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

旅游扶贫论文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PPTST-EP旅游扶贫

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中,有超过50个的旅游业产值在本国国民经济的排序中位列前三名。旅游业也是在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流中,唯一显示顺差的一项服务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2000年的统计,第三世界旅游业当年的顺差额达到6600万美元。然而直到21世纪初,一些援助组织和国际基金机构才意识到旅游业可以作为一种消除贫困的武器。

PPT战略的提出及其内涵

PPT(ProPoorTourismStrategy)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战略,它最早由英国国际发展局资助的贫困人口旅游发展合作组织(Pro-PoorTourismPartnership)提出,意为“引导贫困人口净利益增长的旅游”。在过去的五年中,这一概念在利用旅游消减贫困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PPT战略主要有三种类型:以提高经济利益为目标、以扩大非经济的生存利益为目标和以加强参与与合作为目标。它关注的焦点不是哪一种旅游产品或是哪一类旅游企业能带来上述目标的实现,而是到底有多少净利益的增长是为贫困人口所分享的。在我国的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中,与PPT意义最相近的词汇是“旅游扶贫”。

PPT强调的是“发展”而不仅仅是“增长”。“发展”便不仅代表着经济总量的增加,更意味着质的方面的变化,包括最基层贫困人口的脱贫、观念贫困的根除、贫困人口发展机会的增加等核心问题。只有人口的质提高了,才能增强贫困地区的能力建设,使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返贫的机会。

ST-EP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的提升

2002年8月,世界旅游组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峰会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召开。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支持下,会上首次提出了把“可持续旅游作为消除贫困的有力工具”这一概念,即“ST-EP”(SustainableTourismasaneffectivetoolforEliminatingPoverty),并马上展开这一概念的启动计划。事实上,这一计划的启动,将联合国消除贫困的指导思想和世界旅游组织长期追求的可持续旅游的目标联系起来,成为这次南非峰会的中心议题。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计划,到2015年将世界的极端贫困减半,而SE-EP对这一目标积极响应。

ST-EP这一词汇一经产生,在国际上便迅速取代并淘汰了PPT这一几近同义的用法。因为PPT有太强的负面含义:在西方人的理解中,没有人会被愿意称为“穷人”或“贫困人口”(thepoor),这个缩写带有极具歧视性的色彩。因此,ST-EP是一个更能为所有人接受,不带贬意的中性缩写词。它更能体现不论贫富、人人平等的公平价值观。

ST-EP对于旅游业的方向性意义

PPT和ST-EP都不是一种旅游业的新形式,也不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它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路径。有了这个思维观,旅游这块蛋糕就可以留给更多的贫困人口来分享。这一概念的确立,为发展赞助机构和国际基金组织指出了新的努力方向。但是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应该以怎样的政策来发展旅游并达到消除贫困的目的。所以,世界旅游组织开展这一项目的主要工作就是支持探寻ST-EP的最好实践模式的相关研究,并确认其最佳模式。

因为旅游产业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旅游业往往被作为狭义的服务业部门,如住宿业、餐饮业等,而任何将旅游大产业纳入到其他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活动中去的前向和后向关联总是容易被忽略。但只有旅游业被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来运作时,旅游产业才有可能作为消除贫困的有力工具。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政府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因为没有政府积极的支持和介入,贫困和弱势人口的进步是很难实现的。最贫困人口必须有某种形式的授权,而且这种授权必须有立法的支持。因为如果没有法律框架的支撑,任何既得利益者都会阻挠有利于弱势群体发展的积极行动,这样有利于贫困人口的计划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旅游作为推动第三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驱动力。旅游发展是一条康庄大道:它可以让第三世界国家分享更多全球贸易机会,也是防止他们在全球经济中日益边缘化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经济的边缘化是大多数最欠发达国家的通病。旅游业通过扮演催化剂的角色,是引导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走向较高层次繁荣的少数经济部门之一。对有些国家来说,旅游业甚至可以让他们摆脱贫困国家的地位。位于南太平洋的萨摩亚就是按照ST-EP思路发展的典型案例。

世界上许多发展赞助机构和捐助政府在过去十年当中,更多地关注消除贫困,并把这一问题作为他们资助活动的核心。他们中许多人密切关注旅游业,并把旅游业作为实现消除贫困的潜在途径。他们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许多情况下,贫困人口掌握着资源的所有权(比如文化节庆),而这些都可以用来发展旅游。由此才有可能实现PPT和ST-EP。

虽然到今天为止ST-EP的发展也并不成熟,但是旅游业所具有的事实说服力却使得越来越多的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并到很多发展中国家中去尝试利用旅游消减贫困的行动。这些机构中最知名的包括有世界旅游组织、亚洲发展银行、世界银行、英国国际发展局、荷兰SNV发展组织、联合国的一些技术性机构如联合国贸发会,及其他一些国际旅游组织如亚太旅游协会等非官方机构。在需要消除贫困的背景下,把旅游业的发展完全留给发展中国家的私人部门去处理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因为这些国家的私人部门资金短缺,制度和能力都不健全。在这种情形下,就特别需要加强私人部门和国家旅游权威部门之间的合作。这个国家旅游部门必须代表国际组织或机构的利益,并负责该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ST-EP战略的有效设计和具体实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有来自国外的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到这些国际组织的合作项目中来。

我国目前就有许多地区旅游开发的资金来自于国际组织的类似项目资助,了解并深刻理解ST-EP这一理念的背景,将有助于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去吸引和利用有关国际组织或基金的捐助。相应地,只有得到机构的充足资金、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贫困地区才能实施ST-EP项目。

参考文献: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2篇

一、红色旅游可成为老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

红色旅游业可为老区经济发展创造新契机,提供新引擎,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扶贫工程。发展红色旅游,可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产品转化、加工、增值,扩大畜牧、水产、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扩展非农产业,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开拓农民外部增收潜力。可以将革命老区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依托自身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培育革命老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旅游业是一项就业成本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许多工作都必须靠员工手工操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另外,旅游业就业层次比较丰富,特别是有些服务工作并不需要很多技术,可以为文化素质不高的广大农村妇女和刚刚进入社会的男女青年提供就业机会。

旅游业也是一项综合性产业,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这些需求在客观上要求旅游产品在面向旅游市场时具有较高综合性,它不仅涉及交通业、饭店业、娱乐业等旅游部门的各行业,还涉及文化、教育、卫生、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农副业等非旅游行业的各部门。因此,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旅游目的地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从而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红色旅游可加快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旅游资源开发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是一个综合的主体开发过程。发展红色旅游,可进入性是关键,交通必须先行,要使旅游地同外界的交通联系以及旅游地内部的交通运输实现便利和畅通。因此,必须完善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各种交通运营的安排。除此之外,还要建设和完善包括供水、供电、通讯、车站码头以及相应的银行、保险、医院、商店等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包括饭店、餐饮、娱乐场所等在内的旅游服务设施。这些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是旅游开发中要实现的基本物质条件,它们既满足旅游者的旅居生活需要,同时当地居民也受益。红色旅游的开展,必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加大对农村道路、安全饮用水、农村能源、改厨改厕等设施的投入,完善电力、广播、通讯、电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开展对农村生活垃圾、沟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危旧房屋更新改造,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民居民宅,美观实用,节约土地,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老区农民能够真正享受现代化成果。同时,随着老区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等状况的改善,逐步解决了制约老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促使老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

三、红色旅游可促进老区民众观念更新和素质提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老区的民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相对落后保守,不少人很难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缺乏市场、商品、开放等先进观念。红色旅游景点不同于一般自然景点,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大多数红色旅游接待地地域文化底蕴丰富,当地民风淳朴,民俗风情各具特色。革命先辈给老区人民留下的不仅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和遗物,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征途中,创造了诸如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代表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革命精神。这既可以使游客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同时伴随着各种阶层、职业、年龄的旅游者涌来,把现代文明带进来,打破老区原有的封闭状态,引起人员、信息、科技、文化、资源、商品的大流动,将大大促进老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与互动,在与外来游客的交流、交往中,可使老区人民接受外来文化的熏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引导老区人民增强劳动致富意识、积累意识、商品意识、科技意识,使之产生脱贫致富的内在动机,教育老区群众克服长期困扰老区经济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和生活习惯。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从而提升整体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

四、红色旅游可促进资源开发与保护,落实科学发展观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 旅游扶贫 研究综述

旅游扶贫开发是一种特殊的开发扶贫形式,以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

一、我国旅游扶贫工作的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扶贫工作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实践和理论的。20世纪80年代前期和中期,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由于距离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线路景点较近,选择了开发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兴办旅游业的道路,很快取得了脱贫致富的效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期,“七五”计划将旅游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批贫穷落后、但拥有较高质量旅游资源的地区得到了国家和地方计划内资金的扶持,开始有计划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工作,在旅游扶贫方面取得了大面积丰收。

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于2000年8月8日正式挂牌,拉开了我国“三区”建设工作的序幕,其他各省也纷纷开展“三区”建设,如广东省从2002年5月起全面启动旅游扶贫计划,通过省旅游局和各相关部门、各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采取政策扶贫、规划扶贫、信息扶贫、教育扶贫和人才扶贫等多种方式,对粤北、粤西和粤东地区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扶贫工作,以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旅游扶贫研究的主要内容

综观国内的文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旅游扶贫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领域:旅游扶贫含义及基本问题;旅游扶贫的资源基础;旅游扶贫模式研究; 旅游扶贫的效应研究; 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对策研究;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其他专题研究等。

1.旅游扶贫含义及基本问题

旅游扶贫指的是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

认为旅游扶贫的对象,即目标地区主要是具有一定旅游发展基础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是相对贫困地区,既包括了国家所界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绝对贫困),也包括了虽已脱贫但经济仍欠发达的地区。刘向明,杨智敏也有类似看法,还认为旅游扶贫不能仅限于“物质的贫困”,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贫困”。

旅游扶贫的提出有多方面的意义和自身特点。高舜礼认为旅游扶贫的意义在于:向全社会展示了旅游业强大的综合功能;扩大了旅游业的社会影响;开拓发展子“大旅游”的思路;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2.旅游扶贫的资源基础

乡村旅游资源是旅游扶贫的重要资源基础,因而也是旅游扶贫研究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被认为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核心之一(王兴水等)。谢彦君认为,旅游城市所具有的巨大的客源输出潜力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面向旅游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是乡土化,具体体现在文化性、特殊性、民俗性、生态性和参与性等几个方面。保持与城市旅游供给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

