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第1篇

(一)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在当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信息大爆炸、大流通,社会文化转型升级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各种各样新的文化层出不穷,挑战传统,孕育新生。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为了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各种不同的文化必然应运而生,因此出现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观(即文化价值相对主义)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应受到尊重和理解,并得到发展。就音乐而言,指充分尊重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世界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各民族的音乐都是根据本民族的审美标准创造出来的,是本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映,不能认为谁的高级,谁的低级,谁的科学,谁的不科学,只是具有不同特点而已,都应得到尊重与理解。

(二)多元化教育理念当前多元化教育理念是利用一切社会资源,以传统教育模式为基础的全新教育模式。多元化教育理念。“新课标”中强调“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是要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加强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教学,无论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还是从知识传授与技能日标、过程与方法日标的确立上都需要教师以多元音乐文化为基础进行教学。新课标的编写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理念上的一次重大更新,是实施音乐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为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多元化音乐教育价值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一直突出多元文化观的主题。所谓多元文化观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应受到尊重和理解,并得到发展。就音乐而言,指充分尊重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长期以来,音乐的欧洲中心主义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文化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各个国家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实际上,世界上各个不同国家、民族的特色音乐文化,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财富,它同欧洲音乐文化一道,创造了整个世界的音乐文明。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半个世纪的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历程不断延续与深化着多元主义音乐教育观的主题。

二、音乐艺术课程改革与多元化

(一)音乐课程改革教育理念要多元化

1.当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当代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课堂教学突破,深入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环保教育的理念;丰富学生生活的理念;少讲多学的理念;改变学习方式的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过程中技术含量和艺术水平的理念;运用与开发多元智能的理念;倡导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课程的民主化的理念。以评价促发展的理念。

2.多元的音乐课程改革理念。在理念上树立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是针对以往中小学教育中轻视音乐课,片面理解音乐课而提出的,也是为了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逐步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而提出的。就其理论高度而言,它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在历次音乐教育改革的文件中,最具有学术分量。“新课标”中强调“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加强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教学,无论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还是从知识传授与技能日标、过程与方法日标的确立上都需要教师以多元音乐文化为基础进行教学。新课标的编写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理念上的一次重大更新,是实施音乐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为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持我国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充分认识中国本身是“多元文化的国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首先要体现在对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的理解尊重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其各自丰富的音乐文化,所以要充分发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课程和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二)音乐课程改革的形式要多元化,多元分区试点改革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区域界线比较明显,传统种类音乐也较分散,在我们的音乐课程改革上,我们应当提倡多元化改革。多元化改革是指,在我们国家可以根据区域、经济情况、民族情况、文化状况等多方面考虑,分出一些音乐相似区,这个区可以是一个省,可以是一个地区等,从而制定出多套与那些因素相符合的区域的课程标准,分别运用于各区域音乐教学中。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分区进行,各区再试点改革,最后找到适合当地的音乐课程。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好保护民间的传统音乐艺术了。同时,从国家宏观层面,给出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上指向性的规定,更或者说是一些建议。各地结合国家的规定自行组织专家设计大纲,编写教材,并建立起区域网络资源库供教师选择。另外要建立充分利用网络,建立起全国性音乐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库,便于实现教学资源互补和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音乐课程改革内容要多元化

3.1音乐课程资源多元化

1.学校、家庭、社区等课程资源多元结合。学校、家庭、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多元化是在利用上多元有机的结合,我们一般不怎么重视家庭和社区的音乐资源,或者根本没有注意,其实家庭和社区是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和家庭已经成为学生获取音乐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2.地区、民族、学校音乐课程资源的多元结合。地区、民族、学校音乐课程资源的多元结合是从课程资源来源上要多元化结合,特别是民族音乐资源和地区音乐资源的利用是当前的一个热点,很多人都转变方向看我们的传统和民间了。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的音乐课程资源在新时代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下,显得尤其的重要。

3.建立区域和全国音乐课程资源库。当今时代信息化的普及和网络在教育中的广泛运用,几乎全国很多地方的中小学都用到了,电脑多媒体教学,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既给他们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麻烦。方便就不提了,麻烦在于课件的设置和制作,很多老师感到为难,因为音、形、动画等,以及大量的资源收集有限,制作一个课件也很费时,介于这样的不便,我认为我们应该建立相应较完善的资源库。国家要建立国家课程教学资源库,地方要建立地方课程资源库,资源库里收集名师和专家们设计的分门别类的成品或半成品课件、音响材料、音乐知识、图片资料、舞蹈动画等,教师在资料库里取需要的东西,就像在商场买所需要的东西一样,自己拿来加工,把精品美食送给学生。我想只要有这样的行动,不断的更新添加,一步一步的会不断的科学化和完善的。资源库的建立不光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更是教育资源公平和给教师减负的体现。

3.2音乐课程模式多元化音乐课程模式多元化是与音乐课程模式的标准化、划一化相对应的。多样化意味着打破僵化的单一的课程模式,突出课程模式的个性和多样性。音乐课程模式多元化涉及整个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组合与运作形式多样化,也包括对有计划,有组织显性课程和潜在无形的隐性课程相结合等,如在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上加入音乐的元素,在校风、班风、教师的行为作风建设上结合音乐元素等等。

3.3音乐课程教学模式多元化在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打破单一的填鸭式讲授,老师完全在音乐课中占主体的教学模式,应该加入一些探究式、自主式、合作性学习方式等,把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多元化,使音乐课程由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要突出,增强教学效果。

3.4音乐课程结构设置多元化音乐课程改革在多元化的视角下,课程结构的重新组合是必要的。以往单一笼统的音乐课程使得所有学生,无差别对待,不管先天条件以及基础,都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的教育。在音乐课多元化改革过程中,出来基础课程外,应该开设选修型,素质拓展型和其他特色课程,如建设音乐俱乐部,开设电脑音乐,音响技术等等,因材施教。

3.5音乐课程内容设置多元化要改变原有音乐课上唱歌课就一直唱歌,欣赏课就一直听音乐的单一形式,要把唱歌、欣赏、表演技能、音乐知识理论课程的设置方式多元排列和组合,激发学生兴趣,取得最佳授课效果。

3.6音乐课程评价方式多元化在多元化视野下,音乐艺术课程评价的改革,也要参照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的评价模式;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和档案袋评价技术等多元评价模式的有机结合。

三、结语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第2篇

Magazine114乐文化鉴赏,注重对我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自上世纪初开始我国音乐教育经历了四次浪潮(20世纪初学日本,20一30年代学欧美,50年代效仿苏联,80年代再学欧美!,至今仍存在效仿欧美的现象。欧洲中心论使得大部分音乐院校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作为教学主要对象,而作为本国灵魂的民族音乐却成为附加模式。②全球文化趋向多元化的趋势以及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首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应重视本国内部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重对本位音乐教育的回归,尊重我国各民族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在熟知本国音乐文化基础上进而推动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学习。作为基础性课程的音乐艺术鉴赏课在学校音乐教育应该承担此任务,并应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大对本土音乐文化的鉴赏模块,包括对各民族音乐历史文化以及相关音乐的认知、辨别及其理解与评价。③推动我国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学子具备本土音乐文化的正确认知意识,以此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我国多民族地区的民俗音乐的热爱与感知;另外地方院校在音乐鉴赏课程中应增设本地区音乐文化鉴赏模块,使学生在自身固有文化基础上更深刻的感知家乡地区音乐文化的魅力,土曾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意识。

2、音乐艺术鉴赏课中应加强对世界其他音乐文化的学习鉴赏

以此推动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的了解,并进一步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是平等的,使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阐释世界各国的音乐,进而引导学生以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音乐艺术鉴赏课自开设以来大都以西方欧洲文化为主要内容,其鉴赏发展脉络也是以西方音乐史为主,而对于除此之外的其他国家地区音乐文化提之甚少,对于这些内容有些教科书干脆忽略。自多元音乐文化进入我国音乐教育视野以来,我国许多音乐学者提出了开设世界音乐课程的建议,并在当今音乐教育中已有部分高校已实施,但其普及程度及其教学质量仍不乐观,音乐艺术鉴赏课作为普及音乐文化知识的课程应在此基础上应承担此重任,加强对世界多地区音乐文化的普及认知,一方面有利于多元音乐文化的传播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世界音乐文化的传承,使更多的学生接触并欣赏的不同地区不同世界的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音乐视野及其文化修养。

3、结语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第3篇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即课程评价应体现中学音乐学科自身特点并符合中学音乐教学的发展规律。课程评价应在公平、准确和客观的基础上体现中学音乐教学的价值,并符合中学生音乐学习特点,从而促进音乐教学良性发展。

2.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即课程评价标准应做到通俗易懂,便于具体操作和推广使用。音乐课程评价标准中应减少专业词汇的使用,多使用社会化用语,使全体师生尤其是中学生对课程评价标准能够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评价标准应囊括音乐课程的所有内容并对具体措施进行细化,从而使评价标准在具体操作上简便易行。

二、中学音乐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

1.考试评价

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成果与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直接评价方法。中学音乐考试有别于语文和数学等科目以试卷的方式进行考试,而是教师规定演唱曲目,要求学生轮流演唱规定曲目,并对演唱效果进行评分。教师在此考试方法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无法选择自身擅长的表现方式完成教师规定的曲目,并且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学习音乐的条件,部分学生由于声带先天受损或患有咽喉部位疾病等原因,无法对教师规定的曲目进行演唱,这就会造成音乐考试的不公平。因此,中学音乐教学应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从而使音乐考试趋向多元化、个性化与合理化。

2.日常形成性评价

日常评价应贯穿于中学音乐教学全过程,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水平的提升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学生平时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能够体现其音乐水平,教师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查就显得极其重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注意观察学生在歌曲演唱和回答问题时的表现,并在固定时间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试,以了解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音乐水平是否有所提升。

3.特长评价

教师可在学期伊始对学生进行音乐能力测试,以了解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特长,并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就其特长进行重点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演唱、舞蹈或编曲等擅长的音乐领域有所突破。学期末考核时,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长,对考核内容做出个性化安排,考核学生在自身擅长的音乐领域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性化发展。

4.自主评价

自主评价是学生对自身音乐学习效果的评价,强调学生应积极参与到评价中以提高音乐学习的信心和自主性。自主评价分为自评与互评两种。自评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自我认知。互评则可以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并且使学生学习他人音乐方面的长处,从而提升自身音乐素养和水平。

