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

绿化管理论文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园林绿化具有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园林绿化可以调节城市的温度、湿度;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阻滞烟尘、挥发杀菌素;减少噪声等方面的作用。

(2)园林绿化具有绿化环境美化环境的作用。园林绿化可以利用植物的花、果、叶、茎、干枝以及植物的整体形态在考虑其生态习性及综合功能外,通过科学的、合理的、艺术的配置手法,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使之产生律动感和层次感。其次还可将植物配置在建筑、溪瀑、山石等处,以打破其生硬的线条来减少枯寂的气氛,创造出生趣盎然的景象。

(3)园林绿化具有物质生产的作用。园林绿化可因地制宜地栽种一些经济林木,可为社会提供农副产品(如:果品、油料、饲料等)和工业原材料(如木材、油脂、药材、香料等)。

(4)园林绿化具有保持城市可持续利用的作用。人均公共绿地的拥有量和园林绿化的管护水平是城市环境好坏的决定因素。一个城市如果有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并且在绿化建设中创造出高质量的绿地景观,不仅美化净化了环境,还能够更好地开发旅游业,促进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加城市的经济效益。

2攀枝花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不顺,园林职能不能得以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管理体制落后,体制不完善、不健全;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缺乏必要的沟通;绿化用地不规范,绿线划分不明确;职能部门对城市规划的绿地位置及面积不清楚。因此,侵占城市园林绿地的事件时有发生。

2.2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规模发展不同步规划建设部门在园林绿化与基础建设规划方面忽视了城市发展、人口增长、资源保护、环境改善之间的关系。因此,侵占绿地和滥伐树木的现象时有发生,规划绿地也经常被挪作他用。另外,市政基础建设缺乏长远、统一规划,以至于同一路段会发生多次开挖,破坏园林绿化景观的完整统一。

2.3园林行业规范体系不够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严格执行国家的规范标准;园林主管部门未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考核机制。

2.4忽视生态效益,规划设计深度不够攀枝花独特的自然地貌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缓解热岛效应是十分可贵的,但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时,一方面随意性较大,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以至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不协调,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需求。现有的绿地大多数依附于道路附属绿地的连接及道路节点绿化的贯穿,缺乏绿地的整体连贯性。另一方面,有些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一味地倾向于上级领导的喜好,对所采用的植物生态习性并不了解就盲目引用,同时又不尊重自然地貌特征,放弃了园林绿化应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自然和谐的基本原则。受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太多,大量采用未经驯化的外来植物或大面积、大范围地做地形营造,从而造成本土资源的一些浪费且景观效果还不理想,同时也增大了工程造价,且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5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建设管理不到位,招投标不规范目前大多数招投标均采用低价中标,忽视了合理中标的重要性,以至于施工单位为了能中标而大大降低工程报价,中标后则采取一系列降低工程成本的手段来降低工程质量。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按合同所要求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如:建筑垃圾、杂物的外运;填充植物生长所需土壤的厚度、土壤结构的改良、杀菌;土壤中残存杂草的清除;基肥的施放等工作;二是偷梁换柱降低苗木规格和质量,更有甚者,肆意改换植物品种或以次充好,把劣质苗木混入施工现场,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后期所期望的景观效果。三是施工方先按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待工程进入关键节点时,为增加费用,以工期和质量讨价。四是中标方暗自转包给第三方,难以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2.6苗木繁殖基地紧缺,大量外购苗木带来诸多危害攀枝花现有苗木生产繁殖基地短缺,苗木数量和品种远远满足不了绿化建设的需求,因此,80%以上的绿化用苗均从外地购入。外地购入的苗木在植物检疫上把关不严,近几年由引种带进多种病源虫源进入攀枝花。这不仅影响了绿化景观效果,同时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

2.7违背自然规律,无计划,反季节施工攀枝花市正在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积极抓好绿地系统建设、沿江景观打造和视野区荒山绿化整治的同时,却轻视了绿化施工本应按计划分期分步进行,杜绝一切反季节、抢进度的施工方式,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部门往往还是忽视了园林绿化季节性栽植的重要性,从而使得苗木成活率降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8养护管理水平低绿化养护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市民的文明程度。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要本着“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来进行有序管理。但“重建设轻管理”这一现实问题却一直存在。其主要表现在:①绿化养护资金投入不足,且投入不均衡。绿化养护资金较集中于主城区,而在开发区和新建社区的绿化先期建设时资金投入还比较到位,待进入正常的日常养护时资金就被压缩,部分新建绿地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养护要求降低。更有甚者,时间长了就根本无人管理,绿地内杂草丛生,植物大面积因缺水而死亡。②养护队伍严重缺乏技术性人才。由于目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水平较低,社会上不够重视,多数园林专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园林部门从事基层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有养护和管理经验的人员逐年退休,部分岗位人员虽然取得了相关的任职资格,但都是以享受待遇为目的,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有时连病害和虫害都无能准确的作出判断,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植物习性也缺乏了解。③激励机制不健全。事业单位受管理机制的约束,奖惩考核制度不严明、执行不力、随意性较强,部分优秀人才工作起来缺乏激情,还有一部分人当取得了一定的任职资格后就找机会想办法调离该岗位,这些现象都造成了专业岗位人才的“流失”。④园林绿化管理制度不健全。广大市民对绿化工作的认识不够,缺乏激励机制来调动市民“爱绿、护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由于地方法规不健全,导致对毁绿和肆意侵占绿地的事件时有发生。

3加强攀枝花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生态环境的优劣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这个城市经济发展后劲的标识。攀枝花市曾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四川省环境模范城市”等称号。现在又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等目标;攀枝花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阳光资源的优势,使攀枝花市成为一个以花为名、以花为景、特色鲜明的“阳光花城”;成为集运动健康、生态阳光、休闲度假康养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因此,结合攀枝花市园林绿化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攀枝花市总体发展目标,吸收其他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先进理念,合理安排分步实施各类绿地建设,以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3.1科学决策,强化领导,广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

(1)攀枝花市及行业主管部门应以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等为契机,为把攀枝花建设成为集运动健康、生态阳光、休闲康养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的“阳光花城”以及尽快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创造条件。市政各级要从决策程序上形成共识,作出决策,纳入计划,保证实施。

(2)应成立有权威的专门班子抓目标工作,其职责是制定目标规划、组织实施,协调工作中的矛盾、问题,检查、督促区县和行业主管部门完成工作目标。

(3)加大宣传力度。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建设幸福攀枝花的重要手段与载体;是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新闻媒体要把宣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宣传,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将攀枝花市的这个决策变成民心所向的共识,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共建绿色、生态、宜居家园。

(4)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分级分类建立目标责任制,严格按照共建园林城市规划的要求,分别完成行业目标规划,制定出各行业的实施计划。审定完成后,分别与上级签订目标责任书,行业主管部门要与下属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建立健全督办制度。要把该项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纳入议事日程,并作为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考核内容,实行奖惩。

(5)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坚持德才兼备,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对现有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和职责进行整合,明确责任主体,减少工作交叉,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将实用型人才安排在生产一线以便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2健全法规,规范园林绿化市场,推动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

(1)制定和完善配套的行政法规。修定《攀枝花市城市园林绿化实施办法》,制定《攀枝花市城市公园和城市景观保护管理办法》、《攀枝花市园林工程和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同时编制《攀枝花市建筑物屋顶、阳台绿化种植设计规范》,《攀枝花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等技术规范。

(2)严格执法,进一步理顺体制。不论是规划、检查、验收都应在园林行业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统一组织下进行,严格检查规划落实情况,任何部门都必须承担绿化责任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如遇建设需要确需变更时,应报市政府批准。规划的公共绿地要由政府划为禁建区,保证绿地永久发展,禁止在规划绿地范围内修建建筑物或改为它用。加强园林绿化监察队伍建设,提高素质,依法护绿兴绿。

(3)规范园林绿化市场,推动园林绿化产业依法有序健康发展。执行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单位资质审查制度,对无资质资格设计的园林绿化工程不予批准报建,凡不按程序进行报建和无资质资格企业施工的工程不予验收。规范育苗技术标准,重点扶持繁育适合攀枝花的优良品种,优质苗木、彩叶植物等绿化材料。严格把关,加强植物检疫,禁止劣质和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绿化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3.3改革园林管理体制,推进园林绿化建设

(1)加强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宏观调控职能。健全行业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行业法规,依法代表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实施管理,行使执法、监督和行业固有资产的管理。

(2)加强对公园、苗圃、园林建设等公益,生产和经营单位的管理,理顺关系,分类经营,形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园林管理体制。

(3)尽快形成和完善园林绿化市场体系。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要打破行业垄断格局,充分利用行政和行业管理手段推动建立园林绿化市场,提倡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兴绿建园,制定管养政策,鼓励公平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加速攀枝花市园林绿化建设。

3.4加强养护管理,确保绿地长期效能的发挥

(1)完善绿化养护管理质量体系。健全养护管理制度,确保绿地养护管理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2)实施分类管理制度。健全重点地段,重点区域的绿地养护管理。在城市的主要街道、街头绿地、广场以及进入攀枝花市过境公路两边的绿地、立交桥绿地、公园等地段选择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人员进行养护管理,确保主城区内的绿地成为“阳光花城”的靓点。

(3)加大技术力量的投入,提高养护管理水平。要培养和建立一支技术全面有责任心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专业队伍。针对目前养护管理人员总体专业技术水平差、责任心不强、技术粗放且不热爱绿化行业的现状。首先应加强对职工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其次,严格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对在考核中达不到所持资格的基本要求则不予聘用在该岗位工作,同时遴选出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懂专业、热爱园林绿化的技术人员。即:一是懂管理的专业领导,二是复合型的设计人员,三是懂专业的管理人员,四是操作技能娴熟的一线专业骨干。尽快建立一支符合攀枝花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养护管理专业队伍。

(4)实施专业养护和养护市场化相结合的养护管理体制,以适应城市绿化养护管理任务不断增加,而事业单位职工自然减员不增员的现状。一是对养护管理要求高、且管理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的绿地实施专业队伍管护;二是对养护要求不高、管理难度和技术含量不高且离城区相对较远的绿地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推向社会,私企中标后与园林主管部门签订养护管理合同,这样可有效降低管护成本。

