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1篇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传授、心理问题疏导、心理常识普及和自我心理照顾的一门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较为迅速的阶段,思想品德课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2.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步骤。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启明星。学生唯有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并能够正确分析自己的心理现状,在遇到心理障碍时能够通过自我剖析和自我缓解来解决心理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发展目标。就目前的中学课程开设以及社会上的心理关爱机构的开设情况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基本还是要依靠思想品德课的开展来推进。思想品德课可以系统地、完全地、定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也可以以最为熟悉和接受的方式从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步骤。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为了保证这种渗透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时,课堂上的活动以及一系列课外活动都应该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

1.教学案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学案例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教学案例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吸引力,可以使知识更加深刻地保留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同时教学案例来源于学生生活的环境当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学生较为顺利地发生知识迁移和情感迁移行为,让学生对教学案例中的行为有更深刻的体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学案例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知识传授、心理问题剖析、心理常识普及、心理游戏开展等模块,其中各个模块都需要生动的教学案例作为例证支持。如学生辍学的案例、家庭沟通问题的案例、学生沉溺于网络的案例,甚至是学生试图自杀的案例,这些案例所包含的心理健康知识将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较为丰富的素材,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课堂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此类信息,积极与周围的师生及家长沟通以协助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课外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课外实践是思想品德课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社会发展展览馆等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将课外实践作为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包括带领学生进社区服务、开展社会小调查、参观心理咨询中心、与心理咨询师对话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静态知识转化为生活中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动态知识。同时这种转化还需要实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服务能力,以帮助他人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课外实践中教师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当好课外实践指导教师的角色,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变化,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道路上的引路人。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2篇

要想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特有的方法,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思想品德教学,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感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本文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入手,阐述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提出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我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调查发现,大约有15%的初中生有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做出逆反和偏激行为。一些学生由于受家庭、学校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应引起教师的关注。

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俞国良曾说过: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爆品。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发展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是祖国最有力的后备军,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其心理发展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是社会和时展的内在需要。

2.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过渡时期,尚未成熟。初中生对外界的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可塑性非常强,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引导,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指明方向。

因此,教师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花费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

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利用案例进行教学。

思想品德教材包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这些案例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素材。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找对案例切入点,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例如,教师可提供以下案例:初中生李某学习努力,原本成绩很好,但进入初中后,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害怕同学超越自己,也害怕看到老师和家长期盼的目光,这给他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导致成绩一日不如一日。这样,学生就能深刻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思想品德案例,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学会排解心理压力,避免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2.合理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虽然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可用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制订教学计划,合理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合理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能一味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随意使用案例,否则就会导致案例与教学脱节。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做到“量体裁衣”、“对症下药”,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3.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3篇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分析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深厚的基础和显著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对象一致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一致的,即“育人”,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初中学生,同时两者也都集中在对初中生道德、情感的引导和教育方面。

2.教育内容存在交叉

虽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且两者的教育内容和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对学生情感、意志、认知等心理层面上的正确引导和教育,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则更注重对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和观念的引导与教育。但两者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性和一致性,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且都是从青少年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认知层面实施教育。

3.教育目的一致

初中教育的对象尚处于青少年阶段,在此阶段学生的思想、情感、身体健康均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做好心理引导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初中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的所在。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整和改善,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以及健康的人格,而思想品德教育则是通过人文熏陶和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两者虽在途径上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却均以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共同目的。

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方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通过情境体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体验式教学就是通过假设或模拟真实场景创设特定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体验并获得个人感受,再通过与教师和同学交流经验与感受获得知识和经验,并将其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的过程。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与青少年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运用情境体验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使其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思想和态度。例如,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某同学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把自己的强项科目考砸了,回到家受到了父母的批评,此时应该如何表现?教师可引导同学将自己发泄情绪、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表演出来,再开展小组讨论和教师点评,借这一情境体验教会学生合理控制情绪和发泄压力的方法。

2.通过案例启发式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案例教学法即通过一个真实的或假设的案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从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启发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中有着很强的可行性。例如,苏教版思想品德课程八年级上册《人不能选择父母》一课中,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案例:小丽看到小明的父亲开车接小明放学,回到家冲自己的父母大发脾气,抱怨父母不能开车去接自己放学。请同学就这一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再请同学举一些事例来表达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最后教会学生如何转移对生活的不满并使之成为自己奋斗的动力,同时学会感恩父母,关爱父母。

3.开展小组讨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组讨论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当学生之间观点矛盾时可能引发争论,关于道德、情感等话题的争论有利于使学生明辨是非,从而纠正自己在道德和情感上的偏差。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应贯穿于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始终,对于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教师应选择那些涉及心理健康因素的话题、案例、情境等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小组讨论,并请小组代表总结讨论的结果和产生的矛盾,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要对创造性的观点表示肯定,另一方面也要客观分析那些错误观点,尤其是指出消极的情绪和态度对人们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的错误思想得到及时纠正,进而促使其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结语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4篇

一、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调查方法——心理测验法

本调查采用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对青春期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本量表每个题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其中“1”表示自觉无该症状;“2”表示自觉有该症状,但对受测者无实际影响或影响轻微;“3”表示自觉有该症状,对受测者有一定影响;“4”表示自觉有该症状,对受测者相当程度的影响;“5”表示自觉该症状十分严重,对受测者影响严重。自我评定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一段时期”的实际感觉。

2.调查对象与调查结果分析①

(1)调查对象

以洛阳市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其中初中一年级713人,初中二年级701人,回收有效问卷一年级602份,二年级614份,有效率分别为84.4%和87.6%。

(2)调查结果分析

①初中一、二年级学生SCL-90筛选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SCL-90的统计指标为总分和因子分。总分即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总体反映受检者心理健康情况。因子分共包括10个因子,每一类因子反映受检者某一方面的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以了解受检者心理问题分布特点。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

表1初一、初二学生SCL-90各项目筛选人数统计表

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初中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心理状况需要进一步筛查。其中,初一需筛查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6.39%,初二需筛查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5.60%。

第二,在筛选原因中,因为因子分超过2分而被筛查的比例最高。

第三,在筛选项目中,无论是哪种筛查,筛查比例都随年级升高而上升。

表2初一、初二学生SCL-90因子筛选人数统计表

从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初一和初二学生因子筛查排在前三位的均为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是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却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以及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变空”了,“记忆力不好”等。敌对因子指思维、情感及行为表现出厌烦、摔物、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等。人际关系敏感指与人相处时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等。这与青春期学生自制力薄弱、情绪焦躁、交际能力不强等心理特征基本吻合。

第二,无论哪种因子的筛选,初二的筛选比例都高出初一的筛选比例,呈现出随年级升高的趋势。

(2)初中一、二年级学生SCL-90结果差异显著性检验及分析

表3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

从表3可以看出,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表现为:

第一,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都较好,SCL-90总分平均分均未超过160分,各因子平均分均未超过2分。

第二,所有因子上二年级得分都高于一年级,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其他、焦虑、躯体化、偏执、抑郁八个因子得分上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其差异检验概率P值均小于0.001,仅在敌对和恐怖因子上差异不显著(P值大于0.05)。

第三,初一、初二学生在SCL-90的总分上差异检验概率P值小于0.001,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说明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比一年级学生差。

二、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

为了解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者与相关学校教师及决策者进行了访谈。总的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对心理健康内涵认识模糊、干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认识模糊

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认识主要存在三种有待商榷的观点。

其一,“没心理疾病不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讨论心理健康教育时,许多教师过分关注心理疾病、紊乱或障碍,认为如果研究对象不存在显性心理疾病、紊乱或障碍,那就是心理健康;既然心理健康,就没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什么是心理健康呢?美国医学研究所(1997)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健康的状态,以及在多变情境中应变的能力,包括处理压力的能力,与人相处的技巧,以及作出决定的能力等。”[1]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是惠及所有学生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教育,而是面对所有学生的。

其二,视外在原因引发的行为或情感问题为心理症状。对于青春期少年来说,多数行为和情感问题源于社会、文化甚至经济因素,但有些教师却急于界定这些学生是否是心理疾病患者,也常把这种问题描述成“症状”,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就急于进行心理评估、治疗和干预,甚至采用精神疾病诊断方法进行处理。但往往由于缺乏信息,这种匆忙判断往往是“虚惊一场”。当然,这也不否认个别青春期少年的问题源于心理内部紊乱,只是相对而言,这类少年占比例较小。

其三,心理健康教育仅针对患病个体,忽视致病因子。在讨论心理健康时,大家过于聚焦患病学生,却忽视导致其心理疾病产生的因素,以及与这一疾病产生相关的角色。很明显,影响学生学习、导致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重的。当学生把内外因导致的学习障碍内化为自己的个性,其心理问题会更加恶化。因此,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完善干预体系,才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教育效果。

2.学校心理健康干预体系不健全

在心理健康干预体系中,存在着师资队伍薄弱、规章不完善、方法不周全、实施不系统等问题。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政策重视不够。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干预方案大多是补充性方案,或者被认为是个别教师的事务,被视为学校的枝节工作,忽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2]。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学校决策的边缘化地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决策存在随意性。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决策主要源于特殊案例。当学生心理健康演变为心理问题(如情绪障碍、暴力和自杀意念等)时,学校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才临时制定相关政策。因此,这些政策不仅是零散的,而且也常常被边缘化,以至于很少有人对其进行重构,或者与其他相关活动进行联结与整合。

学校、家庭、社会等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各自为政,相互脱节,“老死不相往来”,这使得心理健康干预低效、重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体系的构建

要改变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学校应积极构建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干预体系。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制度体系

