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顾颉刚《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杜定友顾廷龙

[分类号]G250

1 引言

顾颉刚(1893―1980年),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省苏州市人,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也是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奠基人,在图书馆学方面亦有很高造诣。

顾颉刚先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十分重视利用图书馆和搜集各种材料,在历史(古史)方面有颇高的学术造诣与修养,这使他拥有了深厚的文献意识,即搜集、整理和利用文献、文献资料的意识。这种文献意识拓展了先生在现代地理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学术空间。先生基于这种文献意识所撰写的《国立广州中山大学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以下简称《计划书》),打破了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框架,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办馆理念,成为杜定友先生地方文献思想和顾廷龙先生文献采访工作的思想来源及实践指导,对图书馆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论述《计划书》对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顾廷龙先生的影响。

2 《计划书》的背景和内容

1927年,顾颉刚先生受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委派到江浙一带购书。购书之前,先生作了《计划书》,提出必须打破传统观念,“能够用了材料的观念去看图书,能够用了搜集材料的观念去看图书馆事业”,并且详列16大类需要搜集的文献资料:经、史、子、集及丛书,档案,地方志,家庭志,社会事件之记载,个人生活之记载,账簿,中国汉族以外各民族之文籍,基督教出版之书籍及译本书,宗教及迷信书,民众文学书,旧艺术书,教育书,古存简籍,著述稿本,实物的图像。

顾廷龙先生对此评价说:“这16个方面对文献资料涉及范围的说明是比较全面的,符合现在所谓有历史价值的记载都是文献的认识。他(指顾颉刚)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有这样的见地,不能不令人惊叹。我们现在收集资料的范围大体不出乎此”。

杜定友先生对《计划书》推崇备至,“我拜读了顾先生的《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之后,心中十二分的佩服……他拟的十六大类,已经把所有的材料,包括殆尽,更不容有所添减。我只是以图书馆学的眼光,来读这篇文章,觉得它非常的有价值,有意义;值得我们图书馆学的人注意。顾先生……把实际的计划和各类书籍购求之必要,详述无遗,尤令人钦佩!……我们的宗旨,非但要把它作为购书根据,而且希望这本小书能够在中国图书馆学上发生重大的影响,以助中国图书馆事业之发展”。“我相信若是我们能够依着先生的计划,去搜罗古籍,本着上述数点,去打破传统观念,扩大图书馆范围,实行科学的管理,这非但于中山大学图书馆前途有无限的发展,即于中国图书馆界也有重大的贡献”。

3 《计划书》的意义

《计划书》为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提供了开阔的视野。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图书馆虽已初步形成,但其状况还十分幼稚,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图书馆牢守保存国粹之见,藏书以四库旧籍为主,不知广事搜罗。《计划书》打破了图书馆以“经史子集”为纲的采购体系,提出了以搜集材料为中心的办馆理念,对当时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具有突破性的指导意义,对以后的图书分类体系改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现代的学术视野来看,《计划书》表现出卓越的史家眼光。从史家的角度来说,不拘泥于经、史、子、集传统经典的收录,意味着对史源资料有更大的网罗范围。换言之,那些未经人编纂、刊刻的,流传不广的文书与散乱的抄写文件,那些由于“地方性”、“私人性”、“临时性”(如方志、日记、账簿等)和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图书,那些在民间流传而向来不登大雅之堂的民众文学书及游艺之书,那些稿本和图片,往往记载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真实历史,是极为珍贵的史料,但同时又是极易散佚和销毁的资料,都纳入了作为史学家的顾颉刚先生的视野。依据他的这份《计划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源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即让以后的图书采访工作有了第一信息源的概念,提醒人们注意那些珍稀的、不可再造的、容易散佚的第一手资料。总之,顾颉刚先生的《计划书》,对图书馆文献信息源的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 《计划书》对杜定友和顾廷龙的影响

4.1 对杜定友先生的影响

杜定友(1898―1967年),字础云,祖籍广东南海,著名图书馆学家,是我国图书馆学奠基人之一。

4.1.1 对杜定友先生地方文献理论的影响 顾颉刚先生的计划书将拟购之书分为16大类,举凡各种有助于学问研究的材料尽在搜购之中,他的意思在于,学术研究重在材料,用搜集材料的观念做图书馆事业,搜集尽可能多的材料,无论是社会的还是自然的,供专家做学问,市民增长知识,使原先“藏书楼”式的图书馆转变成真正的新式图书馆。在他所拟的搜集资料中,几乎有一半以上属于地方文献的范畴。在为中山大学图书馆购书时,购买了大量明清人的文集和地方文献资料,“地方志约六百种,科举书约六百种,民间文艺约五百种,民众迷信约五百种,碑帖约三万张”,等等。这些资料在当时是非常普遍且便宜的,但是并不引起学者和图书馆的重视,中山大学许多人认为顾颉刚购买这类书籍是对经费的浪费。杜定友却十分赞同,他曾为《计划书》亲自写跋:“一般图书馆以往向以藏‘书’为重,不重视其他有用材料,这也是根本错误的。图书馆收藏应以“人类的记载”为范围,除图书以外,还应收藏唱片、影片、幻灯种种。”“非但收藏历代文献,而且对于最不屑、最新近的材料,尤为特别注意”。1930年,杜定友发表《省图书馆与省政府》一文,文中认为省图书馆的设立,既要为民众和学术服务,又要为政府服务。他还举例说明为政府服务需要有赖于图书之参考,提出了省图书馆应当为政府搜集各种材料,为政府决议提供参考服务,进而提出省图书馆应备集本地文献承担为本省政府、本省地方学术服务。杜定友从《计划书》里认识到图书馆的藏书应以‘人类记载’为范围,将顾颉刚对图书馆职能的认识,即为民众和专家服务,扩大到为政府服务,进而认识到要为政府服务,需要收藏丰富的地方文献,这是杜定友先生的地方文献理论形成的启蒙阶段。

1941年的《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一文中,杜先生明确指出:“各地方的图书馆,对于保存地方文献,尤为专有之责”,在我国图书馆界最早提出了图书馆有收藏地方文献的责任。杜先生极力主张省市图书馆必须做好地方文献工作,20世纪40年代末期,杜定友先生明确提出“省立图书馆

应以保存本省文献为最重要之工作”。他还以广东省图书馆和广东文献为例,多次指出省图书馆应注重广东文献及文史方面、省政参考资料的收藏,而市图书馆则注重政治经济及一般民众读物方面,说明了要把地方文献的保存作为地方(省)图书馆的主要任务。这是杜定友的地方文献理论初步形成阶段。

1957年,杜定友先生应在南京图书馆举办的省市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进修班之邀,讲述地方文献工作,并编成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讲稿。在讲稿中,提出地方文献的概念和范围,“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影片、画片、唱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印模、簿籍等等”,先生阐述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包括三部分:史料、人物、出版”。尤其对于史料的范围阐述更是与顾颉刚先生搜集材料的思想如出一辙:“关于本地方的一切情况的记载,包括过去和现在的,如史地、文教、经济等,特别是当时的新鲜事物、政治和经济上的最近成就、党和政府的指示和决议”。讲稿从地方文献的范围、收集、分类、编目和使用5个方面对我国地方文献工作做了系统的理论总结,代表了杜定友地方文献理论的发展和正式形成阶段。这份讲稿在国际图书馆学领域里是具有先进水平的,在国内图书馆学研究中,更是一份纲领性的文献。

4.1.2 对杜定友先生的地方文献实践工作的影响 实践工作中,杜定友先生遵循《计划书》的指导,十分重视地方文献的采购、收藏与利用。1941年,广东省立图书馆在粤北韶关复馆,杜先生兼任馆长,他提出以保存广东文献为第一的办馆方针,着手收集地方文献工作,还在广东省图书馆建立“广东文献”专藏。1945年,杜先生兼任广州市中山图书馆馆长,带领中山图书馆开展收集地方文献的工作。1955年,广东省图书馆和广州中山图书馆合并成立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二馆的地方文献也合二为一。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中有许多重要资料,如革命文件的原本、广东地方志、广东各姓族谱、东西南沙群岛资料、近代史的许多重要资料、广东文献的善本和稿本等,这批广东文献,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建设起了积极作用。例如1974年,我国从南越傀儡集团收复西沙群岛时,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就向有关部门送出了一批文献资料,对于进一步论证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了充分的论据。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专藏,是我国省图书馆中早期组织并长期坚持下来的专藏,其能形成特色并发挥较大的作用,是与杜先生的倡导组织努力分不开的,因此,可以这样讲,杜定友先生是倡导组织省图书馆地方文献专藏的先驱者。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杜定友先生对顾颉刚先生的“搜集材料”观念和《计划书》的实践。

经过杜定友先生的努力,各类型公共图书馆都开始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图书馆学家及其他领域的学者也开始重视地方文献的理论研究工作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从此,我国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藏、发展与利用走上了理论与实践研究快速发展的轨道。

4.2 对顾廷龙先生的影响

顾廷龙(1904―1998年),字起潜,江苏苏州人,著名图书馆学家,毕生奉献于图书馆事业。

4.2.1 对顾廷龙先生采访思想的影响 顾廷龙受顾颉刚《计划书》影响和启发,明确了文献资料的范围和概念。“我认识文献资料,大概也是根据他的购求计划。起初,我们对这些琐碎的文献资料怎么使用法,有什么作用,不大懂,后来从说明中得到启发,觉得很有意思”。得益于《计划书》的启发,顾廷龙先生对文献、历史文献、文献资料等的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这直接引导着顾廷龙先生对文献和文献资料搜集的实践活动。顾廷龙先生重视对档案、方志、家谱、报纸、账簿、民间文艺等不为“传统”藏书家看重的文献资料的收藏,这可以说是对顾颉刚“搜集材料”宗旨的活学活用。1964年,在北京中国书店和上海古旧书店、安徽屯溪古旧书店有一批珍贵的家谱、鱼鳞册无人问津,而顾廷龙先生拍板表示:家谱、鱼鳞册现在很少人在研究,但将来必定会引起重视,既然别人都不要,那我们要,有多少收多少。

顾颉刚先生在《计划书》里提出应该打破过去的藏书宗旨和藏书范围,“要能够用了材料的观念去看图书,能够用了搜集材料的观念去看图书馆的事业”。可以看出,顾颉刚主张访书应打破传统观念、广收博取。顾廷龙先生深受这种访书思想的影响,并以搜集、整理材料作为一生办馆治书的方向。顾廷龙先生:“我从事图书馆工作,将近70年。图书馆古籍采购一直是我最重要的工作。从燕京大学图书馆到合众图书馆,到历史文献图书馆,最后到上海图书馆,服务单位在变,我的职责也在变,但我从未离开过文献采访这个岗位。我一生都把顾颉刚先生的《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作为收购的目标和范围。我常说,我一生概括起来只干了三件事,即收书、编书、印书。顾颉刚先生的这份《计划书》,作为我收书的指南针,让我终生收益”。

4.2.2 对顾廷龙先生采访实践工作的影响 受顾颉刚先生采访思想的影响,顾廷龙先生在实践工作中不拘于传统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范围,一生都在从事着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以下几件事可视为对《计划书》的实践。

・家谱收集。解放初,政府调拨公共图书馆的图书中有一大批家谱没人要,顾廷龙先生(时为上海合众图书馆馆长)闻讯后,赶紧收下了这批家谱。后来合众图书馆合并为上海图书馆,这批家谱就成了上海图书馆收藏家谱的基础。

・从废纸堆中抢救历史文献。1955年秋季,上海造纸工业原料联购处从浙江遂安县收购了一批废纸二百多担,上海市文化局组织人力展开抢救工作,以《计划书》所列16项为选取标准,从二万多斤废纸中抢救出2530斤有价值的文献,共计100440册,有史书、家谱、方志、小说、笔记、医书、民用便览、阴阳卜筮、八股文、账簿、契券、告示等,这些是研究过去社会生活的极好资料,有些是在正史中找不到的,也不能花钱买到。为避免将珍贵文献弃为废纸的现象,顾廷龙列出对待废纸的取舍标准,阐述如何看待“废纸”问题,呼吁全社会关心文献资料的保护工作。截至1965年,上海图书馆家谱收藏约为13700部,75000余册,收谱数量几乎为全国公共藏书机构收藏家谱的总和,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说顾廷龙先生是上海图书馆家谱收藏的奠基人。

・保护革命文献。革命文献,是指1949年以前有关传播马列主义、宣传革命进步、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情况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出版的书刊资料。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很多图书馆和收藏家都不敢收藏。顾廷龙先生却意识到这些文献具有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在合众图书馆创办时千方百计地搜集这方面的书刊资料。从合众图书馆(1953年后改名为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到上海图书馆,顾廷龙一直将革命文献作为收藏重点之一,其品种与数量,在国内外首屈一指。

・搜集民国间出版的丛书。解放初,顾廷龙以他对近代及同时代文献资料的珍贵价值的深刻认识,开始构想对民国时期出版物进行总结。为此,特别注意对旧平装(民国出版物的泛称)的收集。由于顾廷龙的努力,上海图书馆收集此类书籍较早,现在成为民国时期出版物收藏最多的图书馆之一。后来,这些丰富的馆藏为《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的编纂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顾廷龙一生遵循《计划书》的指导,无论是在合众图书馆、历史文献图书馆还是在合并后的上海图书馆,一直以《计划书》为目标,为上海图书馆采访到许多价值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从而奠定了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收藏的重要基础,使该馆成为现代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值得一提的学术图书馆和古籍图书馆。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战略规划 战略目标

1引言

20世纪60年代末,国外图书馆界开始将战略规划引入图书馆,并进行初步研究,到了70年代,各大学图书馆普遍积极开展战略研究与长期规划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财政支持紧缩、用户需求不断变化以及图书馆自身管理与转型等多方面的挑战,大学图书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战略规划的指导。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是面向未来确定大学图书馆的使命、愿景、目标、战略及其实施计划的思维过程与框架,是大学图书馆赢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指南,也是图书馆管理规范化与现代化的标志。与国外相比,我国图书馆的战略规划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借鉴与学习国外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经验,是提高我国大学图书馆制定与实施战略规划能力的捷径。

我们选取“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ARWU)的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50名大学的图书馆作为研究样本(见表1),从规划文本的形态特征与内容特征两个维度多个方面详细分析这些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的特色。

2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形态特征

2.1关于拥有情况的调查

笔者通过逐一访问50所大学图书馆的主页,调查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拥有度、链接目录层次、在网站中隶属的板块及其文本表现形式,了解与战略规划相关的内容。其中,文本拥有度是指在图书馆主页能否检索到战略规划文本;链接目录层次是指战略规划在图书馆网站中的深度,规划文本往往不会直接呈现在网站主页面上,而是依据图书馆的设计理念被放置于不同的深度与板块,链接层次可以反映大学图书馆对战略规划的重视程度;隶属板块是指战略规划相关类目的上级目录名称;文本表现形式是指战略规划文本呈现给用户的形式,包括网页全文浏览、提供PDF格式文本下载、浏览且能下载等。调查结果见表1。

(1)关于文本拥有情况。

由表1可知,有2个图书馆因网站的英文网页暂不完善而无法调查,在其余48所大学图书馆中,有34所图书馆(70.83%)都在网站上提供了与战略规划相关的文本,且大多向用户免费开放(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图书馆战略规划页面无法打开,伦敦大学学院战略规划中具体的实施计划仅限馆员访问);

(2)关于链接目录层次。

笔者l现战略规划在图书馆网站中往往被设置为2级(16所)或3级(16所)目录,有1所处于4级目录,还有一所图书馆的规划文本是利用网站提供的“搜索”功能直接下载获取的,没有在各级板块中找到相关类目;

(3)关于隶属板块。

除耶鲁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的一级目录为“使命”外,其余均为“关于”,二级目录则较为分散,涉及“使命”“管理”“行政”“出版物”“组织”等多个栏目,说明各图书馆对战略规划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并不十分一致;

(4)关于文本表现形式。

多数图书馆(24所,72.73%)提供PDF版本供用户下载阅读,7所图书馆既提供PDF版本以供下载,也允许用户直接在网页浏览全文。有的图书馆在网页上比在PDF版本中提供了更多关于战略规划的信息,如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图书馆、墨尔本大学图书馆。此外,马里兰大学大学城分校的规划文本以刊物的形式呈现,供用户在线播放阅读,具体情况如图工所示。

2.2关于制定情况的调查

剔除2015年前失效的战略规划,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于2010年,且未注明适用年限,作剔除处理,最终剩余29个规划样本(见表2)。我们从规划名称、制定主体和规划时长3方面调查了这29个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情况。从规划名称来看,一般由“战略规划”字样与规划实施年份两部分组成,一些名称中含有战略规划所起到的目的与作用,如爱丁堡大学图书馆的“筹款”、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的“领导、挑战与连接计划”,此外,有的图书馆还使用了正副标题的形式,或概括总结、或表达希望、或阐明重点,如“传递成功”“传递一流的用户体验”“支持研究、教学、服务计划”等等。

从制定主体来看,绝大多数为图书馆主导并自行编制。虽然近五成的战略规划中并未注明制定主体,但可从图书馆网站或规划文本中了解到,战略规划往往是由多方力量、经由多次调查与咨询制定而成,体现出参与力量多样化的特征。如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图书馆组织高层对话,使学生、教职工和行政人员参与分析调研数据,以确定图书馆战略重点与方向,并对规划草案寻求反馈;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也指出战略规划是在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的调研中形成的。由表2可知,在标明制定主体的图书馆中,图书馆领导小组和专门的战略规划组是战略规划的主要负责者。其中,图书馆领导小组由馆长、各部门主任等多人组成,战略规划组作为图书馆的常设部门,负责战略规划的前期调研、制定、修改、评估等工作,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图书馆的战略规划项目组就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能够有效保障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各个环节。

战略规划作为周期性的管理活动,其时效性通过规划时长得以体现。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时长,是图书馆根据自身的发展愿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设定的特定时间段。在29个调查样本中,标明战略规划实施年度的有28个(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图书馆除外),时长从1年到10年不等,平均为4.4年。由图2还可以看出,57.14%的大学图书馆以4-5年作为战略规划适用与更新的周期。

