灌输教学转变成了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法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案例教学具有互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学模式具有单向性,然而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可以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和教师共同构成课堂,这种双向的教学模式可以将“教”与“学”真正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2.案例教学具有情景性

案例教学可以将学生带入一种情景模式,可以对实际行动中的行政管理者的职业情景进行了解和感受,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了解、分析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尽快进入角色,面对实际问题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得出自己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3.案例教学具有自主性

案例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平台,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组织学生平等参与到案例讨论之中。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自主地将消极的学习态度转变成积极学习,学习的热情也会被燃起,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情绪日益高涨[3]。

三、解析案例教学在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优化措施

1.认真挑选教学案例

适合教学的案例应该是一个描述性的故事或者是基于一定的实事基础和情景创作的故事,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使学生能够在这个案例中有所收获。案例教学主要是为了借助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迪,因此,教学案例的选择对案例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视教学案例的选择,要尽可能选择真实性高、时效性强的案例,此外,选择的案例还要具有开放性和典型性。真实案例才能具备实际的应用价值,具有时效性的案例才能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可以充分地借鉴党和国家公开出版的报纸、杂志等,还可以关注一下各地区的政府网站或者其他一些可靠性较强的媒体作为案例资源[4]。从这些渠道获得的案例信息内容相对可靠,学生更愿意接受,自然就会提高其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开放性也是良好案例资源具备的基础性质,它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开放性的案例可以满足学生从各个方面对其了解、分析的需求。案件的典型性需要选择的案例能够充分地体现出行政管理工作的特点,要使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能够对某一类型的事件的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对教学过程进行完善

案例教学并不是课堂上简单地举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不断对教学过程进行完善。案例教学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在课前可以将班级同学分成几个讨论小组,班级同学可以随意选择,大家共同推选出组长,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最后由组长负责将讨论结果和意见进行统一,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其进行打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锻炼,责任意识也会有所增强。教师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要对案例提前进行剖析,要针对案例预设主题,并且要考虑到案例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案例的发生环境和背景帮助其学习分析[5]。

3.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

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的任务是艰巨的,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变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案例教学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它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案例教学法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系统规范的教学方法,20世纪40年代末,案例教学法被运用于教学中,显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行政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行政管理学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自身事务客观规律的科学,涵盖了行政环境科学化、行政组织合理构建、政府机构改革、人事行政管理、依法行政、行政监督、公共危机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行政管理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灵活运用行政知识解释和指导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深入理解和丰富行政管理知识。对于行政管理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法是避免“填鸭式”灌输的有效方法。行政案例是根据教学需要,将某些行政管理活动客观记载下来,经过教学准备,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策的真实案例。因此,案例教学可以把行政管理的现实问题带入课堂,公开讨论行政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适用性,既能强化行政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又能立足于真实案例深入分析现实问题,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热爱行政管理学的需要

行政管理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社会学科,多元的行政价值和多变的行政生态环境使得行政工作不断面临挑战,不同的解决方案产生不同行政后果。在行政管理学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行政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揭示行政管理的经验或教训,为学生提供分析方法、管理技巧和解决问题的体验,从而达到验证行政管理原理原则、引出某些原则或作为处理类似问题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提供案例,经过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讨论,培养学生根据不同背景的案例设计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的能力,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复杂多变的矛盾冲突和多维分析抉择中的艰难性和挑战性,为寻找实现目标的各种方案,做出合理的决策并从中认识到行政理论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需要

20世纪3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和公务员培训课程已应用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西方教育界一直非常流行的教学方法,大批行政学专家、案例教师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合作编写了系统的行政案例,建立了行政案例库。案例教学成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实施教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案例教学法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中国,在高等院校产生较大影响并受到重视,也被广泛应用于行政学院的培训课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法是基于特定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融汇于特定的案例分析的一种教学组织架构和教学过程。它强调以案例为基础,在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按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对案例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进而获取真实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灵活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这也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宗旨与目的之一。

二、行政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决定着行政案例教学的效果,成功的案例教学需要科学的组织教学过程和精心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师生准备阶段

在课前准备阶段,授课教师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熟悉案例内容。了解案例的背景并对相关信息做出透彻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知识点,争取对案例的内容有所扩展,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二是明确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教学要求,对教学要点做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的划分,选取恰当的行政管理学案例,通过重点和难点的讲述,有的放矢,更好地显示案例教学的辅助作用。三是统筹安排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讨论什么、提炼什么、如何实现案例教学的预设效果、如何评价案例教学效果等问题,需要教师事前做出详细的系统安排,以突出案例教学的“点睛”作用,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也需要相应地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课前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理论知识。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以学生的讨论、分析为主,尽管教学案例具有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但万变不离其宗,学生通过已有的理论知识储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自己已理解的理论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顺利地应用于案例分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二是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独立分析、理解和掌握案例内容及其所反映的基本理论。学生在阅读、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需要灵活地正确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找出不同案例所蕴涵的基本管理规律,得出个人的分析见解,并积极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发现各自的独到之处,从而有助于从多层次多角度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案例教学阶段

选择和编写优质的教学案例是成功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同时也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关键之所在。反映行政管理学的案例收集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教师本人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概括力,通过生活实践、社会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在社会实践和调查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发现、挖掘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社会管理问题,充分发挥教师本人对行政管理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撰写具有一定真实性和典型性的案例。这种方法要求教师本人具有很高的学术功底和文字功夫。二是依靠教师本人,及时寻找摘录书籍、报刊、杂志上的案例或者从电视、网络上下载视频案例。相对而言,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素材取舍能力。通过案例穿插、小案例讨论、综合案例讨论和专题讲座报告等形式,使案例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关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既突出了讲授重点,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案例分析不设参考答案,允许自由设疑、自由思维、自由讨论和自由选择,从而形成一种自由讨论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至关重要。学生习惯了听课和记录的教学模式,不习惯参与讨论的教学模式,导致部分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善于消除学生心理障碍,要鼓励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为什么,大胆质疑,勇于激辩;要给予积极参与者正面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当案例讨论产生交锋,教师应当及时疏导、鼓励讨论深入。总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行政案例教学的目标才能实现。给予学生较长的讨论时间和较多的发言机会,让学生自己思考,寻找答案,加强学生行政管理学思维能力的素质和解决现实管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思考

(一)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案例的作用,但也不能完全依靠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为了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掌握行政管理学的思想和方法,目的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培养。所以,案例教学仅仅是行政管理学理论教学的辅手段,理论教学才是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教学为主。

(二)正确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存在多种模式,有先讲案例后讲授理论、先阐明理论后给出案例或案例理论同步讲解等模式。不同的模式,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因而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不同模式的选择,不要拘泥于某一种方法。同时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得当才能使学生对案例中所包含的管理理论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而学生也需要改变传统被动的“灌输-接受”的学习角色,积极参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师生之间平等沟通,课堂变成动态的、发展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案例教学才能实现预定目标。

(三)课堂案例教学的管理考核问题

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分把握一个重要原则,即师生应当在各阶段中定位各自的角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学生是主动者和主导者。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针对那些带有个人鲜明特色、多元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价值取向,教师和学生应给予科学的评价、积极的认可和善意的指正,甚至对独特的见解报以热烈的回应。案例学习成绩的评定是案例教学考核问题的核心。在行政案例教学中,学生成绩表现于案例阅读、案例分析、案例讨论、书面报告等各案例教学实践环节,所以案例学习考核不能采用单一的方式,而应该采用动态多项综合考核方式。案例学习考核的内容包括:案例阅读的讨论提纲考评、案例讨论的发言考评、案例书面报告考评、案例考试考评。累计相加的方法,最终形成学生案例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分数的评定方式,最好采取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以教师考评为主,这样有利于学生成绩相对的公平性和权威性。

四、结语

总之,将案例教学引入行政管理学课堂,以案说理、以理评案,较好地实现行政管理实践发展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当然,行政管理知识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要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行政案例教学方法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小劳伦斯•E•列恩著,郄少健等译.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斌.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价[J].教育与职业,2007(1).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4篇

(一)实现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越来越多的独立学院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目标一般定位为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作为未来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在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时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这种能力不可能通过传统的‘粉笔+讲课”的教学方法培养造就,而案例教学是培育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磨练他们战略决策能力的最好方法。

(二)满足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特征的需要

传统教学方式的授课方法一般是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其逻辑起点是较正式地阐明概念结构和知识体系,然后用例子来论证,教师授课辅之以音像、阅读、习题和练习等有效方法传递技术、原则和具体事实。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产生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又服务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对实践高度依赖性的专业特点决定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贴近社会实际需要。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在该专业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除了适度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外,更需要加大案例教学方式的比重。不同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尽一致,但大同小异。其中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中,诸如行政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地方政府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技术等等,大多适宜采用案例教学法。

(三)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理论业务水平的需要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按照书中的理论体系、知识结构等既定模式进行讲授,这种方式只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教学技巧,按照书本将理论知识讲述清楚即可;而在案例教学中,因其是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将理论和实践融合贯通。要熟练地驾驭和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日积月累地实践和摸索,决不是经过一、两次简单的培训或观摩他人的教学就可以运用自如的;行政管理方面的理论和案例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相关案例素材的搜集、编写必须与时俱进,贴近社会实践。要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担任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惟有持续不断地提高理论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四)针对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生源特点因材施教的需要

从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生源状况来看,学生大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兴趣爱好广泛,具备一定文体特长,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理念,动手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全面。多年的办学实践表明,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才艺比赛等方面往往能取得优于校本部同类专业学生的成绩,他们在人际交往与沟通、组织与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更为突出。但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不很扎实.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够,文化课成绩较差。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生源的特点决定了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将他们吸引到课堂上来并提高教学效果适宜采用案例教学。案例具体、形象、生动、有情节、吸引人,通过场景化的分析和解读,不仅能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有效引导他们“思考,’、“发问”和“释疑”,促使其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有效实施面临的障碍

目前,作为管理类专业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我国很多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都程度不同地采用案例教学法,但其在具体应用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在师资力量方面

