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

财政工作论文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1篇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遭遇严峻考验,各市及县区企业经济实体的发展更面临极大的挑战。此种形势下,各个县区财政企业应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以及本省经济和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践公共财政体制下的现代企业财务工作之路。

一、高效实践“企业服务年”活动

1. 制定“企业服务年”活动措施

完善县区财政企业工作,其关键环节在于加强企业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实践,而企业服务活动的有效实践有赖于具体措施的强有力支持。具体来讲,一要端正思想,深刻意识到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的重要性,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滑影响下的财政严峻形势,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二要加强领导,在相关领导统一指导和协调下具体开展各项活动;三要明确分工,由“企业服务年”活动牵涉到的工作部门拿出各自具体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及服务承诺计划等,认真落实“企业服务年”活动相关工作责任;四要严格考核,各个管理部门应对活动实施情况深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详细列入年度考核工作内容中,确保“企业服务年”活动目标不断落到实处。

2. 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

首先,要成立各个负责小组,从各个角度进行“企业服务年”活动的实践工作,其中必须成立的小组中应分为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工作小组、争取中央国债项目并加大政府投资工作小组、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小组、创新政府采购工作小组、推动外贸出口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工作小组、促进市场繁荣和拓宽旅游市场工作小组、振兴产业计划并促进转变发展方式工作小组、推进企业减负工作小组、促进“三农”健康发展工作小组、稳定和扩大就业政策工作小组、积极向上级争取各项政策工作小组、拓宽农业企业融资渠道工作小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工作小组以及服务、管理、监督、考核工作小组等。

其次,便是在各个责任小组领导下,深入实践“企业服务年”活动,其要求做到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抢抓机遇,争取更多建设项目;培育更多更好的消费热点,比如扩大居民改善住房的计划,支持并加大农村消费,完善农村连锁、配送、专卖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大开放型经济稳定增长力度,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发展扶持机制,以出口退税、专项资金、财政补贴等综合性政策措施,实现外贸出口稳定增长;贯彻落实减负政策,坚持以增值税转型改革、燃油税费改革及其他相关税费优惠政策为指导,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做好软件产业、服务外包、商务、金融业和物流业建设,打造更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国际竞争力的规模型企业。

3. 全面引导县区财政企业发展

在公共财政体制准予下,县区财政企业应获得相应的发展支持,具体要包括:加大财政资金引导力度,强化企业发展动力,特别要加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增加财政政策扶持,激发企业发展潜力,对于那些吸纳了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适当给予岗位用工补贴,对于那些以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筹等方法稳定职工队伍的困难企业给予一定的稳定岗位补贴,对于外贸企业也要适度扶持,促进外贸企业能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出口产品档次;落实财政减负措施,有效缓解企业发展压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口退税政策,提升退税效率,实现出口平稳增长;优化财政服务环境,为企业发展添加更多活力,比如积极帮助企业申请扶持奖励资金,提升政策的服务水平。

二、高度重视财政部门职能作用

1. 实践财政部门财政职责

现代社会经济形态下,财政部门应充分发挥财政管理和监督管理的双重职能,对县区财政企业实施更好的管理。在较长时间里,我国财政部门在管理财政资金时,只注重监督,不重视管理,造成在部分资金的管理问题上,财政部门成为“出纳员”的角色。实践证明,管理和监督本就是财政工作的重要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任何忽视管理的监督行为都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尤其在企业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财政部门更要强调管理,在加强监督的同时,收到了监督和管理相互配合的良好效果。

2. 完善财政部门内部关系

不同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关系,是妥善处理财政工作的基本保证。在县区财政企业资金管理方面,财政部门应巧妙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在优化宏观调控的前提下,积极平衡相关部门之间的支持与协作,大力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深入改善部门关系,明确部门工作责任,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在企业实际管理工作中,财政部门须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同时强调财政部门的管理监督作用,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尊重和换位思考,但在原则问题上并不让步。

3. 履行财政部门职能作用

财政部门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相应的条件做基础,即在熟悉和掌握相关财政政策的前提下,财政部门可采取调研、汇报以及向有关企业了解情况等不同的方式,及时、切实了解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财政管理和监督工作得以切实的履行和实践,也使财政处理工作真正有理、有据、有节。同时,财政部门还应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有效促进企业获取更好的经济发展手段,在公开、公平、公正的财政政策和资金投入背景下,充分挖掘、发展县区财政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以及活跃市场等方面的潜力,推动企业全面发展,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及市场竞争能力。

三、认真实施正确的工作思路

1. 坚持正确的工作指导思想

端正科学发展观,所面临形势越复杂,县区财政企业便越要讲究发展的科学性,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工作理念,采取“科级公务员轮训”、“网上在线学习”、“‘菜单式’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逐步提升财政干部务实创新的能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应对挑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以及促进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的能力;重视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将财务管理始终定位为财政企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重视担保体系建设,实现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多元化;加强勤政廉政教育,要求各级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能够真正服务于领导决策和基层企业;创新财政资金管理,特别是要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创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比如资金整合、项目跟踪、项目考核、项目招投标、项目公示、专家评审、项目库等,重点跟踪财务管理,及时反馈跟踪信息,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效益。

2. 提高县区财政企业财务信息质量

目前,县区财政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工作已成为财政部门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何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其主要通过采取如下方式:

构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其中要完善政府部门间协调工作以及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工作,要确保财务报表数据的规范性和真实性,同时要提高企业财务报表质量和进度;构建财政企业专管员参与机制,以建立健全财政企业监督机制为入口,在县区财政企业配备专管员,区分财政企业专管员工作职责,细化各项任务和工作责任,组织相应的业务知识培训,使财政企业专管员能够经常深入企业宣讲积极的财政政策,协助企业建章健制;构建财政企业报表考核机制,针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填写工作,财政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财务报表的性质、内容和重要性,对那些迟报、漏报和错报财务报表的现象,应给予严肃的处理,并督促其有效改进。

3. 推行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

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实现制度创新,一要严把项目申报关,二要严把项目质量关,三要严把资金安全关,对企业专项资金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并且重点加强专项项目资金监督及后期管理,以及实施期中监理、期末验收制度和推荐单位负责制;完善国资预算体系,实现体制创新,为财政企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和特殊待遇。同时还要尝试项目绩效考核,对于财政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给予正确评价,最大程度上体现出政府资金投向的正确度,恰当引导企业财政资金转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等新型产业发展。

[2] 肖勇。 《新一轮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路》[J]. 经济研究参考, 2009,(69)。

[3] 伏润民,李妍,缪小林。 我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研讨会综述[J]. 经济研究, 2009,(09)。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2篇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遭遇严峻考验,各市及县区企业经济实体的发展更面临极大的挑战。此种形势下,各个县区财政企业应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以及本省经济和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践公共财政体制下的现代企业财务工作之路。

一、高效实践“企业服务年”活动

1. 制定“企业服务年”活动措施

完善县区财政企业工作,其关键环节在于加强企业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实践,而企业服务活动的有效实践有赖于具体措施的强有力支持。具体来讲,一要端正思想,深刻意识到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的重要性,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滑影响下的财政严峻形势,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二要加强领导,在相关领导统一指导和协调下具体开展各项活动;三要明确分工,由“企业服务年”活动牵涉到的工作部门拿出各自具体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及服务承诺计划等,认真落实“企业服务年”活动相关工作责任;四要严格考核,各个管理部门应对活动实施情况深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详细列入年度考核工作内容中,确保“企业服务年”活动目标不断落到实处。

2. 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

首先,要成立各个负责小组,从各个角度进行“企业服务年”活动的实践工作,其中必须成立的小组中应分为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工作小组、争取中央国债项目并加大政府投资工作小组、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小组、创新政府采购工作小组、推动外贸出口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工作小组、促进市场繁荣和拓宽旅游市场工作小组、振兴产业计划并促进转变发展方式工作小组、推进企业减负工作小组、促进“三农”健康发展工作小组、稳定和扩大就业政策工作小组、积极向上级争取各项政策工作小组、拓宽农业企业融资渠道工作小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工作小组以及服务、管理、监督、考核工作小组等。

其次,便是在各个责任小组领导下,深入实践“企业服务年”活动,其要求做到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抢抓机遇,争取更多建设项目;培育更多更好的消费热点,比如扩大居民改善住房的计划,支持并加大农村消费,完善农村连锁、配送、专卖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大开放型经济稳定增长力度,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发展扶持机制,以出口退税、专项资金、财政补贴等综合性政策措施,实现外贸出口稳定增长;贯彻落实减负政策,坚持以增值税转型改革、燃油税费改革及其他相关税费优惠政策为指导,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做好软件产业、服务外包、商务、金融业和物流业建设,打造更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国际竞争力的规模型企业。

3. 全面引导县区财政企业发展

在公共财政体制准予下,县区财政企业应获得相应的发展支持,具体要包括:加大财政资金引导力度,强化企业发展动力,特别要加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增加财政政策扶持,激发企业发展潜力,对于那些吸纳了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适当给予岗位用工补贴,对于那些以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筹等方法稳定职工队伍的困难企业给予一定的稳定岗位补贴,对于外贸企业也要适度扶持,促进外贸企业能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出口产品档次;落实财政减负措施,有效缓解企业发展压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口退税政策,提升退税效率,实现出口平稳增长;优化财政服务环境,为企业发展添加更多活力,比如积极帮助企业申请扶持奖励资金,提升政策的服务水平。

二、高度重视财政部门职能作用

1. 实践财政部门财政职责

现代社会经济形态下,财政部门应充分发挥财政管理和监督管理的双重职能,对县区财政企业实施更好的管理。在较长时间里,我国财政部门在管理财政资金时,只注重监督,不重视管理,造成在部分资金的管理问题上,财政部门成为“出纳员”的角色。实践证明,管理和监督本就是财政工作的重要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任何忽视管理的监督行为都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尤其在企业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财政部门更要强调管理,在加强监督的同时,收到了监督和管理相互配合的良好效果。