5.教师评价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第4篇

一、二元对立的女性主义音乐研究

(一)基于生理性别的研究

二元对立是西方历史中的重要思维方式,如感性一理性,女性一男性。女性l生主义音乐研究初始阶段的研究对象是基于生理性别差异与男性相对立的女性,关注长期受到父权文化压制而不受重视的女性音乐活动。在音乐史上,女性参与音乐活动的数量非常之多,范围也相当之广。此阶段的研究重点即是对女性作曲家、表演家、理论家、赞助者等的音乐作品和活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记录和归类,宣扬她们的贡献,使女|陛获得其应有的音乐史地位。这类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仍未间断,研究成果丰盛,既有资料丰富详尽的编年史、辞书式的《女性作曲家:跨越历史的音乐》、《新格鲁夫女性作曲家词典》伫等,也有针对于一个特定音乐女性个案研究《露丝•克劳福德•西格的音乐》、《阿美•巴赫及其室内乐:传记、文献、风格》等。这些研究以音乐史的方法为主,注重史料的挖掘和对历史本体的分析,并结合社会学等方法对女作曲家的创作过程、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历史背景做分析和评价,为以后女性主义音乐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社会性别的研究

2O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学者开始反思性别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原因,从“社会性别”角度来进行音乐研究。研究者们认为社会性别(gender)区别于以人的生物特征为标志的生理性别(sex),指的在社会与文化习俗中形成的、以社会文化方式构建出来的性属的社会身份和期待。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评价、关于性别的偏见是两『生不平等的实质和根源,它们通过宗教、教育、法律、社会机制等得到进一步发挥。无论是社会性别还是生理性别,都是男女二元对立的。运用伊莱恩•肖瓦尔特的观点来看,此时期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将女性音乐人作为作者的研究;将女性主义者自身作为读者的研究]。将女性音乐人作为作者的这类研究重点关注女性音乐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受教育情况、职业发展轨迹,以及女性作品中的风格、题材、体裁、结构等。社会性别在某种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模式,社会分配给人的性别角色对于他们参与音乐活动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音乐教育、演奏乐器、音乐分工等多方面(见表一)。南希•莱克(NancyB.Reich)在《作为音乐家的女性:一个阶级问题》一文中探讨了在19世纪,社会性别与阶级对女性音乐家的影响。她指出,在音乐教育方面,女性『生就受到了极多不平等待遇,例如在许多欧洲的音乐学院,男女教室坐落在校园不同的区域,男女学生上课的时间是错开的,选课范围很长时间以来都局限在声乐、钢琴和竖琴专业,小提琴、大提琴和管乐器大都是男生,因为,伯尔尼音乐学院史中写道:“那时候(1857年)女性参与公共乐队演出是不可思议的”。在莱比锡音乐学院,男生必修3年的和声理论课女生只要求上两年。1822年巴黎音乐学院的学费手册上甚至还规定只有男生才可以上和声学、对位、赋格和作曲等课程。在19世纪,音乐是贵族和中产阶级的领地。在长久的父权主义体制影响下,音乐界掌权的都是男性,他们占据音乐教育和音乐出版的重要职位、决定音乐会和音乐节的组织工作,只有家庭才是女性活动的正常领域。卢梭认为“女性是专为愉悦男性而生的”、门德尔松对他的女儿说“家庭主妇是一个女孩子唯一的职业”②。这种社会观念极大地影响了职业和非职业女音乐家的分离。出身贵族或中产阶级具有艺术才干的女性迫于家庭男性成员的压力而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嫁给资产阶级和贵族的职业音乐家也必须在结婚时抛弃自己的职业而成为非职业音乐家行列。非职业女作曲家、表演家的听众仅限于亲朋好友,在自家客厅演奏或演唱,而职业女音乐家则能出版自己的作品并举行公演,登上伦敦、巴黎等音乐会的舞台;非职业女音乐家只能在上流社会的客厅里无偿地教授年轻小姐,而职业女音乐家则能在著名的音乐学院任教,培养有前途的艺术家。如此等等,非职业女音乐家的艺术道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但是,活跃在舞台上、巡回演出的职业女音乐家常常要忍受关于那些她们对自己的性别职责不忠实的批评和攻击,在著名音乐院校任教的女教师则地位等级和工资收入都不如男教师。莎莉•麦克阿瑟(SallyMacarthur)在《音乐中的女性主义美学》一书的第二章中通过对澳大利亚的音乐生活及社会中的职业女性音乐人的生存状态的考察来说明了澳大利亚女性主义音乐的现状。她统计了澳大利亚1985年至1995年间音乐厅演出的音乐会(见表二),发现男性作曲家的作品是远远多于女性作曲家的,尤其在欧洲艺术音乐领域,女陛作曲家只占到8%。麦克阿瑟还以澳大利亚音乐考试委员会为例,说明女性参与音乐活动的情况。他指出女性多做教师、行政人员的工作,而大部分艺术家都是男性。只有在歌唱表演的领域,女性和男性相差无几。人类审美趣味大多是小时候教育形成的,澳大利亚考试委员会在音乐教育方面遵循欧洲艺术音乐的机制,而欧洲艺术音乐都是由男性主导的音乐,委员会的候选人们都需要在其中经过长期训练,因此长大后他们也就遵循欧表二洲艺术音乐标准了。麦克阿瑟这种早期经验的影响很难被改变,除非主流实践被不同音乐所替代。社会性别理论的另一种研究方法是研究者自身作为读者,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音乐作品,打破那些公式化的定论,对作品的意义进行新的阐释。苏珊•麦克拉瑞(SusanMcClary)是一个旗帜鲜明的女性主义者,在对纯音乐的分析中,她反对传统的分析方法,即仅以作品的技术、结构等来分析作品,她将音乐作品中的各个要素如终止式、大小三和弦、调性、奏鸣曲式的结构等与社会性别相联系,对一些“伟大经典”作品进行了个性化的阐释。如在《阴性终止》一书中对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末乐章“性暴力”的解读,对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二主题的“同性恋欲望”的解读等。莎莉•麦克阿瑟(SallyMacarthur)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对纯音乐作品进行了新阐释。她采用节拍一高潮分析法,将音乐作品的结构同男性与女性的性模式相联系,以此来表明男女作曲家的差异。作者认为,与性模式相似,男性音乐作品的高潮通常安排在乐曲的2/3处或者3/4处,接近黄金分割的0.618。而女性作品通常是许多小高潮代替一个高潮,大的高潮靠近作品的前半部分,避免终止。在《音乐中的女性主义美学》叫的第四章中,她分析了伊丽莎白•鲁特恩斯(ElisabethLutyens)的序列主义作品《季节与城堡》,并将其与勋伯格的作品做了对比。苏珊•麦克拉瑞曾在其文论中说,勋伯格的作品像语无伦次的疯女人,勋伯格的作品之所以在学院派中被合法化,是因为创作过程才智非凡。作者认为,《季节与城堡》的女性化首先体现在听觉上,虽然它是一部序列音乐作品,但它的听觉上有条理、诗意、有表现力,而不是“疯女人”的语无伦次,她认为这是伊丽莎白作为女性下意识的选择。其次,它有6个高潮点,其中第三个0.354是最重要。而勋伯格的高潮点通常是在三分之二处。这体现了男女差异。从哲学释义学的立场来看,意义存在于主体对客体的理解活动中,并在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和演变,意义并非是封闭的,而是接受者阐释的结果。因此,如何看待音乐,就要看我们自身的立场是什么,是站在哪里说音乐。社会性别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音乐的新视角,但强烈的主观意识和自身理论体系的薄弱也暴露了其局限。麦克拉瑞并不否认她解读的这些作品还有其他的阐释,麦克阿瑟也在文中一直强调自己是小型叙事,不提出宏大理论。其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要注意不能陷入模式化和绝对化的误区。

二、走向多元化的后女性主义音乐研究

女性主义理论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在20世纪90年代初解体,社会性别和音乐身份开始变得多元化。受后现论的影响,传统女性主义中欧美的、白人的、中产阶级的理论建构被打破,男性、女性、中性、社会性别、社会身份、性倾向、种族、宗教、地理生态、历史渊源、民俗文化等“群体”标签交织在一起,为后现代女性主义音乐研究提供多元的视角。女性主义音乐研究是在女权主义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为女性音乐活动争取其历史地位,为女性音乐审美争夺话语权的一种有力的学术工具。同样的,后女性主义音乐研究是在后现代主义深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成为边缘072群体争取话语权的重要手段。如果女『生主义质疑和颠覆的是男性霸权主义,那么后女性主义颠覆的就是二元对立、本质主义女性『生观,有色人种女性性、第三世界女性、同性恋女性等从以白人中产阶级女性为研究主体的女性主义内部分离出来,因此,后女性主义也可以认为是多元女性主义。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深入影响,反叛和解构传统女性主义音乐研究中的本质主义、宏大叙事和二元对立的观念与做法,追求差异性和多样性是后女性主义音乐研究的重要方法。后女性主义音乐研究认识到差异除了存在于男女二元之间,女性本身也是多元的,各不相同的,所谓女性整体的身份是变相的本质主义。后女性主义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女性主义音乐研究中的二分法,二元对立的理论,提倡多元化、多视角进行音乐分析研究。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理论研究将性别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描述,而后女性主义则认为单纯生理性别和以男性为标准的宏大理论无法反映千差万别的女性群体的实际状况。后女性主义反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反对形而上学宏大叙事,强调事物的流变、差异和不确定性,针对女性主义音乐研究中的特殊群体、权利、阶级、种族、国家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讨论。埃伦•考斯考夫(EllenKoskoff)的《密瑞艾姆在唱歌:人类学话语中的自我和他者》和卡罗尔•罗伯森(CarolE.1q.obertson)的《作为助产士的音乐人类学家》反映了女性个体情感和选择,在小众特殊群体经验上建立交陛主义音乐研究理论。苏珊娜•库西克的《女性、音乐和权力:一个十七世纪的佛罗伦萨模式》P研究了17世纪美第奇宫廷的女歌唱家兼作曲家弗朗西斯卡-卡契尼的音乐,这是将音乐与政治和权力联系在一起研究的新尝试。巴巴拉•恩(BarbaraEngh)的《喜爱它:罗兰•巴特的音乐和批判》以罗兰•巴特的文艺批评理论对音乐现象进行了考察,为音乐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启发。后女性主义音乐研究打破了男女二元对立的结构,这顺理成章地导致同性恋音乐研究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酷儿理论”。“酷儿”是英语Queer的音译,原是西方主流文化对同性恋者的贬义称呼,后来发展为一种社会性别领域的文化理论。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第5篇