3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内容特征分析

3.1战略规划的文本体例

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的体例目前尚无固定统一的模式。柯平认为一份全面合理的战略规划,应当能够准确地表达组织的使命、愿景、战略制定过程、战略规划原则、战略目标等全部内容,并确定使命陈述、愿景展望、发展历程、环境分析、目标体系等2。项作为规划文本的构成要素;盛小平指出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框架至少应包含愿景、使命、价值观、目标体系、战略五部分。我们调查了29个样本馆的规划文本的内容,结果如图3所示,文本中涉及较多的要素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战略目标(29,100%)、使命(21.72。41%)、愿景(20,68.97%)、价值观(9,31.03%)、引言(7,24。14%)和指导原则(6,20.69%)。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统计和论述的方便,我们对文本中含义一致而名称不一的内容进行了合并,如“使命”和“使命陈述”、“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与“战略方向”、“原则”与“指导原则”等。除此之外,各馆战略规划的体例也有各自特色,如,根据自身情况加入环境扫描、制定过程、制定背景、评估方式、概要、时间表、财务等要素。

3.1.1使命

使命是图书馆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与所追求的价值。它明确地揭示了图书馆存在的目的、信念及图书馆的自我定义,概括了图书馆要做什么和为谁而做。词频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代表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我们利用ROST词频统计软件和Word 2010词频统计功能对21份战略规划文本中的“使命”进行词频统计,剔除无实质意义的介词、连词、助词等词语,合并单复数、动名词等形式,结果见表3。根据我们对文本的阅读和对高频词的统计,发现样本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的“使命”主要有三:一是利用图书馆馆藏、服务、馆员、空间等资源为学生以及教职工提供学习、教学和研究支持,这是大学图书馆最基本的使命,如耶鲁大学图书馆的“通过员工、项目和服务为耶鲁和世界学术社区提供杰出的教学、学习和研究支持”;二是连接世界知识,促进知识的创造与发现,如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图书馆的“促进批评探究和有益于社会的知识创造”、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图书馆的“通过联结人与知识,促进知识发现和丰富人们的生活”;三是创新服务,如纽约大学图书馆的“为不同用户群发展有创意的服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图书馆的“设计可效仿的典范性信息服务”,等等。

3.1.2愿景

愿景是图书馆以使命为基础对未来发展的定位,也是对图书馆蓝图的描绘,它揭示了组织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意愿,是组织成员为之奋斗的未来目标。同样,根据我们对包含“愿景”的20份规划文本的阅读,和利用Word 2010的统计功能对“愿景”的词频的统计结果(见表4),发现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愿景”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建设研究型图书馆,如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愿景是“我们是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图书馆,促进知识创造、探索和发现”、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馆的愿景是“我们渴望成檠术研究型图书馆的领导者,能够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知识创造和知识管理的需要”;二是发展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如伦敦帝国学院图书馆的“我们将提供一流的、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专长和空间,我们为研究者和学习者导航信息变化,以创新、主动和敏捷的方式工作”、耶鲁大学的“图书馆服务是直观的、无缝对接的,并且是由对用户研究实践和不同需求的实证理解所驱动的”。

3.1.3价值观

价值观是定位图书馆有用性的体例,它揭示了图书馆的功能与作用,是图书馆基于使命和战略目标而形成的价值取向。战略规划中往往使用几个单词或几句话对图书馆的价值观加以概括陈述。例如,在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2016-2018年的战略规划中,价值观为“知识、开放、服务、合作、多样化”;伦敦大学学院图书馆则以“相互尊重、卓越服务、合作、激励、创新”作为其价值取向;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图书馆的价值观是“合作、用户中心、多样化、专业、创新、职业化”;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则将价值观定为“卓越服务;与学校和社会团体合作;馆藏管理和制度化;创新、敢于冒险;开放、包容、相互尊重的工作环境;通过组织获得领导力与个人成长;知识自由、追求知识”。

3.1.4指导原则

由图3可以看出,这一要素是样本馆的战略规划中较少采用的。原则是确保图书馆始终与其使命、愿景和价值保持一致而给出的宏观性定位,它揭示了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制定战略规划的指导方针,是图书馆必须始终遵守的准则。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在其2014-2016年的战略规划中指出,为更好地实现使命和愿景,图书馆需要一套基本的原则作为指导,这些原则是图书馆规划与行动的基石,并确定了7条指导原则;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一香槟分校图书馆将其指导原则概括为“使命中心(Mis-sion-Focused)原则、行动导向(Action-Oriented)原则、用户中心(User-Focused)原则、基于实证(Evi-dence-Based)原则、包容性(Inclusive)原则、授权原则(Empowering)、主导性原则(Leading)”。

3.2战略目标的体系内容分析

战略目标是图书馆在未来几年着重建设与发展的方向,是战略规划中最核心的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与战略意图。通过阅读29份规划文本中关于“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向”等的具体内容,将战略规划目标体系涉及的内容进行归类统计,可分为13类,即:资源建设、空间、教与学、服务、研究、员工、管理、合作、财务、技术、营销、基础设施和评估。出现次数和比例较多的是:资源建设(27,93.10%)、空间(24,82.76%)、教与学(22,75.86%)、服务(20,68.97%)、研究(20,68.97%)、员工(19,65.52%)与管N(9,31.03%),这些是规划文本中比较关注和重视的内容(见图4)。

3.2.1重视资源建设

资源是图书馆存在、发展与开展服务的根基。从调查结果来看,几乎所有的样本馆都很重视资源建设。为适应信息技术的进步、用户需求与行为的变化,资源建设的内容也在不断调整与扩展。阅读样本馆规划文本目标体系中与“资源建设”相关的陈述,发现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充实馆藏。建立跨学科的实体馆藏和不同格式的虚拟馆藏;(2)强调存取。应当支持各种移动便携设备,使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上检索并使用图书馆的资源,一些图书馆还明确提出优化发现与传递系统、图书馆网站和服务平台的性能,同时,多数图书馆也支持研究资源的开放存取;(3)重视资源的数字化与长期保存。如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致力于保存印刷本,包括善本书、档案、手稿和濒危视听数字资源等,康乃尔大学图书馆则指出“提供数字内容的长期存取是学校的学术使命,加大对包括研究数据,可视化资源、学科库、电子书、流媒体等资源的保存力度”;(4)资源共建共享。共建共享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与其他机构合作是多数样本馆的选择;(5)建设机构知识库,收集、保存并促进对学校研究成果的利用。如牛津大学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等均建有机构知识库。

3.2.2空间职能拓展

基于网络的资源和服务正在快速扩张,但并不表明师生对物理空间的使用有所减少,而且由于用户的研究行为、教学与学习模式等的变化,传统的图书馆空间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对此,各馆纷纷审视、评估现有空间环境的利用状况,或与师生共同规划图书馆空间,主要改变体现在:(1)调整物理空间,各馆根据评估结果和需求调研,增设信息共享空间、个人和团体研究室、人文科学实验室、培训室等空间,或者扩建附属建筑;(2)打造虚拟图书馆,实施基于学科的数字学术中心计划,以适应用户日益复杂的需求,促进知识发现和知识创造;(3)升级配套设施,采购与研究、学习相关的技术设备,提供灵活、舒适的基础设施,提升用户体验;(4)举办各种活动,如讲座、展览等,促使用户参与,充分利用图书馆空间。

3.2.3支持教学

一直以来,为教学服务就是大学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大多数样本馆的战略规划中均强调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支持师生的教授与学习,提供教学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基础设施、馆藏资源、新技术设备、空间需求等;(2)强调信息素养教育,使用户学会有效地发现、评估、组织、管理、利用和创造信息,值得说明的是,这些大学图书馆普遍采用嵌入式教学的方法,通过与教师、各个院系的主任、技术人员、行政人员等多方面的合作,创造性地将图书馆教育服务整合到大学的课程体系结构中,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技能;一些图书馆也比较重视在线学习环境的构建,不断完善线上培训,如MOOC、数字化学术中心、在线指南等。

3.2.4注重服务

大学图书馆是为大学师生的研究、教学和学习活动提供服务而存在的。大多数图书馆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确定为战略重点,重视用户需求,聚焦于:(1)研究服务,为研究服务是样本馆规划文本中提及最多的服务行为,与研究人员合作,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为研究人员提供高水平的咨询服务、设计创新服务以加强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之间的连接;(2)数字化服务,主要体现在数字化内容和数字化工具两个层面,图书馆鼓励维基、博客、社交媒体、数据可视化工具等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并将服务与专长嵌入到系统和工具中支持教学与科研;(3)基础服务,如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图书馆开放时间,完善RFID、扫描、打印等自助设备等。

3.2.5支持科学研究

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吸引更多更好的研究者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之一,也是这些大学的图书馆的战略目标之一。图书馆对研究的推动是多渠道与多方位的,在上述资源、空间和服务层面也有一定体现,除此之外,还表现在:(1)支持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中的思维碰撞、跨机构或跨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术创新;(2)支持研究全过程,延伸数据管理服务,贯穿研究人员的整个研究周期;(3)支持学术出版与开放存取,与学校出版社或学术项目合作,为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成果提供多种出版形式,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提高学者研究成果的影响力;(4)设立研究项目,如牛津大学图书馆的IT基金资源发现项目、杜克大学图书馆的开放图书馆环境项目等。另外,也有一些图书馆从设施、政策、图书馆研究文化等方面进行努力,促进学术研究进步。

3.2.6强调员工发展

图书馆员工是联结图书馆资源和用户之间的桥梁,是战略执行的关键环节之一。样本馆的战略规划中涉及员工的内容可慨括为以下四点:(1)日常工作中,图书馆员要熟悉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并鼓励T工采用新方法、跨部门协作,根据员工专长安排工作内容,把员工意见作为决策参考;(2)培训,图书馆鼓励员工参加培训项目,学习新技术、新工具、新知识、新方法,以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换代,促进馆员的职业发展;(3)招募,制定相应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招募多样化、具有不同专长的员工;(4)组织文化,培育积极、高效、相互尊重、充满活力的、创造性的组织文化,使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中更好地工作与成长。

3.2.7用户参与及管理

大学图书馆的用户包括本科生、研究生、教师、行政人员、图书馆员等,他们对图书馆的需求与兴趣点有所不同,吸纳不同身份的人群参与战略规划的拟定、为图书馆献计献策,无疑会对图书馆的良性发展起推动作用。有8所图书馆将“公众参与”写进战略规划中,主要运用在:把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情况作为评估资源与服务的标准,通过用户调研完善资源、空间和图书馆的服务,不断创造机会使用户积极参与学术信息环境的管理等。此外,一些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提到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附属馆的管理工作。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图书馆员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职业生涯中渡过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质量。因此,尽早进行科学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自我、走向成功的一个有效方法。职业生涯规体现的是人本管理方式,不但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且有利于个人才智的充分发挥,最终实现组织与个人发展的双赢。图书馆引入职业生涯设计管理理念是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 职业生涯规划使个人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发展自我,有益于提升自身竞争力,提高成功的机会。当今社会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三,职业规划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尽忠职守、热爱工作、富有创新意识的员工。如果员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完善,往往导致工作缺乏激情,降低工作效率,有时候还会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这样的情况可能会给员工带来很大的压力,或者使他们消极低沉,从而带来精神上的不健康问题,最终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目前,有很多图书馆员就是盲目从事图书馆的工作,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缓慢。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图书馆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同时又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教育的机构,开展图书馆员得到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提升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实现图书馆和员工的双赢,促进图书馆事业积极稳定繁荣发展,还可以为图书馆留住人才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问题

(一)积极性的缺乏。

目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本科以上学历,一个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图书馆员,达到一定的年纪,其个人事业发展达到职业顶峰时,就会感觉工作缺乏压力和挑战性,往往会丧失工作热情,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加上图书馆工作属于服务性质,大都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岗位变动可能性也很小,很容易产生“职业高原”现象,即图书馆员已不可能再得到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机会或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 缺乏满足感导致人员的流动。

一个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是决定该员工积极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图书馆事业是比较稳定的职业,相对企业而言,显得低调、乏味,很多图书馆员的工作满意度整体偏低,缺乏工作的成就感、挑战性、新颖性等。工作满意度影响馆员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馆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工作和生活质量就会降低,工作效率也会下降,重要的是会导致人员的流动。人才流失已是图书馆面临的一大困境。目前,从图书馆调出的人,没有将图书馆的工作作为长期发展的目标。他们本来可以成为图书馆的业务骨干,但是由于图书馆的吸引力小,最终还是告别了图书馆,给图书馆造成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三) 组织文化缺乏。

组织文化就是图书馆的基因。图书馆的组织文化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图书馆员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思想觉悟、价值观念、工作态度、工作责任等,因而决定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组织文化的缺乏使图书馆员对图书馆缺乏一种认同感,没有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图书馆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缺乏凝聚力,从而导致许多工作不是站在图书馆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虑,而是利用所掌握的资源谋取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置整体利益于不顾。

此外,图书馆工作的内在激励因素不高,工作挑战性不大,酬金待遇较低,传统的职业形象又使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同。馆员没有职业自豪感和职业热情,进修机会少和知识老化影响职业发展,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中的不公平现象及管理者职业生涯管理意识不强等因素,容易造成图书馆高素质人才流失。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图书馆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实施

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认识自我和环境、确立目标、计划、实施策略和反馈评估五个环节。

(一)认识自我和环境。

它是馆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一方面,馆员通过对自我进行全面认识,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最佳的抉择。自我认识就是对自己的观察、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兴趣、个性、特长、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能力、长处、缺点等认识,为对自己未来工作选择的方向打下基础。另外,馆员可借助各种测评工具来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还可以征询其他人的意见;另一方面,图书馆员要全面认识外部的环境,在社会环境的认识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给图书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图书馆需要的是拥有图书情报学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和服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组织环境认识中当一个人加入组织以后,职业生涯规划就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图书馆员应了解自己所在图书馆组织结构的变化、不同岗位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与职业生涯有关的学习培训机会,分析其中可能关系到自己成长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员应当调整心态,塑造新的职业观念,以成就感和赢得尊敬为目标,努力让自己成为本行业的学者、专家。馆员通过分析适当地调整自己,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要求。

(二)确立目标。

目标的确立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目标的确立是在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条件为依据。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是向专业技术方向发展,还是向行政管理方向发展。图书馆员在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才能、兴趣、有利的环境条件为依据,结合职业发展路线,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目标分长期、中期和近期目标。目标与理想的职位、技能水平、工作安排或技能获得有关。馆员在制定目标时应将目标详细列出,具体到实现目标的时间、达到的程度、每一理想职位对知识技能与资历的要求。目标必须具有可行性、持续性,适时性等原则。与之相应的其他具体目标,如学习进修目标、经济收益目标、业绩目标等也要具体明确且做到互相配合、共同作用。设定的目标要高低适度,太高难以达到,容易让人受挫,太低没有挑战性,或达不到进步要求。

(三)规划。

个人的最终目标确定后就要开始展开总体和具体的计划。没有计划贸然行动是徒劳无功的。图书馆员的职业规划是围绕计划来进行的,如果计划是纸上谈兵,那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计划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该详详细的详细,该具体的要具体,有些可以忽略的就不用太在意,制定的计划要现实。

(四)实施策略。

实施策略是指根据计划,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包括工作、培训、教育、自我学习等方面的措施。在工作方面,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采用什么学习方式,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等。实施策略越具体明确,越便于执行和检查。因此,馆员可将自己的长期、中期、近期目标细化,审视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已有条件和所需条件,明确努力方向。

(五)反馈评估。

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调整。因为在职业生涯进程当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和结果,所以,图书馆员要自觉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评估和修正,以纠正原订目标的偏差,保证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评估可参照各类近期、中期目标和实际结果比照进行。在评估过程中,主要对重点目标和关键策略方案进行评估。要关注弱点,找到自己的不足,如是否坚持按计划来提高个人的能力,个人能力是否适应环境的要求等。然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策略甚至目标的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为下一轮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四、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会因个人的价值观、职业需求、职业生涯目标各异而不同。职业生涯发展也并非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简单地把职业生涯发展定位于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只能让自己进入到一个狭小的空间。所以,图书馆员在追求职务目标、工作内容目标、经济目标、工作环境目标等职业目标时,不要忽略丰富的知识积累、观念的更新、能力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快乐感、成就感。只有外在的职业生涯目标和内在的心理感受达到平衡时,馆员才能更多地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贺子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卜欣欣,陆爱平.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国经济时代出版社,2004 :30.

[3]尤玉新,唐承秀.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高原”问题探讨.图书与报,2006(2).

[4]牛红亮,霍彩玲.试论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图书馆学研究,2005,(10).

[5]居玲英.图书馆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18(2):21-23.