2. 完善财政部门内部关系

不同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关系,是妥善处理财政工作的基本保证。在县区财政企业资金管理方面,财政部门应巧妙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在优化宏观调控的前提下,积极平衡相关部门之间的支持与协作,大力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深入改善部门关系,明确部门工作责任,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在企业实际管理工作中,财政部门须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同时强调财政部门的管理监督作用,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尊重和换位思考,但在原则问题上并不让步。

3. 履行财政部门职能作用

财政部门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相应的条件做基础,即在熟悉和掌握相关财政政策的前提下,财政部门可采取调研、汇报以及向有关企业了解情况等不同的方式,及时、切实了解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财政管理和监督工作得以切实的履行和实践,也使财政处理工作真正有理、有据、有节。同时,财政部门还应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有效促进企业获取更好的经济发展手段,在公开、公平、公正的财政政策和资金投入背景下,充分挖掘、发展县区财政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以及活跃市场等方面的潜力,推动企业全面发展,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及市场竞争能力。

三、认真实施正确的工作思路

1. 坚持正确的工作指导思想

端正科学发展观,所面临形势越复杂,县区财政企业便越要讲究发展的科学性,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工作理念,采取“科级公务员轮训”、“网上在线学习”、“‘菜单式’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逐步提升财政干部务实创新的能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应对挑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以及促进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的能力;重视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将财务管理始终定位为财政企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重视担保体系建设,实现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多元化;加强勤政廉政教育,要求各级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能够真正服务于领导决策和基层企业;创新财政资金管理,特别是要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创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比如资金整合、项目跟踪、项目考核、项目招投标、项目公示、专家评审、项目库等,重点跟踪财务管理,及时反馈跟踪信息,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效益。

2. 提高县区财政企业财务信息质量

目前,县区财政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工作已成为财政部门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何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其主要通过采取如下方式:

构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其中要完善政府部门间协调工作以及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工作,要确保财务报表数据的规范性和真实性,同时要提高企业财务报表质量和进度;构建财政企业专管员参与机制,以建立健全财政企业监督机制为入口,在县区财政企业配备专管员,区分财政企业专管员工作职责,细化各项任务和工作责任,组织相应的业务知识培训,使财政企业专管员能够经常深入企业宣讲积极的财政政策,协助企业建章健制;构建财政企业报表考核机制,针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填写工作,财政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财务报表的性质、内容和重要性,对那些迟报、漏报和错报财务报表的现象,应给予严肃的处理,并督促其有效改进。

3. 推行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

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实现制度创新,一要严把项目申报关,二要严把项目质量关,三要严把资金安全关,对企业专项资金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并且重点加强专项项目资金监督及后期管理,以及实施期中监理、期末验收制度和推荐单位负责制;完善国资预算体系,实现体制创新,为财政企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和特殊待遇。同时还要尝试项目绩效考核,对于财政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给予正确评价,最大程度上体现出政府资金投向的正确度,恰当引导企业财政资金转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等新型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2] 肖勇。 《新一轮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路》[J]. 经济研究参考, 2009,(69)。

[3] 伏润民,李妍,缪小林。 我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研讨会综述[J]. 经济研究, 2009,(09)。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3篇

一、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根本指针

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财观的思想基础,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念,是制定发展战略、发展方针、发展规取向,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同样,对财政工作而言,有什么样的理财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财政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就会对整个财政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科学发展观决定着科学理财观,能否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揽财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它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财政活动的每一项内容,落实到财政法规和政策之中,不仅直接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而且必然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发展的路径和财政改革的成效。为此,财政工作只有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转变理财方式,提高理财水平,才能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和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

2、科学发展观是确保财政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筹集和调节收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功能,既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以及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变化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够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支持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更好地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财政部门作为财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建设,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履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组织财政收支、实施宏观调控、开展财政监督、协调利益分配关系等职责,为振兴国家财政服务,为推动“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3、科学发展观为破解当前财政工作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财政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同时应当看到,处于转轨时期的财政,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够配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未完全落实到位,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和规范,部分基层财政比较困难;二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到位,公共服务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尤其是财政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财政收支矛盾尖锐,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增长偏快,加重了财政风险压力;三是财政职能作用在某些领域尚未得到应有发挥,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于财政实践;四是经济领域中违法违纪现象仍较普遍,财经纪律松弛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上述矛盾和问题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既有认识和理论上的根源,也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强化财政管理,严肃财经法纪,循序渐进加以解决。

4、科学发展观是检验财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众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共财政的上述目标可否达到?亦即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怎么样?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好不好?服务能否满足公众需要?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促进“五个统筹”,是否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思想源泉,也是检验和评判财政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廓清理财工作思路,明确财政工作任务

古人云,财政即理财之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政治范畴,因而,财政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应以各个历史时期国家发展的任务和政府施政的方针为依归,与政府担负的职责相匹配。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看,我国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大致可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目标、二条主线、三篇文章、四大方面。

1、一个目标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政府施政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模式的一个重要定位。公共财政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种分配行为或经济活动,具有一般与特殊之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既有别于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一统”财政,也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属于公共财政特殊,这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文化传统及市场发育程度所决定了的。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方面已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作为一种崭新的财政运行模式,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建立财政事权清晰、财政职能健全、服务公众需要、管理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力争早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2、二条主线,一是增收;二是节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战胜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也是财政工作化被动为主动的制胜法宝。尽管随着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化,财政收支的规模、范围等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但无论如何改变,增收与节支依然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政府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财政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收、支的数量和质量上。抓住了增收与节支这两条主线,就抓住了财政工作的牛鼻子,财政工作就将居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否则,财政上不去,支出不节制,财政工作就将处于被动之中,甚至陷入困境。增收,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广辟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节支,就是要切好财政“蛋糕”,厉行节约,力戒浪费,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我国作为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坚持做到勤俭办一切事业这一点尤其重要。

3、三篇文章指的是生财、聚财与用财。“三财之道”历来就是财政工作的主心骨,它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能否讲究“三财之道”,做到“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不仅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能否得到应有的发挥,而且关系到国家财政能否振兴和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生财是前提。生财为本,生财为先,只有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壮大财力,做到生财有方,才能确保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构建起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聚财是关键。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遵循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纳税主体的税负水平,做到聚财有度,才能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用财是核心。只有做到用财有效,财政工作方能达到预期效果,才能确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百业待兴,百事待举,可支配财力有限,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尤其需要讲究用财之道,把纳税人的血汗钱真正用到刀刃上。

4、四大方面包括财政发展、财政改革、财政管理和财政建设。既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一般讲,财政发展是目的,财政改革是动力,财政管理是关键,财政建设是保障。财政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一般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加以衡量。2003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0.2%,但与发展中国家平均25%左右和发达国家平均45%左右的比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做长期不懈的努力,方能改变这一状况。财政改革主要涉及处理财政与经济、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需要通过创新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规范理财行为,提高经济与财政的运行效率,创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外部环境,推动财政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管理主要体现在开展财政活动、组织财政收支等日常工作之中。以校正市场缺失为天职的公共财政,是以非市场方式,按非市场程序,在非市场领域,以非市场目的来开展活动的,具有公平性、非盈利性和法治性等基本特征。为此,必须摆正政府(财政)与市场的位置,界定好二者之间的责任,凡是市场办得了的,办得好的,就不应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只有做到定位准确、职责分明,才能确保政府(财政)职能的正确行使,并达到其预期的目标。财政建设涉及一系列财政制度安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通常包括财政理论建设、财政业务建设和财政思想政治建设等。搞好财政建设,对于正确而有效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推进依法理财,推动财政理论的创新和财政实践的发展,进而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不断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进一步完善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在1994年确立的,此次改革当属建国以来调整利益格局最为明显、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实践证明,分税制改革是成功的,不仅使中央和省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相对规范化,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纵向财力分配机制,明显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而且初步搭建起了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建立较为规范的横向财力均衡机制奠定了基础。但是,囿于政府(财政)职能转变的相对滞后,分税制改革中所涉及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仍然不够科学、规范,收入划分亦不尽合理,转移支付制度也还不够规范、完善,尤其是此次改革建立在以基数法确立的包干体制基础之上,存在着固有的缺陷,需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基本思路:一是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界限和财政责任划分。凡是地方政府能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即作为地方政府的事权。中央主要承担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具有调节地区间、城乡间重大收入分配性质的财政责任。对于共同事务,如具有跨区域“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应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应分担的比例,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走”,该谁管的事就由谁管。在此基础上,遵循信息和成本优先的原则,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合理配置各级政府的财力,使之国实施的以增发国债、扩大赤字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成效是显著的,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功不可没。但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在内的任何一项宏观经济政策事实上都是短期行为,具有时效性,这是因为这类政策旨在相机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反周期调节,本身具有时效性,只能在特定时期加以采用。从中长期看,仍以采用中性、稳健的财政政策为宜。对我国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另一方面不应也难以长期借助扩大财政赤字的方式增加对其投资,以求其经济增长。特别是随着财税金融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面临着多方面潜在风险不断向财政聚集的情况,为此,必须把防范、规避和化解财政风险作为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刻不容缓地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本着“责权利”和“借用还”统一的原则,对政府债务实施总量控制和源头控管。国债发行权宜继续留归中央,严格依据财政承受能力核定各级政府的举债规模,强化各级政府管理债务的责任,抓紧解决眼下部分基层政府过渡负债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财政债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实行政府债务全口径统计、风险管理和报告制度,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财政赤字规模。三是充实偿债准备金,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减少财政直接投资;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及补贴机制,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的目标责任制,减少国家最终所要承担的损失。

2、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市场经济越发展,财政监督管理越重要。只有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基本思路是,以规范财政管理和财政分配秩序为重点,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财政管理信息化为手段,不断创新财政监督管理的机制、手段和方法,通过采取事前稽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办法,对财政收支特别是重点支出,实行从申请立项、核定预算、拨付资金,到安排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并追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程序的高度公开透明,从思想上改变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的状况,从机制上消除财政资金安全的隐患。同时,抓紧建立健全一套以财税审计专业监督为核心、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相配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依法查处财经领域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并把发现问题、查处问题与改进工作、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努力构筑财政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财政工作要有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1、在理财观念上有新突破。财政工作与党的事业密不可分,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看待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和效率意识。财政作为各种矛盾和利益的交汇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就财政论财政,站在财政看财政,而要跳出财政看财政,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财政工作,把握财政规律,拓宽理财思路,做到不仅会算财政账、收支账,还会算经济账、社会账、政治账,正确认识和处理财政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财政与经济速度、结构和效益的关系;生财、聚财与用财的关系,始终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主攻方向,把公共财政的理念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

