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华印务总局;《循环日报》;王韬

【中图分类号】G210.9【文献标识码】B[作者简介]萧永宏(1966―),男,汉族,陕西省宝鸡市人。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关于《循环日报》的创办,一般的新闻史论著都提到《循环日报》是由王韬、黄胜在集资购买英华书院印刷设备的基础上组建中华印务总局,随后创办《循环日报》的。但是,对于《循环日报》和中华印务总局的关系,尤其是对于王韬和《循环日报》创办的具体关系,现有的史著却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王韬先与黄胜组建中华印务总局,接着创办《循环日报》,自任主笔。(方汉奇,2002:p85)二是《循环日报》是由中华印务总局主办,王韬主编。(方汉奇,1992:p471)三是《循环日报》是由王韬创办,中华印务总局出版。[1](卓南生,2002:p143;p179;p182)四是1871年王韬、黄胜、梁仁甫、温清溪等人集股合办中华印务总局,1874年又将中华印务总局改组为《循环日报》。[2](廖苹,1986:p193)

除以上四种说法外,当事人王韬还有自己的说法:“癸酉,香海诸同仁醵资设印局,创行日报,延老民总司厥事,老民著述乃得次第排印”。(王韬,2002:p271)

包括王韬的说法在内,以上五种说法,共同之处主要有二,一是都承认中华印务总局和《循环日报》创办之间的密切关系。二是都认可王韬在《循环日报》创办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表述中华印务总局和《循环日报》的确切关系方面却稍有差异。一是不明确涉及二者的具体关系,只强调二者在创办时序上的关联关系。二是明确肯定二者为前后演变关系,认定《循环日报》是由早先的中华印务总局改组而成。

但是,仔细权衡上述说法的“同”与“不同”,可以发现,无论是不明确涉及还是明确肯定二者关系的具体表述,在本质上又大体相同。因为即使是那些未明确中华印务总局和《循环日报》二者关系的叙述,也往往是先陈述王韬和黄胜合办中华印务总局这一基本事实,而后再指出黄胜在《循环日报》创办前(即1873年5月)已离港赴美。[3](苏精,1985:p73)由此顺理成章的结论是:既然黄胜出国,那么王韬就是《循环日报》创办的“唯一”当事人。这样一来,中华印务总局和《循环日报》的具体关系在事实上就被简单化。随之而来的,即是对中华印务总局和《循环日报》的等量齐观,以及将《循环日报》的创办和王韬的个人作用混为一谈。

平心而论,将中华印务总局和《循环日报》等量齐观也无大错。因为就两个机构本身的设置而言,二者不仅共用同一套印刷器材,而且共处同一个办公场所,因此,对外而言,两家机构实际上是合署营业的同一个部门。

但是,这仅是从外观而言。事实上,就内部关系来说,二者的关系却要相对复杂一些。而这又主要与中华印务总局成立之初即是一参股性质的营业机构有关。

认定中华印务总局成立之初即是一参股性质的营业机构的依据在于:第一、《循环日报》创办初期所刊中华印务总局的一些告白,即明确以“中华印务局值理人”梁安、冯明珊、陈桂士等人的名义。[4]虽然,值理人不完全等同于股东,但对于有一定财力基础、热衷香港华人公益事业的港商梁安、冯明珊、陈桂士等人来说,出资组建中华印务总局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梁、冯、陈三人所担任的中华印务总局“值理人”,实际上就是该局的股东角色。第二、根据王韬本人的有关回忆,也可以得出中华印务总局是一参股性质机构的认识。如王韬1880年所撰《园老民自传》[5],即有“癸酉,香海诸同仁醵资设印局”一说。(王韬,2002:p271)癸酉,即1873年。“诸同仁醵资设印局”,说明中华印务总局的成立是香港多位同仁集资组建。这同样印证,香港中华印务总局是一集资参股性质的印刷出版机构。

以参股形式组建中华印务总局,主要当然是资金短缺所致。据《香港华字日报》所刊有关报道透露,原属英华书院的印刷器材先后为中华印务总局和京师同文馆购买。其中京师同文馆所“购置大小铅字两副,其价值计二千余金”。[6](林友兰,1977:p83)而中华印务总局承购的印刷器材共两部分,一为“十六度之手板印机二事”,一为“大号四号之钢模铅字及英文字粒各一套”。(《循环日报》馆,1932:p13)其中,香港中华印务总局所购“大号四号之钢模铅字及英文字粒各一套”,亦即京师同文馆所购置的“大小铅字两副”。由此知,当初中华印务总局仅购置器材一项,所用资金即远在“二千余金”之外。如再计入印刷场地的购置、印刷油墨、纸张等材料的添置等因素,则当时所动用的资金数目当更大。显然,支出这笔庞大经费,远非黄、王二人财力所及。因此,要购买这部分器材,采取参股集资的办法较为可行。这既可确保印局的成功举办,又可使醵资者个人从中适当获益。况且,在此之前,香港东华医院、香港藏书楼的筹建,都采用过这种方式。[7]

虽然伦敦传教会印刷所的停办为中华印务总局的成立提供了契机,[8]但真正导致该机构组建、并将其提上议事日程的应是王韬《普法战纪》的撰成。“辛未六月”(时当1871年7、8月间),王韬《普法战纪》前十二卷“断手”。由于《普法战纪》的一些内容事先在《香港近事编录》刊载,书成后,其抄本又在一部分当道官员和王韬的一些友朋中传阅,产生了很大反响。[9](王韬,2002:p197)因此,对王韬才具颇为叹服的港商冯明珊、陈桂士等人首先集议醵资刊刻《普法战纪》,并委托王韬好友、广东南海人梁鄂撰成《征刻王紫诠先生〈普法战纪〉启》(梁鄂,1872),在《香港近事编录》刊出,为之征募资金。组建中华印务总局的具体活动很可能由此启动。[10]

中华印务总局成立的具体时间在同治十二年正月,约当1873年2、3月间。最初地址不详,新迁地址在香港荷里活道门牌第二十九号。对此,现仅存一份的1873年的《香港华字日报》和1874年2月5日的《循环日报》刊登的两份告白都有确切说明。前则告白称“本局自备办印务以来,业经三阅月矣。兹已迁至荷里活道门牌第二十九号,即前日新兴记丝行旧址,梳沙印字馆对门”。(林友兰,1977:p84)后则告白也说:“我同人创设中华印务总局将一年矣”(《循环日报》,1874年2月5日),两则告白的所署时间分别为“同治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和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由此推算,则中华印务总局的实际成立时间约为同治十二年正月,亦即1873年的2、3月份。

中华印务总局的参股营业性质,决定了它的双重性身份。一方面,中华印务总局是一香港同

人醵资组建的资质的团体组织,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是一从事实际业务的营业机构。因此,在业务选择和人事安排等大致方针方面,作为资助团体性质的中华印务总局,必然对从事实际业务的中华印务总局和《循环日报》拥有相应的决定权。如创办《循环日报》的决定,就是中华印务总局诸同人在该局成立之初确定的。前举同治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中华印务总局的告白中即明确说:“拟于此后倡行日报,每日颁发”。又如,《循环日报》创办初期的人事安排,也由中华印务总局诸同人集体推选产生。当时《循环日报》所刊中华印务总局的告白言:“本局所刊《循环日报》每日颁发,……局中以梁鹤巢、冯明珊、陈瑞南为值理,陈蔼廷为总司理,王紫诠为正主笔,皆系同人所公举”。(《循环日报》,1874年2月5日)又说:“本局于月之中旬设立《循环日报》,皆系华人为之倡始,其总司理为陈蔼廷,正主笔为王紫诠,皆由同人所公举”。[11]

从事实际业务的中华印务总局,其具体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刊印《循环日报》,一是刊印各种书籍,同时代印各种告白。另外,创办初期的中华印务总局还出售过铅字活版。《循环日报》创办不久,因报纸铅字用字紧张,该业务即告停止,不久又再行恢复。对于这些具体业务,早期中华印务总局刊出的告白都曾作过广泛宣传,如告白对成立伊始的中华印务总局的印书业务介绍说:“本局专印活字版各种书籍,无论唐番字样,悉为代印”。又介绍承印告白和出售铅字的业务说:“如告白招贴承揽合同,无论唐番契卷,各样款式,均可代为印出,刻期竣事。……或有艺苑名流,书林雅士,欲购买铅字活版,则本局可为制造铜模,浇铸铅字”。(林友兰,1977:p84)另外,《循环日报》创办后,中华印务总局也及时刊出告白,向外界宣示报局成立,同时邀约各界名流雅士积极赐稿,号召时人“移玉至局,从容面订”。(《循环日报》,1874年2月5日)由于中华印务总局成立早于《循环日报》创办近一年时间,因此,成立之后的中华印务总局最先承担的业务主要是翻印出版各种书籍。据《香港华字日报》刊载的早期中华印务总局告白得知,该局初期印刷书籍甚多,其中包括王韬的《普法战记》、寓居广州的英国伦敦会传教士湛约翰的《英粤字典》、时任上海出洋总局教习邝其照的《华英字典》等。(林友兰,1977:p84)1875年春间,王韬延聘洪士伟担任《循环日报》主笔,自己专心从事著述和本人著作的出版,此后直到1884年3月王韬回沪定居之前,中华印务总局共承印的各类书籍多达30余种,其中包括不少王韬自己的著作。[12]

作为资助团体性质的中华印务总局,它的存在,主要通过经醵资诸同人公举产生的“值理”一职体现出来。从“值理”一职由各醵资同人公举产生、值理对外代表中华印务总局刊行告示、三位值理人分别由当时香港的华商、买办等社会名流担任等事实来看,值理实际上即是代表由各位醵资股东组成的资助团体行使职权并处理日常事务的人员。这就说明,对作为实体营业机构的中华印务总局来说,作为资助团体性质的中华印务总局确是其名正言顺的领导机构。

明确中华印务总局的双重性质,有关中华印务总局和《循环日报》的具体关系就可以基本得到澄清。首先,中华印务总局既是《循环日报》的承印方,又是《循环日报》实际上的“股东”。《循环日报》的印刷、资金来源、人事安排,都受中华印务总局的统制。其次,创办《循环日报》是中华印务总局成立的基本宗旨之一。中华印务总局的成立为创办《循环日报》提供了重要的财力基础和重要的器材保障。再次,作为“股东”团体性质的中华印务总局日常只设“值理”席位,而中华印务总局的实际业务由“总司理”和“正主笔”主持完成。因此,在日常事务中,中华印务总局和《循环日报》报馆实为同一机构。

需要指出的是,中华印务总局(实际是《循环日报》)虽设有“总司理”一职,但是,这一职位实际存在时间较短,且所起作用较为有限。按初期中华印务总局所刊告白提示,《循环日报》创办时除王韬任该报“正主笔”外,另公推陈善言任该报“总司理”。(《循环日报》,1874年2月5日)从1874年3月13日起,告白中的“总司理”又换成黄胜。(《循环日报》,1874年3月13日)陈善言担任《循环日报》创办初期的“总司理”,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是陈善言参与醵资组建中华印务总局,是《循环日报》创办的主要当事人之一。从陈善言向来主张华人自办报纸的民族立场和他与王韬的密切交往来看,这都在情理之中。二是陈善言先后编辑、创办《中外新闻七日报》和《香港华字日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报经验,尤其是在报刊发行方面,陈氏的实际经验较为丰富,因此,以陈善言为“总司理”,这有助于刚刚创办的《循环日报》在报纸发行方面打开局面。但是,陈善言是《香港华字日报》的主持人,又兼西字日报《德臣报》之“副主笔”,而以一人兼两家报纸之“司理”职位,恐力难胜任。后来该报以黄胜为“总司理”,除了黄胜是中华印务总局的创始人这一主要原因外,大概也有与陈善言相类似的原因。[13]但黄胜自1873年夏五月赴美,直到1876年初才回港,(苏精,1985:p73)因此,黄胜的“总司理”职位并未赴任,只具象征意义。由此说明,《循环日报》创办后,真正发挥实际作用的是该报的“正主笔”王韬。《循环日报》的“刊印人”是王韬而非他人,[14]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在于此。

明了中华印务总局和《循环日报》的具体关系之后,王韬和中华印务总局及王韬与《循环日报》的具体关系可得到进一步澄清。第一、王韬是中华印务总局成立的主要发起人之一。王韬不仅最先和黄胜合议承购英华书院的印刷器材,而且王韬《普法战纪》的问世及其引起的轰动效应直接推动了中华印务总局的成立。第二、《循环日报》创办后,“正主笔”由王韬担任。但王韬的这一职位由参股组建中华印务总局的“同人公举”产生,因此,担任“正主笔”的王韬和中华印务总局只是一种聘任关系。第三、王韬既是《循环日报》的“正主笔”,又是《循环日报》的“刊印人”,加之业务方面中华印务总局和《循环日报》的同一性,因此,直到1884年春王韬由港返沪定居之前,王韬一直是《循环日报》和作为实际营业机构的中华印务总局的“主持人”。

王韬和中华印务总局的聘任关系,还可从王韬自己的叙述中得到印证。王韬说:“癸酉,香海诸同仁醵资设印局,创行日报,延老民总司厥事”。(王韬,2002:p271)显而易见,“延”字所指,即是王韬和中华印务总局之间的这一聘任关系。而“总”字所揭,则为王韬受聘主持印局和《循环日报》这一基本事实,另还暗示中华印务总局和《循环日报》为同一业务部门等。除此之外,王韬和中华印务总局之间的这种聘任关系也可从1885年6月《循环日报》引发的一场官司得到证实。1884年春,王韬离港回沪定居,一年多后,《循环日报》因刊载一则“邪说”,被港英政府告上法庭。法庭上,接替王韬“刊印人”职位的黄紫畦就有关事实辩护说:“王韬因病离港,未经辞职,各东主以他日久未回,欲聘张某总其事,俟张到,然后开除王韬册纸之名,以

张某注册。讵张某因事留省,是以托黄紫畦暂时,伊未经注册,实因未晓英例耳”。(《循环日报》,1885年6月27日)这段辩护词中,黄紫畦不仅指出王韬离港回沪定居系不辞而别,而且特别强调“各东主”对王韬擅自出走的反应。而正是由于王韬的“日久未回“,“各东主”才拟续聘张某为“册印人”,并决定“开除王韬册纸之名”。此正说明,中华印务总局“各东主”一直拥有对《循环日报》刊印人职位的任用权,而王韬原任的“刊印人”(包括“正主笔”)一职也是“各东主”聘任的。

王韬的《循环日报》法定刊印人职位,还见诸于《循环日报》自出版之日起,每天报脚所标示的一段固定性文字。1874年8月以前,这段文字为“此新闻纸由香港第五约荷李活道第廿九号中华印务总局王韬刊印”。1874年8月以后,因报馆搬迁,这段文字又变为“此新闻纸由歌赋街第五约门牌第卅九号中华印务总局王韬刊印”。[15]

综上所论可知,《循环日报》的创办固然是香港多位同人醵资兴办而成,非王韬一人之功。但是,从动议购置英华书院印刷器材,组建中华印务总局,到办成《循环日报》,再到实际主持《循环日报》馆(亦即中华印务总局)的编务和印务工作,王韬都是其中的核心人物。因此,王韬作为《循环日报》最重要的创办人,是当之无愧和不可置疑的。

