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

农业会计论文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通过对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思考,研究其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影响及如何加强管理,提高单位预算编制水平和使用的效益。

2002年上海市财政局率先启动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内容的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体制的改革,这是一次在财政支出管理方面深层次、根本性的改革;部门预算改革是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目前所编制的部门预算包括一般预算和专项基金预算,全面反映一个部门的所有收支情况。

1财政部门预算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

实行部门预算,将预算支出按部门和支出项目进行分配,同时支出与收入挂钩是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这一改革,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要相应地做出改变,传统预算编制方法必须进行改革。

1.1财政收入预算编制不合理

原有的预算体制不重点考虑各预算单位的收入预算,造成了单位预算编制时重支出轻收入的情况,不利于各单位从全局出发考虑一年的工作和总的收支平衡及效益。从而造成一个部门内各预算单位间资金分配的不平衡,不利于部门整体工作的统盘考虑。同时由于预算收入编制的不全面性造成部分预算外资金的监管失控。

1.2财政支出预算编制不合理

1.2.1预算编制较粗以往上报的预算只是按项目分类,即分成基建、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国防等20多类,预算也没有细化到三级单位,难以审核,导致在预算中经常出现上级挤下级、行政挤事业、人头费吃专款的现象。另外,预算编制是跨年度的,许多突发事件特别是农业科研单位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实施预算时,可操作性也因此大打折扣,常常造成预算刚刚确定,甚至还没有确定,具体预算执行单位就要求更改预算内容或追加预算。

1.2.2预算资金到位时间过长各项预算要先分配给财政局各职能处室,各职能处室再进行二次分配,财政局各处室再分配到预算主管部门,最后才到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这种分配方式导致资金下达时间拖得很长;使得具体执行预算的单位在核算时常常出现由于时间性差异导致的会计信息滞后甚至于不真实。

1.2.3有限财政资金重复投入原有的预算体制由于一个部门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向各委办局同时申请同一个项目,如同一个农业科技项目既可以向农委申请也可以向科委申请,如同获批准则一个项目可以同时获取两笔财政资金资助,造成预算资金的重复投入。

1.3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原有的预算体制使得各部门、各单位使用财政资金采购货物和劳动力的行为都是各自分头进行的。因此采购过程不透明、不公开,随意性比较强;部门零星采购成本偏高;同时不利于规范企业竞争和形成统一的市场等,使得有限的财政资金得不到高效率的使用。可见,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是保障部门预算顺利实施的有效手段。

2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调整

2.1由部门预算改革引起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调整

部门预算要求反映部门所有的收入和支出,涵盖所有的预算资金。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预算会计应以预算资金全貌为对象,不能有遗漏,因此,部门预算的实施对部门预算主管部门的职能、预算单位的会计制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2.1.1取消预算主管部门的拨款账户,实现预算与监管分离传统预算中主管部门是财政与预算单位资金的中转站,主管部门也有财务功能,而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财政资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1]给预算单位,取消主管部门的拨款账户,主管部门专注于做好部门预算,资金监管由财政部门实施,真正实现预算部门与监管部门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财政资金的直接划拨使得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有了根本的改变。①资金不入本单位账户,没有实际货币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只是根据财政付款通知书入账;②财政经费直拨给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给单位总的资金运作带来更高的要求,部分单位有大量可调配的闲散资金成为不可能;③主管部门打时间差,挤占下属单位预算资金成为历史。监督本单位严格按照预算时间和预算金额执行项目成为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

2.1.2预算单位收入单一化原来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科研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交款、其他收入[1,2],而按照事业单位改革及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收入应与行政单位的收入一样,都为财政补助收入,没有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交款、其他收入等项目,即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为纯粹的非盈利性的、公益性的事业单位,除了财政收入应该没有其他收入。

2.1.3预算单位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的核算要实行报账制单位承担的中央有关部委或其他单位下达的项目经费计划不宜作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收入入账,而应将承担项目的支出明细纳入下达项目的单位账户核算,使每个预算单位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一一对应,便于对预算的执行进行考核,也便于财政部门对其进行监管。

2.1.4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账户上不留预算结余资金,执行预算后的结余资金留在国库账户上通过近几年财政预决算,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要进一步明确大收大支的概念,做到当年预算资金当年用完,项目力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合理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

2.2由政府采购制度引起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调整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是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凡是列入政府采购计划、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货品或劳务,均由政府采购部门组织对外采购,财政部门通过国库直接向供货商或劳务提供者支付款项。因此政府采购资金的有效运作就成了预算会计的一个新的重要核算内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许多采购项目,既有财政预算资金,又有其他资金,这就需要核算时分清来源,分类核算。另外,政府采购物品的价值按转账通知流入预算单位,但货币资金却不实际流入流出单位,会造成预算单位收支过程中价值流转和资金及实物流转的脱节。为此,要改革传统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体系和具体操作办法。财政部门不再按照预算下拨经费,而是按照批准的预算额度和采购活动的履约情况直接向供应商拨付货款,由于这部分支出采用直接付款方式,因此,应按照实际支付的“采购合同价”确认本单位财政收入和支出,单位预算会计可以根据支出数直接办理决算。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预算单位应根据财政部门提供的付款凭据进行资金核算,根据采购物品入库情况入账,在报送会计报表时既要提供资金的收支情况,还要提供采购物品的到位情况,从资金和实物两个方面报告并与采购部门的结果核对。如果采购物品实际价格大于预算额度则要运用单位自有资金予以弥补,并分不同资金渠道列支;如果采购物品实际价格小于预算额度则要向财政部门申请解冻资金或重新采购新的物品。而政府采购的预算额度由于预算资金不直接到预算单位,所以预算单位的具体账面是不反映的,要靠会计备查簿来反映。因此要在预算时充分调研,合理的编制政府采购计划,尽量减少预算与实际采购的差距,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2.3由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引起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调整

财政单一账户的设立,使得资金统一结算、统一财务管理成为必然。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实行,改变了预算资金的流转程序。传统的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到财政收入、总预算会计向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拨出经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收到总预算会计拨入经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向财政总预算会计上缴预算内外收入及向下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转拨经费等业务的发生及其会计核算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核算原则已由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工资已由财政通过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职工工资卡方式直接支付,此时,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只要在收到财政入账和拨付通知单时做一笔财政补助收入,同时做一笔事业支出即可。财政部门将对财政支出资金实施的全程监管,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监控对象已延伸到三级预算单位,财政支出就是实际的购买性支出或转移支出。各行政单位由于只是政府组成部分,其所有的资金都是财政资金,都要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收付,其资金活动已通过总预算会计反映。因此,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可以说是总和分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政府会计,其会计目标是为财政管理服务。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除了财政资金外还有其他性质的资金,这部分资金收付不需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其会计系统的独立性相对较强。只是由于与政府会计有相同的非盈利性、公益性特征以及近阶段我国农业科研事业预算单位的实际情况与财政总预算会计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但是,这种状况是过渡性的,随着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与行政单位的会计制度必将逐步并轨。

3完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3.1进一步树立预算的法律权威性

经批复的部门预算是政府总预算的组成部分,是按《预算法》规定的程序编制,经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实施的,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预算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经规定的程序审批无权修改。必须树立预算的权威性,杜绝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和规模、随意发指令调拨资金等行为,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尤其要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做到编制时认真、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执行时严格遵守制度不随意变更,避免审计时不必要的麻烦。

3.2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支出定额

制定预算支出定额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比较科学合理的业务工作量化指标体系,才能测算确定单项业务工作的定额标准。首先,把经费支出按性质划分为基本人员经费支出、基本业务经费支出和项目支出三大部分。其次,对业务工作的内容加以分类归纳整理,逐类制订业务支出定额。这样可以避免每年编制预算时的重复劳动,对于有支出定额标准的一律按支出定额标准申报和审批预算,使得财政预算更为合理。

3.3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要规范预算编制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规范预算编制,是保证部门预算完整、真实、科学的基础,是加强单位预算管理,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的必要前提。逐级汇总便于主管部门统盘考虑本部门内的总体工作重点和工作规划,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3.4加强预算编制过程中部门之间的沟通,保证部门预算服务于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从近几年的预算编制工作情况来看,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至少应有2~3月的时间与各级单位、业务部门直至各课题组进行广泛的研讨和沟通。通过这个过程,尽可能地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最重要、最急需的项目,改变传统的盲目的“基数加增长”的经费分配模式,强化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合作,逐步调整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提高单位中心工作的资金保障力度,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做到零基预算。

3.5共同努力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

财政部门也应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研究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体制改革后对农业科研事业预算单位会计制度的影响,实行部门预算、推行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三者联动关系,尽快研究制订与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农业科研事业预算单位会计制度,从根本上确保预算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会计队伍的建设,完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1]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66-82.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对于农业企业自身发展的新需要不能够适应

随着不断建立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的农业企业会计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在这个计划经济时代只是按照计划的被动执行,由政府按照一定的价格对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统一进行收购,而并不是直接进入市场流通。原本的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能够对现代市场的要求满足,会计信息质量部高,不能够提供依据为企业的决策者进行工作决策。

(二)会计信息存在失真

各个行业的会计信息都会因各种可预料的或者不可预料的原因而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失真的情况。而农业企业也是同样如此,农业企业导致会计失真都是由于其特殊的自身原因,一方面,自然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对农业企业的生产过程造成影响,人类是难以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进行预测的,由此则造成的了灾害性的自然条件非常容易对农业企业的生产过程造成影响,因此,很难准确的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计量和统计,由此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另一方面,家庭农场一般都是自己对相应的生产任务完成之后所剩余的农产品进行支配,对于家庭农场来说,农业企业的会计信息并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由此导致激励机制缺乏,从而使会计信息的失真进一步加剧。

二、对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完善的总体思路

(一)在会计计量方面

对农业企业的会计计量方面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以及相应的会计制度都并没有进行专门的规定。但是通过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能够看出,当前对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我国农业企业都是只能够采用历史成本法。因此,需要对农业企业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进一步的完善。

(二)在会计确认方面

农业生产不仅是具备自己的一些特点,同时其紧密的与自然和经济联系着,这就决定了相比其他企业行业而言,农业企业的会计确认更加的复杂,特别是对生物资产的确认。国内目前并没有相关准则和制度规范来对生物资产进行确认,由此则给农业企业会计确认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对相应的会计确认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生物资产确认的部分制度的建立健全可以参照国际上相应的会计准则,同时需要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由此而制定农业会计核算制度,从而提供参考依据为会计确认。

(三)在会计记录方面

会计记录主要是针对会计账户的设置问题,农业企业会计核算中不仅仅需要对与其它行业具有共性的会计科目进行设置,同时还需要对反映农业特殊性的会计科目进行设置,主要包括:农产品、幼畜及育肥畜、应收家庭农场款、应付家庭农场款、生产性生物资产、种植业生产成本等。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一)无法与农业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从农业企业本身的角度来看,如今的农业企业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一般按计划进行,收获粮食后由政府统一收购。农业企业并不直接向市场提供农产品。在目前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经营活动范围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仍然执行《农业企业会计制度》,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更不能保证农业企业会计核算资料的质量。并且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都需要农业会计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会计处理手段落后

