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汽车电子;电力电子;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吴晓刚(198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周美兰(196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201201107)、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A2012000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98-02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已成为汽车设计研究部门考虑汽车结构革新的重要原因。在国外,平均每辆汽车上的电子装置在整车成本中占20%~25%,一些豪华轿车上装有40多个微处理器,有的汽车电子产品甚至占整车成本的50%以上。许多汽车制造商都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装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有效手段。[1]

在对汽车电子技术的教学研究中,文献[2]提出优化“汽车电子与控制”配置课程的内容、改革结构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建设和课程设计环节等改革思路。文献[3]分析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灵活多样的理论教学改革方案和采用项目教学法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的建议。文献[4]介绍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精品实验项目的设计思想、主要环节及具体实践。文献[5]将虚拟仪器LabVIEW软件应用于汽车电子技术综合性和设计性虚拟实验中,并进行了实验教学的实践。文献[6]开发了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实验教学所需要的嵌入式系统,完成了实验箱硬件及教学实验所需的支撑软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教学实践。文献[7]介绍了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汽车电子系列特色课程的研究。

在汽车电子中,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的内容通常称为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并且成为了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分支。哈尔滨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下的电力电子方向,在汽车电子研究上已有了十几年的基础。在依托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黑龙江汽车电子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基地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控制和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为特色的研究方向,并培养了大量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因此,为了在本科教学中体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办学特色,结合在汽车电子方向上的研究成果,在2010年制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特别增设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方向选修课。本文以“汽车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研究和实践对象,通过课程结构优化设置和考核方式改革,结合现场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实现具有特色的专业选修课教学。

一、“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结构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开设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为专业选修课程,2学分,共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2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平台课程设置,结合汽车电子技术的主要特点,“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可分为6个模块,如图1所示。

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的理论教学环节中,第一部分,先介绍汽车电子的基本概念,回顾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通过实例分析介绍汽车电子对汽车安全与节能的影响,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相关知识,讲述汽车电子与电力电子的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器件。包括光电、霍尔、电阻等各类传感器,常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单片机选型及选用依据,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交直流电机、电磁阀等执行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第三部分,在以上介绍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汽车变速器电控、ABS系统、动力转向电控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电控系统开发遵循的标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法,特别强调目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V流程开发模式。

第四部分,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在电动汽车方面的运用。本门课与目前车辆工程专业所开设的“汽车电子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省去了传统以发动机作为主导的汽车动力系统控制部分,强化了电驱动系统的匹配与设计部分。该部分内容除了包含对于汽车动力系统设计方法和匹配规律的介绍外,还增加了对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的一般方法介绍。

第五部分,介绍汽车电器系统,包括汽车仪表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电动门锁系统、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电动座椅、车载空调系统、车载音响系统、车载电视娱乐系统、车载无线通讯系统、电子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网络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部分是课程的最后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可靠性的评价标准和一般的故障诊断方法。

以上六部分构成了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实验和课程设计两种方式。实验课作为学生在校内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我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实验课的设置上,主要分为5个部分,如图2所示。

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和实验课程的理解,而且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综合起来,提高了知识的应用能力。[8]“汽车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主要结合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平台课的知识,以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作为设计目标,让学生结合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

二、“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来说,涉及到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靠语言描述是很难讲清楚的,而通过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也很难清晰勾勒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因此本门课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出的动画及示意图等来展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使教学的内容直观清晰,易于理解。

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外,还采用了现场教学结合研究性教学的授课方法。现场教学即依托我校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中心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到工程中心参观现场演示,并试用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电子产品实验样机。这些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对汽车电子的功能及开发有更直观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学内容中以汽车电子产品的项目开发作为主导。例如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这部分内容讲授时,可自始至终以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变速器控制单元作为对象,从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方案论证,到中间环节的样机开发、功能验证,再到最后环节的样机标定、测试等进行全方位的介绍。通过这样的讲授,学生对汽车电子的感性知识加深,在理论学习中的目的就会变得明确,清楚地认识到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三、“汽车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突出“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改革了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我校其他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是以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而由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方向的本科生,选课人数基本维持在40~60人范围内,这样的人数规模便于授课教师进行小范围内的专业指导,因此在考核方式上提出了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设计与专业论文撰写相结合评定的方式。与其他课程不同之处还在于,其他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都是最终给定一个独立的成绩,而作为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成绩只是最终成绩的其中一部分。

目前该门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课程设计占30%,专业小论文占40%的比例权重进行成绩的评定。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本门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并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专业小论文作为考核的主要部分,在撰写过程中,授课老师首先利用2学时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科技论文撰写的培训,而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根据各自分配到的科技论文主题进行文献的检索;学生分成了3至4名成员一组,选择关于汽车电子的主题项目,可建议主题为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设计、汽车防抱死ABS系统设计、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设计等,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新的主题。给定主题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提交科技论文,并以学术会议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自由根据报告者的内容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该部分成绩可以当场给出,这样做的好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给定的成绩能够实现主观与客观兼顾的效果,令所有同学信服。

四、结论

根据“汽车电子技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结合所开设课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教学中课程内容优化配置,现场教学结合研究性教学的授课方法;考核上提出了平时、作业、实验、课程设计与科技论文撰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获得最实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秋,赵六奇,韩晓东.汽车电子学教程[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周雅夫,连静,李琳辉,等.《汽车电子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190.

[3]赵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学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1,(27):221-222.

[4]赵秀春,徐国凯,陈晓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精品实验项目设计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5):497-499.

[5]仇成群.LabVIEW在汽车电子虚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11,18(6):97-98.

[6]张新丰,陈慧,孟宗良,等.控制器V型开发模式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131-134.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开设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为专业选修课程,2学分,共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2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平台课程设置,结合汽车电子技术的主要特点,“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可分为6个模块,如图1所示。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的理论教学环节中,

第一部分,先介绍汽车电子的基本概念,回顾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通过实例分析介绍汽车电子对汽车安全与节能的影响,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相关知识,讲述汽车电子与电力电子的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器件。包括光电、霍尔、电阻等各类传感器,常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单片机选型及选用依据,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交直流电机、电磁阀等执行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第三部分,在以上介绍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汽车变速器电控、ABS系统、动力转向电控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电控系统开发遵循的标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法,特别强调目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V流程开发模式。

第四部分,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在电动汽车方面的运用。本门课与目前车辆工程专业所开设的“汽车电子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省去了传统以发动机作为主导的汽车动力系统控制部分,强化了电驱动系统的匹配与设计部分。该部分内容除了包含对于汽车动力系统设计方法和匹配规律的介绍外,还增加了对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的一般方法介绍。

第五部分,介绍汽车电器系统,包括汽车仪表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电动门锁系统、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电动座椅、车载空调系统、车载音响系统、车载电视娱乐系统、车载无线通讯系统、电子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网络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部分是课程的最后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可靠性的评价标准和一般的故障诊断方法。

以上六部分构成了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实验和课程设计两种方式。实验课作为学生在校内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我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实验课的设置上,主要分为5个部分,如图2所示。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和实验课程的理解,而且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综合起来,提高了知识的应用能力。

“汽车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主要结合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平台课的知识,以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作为设计目标,让学生结合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

二、“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来说,涉及到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靠语言描述是很难讲清楚的,而通过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也很难清晰勾勒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因此本门课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出的动画及示意图等来展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使教学的内容直观清晰,易于理解。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外,还采用了现场教学结合研究性教学的授课方法。现场教学即依托我校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中心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到工程中心参观现场演示,并试用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电子产品实验样机。这些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对汽车电子的功能及开发有更直观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学内容中以汽车电子产品的项目开发作为主导。例如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这部分内容讲授时,可自始至终以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变速器控制单元作为对象,从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方案论证,到中间环节的样机开发、功能验证,再到最后环节的样机标定、测试等进行全方位的介绍。通过这样的讲授,学生对汽车电子的感性知识加深,在理论学习中的目的就会变得明确,清楚地认识到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三、“汽车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突出“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改革了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我校其他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是以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而由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方向的本科生,选课人数基本维持在40~60人范围内,这样的人数规模便于授课教师进行小范围内的专业指导,因此在考核方式上提出了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设计与专业论文撰写相结合评定的方式。与其他课程不同之处还在于,其他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都是最终给定一个独立的成绩,而作为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成绩只是最终成绩的其中一部分。

目前该门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课程设计占30%,专业小论文占40%的比例权重进行成绩的评定。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本门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并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专业小论文作为考核的主要部分,在撰写过程中,授课老师首先利用2学时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科技论文撰写的培训,而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根据各自分配到的科技论文主题进行文献的检索;学生分成了3至4名成员一组,选择关于汽车电子的主题项目,可建议主题为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设计、汽车防抱死ABS系统设计、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设计等,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新的主题。给定主题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提交科技论文,并以学术会议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自由根据报告者的内容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该部分成绩可以当场给出,这样做的好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给定的成绩能够实现主观与客观兼顾的效果,令所有同学信服。