3.旅游扶贫模式研究

郭清霞提出旅游扶贫的战略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以特色资源为发展依托、以特色旅游产品为发展支柱;以当地居民受益为目的、以脱贫致富为目标;以环境保护、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赵丽丽提出我国西南地区“旅游扶贫”启动与发展两大战略。白凤峥和李江生提出了“旅游扶贫试验区”的设想,宜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吴铮争和杨新军立足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生态环境价值补偿机制的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旅游扶贫的具体思路和措施。金方梅以乡村民族文化的演化模式为依据,通过对文化旅游者进行分析,提出了“三向参与”的文化保护开发模式。胡锡茹认为云南在多年旅游扶贫的实践中形成了三种基本模式:生态旅游扶贫模式、民族文化旅游扶贫模式和边境旅游扶贫模式。梁明珠依据“实现主体利益持续互动均衡”的原则,就关乎生态旅游成败和农民生计的土地补偿、利益分配、培训与就业社区参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三农”利益保障机制的设想。

4.旅游扶贫的效益研究

周歆红定义旅游扶贫效应就是讲旅游扶贫功能和意义、旅游扶贫在贫困地区发展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旅游扶贫的负面影响等。赵小芸从投资贡献(量)和投资效率(质)两个方面对西部地区的旅游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了定量研究。阳国亮则探讨了旅游经济中旅游投资的乘数效应与旅游扶贫的关系,指出贫困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大,旅游投资的乘数效应更大,旅游扶贫的效果更显著。操建华运用专家调查法、增加值率法和投入产出法研究了旅游收入和旅游业增加值在城乡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分配,以及旅游收入乘数和就业乘数。

林红也对“旅游扶贫”的负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扶贫”,论的最大危害在于引发各地盲目开发、上项目,并提出应冷静看待“旅游扶贫”在西部开发中的效应。贾芳也注意到旅游扶贫中应满足的条件和旅游业的脆弱性。

5.旅游扶贫的经验与问题

经过近二十多年的旅游扶贫开发实践,我国旅游开发扶贫已有不少可以值得借鉴的规律和经验。认识不到位,在实践中忽视社区利益,利益分配不公,从而没有起到旅游扶贫的作用(陈秀琼,黄金火;万青;钟国平等)。同时存在有将旅游扶贫简单地等同于旅游开发、旅游扶贫开发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郭清霞)、把陋习当作特色来开发和只关注眼前的效益等问题(程占红)。(曹艳英等;刘红艳)指出我国目前的旅游扶贫存在着项目、产品设计单一、经营粗放,而且季节性明显、模式雷同、缺乏特色,显露出极度的初级化特征。旅游扶贫的规模小,组织形式分散,缺乏灵活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市场竞争秩序混乱,难以形成区域性、规模性的整体布局和具有吸引力的拳头产品从而难以形成真正的经济优势(刘红艳等)。

三、国内研究评述

目前国内系统化旅游扶贫研究才刚刚开始并处在初级阶段。在研究的对象方面,我国扶贫旅游研究的一个明显不足是,尽管对政府作用、社区的参与、乡村文化资源等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对贫困人口的关注显然不足。在重大问题的研究深度方面,缺乏理论建树,旅游扶贫的对象、目标不够明确,对扶贫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对扶贫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等,对旅游扶贫的研究是一般性研究多,如大都集中在旅游扶贫的功能、模式、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对旅游扶贫中一些较深层的主题,如贫困人口受益模式、一些较具可操作性和示范性做法的理论基础分析等较少涉及;对特定地区宏观性分析较多,还未见到对较为成功的微观单元的有深度的实证研究。除了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讨论外,对政府的作用、社区的参与等重要问题的研究大多局限于问题的提出、必要性论述和一般性探讨,缺乏系统的研究及具体的解决方案、机制的建立和模式的设计等。关于社区参与、农户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旅游系统如何与其他经济系统的联系等,缺乏系统研究,缺乏有效地体现于一个模式之中。对贫困人群在旅游中的作用、参与程度、参与中存在的障碍以及现实和潜在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等的问题,基本没有涉及。

四、我国旅游扶贫研究的发展趋势

1.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扶贫一种新的可持续模式,目前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难题:如何解决社区参与的个人激励问题;如何使社区居民正确显示其偏好,并如何整合个人偏好以形成促进社区利益的一致决策;社区政府是否能够采纳社区的建议;社区参与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途径等问题。

2.应注重将视角对准贫困人口本身,真正将贫困人口作为旅游扶贫系统结构中的重要一环,以他们为主要研究对象之一,通过对各种旅游形式对贫困人口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影响进行系统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实证分析。

3.对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等相关利益主体对旅游扶贫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在旅游与反贫困的研究中,旅游发展理论和贫困理论相结合,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具体分析相结合,有利于更好地指导旅游扶贫开发活动,充分发挥旅游在消除贫困方面的潜力。

4.加强对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联系方式和结合模式的理论研究十分必要,有利于跳出就旅游论旅游的思路,注重与贫困地区的主导产业相结合,与农、林、牧、渔、副及乡镇企业协作发展,与本地特色产业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高舜礼.对旅游扶贫的初步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1997

[2]刘向明.杨智敏对我国“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考[J].经济地理,2002

[3]高舜礼.旅游扶贫开发的经验、问题和对策[J].旅游学刊,1997

[4]王兴水,甘巧林.尚志海.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

[5]谢彦君.以旅游城市作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J].财经问题研究,1999

[6]郭清霞.旅游扶贫PPT战略及其特征―以湖北省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7]赵丽丽.我国西南地区旅游扶贫研究与实例应用分析[D].西南石油学院,2003.

[8]白凤峥,李江生.旅游扶贫试验区管理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2002

[9]吴铮争,杨新军.论西部旅游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

[10]金方梅.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保护开发模式探讨―重视文化旅游者在文化保护中的作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11]胡锡茹.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3

[12]梁明珠.生态旅游与“三农”利益保障机制探讨[J].旅游学刊,2004

[13]周歆红.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2002

[14]赵小芸.旅游投资在西部旅游扶贫中的效用分析[J].旅游学刊,2004

[15]阳国亮.旅游投资的乘数效应与旅游扶贫[J].学术论坛,2000

[16]操建华.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17]林红.对“旅游扶贫”论的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18]贾芳.对旅游扶贫的再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0

[19]陈秀琼,黄金火.略论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20]万青.乡村旅游探论[J].许昌学院学报,2004

[21]钟国平.英西.连南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2]曹艳英,魏建国,魏新华.烟台市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民俗旅游业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4篇

>> “9+2”教育扶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贫困村扶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扶贫30年,定西的实践与探索 “整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30年扶贫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 民营企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 旅游演艺的实践与探索 乡村旅游助力精准扶贫,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探索与思考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探索 鄱阳县旅游扶贫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第三部门促进扶贫机制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金融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亚贫困群体长效扶贫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互联网+农村”助力国家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浅议街头镇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与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创新 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理念的实践与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12-24.

⑥本资料来源:雷山县旅游局

参考文献:

[1]项保华,《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1.

[2]邹益民,《旅游企业战略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

[3]厉新建,《中国旅游发展创新研究》[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7.

[4]徐晓光、翁家烈,《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9.

[5]李佳,《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7.

[6]史本林,《我国旅游扶贫开发研究》[M],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

[7]“雷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雷山县人民政府,2011年1月。

[8]雷山县人民政府《雷山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北京天健融通咨询公司。

[9]刘涛“新农村建设中贵州省雷山县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探讨”[J],《农业经济》2008年第08期。

[10]张伟、张建春“国外旅游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05年第一期。

[11]何景明“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J],《旅游学刊》2010年底二期。

[12]董海峰《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百度网。

[13]张伟、张建春《国外旅游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评述》,百度网。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5篇

>> 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助力精准扶贫攻坚 贵州省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对策研究 爨乡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化的思路与措施 整合地方旅游资源优势发挥文物在旅游事业中的独特作用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提升特色旅游工艺品设计品质 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优势 打造柏杨河乡旅游品牌 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晋北旅游资源优势分析及开发思路 浅谈自贡地质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对策 荆州旅游资源优势及发展途径探讨 开发苏州太湖体育旅游资源优势与对策 探析海南会奖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 辽宁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与潜优势研究 豆沙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优势研究 家乡的旅游资源的优势 基于旅游资源开发的投融资路径选择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 基于旅游电子商务的肇庆旅游资源网站的研究 基于旅游资源“公地悲剧”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旅游扶贫路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Z].旅发〔2016〕121号.

[3] 百度百科[DB/OL].http:///item/.

[4] 邓小海,曾亮,等.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生态经济,2015,(4):94-98.

[5] 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150.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应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构建农业旅游扶贫供应链模式,并指导扶贫对象进行发展定位和角色定位,提出完善辅助节点和健全流程机制等策略提升农业旅游扶贫功效。

【关键词】农业旅游;旅游扶贫;供应链管理

我国旅游扶贫始于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实践,在国际PPT理念传入后,学者开始进一步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并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在重视农业旅游扶贫发展并增加供给的同时,我们更要全面系统地思考供需对接,顺应旅游消费发展趋势,从而落实好国家支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这是一个亟需重视的紧迫问题。

一、理论基础

供应链管理思想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许多学者将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到旅游业的研究中,形成了旅游供应链思想。Richard Tapper and Xavier Font(2003)指出“旅游供应链具体包括住宿、交通、吸引物、酒吧、餐馆、纪念品和手工艺品、食品生产、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对旅游业的发展起支持作用的目的地基础设施等”。而对于旅游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学术界有不同的^点争议:一种是旅行社业处于核心的地位,应不断加强并发展,如李万立等(2006)对欧洲旅行社供应链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1];另一种是旅游供应链应逐渐发展以景区等吸引物为核心,并关注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如路科(2006)以旅游景区/点为核心构建了旅游业供应链新模式[2];还有一种是持有发展不确定的观点,如笔者(2014)提出多元化结构中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以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为核心的旅游业供应链模式等。总体而言,学术界的研究和旅游业的实践发展都明晰地体现了供应链管理思想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指导价值,并且要重视旅游供应链上各节点的角色分工与合作。

本文基于这一领域的理论基础,分析构建农业旅游扶贫供应链结构模式,并依据模式指导提出农业旅游发展策略,为各级政府发展农业旅游推进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二、农业旅游扶贫供应链模式的构建

从发展实践来看,旅游扶贫对象在参与农业旅游供给中,主要以物质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获得经济收入,从而实现脱贫。其中物质投入包括农业环境、农副产品等,人力资源投入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旅游业就业。由此来看,农业旅游扶贫供应链的设计应重点关注两方面内容:

第一,为保障扶贫对象物质和人力资源投入受益,应在农业旅游经营项目和产品供给中确保扶贫对象的参与,即农业旅游扶贫供应链上应设计专门由扶贫对象承担的供应节点,确保扶贫对象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充分参与供应链的运营,从而获得回报,促进脱贫。