首先,广大人民群众对音乐文化存在错误认识。学生们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认为只有欧美音乐才是“先进”的音乐,而中国音乐却是“落后”的,没必要学习的。他们愿意用那些比较熟悉的音乐风格来期待不同的音乐文化,对于音乐的价值,他们喜欢用有用还是无用来进行评价,忽略了“异文化音乐”的审美体验,这就给我国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发展遗留了一系列的问题。其次,学生很少去了解本土音乐和西方以外的世界各个民族的音乐,对它们的了解非常少。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农村上学的学生对我国本土音乐了解较少,对世界音乐基本上不存在什么了解。再次,广大学生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有迫切的了解欲望,据调查,我国学生对音乐有较大的兴趣,有大部分学生想要了解世界音乐,虽然有的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表示,了不了解世界音乐都可以,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但是,一旦为其提供了机会,他们就会显示出了解多元音乐的迫切性。

二、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如何进行音乐教育

首先,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必须牢固的树立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近百年来,音乐文化教育在我国音乐教育中一直处于欠缺状态,换句话说,就是在音乐文化交流中欠缺一种跨文化意识能力的培养。“五四”爆发后,音乐界全盘接受了西方音乐体系的阐释模式以及其理论,并将西方音乐体系作为我国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还在该基础上,对中国本土音乐进行重新阐释和改造,这就导致,我国国人的音乐观念逐步转变为西方音乐的观念,随着这种观念的日趋成熟,我国国民也就形成了“重洋轻中”的价值取向以及思维定式。“重洋轻中”“故步自封”严重阻碍了我国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导致这些结果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我国音乐教育缺乏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正因如此,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我们应当牢固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其次,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坚持以本土音乐教育为主,世界音乐教育为辅的原则,在多元文化环境下进行音乐教育,其实就是在对学生进行一种音乐文化教育,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不论哪个民族,哪个群体都应当尊重音乐文化,都应当传承音乐文化。中国的音乐文化一方面是多元文化的结晶,另一方面它也体现着多元音乐文化鲜明的特征。正因如此,在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本土音乐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辅助以世界音乐教育,构建本土音乐与世界音乐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课程体系。其次,进一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超音乐,在美国的一些普通高校,他们进行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出享誉世界的音乐家,而是为了提高本国国民的基本素质,实现创造性育人。在我国,虽然有很多的人,都已经认识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音乐教育“超音乐”目的,这种情况就导致,我国国民要么不重视音乐教育,要么将音乐教育变成了专业教育,所以,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着重意识音乐教育的“超音乐”目的。最后,对于外来的优秀音乐文化和先进的音乐教育,要做到大胆、兼容、消化等。美国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将其他民族音乐中有利于其本土音乐发展的精华吸收过来,以实现其进行创造性音乐教育的模式,美国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美国公民的素质。同志很早就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条原则,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开展音乐教育,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我们应当以科学的、开放的态度来吸纳人类文明中一切有利于我国本土音乐发展的因素,促进我国音乐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而言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音乐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我国音乐教育的多元途径,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新时期,已经很多方面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这种情况,对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制约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正因如此,我们一定要进行音乐教育改革,以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 世界文化的交流 民族音乐 现代音乐教育观

走进二十世纪的音乐画廊,我们看到的是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画卷: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以其顽强的艺术本质,保持着自身的丰富多彩,勾勒出东方和西方的互补框架,呈示了世界各民族音乐的共存,表现出“古老”与“现代”并举:“高雅”与“通俗”竞相争辉:“传统”与“革新”鼎立相助的共时性,使音乐文化的多元依存局面已成为不争的现实。作为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其相互间的开放、交流与文化寻根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一种文化的开放与交流,不仅能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同时也使自己能够认识到外部世界对本文化的需要,从而起到促进本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作用。

多元文化,是指多种文化的同时存在,他们的存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和制约。多元音乐文化则是指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多元音乐文化思潮是针对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视角,它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人类原有音乐文化之间狭隘的目光,同时也增强了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粘合力和动力。面对多元文化,我们的学习与吸收,不仅要重视文化的来源,还应该学习音乐手段的运用方法以及音乐背后的原则。如:可以从西方古典音乐中学习线性节奏;从印度的塔拉乐曲或非洲的杰姆比音乐中学习循环节奏;从土耳其民间音乐中学习无规则节奏等。我们只有采用这种灵活的学习态度,才能理解以使用乐音为主的这一音乐艺术形式的多样性,理解音乐文化的特殊性,知道音乐行为的普遍性,掌握双重视角的方法,客观记述和分析音乐,从而领悟到各不相同的音乐美的尺度。作为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只有在全面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特点的基础上,把中国音乐放在世界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才真正明确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特点和位置,才能真正的去挖掘、保护和发展本民族音乐。如果不了解世界各国民族音乐,是很难与各国进行深入的音乐文化的双向交流的,因为人类文化的多元状态,造成了各国音乐文化既具有相异之处及自身的价值,同时又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各民族之间只有通过不断的双向交流、相互学习与借鉴,才能达到共同的发展和提高。世界需要了解中国民族文化,中国同样需要了解世界民族文化。学习和交流中,一定要注意立足本民族,不失自我的去学习和领受。

一、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深厚、悠久音乐文化史的国度。但是自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受到西方音乐很大的冲击,面对声势威猛的西方音乐,中国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自我,放弃了自己原有的某种特质。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是建立在学堂乐歌的基础上,而学堂乐歌是直接从西方引进的群众歌咏运动,和我国的传统音乐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2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留学生的进出,欧洲音乐教育体系逐渐移植我国,并迅速得以充实和完善:大教室取代了小私塾,西洋曲调、中国歌词的学堂乐歌,取代了口传心授、师徒帮带的本土音乐,音乐的政治功能成为首要的问题,削弱了音乐艺术本身的审美功能及它自身的文化传承。中国音乐教育几经波折,最后在越来越多的被西洋技法武装起来留学生的影响和传播下,从教师,教法,教材统统“洋为中用”。加之我国对外籍教师的引进,进一步导致我国学校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中对民族音乐的忽视,对民族音乐形成了事实上的排斥。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在逐渐消亡,这一点逐渐被很多教育家都意识到了。为了挽救传统音乐文化,北京市教委创编了一套乡土教材,里面介绍了流传在京津地区的京剧、京韵大鼓、单弦、天津时调,可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无法胜任而搁浅。这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再看看我们的专业音乐教育,按说高等师范院校应该是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阵地,但是民族音乐理论课只开设了《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两门课,且课时少的可怜。作为教材,全国尚没有统编的,加之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可用作教材的音响资料又严重匮乏,目前民族音乐发展状况可谓喜忧参半,整体上呈现衰弱趋势。广大青年学生喜欢通俗音乐,民族音乐缺乏广泛听众群体;各种媒体及出版业宣传的大多是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的市场范围窄小;一些地方戏曲、说唱面临失传的危险;全国中小城市都掀起了“钢琴热”,而对我国具有几千年演奏历史的传统乐器琵琶、二胡、笛子、笙等学的人却很少。

二、现状思考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就是音乐文化中的“母语”。不论你走到那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亲近感情是决不会改变,正如张明敏在《我的中国心》里唱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任何文化首先是属于民族的,如同一个人一样;任何人都属于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无不在其身上打上文化的烙印。这种烙印就是一个人的“文化身份证”。在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中,传统的继承是一种基本成分。假如离开有形的国土。传统便成为人们的民族身份特征。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音乐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这个日益开放的世界里,一个不了解自己民族音乐的人会被认为缺乏民族意识和现代意识。现代的中国音乐教育是在欧洲音乐教育体系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育模式,青少年对中国音乐的母语知之甚少。传统音乐在自身文化内部如得不到系统的传递,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必将面临断裂的危机。

纵观世界各国音乐教育,无论其教育观如何改变,无论其怎样注重吸收外来文化,无论其怎样进行改革,都是十分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中心地位和立足点。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要有自己的民族特征。中国音乐是以中国的哲学为基础的思维方式、美学价值观念以及音乐形态;风靡全球的柯达伊、奥尔夫、铃木等许多教学法,无不是建立在本民族音乐基础之上的。铃木教学法甚至被称为“母语”教学法就更能说明问题了。文化的多元化需要依托民族的文化,母语文化的学习在今天世界文化交流融合中尤为重要。音乐文化的价值与经济文化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在经济范畴中,单位时间内的产量越高,其生产力越先进;而音乐文化的价值则取决于音乐样式的独特性。纵观世界上优秀的音乐家,无不醉心于母语文化――民间音乐的学习,把民间音乐作为开拓自己艺术才华的重要源泉。在音乐世界里,真正的俗乐并不俗,经过世代流传积淀而成的民间音乐,是 音乐永存的主线。走东西方音乐文化交融之路几乎成为每个在西方音乐文化界得到承认的中国音乐家的共同经验和必由之路。我们提倡学习民族音乐在于我们需要民族的情感血脉,正像我们在唐诗,宋词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神韵一样。在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中,有我们赖以成长不可缺少的乳汁。现代社会进入信息、网络时代,民族文化得到了更广泛、更迅速、更深刻的交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种类的诞生,常常伴随某些种类的消失,但决不会发展为同类。各个民族都会在保留自己特点的基础上变得更精彩、更现代,种类仍然是众多的,因为人类生活本来就是多样化的。音乐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现代人应对世界音乐持有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全球意识。

三、改善措施和策略

那么,如何才能促进和发展我国现代音乐教育呢?