四、结论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汽车电子;车辆工程;课程体系;专业定位

当前,我国汽车工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车辆工程的专业人才,汽车电子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也急需专门的人才。近年来,全国已有几所高校开设了汽车电子专业方向的本科专业,总体的目标是:希望培养既懂车辆专业知识又懂电子技术和相关控制理论的复合型人才,但每所高校的侧重点不同。南京林业大学从2009年开始招收汽车电子专业方向的本科生,经过论证和研讨,确立了自己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本文就这个专业方向的开设必要性、专业定位及课程体系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车辆工程(汽车电子方向)的专业定位

1.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形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至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2011年的产销分别为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

虽然产销量保持了世界第一,但在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中国的汽车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自主品牌竞争力很弱,轿车中只有很少的几款车是国内自主开发的自有品牌,即使是号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轿车,其中不少的发动机还有外国品牌的血缘。可以说当今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跨国汽车巨头之间的竞争。中国汽车产业只是在具体的数字上保持世界汽车产销第一的外貌,是一个汽车的制造大国,是一个汽车的消费大国,不是一个汽车的民族品牌大国。并且,外资拿走巨额利润。由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每生产一台合资品牌汽车都要向别人缴纳一笔技术转让费用,大量的利润流进了别人的腰包。附加值较高的汽车零部件基本上都由外资控制,如高压共轨/汽油直喷、自动变速箱、电控悬架、ECU电脑等关键部件都需进口,70%的利润由外方拿走,而附加值较高的汽车零部件的关键是汽车电子技术。

另外,在汽车保有量方面。美国是世界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09年底大约有2.46亿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高达820辆,汽车普及率为82%。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等西方发达国家,汽车保有量都在50%以上。全世界千人平均保有量为120辆,而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40辆,汽车普及率不到5%。如果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内,中国能在每千人的汽车保有量上接近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那么,中国汽车的年产销量将超过5000万辆。可见,中国的汽车工业还处在上升期,是个朝阳产业。

2.车辆工程专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汽车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企业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开始实施由劳动密集为主体特征的生产模式向技术密集型和科技创新型转变,车辆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表明,从2004年到2011年,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始终保持着90%以上的一次就业率。

从对人才的需求看,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只有几个单一的品牌,主要为商用车,对汽车类人才需求少;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增加,各种品牌轿车大量涌现,特别是后期,对车辆工程的人才需求剧增,但大多从事简单的设计或外形模仿工作;第三阶段是近10年开始的,随着自主品牌的主机厂以及零部件企业的大量出现,企业对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零部件日益重视,开始进行整车和零部件的设计和研发。全国设立车辆工程专业(或近似专业)的高校,1996年以前有30余所,1997年有80多所,目前已达160多所。传统的车辆工程专业的概念是汽车设计,侧重零部件、整车机械和外形的设计、试验,而针对汽车电子设计的高校没有几家。

近些年,汽车电子相关的零部件企业和整机厂对电子类的毕业生需求量很大,特别是既懂电子技术又懂汽车的人才。例如,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下设汽车设计、发动机设计、汽车电子、汽车贸易等6个专业方向,汽车电子方向是招生和就业最好的,而且还供不应求。目前,国内汽车相关院校有车辆工程专业的都相继设立了汽车电子方向或车辆电子方向,如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华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没有单独设立汽车电子方向的高校也在车辆工程专业中加强了电子类课程,如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可见汽车电子在车辆工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汽车电子方向的建设也势在必行。

3.汽车电子的内涵

随着汽车和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在汽车上逐步应用,汽车电子的概念不断延伸到新的层面。现代汽车电子已经成为由基础技术层、电控系统层和人车环境交互层所组成;是面向汽车而集电控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汽车技术于一体的平台。

汽车电子具体包含以下方面:仪表通信,如电子油耗表、大型电子化薄式仪表盘、多路信息传输等;发动机及传动系,如电子点火、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等;安全方面,如电子防抱制动控制、电子主动悬架控制、故障预警提示系统等;舒适性方面,如空调自动控制、行驶路线最优化选择控制等。另外,汽车电子在智能交通和新能源汽车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4.汽车电子方向的专业定位

有数据显示,当前世界汽车工业约70%的技术创新来源于电子技术的应用,并由此孕育出一个新的工业领域:汽车电子。新的产业需要新的专业人才为其服务。目前,国内进行汽车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的专业人才主要由汽车类专业(如车辆工程、交通运输中的汽车方向)和电子类(或机电类)专业的人员组成。汽车类专业的人才往往电子技术知识较弱,难以进行汽车电子产品的独立设计开发,而电子类专业的人才对汽车并不了解,往往很难深刻理解汽车零部件及系统的原理。通常,设计开发由汽车类专业的工程师提出构思和方案,而由电子类的工程师进行具体的设计,这种合作模式往往有其不足之处,电子专业的工程师缺乏主观能动性,而汽车专业的工程师有劲使不上。如果搞电子的工程师又懂汽车,则可根据需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设计和制造工作。正如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受到机电行业的欢迎一样,汽车电子行业也需要既懂汽车又懂电子的专门人才。  南京林业大学汽车类专业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1960年开始招收“林业机械(汽车与拖拉机)运用与修理”专业,1985年更名为“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全国首批),1998年调整为“交通运输”专业。1999年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下按“汽车设计”方向开始招收本科生,2008年将此专业方向调整为车辆工程专业。考虑到社会对汽车电子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多,2008年学校在老专业交通运输下增设了汽车电子及道路工程方向,2009年开始招生。为了理顺专业和学科的归属关系,有利于招生和就业,今年已申报将汽车电子及道路信息工程方向调整为车辆工程(汽车电子方向)。

国内高校多是在机械工程类大平台下进行汽车电子方向的培养,大学前2~3年和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一样,后1~2年增加了一些汽车电子电控方面的课程,电的基础主要为电工学,其培养的人才定位在汽车电子的系统工程师。

鉴于南京林业大学汽车类专业在招生、教学、科研、专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汽车行业中的影响力等实际情况,其汽车电子专业方向定位在汽车电子电器系统的设计师。以机械工程和电子技术为基础平台,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电子电路及微机设计能力又对汽车构造原理、电子电器及电控系统熟悉的专门人才,即培养既懂车辆专业知识又懂电子技术和相关控制理论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车辆工程(汽车电子方向)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应尽可能多地覆盖专业的知识体系。围绕汽车电子涉及到的学科知识领域和知识点,适当减少了车辆工程专业中机械类的课程而增加了电子类的课程。该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由四个方面组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科、专业特色课、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绝大部分为必修课,少数为选修课。这些课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汽车电子专业方向的科学基础理论,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部分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辩证思维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以及进行就业的指导。课程涵盖自然科学与数学、社会科学与文化、文学与艺术、英语与工具、计算机技术、体育与健康等。主要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物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ATLAB、计算机基础、C语言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及应用、VB程序设计以及体育、军事理论、就业指导、艺术类课程等。

2.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主要有:汽车电子专业导论、工程图学、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选修课主要有:汽车传感器技术、汽车电路及其CAD、信号与线性系统、液压与气压传动、虚拟仪器及LabVIEW、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电机与拖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检测与转换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3.专业特色课

专业特色课也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主要有:汽车试验学、汽车电器设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A、交通电子应用技术、科研基本方法。选修课主要有:汽车电子专业英语、计算机控制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B、汽车车载网络技术、汽车CAD/CAE技术、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汽车自动变速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

4.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计划安排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既掌握汽车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打下扎实的电子技术的基本功底。通过48学时的电子电路实验和4周电子电路设计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门课程的内容,掌握常见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通过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汽车模拟驾驶技术以及汽车构造、汽车电器设备的实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基本构造、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随后,安排了4周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训练的目标是设计并制作出完整的基于单片机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具体内容是:从电路CAD设计电路图开始到制作PCB板、设计单片机程序,最后进行信号采集和控制,进行一个完整的电控单元的设计制作。最后,安排16周的毕业设计,使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具体科研项目中,进行汽车电子的相关设计和研究训练。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汽车维修 高职 发展前景

一、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分析

(一)汽车工业发展迅猛

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汽车产量正处于迅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汽车制造业每年都保持了20%的速度增长,去年我国汽车的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自然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人才产生大量的需求。

(二)汽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维修技术的发展

随着目前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在汽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具体而言包括自动变速器、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安全气囊、制动防抱死以及现代车载诊断系统等在汽车上的普遍使用,汽车维修恒压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的得到提高,无论是在理论技术、理念、制度还是的人员构成和作业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还出现在传统的维修方式以及汽车维修行业工人岗位上。传统的汽车维修岗位正在逐渐的退出市场,而复合型以及智能型的岗位正在不断的增加,并且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故障诊断检测、ABS、GRS、AT等新的专项维修岗位都已经出现。