由此回溯前述有关《循环日报》创办的五种提法,除王韬自己的说法较为完整,并基本符合历史原貌外,其它四种说法都有欠缺。相对来说,认为《循环日报》是由中华印务总局主办、王韬编辑的说法和《循环日报》是王韬创办,由中华印务总局出版的说法都部分接近事实,而认为《循环日报》由王韬创办,自任主笔和认为王韬1874年将中华印务总局改组成《循环日报》的提法,则显属谬误。而总起来看,无论部分接近事实,还是具体事实有所谬误,又都主要与研究者未能深谙《循环日报》的创办由来和不明中华印务总局与《循环日报》的具体关系有关。

注释:

[1]这是新加坡学者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4-1875赠订版一书中的说法。不过,卓南生对《循环日报》的创办者问题似有所回避,该书仅一处提到“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一处又说“中华印刷总局出版的《循环日报》”,另有一处提到“王韬倡办以‘华人出资、华人操权’为标榜的《循环日报》”。其它地方未见有对该问题的正面论述。另,《循环日报》刊布的告白中一般只见“中华印务总局”的称呼,因此,卓著中“中华印刷总局”的提法似不妥切,应改之。

[2]这是廖平在《1853至1932年之香港报业》一文中的说法。廖文发表较早,影响较大,许多后来研究者常引其文,以之为据,但经笔者仔细考核,发现该文失实附会之处颇多,故引用时需慎重。

[3]苏精《黄宽与黄胜:容闳的两名同学》对此事叙述较详,据该文记载,同治十二年(1873)五月,时任幼童出洋肄业局委员的黄胜,带领第二批幼童三十名从上海放洋。黄胜从美归来时间不详,但苏文指出,不迟于光绪元年底(1876年初),黄胜已归国。

[4]创办初期《循环日报》之“单页宣传告白”,原件藏大英图书馆。据香港大学所藏缩微胶卷。《循环日报》的告白除刊于日刊版和周刊册装本《循环日报》外,还印有不少单页宣传告白。这类告白属免费发放性质,与《循环日报》每日正常刊发的告白有别。该告白所属时间为“癸酉嘉平月二十五日”,即十二月二十五日(1874年2月11日)。

[5]《园老民自传》原为王韬为其1880年在香港出版的《蘅华馆诗录》一书所作“自序”,后收入《园文录外编》卷十一。“自序”后署时间为“光绪六年夏五月下旬”。

[6]《香港华字日报》,同治十二年五月初十日。该报现仅存一份。《华字日报七十一周年纪念特刊》收有该份报纸的影印件。后来,林友兰在其《香港报业发展史》一书中也将其收录。此处所引之《香港华字日报》,即指林著之影印件。以下所引同,且只注林著。

[7]《香港近事编录》所刊“新建医馆”称:“各值事众议佥同,无不踊跃,乐输赞成,斯役共得二千余金”。王韬《征设香海藏书楼序》中也有“亟欲纠集近局,赁楼储书”的记载。这都说明醵资从事公益事务,在当时香港华界较为流行。

[8]1871年,因理雅各所译的儒学经籍印刷完毕,建于英华书院内的伦敦传教会印刷所决定停办。时任印刷所总监的黄胜与王韬合议,决定承购英华书院的这部分印刷器材。另由《香港华字日报》所刊“中华印务总局告白”知,该局约成立于同治十二年正月间,因此,黄胜在赴美之前应参与了中华印务总局的组建。

[9]王韬在其所撰《〈普法战纪〉代序》中说:“王君之为此书也,载笔于庚午八月,而断手于辛未六月。……其书虽未付手民,而钞本流传南北殆遍。……当今明公伟人皆誉之不容口,则是书之足传于后也可知矣”。该序后收入王韬《园文录外编》卷11。

[10]集资困难也拖延了中华印务总局组建的进程。从1871年王韬、黄胜动议承购英华书院的印刷器材到1873年中华印务总局成立,中间经过了至少约一年多的时间。其中的原因应与此有关。

[11]创办初期《循环日报》之“单页宣传告白”,癸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12]王韬在港期间,他所主持的中华印务总局究竟排印了多少书籍,目前仍未有确切统计数字,此处所言30余种,仅是笔者据自己所见得出的数字,确切数目有待进一步盘查。

[13]如黄胜有早期办报的经历,精通印刷业务,与港英当局人际关系较为熟稔,在香港华界有一定影响力等。

[14]关于“刊印人”的提法,主要见于《循环日报》每日报脚所刊提示语,因以下正文有详细讨论,此不赘。

[15]经笔者核查,这句刊于《循环日报》报脚的提示语,自该报创刊起从未间断,但是到了1885年2月21日后,却不再出现。这显然与王韬迁沪定居,与该报脱离关系有关。

参考文献:

[1]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4――1875增订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廖苹.《1853年至1932年之香港报业》[A],杨光辉等,《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C],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5]王韬.《园老民自传》[A],《园文录外编》[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6]苏精.《黄宽与黄胜:容闳的两名同学》,《传记文学》[J](台北),46卷(2),1985

[7]《循环日报》馆.《本馆略历》[A],《循环日报六十周年纪念特刊》[C],1932

[8]梁鄂.《征刻王紫诠先生〈普法战纪〉后》[N],《申报》,壬申年八月初八日

[9]林友兰.《香港报业发展史》[M],台湾世界书局,1977

[10]《本局日报通启》[N],《循环日报》,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1874年2月5日)

[11]《中华印务总局告白》[N],《循环日报》,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1874年2月5日)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第2篇

“同年9月18日,在规定的时间内,我回到了学校报到。”陈寄尘说。“但是,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发生了,2000年11月17日,原福州市教委作出《关于对陈寄尘同志作自动离职处理的通知》。”《通知》称:“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对擅离职守人员,按照闽教[1997]人110号文件精神,按自动离职处理。现根据你校的报告,陈寄尘同志已超过期限规定,经研究决定作自动离职处理。”

陈寄尘,196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分配到福建省水电厅设计院工作;1972年调入福州第23中学任教;1986年调入福州屏东中学任校办厂负责人,属于正式教师编制。

据了解,当时,屏东中学刚开办不久,校办工厂更是一无所有。陈调入后,学校为使校办工厂尽快启动,向省华兴公司借贷8万元,作为创办经费,并规定该专项款由学校领导亲自经管,怎么用,给谁用,只有学校领导签字同意方可。“虽然我是校办工厂的负责人,但不能决定该资金的用途,也没有动用该款项。”陈寄尘说。此后不久,由于校办厂经验不足,财务管理不善,投入的8万元资金无法收回。

1991年,学校为了还清上述贷款,指派陈外出筹款还贷。当时,学校与陈的约定是:“工资由学校代签代领,待后回来归还;如有问题由学校承担”。就这样,陈接受学校的指派,外出筹款。

1993年3月1日,陈返校,与学校领导一起去原福州市教委汇报在外筹款工作情况,并在原福州市教委的要求下,写下负责“追款保证书”后,原福州市教委(监察室领导)又让陈继续做外出筹款还贷工作。第二天(3月2日),学校与原福州市教委(监察室)领导又要求陈写下“还款保证书”。这一“追”一“还”的两张保证书,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性质完全改变,使陈成为屏东中学8万元债务的主体,变成其个人要承担这8万元债务。

1994年,校办工厂解体了,校办厂的其他同志都作了处理。关于陈寄尘的处理问题,学校召开行政会,集体研究,并请示上级主管机关――原福州市教委监察室。得到的“批示”是:不急于处理,否则8万元无法追回。再次同意陈继续外出筹款。于是陈再次为已解体的校办工厂的8万元债务在外奔波。

1996年上半年,因经济非常拮据(工资被扣在学校,学校没发经费,在外费用又很大),又无法筹到款,陈寄尘返校找学校时任校长陈庆宇汇报这几年在外工作的情况后,提出要求回校重新安排工作。但学校称:根据市教委监察室的意见:“8万元款没归还,不同意安排工作。”还是要求陈继续在外筹款。

对于2000年11月17日,原福州市教委作出《关于对陈寄尘同志作自动离职处理的通知》,陈寄尘在自己申辩无效的情况下,于2003年3月16日委托律师向原福州市教委发出《法律意见书》,认为对陈寄尘按自动离职处理是不当的,依法应予撤销并恢复陈寄尘的教师职务。

2003年1月27日,福州市教育局召开类似听证的座谈会,并于2003年4月8日《关于对陈寄尘同志因不服“自动离职”处理而提起申诉进行复查后的处理意见》(简称《意见》),认为陈以保证还清屏东中学校办厂8万元债务为由,长期脱离学校管理,尤其在1993年6月底前保证追还这8万元债务承诺期满之后,没有向学校作出任何交待。经学校多方查找,并在陈的家属帮助下方得知他的下落。在学校连续发出三封催他回来交待情况之后,陈寄尘于1993年11月13日才回信敷衍,并告诉学校已“临时被某公司聘用”。此后的近三年时间里,杳无音信。为此,维持原福州市教委2000年11月17日榕教人(2000)64号的自动离职处理的决定。2003年5月26日送达陈寄尘。

2003年6月,陈寄尘不服福州市教育局2003年4月8日的复查处理再次申诉。但没有任何回复。

2003年7月31日,陈寄尘向福州市教育局有关领导提交了《报告》,希望能有个公正的处理决定。也没有任何回复。

2003年8月15日,陈寄尘向台江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要求法院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恢复自己的教师职务并补发工资、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并提出了如下理由:

一、被告作出上述《通知》、《意见》,对原告进行行政处理所依据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1、1992年初,原告接受屏东中学校长张正坦委派,外出筹款还贷;

1993年2月,原告与张正坦校长一同到原市教委汇报工作,在被迫写“还款保证书”后,学校及被告同意原告再次外出筹款;

1994年初,张正坦校长与办公室主任林能锐一同到市教委监察室请示对原告的处理问题,得到该室主任林炎官的答复是:“不急于处理,一处理还款的事就不好办”;

1996年上半年,原告返校要求安排工作,但是,时任屏东中学校长陈庆宇根据市教委监察室的意见,不同意原告回校安排工作;

2000年9月7日,屏东中学在《福州晚报》刊登《通知》称:“我校教师陈寄尘自1990年离岗至今未归。请于见报后15天内到校报到,逾期以自动离职处理。”

同年9月18日,原告按照屏东中学《通知》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校报到。

上述事实证实,原告受学校委派并经市教委同意,外出筹款还贷,原告与学校并未有任何期限的约定;原告外出期间,或以电话、电报、书信等方式与学校联系,或亲自回校要求安排工作,在学校发出回校通知后,按时回校报到。福州市教委作出的《通知》认为“陈寄尘同志已超过期限规定”显然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从市教委上述简单的《通知》中,原告无从知道超过了什么期限,超过了多长期限?至于被告在《意见》中关于原告“没有向学校作出任何交待”、“回信敷衍”、“杳无音信”、“长期脱离学校管理”等说法,显然也是没有事实依据的,是虚假的。对一个没有事实依据的行政处理,又有一个没有事实依据的说法去维持,显然是荒唐的!

2、原告对屏东中学所负8万元债务并不承担偿还义务。原告系校办工厂的负责人,其工作是在分管领导张正坦校长的领导下进行的,系职务行为,纵使因原告的职务行为产生债务,也应当由学校承担,而不应当由原告个人承担。屏东中学校办工厂对外签订的合同均加盖屏东中学的印章,并由张正坦校长签名。上述8万元债务,既不归原告掌管,也不是由原告决定支付,作为校办工厂的负责人,被委派外出筹款还贷已实属无奈,要个人承担这8万元债务,不仅不合情理,而且不合法理!被告在《意见》中称,原告“以保证还清屏东中学校办工厂的8万元债务为由……”不仅是一个错误的事实认定,而且是一个错误的前提!在这个错误的前提下,怎能不得出错误的结论!

二、被告的行政处理行为适用规章错误。

福州市教委依据闽教(1997)人110号文件(以下简称110号文件)对原告进行处理。但是,110号文件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凡未经教育主管部门同意,离开教育、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按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处理。”“教师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自离岗之日起停发工资……超过一个月的,即按自动离职处理”。原告根据学校领导的委派,并得到市教委监察室领导的同意外出筹款还贷,在外出期间,工资由校长代签代领(后因财务原因暂停);在学校发出《通知》后,按时回校报到。原告根本不属于110号文件处理的对象!但是,很遗憾,被告一直没有理解这一规定的内涵,导致其对原告作出错误的处理决定!

三、被告的行政处理行为程序违法。

110号文件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对中小学教师自动离职的处理,应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处理前应书面通知其本人或登报公告,限期返回,逾期不归的,由学校提出处理意见,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时抄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这一规定明确规定,只有对“逾期不归的”才能按自动离职处理,而原告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校报到!被告的行为违反了程序的规定,根本没有按程序办事!

但是,法院认为,从陈寄尘与被人福州市教育局发生纠纷,应属人事争议。依照我国教师法及《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人认为教育部门侵犯其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诉;人民政府处理不成的,可向人事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因此,本案不属人民法院管辖范畴。2003年9月3日,台江区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陈不服,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本案双方当事人的有关人事争议尚未经人事仲裁,因此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2003年12月16日,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2004年10月18日,在福州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成立之初,陈寄尘迫不及待地向该委员会申请人事争议仲裁,以与行政诉讼相同的理由,请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福州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不属于从事争议仲裁受案范围,决定“不予受理”。

诉讼的路不通了,仲裁的路也不行了。他的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呢?

律师点评:

福建元一律师事务所上官翰清律师认为:

一、不存在“超过期限”的约定和事实。陈寄尘受学校委托、并经市教委同意外出筹款还贷,与学校、市教委并无任何期限约定。在学校发出回校报到的通知后,陈寄尘按时回校报到,并未超过报到时间。认定陈寄尘已“超过期限规定”,没有事实依据。

二、陈寄尘外出期间,或以电话、电报、书信等方式与学校联系,或亲自回校要求安排工作。认定陈寄尘“没有向学校作出任何交待”、“回信敷衍”、“杳无音信”、“长期脱离学校管理”等说法,没有事实依据。 三、陈寄尘对屏东中学所负8万元债务并没有偿还义务。陈寄尘只是校办工厂负责人,所有工作都是在分管领导的领导下进行,系职务行为,屏东中学校办工厂对外签订的合同均加盖屏东中学公章,并有校长签名,由此产生的债务当属学校债务,应由学校偿还。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第3篇

张某和王某都是北京市某职业学校的学生。2013年4月15日,张某与王某在乘坐公交车上学时因琐事发生口角并互殴。当日,张某购买了一把弹簧刀准备报复王某。双方家长及学校老师得知情况后及时介入,调解解决了此事。2013年4月22日,张某得知学校为此事要处分自己,担心处分会影响其今后参军,同时怀疑处分是因王某四处扩散此事所致,所以对王某怀恨在心,再次起意持刀报复王某。次日9时许,张某携带弹簧刀在学校实习基地操场找到王某,二人再次发生冲突。其间,张某持弹簧刀向王某的脖子、右腹部等处划刺数刀,刺破王某的肝门静脉及肝固有动脉致其失血性休克死亡。张某作案后,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于案发现场被抓获归案。该职业学校于案发后向被害人家属给付了一定数额的抚慰款。

在法院审理期间,被告人张某及其法定人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就附带民事部分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由张某及其法定人一次性赔偿被害人父母各项经济损失23万元,被害人父母对被告人张某予以谅解,并撤回对张某及其法定人的附带民事部分。

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无视国家法律,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鉴于张某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被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且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构成自首;积极赔偿被害人父母经济损失并获得谅解,故依法对张某从轻处罚。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宣判后,张某提出上诉。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依法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说法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本案情节可认定张某已经构成故意杀人罪,且既遂。另外,《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张某犯罪时是未成年人,并构成自首,且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并获得了谅解,故十二年有期徒刑已属于从轻处罚。

校园暴力在当今愈演愈烈,不少人认为《刑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放纵了他们的暴力行为,但是从此案看《刑法》绝不是邪恶的庇护伞!

