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

网络整改方案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和整改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学校和公共实验中心、网络中心“*”建设与发展规划,完善校内服务管理,进一步增强“三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公共实验中心、网络中心全体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文明校园。

二、整改思路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近期整改与中长期整改相结合、整改工作与当前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本着突出重点、讲求实效、重在落实的工作思路,结合公共实验中心、网络中心“三服务”六项责任制,边学边改,边整边改,立说立改,切实加强公共实验中心、网络中心工作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整改内容和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保证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进一步加强中心人员为教学服务、为全体师生服务的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以学生、教师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充分认识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明确中心整改工作的目标,将整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人,创造性地开展整改工作。

1.针对学生提出的计算机中心充卡时间少、椅子损坏较多、病毒泛滥的现象,计算机中心克服人员少,工作量大等困难,实行全天充卡,及时修复并添置了椅子。网络中心加强了网络监控,发现病毒,及时清除。

2.针对学生反映的个别老师态度差,多问不耐烦等现象,要求中心各上课教师及实验管理人员,端正教学服务态度,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

3.对于石化校区多媒体教室电脑设备陈旧、上网速度慢现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专门安排人员对电脑再次进行了检修调试,目前运行正常。

4.中心通过在东、西校区各实验室放置了联络信箱,在校园网上了《“三服务”意见征询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与建议,共收到《“三服务”意见征询表》74份,对公共实验中心及网络中心技术人员服务工作进行了摸底,其总体印象好的占85%,单项调查中最高满意率为99%,最低为93%。

(二)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认真执行公共实验中心、网络中心“三服务”六项责任制,明确中心人员的岗位职责,用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以树立为师生、为教学服务的意识,努力提高服务工作效能。

1.加强实验课间巡视,及时解决实验教师提出的问题与要求,保障实验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2.加强学生自由上机期间的巡视,发现学生上网打游戏、浏览不良网站现象时及时制止和劝导。

3.从6月1日起,东、西校区计算机机房电脑实行1天1次定时清理(为了删除学生下载的不良内容及游戏软件),并向全校学生发出自觉抵制不良网站、健康上网倡议书,希望每个同学自觉抵制不良网站,健康上网,营造“和谐网络-健康上网”的良好氛围。

(三)认真做好各实验室(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等)实验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对个别使用多媒体设备不熟练的教师进行了个别培训辅导。

(四)合理利用实验室项目建设资金,节约办学成本,共建节约型社会。

物理实验中心根据《大学物理实验》新教学大纲要求,今年需进行实验设备的增添,在学校财力困难的情况下,中心及时调整紧宿在建项目,在计财处及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中心内部调控落实了资金,为下半年的实验正常开设解决了燃目之急。另外,在实验室节电、节水,节纸、节墨等办公品及实验耗材方面也要求教师处处以节约为准则,设备购置以实用为准则,不追求高档高价。

(五)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技术交流

1.进一步落实实验室业务学习制度,要求每周一次开展实验室工作交流及业务技术学习讨论会,共同探讨总结技术上的问题。通过集体学习新知识,统一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2.对年轻实验技术人员,做好“传、帮、带”工作,积极鼓励在职读研,不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目前有4名实验技术人员得到学校批准。计划明年在职读研,目前有3名硕士在读,4名已于去年毕业。

3.针对中心技术优势,积极组织技术人员申报全校性实践性强的公选课,以实践促教学,以教学助实践,目前共有5名技术人员申报了全校性公选课。

4.积极组织技术人员申报校级教改和科研项目,共有5名技术人员申报了科研项目,2名技术人员申报了教改项目。

(六)建立多方位交流机制,进一步加强同各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的沟通。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SDH 传输网 一体化 优化

一、SDH传输网络现状及存在问题

上虞电力SDH光通信系统始建于1999年,建设初期链路容量为155Mb/s,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SDH光通信系统已多次升级并于2010年建设开通了ASON智能光网络,目前核心层容量为2.5G(更换光卡后即可升级到10G),接入环传输容量大部分为622M。

上虞市供电公司现有的SDH光传输网络(以下简称本地网)以ASON网络为核心,下带7个622M接入环网,采用爱立信(或马可尼)SDH光通信设备。上虞地区SDH光传输网络示意如图1所示:

目前上虞电力传输网络存在以下问题:

(1)上虞电力传输网络始建于1999年,目前部分设备的投运年限较长,存在设备运行不稳定等问题。部分设备投运年限已超过10年,需要进行整体改造。(2)日前上虞电力传输网络的主环容量为2.5G,接入环容量为622M,现有容量使用率已经较高,随着各种新型网络的建设,各种IP业务的接入,对骨干通信网提出了更高的IP支撑能力和更大的带宽的要求,也给整个网络的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业务带宽和网络容量已不足,已严重影响企业运行效率,需尽快扩容。(3)上虞地区爱立信传输网络与绍兴市区传输网和其他县市传输网络相互独立,随着电网业务形态发生变化,现有网络架构已不适用业务承载的要求,需要对绍兴地区现有传输网络进行整合,随着绍兴地区市县一体化的发展,有必要对上虞地区现有传输网络进行整体改造。

因此,需对国网浙江信通公司绍兴上虞片区传输网络进行改造。本次选取7个节点建设上虞片区10G汇聚环,同时选取6个llOkV变电站内的爱立信传输设备进行整体改造。

二、网络架构优化方案对比分析

2.1 上虞地区可采用以下两方案进行建设

方案一:采用华为设备替换老旧爱立信设备,并采用华为10G设备组上虞汇聚环。1)采用华为10G光传输平台组上虞县域子网汇聚环,汇聚环选取5个220KV站点、新大楼和上虞局大楼共7个节点,并通过上虞变和沥汇变与绍兴地区华为传输网络相连,形成绍兴地区市县一体化传输网络。2)采用华为2.5G光传输平台替换投产年限达到10年的爱立信传输设备,根据本工程规模,对6个llOkV变电站内的爱立信传输设备进行整体改造,改造后将该6个站点组成2个2.5G接入环。

方案二:采用爱立信设备替换老旧设备,并采用华为10G设备组上虞汇聚环。1)采用华为10G光传输平台组上虞县域子网汇聚环,汇聚环选取5个220KV站点、新大楼和上虞局大楼共7个节点,并通过上虞变和沥汇变与绍兴地区华为传输网络相连,形成绍兴地区市县一体化传输网络,、2)采用爱立信光传输平台替换投产年限达到10年的爱立信传输设备,根据本工程规模,对6个llOkV变电站内的爱立信传输设备进行整体改造,改造后接入到原有的环网中。

2.2 技术方案比较与选择

从设备投资规模、市县一体化传输网络建设、网络结构合理性、网络运行维护及网络管理性等4个方面对方案一和方案二进行比较。

1)设备投资规模。方案一新增6套华为lOG光传输设备和6套华为2.5G光传输设备,方案二新增6套华为10G光传输设备和6套爱立信2.5G光传输设备。从本次方案建设规模进行比较,单套的爱立信2.5G光传输设备比华为2.5G光传输设备较高略高,方案一的投资会少于方案二的投资。从上虞供电公司传输网络整体情况分析,上虞传输网络现有46套爱立信设备,其中投产年限较长的设备24套。从上虞县域传输网络整体建设考虑,方案一需建设46套设备,方案二需建设24套设备。采用方案二的投资明显少于方案一的投资。

2)市县一体化传输网络建设。爱立信马可尼品牌传输设备基本实现绍兴地区llOkV及以上变电站全覆盖,绍兴电网范围内在运爱立信马可尼传输设备共计202套。但该品牌设备大部分均已运行六年以上,设备运行故障率相对较高,接口较少,备品备件价格较高。而且,目前国网系统对于进口设备采购的敏感性,爱立信马可尼SDH网已较难维持存续。

华为品牌传输设备在绍兴地区已得到广泛应用,绍兴电网范围内在运华为传输设备共计138套。目前绍兴市区及绍兴县范围内已建设华为多业务MSTP网络,诸暨、新昌、嵊州范围内变电站也均已全部或部分建设华为多业务MSTP设备。根据国网公司总部传输设备品牌国产化的要求,后续传输设备采购在国产主流品牌中进行选择,根据以上原则及浙江省电力通信传输网现状,绍兴地区传输网络升级优化推荐以“华为MSTP多业务网”为基础进行补强和优化可实现对各县域网现有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提升了绍兴电力光通信传输网的整体性和可管理性。

从现有设备运行、采购以及其他县级片区华为一体化传输网络建设等情况分析华为设备较爱立信设备存在优势,上虞县域传输网络采用方案一相比方案二存在巨大优势。

3)网络结构合理性。方案一采用的上虞区5个220kV变电站和2个局大楼作为汇聚环节点,其余的llOkV和35kV节点作为接入层节点,该型网络结构符合电网业务流向特征。并且220kV变电站和局大楼占用丰富的光缆资源,能使传输网络更加健壮。方案二中爱立信网络选取了3个llOkV、2个220kV和1个局大楼作为汇聚环节点,将部分220kV变电站作为接入层站点。方案一在网络结构合理性上相比方案二存在优势。

4)网络运行维护及网络管理性。华为传输设备和爱立信传输设备在绍兴电力的应用都相当普遍,绍兴电力维护人员对两种设备都具备较强的维护能力。而上虞供电公司县域传输网络采用的是爱立信传输设备,上虞电力维护人员对爱立信设备的熟悉度较华为设备更高,从这方面考虑,方案一采用的华为设备整体改造方案不如方案二采用的爱立信设备改造方案。上虞公司已经建立了爱立信和华为两套网管系统,从网络管理性方面分析,方案一和方案二都不存在问题。