物质投入中,农业环境归入供应链上的旅游吸引物节点,农副产品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视需要融入二级供应商或一级供应商,这种划分可以用是否与旅游者发生直接接触作为标准。例如,旅游者直接食用的农副产品或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即为一级供应商,此外即为二级或多级供应商。但在发展实践中应尽量保证扶贫对象尽可能充当一级供应商,从而获得更多经济回报以实现脱贫。因此,供应链上还需设置辅助节点以完善条件实现这一目标。如农村剩余劳动力适应旅游业就业的培训机构等。

第二,我国提出的扶贫发展战略,不仅关注物质扶贫,同时也注重同步的精神扶贫,以确保扶贫对象经济改善同时的精神文化建设。基于这一需求,农业旅游扶贫供应链的构建还要关注信息文化子链条的建设,以不断向贫困地区传输新的文化信息,保障扶贫对象精神文明世界的健康发展,避免经济腐蚀等负面效应。因此,农业旅游扶贫供应链应充分发挥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文化建设作用,以官方文化建设机构或非官方民间社团作为子链条的必要节点,推动扶贫区域的文化建设引领,保障上述目标实现。

综上,据这两方面的分析笔者构建旅游扶贫供应链模式如下(见下图)。

三、农业旅游扶贫发展策略

第一,农业旅游扶贫的核心定位。农业旅游之所以能扶贫,主要是因为农村、农业资源具有旅游吸引力,能实现经济价值。由此来看,农村、农业相关资源的旅游吸引力是农业旅游实现扶贫的核心价值所在,因此农业旅游扶贫的核心任务仍然是农村及农业的特色生产发展,以提高持续的旅游吸引力。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角色定位。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一定或者不应非要作为农业旅游供应链上的直接参与节点,即一级供给商,因为一级供给商直接面向旅游者服务,需要先进的、规范的管理知识和特殊的、标准的服务技能。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关注自身优势为其他供给商提品而成为二级甚至多级供给商,如提供环保绿色菜蔬果品、出租农舍土地等。而面对一级供给商的条件需求,则需要有关部门提供专业培养和技术培训。

第三,建立健全辅助机构。如上所述,农业旅游扶贫供应链需要建设保障、监督作用的辅助节点,如政府机关设置专门机构监督保障农业旅游扶贫的市场秩序,设立培训机构促进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以及建设精神文明保障机构积极推进“精神扶贫”等。

第四,加强网络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机制。现代旅游供应链的发展,运作流程越来越多的依靠电子商务平台,农业旅游扶贫供应链的运作同样需要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来实现产品需求与供给的快速对接,并帮助各节点掌握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合理分配资源,制定发展方向,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

参考文献:

[1] 李万立,李平,张萍萍.欧洲旅行社供应链管理实践与启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1).112-115.

[2] 路科.旅游业供应链新模式初探[J].旅游学刊.2006,21(3).31-33.

基金项目:

本文受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面上项目“文化旅游供应链优化模式及其在渤海国遗址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研究”(12532376)资助。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自我发展能力;四川革命老区;旅游精准扶贫

[作者简介]孙根紧(1981―),男,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社会发展;丁志帆(1986―),男,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经济。(四川都江堰 611830)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课题:自我发展能力培育视角下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研究(SLQ2015C-03);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四川地区红色旅游口述档案信息共享空间保护与实现机制研究(LYC13-45);四川农业大学社科联课题:文化传承视角下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创新;河南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课题:经济全球化、收入差距与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

旅游扶贫不仅是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推动贫困地区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重要途径,对转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拓展扶贫功能,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扶贫开发提质增效、推进新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及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党的十八以来,等中央领导人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多次强调扶贫的重点必须由救济性扶贫转变为开发性扶贫,旅游扶贫由此成为“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革命老区覆盖面积达25.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51.8%;总人口4168.6万人,占全省人口的近50%,是四川贫困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在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中,四川革命老区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但由于受自然环境、历史等多种因素影响,四川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依然相对落后。与此同时,四川省革命老区旅游资源富集,尤其是红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因此,如何通过旅游扶贫以实现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成了四川省实践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加快四川革命老区的旅游扶贫发展,对提高革命老区人民生活水平,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四川实现“两个跨越”式发展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回顾

旅游业独特的产业特性和生产方式,使之能够与消除贫困紧密联系起来。[1]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提出益贫旅游(Pro-poor Tourism)概念后,旨在推动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成了国内外旅游业界和学术界重要的研究内容。国外学术界在围绕如何通过旅游发展,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机会和净收益的研究中,呈现出一些成果。第一,旅游扶贫方式不存在普适性蓝图或标准模式,它取决于所依赖的资源类型和文化背景。国外旅游扶贫方式主要有自然旅游、遗产旅游、农业旅游、社区旅游等。第二,旅游扶贫绩效评价内容广泛,且具有两面性。旅游扶贫不仅可以为旅游目的地贫困人口带来经济利益,也有助于其获得更好的卫生、医疗、交通改善[2],但由于发展旅游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加剧环境资源恶化而使旅游扶贫备受质疑。第三,旅游扶贫开发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国际发展组织、非政府组织、地方政府与旅游企业在旅游扶贫过程均具有重要作用,但扮演不同角色。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逻辑起点。然而,虽然国外也存在“红色旅游”类似活动,但相关研究并没有将其与扶贫开发相融合,这就决定了本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与国外旅游扶贫的差异,也对我国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的经验借鉴构成一定约束。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将旅游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老、少、边、穷地区的旅游发展,国内学术界也对旅游扶贫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政策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就革命老区的旅游扶贫研究而言,文献主要集中在革命老区旅游扶贫模式、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绩效。也有大量学者对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进行了研究,四川革命老区旅游资源富集与扶贫任务艰巨特征明显,革命老区的旅游扶贫应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实施政府主导的大旅游发展区域合作战略,构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系统集成开发模式,鼓励居民参与旅游开发。[4-7]另外,一些学者分别从文化传播[8]、移动互联技术[9]、农村体育[10]等视角四川革命老区的旅游扶贫进行了研究。

毋庸置疑,国内学术界对四川省革命老区旅游扶贫开发研究已经有了良好起步,但由于研究目的与视角所限,也存在以下亟待改进之处。就研究内容而言,一是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的经验总结和战略构想层面上,对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的理论,尤其是对四川革命老区旅游资源开发和降低贫困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较少,而且大多数研究关注如何通过旅游发展实现“减贫”,但很少涉及如何通过旅游发展培育四川革命老区各层次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从研究层面上看,大多数文献从较为宏观的区域整体进行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研究,缺乏微观主体层面和中观产业层面的“精准”旅游扶贫研究。因此,本文尝试在探究旅游资源开发、降低贫困和自我发展能力培育之间的互动机制基础上,从家庭、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探讨旅游扶贫开发的路径选择。

二、自我发展能力较低制约了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开发

随着旅游扶贫开发实践工作的不断推进,四川革命老区的贫困治理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旅游扶贫形势依然严峻,其根本原因在于四川革命老区家庭、产I和区域三个层面自我发展能力水平较低,亟需通过旅游资源开发实现其自我发展能力培育与提升,达到从微观到宏观层面的脱贫致富与内生性发展。

(一)家庭层面

从家庭层面看,四川革命老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较低体现在贫困人口在参与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资本匮乏与能力低下双重制约。首先,四川革命老区贫困人口的居住环境和条件不适宜改造成为旅游接待设施,不能有效利用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如院舍、房屋来从事旅游经营服务。其次,四川革命老区贫困家庭无任何积蓄,无贷款能力,无法享受惠农配套政策,导致无法获得参与旅游开发来获取自身发展的机会。再次,工业化和城镇化浪潮冲击下,四川革命老区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空壳化”,导致旅游开发劳动力缺乏。第四,四川革命老区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没有旅游服务技能而且获取相关技能也很困难,导致这部分人旅游发展参与难度大。另外,部分贫困家庭仍然存在等待心理,不愿意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实现脱贫。

(二)产业层面

从旅游业发展层面看,四川革命老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较低体现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服务条件差、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以及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等方面。四川革命老区地处偏远山区,可进入性相对较差。加之基建成本较高,区域内部路网密度低,且等级不高,路况较差,无法满足现代旅游所需的舒适、安全道路要求,扩大了游旅目的地与游客之间的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从经营管理上看,贫困地区的旅游企业经营者大部分并无任何的旅游经营管理经验和能力,凭借以往的一些技能和知识开设简单的民居住宿、餐饮等。从景区道路看,景区的公路均达不到二级路标准;村的道路多为4.5米宽的水泥路,且村内配套停车场等不足,不能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从食、宿、游服务看,吃饭主要以低端农家乐游为主,食品安全性差,缺少特殊风味;住的客栈从家具到床上用品都照搬城市宾馆酒店模式,对当地民俗与文化内涵开发不充分,没有形成特色,更无法与杭州、台湾等地的民俗相比,缺乏吸引力;游以观光型为主,住、购、娱其他要素基本缺失,因此无法吸引远程游客。从旅游配套设施看,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试点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尚未建设观景台、接待亭、游乐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专线车、导游、交通标志标牌、宾馆客栈、旅游公厕等旅游服务设施不健全,旅游接待服务功能不具备。

(三)区域层面

从区域层面看,四川革命老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较低体现在区域旅游品牌缺乏,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程度低。一方面,四川革命老区旅游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旅游总体发展规划,部分地方的旅游扶贫项目分布广、规模小,尚未形成旅游品牌,难以在主流媒体或重要窗口进行捆绑宣传,外界对革命老区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知之甚少。其次,受限于自然地形地貌与旅游开发理念,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项目的开发没有考虑规模效应,导致大多数基于扶贫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在空间分布上呈散点状,没有形成片区,甚至也没有形成成熟的旅游线路。另一方面,四川革命老区各地方政府在扶贫旅游开发过程中,各自为政,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区域旅游品牌打造等方面合作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产业发展,进而影响了旅游开发的扶贫效果。

三、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的关键在于培育自我发展能力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指各层次区域行为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基于自身条件,依靠区域内部系统发展机制,发挥区域优势、扬长避短,挖掘区域发展潜力、激发区域发展活力,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等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11]一个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可以分解为家庭、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的自我发展能力,具体讲贫困户在旅游扶贫过程中获取自我发展能力是通过旅游发展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社会福利;而旅游产业通过形成企业自生能力,参与市场竞争获取自我发展能力;区域总体自我发展能力体现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旅游合作发展,区域旅游品牌化塑造。

四川革命老区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承担两个角色,一个是脱贫对象,一个是扶贫攻坚战的主要行为主体。作为脱贫对象,他们要通过革命老区的旅游开发获得自身发展能力,具体表现为提升参与旅游业经营管理的能力,并获得参与旅游业经营管理机会,实现自身福利水平提高。作为扶贫攻坚战的主要行为主体,他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国家旅游扶贫开发为契机,努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参与旅游经济活动,在获取经济收入实现脱贫的同时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源。