案例教学是完全不同于传统满堂灌式的全新教学方法,教师在其中的角色类似于电影导演,导演水平的好坏高低直接决定着影片的质量。因此,案例教学对老师的组织教学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行政管理专业在许多独立学院还属于新办专业,师资力量原本就不足。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占据主导以及对教师进行案例教学培训的缺乏,又使得能够熟练运用案例教学的专业老师更是风毛麟角。由于该专业教师大多是从政治学和社科专业发展而来的,因而其知识结构中政治理论知识所占比例很大,而其他学科知识,特别是经济学、管理学知识相对欠缺。另外,该专业教师的实践知识不够,行政管理实践经验的缺乏会对案例教学造成制约;进行案例教学需要付出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独立学院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许多老师没有主动地加强学习以提升自己的案例教学水平的热情和激情。即便是那些积极尝试案例教学的教师,在案例选择、编写、组织课堂讨论、总结等环节上都还存在诸多不足,其实践和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在案例教材和案例信息库建设方面

选择和编写好教学案例,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所选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客观性、时效性、思考性和难度适宜等特征。当前国内各高校自己编写的行政管理专业方面的案例教材并不理想,缺乏经典案例,而且案例更新跟不上社会变化的实践。每所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在加强学科建设,但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造成低水平的重复。总的来看,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所能选择和使用的案例教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知识点案例多,综合性案例少;二是偏重定性研究,忽视定量分析;三是国内政府管理案例多,国外政府管理案例少;四是政府管案例多,非政府公共部门管理案例少;五是着重于描述说明,背景和数据材料介绍少;六是体系不统一。案例信息库建设的不重视与高校之问的相对封闭性,致使有限的案例信息库无法实现共享,由此导致案例教学所需的行政管理案例资源不够丰富。

(三)学生素质方面

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个人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基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式,让学生直接运用行政管理理论知识来分析、研究、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但长期以来,尤其是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差,不少大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而不是积极主动地思考,习惯于死记硬背,而不是质疑批判;习惯于接受现成答案,而不是自己去寻找答案。由此导致学生对案例教学普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1)部分学生不重视案例讨论课,他们不愿意课前认真阅读案例材料、查找相关资料、撰写发言提纲;(2)部分学生缺乏团队意识,不习惯小组讨论问题,课堂发言不积极;(3)部分学习小组成员存在较严重的搭便车现象,直接影响实施案例教学的效果。因此,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大多数学生对实施案例教学畏难心理较重,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不高,案例教学也就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四)基础设施方面

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不等同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而是一种模拟式的教学实习,因而需要一定的教学投入并建立专用的教学设施,才能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由于独立学院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母体的教学资源,不仅教学经费投入少,而且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在现行的案例教学中,除少数院校的案例教学设施比较先进以外,大多数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缺乏足够的信息资料、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室、完善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和高质量的课件等。滞后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更不能提升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五)教学安排方面

教学安排方面,许多独立学院一级行政管理专业要招好几个班,而专业教师人手不足,只能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以笔者所在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为例,教学规模常在60人以上,开班上课的人数偏多,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无法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难以调动和激励每一位同学参与进来,导致大部分同学消极应对,这种教学安排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推进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措施

(一)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师资队伍案例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加强案例教学师资培育工程,造就出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师资队伍。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应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引进高层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开设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培训班,或者是组织相关承担案例教学任务的教师到其他高校(有条件的可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行案例教学观摩活动,以提高其案例教学技巧和教学技能;通过机制创新,激发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加强独立学院与公共部门的互动,独立学院应创造条件通过专业教师在政府或其他公共事业部门挂职、担任顾问等形式,激励老师积极申报和参与政府公共部门的科研课题,促使教师更深地理解行政管理的相关理论,避免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有条件的独立学院还可以从政府和其他公共事业部门聘请部分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深的领导干部,兼职担任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案例教学老师或进行专题讲座,或者聘请有着丰富行政管理经验的已退居二线的党和政府的高级领导干部担任行政管理专业客座教授,以补充和增强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师资力量。

(二)加强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材和案例信息库建设由于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搜集制作成本很高,为了提升案例教材的质量,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全国开设行政管理专业高校的专业建设情况,指定在相关行政管理专业建设领先的高校分别作为这些课程案例教材的主要搜集制作主体,引入竞争机制,优先拨付所需经费,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案例信息库建设,促进高校之间分工协作,克服各高校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三)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学生适应案例教学的能力学生方面,在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介绍行政案例教学,消除学生对行政案例教学的心理障碍;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多种答案。这样经过反复学习和领会,学生无形中就会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教师通过养成虚心聆听他人说话的良好习惯,言传身教地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增强其说服他人的能力。

(四)加大投入,加强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独立学院应从有限的财政中拨出资金,支持和加强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包括订购行政管理专业方面的图书资料,建立一些专用的案例教学教室、行政管理案例库、行政管理模拟实验室、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等,通过体制创新共享独立学院母体学校行政管理专业已有的案例教学资源等。

(五)调整教学安排,改革传统的学生成绩考核内容和方式在案例教学已成为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一种主流方法的今天,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组织应采用小班形式,以笔者从事案例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体会来看,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人数规模应在20人左右为宜。教学评价或教学考核绝非教学活动的终止和总结,其本身也属于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评价是引导教学的重要手段,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首先,在案例教学初始,应明确告知学生有关课程考核的规则与要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核,恰当安排学习计划和调整学习方法,避免诱发不良的应试心理而“死读书、读死书”。其次,在案例教学期间,加大平时考核在结业成绩中的权重。考核事项可包括分析案例写心得、撰写学期论文、难点热点辨析讨论、知识点自学答问、学习态度等方面。最后,优化考核考试制度。传统的以期末书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手段过于单一,难以全面衡量学业水平。因此,要实行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既重视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达到全面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四、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围绕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地进行案例教学

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因此,独立学院要根据历届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的反馈信息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该专业的教师要基于独立学院的“三本,’教育层次定位,结合“后大众’时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背景,在分析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社会适应性要求的基础上,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入手,有计划地进行案例教学,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 行政管理专业 学生 创新能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Use of Case Teaching to Enhance Students' Innovative Capacities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U Xiling, HUANG Shuji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se has a teaching mode interactive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ss, comprehensive teaching participation and e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use of case teaching, administrative professional help enhance students'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knowledge-based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so as to enhance its ability to innovate.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he administration of teaching, case teaching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nd obstacles. To this end, we should start from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four aspect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enhanc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tudent; innovative ability; enhance

1 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理论诠释

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是专业教学从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向实践应用过渡的前置性“接口”,是在高等学校开展对学生的职前培训。它试图通过体验式案例,使学生从感性经验中中学习和理解行政管理理论知识,认知和体验行政管理实践过程,发现和掌握行政管理的一般性规律。行政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主要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教学模式的互动性。作为一种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而且使得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同时进行。第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案例教学主要是对教学案例进行模拟、分析和讨论,要求学生融入案例。学生作为案例事件的参与者,需要身临其境地面对实际问题并寻求答案。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第三,教学参与的平等性。 在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的角色是信息传递者、引导者、倾听者,而学生则是案例教学的主体。这样,在案例教学和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与探讨之中,充分体现了体现了教师引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结合。第四,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案例教学涉及到众多环节和不同领域,同时也有必要借助多元化的和教学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好地达成教学效果,体现案例教学的综合性特点。

行政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案例教学对本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案例教学是激发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前提。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在行政管理理论研究与生动的行政管理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具有解决公共行政问题的情境感特性,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案例教学是构筑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知识基础的重要途径。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区别,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积极去思考问题,主动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辅知识,并注重知识的现实性运用。最后,案例教学是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有益方式。“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案例教学更具有威胁性和挑战性,因为它更为民主。”在案例教学的氛围中,学生可获得与教师平等交流的平台,并有助于激活对传统教学模式下专业知识的批判和创造性反思。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创新思维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启迪创新潜能,同时也取得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2 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在国内深化教学改革和行政管理学科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之下,案例教学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得到了逐步引进和运用。但是总体而言,我国行政管理学科建设起步比较晚,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不利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案例教学的地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由于中国高校对于案例教学重要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加之高校教学模式长期形成的教师讲授灌输、学生听课记录的“填鸭式”教学路径,使得不少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按照案例教学的要求,学生必须是一个主动参与者。而目前就学生的现状而言,在从被动接受者向积极主动参与者的转变过程中,他们尚存在一定的适应性困难,不利于良好的案例教学氛围的形成。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案例教学的地位,科学地选择和设计行政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案例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亟待加强。一方面,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教材建设和案例库资源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强化。由于国内行政管理专业发展起步较晚,案例教学更是姗姗来迟,更多地是依靠引入西方国家的案例资源来弥补本土案例的匮乏。这些案例由于缺乏“中国语境”,因而很难引起中国学生的共鸣。而且,在实际案例教学中,教师往往中选择一些脱离学生知识储备条件的、情节过于复杂的“经典案例”,也会导致学生无从下手,进而影响其参与讨论的兴趣和案例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对案例教学的配套设施建设重视不够,案例教学的基础设施较薄弱,也会使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影响教学质量。

再次,案例教学方法尚不规范。由于在行政管理专业引入案例教学仍处于摸索阶段,不少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科学内涵把握和理解不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这种误区和障碍主要包括:一是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子,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说明,缺少案例教学过程的回应性、启发性;二是案例教学与理论传授相脱节。事实上,理论传授是案例教学的支撑,学生只有在掌握一定基础概念和理论的前提下,才能对案例展开充分的分析与讨论;三是教师易陷入角色误区,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容易充当自由角色,任由学生自由讨论;或者充当讲解员的角色。总之,这些不规范的案例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导致学生对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从而使得他们的创新意识不强烈,创新思维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最后,案例教学评价体系有待优化。从教师的角度而言,现行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与教师教学方法的新旧、上课质量的优劣关系并不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也不足。同时编写行政管理案例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案例却不能作为研究成果。此外在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方面,仍然只侧重于评价,忽略了对学科教学中创新的评价,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教师缺乏推行案例教学的动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缺乏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学生考试内容、成绩的评定标准等都与案例教学没有紧密的联系,加之案例教学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容易对案例教学产生畏惧、甚至排斥的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 进一步运用案例教学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把强化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出发点,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改进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力求在学科教学与学生培养之间找到结合点。