综上所述,为符合三集五大建设对通信建设的要求,结合设备采购政策和绍兴地区市县一体化传输网络建设情况,为保证坚强智能化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本工程推荐方案一,即采用华为设备替换老旧爱立信设备,采用华为10G设备组上虞汇聚环方案。

三、SDH改造建设方案

3.1 10G汇聚环建设方案

建设上虞供电公司lOG华为传输设备汇聚环,汇聚环选取5个220kV站点、新大楼和上虞局大楼共7个节点,共需配置7台10G华为光传输平台。其中2个220kV变电站作为绍兴地区市县一体化核心环节点。如图2所示。

3.2 2.5G接入环及6个变电站老设备改造方案

需对6个llOkV变电站内的爱立信传输设备进行整体改造,该6台爱立信传输设备投产于2004年以前。建设2个2.5G华为设备接入环,其中上虞局、沥汇变和虞北变为10G汇聚环节点。

建设2.5G接入站点数量为6个,共计配置6套华为2.5G光传输平台。改造后上虞县域子网华为设备网络结构图如图3所示:

3.3 上虞县域子网爱立信网络结构调整方案

改造6个llOkV变电站内的爱立信光传输设备后,将拆除该6个变电站内的爱立信传输设备,业务割接到新配置的华为传输设备上。设备拆除后原有环路进行光路跳通,继续组环,改造后上虞县域子网爱立信设备网络结构图如图4所示。

3.4 本方案共配置7套华为10G光传输平台和6套华为2.5G光传输平台。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 双向改造; EPON; EOC; LAN

    目前,在县域的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改造中,从广电网络的分前端到单元楼道大多采用EPON网络结构,而从楼道到用户家这 “最后一百米”的线路,解决方案有很多种,应用最广泛和技术最成熟的有EOC(Ethernet over Coax,同轴电缆以太网)和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本文根据对EPON+EOC和EPON+LAN两种网络改造方案的技术指标、成本分析和发展趋势等综合分析,得出现阶段EPON+LAN是县域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发行的最佳方案。

    1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背景分析

    “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意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业务的整合,他不仅继承了原有的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而且通过网络的整合,衍生出了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如图文电视、VOIP、视频邮件和网络游戏等,极大地拓展了业务提供的范围。有线电视原有的HFC网络是单向、广播式的传输网络,不能适应网络双向数据传输的要求,为此,必须对原有的HFC网络进行双向改造,以适用新形势下新业务的需要,如VOD业务,宽带数据业务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广电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对目前的单一广播电视业务进行拓展,才能和其它运营商进行有效的竞争。

    2 方案技术分析

    2.1 EPON技术

    EPON是由OLT(光线路终端)、ONU(光网络单元)以及ODN(光分配网络)等单元构成的点到多点 系统。其系统拓扑多为星型或树型分支结构,下行方向(由OLT到ONU)采用广播方式,每一个ONU将接收 到所有下行信息,根据其LLID提取有用信号;上行方向(由ONU到OLT)采用时分方式共享系统,通过 接入控制机制将各个ONU有序接入。EPON的上、下行信息速率均为1 Gb/s,由一根光纤采用波分复用实现全双工通信。根据ONU在所处位置的不同,EPON的应用模式又可分为FTTC(光纤到路边)、FTTB(光纤到大楼)、光纤到办公室(FTTO)和光纤到家(FTTH)等多种类型。实现全光纤的FTTH是宽带接入的发展方向,但是实现全部的光纤接入,需要一个过程。设备、光纤、工程成本和应用的业务需求,都是其广泛推广与使用的关键因素。第一步从FTTB开始,充分利用PON的技术,和现有的以太网的优势(成本底、使用广),然后逐步过渡到FTTH是一条比较合理的选择。

    在FTTB结构中,ONU被直接放到楼内,光纤到大楼后可以采用ADSL、Cable、LAN,即FTTB+ADSL、FTTB+Cable和FTTB+LAN等方式接入用户家中。

    2.2 EPON+EOC

    EOC(Ethernet Over Cable)技术是将以太网络信号经过调制解调等复杂处理后通过同轴电缆传输。主要可分为基带传输、调制传输、2.4GHz扩展应用三类,其中又可细分出很多具体的标准/非标准技术,如基带、MoCA、同轴Wi-Fi、CableRan、UcLink等。

    EPON+EOC方案主干线采用EPON技术,充分利用原有线网光纤资源,OLT部属在分中心,ONU部属到光接收机与用户电放大器。在光接收机或用户放大器后接近用户的点(根据现有HFC网络的不同而采取不同方式),插入EOC局端设备,在终端用户购置相应的EOC终端设备,通过目前的有线电视网络,实现网络的双向化。该方案其实也可以细化看成是FTTB+EOC方案。该技术主要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网络上的同轴电缆、分支分配器资源,入户施工难度小,节省建网成本;但是由于EOC技术的利用的总体带宽有限,不利于以后新业务的扩展和用户数的扩容,且在实际网络中数据传输容易受低频信号的干扰,造成后期用户维护成本很高,并对维护人员素质要求很高。

    2.3 EPON+LAN

    该技术方案的主干线方案和上面的EPON+EOC一样,,利用EPON将信号分别接入到各个楼宇的ONU,采用五类双绞线入户,承担着电视点播、宽带上上及数字电视信号等多种业务。EPON+LAN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入户带宽较高,技术相对成熟,在未来网络改造中的升级较为便捷,广泛的开通使得用户的成本也逐步降低。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该技术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老城区的改造中,线缆入户施工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大量的布线,而开通率低也导致户均成本较高,并且建网初期需要投入较大。

    3 某小区改造案例分析

    县域的小区网络情况比较复杂,往往是新旧HFC网络共存。有时为了整体转换的进度或实际施工情况的考虑,在实践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的进行方案选择。例如,某小区有4栋相对较新的7层套间式结构的住房,另外还有20幢老的排屋式结构的住房,加起来共有238个用户。进行双向网络改造时,考虑到套间式住房的HFC网络现有性能良好,但用户室内装修时只预埋了同轴电缆,没有预埋五类双绞线。考虑到整体转换的进度要求和用户室内重新布线的施工难度,对套间式结构的楼栋用户采用了EPON+EOC的接入方式。排屋式结构的用户重新布线的施工难度较小,且由于该类用户的现有HFC网络的性能已明显下降,网络中接头位置较多,宜采用EPON+LAN方案。两类接入方案的成本如下表所示。

    接入网方案

    带宽/户数

    户均覆盖投资

    每户开通成本

    ?户均造价

    施工量?

    EPON+LAN

    1000Mbps/1500户

    160元

    50元

    210元

    大

    EPON+EOC

    ?800Mbps/100户

    90/100元

    500/600元

    590/700元

    小?

    从成本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EPON+LAN 方案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户均建设成本低,并且可以与HFC 网络独立运营。在后期的维护实践中,我们发现EOC方案接入的用户投诉率远高于LAN方案,因为EOC技术方案目前并不是很完善,数据传输容易受到用户使用环境中的低频噪声干扰,而且对HFC的网络接头质量有很高要求,且容易受到温度和低频干扰。而LAN的双绞数据传输技术对用户环境的适应性很好,对环境抗干扰能力很强,从而数据传输网络比EOC网络稳定,用户的满意度也高。从实践中,可以得出EOC方案的后期维护成本明显大于LAN方案。

    4 结束语

    EPON+ LAN技术方案的适用性较强,其方便、经济、灵活的特点是现阶段HFC网络双向改造的首选方案,真正实现了三网融合的目的,网络建设的初期投资较高,但随着增加用户数的增加户成本会显着降低,对于商业区或者新建小区而言,该技术必然是最佳方案。三网融合是网络建设的一种创新,也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作为融合性产业链的运营商及领导者,一种合理的盈利模式是实现共赢,包括开发商与设备制造商等都是有利可图的,因此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应用较为广阔。

    参考文献

    [1] 姜一萍.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与发展分析.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10).

    [2] 唐明光.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中的EoC技术. 中国有线电视,2009(10).

    [3] 许福新. DOCSISEoC应用展望. 电视技术,2011(16).

    [4] 戴卫平.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主要技术方式研究. 电视技术,2008(9).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第4篇

避免陷入税负不降反增境地

4月7日,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用友网络”)举办新闻会,正式其营改增全面解决方案,旨在助力企业营改增全面推行后,快速、高效、精准地落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实现税负平衡。

3月24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的《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即财税【2016】36号文)显示,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这意味着已在我国实行了20余年的营业税将退出历史舞台。

推行营改增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税负,但是,如果没有及时获取用于抵扣税负的成本、费用的增值税发票,企业的税负可能不降反升。可见,营改增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用友网络高级副总裁王健在会上表示:“营改增直接和间接影响了几乎所有的行业。从长期看,营改增降低了税负,然而在现阶段,企业实现营改增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

用友网络总结,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企业的税负、税后利润和现金流;二是企业的税收管理成本提高,因为增值税的纳税和征管操作比较复杂;三是发票管理难度加大,涉税相关的风险加大;四是营改增前后的发票管理、税金核算、税企沟通要转型由集团统一负责;五是营改增后财务管理难度加大;六是企业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以满足价税分离、支撑全过程的进项税管控的要求;七是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营销模式。

用友网络助理总裁付建华指出,营改增之后,企业的税务核算和会计核算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大量企业要改造信息系统以满足营改增的需求,建筑房地产行业甚至要调整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以避免税负的增加。这是因为以往建筑房地产行业购买原材料或者聘用建筑工人时,往往不能获得正规的增值税发票,如果以后还是采用原来的采购和业务模式,企业就无法对进项税进行抵扣,从而增加税负负担。在此背景下,付建华透露,很多企业与他们进行交流,希望用友网络能够提供一系列的信息化工具和服务来支撑企业快速适应营改增。

正是为了帮助新老客户更好地落地营改增,用友网络推出了营改增全面解决方案。“用友公司在财务信息化领域和服务各行业客户中积累的经验,可助力企业借助营改增的机会实现转型。”王健说。

支持落地营改增的三个步骤

3月24日财税【2016】36号文才,5月1日就要开始落实,预计到6月底相关企业就要完成第一次增值税纳税申报。这留给企业去调整、适应的时间并不多。那么,用友网络能否急企业所急,帮助企业快速适应营改增呢?