第一、树立民族音乐文化观与相应的音乐教育观。用开放性的视野来看待中国和西方以外的其它国家、民族的音乐及其文化,在当今信息社会里,在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接触、碰撞的大潮中,应对文化的多元格局有明确的意识。借鉴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音乐教学法――柯达依教学法,广泛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音乐文化,开阔我们音乐视野,丰富我们音乐教育的内涵,发展我们中华民族音乐教育,处理好弘扬民族文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关系。

第二、树立民族音乐人才教育观。民族音乐教育的关键是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结合所在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生态的实际,各地区高等师范院校肩负起重建传统音乐文化生态的职责,吸纳当地的文化资源,充实其教育内容,设定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规格,这才是新型的人才教育观。确立民族音乐文化在高师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高师民族音乐教育应当不再局限于个别课程的改革,而要从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战略高度出发,确立民族音乐文化在高师的主体性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局限于技术层面的现状。改变音乐教育中片面追求技巧训练,忽略人文精神、审美体验的教学观念。

第三、建立民族音乐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指“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这里就涉及到了评价的标准以及评价的方法和途径的问题。

第四、发挥整个社会的力量,宣传媒体、出版业及各文化相关的部门充分发挥其作用。增加民族音乐的宣传力度,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挖掘民间艺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全民素质,本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信心。积极参与到建设具有先进性文化的民族音乐的实践中来,对传统的民歌、说唱、戏曲、器乐等艺术形式进行传承方面急需加大力度,抢救民族音乐遗产。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第7篇

一、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环境

高校音乐教育的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和情操而进行的,同时也是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音乐教育水平来说,还有非常多的弊端需要去完善。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音乐课程是非常单调的,尽管内容比较多但并不具有多样化,特别是没有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性的音乐内容,以及世界上的各种地方性的音乐内容也鲜少涉及,除了一些对音乐比较有兴趣的学生之外,学生接触到的音乐知识实在是少得有限。另外,从高校的音乐课堂上经常见到的教学模式来考虑的话,依然是以老师直接的传递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致学生无法掌握音乐的内涵,因此将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我们的高校音乐教育非常迫切的需要进行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这也是新课改以后势在必行的。

二、高校中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的意义

在高校的素质教育当中,进行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是社会发展大方向的需求,同时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主要要求,更加是对高校学生的负责。通常情况下,高校音乐教育中进行多元化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环境当中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进而让学生能够提高对知识的更新能力。如今音乐课已经不再单纯的是艺术领域的一项课程,它在素质教育当中需要担任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放松大脑,促进活跃的思维模式,音乐是欣赏类的学科,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的沟通和模仿,更是一种活跃的精神活动,通过音乐可以表达出一些无法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的情绪。

因此,在高校当中开展一些涵盖多种文化的音乐内容的课程,非常利于培养学生认知多样性文化,让学生通过音乐课程来培养出比较好的情操,提高艺术修养,从侧面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的质量,同时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怎样在高校中开展包含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高校的音乐教育过程当中,开展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需要进行比较系统且广泛的改革的,因此在高校进行相关的音乐教育基本上是要从这样几方面入手的。

(一)完善体制,构建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

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完善相关的教育制度,特别是音乐教育方面的教育制度,以此来保护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能够顺利进行。相对的,教育学领域的学者们也要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地促进音乐教学能够开展和顺利的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音乐老师也可以将一些具有地区特色或民族特色的音乐适当的带进课堂当中,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各个地区的各种不同的音乐文化,带动学生们对音乐课的学习热情,在这基础之上再开展纯理论相关的教学活动。

(二)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水平

在具体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进行过程当中,首先需要保证音乐老师能够先了解多元文化的音乐教学意义,同时构建比较正面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授课的老师除了需要一定的纯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之外,同时还需要有非常正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能够在音乐课堂的教学当中主动积极的去学习,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比较创新的途径来获取知识,并且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个性,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高校当中进行音乐类课程的培训,不仅是需要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也是一种传承文化的过程。因此发展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也是在指导学生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

(三)提高音乐的学习主动性

在高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音乐课堂模式,传统的教学过程只强调学习而不注重交流,这种缺少沟通和交流的学习,是比较单一且没有趣味性的。在我们进行高校的音乐教学当中,如果只是单纯的依赖我们说的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方法也是无法达到具体的教学目的的,因此我们在开展这项教学方式的过程当中,也要适当的加强音乐知识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参加更多的具有实际作用的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和体会,同时也为未来的音乐教学模式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多元化

当前我们的高校素质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对于高校如何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的途径有了一些新的要求。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音乐教育一直以来作为素质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对学生的品格进行拔高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关注。

一、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环境

高校音乐教育的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和情操而进行的,同时也是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音乐教育水平来说,还有非常多的弊端需要去完善。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音乐课程是非常单调的,尽管内容比较多但并不具有多样化,特别是没有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性的音乐内容,以及世界上的各种地方性的音乐内容也鲜少涉及,除了一些对音乐比较有兴趣的学生之外,学生接触到的音乐知识实在是少得有限。另外,从高校的音乐课堂上经常见到的教学模式来考虑的话,依然是以老师直接的传递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致学生无法掌握音乐的内涵,因此将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我们的高校音乐教育非常迫切的需要进行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这也是新课改以后势在必行的。

二、高校中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的意义

在高校的素质教育当中,进行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是社会发展大方向的需求,同时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主要要求,更加是对高校学生的负责。通常情况下,高校音乐教育中进行多元化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环境当中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进而让学生能够提高对知识的更新能力。如今音乐课已经不再单纯的是艺术领域的一项课程,它在素质教育当中需要担任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放松大脑,促进活跃的思维模式,音乐是欣赏类的学科,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的沟通和模仿,更是一种活跃的精神活动,通过音乐可以表达出一些无法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的情绪。

因此,在高校当中开展一些涵盖多种文化的音乐内容的课程,非常利于培养学生认知多样性文化,让学生通过音乐课程来培养出比较好的情操,提高艺术修养,从侧面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的质量,同时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怎样在高校中开展包含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高校的音乐教育过程当中,开展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需要进行比较系统且广泛的改革的,因此在高校进行相关的音乐教育基本上是要从这样几方面入手的。

(一)完善体制,构建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

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完善相关的教育制度,特别是音乐教育方面的教育制度,以此来保护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能够顺利进行。相对的,教育学领域的学者们也要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地促进音乐教学能够开展和顺利的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音乐老师也可以将一些具有地区特色或民族特色的音乐适当的带进课堂当中,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各个地区的各种不同的音乐文化,带动学生们对音乐课的学习热情,在这基础之上再开展纯理论相关的教学活动。

(二)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水平

在具体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进行过程当中,首先需要保证音乐老师能够先了解多元文化的音乐教学意义,同时构建比较正面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授课的老师除了需要一定的纯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之外,同时还需要有非常正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能够在音乐课堂的教学当中主动积极的去学习,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比较创新的途径来获取知识,并且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个性,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高校当中进行音乐类课程的培训,不仅是需要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也是一种传承文化的过程。因此发展包含多种文化在内的音乐教育,也是在指导学生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

(三)提高音乐的学习主动性

在高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音乐课堂模式,传统的教学过程只强调学习而不注重交流,这种缺少沟通和交流的学习,是比较单一且没有趣味性的。在我们进行高校的音乐教学当中,如果只是单纯的依赖我们说的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方法也是无法达到具体的教学目的的,因此我们在开展这项教学方式的过程当中,也要适当的加强音乐知识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参加更多的具有实际作用的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和体会,同时也为未来的音乐教学模式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

三、结语

随着我们如今的经济社会不断地发展和前进的过程当中,我们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这也给文化的多元化提供了比较好的环境。在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艺术价值,进行比较多元化的教学的话,将会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比较先进的音乐知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比较透彻地认识到世界上的音乐具有的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李健.河北省理工科院校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

我国具有灿烂的民族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其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加强大学生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使大学生更好的了解国家的民族文化以及传统音乐,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一、多元文化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能够促进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音乐教育应将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作为重要的课题,引导大学生去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音乐文化以及音乐风格,充分的挖掘世界各个地区民族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东方音乐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长期以来影响着周边的一些国家,同样也吸收着各个国家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好的了解东方音乐文化,从而理解多元化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感受人类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大学生通过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可以开拓自身的眼界,以开放性与多样性的眼光去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现代社会。

(二)能够增强大学生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多年来在中国的音乐教育中一直以西方为摹本,盲目的模仿西方的音乐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及教育观念使得我国的音乐教育一直处于难以创新与发展的状况,对几代人的音乐审美及听觉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如今在大学的音乐教育中,民族器乐、戏曲、民族歌曲等课程较少,而钢琴、西方歌剧、交响乐等课程却屡见不鲜,西方音乐一直占着主流位置,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没有得到重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包含着广阔的文化形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加大传统音乐课程的比例,向大学生传输更多传统的音乐文化知识,能够使大学生更多的了解熟悉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构建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树立起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三)能够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引领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当代大学生应努力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以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包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传统音乐艺术,对促进民族凝聚力以及增强民族感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优秀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充分的体现了社会理想、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等要素,音乐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重视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教育,能够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四)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音乐能够细腻的传达人的情感,可以促进大学生思维的开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音乐教育中包含了基本的乐理知识与歌唱技巧、歌唱表演等多个方面,学生需要学习与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胆的联想,开启大脑思维去发现音乐艺术的魅力。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的人才,音乐具有情感性、自由性以及差异性,能够为人们提供广阔自由的想象空间。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一方面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能够拓展大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欣赏者需要在音乐原有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再创造,根据自身的情感及理解最终在大脑中形成新的音乐形象。

二、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提升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当今大学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知识较为薄弱,音乐素养不够高,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第一,应增强大学生感性经验的积累。大学生应培养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多听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经典民族音乐作品,增强自身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在扩展音乐艺术视野的同时提高对民族音乐的兴趣。第二,应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音乐文化与历史、民俗、文学、舞蹈、戏剧等多种文化密切相连,要想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以及文化艺术的熏陶,因此,应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全面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第三,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文化艺术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民族音乐文化节等,一方面开拓自身的音乐视野,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并增加生活体验。

(二)文化部门应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宣传

我国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应坚持建设面向民族的、科学的、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针对如今大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现状,文化宣传部门应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肩负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宣传,加强对媒体的监管,逐步改变以往以流行音乐充斥于媒体的状况。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加强对思想水平不高且格调低下的音乐作品的控制与打击,另一方面加强对优秀音乐作品以及高雅音乐作品的奖励力度,鼓励更多民族传统音乐的创作,进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人们接触到更多的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也使大学生更加关注民族音乐的发展。

(三)创新与改进传统民族音乐教育

第一,应及时转变并更新教育理念。在多元化的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及手段,使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在传承与发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纳更多的精华,朝着多元化与多样性的方向发展。第二,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在大学生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有效的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辨别能力的提高,能够使大学生更好的认识与理解传统音乐文化。第三,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一些原生态的民族音乐家来校进行音乐交流与指导,或者是聘请他们作为学校的音乐教师,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音乐,如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蒙古的长调及呼麦等等,通过对这些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欣赏与学习,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以得到较快的提高,还可以使学生们更好的传承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

三、结语

多元文化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只有更好的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琳.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2012(10):105-106.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第10篇

