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

整治技术论文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整合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将会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将会带来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深刻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探索政治学科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由开始时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逐渐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此,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研究中,努力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素养,讲究科学与实效,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

一、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历史与现实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容量和效果,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驱力。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学思想政治课系统地讲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理论常识,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容易上成抽象的理论课或是大道理堆砌的说教课,显得枯燥空洞,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难以调动。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利用它设计出仿真直观情境,能把思想政治课课本中抽象的理论和原理用直观的视、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的实际情境,通过声、形、色、画刺激学生的感官,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有利于化解教学难点

从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来看,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较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囿于理论的演绎,将会出现“教师头头是道,学生头头雾水”的现象。而利用多媒体处理信息方便快捷,教师精心选择好、设计好流程,合理解释和演示,通过其声、画、形把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等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形象的东西,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同时能牢牢掌握,在教学中也就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教师从繁重的备课、讲课中解放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介绍“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时,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画面一是高速行驶的列车,车上有乘客,车外有树木;画面二是列车在一个运动着的透明球体中运动。通过这两个动画,学生就很容易弄清楚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三)有利于活化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与中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特点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辅之以鲜活、生动、真实、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融为一体,利用其直观、形象的作用,将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远为近,超越时空界限,模拟再现我们所需要情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原理形象化。

(四)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网络技术还可以实现远距离师生互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跨时空的交流与合作,使45分钟的课堂教学从时间与空间上得以延伸。信息技术使师生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转变从而使思想政治课实现了对人的素质的培养,而不再是围绕知识传授转圈子。

二、信息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运用目的不明确

运用多媒体目的在于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然而,一些政治教师对此并不十分明确,很多时候只是为运用而运用。如果是运用多媒体投影课本上已有的文字、图表,就仅仅局限于对教材材料的机械翻版和简单重复,或是用多媒体代替板书。这些,都是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错误理解和运用。

(二)课件设计喧宾夺主

在课堂教学中,每次使用多媒体课件要解决什么问题,必须十分明确。可是我们许多政治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既有精彩纷呈的画面,又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解说,结果片面追求视听效果,没有注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效果,甚至忽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目的——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喧宾夺主的课件,不仅达不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教学主题。

(三)课堂容量过大

多媒体具有强大的直观显示功能,可以使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大量的教学内容。但当这些内容超过了一定的“度”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内容过于饱满!往往是教师连续不断地向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事例和材料,却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活动时间,并且忽视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四)课件内容的选择不够恰当

有些政治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喜欢选择一些动画、漫画图片,或随意性地选择一些比较陈旧的材料进行教学,忽视了新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真实性、时效性较强的特点,结果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信息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和“三维”目标的实现。

三、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整合策略

(一)要转变教学观念

信息技术只有真正同学校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才会发挥出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高低,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成功整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重新设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学生”单向模式转变为“教学、媒体、学生”三维互动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法、远程教育)并举的局面。这些变化都要求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学观念,研究新型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

(二)要明确整合的原则

先进的教学技术不等于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技术也并不一定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当前思想政治学科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有许多理论问题有待研究,如:信息技术如何与课堂教学整合;多媒体技术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适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多媒体软件的类型;多媒体软件的评价标准;多媒体教学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等等。弄清这些理论问题可以使教学行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有实效,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不会陷入盲目之中。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2)最优化原则。(3)服务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通过情境设置,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洞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5)适度性原则。

(三)要切合学生实际

在网络课件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明确教学要求,布置学习任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强指导,不能把网络课上成“牧羊课”、“网络浏览课”,对学生放任自流,浪费时间。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有机整合的互补关系,要注意避免将多媒体设备当作“现代化的黑板”、“知识的灌输者”来使用。因此,新形势下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和课件制作水平的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和研究教学理论、教材、教学方法。唯有此,才能真正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构筑思想政治新课堂,完成培养适应时代要求新型人才的育人任务。

参考文献

[1]走进高中新课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教材内容具有局限性,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的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让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变得形象具体、通俗易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政治知识。网络信息资源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应用于初中政治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创新了教学形式,为优化组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政治教师要大力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制作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动态化、趣味化。先搜集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开拓学生视野;然后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教学案例,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再在导入新课环节、结束环节播放轻松的音乐,陶冶学生情操,总之利用网络的时空性、开放性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愉悦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建立校园网站、班级资源库等网络平台,开设远程教育,共享优质资源。例如,在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制作一幅国家“地图”,当把鼠标放到相应位置的时候就会显示出详细的信息,包括名称、民族、人口、特点等,让学生感受“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民族亲缘关系,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