用友网络首席集团财务架构师任晓慧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她介绍,用友网络的营改增全面解决方案主要包含会计核算调整服务、增值税管理平台建设和核心业务系统的改造与建设三大块。

其中,会计核算调整服务主要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会计科目、财务报表、会计平台和期末处理等的调整,实现营改增的快速切换、平稳过渡;增值税管理平台主要是未来帮助企业实现增值税发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三流(合同流、发票流、资金流)合一,同时帮助企业实现税负平衡和资金平衡;核心业务系统改造与建设,主要是针对企业原有业务系统进行价税分离改造,并逐步建设采购管理、费用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等系统,从而支持全过程进项税管控。

她补充说,这三部分是相互独立的,企业可以先采用会计核算调整服务,再通过实时增值税管理平台将企业整个增值税税务管理起来,最后通过现有系统的改造升级实现整个企业增值税进项税的管控;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其中的某一个或者某两个解决方案,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同时进行。企业如果想快速达到营改增要求,可以先实施前两部分,以后再实施第三部分。

呈现三大特色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营改增还在电信、金融等行业试点推行的时候,包括用友网络在内的软件供应商已经通过定制开发的模式帮助试点企业落地营改增。可见,营改增解决方案并非新生事物。那么,用友网络此次推出的解决方案又有什么优势和特色呢?

王健介绍,用友网络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考虑营改增解决方案的设计,在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付建华补充说,用友网络的一些产品公司之前已经用基于NC开发的解决方案支持试点行业企业落地营改增,并由此积累了一些经验。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用友网络的营改增解决方案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三点:

第一,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王健表示,得益于长期从事ERP的经验积累,用友网络基于iUAP平台开发的营改增解决方案彻底与营改增相关的业务关联起来,而非简单地进行财务设计。

付建华强调,除了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外,用友网络还提供相关的专业服务,比如说会计人员的培训、三大报表的调整,并且将一些专业服务固化到产品中。

第二,可实现增值税发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付建华认为,营改增以后,企业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大部分企业都希望通过软件系统把增值税发票有效管理起来,因为那时候增值税发票相当于有价证券票据,还不能过期。企业在采购过程中要实现价税分离,还要详细记录下来以对进项税进行抵扣。用友网络开发的增值税管理平台正好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第三,可强化税负监控。增值税管理平台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和伙伴系统的对接,不但可以实现增值税发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三流(业务流、资金流、发票流)合一,还防范出现税负异常的风险,避免税款资金占用而带来的损失。此外,系统可自动从ERP中取数,自动生成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提高报表编制效率,保证报表数据质量。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必要性;实施措施

网络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网络技术被各行业都广泛应用,而且对于这些行业的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档案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需要有很多的注意点,做好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对社会大众负责,是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因此势在必行,但是其中的诸多问题还有待于解决。

一、网络化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1.档案管理进入网络化的时代是档案事业和科技发展的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如此广泛,随着档案的数量与日俱增,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的重要起来,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已经不能够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来进行,档案管理在网络化的环境下,需要遵循信息服务本位的思想。

2.网络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是为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各企业单位的不断发展,档案资料的内容、形式和数量都是几何数的增长,因此传统的档案收集和整理不能够带来多大的效率提升,而网络化的档案管理则可以改变这一现状,电子档案实现了自动收集和整理工作,而这部分工作占据了传统档案管理的大部分时间,说明网络化的档案管理能够极大的提升档案工作的效率。

二、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优点

1.提升工作效率,改变工作手段。网络档案的产生、传输和整理、利用都是需要和网络来作为枢纽,通过网络来将个档案产生单位进行联接,因此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具有更加高效的特点,可以不被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束缚。档案管理网络化对于传统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具有较大的改善,过去单纯的手工劳作效率低下,而使用网络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出现了转变,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而且,档案管理人员不需要再进行过多的体力劳动,因此可以解放双手。

2.给企业和单位带来更多的机遇。计算机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这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来说非常的重要,企业或单位在进行市场竞争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信息资源的获取速度不同,而居于不同的竞争地位,说明,信息获取速度能够为企业或单位的创新、发展、生存带来较大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能够充分的利用好网络的快速这一特点,让信息的时效性更好,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基础力量。

3.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先进的硬件技术平台。网络环境使企业的竞争方式和手段的转变成为可能。同时,基于网络外部性的网络环境又使得企业必然转变竞争方式,以求得在激烈环境中生存与发展。企业顺应信息的网络化已成必然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的普遍性和分布性,有用的信息到处可见,知识的流淌与外溢效应愈加显著,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判断和应用;技术进步日益加速,新技术产生越来越快,大大增加了企业间的相互依赖性;技术更具有的可获取性,技术的交流渠道多样化,只有不断地创新、合作,才能保持优势;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市场成为全球市场的一部分,中国企业也可以利用全球市场;受环境和资源限制,增强资源的有效利用,扩大可利用资源的来源,从资源依赖型向知识依赖型转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日益增加的服务期望,个性化的产品与个性化的服务不断增长的要求,扩大了企业与客户关系的内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可靠性和可缩放性;网络服务系统具有以不同服务质量传输不同数据类型的集成服务能力,在其上传输的信息和数据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一致性语义。

4.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变革。首先,网络经济正在改变着每一个企业与外部联系和交往的方式,同时也对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形态提出了挑战。知识和信息改变着企业管理的理念,拓宽了企业管理的范围和内容,网络技术必将改变企业管理的环境,创造一种新的共同工作的方式方法。而所有这些都将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着未来的企业组织。企业组织结构将趋于扁平,企业组织规模将趋向两个极端,企业组织的边界将趋于模糊和虚拟,企业组织的职务设计将趋于团队任务。其次,企业组织利用网络环境,跨越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的空间障碍,通过企业之间的信息集成、业务过程集成、资源共享,对企业开展异地协同的设计制造、网上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环境和手段。为实现敏捷制造和虚拟企业的运作提供支持,形成具有数字化、柔性化、敏捷化等基本特征的优势互补的协同企业。通过网络环境下企业间信息、过程、资源的集成,实现协同制造过程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的优化运行,使整个网络系统中的制造企业群体以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开发周期,制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三、如何进行网络化档案管理工作开展

1.创新网络档案管理理念,以服务为先。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传统的档案管理将主要的精力和力量都放在了档案的存储上,服务的思想比较淡薄,但是现代档案管理中服务是首要位置。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更是如此,档案管理借助网络环境的便捷来实现其更多服务的推广和应用,说明服务是网络档案管理的核心内容。过去我们不主动提供服务,等着需求的人上门寻求服务,那个时候我们的工作有点高高在上,呈现出俯视的状态,这显然和服务性工作的性质存在差异。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业务,提升档案的价值,我们需要去转变这种思想观念,提供主动的服务,将重点工作放在服务上,至于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可以借助网络环境来便捷的实现。

2.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内容提供了基础条件。计算机技术在网络档案管理中的作用非常的大,是其依靠,因此信息量大,需要进行快速的检索和定位,这必须要借助网络功能,这部分工作计算机和网络可以很好的完成,我们将精力放在如何拓展业务范围,提供多元化的档案服务上,才是应该要去努力的事情。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

在信息时代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目前来看,各行各业中都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运用。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传统的管理方式效率比较低,而且实际管理工序也非常繁琐和复杂,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非常差,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对传统管理模式中的缺陷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时展和社会进步都要求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加强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这样才能够符合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基本要求。在现阶段,很多企业和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都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了大力的运用,促使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程度逐渐提高,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进步。

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1.1普及使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

在现阶段,基本上全部的信息技术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体现出来的,而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非常快,相关的技术领域不断创新。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针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高效的处理和收集,同时也能够针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查找和辨别。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加快档案信息的收集、记录、查找、修改、传送等具体工作的效率,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都得到大幅的提升。

1.2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信息传递网络化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档案信息资料搜索的时候,能够改变过去的联机搜索和脱机搜索的方式,使其成为智能搜索和网络平台搜索,从而提高了档案资料的信息化程度,同时也可以对大量的档案信息进行共享。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档案信息资料的搜索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从目前来看,社会中的信息量逐渐增多,而且信息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也更加重要,人们的主要需求就是非常准确的信息。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档案管理工作就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1.3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

档案信息数字化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通过软硬件设备进行加工、研制并创造出新的信息产品。与传统档案资料相比,数字档案更易于保存、查询、修改,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快速传递。档案存储数字化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降低了档案管理的成本,并可超越时间、空间、机构等因素,满足社会各界利用者的需求。

2在档案信息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格技术应注意的环节

2.1网络技术的应用要注重档案系统工程的建设,实现信息共享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各部门、各单位日常工作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文字档案,需要进行录入、保管,因此应采用双服务器、磁盘阵列存储、高速扫描仪集中扫描、光盘和磁带双备份的解决方案。同时,为了提高利用率,还应设置适当的档案查询系统,通过触摸屏查询及文档网络上传输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2网络技术的应用要注重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档案管理工作中想要良好的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就必须要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符合相关要求,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的过程中,会接触到非常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应具备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对新事物和新技术的接受能力非常好,使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效果不断提高。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相关企业和单位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的培训过工作,在培训的时候应针对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并对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面进行了解,从而使全部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符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标准要求。

2.3继续做好纸质等传统载体形式的档案管理工作

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其也不能够解决全部问题。因为目前的电子档案自身具有一定的缺陷,比如说对于没有加密的电子档案资料来说,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删除或修改,而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导致原始档案出现问题,影响档案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采取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共存的办法,可以利用将纸质档案图片化,并进行良好的保存,这样一来,就能够对原始档案资料进行非常完整的保存,而且也不会被随意修改,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加强档案资料的原始性。

3结语

伴随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促使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力运用,而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这种情况有效加快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进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能够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并将传统的纸质档案逐渐转变成电子档案,使档案的保存和管理都更加简便,同时查找和修改等工作也非常便捷,为档案管理工作开辟了全新的纪元。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对档案信息进行即时查找和传送,这个过程节省了企业和单位的大量人力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软件就能够完成,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大幅提高。另外,相关技术人员还应该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和功能,从而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逐渐加深。

作者:牛新羽 单位: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刘娜.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6(21):134~135.