(三)汽修行业的人员素质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

而在汽车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对汽车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从目前的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现状上来看,接受过中等以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门人才所占的比例比较低,只占到汽车维修人员总数的五分之一。同时在汽修行业一线的从业人员,有将近40%的人员文化程度都仅仅处于初中文化程度,有些甚至更低。

通过以上对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急需一批毕业后就可以上岗到位的高能力高质量的汽修技术人才,但是客观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三年系统专业的学习之后,仍然需要在用人单位那里接受规范专业的方位培训;另一方面很多毕业的学会学生不能满足汽修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这就说明我国目前的高职汽车维修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跟客观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这种偏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教材陈旧、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教学模式陈旧,以及在汽修人才的培养上目标不明确。因此实行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汽修专业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二、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前景

(一)专业方向电子电控化

汽车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和汽车技术真正走向电子化的是本世纪初,由于新世纪初的电控汽车基本上已进入更新换代时期,各类电子电控方面的故障相对增加,一些部件已开始老化,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和更换。综合上述对汽车维修业的形势分析,在未来几年,汽车维修业将需要大批的掌握汽车电子电控技术和检测技术的汽车医生式的人才。

汽车维修专业要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必须认清形势,加大相应的教学设施的投入,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汽车电子电控知识的系统学习。在让学生熟练掌握汽车结构及原理的同时,更多地应掌握汽车电子控制原理,掌握汽车各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各传感器的功能和作用。否则面对高技术的汽车,学生将无所适从。

(二)专业课程教学项目化

项目化(有说模块化)教学是汽车维修专业的必然趋势。汽车总体可分为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和车身四大总分,而发动机又由机身、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系、燃料系、起动系和点火系组成。底盘由传动系、系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组成。电气设备除了蓄电池、起动机、电动机、仪表灯光系统外,还有空调、电控系统、ABS、汽车音响、车载导航等。每一大部分均可按其结构分解成若干模块。可将每一模块按其结构和功能再进行分解成几个项目,对每个项目进行从感性认识到理论学习,然后到实际操作(或演示)的从“实践――理论――再实践――理论”的循环往复学习。这种项目化的教学对汽车这样复杂的结构非常适用,但对教学和实训场地要求较高,教材的组织上也相当复杂,对教师的要求也高。

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教学采用了项目化教学,其效果明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教学仪器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教师的理论和实操水平也从各专门化的项目中得到提升。受到了有关教育专家和汽车维修界有识之士的充分肯定。

(三)专业人才培养综合化

现代汽车维修是以机、电、液一体化系统诊断为核心的综合诊断技术,维修理念是“七分诊断,三分维修”。突出诊断技术,并以准确诊断故障点为目标;是总成拆装调整工艺与系统诊断技术的组合;其故障诊断是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主要采用仪器仪表检测分析和部分直观检查的方法来完成。汽车维修对象的电子化及维修设备的现代化,要求汽车维修人员应具有高素质化。而这种高素质化不是光靠几年的大学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对维修人才的培养要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学校可根据社会的需求,并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制定出较为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努力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博学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并考虑到将来工作转型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和国.关于汽车维修若干问题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03).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训;汽车;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156-02

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汽车由传统的机械产品变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也使得汽车技术在安全性、环保节能性及智能化等方面日益提高,可以说汽车电子技术已逐渐成为汽车高新技术的特征。目前,我国在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及汽车检测维修等岗位,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来从事汽车电子电气产品的生产制造、装配、检验检测、维修保养等工作。鉴于社会对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给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该课程的补充和深化,《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训课程对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汽车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汽车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训课程的现状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我院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而《电工与电子技术》理论课结束后,安排有两个星期共52个学时的实训课。然而,该实训课程的实训设备和师资一直依托于机电系,由于实训设备并非汽车专业专用,而且实训教师多半从事机电类专业教学并没有汽车专业背景,这就使得实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切实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考虑到上述情况,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汽车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训课程进行改革。

二、三项改革措施

1.建设专属于汽车专业的实训室

在建设汽车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训室时,可以依托现有的汽车电气电控技术实训室,将一些汽车电气设备、零部件及传感器等调用到电工与电子实训室使用。添置新的实训设备时,也可兼顾后续专业课的使用。因此,从长远来看,实训设备的利用率将会提高,并不会造成太多的资源浪费。

2.建设具有一定汽车专业背景知识的实训师资队伍

汽车专业虽然不是我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但近几年该专业的招生和就业一直很不错,在校学生数也可达五六百人。但是,长期担任本实训课程且具有一定汽车专业背景知识的教师只有两人,只有培养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才能让本实训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后续专业课。目前的问题是有汽车专业背景知识的教师对电学不够精通,而精通电学的教师又不具有汽车专业背景知识,无论将哪一类教师培养为本实训课程的任课教师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难点,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设置适合汽车专业的实训项目

实训内容的选择及实训项目的设置,是本实训课程能否为后续专业课做好服务的关键。本着突出专业针对性、实用性,以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原则,需要将电工电子技术与汽车电气及电控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因而可将后续专业课中涉及汽车电气设备或电子控制模块的内容引入本实训课程中。这样,一来可以使教学贴近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专业思想和对专业的热爱;二来可以使学生增强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此外,还可以减轻后续专业课的部分教学任务,使教师和学生把精力集中于其他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训项目初步设想

笔者基于以上分析,以及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4大类实训项目,以期更好地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服务。本实训课程设计为52学时,前提是学生已完成《电工与电子技术》理论课的学习,且做过一些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验,对数字式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仪器仪表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基本使用方法。

1.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及基本电路元器件检测

以掌握数字式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为主要目标,使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后能熟练使用数字式万用表进行电压、电阻、电流等物理量的测量,并能利用万用表对一些常用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线圈或绕组、二极管、晶体管等)和电气线路进行检测;能熟练使用示波器对信号进行观察和测量。计划为5学时。

2.汽车常用电气设备、零部件及传感器的检测

以掌握汽车常用电气设备或零部件的检测方法为主要目标,可考虑的电气设备或零部件有点火线圈、起动继电器(或喇叭继电器)、闪光继电器(或刮水继电器)、汽车交流发电机(包括定子绕组、转子绕组、电刷、整流器)、电子式电压调节器、起动电动机(包括电枢绕组的、励磁绕组、电刷、换向器等)、起动机电磁开关、电子式点火控制器等。可考虑的传感器有线性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水温传感器(或进气温度传感器)、电磁感应式转速传感器、霍尔效应式转速传感器、光电效应式转速传感器等。计划为10课时。

3.部分汽车电气线路连接与检测

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汽车电气线路让学生进行线路连接与检测的练习,可供选择的有喇叭线路(带喇叭继电器)、汽车转向灯线路、鼓风机线路(带调速电阻)、刮水电动机控制线路(永磁双速电动机,带间歇继电器)、电动车窗用电动机控制线路(电动机可进行正反转)。计划为15学时。

4.汽车应用电路实例制作

挑选几个汽车电气电控技术中用到的电子电路,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并对电路进行性能测试,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和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可考虑的电子电路有LED检测试灯(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理解和应用)、直流稳压电源(整流、滤波和稳压的基本原理)、闪光继电器或刮水继电器(晶体管或555时基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应用)、汽车氧传感器浓稀指示电路(电压比较器的应用)或充电系电压监视器(窗口电压比较器的应用)、汽车密码锁电路(逻辑门电路的应用)等。由于学生没有制作电子电路的基础,在本实训项目前应安排学生进行焊接练习。设计为22学时。

汽车专业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训课程,必须以汽车专业的职业需求为导向,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实训设备及实训项目的设置可使该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实践操作基础,这三方面的改革和进取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需要学院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汽车专业教师的不断思考和积极行动。

参考文献:

[1]韦蔚萍.高职汽车电工电子课程项目实践教学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1,(2).

[2]宫迎新.《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训题目设置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0,(31).