2、在制度创新上有新突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定政策、立规矩、建机制和改进公共服务上,目的是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财政工作而言,就是要通过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理顺各种分配关系,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当前,应把预算管理继续作为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着力点。一是编制复式预算。贯彻落实《预算法》,在编制公共预算的同时,实质性启动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政府债务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二是完善部门预算。把各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范畴,建立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和严格的项目预算管理程序,完善预算收支分类方法,修订预算科目,加强项目预审,注意预算与计划的衔接,使之做到公开、透明、通俗和规范,以提高预算编制的针对性、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三是健全预算决策、执行的制衡机制。部门预算既要编制科学,又要公开透明,便于执行。特别是有利于衔接政府采购,有利于方便财政拨款,利于审计监督和人大监督,确保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预算法律约束力。四是进一步延伸政府采购的范围,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逐步淡化乃至彻底取消预算外资金概念;扩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特别是省以下改革试点的范围,完善各项配套措施,从机制上堵塞财政收支漏洞。五是加快事业单位预算改革。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对经营性事业单位,一律推向市场,财政停止供给;对准公益性事业单位,适当核减事业经费;对公益性事业支出,实行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核拨经费。六是抓紧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成本一效益”评估分析,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3、在服务重点方面有新突破。要把促进“五个统筹”作为财政服务的重点。一是鼎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尤其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理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农”。二是分类支持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实施财税优惠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力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助推西部大开发,扶持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三是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重点支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教育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四是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合理运用财税调控手段,加大财政投入,完善配套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五是促进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扩大出口的积极性;主动运用财税手段,积极参与WTO规则的拟定;完善符合WTO规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法律法规体系,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促进国际贸易,加强国际交流,推动国际合作。

4、在职能转变上有新突破。财政一方面要以支持和服务经济发展为已任,充分运用各项财政政策手段扶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上,决不能重回计划经济时期直接投资办企业、上项目的老路上,也不能总是停留在对少数企业实行减税让利的老套套上,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围绕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转变财政支持和服务经济的方式方法。基本思路:一是通过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一视同仁地为各类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自我发展创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税环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建设,搭建有利于创业和发展的公共平台,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通过财政投融资的杠杆作用,凝聚、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和流量,调控经济结构和布局。为此,财政必须着力做到三个转变,即由被动调控向主动调控的转变;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由采取单一调控工具向组合采用多种调控工具的转变,努力学会并善于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经济杠杆来调控经济活动,协调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并将政策的实施同促进生产、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将政策扶持与财源再造结合起来;将财政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和完善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加速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的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政;数字化;知识服务

201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不懈推进财税改革,完善财政制度,深化财税改革和加强财政管理有机结合,加快划分中央财政与各地方之间的财政资金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和履行支出的责任和义务,健全财政内部控制、财政预算制度、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财政体系。2019年两会提出,财政政策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财政系统工作人员急需专业的财政知识服务,帮助工作人员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改革方向和任务,根据政策及时调整业务工作方向。[1]2021年第14届金麒麟线上论坛,刘尚希强调,数字财政建设需要进行财政理论的创新,数字财政建设必须在继承传统财政政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对已有的各类结构化财政数据进行汇总整合,同时,还要把工作中沉淀积累的非结构化数据,如财政工作中产生的各类文书、请示报告、工作学习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加工、分类建立财政数据共享仓库。

一、财政知识服务平台建设

(一)平台建设现状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发展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如何提升精准、可持续的财政政策效能,找准政策发力点,落实有利于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措施,做好事前预判、统筹协调,避免局部合理政策叠加后造成负面效应;如何提高财政人员工作的专业能力;如何打通不同地域机构、业务之间的财政数据“信息孤岛”,财政知识服务数据库融入,成为财政机关单位必须解决的问题。财政数据是财政工作运行过程中积累、产生的重要知识性财富,是财政机构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信息和主要载体。财政工作无论是管理决策、理论研究,还是具体的实务操作都离不开各类知识的支撑,随着财政改革不断深入,相对滞后的财政理论和理念,使财政管理对实践的指导性变弱,财政部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知识、管理短板凸显。

(二)平台服务对象

知识服务不同于传统的信息服务,不止于简单的提问、文献物理检索、用户对具体数据及文献获取及基于固有内容的信息服务,是以解决用户的需求为目标,注重用户需求分析,是面向用户对知识内容的服务,针对用户自有、外购、外采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形成适合用户行业需要的定制信息产品,形成数据,使各知识之间形成独有的知识网络,贯穿于用户解决问题、知识检索、知识获取、知识分析、知识重组、知识应用的整个过程,财政知识服务平台通过对财政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类标引、挖掘分析、碎片化等加工处理,运用交互方式向有借鉴、学习知识的财政机构领导、财政科研人员,以及对财政知识有需求的相关人员提供网上知识服务。[2]

(三)知识服务模式

知识服务平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输出高质量各类知识资源为原则。主要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易用性的服务模式。本平台以“辅助决策、科研创新、人才建设”为目标。凭借以中国知网海量权威资源为基础,打造高质量知识服务的同时,兼顾用户的交互体验。

(四)知识服务内容

财政知识服务平台的主要内容包括财政热点解读、财政数据、学科前沿、专家论坛等。为财政机构理论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提供建设支持,其中,“财政政策”栏目汇集全国及各省市财政政策法规,“财政科研知识专题”是财政用户科研评价、研究态势分析、拓宽科研工作视野、学术创新有效支撑,“热点专题”如财政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财政脱贫攻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税降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等,从政策解读、专家研究、法规落实、经验借鉴等多个层面深入挖掘专题知识,为财政用户理论依据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五)知识服务产品

财政知识服务平台集开发、组织、获取、服务为一体,利用知识挖掘、知识可视化、知识发现等核心技术方法,通过数据标引、数据关联等方法,整合新知识的一种服务过程。通过建立财政知识图谱等可视化手段对知识进行可视化再现,财政知识服务平台产品的主要形式包括期刊、报纸、年鉴、工具书、会议等出版物、知识库、知识服务平台、数字图书馆等。1.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将书籍、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资料,运用碎片化等数字加工技术,形成可存储的数据库资源,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定制,选择个性化的模板、检索首页显示方式、机构所需强相关文献信息,满足用户对知识管理需求。财政数字图书馆资源的使用,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对总库资源进行按需定制,另一方面还可以将自有、自采异构数据对标总库数据进行结构化加工,与定制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检索,馆内提供多种检索方式相结合,方便易用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用户对财政数据获取的查全查准率,缩短用户获取有用知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文献出版报表功能,解决了用户了解馆内各专业文献出版情况和当日增量的需求。财政数字图书馆可提供本单位科研课题、发表文献跟踪、单位内部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国内外学术动态信息,是财政机构领导、科研人员、基层工作人员了解单位资源使用情况、把握行业动向,促进科研队伍建设、活跃内部工作交流的有效途径。2.机构知识管理及协同创新平台OKMSOKMS是将服务知识创新和知识管理为主要目标,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各类传统的文献、图片、图表等资源建成数据,与用户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从而实现知识与业务结合的知识服务形式。财政知识服务平台知识管理协同创新平台包括机构知识、部门知识、个人知识、CNKI资源、互联网资源、第三方资源,支持财政公文拟写在线协同、在线研讨,财政机构内部人员个人资源上传,有利于沉淀挖掘专家学者隐形知识,是财政机构自有资源、第三方资源知识整合平台。[3]

(六)平台底层数据构建

平台在中国知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基础上搭建,选取期刊、报纸、博硕论文、会议论文、年鉴、法律法规、工具书等相关财政政策、学术文献、法律法规及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共计5300多万篇。在KBase全文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KBase)支撑下,有效地解决了部分财政数据文本、网页、档案、文献、办公文档等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和存储;中国知网中文智能信息处理平台(STM)将大量散乱的财政文本进行智能检索、自动分类、自动聚类、关键词自动标引、自动文摘、信息过滤、关联规则挖掘,有效地解决了财政用户对于知识更深层智能挖掘和有效进行知识管理的需求。财政知识服务平台根据财政工作设置领导讲话、财政动态、政策法规、政策解读、财政数据、经验案例等栏目,进行整理和分类,方便财政工作者随时查询、阅读和参考。

(七)平台建设目标

财政知识服务平台以面向财政工作者提供精准、快捷、高效的服务为宗旨,以“财政建设+知识服务”相结合的形式,搭建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实现财政数据由简单的信息汇集向知识服务转变,平台设计主要兼顾以下目标。1.内容丰富全面针对财政系统各层面工作开展的需求,在中国知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海量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财政单位内部结构、非机构化各类文档及第三方采集的数据资源,全方位整合各类文献资源,内容包含财政所需的政策法规、财政预决算、财政管理、财政科研、政府债务管理及财政绩效管理等相关信息资源。资源的类型覆盖了财政行业的期刊、博硕士、报纸、新闻动态等。内容全面丰富,文献检索系统具备较高的查全查准性能。2.政策实施指导财政知识服务平台汇集中央、财政部及全国各省市紧密相关的财政法规条例、通知、公告、决定等,方便财政领导明确中央财政精神,把握财政改革趋势,为拓展财政决策视野、指导财税政策顺利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指导。3.科研服务财政知识服务平台本以科学、规范、动态更新的宏观知识体系和微观知识网络,梳理出财政科研理论、科研动态、课题调研、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比较借鉴栏目,全面、系统地揭示财政相关的研究成果和财税政策导向。4.学习服务财政知识服务平台以知识融合的方式系统地汇集财税系统工作所需的行业前沿资讯、业务、实务操作、经验案例等知识,是财政系统人员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增加知识储备、创新工作方法的好助手。