[2]侯光兰.数字网络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02):169~171.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微观视角 用户回访 网络系统 实践应用

有些档案网站具有“公众留言”的平台,但是实际使用率并不高,或者形同虚设,在档案网站中处于“角落”位置,并无与公众交流,渴望得到用户反馈的意识。通过具体指标构建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更是少之甚少。目前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使用率不高,档案馆很少与用户进行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针对此类情况而从宏观环境做出努力必不可少:即努力使得档案馆作为服务机构更广泛的被大众接受、档案馆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加以完善、更多的档案用户愿意向档案馆寻求利用档案的帮助,从而促进档案网站的建设发展。而从微观角度而言,则更为重要。即通过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在微观技术上的不断完善,丰富系统界面,运用各项数据库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提高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现实价值。

一、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介绍

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主要是通过在档案馆网站中增加档案用户回访调查这一网络平台,通过具体的指标让用户进行选择以及通过用户的总体评价及建议,得出档案馆在提供利用档案服务工作方面的整体情况。包括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从而了解用户对档案馆提供利用服务的满意程度和用户的需求情况从而进行自我完善与提高。①

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具体的评价指标,让档案用户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档案自身质量指标(可细分为档案信息准确度、档案信息完整度、档案信息实用价值度);档案馆服务质量指标(可细分为档案馆提供服务的态度、速度、提供服务的环境);以及档案用户的主观感知价值度指标。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通过给予档案用户提出总体评价及建议的系统平台,从而得到更加准确量化的评价结果。

二、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应用中的现实阻碍

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应用于档案网站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档案馆工作人员了解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而且该系统的应用也是基于用户视角,完善档案用户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实践性并不高,依然存在各个方面的阻碍。如何提高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在网站中的实践性,增加档案用户的使用率,需进一步完善该系统。

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应用中的现实阻碍,笔者主要将其归为两个方面,即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的阻碍。通过档案工作的大环境及该系统自身的一系列扩展过程,提高档案用户使用率及满意度,实现该系统构建的初衷及意义,帮助档案馆工作人员提高服务水平,进行自我学习与完善。

(一)宏观视角

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应用的阻碍从宏观角度来说主要是档案工作的大环境存在的不足与障碍。目前,档案馆作为服务机构被人们接受的并不是很多,实际来馆利用查询档案的用户数量有限,检索档案网站的用户人数也并不多,档案用户本身数量有限。因此,利用档案后主动进入回访系统提出主观评价及建议的人群数量更加稀少。如需增加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使用率,必须对档案工作的大环境做出努力:如进一步加强档案馆的提供利用服务,做好档案馆宣传工作,开展档案展览等系统活动。档案馆服务形象的提升,利用档案的用户数量增加,将有助于增加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使用率。

(二)微观视角

从微观角度来说,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自身技术性的不足是影响其使用率的主要障碍。例如:系统本身界面的不完善,过于被动等待档案用户的使用,不通过技术手段改进服务方式,依靠被动服务而不增加主动推送服务等。微观视角下的障碍更直接的影响到系统自身的使用率及实践性。

宏观环境的努力虽然有效,但却是一个长久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仅仅依赖宏观角度的改变远远不够,促进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应用更需要从微观系统自身及用户角度去提升系统技术性的应用,以主动提供系统服务,替代被动等待档案用户使用的方式。从微观视角出发,提高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现实应用。

三、微观视角下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现实完善

微观视角下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完善可以从系统自身界面及用户角度来提高系统的技术性构建。从系统的角度而言,完善用户回访网络平台在网站中的整体界面,丰富及创新界面内容,从而使该系统不仅具有评价指标,还具有其他方面的界面内容。从用户的角度而言,提高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使用率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于档案用户身上,依赖档案用户主动性。档案馆应通过网站技术让更多的档案用户充分了解该系统,采取主动的推送服务,将系统信息主动推送到档案用户手中。

(一)基于系统自身界面的完善——指标数据统计技术

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中的指标数据统计技术是指利用数据库及计算机中的Fusion Charts Free软件,提取数据并进行分析,对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中的两项指标即档案自身质量指标和档案馆服务质量指标各自进行数据统计,并做出折线图。从而得出各评价结果的优劣排名。

1. 指标数据统计技术应用的意义

将指标数据统计技术应用于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档案用户而言,回访系统的界面更加丰富,有利于提高档案用户的满意度。通过图表和统计数据显示,档案用户能够直观的对该档案馆提供服务的情况有大致的认识,增进档案用户与档案馆的情感交流。档案用户对回访系统的满意度增加,必然会增加使用该系统的档案用户的潜在人数,最终提高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使用率及现实应用性。

对档案工作人员而言,指标数据统计技术有利于档案工作人员对评价数据进行统计,从而得出用户对各个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通过图表对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档案馆工作人员将了解到档案馆各个方面的优劣。例如档案自身质量指标中档案用户对该馆档案信息准确度的评价,或档案用户对利用后的档案信息的实用价值及其满足用户查询需求程度的评价;对于档案馆服务质量指标而言,档案工作人员也可以了解到档案用户对接受服务的态度、速度、及档案馆的环境的评价情况。通过数据的评价结果,档案馆可以了解到自身不足之处,对于评价低的质量指标进行全面的改进与完善,对于用户评价高的指标继续保持优良的工作方式。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通过指标评价数据统计技术,实现使用该系统的初衷,即对档案馆提供服务方面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从而又从宏观角度促进档案用户利用档案,增加档案用户回访系统的使用率。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促进,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共同提高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现实应用性。

2.具体构建及系统界面

指标数据统计技术在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中的构建,主要是对系统具体评价指标的用户评价结果的数据统计排名。具体而言,即对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中列出的前两个指标即档案自身质量指标和档案馆服务指标分别应用Fusion Charts Free软件进行具体的折线图分析。

对于档案自身质量指标(细分为档案信息准确度、完整度、实用价值度)而言,将其中的档案信息准确度、完整度、实用价值度作为横坐标,将优、中、差作为纵坐标。根据档案用户对各个指标优、中、差的评价的数据,分别列出各自优、中、差的折线图,可以比较三大指标即准确度、完整度、实用价值度各自的优、中、差的比例。通过权衡优、中、差三者的比例数,从而得出档案用户对档案信息准确度、完整度、实用价值度的评价优劣,从而找到评价较低的指标进行改进与完善。同时,档案馆也可以比较每一个指标例,如准确度这一项中的优、中、差的比例,通过比较,找出用户对单项指标评价的优劣度及该单项指标需要进步的空间。同样道理,对于档案馆服务指标(可细分为档案馆提供服务的态度、速度、提供服务的环境),可做出相同原理的折线图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到不足之处,并在档案馆服务态度,速度,环境方面进行改进及完善。

(二)基于用户视角的推送服务——页面自动弹出功能

推送服务是一种主动性和个性化较强的信息服务方式。具有新颖、及时、主动等方面的特性。服务方不需要客户方的请求即可主动地把数据送至客户端。同时,推送服务也需在用户许可范围内提供主动服务,具有一定的限度。②减少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现实应用的阻碍,不仅仅依靠系统自身界面的完善,还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改变传统的被动等待用户利用的方式。因此,应用基于用户视角的推送服务,采取主动提供服务的方式,将系统推送给用户,从而增加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使用率。

1.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中信息推送服务的意义

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中引入信息推送服务,设置回访系统页面自动弹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档案用户利用档案网站查询信息,由于网站的内容较多,档案用户可能忽略档案用户回访这一网络系统。或者档案用户并无主观自觉性去主动利用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因此,被动等待用户积极主动的利用远远不够。通过推送服务,主动将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推送给用户,对于档案用户而言,有利于减少现实档案用户在档案网站中寻找此回访系统的时间;对一些潜在档案用户而言,有助于其发现档案用户回访这一网络平台,激发其评价档案馆服务优劣的兴趣,提高档案用户的满意度。对于档案馆而言,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信息推送服务,有助于主动提供信息,增加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知晓率及用户的使用率,同时,对于档案网站信息化建设的完善,也具有创新性的帮助。

2.具体构建

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运用推送服务,页面自动弹出技术的具体构建,即在档案用户浏览完档案网站准备关闭时,自动弹出档案用户回访的一个提示对话框。内容为:是否对档案利用服务进行评价?可选择“是”或“否”。档案用户回答“是”后,即可自动链接进入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页面,进行评价。

通过微观角度的研究,提出两个方面的技术改进,对于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的现实应用性将起到一定的帮助。在以后的进一步发展中,该系统还能进一步扩展其功能。如利用用户注册的姓名或用户IP对用户首次使用该系统进行的评价结果与该用户再次进入此评价系统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此阶段同一用户评价结果的不同支出,以审视档案馆自身是否有所改进。当然,这些功能的扩展也需建立在宏观环境下更多的档案用户将档案馆视为服务机构为前提。随着该系统的不断发展,相信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也会如其他网站中的用户回访系统一样,逐渐被应用于现实中并为档案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为档案馆提供改进服务的依据及建议。