首先,强化案例教学理念,营造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氛围。在强调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要积极转变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互动关系,而案例则构成了他们沟通的平台。在以案例为基础而构筑的沟通平台上,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关系。作为案例讨论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去思考。必须要明确,案例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以启发为途径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对教与学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是有效施行案例教学的先决条件。

其次,加强案例教学内容和设施建设,搭建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基础的优质平台。一方面注重完善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材和案例信息库的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库,高校也应加大对行政管理案例教材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一批典型高质的本土化案例教材。同时,行政管理专业教师也可鼓励学生一起自主进行案例库的收集、积累和编写,尤其是具有时效性和本土化的案例,实现从被动等待案例向主动收集、整理案例资料的转变。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大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高校可以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建立一些专用的案例教学模拟教室、行政管理案例库、决策分析模拟厅、电子政务实验室等,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基地。

再次,规范案例教学方法,注重有益于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每个环节需要规范运行,注重技巧,关键在于促进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事先选择合适的行政管理案例,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查阅资料有所准备,消除对案例教学的心理障碍。在课堂讨论阶段,鼓励学生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多种解决方案。并及时对课堂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对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疑问进行信息反馈。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和监督者,言传身教地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同时增强其说服他人的能力,为案例教学营造一个有效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经过反复的学习和领会,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的思维习惯,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完善案例教学评价体系,激发有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力。一方面制定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激励机制。确保高效的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建立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效果测评系统。跟踪研究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实践,建立与之配套的教学效果测评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改项目《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行政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小劳伦斯・E・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郄少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崔宪宏.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四个关键环节[J].太原大学学报,1999(4).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 案例教学 问题 对策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向学生讲述一个基本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即教学案例),学生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后会从中有所收获的教学过程。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运用着重培养学生的“类行政管理人员思维”能力,即在面临各种压力的困境中,利用不充分的信息做出决策,解决公共问题,并依法行政与管理的能力。与国外相比,我国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起步晚,虽受到了许多高校的重视,但是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尚未充分发挥出公共管理教学的优势和作用。

1 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在公共管理教学中的经验以及其他教师的交流切磋等,发现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重视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公共问题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

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的案例教学处于起始和探索过程中,课程教学主要还是以讲授式教学为主,案例只是用来说明理论的例证,案例教学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且现在的公共管理课堂上,仍以传统的授课方式——“满堂灌”为主,案例则变成了证明观点的“例证”。并且对案例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只是表面上作些理论分析,对微观的细节和情节设计考虑欠佳,拿不出详细的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大多是理论对理论,对案例分析浅尝辄止,而且案例教学比例不尽合理,与国外相比,如哈佛大学对于30个学时的课程,一般只有2小时的理论讲授,28学时为案例教学,而我国则在理论教学上所花时间过多,对案例教学所花时间较少。如公共管理学,54学时,一般老师最多安排4-6学时应于案例教学。

1.2在案例选择与编写方面过于粗糙,达不到案例教学目标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国内外现有的案例库中精选,或者亲自动手编写教学案例。国外一些大学的公共管理案例库的建设是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形成的。中国公共管理在短暂的二十余年发展中还没有建立公共管理案例库,所积累案例又是以国外的为主,不能满足案例教学的要求。许多国家在使用商业案例上,模仿美国的做法获得了成功,但他们发现在公共行政管理方面使用案例困难大,很难成功。这是因为每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是本国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的体现,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受文化传统的影响,而这些方面每个国家是不同的。因此所选案例应尽可能贴近我国现实,使得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践也更具指导意义。公共管理案例选编存在以下偏差:国外的案例过多,可控性差;案例主要来源于二手材料,真实性差;案例主题局限于琐碎小事,缺乏理论上的敏感性;案例可讨论性差,无法引起不同意见的争论;案例描叙中夹杂着选编者的分析、评论、结论,缺乏客观性。

1.3教师的教学定位不准确

传统上认为案例教学就是在课堂上使用一两个案例,证实课堂上所说明的理论观点,就认为是案例教学。而且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讨论中的片面言论或错误之处急于纠正,严格控制学生的讨论与言论,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给予评点,导致学生发言有顾虑——怕说错话,致使即打击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又不能使案例讨论自由地、充分地展开,另使学生过于关注教师的评论,不能很好的吸收他人长处,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而有些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当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相互争论时,他(她)旁若无事,放任自流,不能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与引导,对于学生争论的焦点问题以及提出的错误言论一概避而不谈,使学生对于讨论的方向把握不准,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浪费狠多时间。

1.4学生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别

大部分学生所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材上的知识,成了理论知识的接受器、储存器、考试的机器。在我从事公共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有两个层次的学生,一是二本学生,另一个是三本学生。在开展案例讨论中,明显感觉二本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高,而三本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要差一些;同样,在一个班的案例讨论中,能力较强的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力一般和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欠佳。案例讨论一般采用分小组先讨论,后按小组上台发言的方式进行,结果每次都是几个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上台发言,案例讨论的结果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得到了锻炼,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因不敢或不愿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没有得到锻炼,造成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差,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2 提高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效果的方法

2.1积极筛选合适的本土化案例

2.1.1选择合适的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开展注意:一是所选案例应尽可能贴近我国现实,使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二是所选案例最好是一些知名或学生熟知的组织单位的案例,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在案例教学中,应着重启发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应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的公共管理原理来分析问题,同时也应使学生关注同类案例的差异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原因,以培养其应变能力。

2.1.2案例要尽量本土化

公共管理案例在我国没有任何积累,普遍使用国外教材,因国情不同,这些舶来品严重的“水土不服”,有些国外MPA培训教师带来的案例让中国学生摸不着头脑。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本土案例:一是学生必须熟悉国内组织的管理实践,积极地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和知识去剖析个案,有利于提高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技能,为日后主要在国内从事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国内公共管理与国外公共管理在文化、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只有首先明了国内的管理环境与实情,领悟了管理理论知识的内涵与本质,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外的管理实践并加以借鉴。所以,只有用中国自己的案例,走案例本土化道路,才能更好解决中国公共部门发展的问题,才能更好培养中国的公务员。

2.2培训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教师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加大师资培训投入,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从校外挑选优秀名师开展培训讲座,或挑选有潜力、有意愿的教师送出去培训。所以高校相关机构应开设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培训班或组织相关教师到其他高校从事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观摩活动,另外,政府部门要重视高校教师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过程,要像2002年开始的中国启动公务员海外培训计划——“中国领导人发展项目”一样,培养熟悉我国公共部门管理运作的从事公共管理教学的教师到我国各公共管理部门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经过这样培训的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侧重选取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案例,而且在内容上会注意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涉及特定的公共管理实践进行案例的选取和阐释。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政府危机管理等案例,如亲身体验,就能将具有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国高校公共管理本土化教学案例很好结合,这样创新出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方法,从而实现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法研究与实施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统一,培养出熟悉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者。

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课堂组织能力,增强案例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确定好案例讨论的形式,明确学生的认知和角色,并为其营造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争论的氛围,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及主要观点进行总结与评价。并且要处理好案例教学中的活泼与秩序,激励与约束之间的关系,防止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出现越位和缺位的情形,避免在案例教学中唱独角戏,或者不能接受学生不同意见,一味强调教师个人权威的现象出现。

2.3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参与意识

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学生是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任课教师要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学生知识能力水平上的差异,根据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案例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对于懒于参加案例讨论的学生,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调动其积极性,改变部分学生落后的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使其明白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可采用专题的形式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采用新鲜、有趣的案例吸引学生,诱发其讨论兴趣。可采用“头脑风暴法”的形式,讨论之前喝点啤酒让人兴奋起来,另外,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勇于发言者给予的平时成绩高等手段,让学生感到压力,使其产生动力和紧迫感,还可采取小组对抗赛、辩论赛来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

2.4研究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方法

不同的公共管理案例有不同的案例教学方法。公共管理案例分三类:一是说明型案例,即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公共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事件、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这些案例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并且是完全开放性的;二是政策咨询性的案例,它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和为特定的问题,提供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要是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给出一些不同的见解,并对不同的见解进行评估;三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主要是提出理论假设,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的内容,目的是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发展公共管理理论。对于说明型案例,主要是将学习者置身于复杂的现实生活环境之中,使其体验到政府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的各种压力,复杂性;对于政策咨询性的案例,是提高学习者有限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分析复杂问题时的能力;对于理论发现型的案例,是使学习者通过对行政现实素材的分析,更好地理解已有的行政理论,并提出自己特有的对该问题的看法或主张。因此,对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3 结束语

公共管理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进,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通过采取积极筛选合适的本土化案例、培训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教师、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参与意识、研究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方法等方法来提高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效果,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沈亚平,王骚.公共管理案例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9.

[2]林忠.案例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9).