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制度体系时,决策者应关注制度的完善性、干预措施的完整连续性、实施和评估的系统性、操作的灵活性、参与主体的多元性等。具体表现在: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维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稳定;第二,学校应坚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选择身心健康、有献身精神、乐于承担责任的教师制定相关战略,负责实施与评估;第三,干预体系应该确保多元主体的合作关系,确保每个参与者能够获得必要的资源,确保干预过程中的协调或整合,共同承担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和专业界限带来的消极影响;第四,干预体系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预期,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高品质的服务;第五,干预体系应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优势和资源,确保激励措施和资源的可利用性,确保学校和其他社会资源的链接和整合,凝聚所有力量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第六,建立问责体系,确保每个人各司其职。

2.合理建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学校应按一定的师生比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其承担工作主要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轻度心理问题的预防以及转诊前的干预,拟定降低心理健康问题发生频率的计划;制定应对普发心理健康问题或严重心理疾病的策略;心理健康问题普查等。

在应对个别案例遇到困难时,学校应组建专题案例团队。这个团队应该由社会工作者、学校心理教师、精神科医生以及临床心理学专家等人士组成。这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方法融汇了专业人员、教师、家庭的智慧,可以有效讨论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检讨前期干预的效果,重新思考战略并做可行的调节等。

3.社会医疗卫生组织及精神卫生服务部门的融入

很多学校所在社区医院有专门的心理健康门诊,拥有医疗卫生和精神卫生服务专业人员,以及相关诊断设施。学校应与这些服务机构建立联系,开展一些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和咨询活动,参与规划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措施,开发一些医疗卫生保健系统等。这种基于学校、多方参与的心理健康体系对健康知识普及以及一些特殊案例的处理非常有益。

4.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课程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策略。在目前,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三种:①使之融入常规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视之为教学的一部分;②邀请专业人员实施特定课程内容;③开发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

实践证明,通过学科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无缝”地融入到师生日常教学活动中去,是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3]。当然,仅仅依靠一门课程解决相关问题,其效果是有限的,所以,整合学校课程计划,结合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形成全面的应对策略,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Mental Health in Schools:Guidelines,Models,Resources,& Policy Considerations http://smhp.psych.ulca.edu。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5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初中生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应该被放置在首位。一个初中生首先就应该是一个身心都处于健康发展状态的初中生,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本文围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题研进行究,在剖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对策,本文认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积极引导初中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会对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极为影响。

【关键词】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

初中处于人生发展初起阶段,这一阶段是其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是因为初中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尚未成熟、对外界探求欲望比较强烈,性格敏感、情感活跃,先到为主的特点使一些不良习惯容易在其身上滋生,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极易可能造成终生遗憾,据此而言,从心理健康教育层面着手,构建其健康积极向上心理,就会起到天然免疫的作用,并逐渐促使其形成良好而又健康的行为习惯,为其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概念及特点

1.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而展开的心理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初中学生的健康心理,使之养成健康的人生价值观与道德素养,并为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夯实基础。

2.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初中阶段的素质教育是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作为长远目标,将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培养放置在同等重要地位,这就成为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发展性与前瞻性的特点。一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个处于不断发展过程的教育活动,其发展的依据即是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就是指其心理处于与同龄人相同的心理阶段,并且处于渐进性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初中生来说,则是指通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其心理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良好状态。二是前瞻性,所谓的前瞻性就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将会对初中生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初中阶段是其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所培养的积极心理将会对初中生发展奠定极为坚实的基础,据此而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初中生的健康的心理,就会使得心理发展为其健康人格的最终形成提供有力支撑。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1.初中生个人认知水平因素。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一阶段开始认知世界,具有初步性与不可预知性的特点。所谓的初步性,即是指认知行为表明初中生尚处于初级的阶段,多动性的行为反映出初中生对外部世界有了初步认知,但是还不成熟,不可预知性则是指初中生尚不成熟的心理对个人行为所造成后果不会充分预知,不良后果产生的概率大幅攀升,举例来说,XX学生平时学习较为优异,但是班主任在其进入八年级后发现成绩急剧下滑,个人谈话的时候吞吞吐吐,经过向其他同学了解,获知该生存在早恋问题,经过多次谈心,XX学生坦承自己与班内XX因为平时交流较为融洽而互生好感,以致于发展成为早恋,这一后果自己没有想到,据此而言,初中生个人认知水平是影响初中生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2.所处生活环境的因素。

初中生自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还不够完善,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一个相对于稳定的、充满关爱的环境会为初中生的成长营造优越的成长氛围,反之则会对初中生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初中生心理因此就极易受到来自于外界环境的挑战,一旦出现某一诱因,学生就会在其刺激下做出过激反应,其最终的结果不得而知。就以新疆初中生杀人案为例,在2004年,新疆初中生因为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深受危害,在与网吧女老板发生争执后将其弑杀,并把钱财抢劫一空,因此可以说,外界环境对处于未成年时期初中生心理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三、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树立心理健康大教育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学活动,不是单纯为了教学而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其性质上归属于大教育的范畴。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健康的心理健康大教育观,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其开朗活泼、勇敢顽强与机智勇敢的个性,形成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最终达到健康身心的目标,为以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与实践性。

带有情节趣味性与案例实践性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能够对初中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可以激发其内在情感,使初中生在享受心理健康教育乐趣的同时认识到诚实守信、互助合作、独立创新、等优秀品质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日常活动实践中,从而成为个人人格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举例来说,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不必回避诸如早恋等热点敏感问题,而是要将这些敏感问题交由大家去评论与探讨,再以事实案例予以佐证,从而达到内化于心的目的。

四、结语

毋庸置疑,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成初中生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也会为其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帮助初中生摆脱自我中心,培养其积极情感和健康心理素质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李锐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十九中学

参考文献:

[1]蔡钟川.潮汕地区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4).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素质教育

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大多数高校都相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模式。广东海洋大学也紧紧围绕“三能”人才培养目标,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大力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符合高校学生实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模式。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模式的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一再发文强调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对此我校高度重视,1998年6月,我校正式成立了由分管副校长任组长的健康与心理卫生教育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健康与心理卫生教研室,开设了“健康与心理卫生教育”公共必修课,并开展了系列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实效。为切实加强该项工作,我校又于2002年10月正式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并在办公场所、办公设施、人员配备、经费投入上给予优先保证。2004年9月,学校专门发文强调必须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明确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三个层面组成,一是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专任教师所组成的专职队伍;二是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副书记、辅导员和健康与心理卫生教研室的医生及文法学院社科系的心理学专业课的教师组成的兼职队伍;三是由大学生心理协会会员为主、学生骨干和心理信息员等组成的学生协作队伍。2007年2月,学校发文成立了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学校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领导机构。经过积极筹备和相关业务培训,2007年4月,我校农学院、文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心理辅导站正式挂牌,二级学院学生心理辅导站试点工作开始正式运行,并已于2008年在学校各学院全面铺开。2007年12月选拔和培训了一批学生心理信息员,初步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学生朋辈心理互助人员等三级网络工作体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模式的队伍建设

为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学校不断选派专兼职教师参加省内外各种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如组织人员参加省教育厅委托省高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专业委员会或省高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的思想政治骨干暨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班。2008年7月还组织了30多位辅导员参加了华夏心理网的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培训班学习。

在加强对外交流的同时,我校坚持在每年8月对全体辅导员、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当年新聘任的专职学工人员,举办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班。在每年4月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中,通过邀请一些知名专家或教授以讲座的形式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咨询技能,学校先后邀请了香港城市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医学院等高校的知名专家来我校授课讲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校还经常不定期地召开专、兼职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座谈会,专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问题,共同提高大家处理疑难问题和复杂个案的能力。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模式的常规工作

1,每年4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从2004年开始,我校每年举办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至今已举办五届,具体内容包括发放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小册子、专题讲座、相关人员培训、心理电影赏析、户外心理测试及现场心理咨询、心理征文、心理游戏、心理沙龙、心理剧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共开设心理讲座20多场,有15000多人次的学生参与,印发宣传资料1 0000多份;培训学生心理辅导骨干1 800多人次。

2,每年1 O月开展新生心理普查与建档工作。从2005级新生开始,我校每年均对当年入学的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并建立相关档案,目前共有10500多名新生接受了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了心理档案。2007年4月对11723名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全校性的、大规模的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并建立了相关电子档案。新生心理普查每年l O月举行一次,全校性普查每两年举行一次。

3,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心理咨询相关记录。仿照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和住院部的详细记录病人病历的做法,2007年1月开始启用心理咨询热线电话记录本、心理咨询预约登记本、心理咨询记录本和心理咨询登记本。坚持个体心理咨询值班制度,2006年开始聘请相关院系心理学任课教师为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加强个别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同时特别注重做好心理问题特殊学生的介入和转化工作,加强相关院系的沟通与联系,共同跟踪和关注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

4,教学科研工作。从1998年起由校医院的医生面向大一新生开设了《健康与心理卫生》必修课程。从2002年开始,每学期均开设《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任选课,共30学时,1.5个学分,选修学生均表示收获很大,反应良好。2007年,我们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高度重视教学改革,修订和完善了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计划等教学基本文件,完成了校级精品课程申报网站建设,初步形成网络教学平台。2007年成功申报一项校级教改课题。每年均有数篇学术论文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等本专业领域的部级核心刊物上发表。2008年成功申报一项省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课题。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模式的特色工作

1,两度普查。每年10月份均对当年入学新生开展心理素质普查,每年一次;每隔一年的4月份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普查,每两年一次。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地方教材;寻找心理品质