注释:

①彭清清.档案用户回访网络系统建设探析[J].档案与建设.2012(06):21-22.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第8篇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高速发展,社会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了档案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尤其是现代社会是信息为主导的社会,信息对社会上各个主体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能够更加及时便捷的得到最新最全的社会信息成为人们发展事业的必要条件,而档案工作作为对社会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重要部门,其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保存和修护,对社会的发展及其重要。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以人力为主,管理制度显得保守、封闭,工作效率非常低,而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因此,改变传统的档案工作方式,将档案工作与互联网思维相融合的发展方式,值得目前档案工作部门关注。然而如何保障档案工作顺应时展潮流,以及进行网络技术创新,仍然是目前档案工作发展的重点。

二、网络时代档案工作创新的重要性

(一)档案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我国的档案工作人员多数年龄比较大,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对于新的信息技术系统认识不够充分,虽然档案管理工作非常的繁琐,但是由于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没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和技术,不能利用网络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阻碍了档案工作的发展。

(二)社会的发展需要档案工作的创新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更新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量的信息资源急需被整理成案,企业、个人急需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最新最全的社会经济发展信息。然而,传统的档案工作过程繁琐复杂,效率低下,大量信息技术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适当的处理,形成信息堆积,而企业、个人、政府等也难以及时得到最新最全的信息来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网络时代背景下必须要对档案工作进行深度改革,将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加入到档案工作中,提高信息更新速度,为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这样的技术创新才能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三)有利于档案工作的长远发展

传统档案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对文字档案的保存,这种工作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文字历史最原本的样貌,是对档案的尊重和保护,然而其存在占用空间巨大,搜索不方便等问题,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数据、资料不断增多,搜索起来越来越困难,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人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大量翻阅档案信息来查找所需信息,长时间下去,档案工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在人们心理的地位会不断下降,影响档案工作的传承和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必须要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环境,适应人们的需求,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三、网络时代档案工作创新的途径

(一)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

现代社会档案工作队伍急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网络技术的普及奠定人才基础。为了扩大档案工作队伍,首先,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网络时代档案工作的创新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推动,只有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为档案工作的创新奠定基础;其次,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传统的档案工作复杂繁琐,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要转变工作理念,以网络信息时代的创新思维思考档案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即用创新型思想理念应对当下档案工作,是当前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观念;最后,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招揽一些对档案工作有饱满热情,熟悉网络时代经营规则的优秀人才作为当下档案工作的主力人员,并要定期对传统的档案工作人员进行网络知识培训,培养基础的网络知识意识,为将来的网络时代档案工作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三)规范创新管理、促进机制创新

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而档案工作的发展也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和引导。网络时代下的档案工作创新面临的现实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对于创新的理解更的深刻,也同样需要明确、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各种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指导,并且要对传统工作机制进行必要的创新,完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岗位应该担负的责任,形成岗位责任制,明晰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就是要确保网络时代下的档案工作的创新不是盲目的和随意的,要在严格的创新制度规范下进行创新活动。其次,要完善传统的规章制度,让网络时代的创新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促进网络时代下的档案工作创新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为真正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其发展。

首先,完善单位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网络时代下的档案工作创新最重要的一点是技术必须要跟得上创新观念发展的速度,为了促进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就应该不断完善单位已有的档案工作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进行积极的更新和维护,最大限度的做到当天的信息能够及时更新。此外,要不间断的对网络平台上的信息进行杀毒修复,避免恶性网络病毒对档案工作系统的侵害,避免档案信息的大量流失将会对档案工作的造成巨大损失。最后,不断提高资源共享平台的级别,完善网络技术在档案信息工作中的应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充足条件。

其次,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档案工作创新经验。网络时代下我国的档案工作的创新还处于初级阶段,各项技术条件还不太成熟,这就需要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借鉴国外数字化档案工作改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从而为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

最后,整合力量,推动创新。网络时代下的档案工作创新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是档案工作迈向新台阶的关键阶段,而纵观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已经开始从单一的竞争发展成为以合作求双赢的全方位竞争,可见“整合力量,推动创新”对网络时代下档案工作创新的重要性。整合力量要求各单位将自身的档案信息与其他单位的档案信息进行网络资源共享,求同存异,找到能够达到双赢的落脚点,才能够不断推动整体的创新发展。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第9篇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高速发展,社会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了档案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尤其是现代社会是信息为主导的社会,信息对社会上各个主体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能够更加及时便捷的得到最新最全的社会信息成为人们发展事业的必要条件,而档案工作作为对社会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重要部门,其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保存和修护,对社会的发展及其重要。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以人力为主,管理制度显得保守、封闭,工作效率非常低,而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因此,改变传统的档案工作方式,将档案工作与互联网思维相融合的发展方式,值得目前档案工作部门关注。然而如何保障档案工作顺应时展潮流,以及进行网络技术创新,仍然是目前档案工作发展的重点。

二、网络时代档案工作创新的重要性

(一)档案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我国的档案工作人员多数年龄比较大,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对于新的信息技术系统认识不够充分,虽然档案管理工作非常的繁琐,但是由于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没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和技术,不能利用网络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阻碍了档案工作的发展。

(二)社会的发展需要档案工作的创新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更新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量的信息资源急需被整理成案,企业、个人急需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最新最全的社会经济发展信息。然而,传统的档案工作过程繁琐复杂,效率低下,大量信息技术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适当的处理,形成信息堆积,而企业、个人、政府等也难以及时得到最新最全的信息来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网络时代背景下必须要对档案工作进行深度改革,将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加入到档案工作中,提高信息更新速度,为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这样的技术创新才能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三)有利于档案工作的长远发展

传统档案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对文字档案的保存,这种工作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文字历史最原本的样貌,是对档案的尊重和保护,然而其存在占用空间巨大,搜索不方便等问题,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数据、资料不断增多,搜索起来越来越困难,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人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大量翻阅档案信息来查找所需信息,长时间下去,档案工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在人们心理的地位会不断下降,影响档案工作的传承和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必须要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环境,适应人们的需求,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三、网络时代档案工作创新的途径

(一)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

现代社会档案工作队伍急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网络技术的普及奠定人才基础。为了扩大档案工作队伍,首先,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网络时代档案工作的创新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推动,只有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为档案工作的创新奠定基础;其次,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传统的档案工作复杂繁琐,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要转变工作理念,以网络信息时代的创新思维思考档案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即用创新型思想理念应对当下档案工作,是当前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观念;最后,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招揽一些对档案工作有饱满热情,熟悉网络时代经营规则的优秀人才作为当下档案工作的主力人员,并要定期对传统的档案工作人员进行网络知识培训,培养基础的网络知识意识,为将来的网络时代档案工作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三)规范创新管理、促进机制创新

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而档案工作的发展也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和引导。网络时代下的档案工作创新面临的现实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对于创新的理解更的深刻,也同样需要明确、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各种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指导,并且要对传统工作机制进行必要的创新,完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岗位应该担负的责任,形成岗位责任制,明晰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就是要确保网络时代下的档案工作的创新不是盲目的和随意的,要在严格的创新制度规范下进行创新活动。其次,要完善传统的规章制度,让网络时代的创新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促进网络时代下的档案工作创新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为真正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其发展。

首先,完善单位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网络时代下的档案工作创新最重要的一点是技术必须要跟得上创新观念发展的速度,为了促进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就应该不断完善单位已有的档案工作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进行积极的更新和维护,最大限度的做到当天的信息能够及时更新。此外,要不间断的对网络平台上的信息进行杀毒修复,避免恶性网络病毒对档案工作系统的侵害,避免档案信息的大量流失将会对档案工作的造成巨大损失。最后,不断提高资源共享平台的级别,完善网络技术在档案信息工作中的应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充足条件。

其次,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档案工作创新经验。网络时代下我国的档案工作的创新还处于初级阶段,各项技术条件还不太成熟,这就需要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借鉴国外数字化档案工作改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从而为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

最后,整合力量,推动创新。网络时代下的档案工作创新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是档案工作迈向新台阶的关键阶段,而纵观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已经开始从单一的竞争发展成为以合作求双赢的全方位竞争,可见“整合力量,推动创新”对网络时代下档案工作创新的重要性。整合力量要求各单位将自身的档案信息与其他单位的档案信息进行网络资源共享,求同存异,找到能够达到双赢的落脚点,才能够不断推动整体的创新发展。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特点

(一)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将成为潮流

随着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推进,电子文件的数量迅速增长,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目前在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结构中,纸质档案资源仍然占着绝对统治地位。传统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产品虽然具有一定规模,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珍贵档案信息通过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而得到面世,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面对当前的网络环境,人们的利用方式发生了改变,已习惯于计算机辅助阅览甚至是网上在线阅览,这对传统的档案馆资源开发工作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开发出适应网络时代人们所需求的档案信息资源产品,这些新产品的问世也正是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特色之一,相对于传统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产品,如:文献汇编、文摘汇编、组织沿革、专题概要等书籍以及报刊杂志等出版物来说,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产品中会根据社会需要继续保留这些传统精品,同时适应社会需求开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产品,其中多媒体形式以及专题数据库形式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产品为典型代表。

(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手段

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在开发手段方面采用了一些新的方法,这些新方法集中体现了当前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特征,这正成为其特色所在,即充分利用新技术,使技术引导开发过程更加便捷安全有效。