[3]任坤等.CDIO指导下的创新性电工电子实验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是汽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电工及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这些知识及技能在汽车电控技术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电子电路分析、制作和调试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1、明确教学目标,认识学习“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作用。

我校的汽车电子专业起步较晚,是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对这方面人才的急剧增加而逐步建立起来的,2013年,我校招收了汽车电子专业第一个专科班。同时“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被安排在第一学期,通过该门课程的讲授我深刻体会到:除了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外, 还要相当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显然, 原来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巨大作用,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方法, 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变化的需求。而正是由于新专业新课程,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德国的亚琛工业大学、日本的北海道大学等知名大学都设有汽车电子专业,并且在该专业都把“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列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可见该门课程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意义。在该课程的教学研究方面, 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 即不同层次的学生, 有很多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汽车的新结构、新性能日益更新,如何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教学、实践条件, 使学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既能接受如此大的知识量又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成为该课程教学的难点。

2、加强教学改革,促进理实一体化建设

2.1理论教学的改革

采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很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 不愿意听, 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加强理论基础和上课技巧, 多引入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仿真等, 提高上课质量。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锻炼其独立操作、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本领,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2实验教学的改革

改进实验内容。实验设置8个情境,涉及汽车传感器、点火线圈、交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车窗升降控制、照明电路,充电电路、仪表等内容,并在每个情境中根据需要设置1到多个任务,让学生感觉到每完成一个实验就相当于完成一个工作任务,那么,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要掌握哪些理论知识(必知),需要哪些技能(必会),同时,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如安全作业与环保),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参考。实践证明,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只有在实验中才能更好的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完善实验设备建设。还是如上面所提到的,目前汽车电子专业为我校新开设专业,还没有自己“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这就更需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 提高实验指导教师自身的素质, 要求加大对实验员的培养力度, 利用假期时间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实验器材。同时还要加强和其他院校的沟通与合作,利用其他院校的硬件条件来完善自己的实验室建设。

2.3 教学改革的关键

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一年的教学时间。目前也是刚刚开始第一轮(上半部分)的讲解,在这样的前提下,编写自己的教材还不成熟。所以,如何选择一本好的教材就成为了当前的关键问题。

目前,我校还没有自己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所以如何快速完善实验室的建设也是当前的关键问题。新专业新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综合教学所用到的图片、动画、视频,文本等和电子教学讲义,都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问题。

3、“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1 组建“汽车电工电子”特色团队小组

对学生的教学,主要以兴趣培养和基础入门为主。开展“汽车电工电子”特色教学,以创新学分为杠杆,围绕汽车电子、汽车电器设备、等汽车行业重点研究方向,设置课题研究小组。每个课题组均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负责人,配备2~3位中级职称的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形成结构合理、交叉互补的学术团队,确保创新方向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3.2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在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关于项目教学法, 很多文献中都有介绍,此处不在赘述。现代汽车的电子技术日新月异, 所以在该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比较合适的,而项目教学法在让学生掌握现有知识的同时, 能够根据新技术、新要求不断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 使学生素质与汽车技术的发展尽可能地保持同步。

3.3 教师自我提高

教师在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负有重要使命,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汽车电子专业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能够将电子信息与车辆控制结合在一起,为了充实教学队伍,可以聘请汽车行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同时,支持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和相关单位,从行业发展的视野和方式进行自我提高。

结论

通过“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建设、管理及实践教学改革,笔者认为:

1)我校要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首先要认识它的主体教学作用,要有明确的定位.要加大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体现教育特色,构建产学研培导“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2)实训基地建设软、硬都要抓.在构建产学研培导“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的同时,还要和打造“产学创用”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训室环境、标准流程、教师言行,实施全方位的全人教育,使学生高高兴兴地学习技能,不知不觉地养成习惯,潜移默化地提高素质.通过学生创新工程、技师检修队等各项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源自企业真实的案例贯穿于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配合贴近真实的实训场景及设备,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特色.

3)在设备、师资、项目和环境建设中,要突出素质教育,尤其是职业素质的训导.利用“5S 管理”,进行实训室的现场管理,使得场地得到充分利用、设备得到良好维护、环境得到很好美化、制度得到贯彻执行等.制订实训室课程教学职业素质训导流程,强化学生的学习、工作习惯:在校内实训时要求学生统一着装、打卡进出实训室、严守实训室规程和规章、严格操作规范、浓郁的现代企业氛围熏陶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职业素质训导等.

主要参考文献:

1.《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作者 李迎。

2.《汽车构造原理与维修应用教学的实践》作者 徐衡

3.《TRIZ理论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者 江帆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7篇

作者:王宇宁 张海波 刘东升 唐冰清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汽车工程学院 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技术成熟度分析

TRIZ理论“TRIZ”一词是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首字母缩写,英文名称为TheoryofInventiveProb-lemSolving。该理论是前苏联ALTSHULLER及其领导的科研小组经过50年时间,在对全世界250万件专利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的一整套系统化、实用的解决发明创造问题与实现技术创新的理论体系。其中技术系统的进化是TRIZ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4]。创始人ALTSHULLER和他的研究团队不断提炼总结,形成当前著名的技术系统进化模式,即S曲线进化模式。技术进化S曲线应用到产品上即可得到类似的产品进化S曲线。TRIZ理论将产品进化曲线分为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退出期4个阶段[5]。将特定时间内与产品相关的产品性能、专利数量、专利等级和利润的基本变化规律总结出来,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进行对照,确定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从而为制定产品所处行业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我国汽车电子技术成熟度分析以中国知识产权网的2005—2009年的汽车电子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选取我国汽车电子的产品性能、专利数量、专利等级和利润4个指标,总结各指标的基本变化规律,并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进行对照,来分析我国汽车电子技术成熟度。性能参数与时间曲线。以汽车电子器件的每千公里完好率为指标来衡量汽车电子产品性能变化。每千公里完好率是指在汽车行驶一千公里时,汽车电子器件还能保持正常功能的比率。收集2005—2009年我国汽车电子器件每千公里完好率的数据,绘制折线图,并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中的性能参数-时间进行对比,其结果如(图略)。我国汽车电子技术性能迅速改进,并有持续改进的趋势。对比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我国汽车电子性能处于成长期。专利数量与时间曲线。从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中下载2005—2009年我国汽车电子专利,经过筛选和整理后,得到每年的汽车电子专利数量(图略)。将我国汽车电子专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绘制成折线图,并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中的专利数量-时间进行对比,其结果。从(图略)可以看出,我国汽车电子专利数量增速较快,且增长幅度逐年提高。专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处于S曲线上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渡阶段。(3)专利等级与时间曲线。TRIZ理论将专利分为5个等级,其划分依据(图略)所示。根据专利的等级划分,将2005—2009年我国汽车电子专利进行等级划分,将我国汽车电子专利等级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绘制成折线图,并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中的专利等级-时间进行对比,我国汽车电子专利等级逐年降低,说明我国汽车电子专利逐年在取得技术突破,并且专利质量越来越高。汽车电子专利等级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两处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相吻合,分别是婴儿期和成长期。利润与时间曲线。汽车电子行业利润的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将2005—2009年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利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绘制成折线图,并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进行对比。汽车电子产品利润处于逐年增长状态,但是增长趋势趋于缓和。汽车电子利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处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的成长期。综合以上4个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基本规律,一共出现4次成长期,一次婴儿期,一次成熟期。其中时间-性能作为TRIZ理论中最主要的曲线,显示我国汽车电子技术处于成长期,因此基本可以判定我国汽车电子技术处于成长期。

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策略

处于成长期的我国汽车电子产业,专利等级和专利性能均滞后于专利数量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我国汽车电子核心技术缺失现象严重,汽车电子控制的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待加强。同时,汽车电子产品利润虽处于增长阶段,但是增长趋势减缓,表明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并且存在厂家之间使用价格战等恶劣竞争手段的情况,直接导致行业整体利润增速放慢。综合以上情况,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寻求发展。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健全的政策体系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助推器。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被纳入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汽车生产产业链上游的汽车电子产业,也必将受到更多的政策保护[6]。根据我国汽车电子实际情况、产业发展特点,以及国际汽车电子产业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扶持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系统政策框架,加强和改进产业政策工作,出台有利于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管理办法。加强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汽车电子企业的技改贷款贴息、产品研发、扩大生产和标准体系认证等项目的配套。尤其要加强科技资金对汽车电子项目的支持,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制度,集中资金支持一些大项目,保证一些技术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能尽快完成。出台优惠政策,增加对汽车电子产业的投资,加大汽车电子企业对技术研发的力度,以逐步改善我国汽车电子性能滞后于产业发展的困境。建立研发平台,攻关汽车电子关键技术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汽车电子市场中自主品牌份额仅为10%[7]。同时,发动机管理系统、车身电子稳定系统、中央控制器和电动后视镜等电子关键技术主要由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生产,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空心化的问题相当严重。强化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已经势在必行。(1)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平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电子市场上,汽车电子产品开发速度加快,新技术广泛应用,汽车电子的资本密度越来越高,新产品开发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尽管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与国外汽车电子产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研发投入的增加是提升研发能力的重要保障[8]。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加大引进力度,通过合作、并购和参股等形式,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具体实施:①建立研发平台。支持汽车电子产业的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在发动机管理系统、车身电子稳定系统、中央控制器和电动后视镜等电子关键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市级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加大这些关键技术的研发,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②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发挥团队合作效应,提高科研创新效率。(2)实施技术联盟,攻克汽车电子关键技术。实施技术联盟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的汽车电子技术开发资源,避免重复投入,降低和分散研发风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9]。汽车电子技术联盟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施:①加强与国外汽车电子企业的技术联盟。我国汽车电子制造企业要与国际跨国汽车电子公司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扩大对外合作,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国际合作。利用目前国外汽车电子公司大量进入我国汽车电子市场的机会,与其建立技术联盟,联合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②以汽车电子领域关键技术作为联合攻关的目标。实施技术联盟,重点是要对行业领域内的关键技术、研发风险大、研发投入高以及发展前景好的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结合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实际情况,应选择发动机管理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和中央控制器等作为突破口,进行联合攻关,增加汽车电子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解决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空心化的问题。打造汽车电子产业集群战略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利润增幅渐缓,必将加剧行业的成本竞争。打造产业集群,降低生产成本,使分工更加专业化,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10]。打造我国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施:①在全国建2~3个汽车电子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应包含与汽车电子产业相关联的所有行业,同时企业集聚程度要高、技术创新能力要强,能够实现专业化生产及各企业的协调发展。②政府部门通过优惠政策扶持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鼓励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方向转变[11],在实现产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同时,也能更好地通过自身实力招商引资,形成区域产业集群效应。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汽车电子;人才培养;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87-02