(八)平台结构

财政知识服务平台系统总体功能结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数据层、数据加工层、个性化应用层。基础数据层:包含期刊、报纸、博硕士等中国知网资源、财政机构工作报告、科研成果等自有资源。数据加工层:主要对是对基础层数据进行分类、标引、集成、分析、存贮、实现统一检索的过程。个性化应用层:在财政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

(九)平台主要功能

1.信息推送财政知识服务平台产品各首页,栏目标签下的内容,以列表实时推送的形式呈现给用户,并随着中国知网总库平台内容更新日更新。2.信息检索财政知识服务平台基于财政用户对学术文献的需求,提供高级检索、专业检索、作者范文检索、句子检索等检索功能,提供单库和跨库检索功能。同时,针对检索结果,财政知识服务平台提供按照学科、文献类型、作者、机构、发表时间、基金等字段进行分组的功能,提供按照主题、发表时间、被引、下载等字段进行排序的功能,还提供文献全文下载的功能。财政用户只需要选择检索方式,输入检索词,点击检索,就能够完成一次知识检索操作。3.信息关联针对用户选中的文献信息,平台提供基于“知网节”的拓展检索功能,“知网节”是知识网络节点的简称。“知网节”亦是知识网络的节点,各节点与用户检索目标知识呈现网状结构,并向外延伸,节点文献详情页包含题名、摘要、关键词、相似文献、相关作者文献、相关机构文献、文献分类导航等,各节点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

二、产品实例

(一)财政业务知识服务平台

收录范围:平台以财政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在中国知网海量资源的基础上,结合财政行业自身业务特点,系统全面地收录与财政相关的政策、学术文献、法律法规及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是一款针对财政业务工作的知识服务产品。资源类型:包括期刊、博硕、会议、法律法规、工具书等资源,平台所涉及的数据库资源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和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负责编辑出版,包含财政政策、法规解读、案例借鉴、业务培训等方面内容。[4]服务对象:与财政工作相关的各级领导干部、从事财政工作相关人员及研究有关财政动向的科研工作者。

(二)财政业务知识服务平台App端

本平台是“财政业务知识服务平台”的移动端。首页模块:设置财政行业动态、中央精神、政策解读、经验案例、财政科研模块,数据实时更新,用户可通过手机等设备访问使用,满足财税工作者随时查询知识的需求。使用便捷:移动端支持跨库检索、单库检索、快速检索、高级检索等多重检索方式,支持主题、篇名、全文、作者分组下按相关度、文献发表时间、被引频次、下载频次等进行多维度排序,用户可根据需求及偏好订阅推送刊物、主题;分享、收藏、保存、下载文献,实现全面、准确、高效、便捷的知识获取,建立个人移动知识库。下载阅读:支持在线阅读、EPUB、CAJ下载。

(三)财政领导决策信息决策服务平台

收录范围:平台针对基层财政在工作中遇到的如何创新管理,如何管好财、理好财等现实问题,提供最新的创新策略,管理方法借鉴,是财政领导快速了解最新财政信息的便捷通道。资源类型:全方位整合各类财政文献资源,包括期刊、报纸、法律法规、新闻动态四大类,提供财政紧密相关的法规条例、通知、公告、决定等,方便财政领导明确中央财政精神,平台从中央、财政部、全国、本地区四个层面深度聚合知识,拓展财政决策者视野,为财税政策顺利实施,提供全方位指导。产品特点:财政热词、政策法规、财政数据栏目,可根据客户关注内容进行知识量身定制。

(四)地市级财政信息专题

平台面向全国300多家地市级财政单位,汇集各地财政政策、财政数据、财政动态、政策解读,以及与该地区财政发展相关的财政经验、理论研究相关外延阅读。首页面按照中央、省级、地市级设置地区导航,树状结构方便用户快速全面了解全国财政概况,提高用户对本级、上级,以及关联省市多层面财政信息获取时效。为地方开展财政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和智力支持。产品亮点如下。底层数据资源丰富:含财政要闻、工作动态、县区动态;上级、本级政策解读;财政预决算、财政收支、部门预决算、专项收支。数据时效性强:各地财政政策、财政动态及财政数据、工作实施方法精准推送,实时更新。多栏目一对一精准推送:网采站点稳定数据权威,超1800多项采集任务,覆盖财政部、31省级财政官网及300多家地市财政、政府网站。采集数据标引分类,经专业审核后并入资源池,首页各栏目数据与网采栏目点对点精准推送。[5]

三、结束语

财政知识服务平台在满足用户工作中文献查找借鉴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解决用户文献资源管理。能够把用户单位内部积累下来的电子资源和外部资源整合,形成本单位系统完整的文献资源库,打通财政数据之间“信息孤岛”,实现统一检索,自动推送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用户单位知识积累和资源利用率。财政知识服务是加快财政数字化建设,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做好财政决策,是实现财政治理的重要措施。财政知识服务平台在财政部门革新理念,数字化发展,促进财政部门打通“知识孤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标准起到了有效的知识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尚希:数字财政或将重构财政体系[J].新理财(政府理财),2020(12):42-43.

[2]雷燕.数字财政信息共享中心的构建[J].中国产经,2021(9):138-139.

[3]朱胜龙.论出版融合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和持续性[J].出版广角,2020(14):29-31.

[4]刘爱斌.财政数据资源共享的探索[J].财富生活,2021(16):159-160.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5篇

为总结改革开放30年会计工作的成功经验,宣传会计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激励广大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推动全市会计工作走上新台阶,根据财政部、省财政厅的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开展中国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和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现将财政厅苏财会[20**]21号文件转发给你们,并补充通知如下。

一、各市(县)、区财政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会计纪念活动和先进评选表彰工作,将它们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来抓。为提高效率,各地区及有关部门可将此两项工作同时进行布置和落实。

二、为加强组织领导,市财政局成立会计改革开放纪念活动和先进评选表彰工作组。组长由黄济美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会计处处长吴敏燕、会计处副处长张幼华担任。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会计处,具体负责组织工作。

通讯地址:**市三香路9**号,财政局会计处

各地区及有关部门应比照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的组织领导工作。

三、我市开展“中国会计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和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组织“中国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有奖征文

各市(县)、区财政部门及有关单位要广泛征集高质量的纪念文章。征文形式可多种多样,内容围绕总结改革开放30年进程中会计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探索和思考。各地区及有关部门应当结合实际,收集资料,推荐有特色、有新意、有深度的文章,确保征文质量。我市将组织专家进行优秀论文的评选,并向财政厅、财政部推荐。

(二)举办系列专题论坛

各市(县)、区财政部门及有关单位要举办灵活多样的系列专题论坛,如“总会计师论坛”、“单位负责人谈会计”、“注册会计师论坛”等,组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员参加论坛。通过各种论坛,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共同总结过去,筹划未来。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各市(县)、区财政部门及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站、影视等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要广泛开展公益广告、举办图片展、书法绘画展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要将纪念和宣传活动与深入贯彻会计准则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将纪念和宣传活动与深化会计改革相结合,引导会计工作者开拓创新,努力为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宣传活动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广大会计人员和社会公众。

(四)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

为表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作出突出业绩和重大贡献的优秀会计工作者,树立当代会计工作楷模,塑造会计行业良好形象,激励广大会计人员崇尚诚信、依法理财、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决定开展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各市(县)、区财政部门及有关单位要做好先进会计工作者候选人的推荐工作。先进会计工作者候选人的推选范围、条件、要求及程序,按财政部财会[20**]6号《财政部关于开展20**年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执行。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6篇

财政科研工作是财政工作的“谋事之道、成事之基”。财政理论和政策的科学研究,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财政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推进财政改革、发展和创新,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区财政科研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区财政坚持为中心工作服务和为实际工作服务的“两为”方针,财政科研工作取得了新的可喜成绩,先后出版了调研论文集二册,选题涉及地方债务管理、区域财税体制、总部经济、财源建设、公有资产管理及城建运行体制等,视角新颖、切中实际。具体来说,我区财政科研工作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财政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明显增强。近两年,我区财政领导坚持把科研工作作为指导和推动财政业务工作的有效途径,注重培养财政职工的思考意识、创新精神,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带领和支持财政干部下到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大大调动了全局人员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度和主动性,财政科研工作呈现出从少数人写到大多数人投入钻研的可喜局面。同时,我区财政还从制度上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将科研课题任务编入全局全年计划,明确责任科室、责任人、时间节点,强化监督管理。财政科研干部围绕中心,围绕大局,主动找问题、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发挥财政科研的参谋助手作用。

(二)财政科研工作的实践性明显增强。实践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我们把财政科研与财政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财政理论研究指导财政工作实践,在财政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公共财政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政策体系,不断探索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新举措、新思路、新政策。如地方债务管理、发展楼宇经济、区域财税体制研究等调研文章,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实践性,研究成果参考价值高,为全区工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财政科研逐渐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三)财政科研工作的理论性不断提高。纵观近两年的科研成果,可以看到,从刚一开始不熟悉论文写作到熟练运用各种理论成果,全区财政论文研究与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所选科研课题取材广泛,研究方法多样,研究角度开阔。全区财政科研水平有了提升,形成了一批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同于大学里的教授和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还有丰厚的资料资源(图书馆、报刊资料等),由于财政部门业务性强、综合面广,中心工作较多、日常工作繁琐,财政科研工作的时间、精力、可利用资源还不够。财政职工工作能力都比较强,这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开展好财政科研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但总体上理论表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要想具备理论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学习补足“内力“,另一方面还要依靠“外力”,需要在财政科研开展时接受系统的指导,这两个方面都还有待提升。最后,从今年的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看到,基层财政部门身处财税工作一线,提出了不少具有实践性、针对性的举措、思路,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优势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调动基层财政所(财务科)开展财政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进一步推进我区财政科研工作的对策

(一)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选准科研课题。

“为财政实践服务、为财政中心工作服务”是财政科研的基本方针,是财政科研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财政科研必须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落脚于应用,以服务为己任,为财政改革与发展谋划方案、研究对策、破解难题、探索思路,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与智力支持。

