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

多元教学法论文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习热情;教学方法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有效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需要学生将这些知识积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毕竟语文是一种文学和语言相互交合的综合体,它的掌握是需要经常说话和写作进行锻炼的。一般初中语文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形式单一,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如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工作重点。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多元化教学的特点

为了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我们在开展多元化教学时,应该注重教育侧重点的多元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实现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但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我们还要结合语文的实际学科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多元化教学一般都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多元化教育的内容多变,形式丰富。文学和语言的学归都是较为沉闷的,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学生需要对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背诵和记忆,这样才能应付各种沉重的硬试和笔试。但过于单一形式的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丰富多变的方法将过于单一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其次,多元化教育的范围更加广阔,毕竟多元化教学不像传统教学方法那样过于单一,它的方法都是灵活多变的,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进行学习。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只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传统局面,在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如果教师能够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他们还会积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需要教授的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此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最后,多元化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能够促进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毕竟在多种学习思维的影响下,学生对不同事物也会从更多的角度思考。

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元化模式开展的具体方法

1.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拓展力出发制订多元化的学习目标

对于语文学习,过去我们总是强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反而忽略了学生自身想象力和思维的拓展能力。这其实都是不对的,任何语言和文学的学习都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想象力和思维拓展能力,因为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字的写作和语言的运用。所以相关中学教师在进行多元化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拓展能力的角度出发制订多元化教育学习目标。比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写议论文的时候就可以充分抓住这一点,合理科学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写出自己的特色。

2.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指导

我们要知道,任何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对该项课程学习的热情,那么就算教师再怎么努力,学生所获得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大。因此,在开展多元化教育中,教师必须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合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好奇心。比如在进行一些游记文笔写作教导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以身作则,亲自带领学生出游体验。在出游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导游,将出游过程中可以写作的诸多细节给学生进行一一阐述,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保证了他们的写作热情。当然,多元化教学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因此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相互之间进行思想碰撞,从而汲取不同的经验,最终保证他们的共同进步,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进行点拨,可以运用直观点拨、情景点拨、联想想象点拨等方法,使他们跳出自己的眼界范围,纵向思考,并学会融会贯通。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开展多元化教育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达到多元化教学的目的。我相信,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一定会思维广阔,不拘一格,最终成为新一代的多元化人才。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多元化教学的特点

为了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我们在开展多元化教学时,应该注重教育侧重点的多元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实现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但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我们还要结合语文的实际学科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多元化教学一般都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多元化教育的内容多变,形式丰富。文学和语言的学习总归都是较为沉闷的,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学生需要对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背诵和记忆,这样才能应付各种沉重的硬试和笔试。但过于单一形式的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丰富多变的方法将过于单一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其次,多元化教育的范围更加广阔,毕竟多元化教学不像传统教学方法那样过于单一,它的方法都是灵活多变的,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进行学习。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只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传统局面,在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如果教师能够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他们还会积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需要教授的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此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最后,多元化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能够促进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毕竟在多种学习思维的影响下,学生对不同事物也会从更多的角度思考。

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元化模式开展的具体方法

1.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拓展力出发制订多元化的学习目标

对于语文学习,过去我们总是强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反而忽略了学生自身想象力和思维的拓展能力。这其实都是不对的,任何语言和文学的学习都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想象力和思维拓展能力,因为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字的写作和语言的运用。所以相关中学教师在进行多元化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拓展能力的角度出发制订多元化教育学习目标。比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写议论文的时候就可以充分抓住这一点,合理科学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写出自己的特色。

2.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指导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一、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机制的现状

毕业论文写作是开放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规范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2002年5月出台了《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意见(试行)》。

1.毕业论文基本要求。选题必须是法学专业范围,不能用专科毕业论文替代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形式必须为学术性论文,不能用法学案例评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法律工作总结等其它形式。毕业论文正文字数必须在6000字以上。毕业论文选题不能太集中,本科阶段课程内容选题要高于总选题的30%,选题要同我国司法实践相结合。

2.指导教师资格与职责。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必须由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写作水平高的老师担任,一般选用中级职称或是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本科毕业初级职称的教师工作五年以上才有资格担任本科论文指导教师。本科毕业工作五年以上的审判员、检察员、律师也可以被聘为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选题,资料收集、写作方法的运用、文献检索、写作提纲的拟定、督促学生按写作计划完成初稿;论文初稿进行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对论文定稿进行成绩初评,书写评语。

3.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开放教育法学本科学员须全员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组由3人组成,答辩主持人须具备高级职称,答辩组由电大教师和外校答辩教师组成。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成绩的认定除了要看毕业论文的本身质量外,还要看学员现场答辩的情况,通过答辩来检验论文是否为学员本人完成。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五个等第。优秀人数不得超过参加答辩总人数的20%。

(二)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中学术训练课程缺失。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教学计划中没有论文写作课程,课程考核方式也都是考试形式。学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学术训练,缺乏论文写作的能力。学员不知道如何收集资料,不知道如何撰写研究综述,不知道论文的布局谋篇。虽然有开设《法律文书》课程,但讲授内容为司法机关、公证机关、仲裁机关法律文书的规范和要求,并非学术论文技能的训练。

2.毕业论文表现形式单一。毕业论文只能写学术型论文,导致部分学术功底差,但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员兴趣不大。学术型论文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格式,束缚了学员的手脚,难以调动学员的写作热情,不能充分发挥学员的经验优势。

3.毕业论文答辩过场化。答辩过程中有一部分学员答不出来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部分学员法学基础知识欠缺不能很好的回答提问,但为了能让毕业率达到一定的比例,答辩主持人往往会放宽答辩要求,一个班级只留下一两个最差的同学不通过,其他同学即使再差,也送个及格分数。导致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不是很严谨,学员认为通过太容易,不能够引起学员的重视,不利于论文写作质量的提高。

4.存在抄袭和购买论文的现象。开放教育学员因为没有时间或是因为能力不足无法按时完成毕业论文,但为了毕业,就去网上抄论文或是花钱买论文,助长了不正之风,构成了学术腐败。

二、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的机遇和挑战

(一)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为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电大开放教育法学本科过去是同中国政法大学联办,在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等环节受联办学校的制约。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揭牌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可以设置本科专业,按教育部规定,首批设置本科专业为19个,这19个专业有独立发放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资格,其中就包括法学专业。国家开放大学可以自主设定教学计划,决定毕业论文的形式。可以说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为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的改革提供了可能性。

(二)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

开放教育的教学具有开创性[4],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多元化必将更加适合成人学生,更符合开放大学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法律人才,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具有娴熟的法律职业技能,能够公平合理地处理法律纠纷。[5]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形式更有利于学员将法学理论同自己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对学员的职业技能的提高更有帮助,更有利于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变。

(三)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有利于法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电大系统的法学教师在学历、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上和普通高校的教师都有一定差距,这其中有制度的原因也有电大系统自身的原因。省级电大以下的法学教师无法兼职从事律师职业,导致这些法学教师无法案件。电大系统组织的法学教师业务培训数量也不多,省级电大的老师还有机会参加培训,基层电大法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一所基层电大,法学教师只有一两个,教研活动很难开展,在教学压力不大的情况,教学技能很难提高。如果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将促进促使教师知识更新,并提高法学实践能力。

三、普通高校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改革的尝试

(一)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如果学生的学术功底较好,可以通过撰写传统毕业论文来获得学分。此外,学生还有其他选择,或是在有国际国内刊号的杂志上,或是提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还可以选择模拟审判案卷及审结报告或法律意见书作为毕业论文成果形式。毕业论文的形式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的,须报指导教师同意,并须重新开题答辩。

(二)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法学院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法学院实行毕业论文“双轨制”改革,在法学专业114名大四学生中,推行法庭模拟审判和论文结合的方式,法庭上的表现和制作完整的卷宗占60%,论文占40%。目前,此项改革尚未全面推开,该校采取自愿选择方式,在2011届114名毕业生中,已有22人选择了“上法庭”模式,其余学生还按传统模式写作毕业论文。[6]

(三)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法学本科生科研立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暑期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优秀研究成果经鉴定程序直接转化为毕业论文。

(四)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除了学术型毕业论文形式之外,新增案例分析、毕业设计和调研报告三种形式。[7]