在旅游资源富集的四川革命老区选择发展旅游产业,不仅是出于资源要素禀赋优势考虑,通过培育旅游经济增长极,发挥其扩散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赋予贫困人口更多经济发展获得感和发展机会,更多是看重旅游业无污染、绿色环保发展特性,希望区别于一般区域伴随着重污染、环境恶化的工业化推进现代经济发展路径,通过旅游产业发展使贫困人口在获取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保留了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旅游产业是四川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的优势产业,培育有自我发展能力的旅游企业可以使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使区域经济发展具备“造血”功能,促进四川革命老区自然、经济、社会等全面发展,并最终促使人的发展,从而使贫困问题迎刃而解。

不管是四川革命老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还是区域旅游产业自生能力的获取,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区域发展宏观环境。因而依据区域发展的大推进理论,通过短时期大规模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形成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大推进过程中,强化区域旅游规划一体化,加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产业发展合作,以四川革命老区为整体塑造共同区域旅游品牌,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宏观环境的塑造。而大量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居民与具备自生能力旅游企业的出现,又为区域宏观环境形成提供了微观基础和经济动力,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日渐增强,相互促进。

四、以自我发展能力培育推动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开发

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通过旅游开发培育和提升家庭、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的自我发展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旅游扶贫的战略目标。其中贫困人口旅游发展参与能力的提升和参与机会的赋予是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的微观基础,基于扶贫而诞生的旅游业自生能力的培育与加强是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的核心任务,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产业合作发展,共筑区域旅游品牌,实现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模效益是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的宏观要求。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应从家庭、a业和区域三个层面培育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将着力点由加大投资和外援的“输血式”减贫,转向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的“造血式”脱贫,走内生型旅游扶贫之路。

(一)家庭层面

“人”是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系统的微观基础和核心要素,要想真正通过旅游发展做到“扶贫”,应通过加强旅游专业技能培训,增加旅游服务就业岗位,强化脱贫致富自强不息的思想动员工作,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参与旅游业经营和旅游地管理能力和个人发展机会。首先,对贫困人口进行旅游业经营管理能力培训与专业服务技能培训,宣传国家的旅游扶贫政策,鼓励有经营管理能力的贫困人口开设家庭宾馆、农家乐、休闲农业等旅游服务业,帮助那些没有独立经营管理能力的贫困人口在环卫、展示、保卫、向导等工作岗位实现就业,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其次,在规划旅游扶贫项目时,在尊重盈利性的同时,尽可能设置较低技能工作岗位,并将服务性低技能岗位向贫困人口倾斜。鼓励贫困人口以马匹、土地、房屋、院落、林盘等多种生产要素入股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强化旅游业发展的共享经济效应。对于距离旅游目的地较远地方的贫困农户可以通过特色优质农产品种植、传统工艺品加工,然后将陈品提供给旅游目的地进行销售,实现间接参加旅游服务和旅游商品供给,以获取经济收入,最终达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目的。最后,要从思想上动员革命老区贫困人口继续发扬革命精神,摒弃等、要、靠等思想,重树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信念,主动参与旅游扶贫开发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脱贫致富。

(二)产业层面

旅游产业发展是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系统工程的核心任务,应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服务条件配套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赋予旅游业自生能力,将扶贫旅游业从“输血”性质转变为“造血”机器。首先,加强四川革命老区公路、铁路以及景区内部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交通可达性和舒适性,缩短游旅目的地与游客之间的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其次,加强接待中心、卫生间、停车场、休憩处、观景台、乡村客栈或特色民宿等旅游设施建设。最后,根据四川革命老区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农旅结合、工旅结合、红旅组合,促进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通过设计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打造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应当考虑区域旅游资源的特色和生态环境条件,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体现“地域特色”。

(三)区域层面

塑造良好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是推动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开发项目落地、增加旅游企业自生能力和提升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和参与能力的重要保证。首先,四川革命老区市级地方政府应在省级规划指导下,对辖区内的旅游扶贫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尽可能打造旅游扶贫片区或旅游扶贫线路,在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的同时,形成规模效应和外溢效应。其次,四川革命老区应积极构建一体化的智慧旅游信息化平台。不仅要在省内81个县级革命老区之间建立智慧旅游信息化平台,也应建立四川革命老区与陕西、重庆甘肃及其他省份的革命老区之间建立智慧旅游信息化平台。再次,对四川革命老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制定统一的开发政策,合作开发旅游产品,通过区域旅游融合、合作、共生,形成协同发展,创造新的产业功能,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达到旅游产业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最后,以四川革命老区旅游业为整体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塑造共同区域旅游品牌,提高革命老区特色旅游尤其是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Goodwin H. Reflections on 10 years of pro-poor tourism[J].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in Tourism, Leisure and Events, 2009,1(1).

[2]Lepp A.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in Bigodi Village, Uganda[J]. 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3).

[3]Mastny L. Redirecting International Tourism[M]. Starke L. State of the World. New York:Worldwatch Institute, 2002.

[4]张先智,刘旺.四川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5).

[5]秦容.四川革命老区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中国商贸,2011,(5).

[6]岳云华等.巴中革命老区贫困县旅游资源开发扶贫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4).

[7]唐勇等.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10).

[8]李萍.四川革命老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国际传播策略 [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4).

[9]程子彪.移动互联时代革命老区旅游扶贫联动开发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22(7).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旅游扶贫;多元主体;协同发展

一、旅游扶贫的内涵

旅游扶贫是以贫困地区特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扶持下,通过发展旅游业,使贫困地区的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发展计划和措施。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全国通过发展旅游脱贫的村庄不少于1万个,人口不少于300万。旅游扶贫成为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以其独有的优势,发挥着巨大的扶贫功能。

二、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制约因素

(1)农民观念的落后。农民的文化素质低,思想守旧,缺乏旅游经济意识。作为旅游扶贫的直接受益群体,但观念的落后使农民不配合政府部门的旅游扶贫工作开展。(2)开发主体缺乏统一的管理。开发主体之间各为体系,缺乏沟通和协调,没有形成功能整合的协同发展机制,影响了旅游扶贫工作的实施。(3)筹资困难。贫困地区地方财政困难,旅游业开发单靠拨款远远不够。筹资渠道单一,资金投入短缺,难以维持旅游业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扶贫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框架

图1生态旅游扶贫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框架

(1)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务必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开发,遵循循环发展的理念,才能形成旅游扶贫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局面。(2)政府主导。政府等部门是推动旅游扶贫工作的首要力量,应站在宏观效益层面,科学规划和设计旅游开发管理策略,提供保障和支持。协调和引导支持。政府发起并引导各主体间的合作,协调他们的关系。宣传支持。凭借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借助多种媒介手段,把生态旅游名号打响,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商机。资金与政策保障。开拓筹资渠道,优化投资环境,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硬件”和“软件”保障。把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中坚力量有机结合,共同保障生态旅游扶贫工作。(3)社区参与。参与发展,转变观念。农民应转变传统观念,认清旅游与经济效益的联系,共同为脱贫而努力。参与培训,探寻新路子。农民积极参与专业旅游培训,学习餐饮及服务等技能,办好“农家乐”等产业。结合特色资源,不断探寻旅游发展新路子。参与管理,提高效率。农民参与游客引导与管理等工作。既能体现主体意识,又能节约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文化参与,发扬民族特色。保存和发扬古朴民俗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在旅游业的开发过程中,融入浓厚的民族风情项目,形成以宁静的原生态风貌、浓郁的民族特色为核心的旅游业,实现经济效应与文化效应的增值。(4)市场支持。产业化支持。旅游相关企业根据实际,制定专业化开发策略。积极配合政府等部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激活旅游市场机制,增加旅游扶贫的经济效益。科研支持。由贫困地区政府等部门与社会各界精英联合,如与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合作,组建专业团队,围绕旅游扶贫的核心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扶贫科研项目。政府以提供政策资金等公共产品为保障,发挥其宏观主导优势;社区以农民直接参与旅游开发相关工作为职责,发挥其能动参与作用;企业以投资产业化、科研技术等为支持,发挥其市场调节功能。通过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市场支持的有机结合,使其形成内聚合力,从而使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产业链的发展,达到扶贫目标,最终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可持续发展效应。

参考文献

[1]郭清霞.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地理.2003,23(4)

[2]马忠玉.论旅游开发与消除贫困[J].中国软科学.2001(1)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9篇

一、主要目标

以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乡村、乡村)为主,突出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提升扶贫重点村“八个一”工程,同时以“文化”为根基,以“全域旅游”为指引,兼顾其他适合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贫困村。

二、主要工作

(一)做实乡村旅游带动脱贫工作。结合文旅工作实际,力争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更多贫困人口脱贫。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梳理排查乡村旅游带动脱贫人数,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低收入群体致贫。同时,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台账,确保乡村旅游带动脱贫的真实性。

(二)推进乡村文旅经营主体复工复业。指导吸纳贫困户就业、销售贫困户农副产品、带动贫困村村集体增收等参与脱贫攻坚的乡村文化旅游企业复工复业,帮助文旅行业及旅游带头人凌健康解决产品提升、金融贷款、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三)抓好产业扶贫示范点建设。根据我县脱贫攻坚整体工作部署,我局示范点建设为发展闪里镇文堂村的乡村旅游,协助文堂村抓好“乡村旅游贫困村联建项目”建设,即建设拥有500张床位的学生写生基地,恢复上街文化街,以及约2000平方文堂旅游接待中心建设;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荷花旅游和红色旅游发展。

(四)发挥文旅项目的带动作用。结合我县乡、游客服务中心、古城、等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工建设,鼓励和支持贫困村、贫困户通过流转山场、土地租赁、盘活闲置民房,资源入股等模式参与到旅游业中来,通过旅游项目的带动,让贫困村、贫困户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旅游项目建设施工单位,吸纳周边贫困群众务工就业,让贫困户就近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增加旅游业收入。

(五)大力推进消费扶贫工程。优化旅游商品销售扶贫模式,在游客量较大的A级景区、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会场,统筹设立扶贫专区专柜,在村农庄建爱心扶贫超市,销售贫困户农副产品。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组织游客以自驾方式到贫困村旅游、就餐、住宿,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六)加大单位帮扶村支持力度。我局帮扶乡的村,帮助300平方米的老仓库,维修改造成村民文化活动中心。进一步提高村民对文化需求和生产生活的便利性。

(七)加强乡村文化旅游营销推广。策划、组织贫困村参加省市县文化旅游推介活动;组织媒体、旅行商赴贫困村开展采风观光和乡村体验活动;引导贫困村利用当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举办各类乡村节庆活动;充分挖掘当地名人轶事、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写好地方故事,精心策划包装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旅游新业态,举办各类有影响力的乡村文化旅游节庆赛事活动,并利用新媒体集中加以宣传。