[3]卢文刚.公共行政管理教学方法改进与优化[J].中国行政管理,2005,(2).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字:案例教学法;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学习法起源于1920年代,从美国哈佛商学院开始开始提倡,那时是采用一种非常特别的案例形式进行教学,其中的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事件和真实情境,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们主动加入到课堂讨论与探究,在实施了教学案例法之后,起到了非常大的成效。但是最开始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被学校和教师所看重,直到1980年代,才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并且对案例教学法进行特别推荐,诉说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并且还把案例教学法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然而我国的教育行业在1990年代才开始研究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其实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本质上就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这种方法没有特定的解决办法,并且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是激励者与设计者,在旁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与分析,这种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是一个非常有知识的人,通常扮演着知识传授的角色。

一、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现状和不足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与分析技术的前提下,才会使用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现阶段的教学发展下,案例教学法还在探究阶段,也就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推广时间太短,在过去的行政管理专业中,学科的隶属关系为:法学-政治学类-行政管理。其中并没有案例教学法相关的学习内容。直到1998年,我国的教育部门才开始对高校的专业进行调整,增加了很多的管理类学科,行政管理专业也开始在许多高校的管理类专业中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注重实践与案例的方法迅速的影响和渗透到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来。从这时开始,案例教学法才yulu.cc被重视。我国的案例库的构建也才刚刚起步,从全世界的行政管理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案例库对行政管理专业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案例库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哈佛案例库、加拿大毅伟商学院案例库、欧洲案例交流中心。而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都还没有构建起规范的案例库。虽然我国也有一些专家和学者根据自己知识与了解整理了一些案例集,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案例库资源还是非常匮乏的,尤其是结合了地区的实际情况之后,案例就更加凤毛麟角了。造成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就是项目的经费不够,构建案例库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撑。第二点就是研究人员的动力不足,这项研究投入大费用高。第三点就是行政管理专业的特殊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的对象是政府。我国案例的使用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规范,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因为案例使用的不规范性导致我国的案例教学法进入了一些误区。最大的误区就是把案例自然而言的就当成了例子。第二个大误区是太重视案例而忽略了理论基础。第三个误区是老师的角色产生混乱。

二、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创新思路

首先我们要从案例的来源出发,要大力加强案例的编写、收集、选择等工作。案例教学法效果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受案例集编写质量的影响。在很多的原始材料中,许多的材料与教学案例不相符,比如有一些新闻内容,弘扬社会主旋律、突出典型的味道非常重,然而对事件本身的细节过程描述的非常少;有一些比较新鲜的行政现象,媒体方面更偏重吸引读者的眼球的角度来报道新闻,失去了事物的规范性与客观性的专业陈述;而且在有些的学术刊物中,文章作者更偏重从自己的设计结构模型去观测,因此就缺少了多角度与全局性的论述。

在案例的使用方面,应该规范案例教学法的程序。案例的选择上遥有蛇毒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素质情况选用繁简相宜、难度相当的案例。首先,案例不能太简单,学生一看就会的情况下,就不愿意往下学习了,因此,案例需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案例要多包含一些必须要运用到的知识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渴望,让他们主动动脑筋去思考案例问题。同时,案例也不能太复杂,太复杂的案例学生的可操作性又不强,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情况变得消极厌学。我们还需要把案例教学法和学生的实习结合起来。按照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让大学生在实习之前见过更多的经典案例,能使他们的实习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就是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与讨论的过程来进行学习,在需要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时候,他们能够更快速地回忆并合理的运用。为了使案例教学法更加有效,学生的学习环境必须能为他们提供案例准备及讨论案例、分析结果的机会,需要安排学生面对面的讨论或者通过电子通讯设备进行沟通。为了能够使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更有作用,首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第二步,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提升为注重能力提升;最后一步,应该注意并重视双向交流。在案例教学中,分别为学员自行准备、小组讨论准备、小组集中讨论、学生一起总结等步骤。对案例也有要求,需要真实可信、客观生动,并且案例要具有多样性、相关性、典型性。案例教学法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中,老师不仅是老师并且也是学生;能够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案例教学法生动具体、直观易学;能够使学生们集思广益。因此,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单位: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李会龙,1982年生,男,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律师法学。 

参考文献 

[1]黄水群,陆春,韦文洁.案例教学法在卫生法学课堂教学应用中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社区医师,2016,(27):58.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共行政;案例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公共行政教学,并非单纯传授知识,还要求培养学员的行政能力。以往常认为教学就是学知识,能力的培养靠实习。结果,教学中学的是规范的、抽象的、原则的内容,实习时接触到的是丰富的、具体的、变动的现实。这就出现了课堂讲的不现实,现实存在的进不了课堂的情况。这种情况显然有待改进,而行政案例教学法则不失为已证明行之有效而又较易开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一、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意义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教师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在案例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与纯粹的理论教学方法相比,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方法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于1780年首先使用,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时候,以“为21世纪准备领导人”为口号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开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在广大高等院校受到重视,也被广泛应用于行政学院的培训课程,丰富了公共行政管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简言之,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公共行政学理论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形象、生动的案例将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公共行政学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案例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合作协助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高等院校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案例设计环节

1、案例设计环节是公共行政课案例教学的基础环节。我国公共行政学案例教学大多是针对党校公务员培训和MPA教育的,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在实践经验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而普通本科生则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在公务员培训和MPA教育中开展案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来提高学员的实际决策和领导能力,具有很强的职业化倾向,而普通本科生的主要目的则是掌握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并初步了解公共行政的实践。这个重要区别要求对高校本科生进行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时不能简单照搬和套用在党校公务员培训和MPA教育中使用的案例教学方法,也不能直接模仿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案例教学方法,而要运用符合本科生实际情况和需要的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方法。

本科教学过程所选取的公共行政案例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形成的事件或场景,每个案例都要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公共行政课教学的核心理念、实际教学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案例设计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所谓“课件”,它至少有三个要素需要考量:一是必须从公共行政的实践中择取具有代表意义的,能够反映行政事件客观规律的案例;二是必须结合本科教学的特点,选择有一定深度、难度的案例;三是必须对提升公共管理者的素质有帮助。首先是案例的选择。公共行政案例应该是国家行政管理实践的一个缩影,因此所选案例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其内涵具有普遍意义,通过对其分析可以获得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这类案例的材料源很多,如图书报刊、影像资料中的行政事件和历史影像资料;政府网站上的公共行政事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事件,等等。针对教育对象不同方面素质能力的提升,案例的选择可以多种多样,如法律素质的提升,可以从一些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案件中取材;能力素质的提升,可以选择一些政治名人如何在复杂情况下破解政务难题的事例等。其次是案例的加工。确保案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并不是排斥案例的加工。有的案例要从大量的图书报刊、影像资料和文字素材中选取反映同一个主题的相关材料进行整合加工;有的案例是通过参观访谈、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等方式获取原始材料,然后通过整理、剪辑和技术加工等方式对这些材料进行综合处理,最终制作成的教学案例。为了教学效率的需要,对有的行政案例要去粗取精,否则,案例事件过于冗长,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公共行政学具体章节的理论内容与具体案例所蕴含和针对的理论内容匹配起来,进而重新调整公共行政学课程内容的体系安排,实施“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的循环滚动方式。在这种循环滚动的课程安排中,每一个单元的案例教学都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启下”即“先案例启发后理论学习”,从案例教学中引导出即将学习的新的理论内容;“承上”即“先理论铺垫后案例检验”,在案例教学中来检验和扩展学生对刚学习的理论的掌握情况。这种循环滚动模式,要求将这种课程安排到每一个单元的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可以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包含公共行政学两个以上理论内容的一个综合性案例,其所包含的两个理论一个是前面章节刚讲授的理论内容,一个是即将要讲授的下一个章节的理论内容;第二种形式是包含公共行政学两个以上理论但由两个简单案例组成的案例组,其中一个案例包含前面章节刚讲授的理论内容,而另一个案例不仅与第一个案例在背景、领域、主题等方面相关,而且还包含即将要讲授的下一个章节的理论内容。这样,可以将公共行政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紧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贯穿整个教学周期的“理论学习―案例检验与案例启发―理论学习―案例检验与案例启发”式的循环滚动进行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中,理论教学时间占整个课程教学时间的60%左右,案例教学时间占整个课程教学时间的40%左右比较合适。

(二)组织实施环节。这个环节是一个由“需求调查”、“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三个基本阶段构成的循环系统。

1、需求调查。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需求调查就是在刚开始实施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之前或在实施完一个周期的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之后,以座谈和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的需求和反馈。需求调查的内容应该涵盖三个基本方面:第一,学生对公共行政学课程的基本评价,包括学生对公共行政学课程的兴趣程度、对课程内容难度的感觉、对课程内容的自学程度、对当前案例教学作用的评价及其原因等方面;第二,学生对教学案例的需求,包括对不同时代的案例、不同地区的案例、不同难度的案例和案例的数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第三,学生对案例教学具体操作的要求,包括案例讨论的时间安排、案例的布置方式、案例的展示方式、案例的讨论方式、案例教学中的分组方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们与本专业相结合,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关于如何进行课改的问卷调查。恰逢2009年教务处开始在全校大力推广教学改革,笔者组织全班同学以本专业的课程《公共行政学》为例,针对全校开展了一个关于教改的问卷调查。具体措施:第一步是对我校所有开设了公共行政学课程的专业的学生通过焦点团体访谈和整群抽样的问卷方式进行了公共行政学案例教学的学生需求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学生需要怎样的案例教学――襄樊学院公共行政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案例教学学生需求调查报告》;第二步是依据调查报告的结论和建议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落实和运用公共行政学、公共关系学课程案例教学方式,在案例选择以及案例教学的环节和形式上进行多方位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挑选在教学中效果良好的20个案例并制作成规范的案例课件;第三步是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撰写完成教改论文《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意义及其模式构建》;第四步以“如何了解真实的公共行政?如何学习公共行政理论?”为主题进行公共行政学学习交流活动,以学生自己经验漫谈的形式很好地推广了如何利用案例来学习公共行政学理论的方法。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了课改的意义,也使教师们了解了学生所需,提供了课改的方向。

2、教学准备。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准备是根据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需求调查的结果来为课堂上的案例教学的实施做好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建立和完善适合学生需求的公共行政案例库。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实习观察等方法来广泛搜集公共行政案例,入选案例库的案例要符合明确的理论针对性、现实性、可分析性与可争论性、内涵的丰富性和典型性的特征,案例库中每一个案例的资料要包括案例标题、引言、正文、结束语、思考题、来源说明、相关附录资料、适用章节、教学目标、分析要点、课堂安排等各个部分,并尽量将案例库中的每一个案例制作成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或者视频资料以提高案例资料的可读性;第二,提高任课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承担组织课堂活动、调动课堂气氛、与学生平等参与讨论、总结与点评案例等多种功能,这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提问能力、思维引导能力和总结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可以通过教师自身学习、互相观摩教学活动、参加相关交流和培训项目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第三,必要的物质准备,包括多媒体教室、挂板、卡片等在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中需要的教学设施和工具。

3、教学实施。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实施就是在公共行政学课程中具体实施案例教学活动。

三、教学具体实施环节

由于高校公共行政学课程与公务员培训和MPA教育的课程在课时数量和教学管理制度上的差异,要求案例教学在课堂上的具体操作既不能将其当作简单的举例说明,也不能过于复杂繁琐,而是要求适用、简洁、高效。这种具体操作包括“案例布置”、“案例讨论”、“总结点评”三个基本步骤。