一、心理健康地方教材开发的背景

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在大兴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己成为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形式之一。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初中学校的开展状况和课程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现有课程在形式、内容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还有待规范。许多师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尤其是区教委提出了“建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心理健康教材”,“每一个地区乃至每一所学校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开发适合本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也就显得日益重要。

开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是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要求;开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是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生活化和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的需要

二、我区心理健康地方教材研究的历程

(一)前期调研

在编写初中心理地方教材《初中生心理健康》之前,我们对我区六个学校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学生对心理活动课认识的调查”,以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对心理课的了解与认识;不同年级学生对心理课的要求;不同年级学生对心理课的感受等。学生最渴望得到学习指导,约为90%;其次是人际交往辅导,约占84.5%,再次是情绪情感辅导和生活适应等内容;在内容的确定方式上,三个年级的学生大多认为应“根据学生们的需求,一堂课围绕一个主题深入挖掘,进而有所收获”,而很少选择“由心理辅导教师确定或围绕多个主题进行”,越高年级这一倾向越明显;心理课上讲的内容与你生活的差距:有1/3左右的学生认为差距较大,希望老师不要照本宣科,而是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为他们解决问题。

我们还通过访谈的形式对心理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座谈,对即将进行的教材编写工作进行研讨。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亟待需要一套适合我区学生特点、符合学生实际、科学味性相统一、可操作性强的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材。于是,在教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进修学校和编委老师们的努力下,全面开始初中心理地方教材《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编写工作。

(二)教材实践

经过近两年的构思、组织编委开展编写工作、反复的修改等过程,一套全新的教材初稿已基本完成。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利用近一个学年的时间,教师进修学校德育研究室心育组,组织参加初中心理教材编写的编委老师,进行教材课堂实践活动。

每位编委老师作为初中教材编委之一,分别讲授了她们负责编写的其中一课。整个授课过程遵循教材的原貌,较好的体现了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理念。课后,大家针对每节课进行了细致全面的研讨,提出优点找出问题,不论是对教材的编写还是对心理课的授课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教材实践,目的旨在发现教材中的问题及时修改,使教材更加完善,为今后的审定工作做好准备。

三、编写原因

(一)是落实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需要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纲要》中还指出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心理活动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教材作为心理活动课有效的载体,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心理教材可以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活动体验而使学生内心有所感悟,以达到助人自悟、助人自助的目的,学生在活动中心理品质得到实际锻炼并得到切实提高。

大兴区心理地方教材《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编写,是落实教育部颁发《纲要》精神的需要。

(二)是落实大兴区教委“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具体体现

“十二五”时期是大兴区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道路,全面建设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努力实现超常规、高水平、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兴区教委将坚持以培养健康城市人为目标,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个性化发展的工作理念为工作重点。大兴区教委“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大兴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本次编写工作是落实大兴区教委“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具体体现。

(三)是进一步满足大兴区中学生需求的一种表现

编写《初中生心理健康》前,我们对区域内的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学生心理活动课的调查。

1.学生对心理课的认可程度

调查了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6个班,共296人,采用问卷调查。

(1)三个年级的学生普遍喜欢心理课,2010年的调查显示约85.3%的学生认为中学“有必要开设”心理课,希望在初三时“不管怎么样都继续开心理课”的学生约为96%。

(2)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心理课的重视程度也有差异。初一、初二两年级的学生认为心理课应作为“必修课”来开设的多于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3)不同学业等级的学生对心理课的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异,学业成绩处于中等、中下等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且作为必修课的比例高于其他等级的学生;而学业成绩优秀或下等的学生的要求却没有这么强烈。

(4)对心理课感兴趣的学生约为82.1%。

2、学生对心理课的内容选择

(1)“学习心理”、“自我意识”、“情绪情感”、“生活适应”、“人际交往”是心理课的五块重要内容。从调查结果看,学生最渴望得到学习指导,约为90%;其次是人际交往辅导,约占84.5%,再次是情绪情感辅导和生活适应等内容。

(2)在内容的确定方式上,三个年级的学生大多认为应“根据学生们的需求,一堂课内可同时进行多个主题”,而很少选择“由心理辅导教师确定”,越高年级这一倾向越明显。

(3)“心理课上讲的内容与你生活的差距”,有1/3左右的学生认为差距较大,希望老师不要照本宣科,而是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为他们解决问题。

3、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

90%的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是心理课,其他书籍、网络只占小部分。

(四)是顺应大兴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

目前大兴区按照“超常规、高水平、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建设宜居宜业和谐新大兴”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资源整合,抢抓城南行动等重大战略机遇,正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地铁大兴线的开通、南海子公园一期的完工以及即将进行的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大兴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入了史无前列的快速发展时期。此次教材的编写正是为了顺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好的服务大兴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结果。

(五)是让“积极心理学”理念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学问,是关于引导人们懂得如何实现自我、如何幸福生活、如何使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其目标是促使人们建立美好品质,增进幸福感,以造就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具有幸福感的优秀人才。本教材便是侧重于学生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活动内容积极向上,注重与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征和积极心理过程有关的理论和实例,力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幸福、感受积极、品悟人生。

(六)有各方面人员组成的优秀团队

1.有区教委、校领导的重视。大兴区教委、进修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此次编写工作,多次指示和关心编写任务的完成情况,不论人力物力财力都给予大力支持。

2.有一支强有力的研究员队伍。他们敬业、乐业,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已有编写相关教材的经验。

3.有一批优秀的一线专职心理教师。他们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来自学生实际鲜活的案例,有较深厚的文字功底。

4.有各实验校的鼎力支持。各初中校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工作在学校工作中重要性,面对新教材的实验工作积极参与、大力支持。

(七)教材编写的进程

从2011年9月开始筹备,历经问卷调查、体系建构、结构研讨、确立内容、完成样书等阶段,目前正在初审中。

四、编写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本教材以贯彻执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的总目标为指导思想。《纲要》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在这一指导思想指引下,本教材主要围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五个方面,即自我意识、生活适应、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建构小学、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

(二)教材编写的主要目的

1.为落实《纲要》提出的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心理活动课打下坚实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作为心理健康选修课、心理活动课的有效载体,对实现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着重要作用。没有教材作为载体,在初中很难系统、深入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或心理活动课。

2.为落实北京市大兴区教委“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提供有力保障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更是北京市大兴区坚持科学发展,走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道路,努力实现超常规、高水平、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区教委在“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能够有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学会心理健康教育技术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保障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是落实我区“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具体体现。

3.为满足北京市大兴区初中生的心理需求提供精神食粮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我们要为初中生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初中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正是顺应了北京市大兴区初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从2010年对初中三个年级12个班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第一、学生普遍喜欢心理课,88.3%的学生认为初中“有必要开设”心理课,87.4%的学生对心理课感兴趣,高达97%的学生希望初三“不管怎么样都继续开心理课”;第二、在选择课程内容上,学生最渴望得到学习指导,约为90%;其次是人际交往辅导,约占84.5%,再次是情绪情感辅导和生活适应等内容;第三、9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他们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其他书籍或网络所占比重很小,说明心理教材是心理知识和心理辅导的最好载体,也是学生获得精神食粮的有效途径。

4.为促进学生提高自我感悟、自我帮助、自我教育的心理健康意识提供好帮手

学生通过学习适合其身心发育特点的教材内容、参与和自己经历相近的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意识,积累心理健康知识,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使心理品质得到锻炼,心理潜能得到发挥。

5.为解决因城市化进程加快初中学生凸显的心理问题提供有效途径和方法

大兴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使得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学校的学生结构日趋复杂,大量心理问题凸显,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教师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次《初中生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写正是为了顺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学校解决学生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五、主要特点

本教材和一般在中小学的知识类教材有质的区别。它不是让学生掌握一堆心理学概念,它是让学生学会处理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学到成长所需的经验。它强调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唤起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各种体验,激发学生内心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心理学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感受从而正确的面对生活和心理上的难题,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因此,本教材在编写上着重体现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分享和感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辅导的过程中来,因此本教材的特点主要有:

1.突出心理活动课的活动性

教材用心理实践、故事启迪、心语互动、心灵驿站等形式来体现教材的活动性,并设置课外延伸环节,如参观学校的硬件设施来了解新学校;制定课外或假期的学习生活计划等等。本次编写我们重视利用学生一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侧重于学生的展示、表演、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动”起来。

2.突出心理活动课的趣味性

初中的学生依然反对枯燥无味的授课方式,尤其是心理课更应该给他们带来轻松的氛围和深刻的感悟,因此在设计中,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利用故事、活动、角色扮演等,使课堂更活跃。

3.突出案例选取的时代性、贴近学生实际

本套教材的编写更多的是选取富有时代感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如袁日涉热爱环保的事迹、低碳生活我知道、如何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等事例,在情境设计中使用第一人称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案例等等。也包含富有哲理性的小故事,使学生得以自我启迪。

4.与国际先进心理学理论思潮――积极心理学理念相结合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学问,是关于引导人们懂得如何实现自我、如何幸福生活、如何使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其目标是促使人们建立美好品质,增进幸福感,以造就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具有幸福感的优秀人才。本教材便是侧重于学生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活动内容积极向上,注重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征和积极心理过程有关的理论和实例,力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幸福、感受积极、品悟人生。

六、教材框架

(一)为了和小学心理地方教材《小学生心理健康》一脉相承,具有连贯性,一级目标与小学教材相同,同时增加了第五单元:情绪管理。

(二)本次编写在以下几方面力求创新

1、每课时的结构力求统一

如心海导航、活动体验、心语互动、心灵驿站、心理实践、课外延伸,利用以上几个环节贯穿整节课。结构统一完整,内容逐层递进,形式新颖活泼,学生在教师逐渐深入的辅导活动中得到体验和感悟。