[6]田昊.浅谈图书馆人本理念的培育.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罗田馆;图书馆新馆;搬迁;策略

今年罗田县图书馆已经在3月27日召开了全馆职工动员大会,决定在后续搬迁工作结束后对外开放新馆。新馆地处江夏大桥旁边,不仅景色宜人、环境清幽,还配备了电子书借阅机等先进设备。结束了老馆设备老化,文献挤压的局面。

一、搬迁新馆策略的主要要素

罗田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复杂而庞大,因其没有可以借鉴的固定模式。此馆搬迁工程需要立足于本馆实际具体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搬迁策略,确保搬迁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1.谨遵搬迁纲领

从某种角度而言,可以说规划是搬迁新馆的纲领。所谓的规划,也就是指开展相对全面而长远的发展计划,对图书馆未来的整体性、长期性等进行综合思考并设计出合理的行动方案。毕竟图书馆搬迁工作复杂而繁多,若是不进行长远的考虑与用发展中的眼光看待,很不利于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务必从责任高度与服务理念着眼,合理规划搬迁图书馆的整体工程步骤,并加以科学运作,从而才能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实施。

2.谨记搬迁准则

从管理学层面分析,可以将计划阐述为计划工作与计划形式。前者旨在结合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想要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方案。后者旨在以文字与指标等形式表达组织与组织内各部门及成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行动方向、工作内容以及方式等方面的安排。计划可以说是规划的延伸,其更具针对性与预见性,是针对规划而合理制定的实施计划,拥有明确的目的,具备一定指导性。同时也是对正式实施与实施后可能发生情况与效果的一种预见,实现未来目标是其规划的最终目的。换而言之,也就是说计划即明确目标与规定实现目标的途径与方案。

3.紧靠依据

实践是检验事物对错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也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因此想要检验搬迁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可进行实践。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尽可能降低新馆搬迁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性,也就是指在迈向目标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架设起一座便捷稳固的桥梁。健全规范的计划可以确保实践过程中各环节与各部门的活动可以在时间、空间与数量上进行相互衔接,着眼于整体局面的同时,又能兼顾局部,相互协调,促使搬迁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二、新馆搬迁的理论分析与原则分析

1.理论分析

罗田县图书馆文献众多,职员数量也不少,此处搬迁新馆,不仅仅只是迁移文献资料,搬迁工作不仅需要高效,还需要省力与科学,合理组织藏书,实现书尽其用的目的,始终贯彻服务至上的理念,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基于本馆实际情况,从读者出发,使文献资料的得以充分运用,进一步健全符合读者需求的服务模式。如:将以往在各个阅览室借还图书改为全馆文献一站式借阅的服务模式等等。从理论上而言,搬迁藏书也可以说是改造藏书组织的契机。乘搬迁之机,根据藏书等级与使用对象进行藏书结构的划分工作,以读者需求为目的,将借、阅与藏进行有机统一,使藏书组织更科学合理化。

2.坚持原则

首先需要坚持的便是排检原则,也就是说对馆内各书库藏书全面进行整序、归类等,以此为新馆库位、架位等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在排检过程中还可以整改分编、典藏与排架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其次坚持有序原则,也就是将不常用的图书文献入库,常用的文献入架等。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开放原则,也就是书库与阅览室施行图书文献排放全开放原则,这样便于读者查寻。

三、图书馆搬迁策略实施

1.合理组织搬运力量

让所有参与搬运工作的人员了解掌握新馆规划,使其明确方向与目标。然后进行合理分工,将搬运任务具体落实到个人身上。其次制定搬运期g的劳动纪律与奖惩制度,最大限度调动职员主动性与积极性。合理分工,避免出现一窝蜂的情况。科学的将搬运工作划分成几条互不干扰的工作线,把搬运的图书根据各个服务窗口分成几部分,然后把搬运人员根据服务窗口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负责一个窗口的图书,并从小组中选取熟悉馆藏、业务水平高的人员任职组长,负责自己小组。明确图书下架、运送、上架各道工序,同时展开,高效进行。

2.统一调动,合理运用人力、物力与财力

统一协调新馆搬运各项工作,合理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因此需要成立起高效、精干与权威集于一体的指挥系统。然后合理规划与统筹藏书搬迁工作的各道工序,协调指挥各项事宜。比方说包括人员安排、图书下架、图书打捆、图书运送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3.搬迁期间的读者服务工作

在搬迁时,需要在新馆启动网络信息平台,为读者提供基本的查寻服务。在后续搬迁工作结束后对外开放新馆,一边继续整理一边接待读者。也就是说,必须使读者基本服务正常进行,确保图书馆处于最基本的一个运行状态。

4.新馆的管理方式

搬迁新馆后,需要及时更新现代化管理方式,做到未雨绸缪。首先使管理精细化。新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核心,充分利用人力与其他资源,促使服务效率最大化。基于岗位细则、服务细则等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工作制度与管理体系。其次新馆搬迁意味着服务需要有所提升,所以必须强调岗位练兵,增强服务本领。根据新馆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加强职员的业务考核,让整个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水平更加专业化,掌握更高的专业技能。

四、结语

新馆搬迁不仅意味着服务功能需要强化,还意味着整体服务水平需要提升。同时要使新馆管理更加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面对图书馆搬迁这个契机,不仅要统筹新馆发展规划,还要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整套计划,将新馆现代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出,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宋海沂. 图书馆搬迁策略[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01:109-111.

[2]张铁. 浅议图书馆的搬迁工作[J]. 中国电力教育,2008,S3:186+188.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天津站巡讲开班仪式由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李俊国主持。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社文处处长刘晓梅,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严向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副馆长杨柳针对“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升计划”中关于全国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情况和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馆员专业知识与技能需求的调研情况作发言报告,介绍了调研的初衷并公布调查成果。

湖南站巡讲开班仪式由湖南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湖南图书馆馆长张勇主持。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孟庆善,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霍瑞娟,湖南省社会文化处副处长金铁龙,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罗建国、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李俊国,湖南省少儿图书馆书记蔡菊英参加仪式。

在首轮巡讲中,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王志庚,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教授范并思,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柯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黄如花,德国斯图加特市所有儿童图书馆总馆长凯瑟琳罗斯勒女士等国内外图书馆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分别就“识字与阅读”,“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政策环境及对策分析”,“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理论与实践”,“青少年图书馆服务的理论与方法”,“美国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孩子们的王国: 斯图加特图书馆为所有的儿童提供的全方位加强版服务”等题目为学员们进行讲授,并与学员们展开互动,答疑解惑。

通过首轮巡讲的学习,学员们对图书馆的基础业务、理论前沿、实践拓展等内容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了解了新时期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发展与创新的动向,明确了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阅读推广工作的职责和任务。通过交流和讨论,分享和感悟学习体会。学员们一致表示要坚持不懈地、系统地学习图书馆理论和实践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为读者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学习,提高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新理念,了解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新方法,开阔新视野,启迪新思维,积累新资源,新成果,新经验。通过思索、积累和提炼,能有更多的收获,为提高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王志庚介绍了《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基本藏书目录(2012)》的基本情况。

闭幕式上,中国图书馆学会分别向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授予“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升计划示范基地”称号。

2012“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升计划”首轮巡讲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培训内容丰富。既研讨了我国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的理论问题,也关照了图书馆工作的实践;既展示了国内未成年人服务现状,也介绍了国外相关领域工作情况。

二是交流形式多样。既有业界专家发言,也有经典案例分析;既有专家主题授课,也有学员交流讨论;既有经验分享、也有成果展示;现场讨论既有争鸣,也有共识。整场培训交流充分,讨论热烈。

三是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这个平台既是广大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工作者就彼此关心的问题开展交流的平台,也是未来加强合作,切实提升服务水平的平台。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省委党校;图书馆;科学管理

加强对图书馆工作的管理是提高其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对图书馆的管理不是那么简单的,它需要通过几方面的内容来实现。比如,计划、组织、协调等,需要各个方面共同作用,从而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其管理水平。

一、打破传统观念

要实现对党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打破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是关键。首先就是要建立一套全新的理念,在不影响党校教学的同时,敞开大门、面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文化信息服务,做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然后,在此基础上,要勇于开拓创新,敢于竞争,现代社会在各个领域的竞争都很激烈,对于党校图书馆而言,也需要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旧的传统观念。最后,要以社会的效益为首,在省委党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党校教师,因此,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图书馆应尽全力为教师提供更让人满意、更优质的服务。目前,有许多党校图书馆的工作思想不端正,只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打击这种现象,要端正态度和思想。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思想也是有局限性的,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加在一起就是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思想,因此,对于管理员来说,他们应该懂得大家的互相交流与协作,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学习,完善自我,从而提高其管理水平,这也有利于培养管理员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情开展相应的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这样能够进一步改革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二、加强图书馆管理员的专业素养

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是一名工作人员的基本道德底线,图书馆管理员也不例外,也应遵守这一准则。一名合格的图书管理员应该具备认真负责的精神,在工作中要以读者为核心,这样对管理员的要求就更多了,不仅要求他们有一定的工作水平,还要有责任感,本着无私奉献的态度工作,真正做到文明、热情、细心。

为了提高管理员的职业水平,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不仅是对图书的管理还要对管理员进行管理,同时,要适时的对管理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严格要求每一位管理员,保证其能够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图书管理员应该有能力快速适应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他们要有较高的学历,而且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准确的说就是他们应该属于复合型人才,因此,对于管理员的选择与培养是党校图书馆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引起领导的重视

对于党校来讲,图书资料的利用在党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党校领导须对其高度重视。图书资料的质量关系到党校教学科研的质量,会对党校的名望与地位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党校以及上级领导一定要重视图书的管工理作,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党校获得更突出的成绩,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越重视,其成绩就越优异。因此,党校领导须对图书馆加大各个方面的投入,使其更好的发展。

四、具体的管理措施

(一)有关决策方面的管理

现代社会,对于经营决策是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重在经营,而经营则重在决策,经营的成功与否在于决策的是否正确。因此,要想做好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要以决策为主要任务。目前,党校面临的问题是资金不足、教学任务太多、设备不先进,由此看来,要实现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决策是关键。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首先要做出科学的决策,做好新书的采购工作、提高图书的质量,这些都是决策的内容。对于新书采购工作,应该安排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来进行,严格要求图书的内容,使新书受读者的欢迎为读者所用,尽量避免出现没人借书的现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对管理员工作时间的安排和工作任务的安排也属于决策内容,应该尽量使安排变的合理,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调动管理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

(二)有关计划方面的管理

计划是一个人完成其目标的一个过程,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应该通过计划来完成。制定一个计划有两方面的要求:第一,要保证计划是合理的,对省委党校来说,也就是说图书管理员是否了解这个计划的意义与作用;第二,这个计划必须是可行的,也就是说这个计划的重点是否明确。在过去,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对于某些重要工作没有确切的计划,领导安排下去之后,下面无法完成;还有一些图书馆,一年的开头制定了很多计划,计划倒是挺好,等到了年底,一个计划没实现。这样的结果与管理机制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计划是否可行、合理。综上所述,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很重要。

(三)有关控制方面的管理

控制,就是要做好反馈工作,控制管理就是要求图书馆有完善的计划并且按此计划实施各项内容。图书馆的控制管理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就是输入,这一内容是指信息输入与物质输入;

第二个就是中间转换,其是各项活动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上运行的一个过程;

第三个就是输出,意思是指已经完成的任务等;

最后一个就是反馈,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其要求实际情况与计划二者进行比较,然后发现和解决问题。

因此,控制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有效的进行控制管理,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实现图书馆的科学化管理。

五、结语

党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是党校各项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在实现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上提到的几点要求,才能更好对其进行管理,才能使图书馆工作取得进步,进而更快的实现对图书馆工作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郭宝红,李重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养[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1(05)

[2]翟淑君.党校图书馆与党政领导干部信息素质的培养[J].理论导刊,2010(03)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200*年是实施“十五”发展规划最后一年,也是我院迎接教育部教学水平评诂最关键的一年。去年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勤奋工作,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绩,开了个好头,为今年更好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年我们的任务仍很艰巨,任务繁重,我们要以200*年学院党政工作要点为指导,结合图书馆工作实际,继续以迎评工作为重点,认真整改;以服务工作为中心,开拓创新;以提高馆员素质为根本,强化教育。在基础设施、文献资源、人员队伍建设及科学管理、读者服务等方面要不断完善和拓展。为明确任务,齐抓共管,高质量完成200*年图书馆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年度图书馆党政工作计划。

一、加强党支部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

1、按照院党委的布置和要求,利用周三下午时间认真组织好政治理论学习,联系工作实际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时间落实。

2、严格支部组织生活。坚持每月一次支部活动,每学期一次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并结合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温“入党誓词”,找差距、提意见、定措施、抓整改,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不求进取、理想淡漠、先锋作用不突出等问题,从而提高党员的自觉意识、先锋意识、群体意识和荣誉意识,增强观念,转变作风,保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优良传统。

3、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一是按时召开支部大会,做好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二是加强青年馆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年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吸收优秀青年加入到党组织队伍中来,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4、加强党支部廉政建设。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防腐倡廉意识,从而自觉遵章守纪,争做清政廉洁、公道正派的好党员好干部。

5、加强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继续以以人为本、无私奉献、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馆里的精神支撑,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优质服务”、“馆荣我荣,馆衰我耻”的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道德品质休养和文化素质。

6、调整人员专业结构。目前图书馆22名工作人员中,没有科班毕业的图书馆专业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仅有一名专科毕业生。如此的专业结构,已经影响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我院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计划下一步我们将以存储传播知识信息为工作重点,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中心,要形成一个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服务体系,没有专业人员企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根据图书馆目前工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向学院提出用人计划,今年引进图书信息情报专业人员2名、计算机专业人员1名。

7、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根据图书馆任务多,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组织骨干人员,分期分批参加省内有关业务短期培训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

8、增强馆际交流和协作,扩大宣传我院、我馆的知名度,分期分批组织骨干力量到市内有关高校图书馆参观学习。以此达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水平,推进图书馆各项工作不断进步。

9、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围绕当前高校乃至我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化建设及管理与服务创新”、“现代图书馆人性化管理与服务”、“图书馆采购工作重心偏移与发展趋势”、“情报服务机制与重点专业、学科跟踪服务模式探讨”等热点问题组织研讨会,计划每学期组织一次。并积极组织人员申报科研课题和论文、著作的撰写工作。

10、调整部分岗位人员。开学伊始对99楼借书处及教学楼借书室岗位人员进行调整,同时加强采编部力量,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个馆员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基础设施建设。

1、调整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藏书布局,解决存放图书的问题。随着近2年学院下拨图书经费大幅度增加,馆藏图书总量由7万增至17万,这些书分布于教学楼借书室及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截止目前99楼所有书架已达到饱和状态,到馆的新书已无处摆放,加之200*年还要预购10万册图书。为解决藏书紧张的实际问题,我们已向学院递交方案请示,待学院领导同意后马上进行此项工作。该方案是把99楼阅览区取消,改为藏书室,该室能存约35万册图书,可解决近2年采购图书的存放问题。此举目的:一是利用现有的条件,即可解决燃眉之急;二是有利于采编人员接收新书、验收、加工、录入数据,运书上架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异地搬运,浪费人力和时间的问题;三是为学院节省开支,减少重复上设备;四是馆藏图书集中,既利于工作人员管理,又便于读者借阅。与此同时,要完成书架订购及99楼专业文献借 阅室图书重新布局任务。

2、制定图书馆房屋维修计划。地处教学楼的图书馆各借阅室、办公室墙面破旧需维修、粉刷。

三、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1、完成10万册纸质图书、5万册电子图书、10种体育文献数据库的采购任务;自建外文期刊数据库;继续进行中文图书及专业期刊录入数据工作。

2、制定200*年文献信息采购计划。一是按照《20__─20__年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发展计划》及目前馆藏实际情况,制定今年采购计划;二是根据目前馆藏各类图书比例及今年采购数量,调整各类文献资源采购比例。首先要加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比例,形成馆藏特色;其次要保证学院重点扶持的新兴学科的文献比例;再次要重视基础学科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资源采购比例,控制文学类采购比例。同时要加大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的采购力度,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

3、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文献资源采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建立“学科选书员制度”,以保证馆藏建设质量。在各部系设一名资料员,各学科、各专业确定一名教师做选书员,负责向图书馆提出本学科、本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及勾选订单参与选书。图书馆与各部系来往通过资料员沟通。如:资料员把订单交给选书员,并负责收集订单,统一交送到图书馆采访人员。图书馆采编部设专人指导,下发订单、收集、、汇总、订购。

二是按照学院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由采编部整理出各学科、各专业的文献采购编目,在此基础上详尽确定采购比例和范围。

三是对人体科学等难以采集的文献资源,继续实行聘请教师协同采购的办法。

四是对学生采取召开读者意见座谈会等形式,征求图书采购意见。本文

五是积极参加高校集团采购,尽可能以较少的经费购置价格昂贵的网络资源和电子资源。

六是继续采取网上点击订购、电话联系、走出去采购现书、请进来建立采购关系、增加采购网点,保证完成10万册纸质图书与电子资源的采购任务。

四、加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和建设。

1、加强对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研究,保证图书馆建设可持续性和共享性。

2、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满足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服务的需要。加强与学院网络中心等有关单位的合作,使图书馆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运行,保证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3、完成电子阅览室机房装修及存储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及验收工作。

4、各种文献数据库的存储,要积极与有关人员联系,力争上半年完成数据存储工作,下学期投入使用。

五、加强读者服务工作

1、服务理念、服务手段要不断改进,强化工作人员由传统借还“保管员”服务向人性化、自动化、网络化服务转变。

2、服务工作重点强化文献资源的广为利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要采取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1)、应用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复印服务、咨询服务、定题服务、报导服务等方式,有效地满足读者对文献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2)、电子信息服务。一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网络化技术为服务手段,以网上阅览、检索、参考咨询和查新服务为主要形式;二是充分发挥图书馆网页的服务功能,通过主页中“新书推荐”栏目为读者推荐优秀图书、电子出版物及网络信息;利用网页“读者意见箱”及时了解并尽快解决利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三是挖掘ilas服务功能,开展网上预约、催还和续借服务工作。

(3)、开展文献信息调研服务。一是要经常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与综合,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充实完善的办法;二是要了解和掌握预购文献资源的市场占有量,研究文献信息的发展状态,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采购。

(4)开展“利用图书馆知识”宣传教育。一是完成好“体育文献检索”利用课的教学任务;二是利用图书馆宣传栏,及时报导文献信息、图书布局、揭示馆藏,帮助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的读者开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对每年入学后的新生要利用图书馆宣传栏进行图书馆概况、地位、作用、藏书情况、服务设施等方面知识的介绍,使新生能尽快地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三是开展“新书展览”活动。新书到馆后经过验收和简单的登记,选择部分专业图书及其它类优秀图书,在99楼研究生阅览室开架展出,坚持一月一展出,一月一更换,这样既可解决部分新书到馆后因未及时加工造成积压存放,不能尽快与读者见面的弊端,又使图书在动态流动中加快周转和流通,同时又能唤起读者的阅读意识与信息意识。

3、继续延长“书刊阅览室”、“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开放时间,周开放时间保证在72.5小时,网上资源做到每天24小时开放服务。

4、组织开展“读者评馆”活动,促进图书馆建设和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请读者来评议图书馆的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召开读者座谈会、设立评议箱等多种形式收集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制定整改措施。