(一)案例布置。案例布置就是向学生提供案例内容并规定讨论的议题和具体要求。案例的布置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事先布置,即在一次理论教学课结束时给学生布置案例讨论的任务,在紧接着的一次案例教学课上进行具体讨论,对于比较复杂的综合性案例多采用这种方式,以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了解案例本身及相关资料,能够利用两次课之间的教学间隔时间做充分的准备;第二种方式是当场布置,即在案例教学课堂上即时布置,然后就开始讨论。无论是那种方式,需要根据案例自身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案例展示方式,包括由教师口头表述、由学生口头表述、由学生阅读分发的书面文字材料、观看多媒体课件、观看影视资料以及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模拟表演等不同方式。

(二)案例讨论。案例讨论的方式应该多样化,最少可以运用以下四种基本方式:第一,全班自由发言,即在案例布置之后,让课堂上的学生围绕讨论的议题畅所欲言,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第二,小组代表发言,即将全班学生分组,先由各小组讨论,然后让小组推举代表总结本小组的观点在全班发言;第三,小组辩论,即先将全班学生分组,然后各组之间展开辩论,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发言都代表本小组的观点;第四,主题式发言,即先由一个或几个准备充分的学生做完整的主题发言,然后由其他学生自由向主题发言者提问,主题发言者尽最大努力回答这些提问。在案例讨论中,可以采取的分组方式也是多样的,包括按名册顺序平均分组、按当时座位情况就近分组、由学生自己自由组合、按照学生所持的不同观点分组以及按照案例中的不同角色将学生分组等。其中,由学生自己自由组合、按照学生所持的不同观点分组和按照案例中的不同角色将学生分组的讨论效果更为良好。

(三)总结点评。在学生讨论发言完毕之后,教师必须要对案例讨论进行总结点评。总结点评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案例本身,包括案例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问题、案例的理论意涵、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和障碍以及实际情况的发展趋势等;另一方面是学生发言的情况,包括学生观点的合理性和全面性、创新观点的可取之处、语言表达的情况以及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四、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延伸

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延伸是指在课堂案例教学之后,让学生尤其是兴趣浓厚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堂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渠道,作为对时间有限的课堂案例教学的补充。比较实际的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扩展模式包括以下方面:

(一)行政论坛,即举办定期的行政论坛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举办定期的公共行政论坛,作为学生在课后互相交流、互相探讨的制度平台。每一次论坛确定一个主题,这个主题体现在公共行政领域新近发生的案例中。每一次论坛既可以由教师做主题报告,也可以由水平较高的学生来担任报告人,还可以邀请有关的政府部门负责人作为主题报告人。

(二)考察实习,即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习活动。公共行政学课程案例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课堂,还需要走出去了解实际情况。积极建立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关系,广泛扩展学生的见习、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实地的参观考察或见习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政府的实际运作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会带着课堂内容,要求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作真实的场景再现及具体操作。对此,笔者曾经带领公共事业管理学生深入走访了襄樊市周边的几个乡村,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调查,之后各组合作写成调查报告。之后,全班同学评选出最优的调查报告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一学习过程强化了同学们团队协作的能力。当然,这种校外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困难,可就地取材,如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公关大舞台,包含着多层面的公共行政实践活动,只要善于发现、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非常多。

(作者单位:襄樊学院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卢文刚.公共行政管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与优化[J].中国行政管理,2005.2.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档案馆是政府文件的归口管理单位和主要聚集地,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赋予其一种新的身份,即政府现行文件的法定公开场所。新身份的确立为档案工作带来机遇,也将带来诸如理论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新挑战。

从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专门机构就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问题着手进行调研,到2007年4月5日国务院第492号令的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前后历经八年时间终于问世了。众所周知,我国信息资源80%由政府掌握且多数不向公众开放,如今《条例》的问世,被各界人士视为中国建立阳光、透明政府的重要里程碑。而对于承担法定公开责任的单位——各级档案部门而言,《条例》的颁布既可以说是促其实现为民所知、为民所用,真正发挥信息服务职能的机遇,但同时也给这一机构在传统理论内涵、工作方法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带来新的挑战。

一、《条例》的颁布给档案工作带来机遇

1.《条例》为档案工作中现行文件的公开利用提供重要法律依据。据有关方面的统计,中国信息资源约80%由政府掌控,这80%的信息资源中又有80%未被利用。毫无疑问,这一状况无论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科学研究,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信息公开方面的相关法律依据。

《条例》第二条指出,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明确了现行文件公开的客体;第十六条指出,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例》明确了现行文件的公开是档案馆的一项重要业务,也就是说,在档案馆(室)施行现行文件公开是有法可依的;同时,从行政机关角度予以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条例》不但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强的法律后盾,实现了我国档案信息管理水平与世界的接轨,而且也为现行文件公开利用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

2.《条例》促使档案馆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并展示“人文关怀”。一个国家档案工作水平和档案事业发达程囊的标志之一就是档案的开放程度。过去,利用档案大多是政府行为,人们的档案利用意识也相对较弱。《条例》的颁布促使档案馆提升了文化服务性、公共性和亲民性,充分展示自身的“人文关怀”,并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的开放程度。

在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只是规定了不公开的内容,他们认为不公开之外的都应该公开,即所谓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相比之下,我国也从两方面体现了这一原则,而且更具中国特色:一方面,《条例》规定了主动公开的基本要求和公开的内容、各级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重点内容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申请公开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规定了政府公开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不能公开,除此之外,都可以公开。这样,第~,可以防止行政机关把一些重要的信息不予公布,或随意公布,或由于认识差异对本应公布的而未公布,在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主动陛、时效性和针对性的同时,刺激了相关历史档案的开放和文件归档后的及时开放利用。第二,把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地予以公布,可以方便群众知晓政府信息,迎合群众进行“文化休闲”活动的趋势。目前,许多档案馆在节假日也开馆服务,正成为公众一种新兴的时尚休闲场所,还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发班车,往返接送利用者,充分发扬了档案馆作为文化部门的“人文关怀”精神。档案馆已不再是让人敬而远之的圣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亲民、开放的公共服务机构的形象。

3.《条例》促进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在我国推行电子政务的背景下,不仅有行政机关主动提供的纸质文件,更有大量的电子文件以网络传输或通过拷贝的方式传人档案馆内。《条例》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信息,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由于事物的联系性和继承性,研究一些现行文件必然需要档案的支持,为此档案馆就可乘着现行文件的“东风”,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信息资原网络建设。例如,加强档案资源的整理、促进档案的数字化、与政府网站联网、与国内外优秀档案网站联网等,使利用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方便地获得所需售皂,促进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二、《条例》的颁布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挑战及对策

1.档案基本理论需要“与时俱进”。《条例》的颁布,从法律角度保障了档案馆公开现行文件的合法性,但关于现行文件公开的实践,仍需要学术界重新思考一系列与之有关的档案学理论问题。

(1)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需要补充、完善和发展。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文件一般先由形成者产生、保管和利用,然后是半现行期在机关档案室中度过,非现行时期在档案馆中保存。然而,根据《条例》规定,政府必须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一般都是现行文件)及时提供给档案馆等部门,为公众提供利用服务,从而使文件运动阶段与保存地点之间原始的对应关系被打破,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受到挑战。对于此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已经过时、失效,必须对其存在意义持肯定态度,从文件运动开始就对如何同时发挥文件的第一和第二价值进行研究。

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档案学者弗兰克·厄普沃德提出的文件连续体理论,构建了一个由文件形成者轴、业务活动轴、价值表现轴和文件保管形式轴组成的坐标体系,用以描述文件生成、管理、保存中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其连续保管模型能更好地说明文件各阶段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以及相互转化的可能性,提示文件、档案工作者以整体的、联系的观念管理文件。因此,用文件连续体理论及实践对文件进行补充、完善和发展才是出路。

(2)回归原著并从哲学角度重新把握档案价值理论。我国档案价值理论认为,档案的第一价值(档案对于形成者所具有的价值)与第二价值(档案对社会即除档案形成者之外的其他利用者所具有的价值)间呈现继承性的线性关系,即随着第一价值的逐渐消失,第二价值才显现。这显然与政府信息公开所呈现的现实情况是矛盾的。《条例》中对政府现行文件公开的规定,除了能实现其第一价值外,更加体现其对于公众的社会价值,即第二价值,第一价值与第二价值在文件形成之初就同时发挥作用,档案价值的作用扩展期由过去的几十年时间缩短到几周或者更短时间,且文件价值并j乍墟I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相反可能是呈减小的趋势。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我们应该回归到谢伦伯格关于文件双重价值理论的原著中去寻求解决方法。原著中关于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的原文是“Drimary value"和“secondary value”,即主要价值和从属价值。在哲学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同时存在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样,主要价值和从属价值属于价值的两个方面,同时存在于某一阶段和在各阶段中相互转化都是合理的。

(3)全面、准确地把握档案开放问题,并注意优化馆藏建设。我们都知道,根据《档案法》的规定,一般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的非涉密档案即可分期、分批向社会开放,却往往忽略了对于非涉密的、与生活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档案可以随时开放的规定,这对于现行文件归档后继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根据相关规定,文件一般都是在形成后的第二年归档保存。为此,必须注意在档案馆公开的现行文件与文件归档后形成的档案相互重复问题。

一旦同内容的文件归档,则应随时对其进行处理,无论是电子文件还是纸质文件,以免造成馆藏重复,浪费资源。

2.档案管理机制与体制需要“与时俱进”。

(1)关于文档管理一体化的问题。《条例》的颁布对文档管理一体化实施的迫切性要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管理一体化,包括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一体化,特别是组织机构、管理机制问题。在我国,文件是由国务院办公厅为首的政府系统负责保管的,而档案管理则由国家档案局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协调。档案馆开放现行文件,横跨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两个系统,必将面临管理体制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沟通和联系,整合资源,真正实现文档管理一体化。其次是信息利用的一体化,以往我们档案工作更多关注的是档案的利用,认为现行文件尚处于办理阶段不宜开放。但文件的管理最终是为了提供利用,只要现行文件不涉及国家、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且现行文件和档案只是价值形态不同,内容和载体完全相同,我们有什么理由阻止文件作用的及时发挥呢!可见,文档管理一体化不仅适用于数字化的电子文件,对于传统的纸质文件同样有效,它必将加强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联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利用者。