案例

2012年4月27日21时许,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二中八年级二班学生李某与被告人代某因琐事发生口角,被告人代某便召集被告人李某某、冯某、陈某、麻某等人持墩布把、木棍等工具到李某所在宿舍对李某及其同宿舍的同学张某、吕某等人进行殴打,李某、张某被打伤。经丰宁满族自治县公安局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鉴定:李某的损伤程度为重伤,张某的损伤程度为轻伤。在诉讼过程中,五被告人的法定人与被害人李某、张某达成民事赔偿协议并赔偿经济损失。另查明,被告人代某生于1997年2月10日;被告人李某某生于1997年1月16日;被告人冯某生于1997年5月7日;被告人陈某生于1997年3月1日;被告人麻某生于1997年3月24日。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代某、李某某、冯某、陈某、麻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重伤、一人轻伤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罪名成立。五被告人案发时均未年满十八周岁,系未成年人,辩护人认为依法可减轻处罚的辩护意见,该院予以采纳。五被告人在案发后均有悔罪表示,其法定人与被害人达成民事赔偿协议,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辩护人认为均可酌情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予以采纳。最终认定被告人代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四年;被告人李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三年;被告人冯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三年;被告人陈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三年;被告人麻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三年。

说法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代某等五人的行为已经构成本罪,但因五人在犯罪时均未满十八周岁,且有悔罪表示,积极赔偿被害人并取得谅解,故酌情减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

中学阶段是校园暴力的高发期,青少年的思想和观念都还很不成熟且处于逆反期,一点琐事纠纷就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大祸。对于校园暴力,从来不应该只关注酿成的恶果,而应从源头上及时发现并且积极疏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三观”。

案例

2013年4月10日17时许,被告人林某某认为其被陈某某辱骂,遂拉上楼某某、黄某某(均为未成年女性),到福建省光泽县某中学找该校学生陈某某(女,未成年)欲行报复,因陈某某警觉躲藏,林某某等人寻找未果。当日20时许,林某某通过他人将陈某某约出并带到光泽县某超市后面的巷子里,林某某与楼某某先后对被害人实施打耳光、拉扯头发等殴打行为,致使被害人鼻子流血,此后,林某某叫被害人把衣服脱了,陈某某因害怕哭泣而不敢反抗,遂将衣裤脱去,林某某与楼某某及在场的另外两名女学生对陈某某围观取笑。其间楼某某使用手机对陈某某拍摄了十余张照片,尔后将照片通过手机蓝牙传送给在场人员。当晚被害人陈某某即向公安机关报警并到医院就医,法医鉴定,陈某某的鼻部及面部的损伤为钝物伤,伤情为轻微伤。被告人楼某某与林某某等人得知被害人报警后,将手机中被害人的照片删除。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林某某、楼某某无视国家法律,伙同他人聚众以暴力方法强制侮辱妇女,其行为已构成强制侮辱妇女罪。综合考虑被告人林某某、楼某某系初犯,作案时均不满十八周岁,主动归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案发后积极赔偿并取得对方谅解,以及案发时在场人员均为女性,被害人照片被删除,未造成其他恶劣影响等情节,结合司法局建议对被告人适用社区矫正的调查评估意见,决定依法对被告人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以强制侮辱妇女罪判处林某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判处楼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说法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构成强制侮辱妇女罪,应当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案中林某某等人的行为已经构成本罪,但因其在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并且有初犯、如实供述、积极赔偿被害人并取得谅解等情节,故对其依法适用缓刑,并实施社区矫正。许多校园暴力伤害的不仅仅是被害人的身体,还有被害人的心灵。本案中法医只能鉴定体表的轻微伤,但此事对于陈某某的精神打击有多大,没人能说得清楚。对于校园暴力,一方面应当从源头上关注未成年人内心世界扭曲的原因,同时还应给受害者更多心理上的帮助与疏导。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我的课桌在哪里》 叙事视角 全景式问题报告文学

叙事视角也称叙述法、叙事模式等,就是指把故事或者事件叙述出来、传达给读者的方式方法,对于报告文学的叙事视角论述不多,也大同小异,其实常见常用的就是三种,我从作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起作用角度把它们归纳如下:一是作家是事件亲历者,又是事件的叙述者,身兼两种身份,这也称为主观或限制视角。二是作家只是采访者,只充当旁听者或记录员的作用,当然其间也可以有作家提问或提示式的语言,但事件的叙述者是采访的对象,这种也可以称为客观视角。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既可以自己叙述自己的故事,也可能是叙述别人的事情;另外一类则是不同的人叙述同样一个人或一件事。三是作者在做了充分的前期采访后,加进去自己的合理想象和整理然后把事件细细道来,在这里作者是无所不知、陈述自如,这往往被称作全知视角。

叙事视角灵活而综合的运用很能够体现报告文学作家的构思才能及驾驭语言的能力,做好这一点,也能很好地表现出报告文学的语言之美。

被誉称为“反贫困作家”的黄传会曾经这样说:“尽管我既无权又无钱,但作为一名作家,起码手中有一支笔,我可以用手中的笔去为穷人们呐喊。”[1]他在新世纪初推出了《我的课桌在哪里?》,该作不仅在思想内容上给人以震撼和教育,它在艺术形式上也有许多令人称道的地方,比如他在叙事视角的运用方面就很有特色。

在全景式问题报告文学中常见的是第二种视角,《我的课桌在哪里?》也是如此。即作家的身份只是采访者,叙事者是采访对象,其中绝大部分是自叙其事。这种视角在报告文学的写作中用的非常普遍,因为作家写作之前一定要对对象进行采访,倾听他们叙述自己的故事,这样作家只要事后进行适当的整理加工就可以直接用在作品中了。在第一章“没有一盏灯是属于我们的”一节中,作品对建筑农民工王阿根与欧阳强的故事的叙述,就是通过作者直接和他们对话让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来让读者了解的。

也有的叙事者讲的是别人的故事,在“边缘人”中记叙了一位叫陈丹的小女孩的故事,三岁时父亲得暴病去世,不久母亲改嫁,她跟爷爷奶奶生活,后随爷爷来到北京,爷爷靠给人打扫公厕维持生计,因为家里离学校远,爷爷便每天给她一块钱买中饭吃,可小陈丹瞒着老师和爷爷,不仅没有吃中饭而把那钱偷偷地存起来,而且利用午休时间去拣废品卖,她是想自己攒足下学期的学费啊!“望着眼前的小陈丹,我的泪水刷的一下流了出来……”[2]说这话和讲这故事的人是小陈丹的一位老教师,其实,我们读者也和她一样没法不被感动。

还有的是作者听几个人讲述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件事,类似于在法庭上的众多证人给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件事作证,所以也有人将之称为“法庭作证式叙述法”,这种手法在《我的课桌在哪里?》中用得比较普遍,如在第三章“悲壮的自救”中,在列举了几所打工子弟学校的自救经历后,作者引用了几位校长对同一件事“农民工子弟教育方式或途径”的各自看法,北京希望学校(总校)的肖海龙希望有关部门能给办理“办学许可证”并说“如果有了它,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把希望办得更好!”;海淀明圆学校的张歌真“希望打工子弟学校最终还是由国家来接管,这样就能让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真正平等地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了”;而朝阳区新世纪打工子弟学校陆金礼则为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行为辩驳:“我们是在办教育,不是在放羊我们现在做的是看见孩子们在文盲边缘徘徊,把他们拉了过来,教他们认字,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培养他们啊!”……

这种客观视角就是以客观而真实来打动人,它把叙述者的地位突出了,作者和我们读者差不多只是个旁听者,这样我们就感觉到拥有了和作者一样的身份和权力,可以强化读者的参与欲望以及感受,也更好地愉悦和教育了读者,达到一定的审美效果。

很多报告文学作家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写出真实性更强的报告文学作品,往往会亲身体验所写对象的生活。于是在叙事时作者既是事件的叙述者,又是事件的亲历者。《我的课桌在哪里?》第一章“感受农民工”之“你知道卖菜的艰辛吗?”中,作者就亲自跟随采访对象一起去体验、观察他们一天的生活和工作。样作家在让他的作品来感动我们读者之前,他自己已经被深深地感动了一回,相信这份写之前的感动对于作者写出深刻而感人的作品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当作者以事件亲历者和事件叙述者的双重身份来给我们讲述人物或事件时,其真实性几乎是无与伦比的。其实在报告文学产生和刚传进我国的初期,作为事件的亲历者是对报告文学作家的一个基本要求,杨江柱在《为报告文学正名》中引用了《韦伯斯特大辞典》对“报告文学(Reportage)”的解释“Writing intended to give a factual and detailed account of directly observed or carefully documented events and scenes(对于直接观察过或者有文件资料认真地记载下来的事件和场面,给予真实而详细的描述)”[3],就充分说明了这有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获取高度真实的第一手材料,许多报告文学作家可以说是不辞辛劳,费尽周折,千方百计,当然也因为他们的这种认真和执著劲才给我们奉献了一道道文学大餐,一份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当然在全景式问题报告文学中最常用的叙事视角还是第三种,即“全知视角”。作者运用采访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再加上适当的想象和加工,然后以第三人称来叙述,在这里作者就是叙述者,他无所不知,无处不在,陈述自如。在第二章“寻找课桌”中讲李素梅的故事时,基本上采用的就是这种视角,作品给我们全面介绍了李素梅二十多年来的生活、工作经历。她老家在河南信阳息县岗李店乡,1980年高考落榜,两年后当了村小的民办教师,1993年来的北京,先是学做生意,后来因为其兄、妹等亲戚的小孩无法上学而受委托办起了窝棚小学,以后历经波折,学校逐渐壮大,后来丈夫易本耀也来京一起创业,虽然又几经磨难,但夫妻俩坚持理想,最后俩人创建的“行知打工子弟学校”终于获得了海淀区教委颁发的《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要写出他们这十多年的办学历程,那就非得用“全知视角”才能表现得完整而细致了。全知视角的最大特点就是能让我们全面而细致地了解整件事整个人,这种叙事手法也最能充分体现全景式问题报告文学的“全景式”的特色。

需要指出的是,在全景式问题报告文学中,作品不仅仅是采用多种叙事视角来进行叙述,更重要的是它往往是综合运用多种叙事视角,也即在很多时候在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上兼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叙述方式的。上面我们举过的例子便是如此,在讲述陈志平一家的故事时,当然主要采用的是第一种叙事视角,但其中有些地方作者是通过对话、提问来获取信息,叙述时采用的便是第二种视角了。讲述李素梅及其丈夫易本耀的办学故事,以及王华光、赵力君老俩口的坎坷经历时,都是运用了两种叙事视角。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是全景式问题报告文学在语言运用上的一大特色,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甚至其他报告文学类型的重要特征。它对于全景式问题报告文学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姜小凌曾说:“多方位、多层次叙事使得报告文学的内容具有信息来源的广度和个性思辩的深度,在增加作品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有效调动读者的思考,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这一点在80年代以来的问题报告文学、全景式报告文学、综合式报告文学等作品中得到典型体现。”[4]是的,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多种叙事视角不仅能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也在形式上让全景式问题报告文学更具特色,更富魅力,也更具美感。而《我的课桌在哪里?》作为全景式问题报告文学的优秀代表,在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多种叙事视角上也堪称典范,这也是黄传会作品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的源泉之一。

参考文献:

[1]尹均生,《关注人生 关注弱势 关注民族的未来——中国需要呐喊的报告文学》[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黄传会,《我的课桌在哪里?》[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1月(文中未加说明的引用都是引自此文).

[3]周国华、陈进波,《报告文学论集》[M],新华出版社.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第5篇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开题报告包括总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栏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

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

二、

1、

2、

3、

···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写作方法

如何选择问题

我一直萦绕于怀的,是在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一年多时间里,导师薛澜教授反复追问的一个问题:“你的 puzzle 是什么?”多少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薛老师问题以其特有的含蓄,笑而不答。我在心中既恼火又懊丧: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明显的答案,到底哪儿不对了?!

奥妙就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极少有硕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审视我最初提出的问题“中国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这仅仅是对现象的探询,而非有待求证的理论命题。我的理论命题是:“中国产业政策过程是精英主导的共识过程吗?”在这个命题中,“政策过程”、“精英政治”、“共识诉求”三个术语勾勒出研究的理论大体范围和视角。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笋”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过初学者也不必望而却步,大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划定一个“兴趣范围”,如半导体产业、信息产业、农村医疗、高等教育体制等,广泛浏览相关的媒体报道、政府文献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第二步,总结以往的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理论视角来分析“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如公共财政的视角、社会冲突范式等。第三步,考察问题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的可行性。例如,西方的理论是否无法解释中国的问题?或者同一个问题能否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或者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演是否存在缺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不过还要注意我们研究在规定的一到两年时间内,是否可能完成?资料获取是否可行?等等。

最后,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动态的、丰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术语、准确的逻辑表述出来呢?雄心勃勃的初学者往往提出宏伟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缩小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对象,从而理清对象的内在逻辑,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学术论文。如“中国半导体产业政策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含糊的陈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收缩话题:( 1 )时间:从 1980 年到 2000 年;( 2 )对象:政府的叛乱者和决策行为,而不是市场、企业、治理结构等;( 3 )视角:政治和政府理论中的精英研究;( 4 )案例: 908 工程、 909 工程、 13 号文件和《电子振兴》,这是发生在 1980 - 2000 年间半导体政策领域的两个重大工程和两个重要文件。通过这样的明确界定,我们将目光集中在“政策过程”、“精英”、“共识”几个显而易见的概念上,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同时,问题清楚了,我们在筛选信息和资料时也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能够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二、 如何做文献综述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ground Description) ”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 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在说说怎么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三、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问题清楚了,文献综述也做过了,开题报告便呼之欲出。事实也是如此,一个清晰的问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和专家帮我们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许多人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但寥寥数语、一掠而过。这样的话,评审老师怎么能判断出你的研究前景呢?又怎么能对你的研究方法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呢?