(五)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2008年年底,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宣布改革举措:2009年毕业的本科生必须写案例分析,而且必须是具有争议、比较新颖、有研究价值的案例。[8]

(六)华侨大学法学院

法学院要求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复印一个已结案件的全部卷宗。案件可以是刑事案件或民商事案件,也可以是行政案件或其他案件,但复印卷宗必须完整。根据该卷宗呈现出来的证据材料,对该案件的性质和判定结论进行分析,并撰写案例评析报告,内容包括:案件的简介、证据的认定(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实体法和程序法)以及最后的认定结论。毕业生在答辩的时候,必须带上复印的全部卷宗,以便备查,期间要求毕业生先介绍该案件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以及事实与法律根据。答辩老师可以根据该案件的具体情况,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角度,对案件处理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自己是如何处理案件以及认定结论的事实与法律根据。答辩老师根据毕业生撰写的案例评析报告的质量和答辩的表现进行评分。[9]

四、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制度设计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尝试毕业论文改革,既保留传统毕业论文,也采用其他形式。

(一)传统型毕业论文

论文的选题必须是法学专业范围,选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切记题目不能过大,如在题目中出“中国”或是“我国”等字样,撰写的论文能够解决生活或是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员论文选题尽量不要重复,最好一人一题。在论文的格式和学术规范上要严格要求学员,论文格式必须符合要求,字数不少于6000字。论文的复制比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论文理论性方面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论文的写作着重在于培养一种法律思维能力,重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根据开放教育法学本科学生的工作性质和生活阅历,引导其选择能将工作经验、生活积累都运用起来的题目,以充分发挥社会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而避免了理论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劣势,从而扬长避短,写出具备电大毕业论文特色的高质量论文。[10]

(二)调研报告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辅导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讨论、主题辩论、布置小论文等方式,引导学员将自己的工作实践同法学专业课程相给合,确定调研主题。教师要对学员的调研活动及调研报告的撰写进行指导,提高学员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调研报告原始材料应真实可信,调研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实证性和时效性,调研材料能有效支持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能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审视现有法学理论,研究报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调研报告应格式规范,内容明确、资料充实、方法科学、结论可靠,字数不少于10000字。

(三)模拟审判

模拟审判是一项最综合、最全面的实践性环节,通过一个模拟法庭的组织与演练,可使参加的学生熟悉相关的诉讼程序、掌握所涉及的各种诉讼法律文书的写作,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善辩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辅导教师带领学员去法院旁听,和学员共同确定模拟法庭选用案例,确定模拟法庭开庭计划,指导学员完成所有诉讼文书的撰写。模拟审判适用普通一审程序。模拟审判全过程的演示,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是对其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而法律文书和判决书的撰写又可以检测学生对所学理论和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6]。没有撰写法律文书的学员可以撰写审判总结上交。辅导教师根据学员在模拟审判过程中的表现及提交的诉讼文书和总结给学员打分,审判过程中的学员演示表现占总成绩的60%,提交的诉讼文书或是总结占总成绩的40%。

(四)

鼓励学员在读书期间撰写、,学校对公开的同学依期刊的不同级别给予一定的补助。公开发表的论文选题必须是在法学专业范围之内,作者所属单位必须是学员就读的学校。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没有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对学员上交的发表过的论文进行成绩评定时要进行学术不端检测。论文应当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方法科学、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在南大核心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上的发表的论文只要达到4000字即可,在其它公开出版且有国际和国内刊号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要达到6000字。在公开出版的论文集或其他公开出版的编著中发表,且字数在6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应具备申请认定的资格。

(五)审判卷宗

在法院工作的学员或是参加法院实习的学员可以对本人审判或是参与过的案例进行归纳、汇总、分析和总结。要求学员提供完整的案件卷宗,卷宗及审结报告要符合格式要求,要对案件的基本经过、案件中证据的采信、法律的运用情况进行详细的描写,以不少于4000个字为宜。

(六)论文获奖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式 文言文教学 综述

一、文言文教学与多元化教学方式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有着较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文言文教学一直给语文教师带来困扰。王力先生认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张志公老先生曾经说过:“怎样对待和处理文言文问题,是一个很需要加深研究的相当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要有眼前的办法,要有长远的打算。”

从教学工作来讲,多元化教学方式即多种教学方式,包括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如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等以及新课改以后“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合作探究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着眼于现代文言文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全面训练和发展活动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文言文教学

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文言文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大多针对新课改以来普通中学的文言文教学方面,涉及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中的文言文教学部分极少,普通中学和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差异较大,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就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研究者多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的研究对象也有着差别

(1)研究角度为共时研究,着眼于宏观把握,对象为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或教学模式。华中师范大学的万进峰和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志凯都以“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研究”为题作了他们的硕士论文。王志凯对“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重新界定,他从语言学、课程论两个角度,对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的科学性与可能性提出质疑的同时,运用文本互文性理论,对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提出个人的见解。而万进峰从文言文教学目的和文言文教学目的制定思路科学与否切入,将文言文教育的主要因素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对文言文教育研究的突破。华东师范大学的易建平从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选文角度撰写了他的硕士论文。许令仪提出要结合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和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归纳教学理论应用到文言文的教学模式中。

(2)研究角度为共时研究,着眼于课堂实践,对象为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东北师范大学的张海峡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向旭提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代性不强”“教学实践中能采用的教学手段有限,特别是很少用现代教学传媒;师生之间文言水平差异较大,不易实行共享学习,教学相长;学生缺乏学习文言的大环境。”这的确是众多语文教师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邓美娟对诵读教学法进行了界定,并回顾了我国诵读教学法的历史。她又从多个角度对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她认为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中要运用多种诵读方法和方式。

(3)研究角度为历时研究,着眼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或沿革。陈莉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的文化要创新和发展就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张锋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认为,中学文言文教学历经了一个由传统迈向现代、由保守趋于开放的变革过程,事实上文言文教学已严重滞后于教育教学理论的现状: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方法陈旧,“教”与“考”严重脱节,教学实践缺乏相应理论的指导;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无从凸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参与性不够。种种问题表明,文言文教学确实是困扰众多语文教师的难题。

2.研究者为一线语文教师,立足于以应试为主的中学文言文教学,而非整体的文言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切身体会,并进一步升华为理论,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提供了借鉴的平台。王海华认为,文言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从激趣导入、朗读催趣、趣味导学、趣味延伸四个环节着手,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其对古文的阅读鉴赏力。但是,截至目前,这类研究成果尚不多见。

(二)多元化教学方式

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各科教学中应用的成果也较多,研究者均为一线教师,只是研究对象有所不同。就现有成果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研究者为中学教师,教育方式以应试教育为主,研究对象为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其任教学科的应用,但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研究者的侧重点为应用研究。卓伟的《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探究》一文中提到:在授课过程中,一是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出许多书本上无法直接表现的图像、视频、动画,使文章内容显得更加直观、形象;二是可以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感悟保留、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三是可以开展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理解文章。虽然两者以上可称为多,但是仅仅三种教学方式稍显单薄。张美凤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式》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非常重要,教学内容可以进行多元解读,教学成果可以多元评价。在中学教学评价过程中能够将平时成绩计入学业水平考核的范畴,不失为一种突破。

(2)研究者的侧重点为理论研究。周松柏的文章题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内容主要阐述了多元化教学特点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两部分。在探讨教学方法时他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教学课程要进行合理评价,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孙丽丹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一文中提出要做到思维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的多元化。这种文章属指导纲领性质的纯理论文章,可操作性不强。

2.研究者为高等学校或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方式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研究对象为多元化教学本身或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其任教学科中的应用。

过彩虹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思考》一文对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了界定,认为它是用八种智能进行教学,用全新的方式激励和帮助学生学习,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并整理出了多元化教学设计五步骤:一是聚焦并分析内容,二是陈述具体教学目标和结果,三是从“多元智能工具箱”中选择适当的工具,四是明确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五是确定教学活动程序。充分应用KWL目标开展唤醒、拓展、教学、迁移四阶段教学。利用6S调色板完成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决定。文章对多元化教学方式思考较为深入,提出了个人实践教学的方法步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可操作性。