2利用信息技术与政治整合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突破教学难点。政治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理论概念抽象性强,不容易理解掌握,即便教师也无法用语言进行准确的表达和阐述,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阻碍。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重点难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难点的目标。其次,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信息技术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教材“活”起来,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课堂充满动听的音乐、清晰的画面、绚丽的色彩和个性化的课件,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这样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个性化成长。再次,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增进师生互动交流。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营造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转变为主动求知的探索者,让学生的精神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开展德育教学。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可以给学生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接受思想教育,实现政治教学的目标。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介绍和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病害的种类和成因,探讨了隧道病害的治理技术,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 论文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 病害 整治技术 1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和等级要求越来越高,高等级公路、铁路的建设蓬勃发展,修建的隧道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由于设计、施工、地质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隧道产生结构变形、开裂、错台、渗漏水等病害,大大降低了线路的级别,并威胁到安全运营,情况严重的使隧道失去使用价值,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重庆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很快,到2010年建成“二环八射”2000km高速公路。仅2005年将完成投资100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总里程为478km,通车项目34km,续建项目计682kme到2020年,重庆将建成总投资1 990亿元的“三环十射三连线”共计3 600km高速公路。重庆是丘陵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桥隧的比重较大,减少新建隧道发生病害和及时对现有病害隧道进行有效整治,对重庆的高速公路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我国高速公路隧道病害种类和成因分析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高速公路隧道病害主要表现在:严重渗漏水、结构衬砌的腐蚀裂损、仰拱或铺底的变形损坏导致路面的破坏。几乎所有的隧道病害都与渗漏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隧道结构的缺陷给隧道渗漏水提供了通道,隧道渗漏水的长期作用又会加剧隧道侵蚀破坏,特别是在围岩有地下水并具有侵蚀性的情况下,对衬砌和隧道设备的腐蚀更加严重。在运营期间,地下水常通过混凝土衬砌变形缝、施工缝、裂缝甚至混凝土孔隙等通道渗漏进隧道中,造成洞内通信、供电、照明等设备处于潮湿环境而发生锈蚀、霉烂、变质、失效,若使路面积水,就会改变路面反光条件,引起眩光,造成车辆打滑,危及行车安全。 2.1 隧道渗漏水成因分析 a.隧道开挖对地下水的影响 ①隧道开挖引起围岩应力的释放和重分布,改变围岩的力学特性和水的泾流路线,使周围的水向隧道内汇集和积聚,隧道处于地下水的包围中,给隧道渗漏水创造了条件; ②隧道周围地下水渗流场的改变,进一步引起应力场的不断调整,可能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地层不均匀沉降或滑移面活动都将对隧道结构造成破坏,使得衬砌结构出现裂缝等,形成渗漏水通道,使隧道产生渗漏水; ③隧道开挖可能引起的古滑坡复活或新滑坡、或矿产采空区失稳、或大的塌方、或大量失水后的地面沉陷以及地震或人为诱发地震等都会破坏隧道衬砌结构,引起隧道渗漏水病害。 b.混凝土施工中产生的渗漏水通道 ①混凝土浇筑时水灰比过大,形成开放性毛细泌水管路; ②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不佳、混凝土质地不够均匀、水泥浆未能与骨料表面很好粘结、未能很好灌满捣实产生疏松层或留下各种形状的缝隙与孔洞,形成透水缝隙; ③衬砌混凝土材料中有杂物,腐烂后形成缝隙或孔洞。特别是在两环混凝土接缝部位,由于挡头板未拆除干净,腐烂后形成缝隙而漏水; ④“三缝”处理不当,产生的漏水缝隙; ⑤防水板安装不规范,未处理好防水板的接缝和破损部位,导致渗水,排水管路堵塞,等等。 2.2 隧道衬砌结构破损成因分析 隧道衬砌结构破损是指隧道衬砌开裂变形、片块剥离以及大块坍落。其原因概括起来有地质原因(如软弱围岩、地层偏压及山体滑坡等)、设计不完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心理治疗整合是指试图超越某单一心理治疗流派的局限,借鉴其他流派的优势,对各种不同的治疗理论和方法持包容和开放的态度的一种当代心理治疗取向。