如今,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已渗透到汽车的各个部位,广泛应用于发动机、传动、悬架、制动等系统控制。汽车产品发展和技术进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几乎每一项都和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相关。我国汽车电子技术非常落后,在汽车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这一环节上,企业需要既懂汽车又懂电子的复合应用型人才[1]。

本文从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工程实践教育的探索等方面对汽车电子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探索,制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等方面探索研究,培养出满足社会及企业需求的具有良好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汽车电子应用型人才。

一、汽车电子人才培养专业定位的思考

在汽车电子人才培养专业定位上,主要从二个方面进行思考:人才市场的定位及人才具有的专业结构定位。

人才市场的定位就是根据当前与未来的就业形势和学生职业选择,充分考虑本校所处教育系统和本校其他专业的定位情况,使之既符合所属教育系统、所在学校的定位,同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天津理工大学是以工为主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坚持以服务区域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根据对当地汽车人才需求的调研,在人才培养专业定位上,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培养的汽车电子人才未来是零部件、系统的设计工程师、还是汽车检测设备的技术工程师以及目前汽车维修市场上急需的既有基本理论又有很强实践能力的维修工程师。专业定位的确定既要合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又不能过多地依赖本专业的现有条件。

在人才具有的专业结构定位思考中,汽车电子是面向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兴学科,集机、电、汽为一体的多学科的综合技术。需密切联系企业,确定汽车电子人才的知识结构,优化整合专业课程、加强能力培养。当前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的人才现状是:复合型人才缺乏,缺少既懂汽车又懂电子的复合型人才;各类人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各类人才的创新精神尚需加强,原创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还不多。我们根据本校招生、教学、专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汽车电子行业人才需求等实际情况,从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对人才培养进行定位。在知识结构中,避免只关注理工课程,忽视人文科学在培养人方面的作用。

由于天津理工大学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是在机械电子工程大平台下进行的。因此,我们将汽车电子专业方向定位在汽车电子的系统工程师。以机械工程和电子技术为基础平台,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电子电路及微机电设计能力又对汽车构造原理、电子电器及电控系统熟悉的专门人才;培养既懂车辆专业知识又懂电子技术和相关控制理论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工程应用型汽车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

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给出了一个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因为我们立足于培养工程应用型的汽车电子人才。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对21世纪新的工程人才提出了如下的11条评估标准[2]:①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②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③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④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⑤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⑥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⑦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⑧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⑨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⑩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11}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概括起来,21世纪的工程人才需具备工程知识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施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6种能力;要求学生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多样性,具备良好的较宽领域的适应能力;要求培养的工程人才不仅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在加强学生的科学基础、提高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博雅而圆通的人文情怀。汽车电子技术涉及到汽车、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通信等多方面知识,其口径较宽。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首先从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入手,把握好教学中通用基础与专业基础、实践性环节的关系,在学生必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突出工程意识的培养。同时利用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加强工程性实践训练,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汽车电子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

1.机电工程背景下工程应用型汽车电子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从大系统观的角度分析学生所应具有的专业能力,进而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如果将汽车理解为广义的机电系统,汽车电子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包括:较强的计算机制图能力、机电产品的基本开发设计能力、熟悉汽车的结构和性能且具有较强的单片机系统开发设计能力、汽车电子系统的开发设计能力。汽车电子本科培养方案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集中实践教学构成。同时,在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规划出“工程图学模块”、“机械基础模块”、“机电控制基础模块”、“汽车技术基础模块”、“汽车电子控制模块”五大课程群安排相关的课程。其中:

机械基础模块包括的课程有: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液压传动、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电控制基础模块包括的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嵌入式控制技术。

汽车技术基础模块包括的课程有:汽车构造、汽车理论。

汽车电子控制模块包括的课程有: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分析。

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方案在“公共基础课程”中设置了包括人文素质类、经济管理类、外语、计算机、数理和体育等多种类型的课程;在“集中实践教学”中设置了军事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内容,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2.应用实践性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汽车电子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结合社会对复合型与应用型汽车电子工程人才的能力需求,改革实验教学、生产实习、专业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内容及方法,提高学生所需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

首先,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增设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及科研创新性实践内容,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训练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设置了一门“汽车电子工程实训”课程,在实验室授课,利用汽车实验室配备有整车透明实训台、全车电器实训台、汽车电器综合实训台、发动机试验台、自动变速器解剖运行实训台等设备,通过发动机、变速箱的拆装及汽车整车的性能实验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了解整车的构造及工作与控制原理,通过汽车零部件拆解实验,锻炼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这门课程配合“汽车理论”、“汽车构造”两门专业课程学习,同时为学生后期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学习提供认识实践平台。

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内容也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按照实践、实际、实用的原则设置,应强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如利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设计并制作出完整的基于单片机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在专业设计实践环节,利用实验室的ECU实验单元及整车设备,安排学生利用ECU编程实现车辆的控制;最后的毕业设计使学生进行汽车电子的相关设计和研究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充分挖掘实验室的资源优势,也有利于促进指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例如,从大二开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或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创新大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学生就可以不仅仅依靠课堂、老师获得知识和能力,而是学生可以自我规划,依靠学生的课余或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实践中自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师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这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基础和本钱。

四、结语

我国汽车工业在今后仍将是一个大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的车辆工程特别是汽车电子的人才。我们以培养工程应用型汽车电子人才为目的,构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汽车电子人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使教学具有工程实用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王知学,刘晓建,庄汝科.汽车电子技术行业现状分析[J].山东科学,2010,(03).

[2]李培根.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3).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职业岗位需求 职业能力 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93-01

1 课题研究与实践的必要性分析

汽车工业在21世纪初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目前产销规模仍稳步增长。天津滨海新区现已形成以一汽丰田、长城汽车等汽车制造厂为龙头,汽车零部件企业为辅助的汽车产业群。在滨海新区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汽车及装备制造业是做大做强和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滨海新区将以整车研发生产、关键部件配套为重点,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打造部级汽车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年产汽车150万辆,汽车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的目标。随着汽车产销量的增长,滨海新区已形成天津空港汽车展贸园、开发区第五大街等几个大规模汽车区域服务板块,业务领域将进一步细分,吸引庞大的社会资金并产生大批就业岗位。

紧贴企业岗位需求,校企联合携手育人,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是我们职业教育的责任所在。从汽车发展来看,“汽车电子技术”将成就汽车工业发展的未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专业成立初期,课程因没有很合适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材,选用《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本教材教学,教学内容没能与汽车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计划学时虽为128学时,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由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电气、汽车工程两大专业、校企共同组建课题组,决心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2 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过程与成果

2.1 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过程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为主线,对该课程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基础课教师认真学习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等相关专业课,认真听课,虚心请教。专业课教师认真听基础课教师的课,准确把握基础课应该讲到的“度”。

教师深入汽车企业一线掌握汽车相关岗位流程、岗位职责、收集并整理经典案例和成功经验[1],为将实际工程任务转化为典型学习任务打好基础。课题组着手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课程开发,由技术总监提供实际工程任务,从中提炼得到相关联任务集合,再进一步转化为教学项目。

以典型汽车电子电路和汽车常用电气设备为出发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整合理论知识。“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序化教学内容[2]。每个项目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设计几个典型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由五个基本模块构成[3]:(1)任务描述:描述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上应用实例;(2)任务目标:明确该任务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及应达到的实践技能;(3)理论课堂:展开工作任务中整合理论知识的学习;(4)任务实施:创设学习情境,下发任务工单,组织实践教学;(5)任务测评: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启发、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实施“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使学生获得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和实践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2 课题研究成果