(2)变“集中式”保管为“系统化”管理。随着电子政务的推行,大量电子文件应运而生,传统的“集中式”保管档案实体的制度逐渐显现出弊端。在实际工作中,“系统化”管理由于其共享性,往往采用逻辑归档,即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只是将管理权限向档案部门移交,不再强调实体“集中”。同时,档案部门为了文件的准确、真实、可靠和馆藏的优化,也更加注重对文件实施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因此,我们要变简单的“集中式”管理为“系统化”管理,使现行文件与档案、政府部门与档案部门、管理者和利用者都发挥各自最大的作用,达到系统最优,创建和谐的文档管理系统。

(3)关于开放与保密的1司题。中国法学会信息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表示:《条例》的公布会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必须关注法律文本背后的制度设计,完善、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就包括《档案法》的完善。长久以来,我国《档案法》更注重于保密方面的规定,对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文件和档案的信息公开1司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造成重保密、轻开放的现实状态。而且,与《条例》中对公开日期的详细规定相比,《档案法》中相关规定耍显得笼统含糊得多,这是一个需要及时填补的法律空白。《档案法》立法机关、档案行政机关和各专业主管机关,应积极配合,开展此项工作的研究。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政府预算与管理

基金项目:集美大学第五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Y0908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由于案例教学是培育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的最好方法,自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开创性地将案例引入法学教育以来,案例教学法很快被医学、商业、公共管理等学科广泛采用,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中。20世纪八十年代初,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目前,我国许多专业、许多课程也开展了案例教学,但在《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却比较少,本文拟在这方面做些探讨。

一、《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

《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作为财政学专业的核心之一,具有综合性、法律性、应用性等特点,在该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具有重用意义。

(一)有利于加深对政府预算与管理理论的理解。教学案例必须具有良好的教学价值。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政府预算与管理教学案例必须是能恰到好处地说明政府预算与管理中的某一个理论,服务于某一理论。这样,通过案例的教学,便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政府预算与管理理论的学习和思考。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对政府预算与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政府预算与管理案例是在政府预算与管理领域已实际发生的典型事例,能涵盖政府预算与管理实践上的普遍性问题。通过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可以让学生直接触及政府预算与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进而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这一点对本科教育尤为重要。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传授知识,答案常常是标准的或唯一正确,学生不能有别的想法,导致思维僵化,墨守成规。而在政府预算与管理案例分析和讨论中,是没有标准答案或唯一正确答案的,而且事实上也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正确答案。只要学生给出的方案可以自圆其说,有科学根据,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必须创造性地思考,不拘一格,独具匠心,才能得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解决方案,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有利于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目的。通过案例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政府预算与管理理论的理解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政府预算与管理问题的能力,而且由于在案例讨论中会引起广泛的争辩,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观点和立场,这时要求学生正确处理与争辩人的关系,从而无形中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协调合作、尊重他人、听取他人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既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又学会做人。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和分析利用资料的能力。案例教学除要求充分理解案例资料本身以外,在讨论前还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从中获得支持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有效证据。在当今信息社会,要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快捷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本身就反映了一种能力,而且种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正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案例教学能让学生的这种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一)明确案例服务的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并不是在讲课过程中随意拈来的有趣故事或为调节课堂氛围而穿插的花絮。它必须具有明确的政府预算与管理服务内容,要么是为验证某一政府预算与管理理论,要么是为说明某一政府预算与管理概念。能否良好地服务于某一教学内容是判断一个政府预算与管理案例是否良好的重要条件之一。当一个政府预算与管理教学内容有许多备选案例素材可选择时,应选择与教学内容吻合度最高的案例素材作为加工对象,使制作出来的政府预算与管理案例具有良好的政府预算与管理教学价值。

(二)明确案例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案例教学的教学目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元的,但不论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在案例设计时都必须事先明确。如,为加深学生对政府预算与管理理论的理解,为掌握一个概念,为训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创新思维,等等。只有在案例设计时就明确教学目的,才能使案例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设计教学案例争议“引擎”。所谓争议“引擎”是指教学中能引发讨论冲突的问题,因为有冲突才值得讨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是一个教学案例的必要条件”。争议性是对一个案例开展讨论的基石,它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并辩论,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搭建平台。如果一个教学案例的结果已经确定或一目了然,无法发动学生展开争议,那么这种教学案例可以说没有什么教学价值,应该废弃,重新选择,选择那些已经具有可供设计为争议“引擎”内容的案例。

(四)教学案例的形式设计。教学案例的形式可以有多样性的设计。可以是文字、视频、音频、图片或综合形式,具体采用什么形式,可视教学内容和案例内容而定。由于文字案例具有简便、成本低、不用特别设备的特点,在政府预算与管理案例一般采用文字案例较多;其次是视频案例,因其具有直观性,在教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视频案例也经常使用;而音频和图片案例较少用。

(五)筛选案例。由于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的案例素材比较多,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目的,结合案例素材的内容、可争议性、形式等方面,选择预期效果最好的素材进行加工、筛选,进而得到最佳的教学案例。另外,一个好的案例通常强迫学生通过争议做出自己的决定。比如,当你面对案例中的情景,将会如何处理?你如何评价案例中人物或事件?在案例筛选中还要注意简洁性。课堂讨论必须要谈到管理和分析的原则性问题,要求案例简洁而有针对性,过于复杂累赘是不可取的。

三、《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实施

(一)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案例设计好以后,便进入案例教学的实施。案例教学实施的第一个阶段是课前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事先设计的教学案例材料提供给学生,预习案例内容,初步思考讨论主题,并形成自己对问题的初步看法;然后是广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进一步思考讨论主题,并修正自己对问题的最初看法,形成讨论发言稿,撰写案例讨论准备报告。教学案例材料最好在正式教学前1~2周提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熟悉案例内容,并广泛查找阅读资料,思考案例讨论主题。提供时间太早了,到正式教学时反而易忘记,而太晚了,可能时间不足,准备不充分,效果也不好。案例教学准备工作做得好坏会直接影响案例讨论效果,要求学生花足够的时间做好充分准备,并需告诉学生,正式教学前要检查准备工作,提交案例讨论准备报告,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准备充分。

(二)教学案例的阐明与分析。案例教学课堂上,应把案例内容深入透彻地阐述清楚,让学生充分理解案例内容,并结合案例所服务的理论内容学习。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原因、讨论主题等进行初步的客观分析,并且分析时不应带有个人主观判断,这样可以为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留下尽可能多的空间。

(三)教学案例的讨论。案例讨论可以视学生人数情况采用分组式讨论和发言式讨论两种。学生人数较多时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即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6~8人为佳,并设一个主持人,人数太多会影响讨论质量。小组成员自由发言,其他成员参与讨论争辩,主持人负责做好讨论记录。分组时应根据学生提交的案例讨论准备报告中的初步观点,为激发讨论、防止讨论一言堂情况的出现,尽可能将观点相反或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组,而不应将观点相同甚至完全相同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组。学生人数较少时采用发言式讨论,即以整个教学班为讨论组,由学生自由到讲台上发言,台下的同学自由参与讨论争辩。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在学生中标抽取5~7人组成评委,对同学的发言作出评判和提问。这种讨论方式相比分组讨论更规范正式,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言语、临场发挥的能力。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要求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记录好案例讨论心得,不得做与案例讨论无关的事情。

(四)教学案例的点评。案例教学学生讨论完以后,任课老师应对案例讨论做一个简要点评和总结,启发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使学生对自身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完善。点评要注意的一点是,除非存在明显的错误,一般不应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做对与错的评判,尤其是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新思想、新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有根有据,就是有价值的。

(五)撰写案例讨论报告。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撰写案例讨论报告。一般认为,案例讨论完了,案例教学过程也就结束了,其实不然。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案例教学资源的效率,案例讨论完了以后,要求学生课外再去撰写一份案例讨论报告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撰写案例讨论报告,学生可以总结案例讨论经验,吸取其他同学发言中的有益观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在老师点评的启发下,再次反思案例,进而得到提升认识。因此,撰写案例讨论报告是一个再提高的过程。

四、《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效果及经验总结

(一)教学效果。《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教学效果。主要在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无与伦比的教学效果。通过事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1%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法要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有89%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对案例教学课的兴趣普遍浓厚。

(二)经验总结

1、《政府预算与管理》课程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应大力推广应用。

2、案例筛选非常重要。尽管政府预算与管理方面的案例素材很多,但选取到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案例并不容易,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耐心搜寻。只有合适的案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有一次案例教学课,由于案例选材不是太好,结果课堂案例讨论就显得不热烈,教学效果也普遍反映不太好。可以说,案例筛选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成败。

3、案例教学过程应完整。一个完整的案例教学过程至少应包括:(1)案例教学课前准备阶段(提交案例讨论准备报告);(2)教学案例阐明与分析阶段;(3)教学案例讨论阶段;(4)教学案例点评阶段;(5)撰写案例讨论总结阶段(提交案例讨论总结报告)。为保证案例教学质量和效率,这五个环节是缺一不可的。教学案例讨论阶段固然最重要,但缺乏准备阶段的案例讨论是没有基础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而阐明与分析阶段是引导学生,提高讨论质量。点评阶段可以进一步增强效果;撰写案例讨论总结报告可以使讨论效果进一步升华。有许多案例讨论不太注重准备报告和总结报告工作,是案例讨论的效率损失大增。

4、案例教学的学生人数应适当。一般来说,30人左右比较合适,人数太多太少都会影响讨论效果。人数太多了,授课老师顾不过来,人数太少了,影响讨论的广度和深度。当学生人数到100人左右时,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应分成两个组讨论。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财经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案例教学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为建设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为培育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光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烈的创新精神和意识,能够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相应的作用。而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因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师生互动性,有效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案例教学法在应用型行政管理类人才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及其在应用型行政管理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关于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870年,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是哈佛商学院引以为豪的标志之一。1980年,MBA培养项目“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于大连理工大学成立”,这一培训基地是由中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20世纪90年代,案例教学法开始应用于我国教育学界。它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把客观存在的真实情景经过典型化的处理设计后,形成便于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然后通过独立思考和互相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中,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通过有效的组织,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研讨过程中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案例教学法很好地解决了知识传授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转换,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