每一部音乐作品的创作都带有民族、地域和时代的特征,也渗透着丰富的文化烙印。因此,学习音乐作品时,要把挖掘作品文化因素作为重要教学任务来对待。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音乐感知,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升文化素养。

1.教材文化分析。

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多彩,乐理、歌曲、乐曲和音乐欣赏等,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音乐作品,其创作过程都带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包括:作者文化素质、作品创作背景、内容文化因素、地域风情特质、时代因素等等。通过对这些文化因素的渗透分析,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化感知。

2.教师引导渗透。

教材是教学文本材料,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对教材文化因素的挖掘,当然是教师的职责。学生自身阅历不足以实现自学,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面对这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教师不仅能够用演奏的方式给学生带来听觉享受,还要有正确的引导意识,将学生领进音乐的天堂,感受不同文化背景给我们创造的不同精彩。

二、整合域外音乐资源,品味多元文化内涵

在音乐教学的文化因素中,域外音乐自然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很多学生很早就开始接受一些西方音乐作品,特别是钢琴、小提琴和一些西洋打击乐,早已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音乐烙印。这些域外音乐文化因素具有超强的控制力,以至于让很多学生产生一些认知错误。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1.优化教材资源。

小学音乐教材中,域外音乐作品占有相当比重,这说明域外音乐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具体实施教学时,我们要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有效整合优化,有选择地进行相关学习。要让学生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因素有更多的了解。

2.网络搜集整合。

现代网络技术已经极度发达,音乐教学也要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媒体介质,为音乐教学提供更多优秀的网络音乐资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便利条件。要帮助学生建立网上学习音乐习惯和意识。学生自主学习音乐,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相关音乐文化的熏陶,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其健康成长都会发挥重要作用。为了丰富学生音乐感知,我曾经在班级里举办过一次音乐作品展示会。这个展示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一些不同渠道搜集音乐作品,并从这些典范的音乐作品中感知文化的厚重。我给学生一周时间准备,要求学生搜集的音乐作品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最好是能够在一个时期影响比较大的,然后在周末集中进行展示。展示时,学生将音乐光盘、文字资料、U盘等,都带到班级里展示。这里有世界名曲,像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门德尔松的《春之歌》、肖邦的《夜曲》,也有一些国内的老民歌,像郭兰英唱的《南泥湾》、任桂珍唱的《绣红旗》、《十送红军》等,还有不同时代的一些流行歌曲,像齐豫演唱的《橄榄树》、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等等。在展示中,每一位同学还要简单介绍这部音乐作品的相关情况,当然其文化背景也是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很多学生都能够从这个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教材上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对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开阔眼界都起到重要作用。

三、重视民族音乐学习,形成多元文化网络

民族音乐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在音乐教学中,加强民族音乐学习,接受民族文化的洗礼,这是教育人文回归的重要体现。我们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是厚重无比。这也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好传承。

1.教材文化解读。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所占比重是比较大的。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民族发展历史,学习民族音乐等于是学习民族语言和民族历史。提到那些老民歌、老电影插曲,我们的父辈祖辈都会如数家珍,像《对花》《编花篮》《刘海砍樵》《打猪草》《天仙配》《英雄儿女》《日出》《珊瑚颂》等等。这些音乐作品不仅是百听不厌的热门歌曲,也是重要的文化符号,曾经影响过一代人或几代人的成长。

2.教师深情演绎。

音乐教师演绎音乐作品,这当然是教师的教学手段之一。虽然各种音像资料都可以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展示,但教师的亲自表演,对学生的影响会更为深远。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做好示范,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创造一种音乐学习的环境。在音乐课上,学生最喜欢教师演唱或者演奏一些教材中没有的音乐作品。像流行歌曲,很多学生都会唱,因为曲调时代感很强,很适合学生的口味和欣赏层次。《伤不起》这首歌也许是时下最流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够听到这首歌,三岁小孩都整天“伤不起”。这本来是一首情歌,当然不适合小学生学习,但流行的力量是强大的。学生大多不计较歌词是什么,只是对旋律感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接受正面的教育,我在班级中演唱了这首歌,所不同的是,我把歌词都修改了。反映的是学生的生活,学习上的“伤不起”。学生听过之后,反响很强烈。因此,我要求学生对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学生热情很高。这歌词的文化意味更为浓重一些,通过修改歌词,学生所获得的教育信息文化比重大大增加。

3.社会有益影响。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第11篇

[摘 要] 音乐是社会文化现象的具体形式之一,与文明历史、文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必须把握文化与音乐的关系,积极引入地方文化、民族文化、诗词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丰富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音乐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文化

音乐文化的引入,可以为高中音乐教学增添更多的艺术色彩与人文色彩,在实现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民族、地区和地方的多元文化。但是目前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未加强对音乐文化渗透的重视程度,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一、以传承音乐文化的重要精神财富拓展教学深度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精神财富。通过对其文化内容的探讨,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避免教学流于表面。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过去的教学思维,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唱,还应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唱,彻底挖掘出音乐的由来与精髓。

例如在音乐鉴赏课《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欣赏《金蛇狂舞》、《毕业歌》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等作品,通过音乐让学生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随后,再对作曲家聂耳进行介绍,让学生们紧跟着聂耳的成长脉络与作曲思想,探索其音乐作品中融入的民族音乐文化。如简单介绍聂耳的生平:聂耳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从小就受到云南民间音乐的感染,并在此基础上汲取了各个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除了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以外,聂耳还广泛接触西方音乐文化。除了分析聂耳的成长背景、汲取的文化类型以外,应向学生讲述《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让学生在了解文化故事后,能够对音乐的历史产生更深的感悟。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有关聂耳的文化素材、音乐素材以及音乐的创作背景的相关材料,将其整理成板报,供全班一起分享,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音乐文化的精髓。通过音乐的导入与文化教学的渲染,学生端正了鉴赏音乐作品的态度,再次聆听时就会投入更深入的情感。

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文化的导入不仅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尽可能地扩充其知识面,找到音乐创作的源头。

二、以感知音乐文化的多彩艺术魅力拓宽教学模式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音乐本身的欣赏与理解入手,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与文化的魅力。但是如果过于传统地“守”着音乐,只会造成音乐课堂的枯燥乏味。对此,教师应该全面拓宽教学的模式,通过古今音乐文化的对比、多媒体引入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感知音乐文化的丰富多彩。

在讲解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常见音乐乐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展示中西乐器的图片,用多媒体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还要引导学生去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乐器文化,举行“中西方乐器文化大展台”的主题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选择两种或者多种中西乐器进行对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探究中国乐器“笛”的发展,从追溯笛子的起源到一一罗列历代笛子的发展史,从笛子的制作材质演变到其形状结构、音色的逐步优化,从人们对笛子演奏技巧的日益更新到历代笛子演奏名家的精湛技艺等等,整理了较为详尽的资料。

中国笛子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笛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秦汉以来,笛已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并延续了很长时期。元朝以后笛子与现在类似,随着宋词元曲的崛起,戏曲蓬勃发展,笛子成为很多剧种的伴奏乐器。笛子不但演奏技巧丰富,而且它的品种也多种多样,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有定调笛、加键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北两派。实际教学中可结合音乐作品对南派与北派的演奏技巧特点进行了明确的分析。如南派以细腻、典雅、华丽、流畅取胜;北派则以粗犷、明亮、刚劲有力见长。

而有的学生却偏爱探究西方乐器“笛”的l展:西方的笛分为短笛、长笛等多种类型。西方的笛在造型上较为别致、在音域上极为宽广,具有绚丽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西方的笛文化虽然在发展历史上不如中国的笛,但也代表了西方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这种对比模式、讲解模式的教学,使得文化的引入更加自然,也避免了单纯看图或者听音乐了解乐器的单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到音乐文化的魅力。

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并不是孤立的、单独的,音乐教学也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一种方法,教师不仅应该主动向学生传递音乐的文化,更应该提高教学的双向性,在提高学生自主分析的同时,通过对学生视觉、听觉与感觉的调动,让文化与学生更加贴近。

三、以弘扬音乐文化的独特民族精神陶冶思想情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音乐都独具本民族特色。音乐的教学自然要从各个民族入手,要想实现音乐的多元教学,就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融入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让学生在独具韵味的山歌、民歌之中体会中国音乐文化的独树一帜,从而形成传承与发展的意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价值观,提高音乐教学的总体价值。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对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进行充分的调查,让学生在不听音乐的情况下,去猜测各民族的音乐会有什么样的特点。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对云南彝族的文化特征、、风俗习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彝族是中国的第六大少数民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除此之外,教师应对云南彝族的服装文化、舞蹈艺术进行详尽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们去猜想云南彝族音乐的风格。这种猜想会明显调动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有的学生在结合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该民族的音乐应该是自由奔放的;有的学生认为彝族的音乐在节奏上应该相对较快,且在旋律上较为优美流畅。这时候教师再让学生们去欣赏教材中的音乐《跳月歌》,让学生们在理解、认识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感知民族音乐。为了延伸这种多元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更多的云南彝族音乐,加深民族音乐对学生情感、思想的熏陶。

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在加强文化与音乐感染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形成维护民族音乐发展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

四、以鉴赏音乐文化的唯美诗意歌词彰显诗情画意

音乐在注重乐感的同时也讲究歌词的唯美与知性,在众多歌曲中都有较为诗情画意的歌词,这些歌词不仅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音乐教学变得更为生动。在原有的高中音乐素材中,《诗经五首》、《春晓》、《枫桥夜泊》等作品已经将音乐与诗歌巧妙结合在一起,教师应该以这些音乐素材为基础,在生活中找到更多具有诗情画意的音乐作品,在贴近学生思维与审美的同时,打造多元音乐构成的高效课堂。

在正式开展“音乐与诗歌”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欣赏近来网络上较为流行的几首中国风音乐――《千秋月别西楚将》、《归雁》、《青花瓷》、《苏幕遮》等。古诗词在演唱上独具特点,与现代歌曲的演唱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许是造成很多学生不喜欢传统古诗词唱法的原因。如果教师选择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古诗词歌曲进行教学,就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演唱上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可以先将这些歌曲的歌词一一列举出来,如《归雁》的歌词:独行在秦川,敛羽至江南,不啼长悲曲,一枕梦酣,栖涯天之畔,对月出东山,俯颈啜松泉,流年缓缓……《青花瓷》的歌词: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让学生们朗读歌词后进行文学赏析,从唯美的歌词入手,分析和感受这些歌曲在词藻上的华丽与曲调上的婉转。教师再对诗词与音乐的历史发展进行分析,从诗经、唐诗宋词与音乐结合演变的历史入手,让学生意识到诗歌与音乐的关系。随后,教师再将教材中原有歌曲的歌词摘取出来,让学生对这些歌词进行文学分析,理解并诠释其中的感情与愿望,捕捉古诗词的精髓与韵味,让学生得到文化渲染的基础上,再播放教材中原有的音乐素材,让学生们一起学唱。