2、精选富有启迪、哲理的小故事

如“游渡海峡的女性”、“动物学校的启示”、“甘戊与船夫”、“新加坡的阳光”、“龅牙歌手的故事”、“尼克.胡哲的故事”、“安娜的故事”、“读书的故事”、“牧师儿子拼图的故事”、“小男孩搬动卡车的案例”、“北风和南风打赌的故事”、“的故事”、“一杯水的故事”等。启迪学生人生需要规划、成功需要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悦纳,认识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告诉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认识真实的自我;给学生的启示做擅长的事,让长处得以发挥等。

3、心理元素浓厚

・用“信任圈”这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指导学生认识信任是交往的基础之一。

・用“记忆的原理”、“注意力品质的训练”、“陆钦斯量水实验”、“思维品质的训练”、“掌握学习方法”、“科学安排时间”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品质,训练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用调查结果“课余时间的安排”,让学生对自己的休闲娱乐情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确定自己更加合理、科学的休闲娱乐方式。

・用具体情境“异往大家谈”,让学生正确看待异往,正确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顺利度过青春期。

・通过活动体验,如“滚雪球”、“松鼠搬家”“摆字母”、“寻人行动”、“左抓右逃”、“天气预报”、“大西瓜小西瓜”、“你我面对面”、“花开花落”、“巧搭人椅”、“速递”、“心情晴雨表”、“情绪词条”、“空椅子上的内心独白”、“心理门诊”“好心情与好人缘”、“击鼓传花”、“纸飞机”等丰富课堂,寓活动与学生的感悟中。

4、选取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

用“璀璨舞台”给每个学生展示的舞台,认识到:接纳自我一小步,人生自信一大步;用“小明、芳芳对新学校的不适应案例”,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校、新老师、新环境;用“我的饮食我做主”这个活动体验,告诉学生懂一些生活常识,学会生活自理;用“辩论会”探讨做作业时是否可以听音乐。

还有“朱莉、王蓉等不自信的案例”、“小薇只顾学习不注意娱乐的案例”、“异往的事件”、“画学校的平面图”、“认识新老师”、“平衡合理的膳食”、“小天和小岳的故事”、“寻找身边的交往达人”、“小明的一天”、“小林对生活常识的无知”、“乐乐学滑冰的故事”、“方雨如何面对考试失败”、“小丽如何应对压力”、“小敏如何应对焦虑”等,都是来自学生生活实际。

5、选取富有时代特色的事件

选取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明星刘向圆的故事。引导学生外貌的不够完美并不影响一个人的成功,扬长容短能帮我们有效的完善自我。

选取《中国达人秀》中用脚奏出优美乐曲的刘伟,激发学生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树立坚定的信念、磨练坚强的意志,你的潜能都会被开发出来。还有袁日涉热爱环保的事迹、外资公司招聘卫生检测员的事例、神舟六号带来的思考、空香皂盒的故事等。

6、“心理百科”栏目提供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和学习

“心理百科”栏目介绍了诸多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心理学的知识有所了解,以提高对心理学的兴趣。如“习惯的形成”、“九种良好生活习惯”、“什么是注意力及注意力的品质”、“正确的自我判断与评价”、“论成功”、“关于智力”、“目标的意义”、“关于低碳生活”、“什么是思维定势”、“关于情绪及情绪的表达”、“压力及三个阶段”、“减压的方法”、“焦虑的定义”、“情绪ABC”、等。

7、利用测评量表进行科学的测评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初中;心理健康;教学;应用

现在社会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互联网技术已经应用到了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方方面面,将互联网技术与具体教学课程相结合,也是教育教学实践科学化与现代化的体现。尤其在初中心理健康科目的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就十分的有必要了,互联网技术在初中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和学生心理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和辅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不仅是教育教学的目标的追求,更是教育教学的责任所在。

一、进行普遍心理健康测试,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在日常的心理健康科目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和家长还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科目的重要性,所以对心理健康的测验,总是会抱有一定的反感和偏见,普通问卷调查的测验方式,也不能保障学生的隐私性。所以这时就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中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上网的方式,进行相关心理健康测验题目的作答,这样既减轻了学生抵触和反感的心理,又有利于学生隐私性的保密。通过互联网收集到的学生心理调查结果,然后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确定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再进行下一步的具体帮助和教学。比如,在心理健康课程“树立自信”的教学过程中,在讲授完具体理论知识后,就可以采用学生自信心测试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自信水平和心理状况,通过互联网搜取有关学生自信心测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及时的网上做答,通过分析和了解学生的作答情况,就可以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心里自信程度。对于自信程度不够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帮助,帮助他们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对于自信程度过度的学生,教师也要及时地沟通和了解,让他们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在学习和做事过程中,依据自身的能力,量力而行,这样既不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又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心理状态的调整,可谓一举两得。

二、利用互联网生成大数据,分析学生心里健康水平

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心理和生理都快速发展又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很容易养成不健康的心理,所以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及时对于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综合性、便捷性”的优势,将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整体的统计和总结,利用互联网生成数据库的方式,或者是做成折线统计图等图表方式来呈现出来,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学生的心理波动情况,来了解学生是否处于一个心理健康的水平。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分析十分有必要,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相关科目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比如,在对心理健康课程“情绪的主人”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于不同的情绪特点和影响有了一个充分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属于哪一种情绪类型,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及时地做出整理,并把收集到的信息,利用互联网做出大数据的方式,就可以直观地去看出哪些学生属于易爆易怒型的性格,又有哪些同学属于安静沉稳型的性格,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于易爆易怒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情绪上疏导和排遣,对于安静沉稳型的学生,也要对于相关激情化的教育,促进学生性格发展的完善,教会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办法,充分发挥心里健康课程和心里知识的巨大价值,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三、建立电子网络心理档案,追踪解决心里问题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绝对不能局限于一本书或一个学期心里健康教育的课程中,而是要有一个长时间、系统性的过程,这样就可以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和特点,利用互联网技术,给予学生建立不同的网络心理档案。网络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对于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和及时了解,在既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前提下,去及时地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在对学生心理健康隐私极大保密的情况下,给予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保护,这也是心理健康课程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一切困惑和问题,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比如,在心理健康课程“播种性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建立不同的心理档案,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缺陷,给予学生相关的心理教育和辅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性格上的不足,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弥补和改正。当然这一教育过程中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对自身性格的完善和帮助上来,让学生懂得的怎样理性地去控制自己的性格发展,从而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完美性格,这不仅对学生自身有重大的意义,对于学生的父母、老师、同学和周围的人,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健康课程的意义所在。初中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就是要针对这一时期学生易于波动的心理状态,给予疏导和帮助,让学生学习到心理知识,形成自我心里的调控,对于一些已经形成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解决。互联网技术在初中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让教师更好地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利用科学化、现代化的手段,去分析学生的心理,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的辅导和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春凤.对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价标准的几点认识[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01)

[2王自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问题探析[J].职业时空.2007(24)

[3]黄俊霞.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23)

[4]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7(08)

[5]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0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9篇

第一,在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厌学,对于农村初中约占65%的绝大部分学生每次考试最高也只能考得30~40分,得10多20分的比比皆是,导致了这部分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对学习提不起任何兴趣。

第二,在交往方面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地与同学、父母和老师进行正常的交往。一些中学生处处以自己为核心,遇到稍不顺心的事或触犯到个人一点点利益就斤斤计较,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会漠不关心。早恋也是初中阶段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

第三,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丰富而强烈, 但情绪起伏变化很大, 不稳定, 而且容易冲动, 往往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时, 可能会一点点小事而情绪激动, 也可能为一点点小事而灰心丧气。

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曾经说过:“作为一名教师,重要的不是你教出了多少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你塑造了学生什么样的人格。”所以作为教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个学科之中。初中思想品德课为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初中思想品德中有较多内容涉及到如何有效的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如何利用这些已有的教学资源既完成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学目标,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下探讨。

一、充分开发利用资源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教师只要善于发现,找准切入点,都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根据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确定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

教师应该带着新的思路和眼光重新认真研读教材,从中挖掘并开发有价值的、适合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三节的有关情绪的多样性,情绪对人的健康的影响,调节情绪的方法;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节有关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有关正确认识困境、逆境、挫折,磨练意志,锻炼个性;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一节有关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一节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养成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品质,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有关珍爱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等。无疑为思品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行性。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组合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典型事例评析榜样人物故事等给学生进行心理指导,让学生形成正确心理导向。

二、巧妙运用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必须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它有独到的铸造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作用,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重要性和道德情感的教育。典型案例可以是哲理故事,也可以是名人逸事,或者是笑话寓言。如在上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节有关自信走向未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挑战自我内容时,列举大量榜样人物故事如张海迪高位截瘫仍自强不息;国家体操队员桑兰不慎受伤,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后,桑兰始终用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自信面对未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李丽的感人故事等等,学生听后无不为这些榜样人物身上所体现的坚毅、顽强以及对生活的自信所感动,从而为把这些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做准备。