什么是财政科研工作的大局?从中长期看,就是要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要求,重点研究:围绕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支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区域财政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围绕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从当前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是我们的工作大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趋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区委、区政府正在加紧推进实施的“双百双十”“双重”项目,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例如:关于推动经济升级转型的财政政策方面,要研究制约*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制约因素,探索提高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的有效途径;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研究方面,要积极探索财政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关于区城建体制的政策研究方面,要积极探索强化城建资金统筹的有效途径,进一步理顺区域城建运行体制;关于提升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政策研究方面,要更深入地研究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关于完善财政体制改革政策研究方面,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推进政府采购、促进公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的体制机制。

(二)抓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个基础环节,准确把握区情、财情。

调查研究对财政科研工作尤为重要。事实上,有别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技术等科研活动,从社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角度看,从社会科学的发展历史和规律看,社会科学如果没有调查就等于没有研究,就根本谈不上科学研究。只有做到对基本区情、财情有深刻的认知,对实际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敏锐地把握时展趋势,准确掌握财政改革运行的动态,才能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

我们从事财政科研工作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拓宽信息渠道,但一定要坚持深入基层,求真务实,调查研究,要坚持“一竿子插到底”,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加工提炼,形成真知灼见。只有做细、做深、做实调查研究工作,我们的财政科研才能切中矛盾要害,才会形成真正有价值、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财政科研工作,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财政科研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一是要加强财经理论学习,提高学术专业水平。“生有涯,而学无涯,知也无涯”。时代在发展和进步,人的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就财政科研而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财政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丰富和完善,财政理论和学术研究也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创新。对我们财政人来说,还有很多陌生领域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因此一刻也不能放松对现代财经理论的学习,要进一步刻苦钻研财经理论。二是注重相关领域知识的积累和整合,融会贯通。由于财政具有综合性,财政问题都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不从全局观察、分析和研究财政,往往容易导致片面性。所以,在处理许多问题时,就需要我们扩大视野,避免就财政论财政的狭隘倾向,要进行“换位思考”,不断寻找分析和观察问题的新角度、新视野。要注重专业整合,要把相关知识形成网络,互为支撑,通过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实现见解、认识、认知的提升和裂变,通过多个知识点的有机整合,作出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的理性判断。三是要提高驾驭文字的能力。财政科研的研究成果最终都必须通过文字、文章表达出来。作为财政科研,其成果的评价固然不在于是否词藻华丽,也不在于篇幅长短,关键在于科研成果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能否用于实践,这是检验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准。但是,真知灼见若没有好的表达,就有可能被埋没。财政科研文章说明情况须简洁明了,分析问题必须一针见血,提出建议必须直奔主题。要在主题上能围绕大局,在方法上能深入调研,在建议上能切实可行,在文章形式上能通俗易懂,才有可能得到决策层的关注、认可,最能够被采纳转化为财政政策和措施。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7篇

安徽大学,合肥230601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和词频统计法对CNKI收录的152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评估了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呈现出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群体相对集中、研究主题比较突出、基础研究比例偏高、定量分析方法运用较少和研究资助力度不够等几个特点。为此,本文建议研究者、研究机构、学术期刊和政府共同协作,进一步提高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质量。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文献计量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44(2015)06-0036-05

近年来,随着财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人们在反思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损失浪费问题严重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公共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科学理财逐步成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导思想。学术界对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能够为财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反过来,对代表性期刊学术论文研究质量的评估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水平。运用文献计量方法、词频统计法吸SPSS软件对CNKI(中国知网)收录的2000年-2015年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学术论文进行综合评价,总结研究特点,提出改进建议,实现本次研究的目的,为财政决策部门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一、确定评价样本

为了有效评价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现状,选择CNKI收录的2000年-2014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论文作为评价样本,分四步确定评价样本。第一步,初步搜索。在CNKI数据库中,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主题搜索显示,期刊论文732篇、博硕士论文260篇;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

关键词 的论文25篇、博硕士论文4篇;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篇名的期刊论文13667篇;博硕士论文127篇。第二步,进一步筛选。对上述论文进一步分析发现,50%以上的论文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主题相关性不大,不能为评价目标服务,予以剔除。第三步,以“主题”为检索项,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检索词,以相关度或时间为序,按照精确匹配的原则,检索2000年-2014年间,CNKI收录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截止时间2015年1月3日)。结果显示,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共计152篇论文。

第四步,下载152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论文,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评价数据库,以此为评价样本,运用词频统计法、文献计量分析法和EXCEL等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

二、数据分析与评价

(一)研究时间评价

图1给出了2000年-2014年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数量情况。可以看到,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的数量在逐年增加。2005年到2007年之间增长迅速,且在2013年达到顶峰,今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仍将是一个研究热点,将会有大量的研究论文出现。

2作者学术地位。统计结果显示(表2),研究生占19.35%,初级或中级研究人员比例为26.61%,副教授为6.450/0,教授仅为3.22%,此外,44.35%的作者没有标明学术地位,这与部分期刊对作者学术地位标注的要求不尽一致有关。上述统计表明中国财篇。与其他相关研究相比,山东大学汪全胜教授对中国立法后评估的研究系统性较强,自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法后评估研究”获得立项以来,在17个不同的重要期刊发表17篇立法后评估研究论文,占所有重要期刊立法后评估论文的12.14%,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为中国立法后评估实践提供决策参考。可见,对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中,单个作者发文量偏低,研究系统

(二)研究者评价

l作者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的作者是主体,占57.24%,而企事业单位和独立的研究所、研究中心的作者比例仅为2.63%,如表l所示。高校作者中,上海财经大学9篇,占14.52%;西安交通大学5篇,占8.06%;上海师范大学4篇,占6.45%;中央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各3篇,各占4.84%;长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各2篇,各占3.23%;其他学校7篇,占11.29%。这与中国立法后评估和中国低碳经济研究情况大不相同。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人员更加年轻化,中级和副高职称人员成为研究的中坚力量。

3.作者数量。统计显示,人均超过两篇的作者有l6位,共发表了34篇论文,占总数的22.37%,其他118位作者人均1性不强,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相关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

(三)研究主题评价

1.学科方向。统计显示,152篇样本论文的学科方向包括财政与税收、高等教育、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会计与审计、职业教育与教育管理、农业支出、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基础设施投入、行政管理、水利水电、林业财政、医药卫生、中等教育、金融、交通运输等,其中财政与税收方向的研究论文119篇,占78.3%,其他研究方向的论文只占21.7a/o。由此表明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主题鲜明,研究人员专业性较强。

2.

关键词 。通过对论文

关键词 的统计发现,财政支出带来的效率、效益和效果,为了科学评价财政支出绩效而进行一系列的相关研究。事实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依然没有形成体系,研究人员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的关注不够,这方面的论文只占1.28%,很显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实现绩效审计目标。

(四)研究阶段评价

1.研究层次。统计显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达65.79%,职业指导的论文也达到17.11%,政策研究达到9.87%,对技术指导和相关应用的研究论文比例偏低,仅占2%,如表5所示。可见,财政支出绩效研究还处于理论基础研究阶段,缺少深入的技术性的指导和应用研究,在这49.35%的论文围绕“绩效评价”,“财政支出”展开研究,其他研究主题体现为“指标体系”、“改革”、“数据”、“管理”、“评价”等。表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主题突出,

关键词 出现频次超过两次的如表4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在于各项方面有待提高。

2.论文级别。对刊发样本论文的期刊进行统计显示,载人北大核心和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总计78篇,占评价样本的70.27%,载人CSSCI期刊中的论文数量有33篇,占29.73%。核心期刊发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论文分布情况如表6所示。

可以看出,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论文主要刊发在财经、税收、会计类核心期刊上,尤以《中国财政》发文量最多,《财会通讯》、《财政研究》等期刊紧随其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论文受到高级别期刊的青睐,进一步表明关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从CNKI收录的所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论文来看,按照研究主题分类计算,152篇样本论文只占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论文的15.32qo;若按篇名计算,样本论文只占l.lOl%,核心论文和权威论文数量偏少,因而,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在高级别期刊是必然趋势。

(五)研究技术评价

对研究方法的统计显示,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非经验主义方法,超过50%的研究是案例举要与统计调查,注重实证分析。研究方法选择上,学者们倾向于使用定性方法进行评价,定量方法使用较少,但也有部分定量分析方法得到使用,如DEA方法出现了8次,AHP法出现了6次,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出现了14次,模糊综合评价法也被使用过2次,总体上,定量评价方法使用比例不高。

对国外文献的跟踪情况统计显示,152篇样本论文中,中文

参考文献累计出现386次,占评价样本的87.73%,英文

参考文献累计出现54次,占样本论文的12.275。由此可见,学术界在进行财政绩效评价的研究时,主要参考国内的研究成果,极少数是国外实践与成果。因而,借鉴国际文献与实践经验,开展理论对话,提高研究水平是今后需要加强的工作。

统计中也发现,由于作者写作手法和期刊对

参考文献标注要求不统一,导致部分论文没有标注

参考文献,使得样本论文的

参考文献总数量偏少,不符合学术研究规范和基本要求,这也需要研究者和期刊在今后的研究和论文审稿中加以重视。

(六)研究资助力度评价

统计结果显示,高达88.82%的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是没有受到基金资助的,部级基金和地方政府基金的资助较少,仅占9.21%(如表7所示)。由此可以看到相关研究还没有受到很多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与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的评价相呼应。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上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总结出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起步较晚,但发表的重要论文数量逐年攀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公共财政仍将发挥巨大的推动力,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热点课题。

2.研究群体相对集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成为中国财政支出研究的主力军,财经类院校对财政绩效问题的关注要高于其他综合性的高校,如样本论文中,上海财经大学就有9篇。同时,研究者主要是具有研究生学历和中级职称的研究人员,中级职称和副高职称人员将是今后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的主力。

3.研究主题比较突出。研究人员学科方向以财政与税收为主,体现出研究者专业性较强的特征。同时,49.35%的论文围绕“绩效评价”,“财政支出”展开研究,其他研究主题包括指标体系、改革、数据、管理、评价等,表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主题突出。

4.基础研究比例偏高。65.79%的论文都是基础性研究,研究者关注研究对象本身的问题,没有进一步的挖掘研究对象深层次的问题。并且,基础性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发表的比例偏低,还没有形成一系列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5定量分析方法运用较少。90%的研究注重定性分析,这和65.79%的研究以基础性研究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定量分析具有较大的空间。