教师在此过程中必须发挥积极的引导与指导作用,教会学生古诗词歌曲演唱的基本技巧,鼓励学生通过了解、学习,尊重古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凭借自如的收放,灵活表达古诗词歌曲的文化氛围与艺术特点。

五、以体验音乐文化的璀璨地方特色丰富教学资源

地方文化资源包括区域内的自然地理、风俗人情、历史文化等多种资源,通过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对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教师在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贴切、与时代主旋律相一致,且能展示本地特有文化魅力的音乐素材,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活力,促进教学的全面变革。

教师在正式开展教学前,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去周边调查、分析本地区音乐的发展。例如,越剧是浙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称“小歌班”、“的笃板”、“绍兴文戏”,有第二国剧之称,一直是我们嵊州最璀璨的音乐文化。越剧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被公认的艺术流派有六个:袁雪芬的“袁派”,唱腔纯朴委婉,情真意切,表演商端庄沉静,重视体现真情实感,塑的多为善良、温淑的女性形象。傅全香的“傅派”,唱腔跳跃跌宕,表演活泼多姿,塑的多是热情、痴情的女子形象。戚雅仙的“戚派”,从“袁派”深化而来,唱腔迂回沉郁,表演自然大方,塑的多是悲剧形象。尹桂芳的“尹派”,唱腔流畅深沉,表演潇洒儒雅,塑的多为风流倜傥的书生形象。范瑞娟的“范派”,唱腔富有男性美,质村醇厚,表演富有生活气息,擅演耿直戆厚的男子。徐玉兰的“徐派”,唱腔华丽奔放,表演充满活力,以塑造深情的书生才子见长。除了这六个公认的流派之外,旦角中的王文娟、吕瑞英、金采凤、张云霞,小生中的陆锦花、毕春芳,老生中的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商芳臣,都有与众不同的风格。

教师可以适时在班级中开展“追随越剧,探寻魅力”的活动,并带领学生去越剧艺术学校聆听、欣赏、感受越剧艺术,引导学生去民间录制民g艺人的唱段,并跟随艺人们的演唱进行模仿练习,这样能够全面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整体提升学生的乡土意识。教师可以将学生整合的越剧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制作成微课并上传到班级群文件和校园网站上,供学生去下载学习。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设置是对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选择模仿自己喜欢的流派唱腔,鼓励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进行嵊州越剧经典剧目、名家名段的现场演绎:如《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西厢记》、《屈原》、《何文秀》、《盘妻索妻》、《沙漠王子》、《九斤姑娘》、《陆游与唐琬》、《孔雀东南飞》、《追鱼》、《情探》等。让学生在自我演绎中能够运用地方特有的元素,将不同的代表性流派特点进行演绎体会,促使学生在感受地方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体验、发现更多的乐趣。最后,邀请具有精湛技艺的民间艺人走入课堂,让学生亲身体会纯正民间音乐的魅力。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作品中的时代历史与特殊情怀,将音乐的发展与地区的发展有机整合,从而创建音乐文化体系,加强地方文化的广泛传播与积极传承。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地方文化导入的艰巨性,力争取得学校的支持,从而为音乐多元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正昌.将爨文化引入当地中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研究[J].音乐时空,2014,(04):192

[2]王培.多元文化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合理应用[J].中学时代,2014,(12):196

[3]孙剑.在高中音乐鉴赏中融入多元文化的意义[J].时代教育,2014,(16):135

[4]李晓文.多元文化教学理念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通俗歌曲,2015,(10):45-46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第12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培养多元化的人才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任务,多元音乐文化是在培养学生熟悉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尊重了解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理念

多元文化音乐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认为学校应该抛弃、压制其他国家音乐文化的做法,正确面对多元文化这一事实,并且积极回应这一现状,从而达到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对文化差异的误解和恐惧感。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能力,同时,还要学会合理的鉴别和取舍,学习其他国家先进、优秀的文化,从而不断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2 我国中学音乐教学现状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大多数中学音乐教学活动还是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进行示范,学生跟着练习发声,然后教师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提出本节课的要求,然后进行教学,缺乏相应的引导式教学。此外,在教学模式上,教师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常常运用单一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趣味不高,降低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许多中学的音乐课程设置还停留在音乐鉴赏的层面,还有部分音乐课程是传授歌曲,学唱歌成了上音乐课的主要教学目的,缺乏音乐演奏、创作以及表演的内容,在课程安排上缺乏多样性。这种情况在很多中学院校中都普遍存在,相关的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争取不断创新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加强多元音乐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多元文化在中学音乐中的运用

3.1 我国传统音乐

由于我国自身就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在文化构成上也具有多元性,因而,我国的音乐文化也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要想在中学的音乐教学中推广多元化的教学理念,首先应该发掘自身的音乐文化,提倡学生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积极学习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比如可以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民歌融入教材,例如酒歌、劳动号子等,还有一些地区的民族舞蹈,例如傣族舞、竹竿舞等,此外,在教材中还可以介绍一部分民族乐器,比如葫芦丝、竹笛等,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还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歌曲类型等。

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音乐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因此我国在对中学音乐体系进行改革时,应该加强对传统音乐的重视,不断了解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吸收其中的精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充分体现本民族音乐的价值。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才艺表演、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歌曲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本土音乐

本土音乐是指与本土居民息息相关的音乐,是本土居民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发展起来的音乐,能够体现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和时代精神。作为音乐教师,要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地方特色,将地方的乡土音乐引入音乐课堂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还能够弘扬本土的音乐文化,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度、认可度,增强自身的音乐表现力。

本土音乐不仅包括本土的民间音乐,有的还包括某些地方戏曲种类,比如江苏无锡地区的音乐教学,在对音乐教材进行学习和赏析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感受无锡本土的民间音乐,比如著名的《二泉映月》、《良宵》等,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锡剧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再比如,浙江地区的中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融入越剧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欣赏,还可以组织模仿大赛,培养学生对昆剧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展示了个人的潜力和才华。本土文化是中学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加深学生对家乡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具有重要作用。

3.3 世界音乐

世界音乐文化不仅包含了欧洲音乐文化,它还应该包含世界上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实际的中学音乐教学中,不可能涵盖世界上所有的音乐种类。目前来说,我国现有的教材仅仅局限在对中国本土音乐和部分西方音乐的鉴赏之上,缺乏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比如非洲、拉丁美洲、中东地区等,加强世界不同地区音乐文化的重视,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进行认识和了解,让学生意识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培养多元文化的思维和认识,加强自身对不同文化的接受能力,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学的音乐教育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其他国家的音乐视频、民族舞蹈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了解喜欢的歌手、音乐歌曲等,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添自己的课外知识。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第13篇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王耀华主编,王耀华、杜亚雄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2002年8月第3次印刷)由绪论、结语和四章十三节构成,其多元文化的观念和视角贯穿于全书各章节。

在第一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中阐述其来源时,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说,即中原音乐、四域音乐与外国音乐。

“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但是,实际上,汉族音乐文化也是古代华夏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的长期交融中形成的。”

“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族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外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其中,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长江中游的楚文化中的音乐文化,色彩缤纷,独树一帜。同中原音乐并为上古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率,相互辉映,相互竞争、交融,进而衍生、发展。珠江流域的粤文化,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西北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经由路途的对多种音乐文化传播、交融的作用,以及东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都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外国音乐”,书中所涉及的主要是印度佛教音乐和列入隋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天竺乐”、“高丽乐”、“扶南乐”、“安国乐”及其乐器、乐律、音阶等的传入。这些外国音乐传入之后,逐渐与中国的固有音乐相融合,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

这样的论述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不仅说明了中国传统音乐是由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同时也融入了周边邻国的音乐文化;不仅说明了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同时也指出了汉族音乐文化的本身也是多元的。

第一章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以多元文化的视角予以观照,为全书立下了基调。在以后的各章节的叙述中,均体现出了作者的多元文化观念。如:

在第二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成》中论及各类民间音乐,尤其是民歌、歌舞、民族器乐和综合性乐种时,都列举了兄弟民族有代表性的音乐品种,其中在新立类的“综合性乐种”(指民间音乐中兼具两类及其以上特点的乐种)中更把藏族的“囊玛”和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与福建南音并立,对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音乐遗产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在论及宫廷音乐时,依据不同朝代的具体情况介绍了宫廷音乐中的多元文化因素,如:“隋唐两代的宫廷音乐不仅继承了传统的雅乐,而且进一步吸收了四方兄弟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先后组成了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乐和立部乐,出现了大曲和法曲等乐曲形式”;清代的宫廷音乐中采用了不少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和来自周边国家的音乐,书中记述了相关的音乐及其乐器,如满族的队舞乐、蒙古乐、瓦尔喀部乐以及回部乐、廓尔喀乐、朝鲜乐、安南乐、缅甸乐等。在论及宗教音乐时,除了阐述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及其音乐之外,同时以大量篇幅介绍了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其音乐,其中对佛教音乐(包括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音乐)的阐述尤为详细,并论述了佛教对中国音乐的深刻影响与佛教音乐的华化过程,在论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音乐时,也注意到与中国音乐相融合、相适应的问题。