3.5科技创新,努力提高规划设计水平,突出文化品位和地方特色

(1)作为园林行业的主管部门应依靠科技进步办好园林科研所,推广科学技术成果,重点在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配置、园林树木花卉选择和引种栽培及驯化、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研究,努力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率,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加快攀枝花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园林的绿化管理是为了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做好园林绿化可以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作为园林绿化管理人员,首先要有服务意识,才能在创新园林和绿化的管理方面做好。不论是园林管理人员,还是园林的养护工人,都要做到尽职尽责,保持足够的责任心对待绿化工作,才能在创新园林管理以及绿化管理的工作中做出成绩。

2绿化管理制度

在绿化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绿化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遵守管理制度进行。制定管理制度的目的,一方面要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人,让每位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另一方面为绿化管理工作人员提供了工作细则,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依,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怎么去做,并且让所有人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避免工作中出现混乱。

2.1日常管理与养护

创新园林的管理与公共绿化管理工作较为系统,虽然繁多,但是可以归类为几个部分:草坪、乔木、灌木、树木等绿化部分的浇水、施肥、修剪、松土、杂草处理、遭破坏土地的修复、草地的平整以及卫生设施的建设,还有各个街道的绿化建设的保养、维护和修补。不同的植被品种需要进行划分,针对每种植物制定不同的维护方案,针对其生长特点,严格遵守每种植物的维护方案进行修剪以及除草等工序;浇水、施肥、喷洒农药等工作也要按照不同树种规定的时间频率进行。在工作中需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对不够合理的部分进行反思并且提高,积极开拓更加科学的新型绿化管理工作方式。在绿化建设的过程中,会引进一些新的植物品种,对于新品种一定要采取针对性的新管理方式,需要全面掌握新型品种的生长习性以及各方面特点,针对性加以维护。对于养护工作的管理需要不断提高其水平,并且对于新树种要加强培育,保证其健康生长。加强日常管理以及养护工作,可以大大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2.2提高树木成活率

昆明市对于其绿化管理以及养护定期进行集中检查,通过检查统计出死亡植株、损伤植株以及缺失的植株,还有被损伤的草地部分,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统一处理,对缺失的植株进行及时补栽,对于死亡植株进行更换,保证绿化工程的完善度。在我市的绿化管理工作中,通过制定“划片分析”以及“按岗定责”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对一线的实际操作人员提出了要求,在树木移植过程中,划线、起苗、修剪、运输、假植、挖穴、定植和浇水等过程都要严格按照技术规定进行操作。在气温回升较快的年份,回升较快的气温导致缩短了绿化工程进行的最佳时间,所以树木移栽的难度增大,尤其是常绿针叶树木的带土移植。所以,为了赶在最适宜时间段内做好移植工作,必须最大限度的缩短工期,同时也要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这就对绿化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在移植期间,绿化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吃苦耐劳,加班完成分内工作。在加快工作效率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的是水车发挥其浇灌的作用,这就要提升对水车运行的管理力度,随时反馈水车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状况,是水车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做到满负荷运作。对昆明市的绿化管理工作实例进行反思总结,可以得出结论,优秀的绿化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园林的养护效率。

3增加宣传力度

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市民没有强烈的保护绿化设施的意识,就会导致很多公共绿化以及园林遭到破坏,非常不利于绿化管理工作的进行。必须普及保护公共绿化的知识,制定相关条例进行约束,让市民自觉进行绿化的保护,不破坏公共绿化及园林,并且互相监督,保护绿化设施。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绿化管理工作,保证公共绿化的完好,可以减少修复工作的投入。

4结束语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忽视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重视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知识比较单一,工作不全面,“有证没证都能干,干好干坏一个样”,使好多工程发生质量问题等。管理职责不明确,工程变更频率高,管理人员不仅对承包工程预算控制力削弱,而且根据图纸结合每个工程实际情况的论证不够,实地勘察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工程变更预算不断增加,造成工程成本增加,进而就有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降低。

2加强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2.1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开展思想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施工管理部门要抓好现场管理人员的学习和教育工作,使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职责。制定现场管理工作约束、奖罚机制,制定现场管理工作标准,制定现场管理工作检查考核办法。通过制度和工作机制使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能够守则、遵纪,按程序办事,按规定办事,切实履行管理职责,为国家负责、为单位负责、为工程负责、为自己负责,把现场管理工作做好。

2.2调动项目部管理人员的自觉性,提高主动管理意识制定工程质量评定及节约工程费用的奖励办法并及时兑现,是调动管理人员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成本费用的关键。奖励办法要制定的详细具体,而且要根据工作岗位、责任大小、工作量大小区分为不同档次,让每个人都心里明白。项目经理要将工程项目质量要求和成本目标分解到项目部的每一个管理成员,各负其责。项目经理和每个管理者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局面,共同讨论如何管理才能提高工程质量,并能降低工程项目成本,使每个项目管理人员深感自己在施工管理中的责任,以及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对自己的利益关系。只有靠大家共同努力,积极主动地实施项目施工管理,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2.3调动施工班组长的管理指挥能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劳动效率施工班组长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施工班组长始终指挥着各自的施工人员实际操作作业,操作工人的劳动效率直接影响着当天的工程进度,材料的损耗,甚至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施工班组长具有第一重要因素,因为只有施工班组长认识到工程质量,及工程成本管理的具体要求和实际重要性,才能直接影响和带动施工人员共同参与工程管理。如减少偷懒现象,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合理安排工序,合理使用材料,节约原材料,积极赶超工程进度,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等。

2.4强化工程预算控制制度,加强数据采集、保管、使用工作,保证现场管理工作有理有据工程预算管理要按一定的管理层次划分权限,以项目、金额予以明确。特别是对项目部所提供的最基础数据,在使用时应采用“提”、“用”分离机制和审批权限区分办法,以达到科学决策、减少失误、合理控制预算的目的。现场管理人员要根据图纸结合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证,到施工现场实地勘察。对确实需要变更的,应先将现场拍照留底,变更后的项目同样要记录,做好现场签证工作,防止出现漏洞,增大工程开支。要想把一项工程做到既好又能节约资金,关键就是现场管理及基础工作要做到位。首先是工程的预算,有了工程预算,才能掌控该工程的开支;才能为领导决策及具体工程施工提供依据;才能根据资金和工程要求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要遵循全面的工程现场管理,突出重点的原则,努力加大管理力度,提出工程质量的要求。为此,就要加强现场施工工作的管理,严格按图施工,不该变更的尽量不出变更,可变可不变的尽量不变。促进按图施工的科学性,按图施工的规范性,维护现场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工程在施工中,要做到事前跟着预算走,在执行中发挥管理职能,要严格管理现场施工工作的全部过程。加强监理人员管理,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从不同的角度承担起管理的职责,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

2.5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抓好业务培训,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加强管理工作,发挥施工管理在整个工程中的作用,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强,具有权威性的管理人员队伍。目前,在绿化工程施工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要严格进行业务培训,把好发证关,使管理工作走入正常的轨道。

3结语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绿色文化;绿色形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6―0027―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经济席卷全球,并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经营管理思想与生产方式。企业绿色文化管理的思想与方法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研究的新理念和新领域。企业绿色文化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从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以绿色理念为文化价值观和经营哲学,以绿色消费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绿色制度和策略,满足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绿色需求,来实现企业经济目标与社会整体目标的统一。

企业绿色文化的管理体系包括三个层面:精神层、行为层、形象层。精神层包括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价值理念,在整个企业绿色文化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部位;行为层包括企业制度及员工行为等一系列内容,在整个企业绿色文化管理体系中处于中介部位,它在精神层的指导下进行活动;形象层包括企业家、员工、环境、标志、产品广告及包装等一系列形象设计,在整个企业绿色文化管理体系中处于表层部位。

一、确立企业绿色精神文化

企业绿色精神文化在企业绿色文化管理系统中处于灵魂和核心的位置。从企业文化管理实践看来,在企业绿色精神文化建设这一子系统中,确立企业绿色价值观、企业绿色精神、企业绿色目标、企业绿色经营哲学等都是其重要内容。

1.企业绿色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是企业人格化的产物。企业绿色价值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确立企业与自然和谐共处、协同进化的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无论是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绿色企业发展规律来看,生态自然观都是企业在绿色文明时代到来时必然选择的一种优秀的价值观。同时,可持续发展观是企业与人类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科学的价值观。(2)确立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契合的生态科技观。生态科技观主张科技的运用不仅要从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完善和健康出发,注重人的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要求科技运用与生态环境相容。对在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既要进行科学和技术上的分析与理解,又要进行价值和意义上的判断和评价,尤其要重视科学技术自身包含的人文意蕴和科学技术合理运用的道德价值。(3)确立生存境界的自我完善与对环境的现实关切紧密结合的生态实践观。生态实践观主张积极参与变革人类生产技术方式和生产工艺的实践,努力改变不利于生态环境恢复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主动投身于保护物种、保护环境的各种绿色运动,切实促进回归自然目标的逐步实现。

2.企业绿色精神

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它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表达,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精神的形成,依赖于企业全体员工的文化认同、认识认同和动作协同。在一个企业里,建立一种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并将其深植于每个员工的头脑中,使之成为每个员工的共识,成为每个员工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这是企业精神得以发扬光大的前提条件和实践基础。企业绿色精神应该突出企业绿色环保精神、绿色健康精神、绿色发展精神。

3.企业绿色目标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确立企业目标,这个目标不是一般性生产目标、经营目标、利润目标等单项多层次目标,而是企业的最高目标。企业最高目标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是全体员工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只有确立了最高目标,才能够确立整个的目标体系。企业绿色目标应该有:生产安全、健康的绿色消费品,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攻克技术障碍,使企业绿色产品达到国际绿色行业标准;不断创新,创造属于自己的绿色品牌,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绿色浪潮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等。

4.企业绿色经营宗旨

企业绿色经营管理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需求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企业管理方式。因而,企业绿色经营宗旨应该集中体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同时,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从而产生绿色效益。

5.企业绿色管理理念

所谓管理理念,就是指企业经营者和全体员工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在企业绿色管理中,必须突出和体现绿色营销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品牌理念以及全球化理念等绿色管理理念的鲜明特征。

二、完善企业绿色行为文化

企业绿色行为文化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对内行为规范和对外行为规范。对内的行为规范,使企业所遵从的“绿色”、“健康”、“环保”等价值理念得到员工的认同,以创造一个和谐的有凝聚力的内部经营环境;对外的行为规范,通过一系列对外的绿色策划宣传、绿色营销行为,使企业的形象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以创造一个理想的对外经营环境。根据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来看,企业绿色行为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绿色企业道德规范