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副教授吴小华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多元化教学方式探析》从艺术设计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包含传统教学方式、现代教学方式、综合教学方式等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种类、特性及利弊。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陈明的文章《高职教育背景下英语多元化教学的启示》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阐述了英语多元化教学的意义及启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陈曦的《多元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一文提出,多元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发生改变,变灌输式教课为自主式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强化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材施教,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有效推进教学资源整合。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的应用,可以激发教师教学自主性,体现学生自主性和任务教学的特点。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虽多,但大都是单篇的侧重于中学语文教学的论文或硕士毕业论文,众多的硕士论文虽然在理论上都有着各种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缺乏实践经验,未能真正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中学一线语文教师较多地研究了多元化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个人实践教学的领悟和反思,但是探讨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的成果较少。

(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课题“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43031]。)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志凯.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4]张海侠.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许令仪.中学文言文教学模式探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张锋.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与革新策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邓爱丽.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洪素娥.情境教学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9]陈曦.多元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J].海外英语,2013,(22).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综合英语教程》英语教学

随着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英语教学取得了不少成绩。综合英语在整个高校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听说法和交际法)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探究新型的教学法刻不容缓。为此,本文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讨论了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使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期在两者之间寻找较佳的结合点,通过英语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化理论,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八种智能要素组成的。其要素是:

(1)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指听、说、读和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3)逻辑―数理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4)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5)身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6)自知―自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7)交往―交流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指个体辨别环境(不仅是自然环境,还包括人造环境)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

同时,该理论有以下四个重要特征:(1)整体性,传统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以言语语言能力和逻辑数学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彼此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能力,上述八种智能同等重要,应给予同等注意力;(2)差异性,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个体智能有强弱项之分,智能差异往往成为影响学习速度、方法和效果的重要因素;(3)实践性,智能是个体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发现新知识的能力;(4)开发性,每种智能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和不同的高峰期。

多元智能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过去的多元智能发展主要集中在幼稚园,因为教育专家及官员认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应该由小做起,并慢慢推广至其他层面。然而,广义来说,多元智能理论的框架不单能在幼稚园及小学的层面推广,在中学、大学、甚至研究院或在职培训也是适合的。近年来不少国际MBA的课程都加入了创意思维的课程,以加强学生在新时代的适应力和创意方面的开发,这正就是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的其中一个范畴。

2.多元智能型教学法

现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部分要求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和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部分提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鼓励教师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正是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和课程设置理念。

多元智能型教学法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过程,注重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合更多的智能活动,有效调动不同智能倾向的学生的兴奋点,发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智力发展。

3.《综合英语教程》

我国尚且缺乏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编写的教材,而国内大多数高校英语教育专业都在使用《综合英语教程》。该教材是教育部委托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部级重点教材出版项目,是为我国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编写的一本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英语专业基础教材。该书编者认为,基础英语的教材应该处理好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培养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多数教师在使用该教材的时候都采取交际法进行教学,但是本文认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采取多元智能型教学法才能更加有利于综合英语教学的发展。

4.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使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以《综合英语教程》第一册为例说明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使用的可行性。《综合英语教程》第一册共有15个单元,每单元由三部分组成:听说训练(Listening and Speaking Activities),阅读理解和语言操练(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 and Language Activities)以及扩展性练习(Extended Activities)。

在第一部分的听说训练中,每单元教一至两个常用的交际功能,以对话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学生的口语练习,从有控制的对话开始,逐步过渡到半开放性的训练。最后学生能够在预定的场合中,得体地表达这种语言功能。此部分至少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智能要素中的“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和“交往―交流智能”要求。

第二部分围绕课文阅读以及课文中所涉及的语言重点和难点,展开全面的语言交际活动。此部分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智能要素的全部要求。

第三部分为扩展训练。针对第一和第二部分的教学重点,该部分提供了听写、阅读、语法、惯用法、翻译和写作等训练项目,其目的是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

此部分也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智能要素的全部要求。

由上可见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的使用是可行的。

传统教学法不能全方位地发展学生的各项技能,只强调学生在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两方面智能的发展,因此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的使用是必要的。

5.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使用的现实化

在《综合英语教程》的使用中采取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对照如下表(以第一册为例):

为了进一步说明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使用的现实化,本文以《综合英语教程》第一册Unit 8的课文“The Missing Monarchs”为例,进行单元分析。本文为该课文设计了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的多元智能型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配合完成课文任务,由此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5.1课前多元智能型准备

1)内容:搜集整理有关Monarchs的音乐、图片、文字资料、南北美洲地图等,在教师的帮助下制作多媒体课件“The Missing Monarchs”。

2)目的:锻炼学生阅读能力及促进其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的发展。

3)材料来源:利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通过网络查找相关文字及音像资料。

4)活动形式:以小组活动形式为主。

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参与活动,主动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同时,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能独立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提高其阅读能力。

5.2课堂多元智能型教学

1)内容:各小组分别向全班演示并讲解本组课文“The Missing Monarchs”。

2)目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其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知―自省智能。

3)活动形式:小组合作学习。

4)操作步骤:

①各小组分别演示自己的成果。学生既可以彼此发问,也可以接受老师的提问,从而营造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②小组讨论,分析其他小组成果,取长补短。

③教师对各小组的演示进行公正评价。

5.3课后多元智能型总结

1)内容:各小组讨论Monarchs的特征,每个组员应写出自己的评价。

2)目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发展其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3)活动形式:先小组合作,后个体操作。

4)操作步骤:

①小组讨论

②各小组成员个体操作,写出各自的评价。

可以看出在《综合英语教程》中完全可以使用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程》中的使用不仅使整个教学课堂动态化形象化起来,而且使每个学生在智能上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多元智能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尚且还没有以此理论为基础编写的综合英语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投入大量的准备,设计各个教学活动与相应的智能训练衔接。作为教师也应该使自己的智能向多智元方向提高并且发展。相信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之中,多元智能型教学法将会越来越受师生和社会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大纲制定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冯克诚.霍华德・加德纳与多元智能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3]冯克诚.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论著选读[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4]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裴正薇.多元智能型综合英语教学改革之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7,(01).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中学英语;教学;问题;策略

语言智能是一种基础的智能,是指人具有对所学的语言进行听、说、写、读、译的能力,以及能够灵活运用文法、语义学等能力,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与他人沟通交流[4]34。将语言智能理论应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语言发音以及理解语义的能力,将这一智能更好的应用在学习中。语言智能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有的人语言智能比较强,学习起来比较快,这与其平时的阅读以及写作练习有着较大的关系,在平时生活中,还可以灵活的应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对语言进行思考。

1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较差

目前很多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采用了死记硬背这种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直接导致了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较差,尤其是在口语和听力方面更是如此。很多中学生即使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也表达不出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是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以外,还可能是因为教师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无法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不排除一些学生认为学英语无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错误心理。

1.2 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并要求在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但是在实际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课堂上不停的讲解语法,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语言自主运用能力的培养,且极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不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作为一门语言,只有将英语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才能达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但目前的教学方法完全不适合这一学习需求。

1.3 缺乏新颖的教学理论指导

现如今大多数中学英语教师都是接受的传统教育,这使得传统教学理论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并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工作理念。正是由于教学理念过于传统落后,使得教学方法很难得到创新,教学效率也相对难以提高。甚至有些教师没有很好的敬业精神,把教学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不把培养学生英语能力作为己任,这种错误的教学思想也会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

1.4 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作为中学的一门课程,中学英语也同样需要进行教学评价,并计入学生的总学分中[3]67。目前中学英语采用的评价手段依然是采用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即只评价学生的笔试和听力,而不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这种评价方式容易使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重视笔试,而忽视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2 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的是对学生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的培养,而并没有意识到其他六项智能培养的重要性,使得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问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也有所体现。即中学英语教师和学生对多元智能理论的了解较少,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偏于传统,比较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得分技能的掌握而忽视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这样的教与学是存在缺陷的,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3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多元智能的教学理念,需要找到最恰当的切入点,教师应以学生为课程设计的中心,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出适合的教学方法,只有选择最佳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审视,确定能够进行智能切入教学的内容。并且为了提高多元智能教学的效果,教师应选择学生比较喜爱的方式作为智能切入方式,这也是最有效的切入点。应用多元智能教学方法时,应先明确学生的多元智能光谱,从而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此过程中应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中学英语的多元智能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以便于更好的实现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智能材料和资源,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知识。例如书籍、海报、杂志、电脑、网络等等。另外,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工具,如日记、计算机文字处理、教具、纸笔等等。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多感官进行学习。只有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才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多元智能教学效果。