(八)重视文化旅游扶贫培训工作。加大重点贫困村的培训力度,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积极组织重点贫困村扶贫干部、能人大户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乡村文化旅游扶贫培训班。同时结合我县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特点,举办一期涵盖重点贫困村所在地的乡镇村干部、乡村旅游经营户、能人大户、贫困户及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扶贫理念、扶贫手段和扶贫成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九)严格文旅扶贫资金管理。提高文旅扶贫资金效益,科学谋划和实施项目并做好项目库建设。规范使用各级文旅扶贫资金,做好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项目和资金管理档案,定期开展自查工作,确保旅游扶贫资金使用精准、流向透明。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旅游;贫困地区;四川秦巴山区

“贫困与反贫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贫困是中国和谐发展和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其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日渐显著,旅游扶贫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秦巴山区基础设施滞后,经济发展缓慢,公共服务薄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不完善,文化体育设施缺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弱,连片贫困突出。但自然景观和人文习俗受人类经济活动影响小,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扶贫开发具有无可比拟的实施优势。《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贯彻落实关于秦巴山区扶贫的政策,将旅游发展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并制定《秦巴山区(四川部分)旅游产业扶贫规划》。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业作为扶贫的一种方式,开始受到国内外旅游学界和业界的密切关注。“旅游扶贫”不等同一般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开发”(周歆红,2002)[1]。贫困人口如何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和增加发展机会,是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郭清霞,2003)[2]。旅游扶贫是一种“造血”式扶贫,其效果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依赖于贫困地区的自我寻求发展(韦力等,2005)[3]。PPT(Pro-Poor Tourism)将旅游开发与消除贫困直接联系起来(Ashley, C., Boyd, C., & Goodwin, H. 2000)[4]。毛焱,梁滨(2009)对PPT与旅游扶贫进行了对比研究 [5]。ST-EP (Sofield, Bauer, De Lacy,Lipman, &Daugherty, 2004; WTO, 2002) [6-7]和PPT都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途径。王铁(2008)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8]。

陈琴等(2011)将旅游扶贫模式分为BOT模式[9-10]、RHB模式(李永文等,2004)[11]、生态旅游扶贫模式(温彦平,2000;郭清霞等,2005)[12-13]等类型。高舜礼(1997)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扶贫的经验,指出了旅游扶贫急需解决的问题[14]。李佳等(2009)探析了青海三江源地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参与行为[15]。张遵东等(2011)认为政府行为、旅游企业经营水平、社区参与、利益分配机制是其发展扶贫旅游的途径[16]。范俊等(2011)从目标系统、动力系统、决策系统、保障系统、执行系统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了一个比较科学、全面系统的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分析框架[17]。

马征杰(2010)以陕南汉中为例,分析了秦巴山区贫困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的矛盾[18]。陈丽群(2008)对利用陕南秦巴山区林业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进行探讨[19]。总体而言,关于扶贫旅游的研究已经具备一定的广度,但对于四川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缺乏系统的研究及具体的解决方案、机制的建立和模式的设计等,整个旅游扶贫目标不够明确,对贫困人口的关注仍然不足。

二 研究区域概况

四川秦巴山区主要包括川东北地区的5市、28县(市、区)及1174个乡(镇),面积约64067.78km2。地理坐标:东经105°27~108°31,北纬30°01~33°51,它是四川五大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图1)。

四川秦巴山区五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2011年,四川秦巴山区5市共实现GDP3448.15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16.40%,同比增长15.32%,人均GDP仅分别相当于全省、全国的62.87%和46.86%;国土面积占全省的13.21%和全国的0.67%,而财政收入却仅分别为全省、全国的7.03%与0.14%;农民年均纯收入分别为90.92%与79.86%。该区域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数量都明显偏低。2011年,旅游总收入341.91亿元,相当于当地GDP的10.42%。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3.96%;旅游人数达5773.77万人次,占全省旅游总人数的16.42%。

三 对旅游扶贫的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资源组合优势。旅游资源类型较多、分布广泛,主题众多,特色突出,融自然生态、农业观光、民族民俗文化、人文历史景观等为一体。各类旅游资源空间组合优势明显,具有整体打造及连片开发的潜力。

2.旅游区位优势。地处重庆、成都、西安、兰州、武汉五大都市辐射的交汇中心,系川陕渝旅游金三角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旅游东环线所在区域,四川省新五大旅游板块之一,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3.交通便捷优势。区内国道318、212、210线和GZ40线纵横,成南、广绵、南广、达渝、南渝高速公路以及襄渝、包成、成达及兰渝铁路交错。随着嘉陵江渠化工程的相继竣工,将形成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四位一体的动态交通体系。

4.产业基础优势。四川秦巴山区系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川陕甘渝结合部的贸易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位于川陕渝结合部经济发展的金三角,以及成都、重庆2小时经济圈。

(二)劣势分析

1.资源整合不足,旅游精品缺乏。四川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资源丰富,但挖掘整合不足,缺乏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难以形成合力。目前以观光旅游开发为主,休闲旅游尚处浅层次,产品类型单一。

2.文化挖掘不足,旅游宣传不力。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有着深厚的积淀,但缺少内涵丰富、生动鲜活的展示形式,缺乏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旅游宣传促销形式单一,形象不鲜明。

3.品牌效应不强,产业链条疲软。区内旅游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经济总量不足,产业规模小,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至今未能在全国形成旅游品牌,产业链打造力量不强。

4.旅游设施滞后,旅游人才匮乏。旅游设施规划、建设滞后,缺乏星级酒店,游览接待设施发展滞后。创新服务型及管理旅游人才非常欠缺,复合性旅游人才的匮乏在一定程度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5.旅游意识较弱,体制有待完善。对旅游业的认识程度仍参差不齐,尤其是对旅游业的经济先导作用认识不足。旅游大产业观念尚未真正确立,旅游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存在不同部门规划脱节、重复规划、重复建设等现象。

(三)机会分析

1.旅游政策支持机遇。国务院提出把“秦巴山-六盘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全国西部大开发规划和未来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的重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四川省秦巴山区(四川部分)旅游产业扶贫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均为四川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2.川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川东北五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文化相通。随着川东北商交会等活动的举办,各市打破区域界限,共同整合区域资源要素,优势互补,川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旅游产业开发带来重大的战略新机遇。

3.旅游市场潜力机遇。四川秦巴山区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及旅游区位优势,依靠成都、西安、重庆等巨大的都市客源市场及四川过境旅游市场。打造特色品牌、大力拓展市场,将完成四川秦巴山区旅游业发展的第一次跨越。

(四)挑战分析

1.区内趋同性旅游产品竞争。区内旅游资源分布密集,新开发的景点和旅游项目较多,市场分割厉害、竞争激烈。传统行政区划的分割,导致各市县旅游发展联动程度不足,难以形成大市场需要的多元化、多层次跨区域旅游产品体系。

2.旅游客源市场需求不足。区内本地客源旅游消费整体表现为空间分布不均匀,内需拉动不足;区外及国际客源由于线路空间行程较长,对四川秦巴山区产品形象认知程度浅,以及受假期时间限制,限制了客源市场数量、结构的优化。

3.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压力大。农业产业等核心资源所依托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此保护要求较高。随着旅游者的进入,带来的环境问题,包括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文化遗迹的破坏可能会加剧。

4.民族文化同质性矛盾显现。外来文化以及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对当地民族文化容易造成冲击影响,使传统习俗的传承出现断裂,容易丧失本土民族文化自身原始独特的本色,增大了本土文化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难度。

四、旅游扶贫战略选择

(一)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四川秦巴山区五市依照战略、产业、体制、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发展差异的特点,就旅游等产业具体内容进行相互合作;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依靠市场力量,把握整体布局,统筹谋划,创造旅游经济与其他产业经济平等协调发展的体制基础和制度框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内经济进步。

(二)多极化发展战略

加快把旅游产业嵌入四川秦巴山区,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旅游产业,依托剑门蜀道、华蓥山等核心景区的建设,推动旅游业向农林业、畜牧业、运输业、商业、文化产业、建筑业等相关要素产业综合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有效延长产业链及其生命周期,产生经济增长中心,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三)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把非均衡发展与协调发展两者有机统一于四川秦巴山区旅游扶贫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根据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和有利于区域整体经济实力提高的要求,实行非均衡推进,以广元、南充、广安、巴中、达州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为中心,依托各市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把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荐紧密结合,促进区域、城乡、产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跨越式发展战略

四川秦巴山区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在资本、技术、市场等竞争优势不明显的条件下,依托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凭借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利用区域区际市场需求,大力培育旅游业等新型产业,实施旅游产业倍增计划,发挥旅游的产业牵引作用,利用后发优势,缩短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梯度推移战略

四川秦巴山区发展不平衡,形成经济技术梯度,并产生技术经济推移的动力,形成生产力的空间推移。四川秦巴山区旅游产业应在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优先发展,然后逐步依次向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产业结构升级应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加快,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五、结论及讨论

旅游扶贫战略是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种有益探索。综合四川秦巴山区自然社会经济现状,发展旅游产业成为四川秦巴山区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采取经济协调发展、多极化发展、非均衡协调发展、跨越式发展和梯度推移等五大战略思想,创新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和旅游产业扶贫机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旅游产业扶贫与人文、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在战略实施以及在具体路径培育方面,如将贫困人口纳入四川秦巴山区扶贫旅游发展实现机制当中、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及发展机会、消除或减少贫困人口参与的障碍成为后续研究中的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1]周歆红.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2002,17(1):17-21.

[2]郭清霞.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地理,2003,23(4):558-560.

[3]韦力,赵涛,张中强.对旅游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5,(12):357-358.

[4] Ashley, C., Roe, D., and Goodwin, H. Pro-poor tourism strategies: Making tourism work for the poor: A review of experience, Pro-poor tourism report[R].London: The Russell Press, 2001.

[5]毛焱,梁滨.PPT战略:基于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观[J].求索,2009(6):65-67.

[6]Sofield,T.,Bauer,J,De Lacy,T.,Lipman,G.,& Daugherty,S. Sustainable Tourism-Eliminating Poverty (ST-EP): An Overview [M]. Gold Coast: Sustainable Tourism Cooperative Centre(STCRC),2004.

[7]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Tourism and poverty alleviation[R]. 2002.

[8]王铁.基于Pro-Poor Tourism(PPT)的小尺度旅游扶贫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9]陈琴.三峡库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635-11637.

[10]陈勇,徐小燕.BOT模式在我国西部旅游扶贫项目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5(7):167-169.

[11]李永文,陈玉英.旅游扶贫开发的RHB战略初探[J].经济地理,2004,24(4):560-563.

[12]温彦平.我国贫困地区的旅游业应走生态旅游的道路[J].科学・经济・社会,2000, 79(18):11-13.

[13]郭清霞,姚立新.生态旅游开发是旅游扶贫的最佳发展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4):455-457.