6.研究资助力度不够。大部分的研究缺乏基金的资助,也是导致研究成果质量偏低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性研究的资助力度不够,不利于科研工作者研究效率的提高。

(二)若干建议

综上所述,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整体上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于进一步提高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质量,建议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研究者方面。首先鉴于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者结构不均衡,教授、副教授参与研究的比例偏低的现状,需要进一步优化研究人员结构,鼓励正高和副高职称的教师和研究员组建研究团队,参与财政绩效评价的研究。其次,财政、税收机关工作人员对财政支出结构和规模比较了解,能够结合工作实践,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供指导,因而,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财税工作人员是今后优化研究群体结构需要考虑的对象。第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属于财政学和技术经济学交叉领域,对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财政支出实施过程和实施绩效的评估属于中评估和后评估,需要结合技术经济学的评价方法、评价工具和模型进行定量评价,因而需要研究者掌握一定的定量评价方法,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奠定理论基础。

2.研究机构方面。首先,各研究机构应主动加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中来,并且要明确各自责任和研究主题。确立各自的核心研究主题,组建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较强的科研团队,围绕核心主题开展针对性研究,以高质量的专著、权威论文、研究报告申请项目结题,为继续申请新项目或新课题做准备。其次,需要研究机构建立一套对于该方面研究切实可行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以评价研究机构内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水平。第三,还要注重与相关专业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学术研讨,相互学习,以达到提高整体研究水平的目的。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8篇

一、深化认识,确立财政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财政文化是先进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工作从文化层面的延伸。它的功能在于能通过知识体系、制度规章、言论评价、视听传播等方式发挥舆论和意识的导向作用,营造节约型财政、务实型财政、廉政型财政,造就新型财政干部,从而更好地树立良好的财政干部形象。所以,我们认为,注重搞好财政文化建设工作的研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平时,财政所也很注重财政文化建设,经过多次专题讨论,全所干部职工形成了两种共同理念:一是充分认识建设财政文化是时展的需要。财政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与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就是倡导先进文化,这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时展、进步息息相关。二是财政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应该是不断创新财政职业道德文化,不断提升财政工作人员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克己奉公、遵纪守法的思想、业务素质;应该是不断创新财政管理文化,不断提高包括廉洁从政在内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激励机制的作用和财政整体效能;应该是不断创新财政物质文化,不断完善财政文化教育活动场所、财政教育基地、财政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应该是不断创新财政廉政文化,不断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良好氛围。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财政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了创建省级先进财政所的整体规划,做到了同步部署、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保证了财政文化建设任务的落实。

二、精心运作,确保财政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近两年来,财政所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县财政局的精心指导下,为了使财政文化建设取得实效,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四项富有特色的活动。一是认真开展读书活动。把读书变成了财政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我们不仅坚持了周六参加镇机关政治学习,而且还倡导了每月两次业务学习,做到听辅导课,记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和业务论文。财政干部写出的业务论文或稿件,有的作品还见了报。二是开展业务知识竞赛活动。随着时代的进步,财政工作人员必须增强危机感,知识要更新,业务要求精。“进了财政门,就要当好财政人”。这些年,大家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为了求知,不少同志充分利用了“双休”日和节假日,拜师求进,苦练硬功。目前,全所16名财政工作人员,人人具备了“三会”(会记帐、会查帐、会审核报表),做到了“三懂”(懂电脑、懂财务管理、懂财经法规),个个都取得了初级以上会计技术职称。其中:电脑操作员胡志刚,经过几年的勤奋努力,已经考上了会计师职称。根据县局的要求,结合本所实际,我们提出了45岁以下的财政干部,必须在3年内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在1年内取得电脑操作技术资格证书,并争取在3年内取得中级以上的会计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在财政干部职工中,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都有竞争的紧迫感和自律力。三是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廉政文化,灌输廉政理念,平时,早打预防针,增强免疫力,做到“红灯亮在越轨前”,“常在河边站,谨防打湿鞋”。财政干部自觉坚持不搞特殊,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脚。如今年4月,镇党政联席会研究出台了新的归口接待管理制度,禁止了乱“签章”行为。财政干部也不例外,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均自觉带头按规执行了。去年中秋节前夕,一位房产开发商为了想少交契税,几次塞给契税征收工作人员红包,均被一一拒绝。四是开展“文明财政所”创建活动。我们认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作出新贡献,创建先进财政所是我们的工作目标。近年来,我们制定出了创建先进财政所规划,并付予实施。经共同努力,在2003年已获县级“文明财政所”称号。近年来,我们根据《湖南省财政系统创建先进财政所活动办法》之精神,对照11条基本条件,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力争在2006年内,争创省级先进财政所,在此基础上,向部级先进财政所目标迈进。

三、建章立制,确定财政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我们认为,建设财政文化,不但要从精神文化层面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还应对制度、机制作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财政文化建设还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保障实现。在这方面,我们着力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成立了由财政所3名正副所长组成的学习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全所财政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做到逐月安排学习内容,按时组织学习,从而有效地推进财政文化建设和先进财政所的创建工作。二是“法定”学习时间,做到周六政治学习日和1月两次业务学习,形成雷打不动的制度,并要求参学对象必须准时参加,不得无故缺席。同时,要求财政干部职工全年写出两篇调研文章和学习心得体会,纳入年度评先条件。三是进一步优化学习环境。针对以前存在的个别同志学习趣味不足,作风比较散漫等不良现象,召开了行政生活会,明确提出“四不准”,即不准上班迟到、早退;不准班中串岗、溜岗;不准班中上网聊天;不准拖拉作风存在。努力做到:“工作不在我这里耽误,任务不在我这里拖欠,政令不在我这里阻塞,制度不在我这里违反,差错不在我这里发生,形象不在我这里受损”。这样,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希望,无愧于财政干部的称呼。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财政工作;管理会计;应用;探讨

在会计学的专业领域中,主要涉及到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等,会计专业近些年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作为热门专业出现,学好会计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尤其是管理会计,对于财政工作的实施开展,提高国家治理的安全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管理会计的概念

所谓管理会计,主要是指财务人员从企业的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并且结合企业财务的各种资料,并遵从公司制定的相关标准制度,针对公司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成本控制和全面预算等等。

二、管理会计在财政部门的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在管理会计这一专业领域上的起步相比西方国家来说比较晚,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在管理会计方面迅速发展。但是对于管理会计的方法目前并不是涉及所有的企业,而是单单局限于一些大型的企业中。所以管理会计在财政部门中的应用依然比较少,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管理会计改革方面理论和专业知识知晓度不高。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起步比较晚,所以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改革开放很多理论和专业知识依然知晓度不够高,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现状问题,我国财政部出台了一个文件,明确规定了管理会计在改革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这个文件就是《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除此之外,在这个文件中,对于管理会计在改革方面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规定,而且在其他财政部门中也大力宣传了管理会计在改革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基本原则。但是,对于在基层财政部门中,管理会计改革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知晓度仍然是需要加大宣传,而且我国在基层财政部门的宣传力度也是需要重视的。(二)理论与财政实践结合较少。近些年以来,我国管理会计的方法和理论基础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和财政的工作实践结合仍然比较少。追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重视,而且关注的深度不一样,所要进行实践的方向也不一样。另外,在企业管理中,财务人员只是对自己所涉及的账务处理比较熟知,例如出纳只关注公司的余额,成本会计只关注企业的成本核算,总账会计只关注报表及其他相关业务知识等等。在管理会计的关注点却不是特别高,没有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的结合起来。

三、提升管理会计与财政工作实践的建议

针对以上管理会计在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即管理会计在改革方面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知晓度不高,以及管理会计的理论和财政实践结合较少等等,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一)拓宽渠道,提高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在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认知度。要想使管理会计在财政部门中应用广泛,首先就需要加大对于各级财政部门的宣传力度,拓宽渠道,主要从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第一,培训。不仅仅要对财政部门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还需要对财政部门的其他人员以及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知识包括会计从业基础知识以及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基本的会计知识,这也是从事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财政部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的会计水平。第二,知识竞赛和问答的方式。在财政部门中,为了更好的拓宽从业人员的会计基础,还需要经常在财政部门举行有奖知识竞赛活动,并且和考核进行挂钩,还应当在会计理论知识中以问答的方式对从业人员进行会计考核,提高从业人员参与的积极性。(二)加快推进,提高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水平。今年,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国家进行了相关政策的出台,其中改革力度最大的就是规定了从今年起,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事实上,近些年以来,我国增加了非常多的会计从业人员,但是这些会计从业人员的理论素质和基础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很高,这就使得很多的人员为了能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弄虚作假,使用不正当手段取得。因此,为了更好的推进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各级财政部门应该加强对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的水平,并且经常进行资格的认证和审查,只有这样,才能督促各级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不断学习,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水平。(三)管理会计方法和财政改革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在财政工作中,为了使管理会计方法和财政改革实践更好的进行结合,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就需要加强企业的全面预算能力,对成本实施全面控制,进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财政部门的角度来说,也需要加强对财政部门的全面预算,并且在具体预算的分析上面,也不能只关注最后的数字,还需要对预算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严格的控制,这就要求以财政部门为主要牵头,按照月、季对各部门和各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落到实处。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管理会计在财政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可以看出在各级财政部门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将管理会计严格的与财政工作实践相结合,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为财政工作服务。

作者:潘湘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许静.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以A公司为例[J].财会学习,2015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10篇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超前意识为着眼点,以创新意识为切入点,以精品意识为落脚点,大力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新干部培训机制,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多层次、大规模、多渠道培训干部,增强培训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进一步完善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为完成“*”规划的财政目标、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主要任务

(一)总体任务

按照《*市财政局20*—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根据局党组提出的20*年主要工作任务,结合省财政厅20*年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经局财政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20*年我局拟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班、专题讲座15个(具体见计划附表)。