4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学英语教学策略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应加强实践教学,减少理论教学,通过练习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语言智能培养环境,可以设计英文故事编写、英文朗读、演讲等活动,这有利于学生在平时课余生活中更多的涉猎英文资源,阅读英文美文,从而提高其英语基础知识水平。教师应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训练其语言智能。

学习英语时,不光的读、写,还要重视听力的练习,学生有一定单词基础后,需要在听力练习中辨识单词,这对其口语能力提升也有着较大的帮助。在听力训练后,学生还要做好笔记,起到知识巩固的作用。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还要多鼓励学生用英文复述故事,或者进行情景模拟,应所学的英文知识进行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比较适合的课外阅读材料,这些资料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在阅读课外材料时,学生的兴趣比较高,而且可以涉猎更多的知识,扩大词汇量,有利于知识积累。在写作练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英文日记,使学生更好的将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不但可以提高其单词记忆能力,还能够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渐提高学生的自省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阻碍了中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而科学的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在教学中则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现状。当然,目前关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经验还比较少,无法直接借鉴或引用成功的教学案例,因此这就需要中学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继续研究创新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学英语教学方法,从而为提升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水平,增强新时期中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和能力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敏著.多元智能视野下的学校德育及管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化;数学教学;应用;教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3.068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大学数学教学而言是积极的,其应用具有必要性。尤其是现代教育要与市场经济相吻合,数学教学中应更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多元智能理论,是通过对学生智能的全方位开发,挖掘其学习潜力,挖掘其创造能力,目前这一理论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体系和实践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

1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1.1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多元智能化理论最初源于美国,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这一理论逐渐应用于教学中,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其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运动智能等,其中逻辑智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指导作用。多元智能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体现为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智慧,使其多方面考虑问题,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随着人们对于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其具体实施方法将明确,并在高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2多元智能理论的特点

多元智能应用于教学中,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中文化性与创造性是其主要特征。首先,多元智能理论是人类开发,源于社会文化并在作用于社会文化,智能手段的切入将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其次,这一理论要与教学现实接轨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具有现实创造性,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策略调整,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2多元智能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将学生个体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满足多个学生的需求,从多角度进行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具有积极性。其具体措施如下。

2.1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学差异化教学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学差异化教学即因材施教,是指针对不同的学生特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每个个体都具有不同的智能,因此教学也需要从个性化入手,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高校数学教学而言,学生之间的基础具有差异,对待数学的态度也具有差异,因此智能化教学理论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教师课题基于自身经验,对传统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学中实施层次化教学,体现这种差异。以便于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项目教学等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

2.2新的教学手段实施

多元智能理论下,高校数学教学方法更加丰富,新的教学方法也更容易现。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合作教学模式,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相查缺补漏,并且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科技的发展使多媒体教学进入校园,这也是多元智能理论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核心的思想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主动思考,达到培养其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其次:对于多元智能化理论而言,保证不同程度的智能需要教师的协助,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依然要重视教师的作用。基于此的教学设计可以是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均无需拘于一格。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实现也是新时期的基本要求,只有教学方法多样化,并且抓住教学的根本目标,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创新对于数学学习而言是必要的,通过智能理论课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素质教育时代的到来,数学教学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讨论和解决问题,教师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项目和问题的设立要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其创新意识。其次:为学生营造优良的环境。使学生能够打破以往的观念,在教学中更加积极,与教师之间沟通探讨,引导学生多方面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另外,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发散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其多方面、全方位的考虑问题。

2.4倡导数学课堂评价的多元性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高校数学教学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往单一的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无法准确、全面的提高教学效率,多种方式相结合则能够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正确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发现优点,并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方式可以由教师独立完成,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加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要掌控教学和教学评价过程。首先制定教学目标,准备教学资料,并提供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性格,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教学功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自我评价,保证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学生自我评价也能使学生感觉到自身的地位,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更愿意与教师之间沟通,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

最后,还可以采用同学互评模式。组建小组或者自愿组队的方式,学生之间进行评价,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年龄相仿,因此很容易发现对方的优点和问题,有利于学生改变自身的问题。智能多元理论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只有通过多元智能理论,才能使理智、互动与感情之间结合。

2.5强调数学教学中理解的重要性

多元智能理论使数学教学更加完善,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理论的理解才是关键。智能理论强调针对性,因此对数学理论的理解,使学生能理解数学教材,体现出新的价值理念。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实施中,教师还应做好相关计划,并且有计划、有组织的提高教学内容合理性,减轻学生的压力,使课程内容多元化切入,保证智能化教学的实施。

3总结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于上世纪,随着教育的发展,多元智能化理论将更多的应用于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中。总之,多于智能理论的一些基本理念对于大学教学具体参考意义。但是多元智能化理论的实施还需要一段时间,首先技术上的不成熟,其次是数学教学的严谨性,逻辑思维十分重要。在以往的思维开发中,采用单一的开发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较为单一。但是对多元智能化理论而言,其实施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教学评价更加准确,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乐观积极状态下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均较为强烈,可见多元智能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裴云姣.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中学数学,2016,(7).

[2]黄月秀.多元智能理论背景下的数学课堂评价[J].社会科学家,2016,(1).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第8篇

传统教学倡导的基本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即使在如今的职业院校课堂上依然如此,这便忽视了不同学科或能力之间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的差异。目前高职教育倡导在通识课程中“以人为本”更加提倡因材施教,从这一点出发设计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传统教学法并引入多元智能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接下来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发展状况,并通过图表形式展示一种用法;最后一部分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英语跨文化课程所做的教学设计,展示了多元智能教学的成果。多元智能理论促使教师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为教师的教学打开新篇章。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智能;教学法;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主要以“教师教,学生学”为模式,教师成为课堂的中心,这样便容易忽视学习者在这一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进入新世纪这样的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主要发展特点为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这就相对应的对21世纪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人才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在日常生活与专业领域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例如感觉、情感、需求、信心、焦虑等)日渐受到重视,因为这些因素在教学中极大地影响到教学质量。

1多元智能理论引入

传统的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包括直接法、视听法、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认知法、功能法等。这些教学法都在不同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也有各自缺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因为就谈到听说法,即在外语教学之中去运用语言结构分析的研究成果,为教学过程的安排和教材的编写提供科学的依据。但是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忽视语言规则的指导作用,对于语言的结构形式过分地重视,对于语言和内容意义有忽视趋势,语言倾向流于“造作”。视听法来自于法国,初创于20世纪50年代,这种教法在组织听说操练时号召广泛使用电化教学设备,比如幻灯、电影等,以便结合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这种教法也存在缺点,视听法重视语言形式,但是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且就整体结构而言过分强调,造成对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的忽视。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首次提出了认知法,他的产生是相对于听说法而言的,强调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主张在理解新学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交际练习的主张。为实现外语教学情景化和交际化,主张在教学中广泛利用视听教具。认识心理学是认知法的理论基础,这使外语的教学能够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不过认知法作为新体系,认知法还是不够完善的,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上来结合充实,这些教学法都或多或少对于本文所提到的多元智能教学有着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其多年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能教学理论”,不仅在美国引起了一场教育改革的浪潮,并逐渐席卷世界各国。多元智能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以心理学为基础,有益于促进学生各方面只能全面发展。在这样一个教师需要不断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的时代,多元智能教学理论通过其实用、有创意、具有拓展性、激发思维的策略,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用全新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

2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了MI(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理论,即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多元智能理论,包括个体听说读写的言语/语言智能(Linguisticintelligence)、数字推理与抽象思维的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运用身体解决问题的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对观察事物图像化并加以运用的视觉/空间智能(Spatialintelligence)、欣赏演唱的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intelligence)、与人交往的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自我认识做出适当反映的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intelligence)、探索自然的自然认知智能(Naturalistintelligence)等八个方面。当然,多年来无数的教育工作者对多元智能理论做出实践,取得很好教学效果,美国的拉泽尔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具体实践这一理论时,引入一个全新的教学辅助工具:“多元智能工具箱”(如表1所示),用来辅助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当明确了多元智能工具箱后,便能够从众多的概念、策略、方法、技巧中快速筛选找到教师想要融入教学里的东西。这时可以运用“课程设计调色板”,(如图1所示)在每个智能旁边,写上选取的工具名称,然后简单描述如何使用每件工具已达到教学目的,取得教学结果。在本文接下来的课程实例中,该教师选取了不同的智能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锻炼和发展了学生的各项智力。