六、加强管理,严格制度。

1、继续做好考勤工作,严格执行学院及馆里请销假制度和考勤办法,坚持每月如实上报,并向全体人员通报。

2、各岗位业务工作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各借阅室图书、期刊摆放整齐,录入图书数据、图书贴标及期刊装订要按照规范要求加工,保证质量。

3、各借阅室要保持环境清洁,物品摆放整齐,积极主动为读者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空气清新的阅览环境。每个馆员要以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接待好每位读者,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4、补充和完善电子阅览室及自动化借还图书等有关规章制度。

5、强化日常服务及各项工作的管理。馆里将继续坚持每半个月对各部室工作和卫生进行检查和评比,一月一 总结,评比的结果作为评选先优模依据。

6、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图书馆“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学院提出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梳理目标,确立任务,把图书馆“十一五”规划做实、做细、做好,使其成为今后工作的提纲契领。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美国

图书馆 创新 转型

[分类号]G259.3/.7

2010年5月8―18日,在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组织总分馆及全院部分研究所图书馆员组成10人考察团,利用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高级培训班的机会,赴美国7个主要的图书情报机构实地考察调研美国图书情报服务的最新进展与变化。这些机构包括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加州数字图书馆(CDL)、联机图书馆中心(OCLC)、耶鲁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国会图书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考察团成员亲身感受到了代表国际图书馆界先进水平的美国主要研究性图书情报机构近些年来的发展变化,所接收的信息量巨大,受到的启发颇深,引发的思考良多。

1 主要收获

1.1 图书馆有比较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思路

国外主要的研究型图书馆,均十分重视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订,并通过实施持续的战略规划,不断明确发展思路,推进图书馆的发展,保持图书馆在大学或所属机构中的地位和长远影响力。战略规划有短期的,有中长期的,并且定期进行修订。战略规划成为指导图书馆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指南。

国会图书馆于1998年底就建立了一个数字化未来小组,担负着把电子资源和技术与图书馆主要服务和业务整合到一起的职责。其目标不是成为一个国家数字图书馆,而是成为一个完全拥有并整合过的数字化资源,同时对自身进行改造的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数字化未来发展计划所倡导的目标就是确保全体各阶层的公民能够可靠地、方便地检索到数字化资源。为此,国会图书馆还建立了一个国家数字化战略顾问委员会,推出了由其牵头的美国国家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保存计划(NDIIPP)。

国会图书馆制订的2008―2013财政年度战略规划,在资源建设、用户服务、推广应用、组织协同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该战略规划定位清楚,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前瞻性强,堪称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经典和模板。国会图书馆希望未来在以下两方面处于领导地位:①确保知识和信息的获取;②促进国会及其成员对图书馆资源的创新性使用。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新的工程分馆(SEQ2图书馆)规模不大,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专业图书馆,不拘泥传统,很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它提出的愿景是成为信息协同实验室(Information Collaboratmy),在理念和建设模式上超越了传统图书馆的认识,对研究性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耶鲁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强调基于耶鲁大学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教育使命。随着新的研究领域的不断开拓,这些新领域对图书馆收藏和图书馆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耶鲁大学图书馆规划将永远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工作,最近更新的战略规划于2009年7月提出。规划确定了图书馆在未来的五年里将致力于三个目标领域,此目标领域将集中在有益于图书馆及其用户的产出成果上。

耶鲁大学医学院图书馆2009―2012年战略计划提出了图书馆今后发展的目标和行动,特别强调五大目标:提供对医学图书馆馆藏和服务的广泛利用;建立和维护世界级的馆藏;开展馆外的推广活动;提供激发创造力、生产力、沟通及协作能力的激发智力的环境;树立员工终身学习和教育的文化。五大目标清晰明确,不仅强调资源、服务和环境,还强调融为一体的组织文化,这对于保障其他目标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2010―2013年战略规划,强调通过深入合作、消除重复工作和实现规模效率来寻求系统性改革,并强调资源收集和专业化知识对广泛的学术群体的独特价值,也将通过实行强有力的领导来致力于具有影响力的变革。这些领域包括信息政策、学术研究的开放获取、知识产权、教学中的技术创新、网络内容的收集管理以及全球资源的持续访问。该规划为图书馆制订今后若干年的发展蓝图提供了重要参考。很多方面也许是今天的图书馆所不大关注的,但一定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选择。

战略规划不仅仅是战略构想,其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对制订什么样的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JHU)利用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用户需求调查等方法,制订了图书馆发展战略,并每年审订。用户需求调研的途径包括:通过每个院系的图书馆员,设计并进行服务调查,通过师生咨询委员会,通过BBS、Facebook、Twitter等。

1.2 图书馆有非常健全的业务体系和运行机制

无论什么类型和规模的图书馆,都有自身的业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在技术发展迅猛的形势下,图书馆更要加强业务体系的建设,重视运行机制的建设。变革旧的业务体系,建立健全新的业务体系和可靠的运行机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美国图书馆始终遵循因应而变的策略,保持业务体系的动态变化和稳定发展。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在有关的政策别重视图书馆馆藏发展,如馆藏加工工作、长期保存问题,对资源的发现、获取、传递和服务等问题考虑得特别细密和坚实,重视这些基础服务在数字环境下的扎实发展。其他各图书馆均将资源建设与管理作为图书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资源揭示问题随着资源数量和类型的增多而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关键。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建有功能强大的集成化图书馆目录检索系统,海量的图书馆资源通过其集成化的图书馆资源检索系统的组织和揭示,使用户可以极其简易、快捷地查询到相关文献。目前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在线目录系统已经由原来的Socrates系统升级到新版的Search Work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集成性、易用性、互通性,功能十分强大,是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近期的工作亮点。其技术的先进性、资源的开放性、功能的广泛性、界面的友好性、利用的方便性,与传统OPAC的呆板、单一形象完全不同,给用户带来了与时代同步的全新的利用图书馆的体验。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图书馆场所和空间的重要性似乎受到质疑。创新物理图书馆功能,发挥场所和空间的作用,已成为国外大学图书馆关注的热点问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强调,尽管越来越多

的虚拟研究和学术环境带来了快速的变化,图书馆作为场所仍然至关重要。图书馆是从事学术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实践证明,图书馆不能没有物理空间,图书馆场所的作用仍将是不可替代的。当然,需要结合新的信息环境和用户变化了的需求,改革和创新物理空间的功能。

图书馆的人员管理和发展也需要建立科学合理、具有激励作用的岗位聘任制度。与许多其他图书馆一样,耶鲁大学图书馆有一个等级式岗位聘任制度,同时也是晋升审查制度,用以奖励在岗位或专业领域取得成绩的员工,为非管理岗位的员工提供了一个晋升的机会。等级式岗位聘任制度设置5个馆员级别。

国外图书馆的运作非常重视民主管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Welch医学图书馆通过设置各种委员会进行讨论,这些委员会一般都是定期开会,委员会的成员一般是来自各个部门的代表。设置主席和当选主席,一般任期两年。当选主席是下一届的主席。这些委员会讨论各种相关的业务工作,并就某些问题(不仅仅是业务工作,包括图书馆的管理、教育、评估等)形成建议方案,委员会每次讨论的记录在会后在内网上。

无疑,所有的图书馆都在经历从传统图书馆到新型图书馆的转型中。在此过程中,图书馆经历着着全方位的变革。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工程新馆的物理馆舍面积大幅下降,大部分馆藏纸本资源转移到辅助书库,印本书刊资源数量急剧下降,而网络资源、电子资源大幅增加。学科馆员也由原来的2名增加到4名。新馆正在实施的新技术包括电子通报板、电子阅读器(亚马逊Kin-dles和索尼阅读器)、滚动显示板、触摸屏信息终端、RFID与自助式的借还书系统、手机参考咨询(测试)等。

1.3 十分突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

美国各图书馆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作为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图书馆的一切工作和全部使命就是保证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将“用户第一”(etlstomer is always the first)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最高准则。许多图书馆都通过实实在在的目标与措施将用户为本落实到每一个过程和细节。

各馆的服务内容与方式体现了各自的需求特点。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系统提供一般问讯服务、研究和情报服务、数据库服务、图书馆利用指导、残疾人服务、缩微复制和照相服务、打字服务、计算设施提供等。斯坦福大学工程图书馆服务包括:知识管理服务、信息素质教育、参考咨询服务、课程服务、流通服务、文献传递服务、学习空间的管理、技术服务。

国会图书馆的服务特点:资源数量巨大,类型繁多;细分用户,为每一类用户提供适合的入口和途径;检索方式多样,并且在每种检索方式下都说明可检索的资源种类、内容等,方便用户选择;注重资源内容的揭示与传播:资源以用户易懂的主题名称进行组织,在首页上突出一些热点资源,全方位向用户展示、传播馆藏,特别是那些非纸质的资源;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体现了普遍均等的理念;在服务中,推与拉结合,用户可以定制内容,馆员也可以将资源推荐给用户;注重版权,成立版权办公室,在资源(特别是图片)和网页的某些位置都有版权声明。

美国高校图书馆普遍重视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研究学习空间,可以是个人的学习小间,也可以是面向小组的讨论室。斯坦福大学格林图书馆及分馆为教师、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研究、教学、会议空间。格林图书馆的学习空间分成博士论文研究室、教师研究室和研究包厢等类型。法学院图书馆向本院师生提供会议室,须提前一天预定。法学院图书馆的参考休息室提供作者阅读和讨论其作品的场所,大约一个季度一次,由法学类图书作者与读者见面座谈。耶鲁大学医学图书馆设有特色自修室。耶鲁法学院图书馆的四楼和五楼还专门为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单独开辟了一个约三平方米的工作间,门牌上标有学位名称、姓名和国籍,但只能保留一年,主要是方便学生撰写博士论文。

美国图书馆的服务不仅仅表现在其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上。美国图书馆员对用户的高度信任带来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和谐默契的关系,图书馆具有亲切感,具有吸引力,为用户创造了一种宽松、自由、宾至如归的环境与氛围。

1.4 学科馆员在图书馆服务转型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担负着新的使命和重大的责任。学科馆员成为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核心力量。学科馆员不仅数量多、层次高,而且在服务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很强调与教学科研过程结合的嵌入性。

耶鲁大学图书馆列有167个学科,由155名学科馆员负责。每个学科馆员既要负责有关学科文献的预订、购买、检索、咨询,又要负责学科课题,承接学科项目。耶鲁大学学科馆员参加校内外相关学科学术研讨会是其日常工作职责的一部分。

耶鲁大学医学院图书馆的“个人图书馆员”(Per-sonal Librarian,简称PL)很有特点。PL项目是1996年提出的设想,想以此与医学中心的学生取得联系。PL项目为每一名新录取学生配备一名图书馆员,此图书馆员与此新生在耶鲁的整个学习生涯中保持联系。一般是每个PL每年负责10―20个新生,这样这些学生4年的学习过程中,每个PL要负责80―100个左右的学生。PL提供如同单一联络点的图书馆服务,是一切与图书馆事物相关的“中间人”,甚至可以提供不是特定的图书馆的事情的服务。如果PL不知道答案,他们会尽力找出谁可以解决用户的问题。PL全年将多次与用户联系,让用户了解新的和令人激动的资源,或在图书馆为用户服务。

其他各馆学科馆员的名称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各有差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图书馆则设立信息专员(Informationist)岗位。他们的观点是,图书馆作为科研基础,应该向用户呈现新的维度,将图书馆员作为信息资源融入到临床、研究和教学队伍中。Welch医学图书馆的信息专员服务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信息需求评估,协助和参与各种服务,与教职工在临床、研究和教育的深度项目上进行协同和服务。Welch医学图书馆lO名临床与公共健康图书馆员角色由院系联络员(Liaison)转变成院系的嵌入式信息专员(Embed-ded-Informationist)。嵌入式信息专员服务模式由一系列个性化信息服务组成:在用户所在的科研、教学和临床医疗的地点提供服务,随时随地与用户合作,将图书馆员嵌入用户工作流程,更快地回答用户的问题,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努力成为用户在科研上和医疗团队中的信息专家。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设置了近40名学科馆员提供研究咨询服务。这些学科馆员并不集中在一个部门,而是隶属于“馆藏与服务部”下面的各个资源组(分馆)。学科馆员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馆藏资源建设。馆藏资源建设(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是学科馆员开

展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学科馆员参与馆藏资源建设要求学科馆员对相关学科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深入研究、评估、比较,而熟悉学科信息资源是学科馆员开展工作的基本功。学科馆员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帮助用户高效、正确地使用信息资源。

斯坦福大学工程图书馆学科馆员的重要任务角色是学科编辑和主题导航。他们作为“频道编辑”要创造定制化的知识环境,包括学科门户、信息工具包和专业化的联机馆藏和服务。为了帮助研究人员及时了解学科最新进展,学科门户必须是高度专业化的,并持续更新。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越来越需要建立基于主题和学科的知识环境,向用户推送内容,提供FAQ作为基本的参考服务,编制图书馆辅导材料。他们将是成功的“频道编辑”,与各学科的教师和相关领域的信息产品提供者都保持密切联系。

斯坦福大学十分重视Web2.0式的学科化服务。图书馆的咨询参考中心、SearchWorks项目组、法学院Crown Law图书馆、商学院Jackson图书馆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微博、Facebook网站,充分运用Web2.0手段向用户介绍图书馆馆藏和电子资源、图书馆服务,介绍图书馆的活动。Branner地球科学图书馆还在著名的Delicious网摘系统(社会书签系统)上开设账户提供信息服务。法学图书馆五位图书馆员联合创建了一个学科化服务的博客“法律研究plus”。

1.5 十分重视最新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超乎寻常,也给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与国内相比,国外图书馆对新的技术跟踪非常敏感,对新技术的应用非常及时,对新的技术形成快速的反应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技术的应用似乎没有时滞,应用的领域是全方位的,并且更加注重应用的效果,技术的应用与图书馆的业务工作结合得非常紧密。

在美国的很多大学,电子资源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而且可以通过移动设施利用。耶鲁大学图书馆的电子图书从2005年的475000本已经增加到2009年的超过100万本。目前,耶鲁大学的电子图书有84%可以通过Apple iPod Touch或iPhone正常进行阅读,使用Sony Reader、iRex iLiad和Amazon Kindle 2.0的读者可以正常使用24%的电子图书资源。耶鲁大学图书馆将努力扩展使用移动设备的信息环境,增强图书馆对移动设备接入获取学术资源的支持。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对新技术的应用十分敏感,有多个部门的工作都与技术的应用有关,提供与技术相关的服务,如数字化研究与学术服务、新媒体教育与研究服务、版权咨询服务、数字社会科学服务、学术交流计划、电子数据服务和分析软件、创新服务工具或系统。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还十分重视利用新技术和服务嵌入到科研和教学、学习信息环境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网络浏览器(LibX、搜索插件、Zetero)、课程管理系统以及社会网络环境(Faeebook、Twitter),使社会网络环境能够通过网站和目录进行信息共享(RSS、Add This、APIs)。

一些Web2.0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方式在美国大学图书馆十分普及。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很多服务部门都开设了BLOG、Faeebook、Twitter、社会网摘等账户,利用RSS聚合、Alert订阅等Web2.0手段开展图书馆服务。工程图书馆已推出电子阅读器(如Kindles和Sony-Reader)的借阅,同时还在探索手机信息咨询服务,新馆所有图书都安装RFID并实现读者自助借还书。

1.6 重视图书馆组织结构调整与文化重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图书馆就尝试全面的质量管理与业务重组等管理方法,对图书馆内部业务部门进行组织调整、机构改革,期望能够运用最优化的管理方法重新设计图书馆的运作程序,实现图书馆内部业务部门的组织重组,从传统图书馆转型为新型图书馆。例如,耶鲁大学图书馆将采访、编目、期刊等合并成为加工服务部,使图书馆的业务流程更加合理,更好地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变化的需要。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全称是“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和学术信息资源”(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es&Aca-demic Information Resources,简称SULAIR)。SULAIR包括大学图书馆系统、学术计算系统、Highwire出版社和斯坦福大学出版社。SULAIR是全美高校中唯一的集传统与数字图书馆服务、学术计算服务支持、大学传统和网络出版服务于一体的机构。这样一种改革似乎预示着图书馆、信息资源、计算资源、出版功能的整合,顺应的是学术交流流程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耶鲁大学强调树立对员工终身学习和教育的文化,认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其工作的各个方面取得成功以及图书馆自身要满足其所有目标,终生学习和教育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学习文化中,所有工作人员技能和经验都可以与他人分享。在可能的情况下,学习目标的实现既要明确又要可衡量。

许多变化正在影响着研究型图书馆及其在提供信息服务中的角色,一些职员所发挥的作用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不只是图书馆员需要掌握新技术的简单问题,而是需要图书馆员对新职位进行重新定义和认知。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认为,组织的文化必须通过培养对职位性质和工作方式变化的高度敏感性,以此适应业务环境的快速发展。为了继续实现组织目标,需要支持和鼓励员工不断更新他们的技术。工作空间必须从结构、技术和人体工程学角度进行设计,以支持各个领域有效地服务和工作。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在2010―2013年战略规划中,提出在经济环境许可的前提下,增加员工培训和发展的经费,将资金集中在有利于组织未来成功的培训活动上,鼓励员工获取适合他们的工作职责和事业发展的培训机会等。

1.7 图书馆联盟的作用正变得日渐突出

图书馆联盟是各个独立的图书馆或图书馆系统的一种组织形式,通常旨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可限于某一地区、图书馆的类型或学科专长。在信息资源迅速增加、经费资源有减无增的形势下,图书馆需要更多地利用网络,利用图书馆联盟,拓展自己的资源范围,延伸服务领域。在今天的国外图书馆,联盟已经成为图书馆的一种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在美国,图书馆的联盟有多种多样。其中加州数字图书馆和联机图书馆中心,是两种重要的但性质不同的图书馆联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加州大学有10个校园图书馆(100余个图书室),加州大学数字图书馆(Califomia Digital Library,简称CDL)是加州大学的第11个图书馆(虚拟数字图书馆),建立于1997年。它致力于利用正在改变着数字信息访问和出版方式的新兴技术,通过与加州大学图书馆和其他伙伴进行合作,逐渐汇聚成了世界上最大