三、扮演“心理辅导员”角色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10篇

一、结合生物学科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生物学科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基本科目,教材中涉及到不少生理学与心理学知识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利用这些特殊的知识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可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指导他们掌握消除不健康心理的方法。而且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将不健康心理扼杀在萌芽中。比如,在“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在班内开展一个以“感恩母爱”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正式讲授教材内容之前,新设计一些与母爱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沟通,诸如,可让他们询问母亲在怀孕期间发生过哪些令人难忘的事情?感觉比较幸福的事情有哪些?遇到哪些困难,以及如何克服的?等等,并相互交流结果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享。接着,教师可告知学生人体疼痛的感觉分为多个级别,其中目前在分娩时所承受的疼痛为最高级别。通过教育和引导,不仅可加深学生对父母的理解,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养育孩子时的艰辛,并使其热爱生活与生命,进而形成感恩的健康心理。

二、提升教师人格魅力,言传身教影响学生

教育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与理论,还属于思想教育内容,教师应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具备高尚品质和健康人格。初中生正处于关键的思想发展和意识形成重要时期,周边事物对他们的影响较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和教师接触的较为频繁,影响力不同忽视。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以积极向上与饱满热情的态度去影响学生,通过提升个人人格魅力言传身教的感染他们,在无形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效果可能更好。例如,在学习“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时,教师可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关于我国森林状况和绿化方案设计方法的资料,以及调查本校的绿化情况,并绘制出本校的绿化方案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次性筷子和被砍伐森林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看到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想法?森林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讨论: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是否遇到过破坏环境的事例?破坏环境有哪些不良影响?是否知道哪些行为和举措能够保护环境?然后,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应以身作则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学校的草坪和树木,冬天给树木防寒,夏季浇水等。如此,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促使他们也积极参与到绿化活动中,从而形成健康心理。

三、营造良好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特殊的环境,情境创设能够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想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根据学科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能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为此,初中生物教学需以公平、民主的态度对待整体学生,鼓励他们学习,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其学会与人相处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由于初中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和敏感,教师应多爱护和关心他们,为其形成健康心理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教学为例,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入手,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分析动物的特征,以教材为基础适当延伸教学内容。教师为营造良好教学情境,可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长江白鳍豚的图片,告知学生它们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地球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物种绝灭人类不能漠然处之,原因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同时,当学生遇到难题或无法理解的知识点时,教师应耐心解答运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和预期,肯定与鼓励他们的表现,学会换位思考维护其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信任和尊重教师,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四、总结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11篇

目的-了解留守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使用SCL-90自测量表,对南充第十二中学校700名初中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回收了641份(占92%)。其中,参与测试的女生有效回收卷为317份,留守初中生的有效回收卷为338份。结果-不管是总分还是阳性项目数,留守女生都高于非留守女生;留守女生的因子均分每一项得分都明显高于留守男生,在“强迫”这一项因子中,所有留守初中生的均分都高于其他因子均分,留守女生的因子均分分数突出。与非留守女生和留守男生相比较,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如何通过中学教育实践活动促进留守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

留守初中女生;SCL-90量表;心理健康

留守初中女生是指父母双方或有一方外出打工超过半年,而与父母双方中的一方留守原居住地,或单独留守或与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留守原居住地的在校初中女生。这个阶段的女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显著的变化,身心发展迅速且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被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本文从中学这个立场,通过日常教学管理活动和心理测量,收集留守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如何通过学校教育促进留守初中女生健康成长。

一、调研数据分析

2016年10月-11月,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项目《留守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对南充市第十二中学校在校初中学生进行了SCL-90心理测试,测量卷发出700份,回收了641份(占92%)。其中,参与测试的女生有效回收卷为317份,留守初中生的有效回收卷为338份,为了进行比较研究,用SPSSforwindows19.0统计软件上机处理数据和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分组分析:留守女生与非留守女生,留守女生与留守男生,强调留守和性别因素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1.总分评分分析。90项症状清单(SCL-90)量表共有90个项目,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采取1~5级评分。评分规则之总分: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单项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上呈有“病状”。总分大于160,或者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表示呈“阳性”,被测对象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1)留守女和非留守女(见图1)

图1显示,在参与测试的317名女生中,总分大于160的留守女生67人,占比21.1%,总分大于160的非留守女生38人,占比11.9%;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留守女生有70人,占比22.1%,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非留守女生有45人,占比14.2%。数据分析显示,不管是总分还是阳性项目数,留守女生都高于非留守女生,与非留守女生相比,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2)留守男和留守女

图2显示,在参与测试的336名留守学生当中,总分大于160的留守女生67人,占比19.9%,总分大于160的留守男生53人,占比16%;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留守女生70人,占比20.8%,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留守男生46人,占比13.6%。数据分析显示,与留守男生相比,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2.因子分分布状况分析。SCL-90包括9个因子,每一个因子反映出个体某方面的症状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因子分等于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总分与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当个体在某一因子的得分大于2时,即超出正常均分,则个体在该方面就很有可能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本文为了研究需要,进行了下面的分析处理:将参与测试的每个学生的10个因子分进行计算,用因子分除以该因子项数得到每个因子的平均分:当因子均分=1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完全正常:1<因子均分<=2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有轻微症状;2<因子均分<=3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有中等症状;因子均分>3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有严重症状。将不同群体(例如,留守或非留守)的因子均分求和并除以该群体人数,得到群体因子均分不同群体之间,群体因子均分越高,该群体出现因子问题的比例越大。反之,出现因子问题的比例越小。

(1)留守女和非留守女(见图3)

图3对比图显示,留守女生因子均分在每一项的得分都明显高于非留守女生,在“强迫”这一项因子中,所有女生的因子均分都明显高于其他因子均分。这应该引起关注。

(2)留守女生和留守男生

图4对比图显示,留守女生的因子均分每一项得分都明显高于留守男生,在“强迫”这一项因子中,所有留守初中生的均分都高于其他因子均分,留守女生的因子均分分数突出。这一结果跟相关研究基本吻合。通过上面的数据和图表分析显示,与同龄的女生相比,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与留守的同龄男生相比,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如何帮助留守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成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与同龄人比较,留守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对比数据从留守和性别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因此,要找到为何留守女生这个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也应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1.留守造成的影响。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打工,留下的是祖辈或者留守女生自己在家,或者是留下父亲照顾女生,以上这些情况,让进入青春期阶段的留守女生无处了解青春期,有了困惑也不能及时解决。当身体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时,要么找不成熟的同龄人求助,要么自己独自承受,这些都加重了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2.留守女生特有的心理特点。从心理学上来说,女生的心理成熟状况比男生要早一到两年,留守女生特有的生活状况促使留守女生比同龄人更成熟,这些都会导致留守女生在青春期心理感受力比一般人要强烈,心理困惑更甚。另外,有学者认为,女生特有的心细、敏感、脆弱等特点也使其在学生生活中以及人际交往中出现相对高的焦虑感。

三、教育对策

(一)中学对留守初中女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中学对留守初中生,尤其是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常态化,实时跟踪留守初中女生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建立留守初中女生基本情况档案。每个学年入学季使用调研问卷对这些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收集,做到学校和班主任对每个留守初中生都有纸质档案资料。对初中生进行心理测试,得到留守初中生,尤其是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数据分析,这个数据并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档案中。档案建立以后,由学校、班主任、学校心理老师分别保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由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实时更新这些留守初中生的数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推动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常态化。很多中学根据发展需要设立了心理咨询工作室,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并没有正常开展,这一现象应由中学自身主动调整。不管是素质教育需要,还是学校教育活动正常开展,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迫在眉睫。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定期对初中生人群和特殊人群如留守初中生进行全校性的心理教育活动,更要对突出的个案进行针对性的教育。3.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每个学年的4月和9月分别进行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5月是中学中考的时间,6月是高考时间,在4月举办考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中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找到积极的方法应对考前焦虑和其他心理问题。9月是中学生入学季,可以在这个月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环境,学会如何处理新的人际关系。可聘请心理学专家入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校通过学校展板、校报、学生手抄报、学生主题黑板报、学生主题班会等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活动。

(二)中学促进留守家庭教育发展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对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初中女生的家庭教育缺失严重,中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充分发挥留守初中女生的家庭教育的作用。1.建立留守初中女生日常联系家长的工作机制。中学应每天通过班主任利用学校联系家长的通讯工具,如家校通,校翼通等方式,将留守初中女生的每天在校情况传播给家长,让家长每天都能掌握留守女生的学习生活动态,并敦促家长每天都关注留守女生的学习和情绪状态。2.定期指导留守初中女生的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在一般情况下,学校比家庭掌握更丰富、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和理论,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给家庭。中学可通过与家长联系的通讯工具,将对留守女生教育的一些指导意见传递给家长,指导家长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还可以定期对留守初中女生身边的监护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留守初中女生更多信息,并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将对留守女生的教育注意事项传达给监护人,促使监护人能积极关注和定期教育留守初中女生。3.建议家长能留下父母一方陪伴留守女生。对于青春期的留守初中女生来说,这个阶段她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父母一方,尤其是母亲对于留守女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陪伴和教育作用。因此,中学应建议留守初中女生的家庭尽量留下母亲陪伴孩子。

参考文献:

[1]曾红,ZENGYu.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3):124-125.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12篇