企业的道德规范,除了包括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认同并在实际处理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善恶标准的道德原则外,主要指企业应该遵从的社会道德准则。绿色企业道德规范主要强调绿色发展道德观,就是无公害无污染地进行生产、发展经济,使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这是以“世界整体”为单元的发展理念,是以整体性为根本原则的人类一体思想。企业要走绿色发展路线,就必须坚持绿色发展道德观,用这种道德观去规范企业行为,做到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去关注整个社会,创造绿色效益。

2.行业绿色制度规范

当前,绿色生产将愈来愈体现全球化的特征和趋势,因此,遵从行业制度,规范企业生产和经营行为成为绿色企业保持其长久生命力的有力武器,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环境管理标准技术委员(S10/TC207),将环境管理工作纳入国际标准化轨道,颁布了IS014000系列环保认证标准。这一由国际公认的权威组织建立起来的统一评价标准,成为全球绿色生产企业努力争取想要达到的重要行业制度规范。另外,绿色会计制度和绿色审计制度成为绿色行业又一制度规范。

3.绿色企业员工行为规范

员工行为规范也称员工行为准则,指在同一个企业之中,所有员工具有的一些共同的行为特

点和工作生活习惯。它包括仪容仪表、岗位纪律、工作程序、待人接物、环境卫生、安全维护、素质修养等。绿色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应该突出绿色行业特征,无论是员工着装,还是工作流程都要做到环保、卫生、整洁。

4.企业绿色服务行为规范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在企业营销中作用的日渐增强,建立企业绿色服务行为规范成为绿色企业实现其绿色营销终极价值必不可少的途径。企业绿色服务行为规范包括建立绿色服务渠道,售前、售后绿色营销服务,废旧产品回收再处理,等等。

5.企业绿色教育培训规范

企业绿色教育培训突出教育培训的内容在于绿色理念、绿色生产知识、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方面的知识,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增强企业员工的绿色意识和能力。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三、塑造企业绿色形象文化

绿色是21世纪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色调,以绿色为特色塑造企业形象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新的选择,绿色企业形象是新经济时代的最佳企业形象。塑造企业绿色形象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绿色产品形象

一个企业形象如何,归根结底要看这个企业的产品。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建立良好企业形象的核心内容。绿色产品形象的塑造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绿色产品内层形象塑造,即产品的使用价值如何。它要从产品设计开始,包括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过程的确定,包装与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及产品废弃物的处理等各个环节,要综合考虑环保、无污染、安全等因素。同时,绿色产品的生产过程应该是“一种清洁生产”,以确保产品真正的绿色化,让消费者放心地使用。其次是绿色产品中层形象塑造,即产品的外观标识形象,包括产品的外观设计、包装、商品标识等各方面。产品标识、名称设计要符合绿色标志的要求,包装选择易分解、无毒害的绿色包装。最后是绿色产品营销服务形象,主要指售后服务状况。

2.企业绿色营销形象

绿色营销要求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消费者和企业自身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将四者利益结合起来,遵循社会的道德规范,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绿色形象的塑造要强调营销组合中的绿色因素:一要注重绿色消费需求的调查与引导;二要注重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符合绿色标志的绿色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三要制定绿色价格,选择绿色销售渠道,提高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四要开展绿色产品的分销与促销活动,有效地实施绿色营销策略;五要通过试用样品、知识竞赛、赠送礼品、产品保证等形式来鼓励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以提升企业绿色形象。

3.企业绿色环境形象

企业环境形象是指公众对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空间和条件的情感体验,即总体印象和评价。企业绿色环境形象是企业绿色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定侧面反映了企业绿色文明程度。企业绿色环境形象的目标是:注重全方位美化,塑造一种优美高雅、整齐有序、个性鲜明的企业环境。其中包括:一是院落或厂区的美化和绿化;二是办公室或生产车间内部的整洁有序;三是企业建筑群落的艺术风格和特征设计精美;四是庭院里各种装饰或雕塑具有创意和特色;五是企业区域内废水、废气、废渣治理有成效,等等。

4.企业绿色媒介形象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根据绿化工程的实际,有必要让工程造价管理介入绿化工程实施各阶段中,做到项目全过程覆盖,以争取投资控制的主动。主要做法包括:

(一)建立适时的项目全过程介入机制

一是加大对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视力度,将其视为工程造价控制的源头。对绿化重点项目,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立项阶段就配合主管部门积极参与到对投资机会的研究和初评价中来。通过主动查找和比较以往临近区域、类似项目的各方面资料和评价经验,尽量完善估算办法和手段,使对项目投资时机的选择和项目投资估算分析结果较为客观可靠,为设计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加强对绿化项目设计文件的审核工作。不断提高造价人员对绿化设计文件审核的重视程度,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特别注意加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征地、水源、供电、运输、环保等影响工程项目造价外部情况数据文件的搜集力度,并确保数据文件详实可信。以便将可能发生的额外投资一并在方案中考虑。与此同时,选派具有多年绿化结算和项目后评价经验的造价人员,参与到设计文件审定中来,与设田甜黑龙江省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园林绿化公司163000计和建设单位人员一道选择适于本地区气候,满足经济性、实用性和美观,并易于日后养护管理的植物品种和栽植形式,从而使设计方案不断优化。三是主动参与到绿化施工过程管理,配合项目部控制投资使用。在绿化工程施工阶段投资节约的余地已经很小,但浪费的可能性却很大,因此应选派专人主动参与到绿化施工过程管理中,配合建设单位控制投资使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四是参与施工过程管理的造价人员最终参与工程结算审核。由于结算审核人员参与了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对工程总体布局、施工现场和施工过程有所熟悉把握,审核工作有理有据,这大大提高了造价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建立健全设计标准体系

应依据绿化设计相关标准,结合和本地市规划区域等级的不同,制定相应绿化设计标准,实现限额设计。标准的制定应规范主要园林应用形式,但不禁锢思维创新;规范植物配植方法,但倡导艺术表现的多样;规范植物品种选择,但鼓励小范围引种驯化尝试;规范施工步骤,但更重视因地制宜。这样可从根本上解决了衡量绿化水平标准不一的问题,避免了在非重点区域绿化投资过大导致浪费,或重点地区绿化投资不足造成重复建设情况的出现。

(三)建立设计变更控制程序

绿化工程全过程管理的设计变更都是通过技术联络审批的方式达成的,以往结算中技术联络理由不充分或竣工后补办技术联络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施工中对增加费用额度的判断,主要是通过项目经理或设计人员进行经验估算,由于他们对各时期物资价格及各项费率不能及时准确掌握,费用估算结果同实际费用发生额差异非常大,给后期投资调整和工程竣工结算带来困难。因此控制设计变更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技术联络的审批程序,并遵照严格执行。要求务必做到先审批后实施,严禁通过技术联络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严禁结算审核时补办设计联络手续,对施工单位和施工管理部门未及时到造价管理部门进行设计联络费用核定,影响投资或合同价款调整的项目,造价管理部门在办理工程结算时将给予施工单位相应处罚。

二、结论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成立于1998年上海浦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建委获准成立的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管理公司中唯一区属企业。2000年初,公司率先通过了上海市建设管理行业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目前业务经营范围涉及绿化、市政基础建设、轨道交通、公共建筑、环保环卫及水务等诸多领域。公司自成立立伊始,在市绿化局及新区环保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经过多年浦东开发的锻炼,公司在绿化项目建设管理中积聚了一定的资源和经验,并先后获得1999—2000及2001-2002年度“上海市绿化先进集体”的称号。承担建设管理的绿化工程项目多次获得区、市级行业奖项,其中3次荣获上海市市政金奖,5次荣获上海市“园林杯”优质工程。截止到目前为止,公司累积承担绿化建设项目88项,绿化面积达791万平方米,投资额达47460多万元。

1999年,南干线绿化工程是当时浦东绿化建设史上线路最长、一次性投资最大的绿化项目,也是公司成立以来的首个重大绿化项目。公司在没有任何现有绿化项目管理模式套用的情况下,从抓内部规范管理、抓监理管理、抓施工管理入手,做到科学、严格、规范。先后出台了《绿化监理工作管理办法》、《绿化监理工作考核细则》、《绿化工程阶段质量评定细则》等建设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克服了土壤质量差、夏季高温、台风和暴雨等不利因素,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

2000年罗山路延长线开工,该工程北起龙阳路,南接环南一大道,全长7.066公里,绿化总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2432万元。在该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公司尝试着在景观和特色道路绿化上下工夫,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和多次修改,采用了12个竹类品种,总计40万余枝,成为浦东继世纪大道之后的又一条景观特色道路——竹林之路。同时,大胆地运用天然卵石制作桥铭牌,使功能与景观巧妙地结合,与竹相配成为一景。此外,出台了《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办法》,细化了苗木养护技术规范,真正做到了“三分种、七分养”。

同年施工的张家浜整治一期工程的建设拉开了浦东新区河道综合整治的序幕。一期绿化面积9.95万平方米,绿化总投资782.82万元。公司首次提出了建设景观河道的目标,将景观与河道整治结合起来,形成了集绿化、防汛、休闲、航运、娱乐、水环境建设为一体的河道综合整治项目。该项目荣获全国市政金奖和人类居住环境范例奖。

2000年竣工的金科北路绿化工程,作为东郊宾馆配套项目,尽管规模不大(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造价223万元),但其重要性有目共睹。在该项目的建设管理中,我们对大规格雪松、香樟的种植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从苗木选择、树穴的处理到种植后的修剪、绑扎、养护等环节均进行了全过程监控,全线苗木成活率达到了99%。

2001年-2002年作为市政府2号重大工程的外环线(浦东段)二期道路绿化工程再次刷新浦东道路绿化建设之最。该工程全长33公里,绿化总面积204.4万平方米,绿化总投资1.18亿元。公司根据外环线的功能与外环林带的关系将该条道路绿化设计主题确定为“森林之路”,并首次在道路绿化中引入雕塑、水车、景石等园林小品,为道路景观增加了野趣。同时中央分隔带的大量香樟和桂花的种植,更点名了“森林之路”的主题。在该项目的建设管理过程中,除了规范和强化公司已有的管理措施之外,加强了对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的管理力度,同时在绿化工程首次试行了网络化管理,为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科技手段的创新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3年被喻为浦东第二条景观大道的东方路建设工程北起其昌栈码头,至南龙阳路,全程长5.17公里,绿化面积45425平方米,投资1222万元。在设计中将东方文化底蕴和内涵纳入其中,将交通、休闲和景观融为一体,通过雕塑和小品手法,将设计主题得以很好的体现。同时还运用了大量的花境植物,体现了景观道路的丰富多彩。