【关键词】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整合模式;归纳

心理治疗整合本身并不是一种治疗学派或理论实体,也不是一套具体的治疗方法,而是基于当代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态度和理念。心理治疗整合的核心观点是,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够适用于所有来访者。很多新的疗法的产生就是由于治疗师对现有模式的不满,意识到这些模式不适用于某些案例。然而,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再多创造几种新的疗法,而在于改变看问题的方式。越来越多的治疗师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灵活采用多种流派的技术方法,而不再拘泥于某一固定的流派体系。

1 心理治疗整合的兴起

随着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分化,心理治疗领域也一直呈现学派林立、观点纷呈的局面,各种不同的治疗理论和方法杂陈。每一流派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抓住了心理问题的真相和治疗的根本,而事实上它们都只聚焦于心理机能或人格问题的某些方面。即使来访者的症状明显表现出多层面的问题,不同流派的治疗师还是倾向于强调某些特定的方面而疏忽其他一些重要的方面。研究表明,没有一种治疗模式适用于所有的心理障碍的来访者。治疗师常会发现,自己所使用的方法仅在某些情况下对某些来访者或某类心理问题有效,超出范围的应用则可能会遇到阻碍。其实,整合是心理治疗理论和临床实践发展的自然结果。

2 心理治疗整合的模式[1]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心理治疗领域先后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心理治疗整合模式。其中,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2.1 理论整合模式

理论整合模式是从两个或多个治疗体系中整合出有关心理病理及治疗机制等原理和方法的新模型,建立一个层次更高的治疗体系。该模式强调对不同理论概念和术语的综合,以期最大程度地扩大治疗效能,是水平最高、难度最大的一种整合模式。

2.2 共同因素模式

共同因素模式认为,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有一些共同的产生疗效的关键性因素,这些因素是跨流派的,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中都有所体现,整合就是确认这些因素,并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发展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2.3 技术折衷模式

技术折衷指向具体的治疗技术的整合而不关注其理论基础,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取各个流派中适用的方法进行治疗的整合方式。

3 同化整合模式

同化整合要求治疗师以某一治疗流派作为“根流派”,然后再借鉴或同化其他流派的一些观点和技术,以弥补根流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多数整合治疗师还是会确认自己属于某治疗流派,但同时也愿意借用其他流派的一些技术,只要事实证明它们有效。

4 心理治疗整合的反思[1]

心理治疗整合的核心理念是在治疗过程中对理论解释和技术选择保持开放而灵活的态度。根据不同的治疗情境,选择并检验特定疗法的临床效果比教条式地使用单一方法更为有效。

心理治疗“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研究者更应该关注整合的方式,而不是整合之后形成的某种具体的治疗模式。心理治疗整合有四种模式:理论整合、共同因素、技术折衷和同化整合,但这四者的界限其实并不十分严格。技术折衷和同化整合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在治疗中都会使用其他流派的治疗技术,注重对来访者的帮助;不同之处在于同化整合对于来访者和治疗的理解有一个连贯的理论框架,而技术折衷对于理论的依赖则不明显,治疗师主要依据临床经验和治疗效果,来选择适合来访者的干预技术,对于理论基础则不再“刨根问底”。在某种意义上,技术折衷是同化整合的一个变式。“整合”并不仅仅是指借鉴其他流派的技术,而且还包括技术与理论之间的整合。技术折衷在实践中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它们在理论取向上的模糊立场有关,但这些技术在认识论方面可能存在矛盾。以临床效果和技术为导向的整合治疗在实践中要更为受用,但要将治疗技术与发病机理联系起来,使技术服务于治疗目标。

5 心理治疗整合的展望

5.1 整合运动持续进行

心理治疗整合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流派之间的隔阂,推动了不同流派之间的沟通和对话。虽然治疗师认同了某一治疗学派,更擅长运用与自己所持流派相容的技术,但他们仍然会借用其他流派的技术。

5.2 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不仅不同的治疗理论和方法之间需要整合,而且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也需要整合。治疗师很少利用理论学家的研究结果,临床治疗实践并不依赖于理论研究,因为他们认为心理治疗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效果。尽管一些理论学家也鼓励治疗师参与理论研究,但这种情况很少。理论学家要努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临床治疗师,同时,治疗师也要将临床经验反馈给理论研究者,而不能只是理论学家单方面地告诉治疗师要怎么开展治疗。