(三)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途径将发生根本改变

网络将成为重要媒介,在线化将成为重要纽带。与传统环境中一样,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去宣传我们的开发产品,令人欣喜的是,处于网络环境中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产品,除了可以继续采用这些传统传播途径外,我们又多了一个新型且非常快速便捷高效的传播途径,即通过因特网实现传播途径网络化。实际上,这是未来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大势所趋,网络社会的最终形成的直接结果是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重大改变,最大特征即是充分依赖计算机和网络,离开了这两点,很难想象人们怎样生活和工作。为此,传播途径网络化这一开发理念具有超前意识,这是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又一重要理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档案利用工作的兴衰。为此,笔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中因特网将成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产品传播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网络环境中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特色之一。

二、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从现阶段的发展看,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很不平衡,既便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虽然在本单位本系统有一定的组织性、计划性和前瞻性,然而在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下明显地表现出缺乏规划,从表面数据上看,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站数量呈增长趋势,然而整体质量却没有质的提高。只有整体高校发展平衡了,高校馆藏档案资源才能充足,才能有效发挥档案自身优势,可见注重高校整体优势的发挥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而有些高校将纸质档案变成电子档案还需要一段过程,仅仅是刚刚起步,有的仅有个单机版管理软件,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抑制馆藏资源的丰富共享及优化。从我国行政体制看,各高校的管理体制是纵向的,服从于上级主管部门,而目前各职能部门没有指令性的要求,又没有出台硬性管理规定。因此,整个高校档案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改变现有整体硬件状况,由于各高校档案管理各自为政,有些院校很少关注其他横向校际间的需要和管理模式,只注重收集本校生成的反映学校政治经济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形成的档案,而对于上级来文出现重复采集的状况。因此,加强与相关校际间的沟通交流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从发展趋势看,实现档案工作与社会接轨与国际接轨和与未来接轨,更需要加强相关行业的沟通与交流,需要档案人员更新理念提高素质,规范标准才能逐步实现档案资源的优化与共享,而档案资源的共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全体档案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协同作战才能完成。

三、网络环境下整合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措施

建立学校档案信息中心。1.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要实现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关键要开发具有共享功能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对电子文件进行采集、鉴定、著录、检索,为高校档案管理自动化打下坚实的基础。2.建立高校档案网站。建立高校档案网站,将馆藏档案中已经公开的内容以及新开发的档案信息、编研成果、专题档案等上传到网上,为用户提供档案管理系统的信息查询服务。3.档案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衔接。利用网络实现档案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无缝衔接,接收直接在办公自动化过程中形成的较为规范的电子文件信息。

推进高校档案馆藏数字化、服务网络化。1.对本馆信息资源实现集成化组织与整合。高校档案馆加快档案资源建设,必须把好档案收集关,做到内容全面、完整,对新产生的档案、旧馆藏档案通过校园网存贮到档案管理系统中。档案馆为各部门兼职档案员授权,兼职档案员根据权限范围,严格按照《各类档案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收集和整理各种档案材料,收集时尽可能做到齐全、完整、系统,及时通过档案管理软件上传到档案管理系统。2.完成数据库的建立及转换工作。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利用馆藏电子文件建立文件目录、全文信息数据库;根据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方向,建设特色数据库。借助校园网和档案管理系统完成数据的转换。

参考文献:

[1]霍晓卫.居住区与住宅规划设计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2]柳群英.论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J].办公室业务,2011.

[3]张晖,赵毅强.浅谈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黑龙江档案,2009.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工程教育模式;案例导入;体验式教学法;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107-03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从横向规模发展转变为纵向深度应用发展,社会对各种类型的网络技术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也不断递增。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驱动下,为应对网络技术更新的日新月异以及网络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高校网络工程类课程的各项改革势在必行[1]。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目前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它是以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发、制造、运行全生产过程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学习工程。它是以能够领导现代工业产品过程或系统开发的现代工程师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标,以现代工程实际为背景环境,采用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并让学生在现代学习和实践环境中取得丰富的设计制作和主动学习的经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体化成长[2,3]。CDIO教育模式符合网络工程类人才培养特性,对网络工程类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路由与交换》是我校网络工程方向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在网络工程课程体系中拥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深入学习数据通信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中的重要原理、协议及应用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中型企业网的规划设计与实施技能,是一门与实际应用联系非常紧密的典型的网络工程课程。因此,针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将对网络工程类其他课程的改革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一、课程现状与问题

1.课程现状。目前,本课程针对通信工程专业通信网络方向大三的学生,总课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6节,实验课时12节,每周一次课,每次3节。授课形式为: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老师讲解理论并配合操作演示;实验课在通信网络实验室,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小型实验项目。

通过理论学习和综合实验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步骤、熟悉网络故障的排除方法,使其具有规划、设计、实施中型企业网的能力。

2.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前几届学生的实际教学效果,本课程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理论与实践被割离。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理论和实践粘合较紧,现在“理论36课时+实验12课时”的授课方式,弱化了实践的作用,其次将理论和实验分开教学,使学生在学完网络协议原理后不能马上在实验环境中验证协议的工作过程,影响学习效果。

(2)单项技术与整体项目无法衔接。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对于单项技术的应用能轻松完成,但是对于有一定综合性的实验,往往无从下手,说明“从单项技术到综合项目”的方式导致知识点的离散性,使学生没有理清各种技术之前的相互关系,对于多种技术同时应用的情况缺乏整体认识。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了教学的方便,原本属于同一个项目的多项技术被人为分割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便于学生逐个掌握,但是学生缺乏整合各项技术的能力[4]。

(3)学生参与度不高。在理论学习阶段,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很难将抽象的协议讲得生动,学生对枯燥的协议、烦琐的工作流程不感兴趣;实验阶段,学生各自为政,认真的学生多做,偷懒的学生少做甚至不做,缺乏团队意识[5,6]。

二、教学改革内容与措施

CDIO模式下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学生对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并设计实施方案,将方案转化为产品或系统,并经过不断的调试修改形成一个产品或系统,形成一体化教学体系[7]。

本文参考CDIO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以及课程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教学内容重新规划与整合,引入顶层项目和次级项目的概念;其次,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机会,为了给体验式学习营造真实项目环境,对授课方式进行改革;然后,在每次授课过程中实施基于角色扮演的项目体验式教学法;最后,将学生在课堂体验式学习表现以及课外自主学习中的成绩作为综合考核学生的依据。

1.融合理论与实践,整合教学内容。根据本课程应用性的特点及体验式教学的需要,以“总―分―总”式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所谓“总―分―总”,即从一个大型工程实例(顶层项目)出发,归纳出完成该工程的所有单项技术,针对这些单项技术设计相应的次级项目,然后根据各项技术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递进关系,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地开展各项技能的培训,当所有次级项目完成后,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也实施完毕。这种“总―分―总”式的组织方式便于学生在初期就能掌握网络的全貌,并理解各项技术在实际工程中作用。

“总―分―总”式组织法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教学内容被以下几个时期串联成一个整体:项目设计准备期、整体项目认知期、递进式学习期和综合应用期。在准备期着重学习网络工程基础,包括常见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IP地址规划等;在整体认知期通过两个大型项目实例(园区网是典型的交换型网络,企业网是典型的路由型网络)来分析客户需求,学习典型交换型和路由型网络的拓扑结构,此时并不涉及各种需求的解决方案,仅从整体上认知网络结构,了解各项技术的应用场合及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总);在递进式学习期,所有技术通过两个实例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体,将从简单到复杂、局部到整体、低级应用到高级应用的顺序逐步学习网络工程基本技能,学习各项技术的配置方法,解决实例中遇到的问题,逐项满足客户需求(分);在综合应用期,将再设计两个工程实例,提出需求,指导学生应用课程所学技术完成工程的设计、配置、测试等任务,检验学习效果(总)。

2.依托虚拟实验平台,改变授课方式。授课方式的改革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将授课地点从教室搬到实验室,将实验室虚拟网络平台软件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做到“边理论边实践”;第二,改变单一专业教师授课的方式,聘请“校企合作”企业工程师参与综合实验的设计和现场指导,提高综合实验的工程时效性。

从在教室上理论课、实验室上实践课转变为所有教学内容都在实验室完成,看似仅仅就是教学场地发生改变,实质是授课方式的转变。实验室拥有网络虚拟软件平台(GNS3、Cisco Packet Tracer,业内工程师认可的主流软件),借助于这些软件平台,协议的工作流程不再抽象,当堂学习的配置技术也能及时巩固;并且在实验室能近距离接触真实网络设备,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

同时,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将业师引入课堂,改变单一讲师授课的形式。将业师引入课堂是弥补讲师实际工程经验不足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依托学校的“千人业师”计划,由业师在课堂开展讲座,介绍行业背景、就业前景;另一方面,业师可将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引入实验教学,使综合实验更具有现实意义。

3.营造项目实施情景,开展教学改革。企业网络工程师在实施工程时并不是直接操作真实设备,这样容易给客户造成难以预计的不良后果,他们遵循“构思模拟实施”的步骤,依据这样真实的项目实施规律,本文加以改进提出适合于课堂操作的项目体验式学习法,并运用到《路由与交换》课程的单次(3课时)授课过程中。

如图2所示,首先,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引出真实案例,提出设计需求,并讲解所涉及技术的理论知识(案例讲解,1课时);然后指导每位学生在网络虚拟平台(Cisco Packet Tracer或GNS3)提出设计方案,搭建工程拓扑图,完成所有设备的配置以及测试任务(模拟器演练,1课时);最后,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成立项目组,并进行角色扮演(如项目经理、网络工程师、实施与测试人员等),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将虚拟平台测试无误的方案移植到实验室的真实设备上,完成真实设备的配置并测试(角色扮演,1课时)。

在教学的第一阶段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进入第二阶段,教师只负责指导,以学生的模拟操作为主;第三阶段,学生将选举本小组项目经理,并在项目经理的指挥下完成整个工程的实际操作。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指挥,师生互动为主要手段,实现知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应用的全面掌握。

4.结合课堂与课外,改变考核方式。学生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将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比40%,将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记录学生每次项目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其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打分(通常扮演小组项目负责人的学生会有更高的成绩);期末考试占比60%,将采用“项目+报告”的方式,布置一道大型的网络实例,提出设计需求,让学生在课外借助各种网络资源完成项目设计,要求能在网络虚拟软件平台测试通过,并撰写项目报告。为了防止学生之间相互抄袭,要求报告不得雷同。

三、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路由与交换》这门应用型课程在网络工程类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对人才培养的作用;然后阐述了课程在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现状,深入剖析了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能力被激发,对网络工程这个方向更加认同。

参考文献:

[1]徐远超,关永.“网络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11):5-8.