同期实施的罗山路——龙阳路立交项目是浦东最大的立交项目,该工程绿化面积236568平方米,投资1755万元,通过对地形、水体、小品、景石、植物的灵活布置和周边环境的巧妙融合,体现了立交高尚、现代的绿化景观特色。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绿化管理模式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

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就是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使工程的实施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立功竞赛及进度等投控各方面得到最佳的控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只有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最终的管理目的。

我公司从1998年成立至今,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过程中从无到有,从简单到详细,逐步形成了一套大型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操作模式。

1、从自身抓起,做好建设单位的管理规范。

建设单位作为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总管”,其管理层的结构,管理的方式、方法、管理人员的素质、思路将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好坏,因此作为建设单位,在绿化项目管理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摆正管理者的位置,提高管理者的素质,理顺管理者的思路,统一管理者的思想,树立管理者的威信。项目的管理实际是一种对人的管理,而作为建设单位的管理者,只有从自身着手,形成规矩,方可形成规范榜样,使管理得到进一步落实。

(2)明确规范章程,建立管理制度,使管理有据可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绿化项目的工程管理,建设单位应从一开始就明确有关要求和制度,如付款方式,奖罚方式等,并严格执行,做到以理服人。

(3)分清职责,逐级考核,为各级管理者创造发挥的空间。作为建设单位的管理者,应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避免越俎代庖现象,调动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管理者的积极性。

2、发挥设计者的潜力,强化现场服务和操作流程。

一份好的设计图纸是一个优质工程的先决条件,设计是否有新意、绿化配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成败。因此,在设计方面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潜力。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制图,一个成功的项目设计应具备一定的主题和构思,并通过合理的手法加以体现。因此,在作好沟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设计者的的潜力,避免瞎指挥的现象。

(2)责任到位,强化现场服务。使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图纸,真正做到“化蓝图为现实”。

(3)严格图纸会审制度,牢牢把握事前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施工返工。

(4)设计变更有依有据。为作好投资控制,强调设计变更依据,确立相应的操作流程,避免变动图纸的随意性。

(5)共同参与质量检查,及时作好沟通。通过对现场的了解,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日后得以改进。

、加强监理的选择和管理,提高监理积极性。

监理单位作为在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的作用。监理组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投控等诸多方面,因此在监理的管理上力求作到以下几点:

(1)注重总监和现场监理的考核与选择。总监到位率必须在80%以上,在人员上保证监理工作的管理质量。

(2)制定切合实际的监理考核办法和细则。定期进行考核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使监理工作有章可循,并以此作为今后项目选择监理的重要依据。

(3)将监理纳入立功竞赛的考核范围。通过竞赛,增加监理的竞争意识,促进监理队伍的健康发展。

4、提高施工单位素质,规范施工单位行为。

施工单位作为绿化项目的具体操作者,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建设单位服务的对象。

(1)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使施工单位的认识统一到工程管理中来。

①组织培训。由于施工单位的素质不一,特别是项目经理的层次差异较大,建设单位通过培训的方式,如内业资料培训、施工技术培训等使参建人员素质得以提高。

②明确施工要求和计划。通过交底、例会、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明确建设方的要求和计划,使施工单位能跟上建设单位的节奏,作到步令统一。

③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和办法。通过制定对人员、设备、土壤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中耕除草、修剪工作、植保工作、防台防汛、成活率、景观效果、文明施工、技术措施等要求使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科学规范。

④建立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工程款挂钩,做到奖优罚劣,给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促动。

(2)注重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从源头控制问题的发生。

①对土方采取一票否决制,建立土方监督员制度,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和地形处理,确保土方质量。

②建立苗木质量的三抽检制度。从苗源地开始把关,确保苗木质量。

③拟订苗木的种植及相关技术措施细则。通过制定《苗木种植技术要求》、《特殊苗木种植技术要求》等,确保苗木在采购、运输、种植、养护、绑扎等方面的规范运作,确保种植后的景观效果。

④拟订养护管理要求及考核制度。使施工单位认清养护的重要性,加强苗木后期的养护工作。

⑤制定病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制度。将病虫害的发生控制在早期,避免大规模病虫害发生带来的损失。

⑥合理安排交叉施工工序。做好与市政、管线等单位的配合协调工作,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

三、围绕创新,提升绿化工程建设管理的水平。

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是没有生命力的。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根据不同项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使绿化项目的管理的模式更具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1、设计创新是建设管理中的前提。

任何优质的项目,首先要在设计上下工夫,作为项目实施的技术前期工作之一,设计方案的确立需通过设计方、建设方以及专家和领导的修改和论证,而一旦方案主题确立后,施工图的设计更应根据现场情况,因地制宜地落实设计意图,设计是否能夺人眼目是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如罗山路延长线在设计时考虑两侧绿带较窄,且有大量的地下管线,不适宜种植大乔木,为达到两侧绿荫的效果,通过数次修改而选择了种植根系较浅的竹类品种。又如外环线,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快速道路中大量种植成型灌木,既需要大量的修剪人力,又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中隔带和3米路肩上以大香樟、大桂花、大合欢及大雪松等乔木为骨架,形成了“森林之路”的雏形。又如张家浜一期工程,在设计中围绕水体做文章,利用自然河道,将绿化、休闲巧妙融合,充分展现了河道绿化的景观特色。

2、管理创新是建设管理中的基础。

作为建设单位负责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移交直至审计的全过程,其管理的观念和方法至关重要。首先应从管理的思路上进行创新。实践证明拘泥于一种一成不变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时代在变,对管理的要求也不断在变。思路创新则来源于多年的管理总结,来源于对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学习和提炼。其次,管理的方式也应进行创新。从被动到主动、从简单到规范、从松散到科学。只有将管理的方式更具适应性,才能将管理者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此外,由于社会新科技产品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因此在管理的手段中也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如网络化的运用,由于其管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英特网上可随时随地查阅和处理文件、信息和指令,使管理者从繁琐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向无纸化管理迈进。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参建方相互制约和监督,避免了主观愿意的影响,创造了全新的工作方法。

3、技术创新是建设管理中的保障。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结合西部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与目前社会经济状况,将传统大树移植经验与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在移植前1~2年进行回根处理,移植时对树穴和根际周围喷洒生根粉、微生物菌肥、保水剂,地上部喷施防蒸腾剂、吊针输液等先进技术,可大幅度地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

大树移植是指移植胸径在10cm以上,高度在4m以上(但对具体的树种来说,也可有不同的规格),且维持树木冠形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大乔木。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大树移植的主要技术环节:

1移植前的准备

1.1制定移植方案

目前大树移植已成为城镇园林绿化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移植成活状况直接影响到绿化工程的效果和效益。移植前必须精心策划制定出周密的移植方案。

1.2树种及规格选择

根据园林绿化施工的要求,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确定好树种、品种规格。规格包括胸径、树高、冠幅、树形、花色、树势等。树种不同移植难易程度不同,一般乡土树种、经过移植和人工培育比异地树种、野生树种容易成活,树龄越大成活越难,选择时不要盲目求新求大。根据确定好的树种、品种和规格,通过多渠道联系和实地考察及成本分析确定好树种的来源,并落实到具体树木。

1.3对确定移植的树木进行“回根处理”

树木回根属于大树预掘工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树木回根是提高树木移植成活率的主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在移植前1~2年的春季或秋季,以树干为中心,以2.50~3倍胸径为半径划一个圆或方形,在其外测挖30~40cm宽的沟(其深度则视根系分布而定,一般为50~80cm),较粗的根采用锋利的锯或剪切断,然后回填表土,分层踩实,浇水,经过1~2个月便会在沟内长出许多须根。回根一般应分两次进行,以免一次断根使树木生命受影响或出现死亡现象,通常在第1年春季选择树木的东、西两方位挖掘断根,秋季再以同样的方法挖掘另外的两面,或保留大根但环剥根皮的方法,到第2年时,在四周沟中均长满了须根,这时便可移走。

1.4多次移栽

对较为名贵和较难移植的树木,或距离较远的地方,还可采用5~8年的时间就近多次移植的方法(称为熟货),或逐步向移植地过渡移植的办法,以进一步促进须根发展和适应定植地环境,确保成活后,再行定植。

1.5按移植规划挖好定植穴

根据绿化工程要求做出详细的种树规划图,确定好定植点,并根据移植大树的规格挖好定植穴。定植穴规格应大于土球的规格,一般坑径大于土球直径40cm,坑深大于土球高度20cm。遇土质不好时,应加大树坑规格并进行换土。

1.6其它准备工作

勘测运输线路、准备好运输设备(如:汽车、吊车)、工具及材料。

2大树移植过程

2.1确定大树栽植季节和移植的时期

大树栽植应选在最适合栽植的季节进行。一般常绿树应在4月中旬前栽植,落叶树在3月下旬完成栽植,针叶树则可在秋季进行。同时还应注意选择最适天气,即阴而无雨,晴而无风的天气进行。大树宜选择在傍晚或夜晚移植,因为在白天移植时,加速根生长的根际微生物易受阳光辐射的伤害,甚至死亡。例如松树在暗光下移植成活率明显提高。

春季以后尤其是盛夏季节,由于树木蒸腾量大,移植大树不易成活,如果移植必须加大土球,加强修剪、遮荫、保湿也可成活,但费用加大。雨季可带土移植一些针叶树种,由于空气湿度大也可成活。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的深秋,树体地上部处于休眠状态,也可进行大树移植。

2.2大树修剪及树体处理

影响大树栽植成活的关键是水分的供应和消耗是否平衡。为了减少水分蒸腾,移植前需对大树进行树冠修剪。一般以疏枝为主,短截为辅。修剪强度应根据树木种类、移植时间、萌芽能力而定。一般常绿树可轻剪,落叶乔木树宜重剪,一般剪掉全部枝叶的1/3~1/2;多数针叶树应轻剪;再生能力强的、生长速度快的树种、反季节栽植的可适当重剪;反之可小些。对某些特定的树种还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剪,如红枫、白玉兰等,只要剪除枯枝、病虫枝、扰乱树形的枝条。这样,既不改变原有的树形,又能保证树木的成活率。若带土球移植的不用进行根部修剪;裸根移植的应尽量多保留根系,并对根系进行整理,剪掉断根、枯根、烂根,短截无细根的主根,并加大树冠的修剪量。