农业是人们对动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自然再生长过程实施控制和强化的过程,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为前提的经济再生产过程,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构成了农业的根本特点。这一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使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及其会计核算较其他行业更为复杂。不同地区、不同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有可能不同,这加大了农业会计处理的复杂性,具体表现为:一是农业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复杂性;二是农业生物资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成本核算的困难性;三是农业会计标准具有多重性。目前的农业会计处理手段难以满足复杂的农业会计业务需要。

(三)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人类无法预测和预防一些不利自然事项的发生,不能对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因此无法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的会计计量与计录的准确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此外,作为土地承包者的农户、家庭农场,在自主经营的模式下,完全可以自己占有、支配完成承包任务后的剩余部分,而反映农业生产活动会计信息的准确与失真对各承包户的利益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利害关系,利益激励机制的缺乏进一步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四)不能适应农业企业自身发展的新需要

从农业企业本身的角度来看,如今的农业企业与以前刚开始实行《农业企业会计制度》时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那时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一般按计划进行,收获粮食后由政府统一收购,农业企业并不直接向市场提供农产品。在目前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经营活动范围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仍然执行《农业企业会计制度》,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更不能保证农业企业会计核算资料的质量。并且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都需要农业会计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问题随之出现,目前的农业企业社会责任所要求内容更为复杂多样,包括企业收益的社会贡献、对社会公益的责任、对人力资源的责任及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责任等。由于农业会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当这些事项没有进入市场,不以交易形式发生时,便要求企业在提供这些信息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农业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体现在服务客户、关爱员工、注重环保、回馈社会等具体的责任实践欠缺,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理念,农业企业尚未将其落实到管理体系中去。责任管理要低于责任实践,说明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落后于责任管理。

二、改善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总体思路与方案

(一)有针对性地制定会计确认标准

由于农业生产活动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结合,其许多特征又决定了农业企业会计确认的复杂性和差异,其中关于生物资产的确认尤为复杂。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均未对生物资产的确认做出专门的规定,《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关于生物资产的确认规定,企业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能确认生物资产。第一,企业因过去的交易结果拥有或控制该资产;第二,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三,该企业的公允价值或成本能可靠地计量。我国可以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中关于生物资产的确认,针对具体的生物资产(种植业农作物资产、林业生物资产、畜牧业生物资产、渔业生物资产)制定不同的确认标准。

(二)在会计记录方面

会计记录主要涉及到会计账户的设置问题,在农业企业会计核算中除了需要设置与其它行业具有共性的会计科目以外,还应设置反映农业特殊性的会计科目。

(三)在会计报告与披露方面

现在尚未制订农业活动会计准则和农业会计核算办法,因此缺乏农业活动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按照普通会计事项的披露政策。根据农业活动的特殊性,仅仅像对待普通的活动一样来报告披露农业活动会计事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减少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使投资者对农业活动有全面的了解,必须制订可行的农业活动的报告披露政策。

(四)加强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农业企业加强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意识,需主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推进环保技术的开发与普及。对这部分经营者来说,是要求他们对农业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和损失进行流水账式的记录和反映,以便为农业公司系统的会计核算提供翔实的原始资料。

(五)强化农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知识要素和知识产业的创新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从系统观来看,知识经济系统中的第一推动力是科技创新。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培育自己的世界品牌。而创新的能力和储备与研究开发的投入息息相关。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合理使用是农业企业一项重要经营管理决策,它关系到农业企业长期、持续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随着研究开发支出的大幅度增长,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

一、农业企业研究开发过程的介绍

农业企业的研究开发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技术引进,自主研发(内部研发)、合作研发。与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相比较,国内农业企业还没有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整体上自主创新的能力薄弱。较多农业企业处于对外部的依赖,内部研究开发支出较低。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我国农业企业逐步实现研究与开发支出内部化,研究开发的支出必然增大。

二、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的特征

研发活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具有投资活动的一般特性,即时间性和风险性。农业技术研发活动又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量困难

知识的投入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知识的创造和投入并不一定代表与经济相关的知识存量的增加。这是因为:(1)研发成果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力需要时间,有的甚至经过数年才能取得正的现金流量;(2)知识本身就是无形的、难以量化的,从而也是难以计量的;(3)新知识的投入有可能导致原有知识存量中的部分知识陈旧过时甚至失效。这就使得知识的累计投入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的关系。因此,对农业企业而言,研发活动的确认和计量具有很大的弹性。

(二)具有比一般投资活动更大的不确定性虽然风险是投资活动的一般特性,但由于研发活动是建立在新的科学知识或技术原理基础上的高度激烈的商品和技术竞争,只有在研发成果可以转化为商品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收益,因此,研发活动具有的不确定性远远大于其他的投资活动。研发活动的风险主要包括:(1)技术风险。由于受技术规律、技术垄断、产品标准化等方面的限制,研发成果不可预测,有失败的可能性。(2)经营风险。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瞬息万变,农业企业的管理者在确定研发活动的发展方向时出现失误、资金渠道不顺畅、技术骨干离职等因素,都会导致研发活动半途而废而无功而返。(3)行业风险。如果同行业竞争者的研发活动领先于农业企业,或者农业企业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工作不到位,则意味着农业企业竞争的失败。(4)环境风险。如社会意识形态、法律及生态环境、国家政策、重大政治事件等,都会给农业企业的研发活动带来风险。

三、对新会计准则中研究和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变化的评价及其影响分析

旧的会计准则要求研究与开发支出全部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新的会计准则要求对研究与开发支出区分研究支出与开发支出,在“研发支出”中分“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行明晰核算。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现的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在一定条件下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做法与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一致,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

有条件的资本化本身比单一的费用化或是单一的资本化更合理,这对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将产生积极影响。

(一)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是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研究活动是一种初步的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基础阶段,能否带来经济效益非常不确定,而且受益对象不明显,而开发活动是将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比研究阶段更进一步,带来经济效益的确定性高,所以将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在开发成功时进行将其资本化,不成功还是进行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这比单一的费用化或单一的资本化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二)符合资产的定义

农业企业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当然是一项过去的事项,它不是为了取得本期的利益,而是为产生未来的经济利益,当研究开发成功时,就可以成为农业企业的一项资源,也能够被农业农业企业控制,并且在开发过程中的成本也可以可靠计量,显然符合资产的定义。

(三)更好地协调谨慎性与相关性原则

单一的费用化能很好地遵循谨慎性原则,但损害了相关性原则,而单一的资本化能很好地遵循相关性原则,但又忽视了谨慎性原则。一定条件下资本化能很好地协调谨慎性与相关性原则,既可以避免费用化带来的资产低估,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本化所带来的风险。

(四)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经济紧密地与世界经济融合起来,世界各国间的投资和对外贸易更加自由化,环境的变化就

必然要求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采用一定条件下资本化的做法与国际会计准则及英国会计准则规定的做法相一致,这样,可以缩小与国际之间的差异。因此,一定条件下资本化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对比2001年的相关会计准则规定,新准则关于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必然能够更好的促进农业企业投入研究和开发项目,提高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长期成长能力。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农业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农业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与之相伴的则是农业企业加大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投入,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农业企业支出中的比重日益增大。

笔者认为,研究与开发支出的资本化仍对降低农业企业税收负担产生积极作用,因为根据2008年1月日施行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资本化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在摊销时仍可加计扣除。从另一方面看,费用化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结果可能扭曲企业的决策,导致错误的收益衡量。研究发现,费用化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处理方法,往往导致企业价值被低估。相反,部分研发支出的资本化能增加农业企业的资产,农业企业财务状况也会一定的程度有所好转。对于试图进行外部融资的农业企业来说,这无疑能降低负债比率,增加农业企业的融资信心,提高农业企业的商业信用,帮助其扩大融资渠道。而且,从长期来看,加大增强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和开发支出必然能让农业企业在以后的长期内受益。虽然旧的会计准则依然有效,新的会计准则只在一定范围适用,但是新准则对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将产生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摘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农业企业同样需要依靠科技提升竞争力,增加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成功与否将成为农业企业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将促使农业企业越来越重视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农业农业企业总支出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

关键词:农业企业技术;开发支出;会计处理;费用化;资本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63号.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实验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1-0153-01

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农业高等院校都是综合性大学,除了跟农业相关的学科外,还有许多跟农业关系不大的学科和非农学科,甚至有些非农专业的招生人数超出了农业专业的招生人数,如经济管理类学科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财务管理专业、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特别是会计专业,是许多农业高等院校的王牌招生专业,不仅招生人数众多,而且录取的分数始终处于各专业前列,体现出很强的专业竞争力。但农业高等院校毕竟从农业起家、从农业发展起来的,农业的底子厚、基础扎实,农业综合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最强,师资力量最为突出,其他非农专业尽管发展很快,但历史底蕴较差,无法和传统的农业学科相抗衡。因此,在农业高等院校中如何建设会计专业,使得会计专业具有农业特色并且呈现出独特的农业竞争能力是会计专业负责人和其他相关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1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现状

1.1在课程设置上雷同

当前,农业高等院校在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和其他财经类院校的设置雷同,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差异性,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基础课,甚至专业课都相差不大,公共基础课雷同还是可以理解的,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特别相似就说明培养方案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现在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资产评估等课程和其他财经类学校所开设的基本一样,没有任何区别,没有体现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如果农业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不体现出农字,那么学生和其他财经类院校毕业的学生相比其竞争优势就无从体现,只会产生竞争劣势,从而造成就业困难。

1.2实验实践教学雷同

当前,许多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实验实践教学的设计上和财经类院校相比也有很多雷同性。在实验教学上,所购买的软件基本上一样,所举的例子没有体现出农业特色,绝大多数案例均为非农企业和非农上市公司。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雷同现象,实习基地都是非农企业的工厂和车间,学生实习过程中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深入基层的决心和动力,和农业接触的较少,没有起到应有的实践作用,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佳。

1.3毕业论文设计雷同

此外,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上,农业高等院校和财经类院校也存在雷同现象,毕业论文的题目大同小异,没有体现出农业会计的特色,都是大而全的题目,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引用的参考文献和农业没有多大联系,引用的数据都是非农上市公司的公开报表,然而针对这些数据展开分析,发现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结果造成全国毕业的会计学生都在写雷同的论文,没有创新性,没有农业特色的成份在里面,形成不了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毕业学生的独特优势来。

2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策略探讨

农业高等院校建设会计专业一定要有新思路和新观念,要突出一个农字,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建设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具有其他非农高等院校所不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具体而言,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的策略有以下三个。

2.1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农字

农业高等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与其他高等院校区分开来,一定要突出一个农字,这是农业高等院校的优势所在。在公共课的设置上,要增加三农内容的比例,如可以增开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和农村经济学等课程,适当减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学时,适当减少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学时。在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考虑增加农业会计学、农产品流通企业会计、农商银行会计等课程以及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国际贸易等相关课程。在选修课方面,可考虑增加种子学、植物学、生物学、农业机械、食品工程、食品学等与农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2.2在实验实践教学中突出农字