(二)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类人才的有效途径

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培养这些能力的两个途径。一方面由于许多行政管理专业教师是直接从学校进入高校工作,导致自身就缺乏基本的行政管理实践经验,只能从理论上进行泛泛解释;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限制,又很难安排学生到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系统的实践技能培训。因此这两种方式很难满足应用型行政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看来案例教学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手段。首先,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学生需要对搜集到的大量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这种实践活动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其次,案例教学法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在案例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设置讨论话题,分组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再次,案例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生布置案例分析报告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再次,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以尊重学生创新性为前提,不要求学生寻求唯一的正确答案,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分析案例,这有助于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二、案例教学法在应用型行政管理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在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案例库需要丰富与提高

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具有一些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这些案例的选择对于确保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意义重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行政管理专业案例库有诸多弊端影响了教学效果。一方面,“洋案例”多,国内相关成熟的案例少。由于受文化背景的制约学生对案例理解有困难、学生收集补充资料的难度大等原因直接导致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兴趣不高。另一方面,旧案例多,新案例少。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日趋深入,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实践也飞速发展。由于没有及时总结这些实践经验,导致案例库更新不到位,这使得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用的资料较少,从而影响了应用型行政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教师缺乏驾驭案例教学课堂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一般包括案例准备、案例呈现、案例讨论和案例总结四个教学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双向互动。特别是在案例讨论环节,要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模拟情境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驾驭课堂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习以为常,还是以单向的讲授方式组织教学。有些教师缺乏案例教学的技巧和技能,使案例讨论环节形同虚设,草草了事。这就违背了案例教学的双向互动的优势,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标。

(三)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案例教学要求学生转变为行政管理主体,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互动,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一些有创见的解决方案。但是,一方面由于长期受单一传授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同学慢慢养成了被动学习的惰性;另外,案例缺乏吸引力和教师缺乏教学技巧等原因影响了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导致课堂上缺乏争辩,更没有激情与碰撞,把本来应该是富有激情的案例教学课变成讲故事,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提高案例教学法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类人才效果的对策

(一)提升行政管理案例库质量高质量的案例库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专业教师

应该根据课程特点编写、选择、设计高质量的案例。具体的讲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突出专业性原则。行政管理主要是研究解决政府管理过程中对公众影响较大的公共问题,因此在选择和设计案例时一定要突出案例的专业性,这样才能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二是要坚持本土化原则。洋案例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在于学生往往对案例背景不熟悉再加上文化冲突,因此,在筛选案例的时候,优先考虑本土案例的选择,或选择其他就读学校所在城市的,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调研和分析,让学生在仿真的场景中进行体验,产生对所学内容的知行合一、融会贯通。三是坚持时效性原则。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作为启发式双向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就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主体地位,教师要把自己设计成导演和协调者,围绕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设计教学环节,才能提高自身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高案例教学的驾驭能力:一是充分准备案例教学前工作。精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熟悉案例环节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解读案例,预测各种情景脚本,做到运筹帷幄。二是善于使用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讨论。在案例研讨的环节,教师要时刻控制全场的气氛,如果学生表现积极,现场气氛比较热烈,教师可以适度地推波助澜;如果现场气氛比较沉闷,教师应该扮演助推器和催化剂的角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三是精心准备好案例总结。在案例总结环节,教师要点评整个讨论过程,对表现积极的同学予以表扬,总结主要观点,指出学生的思维盲区,启发学生对深层次问题进行探索。四是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实践经验。学校要提供实践锻炼平台,为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调查学习搭建桥梁。

(三)培养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参与意识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提高主体参与意识。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把案例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还要给学生布置做好课前的知识准备工作,查阅案例的背景资料和理论知识,为案例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挑选案例,教师只是给予参考性意见。其次,运用教学技巧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团队合作和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案例教学,课前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通过小组分工讨论,大家集思广益,思维共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角色扮演可以模拟案例中的角色,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学生作为未来行政管理者的角色意识。

参考文献:

[1]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

[2]宁骚.公共政策学案例精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行政管理学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一经问世,就成功地引起了学界的广泛重视。作为一门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行政管理学要想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与现实行政实践分析的有机结合,就必须要在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

一般而言,行政管理教学中對案例分析法运用有案例研究和案例分析两种基本模式。案例研究即简单案例,由芝加哥大学首先开发使用;案例分析即复杂案例,由哈佛大学首先开发使用。无论是案例分析还是案例研究,都可以满足行政管理专业与行政实践活动接轨的愿望。在行政管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和老师双方都是受益者。对学生而言,案例教学可以增加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者;对老师而言,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行政管理学课程是对实践性、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案例教学法刚好给教师提供了积累素材,提升教学能力的机会。

鉴于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本人从事行政管理教学的实践经验,本文主要分析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对策及建议。

二、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学中的应用原则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把学生和老师纳入到交流与合作的教学体系中,案例教学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行政学案例选取的针对性。首先,行政学案例选取的针对性意味着教师必须从本节课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出发来选取案例。绝对不可脱离中心议题。其次,针对性要求案例的选取及分析过程必须兼顾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术水平。学生是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倘若学生不能充分地理解案例,无疑此次案例教学失效了。最后,有针对性的案例大都具备典型性,普通的行政学案例既不能激起学生讨论研究的兴趣,也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上。因此,在选取行政案例时,教师要利用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学术嗅觉,通过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方式选出最适合本节课的专业理论知识的部分。

2.行政学案例选取的时代性。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更要关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教师选取案例时要密切关注时代的发展,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公共政策问题,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深入的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

3.行政学案例问题的预设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课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就将案例问题设置好并将问题的中心和答案控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计划之中。预设性是行政学案例教学必然要求,即便案例再恰切,若缺少预设的问题、引导及点评,都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并且,行政学案例的预设性还要求将所涉及的问题集中起来,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目的进行问题设置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点。

4.案例分析过程的互动性。行政学案例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学生和老师双向互动的过程,失去了哪一方,案例教学都失去了其根本意义。学生要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并积极发言,教师要注重案例教学后的反思和总结,及时总结经验,必要时可记录成案以便于接下来行政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发展。

三、行政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课程中实施的时间较短,在现实教学中,还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1.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足。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降低,配合度低。一方面,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思维模式使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讨论。在学生看来,教学仅仅是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此外,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便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上课效率急速下降。另一方面,当前高校的考核与考试制度并未把案例教学纳入评分机制,大多数案例教学只是一种形式,并未引起学生和老师的重视。

2.教师技能与经验的缺乏。由于我国高校案例教学的滞后性,导致很多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缺少讲授案例技能的专业培训,并且“重理论、轻应用”的传统思维给教师进行案例教学设置了思想障碍。从课前的案例选取、课堂上的讨论分析再到课后的反思与总结,需要教师对课堂要有很强的把控性。由于很多高校老师不具备丰富的案例教学经验,导致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或“过度混乱”的两个极端场面。

3.案例库的建设与更新滞后。大部分高校老师依然沿用20世纪80、90年代编写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案例,而这些案例已不能顺应当今社会的变化以及行政管理学科自身的进步发展,本土案例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着不足。如此种种原因,造成了大量贴近现实、适应社会发展、实用价值强的本土案例的严重缺乏。

四、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应对策略

1.巩固学生主体地位。高校老师有必要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第一,教师应积极构建轻松自由的学习交流氛围,消除学生面对案例教学时的消极心态。第二,教师应积极开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自由交流的有效渠道。第三,教师应积极给学生创造发言机会,鼓励学生并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最后,教师应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依托,积极转变授课方式,倡导合作交流型学习方式,培育学习主体意识。

2.正确选取有效案例。“案例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教学的成败。”因此,高校老师在选取案例时必须要依照针对性、时代性、预设性、互动性的原则,重视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流程设计。既要有负责人来全程负责案例的选取和设计,又要求成员参与评审。评审的成员可以是学生代表也可以是其他任课教师。

3.恰当进行教师角色定位。在行政学案例教学中,老师主要承担组织和协调的角色。教师必须转变自身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例如:在案例讨论前的准备阶段,教师要选好案例并预设有效的问题;在案例的分析讨论阶段,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后的总结阶段,教师要做好评议,最好形成案例报告。

4.提高教师案例教学技能。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教师在做好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要通过参加一些培训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其次,教师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教师必须要掌控好课堂案例讨论的走向,使分析讨论有序的进行下去。

5.教师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科中的运用,要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核心。行政管理学科很强的时政性也要求教师自身行政实践的素质。因此,教师在假期或业余时间创造条件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管理活动,对提高案例教学有效性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美)小劳伦斯·E·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6.36.6. 

[2]赵宏斌,周伟.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74. 

[3]李庆钧.崔金云.公共管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 [ J ].扬州大学学报。2002:2. 