5.3 统一模式的探索

心理治疗统一是指在一个有组织的、连贯的理论框架内,将所有关于人格理论、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等主要知识构成内在地整合起来,在这样一种统一模式的指导下,治疗师可以更好地探求心理治疗原理、方法与技术的综合。也就是说,一个实质性的统一模式必须把存在于人身上的生物的、行为的、认知的、精神的等因素统合起来,必须立足于干预措施,并且这些措施从概念和实务上都必须能够聚焦于 一 个 “完 整”的人,而不是人的某一 两 个 方 面。由于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来访者,所以治疗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有效性最终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统一模式的建立对理论研究可能有好处,但对咨询师的实践和来访者的需要来说是否如此则不一定,任一心理治疗模式都不能失去它的临床成效,统一模式的建立首先要求它必须要具有治疗效果。可以预见,心理治疗的整合研究和临床工作即将进入统一模式的探索阶段。整合运动本身就是心理治疗的分化,而心理治疗每一次新的分化,同时也是心理治疗走向新的统一的超越,正是这样多元与统一、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大大促进了心理治疗持续、健康地发展。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技术统治意识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2 — 0032 — 02

科学一直被看做是一种人类生产,并且具有其他生产所没有的特殊性。科学技术的特殊性在于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科学可以成为生产力,为创造剩余价值提供服务。而哈贝马斯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认为,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将会体现的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应该被放在最高的位置,哈贝马斯更重要的成就是,他将所认识的科学技术与哲学的意识形态联系到了一起,他认为科学技术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

一、如何理解“意识形态”

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虽然不是哈贝马斯的首创但却是他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我们要对哈贝马斯理论进行探究,掌握哈贝马斯理论,首先就是要理解“意识形态”的含义,以及什么是意识形态的功能。追溯“意识形态”的根源我们可以知道,它最开始是来自于法国,被一位叫做特拉西的哲学家首先提出,并且试图用意识形态来描述一门关于观念与感知的分析的新学科。马克思所表达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代表着法律、政治以及统治阶级利益,是情感表象与观念的总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意识形态体现了在具体社会中人们通过实践对于社会物质形态的理解,以及把握社会物质的程度,而这种对物质形态的理解不是真实的,它是虚幻的,它反映现实的方式是依赖主观幻觉以及错误意识,这种意识形态成为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使得统治阶级的一切统治都变得合法起来,从而让民众服从于统治阶级,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

我们可以通过对意识形态的认识来了解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从各个方面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这种满足程度使人们认可了资本主义制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能够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民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满意度逐渐增加,导致人们对社会基本职能的思考减少,对社会基本职能的议论程度也逐渐降低。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的晚期统治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资本主义通过科学技术来得到完善,因此科学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资本主义社会起着辩护作用。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一旦成为第一生产力,那么就意味着它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也将履行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哈贝马斯以科学技术为标准,分析了社会不断合理化的原因,以及它与资本主义逐步制度化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了科学技术有利于社会合理化与制度化的结论,有利于统治阶级对民众进行阶级统治的结论。而如果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那么将有利于高度丰富社会财富,大幅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如何理解技术对意识具有统治功能的思想

认为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其实并不只是哈贝马斯的观点,这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热衷关注的理论之一,他们在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也得出了很多能够促进后来的人们继续深入研究的结论,为深入研究这一理论奠定了基础。法兰克福派的思想家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倡导合理性,并且将之作为社会的本体,通过科学技术来体现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通过这一意识形态实现对人们的控制,让广大人民群众服从统治阶级的领导,以巩固他们统治的长久治安,使整个社会实现形式意义上的一体化。

德国第一位社会哲学教授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霍克海默认为意识形态会对人们真正认清社会矛盾与冲突造成阻碍,在他看来,意识形态具有模糊人们视线,阻碍人们看清现实的功用。将科学技术当做意识形态,通常会让人们丧失他们本应该具有的对于社会整体性把握的能力,在对社会的认识上,失去他们自己的认知,而人们所看到的和所认识到的社会完全就是统治阶级通过科学技术向人们展示的代表着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不是人们真正通过理智认识到的社会。科学就像政治、法律及哲学一样,在统治阶级的意志下被赋予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它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会掩饰社会的本质,而且还会导致人们无法发现造成社会危机的原因,使得人们对社会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意识形态从本质上来说具有欺骗性,这也符合人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与认识。