3多元智能理论发展

“智能”曾一直被视作为静态的、固定的、天生的、伴随人的一生的,不过事实是人的大脑功能几乎在任何年龄、任何能力水平上都能得到改善。如果能有意识地在多角度激发不同智能,人类可以变得更加聪明睿智。美国的心理学家加德纳博士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不止是受一种认知形式的影响。在此认识基础上,他逐渐形成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博士和参与“零点项目(ZeroProject)”研发的哈佛大学其他研究人员提出,人的智能是有多种形式的,而非一种。每种智力是独立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加德纳开始写《智力结构》(FrameofMind)一书,并于1983年出版。1984年,由“学习新视野”(NewHorizonsforLearning)组织的以“即将来临的教育爆炸”(TheComingEducationExplosion)为题的教育大会在纽约召开。加德纳在会上向与会教育工作者介绍了他的新理论。这次大会在全国引起了一场教育改革的浪潮,成为“学习新视野”组织的连续八届国际会议的起点。这一系列会议都围绕多元智能理论展开,每届会议都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组织,运用多种方式呈现大会讨论的内容。1987年,心理学家和学习研究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TomasArmstrong)根据加德纳的理论撰写了InTheirOwnWay一书,该书有助于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孩子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以及如何创设人们的学习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超越了智商测试所测量的范围。1988年,位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新城学校(TheNewCitySchool)开始实施多元智能理论。该校校长汤姆•霍尔(TomHoerr)指出,“多元智能理论已经超越智力理论的范畴,成为教育哲学。”1993年,加德纳另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MultipleIntelligence:TheoryinPractice中更新了他的理论。加德纳认为,人有八种智能,有可能还存在我们目前尚无法测量到的其他智能。这八种智能是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正是在这样一个具有开拓意义的教育领域,戴维拉泽尔(DavidLazear)通过《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智能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根据多元智能教学理论进行课堂组织和课程设计呢?在接下来的章节,作者将会对这八种多元智能详加介绍并以实际案例对其应用加以介绍。

4多元智能理论实践案例——英美文化入门课程设计

把多元智能理念融入高职学生的课程中,研制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课程模式与教学计划,是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最佳的切入点。虽然现代大学教育中,注重学生多方面智能的培养,并积极引进各种教学辅助工具比如多媒体设备等,但是其教学方式仍然是具有教师为主导的局限性,对于学生自身各种技能的培养却无法全面重视。本论文接下来所要介绍的这个课程设计正是多元智能教学理论的实践,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从多元智能工具箱中恰当选取相应工具,创造性地依据课程设计调色板各项目标的要求来完成了四个课时的专业课课程设计。课程主题:英国风土人情简介学科领域:英语跨文化课程教学对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14级商务英语/国际商务教学内容及参考教辅:参考英美文化概况的课程,教材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入门》一书课程时长:四个课时(本文中的教学设计实例只是其中的一个课时)学生人数:36人教学目标:学生将掌握一方面了解英国各个组成部分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智能。

教材/教具:纸笔等文具,用于查阅的字典、电脑,学生日志本,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各式符合所讲述节日的服装道具教室布置:学生提前准备PRESENTATION,教室区中间空出一块场地课程概要:在课前,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每组分配给不同的地区任务,分别为大不列颠、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学习这些节日地区的主要概况。学生须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以话剧、演讲、小品等不同方式表现。大家在课下要把自己所负责的地区做仔细研读和学习,并本组内积极合作,力求创新,以一种新颖的方式促进大家学习了解。在课上,教师首先向大家宣布每个小组的准备内容和此次小组结果,然后按照已分好的小组开始做分别的任务汇报。以第一组的讲述苏格兰风土人情为例。第一,做出本小组的即兴简短演讲介绍。题目为“苏格兰情调”可直接发言或借助多媒体设备,简单概括苏格兰地形、人口、特点、当今发展和风土人情等。第二,本小组同学开始表演准备的节目,要求乐器、服装等都是能够反映苏格兰情调的,因此大家所穿的戏服是具有苏格兰情调的格子裙。表演内容有吹奏苏格兰传统乐器风笛、齐唱罗伯特彭斯名曲《友谊地久天长》。第三,该组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由其他小组做记录,要求在节目结束后对此节目中提到的“苏格兰情调”加以识别认识,并可在节目结束后做评论或提问题。第四,表演结束后,由该组代表做总结,并回答其他组同学以及教师提问,最后老师对本组表现点评,并讲解期中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学生在课上完成上述四项任务后,要留出时间供大家讨论反思,而且要意识到学生的成果汇报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方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教师可担任这次活动的主持人,保证学生汇报不拖延时间,而且学生的焦点始终在苏格兰各方面聚合、发散。当所有小组做好汇报后,要引导学生对于他们学习研究这些地区的经历做出反思,并提醒学生注意几个这样的问题:在同学汇报中,你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一部分?哪部分的风土人情最感兴趣?最喜欢哪个地区?如何认识这些地区的发展,并且可以让大家做个对比。教师带领全班绘制一张地图,用具体代表事物对每一个地区进行说明,并且绘制表格,对各个部分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图表形式体现出来。最后,给学生布置日志或论文任务,请他们发散思维,可以自己研究的地区为例,或者其他地区,写出自己的看法、希冀等。

5评述和反思

根据信息量,该课程教学为四课时。学生在课前要做好充足准备,课上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各项智能的过程,另外,学生应发散思维广泛学习,并小组内分工合作。设计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并不是说运用这八种学习活动,有些活动可以同时发生或者结合在一起进行。这一课就是典型的例子。要求学生去做presentation,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多种智力:言语语言(作为正式演讲)、逻辑数学(建立联系对比各个地区)、视觉空间(地图的绘制及想象)、音乐节奏(风笛演奏)、人际交往(团队内合作)、身体运动(话剧喜剧及舞蹈表演)以及自我认识智能(汇报反思及日志文章的写作)。在一种学习体验中运用了多种智能工具,锻炼了学生多种智力。在帮助学生完成完善他们的汇报内容时,与大家探讨的时间越长,学生所获得的认识就越深刻,教学目标就更能达到。为了加深他们的学习,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前准备的道具材料提出问题。比如为什么演奏彭斯的《友谊地久天长》,彭斯在苏格兰的地位影响等。引导学生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想象彭斯时代的苏格兰,那时候人们的情感表达等。一旦他们进入自己的角色,他们将会从这一部分中获得最大的乐趣。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一课的中心出现在学生最后总结presentation以及最后的日志或论文中。Presentation的制作与介绍能够鼓励学生实际运用他们所学过的各种知识,团队合作这一人际交往智能在此可得到充分发挥。小组内部人员可见仁见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借助各种可能的设备仪器为自己的主题服务。这一过程本身对于学生智力的锻炼具有极大作用。

6小结

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对于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起到极大促进作用。高职的跨文化课程作为通识课程必要环节,即具有较强工具性又能体现其深厚人文性、艺术性,为保障教学质量,需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英语教学中来,多元智能理论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思维活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就此而言,基于学生学情考虑,将多元智能渗透到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丽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刍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117-119.

[2]戴维拉泽尔.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M].吕良环,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3.

[3]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李科,沈海英.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5]黎丽.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个性化教学[J].职业圈,2007(6):2.

[6]庞晖.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4).