对于不同的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一个严谨规范的学术研究,必须以严谨规范的方法为支撑。在博士生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有些老师致力于传授研究方法;有的则突出讨论方法论的问题。这都有利于我们每一个人提高自己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理解、选择与应用,并具体实施于自己的论文工作中。

开题报告(文体形式)

课题名称:

姓 名: 年 级: 班 级: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指导老师: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4、

四、实施的步骤

1、2、3、4、5、6、7、

表1—1 开题报告 (表格形式)

主题:

课题题目:

导师:

课题组成员:

组长:

班组:

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活动计划:

1)任务分工:

实地调查:

上网:

查书面资料:

总结论文:

发倡议:

2)阶段步骤: 分阶段实施

阶段 时间(周)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一 周

二 周

三 周

3)计划访问的专家:校内 老师等

开题报告的基本写法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第6篇

刘秋海事件其实并不复杂:1995年3月12日,刘秋海一行三人将一受伤女子陈小俐(及其所骑摩托车)送到了北海市人民医院,留下600元钱后离开。一个多月后,刘秋海重到北海办事时,北海交警支队银海区交警大队民警林国兴,接到陈小俐亲戚的报案后认为,“刘秋海就是撞陈小俐的人”,并将刘秋海一行的车扣留。刘秋海是见义勇为还是交通肇事后逃跑?交警大队及该民警林国兴的扣车行为是否合法?围绕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了连环诉讼。

《南》记者经过初步调查,认为刘秋海是做好事而非交通肇事后逃跑,交警林国兴接到陈小俐亲戚的报案电话后,不出示证件就把刘秋海一行的车子扣留,是非法行政行为。然而《南》基于这一立场对刘秋海事件和相关案件的报道给《南》引来了4起名誉侵权案:

第一起陈崇明(曾用假名陈锡明)、陈小俐诉《南》名誉侵权案(1996年10月6日。1999年11月19日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南》败诉)

第二起陈小俐的姐夫刘小明诉《南》名誉侵权案(1996年10月23日。1999年11月19日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南》败诉)

第三起林国兴诉《南》名誉侵权案(1997年11月26日。1999年11月19日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南》败诉)

第四起北海交警支队诉《南》名誉侵权案(1997年12月27日。1999年11月19日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南》败诉)

2000年3月20、21、22、23日,广西高院开庭二审陈氏兄妹、刘小明、林国兴、交警支队诉《南》名誉侵权案。陈氏兄妹、刘小明诉案已维持原判,另两个尚未判决。

《南》涉讼后,加大了报道力度:前后共发表了十几篇报道、评论,并涉及《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全国政协常委、专家、教授等。那么考察《南》涉讼的四起名誉侵权案,并以《南》从叙述者到当事人、事后评判者的身份转换为线索,以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为切入口,我们认为其中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报道要坚持公平原则

《南》对刘秋海事件的报道始于1995年10月27日。在题为《做好事招来的横祸》的报道中,交代了新闻由头:今年6月22日,全国政协机关报《人民政协报》在一版显著位置以《公理何在,正义何在》为题,刊登了广东省雷州市政协委员刘秋海的一封信,反映了他做好事反被诬陷交通肇事的经过。接下去记者以客观叙述的口吻写道,“3月12日晚,刘秋海与司机等三人驾车发现一辆摩托车倒在前方路旁……见一女青年满脸是血倒在路旁……她看到刘秋海等人,当即跪倒在地,拖着刘秋海的裤脚哀声恳求:‘求求你们救救我’……”之后又介绍了4月19日刘秋海一行被围攻、殴打后车被交警林国兴非法扣留的经过。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记者对北海交警支队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提出质疑,并访问了3月12日在北海市人民医院值班的实习医生。⑴

媒体对事件进行调查作出报道是完全正常的。但是这篇报道关于刘秋海救陈小俐、刘秋海一行在北海被围攻扣车的细节描写是否有合理想象的成分?把根据有关证据推导出的情况当作既成的事实来报道的做法是否可取?另外,既然事情还没有查清,就应当将目前事态的发展状况如实地反映给读者,给双方以平等发言的机会,或许更能让读者了解事情的本来面目,媒体也不会陷入被动。

1995年11月,陈小俐诉刘秋海交通肇事后,《南》发表了《恶人先告状》。主要内容是:交代了陈氏兄妹以往的劣迹;陈小俐的5000余元医药费已由她的姐夫陈小明拿回单位报销;北海市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车辆痕迹检验意见书》是非法的。应当说文章的基本内容是有根据的,但是这样把一方定性为“恶人”、“恶势力”,披露当事人以往的劣迹,无疑会授人以柄。正是这篇《恶人先告状》,给《南》引来了4起名誉侵权案。

法院判《南》四案败诉的理由

第一起陈氏兄妹诉《南》名誉侵权案陈氏兄妹诉称《做好事招来的横祸》和《恶人先告状》均是没有对事实进行调查研究便作出的与客观事实相悖的报道。其中在《恶人先告状》一文中,把他描写成“一直从事敲诈勒索勾当”、曾受到公安机关收容审查的“当地臭名昭著的恶势力分子”;将陈小俐写成一直以为业,与黑社会分子狼狈为奸、从事敲诈勒索勾当,并曾携带手枪与香港黑社会分子从事绑架勒索活动后畏罪潜逃的有吸毒行为的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⑵这些报道损害了原告的名誉,给原告带来了精神和物质上的损失。

法院认为,《做好事招来的横祸》、《恶人先告状》二文的基本内容失实。文中出现的陈崇明敲诈勒索,陈小俐吸毒等内容均没有经过调查核实,侵害了原告的名誉。而“被告主张的上述有关原告陈崇明敲诈勒索,原告陈小俐吸毒、绑架勒索等内容的报道来源于原告陈崇明前妻莫家英的电话录音,但该电话录音未征得莫家英的同意。……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材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在案件审理期间,《南》继续在1997年1月24日、1998年3月13日、4月10日的《恶人又告状》、《“刘秋海事件”再追踪》、《陈小俐男友说“她每天都吸毒”》中多次重复上述失实的报道内容。将原告的称为“恶人”告状,“恶势力趁火打劫,步步进逼”、“要钱者赤膊上阵,杀气腾腾”,采用故意夸大失实的言辞,侵害了原告名誉,贬低了原告的人格。⑶故而判定《南》败诉。

《恶人先告状》的作者为了应付涉讼,在写文章之前留了一份莫家英电话录音的备份,从1995年我国法制环境的实际情况来看,这已属不易。我们恐怕不宜拿对司法人员的办案要求来要求记者。但是,报道中使用“恶人”、“恶势力”等有人身攻击之嫌的词语,并在侵权案审理期间依然如故,继续刊登讼争事件,显然有其失误之处。

第二起北海交警林国兴诉《南》名誉侵权案林国兴称《做好事招来的横祸》、《恶人先告状》、《恶人又告状》中报道其在处理所谓刘秋海交通肇事逃逸时未出示证件,并与伤者之兄陈崇明伙同一帮烂仔将刘秋海及司机殴打致伤,勒索5000元未遂后扣了刘秋海的车。林国兴是公安败类等⑷,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

法院判定,“报道称原告应私人之邀伙同烂仔及陈崇明,未出示证件,勒索5000元,使用作废的暂扣凭证,将扣押车辆交陈锡明开回家等,基本内容与事实不符;报道以原告‘违法办案’为由,使用‘见利忘义’、‘执法犯法’、‘滥用权力’、‘公安败类’等词语,贬低原告的人格”。⑸遂判《南》败诉。

其实,新闻记者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为自己的报道举证的。就像在这个案子里,要求记者去找殴打刘秋海的人证明他们打了人?还是要他去问林国兴曾经向刘秋海勒索5000元?目前学术界对新闻纠纷中谁负举证责任有不同的看法。我比较赞同贾安坤先生的主张。他指出,“谁报道,谁举证”的做法是违反法律“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的。他认为记者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法为自己的新闻举证的,“这样做,被告和原告在举证责任问题上便无平等可言,到头来总是被告明吃三分亏,既不合法,也不合理。”“不仅损害了新闻记者和新闻单位的合法权益,而且束缚了新闻记者采写和发表批评性报道的手脚,阻碍了新闻媒介舆论监督作用的发展。”⑹

但《南》作为“刘秋海事件”的叙述者,只能对林国兴的行为进行评价,而不能对其进行人格方面的评判。称其为“公安败类”无异于人身攻击,这样做只能使媒体更加被动。

第三起刘小明诉《南》名誉侵权案陈小俐的姐夫刘小明认为《恶人先告状》中说陈小俐的医药费5500余元已经由刘小明拿回单位报销,这是虚假报道,损害了当事人的人格和名誉。⑺

法院查明,原告所在单位北海市国税局银海区分局对原告是否报销该医疗费进行调查,并作出《关于“刘小明报销医疗费”一事的调查报告》,称刘小明没有在咸田税务所及分局报销过任何医疗费用。被告的主张来自莫家英的电话录音,但该录音没有征得莫的同意,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在案件审理期间,《南》在《恶人又告状》、《“刘秋海事件”再追踪》中,继续重复上述失实报道的内容,将原告的称为“恶人”告状,“恶势力趁火打劫,步步进逼”、“要钱者赤膊上阵、杀气腾腾”等,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⑻,从而判定《南》败诉。

陈小俐在住院期间使用其姐夫刘小明的名字,可能是有报销医药费的动机的,《南》将行为动机作为既成的事实来报道,无疑加重了媒体举证的负担。

第四起北海交警支队诉《南》名誉侵权案北海市交警支队称《做好事招来的横祸》、《恶人先告状》报道北海交警作了非法的责任认定和车辆痕迹检验意见书;对交警林国兴昭然若揭的徇私枉法行为,北海交警仍我行我素,继续认定刘秋海交通肇事逃跑,并不断虚构情节掩饰自己的错误……这些都损坏了原告的声誉、形象。⑼

法院判定,《南》“报道称原告所属交警林国兴违法办案,原告对林国兴的违法行为‘无动于衷’、‘助纣为虐’、‘追认和袒护’、‘一意孤行’、‘利用权力随心所欲制造谎言’、‘我行我素’、‘企图将盖子掩住’、‘虚构情节掩饰自己的错误’,原告所作的《车辆碰撞痕迹检验意见书》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非法’、原告内部存在许多‘问题’等,均无证据证实。文章有关原告扣车、扣证及事故责任认定,原告对林国兴的领导监督等问题的报道,基本内容与事实不符。”侵害了原告的名誉。⑽《南》再次败诉。

《恶人先告状》评价“责任认定书”非法是根据法律论证作出的:“一方面是因其大大超越了法定的受理期限,另一方面被告方无一人在场。同时,所谓的《车辆痕迹检验意见书》也是非法的,因为其同样超越了法定的期限,而且是在被告一方不在场的情况下提取的。加上被告的车辆自4月19日之后便一直被非法扣留在原告手中,其提取的样品不排除人为制造的可能。”作者的判断是有根据的。事实上,1995年3月19日银海区交警大队接到陈锡明的口头报案,4月19日将刘的车扣留,5月23日北海市公安局作出《车辆责任认定书》,5月29日银海区交警大队作出《事故责任认定书》。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最晚要在事发后40天内作出事故责任认定。为什么《南》与法院依据的都是同一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而法院会作出银海区交警大队的行为合法的认定,就不得而知了。

结案后可发表自己的评论

1999年11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连续宣判以《南》为被告的4起名誉侵权案均为《南》败诉。1999年11月26日《南》在第二版以整版篇幅、“舆论监督遭遇最黑暗的一天”的通栏标题报道此事,并指出上述判决在程序上违法,在实体上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问题,决定立即上诉。同时配发了法学专家的评论―――《“刘秋海事件”证据分析》。

1999年12月2日,“刘秋海事件”引发的第一讼案―――陈小俐诉刘秋海交通肇事赔偿案,由北海市银海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刘秋海败诉。对于这一与自己的主张相反的结果,《南》在12月24日用一整版篇幅发表了《刘秋海案・实体与程序的分析》,指出审判过程中证人、证据、证言运用有误,“刘秋海事件”中北海交警的行政行为不合法。

2000年1月14日,《南》以5个版面的篇幅总结了“刘秋海事件”系列诉讼案。其中《刘秋海事件法律论证会》发表了10名法学专家对“刘秋海事件”中行政案和名誉侵权案的审理的看法。比较一致地认为北海交警行政行为存在问题,司法公正的底线是舆论监督。我认为《南》的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在(终审)判决之后,舆论的评论和批评对于确实不当的判定,可以起到补救或者推动上级法院采取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的作用,还有利于对相关的法学问题作深入研讨。⑾

《南》报道的得与失

应当说《南》在对“刘秋海事件”历时5年多的报道中,断然回绝了北海市某些人提出的“私了”方案―――从此不再报道刘秋海事件,《南》的案件由他们摆平。⑿表现了媒体的正义和良知;20余篇报道均有一定的事实根据,符合新闻规律:结案后进行法理探讨,有助于建立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监督环境。这些均是其可取之处。但《南》将推测的结果当作事实报道,授人以柄,取证没有征得当事人同意,缺少有法律效力的证据;涉讼期间继续刊登讼争的事件,使用有人身攻击之嫌的用语,遂使《南》涉讼的4起名誉侵权案都以败诉而告终。它留给我们的是对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某些思考。

如果陈小俐、刘小明、林国兴都因《南》使用人身攻击的词语侵害了其名誉权而上诉的话,那么北海交警支队作为国家机关也以同样的理由将《南》推上法庭,并最终获胜,似乎有悖《宪法》第41条的精神。笔者认为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司法部门对舆论监督的宽容态度。不当的舆论毕竟可以通过正确的舆论加以引导;可以通过司法独立审判以及传媒报道审判结果及其法律依据来纠正;还可以由新闻单位承担报道的法律后果来制止。但是不当的判决带来的严重后果就很难弥补和挽回。因此,我们有理由要求法律给舆论监督以更多的支持和保护。只要新闻报道的事实确凿,并没有故意的恶意,不能因为几个词、几句话不妥而认为侵权。

注释:⑴《南方周末》1995年10月27日

⑵⑶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8)北民初字第6号

⑷⑸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8)北民初字第4号

⑹贾安坤《新闻官司的举证责任》载《夜班甘苦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4月版P202

⑺⑻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8)北民初字第7号

⑼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8)北民初字第5号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第7篇

论文题目:无为之教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学生姓名:yjbys

专业年级:2015级汉语言文学

(此为开题报告格式,学生按此表填写或打印,原件交指导教师经审定后交学院统一存档)

一、选题的根据:

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1.传统语文教学使得师生在课堂中均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寻求一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成了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从新形势下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无为之教的策略,并研究了采取无为之教的原因,分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无为之教实施的状况和原因,最后重点探讨了实施这一策略的原则和策略!

2.不可否认,迄今为止,完整、系统地用纯理论来论述无为之教的并不多见,但无为之教也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西方,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和儿童中心论以及中国孔子的“因材施教”法,老庄的“无为而治”和“北魏南李”(魏书生和李镇西)教学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无为之教相通或类似。笔者在详阅其它相关资料,并借鉴成功的教育典范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提炼、类比等方法完成了此文的创作,意义深远!