德裔美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之一的赫伯特.马尔库塞更深入地对霍克海默的观点进行了研究论证,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正在改变并且逐渐取代意识形态的传统意义,成为统治者辩护的工具,它的奴役性和工具性体现的日益明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对人进行“奴役”和统治。科学技术让人们认为它所带来的一切改变就是人们所面对的现实,它的意识形态功能试图让人们对它顶礼膜拜,从而不断巩固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提高技术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地位。

关于科学技术的统治功能,哈贝马斯与前面两位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持有不同的意见,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并不是在诞生之初就附有意识形态的功能,这一功能在资本主义初期体现得并不是很明显,而是到了资本主义晚期的时候,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才体现出日益明显的特征,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直以来,人们相信科学是对于真理的追求,它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政治教育和知识的灌输,就能自然地进入人们的意识当中,让人们自觉地承认科学技术统治的合理与合法性,从而承认资本主义社会晚期的统治方式。

三、“技术统治的意识”具有怎样的特征

第一,技术统治意识已上升成为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表现在减少了意识形态性,那种使人们感到迷惑的力量已消失,从而使得它对人们的欺骗性减少,变得更为客观,合理,技术统治下的意识比以往的意识形态更为广泛。技术统治的意识比旧的意识形态更能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二,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是在资本主义晚期才出现的。在资本主义晚期的社会中,资本主义的国家增加了国家干预,使得影响社会发展的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的层面,成为了政治问题,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性质。与此同时,在资本主义晚期的时候,科学技术已经被当成第一生产力,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也使得原本政治上的问题演变成为了技术上的问题。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它的社会制度得到改进与完善,从这方面看来,科学技术充当了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角色,它也不自觉地成为了晚期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并构成了统治的合法性。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整合的关系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并且这种渗透是无法抗拒的,它在人还未作出反应时便迅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强大的控制性是它的双重职能带来的,随着科学的进步,这种控制扩大到对整个社会的控制,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整合。

(一)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促进了社会整合的实现

科学技术不断向生产领域发展,并逐渐渗透其中,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促进改革生产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它还能够直接影响上层建筑,促进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变迁,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但是,在这方面哈贝马斯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认为,日益渗透的科学技术有利于维护现行制度,它并不会使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被颠覆,反而会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根据哈贝马斯的研究可以看到,他认为在资本主义晚期社会,有两种新趋势:一是国家越来越频繁对社会各项活动进行干预,国家的职能体现的日益明显;二是技术与科学的联系日益密切,并且依赖程度加深。有了这两种新趋势,之前马克思所提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各种体系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控制和领导经济活动,达到调节经济发展过程的目的,从而消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

所以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它对实现社会整合作出了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在后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不仅作为生产力存在,而且还以意识形态的状态存在,共同实现对社会的整合。

(二)科学技术通过整合文化和人心,加强社会整合

科学技术通过自身的社会职能对人心与文化都进行了整合。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使得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将自身利益放在次要的位置,对创造“利益一致”这一幻影深深着迷,丧失了自觉意识,不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意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科学技术就这样实现了对人心的整合,使得它对社会的整合作用表现的更为突出。

哈贝马斯更加注重对资本主义文化这一板块进行剖析,在科学技术的论述上具体地体现。他更强调科学技术对于人心和文化的控制因为他觉得文化领域能够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实施提供依据,笼络民心,淡化阶级观念,最终实现对社会的更大程度的整合。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人们从中获取了利益,丰富了他们的物质财富,人们关注的视线逐渐转移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上来,淡化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关注,科学技术在这一点上很好地做到了对人的统治。

科学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通过自身极强的控制力来改变人们的观念,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加强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与重视。科学技术通过对文化系统的强大影响力,达到通过文化的整合促进社会的整合的目的。

综上所述,哈贝马斯科学技术理论是有它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对它的优点的认识。哈贝马斯在研究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的结论,通过科学技术的双重职能得出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整合作出的贡献,这是哈贝马斯的不可忽视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于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倪伟波,任雪萍.论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生产力观〔J〕.江淮论坛, 2007,(01).