当前,许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的大学生相当一部分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说得多,做得少,累的工作不愿意干,复杂的工作又干不好,一些知名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企业反馈到农业高等院校的信息是:毕业的大学生普遍不愿意到基层锻炼和工作,只想在舒适的环境中呆着,不愿意吃苦,即使某些学生被迫到了基层,比如养猪场、养牛场、养鸡场等工作场所,也不愿意多干,而且呆的时间会很短,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呆了不到一周就离开岗位,甚至离职或不辞而别,这对农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很大的困难和被动,久而久之,这些著名的涉农企业就不太愿意招聘应届本科毕业生。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培养方案的设计上,特别是实验实践教学的设置上不尽合理,采取的措施是应加大涉农实验实践教学的力度。具体而言,在实验教学中,购买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会计学教学软件,教学软件中所列举的例子应该是农业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要与农业的生产、经营、农产品的供应、流通、加工和销售紧密相连,涉及的银行要有三农业务,最好是村镇银行、农商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充分理解和领会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熟悉农业企业的业务流程,在此过程中将会计学的有关知识与农业企业的融资、种植、加工、存储、物流、销售、货款回收、售后服务等流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做到有得放矢,才能充分学好会计学这门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应加大与农业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和农相关的实习基地供学生实习实践,要告诉学生装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要倍加珍惜,要深入到基层,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众所周知,在养猪场、养牛场、养鸡场、农产品加工车间等地方是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学生只有在这些场所长时间地工作才能够真正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样对会计科目的理解将更为深刻,以后在财务部门工作的时候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灵活运用。所以,实习基地的选择更为重要,实习基地一定要跟农业紧密关联,学校应重点考虑与农产品种植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物流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的合作,将这些企业作为合作的重点对象。

2.3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突出农字

在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论文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论文设计也应体现出农业特色,所撰写的论文应该是以农业生产或经营企业为例来阐述会计学的重要理论,如毕业生可写某个农业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农业上市公司相互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分析,不同农业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分析,农产品经营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对某个农业企业的财务进行分析并进而提出对策,分析某个上市农业企业的应收账款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针对某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营运问题展开研究等。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只有突出农字,所选题目才能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出一定的专业性、综合性和现实性,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尽量跟农业相关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提出一些会计理论方面和会计目录方面的创新性东西。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后出去找工作,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企业,这些企业的招聘人员看到简历后,选择这些毕业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这对双方来说就是一种双赢,它不仅减少了学生找工作的成本,也减少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刘洪.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探讨[J].北方经贸,2009,(11).

[2]陆萍.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创新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8,(05).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第6篇

学历层次

主考院校

专业

星期六(10月17日)

星期日(10月18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会计学;涉农特色;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13-03

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审视会计教育改革30多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会计专业经历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深刻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大批会计人才,极大地满足了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会计专业学生人数的快速增加,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越来越难。在这种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应该实施与其他类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差异化战略,着力解决扩招后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面临的学生就业难和农村会计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我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凸显“涉农特色”

多年来,我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研究实践上,体现立足农村、服务“三农”会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形成了一套颇具“涉农特色”的培养措施和方法。具体来说,我校会计学专业结合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发展特色及时修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自身优势,面向农村和农业,培养涉农企业和农村基层部门会计与财务管理人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农业会计”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同时还开设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乡镇企业会计”、“畜牧业财务专题”、“农村社会学”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专题”共计6门涉农课程。二是在全球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下,国际会计人才需求旺盛,我们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国际会计”、“国际理财学”和“管理会计双语”等适应国际化要求的课程。三是在应用型和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社会要求下,我们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了实践课程的比例,按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开设了以“会计学原理实验”为基础、“财务与会计综合模拟实验”为核心、“理财方案设计”和“审计案例操作分析”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实践教学四个学年全覆盖,在实践教学中大量使用涉农企业案例。

二、教改和科学研究瞄准“涉农方向”

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需求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其教学体系的深化改革和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撑。长期以来,我校会计专业教师深入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公开发表教改论文23篇、科研论文200余篇,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课程项目设计等视角探讨了本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另外,还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当前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展开广泛调查,在剖析本专业大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主要观点有:(1)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首先是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让学生们了解和熟悉农村经济的特点、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培养面向农村和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其次是利用“涉农企业家进课堂”授课方式,培养面向农村和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再次是积极拓展涉农企业和农村实习基地,培养适应农村和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2)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上,着重完善以涉农企业和农村其他经营主体为对象的会计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和加强会计创新性实验软硬件环境建设,通过模拟实验,有利于他们掌握会计操作技能,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3)在案例教学上,从教师、学生和案例视角分析其原因后,提出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寻找涉农企业有针对性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会计教学案例素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某些现实的约束条件下,运用智力和情感锻炼他们面对复杂问题做出科学决策的能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清晰的专业理念、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专业判断。(4)在科学研究上,成果团队教师的科研课题和论文瞄准“涉农方向”,紧紧围绕农村企业财务、会计和金融展开研究。

三、学术交流与业务培训拓宽“涉农视野”

无论是科研工作,还是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广泛的学术交流。只有通过有效的学术交流,才能使老师们更好地传授知识、沟通信息、取长补短、开阔思路,才能促成不同高校间老师们的相互协作、形成交叉综合,才能使老师们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通过学术会议和业务培训,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交流心得和体会,能够及时跟踪学科建设的前沿、发现专业建设的不足,了解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缺陷,从而推进本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改革。长期以来,学院和会计专业教研室非常重视教师的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学院提供经费支持每位教师每年1次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进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实践锻炼,教研室主任还可以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参加相应的教学改革会议。本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彰显“涉农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的确立上,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把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定在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上,要求学生对前人的知识进行接受、消化和储存。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的最重要的素质,而这些素质正是会计专业学生所欠缺的。我校会计学专业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依靠农学、园林园艺、茶学和生态学等“涉农学科”优势,构建出“科研课题+学科交叉+技能大赛”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从两个方面入手:(1)以科研课题为载体,通过与涉农学科交叉,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具体做法:一是学院每年将教师新增的各类科研项目向本专业学生和其他涉农学科学生征集调查和科研小团队,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科研项目,然后,课题主持人组织学生科研小团队召开研究思路座谈会、布置研究任务和明确相关要求,撰写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等。二是鼓励会计专业学生联合其他涉农学科学生积极申报学校和省里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2)以专业技能大赛为重点,通过与涉农专业交叉,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我校会计专业非常重视专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商学院先后主办了六届湖南农业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为学生们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本专业学生与涉农专业学生共同组建了诸如“风格尔花卉有限公司”等创业团队,通过创业计划大赛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另外,学院还积极承办了营销沙盘模拟大赛和鼓励学生参加“用友杯”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等。总之,我校通过创新实验项目和专业技能大赛提升会计专业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进而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改革。

五、教材内容紧扣“涉农主题”

教材是教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载体,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具体保证,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标志。随着主体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和实践教育思想的提出,具有多年传统的高等农业院校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难以满足新时期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促使我校会计学专业的教师们去思索如下问题:(1)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们需要掌握会计学科知识的哪些内容?(2)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们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3)高等农业院校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和素质?(4)教材应该怎样适应教学方式的变革?(5)教材怎样才能给教师在教学中留下较大的改革和创新空间?围绕着这些问题,老师们积极组织和参加研讨会,并一致认为:在教材建设中,要坚持培养适应涉农行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目标,要坚持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原则,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适应性和创造力。因此,我校十分重视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先后主编各类教材9部,其中有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专用教材和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等。尤其是主编的《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模拟实验教程》和《审计学》等“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专用教材”系列更是符合在新机制、新模式下探索和创新涉农行业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打破传统理论体系,精选涉农企业案例,突出技能训练,注重可操作性,引导学生从“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系统理解。

参考文献:

[1]杨亦民,胡晟姣,李桂兰.高等农林院校会计学专业建设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3):116-118.

[2]杨亦民,屈静晓.关于会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7):124.

[3]张春颖,冯建军.谈会计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

[4]章新蓉,顾飞.开放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J].会计之友,2012,(36).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第8篇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而生,在2003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省――浙江省发展更为迅速,在全国具有先进性和典型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农业转型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建设“两富”“两美”法治浙江的重点。但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不清晰、准入门槛低、管理不民主、政社合一、甚至有“休眠社”和“翻牌社”现象,合作社治理机制不规范,成员出资虚化,财务制度不健全,恶意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空壳化”现象较为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如虚增注册资金、混淆成员与非成员交易、财政补助及社会捐赠未计入专项基金、盈余核算不真实等,会计信息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和制约作用。中华合作时报(2014)提出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体系建设,强化诚信意识,促使合作社规范化发展。

二、治理研究述评

为了更好地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规范运行,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浙江省也制定了符合本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规章制度,如《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等。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诚信建设,财政部于2008年1月1日公布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浙江省也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试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的意见》(浙政发[2010]48号)、《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浙江省农业厅联合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在全省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建设,选择常山县和桐乡市作为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规范了合作社市场主体行为、创新了合作社监管机制、缓解了合作社贷款难题及推进了合作社的提升发展。

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美国流行的会计舞弊著名理论有冰山理论和GONE理论(临沂会计网,2005)等。冰山理论认为监管者不仅应对内部控制、内部管理的内容进行评价,而且还需要通过职业判断从人性方面分析挖掘舞弊风险,即强调舞弊产生的原因中个性化的行为方面更为危险,更需要注意。就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言,其发展的关键取决于组织者,组织者又分为干部型组织者(涉农服务组织负责人、龙头企业负责人、村干部等)与能人型组织者(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农村经纪人)(杨灿君,2014)。这些组织者的个性特征、与普通社员的信任关系以及外部资源的获取能力也是需要关注的内容。G. Jack Bologua等在1993年提出的“GONE”理论中“G”“O”“N”“E”分别代表“贪婪(Greed)”“机会(Opportunity)”“需要(Need)”和“暴露(Exposure)”,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它所表达的意思,其中G和N归为个人因子,即G属于道德因子,N属于动机因子;O和E则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有关,O因子可通过加强合作社内部控制将其减少到合理水平,而E因子则与合作社监管人员有关,可通过增加发现概率和加重惩罚力度来解决。这四个因素实质上表达了舞弊产生的四个条件:即舞弊者有贪婪之心,且又十分需要钱财时,只要有机会,并认为事后不会被发现或者发现的概率很小或者发现后的惩罚支付小于贪婪之所得,就可能会舞弊。它们结合在一起互相作用,决定了舞弊风险的水平。合作社治理不到位、会计人员不讲信用,再加上监管缺失,只要存在机会,就会存在舞弊甚至串通舞弊,导致村官腐败犯罪逐渐增多,诚信危机四伏,引起社会公众的极大愤怒。

我国学者对此也有很多很精辟、很深入的探讨和见地。如蔡天忠(2013)、叶松勤(2007)、张同德(2008)、邓军蓉(2013)、廖克勤(2013)、全洪松(2010)等普遍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治理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并提出如下对策:(1)增设岗位、加强培训、实行会计、设立成员账户明细账等;(2)重视品牌、商誉等无形资源对经济组织的资本增值能力;(3)加强财务管理,杜绝虚假会计信息;(4)加大宣传和监督、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相关法律法规;(5)合理配置财权、优化资本结构等。目前对相关问题研究的特点与不足主要有:一是对浙江省经济发达地区如杭州、绍兴及台州等地区研究较多,而对欠发达地区如丽水、衢州等分析研究的较少;二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相关的政策指导意见及总结报道性内容较多,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较少,相关的政策文件也缺乏可供具体操作的指南;三是从社会学、经济学、法律等角度分析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治理的较多,而从诚信角度分析研究的寥寥无几;四是结合实践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造假现状与对策类文件研究较多,对诚信实现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很少;五是目前专门针对相关问题研究发表的期刊论文大概有500余篇,学位论文20余篇,而专门著作及成果类的研究较少;六是对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研究较多,而对国外的研究较少。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就业;浙江省