[14]高舜礼.旅游开发扶贫的经验、问题及对策[J].旅游学刊,1997(4):8-11.

[15]李佳,钟林生,成升魁.民族贫困地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参与行为研究―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8):71-76.

[16]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32(6):66-71.

[17]范俊,汪璐,周蓓蓓.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系统分析框架构建[J].中国商贸,2011,(18):157-158.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11篇

引言

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开发热催生了乡村旅游规划热。乡村旅游规划是根据某一乡村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律和具体市场特点而制定目标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它不同于一般的区域旅游规划,主要侧重微观层面规划,注重具体项目策划。

目前在我国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中,存在着以下几大特征:一是在开发目标上,缺乏可持续性;二是在规划对象上,往往选择具有独特吸引力的乡村;三是在规划内容上,主要是由乡村旅游需求系统、中介系统、引力系统和支持系统四大子系统构成;四是在规划方法上,可行性分析不够。由于缺乏实地调查,规划主题定位、形象定位、产品设计等往往与实际不符。同时,乡村社区居民丧失话语权和影响力,创新性不够,“同化现象”严重,使乡村旅游失去了个性和特色。

旅游扶贫是在国家有关扶贫方针、政策指导下,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以扶贫为目的,通过旅游产业,使贫困地区脱贫。旅游扶贫规划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乡村旅游规划,而基于公共参与的乡村扶贫旅游规划更是独具特色。它是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获取第一手资料,从而对乡村旅游资源、贫困现状及社会经济情况等进行分析。规划的目标是致力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在实现贫困人口脱贫的同时完成村落空间资源化、当地形象鲜明化以及乡土文明情感化。

一、公共参与理论

1982 年 Garson 同 williams 提出,“公民参与是在方案的执行和管理等方面,政府提供更多施政回馈的渠道以回应民意,并使民众能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公共事务,以及接触服务民众的公务机关的行动 ”。公共参与途径大致可分为:“公开听证(Public Hearing)、民意调查(Pol1)、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s)及利益团体(Interest Groups)”。

总的来说,“公共参与”就是指为了保障多方利益最大化、维护多方共同利益,通过各种合法的途径,使多方表达合理的利益诉求的一种行为方式。公共参与意指居民、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非政府组织或个人的参与和协作。公众参与的目的是让决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减少决策各方面实施阻力,同时整合多方资源、尽可能的保障多方合理利益。

二、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设计

(一)白马村现状

1.区域环境现状。白马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双安镇西部,目前的对外交通主要是各级公路和水路,现辖有一个自然村,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条件差。村庄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农村居民点分散布局在各个地势较为缓和的地段,且大都以三五户为主,承载力弱。

2.贫困现状。白马村2014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909元,低于国家贫困线指标,符合国家扶贫标准。白马村目前的贫困情况可概括为:贫困面宽、贫困程度深。

3.资源现状。

(二)战略与定位

1.形象定位。通过对白马村旅游资源综合禀赋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将白马村总体形象定位为:“白马水乡 乐陶开怀 船帮人家 沙坪秋色”。

2.战略目标。打造“历史文化游”“水乡度假游”和“富硒美食”三大特色旅游产品,塑造“白马水乡”的乡村旅游景区品牌。

3.核心策略。充分利用白马村闲置资源,积极发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乡村旅游,激活业态,拉动投资,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三)空间营造与产品打造

1.总体布局:一核两带三心五大板块。

一核:金川码头附近村民聚落

两带: 陆路观光带;水路观光带(汉江和沙坪河)

三心 :两个游客服务中心和一个民宿中心

五大板块 :陶艺创意产业园;沙坪河写生摄影及民歌演艺;汉江水上观光;白马村富硒养生美食街;富硒茶观光园

(四)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主要集中于对白马村的交通体系规划、服务体系规划、护培育体系规划、植物景观与风景林改造体系规划、综合防灾与安保体系规划、市政工程体系规划等。

四、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案例分析

(一)公共参与与白马村规划编制

针对白马村的特殊性,借鉴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的思想,白马村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的公共参与是指公共群体(原住居民、专家学者、企业、公益组织、设计单位、研究机构等非政府组织或个人)直接或间接参与白马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乡村旅游可持续开发为有效保护,生态建设和扶贫为发展目标的行为。更加强调原著居民、专家学者、公益组织、设计单位等公众群体在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中的作用。

1.规划前期的公众参与。规划前期,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启动2015年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利用扶贫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确定了具备条件的560个试点村,从融资、项目引进、人才培训、规划设计等方面推动旅游扶贫。在此过程中,征集了各贫困村对本地区旅游扶贫的意见,并根据《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对具有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进行了复核。

2.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规划过程中,陕西旅游研究院开展多方互动融合的工作程序,开展实地调查、与相关部门座谈、与居民访谈、填写调查问卷等,深入挖掘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认识现状问题。

3.规划完成后的公众参与。规划完成后,要求安康市、紫阳县等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对白马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密切跟踪,陕西旅游研究院将与试点村建立长期的帮扶关系,确保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的实施。

(二)公众参与下的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

1.居民诉求下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居民普遍关心自身的生活需求与利益,关注微观层面的改造内容 。针对居民的相关诉求,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打造了白马村富硒养生美食街项目,保持现有建筑主体,改造外部墙体颜色和屋顶风格,以接近粉墙青瓦民居风格;保留夯土房和石板房,发展特色民宿。

2.政府诉求下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居民往往关注拆迁及个人利益,而政府则更多的关注原著居民的脱贫致富及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陕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政府要求在扶贫开发中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安全。要重视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 要站在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加大旅游环保执法力度,协调旅游、环保、建设等部门共同管理。

3.企业诉求下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企业则普遍关注商业投资行为,他们也是扶贫攻坚克难的中流砥柱。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中,打造富硒茶园项目,引导企业参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将茶园观光与茶叶销售融合为一体,帮助企业盈利。

4.专家学者诉求下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专家学者还关注文化的传承和游客旅游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体验性。针对专家学者的诉求,本规划打造了陶艺观光体验馆,发展传承陶艺文化,丰富了旅游休闲体验。

五、结论

公众参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是避免决策失误的有效工具,也是规划类战略环境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8],它既可以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又可以将社会利益最大化,减少规划下各方的矛盾和问题。通过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案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一)致贫因素差异促成不同的规划核心

通过了解白马村贫困现状,抓住白马村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扬长避短,对症下药。依据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白马村的致贫因素,对空间布局依托提升改造,着重提升和改造内外部交通,完善服务设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业同时提高农民素质,加快文化脱贫。

(二)资源类型差异导致规划属性不同

白马村的旅游发展应避免同质化,主导特色旅游。立足贫困地区的区域环境现状、资源现状,整合资源,将历史文化旅游与水乡养生旅游相结合,对当地形象设计有鲜明性。注重与旅游环线上的其他节点协调发展,形成差异化的旅游线路。

(三)公众参与使扶贫规划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12篇

所谓“精准扶贫”就是指,相关机构通过科学化手段,对扶贫工作开展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帮助以及管理的工作方式。这种扶贫方式针对性更强,会按照贫困户实际情况以及贫困区域整体环境制定出相应的扶贫计划,与“粗纺扶贫”属于一对反义词。按照广西整体环境来看,该地区不仅少数民族众多,而且喀斯特地貌极为奇特,有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以及民族风情,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旅游产业较为发达,极为适合在当地开展旅游扶贫工作。这样能够通过建立旅游经济实体的方式,将旅游产业创建成当地支柱产业,以实现地方财政与当地贫困居民的双双脱贫。

二、广西旅游产业精准扶贫定位

精准扶贫的关键就是要对贫困地区以及贫困对象的综合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并能够对血旅游扶贫工作进行精准定位,这样才能保证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质量。

(一)对旅游扶贫对象进行定位

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扶贫对象摆脱困境,这也是扶贫工作的发出点。所以在准备进行扶贫工作时,首先就应对旅游扶贫对象进行准确定位,要将贫困人口定为工作的主体,要以帮助主体解决实际问题为工作主要核心。由于贫困概念较为综合,既是在经济方面的一种体现,同时进入市场能力、教育水平以及医疗水平等内容也包含在其中。在对旅游扶贫对象进行识别时,相关人员主要通过两方面完成识别工作:一方面,旅游扶贫主体必须要在贫困地区之内,是受到国家或者政府所认可的贫困县或者贫困人口;另一方面要对扶贫主体具有的旅游产业经营能力以及开发能力进行考核,要保证旅游产业能够被充分开发、合理经营,这样才能确保扶贫工作的持续性。

(二)对旅游产业潜在能力进行定位

在进行旅游扶贫时,重点就在“旅游”二字,相关部门需要对具有旅游开发条件以及基础的地区进行开发,并会让贫困人口参与到其中,使他们能够从中获利,达到脱贫目标,所以旅游扶贫开展的基础与前提,就是促进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在进行该项扶贫工作中,各地必须要对本地区的优势产业进行保留与发扬,为旅游扶贫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广西地区可以将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重点内容,大力发展农村特色化旅游,将农村风土人情与各村西安的自然景观结合在一起,使旅游者可以得到全新的旅游体验。

(三)对旅游扶贫形式进行定位

就整体扶贫工作而言,旅游扶贫工作并不会受到旅游形式的限制,但在具体旅游工作中,各地区还是要选择出适合本地区的旅游形式,这样才能保证该地区旅游产业的持续性发展。因此,贫困地区必须要对自身的旅游特色进行深入分析,并要以此为中心,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优化,打造具有本区特色的旅游产品。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任何形式的旅游产业,各地区都应注重对当地自然资源以及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应加大对生态化旅游以及绿色化旅游的推广力度。像广西地区可以利用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优势,开展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从而将地区旅游优势在扶贫工作中完全发挥出来。

三、新时期下,广西旅游产业精准扶贫开展建议

(一)建立配套服务设施

为了保证旅游地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不仅要对本地区的特色旅游内容进行宣传,同时还应对当地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进行优化,确保游客能够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体验到更加舒服的服务,从而增加旅游者对于旅游行程的好感度。在对基础服务设施进行建设时,各地区首先应对当地的水、电以及公路等基础性设施进行优化,确保该地区能够满足当地的基本需要;其次,要对当地的通讯设施以及餐饮住宿设施等辅助设备设施进行建设,增加贫困地区与外界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确保游客在贫困地区也能享受到良好地服务。同时各地政府应加大招商力度,确保各项基础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像某地区将拉动了当地企业一直对道路进行了修建,这样不仅方便了企业的产品运输,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方便了游客,整体旅游景区客流量一直在不断上升。