按照“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编写模式,主持编写《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材,并在2011年9月出版发行,反馈很好。

经过几年建设,积累了大量教学资料和成功经验,建成课程网站,于2011年12月顺利通过院级精品课评审,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校企共同完成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实训室建设,设计并开展实训项目,完善培训包建设。

公开发表与课程教学改革相关论文,完成课题研究相关的科研立项。

3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创新点

(1)本着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整合,实现知识的重构。

(2)深入企业,获取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集合,转化为教学项目,校企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3)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创设职业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

(4)制作任务工单,以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4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意义

(1)以实际的岗位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贯穿在工作任务之中,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支撑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学习和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奠定了坚实基础。

(3)依托该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获得国家示范院校培训、实践技能培养等学习机会,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也得到学院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嘉奖。

(4)该课题研究成功经验,引领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助推专业建设,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培养了众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贾宝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17):77-78.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10篇

2、现有师资队伍在学历层次、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3、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职教特色。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对汽修人才培养的道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要进行教育教学高效课堂改革。

关键词:汽车维修 高效课堂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汽车维修技术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维修与检测设备现代化、检测资讯网络化、检测诊断专家化、管理电脑化等,已成为现在汽车维修行业的模式。而在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所选用的教材《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等主要专业课中还是在以陈旧的内容如: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传统点火系,半导体点火系,电子喇叭等为主要部分,而对现代汽车所采用的先进技术一带而过,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现在的汽车维修行业。从而影响未来维修企业一线工人的整体素质,进而影响整个汽车维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职教特色

1、由于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需要一定的周期,教材内容陈旧甚至已被淘汰,跟不上教学的需要。在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技术已渗透到汽车各个部位的今天,现有教材多以国产CA1092、EQ1092等车型为主,对汽车电子技术的介绍仍旧停留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电子点火装置、电子喇叭等70年代初期第一代分立元件的较低水平,对现代汽车新技术、新结构几乎没有介绍或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教材生成周期过长,导致新技术进入课堂、新设备进入校园过于滞后。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实践教学环节的严重不足,已无法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目前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安排中,文化基础课占40%,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占60%,生产实习课几乎没有,教学方式依然沿袭普教“粉笔+黑板、口授+板书”这种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主阵地的传统模式。对于条件稍好的学校,生产实习设备还较齐全,但大多是企业个人淘汰下来的、低技术含量的残次品,或已无法正常运转的废品,只能勉强给学生进行拆装实习,无法满足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教学需要,不利于理论讲解和学生实际操作。

3、现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状况。在学历层次、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本科学历达标率较低;“双师型”骨干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较弱等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学校缺乏专业老师,而文化课老师过剩,甚至聘用体育,英语等教师,由于这些教师从未在维修企业岗位上工作过,大都缺乏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经验。试想,如果教师自己不熟悉情况,不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只会纸上谈兵,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呢?这些问题已成为专业教学进步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二、汽车维修专业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1、优化生源,坚决不要初中未完成学业者。现在职业学校招生困难,很多学校在为了完成招生任务上采用了各种手段,各种方法,进行“全盘接收”的招生方针,有些初中未毕业者,初一刚上完在家辍学者,甚至有的连初中都没上都招了近来,这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接受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势必会成为专业教学进度的“障碍”。

2、加快教材修订工作,积极生动地调整教学内容,以优化课程结构。从职业分析入手,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快教材的修订工作,在修订的教材中要进一步充实电子技术原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等内容,把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和提高教材质量的作为突破口,以更好地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另外,为了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应注意收集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以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方式取证,定期对已有教材进行修订,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学校也应有针对性地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既保持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相对稳定,又积极主动地不断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做到死教材活运用。专业课教学可适当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减少理论教学的时数。可把各门课程分成若干个学习包,再进行优化组合,以形成新的专业知识结构。为适应现代汽车电子化发展方向,重点加强《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与维修》、《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授课车型应以最能代表现代的汽车新技术的轿车为主。同时,加大专业外语与计算机的教学力度,以强化学生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应适当选送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修、提高,切实体会学校所教内容多少有用,多少没用,力避生产上已淘汰的知识、技能在教学中出现。

3、提高专业课教师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迅速加快,汽车维修市场将急剧膨胀,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短缺的现象将日益严重。为适应社会需求,开设有汽车维修专业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面对机遇与挑战,只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汽车维修技术人才,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

(河南省卢氏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汽车电子技术 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合作与分工进程的推进,加速了汽车技术特别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在我国的移植与推广。汽车的创新集中在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的创新则集中在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上。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汽车将是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目前,汽车中电子产品和技术的价值含量平均约为22%,中、高档轿车中汽车电子已占30%以上,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地快速增长,预期很快将达到50%。现代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带动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新型汽车电子技术的开发、汽车技术服务、汽车应用维修类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就要求对现代汽车的电子技术有充分的掌握。

一、课程规划的性质与目标

《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学好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其它相关专业课程的必要的基础。为进一步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按照职业技术教育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规律,在这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上,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对本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后,对学生所形成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及职业目标进行合理定位,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手段与课程实训,能够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子设备与相关电路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检测和调试、故障判断与排除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使学生读懂汽车电路图,学会用电路图分析汽车电路的基本工作情况;能根据具体电路进行故障判断和排除;并对常用的电气设备能够独立地完成拆装和检修;能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中常用的工具、设备、仪器、仪表等。同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培养出能适应市场需求、具有中级以上汽车维修电工相应水平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课程结构体系――基础课与选修课并重

汽车电子技术以汽车构造、电子学、计算机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学科为基础。根据该类课程的特点,结合学校教学课程的安排要求,对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改革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使课程内容和结构更适合学生的学习状况。

(1)该课程为专业基础类课程的选修课。在选课要求上,选课学生必须的先修课程有:机械设计基础、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汽车原理与构造等基础课程。只有在这些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在课堂上更有效的讲解汽车电子技术的有关知识。这样就可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方面,而不是有关汽车原理、构造、电子等基础知识的补充上。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曾遇到过因没有先修这些基础课程而选该课程的学生,他们很难跟上课堂教学进度。如果这样的学生人数比较多的话,势必要求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基础课程的补充教学上,这对于本来教学内容颇多的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在教学安排上一定要遵循基础课与选修课并重的原则,以提高教学效果。

(2)在教材的选择方面。现有的有关汽车电子技术方面的教材有很多,但侧重点差别比较大。有的教材侧重于电子控制模式,有的教材侧重于电子控制功能。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要求,选用的教材为电子技术原理和功能介绍为主的教材。这样学生能更容易引起学习兴趣, 更快的进入到汽车电子技术领域,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1、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以它直观性强成为高校新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将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对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来说,很多汽车电子系统,例如电源系、起动系、点火系、汽车照明、仪表、辅助电器设备等,仅靠语言描述是很难讲清楚的,但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动画等来表达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使教学的内容直观、清晰、易于学生理解,这样学生既能增强感性认识,又能对课堂讲解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加深理解,还节约了老师的板书时间,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充分利用实训场地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程能力目标的完成是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所讲的课程进行对应的实践教学,将理论上抽象的知识实物化,尤其是通过演示汽车电器各个系统的工作过程、观察工作现象、拆装系统等更有助于学生对各个系统的原理、结构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课程内容上体现实用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模块化;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始终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的教学思想,在开展理论实践教学之后,安排整块的时间进行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即按照实际修配工厂的模式让学生去体验将来的工作环境与技术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知识盘,注重总结

在学完本课程时,注重知识的总结,为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盘点。以汽车外搭铁型电压调节器电路为例,总结所学的知识。在这个电路中具有下列知识点: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反电动势、磁场的产生、楞次定律、三相交流发电机、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整流作用、续流作用)、稳压管、三极管的开关作用等知识,贯穿了汽车电工基础、汽车电子技术的大部分基础知识。通过这样一个既不复杂,又与实际紧密联系的电路,不但把每一个孤立的知识模块、知识点融合起来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与引导作用,同时又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增强了学习兴趣,也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实际电路原理图的理解,把理论与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的学习具有举一反三、迁移的能力,在今后专业课的学习中,能够很好的掌握学习方法。

总结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要以现代汽车电子技术为主,跟上迅猛发展的汽车、电子、通讯、计算机等技术,难度颇大。在教学中,要根据本校的现有师资、实践等教学资源,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在课程体系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探讨及实际应用,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向文。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高教论坛. 2008(01)

[2] 蒋科军,刘成晔。 项目教学法在“汽车检测与诊断”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12)

[3] 刘成晔,蒋科军。 项目教学法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4] 张学义,史立伟。 项目教学法在《车辆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7)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职;汽车电器;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崔宏巍(1974-),男,河南安阳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副教授。(广东 深圳 51805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科研项目“产学研用模式下高职专业群实践教学协同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2JK296)、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213J31000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61-02