一、研究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而引导大量的大学生充实到农村中,带动亿万农民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这既是充实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的重要措施,也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如何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采用规范的分析方法,侧重于从宏观层面探讨目前大学生去农村就业工作的必要性、作用及其岗位选择,而从微观层面的实证性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从大学生角度对如何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更是鲜见,已有学者[3]从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角度实证研究了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对大学生农村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显不够。本文在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对当代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性探讨,以期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和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

应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可以设定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决策的数学表达式为:

D(R)=P{(E-C)>R}

其中,E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预期收益,C为大学生农村就业成本,R为大学生平均收益,D(R)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决策函数。该模型表明,大学生的预期收益、农村就业成本及大学生平均收益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决策。只有当预期收益扣除大学生农村就业成本后的净收益大于大学生平均收益时,大学生才会做出农村就业的决定,否则他们就不会农村就业。

该模型中大学生农村就业成本和大学生平均收益是相对较易确定的变量,而预期收益则难以确定,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其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F(Xi,Yi)为大学生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提高预期收益的合力,Xi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动力机制和制约机制所涉及的自身内在因素,Yi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动力机制和制约机制所涉及的除政府以外的外部因素。动力机制中的各种因素对大学生农村就业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而制约机制中的各因素则产生反向的阻碍作用。F(Xi,Yi)≥0,意味着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合力至少产生拉力作用。G为政府对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认同和支持程度。G≥0,意味着大学生农村就业必须至少得到政府的认同。该模型表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预期收益取决于大学生择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他本身所具备的内在条件,以及两方面的共同作用。

从上面理论模型的讨论可知,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决策受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共同影响。大学生只有在对农村就业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后,才会最终做出是否农村就业的行为选择。

(二)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假设

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关专家分析[4],目前大学生面向农村就业的通道还未完全打通,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首先,农村工资待遇较差、生活条件较苦,与大中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其次,不少大学生担心到农村下去容易、上来难,因此不敢轻言下去;最后,大学生及家长就业观念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人民大学的杨伟国则认为,缺乏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补偿机制是大学生不愿去农村就业的主要原因。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主要因素分为七个方面来进一步研究:

第一,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大学生的个体特征主要是指大学生的性别、出生地、专业和大学录取批次等。从理论上说,由于婚嫁年龄、自身发展等原因,男性大学生农村就业的积极性应高于女性大学生。关于出生地,一方面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农村有感情,有回到农村贡献自己力量的愿望;另一方面,又由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加珍惜跳出“农门”的不易,加之受社会观念和家庭压力而不愿择业农村。大学生的专业是否涉农应该会影响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从理论上说,涉农专业的大学生择业农村的意愿更大。至于大学录取批次,我们认为越高层次的大学生越能接受农村就业。因为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的大学生认知程度相对较高,目光更远,能把自身发展和国家建设结合起来,有利于降低其农村就业的成本。拉坦曾指出,社会科学知识的效应可使制度(范文)变迁的供给曲线右移,使制度(范文)创新成本降低。[5]

第二,农村工作环境满意度。农村工作环境主要是指农村的科教文卫、交通住宿等条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农民素质也是农村工作环境的一个软条件。从理论上讲,大学生对农村环境越满意,农村就业的可能性也越大。

第三,国家政策待遇满意度。国家政策待遇主要是指人事调动制度(范文)、薪金福利制度(范文)等。对去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来说,税收优惠制度(范文)也是其是否选择农村就业的重要因素。从理论上说,大学生对国家的政策待遇越满意,农村就业的可能性也越大。

第四,社会偏见压力。社会偏见压力主要是指来自家人亲戚、同学朋友和自身对于农村就业的种种偏见。这是一种非正式制度(范文),一般而言,大学生受到的偏见压力越大,其越难去农村就业。

第五,自身成长发展所受影响程度。大学生刚刚毕业,会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农村就业对其成家立业、能力发挥的影响程度将对其是否农村就业产生重要影响。从理论上说,如果觉得农村就业对自身发展影响不大,那么其农村就业的意愿就会大大增加。另外,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当前物质需求已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大学生对自身发展成长的需求会更加强烈。

第六,高等教育体制缺陷程度。由于市场就业的影响,近年来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市场导向越来越明显,如从一本到三本及高职的各类高等院校几乎都设置了工商管理专业,而涉农专业逐渐萎缩。此外,为了提高学校声誉,各高校千方百计引导大学生在大中城市条件优越的岗位就业。从理论上说,高等教育体制缺陷程度越大,大学生所受缺陷的影响也越大,其农村就业的意愿也越小。

第七,农村发展认知程度。一般说来,如果学校、政府、社会能给大学生创造更多地接触新农村的机会,让其了解新农村建设,让其体验当代农村的魅力,则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愿会提高。我们从访谈中了解到,许多城市出生的大学生对当代农村的认知程度相当低,他们脑海中的农村还是自给自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形象。

三、实证模型、数据和方法

(一)实证模型的建立

基于前面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将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意愿(以下简称为“农村就业意愿”)设定为以下几类因素的函数:

农村就业意愿=F(大学生个体特征变量,农村工作环境满意度变量,国家政策待遇满意度变量,社会偏见压力变量,自身发展成长所受影响程度变量,高等教育体制缺陷程度变量,农村发展认知程度变量)+随机扰动项。

(二)样本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本项研究的样本数据由笔者组织0位分布在浙江0所高校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在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分层(录取批次,性别,专业是否涉农)随机调查获得。这0所高校是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林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学院、丽水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共发放问卷500份(每所高校50份),实际回收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份。样本分布于浙北、浙中、浙南、浙西山区和浙东沿海地区,涉及一本至三本及高职各类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计量方法的选择

本研究所考察的是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意愿,含义为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还是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结果只有两种,即愿意和不愿意。传统的回归模型由于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在正无穷大与负无穷大之间,在此处不适用。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0,)范围内(代表愿意农村就业,0代表不愿意农村就业),并通过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进行估计。

四、结果与讨论

笔者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的48位大学生的横截面数据进行了Logistic回归处理。[6,7]在处理过程中,采用了向后筛选法。首先将所有变量引入回归方程,然后进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在一个或多个t检验值不显著的变量中,将t值最小的那个变量剔除,然后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并进行各种检验,直到方程中变量回归系数的t值基本显著为止。这样,一共有0种计量估计结果。从各种模型的运行结果看,模型整体检验基本可以,不同统计模型的估计结果和结论也相似,估计结果比较稳定。由于用SPSS进行Logistic回归,不能提供标准化的回归系数,给自变量相对作用的比较带来了不便。本文已把各个变量的非标准化回归系数转换为标准化回归系数。为了减少篇幅,本文只列出了0种计量估计结果中的三种(见表)。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将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的因素归纳如下:

第一,大学生的主修专业是否涉农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各个模型的结果来看,大学生专业变量的系数均在%统计检验水平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比较高,而且系数符号为正。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学生如果专业涉农,其到农村就业的意愿就越大。这一结果与笔者最初的预期和前面的分析基本一致。这也表明,大学生的专业是否涉农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性别变量系数、录取地系数、出身地系数则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不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第二,国家政策待遇的满意度对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从各个模型结果看,国家政策待遇满意度变量的系数都在%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也较高,而且符号为正。这说明国家政策待遇在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学生对国家政策待遇的满意度越高,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愿会越高。这与笔者的预期和近几年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实际基本一致。

第三,社会偏见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模型结果显示,社会偏见压力变量的系数均在%水平上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很高,但符号为负。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偏见压力大的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要小于社会偏见压力小的大学生。这个结果与笔者的理论预期一致。农村工作环境这一变量系数没有达到显著检验水平,不能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笔者将其数据与社会偏见压力变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其相关性不大,可见作为社会偏见压力这一非正式制度(范文)的起因并非仅仅是农村工作环境。

第四,大学生对自身发展成长的需求对于其农村就业意愿具有重要的阻碍作用。模型结果显示,自身发展成长受影响度变量的系数均在5%水平上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较高,但符号为负。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学生若感到农村就业对自己的发展成长影响越大,则越不愿农村就业。这个结果与笔者的理论预期一致。

第五,高等教育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农村就业。根据模型三显示,高等教育缺陷变量的系数在0%水平上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这说明,高等教育缺陷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此外,大学生农村认知度这一变量的系数在模型中不显著,不能得出其与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决策更多地受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共同影响,只有当大学生对农村就业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后,才会最终做出是否农村就业的行为选择;而当前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主体应该是社会、高校、政府以及大学生自身;以浙江省大学生调查情况看,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有大学生的主修专业、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成长预期、农村就业的国家政策待遇与社会偏见压力、高等教育体制缺陷等多方面因素。

在本项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尊重大学生择业选择,号召和鼓励大学生农村就业。大学生农村就业受到大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条件的共同影响,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系统性。政府、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时,应该综合考虑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具体条件,尊重大学生的选择;同时应大力宣传农村就业的意义,激发其潜在的农村就业意愿,使大学生认识到在农村同样有施展自己才华的一片天地。当然,作为大学生,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村就业可以锻炼工作能力,丰富人生履历,培养艰苦奋斗精神,促进自身的成长发展。

第二,出台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政策措施,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吸引力。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待遇和大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对其到农村就业意愿有重要影响。为此,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如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相关福利待遇,如在录取公务员时优先考虑农村就业的大学生等。要使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有一个可预期的发展空间,得到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优惠。

第三,支持高校专业改革,引导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高校必须全面调研农村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着力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农村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等;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开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关专业,提高专业设置与新农村建设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提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綦群高,王英姿.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007(6):9-3.

[]吴贻玉,颜剑英.双向互赢: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J].黑龙江高教研究,006(0):59-6.

[3]杨伟国.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政策激励[J].中国高教研究,004(0):83-85.

[4]董洪亮.5万余大学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N].人民日报,006-05-0().