二、研究内容:

拟将本文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阐释无为之教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无为之教的必要性、优越性和可行性。

第三部分指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无为之教的现状及其造成现状的原因。

第四部分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无为之教的原则与策略。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教育实习)。

3.调查研究法。

(二)可行性分析

1.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2.符合现代教育的“主导”、“主体”理论

3.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外因辩证关系

4.成功的教改经验和先行者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3/1--3/20广泛搜集材料,确定论题范围,最终确定论题,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报告,并认真听取答辩组老师的意见。

3/20--4/7围绕选题,撰写提纲,并完成初稿,并交指导老师审阅。

4/7--4/23充分听取指导老师的建议后,修改论文,完成二稿。

4/23--4/30在老师指导下,在二稿的基础上对论文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论文格式规范予以完善,基本定稿。

5/1以后准备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1.韦志成。语文课程教育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熊生贵。理想的语文课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3.张鹏举。颜振遥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蔡澄清、张鹏举、陈军。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5.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陈梦稀。现代教育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

7.纪大海。教育漫语:现代教育生活的领悟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阎广华。“无为”而教: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另类”谋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5

9.李镇西。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教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D]四川: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

10.B、A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开题报告范文参考:

班内开题报告、结题答辩课的设计与思考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研究性学习的教师,不可避免地要给学生安排开题报告、结题答辩等课程。在这些环节以学生讲述为主,课堂氛围、课堂纪律表面上都不在老师的掌控之中。为了让这类课能顺利地进行,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让更多的学生能在这个环节上学有所获,而不是浪费时间,我认真探索,精心做了下面的课堂设计。

环节一:表格的发放及开题准备

给学生三周左右的时间,作开题准备。详细准确地传达具体任务及陈述的基本内容。

基本的陈述内容:①标题;②背景;③目的意义;④小组成员及分工;⑤指导老师;⑥主导课程及相关课程;⑦研究方法;⑧活动步骤及阶段目标;⑨研究所需的条件;⑩预期成果及表达形式。

教学理念:开结题环节陈述的内容给学生提最低要求,不划定上限,但是陈述时间为15分钟内,激励学生自我发挥。

环节二:开、结题活动相关人员的选拔及思考

主持人:在主持人选拔的过程中,我经历一男一女、两男生、两女生、主持人团等多种组合形式。经过两年多的观察,我最终推荐主持人团这种形式。

在主持人选拔时,我采取了激励机制——参与主持活动为自己小组挣分。所以,每个小组只要有这方面能力的同学大部分都会参与进来。

主持人由教师首轮筛选,初步控制主持人的质量,然后召集选中的所有主持人布置任务,提出最低要求。在主持过程中,能力欠佳的注意沟通、及时淘汰,避免过多地影响开题和结题的质量。优胜者在这个过程中能力不断地得到肯定和锻炼,他们会更努力、更认真地投入这项活动中。

教育理念:我认为高中教育不是培养精英,而是让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评委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一是学生。教师评委对于班内开结题活动就一个科任教师或班主任。学生评委,我是这么设计的:一个班有几个小组,就有“几个评委”,这里的几个评委不是数字上的几个,也不是传统的从学生中选出评委,而是每个小组发了一份评委评价表,由小组内部协商:“怎么干?由谁干?”我看到:“有的小组是商量着打分;有的小组是轮流打分;有的是一个人打分。”不管怎样,我看到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项教学活动中,而我同样收到合理的评分结果。而更多的权力、合作、协调与锻炼交予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统分员:统分员也是班内公开、各组推荐上来的,统分员由于能力要求不高,所以人数较多,人数多时,每组限定一人,并将之分为几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连任两期,并负责培训下一个工作组。并在工作过程中引入竞争,最终把那些愿意干、认真干、干得好、干得快的留下。少了就再培养,多了就编组轮流工作。

统分员的职责和任务:在各组汇报完毕后,迅速地将分到的小组的评分登记在表格中,并回到原位,与别的统分员交换、补足信息。然后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平均分,并与别的统分员核对,取众数,最后将结果传递给主持人。

统分员的位置设在第一排中央,方便与教师、主持及全班范围内互动。

黑板背景设计员:全班范围内推荐,把那些字写得好、画画得好的登记在册。任由他们自由组合,或一人一期、或一组一期、或两人搭档、或三人配合。总之,不拘一格由学生自主,而我要求的就是上课之前把这节课的主题以大字形式或写或绘在黑板上。

思考:班内开题报告、结题答辩一般由老师布置教学场景,有的老师不擅长书法,大多数老师也不愿意花费太多心思在这上面,

所以我看到的一般都是几个大字在黑板上,谈不上艺术与美感。

但当我将这个舞台和机会交予学生并引入组间竞争时,学生给了我许多惊喜。虽然都是粉笔,但漂亮的艺术字、书画、平面字体设计等都出现了。

环节三:开结题活动相关人员实习

虽然教师交代,但对学生而言,真正实施起来,各类人员之间的配合,以及自己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我非常重视开题的第一次课的各个环节,该提醒的提醒,该干涉的干涉,该交代的交代,该纠正的纠正。这样第一节课只安排一个组做开题,便于所有人员都能清楚熟悉自己的任务和流程,第二节课开始,就可以有条不紊地正常进行了。

班内纪律的调控:纪律控制,我采取了以组为单位的组牌管理制度,将组牌放于小组中间,只要有违纪行为,就扣小组分,全组成员存在连带关系,迫使成员间相互提醒督促。个别屡教不改

的,可开除组籍——遭受小组甚至全班的排挤,因为没有人愿意被拖累,被一个小组开除的学生一般没有第二个小组收留。这样一来,对于爱违纪的学生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便于提高他们的自控力。这种管理方法,从小组建好后就可以开始使用。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第8篇

共产国际支持,陈独秀负责具体筹办《向导》周报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后,就十分重视报刊宣传工作。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就对出版党报的原则性问题作出了规定。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又专门讨论了党报宣传问题。马林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1921年6月来华,后来参加了中共一大。马林在筹建中共的过程中强调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建议中共中央创办一份党报。马林还就此问题询问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宣传计划如何展开,大会所决定的要办一份党报的事如何实现。由于李达对马林的工作作风表示不满,不愿与马林合作,表示要等陈独秀从广州回来后再说。后来,因为经费困难。人手不够,所以未能实现。不久,马林又主张将内容基本相同的《新青年》季刊和《共产党》月刊合并,另外再出版一种政治性的周报。

1922年8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会议,专门讨论共产党员加入的问题。陈独秀、、蔡和森、、高君宇、马林、张太雷出席会议,会议还专门研究了中央的宣传工作。中央决定在北京创办《远东日报》,专门宣传国民革命。但马林认为,中共能力不足,不应该办这样大的机关报,因为很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只应办一个周报。中央接受了马林的建议,决定创办《向导》周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政治机关报。中央还决定,由蔡和森担任主编,负责筹办工作。

在《向导》周报的创刊过程中,陈独秀高度重视,参与了《向导》周报筹办的具体工作。

1922年9月13日,《向导》周报在上海创刊发行,总发行处设在环龙路。每星期三出版,16开4版,以政论、时评为主,内容丰富多彩,文字生动活泼。《向导》周报在其创刊号的本报宣言上,以犀利的笔调,开宗明义地指出:当前绝大多数中国人所迫切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必须国内和平统一的障碍――军阀与反对中国自由与独立的障碍――国际帝国主义。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外的一切压迫。建设民主的全国统一的政府。

1923年,中共中央对党和团的中央机关报作了宣传上的厘定分工,规定:《新青年》季刊是“学理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机关”,《前锋》月刊是“中国及世界的政治经济的研究宣传机关”,《向导》是“国内外时事的批评宣传机关”。1923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党所创办的《新青年》季刊、《前锋》月刊和《向导》周报三种刊物中,“《向导》在社会上稍有影响”。1925年1月,中共四大充分肯定了《向导》周报通过几年的奋斗。终于“得立在舆论的指导地位”。中共四大通过的《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认为,党的宣传工作有重新整顿的必要,重新明确了各党报的职能,确定《向导》周报是“党政策之指导机关,今后内容关于政策的解释当力求详细,文字当力求浅显”。

还有瞿秋白主编的《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此外,还有党所领导的《中国青年》、北京《工人周刊》、广东《劳动周刊》等刊物。为了加强对党报党刊的管理和指导,加强宣传力量,1923年10月,中共中央成立了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有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林育南、高君宇、彭述之等17人,下设编辑部、函授部、通讯部、印行部、图书馆五部,分别负责党报党刊的编辑、人员培训、中外报刊的编译、印刷发行和资料保存等工作。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管理报刊发行的机构,就是教育宣传委员会下设的印行部。中央要求印行部每月造统计表报告《向导》周报等报刊的发行与收人情况。1924年5月,中共中央成立出版部,张伯简任书记。1925年底,毛泽民任出版部经理,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工作到1928年底。中共中央出版部成立后,将工作重心放在《向导》周报的发行上,要求各地及时上报《向导》周报在当地的销售、邮局寄递情况,敦促各地注意扩展党报在当地的销路,寻找“不出费或廉价登《向导》广告之出版物”。

当时,负责管理报刊发行的还有中央组织部。中央组织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使本党宣传品广布全国”,交通干事的任务除担任中央各机关间及中央与所在地地委间的交通外。就是“指导出版部向各地扩张公开的宣传品之销路”与“筹划向各地秘密的输送本党宣传品及函件”。当时中央组织部拟订的工作计划和颁布的几则中共中央通告均涉及报刊发行。如《各地方分配及推销中央机关报办法》就是陈独秀以中央组织部的名义颁布的,《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是关于建立和健全党内交通问题的文件,其中就有具体的运送报刊的办法。例如:选择一两个妥当地址,“最好是靠近轮船码头便于运送的地方作接纳中央出版品的机关”。

1924年9月25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和中央局秘书联名签署一则通知,要求党组织、党员订购和推销《向导》周报。通知要求:“凡属本党党员,不但有购阅本党中央机关报的义务。并有努力向党外推销的义务。”中共中央还发动所有党员、团员推销党的刊物,并要求各支部书记担负起督促的责任,“每支部书记必使各党员订阅并担任推销,至少每人须购阅一份”,如果个人因经济困难不能购阅,还必须要经过支部会议的许可才行。当时,《向导》周报、《中国青年》都印了可以张贴的推销广告,要求党员、团员将它们张贴于各处。中央组织部曾指示各地:“为推销《向导》起见,中局已拟印一种颜色广告,不日可寄各地,各地接到此项广告时,应责成C.P.、C.Y.同志分送当地书铺、书摊,及前往各学校阅书室张贴,至要!”由于《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所以它的发行受到全党上下的关注。中共中央要求各级组织、各个党员都要肩负起责任,并且规定了硬性任务,即每一个党员必须推销五份以上的《向导》周报。同时,每一个支部还要负责推销三份以上的《新青年》和《中国工人》。,

在《向导》周报创办初期,发行量不过数千份。《向导》周报当时的售价是每份6分,这个价位不是一般的农民能接受的。《向导》周报曾经刊出一位叫冬原的读者来信:“他们买一块豆腐要吃惊,更说不到买《向导》了。”对当时的农民来说,一块豆腐已不敢问津。由于经费少,决定了《向导》周报的售价偏高,而偏高的价格又制约了《向导》周报的销售。后来,由于中共中央不断加强和改进《向导》周报的工作,特别是降低了零售价格。分售处也由最初的上海、广州、北京、长沙等少数城市。扩展到10多个城市,形成了一个有效的销售网络,因而

使《向导》周报的发行量增加到3万份,在当时全国报刊销量中名列前茅。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夕,《向导》周报的销量达到T5万份,不仅遍及国内各省市,而且远至越南、德、法等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北伐途中有人发现。即使在江西赣州这样的内地小城,一个书铺每期也能代售《向导》周报七八十份,《中国青年》五六十份。

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向导》周报主编

《向导》周报的第一任主编是蔡和森。亲手办一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报纸,是蔡和森多年来的愿望。他在同的通信中谈到建党的部署时,特别强调要“公布一种有力的出版物”。在中共二大上,蔡和森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执委,接替李达负责党的宣传工作。1922年8月召开的西湖会议,决定由蔡和森筹办党的机关报,他满腔热忱地接受了任务。1925年1月中共四大以后,中央决定蔡和森不再兼管宣传工作,而与瞿秋白一道负责编辑《向导》周报。蔡和森主编《向导》周报的时间最长。从1922年9月13日创刊到1925年10月蔡和森赴莫斯科工作,总共近3年的时间。如果从蔡和森实际负责的工作时间来看,有2年零8个月的时间,超过了《向导》周报办报时间的一半。蔡和森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向导》周报的迅速发展,为后继者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蔡和森担任主编期间,主编了116期的《向导》周报,超过了《向导》周报总共201期的半数。蔡和森身体瘦弱,又患有哮喘,但他不顾自己的身体,仍夜以继日地工作。1979年,当年与蔡和森一同工作过的罗章龙回忆说:“他所写的文章观点鲜明、文笔酣畅,宣传鼓动作用很大。在我们这一辈人中,只要一提到《向导》,就自然地把它与和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的贡献之大、影响之深,就可想而知了。”2005年3月30日是蔡和森诞辰110周年,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座谈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曾庆红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对蔡和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主编的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被誉为四万万苦难同胞思想上的‘向导’。”

《向导》周报第二任主编,是中共四大后担任中央宣传部主任的彭述之。1925年10月,蔡和森赴莫斯科开会并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彭述之接任《向导》周报主编,直到1927年4月离职,共18个月的时间,主编期数70多期。在彭述之担任主编期间,随着《向导》周报的发展,工作环境、条件有所改善,特别是相关编辑人员也日渐成熟起来,具有了较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彭述之不必像蔡和森那样事必躬亲。就工作条件来看,《向导》周报创办之初,编撰队伍只有七八个人,五年中逐渐发展,先后拥有近百人的队伍。为了筛选材料和服务于领导,《向导》周报编辑部专门设立了一个秘书处。《向导》周报辟有“地方通讯”一栏,材料是各地方的党组织向中央上交的报告。秘书处初步查阅后认为值得发表的,再交给编辑部审查定夺。

彭述之是陈独秀在党内最主要的支持者之一。受陈独秀的影响,在彭述之担任主编期间,《向导》周报一度改变宣传方向,对当时正在兴起的农民运动和北伐战争不支持、不拥护,导致党内思想不统一,使党报在群众中的威信受到削弱。1927年4月,中共中央机关由上海迁到武汉,中央宣传部及《向导》周报编辑部也一同西迁至武汉。当时,彭述之并未去武汉,主任和《向导》周报主编便由瞿秋白。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五大在武汉举行,瞿秋白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主管中央宣传部,并兼任中央党报委员会书记。

瞿秋白为《向导》周报端正宣传方向和恢复正常出版,倾注了极大的精力。瞿秋白主编《向导》周报期间,正确执行了中共中央关于侧重评论当前政治形势和重大政治事件,为革命政治斗争“导向”的指导原则,表现出四个方面的鲜明特色:第一,办刊宗旨和主编思想十分明确,集中力量宣传中共三大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把中国建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主张:第二,十分重视对革命所面临的政治形势和政治事件的分析评论,指导全党和革命群众认清形势。正确开展革命斗争;第三,密切联系读者,瞿秋白常以《向导》周报记者的名义答读者问,通过答问释疑,阐明党的立场和观点,宣传真理,教育群众,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第四,重视报道各地的革命运动。