第三章论述“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体系和支脉”,进一步地以多元文化视角来细察中国传统音乐所使用的音乐构造和特征,并据此将其分成三个不同的音乐体系及其支脉。如果说,“三大乐系”(指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分类,源自于王光祈在《东方民族之音乐》中提出的将世界多民族音乐的体系归纳为“中国乐系”、“希腊乐系”和“波斯亚剌伯乐系”①的话,那么,对中国传统音乐三大乐系中的支脉划分则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将《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的两个版本(其初版本由王耀华著,台湾海棠事业有限公司于1990年9月出版)相比较即可发现,作者对支脉的划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初版本中只有中国音乐体系之下有九个支脉的划分,即:秦晋支脉、荆楚支脉、齐鲁燕赵支脉、吴越支脉、巴蜀支脉、滇桂黔支脉、闽台支脉、粤支脉与客家支脉;而到了修订本中,不仅在中国音乐体系之下增加为十二个支脉,而且在其他两个乐系之下也划分出若干支脉。对于中国音乐体系的支脉划分,除了对上述九个支脉的名称及范围略有变动(如变“荆楚支脉”为“荆楚武陵支脉”、变“粤支脉”为“粤海支脉”)之外,又新增了三个支脉,即:北方草原支脉、青藏高原支脉、台湾山地支脉;欧洲音乐体系之下划分为东部与西部两个支脉;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之下划分为塔里木、帕米尔与河中地三个支脉。对支脉的正确划分,于中国传统音乐平面的现状研究和纵向的历史研究(包括各支脉中民族及其音乐文化的溯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说明作者观察、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视角进一步向多元文化延伸。

第四章从总体上来论述“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色”,其中在分析音乐形态特征时,除了以汉族的音乐为例之外,也多处涉及到少数民族的音乐……

据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确实是一部全面贯穿多元文化理念和视角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佳作。诚然,如苛刻要求的话,有些章节的内容尚有充实之余地。如在第二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成》中似应增加“祭祀音乐”的分类,祭祀音乐不仅存在于宫廷,更存在于民间;不仅存在于汉族,更存在于各少数民族之中。祭祀性的仪式本身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而仪式中的音乐则更多的留存有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信息,是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关注点之一。由于部分原始宗教音乐(如不少民族存在的萨满音乐)常被归为民间信仰或祭祀音乐,而《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既没有祭祀音乐的分类,又不包括原始宗教音乐,因此,造成这部分重要的音乐文化被忽略。此外,“民间音乐”中少数民族的说唱音乐与戏曲音乐,“宫廷音乐”中的蒙古族与藏族的宫廷音乐,似应予以补充叙述;在阐述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理论部分时,少数民族中的重要音乐理论著作及其音乐思想(如出生于喀拉汗国的艾布・乃斯尔・法拉比著有《音乐全书》,藏传佛教萨迦派著名宗师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著有《论音乐》等②)也应予以重视。

以多元文化的理念和视角观察、研究、总结中国传统音

乐,不仅对音乐研究领域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实施多元文

化的音乐教育也有着重要意义。

多元文化因多民族的不同文化而构成。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及其未划定民族的若干族群所组成的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也是多元一体的,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这本来是客观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的音乐界,却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被一元论的观念所束缚。一说到世界音乐,即以欧洲音乐为中心;一说到中国音乐,即以汉族音乐为中心。譬如,当前通用的“中国音乐史”,就很少涉及少数民族的音乐历史,几近“汉族音乐史”,直到近年来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的主持下,才开始编撰、出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③,至于编撰全面反映中华民族音乐历史的“中国音乐史”,恐尚待时日。当然,这之中不仅是观念问题,还有对复杂史料的掌握问题。但如果我们的音乐史学家们真正具有多元文化的理念,并以多元文化的视角来关注、搜集各民族的音乐史料,从总体上来研究中华民族音乐历史的话,那么上述的期待将一定会早日实现。

关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问题,现在大家的关注点主要在实施世界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为在中国实施和发展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已做了大量工作,翻译、介绍、发表了国外有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著述,出版了《世界音乐》的教材,并在一些音乐院校开设了“世界音乐”的课程或讲座等等。这些工作当然是应该做的,它们对于推动和促进中国发展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但与此同时,我认为对中国本身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则应予更多的关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兴起及发展,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尽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发达国家,与移民的大量涌入而构成民族的多样化有着直接关系;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首先在于这些国家本土音乐文化意识的觉醒。毋庸讳言的是,在中国同样存在觉醒“本土音乐文化意识”的问题,而对人们认识众多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来说尤为如此。因此,在中国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把中国的与世界的多元音乐文化均包括在内,并遵循由近及远、亲疏沟通的原则。首先应在理念上充分认识中国本身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中国的多元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缺失中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言,不仅仅是极其不完善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发展中国音乐带来负面影响。所幸的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接受了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承认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并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开始施行以加强本土(本民族、本地区)音乐为标志的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但迄今为止,能像《中国传统音乐概论》那样全面地以多元文化的视角来总结中国传统音乐的教科书实在太少④,相信在本书的启迪之下,一定会有更多的类似佳作问世。王耀华教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关注是全方位的,他不仅研究世界民族音乐,出版了《世界民族音乐概论》等教材⑤,更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中国的多元音乐文化的研究与教育上,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与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实践和经验,值得音乐教育界认真总结。

①四川音乐学院编《王光祈文集》,巴蜀书社,1992年3月版第204页。

②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册第8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③袁炳昌、冯光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④《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原本是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开设选修课而编撰的。见该书“后记”。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第14篇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音乐教育的主要潮流,并已逐渐成为世界教育的热点。本文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来审视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现状,提出相关对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其理论与实践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中对仍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是在批判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理论基础是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要求同处一个多元社会中的不同民族、文化、语言应该相互承认、接受和理解,提倡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民族之间以相互共存、相互容忍等和平方式保持和谐关系。在多元文化主义推动下,人们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本文由收集整理观的本质的认识也变得清晰起来。第22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世界大会通过的文件集中地阐述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的本质。该文件指出:[刘沛:《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年,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专辑,第63页。]“世界各文化的音乐,不论从个体或是从整体来看,都应该在广义的音乐教育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从这一描述不难看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本质界定。其中心内容是对世界上留存的所有音乐文化平等的认同和对构成本土音乐文化的全部组成部分予以全面地反映,这是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前提。

二、高等音乐教育现状

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是基于“欧洲文化中心论”而设计的一整套音乐教育体系,其现状表现为三点:

首先是教育理念的“欧洲文化中心论”。由于历史原因,“欧洲文化中心论”在国人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一谈到声乐演唱艺术或作曲技法,某些人就会“言必称希腊”。在不少人的潜意识里,那些所谓复杂、先进、有“风度”的西洋乐器的地位是高于那些维系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体现民族审美习俗的构造简单、工艺“粗糙”甚至是“土”得掉渣的民族乐器的。这是将“进化论”简单套用于文化发展的典型作法。其次是课程体系上以“全盘西化”为中心任务。中国高等音乐教育是在欧洲音乐基础上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它成功的引入了西方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具有明显的“西化”特征。“在自身母语音乐文化基础上的课程论或音乐教育体系从本质上还没有被认真讨论过,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实际上还不存在,甚至还没有认识到它是否应该存在的文化意义。”[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3(6))。]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理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内容在中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大部分是空白。最后是教学实践上以“工业化流水作业”为特征,培养出的学生极具在近现代工业生产条件的产品所具有的特点。正如赵志扬先生所说:“(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专业音乐教育从一开始便逐步走上一条‘工艺’生产的流水线,在日益制造着更多的懂一些西方音乐理论、会一些西方奏(唱)法同时也学点汉族音乐的‘人才’。……正如两年前美中文化交流中心的外国专家来我院交流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看到你们的现行音乐教育正在扼杀你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赵志扬:《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专业音乐教育将如何迈向新的世纪》,《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7年增刊。]中国内地汉族地区的音乐教育实践也是如此。“流水化作业”特征在20世纪末中国大学暴风骤雨式的扩招后更加明显。

三、多元文化对高等音乐教育的新要求

(一)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是解构“欧洲文化中心论”,建构新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目前的音乐教育(当然也包括课程体系)带有明显的后殖民特色。学界亟待由以“欧洲文化中心论”为基础的一元文化音乐教育观转至以多元文化主义为基础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以多元文化观念来审视音乐文化事项。

其次是破除技术至上的桎梏。在科学理性的指引下,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领域普遍奉行技术至上的原则,将音乐从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剥离开来而孤立片面的强调其专业技能的训练,使音乐教育陷入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泥沼。世界上发达国家已为我们树立了音乐教育文化观的榜样,比如“德国在本世纪七十年代音乐教育的重心开始由‘音乐艺术作品’转向‘文化中的音乐’的理解,……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强调的音乐、艺术认识的意义理解和批判与自我反省的文化整体意义把握的层面。[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3(15)。]

(二)贯穿四大教育原则

首先是母语化原则。多元文化教育要求以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石。基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音乐文化才是中国音乐教育的根。其次是民族性原则。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音乐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是多元共存。中国传统音乐的四大组成部分内容繁多,异彩纷呈,源远流长,血脉相连并延绵至今。再次是全球化原则。当今我们应该共享世界不同民族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固步自封只能让我们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音乐文化架起了一座世界各民族理解与尊重的桥梁,我们应该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学习、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最后是平等性原则。平等性原则是音乐文化内容的全面反映,是不同音乐风格特征的相互认可,是基于不同文化传统的不同音乐评价标准。他从客观上要求人们理解音乐文化存在的多样性,抛弃殖民主义逻辑下形成的将东西方音乐简化成古与今、落后与先进的观念。

(三)重构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可以由三大部分组成:中国音乐的本体课程;中国音乐的文化传统课程;世界音乐课程。

母语是文化传统的根基。多元文化视域下的中国音乐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中国音乐本体课程上。这些课程包括中国乐理、中国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音乐方言与风格、中国音乐史、中国民歌与中国传统声乐、中国器乐、中国戏曲与曲艺音乐、文人音乐与宗教音乐等。

中国音乐的文化传统课程就是指在中华文化语境中涉及价值判断、审美评价、信仰等内容的课程,它是音乐文化的核心部分。这些课程有中国哲学、中国古典美学、中国艺术学、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国文化史、中国艺术史、中国民俗学与中国方言等。

世界音乐课程反映着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可以适当精简、统合目前以欧洲音乐为主的课程,增加属于真正文化意义上的世界音乐课程。其教学可按照地理区域。

多元文化音乐论文范文第15篇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60余篇。这些论文主要围绕着“多元文化视角的音乐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和“王耀华教授的学术、教育思想研究”三个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讨。

一、多元文化视角的音乐研究

有关多元文化的议题是本次会议的中心之一。与会专家、学者所提交的有关本议题的论文共20余篇,分别对多元文化的涵义的阐释与音乐学研究中的多元文化理念、音乐教育中的多元化建设等方面作了深入的阐述与分析。