[4]余成跃.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探索,2011(3).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行政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国家普遍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也被引进到公共管理学科中。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把实践知识更好的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在案例教学的行政管理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案例教学的定义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教学技巧,这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加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案例中的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做出理论讲解,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案例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更加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讨论有助于课堂的活跃性。

二、行政管理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原则

(一)选择典型案例

在行政管理教学的案例选择上,应该注意选择典型有代表性的案例。行政案例本身就是指那些国家或政府机关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的关于行政管理的案例,一般这种案例都是根据一定的时间顺序记录下来的。这些案例一般是经过典型处理之后的,更加能够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理解能力。这些典型案例能够准确地反映在一定的时期,国家政府机关的行政实践的缩影,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方便理解,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分析获得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保证案例的真实性

案例虽然不是整个行政实践的照搬,但是在进行行政管理教学中要尽量保证案例的真实性。案例在输入档案时,难免会加入作者的主观意识,在某些方面不能完整的反映行政实践的真实情况。这些带有一定主观意识的案例进入行政管理教学之后,会对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这就违背了案例教学的实际意义。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案例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正规大型的机关报纸等刊登的那些案例。这些报刊报道的那些地方行政管理实践的案例都经过认真的考察,有较高的可信度。案例选择上也可以选用网络上的一些热点事件,但是在整理资料时要根据那些政府网站或者官方网站的意见评论为主。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可以让学生更加客观的理解行政管理的实际操作,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选择近期的案例

推进案例教学之后,得到了多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但是很多部门在实施的过程中,大搞形式主义,忽略了案例教学的实际意义,选用的案例大都是一些过时的案例,对学生学习的意义不大。这些时间较长的案例,容易给学生造成距离感,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当时的行政实践的意义,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讨论和学习上也容易产生问题。

(四)案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应该注意选择的案例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进行变动。行政管理的理论知识讲授的过程中,穿插一些相关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在进行行政管理的实践问题探索中,更应该加入那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针对性强的案例教育,可以让理论知识和实践高效的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效率会有大幅的提升。

三、实施案例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教师转变思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行政管理中运用案例教学之后,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发生变化,产生了一种新的互动关系。案例教育要求课堂上有更多的互动环节,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教师和学生的相互质疑和交流。这就将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同样重要的地位,教师不再是整个课堂的操纵者,学生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教师的职责发生了变化,针对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组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案例教学中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也应该及时适应这些改变,更好的进行行政管理教学。

(二)模拟案例情形,趣味教学

案例教学中,教师针对选择的案例可以进行案件清醒地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案例的真实情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以事件参与者的心态分析讨论探讨问题,得出的结论也会更加客观,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会进一步提高。在进行案件模拟时应该注意要忠于案件的真实情况,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案件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整理,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全面理解行政实践,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实践经验。这种趣味教学的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行政管理教学的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三)建立教学案例资料库

案例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先进成果,国外的很多院校也十分重视案例教学,并且已经建立起了成熟的案例教学资料库,并且每年都会进行整理和编辑,增加新的教学案例,保证资料库的案例的时代性。行政管理本身就需要了解一定的实际案例,所以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更应该建立起案例的资料库,既可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还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案例,丰富知识。案例资料库建立之后,还应该进行阶段性的更新,保证资料库案例的真实性和丰富性,让那些真实有代表性的案例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案例资料库的建立对行政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行政管理学;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法由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创,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形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课堂教学方式。具体方法是以典型案例为平台,在学生掌握有关基本理论知识,根据教学要求,由教师引导和问题设计,让学生以独立思考或开放合作的方式,使其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专业能力。案例教学法虽在工商管理课程的教学和培训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模式,然而,案例教学法在我国行政管理教学中还处在借鉴、探索阶段。

一、行政管理学课程开展案例教学必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将生活中的真实典型事件引入课堂中,在老师积极引导的前提下,学生在案例中不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积极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师生角色交互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案例教学法也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样,学生就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能够积极思考、自主分析、独立创新,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案例教学法也可以让学生进入案例描述中的特定情景和角色中去,独立思考问题、积极寻求答案,也提高了学生表达意见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的沟通表达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当了教学环节中的主要角色,学生需要摆脱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养成的对教师的依赖习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须独立查阅有关资料和文献,通过独自或者与同学合作的形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这种积极的自主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自主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课前的大量准备为在课堂上发言讨论、思维的碰撞提供了可能,这种循序渐进的自主学习—发言讨论—解决问题的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人际沟通表达的能力。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前案例的选择上下工夫,还得在充分熟悉案例的基础上合理设置问题,案例分析中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把握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走向。教师除要系统地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且由于行政管理类课程实践性较强,授课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国家行政管理理论发展和事实动态,这无疑会对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框架及教学责任心等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这样无疑就会锻炼教师的教学思维,积累了案例素材,提升了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

二、行政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的现状

20世纪30年代,案例教学法逐步在美国的公共行政领域中发展起来,该方法首先由哈佛大学创立。目前哈佛大学的案例库有一万多个案例,而且每年都有20%的更新,哈佛每年不菲的案例销售收入为其案例库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巨大支持。发展至今,哈佛的案例教学法形成了一套系统健全、操作规范的教学模式,给社会输出了大批商界和政府精英。

在国内,行政管理案例教学起步较晚。因学科设置和划分合理性不够,行政管理学科以前隶属于政治学类,偏重于宏观价值,重视原理、轻实证,使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20世纪末,教育部才对高校的专业进行了全面调整,修订并颁布实施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行政管理学专业才在很多高校开始开设,借鉴工商管理学的教学模式,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才被逐渐提上行政管理教学的日程。在专业领域,借鉴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我国的学界专家、相关学者也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体会收集、整理、编写出一些案例集,如《公共政策学案例精选》(高等教育出版社)、《应用行政管理》(暨南大学出版社)、《行政管理学案例教程》(中山大学出版社)、《公共管理案例教程》等,为行政管理案例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导向作用。然而在案例教学上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是案例库并没有系统化,不专业、不规范,案例的本土化稀缺,在师生中激发不出足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差;另一方面是经费不足,对案例的调查、编写及整理耗费时间、财力和个人精力,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研究人员的个人积极性。在教学环节上,对大多数老师而言,案例教学虽说耳熟能详,但在实践教学中由于缺乏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系统培训,缺乏一定的教学技巧和经验,教师角色混乱,案例的选择针对性不够,没有很好地将教与学加以结合,加之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普遍较弱,使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教学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三、行政管理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途径

案例教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互动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过程动态性和结果多元性的特点。为让案例教学法成为行政管理教学模式中一种普遍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下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建设行政管理专业案例库

从宏观上讲,领导应重视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模式,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强化组织管理,大力鼓励各地方教育单位对本地方典型的行政管理案例进行整理编写,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对经典行政管理案例统一入库,并组织专门人员对其管理、更新,形成具有时代感、本国特色的经典案例库源。除此之外,还应做好行政管理专业案例库的推广,充分运用现有传播媒介,让更多的同行了解运用案例库的经典案例。

2.提高教师案例教学水平

对课堂指导者进行定期培训,让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形成规范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明白在案例教学法下,教师不做课堂的主体,更多的是担任组织和协调的角色。首先,授课教师应摆正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位置。“导航”“导演”“导游”,是教师在整个案例讨论中扮演的角色,不断强化自己的职责,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发挥师生的潜能意识及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授课者不仅要善于倾听学生的积极发言,还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思维,用提问或者提示的方式,争当讨论反角,使案例讨论的发言紧紧围绕中心话题顺利展开,绝不偏题或者跑题,使学生的讨论能够积极地深入开展,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教师要不断积累相关案例的教学经验。由于行政管理学具有很强的时政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发现问题,提高案例分析深度。

3.精选时代性强的课堂案例

授课教师对案例的选择要合适,要具有专业针对性,按教学要求选择难易相当、繁简相宜的案例,且尽量选择具有本土特色,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案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案例准备前老师应尽量设置可能出现的问题,案例讨论中要根据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敏捷思维能力和雄辩口才,课后要对学生的案例报告进行点评或评价,综合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惠民.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 

[2]李庆钧,崔金云.公共管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6). 

行政管理案例论文范文第15篇

1、运用案例教学方式与现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相协调

鉴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枯燥乏味的说教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与教育目标极不适应,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而采用案例教学恰恰能变填鸭式为启迪式,变单向输入为双向交流。通过行政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阐疑、释惑,加深了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使他们完全进入案例角色,成为解决难题的责任人,逼着他们开动脑筋,活跃思维。对教师来说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教学反馈,根据这些反馈,教师便能有针对性地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层次的讲解、指导,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应用案例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符合

一直以来,普遍的教学活动都与实践脱节,一般的理论教学在内容上存在原理性、介绍性的内容多,操作方法和案例研究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少等一些问题。这种情况使学生对行政管理的期望较小,课堂上理论仅限于空谈,渐渐成为行政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最大缺失。即使学生的知识丰富了,也不能等同于学生的能力提高,因为知识并不仅仅等于能力,特别是对像行政管理学这样需要实际应用的学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知识转化为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比如在实际工作中的锻炼、对具体工作的规律了解和掌握程度等。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就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二、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恰当应用案例教学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所谓课堂气氛,指的是在课堂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的教与学的活动所形成的某种占有优势的综合心理状态。对于一般院校来讲,课堂教学是案例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又总是无一例外地被课堂氛围所包围。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贯穿于课堂案例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是案例教学发挥效能的重要条件。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氛围对于案例教学的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氛围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能有效地感染和鞭策学生进取创新,而且能激励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展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上知识的真正建构者,成为课堂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2、结合教学内容精选行政案例

结合行政管理学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行政案例,这是开展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关键。保罗•R•劳伦斯说:“一个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好的案例是一个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中国的实际情况是,行政管理学课程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案例库,积累的案例比较多是以国外的为主,案例的针对性不强,脱离中国实际,比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满足案例教学的要求。要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做好案例库的供应工作,除了借鉴书本、网络上的典型行政案例外,更重要的是应该建立立足本地的案例库。鼓励老师把深入实际编写案例作为自己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还可以采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或收集案例素材,老师对其中的材料进行取舍,修改完善从而形成教学用的案例,再用来进行案例教学,这样会使案例教学互动的空间更广更大。但在行政案例的选取过程中,必须保证行政案例的针对性和真实性。

3、老师在案例教学中积极引导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的发现和认识过程。在传统的讲授教学中,教师是主动的传授者,是中心和主角,学生是配角、被动的接受者。而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则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继而因势利导,铺设阶梯,引导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关键是要先设计好问题,所设计的问题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还要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感悟与体验,因为只有学生进入了角色,他们才能体验到问题的实质,从而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学课程应用中应克服的困难

1、案例选编应以国内为主

案例的选择是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案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由于目前许多案例都援引国外,我国内还缺少经过专业编写的典型案例,加之国内外行政环境和文化差异等因素,国外案例的过多使用会造成学生认知困惑,也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充分利用国内现有资源,选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典型案例。只有充分利用国内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丰富国内案例教学的案例资源,为实施案例教学积累丰富的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2、正确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讨论

学生参与在案例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中,学生是被动学习的。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老师传授、学生听取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不仅不能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而且可能导致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该着力营造轻松、宽容、和富有人性化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勇于争辩。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案例教学的目标实现。

3、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角色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