[5]拉坦.诱致性制度(范文)变迁理论[M]//财产与制度(范文)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994.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标志。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退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民私人为投资主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快速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研究表明,土地经营规模、农民收入、农业机械价格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变化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产生重要影响,对现阶段的促进政策有重要启示。

一、导言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政府已经将发展农业机械化列入国家支持政策,提出走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近几年来,有关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撑。

(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制度的历史变迁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的,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当改革的设计目标还远远没有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时,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实践清晰地走在市场化道路上,承包制中的农机户是最早的市场活动主体,农机经营服务一经诞生即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买自用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已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个体私有私营农机为主导的历史时期。农民成为农机投资与经营的主体。

(二)农业机械的功用

农业机械是在农业生产中代替人力和畜力来进行农业耕作的现代化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传统农业的劳动强度,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另外,农业机械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现在的购机者主要将农业机械作为资本品投资购置,用于提供作业服务来获取收入,增收致富。另外,农机的购置还满足了购机户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如完成自己的农田作业,甚至将运输机械还作为交通工具使用,成为生活水平的一种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在农民中所拥有和使用的程度已成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手段。这些都说明了农业机械在我国具有多功能性这样一个独特的特点。

(三)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原有农用机械化水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等因素影响了农机的户有户营发展水平(陈升,1986)。杨敏丽等学者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显著相关,农机化作业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约1个百分点(杨敏丽,2003)。祝华军利用农机净值建立估计模型得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同农业劳均农机净值和劳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的结论,即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农机净值增加1元,则全国将有11万农业劳动力被农业机械替代出来(祝华军,2005)。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将进行分析。

二、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变量设置

(一)数据资料的选取

在样本指标选取上按照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参阅国内相关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选取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选取时段为1983~2006年。这是因为安徽凤阳地区极少数生产队从1978年年底开始试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的大范围推行是逐步实现的。1980年1月。全国只有1.0%的村庄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80年12月为14.4%,到1983年底,97.7%的村庄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林毅夫。1988),因此,本文认为1983年是我国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时间分界点。

本文数据均取自历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并进行适当处理,其中,2006年的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供的统计数。同时,本文认为在这个时期以1996年为分界时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式和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的影响,本文也有意考察这个政策变化的影响。

(二)变量设置

本文在度量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时,选取了劳均土地经营规模、农民可支配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转移比率、农业机械产品价格、政策变化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1被解释变量——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本文关注的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一概念,对其测算是一个关键,农业部根据耕整地、播种和栽植、收获、粮食、植保和灌溉机械化程度计算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学术界通常取前三项作业机械化程度,按其权重其平均值,但是,这种方法误差很大,业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计算也颇复杂。考虑到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产环节差异太大,对机械化要求不同,在此不直接测算各项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而是采用亩均农业机械总动力(PAM)的高低来反映农机化发展状况,其高低可以直接测度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里不考虑农业机械从事非农生产和用于农民生活中的比重,而假定本文所界定范围的农业机械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活动。

2解释变量。农业机械的使用目的直接决定其发展的一些因素选择。改革开放前,农业机械以规模经济技术因素投入。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影响其增加的因素显然不同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成为一般的资本品,私人投资成为主体,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从事农机作业服务,获得收益,增加收入,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目的是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活舒适性。因而,农民的收入等个体因素均会对农业机械投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里设定农机作业价格、作业成本以及单位面积作业收入不变,综合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计量分析中考虑以下几个:

(1)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本文以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均经营耕地面积(PFL)来反映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据有些研究和作者的调查表明,地块平均大小(即耕地细碎化程度)比该指标还要小,更适合用在此处分析,但是系统的统计资料并不完整,无法使用,因此,本文借PFL来反映土地经营规模,规模越大,越能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作业成本、地块间转移成本和交易成本。从农业机械发展的总量上看,一些学者预计的由于受到户营耕地细碎化对农业机械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似乎并没有出现,其中原因值得研究,难道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以背离基本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自然规律”?

(2)农民受教育水平。本文使用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反映受教育程度。农民接受教育时间越长,对新技术和信息了解越多,掌握越快,更易于推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的提高,使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主要经济指标,生活舒适程度的提高创造了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需求,推动着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民更加有经济能力投资购置农业机械来开展服务,获得过多的收入。

(4)农业机械产品价格。这里取机械化农具定基价格指数(FIP)来反映其影响,该指数越高,农民增加农业机械投资的可能性会越少。

(5)劳动力转移数量。农业劳动力转移越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力越大,本文采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率(RLT)来考察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6)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文中采用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即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相对比重与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所有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之间的比例这一相对数值来比较研究农业劳动报酬的差别。同时,对其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7)有关政策的变化。虽然1983年后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取消了计划经济下的调拨配给制度,并已按照市场化运行,但是农业机械作业所需的柴油、生产所需的钢材等原材料还维持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价格双轨制状态,因此,该时期内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还维持以物资调拨、平价供应隐性补贴的形式。补贴数据与力度无法按照经济指标来获取统计数据。而市场化改革后,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以财政资金为主但资金分散杂乱,本文认为,此研究期间的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力度不变,本文以1995年为界线设立政策变化虚拟变量(D1)进行检验。

除上述因素外,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受到国家总体经济发展速度和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如GDP的增加,改善了农业机械生产和作业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利于政府采取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考虑到与农民人均收入的高度线性相关性,这里仅以RPFI变量进行考察,以避免引进严重的多重共线;国家整体水平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使更多品种型号和更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得以设计生产,农业生产的需求得以满足,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于农业机械研发方面的投人数据如R&D投入强度没有相关历史统计对比,而且基础理论研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滞后期难以量化,故本文对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归入随机误差项。三、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研究使用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探究以上解释变量因素可能对农业机械化造成的各种影响及其水平,以及它们中间可能存在的其他关系。首先对亩均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PAM)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过取滞后期m=1,2,6分别检验,可以看出,PAM不是引起CAP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是,CAP是引起PAM变化的Granger原因,因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中不宜排除CAP。本文采用了普通多元线性单方程形式进行回归分析。

(二)估计结果

本文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进行估计,并使用Newey-West异方差自相关一致协方差方法校正参数估计值的标准差,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除了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这两个变量外,其他变量都达到了1%和5%的显著水平。但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这一变量的符号与预期并不一致。

对模型估计的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受到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比例(RLT)的显著影响,且都有正向影响关系,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农民收入提高了,一方面代表着农民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农民租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工完成部分农田劳动的愿望也会随之增强,而且也更具有经济的负担能力;另一方面,农民收入的提高使的农民有经济能力购置更多的农业机械为自己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开展对外作业服务赚取更多收入。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越多,意味着在相对稳定耕地上从事生产的劳动力越少,越需要更多的农业机械来完成更多的农业生产环节,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受到农业机械销售价格水平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讲,机械价格越高,租用农业机械的价格也会高,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民对其反应越敏感,会较少购置和租用农业机械,这也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因此,价格水平(FIP)对农业机械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理论预期也相一致。

3从理论和经验认识上看,农民文化水平(PFE)越高,越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有利于购置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但从估计结果看,这一影响不很显著;同样不很显著的还有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理论认为该指标越大意味着农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会越高。农民从种地中获得的收入比例越高,会从根本上鼓励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但估计结果仅在10%的水平显著。

4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构成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是与理论预期方向不相一致的一个变量,也与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的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观点似乎矛盾。但就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具体发展状况和农业机械功用而言,这一结果具有现实性。因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一方面为他人提供作业服务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大量的小型农业机械,如小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主要是农民自购自用,有的兼用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因此。这一结果说明农业机械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已经出现。

5本文对于政策变化(D1)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的估计结果也是显著的,表明农业机械化对政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四、结论与启示

从本文对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与对相关政策的启示一并总结如下:

第一。农民收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国家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第二,农业机械的价格水平还是影响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直接补贴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提高新型农业机械的存量水平,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目前不应将小型的行走动力机械纳入补贴范围,通过下面的结论会更清楚其中原因。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环境会计;农业企业;理论体系;实践路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着环境,甚至破坏着环境。近年来,中国农业污染日渐严重,《中国环境年鉴2015》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总量达1102.4万吨,氨氮总量达75.5万吨,分别占全国COD及氨氮总排放量的48.04%和31.67%,农业污染排放量已超过工业污染排放量,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1]。环境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个有效工具,借助会计手段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的共赢发展。因此,借鉴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结合农业的特殊性,构建农业环境会计理论体系,进而研究其实践路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文献评述

环境会计又被称为绿色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手段,以有关环境保护法为依据,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计量和记录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环境资源的利用及补偿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影响的一个会计分支学科[2]。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环境会计的研究,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环境会计法律法规、环境会计核算制度、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碳排放权交易、环境税开征等在实践中已熟练有效地运用。近邻的日本、韩国、印度,在2000年左右也了一系列环境会计准则与指南,并在企业实践运用中得到修订与完善[3]。

具体到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葛家澍[4]在《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一文中最早对环境会计进行了阐述。此后,历经“问题提出—理论探讨—制度构建—实施研究”等发展阶段,当前研究领域已涉及基本理论、核算体系、要素核算、信息披露、排污权交易、上市公司运用等方方面面,尤其在信息披露和成本核算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5]。但总体来看,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研究方向众多,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的理论体系。二是尽管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尚未出台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与制度,只在企业会计准则中零星地涉及。三是现有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大多围绕规模以上企业和上市公司展开,重点针对工业制造业领域,而农业、林业等领域极少涉及。四是极少用具体的计量方法和标准对企业环境要素进行核算,要素构成及因素分析缺乏具体数据。五是环境信息只在上市公司范围内进行简单披露,且以定性披露为主、定量披露较少,被动披露为主、主动披露较少(赵海燕等,2017)。

农业环境会计,是环境会计的细化与运用,既要吸取环境会计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又要结合农业特殊性进行丰富与充实。这一特点在林业环境会计等也同样适用。贾莉莉[6]指出,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同样会对环境产生负的外部性影响,且农业负外部性具备易被人忽视、发生时间滞延、难以界定制造者、很难精确计量等特征,影响反而更加深远。许晓毅等[7]指出,构建农业环境会计,核算企业在农业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环境成本,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马志坚[8]指出,要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企业发展与竞争、弥补传统农业会计缺陷、与国际会计接轨五个维度,综合衡量农业环境会计的重要价值。龚蕾[9]对农业环境会计的目的意义、概念特征进行了界定,首次提出了“基本理论—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理论与实务结合”的研究思路。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会计信息披露是农业环境会计的重点与难点。罗素清[10]以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为样本,采用货币计量、物理单位及文字说明等方式,对农业企业环境工程项目、节电、节水、排污费、非产品产出等会计实务进行了初步核算。丁佳等[11]聚焦于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对环境的污染,将农业环境成本细分为预防成本、治理成本、损害成本,并分别采用预防费用法、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进行了计量。董淑兰等[12]将农业环境信息披露事项细分为10项,对每一事项根据披露质量进行赋分,并选取44家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计量,发现披露最多的事项依次是环保设施支出、环保拨款与补助、环保税收减免、环保理念与目标等,而环保设施折旧及摊销、环保机构及人员工资费用的披露却极少。黄爱华[13]研究发现,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方式不统一、数据不真实、内容不全面、时间不及时等问题,需要从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宣传引导、人才培育上系统提升。

综上所述,当前理论界对农业环境会计的研究总体较少,主要以定性的意义描述、概念特征为主,缺乏总体的理论框架与具体的实务探讨。基于此,本文构建农业环境会计的理论框架,细化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并提出农业环境会计的实施路径。