移植大树的树体处理:起树前还应清洁树干周围2~3m,对大树要用三根支柱进行支撑以防倒伏引起工伤事故及损坏树木。成批移植大树时,还要对树木进行编号和定向,在树干上标定南北方向,使其移植后仍能保持原方位,以满足对避荫及阳光的需求。

2.3大树挖掘和包装

国内目前普遍是人工挖掘,采用“软材包装移植法”,它适用于树木胸径为10~15cm或稍大的常绿乔木,挖掘圆形土球,用蒲包、草片或塑编材料加草绳包装。而对树木的胸径为15~25cm的常绿乔木可采用“木箱包装移植法”,往往挖掘成方形土台。落叶乔木一般采用休眠期树冠重剪,尽量保留较大较多根系的裸根移植法。大树移植时,必须尽量加大土球,一般按树木胸径的6~8倍挖掘土球或方形土台进行包装,以尽量多保留根系。

2.4大树的吊运

一般采用起重机或滑车吊装,汽车运输的办法完成。树木装进汽车时,要使树冠向着汽车尾部,根部土块靠近驾驶室。树干包上柔软材料放在木架上,用软(草)绳扎紧,树冠也要用软绳适当缠拢,土块下垫木板,然后用绳子将土块缚紧在车厢两侧。无论是装、运、卸时都要保证不损伤树干和树冠以及根部土块。非适宜季节吊运时还应注意遮荫、补水保湿,减少树体水分蒸发。

2.5大树定植

大树运到后必须尽快定植。首先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将大树轻轻斜吊于定植穴内,然后进行以下工作:

喷药:对树干、根部的大伤口(横断面切口))涂敷——愈伤涂膜剂,促进伤口快速愈合,防伤口腐烂;比如用ABT生根粉300~500mg/kg、根动力1号200倍、微生物肥料、杀菌剂1500倍的药液喷施在树穴、土球上,以增强根系活力、快速生根。

撒保水剂:干旱地区还可在树穴内撒保水剂;在树体上喷施防蒸腾剂。

扶正树干:撤除缠扎树冠的绳子,配合吊车,将树冠立起扶正,移动和调整树冠方位,要尽量符合原来的朝向。撤除土球外包扎的绳包或箱板(草片等易烂软包装可不撤除,以防土球散开)。

填土:要分层夯实,并保证定植深度适宜,干旱地区把土球全埋于地下、多雨地区使土球高出地而20cm左右。

浇水:做好拦水树盘,浇足定根水。

3树移植后的养护

3.1支撑树干

大树移植后必须进行树体固定,一般采用三柱支架固定法,将树体牢固支撑,以防止风把树冠吹歪。同时,可确保根系稳固,利于根系生长。一般在1年之后大树根系恢复好方可撤除。

3.2水肥管理

大树移植后立即灌1次透水,保证树根与土壤紧密结合,促进根系发育,然后连续灌3次水,灌水后及时用细土封树盘或覆盖地膜保墒和防止表土开裂透风,以后根据土壤墒情变化注意浇水。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在夏季还要多对地面和树冠喷水,增加环境湿度,降低蒸腾。移植后第1年秋季,应追施1次速效肥,第2年早春和秋季也至少施2~3次,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树体健壮。

3.3包裹树干

为了保持树干湿度,减少树皮水分蒸发,可用浸湿的草绳从树干基部密密缠绕至主干顶部,再将调制的粘土泥浆糊满草绳,以后还可经常向树干喷水保湿。北方冬季用草绳或塑料条缠绕树干还可以防风防冻。

3.4根系保护

早春移植的树木,移植后需要用地膜或树叶、秸杆等对树盘进行地面覆盖,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

3.5吊针输液

给树体打吊针与人体输液打吊针的原理相同,都是为了防病治病、补充营养和水分;具有见效快、效果好、利用率高,节水节工节药肥等优点,据测定:能提高成活率达30%~40%。方法是:在树干基部15~20cm处打孔,孔径5mm、孔深3~6cm,孔个数由粗度增加而增多1~6个。用专用的输液器将吊针注射液稀湿至800~1000倍吊注树干。

3.6树冠喷雾,补充叶面水分

对带冠移植的大树,可在树冠顶安装喷淋装置,晴天进行叶面喷雾。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公路绿化有利于保护公路沿线环境,提高行车安全性,文章探讨了公路绿化的范围、作用、设计原则及其养护管理工作。【论文关键词】公路绿化;养护管理;环境保护 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搞好公路绿化工作对于国家绿色大通道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路绿化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二是改善视觉质量,保障行车安全。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环境条件,而且有利于行车安全,为司乘人员诱导视线、减轻眼睛疲劳,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绿化还可以养护公路,稳固路基,保护路面,延长公路寿命。因此,公路绿化工作是公路规划、建设、养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公路绿化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公路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公路绿化的范围 公路的绿化包括立交区绿化、中央分隔带绿化、边坡绿化和防护带绿化,四部分紧密结合形成了道路绿化系统中点、线、面、片有机整体。 立交区绿化应乔灌结合、草木结合。按视觉诱导、通视要求和景观需要等,可将植树按诱导树、矮树和主树三种类型进行合理布置。 公路中央分隔带有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一般路段多采用整体式,隧道前后等部分路段多采用分离式。整体式分隔带的营造效果比较弱,绿化的主目的在于遮挡迎面来车的大灯眩光。尤其是弯道竖曲线及组合段落的中央分隔带应尽量减弱夜间行车大灯眩光的影响。因此,中央分隔带用于防眩的植物必须是浓密、多细枝的品种,其高度应足以胜任其功能。 边坡是最易水土流失的区域,因此,对存在水土流失的区域或可能绿化的区域,应尽可能绿化。边坡绿化主要目的是防止流水冲刷、风蚀,保护路基,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创造优美的行车环境。 在公路的边沟和封闭设施外侧往往还有防护带,防护带树种经常选用抗风性强的树种和乡土树种,防护带应以乔木、灌木和草地相结合,形成一个连续、密集的林带,从而达到防风、隔音的绿化效果。 二、公路绿化的作用 公路绿化一个显著的作用就是改善公路沿线环境。公路绿化能使本来生硬、单调的公路线形变得丰富多彩,创造出许多优美的景观,使裸露的岩石边坡披上绿装,使新建公路对周围环境景观的负面影响降低,使公路两侧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与环境景观有机结合、协调,使公路构造物巧妙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之中,给公路的使用者提供优美宜人、舒适和谐的行车环境,同时防止公路范围内的水土流失。 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提高道路行车安全性。公路绿化在改善公路沿线环境的同时还提高了公路的交通安全性,大大降低行车肇事的发生频率,减轻了事故的危害。本文重点重点探讨公路绿化对道路行车安全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线诱导功能。 公路绿化是司机和游客视野范围内的主要视觉对象,规整亮丽的树木花草,不仅可以给人以优美、舒适的享受,而且可以提示高速公路路线线形的变化,使行驶于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能更安全。 2.防眩光功能。 在夜间,对向行驶的车辆之间会因车前灯光造成眩目,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但是在高等级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栽植一定高度和冠幅的花、灌木,能够有效地起到防眩遮光的作用,保障行车安全。 3.缓冲功能. 公路两侧栽植较密的乔、灌木, 可以缓和驶离车道汽车的冲击, 将事故限制在较小规模, 可以减轻事故的危害, 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4.遮蔽功能。用于遮蔽不利于行车的不协调的构造物,从而改善公路景观,提高行车安全。遮蔽的对象一般有墓地、垃圾焚烧场、公路外刺眼的建筑物、广告、构造物等。 三、公路绿化的设计 公路绿化比城市园林、街道绿化气魄要大,比荒山造林或农田网要求标准高、技术性强。公路绿化的特点和风格应该是:交融自然、简洁明快、气势壮观、舒适优美、方便交通。公路绿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即环境保护实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对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采取避绕的原则。生态环境敏感点指: 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及栖息生长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等。3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路绿化;养护管理;环境保护;养护管理;美化

Abstract:Thehighwayplantingisadvantageousinprotectstheroadalongtherouteenvironment,enhancedthedrivingsecurity,thearticlehasdiscussedthehighwayplantingscope,thefunction,theprincipleofdesignandthemaintenancesupervisorywork.

keyword:Highwayplanting;Maintenancemanagement;Environmentalprotection;Maintenancemanagement;Beautification

前言

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搞好公路绿化工作对于国家绿色大通道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路绿化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二是改善视觉质量,保障行车安全。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环境条件,而且有利于行车安全,为司乘人员诱导视线、减轻眼睛疲劳,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绿化还可以养护公路,稳固路基,保护路面,延长公路寿命。因此,公路绿化工作是公路规划、建设、养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公路绿化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公路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公路绿化的范围

公路的绿化包括立交区绿化、中央分隔带绿化、边坡绿化和防护带绿化,四部分紧密结合形成了道路绿化系统中点、线、面、片有机整体。

立交区绿化应乔灌结合、草木结合。按视觉诱导、通视要求和景观需要等,可将植树按诱导树、矮树和主树三种类型进行合理布置。

公路中央分隔带有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一般路段多采用整体式,隧道前后等部分路段多采用分离式。整体式分隔带的营造效果比较弱,绿化的主目的在于遮挡迎面来车的大灯眩光。尤其是弯道竖曲线及组合段落的中央分隔带应尽量减弱夜间行车大灯眩光的影响。因此,中央分隔带用于防眩的植物必须是浓密、多细枝的品种,其高度应足以胜任其功能。

边坡是最易水土流失的区域,因此,对存在水土流失的区域或可能绿化的区域,应尽可能绿化。边坡绿化主要目的是防止流水冲刷、风蚀,保护路基,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创造优美的行车环境。

在公路的边沟和封闭设施外侧往往还有防护带,防护带树种经常选用抗风性强的树种和乡土树种,防护带应以乔木、灌木和草地相结合,形成一个连续、密集的林带,从而达到防风、隔音的绿化效果。