的研究型数字图书馆之一。它改变了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发现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其使命是支持加州大学的学术事业并扩大学校的公共服务体系。

CDL负责为加州大学10个图书馆及其服务的社区提供全球学术资源的整合及有效利用的支持,功能包括提供对持久、通用、高质的电子资源的创建、采集、整理、改编、注释、展示和长期管理。此外,CDL还为科研、教育、学习提供在线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工具,使加州大学各图书馆能够有效地共享其资源及获取更多的数字信息。CDL注重其特色服务项目,强调其数字馆藏的管理与发展、学术出版模式的创新及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CDL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在促进在学术和教育出版,内容收集、整合和网站建立,电子资源的保存这三个领域中有效地使用CDL功能。

OCLC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组织联盟,是一非营利性组织,由成员单位组成图书馆服务和研究。它始终遵循着“扩充获取世界信息的途径,以向图书馆和用户提供服务来减低获取信息的费用”的理念实现自身发展。它从最初的俄亥俄54个图书馆发展到72000个,涉及国家达171个,语言和方言数超过470种,拥有178954122条书目信息。

OCLC在以下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图书馆工作标准化,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无缝链接,资源共享,网络服务,图书馆联盟服务。

最新发展计划即指OCLC在需求牵引下实时出台的最新规划。21世纪以来,OCLC的最新发展计划主要有以几个方面的内容:

全球信息网络规划。通过汇集数据数字通信和信息技术,在数字文献集合和存储服务方面帮助图书馆成为数字信息的提供者。

OCLC的研究活动计划。成立研究机构,从知识获取、需求发现、技术研究等多方面进行立项研究,有效支撑OCLC不断创新发展。

Open World Cat先导计划。先导计划的宗旨是通过商业性的网络搜索引擎在网上将图书馆的记录公诸于世,使图书馆吸引更多的“眼球”,最终发展为基于Web的全球网络信息资源。

OCLC全世界博硕士论文发展规划。2006年OCLC凭借WorldCat数据库中庞大丰富的高质量硕博士论文资源,将WorldCat数据库中所有硕博士论文和以OCLC成员馆编目的论文为基础的出版物进行整合,开发成“WorldCat硕博士论文数据库”。

云计算图书馆建设规划。2009年4月23日,OCLC宣布即将推出基于WorldCat书目数据的“Web级协作型图书馆管理服务”,被公认为是一项云计算服务,其目标是取代各类型图书馆的集成管理系统。

此外,OCLC还发起WorldCat Mobile项目,把各个图书馆的馆藏变成移动设备上可见资源,它允许用户通过掌上电脑(PDA)或智能手机向附近的图书馆发送Web请求,然后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搜索并利用图书馆资源。

无论是CDL,还是OCLC,都是集成成员馆的力量和优势,充分地利用现代技术成果,解决一个图书馆自身能力而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各个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也使得各个图书馆可以更加专注于个性化的服务,充分地适应用户的特定需求。借助于联盟,图书馆将能够更有效地抓住发展的机遇,更大地拓展发展的空间,节省成本,资源共享,在竞争中获得发展的主动权。

1.8 图书馆通过创新探索谋求自身的发展

在变化的时代,需要创新的思维和不断探索与改革。改革没有既定的模式,没有各种束缚,唯有用户的需要和改进服务的需要。不适应,则消亡(adapt ordie),是同样适应于图书馆的一条法则。图书馆的创新探索需要结合本馆的实际。

在今天和未来的年代,资源的形态将完成一个重大的转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Welch医学图书馆通过订购各种与医学相关的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该馆有一个行动计划,其中比较核心的内容就是减少印本的订购,增加电子资源,提供优质服务。其目标是到2012年,基本不再订购印本;到2015年,馆藏将全部实现电子化。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未来的削减订购策略包括:咨询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确定最优先级的信息资源;取消印本书刊的复本订购;尽可能将印本或“印本+网络版”的订购模式转变为“online only”模式;执行费用绩效分析,取消使用成本高的出版物,按需获取文章;减少图书和其他非刊类支出;继续执行有利于学校的合作协议;监测和影响学术出版的未来趋势。

斯坦福大学工程图书馆将建立一个应用软件图书馆,包括从产品发现到产品可视化工具,用以支持所有相关工程领域的教学活动。斯坦福商学院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一款小软件FastJack。它是一款浏览器插件,通过这个插件集成了多种实用的功能,读者可以直达图书馆的相关服务。

斯坦福医学院图书馆网站专门辟出“支持作者”服务栏目,为师生的论文写作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包括:文献传递、NIH出版政策解读、期刊投稿指南、写作课程、元分析支持、Endnote支持、版权咨询。期刊投稿指南列出了超过3 500种期刊的投稿说明。

2 思考与建议

美国7个图书情报机构考察活动,给了笔者很多的思考,也促使笔者更深层次地反思和分析国内图书馆所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探寻我国研究型图书馆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2.1 持续加强图书馆的发展定位与战略规划和设计

战略规划是保障一个机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向“十二五”,更需要清晰而系统的图书馆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明确图书馆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要充分地认识到,今天的“图书馆”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图书馆应集成平台、工具、系统、内容、服务、环境等多种功能,以数字化、网络为基本发展策略,以“用户第一”作为基本的服务理念,体现“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的服务模式的变化。

2.2 进一步加强以用户和服务为中心的业务布局与结构调整

图书馆要尽快适应从传统图书馆到新型图书馆的转型,就需要推进图书馆的业务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推进制度和模式的创新,采用有分工的、专业化的、有效的、可持续的模式和机制,建立职责任务明确、分工协同合作的服务团队,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需求。要继续增加一线服务的投入和力量,保持一支能力超强的一线服务队伍,并提供在资源配置、技术支持、能力培训等方面的有效支持。

2.3 积极改进图书馆的基础业务设施建设

在调整战略迎接新信息环境挑战、加大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同时,仍然需要高度重视和夯实图书馆服务的基础,并且用新的技术和手段提升基础服务工作水平,使之成为用户和图书馆员开展服务的重要工具和基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馆藏或特色馆藏,加强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对馆藏评价的研究,提供学科导航服务。

2.4 加强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业务的融合

图书馆员的服务需要与信息技术部门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图书馆员的服务不能简单建立在手工服务的基础上,尤其在知识服务日渐成为学科服务的趋势的背景下,图书馆服务需要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将图书馆员从血汗劳动中解脱出来。我们在新技术的推动方面,速度不够快,幅度不够大,效果不够明显。加强技术应用的效果导向,技术应用与一线需求、一线人员有机绑定、密切协同。保持一支活跃的、持续跟踪技术变化、随时维护技术的专业技术队伍是十分重要的。

2.5 加强图书馆统筹协调与协同的能力

要积极借鉴CDL和OCLC的经验,认真研究、分析CDL和OCLC的联盟模式,构建云计算图书馆框架下的知识发现、知识重组、知识服务与知识导航环境。为此,需要认真地研讨与分析各种问题,在机制、体制、组织模式、顶层设计、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特别需要重视研究项目、所开发的产品或工具在深度和实用性、符合性、易用性等方面更加贴近科研一线的需求,同时建立相应的规范、标准及方法体系,保证研究成果和技术成果得到有效、广泛的利用。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网络;信息

中图分类号:G259.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0)02-0053-04

在现代人类社会飞速发展和知识爆炸的大背景下,代表着未来世界图书馆发展趋势的数字图书馆终于应运而生。数字图书馆在其诞生的初期曾有各种不同的称谓,西方国家有时也称其为“虚拟图书馆”、“桌面图书馆”、“没有围墙的图书馆”,等等。在俄罗斯,人们更多地是用“电子图书馆”这一术语来称呼数字图书馆。俄罗斯人对电子图书馆的定义是:电子图书馆是对各种电子文献和收藏品(文本、图表、声频、视频等类型信息)进行可靠积累和保存、供用户通过全球数据传输网络获取和使用的分布式信息系统。

一、俄电y-图书馆建设计划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后期,俄罗斯开始着手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1998年3月,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PффH)和俄罗斯技术发展基金会(PфTP)正式提出“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的建设任务,决定为31个电子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项目提供资助。1999年6月,俄科技部受俄政府委托,联合俄文化部、教育部、国家出版委员会、司法部、科学院、联邦档案局、联邦国家通信委员会、基础研究基金会等部门,制定了《俄罗斯电子图书馆计划(3BP)》。该计划指出,建设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的目的是:保障俄公民获取和使用信息的宪法权,建设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信息资源系统,通过信息通信网络向国内外用户提供使用,利用全新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平台,提高国家机关、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加强俄罗斯在全球信息市场中的地位;传播俄罗斯的科研成果信息;拓宽俄语在全球信息空间中的使用范围,满足居住在国外的俄侨民的信息需求;吸引国外资金投资俄罗斯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通过制作电子复本,加强对有重要价值的文献的保存与远程获取使用;加快教科文卫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为此,该计划拟定了如下主要任务:向用户提供教科文卫等领域有重要社会价值的电子资源;分析、研究、统计、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研究新型信息资源的建设方法;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电子图书馆计划协调制度;制定电子图书馆建设的法律、组织和技术原则。

《俄罗斯电子图书馆计划(3BP)》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计划的制定者们对该计划的实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虑。例如,计划详细列有如下内容:①计划的法律保障:明确电子图书馆的法律地位,保障公民获取电子资源的权利,制定有关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资源建设方式、方法与程序以及电子图书馆建设参与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法规文件;②组织管理平台:成立跨部门管理机构,建立评估与执行的监督机制。解决该计划与其他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协调与统一问题,监管建设经费使用,吸引预算外资金,开展国际合作;③信息资源建设:以信息资源社会价值和可使用度为标准,确定资源类型与主题,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建设电子图书馆,避免重复建设,对有重要价值的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④技术保障:严格执行电子图书馆数据加工、录人的技术标准、格式,加快研制数据库保护与存档技术、程序软件、资源导航系统和用户端接口,制定系统软件技术兼容性协议和标准;⑤主体(人员)建设:对所有电子图书馆建设者、管理者和使用者进行相应的培训教育。此外,计划还对具体的实施办法提出了一个“三步走”方案。第一步先务虚,详细审核各种实施方案,以确保万无一失。第二步成立跨部门专家委员会和科技委员会,解决可能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第三步进入实战阶段,电子图书馆建设工程全面铺开。

不言而喻,俄罗斯的电子图书馆计划是具有国家意义的信息资源建设工程,是全国性的电子图书馆宏观建设与发展规划,也是俄电子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建设的纲领性指导文件。该文件于2000年被批准为联邦专项计划,得到了俄政府的全力支持,并随即面向全社会开放。尤其是各图书馆、信息中心、通讯社、博物馆、档案馆、科研组织机构、高等院校、出版社等部门和单位的人员成为最积极的参与者。到2004年时已基本完成了系统整体设计、电子资源建设协调组织与统计、电子图书馆法规标准制定以及干部教育培训等项工作。

二、俄电子图书馆建设的历程

开俄罗斯部级电子图书馆建设之先河的是俄罗斯国立图书馆(PTB)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PHB)。

1996年9月,俄罗斯国立图书馆与日本国会图书馆举行俄日电子图书馆研讨会,开始了筹建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的最初尝试。1999年2月,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制定了《开放式俄罗斯电子图书馆(OREL-Open Russian Eleetronic Library)》计划,开始系统性整合分散在互联网上的俄罗斯信息资源,以便逐渐形成一个以馆藏为主,包括各种图书、期刊、学位论文、地图等在内的开放性资源,用户可通过OPEL网站利用这些电子资源。2004年5月,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已有全文电子图书5744册、学位论文290篇,网站每天的访问量高达2000~4000人次。从2000年起,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开始对馆藏文献大规模数字化。2002年确定了“俄罗斯记忆”、“19~20世纪俄罗斯历史与文化”、“俄罗斯图书馆事业”、“相遇在国界”等四个优先数字化计划,奠定了电子图书馆建设的资源基础。

2001年,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制定了《电子图书馆构想》(以下简称《构想》),明确提出建设目标是为读者建立电子目录、保障提供高质量大容量电子资源、建立文献电子保存本、提供特殊文献(如珍贵的图书、手稿、档案、图册、外文出版物等)。《构想》对电子图书馆的阅读使用、整体社会意义、资源组成与来源以及建设的法律和经济基础、原则与政策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未来电子图书馆发展政策的研究制定奠定了基础。在《构想》的框架下,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开始了学位论文电子图书馆的建设。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的前身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按前苏联高校事务全苏委员会的命令,从1944年开始负责收藏除医学和药学以外所有学科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积累了数量极丰富、价值极高的学位论文资源。目前,国立图书馆每年新收藏学位论文2.5万篇,数字化收藏、保存、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国立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到2005年8月,学位论文电子图书馆的论文数量已经超过了7.2万篇。

另一家部级图书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PHB)也随即开始了电子图书馆的建设。2001年7月,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开始馆藏文献数字化转换,迈出了电子图书

馆建设的第一步。2002年,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提出了自己的《电子图书馆构想》,对电子图书馆的资源组成与类型、资源建设原则与方法、资源统计与保护、资源服务与利用、图书馆系统运行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与规划。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优先对馆藏各类珍贵绝版文献、手稿、善本、档案文献、孤本复制本、手工画等特色文献数字化,优先对利用率高、阅读量大的有价值的文献数字化,优先将光盘、磁盘等电子出版物纳入电子图书馆。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还建立了学位论文文摘电子图书馆,提供2004~2007年学位论文文摘,主要是将副博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呈缴本进行数字化管理和使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收藏有14~20世纪俄国内外地图出版物19万份(件),从建馆之初,地图出版物就是其丰富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建立了有200多张电子地图的“18世纪地图电子图书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是基于局域网络运行和使用的网络资源系统,而非Intemet虚拟图书馆,用户只有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专门的阅览室才能够使用电子图书馆全文资源,Internet远程用户只能获取电子图书馆资源的信息、书目及使用须知等。为了对外宣传,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也将部分电子文献放置外网,供Intemet用户使用。

1999年11~12月,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先后与美国国会图书馆签订协议,共建俄英双语种的“相会在国界”电子图书馆网站。美方提供反映美国西部开发历史的文献。俄方提供反映西伯利亚、远东、阿拉斯加等地区开垦历史以及俄美两国人民在阿拉斯加和美国西北部地区交往的地图、图册、乐谱、图片、石印画及珍稀图书文献,许多资料都是从未公开,现有各类资料近3000种,历史图片7万多张。

在俄罗斯国立图书馆(PFB)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PHB)成功建设电子图书馆的基础上,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H3B)的建设提到日程上来了。

2003年1月,俄罗斯国立图书馆馆长B.B.费多罗夫致函俄文化部图书馆局局长E.H.库兹明,正式提出建立国家电子图书馆的倡议,即建立全俄文献电子收藏中心,接收和收藏各地图书馆、机构组织甚至个人的电子资源,以便对全俄文献资源长期保存、更新与利用。倡议得到了俄文化部的赞同与支持,E.H.库兹明在复函中指出,建立国家电子图书馆是一项将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并提供给国内外用户使用的国家工程,需要国家投资,建议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牵头组织国内主要图书馆参与建设计划的制订、组织与财政问题研究,吸引俄经济部、教育部、科技部、联邦出版委员会、通信部、“全民信息计划”俄罗斯委员会等部门参与国家电子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讨论,将各种讨论意见与建议提请俄联邦总统文化委员会审议,并在大众媒体和Intemet上公布和宣传。

2003年4月,俄罗斯图书馆联盟(PBK)在莫斯科举行了“建立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新闻会。2003年6月,E.H.库兹明代表俄文化部与各大图书馆馆长和信息机构负责人联合签署了标志着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建设正式启动的建设备忘录。2003年底。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网站(rusneb.m)正式开通,向Intemet用户提供免费和收费的经济、财政、法律、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电子版学位论文。为从总体上规划和指导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建设,统一认识和行动,2004年上半年研究制定了《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建设构想》。2004年7月,成立了合作建设国家电子图书馆工作小组,签署了实施建设计划协议。随后,俄文化部进行了建设项目招标。

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建设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制定管理文件,确定成员与组织者的相互关系原则,从海量的数字化资源或Intemet免费资源中选取和确定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的核心资源,建立分布式电子目录,解决电子资源的保存与统计、编且等基本技术问题,建立成员间在联合数字化计划、特色资源共建、电子文献交换条件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机制;第二阶段:建立咨询检索系统,研究与网络相关的技术问题,启动“远程书目咨询服务”系统模块;第三阶段:向各博物馆、档案馆等开放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计划,解决Intemet中电子图书馆活动的法律调控问题。到2004~2005年,已基本完成了购置和安装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装载录入设备、研制技术软件与程序等工作。

在集中力量建设国家电子图书馆的同时,俄罗斯政府也适时支持和推动了另外一些有全国性意义的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其他比较重要的部级电子图书馆包括:教育资源中央图书馆、国立历史图书馆以及作为图书馆职业团体存在的地方图书馆联盟协会(APBHKOH)、俄罗斯信息图书馆联盟(PHBK)的电子图书馆等。俄罗斯教育资源中央图书馆是2002年由俄教育部创办的。建设俄罗斯教育资源中央图书馆是《建设和发展育信息环境(2001~2005年)》联邦专项纲要的组成部分,投入资金2.16亿卢布。目前,教育资源中央图书馆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的国家机构,由“公共图书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它既是一个普通的图书馆又是电子图书馆。

在此前后,俄罗斯地方级图书馆如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公共科技图书馆、卡累利和国国家图书馆、车里雅宾斯克州科学图书馆等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电子图书馆建设计划。这标志着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已经在国内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建设向纵深发展的突出标志是各种社会组织、商业机构和个人创建的电子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据俄电子图书馆协会会长A.B.安托波里斯基统计,目前在俄Imemet上约有400~500个公共的科学教育类的电子图书馆和电子收藏品库,其他类似于电子图书馆的由个人创办的规模较小的全文电子文献库以及一些机构网站建立的专题数据库则多达千余个,其中比较重要和有社会知名度的包括:

(一)“俄罗斯文学和民间艺术”基础电子图书馆(feb-web.m)。2002年7月,由HHgbopMperHcTp科技中心和俄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共建,提供文本、视频、图画等各类网络全文信息,主要收录11~20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和民间文学艺术以及俄罗斯哲学家和民间艺人的故事、俄罗斯语文学和民俗学历史资料,所有资源免费使用。

(二)科学电子图书馆(http://elibrary.ru/)。1997~1998年由HaTpa-Hearrp公司建立,受PM、索罗斯基金会、俄教育部赞助,主要是面向俄重点大学图书馆、俄科学院系统图书馆、科技图书馆和地方大型科学图书馆提供国内外科技期刊和数据库。科学电子图书馆包括从1989年开始的6 726种科技期刊,总数40多万册,800多万篇文章论文,登记注册用户30多万人、l 000多个机构,是欧洲最大的科学信息库,也是世界最大的科学电

子图书馆之一。

(三)公共互联网图书馆(http://public.ru/)。该电子图书馆2000年4月由“公共图书馆”股份公司成立。是面向俄国内社会各阶层使用的大众信息传媒数据库,收藏有从1990年至今的俄国内连续出版物,包括1000多种中央和地方报纸、期刊,建立了中央和地方连续出版物的资源保存库,同时开展用户书目信息咨询服务。研究大众信息传媒市场。该馆使用美国Convera公司的ExcMiburRetrievalWare搜索软件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搜索,资源一般是免费使用,如果用户提出特殊个性化服务则收费。

由电子图书馆爱好者、作家、收藏家等个人建立的有重要影响的电子图书馆,应首推俄罗斯虚拟图书馆(rvb.m)、马克西姆・莫什科夫图书馆(http://lib.ru/)、库利尔和梅福迪网络图书馆(lib.km.m)、叶夫根尼・彼什金公共电子图书馆、阿列克谢・卡玛罗夫图书馆(http://ilibrary.ru/)等。这些个人电子图书馆主要是收藏那些不受著作权限制而自由使用的文献资源,包括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果戈里等俄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以及现代文学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个人电子图书馆虽然大都是用自有资金建立或曾得到国内外基金的支持,但其社会效益却毫不逊色,如马克西姆・莫什科夫图书馆现在每天的访问量可达3万人次以上。

三、俄电子图书馆的发展前景

现在,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已呈现出国家与地方、公有与私有、集体与个人多点开花,竟相辉映,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

但是,在电子图书馆建设发展空前繁荣的背后,也存在和隐含着众多问题,电子图书馆建设者各自为政,随意性较强,缺乏统一的组织、规划、协调,客观上造成电子图书馆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这种无序、缺乏系统和长远规划、资源分散的特点对俄电子图书馆的整体发展非常不利。

为从总体上规划与协调全俄电子图书馆建设,加强电子图书馆建设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建设全俄统一的电子文献空间,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科技信息中心、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于2005年2月在莫斯科组建了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协会。A.B.安托波里斯基当选会长,俄罗斯国立图书馆馆长B.B.费多罗夫被选为组织委员会主席。同时通过了《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协会章程》和《电子图书馆创建者建设电子图书馆资源相互关系原则》,这两个文件就协会的成员及其权利义务、法律地位以及成员在组织和管理、目的与任务及发展战略、财产与经费、文献数字化、资源收藏与获取、编日、保存和服务等方面相互协作配合作出了详尽规定。2005年4月,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协会举行首次全俄大会,讨论了该组织的基本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向。9月举行的组织委员会会议通过了《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协会2006~2008年工作计划》和《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协会发展战略》。从2004年12月起。协会每月举行一次《电子图书馆:理论与方法》研讨会。2005年10月,协会网站(WWW.elibra.m)正式开通,每月出版电子版的《俄罗斯电子图书馆通报》,通报协会工作活动信息,提供电子图书馆研究成果与资料,供公众免费使用。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宗旨。图书馆是“人生的大学”,是自学成才必需的场所。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丰富的精神食粮。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要利用图书馆,学生要全面发展、探索各类科技知识同样离不开图书馆。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图书馆应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主动、热情为读者服务,增加图书的流通量,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好参谋,促进教学改革,科学地管理好图书馆的借阅工作,为创造

良好的育人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具体工作:

1、广泛开展读书、阅览活动,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1)加强图书馆建设,根据学生的爱好添置新书,并做好推荐新书的工作。

(2)挑选各班的优秀学生成为图书小管理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学会管理的方法,能初步指导同学借书,并能协助教师组织本班好学生,维护好本班学生的纪律。

(3)要求学生个人借阅图书人均15本以上,集体借阅人均10本以上。每周写好读书笔记,每月组织读书笔记的交流,写好学习心得,开展小创作活动,并挑选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

(4)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成语接龙比赛、小发明小创造比赛、作文竞赛、开好故事会等活动。

2.做好新书、音像、杂志的登记、上架工作。

3.认真做好图书的修补工作,杂志的装订工作。

4.认真做好期末的图书的归还和赔偿工作。

5.做好图书的注销和帐目结算工作。

6.根据要求填好各种统计表,写好期末总结。

7.维护各班纪律,搞好室内外卫生工作。

8.管好各种资料,协助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三、借书安排: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一、高校图书馆现状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要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对这个规定,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耳熟能详,也非常认可这个规定。我们经常强调图书馆是办好大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学校学术水平的象征。实际上图书馆现在远达不到我们想象的那样高的地位。从多年来的实践来看,学校层次越高,例如北大、清华等研究型大学,对图书馆的依赖性越大,图书馆在高校里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绝大多数高校的图书馆地位就没有那么理想,甚至还有点尴尬,处在高校里的第三世界,排在教学和行政人员之后,这在高校绝不是个别现象。

图书馆人员中非图书馆学人员所占比重大,同时还存在着人员外流、队伍不稳定的问题。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思想不稳定,特别是一些非图书馆专业毕业的人员,工作热情不高,鉴于目前就业的压力,仅仅把图书馆当作跳板,工作只求应付,不去钻研图书馆业务,一有机会就另谋高就。天津高校图工委曾对32所高校图书馆职工做过调查,发现非图书馆学专业分配到图书馆工作的人员中,80%的人对图书馆工作不感兴趣,50%的人已经跳槽。据了解,这种现象在高校图书馆中普遍存在着。

实际上因为图书馆收藏有多种学科的文献资源,也就需要多学科的专业人员,正如《规程》规定的:“图书馆要根据需要聘任多种学科的专业人员”。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和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互为补充共同完成图书馆工作。在图书馆里常规的业务需要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尤其是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相结合的人才,例如采访、分类、编目、一般参考咨询等。而学科参考咨询和学科信息服务需要图书馆学专业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的人员,这也正是体现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价值的地方。但现在在图书馆里这种体现学术性的高层次工作被事务性的借借还还、开门守摊所掩盖,且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很少有机会参加系统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进修学习。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到馆后由老馆员指点,采用师傅带徒弟式的方式传授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曾说:“最精锐最有实力的馆员是那些带着广博知识或一门专业知识背景而进入图书馆行业的人”。因此,对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开发就很有必要,既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又能稳定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

二、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开发设计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开发员工潜力,开展切实可行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开发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的自我开发设计;二是图书馆对他们职业生涯的开发与规划。

(一)图书馆员个人职业生涯的开发与规划。职业生涯开发就是结合所服务的单位及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并结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制定自己的目标,并将这个目标付诸实践。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从事图书馆工作,就要结合图书馆发展实践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目标,并持之以恒地为该目标而奋斗。每个人都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愿望,只有具备了远大目标才有工作的动力。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图书馆是多种学科文献资源的总汇,要求有多学科人才研究文献、开发文献。现在的问题是,分配到图书馆的非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缺乏系统的图书馆学知识。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近200年历史的社会科学,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只有系统地学习图书馆学理论知识,才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发注入活力。

1、热爱图书馆工作。图书馆是反映人类知识和科学进步整体水平的重要场所,是人类知识与信息的主要集散地。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乐业、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是图书馆员素质的首要前提。如果认为图书馆的工作是 “低人一等”或认为整天借借还还,是大材小用,没意思,这样就干不好本职工作。克鲁普斯娅说:“摆在图书馆员面前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爱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自己看重自己的工作。从表面上看,图书馆的工作好像不直接创造价值,其实他们所创造的财富和价值正是反映在人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就曾对图书馆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称“图书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源,在信息时代它将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中心作用”,并称 “微软图书馆是一个我们员工的加油充电站。虽然人们可以上网来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图书馆所做的大量的不可代替的工作更有利于人们提高工作效率。” “微软的网页就是图书馆员制作的”。

2、认真学习图书馆学相关知识。高素质的图书馆员应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理论知识,广博的现代科技知识,高超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假设没有分类学知识,就不会迅速地为读者提供特定的文献资料;没有相关目录学、版本学方面的知识,就不会为读者准确地提供某一专题或某一学科的最佳文献资料等等;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知识以便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借还图书,检索图书及各类数据处理。只有责任感和事业心,没有渊博的知识和业务技能,也不能做好本职工作。图书馆收藏的图书内容十分广泛,古今中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包罗万象,现代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知识不断更新,特别是当今形势下图书馆服务工作已开始朝着现代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对图书馆员的知识背景、知识结构、思想素质、处理工作的能力都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总之,只要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满怀热情地工作,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在图书馆工作中就大有用武之地。

(二)图书馆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措施

1、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激励的形式分为物质和精神两类,物质激励满足人生理上的需要,而精神激励是满足心理上的需要。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一个可控的系统,借助心理学理论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给予肯定和激励,有利于工作,也有利于行为得到社会的承认,达到定向控制的目的。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能否有效地工作,是否会对图书馆及其组织目标萌生出责任感、忠诚和热情以及他们能否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组织对其的激励。激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处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因此,激励机制设计的好坏及其能否满足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各种需要,是能否激发他们为图书馆积极贡献,实现图书馆工作目标,兑现自己内心对图书馆承诺的关键。他们更重视关心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事业发展,希望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渴望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内有所建树,同时他们注重追求自主化、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性,他们要求图书馆能够给予一定的自主权,以便能够以发挥自己才干的方式工作并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图书馆在进行激励制度设计时,应针对他们的特殊需要来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来说应注重以下几种激励方式:目标激励、奖励激励、关怀激励、公正激励、榜样激励、表率激励等。

2、建立有效的测评体系和加强人员培训。图书馆应有创新、有计划、有针对地组织馆员对图书馆的发展目标、个人的发展目标开展讨论,引导馆员正确评估自己及图书馆现状。通过测评,使馆员了解自身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自己的能力及结合图书馆的需求应注意何种提升;图书馆管理者通过对馆员的测评,结合图书馆的发展整合出馆员个人职业计划,并不断为馆员提供帮助。让馆员意识到,在图书馆内部,不仅可以公开地提出自己的理想,而且自己的目标在未来也是可以实现的。测评后需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馆员不断发展的目标需要足够的能力和知识作为基础,而自发的学习是不能适应这种需求的,这就要求图书馆要有组织、多样性地进行培训,如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短期培训、学习考察、离职深造、学术交流等等。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培训,都要注重培训内容的选择,单单技巧技能方面的培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把培训重点放在培养馆员总体策划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图书馆文化方面,才能激发馆员内在的发展潜力,建立起馆员对图书馆事业的忠诚,给馆员更多的事业发展机会。这实际上是一种通过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提升馆员人力资源价值的方法。同时,需要对馆员在馆内实行轮岗制度,让馆员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有体验,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馆员的综合技能,另一方面也为馆员寻找最适合的岗位提供机会。同时,也加强了不同岗位馆员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不同工作环节之间互相沟通与合作。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公共图书馆外文借阅室的服务现状,总结了湖南图书馆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当代新型外文借阅室发展的新手段、新思路、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076-03

在创新型社会里,如何改进服务手段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各地公共图书馆都采取了不同的办法和举措。而笔者所在的湖南图书馆也为抓住新型社会的新读者,探索了一条适合当今外文借阅室的新路――启动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在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启动的半年时间里,湖南图书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遍受市民读者的欢迎和认可。笔者在此就该计划的实施,谈一点体会。

1公共图书馆外文借阅室现状调查

1.1文献陈旧,藏书结构欠缺合理性

近年来,由于国外影音刊物的停止以及外文原版书籍价格的上涨,让本来就经费不足的公共图书馆更是把天平的一端倾向了中文图书。据统计,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外文文献的藏书量还不到总藏书量的5%,这样就使得本来就读者少的外文借阅室读者更是寥寥无几。另外,公共图书馆还因为外文书的珍贵和复本有限,用禁止外借来限制读者,要求读者只能在阅览室阅览,这样,外文借阅室就陷入了“读者少―投入少―借阅下降―读者更少”的怪圈,这就严重阻碍了外文借阅室的发展。

1.2书刊采购无法满足读者需求

公共图书馆的采购一般都由专门的采编部门负责,而读者对于外文资料的需求只会跟窗口服务的一线工作人员提出来,从而使得实际握有采购大权的采编人员不能及时得到读者对书刊的反馈,这就造成了公共图书馆目前所藏的绝大部分外文书刊并不是读者需求的,使得昂贵的外文书刊就这样束之高阁并不产生借阅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1.3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外文借阅室的特殊性,给该室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会外语、懂外语的专业人才。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因为外文借阅室外借量不高,很多图书馆给外文借阅室配置的都是不懂外语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只能从事一般的借、还、上架、整架的基础工作,不可能深入到外文书刊的内容中去,更不可能为读者提供动态服务,引导读者选择合适的读本。这也是造成公共图书馆外文借阅室一直冷冷清清的原因之一。

1.4专业性强,文献利用率低

公共图书馆外文借阅室目前所藏图书多数以很多年前的原版外文图书为主,而大部分读者则以学习性为主,潜心研究原版外文著作和科技文献的读者少之又少。据统计,目前公共图书馆外文图书的利用率最高为30%,而有的图书馆还不到5%。这些外文文献资料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状态,这对人、财、物都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从以上公共图书馆外文借阅室的现状表明,传统的外文借阅室服务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广大市民读者的需要。而湖南图书馆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读者的特征,启动了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这是一个依赖先前的外文借阅室,但又在服务方式和藏书内容上与之前外文借阅室有所区别的新型外语信息共享空间。

2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启动的具体实施

2.1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环境氛围建设

2.1.1人员配置。要适应新启动的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要求,湖南图书馆在工作人员的配置上也进行了相应的安排:①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这样在自主采书方面能选购好书,在流通中能向读者推荐并满足读者需求,在活动中能顺畅地与外教和读者交流。②工作人员要有动态的服务意识。很多情况下,读者由于害羞,不敢参与活动,这就需要我们工作人员具有亲和力和责任感,主动、巧妙地与读者沟通,成为读者的知心朋友,所以工作中还需工作人员提高自己的情商。湖南图书馆在外文借阅室配置的工作人员都是“80后”、“90后”,他们能够很好地亲近读者,提供给读者最动态、贴心的服务。

2.1.2推行开架借阅,美化室内环境。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目前实行借阅藏一体化、阅览室和书库全方位开放的服务模式。读者自由灵活地选取自己中意的书籍阅览或借阅,既解放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又大大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而在室内环境方面,湖南图书馆更是将书桌椅都摆在窗台下,保证室内具备良好的通风、适中的阅读光线,并配备充足的空调,使其读者无论是酷夏还是严冬都能静下心来参与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活动。为了调节读者的情绪,湖南图书馆还在借阅室的书桌、窗台上摆放了多盆绿色植物。这由绿色植物营造出来的幽雅安静的环境能给读者带来舒服的享受。

2.1.3书刊采购与服务一体化。为全力配合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拥有自主书刊采购编目加工权。工作人员会在前期与来馆读者沟通,了解读者需求,并在阅览室显眼位置放置书刊荐购本,使读者的需求能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还会经常在当当网、亚马逊、京东等图书网站上了解外语学习书的出版和销售情况,从而第一时间掌握了外文图书市场的动态,为接下来的采购打好坚实的基础。湖南图书馆还实行了书到即编目加工的作业方式,大大缩短了书刊上架的周期。此外,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还专门设置了专业的推荐书架、新书架,用醒目的红色海报做宣传,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欲。这种采购与服务的一体化,增强了窗口第一线工作人员与读者的直接交流,同时,大大减少了书刊等文献资料少人或没人利用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服务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李华艳:从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看图书馆外文借阅工作*李华艳:从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看图书馆外文借阅工作*2.1.4做好导读指导工作,巧妙处理读者服务问题。对于馆藏外文资料,工作人员应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位读者的导读工作。湖南图书馆在外文借阅室进门处张贴了工作人员编写的读者指南及外文文献最新的数目索性和活动宣传信息,以便读者及时有效地得到外文借阅室的最新外文资料和活动开展情况。此外,工作人员还应主动向读者推荐合适的图书和外文活动,耐心艺术地回答读者的咨询提问。

2.2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组织架构建设

2.2.1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品牌意识。湖南图书馆用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来重新诠释外文借阅室的定义,并将其作为外文借阅室的品牌形象,让读者由此全新认识乐外文借阅室,了解了外文借阅室,从而利用了外文借阅室。同时,湖南图书馆又把外文借阅室的“E路前行”和“外文之窗”的所有读者活动都统一到“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旗帜下,以主题突出、品牌打造、创新推广、品味引导的方式,来组建外文借阅室和读者的良性关系。“E路前行”英语角围绕一些趣味性话题,开展阅读交流与分享活动,引导各个层次的读者锻炼和提高口语水平。“外文之窗”则是利用外文借阅室的书、刊、报纸等特色资源,通过举办期刊、报纸展览、书籍展借等直观方式,达到外文阅览室人气、借阅量的上升,以打开湖南图书馆外文特色资源的知名度,从而让读者享受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酷炫新鲜资讯。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活动案例、服务内涵、创新手段,湖南图书馆扩展和延伸了外文借阅室在免费开放环境下的丰富功能,并以不落俗套、扎扎实实的工作实践回应了广大市民读者对“新时期外文借阅室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的尖锐质疑。