[2]康岚兰,胡健,彭洁.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中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33(2):94-97.

[3]曹琼,张光建,黄贤英.CDIO思想指导下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78-80.

[4]郭广军,羊四清,戴经国,龚德良.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9):134-139.

[5]李德胜.网络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2,02(249):138-139.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档案管理;网络时代;创新体系

1.前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农业、工业、经济、贸易、科技、国防以及社会生活地各个领域。人类的记忆工程便是档案事业,档案管理揽括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在社会信息系统中有着极为重要作用和特殊的意义。为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和信息处理的基本要求,必须提高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水平,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合理的应用到档案信息管理中去,以进一步提高网络时代的档案管理水平。

2.网络时代中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统一的网络化管理机构

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相对落后使档案管理部门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造成了各自为政、各成系统、自给自足、自我发展及条块分割的不良局面。即使某些档案管理部门已经发现资源共享是十分必要的,但还是缺乏实际的合作及管理行动。而我国目前也缺少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来协调规划网络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没能实现资源的共享。绝大部分的档案馆依然采用的是封闭式的办馆模式,不管是在软硬件的配置,还是在数据库的构建上,都处于相对分裂的原始状态,这不仅给人力物力带来了巨大的浪费,也制约了我国档案管理的发展进程,使其与档案管理的网络化、自动化、标准化的国际管理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2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

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我国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档案馆都开始构建一个相对规模的档案管理数据库,但因为某些档案室存在各自为政的弊端,数据库的建立在极大程度上是自建自用的。构建的数据库类型单一、规模狭小、缺乏标准化的管理,而且极大程度上是处于低水平的发展状态,数据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和控制,服务水平也较差,很多的数据库只提供给单位内部使用,严重制约了数据库的使用效率。

3.网络时代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3.1符合新时期的档案管理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社会已经迈入了高水平的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对网络也越来越依赖,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教学、生活、服务、科研及生产等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化、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做好当代的档案管理工作,这是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也是我国信息化工程的必然选择,也可以更好地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3.2符合档案管理信息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承载了极多的个人信息,例如:人事档案、人事统计数据、工资计算、工作绩效考核等,这些信息的保管和储存耗时力且繁琐,加上是人工处理,就造成信息的分隔,不同的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汇总和整合,加上不科学的信息流程导致信息内容也极不规范,这种沿用式的手工操作已经适应不了新时代的发展趋势,难以满足人们对档案管理的基本需求。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状,就必须采用现代化的工具去管理个人信息,就必须得构建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而改善信息的规范程度,提高信息的利用价值。

3.3提升现代化办公效率的基本需要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采用了计算机及其它的先进办公自动化设备,计算机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信息化工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共享,软件的使用率较低,现有的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使用价值,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管理水平。

4.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的基本方法

4.1思维革新,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意识

当今的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的网络时代,档案管理工作也随即进入到了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利用网络化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已成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然趋势。要进行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就必须摒弃以往的陈旧观念,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转变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思维模式,树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导的创新思维模式,充分理解电子档案管理的现实意义,加速提升电子档案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4.2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络化管理机构

要建立一个网络化的档案管理机构,就必须由某个权威组织进行牵头,然后组织协调各档案管理机构的加入,从行政和技术进行统一的指导和监督,制定出一整套切实可行、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特别是应该具体制定出网络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性目标,以加强对整个地区的档案部门进行网络化的实质性引导,思想统一,行动协调,开发研制出高水平的应用软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一个大型的多媒体数据库、文献数据库以及全文数据库,改变那些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及自成一统的不良局面。

4.3有计划、分阶段的建设网络信息档案管理系统

首先,确定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软件应用设备的选用及开发、网络系统的建立及维护、信息资源的搜集和录入等。三者可同时开展,其中采集信息是基础和重点工作,档案数据的采集与录入必须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操作。其次,提高、改进和完善整个应用系统,并将可取的经验进行普及和推广,不断改善系统的应用水平。再则,进一步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不断对整个系统进行维护和完善,使其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需要。

4.4加强数据库的建设

随着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档案管理所面对的对象已扩展到多媒体数据和全文数据,其功能和性质都将有所改变。也就是说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对数据库的容量、功能和安全性的要求会更高。因此,需要在现有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革新,更为广泛的应用 SQL- server及O racle数据环境,以提高网络化的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志娟.试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

[2]刘振宇.关于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化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04)[3]王宏.浅谈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J].办公室业务.2011(S1).

[3]李亚娥.新时期企业档案工作管理策略[J].机电兵船档案.2011(03)[5]蒙天池.浅谈机关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三步曲[J].广播电视信息.2011(05).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 网络时代 创新体系

1 做好网络时代高档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这些时代的“热词”将“给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将对推进高校教育改革,规范高校办学行为,促进高校现代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档案作为高校发展记忆的基石和高校历史的原始记录,提供服务是其永恒的主题。高校档案的档案资料,经过收集、整理、有序地保管起来,再由使用者把贮存的信息散发而出,服务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它是客观形成的,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由此,档案不只是一种历史的记录,还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基础。

高校档案从产生到立卷、归纳到传播使用,记录了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管理活动,是目前工作中可提供查考、争辩和处理问题的依据,其情报价值的原始性、可靠性也是档案的独特之处。所以,高校档案不仅为高校制定一些方针政策、总结经验、研究问题等重大活动提供档案资料,还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到重大作用。

2 加强网络时代高档档案管理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2.1 加强领导重视,理顺管理体制,是做好网络时代高档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

档案是高校各项活动的真实记录,没有这个记录,高校就会忘掉自己的历史,就会失去历史这面镜子和继续前进的根基。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信息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档案资料作为信息资源之一,它的价值也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因此,作为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档案馆地、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制度保障、办公设备、网络技术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只有领导认识到位,重视网络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得以协调发展。

在高校领导重视的同时,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者要认识到档案管理是一项科学化系统化的工程,要认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改变和创新观念,接受和认可网络化管理,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深入理解档案网络化,建立健全指挥灵活的信息网络,让档案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同步进行。

2.2 建设一支专业性的档案人才队伍,是做好网络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原来的高校档案馆(室)由即将退休或退休的返聘人员,每天为档案使用者“拿钥匙开开门”即可,工作人员存在年龄老化、知识不足、管理落后等诸多问题。而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人们不再满足传统的纸质档案的查阅和检索,网络化管理成为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因此,建设一支专业化、年轻化、复合型人才的档案人才管理队伍尤为重要。

根据教育部第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人才兴档”、“人才强馆”成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理念和目标。在如今的网络化时代,要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为方向,以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持续创新和整体能力为目标,以期建立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因此,在人才建设方面要改善人员结构,从学历层次、专业结构、人员素质等方面造就一支既懂理论又能实践,既年轻化、专业化又知识化的档案工作团队。同时,要吸引和接纳档案人才,强化档案人员的培训,要改变思路,更新观念,在机制、理论、环境等方面予以创新,尊重人才的同时还要尊重知识,努力营造档案人才干好事业的工作环境。

2.3 抓好收集,强化管理与利用,是做好网络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下转第223页)(上接第197页)

收集、整理,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档案部门要改变“坐等待收、守摊待用”的传统作风,主动服务上门跟踪收集,辅以文字说明的记录,然后归档、保存,以高校今后的发展留下宝贵的资料。

现在高校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大到高校的发展规划、教育改革、干部选配,小到节假日举办书展、读书会等等,都应该派出专门人员收集文字资料和图像资料,从中找出规律的资料和数据,整理好后,立卷、归档,以备他日为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和编史修志服务。

档案的收集工作需要坚持平时与经常结合,档案部门与各部分结合,随时收集与定期收集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收集相结合,这样才能拓宽档案收集的内容,扩大来源,丰富室藏,促进收集工作的开展。

2.4 坚持体系创新,是做好网络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生命线

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网络化时代已经到来,为档案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目前,部分高校档案馆(室)虽属单位的机关科室,但许多都是挂靠党群、纪委部门之下,只有执行的职能而无决策的权力,这种上世纪的管理模式早已不能适应网络时代高校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深化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坚持模式创新、思路创新、手段创新和实践创新,让高档的档案管理事业呈现出生机与活力。

在模式上,应将档案馆从校办或其他部门分离出来,改变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思路上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理念,更新思路,改变原来“小而全”、“大而全”,重视收藏忽视利用,“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状态,同时,必须调整和充实馆藏档案的内容,提高馆藏档案的质量。在手段上,实现档案信息化,解决文档一体化,实现档案工作与学校工作结合。在实践上,要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内引外联,改革创新,优化馆藏,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同时,强化信息技术利用和建立档案管理人才竞争机制。

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功能和开展各项活动的直接的、原始的记录。科学、正确地档案收集、管理与创新,是构建优质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原素。档案管理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管理、与时俱进,才能促进网络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

参考文献

[1]何田.浅谈新时期学校档案管理的创新[J].出国与就业,2011(2).