(二)具体实施方案

1、党的*精神专题知识培训。拟于3月份举办党的*精神专题知识讲座,引导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研读党的*文件,原原本本学习党的*报告和,全面准确领会党的*精神。深刻领会党的*的主题,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刻领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努力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深刻领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财政综合知识培训。拟于每季度举办一期财政综合知识专题讲座。培训内容:公共财政政策理论;财政管理体制和税收体制改革;部门预算编制;政府采购管理;国有资产监管等。培训目标:提高局机关财政干部公共管理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参加人员:全局财政干部。

3、岗位履职培训。拟于5月、10月份举办两期财政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提高财政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岗位履行能力。主要培训内容:公共管理学科及发展趋势;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研究;公共财政政策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领导科学与艺术等。

4、财政系统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拟于5月份举办一期财政系统新录用人员财政基础知识培训班。培训内容:财政系统的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预算法、会计法和政府采购法;税收基础知识等。培训目标:财政系统新录用人员初步掌握财政工作基本知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顺利进入工作状态。

5、财经应用文写作知识培训。拟于6月份举办财经应用文写作知识培训班。培训内容:财经应用文的写作规范;财政公文的处理程序等。培训目标:提高财政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文字处理能力,规范公文处理程序,提高公文处理效率。培训对象:全市财政系统文秘工作人员。

6、开展野外拓展训练。拟于5-6月份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分三期参加野外拓展训练。培训目标:通过参加野外体验式拓展训练,达到干部职工突破个人心理极限、熔炼高效完美团队、提升卓越领导能力的目标,同时,改变干部职工的心智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实现“知行合一”的培训效果。

7、会计工作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拟于7月份举办一期会计工作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内容:国家新出台的有关会计工作管理的法律法规。培训对象:各县区财政局主管局长、会计股长。

8、金融管理法规培训。拟于8月份举办一期金融法律法规培训班。培训内容:担保法;金融企业财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培训对象:各县区财政局有关人员。

9、乡镇财政人员涉税培训。今年拟举办一期乡镇财政人员涉税培训班。培训内容:耕地占用税条例及实施细则;农村综合改革相关政策。培训对象:各县区财政局农税股工作人员、乡镇财政所长及涉农税收征管人员。

10、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培训。今年拟举办一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培训班。培训内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培训目标:提高参训人员界定国有资产范围的能力,了解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产权评估、产权清查的相关规定,提高国有资产的监管能力。培训对象:各县区财政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及市直一级预算单位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

11、政法财务培训。今年拟举办一期政法财务培训班。培训内容:政法部门财务管理;财务软件管理办法、操作办法及实施申报;财务会计报表应用。培训对象:各县区财政局政法股长、副股长、项目专管员和市直有关单位财务负责人。

12、组织人员参加省财政厅举办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市委组织部举办的政治经济理论培训及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

三、具体要求

(一)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培训管理。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制度,在归口管理、培训计划、教学管理、考试考核、质量评估、基地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规范各项培训工作,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水平。同时,认真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保证各项培训规章的顺利开展,逐步使财政干部教育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加强培训管理者和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培训质量。

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培训管理者和师资队伍。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目的,重点培养组织协调、分析判断和创新能力。组织外出培训考察,开展学习交流,更新培训理念和方法。建立动态师资库,了解和掌握现有师资的结构状况、能力水平,根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及时调整师资库。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加强师资管理,提高干部教育培训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公共财政 财政框架 财政监督 对策

一、引言

传统的财政监督主要指的是国家的相关权力机关、政府机构以及专业的审计机构对财政资金的结构以及使用规模进行合法的监督和管理。监督范围可以涉及到财政相关的内部业务部门规章制度、财政性资金以及工作流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相应的财政资金安全性、对应的财政支出效益并且防止来自各方的风险冲击成为我国财政相关部门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试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前财政监督的具体工作探讨基于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的相关问题,并对应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为相关研究抛砖引玉。

二、财政监督的含义和本质

相关文献指出,财政监督主要指的是通过对财政收支的管理活动、各项事业的督促以及检查,在实践中贯彻国家的相关政策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益。其表现的具体形式有日常监督、事前和事后监督。因此,财政监督的本质在于经济稳定、收入分配以及资源配置三个主要方面,其在实践中也是财政职能手段的重要保障,这也是相关研究为何将其分为财政基本职能与职能手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研究的对象也可以有国民经济与资金使用,研究的财政监督目标也有多各方面,例如防止失误、评估状态以及制约不良等等。

总之,财政监督的目的在于挖掘实践中财政工作的不足以及偏差,并且能够有效防止风险出现,通过制度规范相应的行为,预防是监督的根本目标。

三、当前公共财政的财政监督现状

公共框架的主要特点在于:一是公共财政是一种市场缺陷的国家弥补手段;二是公众对国家财政的制约与监督;三是为现实市场提供公共服务。这三个主要特点也决定了公共财政在解决社会对公共产品需求以及经济活动中的错位上有着独特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公共财政的改革重点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对预算编制的方法进行改革。财政预算编制是全面反映单位部门收支的关键所在,改革预算编制目的在于对分散的预算进行统一,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其次,明确相应的财政职能定位并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率。当前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编制预算并且建立国库集中首付的相关制度进行制度的规范化;最后,通过建立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财政支出制度的相应改进和规范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社会保障机制和体系的建立是社会财政框架实施的又一个重点。

虽然,我国当前在公共财政的监督管理工作上已经日益成熟,但是还是存在着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些不足也成为了现实工作的限制性因素。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财政监督的相关制度不够规范和齐全。监督的方式无法适应实际工作,并且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无法起到促进的作用;二是财政监督工作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成熟,财政监督管理的观念比较陈旧无法与时俱进。这种理论的缺失直接导致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难于持续进步;三是公共框架下的财政监督相应的法律无法同步发展,法制不够强,无法统一规范。这点将使得整个公共框架下的财政监督工作效率低下,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督效果,无法适应经济体制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导致的财政结构多样化,财政监督工作如果不再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提升,工作更是举步维艰,效率低下。

四、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综上所述,公共财政监督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此次仅从几点提出一些探讨,为相关研究抛砖引玉。

(一)加强财政监督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我国公共财政监督起步较慢,虽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参考了不少国外的优秀经验,但是自主研究的还比较少。这也客观导致我国在公共财政监督的研究上相对薄弱。而作为一项持久且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政府行为,公共财政监督管理工作必须在基础理论、理论创新以及实践政策上能够有长足的发展,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提高公共财政管理监督的观念,为实践做好智力支持。因此,应当鼓励高等院校、社会研究机构对相应的理论研究进行探索,支持其理论结合实践,积极分析相应的实践问题,为解决问题多提宝贵意见。通过百家齐鸣也可以提高财政监督管理工作的观念。

(二)加强财政监督的地位

财政监督在当前的公共财政框架中主要的作用在于保障,这种保障性质也使得市场经济监督管理中财政监督处于基础位置。而实践中由于财政监督理论的不够成熟导致财政监督的主要工作多是对政府财政部门的预算监督以及决策,失去应有的基础性和必要性。这直接导致财政监督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无法直接受重视,在具体财政工作中无法发挥效益。因此,提高财政监督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显得十分有必要。在实践中应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理论,并且结合理论创新将财政监督的工作方位不断扩大,提高群众财政监督的意识并鼓励其参与到公共财政监督的实践工作中来。对于基层财政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公共财政监督的基础性体现,这需要着力于提高财政监督的透明性和实际性,并且在实践中针对财政监督的工作性质脱离原来简单的财政决策与预算的宏观监督等方式,向多样化、具体化发展,提高全面基础功能。

(三)提高财政监督工作水平

财政监督管理团队是公共财政监督工作的核心,也是实现公共财政监督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因此提高财政监督工作水平是当前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当前财政监督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较少,自我发挥余地不多,影响整体财政监督工作的实效性,要提高公共财政监督的力度首先就必须加强财政监督队伍的素质建设并且创新相应的工作管理方式提高财政监督队伍的整体质量和工作水平。财政监督工作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对专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吸取国内外优秀的培训管理经验,并且加强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提高整体团队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促进财政监督工作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运用信息化监督手段也是财政监督团队必须熟练掌握的。

(四)加强财政监督的法制建设

如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多样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财政监督的多样化。因此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法制的支撑和保障,财政监督也不例外。公共财政监督必须加强相应的法制建设,保证监督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要有成熟可靠的法律保障。实践中,注意提高财政监督与法制的紧密结合,并且根据相应的财政法规建设有效的法律体系需要,出台相应的财政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结合财政法律法规加强法制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积极主动规范企业、单位的相关财政行为,也为法制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五、结束语

公共财政监督是当前财政监督的一个大方向,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既要求财政监督有相应的理论支撑,也需要有监督团队良好的素养,更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和规范。本文浅析了基于公共财政框架的财政监督的现状,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探讨,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肖太寿.论财政监督与监督财政[J].地方财政研究. 2009(07)

[2]马骁.我国财政监督的研究现状及其评价[J].财政监督. 2007(15)

[3]傅道忠.构建新型财政监督机制研究[J].理论探索. 2007(04)

[4]陈工,陈健.财政监督的博弈分析及其优化[J].财贸经济. 2007(04)

[5]张强.我国公共财政运行机制下的财政监督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 2005(12)

[6]苏明.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督问题的研究[J].财政监督. 2004(06)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近年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加快了财政改革制度的深入程度,所以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下国库财政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国库管理能够保证对财政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效率,而且能够避免人为带来的不利影响,县级财政国库管理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财政管理制度的有效展开活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发现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县级财政工作的深化,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极为不利。文章就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展开深入讨论,同时提出相关改革方法,我们必须认识到完善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对于当今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意义。

论文关键词: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措施

提到财政以及国库管理工作是相对敏感度词汇,作为财政管理人员要有极强的责任心以及工作热忱。随着近些年来我国财政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为了保证工作的良好展开开始逐步探求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因为越来越多的工作实践证明传统的财政运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的建设发展,通过管理制度的改革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收到了良好的工作效果,而县级一直都是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部分,新时期社会发展状态下实施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所以要求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要在不断的实际工作中加以完善,改善财政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最终达到推进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可行性意义