2.2.2围绕地标式活动形成相互关联的主题活动。图书馆可以确定一个有潜力的活动,使其成长为当地的主要关注点(地标式活动),也可以考虑以其中一项活动作为地标式活动,其他几个活动则围绕这项地标式活动形成相互关联的主题活动,为彼此造势。目前,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启动的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有“E路前行”和“外文之窗”。在进行这些活动前,湖南图书馆对读者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深入解读,把“E路前行”作为外文阅览室的地标式活动,其他活动则围绕“E路前行”进行。在运作上,工作人员举全力宣传策划每期的“E路前行”,通过QQ群、微博、贴吧、论坛、豆瓣等分别给组内成员单独宣传,到后期再进行交叉式炒作宣传。笔者曾就参加活动的读者做过调查统计,通过豆瓣贴吧参加活动的占30%、QQ群占30%、微博占12%、馆内海报电子屏广播的占28%。最后效果显而易见,“E路前行”的参与人数都达百余人,而同时开展“外文之窗”的新书展借只三天就一借而空,期刊展观展人数连连攀升,连平时的阅览人数也日益见长。

2.2.3组合活动软实力,选择性外包。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利用组合方式来增强计划的软实力,并根据自己的不足,选择性的把一些专业性的工作分包出去,让更加专业的团队来做。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E路前行”在保证其公益性的前提下,巧妙地将英语培训机构纳入合作之中。湖南图书馆不为培训机构搞任何宣传和提供任何费用,而培训机构则定期向图书馆派出最优秀的老师主持“E路前行”活动。这样,合作机构的优秀老师可以弥补外文借阅室工作人员主持“E路前行”活动方面现场掌控力和课堂上临场经验的不足,并且外教的纯正发音为活动创造了逼真自然的语境,可以对读者产生很大的吸引力。而同样的,培训机构能借助图书馆这个公益大平台让更多市民认识他们的老师,从而了解他们的机构,达到间接宣传的目的。目前,湖南图书馆在充分调查培训机构和师源后,签约有6家不同风格的培训机构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外教25位。通过这些外教,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真切感受到国外的信息和风土人情。

2.2.4建立常态的活动策划模式。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目前在执行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时,建立了一套常态的活动策划模式,即:“活动主题目标定位责任细化方案撰写立体宣传活动反馈效果评估”。 ①每期活动其都有鲜明特色的主题,如:“闻书香 看世界――原版外文期刊展”;“男人帮”父亲节主题书展;“轻叩文学的门扉―外国经典文学展”;“回眸一夏,重拾经典――外文过刊展”;“生如夏花,静若秋叶――英文诗歌展”等,这些主题鲜明的标志性活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②目标定位明确。其开展的读者活动多与国家节假日紧密相扣,如:专门针对暑假学生多这一特点,湖南图书馆开展了夏日新书大作战――外文新书展活动;六月毕业季,外文借阅室启动了相约青春,放飞心灵――青春励志英文书展。③责任细化。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的工作人员每月都有各自的任务项目,并规定了时限,明确了活动效果,以保证活动能按计划顺利进行。④外文借阅室从启动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起就力求每项活动都有相应的方案策划书,并报送馆宣传推广部,这样使其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下的每项活动都有严格的标准、规范的操作流程。⑤在立体宣传上,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更是联合馆宣传推广部,从馆内的电子屏、海报、易拉宝再到省内的平面媒体及网上贴吧、 论坛、QQ群、微博等互相交叉炒作式宣传。⑥每期活动结束后,湖南图书馆都会在当天及时信息到相应的宣传平台上,让读者知晓活动开展情况,以便进行读者反馈。⑦从实施策划方案后,湖南图书馆都及时对活动进行效果预测评估,活动后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为下一次主题活动提供借鉴。

2.2.5提升活动的个性张力。图书馆因其文化背景,被深深烙印着教育性,所以在开展读者活动时,应提升活动的个性张力从而淡化活动中的教化意义。湖南图书馆启动的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强调活动的个性、内涵,并尝试与其他学科融合,做到了兼收并蓄,使读者得到了更直观感性的活动体验。同时,为迎合读者追求快乐的心理,在活动中,其善于制造和表达快乐,在充分尊重读者体验上的快乐上,使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2.6加强政府合作,创建多元化的活动机制。湖南图书馆还准备新增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内容,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举办大型文艺活动秀和省内大规模的英语演讲比赛,借助政府强有力的执行力和影响力,为计划的品牌提升和全民推广寻求到可靠的保证。

3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产生的效益

3.1打造新型外语学习分享空间

湖南图书馆启动的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通过人与人直接参与互动的活动方式,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和现有的馆藏文献资源优势,把外文借阅室打造成一个新型的外语分享空间。这种将新型的服务方式和传统的服务手段结合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服务,成功地架起了外文文献与读者需求之间的桥梁,再透过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这张强大的知识网和人际网,增强了读者学习外语的吸引力,强化了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打造的新型外国语学习分享空间。

3.2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的社会效益

湖南图书馆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计划于2013年1月启动,截至目前,已举办28期“E路前行”、38期“外文之窗”,服务读者12,000余人次,外文借阅室的借阅量从去年的平均每月700人次一跃上升到今年平均每月1,800人次。2011年,湖南图书馆外文借阅室全年外借人次934人,册次1,904册;2012年的外借人次是3,693人次、册次是8,396册;而2014年自年初启动外国语文献阅读与分享到9月份为止,外文借阅室外借人次5,961人、册次13,283册。从以上三组数字足以看出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这些活动不仅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还吸引了《中国文化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等省内外媒体的多次报道,赢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也给湖南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鼓舞。

参考文献:

[1]姚梅,陈瑛.省级高校外文阅览室的外文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4).

[2]左义.论英语角功能的加强与拓展[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4(6):36-37.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摘 要 题】数字图书馆论坛

【关 键 词】Google在线图书馆计划/图书馆/出版商/版权

【正 文】

1 Google在线图书馆计划的背景

2003年10月,著名网上图书零售商亚马逊推出基于图书全文的“书内搜索”服务,引起巨大反响。 Google快速反应,于12月推出Google Print试用版,与出版社合作,索引图书的封面、简介、作者传记或内容梗概上节选而得的摘要。当时只是一种书摘搜索,与亚马逊的全文搜索差距较大。随着与出版社合作范围与内容的扩大,Google开始索引图书全文[1]。

我们知道,Google的使命是组织全世界的信息,使之可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取和利用,但是,在版图书占所有图书的比例显然是不足的,Google只有借助于图书馆庞大的文献资源才能完成这个似乎遥远的使命,故而Google的战略目光早就瞄向了大学图书馆。在与五大图书馆经过了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商讨,并且在密歇根大学做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图书无损快速扫描试验后,Google终于2004年12月14日在加州推出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图书馆数字化计划。 Google将与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图书馆合作,将这些著名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扫描制作成电子版放到网上,使全世界用户都可以在线查询和使用这些文献,Google将拥有海量图书的数字化图像和文本,由信息的搜索者一跃成为信息的拥有者,走向其组织全世界信息的终极目标。该计划打造的网上图书馆是Google Print的延伸,称为:Google Scholar[2]。

Google这一举动立即震惊了世界,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有人把这一创举与人类印刷术的发明相提并论,认为这将在全世界掀起一场信息化革命,是指尖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主管Paul Leclere更认为是“自古腾堡以来信息发行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事件之一”[2]。业内普遍认为,合作计划不仅加速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加速了科研成果的推广,而且还能降低图书管理费用、节省人力资源、方便阅读及跨学科的研究,有益于全世界的知识交流。然而,也有专家认为,这一计划在颠覆人类现有搜索模式与阅读习惯的同时,也将引发众多如知识产权、文化习惯等冲突性问题。计划耗费10多年时间的图书数字化,对 Google来说,究竟是一次良机,还是一次危机?Google能否取得成功?

2 Google在线图书馆计划的信息源及版权策略

2.1 图书馆[3]

已经与Google合作的五家图书馆,都是大型学术图书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整个计划预计扫描5000万册藏书:纽约公共图书馆2000万册(稀有或公共领域图书)、哈佛大学图书馆1500万册(无版权图书)、斯坦福大学图书馆800万册、密歇根大学图书馆的700万册和牛津大学图书馆1900年以前的750万册藏书,其中包括中世纪(14至17世纪)的珍贵书籍、美国内战时期(1861至1865年)的稀有书籍和达尔文等名人手稿。扫描时,对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馆藏采用运输方式,在复制中心扫描后送回图书馆。对密歇根大学和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藏将采用远程扫描方式进行数字化转换[4]。

2.2 出版商[5]

出版商通过向Google提交自己拥有版权的图书,即可以Google为免费平台,增大图书的能见度,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增加网站流量,同时还可以与 Google分享用户点击广告带来的利润。Google提供了一个专门的出版商账户系统和客户端软件来实现这一目标,出版商通过这个系统可随时监控自己的图书所处的状态。并对自己的图书的访问权限作出调整。目前,Google仅接收拥有ISBN并且合法的图书,不接受期刊杂志等,另外,其也准备由英语扩展到其它语言。Google按照上载图书的多少将出版商分为个人账户和企业账户,不过功能上没有区别。出版商能够自由地进行上载、设置权限、请求删除等操作。

未来得及参与的出版商也可登录Google出版商站点,得到许可后,向Google公司寄出图书资料, Google公司将其进行数字化扫描后放到Google Print上,读者即可检索到最迅捷的文献信息;图书著者也可向Google公司寄出其有ISBN号的著作,待扫描完成后,出版商和图书著者可免费下载其数字化文献并与Google共享广告收入。此种合作方式能使Google向读者及时提供社会最新出版的电子版图书和最新颖的数字化信息[6]。

2.3 版权策略

可以看出,Google并不否认数字化图书的版权仍归著作权人所有,其所起的作用只是通过信息组织来引导用户到达该数字资源。Google是以图片的方式显示图书内容页,并且屏蔽掉打印、复制、剪切、保存等功能实现版权保护,同时账户系统还保证出版商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调节其显示页面的比例。关于图书馆的版权图书,Google目前采取的是先扫描图书,然后再处理版权问题的做法,也就是说。当有作者发现自己的作品被数字化后,可以联系作者获得支配权。当版权受到侵害时,受害方即可通过Google的专门邮箱来处理版权纠纷。这个邮箱也受理虚假版权侵害的控诉[5]。

3 Google在线图书馆计划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2]

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Google在线图书馆计划对图书馆的影响利大于弊,其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降低技术障碍,大大促进图书馆数字化进程

参与馆先前都有自己的数字化计划,如密歇根大学每年5000册的数字化率,纽约公共图书馆被评为“2004年最佳免费参考网站”的联机图片库,都有不俗的成绩。但若按这些速度进行数字化工作,数百万册馆藏资源数字化的完成将变得遥遥无期。借助于 Google雄厚的资本及无损快速扫描技术,在数年内实现馆藏全数字化的梦想,无疑是Google与参与馆双赢的局面。

和那些独立的数字图书馆项目不同,与Google合作建立起来的数字化馆藏,可以经由Google访问,同时,参与馆对这些数字化馆藏拥有自己的“复本”,把它与本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紧密结合,为本地提供更全面的服务。牛津大学称,经过此次计划,基于自身无与伦比实体馆藏的“虚拟图书馆”建设将向前迈进一大步。

3.2 有利于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存储与传播中心的社会责任,促进广泛的知识共享

目前,向公众免费提供信息,实现学术信息的自由获取或开放存取,一直是图书馆和学术界追求的目标,Google计划恰恰与之相吻合。斯坦福大学一直致力于信息共享,从1995年起,High Wire出版社通过联机合作学术期刊出版服务,向学术界免费提供近百万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全文,并获得“非赢利性出版服务奖”。此次与Google合作,斯坦福大学视之为“一个提供公众利益的机会”“使之让全世界读者可免费获取”。牛津大学认为,图书的电子可获得“不仅服务牛津的研究与学术,而且服务于全世界渴望知识与信息的人们,这符合Thomas Bodley爵士在1602年创建图书馆的目标”。哈佛校长Lawrence H. Summers说,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的用户广泛分享馆藏是哈佛人的骄傲,哈佛图书馆馆藏是属于全世界的资源。

3.3 符合网络环境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可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数字化信息资源

数字化并非目的,如果没有读者的需求为依托,数字化将无法长期维持。Wittenberg进行了一项为期三年的研究,调查全美1233名学生研究习惯,结论是电子资源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尤其是本科生。对很多人来说,没有联机的信息是不存在的,提供信息的网络检索在今天尤为必要。Google计划正是看到这个需求,要把丰富的馆藏资源搬上网络,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馆长Paul LeClure认为,网络信息存取将扩充图书馆馆藏而不是取代原有的物理馆藏。图书馆员将在新的层面承担保存文献的社会职能。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线图书馆计划也不例外。它在给图书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有人担心由Google所生产的信息海洋将泯灭图书馆藏书特色。如果Google将所有数字化内容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图书馆馆藏是否会失去意义?诚然,图书馆需要重新考虑其基于印刷文献宝库的历史使命。加州数字图书馆馆长Deniel Greenstein说,图书馆将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管理印刷馆藏,其未来使命将用更多精力收集信息,使用户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利用信息。也有人认为Google智能搜索、语义分析等信息技术会使图书馆编目、虚拟参考咨询服务面临被取代的威胁。笔者认为,凭借图书情报工作者在信息组织及检索服务方面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Google的图书搜索计划短时间内是取代不了我们的。作为图书馆工作者,我们应尽快改变观念,辩证地分析问题,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竞争意识,在行业内引入竞争机制,突出各自的特色与重点,从而不断地改善和提高服务水平,以形成可以和Google相抗衡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被取代的命运,长久地发展下去。

4 Google在线图书馆计划给出版商带来的影响

事情的发展原本很顺利,当2004年10月Google其图书搜索引擎时,整个出版界的态度几乎可以说是乐见其成甚至积极参与的,但到了12月,当 Google再次其“图书馆印刷计划”时,出版商们就慌了神,并开始极力反对。

Goosle也曾试图寻找妥协之道。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在2005年7月1日的一次会议上答应妥协,承诺暂停扫描图书。并要求出版商在11月1日之前,向 Google提出不愿意被扫描的图书清单,就好像网站管理员可以选择自己的网页不被Goosle链接。而对美国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的成员们来说,自己的版权作品被扫描,而且被存储在像 Google这样具有巨大传播能力的网络巨头的服务器里,简直就是要他们的命。他们害怕Google总有一天会将存储在自己服务器内的这些内容公开,就像当初承诺只是提供所有书籍的很少一部分内容和相关介绍,如今却开始提供无版权图书的全本一样。在相互猜疑和角力中,双方终于都失去了耐心。2005年10月 19日,五大出版业巨头——McGraw Hill、Pearson教育、西蒙&舒斯特、企鹅集团和John Wiley & Sons指控 Google公司侵犯版权,要求法院禁止Google继续扫描受版权保护的书籍。而Google也不再理会出版商协会,在11月1日恢复了对图书的大规模扫描,并且加紧了图书搜索引擎的全球推广[7,8]。

同样是图书搜索,为何出版商的态度在“图书扫描计划”出炉前后如此截然不同?

原因很简单,Google此前的图书搜索计划是将出版社所提供的书本进行部分页面的扫描,让读者可以在进行图书搜索之后,浏览自己想要寻找的书籍的某些内容以及相关馆藏和购买信息,出版商们则可以借助Google的传播威力卖出更多书籍。但当Google绕开图书出版商,转而与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五所图书馆合作,计划将他们的上百万册印刷图书转换成数字文件并收录进Google Print数据库,供人们在网上查询之后,假若尚在版权保护期内的图书可以在Google上被免费全文查阅,这对以售书为生的出版社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出版商当然坐不住了。不过这对于公众而言的确是一件好事,意味着更多的免费书籍资源,更方便的书籍购买、内容信息的获取。

显然,他们最大的分歧就在于图书扫描的许可如何获得上。Google希望由图书出版商提供一张禁止扫描的清单,清单以外的图书能够被扫描,而来自图书出版商的意见,则是所有的版权书籍在进行扫描之前都要获得授权。显然前者对Google非常有利,但图书出版商就要面临极大的风险:Google将可以轻易扫描那些还没有来得及被列上禁止名单的书籍。若选择后者,因数以千万计的图书获得授权所需要的时间和金钱,Google海量数字图书馆计划将变得遥遥无期。

5 Google在线图书馆计划对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原则的挑战

一边是公众要求更多的免费方便资源,社会要求更快更通畅的知识传递,而另一边是商业企业要求通过某种程度的权力保留来保证自身利益,网上网下的商业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分歧再次显现出来。

美国法律允许图书馆为保存而复制文献,但有人认为Google是一个商业机构,不能拥有图书馆的特权,对于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转换也不属于合理使用范围。英国物理学会电子发展战略负责人Terry Hubert说,如果将文献数字化,必须与学术团体和出版商对话,在没有获得权利拥有者许可的情况下,绝对不能将拥有版权的内容进行系统化数字转换。哈佛大学图书馆出版和交流部主任Pelter Kosewski说,Google将在法律许可下处理版权作品。哈佛与Google合作的第一计划是将4万种馆藏图书转换为数字形式,其余1500万卷文献的数字化还需要不断解决版权问题。Google发言人说,这项计划将尊重版权拥有者的权利,对于联线使用版权作品的规则将进一步细化。目前出版商对这项图书馆计划多持怀疑和观望态度[6]。

所谓合理使用原则是著作权法用以平衡著作权人与公众利益关系、著作权垄断权与信息分享关系的原则。符合合理使用原则的必要条件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合理使用的内容必须是少量和适当的。就是否盈利来说,Google斥资巨大建设数字图书馆不可能单纯为了社会福利,背后隐藏的树立品牌的商业目的显而易见。 从这个角度说,Google扫描复制版权图书的行为不再合理使用范围之内;就内容是否少量和适当来说,Google在线图书搜索服务限制了查看方式,多数情况下只能让用户阅读到整个文档的一小部分。但在版权保护技术方面存在漏洞,用户只需在最后一页找到一个生僻词进行全文搜索,Google就会显示接下来的几页,如此反复,就可以将书浏览完毕。用户通过截屏、文字识别后仍可获得电子原文。可见,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技术存在的问题对Google提出了严峻挑战[9]。