(二)营造地区旅游气氛

在自然资源以及文化资源极丰富的地区,旅游扶贫工作不仅涵盖了产品设计、开发,同时还包括市场宣传以及企业旅游气氛渲染等工作。必须要通过旅游宣传以及促销的方式,才能提高当地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保证景区的客流量。但因为广西贫困地区旅游市场的开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对市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地区整体的吸客能力,当地政府可以巧妙借助周边热点景区的优势,运用带动效应将旅游产品打入市场。同时贫困地区还应主动邀请游客来此地进行旅游,利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扩大景区知名度。为了确保旅游者在景区中的体验,政府还应让贫困地区民众一起,打造出良好地旅游环境气氛,使每位民众都能够以积极的状态对待来访游客,让游客能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为当地经济创收提供保障。

(三)对贫困人口旅游扶贫参与能力进行强化

在开展旅游扶贫工作时,主要会通过让贫困人口参与到旅游产品之中,而获得利益。但以往该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贫困人口自身的能力问题,而对其受益程度造成制约,因此当地政府有必要对贫困人口参与能力进行强化,从而确保他们能够真正获利。首先应给予贫困人口一定的资金以及物质支持,可以按照人口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或者贷款贴息支持,避免他们因资金问题而无法参与到旅游产业中的困境;其次要对多种扶贫基金支援,进行集中与整合,将社会投入资金以及涉农资金等资源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从而给与贫困人口旅游参与能力足够的支持,将资源价值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再次要对贫困人口借贷条件进行适当放宽,并对贷款期限进行一定性延长,要降低贷款对于贫困人口的负担,使他们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扶贫旅游产业之中,并要对其实施税款减免政策,使他们能够真正参与到其中;最后,并对贫困人口进行专业性的培训与指导,通常该培训内容有基础性培训以及专门性培训两部分构成。基础培训主要是对贫困人口的旅游意识以及发展意识进行强化,使他们能够了解一些旅游基础性方面的知识,像生态保护、社交礼仪以及旅游开发与规划基础等等,都是贫困人口应该掌握的内容。而专业性培训,主要是为了帮助从业者能够获得更高的接待水平,以及旅游行业经验而设计的。经过培训之后,贫困人口可以从事家庭旅馆以及导游等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具体的培训内容要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决定,像传统工艺技术以及普通话等,都可以被列入到其中。相关部门不仅要对贫困人口的旅游扶贫参与能力进行提升,同时还应适当增加参与机会,保证旅游扶贫工作的真正落实。要保证贫困人口能够平等参与到旅游项目的发展过程之中,无论是在旅游就业,还是在开发规范方面,都能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并用按照贫困人口综合情况,帮助他们获得合适的旅游项目参与机会,并可以通过对经营范围进行划定以及特许经营的方式,来确保贫困人口在行业中的份额,以提高其进入市场的能力水平。

(四)强化旅游扶贫项目过程管理

通过对广西地区旅游资源调查发现,该地区的人适合开展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农家乐的旅游形式,来帮助贫困人口进行脱贫。乡村旅游开展过程中,必须要以政府为主导,对扶贫项目开展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不断对项目发展层次进行提升,从而将旅游项目的带动效应功能完全发挥出来。例如巴马地区便利用了自身长寿乡的优势,开展了以健康、长寿为主题的旅游特色文化,并以此为中心带动的周边的旅游产业链,附近有很多地区都鼓励贫困户家开展家庭旅馆等服务,坡纳屯更是因为地理位置方面的优势,建立起了统一的农家旅馆,同时成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部门,避免了各家旅馆因利益而出现的负面问题,总体发展情况极为理想,人均收入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对旅游行业标准进行优化,要按照广西特色旅游资源制定出相应的标准规范,保证各地旅游扶贫项目的开展质量。而各旅游扶贫试点地区,也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标准,对于扶贫项目经营者进行合理管理,保证旅游秩序,从而确保旅游产品能够被市场所认可,真正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有力支持。

四、结语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旅游扶贫; 绩效评价; 红色旅游; 遵义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4-0016-02

1引言

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在内的旅游扶贫绩效是度量旅游扶贫活动效果的大小和衡量旅游扶贫成败的尺度,表现出旅游开发和发展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是指运用较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旅游扶贫过程及其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旨在衡量旅游扶贫绩效大小、检验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程度和旅游扶贫战略的优劣性,推动旅游扶贫继续深入开展。本文中我们尝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旅游扶贫绩效展开评价工作。

国外旅游扶贫研究侧重于操作层面上探讨旅游扶贫问题:Harold Goodwin[1]认为旅游可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Caroline Ashley[2]研究并解决旅游扶贫实际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大多定性地研究旅游扶贫的含义、理论基础和模式研究(杨新军[3];刘向明[4])、特定地区旅游扶贫可行性分析、发展战略和基本思路研究(郭清霞[5];李永文[6])、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经验、问题和对策等专题研究(朱京曼[7];李刚[8])。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中,向延平[9]分别对旅游扶贫绩效生态绩效、社会绩效、经济绩效进行了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略显薄弱。

主成分分析法在绩效评价和旅游中的应用为我们对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借鉴。基于此,本文选取遵义市为实证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其旅游扶贫绩效。

2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主成分分析法主要利用降维思想,在研究指标的内在关系时,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相互独立且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的综合指标的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基于数据分析得到的指标间的内在结构,减少信息交叉,使得分析评价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主成分分析设法将原来众多且相关的指标(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性指标来替代原来的指标,数学上是将原来的p个指标作为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U1(第一个线性组合指标)的方差,即var(U1)越大,表示U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U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U1为第1主成分。若第1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U2,即选取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U1已有的信息无需再出现在U2,若cov(U1,U2)=0,则称U2为第2主成分,依此类推可构造出第3、第4……,第m个主成分[10]。

在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方面,我们以遵义市红色旅游为例,由于旅游扶贫中的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难以定量,故本文仅选取主要与旅游扶贫有关的GDP、旅游收入等9个经济指标数据来评价遵义市旅游扶贫经济绩效,包括地方经济增长GDP(X1)、第一产业产值(X2)、第二产业产值(X3)、第三产业产值(X4)、旅游收入(X5)、旅游人数(X6)、旅游就业(X7)、旅游外汇收入(X8)、境外旅游人数(X9)等,指标数据来源于遵义市2003-2012年统计公报。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指标数据描述性统计

首先对反映遵义市反映旅游扶贫经济绩效的9个指标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样本值、最小值、最大值、均值和标准差(见表1)。

3.2数据标准化处理和相关性检验

由于遵义市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单位不统一,故对所选取的指标通过z-score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见表2。然后,对标准化了的指标变量进行Bartlett’s球形检验和KMO检验,通过原指标变量之间相关性来判断变量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KMO检验及球形检验结果可知,KMO(Kaiser Meyer-Olkin)给出了抽样充足度的检验,本研究的KMO值为0.698,Bartlett球形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05,说明因子分析是可以接受的,它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的36%的信息。

3.3主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分析

接下来我们对遵义市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主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3。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主要包括:第一个是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m个主成分;第二个是前m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85%。对于第一个原则,特征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示主成分影响力度大小的指标,如果特征值小于1,说明该主成分的解释力度还不如直接引入一个原变量的平均解释力度大,因此一般可以用特征值大于1作为纳入标准。对于第二个原则,累计贡献率表示前m个主成分反映了原来总体样本85%以上的信息,这就基本反映了原来指标数据的总体情况。

从表3可知,第1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7.966,大于1,方差贡献率为88.508%,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8.508%,同时满足两个选择主成分的原则,由此我们选择第1个主成分。该主成分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所以可用一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9个指标。

3.4主成分因子载荷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因子载荷矩阵系数都比较大,说明第1成分基本反映了遵义市旅游扶贫绩效评价9个指标。

3.5主成分分值

用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系数表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10.639的开平方根便可以得到第一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得到特征向量b1:

b1=(0.3433 0.3316 0.3454 0.3405 0.3501 0.3483 0.3405 0.2987 0.2966)

将得到的特征向量与标准化后的指数相乘,就可以得出主成分得分值:

U1=(0.3433ZX1+0.3316ZX2+0.3454ZX3+0.3405ZX4+0.3501ZX5+0.3483ZX6+0.3405ZX7+0.2987ZX8+0.2966ZX9)

其中ZX1到ZX9是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数值。

3.6遵义市旅游扶贫绩效主成分评价分析

表5显示了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出遵义市各年度旅游扶贫绩效的综合得分,其中负分值并不表示旅游扶贫绩效差,评价分值只是反映了旅游扶贫绩效的相对强弱。从表中还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U1的得分从2003年到2012年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说明遵义市旅游扶贫绩效总体趋势是持续上升的。

4结论与建议

利用遵义市2003-2012年反映旅游扶贫绩效的9个指标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评价遵义市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结果表明:(1)遵义市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主要存在第1主成分分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8.508%,第1主成分能够基本反映遵义市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中选定的9个指标。(2)在家界市旅游扶贫绩效动态分析中,从2003年到2012年,评分值分别为-3.7447、-3.0307、-2.9884、-1.6352、-0.0869、1.5932、2.1368、2.1458、4.9766、5.5932,反映出遵义市历年旅游扶贫绩效总体来说呈现上升趋势。

我们建议遵义市今后应该充分利用如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等本地红色旅游资源,同时结合生态、酒文化、茶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继续大力发展旅游业,扩大旅游市场和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增加国内旅游人数和境外旅游人数,从而提高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同时要促进旅游就业,开展旅游扶贫活动,进而带动遵义市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内的相关产业发展,促进遵义市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提高旅游扶贫绩效。

参考文献:

[1] Harold Goodwin. Tourism and Poverty Elimination[J].untapped potential DFID document,1999,4.

[2] Caroline Ashley,Joanna Elliott. Just wildlife of a source of local development[J].Natural Resource perspectives,2003,4.

[3] 杨新军.旅游开发扶贫的实践研究[J].热带地理,1998,18(4):327-332.

[4] 刘向明.对我国“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考[J].经济地理,2002,22(2):241-244.

[5]郭清霞.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地理,2003,23(4):558-560.

[6] 李永文,陈玉英.旅游扶贫开发的RHB战略初探[J].经济地理,2004,24(4):560-562.

[7] 朱京曼.略论西南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管理世界,2003,9:138-139.