二、农业环境会计的理论框架

本文借鉴龚蕾[9]的研究思路,构建农业环境会计的理论框架。首先,以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结合历史沿革和时代背景,探讨农业环境会计的重要意义、主要对象、概念特征、目标任务、一般原则等基础理论。其次,以农业企业为主要对象,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效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环境利润等会计要素进行细致地确认、计量与报告。最后,以农业企业为主要对象,细化农业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建立涵盖财务评价指标与环境评价指标在内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推动农业企业环境会计微观核算与国民经济宏观核算精确对接,最终实现理论与实务的有效结合。具体理论框架如图1。

pagenumber_ebook=142,pagenumber_book=140

图1农业环境会计理论框架

(一)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的研究需要重点厘清如下概念:(1)理论依据。农业环境会计是会计学与经济学、数学、环境学、生态学、农学乃至伦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属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应用性边缘学科。其研究突破了传统会计理论“只针对具有交换价值的人类劳动品”的局限,认为自然资源同样具有价值性、效用性和稀缺性,应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予以确认与计量。(2)核算主体。《现代会计百科辞典》指出,环境会计主要针对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显然,针对单个自然人实施环境会计,既无必要,也不适用。因此,尽管农业领域存在农业企业、村委会、个体农户等多个主体,但农业环境会计还是以农业企业作为主要核算主体。学界呼吁对村委会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企业运营管理职能进行区分[14]。因此,条件成熟的地方,对于行使企业运营管理职能、适用企业会计制度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应作为核算主体之一。(3)核算对象。从现有文献来看,广义论者认为,空气、土地、水、森林、河流、山川、海洋等环境资源都应作为核算对象;狭义论者则认为,应将核算对象限定在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即禽畜粪便排放物、化学农药、无机肥料、作物秸秆等。笔者认为,应围绕农业企业这一主体,具体核算与其相关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4)实施意义。以往学者大多聚焦于公益视角,注重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持续发展。事实上,农产品绿色、有机、生态的市场需求,农业企业应对市场竞争中化学农残最低限制的要求,会计体系国际惯例趋同的趋势等,同样是农业环境会计实施的原发动力。综上所述,农业环境会计可定义为:立足于农业企业,从社会整体利益角度出发,以货币或非货币为计量手段,以有关环境保护法为依据,确认、计量和记录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环境资源的利用和补偿对农业企业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影响的一个会计分支学科。

(二)核算制度

核算制度具体包括:(1)要素确认。主流观点认为,环境会计作为传统会计的分支,应该与传统会计保持一致的理论结构和会计要素[15]。同理,重新界定农业环境会计要素也无必要,只需结合农业特性,细化环境会计要素的内涵与外延。因此,农业环境会计仍采用“六要素论”,即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环境利润。(2)要素计量。要素计量涵盖计量单位、计量属性、计量方法三个方面。计量单位方面,传统会计以货币为主,具体到农业,由于环境资源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在以货币为主的同时,可适当使用实物、技术单位等非货币形式,乃至允许使用文字或图形进行定性分析。计量属性方面,传统会计多采用静态的历史成本,鉴于农业环境资源的滞后性和非交易性,计量公允价值是最理想的选择。但由于可操作性方面的制约,现实做法是两者兼顾,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量,甚至还可采用边际成本、机会成本、替代成本等特殊的计量属性。计量方法方面,根据会计要素的不同,计量方法也各不相同,具体在下文中讨论。(3)要素报告。要素报告主要用于信息披露。一般而言,披露类型包括定性披露和定量披露两种,农业企业同样要遵循“定量披露为主、定性披露为辅”的原则。披露方式主要有企业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及财务报表附注三种,且以出具单独的社会责任报告为最佳。披露内容目前学界没有统一的规定,综合前人研究,笔者认为可按照“理念—措施—设施—费用”的逻辑思路,分项确定披露内容(见表1)。披露时间按披露方式、规章制度的要求执行即可。

(三)实施与评价

在完善核算制度的前提下,即可开展实施与评价。具体包括:(1)个体运用。即以单个农业企业为对象,开展农业环境会计核算。显然,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无法满足核算需求,应立足传统会计科目,结合会计要素划分和农业特殊性,在资产、负债、成本、损益、所有者权益等科目下适当增加环境类科目,并配套账务处理说明,具体如表2所示。(2)绩效评价。个体运用的同时,应进一步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在传统财务评价指标外,根据农业环境资产的多少、环境负债的高低、环境费用的多少、环境收益的高低等,增加环境评价类指标,并将个体核算的结果代入绩效评价体系,从而对农业企业之间的环境绩效进行横向比较。(3)宏观核算。横向比较的同时,纵向拓展同样重要。通过科学的、可操作的会计规则与方法,实现农业企业环境会计微观核算与国民经济宏观核算精确对接,彻底解决绿色GDP核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目标的实现,都要建立在完善的、可操作的环境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基础上,但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制度和指导方针出台,因此,环境会计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完善显得无比重要而急迫。

表2农业环境会计新增核算科目及账务处理

pagenumber_ebook=143,pagenumber_book=141

三、农业环境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

纵观整个理论框架,基础理论已较为完备,个体运用、绩效评价、宏观核算等都建立在农业环境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已有成熟的企业会计准则,环境会计准则的充实与完善并无过高的技术门槛。唯有农业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运算最为繁琐,技术要求最高,却又恰恰是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因此,本部分对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进行细致地阐述。

(一)农业环境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1.环境资产的确认

一项环境资源,在同时满足特定会计主体可控、经济利益主要流向企业、成本或价值可计量的前提下,即可被确定为环境资产。一般而言,农业环境资产可以分为自然资源性资产和人造资源性资产。自然资源性资产是指所有权或使用权归农业企业所有的土地资源、地下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人造资源性资产是指由农业企业所拥有的环境保护工程和污染治理设备等(如污水净化设备、废气排放设备等)。这里,农业企业所拥有的环境污染治理专利技术、资源开采使用权等无形资产也计入人造资产。具体到会计处理,根据资产的不同,可分别计入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以及递延资产等。

2.环境资产的计量

资产类型不同,计量方法也不同。对于人造资源性资产,如环保工程项目、环保设施设备等,可直接参照一般企业工程建设、机械设备的计量基础和计量原则,使用市场价值法进行计量。对于自然资源性资产,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一是评估其使用价值。环境资源存在许多模糊现象,因此,适宜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计量。以农业企业土地资源计量为例,设P为土地资源的价值因素,M为评价矩阵,N为评价向量。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众多,具体包括土壤质地(P1)、土地规模(P2)、人口密度(P3)、国民收入(P4)、地理区位(P5)等。

二是评估其非使用价值。环境资源的非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资源衍生的旅游资源价值、环境容量及生态功能价值等。比如,农业企业拥有一片森林,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又可以衍生动植物栖息或旅游等物质或生态价值,它们也应被价值化。这其中,旅游资源价值的衡量可以综合利用模糊数学法、替代市场价格法、影子价格法进行计量。生态功能价值方面,由于农业环境资源是发展的、动态的,具备随时间序列而发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特征,因此,生态功能价值的计量适用皮尔数学模型法,计算过程不再赘述。

(二)农业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1.环境负债的确认

环境负债是由于企业以往的经营活动或其他事项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而应当由企业承担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具体到农业企业,环境负债涵盖农业企业建设环保工程、购买环保设备等形成的应付账款,生物资产超标排放所导致的政府机构罚款,政府强制征收的环境资源税及排污费,环境污染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赔偿等。在会计处理上,应计入“应付环保费”“应缴资源税”等科目。

2.环境负债的计量

环境负债的偿付时间是在未来,但其计量却是在当下,因此,主要计量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或现行成本。在此前提下,根据环境负债内容的不同,可分别采取以下计量方法:(1)防护费用法。即采用农业企业为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而愿意承担的费用(如环保工程项目、环保设备购置费用)来衡量环境污染损失。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环境污染外部性不强、环境成本内部化占主导的农业企业。具体金额根据防护项目、规模数量、技术要求综合测定。(2)恢复费用法。即采用农业企业为恢复或更新由企业行为导致的环境破坏而愿意支付的费用(如环保罚款、环保赔偿),来衡量环境污染的代价。这一方法适用于环境污染外部性较强、环境成本外部化为主的农业企业,且其金额测定应坚持谨慎性原则,把测算金额仅作为污染损失的最低估计。(3)政府认定法。即采用农业企业按照政府环境污染治理要求,由自己治理或交由专业机构治理而需要支付的费用(如排污费、环境资源税),来衡量环境污染的代价。这一方法适用对象与恢复费用法类似,具体金额由政府部门综合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企业支付能力、环境污染程度、环保治理费用等,建立计量模型进行测定。

(三)农业环境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1.环境权益的确认

环境权益是企业环境资产扣除环境负债后,由所有者或使用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是环境资源所有者或使用者从企业环境资产的运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一般而言,环境权益包括环境资本、环保基金及环境留存收益。具体到农业环境权益包括:农业企业以零成本所取得的环境资产开发权或使用权价值;农业企业以低于价值的成本取得农业环境资产,该资产价值与取得成本之间的差额部分;从农业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的需专款专用的环保基金;按农业企业年度收益额提取的留存收益等。

2.环境权益的计量

环境权益是环境资产扣除环境负债后的净值部分。根据形成过程的不同,环境权益又可分为直接环境权益和间接环境权益。环境权益的计量,首先要建立在对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进行精确计量的前提下,其次根据类型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直接环境权益可直接采用市场价值法进行测算,即采用市场交易中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易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来衡量环境权益;间接环境权益则可灵活运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机会成本法、重置成本法等多种方式进行测算。以机会成本法为例,可采用某块耕地用于耕种经济作物的收益(即机会成本)来衡量该耕地被污染后的损失,进而得出该资产所对应的权益。同理,以替代市场法为例,可比较两块面积、结构、质量完全相同的房屋建筑,该建筑由于环境质量不同而导致价格存在差异,其差额价格即可视为环境污染的损失,进而得出该资产对应的环境权益。

考虑到会计六要素中,资产、负债、权益构成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利润构成利润表,两者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不同反映形式,因此环境收入、环境成本、环境利润等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与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总体趋同,在此不再赘述。

四、农业环境会计实施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宣传引导,激发内生动力

农业环境会计的公益属性,使得规模较小、盈利较低的农业企业缺乏自发实施的内生动力,因此,政府“自上而下”的宣传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以此为契机着力做好以下工作:(1)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转变国民传统思想观念,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2)重点针对农业企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从优质农产品市场需求、国际贸易壁垒突破、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等角度,大力宣传农业环境会计的优越性和重要意义。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引导民众优先消费环保产品,并对环境信息披露完备、环境会计率先实施、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的农业企业,适当给予财政补贴、贷款贴息、专项奖励等物质奖励,激发农业企业内生动力。(3)破除“唯GDP论”的政绩观,把“绿色GDP”纳入政府考核体系,把农业环境会计作为连接农业企业微观核算与“绿色GDP”宏观核算的重要手段和农业企业考评的重要内容,引导农业企业有序实施。

(二)完善理论体系,健全法律法规

农业环境会计的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应按照“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边提高”的思路,分阶段、分步骤推进。(1)在前述理论框架内,充分借鉴环境会计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农业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会计要素、科目设置、账务处理进行进一步细分,充实完善理论体系。(2)充分利用模糊数学、环境经济学、现代产权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研发应用各类新型计量工具,对农业环境会计要素进行精确的确认与计量,完善核算体系。(3)依托《企业会计准则》,研究制定《环境会计准则》,配套制定《企业环境会计指南》《企业环境报告披露指南》《环境资源核算指南》等,并在此框架下制定农业环境会计的实施细则、规章制度,为农业环境会计核算提供统一标准与法理依据。(4)按照“先高污染农业企业、农业上市公司、农业出口企业—有执行条件的农业企业—所有农业企业”的推进顺序,逐步推广运用农业环境会计,并在运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实现良性循环。