〔2〕 刘京.哈贝马斯“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思想探源〔J〕.求索, 2006,(02).

〔3〕(德)哈贝马斯原著.哈贝马斯精粹〔M〕.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整合,是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高中政治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切实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而是一场涉及到高中政治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整合,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探索。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目标的整合

高中政治课程设置的总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让学生了解党的指导思想,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的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将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与高中政治教学目标相结合。高中政治课具有思想性、教育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这决定了我们在将信息技术与其整合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高中政治教学目标的实现问题,而不能片面追求表面的华丽,为了整合而整合,迷失政治教学应有的目标。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整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声音(以教师语言为主)、文字和图像来呈现的。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整合,就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呈现政治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方便、快速地集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整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师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展现教科书以外的素材、案例,这些资源教师可以集成在计算机里方便以后使用。信息技术还可提供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在课程教材建设方面,可开发多媒体电子教材、教学资料,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地集成,制作成CD、Rom光盘长期、大容量地贮存。教师还可以建立教学专用网站,随时更新、补充网上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

在课堂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有目的地选择各种教学资源,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以帮助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如:在教学《人的价值》一课时,我们利用多媒体播放“感动中国人物”视频、“抗击非典”图片、“爱的奉献”歌曲等资料,使原本枯燥的说教课变成了生动活泼的探究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人的价值在于有奉献。这样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相得益彰,优化了政治课堂教学。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根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应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工具,而不应该成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工具。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整合就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技术可以有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从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到完成较复杂的探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从不同资源中查找、评价、收集信息;学生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分析数据、绘制图表以及汇报研究成果;学生利用虚拟技术模拟研究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案等。信息技术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协作式学习。例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可以通过E-mail、QQ、ChatRoom、BBS等网络工具进行交流、讨论。

需要强调的是,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要注意把握“度”的问题,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利有弊的,教师要扬其“利”而去其“弊”,择优而从,切勿过度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

四、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过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过程的整合是指教师与学生以教与学为目的的具体操作形式,这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首先,课前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教师活动为主,当然也可以发动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主要包括教学素材的收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案的设计等。比如:利用因特网收集所需的教学资源和素材;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制作教案、画出教学流程、设计作业;使用]示文稿制作软件制作上课用的课件。

其次,教学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依据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教师进行必要的理论讲授,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同时,给予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讲评。这一阶段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运用视频、动画等手段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可以利用网络,组织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从网络资源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展示评价阶段。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自己的学习、探究成果展现出来。如可以用PPT、Word文件将学习成果展示给教师和同学;可以将其做成网页的形式,进行广泛的网上交流。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可以设置网络在线测试题,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教师使用Excel、Access等软件,登记和统计学生的成绩,还可做出分析图表,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形和需要加强补救的地方,使教师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 容或进度,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中政治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探索整合的有效途径,推动信息技术从多方面、多角度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整合,以提高政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江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信息技术整合问题研究[J].思想教育研

究,2007,(9):52-54.

[2] 彭新富.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中学政治

教学参考,2005,(3):24-25.

[3]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

研究,2005,(1):7-15.

[4] 王荣良.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践的再认识[J].信息技术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得越来越广泛,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于各领域,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工作者,深感到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影响是深刻的,巨大的。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学措施改革,教学手段更新无不与信息技术有关。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一线教师,怎么界定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在如何适应信息技术传播应用的趋势下提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之更能切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与学生的需要等等,需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地探究。

一、信息技术的内涵

信息技术有多种多样的解释,一是认为信息技术是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具体是指在数据和信息的创建、存储和处理中以及知识的创造中使用大量物品和技能。人类的信息技术历经了古代和近代的发展变化,从最初的语言文字、印刷术到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现代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用于信息的获取、识别、处理、存储、检索、显示和利用加工的技术群体:二是认为信息技术是能动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电信技术结合对文字、音频、视频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并加以传播和利用:三是它是一种管理手段,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一定培训,掌握信息技术,使人与技术充分结合,促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高效运行。四是认为信息技术就是应用技术,其功能就是对信息进行分析,把接受的信息进行传递,把控制的信息进行交换,它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的三位一体。关于信息技术还有更多的定义,我们应该在复杂的解释中概括出其本质之义,就能掌握其精髓。这几种解释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解释,简言之,信息技术就是对信息的获取、识别、处理、存储、检索、显示和利用的技术群体。