[8] 李刚.影响我国可持续旅游扶贫效益的因子分析[J].旅游学刊,2006,21(9):64-69.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14篇

一、引言

2000年,随着我国首个部级旅游扶贫实验区――六盘山试验区的正式成立,该地区找到了一条科学的脱贫致富道路,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以发展旅游业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即“旅游扶贫”,可谓是近年来旅游部门主动参与扶贫所作的创举,也是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推动旅游业深入发展的新思路,有效解决了六盘山地区的贫困问题,实现了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但是随着旅游扶贫的深入发展,其负面影响和制约因素也日益显现,无论是具体的旅游区还是旅游扶贫各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社区居民、旅游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制约旅游扶贫效益可持续性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甚至还会导致在已经脱贫的情况下出现“返贫”的现象。

二、旅游扶贫可持续性的制约因素

(一)政府部门

1、观念上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旅游扶贫不仅是物质扶贫,更是观念扶贫。政府在扶贫的过程中不能以偏概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精神领域建设和旅游开发的社会效益。旅游扶贫的核心应该是贫困人口的获利和发展,目标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贫困地区社会积极变迁。然而,往往在实践的过程中,强调造血功能的旅游扶贫,在“扶贫到户”的操作上有一定困难,同时相对于精神建设、社会效益的长期性,经济指标显得更为直观。所以,在具体操作中对扶贫效应的考核多聚焦于区域宏观经济效益上。而对“贫困人口的直接受益”、“受益人口中贫困人口的比例”、“贫困人口受益的比例”等指标关注甚少。

国内外大量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实践证明:宏观经济效应并不等于贫困人口的获利和发展。相反,由于旅游开发的消极影响,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可能大于收益。旅游扶贫的实施,改变了人们陈旧的观念,增强了市场经济意识,但如果缺乏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将会导致世风日下、社会治安变差。“文化漂移”、“文化涵化”现象的出现将会严重损害旅游地的形象,阻碍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2、管理上,“不作为”或“乱作为”

首先,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涉及到各行各业,而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主管部门,由此导致了交叉重复管理的局面,旅游管理往往政出多门、条块分割。随着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大,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部门均想插手旅游业,面对利益谁都去争抢,遇到投入和责任谁都去推委,甚至干脆“不作为”,结果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矛盾和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当地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其次,“政府主导”不是“政府主干”或“政府主宰”,理解的偏差将会导致“乱作为”。如果地方政府依然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首长拍板的指挥模式来管理属于经济范畴且涉及面广、竞争激烈的旅游业,就会造成行政管卡过多,地域限制过严,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长官意志盛行。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不少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赔钱工程”,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劳民伤财。

(二)社区居民

1、观念束缚

首先,小农意识影响至深。闭塞的山区环境为小农思想的滋生提供了天然的温床。自私、松散、短视的小农意识严重束缚了农民的头脑和手脚,眼中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面对贫困“等、要、靠”思想严重,习惯了输血式的扶贫,对于造血式的旅游扶贫这一新理念在接受上需要一个过程。其次,伊斯兰教的内敛性与旅游业开放性的矛盾。六盘山是回族群众居住相对比较集中的地区,尤其是资源禀赋较好的泾源县,全县97%的人口都是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是一个相对内敛的宗教,这就必然会对旅游业的开发有着一定的排斥,尤其是涉及到宗教旅游和回族歌舞等内容。

2、社区居民之间存在受益不均

旅游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受众应是全部或大部分的贫困人口,而不是少数个体。但在扶贫实施的过程中,却经常出现这样一个现象“旅游扶贫的大部分收益容易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少数人那里,贫困人口不可能在旅游扶贫项目中平等地受益,贫困人口中最贫穷的20%从旅游业中获益的概率很小”(Goodwin,2000)。不患贫,而患不均,这种个体的差异性势必会导致部分社区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抵制,阻碍了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企业

1、不当的旅游产品开发方式导致民俗文化发生异化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旅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六盘山地区过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因此能够保持本民族、本地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然而,随着旅游者的大量涌入,极大地加快了这种交流与融合的过程。在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揉合和对比过程中,以先进、文明、多元为主要特征的外来文化明显居于主导地位,对本地文化施加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原有的民俗文化逐渐淡化,甚至被抛弃。

2、扶贫开发的城市化模式

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其“乡村性”,即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环境:原始、古朴、自然、安宁,正是这些吸引了回归大自然、追求古朴和原始生态旅游的城市旅游者。“来自城市的旅游者恰恰是为了逃避其惯常的城市环境而选择生动野趣的乡村旅游的”。但是,有些贫困地区不是把精力聚焦于发挥自己的“乡村性”优势,而是唯“城市”马首是瞻,一切向城市看齐,接待设施豪华化,陷入城市化误区(重设施建设,轻环境营造,有些已经在筹备现代化的饭店和人造景点)。殊不知,“只有民族的、本土的,才是最好的”。这种城市化的做法起到的不是吸引游客而是“赶”游客的副作用,迫使旅游者转向其他旅游地。

三、构建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机制

(一)政府方面

1、破旧立新,与时俱进

对于观念扶贫应该本着“破”与“立”相结合的原则。所谓“破”,就是破除头脑中的封建落后意识,所谓“立”,就是建立现代的先进观念。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破”是“立”的前提,“立”是“破”的目的,即所谓的不破不立。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分步骤地对扶贫实验区的领导干部进行集中思想培训,组织到旅游扶贫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让他们真正地认识到旅游扶贫开发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上的扶贫,更重要的是思想上、观念上的扶贫。通过发展旅游业,目的是使宁夏六盘山区经济、文化、精神面貌等各个方面得以全面发展。只有解放了思想,才能实事求是,才能按照旅游扶贫的内在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旅游扶贫的效益才具有可持续性。

2、科学管理,确立政府主导

首先,六盘山地区发展旅游业,底子差、基础薄,需要发挥各级政府在旅游扶贫中的作用。其次,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非均衡经济发展模式下弱势群体的利益和整体经济利益并不能实现同步增长,弱势群体的利益不能自动实现。因此,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主导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既“志”、“智”、“制”、“资”四个方面。“志”就是志气、斗志,是营造脱贫致富的原动力。只有有“志”,才有主观能动性,打破原有落后的思想观念。“智”一方面指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指拥有一定量的人才。景区周边群众对旅游脱贫致富缺乏认识,商品意识淡薄,政府部门要积极灌输新的观念,要加强对当地群众的旅游培训。尽可能利用和开发当地的人力资源,积极引导,做好示范。“制”就是体制、制度,良好的投资环境,能留住人才、吸引资金、引进技术等。“资”,就是资金,贫困地区区位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低,软硬条件落后,资金紧缺。政府可以引导群众采取启发、开导、典型带动等方式,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旅游经营,兴办家庭旅馆,参与加工出售当地土特产品。最终,政府通过扶“志”、“智”、“制”和“资”,“抛砖引玉”,逐渐实现自主开发式扶贫。

(二)社区居民

1、转变观念,解放思想

从旅游的角度审视六盘山地区,其实是一种“富饶的贫困”,富饶的是得天独厚的资源,贫瘠的是落后的观念。靠别人可救一时贫,却不可救一世贫。在扶贫的过程中应增强摆脱贫困的主体意识,能够逐渐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使社区居民对对自身所处环境及其资源优势有着清晰的认识,增强脱贫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只有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才能真正实现持续扶贫效益。在实施旅游扶贫时,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建设,另一方面要使群众树立市场服务意识。只有通过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才能改善服务环境,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形成良性循环。

2、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

旅游使贫困人口受益和获得发展机会的最佳模式就是让其直接参与旅游业的开发,而不是被排斥在旅游业之外。旅游开发的主体应当是当地企业或社团而不是外来企业,这样既保证了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中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而且还能在贫困地区就业普遍不充分的情况下,扩大和促进就业,让社区居民获得持续的经济来源。另外,社区居民由于是与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关系最密切者,他们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渲染的是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增强了旅游吸引力。因此,六盘山地区发展旅游业,强调本地居民直接参与,既有利于扶贫,又有利于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因此,社区居民应当激发自己的斗志,树立自己主人翁的心态,主动参与到旅游扶贫开发中来,而非消极等待致使自己的利益遭到排挤。

(三)旅游企业

1、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的提出,要求人们以长远的眼光从事旅游经济开发活动并对经济不断增长的必要性提出质疑,以及要求确保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会超越旅游接待地区未来亦有条件吸引和接待旅游者来访的能力(Cooper,1993)。

旅游企业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对各种旅游资源务必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中强化保护,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加强管理,反对任何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旅游经营活动需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相结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大环境。

2、突出特色、综合开发旅游产品

特色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只有拥有一定量的特色旅游产品,才能创造、培育出拳头产品,产生名牌效应。特色是旅游地和旅游地之间鲜明区别的主要标志,开发旅游,就是发挥、挖掘和创造当地优势。带“贫困”特色的旅游资源在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都有其丰富的地方个性和内涵。吃的方面,让游客品尝一下当地百姓的家常便饭,来点“忆苦思甜”;住的方面,室内装饰既要整洁同时尽量保持当地风格,给游客一种返朴归真、原汁原味的体验;行的方面,恰当利用传统的交通工具,如马车、木筏等,一些山区还建设溜索、索桥,迎合都市人寻求刺激新奇的个性;游的方面,除了游览风景之外,可以作些贫困走访,去贫困户、学校、手工作坊看看,在游览之外还有一定社会效益;购的方面,有土特产、民族服饰、工艺品等;娱的方面,有农事活动、节日活动、民族体育活动、民族歌舞、婚丧、宗教活动等。

四、结束语

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政府部门、旅游企业、贫困人口者这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使其共同达到一个利益均衡点,实现“共赢”,从而在旅游扶贫效益上产生同向的“合力”,进而实现扶贫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周歆红.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2002(1).

2、林红.对“旅游扶贫”论的思考――兼议西部旅游开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

3、李刚,徐虹.影响我国可持续旅游扶贫效益的因子分析[J].旅游学刊,2006(9).

4、李刚.我国可持续旅游扶贫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7.

5、苗红.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系统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旅游扶贫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乡村旅游;扶贫;可行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1. 027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1- 0048- 04

0 引 言

旅游与反贫困问题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人们对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即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意义以及造成的负面影响方面的研究。真正将旅游业发展与消除贫困联系在一起是在1994年4月,英国发展局(DFID)在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扶贫旅游(PPT)的概念,指出PPT是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报告指出“贫困人口可以从发展旅游中受益,但是扶贫旅游不是一种旅游产品,也不是旅游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把旅游作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我国对于旅游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扶贫的概念、旅游扶贫的发展战略、旅游扶贫的效应、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高舜礼(1997)认为旅游扶贫的目标地区主要是具有一定旅游发展基础的经济欠发展地区,旅游扶贫的目标不仅仅在于脱贫,还在于在脱贫的基础上致富。朱明芳(1999)以野三坡旅游开发为例,对旅游扶贫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认为政府在旅游扶贫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刘向明(2002)对在旅游扶贫过程中“政府主导”论和“市场主导”论展开了比较分析,认为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政策扶持和积极引导,在贫困地区的旅游被激活后,发挥主要作用的应该是市场。

1 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1.1 城乡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城乡收入差距大

在“十一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各旗县的农村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5 308元到2010年的8 746元,2010年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 529.6元,但远低于呼市城镇居民25 174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呼和浩特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3倍,城乡收入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参见图1)。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角度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镇居民到乡村进行旅游消费,农村居民以提供旅游服务来增加收入,是一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可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