——望城街道中心中学“健康校园”创建活动总结

一年多来,我校认真贯彻青岛市卫计委、青岛市教育局《关于继续推进和完善创建“健康校园”活动的通知》精神,努力践行“笃学尚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办良心教育,享幸福人生”的办学思想,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健康校园”创建活动,做到了健康教育经常化、健康活动系列化、健康文化特色化。近期,我校被评为青岛市“AAA级健康校园”。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力推进“健康校园”创建工作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健康,其他的一切都是镜花水月。因此,我们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造就“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学业优良、能力突出”的合格中学生,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推动“健康校园”工作的有序开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艺体组、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食堂等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主抓、分管副校长专抓、全体领导干部共抓”的工作机制。由校长牵头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制订、落实了创建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创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例会,实施“一线工作法”,带领大家干,干给大家看,有效地促进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和培训,让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学校结合“爱眼日”、“无烟日”、“计划免疫”、“碘缺乏病”、“12、1艾滋病” 等宣传日的时机,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专题活动,通过张挂横幅,主题班会、黑板报、家长会、专家讲座、观看录象、收听校园广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健康教育图片展、举行健康教育手抄报比赛等形式,多渠道、多方位的对广大师生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让健康的理念深入学生心里,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此外,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学期对班主任、心理教师进行不少于2次的健康知识培训。同时,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校本培训,做到人员、场地、经费、设备落实,过程管理落实,考核评价落实。

(三)开齐上好健康教育课程。学校按照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心理课,通过“五个有”的落实(有课程、有教材、有教案、有教师、有评价),努力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教育效果。所有教师都能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科学、合理地把健康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学校心理咨询室全天开放,随时解答师生的心理疑问。学生健康教育的开课率达100%,学生基本健康知识普及率达100%。

现在,“关爱生命首先是关爱健康、全面发展首先是健康发展、用心成全首先是成全健康”的健康理念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

二、建章立制,优化环境,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一)完善制度。学校把“健康校园”创建工作纳入教职工绩效考核,完善了卫生管理档案以及“健康校园”创建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各种工作预案,有力地促进了创建工作的开展,确保了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2016年12月,学校被评为“莱西市应急管理示范校”。

(二)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在校园环境建设和健康教育方面,学校确定了“三先”原则:经费先投入、活动先安排、设备先保证。学校的校舍、餐厅、采光、照明、黑板、桌椅、卫生室、心理咨询室的配置等均达到标准。为保证师生的饮水质量,学校安装了设备先进的过滤净水装置,定期进行消毒、滤芯更换,学校供水系统每年进行2次检测。学校建设了水冲厕所,凡是有自来水的地方,都放置肥皂、洗手液,方便学生洗手。学校完善了食堂内部改造,配备一流的餐饮设备,设有消毒池、二次更衣室等功能区域,并安排专人管理,食堂设备、餐具定期进行消毒,食堂物资坚持定点采购。食堂从不出售“三无”、变质、变霉、不洁食品,每餐饭菜都按照规定留样备检。2015年,我校食堂被评为“山东省清洁厨房”。

学校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整个校园整洁美观、特色明显,人文景观布局合理、和谐高雅,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三、开展健康活动,搞好健康服务,提高健康水平

(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一直以来,我们把“健康校园”创建与“善与阳光”德育品牌创建有机结合,先后开展了“告别陋习,走向文明”和“好习惯养成系列教育”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健康教育和“健康校园”创建都是重要内容。学校建立了常规管理检查公示制度,由政教处负责每天进行一日常规检查,包括卫生、行为习惯、班容班貌、安全隐患等。学生个人卫生基本做到头发整洁,指甲勤剪,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同时,学校开展了环境卫生评优活动,各班划分了包干区,每天由专人检查。当日检查当日公示结果,成绩纳入班级考核,做为评先评优的条件。根据相关文件,我校制订了控烟实施方案,在教学区域、办公区域设有禁烟标识,杜绝在这些公共场所吸烟,努力建设“无烟校园”。健康行为与习惯的形成大大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2016年11月,学校的“善与阳光”德育品牌被评为“青岛市中小学十佳德育品牌”。

(二)以人为本,大力开展艺体健身活动。我校严格按国家规定安排艺体课程,认真开展“三课两操两活动”和“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活动时间和眼保健操、亮眼操的质量。学校定期组织校园艺术节、体育节、运动会、趣味运动会、拔河等文体活动,以及教职工“每天一节幸福课”活动、“每天两千米畅跑健行”等活动,提高全体师生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由于校园艺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2015年学校被授予“青岛市足球特色学校”荣誉称号。今年,我校代表队参加莱西市第二届 “市长杯”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荣获初中男子乙组第六名、初中男子甲组第五名、初中女子乙组第五名的好成绩,姜亦斐同学个人获得最佳阵容奖;参加莱西市“中凯地产市长杯”中小学生篮球比赛荣获初中男子组第五名;参加2016年莱西市第十四届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荣获初中女子组第八名。由于我校代表队在今年“市长杯”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中的突出表现,市教体局确定我校代表队份代表莱西市,参加明年三月份举行的青岛市第二十七届“可口可乐—市长杯”校园足球赛。

(三)开展健康服务,提高健康水平。在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基础上,我校积极联系驻地医院、防保所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有目的、有重点地为师生提供基本的健康医疗服务,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

1.对师生实施健康检查。学校为每个师生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全体师生的常规体检每年一次,学生的视力检查一年四次。体检结束后,卫生保健老师会及时统计师生的健康检查资料,作出科学的分析,给出相应的建议。

2.狠抓传染病防治。学校遵循“预防为主,堵源为重”的原则,重点抓了晨午检、隔离消毒、患者隔离治疗等工作,还建立了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切实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至今为止,学校未发生过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的事故。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13篇

心理健康学校工作计划1

 

  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帮助中学生培养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自觉性、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培养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个性品质;另外还帮助学生塑造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

 

  二、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和具体工作:

 

  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刚刚起步,拟实施以下工作和任务:

 

  (一)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室作为个别心理咨询的专门场所,它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关系到个别辅导的效果。好的心理咨询环境能使来访的学生降低焦虑,消除疑虑,愉悦情绪,达到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心理咨询室要做以下工作:

 

  1、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班级心理上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

 

  2、订购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刊物和报纸提供给来询和有需要的学生和老师阅读。同时还可以考虑购买一些心理图片,挂在咨询室里可以营造心理咨询室的气氛;挂到学校走廊或过道的墙壁上,可以起到心理知识科普的宣传作用。

 

  3、建立心理资料库,对前来咨询的学生的咨询档案加以归类和整理,进一步完善咨询室的功能。

 

  4、设立一个心理信箱,为有顾虑的学生或时间方面不便咨询的学生提供一个渠道。

 

  (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课或专题讲座

 

  1、各班主任根据本班实际可以在班会课上开展一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邀请安师大心理教育专家来我校作专题讲座。

 

  3、针对初三毕业班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开展一次中考前的心理辅导讲座。

 

  4、举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三)刊办心理小报或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增开心理小常识的宣传窗口

 

  学校的宣传橱窗是一个很好宣传窗口。利用高年级同学、配合,定期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出好有关心理健康的黑板报。为宣传学校的特色教育和学生了解一些心理知识和常识创造一个好的宣传平台。

 

  (四)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从更重要的意义上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和归属,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最后也要归结于此。因此,为了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时班主任提供班级中个别异常表现的学生及家庭情况,由咨询老师归类学生情况,不定期地通知有需要前来沟通的家长进行教育孩子方面的座谈和辅导,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我们工作的终极目标。

 

心理健康学校工作计划2

 

  为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让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凸显其亮点,本学期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我们以打造阳光校园,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总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全校师生心理不断成长,人格不断健全,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能勇于面对现实,勇敢挑战困难,以良好的心态快乐工作、学习、生活,真正做到开心每一天。

 

  二、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由校长杨向前直接领导,并由德育主任杨轶负责各项工作落实到专人负责,具体分工如下:

 

  1、德育主任杨轶负责全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筹划,校园文化的构建;

 

  2、薛萍老师负责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开设团体辅导、班级团体辅导、班级活动课辅导,学生信箱,个体咨询,青春期辅导;校园网络教师心语、学生心语等文化氛围建设;

 

  3、大队辅导员顾文娟、团总支书记顾卫东老师协作负责学生信箱,个体咨询,并搜集各种资料,布置“心理之窗”;

 

  4、班主任负责各班级学生的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三、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1、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组织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学习,提高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专业素质和品性修养,并能及时为本校的老师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2、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辅导需要帮助的学生,作好辅导记载。

 

  (二)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活动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化,紧贴在校学生心理实际,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围绕主题上好各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2、开放心理咨询室,星期一、三、五中午12:00——13:00,接待学生个别咨询。同时为班主任提供有消极倾向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密切关注,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

 

  3、办好“心理信箱”,及时收集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信箱里反映学生中的问题要通过班会、晨会、课间及时解决。达到一周一清,不留隐患。

 

  4、定期制作心理健康小报。每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至少每班一份,发动学生采、编、出稿,办成学生展示认识成果和交流心得的平台。

 

  5、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途径,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心理健康宣传专栏。

 

  6、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队会结合起来,落实发展与预防功能;尝试以队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思想及行动,并对家长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

 

  8、进一步完善心理辅导室设备的添置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增添有关图书杂志,方便学生阅览和教师借阅,进行自我调解。

 

  9、学生心理成长班主任负责全面推行:辅导需要帮助的学生,作好辅导个案记载。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3、建立问题学生心理档案。

 

  4、进一步完善心理辅导室设备的添置工作,增添有关图书杂志,并作好心理辅导书籍的登记入库。

 

  十月份:

 

  1、布置第一期“心理之窗”,开辟校园网络教师心语、学生心语等文化氛围建设。

 

  2、初一年级开设团体辅导课。

 

  3、具体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开放心理咨询室:每周一、三、五中午12:20——13:10。

 

  4、征集学教师成功的心理辅导案例,撰写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十一月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2、初二年级制作心理健康小报,选优展览,布置成第二期“心理之窗”。

 

  3、举办“我的闲暇时间展示会”主题班会课。

 

  十二月份:

 