(一)可以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了保证财政预算工作的有效展开,我国传统的县级财政预算进行支出的单位相对较多,所以相关部门想要进行财政拨款需要经过很多机构的相互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拨款工作变得复杂。据多年来的实践工作表明,我国财政资金长期存在于中转环节位置,直接造成工作效率极低的不良情况,而在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有效的减少了预算中间工作环节所使用的时间,对我国财政资金实行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大大的提高了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强化资金的安全运行效率

探究传统的县级财政国库管理一直采用将资金拨入到预算单位的账户中的方法,但在这一过程中会存在极大的财政风险问题,最主要表现在人为因素上,因为很多预算单位中的领导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常常无法把持,进而出现挪用、截留资金的不良现象,不但造成资金使用效率极低的情况,还为我国财政带来极大的资金浪费情况。但是进行县级国库管理改革之后有效的改善了传统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人为风险,还极大的改善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如何有效实行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一)推进财政支付效率

县级财政国库一直都是管理单位工作最基层的实施单位,所以财政部门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其他安排改变的情况,但是传统的资金支付要通过层层下达,既要申报又要等待批复,最后才能真正实现业务的办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还耽误了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所以新时期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向提高财政支付效率工作转变,结合单位自身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减少财政支付的中间环节,直接交由清算银行进行工作办理,实现财政资金支付的简单快捷,而县级财政国库资金也实现了直接带动用款单位的工作效率,保证了国家资金的及时有效性,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具有积极地影响意义。

(二)强化财政资金运行

据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现代国库的不断深入,财政资金闲置问题一直较为明显,很多资金都没有发挥其真正效益,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了限制性因素。所以新时期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不断强化完善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相关管理单位要强化财政管理观念,在保证正常工作资金需要的基础上将剩余资金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将财政国库的资金紧密联系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了财政管理的双重效益,发挥资金的最大利用价值。同时要强化财政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责任意识,既要掌握会计电算相关知识又要结合时展的先进技术,还要强化自身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建设,最终促进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

(三)完善国库监督机制

想要保证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我们必须强化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机制,例如可以在财政管理内部建立必要的内审制度;强化资金使用审核标准;加强对相关财政银行的网点监控;设立专门的设计部门等等,通过以上这些监督机制的建立为财政国库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还能有效的避免在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人为安全风险,保证国家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电子信息技术在国库监督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技术支撑,所以作为财政管理单位要充分将这项工作进行落实,县级财政国库管理涉及到财政、国库、预算以及相关银行等,所以要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对这些工作进行全面的整合,在这些单位之间进行网络设置,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各个工作单位之间对财政管理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对财政支出进行全面性的审核工作,有效的规避了资金运行的风险问题,保证我国财政资金的高效运转。

三、结语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13篇

__同志,男,19__年x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__年12月参加工作,____年x月调入__县财政局负责文秘、财政宣传工作。

__同志于____年x月调入__县财政局办公室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廉洁自律,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表现出优秀的思想素质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他被县纪委聘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员,曾x次被评为全县优秀通讯员,x次受到县人民政府嘉奖、-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0*年,__同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学习全国、全省、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加强自身修养,结合办公室日常业务工作,强化宣传报道攻势,努力营造财政改革氛围,鼓舞财政干部士气,为树立财政机关良好形象作出了贡献。

一、严于律己,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

__同志坚持学习与理解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三个代表”理论为指导,运用于工作实践,落实到办公室管理、财政宣传、服务财政改革等各项工作中去。__同志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的目标,尽职尽责,努力为人民服务、为财政工作服务、为财政干部服务。工作中,__同志认真学习领会党在新时期的建设目标及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理论学习,刻苦钻研写作技巧,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使自己的写作能力、业务知识、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200*年以来其宣传报道稿被省市县媒体的采用率达90%以上。

二、甘当人梯,做好财政宣传,推动财政工作深入开展。

200*年,__同志在办公室负责文秘工作期间,立足本职,不忘财政宣传职责,始终牢记服务于财政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宗旨,认真做好信息收集,财税形势分析,宣传报道等各项工作,在特定的岗位上推动财政改革的深入开展。__同志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努力发挥办公室的综合职能作用,收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__同志主动深入财税工作第一线,及时了解掌握各乡镇、有关部门的财税情况,宣传报道财税工作的最新动态和先进事迹,对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报道,激励士气,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__同志认真编撰简报,报道财政改革成果。

三、立足实际,善于总结,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__同志深入实际,周密细致地做好信息采集汇总工作,保障信息通畅。同时,他投身财税改革一线,开展调研,及时对财政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理论总结。通过材料收集,参与财税改革,了解在新时期财政工作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认真判断,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供领导决策参考。为保证财政各项改革的顺利开展,__同志根据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决策和指导,和有关业务股室人员一道拟定各阶段具体的计划和方案,做好领导的助手。对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和本职工作__同志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按时出色地完成,他在办公室工作的三年中,共起草领导讲话稿20余篇、各类文件200余份,发表财政调研文章12篇,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0篇,他所撰写的《县级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和《对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探索》,分别在省、市社科联等组织的《发展经济、壮大财政研究》征文中荣获三、一等奖,《山区农业财政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等6篇调研文章被收入中国财经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等出版的财税专著,充分发挥办公室指挥部和参谋部的作用,提高了财政工作的整体效益。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14篇

同志,男,年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年月参加工作,,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年月调入县财政局负责文秘、财政宣传工作。

同志于年月调入县财政局办公室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廉洁自律,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表现出优秀的思想素质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他被县纪委聘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员,曾次被评为全县优秀通讯员,次受到县人民政府嘉奖、-××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年,同志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学习全国、全省、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加强自身修养,结合办公室日常业务工作,强化宣传报道攻势,努力营造财政改革氛围,鼓舞财政干部士气,为树立财政机关良好形象作出了贡献。

一、严于律己,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

同志坚持学习与理解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三个代表”理论为指导,运用于工作实践,落实到办公室管理、财政宣传、服务财政改革等各项工作中去。同志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的目标,尽职尽责,努力为人民服务、为财政工作服务、为财政干部服务。工作中,同志认真学习领会党在新时期的建设目标及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理论学习,刻苦钻研写作技巧,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使自己的写作能力、业务知识、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年以来其宣传报道稿被省市县媒体的采用率达以上。

二、甘当人梯,做好财政宣传,推动财政工作深入开展。

××年,同志在办公室负责文秘工作期间,立足本职,不忘财政宣传职责,始终牢记服务于财政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宗旨,认真做好信息收集,财税形势分析,宣传报道等各项工作,在特定的岗位上推动财政改革的深入开展。同志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努力发挥办公室的综合职能作用,收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同志主动深入财税工作第一线,及时了解掌握各乡镇、有关部门的财税情况,宣传报道财税工作的最新动态和先进事迹,对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报道,激励士气,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同志认真编撰简报,报道财政改革成果。

三、立足实际,善于总结,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同志深入实际,周密细致地做好信息采集汇总工作,保障信息通畅。同时,他投身财税改革一线,开展调研,及时对财政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理论总结。通过材料收集,参与财税改革,了解在新时期财政工作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认真判断,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供领导决策参考。为保证财政各项改革的顺利开展,同志根据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决策和指导,和有关业务股室人员一道拟定各阶段具体的计划和方案,做好领导的助手。对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和本职工作同志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按时出色地完成,他在办公室工作的三年中,共起草领导讲话稿余篇、各类文件余份,发表财政调研文章篇,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篇,他所撰写的《县级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和《对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探索》,分别在省、市社科联等组织的《发展经济、壮大财政研究》征文中荣获三、一等奖,《山区农业财政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等篇调研文章被收入中国财经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等出版的财税专著,充分发挥办公室指挥部和参谋部的作用,提高了财政工作的整体效益。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15篇

xx同志,男,19xx年x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xx年12月参加工作,xxxx年x月调入xx县财政局负责文秘、财政宣传工作。

xx同志于xxxx年x月调入xx县财政局办公室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廉洁自律,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表现出优秀的思想素质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他被县纪委聘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员,曾x次被评为全县优秀通讯员,x次受到县人民政府嘉奖、2001-2004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04年,xx同志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学习全国、全省、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加强自身修养,结合办公室日常业务工作,强化宣传报道攻势,努力营造财政改革氛围,鼓舞财政干部士气,为树立财政机关良好形象作出了贡献。

一、严于律己,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

xx同志坚持学习与理解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三个代表”理论为指导,运用于工作实践,落实到办公室管理、财政宣传、服务财政改革等各项工作中去。xx同志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的目标,尽职尽责,努力为人民服务、为财政工作服务、为财政干部服务。工作中,xx同志认真学习领会党在新时期的建设目标及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理论学习,刻苦钻研写作技巧,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使自己的写作能力、业务知识、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2002年以来其宣传报道稿被省市县媒体的采用率达90%以上。

二、甘当人梯,做好财政宣传,推动财政工作深入开展。

2004年,xx同志在办公室负责文秘工作期间,立足本职,不忘财政宣传职责,始终牢记服务于财政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宗旨,认真做好信息收集,财税形势分析,宣传报道等各项工作,在特定的岗位上推动财政改革的深入开展。xx同志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努力发挥办公室的综合职能作用,收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xx同志主动深入财税工作第一线,及时了解掌握各乡镇、有关部门的财税情况,宣传报道财税工作的最新动态和先进事迹,对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报道,激励士气,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xx同志认真编撰简报,报道财政改革成果。

三、立足实际,善于总结,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xx同志深入实际,周密细致地做好信息采集汇总工作,保障信息通畅。同时,他投身财税改革一线,开展调研,及时对财政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理论总结。通过材料收集,参与财税改革,了解在新时期财政工作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认真判断,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供领导决策参考。为保证财政各项改革的顺利开展,xx同志根据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决策和指导,和有关业务股室人员一道拟定各阶段具体的计划和方案,做好领导的助手。对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和本职工作xx同志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按时出色地完成,他在办公室工作的三年中,共起草领导讲话稿20余篇、各类文件200余份,发表财政调研文章12篇,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0篇,他所撰写的《县级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和《对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探索》,分别在省、市社科联等组织的《发展经济、壮大财政研究》征文中荣获三、一等奖,《山区农业财政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等6篇调研文章被收入中国财经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等出版的财税专著,充分发挥办公室指挥部和参谋部的作用,提高了财政工作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