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结合,通过强大的数据库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海量的信息,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使受教育者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这是今后教育者应该重视的手段和掌握的技能。

二、信息技术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信息技术无孔不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例如,由于发达国家掌握着信息传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在意识形态领域,必然会通过互联网对我国进行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这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信息大国不惜代价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安全等方面进行新殖民主义侵略,妄图颠覆控制国家政权或控制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另一方面,网络不良信息,比如黄色色情对当代大学生影响严重,网上大量存在不健康信息,这些信息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目前信息技术在思想教育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了新活力,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不再单调

传统受教育的形式一味地依靠教师的灌输,教学形式与手段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方面,不仅要重视内容选择,更应该注重教育方式。如果采取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愿意欣然地接受,这种形式无疑会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获得较好效果。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采取音视频、动漫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实现了从相对单一到多样性的转变,信息技术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变得宽阔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因素是时空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充分使用信息技术,大大地拓展了教育时间和空间。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时间可以任意选择,当前的微博、微信等先进的交流平台可以在线交流,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下载APP随时可以学习和传播相关内容,没有必要再规定具体时间;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适地选择,不必再固定教室,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基础建设有较大的改观,网络基本覆盖校园的各个角落,随时随地可以用WiFi接受传递信息,随时随地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得到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劣以是否取得较好的效益做为衡量标准。效益的好坏与投入和收益有关,投入多,收益少,效益就不高;投入多,收益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好。一般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投入越大,收益就越大,收益和投入的比率高低与效益成正比关系,收益、投入越高,效益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资源分享,共享,这样就可以节约教育资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还可以对资源进行分析和整合,以便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2)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让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了解更为全面,更为及时,以便使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及时分析,采取对策,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有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做出总结,有利于今后改进工作方式,从而为提高教育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想进一步了解和具体掌握各个要素的运行情况,哪些需要改进,哪些需要补充,哪些需要删除,哪些需要保留,都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分析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量化分析,获取自己想要的数据和结果。

(3)加强信息技术运用,丰富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手段。通过信息技术,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让信息技术与教育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灵活、多样的教育辅助手段,让受教育者欣然接受,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这三个方面的加强,从长远的角度极大地节约了教育的投入,增强了教育的效果,获得了预期的教育效益。

三、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思政课教师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对课程的开发、整合、设计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接受相应的信息技术培训,来适应这种变革的需要。当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学校应该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努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信息化教育培训创造条件。通过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积极鼓励和调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整合的有效模式,从而提高教师整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大力营造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整合研究的氛围,在教学中,鼓励教师开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使教师树立和形成信息化教育的信心和使用的良好习惯,不断推进和提高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能。

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对思政理论课教师提供便利的同时对教师也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传统教育资源多是纸质,如今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学科,海量的信息,内容包罗万象。这就对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科技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对信息进行认真加工,去伪存真,但在一些教师中出现了重应用轻提高的现象。比如有些教师利用网上资源丰富、获取便利的特点,课前不精心备课,备课只是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甚至不加任何加工就进行全盘复制,内容不管是不是符合教学实际,是不是符合学生特点,直接拿来为己所用,长期这样,大大降低个人的分析能力和钻研能力,个体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有些教师对多媒体课件、视频内容和网络在线课程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不愿花时间精心备课,备课也没有以前那样认真用心。另外,还有一些青年教师虽然掌握了扎实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但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忽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提高。

(二)信息技?g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件的影响

一个制作完备的教学课件,能大大提高上课的效果,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从信息的表现形式来看,在教学的过程中,同一个知识点可以以穿插声图并茂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不同的信息形式对人的作用效果不同。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只听仅能记住知识15%,只看仅能记住知识的25%,但是听和看结合起来可以记住知识的65%”;多媒体的优势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视觉的特点,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教师要充分发挥在多媒体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通过进行处理加工文字、图片、图表、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介,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功能,增强和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当然,要获得这种效果,需要教师具备熟练地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在实际中,由于时间、精力、财力和能力有限,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再之,必须加大对新媒体的学习,不断掌握新的技术,才能较好地驾驭这些媒体形式,成为媒体使用的主人而不是被媒体化。