但是,目前按照Google提供的浏览方式查考图书内容无需付费,也就是说Google没有谋利,这又是适合合理使用原则的。这与“背后隐藏的商业目的”是个悖论,如此看来,究竟是谁错了?幽默地说,都是互联网惹的祸。合理使用原则能否防止互联网而继续有效?互联网世界已经到了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合理使用原则的含义和界限的时候了[9]。

6 文化及数字市场的抢夺

6.1 欧洲数字图书馆联盟[3]

Google的网上图书馆计划刚起步,就引发了不同语言的文化防御。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Jean Noel Heanneney说:“任何一种新的信息沟通模式,不仅仅是简单地取代了前面的旧有模式,还附加了新的价值观。”他认为,Google数字化选择标准完全以英美思想为主导,以英语为基础,这样将使互联网上英语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加强。因此他呼吁欧盟应该形成与 Google相抗衡的欧洲项目。牛津大学图书馆馆长并不这么认为,他指出,五所参与该项目的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学术图书馆的馆藏内容决不限于英语文献。因此不存在英语控制互联网的问题。斯坦弗大学图书馆馆长也表示在数字化转换馆藏中有大量非英语文献,尤其是欧洲罗马拼音字母语言。

尽管如此,2005年3月16日晚,法国总统希拉克依然向欧盟所有成员国提议,欧洲各国图书馆资源必须在最大范围内、以最快速度在网上被人们共享,加速数字化欧洲图书馆的建设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为此,他已要求法国国家图书馆以及文化部研究数字化欧洲图书馆建设所需的一切条件,并将在几周后向欧盟国家提出合作实施这一工程。显然,此举意在与美国Google搜索引擎公司全力打造的全球最大网上图书馆抗衡。

面对Google的文化进攻,法国的反应是值得称赞的。美式思想形态通过大众文化侵袭到了全世界,而网络也许是最后的战场。但是,与财大气粗、技术挂帅的Google相比,法国要想启动法语图书数字化,甚至引导欧洲图书的数字化,谈何容易。在这方面,我们中国文化该如何办?是被美国文化的大浪淹没,还是奋起直追,有所作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10]。

6.2 微软数字图书馆挑战Google[11]

Google在搜索引擎领域中具有突出地位,在 Google进入网上图书馆领域后,对其他搜索引擎公司的发展自然是一个冲击,Yahoo、Microsoft等竞争对手必将做出反应,他们将在传统网页资源之外寻求新的信息资源,以便扩大自己的索引范围。

于是,当Google数字图书馆正因版权问题停滞不前时,微软突然宣布将联合雅虎、Internet Archive也发起一个类似的图书馆计划,与大英图书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计划将该图书馆2500万页的图书数字化,这相当于10万本图书的容量。微软公司表示,此次数字图书馆计划将首先选用那些公共领域和版权明确的图书和纸制印刷品进行扫描,然后将内容放到互联网上供人们检索。鉴于Google遭到的版权纠纷,微软特别为此成立了一个名为“开放内容联盟”(Open Content Alliance),用来解决版权争议问题。

“开源内容联盟”的宗旨是向包括各大搜索引擎在内的互联网社会提供数字化的图书、学术论文、音像资料。参加这个非赢利计划的成员还包括ADOBE公司、惠普、加州大学、多伦多大学、“互联网档案库”以及O'REILLY媒体公司。其中雅虎的角色是提供联盟网站上的内容搜索。不过,这个联盟和Google的线上图书馆计划有所区别,首先它的图书内容向所有网站开放,因此包括Google、微软MSN这样的搜索引擎也可以将其纳入索引库中。此外,“开源内容联盟”将只会扫描版权过期的图书、出版社和作者明确授权的图书,这个政策受到了Google项目众多抨击者的赞赏。

目前微软已经为联盟中大约15万本图书支付了 500万美元的版权费,雅虎也表示将支付大约2万本图书的版权费,据悉,微软数字图书馆将采用按页数收费、在线订阅、出售、广告等商业模式运营。公司希望在对手Google因版权问题一筹莫展时,抓住良机。不过,也有人并不看好,因为手头富裕的Google很容易摆平版权纠纷。

7 结束语

虽然图书全文的数字化工作已在中国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公司开展多年,但他们都有相当的封闭性,既不免费,也不能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甚至还需要安装各自的浏览器才能阅读图书全文,相当不完善。相对而言,对国内汉语文献来说,目前既没有类似古腾堡计划等大规模的免费全文图书计划,也没有Google的数字化计划,数字化图书不过是图书馆购买的一种数字资源,对大量更习惯于网络搜索的用户影响有限。有以往Google各项服务从英语开始试行,逐步向其他语种推行的先例,若干年后Google大规模数字化汉语学术文献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大型图书馆多年积累的丰富馆藏,对于任何意图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企业都具有吸引力。即使不是Google,或许也会有其他企业效仿Google模式进行汉语文献的数字化工作。未雨绸缪,应对可能存在的挑战,对国内图书馆也是很有必要的[2]。

Google能否化解风险,顺利推动图书数字化工程?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依然相信,迎接Google更多的将是机遇。一方面,图书馆迫切需要数字化馆藏,出版商则需要更多的市场推广,而Google能够免费为之提供服务,必然会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源;另一方面,网民对可靠性更高的出版物有着强劲的需求,他们更期待一个强大的资源整合工具的出现。全球化数字图书馆是未来网络发展的方向,Google已经起步,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先机。只要它善于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劣势,消除周围的各种威胁,抓住外部机遇,就很有可能取得长足发展。Google数字图书馆的未来怎样,我们拭目以待[5]!

【参考文献】

[1] Google回应亚马逊A9服务图书搜索引擎.[2005-07- 06]. adgoogle. cn/ssyqyj/gxw68. htm

[2] 胡小菁.Google图书馆合作计划的背景、目的与分析.图书馆杂志,2006(5)

[3] 本刊记者.网上图书馆:Google的创新和挑战.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2)

[4] 黄宗忠.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新阶段:关于Google、欧洲数字图书馆筹建的评价与对策.图书情报知识,2005(10)

[5] 鄢凡.Google Print模式及发展前景初探.现代情报,2005 (8)

[6] 晏磊.关于Google图书扫描方案的思考.新世纪图书馆, 2005(2)

[7] 美出版巨头联手状告Google侵权 数字图书馆计划遭遇红灯.[2005-11-02]. media. people. com. cn/GB/40606/ 3789107. html

[8] 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受重挫 美国欧洲均碰壁.[2005- 07-06].tech. tom. corn/1121/1499/200561-210168. html

[9] 张久珍.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考量合理使用原则.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3)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职业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一、图书馆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单位组织相结合,根据时代特点和自身的职业倾向,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的基础上,对其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作为公共图书馆员,应站在时代的角度,从实际工作出发,立足图书馆岗位发挥个人价值进行思考与设计,确定最佳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付诸于安排和行动。这就是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公共图书馆开展职业规划的意义

(一)加强馆员职业规划,是图书馆健康发展的根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就业人员在择业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职业的价值取向和经济回报率的问题。图书馆作为公益单位,馆员待遇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平衡,工资与物价不能同幅增涨,而且从当前公共图书馆馆员的成长过程来看,部分馆员缺乏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难以准确的给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定位,所以图书馆应对馆员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并为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提供帮助。

(二)加强馆员职业规划,是图书馆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大多数人看来,图书馆工作环境好,工作性质相对简单。其实,图书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从其产生到发展,一直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前公共图书馆已从传统单一式的服务,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服务方式发展,其岗位工种分类越来越细,业务涵盖面越来越广,工作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从图书馆长远发展来看,必须加强馆员的职业规划。

(三)加强馆员职业规划,有助于正确引导馆员对职业的认知。职业生涯理念对公共图书馆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概念,大家普遍把图书馆作为最传统的职业行当来从事,缺乏一种事业观意识,缺乏一种历史使命感的理念,导致一部分人对待工作出现倦怠思想。因此,我们应正确引导馆员对职业的认识,倡导馆员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利用多种渠道、让馆员充分展现自我,以达到图书馆事业与个人价值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开展职业规划应采取的措施

(一)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建立合理的岗位管理制度。1、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图书馆岗位聘任制度。图书馆根据其职能、任务和工作需要实行分类管理,将人员分为管理、专业技术和工勤技能三种岗位进行管理,合理制定各个岗位职能职责,对能胜任该岗位工作的给予聘任,不能胜任则不予聘任,实现合理、高效、有序上岗,从而实现人尽其岗、择优选用的岗位聘任机制。2、合理设定图书馆职称岗位。图书馆专业技术职称系列分为初级、中级、副高和高级4个级别,即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四个职称,当前事业单位实行岗位定级之后,人事部门设定的基层图书馆只有初级和中级岗位,而没有副高和正高的岗位指标,导致图书馆出现“有专业技术职称,而无相对应的工作岗位”的尴尬局面,因此图书馆应结合单位人员取得职称的实际现状,积极向上级人事主管部门申报和争取相应的职称岗位,为馆员岗位定级作有效疏通,鼓励馆员向高级职称努力,从而防范人才缺位。

(二)实行双效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估考核体系。1、实行双效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满足馆员成就感。充分考虑馆员的个体差异,努力提供科学、公正的竞争平台,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层面上,都应建立奖罚分明的双效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馆员的职业成就感。同时,对馆员的评估考核结果,与其职务晋升、薪金、岗位的调整相关联,从根本上消除馆员职业倦怠感,提升他们对图书馆的忠诚度、对事业的热忱度。2、注重馆员人才培养,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在对馆员的培养过程中,建立人才培养阶梯,健全评估体系,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常规工作与典型事件相结合、组织考察与读者反馈相结合,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以服务记录为主要依据、以读者满意度为主要指标,通过考核使馆员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确保馆员职业生涯更加积极、健康、良性地发展。

(三)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建立渐进式学习生涯规划。1、制定合理的职业培训计划,为馆员发展构建“绿色”通道。图书馆应有组织地帮助馆员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馆员更全面了解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自己在图书馆有哪些潜在发展空间,个人该如何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鼓励馆员根据自己的情况拟定工作、学习和培训计划,明确将来努力的方向。2、建立渐进式的学习生涯规划,使不同层次的馆员达到一定的职业水平,如:3年内职称达到助理馆员,成为业务骨干;5年职称达到馆员,成为馆内学术与业务的佼佼者;10年职称达到研究馆员,在行业内作出一定的影响,从而充分调动馆员职业学习的积极性,养成激励式学习的主动性,形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四)增进与馆员的沟通,引导馆员开展职业规划。1、图书馆要增进与馆员的沟通,善于与馆员构建乐于奉献的心态。馆员的职业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馆员的心态,正确的心理认知是构建一个全面图书馆人职业理念的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图书馆员,要乐于奉献,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这份精神力量也将始终推动着图书馆员从内心上认可并尊重自己的职业。2、积极引导馆员进行职业规划。在制定职业规划时,首先要积极引导馆员了解本馆的发展目标,馆员的职业生涯目标与图书馆发展目标要一致,馆员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有关本馆的各类信息,包括发展现状、前景目标、人员分配、内部文化等,才能更好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在图书馆中更加持久而高效地工作。

参考文献:

[1]樊红亮.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5)

[2]陈玉婷.图书馆应重视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J].南方论刊,2009(8)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美国近20年来从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并已被年青人广为接受的理念。接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活跃、追求独立、追求个性化、追求个人价值的青年馆员(本文界定为工作10年左右的馆员),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职业意识比较强,期望自己有较成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而不是像老一辈馆员那样按部就班。

1 图书馆青年馆员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和意义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career planning)从个人角度来说,就是“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教育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1],简单地说就是确定职业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的过程。

1.1 青年馆员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各高校大多实行岗位聘任制,图书馆也列入岗位聘任制之列,人才流动频繁,铁饭碗格局已被打破,新的人事聘任制所产生的竞争激励和优胜劣汰机制,促使青年馆员为适应工作环境而必须对自己现在和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即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2 发掘自我,促进自我价值实现

一项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将使一个人能够认清内外环境并对自己准确定位,从而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2 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开展的过程

青年馆员是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主体,从唯物辩证法来说,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只有青年馆员本人真正了解自己的能力与不足,清楚自己掌握的技能和积累的经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阶段,才可能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2.1 分析环境,认识自己

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首先要从性格、兴趣、知识、技能以及专业背景全面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就是在既定的图书馆工作环境下给自己一个定位。同时,还要将自我认识和他人评价结合,从别人的立场、角度来衡量自己。只有深入观察图书馆环境的发展变化才有可能在职业规划设计中趋利避害,学会自我分析、自我诊断,做一个职业发展规划的积极设计者。

2.2 确定目标,制订规划

职业发展规划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青年馆员通过对自己正确、科学的分析并结合图书馆发展目标,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策略,减少职业发展的盲目性。青年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既要有长期目标也要有中短期阶段性目标,制定的目标必须要具有挑战性、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青年馆员的职业发展规划要与现有的图书馆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目前,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进一步多样化,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模式也由传统的技术系列和管理系列二维模式变成了三维主模式(如图1[2]所示)。

图1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模式图

图书馆尤其要重视青年馆员对新职业通道的挖掘,如厦门大学图书馆针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成立了若干个项目组和发展委员会:厦门大学图书馆“厦大文库”工作组、对外合作工作组、泛技术工作组、宣传企划工作组、学生工作管理组及读者工作发展委员会等,这些项目组和委员会均为跨部门的工作组织,青年馆员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加入一个或多个项目组中,发挥优势,实现自我价值。这些项目组的成立与有效运转,极大地调动了该馆青年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2.3 采取行动,落实目标

一旦制订职业规划,就应该循序渐进地采取行动并具体落实:在工作方面,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采用什么学习方式,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增强自己的职业弹性。如果没采取实际的行动,再好的规划也没有意义。大多数人的问题就在于规划做得多而付之行动的少。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发现规划中的问题并及时调整。

2.4 及时调整,适时评估

职业发展规划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要根据客观环境、个人阅历和知识的积累不断调整和修正规划并且及时地进行评估和总结,克服困难,不断改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要求。

3 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具体阶段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把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分为5个阶段,即职业准备、进入组织、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职业生涯后期[3]。对青年馆员来说,职业准备、进入组织这两个阶段已经完成,对于后3个阶段,本文做如下细分。

3.1 工作2年

这是青年馆员与图书馆相互了解的时期。图书馆一般都根据新进馆的年青馆员的学历、学科背景、应聘时了解到的个人兴趣、专长分配至某个具体工作岗位或进行为期半年的轮岗再行分配具体岗位。这一时期,青年馆员要快速掌握所在岗位的各项技能要求,尽快熟悉本职工作;同时,了解所在部门及图书馆的组织文化,并逐步融入图书馆这个大集体中,寻求发展。

3.2 工作3~5年

在入馆后工作2年的基础上,青年馆员对图书馆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是否将长期从事图书馆这个职业有了明确的答案。在此基础上,青年馆员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适当评估: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岗位,需要加强哪些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等,并要踏踏实实地规划、执行;如果想去其他更适合自己的岗位,要积极地与图书馆领导沟通。与此同时,青年馆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确立目标,积极加入一个或多个跨部门工作小组,发展横向工作关系并注重个人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3.3 工作6~10年

这一时期青年馆员在职称上普遍已晋升至中级职称,有的已晋升至副高职称,在业务能力上已能独当一面,在性格上也趋于成熟稳重。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青年馆员可以把目标定位在职务晋升上,积极竞聘部门主任或担任工作组组长。[JP2]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现有的中高层领导干部(1个副馆长、6个部主任、1个副主任)就是在这期间竞聘的,占图书馆中高层职务的44%。当然,职务的晋升这种机会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青年馆员应该把重心放在本岗位的业务上,成为该业务岗位的资深馆员(即成为一个或跨部门工作组的组长或核心成员),或在此期限间为晋升高级职称做必要的准备,如撰写论文、提高英语水平等。[JP]

通过这三个阶段的细分,可让职业发展目标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 图书馆对青年馆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宏观指导

青年馆员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图书馆对青年馆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宏观指导,既可以通过向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来满足他们对图书馆事业的成就感,实现个人目标,增强对图书馆这个职业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又可以了解青年馆员的具体情况,发现具有潜质的馆员,以便更好地制订管理计划,优化图书馆人员队伍,为图书馆事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4.1 对青年馆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进行指导、评估和修正

青年馆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图书馆作为一个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进行指导、评估和修正,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如图书馆发展现状、前景目标、人事聘任、内部文化等),使其了解图书馆的战略目标、人才需求,以实现青年馆员与图书馆发展“双赢”的局面。

4.2 建立良好的培训、进修机制,提倡终身学习

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有赖于图书馆根据青年馆员各自的情况(学历层次、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等)所提供相应的各项培训和进修。如针对系统学习过图书馆专业知识并有志于在学科参考服务领域发展的青年馆员,图书馆应创造条件并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参加在职学习(如在职研究生班、课程班等);对具有学科专业背景但未系统接受过图书情报知识训练的青年馆员,要创造条件并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图情知识培训班。图书馆要在全馆内大力倡导终身学习,提高青年馆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4.3 及时提供发展途径与机会

只有图书馆提供充分的发展途径和发展机会,才能保障青年馆员职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完成。在青年馆员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图书馆应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敢于为青年馆员创造机会,向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4.4 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JP2]建立公正有效的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的图书馆工作氛围,培养青年馆员的自我提升意识,能有效地推进青年馆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开展与实施。激励措施除了物质奖励、精神表彰外,更应在进修、深造、培训、外出交流等方面给予青年馆员更多的机会。

5 结 语

对青年馆员来说,在安定的工作中未雨绸缪,在危机面前寻求突破,对图书馆事业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的规划,才能持续地成功发展。只有当一个人具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时,才会怀揣愿望,充满动力,工作才会变得更有意义,职业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卜欣欣,陆爱平.个人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