二、公路绿化的设计

公路绿化比城市园林、街道绿化气魄要大,比荒山造林或农田网要求标准高、技术性强。公路绿化的特点和风格应该是:交融自然、简洁明快、气势壮观、舒适优美、方便交通。公路绿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即环境保护实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对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采取避绕的原则。生态环境敏感点指: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及栖息生长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3.因地制宜的原则。应根据其功能及植物各自不同优势来设计护坡道及土质边坡,宜栽植多年生耐旱、耐瘠薄的草本植物与适应性强的低矮灌木相结合;挖方路堑段的石质边坡选用阳性、抗性强的攀缘植物垂直绿化以增加美观;边沟外侧绿地的绿化以生态防护为主兼顾美化,可栽浅根性的花灌木等。

4.绿化经费预先落实的原则。绿化经费除包括边坡、中央隔离带、立交桥、沿线附属设施等处的绿化费用外,还包含为补偿因道路建设所占原有地面的绿化费用,如弃土绿化费用,如弃土场植被的恢复与防护措施的费用。

5.测定土壤理化性能的原则。在植树前对土壤理化性能如酸碱性、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硬度等进行详细测定以改良土壤,即对生土需增施有机肥、掺砂掺粘;对死土采用“客土”的方法解决;对石灰含量较少的,可大水浇灌,也可增施有机肥或采用偏酸性的肥料等。

三、公路绿化的作用

公路绿化一个显着的作用就是改善公路沿线环境。公路绿化能使本来生硬、单调的公路线形变得丰富多彩,创造出许多优美的景观,使的岩石边坡披上绿装,使新建公路对周围环境景观的负面影响降低,使公路两侧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与环境景观有机结合、协调,使公路构造物巧妙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之中,给公路的使用者提供优美宜人、舒适和谐的行车环境,同时防止公路范围内的水土流失。

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提高道路行车安全性。公路绿化在改善公路沿线环境的同时还提高了公路的交通安全性,大大降低行车肇事的发生频率,减轻了事故的危害。本文重点重点探讨公路绿化对道路行车安全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线诱导功能。公路绿化是司机和游客视野范围内的主要视觉对象,规整亮丽的树木花草,不仅可以给人以优美、舒适的享受,而且可以提示高速公路路线线形的变化,使行驶于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能更安全。

2.防眩光功能。在夜间,对向行驶的车辆之间会因车前灯光造成眩目,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但是在高等级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栽植一定高度和冠幅的花、灌木,能够有效地起到防眩遮光的作用,保障行车安全。

3.缓冲功能.公路两侧栽植较密的乔、灌木,可以缓和驶离车道汽车的冲击,将事故限制在较小规模,可以减轻事故的危害,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4.遮蔽功能。用于遮蔽不利于行车的不协调的构造物,从而改善公路景观,提高行车安全。遮蔽的对象一般有墓地、垃圾焚烧场、公路外刺眼的建筑物、广告、构造物等。

四、公路绿化的养护管理

(一)日常养护管理

公路绿化的日常养护主要是及时检查、灌水、除草、松土、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和补植等。

1.干旱季节,应及时进行人工灌溉,灌水量应随树苗的大小和土壤气候情况确定。

2.锄草和松土应结合进行,在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春和夏季,松土深度5~6cm,应除掉杂草根系,注意不能损伤树木根系;风沙较大的地区,可不松土。

3.对土壤瘠薄、生长不良的树木,尤其是果树和经济苗,应与以施肥,促进其生长。

4.各种树木如栽后枯死,要及时补值。补植的树苗,应与原来应植的树苗的种类相同;苗木规格,须大于原植树木规格,并合乎植树技术要求;对于已经基本成材的行道树,除株行距较大、补植后不影响生长外,一般不可补植。

(二)公路绿化树木的采伐

公路树木过密或衰老时,应进行采伐,防止老树倒伏损伤行人、车辆,影响交通,此时需要对高路华树木进行有计划的采伐。

1.抚育采伐:风景林防护林封闭度在0.9以上时,应进行透光抚育。伐出生长过密、生长不良树木,其原则是密间留匀、伐劣留优、伐小留大和伐密留稀,以促进树木生长。

2.更新树木采伐:公路改建或加宽时,要先经审批在采伐;工程完毕后要及时更新。成段的衰老树木的更新采伐,要按照批准的计划办理,未经批准,不得采伐。

五、结语

公路绿化工作在公路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既美化公路沿线环境,又能提高道路行车安全,公路绿化作用显着。在进行公路绿化设计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因路制宜”的原则,坚持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方针,以展示其原野自然风光,达到绿化美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目前,各地高校都对校园绿化用地的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以确保校园园林景观的别具匠心、夺人眼球。但绿化工程不同于其他建设项目的是,绿化工程的竣工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结束,更是后期浩大管养工作的开始。但由于资金、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许多高校面临着绿化资产管理不到位的现状。

1.1绿化用苗存在“以次充好”现象

校园绿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一个高校的文化底蕴,点缀了校园的艺术气息。一些高校在建设新校区绿地时,为创造更好的园林效果,趋向于做精品的园林景观,以达到形成亮点、吸引眼球的目的。因此,有些高校在选择园林设计方案时,偏向于用精品苗木堆砌而成“大制作”,认为有名贵的绿化树种,便能凸显学校的景观品质。而不少绿化公司便是利用了建设方这一心理,在设计图纸上夸大精品苗木的景观效果,但在实际施工中却“偷梁换柱”,在苗木蓬径、干径等指标上“缩水”,更有甚者,用其他品种替代,最常见的便是用四季桂替代金桂。虽然这些所谓的“精品苗木”孤植在校园一角后很难看出和原本设计方案的差距,但是就是地径、干径几厘米之差,或者品种上的小小差异,就能造成建设资金的巨大流失,导致国有资产的严重缩水。

1.2绿化资产账目不清

绿化资产与其他固定资产不同的是,它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在前期建设过程中,便可以根据建设方的要求,改动绿化的品种或者种植地点,特别是小型乔木及灌木,起苗与种植都无需动用太多的人力,可以较轻易地完成,因此即使是绿化建成后,也可根据管理者的个人喜好或者其他原因随意变动其种植地。另外,区别于办公家具等固定资产,绿化资产是有生命的,冷暖、干湿等气候因素以及管理养护等人为因素都会导致绿化的死亡,造成国有资产的折损;或者一些绿化在一定年限后自然老化而死亡,为不影响景观需进行换植,造成绿化资产的变动。存放地及数量的不稳定性就给资产管理带来了很大麻烦,如在绿化资产发生变动时不及时登记、上报,资产管理员盘查绿化资产时就很难追溯其来源及去向,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绿化资产账目无法清理。

1.3绿化资产后期管养不到位

自21世纪初的扩建大潮至今,大部分新建校区已有10年左右的历史,早已超出绿化建设单位的管养年限,为保证绿化的存活,学校会选择外包给绿化管养单位,或者自己组建绿化管养队伍。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除农林类高校外,大多数学校对绿化管养仍属于粗放型和自我封闭型,管养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造成苗木的生长不良及死亡,再加上苗木的自然老化,每年学校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投入绿化环境建设中,无形中占据了一部分教育资金。

1.4绿化资产无法体现其附加意义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给师生带来愉悦的心情,有助于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但高校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因此高校绿化景观的作用不应局限于净化空气、供人欣赏,而应更多地体现其教育意义,如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品位,提供园林景观配置信息,普及植物知识等。现今大部分高校对其投入大量资金的绿化资产没有进行充分利用,而是任其不断地自然损耗、流失,无法像其他固定资产一样做到“盘盈”,可以说,这是对绿化资产极大的浪费。

2造成高校绿化资产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2.1绿化资产管理制度不严,方法不新

就目前高校资产管理现状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对家具、电器、实验设备等与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严格,制度规范,标准齐全,有完整的资产入库、原值变动、调拨、报废等一套程序,有明确的归属部门及责任人,并且能在各省市的资产管理网络体系中得以体现,便于每一件资产的跟踪和追查。而绿化资产虽然在固定资产管理网络中有专门的一项,但是却很少有高校将其作为固定资产录入系统。大多数高校对于绿化资产的管理没有建立严格的制度体系,责任到人,定期盘查苗木数量及生长情况,对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进行整体规划和修缮,而是仅仅停留在维持绿化生长的基本需要,发现有死亡苗木就更换,没有完整的计划和方案。再加之绿化资产与其他固定资产不同,没有具体的生产厂家、出厂号、保质期等,即使录入系统也信息不全,更无法将打印出的固定资产标签号贴上,种种问题都给绿化资产的管理带来不小的困难。

2.2管理者对绿化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许多高校对绿化资产管理的重要作用没有准确的认识,认为投入了大量资金,绿化景观得以顺利竣工,便完成了任务,殊不知这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大多数高校目前还没有将绿化资产纳入固定资产的范畴,所以不会要求有专门的绿化资产管理员,不会特别留意绿化资产的数目及存放地是否属实,对于绿地的新增和改造也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思考,绿化死亡后也没有认识到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当然更不会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绿化资产,配合教学科研,使其盘盈增值。管理者的不重视从根源上导致了绿化资源的账目不清,变动不明,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笔“糊涂账”。并且因为没有专人负责,也没有要求建立单独的数据库,往往绿化资产在发生变动后,仅只有具体经办人清楚详细过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调动,这些变更资料和依据也因缺乏记录而无从追查,有时甚至导致学校资金的严重浪费。

2.3管理者缺乏绿化资产管理专业知识

俗话说“三分靠栽,七分靠养”,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固然重要,但后期的养护才是管理好绿化资产的根本。合理的养护计划、及时的病虫害治理、定期的造型修剪等养护手段能使绿化苗木健康生长,体现校园绿化景观的美感,提升校园景观品质。但由于目前高校的岗位设置,很少会配备专业的绿化养护专员,且大多数高校会选择将校内绿化管养工作外包给其他绿化单位,学校本身缺乏专业队伍,对绿化的养护工作也仅仅停留在“干了浇水,有虫打药,枯了就修,死了就拔”的状态,没有一套专业、完整、详细的管养计划,导致绿化苗木生长不良,没有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更有甚者,由于缺乏对苗木识别的专业知识,在绿化工程建设时,无法辨别以次充好的苗木,或者绿化建设单位擅自更换绿化品种也无从得知,在计量时,对于乔灌木的计量方式也没有足够的知识,以上种种都可能导致绿化建设单位浑水摸鱼,从中牟利,绿化景观不能达到要求,学校资金也不知不觉大量流失。