[7]王朝晖.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改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优势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21

现阶段,初中语文整体教学水平并不高,各个学校普遍存在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氛围沉闷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忽略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这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而多元化教学可有效弥补上述不足。

一、多元化教学的优势

多元化教学是指教学性质和逻辑思维的多元化。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形势不容乐观,依然沿用原有的教学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可有效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减轻教师负担,并能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对于教学活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多元化教学主要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且在教师理论知识讲解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有利于系统教学的开展,可引导教师从多个层面着手设计教学活动。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设计环节,大部分教师均是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设计,从理论层面而言,此种做法并无不妥,然而因其在语文教学中的研究较多,相关理论趋于成熟,各个层面近似标准化,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提倡经验教学。最后,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可活跃并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综上可知,多元化教学的优势显著,且便于操作,其发展应用空间良好。

二、多元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初中是系统性的学习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应增加素材积累,拓展逻辑思维,构建独具特色的知识体系,进而为后续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应用多元化教学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盲目和急进,最终不仅达不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还会削弱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逆反心理。

(一)冲破课堂枷锁

语文具有开放性,课堂并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师应冲破课堂枷锁,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种贴近自然、活跃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春》《三峡》《济南的冬天》这些描述自然景观的文章时,可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近距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进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景象,这不仅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情感,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愉悦身心,一举两得。

(二)开展竞赛活动

初中语文旨在通过多元化教学来锻炼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让每一个学生均具备自主思考能力,个性特征鲜明,人生追求明确,进而培养更多综合型人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竞赛活动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群策群力与共同探讨获得最终结论,这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还能教会学生倾听和沟通,进而构建友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教师应为学生选择丰富多样的辩论题目,不要单纯地局限在课本教材,应适当结合现实生活中一些热门的现象,以此来调动学生辩论的积极性。其次,合理划分辩论小组,确保辩论双方实力相当,以免打击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最后,确保辩论结果公平。待辩论结束后,教师应作出客观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主动学习,不断强化自身能力。例如,在学习《变色龙》这篇文章时,可让学生围绕奥楚蔑洛夫的行为表现进行辩论,在当前某些社会人的行为如同变色龙,让学生讨论这一行为是否可取。通过辩论,既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端正学生的价值观念。

(三)合理使用现代教学工具

在信息技术快速更迭的今天,我们已步入了新媒体时代,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技术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变化,也给教育教学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教师应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合理使用现代教学工具,丰富教学资源,打破教材的束缚。同时,教师还应规范制作教学课件,并能灵活应用,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工作的辅助作用,进而优化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不允许过分夸大现代教学工具的作用,有效切断负面信息的传播,以免制约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教师应确保教学课件的质量,对于课堂教学中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这不仅能简化知识内容,还能活跃教学氛围,便于教学重难点的把握。

多元化教学不仅强调语文能力的培养,还可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它的应用具有深远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应开展多元化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保持开阔的思维,紧追时展步伐,进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多元化、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语文 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 有效性

伴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无法与新课程相适应。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内涵丰富,需要寻找适应其教学的方法。将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理论,应用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必然能发挥作用。

一、构建苏教版初中语文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基础理论

构建多元智能综合性理论,来自著名的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的“Multiple Intelligence”。这个理论直译过来就是多元智能。这个理论的提出基于脑部创伤和学习能力差异关系。就初中语文课堂而言,依然存在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的情况。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多元智能理论当中,将这种差异归为个体智能的不同组合,例如:从小学习美术的学生其空间智能和审美智能要比普通学生高很多。以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为教学构想,应用于苏教版教材教学之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教材优势,提升教学有效性,充分地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开发出来。

二、构建苏教版初中语文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设计分析

(一)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课前设计。

以苏教版教材为基础的课前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本节课中涉及的智能进行分析,选取几个侧重点,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将智能与教学进行融合。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过程中,可将语言逻辑能力作为讲解切入点进行备课。本单元几篇课文都是以信息传播为主,其中《录音新闻》、《新闻两篇》教学过程中更强调学生对新闻语言的掌握情况,所以在备课过程中可将语文逻辑能力加入其中,同时完成能力培养和教学任务。其次,根据选取智能的方向,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配合教学完成。在选取过程中,在满足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前提下,将智能作为选择条件之一,选择适应的教学方法。最后,教学形式的设计及其论证,这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条件之一,通过这一方法可更好地分析论证教学设计达到最佳效果。

(二)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课中分析。

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的教学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语言智能培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满足这一任务,使得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达到有效运用于听说读写。其次,初中语文教学离不开思维体系的构建。苏教版教材的特点,是将语文作为一个体系进行了教材编写构建,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将体系思维进行渗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语文思维体系,满足今后学生对语文思维能力的需要。在语文教学的不同阶段,其语文思维是有一定变化的。最后,初中语文应试能力的培养。中考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无法忽视的重点,应试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基础要求,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将人的能力进行了多种划分,可以设想如果学生无法拥有应试能力,学生即使拥有其他任何能力也无法满足考试需要。

(三)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课后反思。

课后的教学反思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课堂的教学反思,对从课前到课中多方面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构建情况进行分析。论证多元能力方向的选择是否准确,分析学生对能力培养的接受情况,只有准确的总结分析,才能保证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保证教学设想同教学实施结果一致。

三、构建苏教版初中语文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实施策略

(一)发掘自身优势,创设外部环境。

构建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同外部教学硬件环境是分不开的,立足本学校硬件设施,发挥其硬件优势,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得外部硬件条件可以满足教学需要。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程设计都需要硬件的支持。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环境”的“实践活动”模块中要求,进行“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视听活动对教学硬件提出了要求,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的成功构建是需要学校给予支持的。

(二)多种途径出发,营造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涉及的问题大体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师生之间的关系情况是内部环境的一个关键,相对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开展的保证。其次,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决定了多元智能综合性语文课堂构建成败。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对教师要求较高,涉及到相关的理论知识较多,只有教师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保证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的顺利开展。最后,学生对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的接受情况,学生是否可以接受这种教学形式,学生是教学的第一群体,学生的反应和态度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成败。

(三)围绕智能差异,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课堂运用

一、多元化理论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1.阅读思维的多元化

由传统教学观点的一元化到多元化是教学思维上的一项突破。这是参与人员必须首先确认的,即确认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是多元的,现在的应试教学不利于开发学生右脑,全面调动他内在的积极性和自身的多元潜能。我们推行这套理论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所有学生的各种智能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都能发掘出来,使得那些单元智商高的学生考得更好,而那些考差了的学生仍能充满信心;最后不仅是获得了学校语文阅读的课本知识,而且还获得了社会实践的能力。因为实际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的,这样培养出来不同智能强项的多元人才都能符合社会需要。真正印证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点。

2.阅读目标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教学理论认定学生智能的多元化,那么每个学生的个性、感悟、智能的展现兴趣偏好当然都不会完全一样,如果用统一的目标去套用本身就不合理,也不符合我们一贯强调的“因材施教”的观念。

所以目标多元化的实质是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他的智能强弱展现,应该赋予这门阅读课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从广义地讲,大纲所赋予“知识目标”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能力目标”;完成考试要求的目标之外,还要求社会赋予的“实践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了这一点,即三维目标的确定,从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了要求。总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统一目标最终还是满足不了不同学生具有的多种智能强项所产生的强烈求知愿望,也很难满足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的需求。

3.阅读内容的多元化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是主要的,但除了教材与此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补充读物一般比较开放和灵活,允许教师在一定范围内作些选择。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使选则的读物既符合教学目标同时又符合个人兴趣爱好以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此外,结合学生多元智能的强项,还可以根据教师指导或自行寻找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多种课外读物,以及深入社会实践必须学习的那些专业读物。总之围绕中学语文阅读教材的多元化,内容丰富,学生有比较广阔的活动空间。

4.阅读方法的多元化

“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方法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工具,是入门的钥匙,过河的桥梁。我们要坚持科学观点,在语文阅读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我国中小学的课堂上提问很少,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了一种顺从教育师长的话,不容置疑,这对幼儿教育时期,有一定的合理性。“三R系统特效教学法”创始人朱松春教授认为:“教学系统中主要是三个主要环节,即一是教育部门包括学校和教师一方;二是家庭和家长一方;三是学生一方。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强调在家里是家长做主,在学校是教师做主,学生没有自。“三R系统特效学习法”别明确学生是主体这个概念。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是明确的。所以在学习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以学习者本人一学生为主体。”

只有承认教学系统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贯彻多元智能理论。因为根据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只有建立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才能在适当以保留传统教育优点基础上,全面吸收和开展实现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工作。