《向导》周报首次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

在《向导》周报创办初期,因为人员紧张,所以陈独秀、蔡和森、高君宇、瞿秋白、彭述之等人不得不身兼数职,他们既是中央领导,又是《向导》周报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当时称记者)。担任编辑人员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彭述之、高君宇、张太雷、向警予、罗章龙、郑超麟等人。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彭述之、、罗章龙、、、王若飞、、高君宇、郑超麟以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都为《向导》周报写过文章。在《向导》周报的作者中,陈独秀毫无争议地名列第一。除1922年底出席共产国际四大和1926年初因病住院外,几乎每一期《向导》周报上都有他的文章。有时甚至整期都是他的文章,如第55-第77期。据统计,《向导》周报上署名“独秀”、“实庵”的文章就有266篇,短文402篇,约占整个《向导》周报文章的五分之一。蔡和森除了用“和森”署名发表了130多篇文章外,还用“本报同人”、“记者”等发表了不少文章,共计156篇。彭述之在《向导》周报发表文章73篇,瞿秋白在《向导》周报发表文章70篇。陈、蔡、彭、瞿四人,成为了《向导》周报最主要的作者。

在《向导》周报创刊后,陆续开设了“时事短评”(后分为“中国一周”和“世界一周”两个栏目)、“读者之声”、“各地通信”和“寸铁”等丰富多彩的栏目。“中国一周”和“世界一周”两个栏目旨在向广大读者介绍一周内国内国际所发生的大事,并通过简评来引导读者分清是非,培育国民的政治敏锐性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这两个栏目最受读者的欢迎。“读者之声”主要刊载各地读者对《向导》周报的评价、建议和《向导》周报给读者来信的答复,以沟通读者与编者的思想。“各地通信”主要登载各地所发生的重要新闻。“寸铁”是一个很有影响的特色栏目,所发文章大都短小精悍,析理透彻,逻辑性强,富有号召力和战斗力。

《向导》周报提倡朴实动人的文风,反对离开问题谈主义。多数文章都不是空发议论,无病,而是言之有物,有的放矢。《向导》周报发表的文章大都短小精悍,生动活泼,战斗力强。《向导》周报文章的文字浅显。文笔犀利,文字生动活泼,针砭时政,入木三分,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1926年《向导汇刊》第4集出版时,其广告词写道:“本报自4年前出版至今,一向便是全国最急进的刊物。”敢于以“最急进”来自我宣传和招揽,显示出《向导》周报在大革命狂飙突进时期的巨大影响。最能体现“急

进”的,是与《向导》周报提出的许多对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的口号分不开的。《向导》周报大力宣扬“国民革命”这一口号。中共二大时确立的最低纲领为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考虑到国民的接受程度,《向导》周报在宣传的时候运用了曾经提出的“国民革命”这一口号,并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即在原来反对封建主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经过重新解释的“国民革命”,在大革命中发挥了唤起并团结民众的重大作用。

《向导》周报还首次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帝国主义”和“军阀”都是外来词。因此刚刚提出的时候,民众并不了解,甚至被讥讽为海外奇谈。

经过两年多持之以恒的宣传,《向导》周报终于使“打倒帝国主义”、“打到军阀”的口号深入人心,甚至成为部分左派与一些进步商人都在使用的最流行的口号。

是中国共产党内论述“纸老虎”问题最深刻、最全面的领导人,但并不是党内第一个提出“纸老虎”概念的领导人。党内第一个提出“纸老虎”概念的领导人是蔡和森。1922年9月20日,蔡和森在《向导》周报第2期上发表《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与军阀割据》,批评一些只知空发议论貌似强大的“政治家”或“政论家”时,第一次使用了“纸老虎”的概念。他说:“自来一班与群众隔离的政治家或政论家他们简直不知道或者不承认有群众的势力,所以他们不谋勾结或利用旧势力便想求助于外国帝国主义者,不是发表些蔑视群众、谩骂工人兵士的怪议论,便是想出些上不靠军阀下不靠民众的智识者的纸老虎或乌托邦。”

《向导》周报概括并大力宣传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使得“三大政策”最终成为了区别左,、派与、革命与反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个时期内,“三大政策”成为了最流行的口号,无论是什么团体开会都要议决拥护“三大政策”,无论什么刊物出版都看得见拥护“三大政策”,在大会场中的演说和口号里最容易听见的,就是拥护“三大政策”。在标语和传单上最容易看见的,也唯有“三大政策”。一个口号能产生如此大的轰动效应,难怪当时有人认为中共的宣传口号具有一种无形的魔力。

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必须建立联合战线。《向导》周报从创刊到1924年1月改组,共发表宣传建立统一战线的文章50多篇。《向导》周报的出版,正是中国共产党蓬勃发展的时期。在五卅运动期间,《向导》周报发表的中共中央有关五卅运动的文告、论述、文章达54篇。《向导》周报从思想上、组织上,为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作了舆论准备。赵世炎以“施英”为笔名,撰写了七篇论上海工人罢工的文章,刊载在《向导》周报上,被誉为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历史文献。

《向导》周报在后期受到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影响,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等问题上也宣传了错误的观点。陈独秀等认为,湖南农民运动“过火”,“动摇北伐军心”,“妨碍统一战线”。《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大革命时期关于农民问题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列举中央在农民运动方面的右倾错误,并对今后的农运方针、政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927年3月5日,《考察报告》部分章节首次在中共湖南区委机关报《战士》周刊上发表。同时,正式将《考察报告》送交中央。希望能在中央党报上发表。陈独秀接到报告后颇为不满,把《考察报告》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当时,瞿秋白看了的《考察报告》后,给予高度评价。3月12日,《向导》周报第191期发表了《考察报告》的部分内容。可是,陈独秀、彭述之不但不接受向中央提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而且不许的《考察报告》在《向导》周报上继续刊登。在彭述之的直接干涉下,《考察报告》下半部内容未能发表。最后,在瞿秋白的大力帮助下,《考察报告》才得以以单行本的形式在长江书店出版。

《向导》周报的艰难发展和被迫停刊

《向导》周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后,每星期三出版,总发行所位于上海老西门肇浜路兰发里3号。由一家名叫光明印刷厂的小厂负责印刷发行。后来。光明印刷厂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向导》周报便改在租界一家规模较大的明星印刷厂印刷。尽管《向导》周报是在租界的印刷厂秘密印刷发行的,但租界当局还是以各种手段侦知了《向导》周报的情况,查封了十余次。《向导》周报被迫不断迁移地址,并采取各种伪装手法,掩人耳目,以继续出版发行。1922年10月,当《向导》周报在上海仅仅出版了四五期的时候,租界工部局就查封了《向导》周报。

为躲避上海租界工部局对《向导》周报的查封,从1922年10月第6期起,《向导》周报北迁至北京。

1923年4月,依照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南迁至广州,以便更快地推动国共合作。《向导》周报随迁至广州昌兴街28号编辑出版。《向导》周报在广州虽然公开发行,但其独立批评的办报方针受到方面的牵制,后又迁至杭州出版。不久,《向导》周报又迁回上海英租界的上海大学编辑出版。《向导》周报在上海出版的时间最长,超过其存在时间的一半以上。

1927年4月,《向导》周报随中共中央迁到武汉。1927年7月13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时局宣言》,揭露了“国民政府在反动阴谋之下的政局”。7月15日,集团公开“”,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7月18日,《向导》周报出版了第201期。这一期仅有8页,全文刊载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时局宣言》。此后,《向导》周报宣布停刊。1927年八七会议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共中央曾经想恢复《向导》周报,但随着武汉白色恐怖日趋严重,党领导的长江书店、印刷厂、纸行等出版发行机构己经瘫痪,编辑人员也缺乏,中央又准备迁回上海,因而在武汉恢复《向导》周报没有实现。不久,中共中央迁到上海。《向导》周报原编辑郑超麟按照瞿秋白的指示,在上海兆丰花园东边亨昌路租了一堂式的洋房作为党报编辑部兼中央宣传部办公地点。郑超麟主张不必恢复《向导》周报,而另外出版一份刊物――《布尔塞维克》,得到瞿秋白的赞同。按照郑超麟的想法,《布尔塞维克》这个刊物名称“表示中国革命从此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了。1927年10月,《布尔塞维克》正式出版。

《向导》周报从创刊到被迫停刊5年里,尽管处在抄收、查禁的恶劣环境下,但它的发行量依然从几千份上升到十万余份,共出版了201期和汇刊5册;刊发了国内外政论、时评7004k篇,各地通信近120篇,各种文告、宣言近60件,国内外读者来信110余件,总计320万字以上。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第9篇

此次会议的一项内容是,听取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听取《中国共产程(修正案)》稿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

重大决策征求党内外的意见,这已经是执政党决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201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多次提到党的决策机制,“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我们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

而在2010年年底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同样明确提出,要“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朱新力有一个比喻,如果把决策者视为一部车的驾驶者,决策程序则是一个跑道。“一旦跑道不符合条件,即使驾驶者是卓越的车手,所驾车辆为顶级跑车,也无法跑出速度、跑出质量。”

自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其决策机制始终与时俱进。

从“婴儿”到独立

1921年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决策上几乎唯共产国际马首是瞻。

这一时期的决策机构,是党的一大召开时建立的三人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至于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的缘由,是因为“全国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高新民认为,二大、三大时虽然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但负责人一直是陈独秀,只是二大、三大时,负责人陈独秀称委员长,四大时改称总书记,总书记仍为陈独秀。

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授何虎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刚建党时候党内就有两个意见,李汉俊主张分权,陈独秀主张集权。”

陈独秀的家长制作风后来引起多人不满,并导致了建党初期多人退党。“李达后来为什么退党,就是因为总书记什么都管,连谁娶老婆都管。”何虎生说。

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给中国大革命带来了损失。而实际上,这位“家长”当时并非一人决断。在他背后,共产国际才是真正的舵手。当在1927年下令停止总罢工和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后,陈独秀致信上海区委“表面上要缓和反蒋”,便是遵照的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指示。

曾任陈独秀研究会会长的学者陈铁健说,斯大林在1943年解散共产国际时承认,“我们现在可以还陈独秀一个清白,还中共中央一个清白,这完全是莫斯科在那里瞎指挥造成的错误”。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反思,并逐渐脱离共产国际的控制。

1928年的中共六大值得一提。这次会议,开始强调党内决策的“民主集中制”;此后的1930年,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行委在罗坊开会,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民主讨论、激烈争辩,从而使得“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得以通过。

1933年初,党的决策机构开始由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展为中央书记处,缘由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全国苏区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30万人,党员也达30万人,“仅设一个总书记已难以领导这样一个大党”。

此后近一年时间,文献中鲜有政治局常委会记录(在1927年6月1日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后,中国共产党全体中央委员会议改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互推若干人组织中央常务委员会处理党的日常事务),而以书记处名义的文件居多。高新民认为,这一时期,文献中所称中央书记处书记与中央政治局常委其实指向相同,“中央书记处书记事实上就是中央政治局常委”。

在历史上分量极重的遵义会议,也对党的决策产生了极大影响。何虎生说:“遵义会议以后,因为和共产国际联系不上了,党就自己做主了。尽管为了取得共产国际的支持,当时和其关系仍然比较紧密,但真正在决策中起作用的,是本土派而不是王明等国际派。”

此后,中国共产党逐渐由一个需要被“家长”照顾的“婴儿”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党。

1943年5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中共中央政治局随即召开会议表示,同意并作出“解除对于共产国际的章程和历次大会决议所规定的各种义务”之决定。

“最后决定权”

遵义会议后,成立了由、、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以为团长,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在战争环境中,这是中共中央最重要的领导机构。

1943年3月,中央机构调整,决定在两次中央委员会之间,由中央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的工作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政治局选举为主席;书记处则成为根据政治局决定的方针处理日常工作的办事机关,书记处由、刘少奇、任弼时组成,同样为主席,没有用总书记这个称谓。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用“主席”的称谓:“会议中所讨论的问题,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

对于“最后决定权”的形成,及其对中国未来历史进程的影响,学界有过讨论。甚至有人认为,晚年所犯的错误,与此相关。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认为,中央政治局作出有“最后决定权”的规定,是由于当时党面临着异常艰苦、异常复杂的斗争局势,需要集中全党的力量,快速、高效地去开展斗争。

“‘最后决定权’并不神秘,就是最后有一个拍板的人,并不是因此导致后来没人监督,而是党内民主最后没有坚持下去导致的。”石仲泉说。

1945年4月召开党的七大,中央政治局仍是党的中央指导机关。不同的是,中央委员会主席即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与中央书记处主席,皆为担任,他既领导决策,又亲自负责日常工作。

1956年党的做出改变,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即决策机关与领导日常工作的机关分开。此时,由于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不都在北京,因此不能经常召开政治局会议。大量日常事务由书记处处理,书记处频繁开会,常受的直接领导。

“”发生后,随着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受到批评,书记处很快停止工作。八届十一中全会前,已有新成立的中央小组取代书记处的趋势。

有人做过统计,八届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成员41人,在以后遭到批判整肃的有35人。

集体决策回归

1981年,中央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份影响深远的文件,被视为执政党从革命转向建设的里程碑。其中提到,“根据‘’的教训和党的现状,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一定要树立党必须由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德才兼备的领袖们实行集体领导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在此之前,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其中也说到: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也是在新的条件下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然而然地,修复被破坏的决策机制,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执政党的重要目标。

1982年,十二大通过的第一次作出“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的规定。对于党组织的决策,其中规定: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民主讨论,作出决定。

与此同时,此次修改规定,党中央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议和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1982年9月14日胡乔木就这一修改答新华社记者问时说:“总书记是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成员之一,负责召集政治局会议,召集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很明显,召集和主持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这样,个人过分集权和个人专断的现象就很难再发生。”

在“”时期被废除的中央书记处,此间也经历重大变革,从中亦可见执政党对于重建集体领导的努力。

十一届五中全会时,中央决定恢复中央书记处。在此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重大问题应当由书记处这个集体,而不是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做出决定。”

陈云从另一个角度的发言显示了集体决策显然是党内共识。他说:“书记处的工作方法,我认为应该采取办公会议的方式,就是同志所讲的集体领导的方式。集体办公,大家都在一起,要办的事,或者开会决定,或者几个人商量,立即办,不要拖延。”

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

十二大正式规定集体决策只是一个开始。

5年后的十三大上,集体领导被制度化。十三大建立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定期报告工作的制度,并适当增加中央全会每年开会的次数,使中央委员会更好地发挥集体决策作用。

党的决策机制在十三大还发生了另一个重要变化趋势。

十三大报告中提出,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的重要措施是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及时地、畅通地、准确地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彼此沟通,互相理解”。至今,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仍然是中央决策的一个重要条件。

正是在十三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党的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提法。从此之后,虽然执政党决策机制不断有新发展,但基本思路没有变化。

十四大报告指出,只有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集中全党智慧,保证党的决策的正确和有效实施。

在十五大报告中,决策机制一词正式亮相。值得注意的是,十四大报告中,决策机制被列在“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主题之下,而在十五大报告中,决策机制构成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部分。

从具体表述中,更可见中央对于决策机制的认识正日益丰富。十四大报告围绕“集中全党智慧”,着力阐述“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十五大报告出现了此前没有的新内容,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提到了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的“十六字”方针:“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一年之后的十六大上,这一十六字方针进入,成为重大问题决策的基本原则。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第10篇