(三)整合多方资源,建立保障体系

农业环境会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协同有序推进。(1)政府应健全环境保护和环境会计方面的机构设置,加大环境执法与审计力度,强化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环境监督职能,建立农业环境会计实施的外部推动机制。(2)农业企业要基于自身经营实际和企业远景规划,建立独立的环境机构,培养并引进专业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环保员工。要通过远程教育、在职培训、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帮助现有会计人员掌握运用农业环境会计方面的技能;要适当增加环保人员工资待遇,可在企业经营成本中,灵活增加禽畜污染物处理费、污水处理人工费、绿化人工费、农药检测费、环保职工教育费等费用。(3)充分依托财经类高等院校、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机构,切实加大农业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环境审计、人才培养力度。有条件的财经类大专院校,可设立“环境会计”“农业环境会计”等学科专业或开设农业环境会计类课程,并积极与政府机构、农业企业合作开展农业环境会计人员“订单培养”,为农业环境会计实施做好人才储备。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 外部价值链; 绩效评价; 层次分析法; 管理会计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9-0068-04

一、引言

2015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引起人们对“三农”的高度关注。农业上市公司对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总体水平。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而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显得越来越重要。利用管理会计的外部价值链和柔性管理理念,根据农业上市公司的特点将外部价值链和柔性管理纳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体系,能更加准确地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目前,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的文章较多,且大多集中于财务角度,张东方[1]在研究中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绩效排名,从研究中发现,农业上市公司出现“背农”现象,农业上市公司总体绩效不理想。闫本宗[2]从财务柔性管理角度对双汇发展和雨润食品两家企业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财务柔性管理水平与企业绩效同向变动,企业的财务柔性管理越好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邱应倩[3]以34家在沪深上市的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效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最大,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不平衡,农业上市公司整体绩效水平不高[4]。陆添超和康凯[5]分别探讨了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中指标权重系数确定的问题,得出了熵值法比层次分析法更加客观的结论。

价值链理论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理论之一,自1985年被波特教授提出后,就被广泛应用到公司管理中。价值链理论根据公司对内对外的业务,分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本文则主要根据外部价值链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权重,进一步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管理业绩,进而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将价值链理论运用到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中,但大多基于其他行业,同时很少有学者从内外部价值链的角度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殷裕品和杜凯[6]结合价值链理论,同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家电行业进行绩效排名,结果表明从价值链视角对家电行业进行绩效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管理者认识到公司需要改善的地方,有利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宋双双[7]在《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业绩评价研究》一文中,分别基于内外部价值链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价,利用EVA这一指标表示企业的价值,结合平衡计分卡综合分析企业的绩效水平。

研究发现,目前学者对农业上市公司企业绩效的研究较多,但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并结合外部价值链和柔性管理理论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研究并不多。本文则从外部价值链角度出发,结合柔性管理理论,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出的指标权重的大小,确定各因素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而促进农业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

二、评价方法选择

目前,对于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如因子分析法、DEA两阶段模型法、层次分析法、经济附加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具有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所以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进行分析与评价。而层次分析法具有主观性较强的缺点,为克服这一缺点,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同时采用熵值法对其进行修正,从而使其结果更加客观。

三、模型建立

(一)指标的选取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分层方法,本文将企业绩效作为目标层,根据价值链理论将外部价值链分为纵向价值链和横向价值链,同时结合柔性管理理论对指标进行设计。纵向价值链是将公司当做上下不同行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是整个市场运作的一个环节,从生产上游到生产下游这一个过程构成了一个价值链。企业通过与上下游的协调来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根据柔性管理理论和农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将纵向价值链分为供应商因子、顾客因子、服务因子、环境影响因子四个方面。横向价值链主要是在同行业中的分析与比较,通过和同行业中其他公司的比较,从而发现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优势,通过保持和完善自己的优势与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来促进公司的发展。在横向价值链因子层指标设定上,主要从竞争能力因子与合作能力因子两方面对其进行设计,具体指标见表1。其中反映柔性管理的指标有供应商替换率、顾客满意度、交货期弹性、市场应变能力、柔性信息系统、绿色产品销售率网络平台建设等指标。

(二)权重的确定

首先根据多位专家的打分结果,利用yaahp软件对所选指标进行处理与分析,经过对相同层级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两两相对重要程度的比较分析,其所构造的各个矩阵的CR

(三)利用熵值法修正指标权重

熵值法是评价某一指标的影响程度的客观赋值法,正好弥补了AHP法的主观性缺点,因此本文利用熵值法对层次分析法所计算的权重进行修正,使权重更加客观、合理,提高计算结果的可信度。运用熵值法对指标权重进一步修正,第一,将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矩阵正规化处理后得到矩阵yij,并得到特征向量Xj;第二,运用熵值法获得信息权重Uj,(四)结果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纵向价值链要比横向价值链对农业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影响大,纵向价值链联系着企业的上下游,对公司的发展尤为重要。在纵向价值链下,对农业上市公司影响因素最大的是供应商这一维度的指标,供应商为企业提供生产的原材料,影响着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横向价值链角度下,竞争能力比较重要,只有竞争能力提高了,其他公司才会愿意与其结盟、合作,因此合作能力是建立在竞争能力基础之上的。

从所计算的最终数据可以看出,对企业绩效水平影响最大的是顾客满意度(A21)这一因素,其权重为0.0845。顾客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重要的,只有顾客满意度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才会提高,企业绩效也因此而增加。顾客满意度作为柔性管理的重要方面,是衡量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重要指标,企业应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排名第二位的是市场应变能力(A34),其所占比重为0.0829,农业上市公司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农业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强化市场观念、提高科研能力以及转变经营管理方式等方法来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排在第三位的是占比0.0803的市场占有率(B15)这一指标,市场占有率代表着企业的竞争能力,一个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大,才会获得较多利润,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绩效。农业上市公司应首先从以上三方面来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根据数据可知,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废弃物综合再利用率(A42)、从业人数(B14)、社会捐赠率(A44)和产品退货率(A36)四个指标,指标权重分别为0.0008、0.0036、0.0041和0.0041,社会捐赠率与产品退货率所占比重相同。

从柔性管理的指标来看,其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较大,其中顾客满意度以及市场应变能力是所有指标中比重最大的,交货期弹性指标和柔性信息管理比重分别为0.0614和0.0657,所占比重都比较大,因此可以看出柔性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虽然供应商替换率、绿色产品销售率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等指标的比重相对较小,但随着管理会计以及柔性管理的发展,这些指标的衡量会逐渐被重视起来,农业上市公司要注重对这些指标的提高,进而提高公司的整体业绩水平。

四、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将外部价值链和企业柔性管理理论相结合,运用到农业上市公司的研究中,增加了交货期弹性、柔性信息系统、绿色产品销售率以及网络平台建设等柔性管理指标,使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指标更加全面,农业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改变管理决策来提高公司绩效。本文选择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为了克服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利用熵值法对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进行修正,使计算结果更加客观。

研究结果表明,反映柔性管理的指标总体上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影响较大,农业上市公司应充分了解并运用柔性绩效管理,提高对管理会计的运用,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对公司绩效进行分析,更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东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综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5):99-106.

[2] 闫本宗.企业财务柔性管理策略实证分析――以双汇发展和雨润食品为例[J].财会月刊,2015,13(5):76-79.

[3] 邱应倩.基于“三重绩效”理论视角的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 申志东.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J].审计研究,2013(2):106-112.

[5] 陆添超,康凯.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开发,2009(9):19-20.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本科生 毕业论文 农学 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本科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既是对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也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综合检验。随着本科教育的规范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已经成为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甚至有下滑的趋势,这已经是本科教育中比较普遍的问题。笔者想把从事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提供给大家,抛砖引玉,还望方家多加指教。

1 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论文教学计划安排未体现农业生产特点,研究时间不能保证

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农学专业往往论文和实习结合,安排在第6学期和第7学期之间,而其他专业往往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以河南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为例,小麦一般在10月份种植,来年6月份收割;紧接着是玉米种植,并在10月收割。周年生产,一年两熟。而学生的实习被集中在一段时间进行,时间安排上跟不上农事进程,也覆盖不了哪怕一季作物的全生长期。由于需要集中时间实习,另一方面也导致其他时间的理论学习时间安排很紧凑。在平时,同学们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参加到老师的实验中去。因此,目前的教学计划,难以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对作物整个生长期进行实习和观察,更遑论周年的观察和研究了。由于时间上不能保证,即使有同学愿意提前参加到老师的科研中,以备以后写毕业论文,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承担实验任务,所得到的数据质量也不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自然容易大打折扣。

1.2 生产、科研与教学脱节,经费缺乏

作为地方院校,农学专业的老师课题申请竞争很激烈,不少老师基本没有课题经费支撑研究。因此,对于农业生产,往往也离得比较远。即使有部分老师有些小课题,也只能是小打小闹,脱离生产。另一方面,学校扩招,教学经费却并未相应调整。由于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往往是由老师命题作文,出现与生产脱节,炒冷饭的现象也不少。由于研究命题本身缺乏鲜活,也难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3 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存在缺陷,难以起到导向作用

尽管目前已经建立了毕业论文的监督与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其可操作性仍然不强。对毕业论文的评价,往往对格式、形式过于重视,对成绩分布、材料是否齐全较多关注,而对于实习过程监管、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等实质性的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老师们往往因为不忍心影响学生毕业,也存在放水的问题。由于这些原因,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并未真正起到导向作用。而同学们也往往因此而存侥幸心理,做论文时不好好做,写论文时东抄西抄,甚至有造假的情况。

1.4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些同学学习态度松懈,未能认真对待毕业论文工作。认为大四找工作忙,学校不会怎么样。而学校也因为近年就业压力大,而存在放松监管的情况。这更助长了学生们学习态度上的松懈。

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难以应付综合性的作业。现有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养成了学生被动受学的习惯。不少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学习模式,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这样的情况,是很难想象能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能够写出新意和深度的。

综合素质不强,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弱。一些同学缺乏基本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混乱,语言表达功底差。写出来的文章,不知所云。语病连篇。大学院系往往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使同学们失去了提高的机会。英语过级的强制要求,使得很多同学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背记英语单词上面。

2 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效果和论文质量,根本还在于学生,毕竟论文是要学生自己写出来的。而各种制度和教学计划,都应该围绕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何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进行设计和管理。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现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提高。

2.1 鼓励紧贴农业生产实际的选题

农学类本科生的培养,主要目的为服务于农业生产。如果学生学习时就脱离实际,毕业后即使参加农业方面的工作,也很难短时期内适应过来。当前不少农学类本科生毕业后,往往在农资行业工作。这类岗位酒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如果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就贴近生产实际,将有利于毕业生的能力培养。院校各级部门应该设计配套政策,鼓励指导老师提供紧贴生产实际的选题。同时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当地农业科研活动,既提高教师本身的业务能力,也为学生实习提供经费保障,以实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2.2 根据农业特点,对教学计划作出相应调整

农业生产周期长,难以重复。因此,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要求在实习实践,论文工作时间安排上作出调整。如刘世亮等提出的全程实习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毕业论文时间难保证问题。但是,要实现全程实习教学,必须要在课程设置上作出较大的调整,严格控制学生理论课学习负担,以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取消专门的实习时间,通过教学时间表的调整,让学生自由安排时间,达到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的目的。