二、阅读测评的多元化

1.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阅读语文,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质量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还可进一步来检验他未来在运用这些阅读知识来最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在当前教学中存在着侧重于单元智能的测评倾向,过分看重于文字答卷和教材的文字内容,在中高考中仍然存在着一卷定乾坤的现象,这对于那些语言、逻辑数学能力不强而其他智能较强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着实际的不公平。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传统的教学考试方法,脱离当前就业的实际。因为工作中的能力检验绝不是像教科书和考卷中答题那么简单,而众多的其它智能诸如理解别人的人际智能与了解自己的自我认识智能以及空间智能等缺乏的话,那就确实很难适应社会实际工作对其智能的需求,而多元智能则如能在中小学首先是从语文阅读中开始进行运用与教学试点,使孩子从开始接受从书本到社会实际的多元智能教学,展现自己的多元智能才能,不仅能够应对考试测评,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应对今后复杂的社会实际,学会生存。在中学语文阅读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方法进行测评,可以鼓励过去在单元测试中无论居于强势或弱势的学生都能走向全面发展。

3.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没有一个人所有各项智能都处于强势的,大多数人总是有几项弱。过去传统单元测试方法测出低智商的主要是在语言和逻辑数学智能方面的不足,不等于其它智能都不行。这样就可以挖掘每个学生本能的潜力,特别是对于某些智能弱势的学生,可以增强其信心。实践证明,这种多元化的考试方法不仅增加了考试的公平性、合理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培养的成才率!能与社会需求部门相配合。可以在未来专业工作中发挥强势,达到较高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02,5.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智能;多元阅读;应用

新的课程标准从整个国家层面解决了“语文是什么”和“语文教什么”的问题,而配套的教科书同时还解决了“用什么教”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广大语文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不难看到,广大语文教学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们都在积极探索合适的语文教学教法,特别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对的对象认知水平有限,阅读量有限,如何让小学生搞好语文阅读,形成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等,一直为学者和教师们所津津乐道并实践,但时至今日,仍未见有公认的好方法。笔者在实践中也在积极探索相关的方法,认为多元阅读理论或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之中。以下简要说说多元部读理论及其应用。

一、关于多元阅读理论

多元阅读理论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阅读教学思想。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专家霍华德.加德纳和他的助手们历经多年观察和实验研究而得出的理论。在加德纳看来,人的智能至少有八种,分别是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也就是说,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而且各个智能强弱不同,形成特定的智能结构。不同的个体人对应不同的智能结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其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比如有的孩子数理逻辑智能能强于语言智能,数学学习会占优势,而文科学习则显得很难;有的孩子音乐智能强于语言智能,所以很有音乐天赋,却往往在语言表现上令人不如意。一个人的各种智能有强弱之分,但却并非各自为政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在很多事情中,往往需要人们多方面的智能参与。因此,评价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仅仅根据某一项智能,而要多元化地看待。语文虽然是文科,但它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文的学习不是单纯某个智能的参与,而是人的多个智能的综合运用。也就是说,在语文阅读中,人是以多元智能来参与的主体,所以语文阅读不是单一的阅读,而是多元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多元阅读理论作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切入实现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二、多元阅读理论的应用

(一)编写多元阅读辅助教材

为使阅读取得切实效果,使多元阅读理论得到充分应用,可考虑编写与教材配大的多元阅读教材。现行教材每个单元都有特定主题,教学重点以及习题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情感主线,而在方法指导上却有所欠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要“授人以渔”,而不能仅仅授人以鱼,也即方法学习应该更重要,只有掌握了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以真正的提升。因此,有必要编排一些辅的多元阅读教材,从侧面配合教材的使用,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立体化。

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实际,多元阅读教材每个单元都应设置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看图说话写话、单元练习等板块,要力争使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各种智能都得到相应的训练,实现全部智能均衡发展。

(二)多元化地解读阅读文本

阅读终究要体现在对文本的解读上。根据多元理论,阅读文本的解读要注意避免单一,既要设法从多个维度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比如针对一个文本,可以从情感、自然、科学、艺术等不同的角度,分别调动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的参与,并通过组织活动,让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心理体会,又可使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和语言智能综合应用于过程中。由于多种智能的参与,学生的阅读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进而对文本实现更加立体化的理解。

当然,多元化阅读也并非总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把每方面都做到,使每个学生的各方面的智能都能参与到实践。一堂课时间有限,短短几十分钟要想让学生的各方面智能都被调动起来,难免还是有些难度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曾尝试过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每个角度至少调动起一种智能。阅读完成后,各组派代表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各组交流过程中,可有效地相互补充不同角度的阅读思维和成果。如此一来,可实现各个角度、各种智能干预下的阅读的深入,从而使全班学生各方面智能水平都得到一定的发展,也使阅读文本的解读更加透彻。

(三)建构多元化的阅读课堂

多元阅读的实现,还有赖于多元化的阅读课堂。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一言堂,或者喜欢学生规规矩矩地听讲。如果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或未按教师引导去思考,就可能引来教师的责骂。这样的课堂没有民主,显得单调乏味,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时日长了,学生都仿佛一个样,是一个模子中出的一样。相应地,学生的智能水平发展就会失衡,而某些学生的某些本来较强的智能却可能得不到发展,反而被压抑至死。这种现象在当今成年人中调查是不难发现的,他们就都是从传统的教学中走过来的,大多都被要求成为听话的学生,按照统一的尺度来培养,结果很多失去了本有的个性特色,有的某些特长天赋被埋没掉。现代教育理念下,我们要避免这样的悲剧再度发生,于是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多元化的阅读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各方面智能均得到发展,不至受到压抑。如何构建多元化的阅读课堂呢?第一,教师要有民主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第二,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第三,教师要注意根据阅读文本内容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进行解读;第四,营造和谐课堂,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勇气表达,有能力思考。一句话,教师在课

堂上要注意使学生的各种智能都参与并发展。

综上,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有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所以不是单一智能的生物体,在人的活动之中,多种智能会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注意根据人的多元智能特点,采用多元阅读,注意从多个维度和层面去解读阅读文本,调动多种智能的参与,使多种智能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3篇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而没有变化性,很容易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此外,单一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们的能力培养也缺乏多样性。小学高段语文的教学地位非常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段时期,如果能够培养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多元化教学,对学生们以后的语文学习也非常重要。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

一、多元化教学的概念

多元化语文教学中,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学。语文学科包含的内容较多,同小学低段语文相比,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已经脱离了单纯的读和写,在教学内容上已经有了拓展。另外,语文包含的知识面较为宽广,比较侧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

二、小学高段语文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高段语文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多元化教学是一种多元思维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多元化思维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因此,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语文多元化教学的分析

多元化可以理解为思维多元化、教学性质多元化。多元化教学可以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从多个角度或者是系统地进行开拓教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很有优势的学科,其包含的内容丰富。与小学低段相比,小学高段语文不再只是读与写的简单结合,而是囊括知识内容、情感熏陶、能力培养以及深度理解等一系列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也要进行突破,教师应该能够采用全新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对学生们进行能力培养、知识传递以及情感人格的塑造。此外,多元化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开拓学生们的思维,并能够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等等。多元化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多思维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善学生们的单行思维方式, 使学生们能够掌握灵活的思维方式,思维的深度得以加深与加固。现代社会更加需要具有多元化思维的人才, 单一定向的思维方式往往不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掌握语文的教学特点,进行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制定与实施。

四、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制定

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必要的语文知识外,教师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因而,制定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要注重将语文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要素都考虑其中。例如,在理解课文时,教师可以首先分析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让学生理解课文。在此环节中,教师要从多元化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写作题目,让学生养成多元化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五、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施

1、保护学生们高涨的学习情绪: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态度对学习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教师应通过多元化的手段来保护学生们高涨的学习情绪,促使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提高成绩、巩固语文能力。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当下的教学标准,保护学生们高涨的学习情绪,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聆听学生的思维和观点。现阶段的部分语文教师,总是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并没有与学生开展广泛的交流,将自己的思维凌驾于学生的思维之上,未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日后,只有聆听学生的声音,才能更好的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便于开展各种教学工作。第二,在写作等课程中,应脱离课堂的束缚。如果条件允许,可带领学生前往周边山林去写作,帮助学生增强个人的体验,使其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更好的感悟,以此来写出更好的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2、分组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辩论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课程上来分析,辩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在口才上也会有较大的进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主张对学生实施分组组织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为学生设定多元化的辩论题目,不要是总是集中在课本上的一些问题,应放眼世界和社,积极的辩论与学生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时刻拥有较高的学习情绪。第二,分组组织辩论过程中,应良好的划分两组学生的实力,避免造成过于悬殊的情况。学生对辩论的要求,更多的是一种刺激的感受和激愤的心理,教师应在辩论中,不断的帮助学生认清客观事实,并且减少个人的主观臆断,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第三,辩论的结果很重要,学生非常注重结果,教师必须保证公平的裁断,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的去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4篇