研究计划一般都有一定的格式,虽然不是一成不变,但也都大同小异。当然,当针对不同的目的或不同的机构撰写研究计划或理想立项报告时,对具体的格式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如申报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报告与申报教育部社科基金的报告有所不同。

我们这里所讲的开题报告的要求是针对一般情况的研究计划,主要是针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而制定的规则。

开题报告的组成要素

第一, 标题

标题可以准确地反映研究的重点,因此必须清晰、明确。原则上,对于定量研究,标题必须能反映所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定性研究或案例研究,标题必须反映所研究的问题的实质或核心内容。尽量避免使用“论…”之类的表述方式。

第二, 问题的陈述

包括研究问题的严格界定,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期望达到的目标等。

1 严格地界定所要研究的问题,特别注意研究问题与现实问题或管理问题的区别。

2 以容易理解词汇陈述问题。

3 界定与限制主要的研究范围。

4 预示所要检验的假设或可能提出的问题

5简洁地指出研究的重要性或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

第三, 有关文献的整理与评论

很多同学认为文献综述或文献评论无关紧要, 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或者文献太多啦看不过来,或者认为行内的人都应该了解。其实不然,文献评论是少有这样的功能:一是帮助读者了解你的研究计划和研究的起点;二是帮助你自己去思考问题。

一段适当的文献评论,可以证明研究者已经把握该领域的重要观点,而且了解最新的发展方向。据此,读者可以判断,一个人是从什么角度来看问题,是从时间来分析问题,是在什么基础上讨论问题。

文献评论可以表明你在研究上的突破。全面介绍和回顾了别人的研究以后,你的研究的创造之处就显而易见了。

文献评论的原则:

1 向读者表明你对有关领域有一定研究,而且了解该领域最近的发展动向。

2 指出你的研究有所突破的地方,说明你的研究如何改进、修订、完善或扩展了以前的知识。

3 尽量避免下面的陈述:该研究领域的文献太少和太多,或不完全,这样的评论过于笼统,往往表明研究者对该题目还不够熟悉。

4 首先要对文献进行介绍,什么人,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做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然后,要对文献一定要进行评论,要表明你的观点,同意或是反对或是怀疑以及原因。注意,关于原因的说明非常重要。

5 文献评论时,尽量避免做抽样方面的指责,例如只研究了美国人,没有包括中国样本。这样的批评毫无疑问没有抓住实质。

第四, 问题与假设

1 所谓问题是指与描述性和调查性的研究有关的研究内容,而假设则是与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有关的研究内容。经过对假设的陈述,读者对理论的探讨,才能够把握一个基本的方向。

假设的陈述,可分为4类:

第一类,语义性的虚无假设:表述为理论性变量“没有差异”的形式。

第二类,操作性虚无假设,表述为操作性变量“没有差异”的形式。

第三类,语义性的替代假设,如虚无假设不成立,则应接受的假设。

第四类,操作性替代假设,如操作性虚无假设不成立的话,则应接受的假设。

所有的研究不是为了检验假设,就是为了解答问题。当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检验理论的内涵时,应该做假设的陈述。在理论架构里,假设应该有理论基础,经过逻辑与预演过程而形成。特别要注意,假设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依据一定的理论框架。因此,一旦作假设陈述,读者就有权知道:究竟原来的理论架构是什么?假设所依据的逻辑是什么?

在案例研究或定性研究中,可以采用问题陈述的方式,也就是提出问题,而不是陈述假设。因为定性研究,一般属于描述性研究或探讨性研究,这个时候一般还没有理论,所以就谈不上根据理论来推演假设的问题。所以定性研究只要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就可以了。但是,问题的提出不是那么简单。首先,问题的提出要合理;其次,问题必须具体、明确;第三,问题必须在研究者可以探讨的范围内;第四,问题用已有的理论是解释或解决不了的;第五,问题从来没有人研究过。

第五, 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整个研究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一项研究成败与否,重要的环节就在研究设计上。

1首先说明你将采取哪些步骤来解答或检验前面所提出的问题或假设

2所有的研究都可能受到调和变量或无关变量的影响,因此你的结论可能并不正确,所以应该对无关变量或调和变量进行控制。在研究设计中,你要重点说明,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因变量,哪些是控制变量,哪些是调和变量,哪些是无关变量,你如何操弄和控制这些变量,是采用抽样法,实验法,还是统计方法。

3 对你要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详细的说明,给出操作定义。

4研究设计的另一个功能是要控制可能的误差来源。你必须对有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并说明如何来控制这些误差。

你必须知道自己的研究设计可能发生的错误以及错误可能的来源。没有一个研究设计可能的是完美无缺的。

5 在讨论研究设计时,如果能采用一些逻辑和统计的术语来表示会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第六, 研究工具

1 简要的描述所使用的工具。如果已有现成的,则必须说明是什么人在什么条件下使用的,效果如何。如果没有现成的,则必须对制作或设计工具的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

2 由于工具的选用和变量的操作定义有极大关系,因此工具的选用至关重要的。

3 必须对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做客观、科学地说明。

由于工具的选用和变量的操作定义关系密切,因此这个工具非常重要。一旦忽略,可能导致整个研究完全破产。

第七, 抽样

1 抽样的原因之一是为了保证研究的外在效度。也就是说,从样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或发现的结果,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推广到总体。

2 讨论抽样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内在效度。如果样本不符合概率分布(或正态分布),就无法建立误差估计,于是我们便不知道研究所得的结果是否有用。

第八 ,资料的收集

1 说明收集资料的方法,问卷调查,结构化访谈,标准化测量等

2 说明收集资料的具体步骤和计划

3 说明收集资料的地点和时间周期

第九,资料分析

1 指出拟采用的资料或数据的处理办法,包括编码、分类、整理等,统计方法,所使用的统计程序,以及其它分析方法。

2 根据测量的尺度决定数据分析的方法

3 说明分析的性质

4 说明可能得出的结论

第十,预算和时间计划

1 说明完成研究所需要的条件,包括人、材、物

2 说明具体解决的办法

3 特别要说明时间范围和计划

第十一,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和说明。

第十二,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的时候,你应该已经掌握了要研究的问题的有关文献,对文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所以,文献综述或文献评价是必须的。所评论的文献和参考的文献,必须完整提附在报告的最后。

第十三,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开题报告提出评价意见,特别应该具体说明学生是否具备完成该研究的条件和资源,研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什么,要注意哪些事项,是否同意开题等。

开题报告的评价标准

1研究人员对该问题有兴趣吗?

2 问题的界定清楚吗?这个问题很重要吗?

3 目前的研究领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充分吗?

4 文献综述完整、全面、合理吗?

5 研究方法科学、实用吗(包括变量的界定、抽样、案例的选择、测量工具的使用等)?

6 研究方法与所要研究的问题一致吗?

7 资料分析或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完善吗?

8 时间和进度安排合理、可行吗?

9 具备完成研究所需要的其他资源吗?

10 研究可能得到的结果有价值吗?

参考文献:

艾尔.巴比(2019) 社会研究方法, pp. 143-145, 北京:华夏出版社

唐.埃思里奇(1998) 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pp.92-111,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Lawrence Neuman(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pp. 622-624, Allyn & Bacon

要求1:写开题报告(人管专业的学生的写作格式按照上次发给大家的那个资料为准,其他专业可以参照本专业学术期刊的格式);

要求2:字数在6页以上(5号字,单倍行距);

要求3:交作业时间为2019年1月2号(周四最后一次课堂上),或者2019年1月3号下午五点之前交到求是楼西北侧三层我的信箱中。过期视为自动放弃这门课的成绩。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

二、

1、

2、

3、

···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写作方法如何选择问题

我一直萦绕于怀的,是在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一年多时间里,导师薛澜教授反复追问的一个问题:“你的 puzzle 是什么?”多少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薛老师问题以其特有的储蓄,笑而不答。我在心中既恼火又懊丧: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明显的答案,到底哪儿不对了?!

奥妙就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极少有硕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审视我最初提出的问题“中国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这仅仅是对现象的探询,而非有待求证的理论命题。我的理论命题是:“中国产业政策过程是精英主导的共识过程吗?”在这个命题中,“政策过程”、“精英政治”、“共识诉求”三个术语勾勒出研究的理论大体范围和视角。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笋”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过初学者也不必望而却步,大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划定一个“兴趣范围”,如半导体产业、信息产业、农村医疗、高等教育体制等,广泛浏览相关的媒体报道、政府文献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第二步,总结以往的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理论视角来分析“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如公共财政的视角、社会冲突范式等。第三步,考察问题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的可行性。例如,西方的理论是否无法解释中国的问题?或者同一个问题能否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或者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演是否存在缺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不过还要注意我们研究在规定的一到两年时间内,是否可能完成?资料获取是否可行?等等。

最后,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动态的、丰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术语、准确的逻辑表述出来呢?雄心勃勃的初学者往往提出宏伟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缩小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对象,从而理清对象的内存逻辑,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学

术论文。如“中国半导体产业政策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含糊的陈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收缩话题:( 1 )时间:从 1980 年到 2019 年;( 2 )对象:政府的叛乱者和决策行为,而不是市场、企业、治理结构等;( 3 )视角:政治和政府理论中的精英研究;( 4 )案例: 908 工程、 909 工程、 13 号文件和《电子振兴》,这是发生在 1980 - 2019 年间半导体政策领域的两个重大工程和两个重要文件。通过这样的明确界定,我们将目光集中在“政策过程”、“精英”、“共识”几个显而易见的概念上,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同时,问题清楚了,我们在筛选信息和资料时也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能够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二、如何做文献综述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scription) ”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 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来说说怎么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三、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问题清楚了,文献综述也做过了,开题报告便呼之欲出。事实也是如此,一个清晰的问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和专家帮我们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许多人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但寥寥数语、一掠而过。这样的话,评审老师怎么能判断出你的研究前景呢?又怎么能对你的研究方法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呢?

对于不同的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一个严谨规范的学术研究,必须以严谨规范的方法为支撑。在博士生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有些老师致力于传授研究方法;有的则突出讨论方法论的问题。这都有利于我们每一个人提高自己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理解、选择与应用,并具体实施于自己的论文工作中。

开题报告(文体形式)

课题名称:

姓 名: 年 级: 班 级: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指导老师: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4、

四、实施的步骤

1、2、3、4、5、6、7、

表1—1 开题报告 (表格形式)

主题:

课题题目:

导师:

课题组成员:

组长:

班组:

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活动计划:

1)任务分工:

实地调查:

上网:

查书面资料:

总结论文:

发倡议:

2)阶段步骤: 分阶段实施

阶段 时间(周)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一 周

二 周

三 周

3)计划访问的专家:校内 老师等

开题报告的基本写法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第11篇

(一)情况报告的标题

一是由规范化的公文标题三要素组成,即发文机关、报告内容和文种(报告)组成。如果情况紧急,也可在报告二字前面加上“紧急”字样,以引起领导的重视如《林业部关于抢救大熊猫的紧急报告》。

二是由主要内容和文种组成,省略发文机关。用介词“关于”引领。既然情况报告是以反映和说明清况为主,那么就应该把主要情况概括到标题中。一般是情况加文种,前面用介词“关于”领起。如《关于赴泰国参加“中国邮票展览”开幕式等情况的报告》。

(二)情况报告的签注

向大会所作的情况报告的签注包括三个内容:一是会议的名称;二是会议的时间;三是报告人姓名及职务。分两行写明。

第一行写会议的时间和名称。前用破折号标出,其顺序是:破折号、会议时间、会议名称;在破折号后,用“在”,在会议名称后用“上”字组成。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第二行写报告人的职务和姓名。如:

水利邵部长汪怒诚

如果是向上级机关报告晴况,则没有此项内容。情况工作报告的主送机关或称谓向上级主管机关报告情况,需要写明主送机关,一般是直接上级领导机关的简称。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中央各部委向国务院报告本地区或本部门工作情况的主送机关就写“国务院”。

向会议所作的清况报告,要写明称谓。如向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专题上作报告,其称谓是“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后加冒号。

(三)情况报告的正文

清况报告的正文可分三个部分:导语、主体、结语三个部分。

1、情况报告的导语

情况报告的导语是指先作概括交代。即先用极简要的语言全文的目的和结论,也就是说明报告的缘由。如:

我省自1978年开始,由省政府办公厅批办国务院文件(原由省委办公厅批办)。几年来,由于省委、省政府领导同I的重视和具体指导,在对国务院文件的批办工作方面,初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了国务院文件能及时传达贯彻。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2、情况报告的主体

(1)报告情况。这部分要写清楚所办工作的主要过程、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还要写出经验、教训和下一步的打算或设想等。由于报告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专题报告这几方面也不一定面面俱到。

(2)初步查明的原因,正在采取什么措施等。

(3)提出处理意见。提出对问题或事故的处理意见或建议,或对新情况采取的对策,以便取得上级的支持和指导

(4)情况报告的结语。有的情况工作报告在结语部分写上措施、奋斗目标和决心

(五)清况报告的结尾

情况报告在结尾处大多使用“特此报告”结束全文,也可使用“以上报告(意见)当否,请指示”或“当否,请示之。”或“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等。

(六)情况报告的落款及日期

向上级主管机关汇报工作的情况报告,需要写明落款及日期。位置在正文后第三、第四行处,分两行写。署名要写全称或规范简称。联合行文的要依次写出单位的名称。有的姓名前面还要加上职务。

如果是向会议所作的专题工作报告,由于在专题工作报告的签注部分已经写明了日期和报告人,则在此省略该项。

写作情况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1、对内容集中、单一的报告,要突出重点,抓住事物本质的、关键性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反映清况,即或汇报工作的进程情况,或反映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或提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论何种内容,都要抓住倾向性、动向性、关键性的问题,不能为写情况而写J清况。

2、在陈述情况时,既要把清况和问题讲清楚,把事清的经过、原委、结果、性质写明白,又要抓住工作情况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不要面面俱到。要注意由特殊到一般,揭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倾向性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主从关系、正反关系、纵横关系。在陈述清况的过程中,一般要交代八个“什么”,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清、什么原因、什么结果、什么问题、什么意见等。提高报告的信息价值,发挥报告的资政作用。

3、在写作情况报告时,必须明确写作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反映情况的目的,是为了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如,建议报告的重点是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因此,要写得具体、明确、简要,尤其要注意提出意见、建议的角度、方式、语气。

4、要理顺报告的思路和结构,无论是纵深式结构还是横式结构,都要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例如,情况报告如果是纵深式结构,就一定要陈述工作的进程。否则上级机关看不清工作的发展情况。但陈述情况时,一定要所阐述的问题长,过程短。为此,一定要抓住关键性的问题,如,成绩大,大到什么程度;成绩差,差到什么程度;有问题,是什么问题,具体表现在哪里;今后怎么办,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这些都是情况报告的重点内容,要具体写。至于成绩取得的过程,问题产生、发展的过程,一般不写,可以做一概括性的交代。

5、情况报告写作要及时,以便上级机关或有关机关和领导尽快了解重大、特殊、突发的新清况。国务院明确规定,特大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报送有关上级机关和部门。对特别重大的事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和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的事项,还要及时续报。如果有意谎报、瞒报或故意拖延报告期限的,要给予必要的处分。

情况报告范文(一)