3 评价指标要作导向性的调整设计

在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中,应该减轻对形式审查的重视,而把更多的注意放到学术价值评价上,同时,应该把是否联系实际,以及论文工作的过程纳入考核的内容。这样,真正从评价指标的导向上,让学生和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重视起来,并主动地把毕业论文工作于农业生产实际相联系。院校各级管理部门应该严格把关,真正做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这样,从制度上杜绝学生侥幸心理。

4 鼓励学生尽早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

大学生在进校后,应尽早完成专业教育,并在第二学期开始,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去,在具体的科研中,认识农业生产,拓宽视野。学生们只有到具体的生产实际中去体验,才有可能逐步培养专业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毕业论文将从哪里出来。

5 经常举办学习交流专题报告会,分享乐趣和经验

院系学生工作部门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在报告会上,让学生们有充分的机会展现自己的学习成就,并和更多有兴趣的同学交流经验。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第14篇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内容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的内容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得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农业企业管理学还广泛地吸取了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运筹学等学科为农业企业管理学提供丰富的养料,使它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完善。

在20世纪初,欧美的农场经营学和农场管理学,主要研究劳动力诸要素的选择和利用、生产组织与管理等问题。本世纪50年代以来,它们的研究内容和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管理中广泛地运用决策理论和技术,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企业经营计划和目标,运用投入产出理论和数量分析方法来考查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效果;运用信息和市场预测,掌握市场动态,以便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等。

社会主义农业企业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农业企业的形式、特征,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任务,企业管理的体制与组织结构,企业的经营预测和决策,企业的经营战略与计划,生产诸要素的合理结合和利用,生产过程的合理组织、农产品的销售,企业的财务、成本和收入分配的管理以及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等。

由此可见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是十分广泛,远超过了经济学科的范围,我们了解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去掌握它、研究它,以便更好地为农业企业管理实践服务。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对象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农业生产中生产力的合理组织,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生产关系的调整及上层建筑的协调等。

在研究生产力的组织方面,主要是研究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在质上的相互联系性和量上的比例性。如企业内的产业结构、生产布局、生产调度、不同生产要素在时问和空间上的合理组织和利用等。

在研究生产关系的调节方面,主要是研究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如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经营权与所有权。生产责任制中的责、权、利关系,产品分配中的三者利益关系等。

在研究上层建筑的协调方面,主要是研究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的领导制度、领导作风、领导方法,以及国家方针、政策、经济法规的贯彻执行等。同时还包括企业的政治思想教育、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在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所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密切联系生产实际。中国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由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管理上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接受市场调节的推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管理的性质也决定了企业管理研究的对象,一方面是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体现管理的一般职能,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关系性质决定的,起调节生产关系的职能,即管理的特殊职能,这一点,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是有根本区别的。因此,农业企业管理学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去研究企业管理的规律性。人们可以运用这些规律再去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除了研究农业企业管理的规律和理论外,还必须研究管理的方法、技巧及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管理上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接受市场调节的推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管理的性质也决定了企业管理研究的对象,一方面是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体现管理的一般职能,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关系性质决定的,起调节生产关系的职能,即管理的特殊职能,这一点,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是有根本区别的。因此,农业企业管理学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去研究企业管理的规律性。人们可以运用这些规律再去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除了研究农业企业管理的规律和理论外,还必须研究管理的方法、技巧及其应用。把力量、方法与管理实践联系起来,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内容和对策相关文章:

1.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

2.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3.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4.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

农业会计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支持政策

一、导言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政府已经将发展农业机械化列入国家支持政策,提出走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近几年来,有关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撑。

(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制度的历史变迁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的,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当改革的设计目标还远远没有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时,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实践清晰地走在市场化道路上,承包制中的农机户是最早的市场活动主体,农机经营服务一经诞生即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买自用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已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个体私有私营农机为主导的历史时期。农民成为农机投资与经营的主体。

(二)农业机械的功用

农业机械是在农业生产中代替人力和畜力来进行农业耕作的现代化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传统农业的劳动强度,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另外,农业机械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现在的购机者主要将农业机械作为资本品投资购置,用于提供作业服务来获取收入,增收致富。另外,农机的购置还满足了购机户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如完成自己的农田作业,甚至将运输机械还作为交通工具使用,成为生活水平的一种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在农民中所拥有和使用的程度已成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手段。这些都说明了农业机械在我国具有多功能性这样一个独特的特点。

(三)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原有农用机械化水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等因素影响了农机的户有户营发展水平(陈升,1986)。杨敏丽等学者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显著相关,农机化作业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约1个百分点(杨敏丽,2003)。祝华军利用农机净值建立估计模型得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同农业劳均农机净值和劳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的结论,即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农机净值增加1元,则全国将有11万农业劳动力被农业机械替代出来(祝华军,2005)。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将进行分析。

二、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变量设置

(一)数据资料的选取

在样本指标选取上按照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参阅国内相关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选取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选取时段为1983~2006年。这是因为安徽凤阳地区极少数生产队从1978年年底开始试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的大范围推行是逐步实现的。1980年1月。全国只有1.0%的村庄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80年12月为14.4%,到1983年底,97.7%的村庄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林毅夫。1988),因此,本文认为1983年是我国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时间分界点。

本文数据均取自历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并进行适当处理,其中,2006年的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供的统计数。同时,本文认为在这个时期以1996年为分界时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式和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的影响,本文也有意考察这个政策变化的影响。

(二)变量设置

本文在度量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时,选取了劳均土地经营规模、农民可支配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转移比率、农业机械产品价格、政策变化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1被解释变量——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本文关注的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一概念,对其测算是一个关键,农业部根据耕整地、播种和栽植、收获、粮食、植保和灌溉机械化程度计算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学术界通常取前三项作业机械化程度,按其权重其平均值,但是,这种方法误差很大,业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计算也颇复杂。考虑到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产环节差异太大,对机械化要求不同,在此不直接测算各项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而是采用亩均农业机械总动力(PAM)的高低来反映农机化发展状况,其高低可以直接测度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里不考虑农业机械从事非农生产和用于农民生活中的比重,而假定本文所界定范围的农业机械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活动。

2解释变量。农业机械的使用目的直接决定其发展的一些因素选择。改革开放前,农业机械以规模经济技术因素投入。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影响其增加的因素显然不同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成为一般的资本品,私人投资成为主体,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从事农机作业服务,获得收益,增加收入,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目的是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活舒适性。因而,农民的收入等个体因素均会对农业机械投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里设定农机作业价格、作业成本以及单位面积作业收入不变,综合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计量分析中考虑以下几个:

(1)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本文以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均经营耕地面积(PFL)来反映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据有些研究和作者的调查表明,地块平均大小(即耕地细碎化程度)比该指标还要小,更适合用在此处分析,但是系统的统计资料并不完整,无法使用,因此,本文借PFL来反映土地经营规模,规模越大,越能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作业成本、地块间转移成本和交易成本。从农业机械发展的总量上看,一些学者预计的由于受到户营耕地细碎化对农业机械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似乎并没有出现,其中原因值得研究,难道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以背离基本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自然规律”?

(2)农民受教育水平。本文使用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反映受教育程度。农民接受教育时间越长,对新技术和信息了解越多,掌握越快,更易于推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的提高,使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主要经济指标,生活舒适程度的提高创造了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需求,推动着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民更加有经济能力投资购置农业机械来开展服务,获得过多的收入。

(4)农业机械产品价格。这里取机械化农具定基价格指数(FIP)来反映其影响,该指数越高,农民增加农业机械投资的可能性会越少。

(5)劳动力转移数量。农业劳动力转移越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力越大,本文采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率(RLT)来考察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6)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文中采用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即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相对比重与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所有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之间的比例这一相对数值来比较研究农业劳动报酬的差别。同时,对其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7)有关政策的变化。虽然1983年后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取消了计划经济下的调拨配给制度,并已按照市场化运行,但是农业机械作业所需的柴油、生产所需的钢材等原材料还维持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价格双轨制状态,因此,该时期内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还维持以物资调拨、平价供应隐性补贴的形式。补贴数据与力度无法按照经济指标来获取统计数据。而市场化改革后,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以财政资金为主但资金分散杂乱,本文认为,此研究期间的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力度不变,本文以1995年为界线设立政策变化虚拟变量(D1)进行检验。

除上述因素外,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受到国家总体经济发展速度和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如GDP的增加,改善了农业机械生产和作业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利于政府采取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考虑到与农民人均收入的高度线性相关性,这里仅以RPFI变量进行考察,以避免引进严重的多重共线;国家整体水平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使更多品种型号和更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得以设计生产,农业生产的需求得以满足,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于农业机械研发方面的投人数据如R&D投入强度没有相关历史统计对比,而且基础理论研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滞后期难以量化,故本文对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归入随机误差项。

三、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研究使用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探究以上解释变量因素可能对农业机械化造成的各种影响及其水平,以及它们中间可能存在的其他关系。首先对亩均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PAM)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过取滞后期m=1,2,6分别检验,可以看出,PAM不是引起CAP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是,CAP是引起PAM变化的Granger原因,因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中不宜排除CAP。本文采用了普通多元线性单方程形式进行回归分析。

(二)估计结果

本文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进行估计,并使用Newey-West异方差自相关一致协方差方法校正参数估计值的标准差,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除了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这两个变量外,其他变量都达到了1%和5%的显著水平。但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这一变量的符号与预期并不一致。

对模型估计的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受到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比例(RLT)的显著影响,且都有正向影响关系,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农民收入提高了,一方面代表着农民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农民租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工完成部分农田劳动的愿望也会随之增强,而且也更具有经济的负担能力;另一方面,农民收入的提高使的农民有经济能力购置更多的农业机械为自己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开展对外作业服务赚取更多收入。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越多,意味着在相对稳定耕地上从事生产的劳动力越少,越需要更多的农业机械来完成更多的农业生产环节,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受到农业机械销售价格水平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讲,机械价格越高,租用农业机械的价格也会高,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民对其反应越敏感,会较少购置和租用农业机械,这也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因此,价格水平(FIP)对农业机械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理论预期也相一致。

3从理论和经验认识上看,农民文化水平(PFE)越高,越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有利于购置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但从估计结果看,这一影响不很显著;同样不很显著的还有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理论认为该指标越大意味着农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会越高。农民从种地中获得的收入比例越高,会从根本上鼓励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但估计结果仅在10%的水平显著。

4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构成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是与理论预期方向不相一致的一个变量,也与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的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观点似乎矛盾。但就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具体发展状况和农业机械功用而言,这一结果具有现实性。因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一方面为他人提供作业服务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大量的小型农业机械,如小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主要是农民自购自用,有的兼用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因此。这一结果说明农业机械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已经出现。

5本文对于政策变化(D1)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的估计结果也是显著的,表明农业机械化对政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四、结论与启示

从本文对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与对相关政策的启示一并总结如下:

第一。农民收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国家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第二,农业机械的价格水平还是影响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直接补贴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提高新型农业机械的存量水平,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目前不应将小型的行走动力机械纳入补贴范围,通过下面的结论会更清楚其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