  1、布置第四期“心理之窗”。

 

  2、各班利用班会、黑板报进行期末临考的心理辅导。

 

  3、总结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各案收集。

 

  4、完成相关记录簿册,整理归档。

 

心理健康学校工作计划3

 

  一、 指导思想: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 工作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加强每月最后一周心理健康班会课的指导与研究工作。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争取每个班主任每学期能专门开2次心理健康专题班会。

 

  3、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三、 具体工作

 

  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每周一、三、五下午咨询室有咨询老师值班。

 

  2、加强每月最后一周的心理班会活动课每月最后一周的心理班会活动课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学期要让心理班会成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阵地。根据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系列性、主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

 

  3、针对师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心理讲座心理讲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径,特殊的空间和环境能起到积极的放大式的教育效果,互动与沟通多种思想的融合是讲座的优势,所以应该加强校园心理讲座。本学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针对初一高一新生的适应学校生活的心理教育。(2)针对毕业班学生开展考前心理调适。(3)开展针对班主任的心理讲座。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心理诉求等进行介绍和讲解,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促进和谐班级建设。(4)利用家长学校授课宣传家庭心理教育的有关内容。

 

  4、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7、尝试开展网络咨询,开通心理咨询专用QQ,由专任教师负责全天候值班,解答不愿当面咨询的学生问题。@“阳光少年心灵驿站”QQ专号: **

 

  四、 每月重点工作

 

  九月份:

 

  1、 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 为迎接县市文明办检查作各项材料的整理工作。

 

  3、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重点:初一高一新生学校生活适应性心理教育)

 

  十月份:

 

  1、 初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2、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3、 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十一月份:

 

  1、 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教育”的有关内容

 

  2、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十二月份:

 

  1、 开展针对班主任的心理讲座。

 

  2、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元月份:

 

  1、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2、 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3、 各类资料整理、归档。

 

  三月份

 

  1、心理咨询室新学期宣传(主管校长国旗下的讲话)

 

  2、出一期心理健康宣传板报

 

  四月份

 

  1、 就特殊个案咨询与班主任交流

 

  2、 利用班会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3、校第三届百佳“阳光少年“评选工作开始

 

  五月份

 

  1、 初三中考考前心理辅导

 

  2、 高三高考考前心理调适

 

  六月份、

 

  1、校第三届百佳“阳光少年”颁奖大会(六一节)

 

  2、 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韩国;保健教育;学生健康增进计划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5-0004-05

韩国首尔市在2014年下半年提出了“让所有人都幸福的革新未来教育”的教育发展愿景,包括培养知性、感性和个性的创意教育,开启所有人发展潜能的责任教育,学生、教师、家长、市民的参与教育,安全和值得信赖的安心教育,沟通与支援相结合的教育行政协调五个政策方向。其中“安全又值得信赖的安心教育”是学生能在安全、平和、宜人的环境中以幸福的心态专心于学业与自我发展,与朋友开心享受生活的教育,是保障学生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承诺。2015~2017年,首尔市教育厅体育健康科每年基于首尔教育方向中安心教育的内容及要求,推出《保健教育及学生健康增进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丰富和充实了安心教育的理念。以下对2017年《计划》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并对其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计划的主要内容

该计划主要由致力于终身健康的系统化保健教育和保健教育支援体系两大部分构成,其中致力于终身健康的系统化保健教育的运转包含七个方面的内容,支援保健教育的体系包含七个方面内容。

(一)致力于终身健康的系统化保健教育

致力于终身健康的系统化保健教育包括七个主题:学校保健教育内实化;性教育的强化;建立保健教育、性教育、精神健康教育的咨询奖励;建立区域单位保健教育研究会;建立保健研究学校;建立性教育、精神健康授课研究会;提高保健教师的专业性和敬业精神。

1.学校保健教育内实化。推进方向有四大领域:其一,保健教育实施方案(见表1);其二,保健教育授课中应急患者管理对策及支援方案的配备;其三,校内教职员工间的协作及与保健教育相关的学生健康增进项目的灵活运转;其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的开发、灵活运用及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其五,为保健教育体系化运作提供行政、财政的支援。

2.性教育的强化。实施方针包括:提出性教育年计划,每个年级每年要实施15课时以上的义务性教育(包含性暴力预防教育三小时)等。实施方法为:确保性教育课时数,实施持续的阶段性的性教育;确保性教育财政预算及支援;强化性教育任课教师的专业研修;家庭、区域、社会相结合的性教育的活性化;定期监察及实施情况调查。表2显示了小学、初中、高中《国家水平标准》预期目标分类。

3.建立保健教育、性教育、精神健康教育的咨询奖励。通过建立学校保健教育、性教育、精神健康教育的支援,宣传优秀案例,强化保健教师的授课能力等。其推进方向包括有关保健教育的支援、监督部门的组成和运行、保健教育的支援建设等。

4.建立区域单位保健教育研究会。协会的建立旨在强化及内实化保健教育;通过摸索多样化的教授学习方法,提高保健教育的专业性;通过咨询、研修,挖掘优秀事例并应用于实践中。推进方向包括:构建区域单位保健教育示范授课协会(小学25个,初中14个,高中11个,特殊学校2个);开设保健教育示范公开课(小学、初中、高中、特殊学校至少每年要实施三四次)等。

5.建立保健研究学校。研究有关保健教育政策、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及教育资料的开发,继而普及、灵活运用其结果。推进方向包括:2017年教育部邀请的研究示范学校(1所);创意经营学校与健康增进典型学校间交流结果;建立心理健康学校;性人权教育运作。

6.建立性教育、精神健康授课研究会。通过授课研究会的运作,提高课程质量,开发典型课例,强化教职员工能力,继而培养对未来社会必要的创意、融合型人才等。推进方向包括性教育、精神健康领域研究,运营方针,研究会运营结果的应用方案。

7.提高保健教师的专业性、敬业性。推进方向包括:教职员工间要有效分工协作,校长要适当减轻保健教师的负担,且对未安排保健教师的学校进行最大化的人力支援努力,确保保健教育的财政预算以及职务研修;为全体教师安全应对能力的提高,实施教职工心肺复苏术教育。

(二)为了健康的学校、幸福的学生,支援保健教育

此部分内容分为七个子内容,分别为:学校保健支援讲师的运作,应急管理对策,强化学生精神健康管理,需要保护的学生管理,健康的体重管理(低体重,肥胖),保健教育优秀学校和人员的表彰;保健教育奖学资料的开发和普及。每个主题都包括基本方针、推进方向以及内容等。

1.学校保健支援讲师的运作。该制度的建立旨在促进保健教师授课过程中保健室管理及应急医疗体系的稳定运转,提高学校保健服务质量,为学生精神健康增进及吸烟预防、传染病预防管理等提供支援。2017年3月~12月(放假期间例外,8个月)期间实施。运营规模为47个学校(时间制讲师46个,全日制讲师1所)。对象为45个班级以上或在籍学生数超过1500名的学校,运营类型包括全日制讲师、时间制讲师。

2.应急管理对策。其推进方向包括应急预案的建立、组织结构关系、相关制度的建立。应急措施分为:不危急但是需要护送至医院的情况;危急且需要紧急移送的情况;建立保健教师不在时(出差等)应急患者管理方案。另外指出以学生为对象实施应急措施教育及心肺复苏术的教育、学校内应急体系中组织保障、学校保健室药品保管及管理方案。

3.强化学生精神健康管理。寿命期待值的增加和家族类型、生活样式的变化,使得学生的健康问题不仅是生理上的,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抑郁、自杀、焦虑等情绪、行为上的问题也在增加,因此对这方面问题的早期发现及加强预防性教育等尤为重要。学生精神健康增进管理主要推进方向是实施学生情绪、行为特征监测,对学生情绪、行为特征监测结果的干预措施两大方面。危机等级分类管理的方案如表3所示。

4.需要保护的学生管理。基本方针是通过学期初的学生健康情况调查,掌握学生的健康问题,通过个别面谈和定期的健康咨询来保障需要保护的学生的安全又健康的学校生活。其推进方向包括学期初(3月)通过与家庭联系实施全体学生健康情况调查:第一次,由班主任通过面谈识别健康异常的学生,将名单递交保健室;第二次,由保健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咨询后形成“需要保护的学生”的名单,并将学生名单、注意事项、安全指导方法告知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注意保护学生隐私问题。应急患者出现时,为了能够及时联系到家长,学期初的调查问卷中应包含监护人的同意书、联系方式、希望护送至的医院等信息。

5.健康的体重管理。健康的体重管理是对儿童、青少年肥胖导致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动脉硬化进行的预防教育及肥胖管理等。其推进方向包括:在形成健康行为的学龄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强化肥胖学生的健康管理,建设小学、初中、高中肥胖管理健康教室,学生的体重管理工作每半年提交一次报告。

6.保健教育优秀学校和人员的表彰。挖掘、褒奖有卓越推进成果的人,进而刺激学校保健政策的发展,激发有关人员的士气。其表彰种类包括有关保健教育方面、口腔保健方面、性教育方面等等。