“汽车电器”课程是高职院校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包括汽车电源、起动、照明、信号、仪表、车身电子、辅助安全电子、巡航装置等结构、原理、线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其设置的目的在于适应汽车技术的发展对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提出的要求。通过“汽车电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器系统检修与维护等方面的应用技能,使学生掌握工作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理论和实操技能。“汽车电器”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重要的模块化课程之一,针对这门课程,需要在适合高职汽车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建设,本文具体从实训项目内容安排、设计方法、评价体系、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教学过程优化等几个方面展开了探讨与研究。

一、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1.合理安排实训项目内容

根据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汽车电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技术和汽车电器的原理与应用,详细介绍了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故障分析的思路和方法,逐层分析了典型系统的电路原理图,以及处理典型汽车电器与电子系统一般故障的方法。将汽车电器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训项目,在实训项目中突出关键知识点,注重培养和加强规范操作,以满足汽车运用技术岗位的工作要求。“汽车电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时分配如图1所示,其中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各占50%。

2.实训项目的设计方法

在教学计划安排中,“汽车电器”课程的前导课程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及控制技术”、“汽车电子控制基础”等,考虑到高职汽车类专业的学生在电子技术基础方面普遍较弱,本门课程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课程本身也有较多枯燥和抽象的内容,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并且有畏难心理。在课程的实践部分中,学生也普遍只对汽车电器零部件的简单拆装感兴趣,不愿去对电路原理和系统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这些特点,在设计实训项目时应深入浅出,将各部分重要的知识点设计转化为高职学生可操作的实训项目,可考虑安排几个综合项目,要求学生参与并完成综合训练报告,包括项目要求、总体方案、完整的工作流程及训练成果,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电动车门窗这一部分,实训目标确定为掌握电动车门窗玻璃升降器的线路检测方法和故障诊断与排除。为达到这一目标,设计内容如图2所示,本项目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正确的拆卸和装配玻璃升降器的电器部分与机械部分,掌握玻璃升降基本工作原理后,要求学生对其线路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检测,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每人动手设计一套玻璃升降控制系统,要求每人自己设计的系统能够通过组合开关正确的实现车窗玻璃的升降,对于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比如引导学生想办法实现车窗的防夹手功能,在完成前几项要求后,对于系统的故障诊断也会水到渠成。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设计成果,并且对成果有一种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对于汽车防盗系统检修等其他项目的设计也可以参考以上方法和思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3.实训评价体系的构建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汽车类专业的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都在不断的规范与完善,但不容忽视的是课程的实训部分还存在着相对自由、随意性大的特点,学生操作无序、不规范作业,指导教师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困难等问题。学生实训质量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平时的实训课属于过程评价,最后的期末实训考核属于结果评价。因此根据实训项目的特点,建立可行的学生实训评价体系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将每个实训项目的评价指标细化,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和完成后由实训指导教师给出评价,并且可以留出一定的分数比例给每组组长,也可使学生与其他组成员互相评价,客观的反映学生在操作熟练程度、规范性、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展开积极的竞争,避免学生在实训操作中的随意和散漫。

“汽车电器”课程中“发电机的拆检”实训评价表如表1所示,将发电机的拆检实训细化为包括拆卸装配、测量、操作规范、学生互评在内的8项具体指标,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出评分并记录,学生对操作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成绩则不同。完成实训目标后,成绩较好的学生会有成就感,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实训评价表找出存在差距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来提高自身水平。平时成绩累计到最后的课程期末考试,对实训课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课程教学与汽车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

考试对于教育而言,是一种手段而绝非目的,但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往往舍本逐末,将通过考试看做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因此,如何将考试与平时的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有效的利用好“考试”这一手段非常重要。由于汽车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考试的实操考核试题库是公开的,并且较为全面和系统,因此将职业资格考试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措施值得探讨,经过对新颁布的汽车维修电工中级实操考核试题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得出汽车维修电工实操考核内容分布与比例如图3所示,具体内容分项见表2。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器在汽车维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汽车维修电工已经是多数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毕业生的必考证书,因此“汽车电器”课程在实训安排时可适当与考工相结合,这样学生训练时也会动机明确、目的性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但是模块化教学改革后,根据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每一门课程都有其明确的教学大纲和目标,因此课程的教学也不能单纯以考工为“指挥棒”,而是应当有所重点、合理利用。

三、教学过程的优化研究

“汽车电器”课程重点讲授汽车常规的电器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分析电器电路,掌握电器电路故障的检测与诊断,通过分析找到故障,从而解决汽车电器和电路维修的问题。因此,本课程的每个实训项目都可以深入的挖掘其在企业和实际应用的背景。如在汽车防盗器这部分的实训教学设计中,结合市场上流行的某种电子防盗器的设计思路、安装方法,并以该防盗器防盗窃成功的典型案例作为情景来安排实训,学生以组为单位真正的在汽车上设计安装,并要考虑线路布局、防盗器安装部位隐蔽性、异常情况下熄灭发动机的不同途径、防盗器工作可靠性等多种因素。通过真实的实训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汽车电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色,建议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教学,如传统的教室内集中讲授与计算机多媒体(文本、图片、视频、声音、幻灯片等)、互联网等手段相结合,讲解汽车电器的基本理论知识,注意基本概念的引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总体、由分析到综合。在学生掌握汽车电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其在汽车维修方面的应用,从微观到宏观逐步构建汽车电器知识与技能体系。任课教师需要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教师自己必须进入角色,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且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讲授要富于逻辑性。在讲课时,要适当提一些问题,可以将一些比较枯燥的概念与日常生活实际及学生过去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这样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高职汽车类专业“汽车电器”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注重应用,面向实践,结合汽车的实际相关电路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力求体现“保证基础、加强应用、体现先进为本位”的特色。注重以提高动手能力为目标的实际案例的引入,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力求突出重点、讲透要点,分散汽车电器与电子系统的各个难点,把握好理论与实践内容的深度。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因时、因人、因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家喆.汽车电子控制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在“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课程教学内容中,一定要紧跟汽车电器电子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更新内容,引进新知识摒除旧知识;而且要将相关课程融合;与此同时引进更科学的、先进的汽车和汽车电器实习装备,要从教学方法上提高学生的各种技术水平,一体化教学方法便是其中一种。

一、教学内容改革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对电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抽象能力低,但对新技术较感兴趣,接受新事物快。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特点,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1.教学内容

汽车电气顾名思义为汽车上跟电相关的,包括电源(发电机和蓄电池双电源)、用电设备(多种多样)、电路(导线、安全装置、开关等)等,内容繁多。

对于“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课程,不同的教材所含的内容不同,但一般为汽车电气电路、蓄电池、发电机、启动系统、点火系统、汽车空调、辅助电气、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因这门课程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内容有交叉,所以在内容选取上摒弃点火系统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2.教学顺序

不同的教材教学内容顺序各异,应按照汽车电气故障诊断顺序进行,即电源、安全装置、开关、用电设备。在教学当中,应按照汽车电气概述、汽车电路的基础知识、电源系统、启动系统、汽车空调、辅助电气的顺序进行。

3.教学方向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车辆维修相关的专业,而现在车辆的维修一般侧重于诊断、更换备件,很少进行解体检测。所以在“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课程中,应让学生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理清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思路。

4.教学知识更新

在讲汽车电气这门课时,应随汽车电气技术的更新而更新教学知识点。如普通的铅酸蓄电池已退出市场,而现在普遍采用的是免维护蓄电池并且应用一些蓄电池新技术,在讲述蓄电池时应加入蓄电池新技术知识;现有一些新型的无刷发电机、永磁发电机等已经应用,在讲解时应适当加入这些内容。应摒弃发电机的拆解内容,现在普遍应用减速式起动机,一键启动在车辆上较为常见,在讲解上应加入减速式起动机结构,摒除起动机的拆检内容。新的辅助电气系统如免钥匙进入、泊车辅助、并道辅助等应加入教学内容。

二、教学课程融合

汽车电器出现故障可能与汽车电器、汽车电路、汽车网络传输等相关。例如,转动启动钥匙到启动挡位,起动机不转,可能是防盗问题、蓄电池故障;电路中的导线、保险丝、继电器故障,也可能是起动机故障。如何能够快速地诊断,就要使学生理清思路,排除防盗问题,顺着电路排查,这就要求将“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与汽电路识图课程进行融合。

“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课程要与汽车电路识图、车载网络、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的检修等课程相融合。

三、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尽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运用了动画模拟,但学生对电器的工作过程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排故”时,缺乏思路、枯燥乏味。理论教学安排跨度大,理论和实践没有很好结合,学习难以深入。

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教师不同,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

而一体化教学的运用可以构造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任务驱动或项目引导下,将汽车电系系统的检修理论教学融合到实习、实训教学之中,使理论、实践融于一体,学生在边学边做的理实交互中完成特定任务或项目,做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达到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精神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在项目教学时间上,一方面参照汽车维修企业检查维修该项目(汽车电器故障)所需的步骤与时间,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理论教学的特点和学校现有设备、场地及学生的基本素质等情况,合理利用时间。

“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只有教师真正找到了一种具体的、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立.基于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融合的汽车电器设备课程教学实践[J].科技资讯,2013(27).