3提高高校绿化资产管理实效的几点建议

绿化景观自身的环境作用、教育意义,使其相较于其他固定资产而言,更多了层衍生意义,因此,如果在校园建设后管理好园内绿化资产,并将这种特殊资产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做到物尽其用,是一个需要全面思考的问题。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严把检验关,杜绝不合格苗木进场

为保证建成后校园内的绿化景观达到设计要求,并确保高校建设资金利用的最大化,必须从一开始就严把质量关。绿化工程进行期间,每一批进场苗木都要有专人严格把关,对苗木品种仔细确认,认真清点苗木数量,并按照合同要求,对乔灌木的干径、地径、蓬径、高度等进行详细测量并记录,对不达标的苗木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更换或退货。对整批进场苗木的数量、质量都无异议后,甲方、乙方、监理方三方签字确认,才允许种植。这样既能够从根源上保证校园绿化建设用苗符合要求,杜绝不合格苗木进场,保证建成后绿地的景观效果,保护学校的利益,又能促使管理人员增强责任心,为建成后绿化资产管理打好基础。

3.2完善绿化工程竣工验收程序,建立绿化资产原始台账

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尽量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如确有需要变动的,须及时在图纸上予以体现,整个施工过程甲方人员必须全程跟踪,每一个改动方案也应记录在册。项目竣工后,绿化建设单位须以最终建设的方案为准,出具详细、精准的竣工图,标明苗木品种、数量、面积大小、种植地点等。不出具最终竣工图纸的,或者出具的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的,甲方不予验收。高校绿化资产管理人员应以已验收合格的绿化工程竣工图纸为基础,分地块进行统计归类,建立绿化资产原始台账,这样能相对减少绿化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能清楚地体现每一个绿化用地上苗木的具体情况。在后期管养过程中,如有苗木的更换、增减,应及时在图纸以及绿化资产台账中详细记录,以便于日后资产的跟踪和管理。

3.3加强绿化资产专业学习,打造专业管理队伍

绿化专业知识的匮乏无疑是绿化资产管理的一大障碍,因此,高校应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绿化知识培训,以达到能辨别苗木品种,清楚绿化生长规律,掌握绿化养护要领,并对校园内日后绿化配置的规划做到心中有数。绿化资产管理人员应和校园信息化专业团队合作,制作符合高校自身情况的绿化资产管理台账和系统,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专业管理队伍的打造有助于绿化的生长,减少死亡率,维护校园绿化景观,避免绿化资金的浪费;信息化管理能直观体现绿化资产的变动情况,帮助管理人员监控绿化资产的盈亏。定期盘点绿化资产,组织人员分地块对绿化资产进行清查,摸清绿化生长状况,每次盘查后,对于数量上的变动及时录入系统,并对因其他原因导致的资产变动添加备注,可以使得绿化资产管理人员掌握全校绿化资产变化发展的总体过程,脉络清晰,账目清明。

3.4师生共建,实现高校绿化资产增值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第11篇

1校园绿化建设中管理的重要性

1.1绿化校园管理工作有利于净化师生心灵和缓解精神压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校园学习的优质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搞好校园绿化建设管理工作,提高校园绿化效果,可以进一步帮助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亲近自然,愉悦心情,缓解学习所带来的思想精神压力,有益于师生们的身体健康。

1.2绿化校园管理工作有利于发挥校园的绿化功能

众所周知,合理科学的校园绿化具有保护和改善学校环境的作用,而校园环境具有净化广大师生心灵、陶冶师生情操的特殊功能,同时,还具有促进学校文明建设等特殊意义。学校在充分发挥这些特殊功能和作用的同时,离不开学校后勤绿化工作者的科学管理和精心养护。相反,如绿化校园管理缺乏科学性,一味坚持传统的养护管理方式,学校绿化建设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反而浪费了资源,影响了学校形象。

1.3绿化校园管理工作有利于推动校园低碳建设的发展

节能减排、低碳社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绿化校园管理工作应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在校园绿化工作中大力开发低碳型空间、种植低碳植物、建设低碳景观、灌输低碳理念,打造具有创新型、低碳型的特色学校园林,体现低碳校园的人文性和自然性。

2绿化校园管理的特点

2.1绿化校园管理具有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绿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使草木生长旺盛,除了消除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人为破坏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外,还必须经过长期的精心养护和科学的管理,做到“三分种,七分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绿地的特殊功能和作用,达到校园绿化建设的最佳效果。因此,校园绿化工作具有长期性。

2.2绿化校园管理具有技术性

绿化校园管理的技术性主要体现在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就是要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立地条件、生长时期、季节气候等多种因素,采取科学的、专业的技术管理,不是简单的浇水、施肥就能做好绿化工作的。

2.3绿化校园管理具有时滞性

绿化校园管理的时滞性与长期性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植物的生长是一段长时间的过程,所以,绿化管理和护养工作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绿化管理的失误,比如对植物的护理不到位,或是对绿地的破坏,也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的,具有隐蔽性和时滞性。

2.4绿化校园管理具有不确定性

绿化校园管理的不确定性体现在影响绿化效果的因素较多,如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等。另外,一些植物的生长和环境的适应性也存在差别。因此,在这种不确定的因素下,更要求绿化校园管理者们要充分发挥管理工作中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因地制宜地做好预防措施,量体裁衣地做好护理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抵御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损失。

3绿化校园管理存在的问题

最近,笔者在对部分高校的走访和调研中发现,各高校老校区的植物缺少专业的护理,绿化管理人员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要求缺乏相应的科学认识。虽然植物生长在老校区中已基本成型,但失于管理,无法有效地发挥出特殊的功能。在物种选配上单一,导致绿化效果不明显。总之,校园生态系统脆弱,绿地零散,面积大小失衡,造成绿化管理工作困难,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形象。

3.1绿化规划设计与绿化管理缺乏科学的指导

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学校在绿化规划上缺少专业设计,在管理上缺乏标准,在技术上缺乏科学指导,在实施上缺乏制度标准,导致学校绿化管理效果不佳。

3.2绿化校园管理“先天”条件不足

在老校区校园绿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绿地比较零散、分散,绿地分布遍及校园各处,面积大小不一,植物种类单一。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又没有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把校园绿化仅仅看成是修枝除草、浇水施肥等简单低级的工作,从而造成了绿化校园管理的“先天”不足。

“三分种植,七分管理”已经成为绿化校园管理的标准。然而,在学校绿化建设的过程中,有的学校对设计看得比较重,对管理方面却只字不提;有的学校在设计和施工上舍得投入资金,而在养护管理上却显得小气,没有设置固定的专业队伍来养护和管理绿地,仅依靠传统的种植方法进行简单的护养管理,致使学校绿化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

4提升绿化校园管理的具体措施

4.1提升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提高绿化校园管理工作的水平,学校应当提高相关人员对绿化管理的认识水平,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学习相关文件,不定期外出参观、交流学习,吸取其他单位绿化管理的好经验和作法。同时,要加强对绿化管理工作的领导,选派有责任心的干部来负责绿化管理。

4.2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高校应适度招聘一些有绿化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的人员担任绿化校园管理和建设工作。同时,还要不定期地聘请专家来校传授绿化管理、设计、护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指导绿化建设和管理队伍的业务工作,打造一支有专业素养的校园绿化建设和管理队伍。要广泛动员学校师生,定期组织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环保意识,使广大师生也成为学校绿化管理队伍中的一分子,做到校园环境维护人人有责,从而保护好校园绿地。

4.3实施目标管理,科学管理

管理是一门科学,绿化护养管理也是一门科学。为了做到科学管理,绿化管理部门要制定好各种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岗位实际操作规范,使绿化管理更加科学,绿化护养工作更加合理,更加有章可循。

4.4强化管理机制,责任到人

众所周知,栽一些树,种一片草很容易,但是要使栽下的树成林,种下的草能成活,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为此,学校应制定绿化校园管理条例,实行专业化的、科学性的团队管理。管理部门要各司其职,充分加强监督管理,实施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要奖罚分明,对学校绿化管理贡献突出者应予以物质奖励,特别要鼓励养护中的高技术含量作业,以促进学校绿化总体水平的提高。

5结束语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第12篇

1.1熟练掌握招投标文件

有关造价方面的条款熟悉招标须知前附表、招标须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合同格式、技术规范、图纸、投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重点关注条款中涉及质量、价格、工期、变更、进度款支付的条款。如调价幅度、调价方法、进度款支付条件、结算方法的条款是否合理,质量、施工工期、养护工期要求是否明确,相应的奖罚条款是否到位,严把施工合同与招投标文件条款关。

1.2重点把握施工图

图纸会审工作图纸会审是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前的一次重要的协调会议,是施工项目很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图纸会审,可以使设计方对设计过程中某些不合理或考虑不周的地方得到纠正,某些表达不清,容易误解的地方得到澄清;某些不经济或不合理的施工方法得到调整;施工单位为了提高工程利润,中标后,及时现场勘察与熟悉图纸,在图纸会审时提出合理的理由进行变更。2014年12月初,福厦高速厦门南站至北站铁路沿线景观绿化工程,中标后,我项目部组织项目管理组人员、造价管理人员熟读图纸后进行现场勘察,发现现场边坡较多,养护困难。这样,原设计在地被苗木品种选择上、地被种植密度上考虑的不是很合理。在图纸会审时就提出铁路绿化养护较困难,应选择耐旱耐贫瘠的植物,将红龙草、鸭跖草变更为红花继木、黄心榕;边坡较多,在种植密度上应比平地要求株数多些,将灌木规格25*20-25cm,原种植密度9株/m2变更为25株/m2,通过图纸会审,业主组织专家评审团现场调查,解决了设计与现场不合理,解决了变更的有力依据,为本项目提高了的工程造价,也加快了立竿见影的景观效果。

2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重点是现场签证管理、设计变更管理以及变更依据文件的收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一起投入到工程施工过程的现场管理,保证工程造价控制在工程概算的金额内。

2.1在现场签证方面

应认真负责尽量做到早发现、早变更,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设计交底的全面性,减少施工变更、返工浪费。施工现场签证要严肃认真,签证内容必须与实际相吻合。