7.保健教育奖学资料的开发和普及。包括通过保健教育教学、学习等资源的开发,普及并深化教学改革等。

二、计划的特点与思考

保健教育对养成青少年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国内对青少年吸烟饮酒方面也有较多相关研究,都说明保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如青少年学生吸烟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的情况较为普遍,学校应针对青少年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减少吸烟饮酒对其的危害[1]。青少年中发生吸烟、饮酒和成瘾类药物滥用情况不容忽视,故根据青少年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2]。李奎英[3]在韩国第九次(2013年)青少年健康形态在线调查(研究对象为16个市、道,中学共799所,72435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选取前一年接受保健教育的62425名(86.2%)和一次都没有受保健教育的学生10010名(13.8%)进行比较)中发现,接受过保健教育的学生幸福感高、重视早餐、做更多的体育运动、更有效保持个人卫生,而且吸烟率、饮酒率明显低于没有受过保健教育的学生。韩国首尔市提出的《计划》形成了系统的思考,其如下几个特点对于我国青少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工作的推进有借鉴意义。

1.重视青少年正确的性价值观的树立

我国在青少年性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归根结底在于教育主体即教育者没有对教育者的性观念做好价值引领”[4]。青少年在性发育方面尚未成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自律、判断力等方面处于不成熟的状态,所以这个时期树立学生有关性的正确认识和价值观,实施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5]。韩国首尔市在2015年保健教育计划中曾提到过学校性教育标准案的开发和普及,而在2016年则进一步通过国家层面的《学校性教育标准案》推进学校系统化的性教育。其中包括把部分性教育与相关的学科教学联系,形成系统化的性教育过程,每年必须进行15课时以上的性教育。此次计划中涉及请外部讲师及外部专门机构进行性教育时的注意事项。如:通过事前访问性教育机构,检查性教育项目及教育环境;外请讲师在进行性教育时,班主任要在现场;外部专门机构进行教育体验活动时,要保障安全教育及管理秩序;进行教育体验活动时,对不愿意参加的学生进行其他教育项目等。这一系列措施都旨在保证学生能够从可控的专业渠道接受高质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性教育。

2. 加强学生精神健康的管理

儿童、青少年期生理发展迅速,性方面也渐渐成熟,但是社会性、情绪方面还处于未成熟状态,在发展方面可以称得上是精神健康危机的时期[6]。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朝鲜日报,2013.2.7)曾指出,在648万2474名调查对象中,需要咨询、管理的学生占16.3%(1054447名),在这些需要关心的群体中,需要进一步咨询等集中管理的学生占4.5%(223989名),数据显示,韩国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问题达到了高危险水平。因此,该计划制定了精神健康危C等级分类管理方案,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学生精神健康问题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并建立了校内外一体化的精神健康管理机制,实施统合的、集中的管理。此次计划中提及学校内的检测从2017年开始使用新的测量工具(小学CPSQ-II,中学AMPQ-III),而避免了其他标准化测量工具的重复性使用。而且此测量工具在基本的学生情绪、行为特性外,增加了反映积极性格特性的调查问卷,使之对学生的健康的成长支援和班级共同体亲密性的强化能有所帮助。检查方法主要采用在线检测,或根据学校情况进行书面检测。这些措施更加持续、全面、广泛地加强了学生精神健康管理与心理疾病的预防。

3. 重视应急患者的急救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急患者的院前急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对学校急救现状也进行了一些调查。有学者指出,我国70 %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 80 %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这些特性事件如果没有很好的应急及预防措施,很可能会大面积地传染和流行[7]。如王菊英在针对龙岩市132名大中专学校和部分中小学医务人员实行急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现状与需求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对急救技能培训的需求达到90.9%[8]。很多研究均表明了应急治疗的重要性。韩国教育部发表的2015年学生主要传染病发生的频度显示,流行性感冒(69.2%)、水痘(15.3%)、流行性腮腺炎(10.0%)、手足口病(2.7%)等每年都有增加趋势,另外,还有结核病、新种类的流感,中东呼吸症候群MERS等新种传染病。此次《计划》中包含了应急治疗及需要医院护送的情况表,详细罗列了一些疾病的区分、应急症状、接近应急症状的反应,并分情况规定了护送程序、组织保障等。在此次计划附录的保健业务变更事项中也显示出对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的重视,通过《学生传染病预防综合对策》的推进,阻断校内传染病的传入与扩散。

4.关注保健教师专业发展

在过去,保健教师主要担当身体检查、传染病管理、预防接种等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焦虑、不安等心理健康问题,性暴力、性问题,吸烟、饮酒,肥胖等健康问题逐渐多样化。当这些成为社会化的问题时,社会将责任附加于学校,而学校在无政策性支援的条件下,考虑到与健康相关,就认为是保健教师的责任。因此,保健教师们常常面临没有实质性的协作关系及团队支撑的情况,长时间一个人负责所有事情[9]。韩国首尔市2017年颁布的《保健教育及学生健康增进计划》中提出,学校保健工作是师生员工健康的主要保障,学校要适当减轻保健教师的业务负担,加强教职员工间的协作能力。同时,在未安排保健教师的学校及超大型学校中要努力安排保健教育人员,并开设分水平的课程及有创意的体验活动等。另外,学校保健实习讲师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保健教育的普及面和质量。计划中还列出了首尔教育厅职务研修和自律研修运营计划以及学校保健振兴院职务研修和自律研修运营计划,并详细列出研修时间、过程、对象及主要内容,旨在促进保健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支愧云, 陈永进. 青少年学生吸烟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的现状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 2008, 24(2): 95-98.

[2]谢冬怡, 布坤涛, 梁筱健,等. 佛山市青少年吸烟饮酒和成a类药物滥用行为调查[J]. 中国校医, 2007, 21(5): 523-526.

[3]???.????? ?? ???? ?? ?? ? ???????? ???[D]. ?????????,2015.

[4]张轩. 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7(1): 15-17.

[5]???. ?? ??? ??? ??? ?? ???? ??? ??? ??[D]. ???????????, 2016(4) .

[6]???. ??・???? ????? ?? ??? ???? ?? ? ????[D]. ??????????, 2014,12(3): 147-158.

[7]武丽杰.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J]. 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9):769-770.

[8]王菊英. 学校医务人员对急救技能培训的需求调查[J]. 中国校医, 2010, 24(9): 711-71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第15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在上级教育部门及学校的指引下,针对我校学生心理特点,围绕学校“学生人人心理要健康”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工作如下:

1、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系统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调节方法的主要途径。本学期我校在初一二每周安排一节心理健康课,初三间周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充分利用了《新版中小学心理健康实验教材》,并将教师学到的心理团辅技术运用到课堂,房树人绘画、OH卡牌故事接龙,催眠的花园,拍卖会等,使心理健康课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同时,由心理健康教师讲授《生命的意义》《生命之旅》两次校级公开课,课上,学生在生命的抉择时潸然泪下,感悟颇深,得到听课教师和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2、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

本学期在全体班主任的配合下,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一共进行了四次。各班任在认真学习心理团辅和《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操作指南》基础上认真指导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起到了全员参与心理健康工作的目的。

3、加强学习培训

教师队伍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保证,教师的心理素质将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一项工作做好必须有一名好先锋,政教主任看充分意识到开展这项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真学习,自身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尤其是在近两年来积极自费学习OH卡牌辅导、绘画艺术治疗、GPRS行为模式测试等心理诊断、咨询、辅导技术,之后积极对中层领导和班主任教师进行培训,采取传帮带等形式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了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及实践技能。尤其是学校购置沙盘以后,政教主任兼心理健康教师,有时在时间上会影响沙盘活动的开展,他主动承担了心理沙盘培训课程,使得各班主任均可起到个体沙盘创建的陪伴者作用。

4、举办心理讲座

我校积极利用家长学校为老师、家长、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在初三学生毕业之际,我们为初三学生举行了两次考前放松的讲座,使学生在考试之前拥有好心情,轻松上考场。本学期我校在家长学校期间各班都安排了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之后由政教主任做了《跨越人生的栏杆》的心理教育讲座,赢得了师生的认可,积极推动了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进行。

5、建立、完善心理档案

本学期我们首先建立初一新生建立心理健康基本情况档案,使班主任、心理老师及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并重点关注筛查出的问题学生,帮助他们进行及时的心理调适。同时完善了初二、初三年级的心理档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监控自我完善,为学校心理辅导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收集信息,尤其是初一二每个学生均进行了十二份心理健康测试,从不同层面了解学生,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并予以追踪调研,确定了调研主题《榆次北梁初中单亲学生心理状况研究》。

7、继续开展心理咨询

我校心理咨询室在午休、活动时间和晚餐对学生开放,每天不少于2.5小时,我们严格按照咨询流程进行咨询,使学生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今年我们为我校学生及家长做了大约13次的心理咨询,内容涉及学习困惑、交友疑虑、青春期成长困扰、行为不良、厌学等,例如我校初一某班一学生不愿来学校上学,周一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周二孩子就打电话告诉父母,要求来学校接回家,并威胁家长如果不来接就离家出走,心理健康教师通过“房树人”绘画技术与该生交流,发现其性格上具有非常热心的特点,使其认识到只要主动交流可以交到许多朋友,通过不到半小时的沟通,该生愿意留下来,心理沟通起到了效果。一名女生由于考试焦虑影响了学习,通过OH卡牌抽取使问题得到解决,第一张抽取是存在的问题、第二张牌是问题产生的根源,第三张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面谈咨询、沙游辅导、催眠等方式,及时调整了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维护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预防了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

8、进行心理图书漂流活动

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拥有藏书300多册 ,我们利用阅读课、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心理书籍阅读,到目前为止,全校所有班级已全部进行了轮流阅读,部分图书还在借阅中。通过阅读,不仅广泛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而且还促使同学们掌握了大量的有关心理调试的技巧和方法,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9、开发心理信箱

由学生信任的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予以及时解答,并为学生保密,帮助学生健康发展,消除了学校一些安全隐患,做到了为学校规范化办学保驾护航的作用。

10、迎接“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