[2]王冬良.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汽车电子技术;SWOT;专业建设

【Abstract】The new challenge of talent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come to vocational colleg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the deep integration with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Therefore, strategic issue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college are come out. Based on SWOT and its analytical metho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college have been studied. Strategic concept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based on feature highlighting, speciality development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e given, which is a reference to the scientization of construction of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college.

【Key words】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SWOT; Specialty construction

0 引言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就是紧贴企业、行业、社会发展,紧贴企业、行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汽车电子技术作为现代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支撑近年来发展很快,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陆续开设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也于2012年开办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资金设备、生源等各方面都不占优势。本文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为样本,采用基于SWOT的分析法,研究高职院校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战略机遇期,依托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克服自身的劣势、威胁,做好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迅速形成自身具有高职特色并可以为其他高职院校复制的专业建设模式。

1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将SWOT分析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战略规划工具包含在内,也有人称之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而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1.1 Strengths 竞争优势

1.1.1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重视开门办学,在淮北乃至安徽省都有一定美誉度的高校,对吸引优秀学生有一定竞争力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由教育部备案的全国27所首批高职院校之一,是安徽省师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其创办工科教育、职业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期间的淮北矿务局七二一大学时期,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该校在历史上就重视开门办学,在构建课程体系上注重倾听企业的意见,在教师队伍上建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仅2005就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15人),人才培养受到企业社会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同类高校前列,多次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五次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

1.1.2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开办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科基础

该院的应用电子技术是省级重点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也已开办多年,在开办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上的准备也比较充分。尤其是2011年成立电子信息工程系后,学院、系两级领导重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设备投入、人员配备上给予大力支持。

1.2 Opportunity机会

1.2.1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汽车电子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极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在向市场化方面转型、引进全球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成长壮大。进入新世纪后,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汽车销量1804.18万辆,同比增长32.45%。2011年汽车行业销量将增长10%。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增长,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汽车电子设备在轿车生产中所占成本也将不断增长,有关权威部门预测:在未来10年内,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将高达年均增长28.5%;汽车电子元器件及电子系统占汽车生产成本的比例将由30%上升到50% 。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汽车电子元器件及系统在汽车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必将使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随之不断增加。汽车电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给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光明前景。与此同时,也催生了汽车电子产业部门,使之形成愈来愈大的经济规模效应,成为支撑汽车工业持续保持勃勃生机的、相对独立的新兴支柱产业。汽车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不断发展,随之派生的汽车电子产业也日益显现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汽车已走入更多的寻常百姓的家里,汽车制造厂、汽车配件公司、汽车电子公司、汽车维修企业等与汽车工业的关联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大量汽车专业维修电子设备得到的广泛的普及,对汽车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为服务于汽车专业的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大量的就业岗位。

1.2.2 国家、安徽省的政策面的利好

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3至2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国务院总理在会前接见与会全体代表并讲话,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这次会议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高规格,这说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的春天!

在此次会议前,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像办好汽车电子技术这样的专业正是符合这一政策的。

在今年7月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高成长性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中,把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作为安徽省的高成长性产业予以重点扶持。

所以我们开设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是顺应国家的职教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的形势的。

1.2.3 目前安徽省高等学校开设汽车电子专业的还比较少,培养的人才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截止2012年安徽省高职院校开设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仅有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不到十所,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1.3 Weakness 竞争劣势

1.3.1 办学经费不足

作为淮北市市属高校,淮北市委市政府给予学校的支持力度不算小,但是和省属高职院校或者一些发达地区的市属高校相比,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经费上还显得比较紧张,所以有些需要花大钱才能办成办好的事,就显得力不从心。

1.3.2 所处地域对优秀教师和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淮北市地处安徽北部,苏豫皖交界之处,既不是省会城市、也不是沿海沿江发达地区。这对学院吸引优秀教师和学生来学校发展求学,都处于劣势。

1.3.3 实训设施尚显不足

虽说资源在于整合,我们不少实训项目在学校做不了时,我们通过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把学生带到真实的工作情景下,也取得了较好的实训效果,可是这样的缺点实训安排确实受制于人,对实训精品课程开发等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1.4 Threats 威胁

1.4.1 先行高职院校已取得一定办学经验,取得一定竞争优势,对后来者是一个巨大威胁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创办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历史较短,必须面对先行一步的兄弟院校的强力竞争。

1.4.2 随着部分本科院校转向职业教育,对高职院校来说又是一个强有力地竞争对手

2014年我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出台一项新政策:鼓励本科院校举办职业教育,据不完全统计有600余所本科院校有意投身职业教育。新进的本科院校必然对高职院校产生激烈的冲击。

2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发展对策

2.1 建立特色鲜明,既符合企业社会需求,又促进学生个人全面成长的课程体系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的前提是人的生存。职业教育首先要教会人的职业技能,但是职业教育不能只着眼于技能培训。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时,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课程体系中除了职业技术课程之外,还开设了一部分能力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另外,还探索班级人生导师制度,由一两名资深教师和班级结对,经常深入班级和学生谈心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问题和思想上的困扰。

2.2 构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资源在于整合,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在积极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的同时,坚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和合肥长安汽车及淮北汽车城的多家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实训和定岗实习。既解决校内实习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又让学生及时体味企业氛围,明晰企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需求的重点,对加强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大有裨益。

2.3 探索一条以汽车电子技术省级特色专业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发展的专业群发展之路

汽车电子专业的发展,带动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师资队伍的发展,为相关专业的建设储备了坚实基础,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准备积极创办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交通技术专业,形成独具特色的汽车类新技术专业群。

3 结论

作为地方性的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在找准自身的优势劣势,抓住机遇、面对并解决威胁,在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上也是可以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成功道路的。

【参考文献】

[1]黄鹏.高职层面汽车电子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职业研究,2013(07).

[2]宋秦中.高职汽车电子专业课程与教学的思考[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4).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汽车电工电子 课程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012-01

汽车生产与装备制造已成为天津滨海新区的支柱产业,随着一汽丰田汽车落户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整车生产、零部件制造、销售与服务配套的产业集群,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人员具有强大和持久的需求。我院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紧贴企业岗位需求,产教结合,校企联合携手育人,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我院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从而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创建新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根据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对作为主干职业基础课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性研究,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1 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行的高职教育中汽车类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要求相差较多,不仅教材内容上不具备汽车实际应用的特点,而且在实践环节和考核机制也欠缺对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教授过程中。基本上仍然按照以往的一贯模式,分为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路及电动机、模拟电路及数字电路五部分教学。这样固然对知识的学习较有系统和顺序,却缺乏对汽车专业的针对性,欠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由此可见陈旧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2 课程改革思路

(1)必须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制,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整合,使该课程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我们认真设计并创新了教学模式,把必须掌握的汽车电工电子知识融汇在实验实训之中,以汽车电子电路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将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与汽车专业知识迅速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专业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严格按照“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指导思想。通过选用汽车典型工作项目,设计有针对性的工作任务。先以创设工作任务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地位变为认识主体,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动手实践活动。

(3)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主动和企业联系,为学生寻求顶岗实习及就业的岗位,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探讨,了解岗位所需知识能力架构,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校外实训基地设备先进、齐全,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实际、体验企业文化、顶岗锻炼的需要。

3 课程改革措施与方法

(1)通过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结构需求状况的调研,总结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要求和职业能力要求,从而为该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和修订专业教学大纲与教材体系,使之与后续专业核心课程“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电控技术”更好地衔接。

(3)结合汽车的具体应用,“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序化教学内容。编写出一部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项目式教材。

(4)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推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理论知识服务于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变传统式教学为项目式教学,从而培养出更多受到汽车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

(5)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更好地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课程教学服务,

(6)进一步加大汽车专业实验实训室的使用程度,使实验实训室成为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重要基地,切实提高学生在校实践锻炼和社会岗位的贴近程度;

(7)进一步加强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和交流,定期将学生送往企业一线实践锻炼,顶岗实习,将所学理论和实际很好的结合;

(8)注重多种考核方法相结合,大幅度增加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考核内容及比重,使学生减轻笔试的压力,提高学生平时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4 课程特色与创新之处

4.1 结合汽车的具体应用,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导向来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

(1)以“必需”、“够用”为度,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将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整合,使该课程对汽车类专业更具针对性,编写出一部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项目式教材;(2)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最适用的知识点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