2.2在设计变更方面

应尽早收集有效文件应园林绿化工程,对于景观效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再加上领导要求与意识,设计变更往往较多,变更费用也较大,变更手续更应完备。在施工阶段,严格设计变更文件与程序,提高造价管理知识,步步跟踪,及时反映,及时调整造价动态。从根本性上杜绝了变更幅度大大超过合同与招投标文件约定的相关条款。如厦成高速(厦门段)景观绿化工程,该工程地处厦门市海沧区,海沧区区委领导注重园林绿化的效果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是比较高的,因施工过程中,区委领导经常检查青礁互通与海沧枢纽互通的绿化效果,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完成这些工作有可能会突破原有的中标价,给结算造成一定的困难,我们造价管理人员对这一变更应具有预见性,并采取主动跟踪,对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收集变更依据文件,正是因为项目管理人员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变更依据文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领导检查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记录汇总,并调整设计方案,在绿化专题会议上汇报方案,通过并出会议纪要后实施,最终工程造价从合同价1890万元增加到2500万元,增加的造价有纪要的支持,在办理结算时有依有据。

3竣工结算阶段

造价管理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一关,也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最关注的工作、最矛盾的地方。由于工程造价人员参与了施工前的造价管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对招投标文件、合同条款、图纸、设计变更、施工技术、签证等计价依据了如指掌,给竣工结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园林绿化工程编制竣工结算时,还需关注以下工作:

(1)隐蔽工程、隐蔽签证内容的复查工作,复查隐蔽工程施工验收记录和竣工图中的内容是否一致,实际施工是否按图施工。

(2)土方造型土方测绘数量完整性,土方造型高低起伏,应聘请政府部门、建设单位认可的测绘单位对土方进行实地复测,是否与竣工图中的内容一致。

(3)苗木品种、数量、规格实地复核工作,是否与竣工图中的内容一致。

(4)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的复核工作。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与原投标单价进行———对比,投标时已有的单价按投标价,同时复核规格、型号、数量是否一致。投标时没有的项目的单价,按合同条款、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进行组价,核定综合单价。

4结束语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第13篇

绿化养护管理应美化城市公共游园、发展城市的生态文明为基本理念,适时适度地采用修剪、移植调整、施肥、防治病虫、灌溉技术,打造一个温馨的、舒适的、优雅的、清新的、健身的公共游园环境。与此同时,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应该严格地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来进行约束和管理,避免人们为追求美丽的“自然园林”而来打破其原来的状态。

2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措施

2.1草地的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的草坪地护管理主要遵循草地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的原则。由相关资料可知,一般的绿化草地可以按照种植时间的长短分为种植、旺长、缓长和退化4个阶段,其中第1个阶段也被称为长满期,主要指的是刚种植的小草在1年内全部长好;第2个阶段又被称为旺长期,指的是种植之后的2~5年这一时期;第3阶段也被称为缓长期,指的是种植之后的6~10年这一时期;第4阶段也叫退化期,主要指的是在小草种植之后的10~15这一时期。因此,在城市公共游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据以前的相关资料对草地进行较高的养护管理,从而使草地充分发挥其美化环境的作用。

2.2树木的养护管理

在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对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主要从3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肥水养护管理。在施肥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植被的大小来决定施肥的方法和采用的肥料,在浇水方面着重给幼苗浇水,并应该遵循保湿不积水,表面干燥而不白的原则。二是造型植物养护管理。园林的绿化主要是通过艺术的设计,使树木密度、塑形都得以保持,错落有致,这是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创设视觉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如:可以利用铁丝编制“双龙戏珠”“、狮子滚球”“、孔雀开屏”等形状来固定树木枝叶的生长。三是植被病虫防治。植物通常都容易被一些害虫毒害(如:金龟子、天牛),除了被这些虫害以外,还容易感染病害,如:白粉病、根腐蚀等。因此,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应充分利用药物来进行防治,经常清理枯枝落叶,让植物保持干净、清洁、舒适的生长环境。

2.3树木艺术形态的养护管理

在城市公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不仅要有天然树木的装饰,还应该有一定的艺术形态来对树木进行衬托和美化。在城市公共游园绿化中,不同位置设置不同的树木造型,并根据位置不同、树木生长条件的不同以及环境的不同,对其进行一定的规划和设计,设计出属于它独特的艺术形态,对其进行修剪,从而增强人们的视觉效果。因此,为避免艺术形态失去原有的艺术形态和风格,一定要选择有较好专业技术的园艺师傅来进行修剪。

3结语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第14篇

在竣工以后,对于园林工程来说,如何对其进行养护管理就是一项重要工作。栽植树木是很容易的事情,然而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却是一件长期的工作,所谓“三分栽,七分管”。各种树木的特点及其生态习性都不同,因而要想让它们的绿化效果得到充分发挥,此时需要让植物拥有一个优越的外部环境,使它们能够进行正常地生长。进行植物养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修剪

对于成年的大树,要除去不规则的树枝,灌木应当保持有形整齐,我们可以把它修建为方形或者圆形,也能变成扇形或者不同抽象的图案,要确保乔木枝干能够挺拔笔直地生长。此外,无论是乔木还是灌木,都应当对它们的废果残花进行及时清理,避免养分被消耗。

1.2灌溉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主要都是从土壤中吸收来的,倘若地表的水分出现了太大的消耗或者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不足时,就应当进行灌溉。各种植物都有对应的水分需求,对于抗旱类植物来说,它们需要的水分不多,无需频繁地灌溉,但是有些种类的植物需要大量的水分,就必须时常进行灌溉,在园林植物的养护工作中,灌溉是一项基本工作。

1.3排水

在园林土壤里面,要是存在太多的水分,会导致植物不能良好地生长,更甚有的时候会出现死亡。由于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因而应当对水分的含量进行严格控制,倘若土壤中的水分太多,就要及时排水。

1.4施肥

在植物的根系损失得以恢复并开始生长以后才可以对其进行施肥。当树木的生长正常以后,因为园林里面不同土地具有不一样的土壤成分,同时不同的植物需求不一样的肥料,于是进行养护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合理地进行施肥。施肥能够使植物的生长速度更快,如果播撒的肥料不合理,有时导致植物的叶片变黄,有时让他们生长变慢,更甚的是导致死亡。同时施肥需要选择在土壤干燥以及多日未下雨并在除草松土之后进行。

1.5病虫害防治

乔木是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因为经过移植后,乔木的根系以及树枝都已经遭受到了较大的损害,恢复期也会比较长,从而导致抗病虫害功能也会降低,所以要认真地查看乔木,要是有病虫害,马上喷撒农药,避免病虫害继续蔓延。进行养护的时候,应当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还要建立起科学长效的病虫害防治机制。

2园林景观的绿化管理与养护要有机结合

进行园林绿化的过程如下:园林的设计人员将本身的设计意图变为园林景观,园林养护促使园林的设计理念得以实现与延续。因而,我们必须要加强绿化管理与养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使他们之间保持密切的关系,相辅相成。进行园林绿化管理与养护的时候,还要有针对性地安排资金,以便让绿化管理和养护工作落实到位。

3结语

绿化管理论文范文第15篇

1.1在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中宝洁措施不到位

我国的园林养护安全管理中一直对自身的宝洁缺乏正确的理解和端正的态度,这致使园林养护安全的宝洁力度还有待提高。

1.2对于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的关注度不高

在我国的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最容易被察觉和发现的表层上,并不对深层次的东西进行研究和分析,一般只是用眼观,目测一下园林绿化的外观状况,以此来判断其是否需要养护。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养护也是最表层和最基本的,如修剪、灌溉、施肥,而并不注重对杂草、土壤硬化和土壤流失等情况的观察。

1.3缺乏先进、科学的园林养护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

目前,我们的园林养护安全管理仍旧采用传统的方法,没有先进的技术,这使得园林养护安全管理工作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难以满足时下社会对园林养护的总体要求,致使我国的园林养护工作进度缓慢,时效性和成果性很差。

1.4欠缺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的意识

在进行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中园林绿化人员没有正确的园林养护意识,也没有专业的园林养护知识,往往认为只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浇水、施肥即是对其进行了养护,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园林绿化的效果,使园林绿化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得不到充分的体现,进而使我国的园林绿化管理陷入困境。

2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园林绿化安全管理中的保洁力度

在园林养护安全管理中应提高对宝洁工作的重视,加强宝洁力度,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在实际中从自身做起,清除生活中的白色垃圾、清除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污染物,对园林绿化进行及时有效的养护,从而发挥园林绿化改善环境的基本作用;另外,摒弃传统只注重园林绿化整体效果的观念,大胆实行一体化管理,注重环境卫生的保护,保持园林绿化的原有本色。

2.2提高园林绿化安全管理的关注度

在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中不应只将目光或注意力集中在表面现象上,而应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关注和挖掘,以此来及时掌握土壤硬化、土壤流失等情况,从而避免因上述情况而引发的更加严重问题的产生。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中,在对园林绿化进行简单的灌溉、修剪、施肥的基础上,还应对其进行及时的除草、松土和培土等方面的养护安全管理,这样才能为生态园林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以此来确保绿化植被更好的生长,从而实现绿化园林养护安全管理工作的升华,使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工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更加深入、科学、合理和规范。

2.3改变观念,更新传统的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改变传统观念,对我国的园林绿化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首先,可以将科学技术应用与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中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科学技术思想的指导下对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进行改革,从而使之能够体现科技的魅力,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和完善;其次,可以进行大型机械化作业,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园林绿化的养护范围,使得越来越多的园林养护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的落实,从而使园林绿化养护的整体效果得以提升;最后,利用科学信息化技术对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可靠的监督、控制和协调,这样即使是在“千里之外”,也可以对园林绿化的长势情况和养护情况了如指掌,从而便于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和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2.4增强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意识

要想提高园林绿化植被的成活率,使园林绿化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将园林绿化的养护理念贯穿于整个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之中。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做好在起挖、运输、移植过程中树木的养护工作,防止对树木的根系造成的人为损害;在运输的途中还应适时、适度的对树木进行养分和水分的补给,避免因水分或养分流失太快而造成的树冠失水或树木枯死的现象等。以上种种养护措施实施的首要条件是,园林绿化施工人必须具备较强的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意识,这样才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对园林植被进行科学、正规的养护,以此来增加园林苗木的成活率,使得园林绿化的发挥应有的效能。另外,增强园林绿化养护安全管理意识,也可以使园林绿化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得以充分的体现和理解,从而淋漓尽致地体现园林养护对园林绿化作品的促进作用。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