[2]姜立新.争议档案管理技术创新[J].科技传播,2011(2).

[3]夏文.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方略[J].北京档案,2011(2).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第14篇

园林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诸多方面,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经在园林规划施工中引进了网络技术,用以指导各项任务。随后关于此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许多公司都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去研究信息网络技术在园林建设中的潜力和效益,甚至园林部门也开始了专业软件的研发。在园林建筑行业不断进步的同时,信息网络技术也迅速普及,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且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国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对新型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较低。如思想上不重视、技术投入不足、新功能未能得以实现等,以至于虽建立起了数据库,但难以发挥实际作用。再加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园林施工越来越复杂,网络技术的应用已是迫在眉睫。

2新型网络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1)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往往会将自己的审美观和意图在设计图中体现,而这一切要以大量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包括工程规模、布局图片等,都需要通过计算机加以分析,提前将设计效果进行初步展示。在此过程中,如若发现某些缺陷或需要更改处,可及时调整方案。现代化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可将设计效果更加精确地展示,使得设计方案的修改更加方便,同时方案的可行性更高,大大降低了施工中的风险。

(2)园林功能多样,除了实用,还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从布局方式、景观划分、假山置石等多方面进行设计,所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有必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对实际自然条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科学的规划方案。包括建筑、植物分布以及各个景点之间的联系等,将理想的园林景观模拟出来。大致流程通常是先采集信息资料,然后输入计算机分析整理;由专业软件将这些分析结果转化为园林建设底图,初步设计施工方案;设计人员根据工程要求绘制出设计轮廓,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此构建三维立体模型;同时还要考虑空间结构和环保问题。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新型网络技术的结合,增强了设计的科学性,也体现了人文情怀。当前技术日臻成熟,利用数字化虚拟技术可实现设计方案到最终成果的转化。

(3)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功能之一,新型网络技术的图像处理功能更加强大,可实现图像的后期处理。然后用彩色激光打印机将图样打印出来,再利用计算机的特殊滤镜功能完成图像的艺术效果分析。如有不满意之处,可及时修整。人们对园林的要求越来越高,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视觉欣赏,更需要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全面考虑并注重细节,对温湿度进行最恰当的设计,如此才能使园林建设既满足人们欣赏娱乐的需要,又能起到改善空气、保护环境的效果。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使最终设计更加规范标准。

(4)在设计方案经过多次调整后,可使用投影仪演示设计成果。设计理念、园林功能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三维动画相结合,并在其中插入图片音乐,最终将清晰直观的园林设计画面进行立体地展示。网络技术打破了空间限制,可实现各种文件的远距离传输,同样可将设计成品传输至异地,加强异地交流合作。

3关于信息网络方案的实际应用分析

3.1实例工程

某市新区规划中有一片空地,面积为25000m2,计划在此建一座现代化园林。既能吸收工业废弃,净化城市空气,又能供市民娱乐休息。资金有限,但又要保证园林质量,并体现独特之处。最终决定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设计施工中,提前根据各项资料合理地设计信息网络方案。

3.2信息网络方案

其优势有很多,如直观性强,可将园林全貌进行直观展示;内容详细,主次分明,表达的有条不紊;能够根据建设要求对所需资源和施工时间进行分析预估,把握后续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实时对方案进行调整;计算机的绘图和运算速度快且精确度高,可缩短编制时间。另外关键作业的施工进程能够有所提升,进而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编制信息网络方案通常要经过3个环节,先确定目标,然后分解项目,列举明细表。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原理有两点,一是利用网络形式来表述园林工程的各个阶段,并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展示;二是使用图解模型及相关计算方法所计算出来的计划关键工作,在时差改进的网络计划基础上,实现了更加有效的监督控制。

3.3信息网络方案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与普通方案相比,信息网络方案应用于园林施工中可节约很多成本。由此可见:通过信息网络方案的贯彻可以强化园林建设施工单位的管理权威,保持建设施工的资源管理的均衡状态。信息网络方案能够成为园林广场建设施工的管理方面的核心管理方法,这种方案不断地将园林建设施工单位的管理推向理想的顶端,使得单位更具有园林建设施工的活力。

(1)信息网络方案的实施,能够真正的管理好时差,从整体展开,规模管理,合理地管理好物资,使得资源均衡、施工人员能够在时间以及空间的角度分配好自己的工作,每种资源在相应的程序中都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在一定意义上缩短了工程的周期,取得的经济效益显著。

(2)如果刚开始的信息网络方案有效,(假设信息网络方案均衡),且达到系统的平衡效果,对某一单位的建筑施工程序进行系统的管理,周期明显缩短,相对普通方案节约了1/4的时间。与此同时,信息网络方案的实施,还增加单位信息网络方案的信度,使得整体的交工时间得到保障。

(3)将园林划分为3个区域,既使网络总图清晰,易于观察,又增加了计划的灵活性,便于单体计划的修改。这与园林建筑施工中变化较多的情况相适应。

4结束语

网络整改方案范文第15篇

园林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诸多方面,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经在园林规划施工中引进了网络技术,用以指导各项任务。随后关于此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许多公司都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去研究信息网络技术在园林建设中的潜力和效益,甚至园林部门也开始了专业软件的研发。在园林建筑行业不断进步的同时,信息网络技术也迅速普及,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且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国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对新型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较低。如思想上不重视、技术投入不足、新功能未能得以实现等,以至于虽建立起了数据库,但难以发挥实际作用。再加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园林施工越来越复杂,网络技术的应用已是迫在眉睫。

2新型网络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1)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往往会将自己的审美观和意图在设计图中体现,而这一切要以大量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包括工程规模、布局图片等,都需要通过计算机加以分析,提前将设计效果进行初步展示。在此过程中,如若发现某些缺陷或需要更改处,可及时调整方案。现代化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可将设计效果更加精确地展示,使得设计方案的修改更加方便,同时方案的可行性更高,大大降低了施工中的风险。

(2)园林功能多样,除了实用,还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从布局方式、景观划分、假山置石等多方面进行设计,所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有必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对实际自然条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科学的规划方案。包括建筑、植物分布以及各个景点之间的联系等,将理想的园林景观模拟出来。大致流程通常是先采集信息资料,然后输入计算机分析整理;由专业软件将这些分析结果转化为园林建设底图,初步设计施工方案;设计人员根据工程要求绘制出设计轮廓,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此构建三维立体模型;同时还要考虑空间结构和环保问题。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新型网络技术的结合,增强了设计的科学性,也体现了人文情怀。当前技术日臻成熟,利用数字化虚拟技术可实现设计方案到最终成果的转化。

(3)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功能之一,新型网络技术的图像处理功能更加强大,可实现图像的后期处理。然后用彩色激光打印机将图样打印出来,再利用计算机的特殊滤镜功能完成图像的艺术效果分析。如有不满意之处,可及时修整。人们对园林的要求越来越高,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视觉欣赏,更需要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全面考虑并注重细节,对温湿度进行最恰当的设计,如此才能使园林建设既满足人们欣赏娱乐的需要,又能起到改善空气、保护环境的效果。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使最终设计更加规范标准。

(4)在设计方案经过多次调整后,可使用投影仪演示设计成果。设计理念、园林功能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三维动画相结合,并在其中插入图片音乐,最终将清晰直观的园林设计画面进行立体地展示。网络技术打破了空间限制,可实现各种文件的远距离传输,同样可将设计成品传输至异地,加强异地交流合作。

3关于信息网络方案的实际应用分析

3.1实例工程

某市新区规划中有一片空地,面积为25000m2,计划在此建一座现代化园林。既能吸收工业废弃,净化城市空气,又能供市民娱乐休息。资金有限,但又要保证园林质量,并体现独特之处。最终决定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设计施工中,提前根据各项资料合理地设计信息网络方案。

3.2信息网络方案

其优势有很多,如直观性强,可将园林全貌进行直观展示;内容详细,主次分明,表达的有条不紊;能够根据建设要求对所需资源和施工时间进行分析预估,把握后续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实时对方案进行调整;计算机的绘图和运算速度快且精确度高,可缩短编制时间。另外关键作业的施工进程能够有所提升,进而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编制信息网络方案通常要经过3个环节,先确定目标,然后分解项目,列举明细表。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原理有两点,一是利用网络形式来表述园林工程的各个阶段,并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展示;二是使用图解模型及相关计算方法所计算出来的计划关键工作,在时差改进的网络计划基础上,实现了更加有效的监督控制。

3.3信息网络方案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与普通方案相比,信息网络方案应用于园林施工中可节约很多成本。由此可见:通过信息网络方案的贯彻可以强化园林建设施工单位的管理权威,保持建设施工的资源管理的均衡状态。信息网络方案能够成为园林广场建设施工的管理方面的核心管理方法,这种方案不断地将园林建设施工单位的管理推向理想的顶端,使得单位更具有园林建设施工的活力。

(1)信息网络方案的实施,能够真正的管理好时差,从整体展开,规模管理,合理地管理好物资,使得资源均衡、施工人员能够在时间以及空间的角度分配好自己的工作,每种资源在相应的程序中都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在一定意义上缩短了工程的周期,取得的经济效益显著。

(2)如果刚开始的信息网络方案有效,(假设信息网络方案均衡),且达到系统的平衡效果,对某一单位的建筑施工程序进行系统的管理,周期明显缩短,相对普通方案节约了1/4的时间。与此同时,信息网络方案的实施,还增加单位信息网络方案的信度,使得整体的交工时间得到保障。

(3)将园林划分为3个区域,既使网络总图清晰,易于观察,又增加了计划的灵活性,便于单体计划的修改。这与园林建筑施工中变化较多的情况相适应。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