多元思维 语文教师 思维品质 教学方法

一、前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可见,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思维的培养作为写作教学的核心要务。高中写作教学按照文体可大致分为记叙文写作教学、说明文写作教学、议论文写作教学三类。“提倡多元思维是语文教育整体的理念,尤其是写作教学的理念”(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因此,通过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多元思维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二、议论文写作与学生多元思维的形成

“议论文是通过论证以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说服读者的文章。它主要诉诸读者的理智,通过充分有力的论证,使自己的见解获得读者的赞同。”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议论文写作训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力。例如,议论文大多围绕一个论点展开,而对于一个论点的分析则能考察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是关于世乒赛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的话题。正对这一话题,拥有多元思维的学生将迅速反映出正反两方面意见的合理性和各自的不足。

三、语文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元思维形成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议论文教学过程中亦如此,教师主体的语文思维品质及其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多元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1.教师的语文思维品质方面

“语文思维品质是语文思维过程当中所形成或应具备的一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思维特征。”教师的语文思维品质体现于教师的语文思维能力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引导学生形成多元思维的前提是教师本身应当具有多元思维。多元思维是一种难得的思维品质,但在我国,一个人多元思维的形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例如,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是家庭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还以高考为主,这便是“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对于教育的影响。从学校教育心理学方面看,教师对于学生的认识也往往陷入“第一印象”和“刻板效应”等误区,也就是说,教师对于学生的认识往往片面化,以偏概全。这也是一种两极思维的表现,“学习好得学生是优生,学习差得学生是差生”往往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标准,这显然具有极大的片面性,陷入两极思维的教师的思维品质较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教学活动。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果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则要以其自身拥有多元思维为前提。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之前,教师主体应当运用发散思维对于话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对于学生针对特定话题自主产生的各类见解进行预见。这是对于教师个体的预见力的一种考验,预见力是语文思维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对语文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思维活动后,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在作出符合一定经验和事实的推测性的思维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般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语文教师本身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也应当是评价语文教师的重要指标。冉正宝先生将语文思维能力分为感悟力、反应力、预见力、转化力、想象力、发散力、适应力、转换力、判断力、概括力、批判力、洞察力等方面。语文教师的语文思维品质体现于教师的语文思维能力之中,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培养自身多方面的思维能力。

2.语文教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主体高水平的语文思维品质是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也是影响学生多元思维形成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师在进行议论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写作构思过程的教学对于学生多元思维的形成的影响最为重要。

构思过程“主要是指从作文动机产生到文章框架基本酝酿成熟的心理过程”。该环节是议论文写作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部分之一,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中生缺乏写作动机,而写作动机的缺乏在于学生思维的僵化。因此,教师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教师首先应当将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和学生思维的激活结合在一起。对于一个议论文写作训练的话题,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生活体验的局限性,将话题与学生有限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作动机激发完成后教师应当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交互主体,在具体指导之前采取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究其原因,在于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高中生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高中生对于事物的认识更趋于完善和深刻,不仅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还能揭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它们对立统一的关系。因而高中生的辩证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地位”。教师应当意识到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因此通过讨论法,利用学生这一课程资源优势,使学生彼此之间形成思维的碰撞,从而使不同的观点生发出来。在讨论结束后,教师通过认证倾听学生讨论形成的不同观点,与自己在备课过程中预见到的观点仔细比对,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分析,对于学生小组形成的观点进科学的点评,而不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主观的臆断评价学生思维的成果。

思维的培养是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谈探讨高中语文课程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影响学生多元思维形成的教师因素旨在引起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视,实际上,语文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细节当中,期待学者和教师继续在微观角度上探讨相关问题,以利于语文教育的兴盛和国家人才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5篇

李旭杰,男,(1986.12),山东平度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研究生。

摘要:当前语文学科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做到因材施教。针对这个困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多元智力理论的启示,初步探索此问题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元智力理论; 因材施教

笔者的访谈对象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已从教9年,现为文学院教育硕士。针对笔者的问题(您在教学中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位老师的回答为:学生类型多种多样,很难把握他们的个性,在教学中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搜集和查阅资料,依据教育心理学中学过的多元智力理论,初步探索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所谓“学生类型多样”指的是学生在心理上的个性差异,包括性格、兴趣、能力等,表现为在学习中主要就是学习方式方法、学习结果上的差异。正因为如此,加上客观上我国班级人数相对较多,教师才难以准确了解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也就难以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进而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至于造成部分学生的“边缘化”和严重的课堂教学不公平。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十分有必要加深对“因材施教”的理解和学习,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帮助教师贯彻因材施教有一定的启发。

一、 多元智力理论

(一)智力的含义

加德纳在他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给出了智力的定义,即“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所需要的能力”。在加德纳看来,智力并非传统智力的定义所指的那样以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而是在实际生活中,面对错综复杂的事物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智力的类型和特点虽然各不相同,但至少具有九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智力是以组合的方式而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是多种智力组合的个体,并且这九中智力在每个学生的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每个学生也都是有个性的个体。只有适当的教育可以使每种智力都能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三)多元智力理论的特点

1.多元性

这九种智力要素是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的,九种智力同等重要,应给予同等的关注,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仅靠某一两种智力是无法完成任务的。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语言、抽象逻辑智力。

2.差异性

尽管每个人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力,但由于受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程度等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人形成了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组合,因此每个人的智力类型各具特征。这表明了,学生之间不存在智力的高低问题,只是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认知方式。

3.开发性

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看来,个体智力的发展受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和制约,人的多元智力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开发。因此,要想帮助一个学生开发其潜能,学校教育的宗旨就是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和多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多种智力,帮助学生发现其优势智力,促进全面发展。

4.实践性

从本质上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也是一种创造能力,因为它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智力和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无例可循的新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及其重要的。

二、 多元智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一)教师要树立尊重差异、各尽其能的学生观

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具有九种智力,只是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适合自己的认知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天才”和“弱智”。教师要树立这样一个信念:每个学生都会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有其特殊的潜力,只要给予恰当的教育,让他们获得平等、全面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

(二)教师应建立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多元智力理论要求教育教学围绕九种智力展开,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发掘和展示其多种智能的情境,给每个学生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个人的潜力,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那么就要增设选修课或组织课外活动等,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智力组合的课程和学习方式。

(三)教师要注重个性化教学

教师依据学生各种智力的特点,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发现他们的智力特长,找到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力求给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机会。

(四)教师应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

首先要对学生发展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探索各种智力评价方法,力图给学生公正和积极的评价。其次,建立“在学中评”的评价机制,即全过程评价制度,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成为学习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 多元智力理论对语文教学因材施教的启示

(一)以内容为导向指导教学

语文教师在每次授课时最好确立一个主题,决定该次授课应着力发展哪些学生的哪些潜能。例如,要发展言语―语言智力,就要重点引导这样的学生多体会文学经典中的高雅语言,反复揣摩字词句,总结语言现象规律和使用技巧等;发展视觉―空间智力和自然观察力,就要把雄峰峻岭、长河落日、秀木繁花等图片插入到教学课件中;要发展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就要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任务的命运和悲欢离合,以达到心灵的陶冶、性情的磨砺。

(二)以学生为中心确立教学方法

要做到因材施教,就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方法。语文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兼顾多领域的学习内容,利用多元智力理论营造有利于多种智力开发的情境,并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的多种智力能协调发展。

(三)及时肯定学习成果,注重综合性、发展性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倾向不同智力的学生以展示的场合和时间,在学生通过其优势智力体验到成功时,要及时对他们的成果进行肯定。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交互化、评价过程的个别化与评价结果的模糊化。

综上所述,作为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成果,多元智力理论为中学语文教师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9)

[3] 刘树仁.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8)

[4] 汪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实施语文因材施教[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

[5] 万学勤.略谈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J].教育探索,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