一、旱情与灾情

我校有学生432人,教职工24名,自受旱灾以来,由于原自来水枯竭,加之附近水源缺乏,只得临时接用我镇xx片区饮水工程未经处理过的自来水。

二、面对灾情,经学校研究决定,目前采取的抗旱措施为:

(1)学生自带饮水。(要求所带饮水为高温加热冷却后方可饮用)

(2)教师饮用水来源:购买矿泉水。其他生活用水仍使用xx片区饮水工程未经处理过的自来水。

(3)做好师生教育工作,利用每天课间操时间教育师生节约用水,提高抗旱、节水、防火意识,确保校园稳定。

三、灾情恶化后的打算。

面对灾情的进一步恶化,我校师生的饮用水已经只能靠到外地买或到有水源的地方拉水来维持,其他生活用水仍使用xx片区饮水工程未经处理过的自来水。因此特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以下建议,以便及时解决我校师生饮水难题为谢:

(1)提供蓄水工具。

(2)提供拉水费用。

(3)建议水务所及时对我镇xx片区饮水工程“xx水库”的水源进行净化处理,同时接通我校师生饮用水管道。

XX年4月9日

情况报告范文(二)

一、为了更好贯彻XXX关于考核工作的安排,做好20**年度考核工作,我厂召开会议,对本厂年度考核工作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本厂实际做了安排。在厂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了由厂领导及各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厂考核组,按规定对全厂各类人员进行了考核。

三、20**年度考核结果及有关情况说明

(二)考核为合格等次的人员115人四、关于我厂处级干部考核情况:经局考核组对我厂处级干部考核评定,**同志考核为优秀,其他4位处级干部考核为合格。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第12篇

时间与性保健(附82例女性习惯分析) 陈水娟,Chen Shuijuan

育龄妇女子宫切除前后性生活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杨筱凤,吴静,Yang Xiao-feng,WuJing

频率与长度的关系 梁学强,Liang Xueqiang

更年期妇女的性保健 贺英勤,He Yingqin

529 例已婚育龄男女性健康调查 郑立新,朱嘉铭,陈平乐,肖伟章,朱晓曼

北京市大学生性态度与的现况分析 李爱兰,王爱珍,徐斌,Li Ailan,Wang Aizhen,XU Bin

重庆市梁平县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初探 张明泽,Zheng Mingze

性社会学应该重视科学性——评《性病:社会学的分析与预测》 朱琪,Zhu Qi

研究要科学宣传须谨慎——关于"少女性权利"及其他 曹育明,Cao Yuming

老年性生活与健康长寿 唐士诚,Tang shicheng

城乡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性病高发的分析和防治对策 任中志,焦学清,唐仕明,蔡体章,左明钦,赵川

关于少女的性权利问题——与潘绥铭先生商榷 丁文华

人格教育是性教育的唯一正确途径(二) 美国国际教育基金会,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foundation

内分泌性阳萎(讲座) 张思孝,Zhang Sixiar

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精索静脉曲张相关的男性不育 李宏军,郝丽,王彦,孙晓玲,郭应禄

性病门诊中淋病菌株耐药性监测 刘大平,徐瑞兴,张景棣

大陆居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7例报告 李兴旺,丁静秋,张福杰,郑丽红,龚恩聪

新疆性乱者中有关艾滋病的KAP调查 瞿世和,佟春刚,马志恒,李卫,刘振东

216例性病患者状况调查 邵成明,史广伟,高红霞,葛恒康,刘静

南宁市1783名男性中学生外生殖器疾病的调查 范浑生,范祺

昆明医学生对与艾滋病有关认识的调查研究 曹跃华,罗耀辉,熊文昌,周红林,陈颖

慢性前列腺炎并发障碍的临床报告 李永德,薛莲萍,李红兵,杨蕴华,张国英,韩建强,张建国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综合治疗 梁享智,李德胜

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迁延性的临床观察 刘全中,缴稳苓,傅志宜

金赛报告的科学性质疑 张志刚,Zhang Zhigang

6岁男孩尿道异物1例报告 李开才,石家齐

罕见异常1例 李平,Li Ping

广征博采与缺失瑕疵——《中华性学观止》述评 王秉钧,Wang Bingjun

综述——中外古今谈 史成礼,Shi Chengli

家庭教育与性教育(二) William Hains

美国社会的性困惑 Wray Herbert,郑南

性学信息的网上检索 何展鹏,陈月梅

武汉市积极开展性健康教育 严家盛,Yan Jiasheng

性病门诊以尿道症状为主女性患者981例分析 陈端凤,王莉,龙涛

领悟性心理治疗性阴冷9例 石琦,张宏亮

HMG+HCG治疗继发性闭经22例初步观察 方乐,Fang Le

女性淋病197例临床分析 张步宁,马秀英,帅艳荷

全身播散性尖锐湿疣伴多种性病一例 李岱拳,Li Daiquan

氯丙嗪引起异常1例 崔杨义,孟改君,杨稷梅

男性不育的诊断和治疗进展(1997) 刘晓薇,龙志刚

您真正了解性知识吗? 周郁红,Zhou Yuhong

开展青春期性知识和性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 吴阶平,Wu Jieping

功能障碍治疗的选择与评价 薛兆英,关光辉,贺占举,魏增河,穆宏涛,郭应禄

净化性学用语,抵制性自由逆潮 丁玫,Ding Mei

知识、信息、交流——性教育学习笔记 过保录,孙晓明,Guo Baolu,Sun Xiaoming

试论大众传播媒介实施性健康教育的准则 胡家辉,高玉萍,田丹,Hu Jiahui,Gao Yuping,Tian Dan

浅谈婚内暴力的原因、后果和对策 梁群益,Liang Yiqun

人工流产和盆腔炎在不孕症病因中的高地位 施晓波,徐立礼,黄建良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38例报告 胡月南,Hu Yuenan

性咨询治疗功能性不症的临床分析 刘成德,Liu Chengde

人格教育是性教育的唯一正确途径 美国国际教育基金会,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Foundation

吴阶平名誉理事长在中国性学会1999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高师开设"性健康教育"副修专业的实践 吴群英,曹绛雯,董克奇

学习健康性知识的收获 李伟

理解一切不等于原谅一切 刘新宇

社会主义的性道德 刘娟

性教育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相关实施的探讨 梁亚,Liang Ya

艾滋病咨询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春霓,曾涛,Gao Chunni,Zeng Tao

性心理的三大误区 黄晔,Huang Ye

病因探讨 傅兆杰,Fu Zhaojie

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邵成明,史广伟

中医性方药学研究概述 曾金雄,Zeng Jinxiong

慢性前列腺炎对男子的影响 梁志恒,吴振启,金京奉,张栩亮,夏强

阳痿研究进展述评 秦国政,Qin Guozheng

对《中药治疗男性不育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问题的商讨 王琦,Wang Qi

"性分离论"评说 丁玫,Ding Mei

一词应变革 龙志刚,简梁盛

关于为更名之我见 陶林,Tao Lin

以精神文明为目标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一) John R.Williams

兄弟同患非淋菌性尿道炎 王仲明,Wang Zhongming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第13篇

述职报告是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为业务部门陈述以主要业绩业务为主,少有职能和管理部门陈述。主要是下级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下属群众陈述任职情况,包括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成绩、缺点问题、设想,进行自我回顾、评估、鉴定的书面报告。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高中生活委员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活委员述职报告

尊敬的老师、全体同学:

大家好!自从担任生活委员以来,我的主要职责包括:协助和配合班长和其它班委处理班的日常事务,关心和注意同学们的身体健康,有关问题向学院反映,对寝室卫生和教室卫生起协助管理作用,还有对班上财务的管理。

以下简单描述本学期的主要事务和活动。

1.收取班费,管理班费,够买班上的日常用品。

2.协助学习委员购买本学期的教才(课本)。

3.班级公告栏的维护并写一些通知。

4.院篮球赛后勤工作者(如:买水)。

5.寝室卫生的号召者,督促并帮助大家做好寝室卫生。

6.协助其它班委做一些活动。

7.关心本班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对受伤和生病的同学进行帮助。

8.复印班级资料(如: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作为一名班委,责任感要强,要尽责尽力,要对同学负责,要对班级尽职。在班级工作方面,以同学的利益来做每一件事,每一件事都力争做好,在做好的基础上认准速度和效率。希望通过我和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班会越来越好。

当然,工作中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是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和同学们的指导下会改正过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负责和努力,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

高中生活委员述职报告

我所负责的主要工作是:

第一,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日常工作,关心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及思想、身体健康,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学习状态。

第二,负责班里班会费的收取、管理和支付,代收各种报名费、捐款,代付各种报名费、捐款。整理各项支出的收据、发票。

第三,关心同学们在宿舍的生活情况。检查各宿舍卫生及晚上关灯等情况。看同学们在宿舍有无吸烟、、酗酒的情况。

本人任职以来(3月12日),班级里的日常学习生活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学生思想、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无打架斗殴发生(出现群体性斗殴没有,不排除宿舍里有发生的矛盾冲突)。班会费的收取正常,但有部分同学拖延、迟交,以后宜改善。管理无问题,但有同学质疑班会费的使用情况,所以每一个月我都会公布班会费的支付情况。基本做到有收据、发票才支付钱款(有部分东西没有办法办理收据,例如:水果、水)。宿舍情况基本正常,除个别宿舍卫生情况恶劣外,绝大多数同学的宿舍都保持整洁。有个别同学在晚上11点后还没有熄灯睡觉,还有个别同学有吸烟习惯,、酗酒情况极少。

本人觉得,担任生活委员以来。有成绩,但也有不足。成绩是基本能完成各项任务,完成老师的期望,同学的要求。积累了与人交往的经验与处事的方法。不足的是与老师、同学缺少必要的沟通,方法简单,效率不高。以后会想方设法增进沟通,解决问题。

班干部的工作是服务同学,服务班级。我希望班干部都能清楚我们自己的工作本质,希望广大同学都能理解我们的工作。

学生方面的问题容易解决,但是,制度安排方面的问题则更需解决。例如,生活委员的权利有限,只能教育同学,而不能处罚同学。如果在矛盾激化之前能有一位长者(老师、舍务、辅导员等)出来指证问题批评错误,化解矛盾,不是更好吗?

在我的英明领导之下,哈哈,我们班基本上快垮了。

高中生活委员述职报告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觉间一学期又过去了。回首本学期生活委员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一、班费管理

班费是我们班同学的公共财产,这一学期由我管理。秉着公开公正,我们的班费每月在月底定期公开,在财务公开表上每一毛钱的去处都有详细的标注。为了便于班费管理,每一件商品在购买时我们都向商家索要了收据。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又是我院十年庆,所以我们十月初的主班会主题是:六十建国史,十年育人路。前期准备工作在九月末举行,我带头进行采购,为节省路费开支,我们一行二人去了南京金桥市场,讲价是我的强项,几番唇枪舌剑,我们尽可能用低价购买到了物资。

在班级财务管理方面,掌握着班级财政大权的我,非常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工作的信任。每次月底,当我班级财务收支表发给同学们传阅的时候,许多同学都微笑着跟我说:丹丹,不用看了,我们信任你!我很感动,我会继续努力做好工作,绝对不会辜负他们对我的信任。

二、宿舍日常管理

对于宿舍的管理工作,首先我要做检讨。这部分是我今年失职的部分,由于我的管理工作没做好,导致部分宿舍在宿管阿姨每周例查时被批评。

我们的宿舍整体还是好的,每天都有很多得到阿姨表扬的。我们的宿舍干净整洁,装扮各具特色,还有部分宿舍参加了温馨小家的评比,其中620,622宿舍都挺进了决赛。其中620宿舍的中西合璧别具代表性。

基于此,下学期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宿舍建设上来,争取我们所有的宿舍每天都会得到表扬,每个宿舍都获得文明宿舍称号。

三、团结各专业同学

这是各班委遇到的同样问题,三个专业的同学,课程时间安排不一样,相聚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很难同时调动起来大家的积极性。

一开始我也认为这是个难题,可是渐渐地发现自己高估了这个问题。虽然我班同学来自于三个专业,大多数时间我们并不都在一起。但是大家都在积极主动的认识新同学,联络彼此之间的感情。经过一个学期的相处,大家亲如一家人,有活动大家相聚一起,一同想主意。我们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积极参加,踊跃报名节目。

四、寻找自己的职责

其实在竞选班委的时候,设想了好多自己的工作计划。其中有一项是迟迟未展开的,一直到十二月初,现场观看了校十佳班级竞选后,我才发觉自己为班级做的太少了。我开始深入检讨,我应该把每天为同学们服务,为班级服务作为自己的义务。于是我的每天天气预报登场了。虽然有时候央视有些不准,我感到很内疚,但我相信同学们会理解我的。我会坚持下去,我的天气预报会给同学们的出行带来一些参考价值的。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第14篇

一、如何选择问题

关键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学术文章应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极少有毕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笋”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过初学者也不必望而却步,大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划定一个“兴趣范围”,广泛浏览相关文献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第二步,总结以往的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理论视角来分析“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第三步,考察问题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的可行性。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演是否存在缺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不过还要注意我们研究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可能完成?资料获取是否可行?等等。

最后,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来自对文学(语言/新闻传播)现象与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现象”往往是充满动态的、丰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术语、准确的逻辑表述出来呢?

初学者往往提出宏伟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缩小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对象,从而理清对象的内存逻辑,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学术论文。陈述问题应明确( 1 )范畴;( 2 )对象;( 3 )视角;( 4 )案例。通过这样的界定,我们将目光集中在几个显而易见的概念上,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例《试论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同时,问题清楚了,我们在筛选信息和资料时也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能够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二、 如何做文献综述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scription) ”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的发展历程”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 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来说说怎么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 “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图书馆的藏书,鉴于我们学校的实际,少,但可以精读,既收集资料也摸索研究和写作的思路与方法。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毕业论文的时间较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积累一份研究相关问题的书单,记录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网址。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三、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问题清楚了,文献综述也做过了,开题报告便呼之欲出。事实也是如此,一个清晰的问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

初二学生学期陈述报告范文第15篇

一、如何选择问题

关键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学术文章应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极少有毕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笋”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过初学者也不必望而却步,大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划定一个“兴趣范围”,广泛浏览相关文献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第二步,总结以往的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理论视角来分析“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第三步,考察问题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的可行性。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演是否存在缺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不过还要注意我们研究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可能完成?资料获取是否可行?等等。

最后,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来自对文学(语言/新闻传播)现象与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现象”往往是充满动态的、丰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术语、准确的逻辑表述出来呢?

初学者往往提出宏伟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缩小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对象,从而理清对象的内存逻辑,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学术论文。陈述问题应明确( 1 )范畴;( 2 )对象;( 3 )视角;( 4 )案例。通过这样的界定,我们将目光集中在几个显而易见的概念上,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例《试论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同时,问题清楚了,我们在筛选信息和资料时也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能够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二、 如何做文献综述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scription) ”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的发展历程”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 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来说说怎么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 “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图书馆的藏书,鉴于我们学校的实际,少,但可以精读,既收集资料也摸索研究和写作的思路与方法。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毕业论文的时间较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积累一份研究相关问题的书单,记录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网址。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三、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问题清楚了,文献综述也做过了,开题报告便呼之欲出。事实也是如此,一个清晰的问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