1. 对多元文化涵义的阐释与音乐学研究中的多元文化理念研究方面

当今,文化的多样性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识和重视,多元文化主义正是以文化多样性为前提,承认不同文化的共存,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平等地对待它们。来自澳大利亚的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秘书长斯蒂芬・威尔德(Stephen Wild)教授在论文《多元文化主义、国际传统音乐学会和民族音乐学》中,首先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涵义作了解释,多元文化主义不仅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而且还要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对它们平等对待。威尔德教授还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范畴所涉及的多元文化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这一国际性组织在多元文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韩国汉阳大学名誉教授权五圣博士在论文《从多元文化视角切入韩国传统音乐的研究方向》中,认为文化的多元化可以解释为文化的多样性,一个民族能够接受及包容与自己不同的民族时,其文化发展就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论文以韩国佛教音乐为例,分析佛教音乐的流变历程。通过对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文化进行复原,将会获得更深层的佛教文化传承意义。同时,提倡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共同进行研究和探讨。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柘植元一的《世界音乐的时代》一文,首先就“世界音乐”一词以及“世界音乐”与“world music”两个词所包含的内涵作详细阐释;其次,从日本研究者的角度,对“民族音乐”、“民俗音乐”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发表了看法,体现了日本对世界多元文化认识的发展过程。

日本冈山大学山本宏子教授的《多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亚洲的太鼓文化圈》,以日本和亚洲的太鼓文化为研究对象,记录各地区太鼓的各种节奏类型,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对亚洲地区传统的太鼓文化进行资料收集和文化保存、发展的工作。

中央音乐学院梁茂春教授在论文《多元视野与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中,结合自己多年来在中国现当代音乐史教学、研究方面的实践与体会,阐述了对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中采用“多元视野”的理解,认为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必须突破原先的“一元视野”,树立“多元视野”的视角。要突破民族的界限和地域的界限,既承认中国风格的音乐,也承认其他风格的作品。应该确立一种新的音乐风格:能够含化中西、通融今古的音乐风格。文章从六个方面就具体做法作了详细阐释。

中央音乐学院宋瑾教授的《中性化:后西方化时代的趋势――兼论构建多元音乐美学的设想》一文,从全球化问题探讨的当代学术语境出发,探讨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趋势,指出“多元音乐文化”在未来是西方化后期又经过后西方化整合发展最终出现的中性化环境的音乐生活样式,具有新的“灰色背景”人工设置和维护的性质,提出“后西方化”、“中性化”和“中性人”的观念和概念,最后提出构建全球多元音乐美学的设想和呼吁。

杭州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田耀农教授的《多元文化与文化多元中的音乐》,就多元文化音乐、文化多元音乐、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等名词的概念作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令人担忧的问题:我们对多元文化的音乐究竟了解了多少,对其现实的意义和价值究竟认识了多少?并从多元的文化与文化的多元、多元文化与文化多元的音乐等方面作了探讨。

厦门大学朱家骏教授的《基于汉字文化符号论视角的音乐研究》,从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及象形、表意的原理,提出汉字文化符号论的构想,并基于这一构想为出发点,对音乐及其事项进行研究,寻找汉字文化圈内的共同音乐现象。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生仲立斌的《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国传统音乐》,认为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传统音乐不被群众理解和接受,针对这种现象,应通过在普通音乐教育中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此外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协作,不断的探索,以改变这一面貌。

福建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何丽丽的《多元文化视角的乐器文化因素》,以乐器的文化因素为主线,从多元文化的视角的三方面研究乐器文化因素,即:乐器文化的地域性因素、乐器文化的代表性因素;乐器文化的认同性因素。

2. 音乐教育中的多元化建设方面

中国艺术研究院蔡良玉研究员的《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多元视野刍议》,认为承认并强调“多元的世界”和“多元的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进步。在音乐学术研究中,研究者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多元思维能力和习惯。文章针对当前教学和学科建设方面,提出了两条意见:第一,加强教学中的SEMINAR(研讨课)的多元视角;第二,搭建翻译平台,引进经典著作,同时将我们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马达教授的《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论述了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美国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耶鲁音乐教育研讨会、坦戈伍德会议、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对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以及对我国学校教育中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启示。

中国音乐学院陈铭道教授的《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论述了进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意义,认为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例,介绍了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做法。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申玉粉的《延边地区朝鲜族、汉族小学五六年级音乐教材比较研究》一文,对延边地区朝鲜族、汉族的小学音乐教材的具体分析与比较,来研究该地区普通音乐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探究小学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福建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郭小利的《美国学者视野内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概念的理论阐释与现实指向》,对美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概念的理论阐释与现实指向做梳理和介绍,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有关多元音乐教育的论文还有福建师范大学王州博士《“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目标》、福建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廖红宇《多元文化视角的中国高师钢琴教育》、闽江大学邹敏华副教授《培养多元文化观――用美的音乐来说话》、福建师范大学赖锦织老师《儿童钢琴快乐教育漫谈》等。

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

有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方面,与会学者提供了近20篇论文,这些论文既有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变异、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乐种、乐器、仪式音乐、宗教音乐等方面作细致阐述的,又有对这些音乐现象的涵义以及形成这些音乐现象的外在与内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变易研究方面,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伍国栋教授的《江南丝竹曲目的类型及来源》,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把江南丝竹大体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型。认为不仅“民间传统曲目”、“雅集编配曲目”应当得到更多的研究和演习机会而为之传承,同时,“专业创作曲目”亦应当给予相当的重视和提倡而使之再生。

上海音乐学院江明教授的论文《民间音乐,从原生到成熟――论汉族传统民间音乐的内质特征》中,首先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内质特征和文化定位问题作了详细阐述,认为“原生型艺术内质”和“成熟型艺术内质”共存于一个民族艺术的族类之中,是当今民间艺术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文章还对艺术功能和音乐创作思维特点之间的关系,从实用性和表现性、娱乐性和审美性、群体性和个体性、感性与理性等方面作了具体的分析。

中国艺术研究院李玫博士的《中国古代燕乐二十八调理论与现代乐理的整合》,文章以“燕乐二十八调”为实例,对其逻辑结构作详细的阐释,以此探寻中国传统乐学体系的遗产与当代乐理教学之间合理的衔接点,使传统理论在现实的音乐理论与实践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音乐学系黄玲玉教授的《从清代台湾文献看原住民酒歌与饮酒文化》,以台湾大通书局刊行的《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等史料为依据,认为台湾原住民的饮酒文化基本上可分为:饮食、婚姻、丧葬、工作、娱乐、社交、祭祀、其他八个方面,并对这八个方面作详细论述,让我们了解到无论男女皆嗜酒的平埔族、高山族等原住民族群在历史长河中所留下的“酒”的记忆与文化遗产。

山东鲁东大学崔学荣副教授的《乡土音乐进中小学课堂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地方课程建设》,认为新课标的出台确定了传统音乐的重要地位,如何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实施传统音乐教育,是事关传统音乐继承和发扬的大事。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把地方传统音乐引入高师音乐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福建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马志飞的《潜在的力量――解读河南平顶山地区“愿书”之禁忌》一文,从民俗学的视角对平顶山地区“愿书”中禁忌进行分析与考察,认为这是一种集体的自主回避行为,由“诚信”的传统思想、内在的心理平衡力量等因素影响而成。

杭州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田韶东的《中国戏曲与美声唱法的演唱比较》,从呼吸、共鸣、语言、角色划分等方面,对中国戏曲的演唱与欧洲的美声唱法进行比较,探寻二者之间的异同,提出中国戏曲演唱艺术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新鲜血液,改革创新,更好地弘扬传统音乐文化。

在音乐与舞蹈的关系研究方面,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蔡丽红的《中国音乐与舞蹈的若干联系》,从中国音乐与舞蹈的三个关系(歌、戏、乐),舞蹈对中国音乐的三个影响(节拍、节奏、表演形式)及中国音乐与中国舞蹈关系研究的三个问题(与姐妹艺术的联系、学术会议议题的设立、大学课程的设置)等进行了论述。

在乐种、乐器研究方面,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高敏教授的《广西“瓦鼓”与民俗》,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调查,并结合考古的发现,对广西瓦鼓进行考察。根据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并参照相关研究文献,将广西瓦鼓分为“短腰型”和“长腰型”两类,同时根据瓦鼓的不同称谓与相关民俗,分析其文化特征,探讨瓦鼓现状与“师公文化”的关系。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黄少枚老师的《日本筝乐兴盛探微》,探讨了中国十三弦筝传到日本后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日本筝乐萌芽时期发展滞缓的因素,以及江户时期以来日本筝乐兴盛的原因。

福建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陈习的《中国小提琴音乐中的民族因素》,认为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在近一个世纪以来,不断在外来技巧上力求深知透解、恰当发扬的同时,从未停止过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探索与追求。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分析,对20世纪中国小提琴音乐中的民族因素进行了探讨。

杭州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张t的《平湖派琵琶艺术综论》,概述了平湖派琵琶的起源、建立与传承,同时详细分析了平湖派琵琶的艺术特点:文曲讲究细腻,幽雅高深、清素优美;武曲讲究气势,主张紧凑严密,声调铿锵。文章还对李芳园《李氏谱》进行了客观评价。

在宗教音乐研究方面,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张翼善博士的《儒教思想在朝鲜半岛中的影响》,着重研究了朝鲜半岛重要古典音乐文献《乐学轨范》中所体现的儒家音乐思想。

此外,有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论文还有赵为民《佛教文化与唐代二十八调理论体系》、姚艺君《现代艺术中的草根文化――以东北二人转为例思考民间性与现代性的关系》、蒯卫华《广府古城的音乐民俗思考》等。

三、王耀华教授学术、教育思想研究

王耀华教授学术、教育思想研究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王耀华教授从教45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心议题。与会者提供了20多篇有关此方面的文章。

王耀华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辛勤耕耘在社会工作、学术研究、音乐教育三个领域,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与会者一致对王耀华教授从教45年来所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王耀华教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杰出代表,在担任繁重的社会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奋战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笔耕不辍,诲人不倦,潜心学术,硕果累累,充分体现了循循善诱、教学相长的教育艺术,科学严谨、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和无私奉献、不懈求索的崇高精神,为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结语

为期三天的“多元文化视角的音乐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王耀华教授从教45周年庆祝会”圆满结束。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王耀华教授的友人和学生相聚福州,不仅对“多元文化视角的音乐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等议题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深入研讨,而且,在王耀华教授从教45周年之际,大家畅谈王耀华先生的为人处事与音乐教育的理念,对王耀华教授所展示出来的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名师风范,严谨求实、兼容并蓄的治学精神,为人谦和、胸怀宽广的人格品质表示由衷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