(三)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思政课教育模式要坚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方案相结合,在教育实践中,信息技术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信息技术原理与思想政治理论中,强调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的整体协调,发挥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政治课;整合

思想政治课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能初步了解、认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常识,形成正确的政治、经济、哲学观;另一方面,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从社会经济、政治现象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以及观察分析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架起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是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整合的目标所在。尤其在现代教学当中,整合的必要性和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整合的必要性

1.整合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高中思想政治课是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其德育功能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确,要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头脑,帮助学生正确思考当代国内、国际的社会政治现象,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探究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思想道德教育的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等资料,不仅可把抽象的理论用直观的东西展示出来,而且少了很多枯燥乏味的说教,更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认同感,有利于提高素质,完善人格。

2.整合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特征。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而当代的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接触信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对政治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随时了解最新的时事新闻,应用到教学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3.整合是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需要。为了加速我国教育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我国在世纪之交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甘肃省也于2010年开始实施新课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小学思品教育和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适应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淡化学科理论体系,增强教学的实践环节,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课程的整合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先进的技术平台、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使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得到较好的贯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原理,讨论分析各类社会现象,研究和解决各类社会问题,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整合的实效性

1.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在现代信息社会,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最便捷的手段和途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获取丰富的集约化的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2.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动力。信息技术教学恰恰具有图文并茂等特点,能够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创设特定的政治情景,可把陌生、抽象的事实和材料变得形象、生动,使政治教学从“静态”向“动态”发展。由于这种变化适合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增强教学效果。

3.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还没有完全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使思维能力获得发展。

4.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促进了教学观念变化和教师素质的提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创立新的教学模式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它有助于克服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带来的局限,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且,计算机技术进入课堂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模式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教学观念上的变化,从深层次上看是对传统教学的革命。另外,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提高了教师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水平,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总之,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随着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课整合的发展和完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目标将会得到切实落实,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斌《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整合教学》(《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2)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科技政策

【正文】

1.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

当代世界可以称之为是人类的文化世界,各种文化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不断产生,如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这种现象揭示了人们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理解,以及对相关文化形态的深刻分析。因此,人们对政治现象的分析和对政治现象的理解,也不可避免地要把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引入到学术范畴,这便是政治文化的研究。〔1〕

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出自人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客观现实的思考与认识;二是过去时代政治文化的积淀和遗传。因此,我们在对现实政治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时候,不能抛开传统政治文化因素而就事论事,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回顾历史能使我们更清楚看到未来,从政治文化,尤其是从传统政治文化这一新的角度反思中国“一·五”时期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的经验教训,将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化决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物”的现代化,更有其政治方面和思想观念上的现代化;更能使我们清醒的分辨出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能剔除糟粕,吸取精华于中国当代的政治文化之中,使我国的科学技术能在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稳定有节地向前发展。

什么是传统政治文化呢?什么样的政治文化才能称得上是“传统”政治文化呢?

关于“传统”,有人称之为是由“历史沿传而来的”,也有人认为“过去的就是传统的”,还有人认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就是传统的”。这些说法的共同点是:“传统是从过去开始的”。这仅仅说对了一半,难道我们能够认为开始于过去的就都是“传统”的吗?我们认为“传统”的意义并不仅仅如此。所谓“传”为承前启后,“统”为一以贯之,其最明显的标记是带特征性的前后一致性。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指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所以作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传统”不应该是一个静止的观念,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深刻含义不仅在于它是“开始于过去”,而且还应该是“融透于现在并直达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政治文化应该是在过去的政治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对现在以至将来都有深刻影响的政治文化。它所具备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在社会机体组织及人的心理、生理结构中有着强大生命力和潜在影响力,而且是业已积淀为人的普遍心理、生理素质的因素时刻在规范、支配着人们未来的思想、行动,我们认为这才是“传统政治文化”的真实内涵。我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范畴,而传统政治文化是其精华。在我国从古至今的社会中,能够具备传统政治文化特征的,只有孔子开创的儒家政治文化。因为没有哪一种政治文化比儒家政治文化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贯穿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而且对我们的现在乃至将来都会发生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在论述传统政治文化时,是以儒家政治文化为主的,它是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主流和代表。以孔子开创的儒家政治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其特征将伦理思想介入政治,使思想、道德、文化、理想、信念融于现实之中,并服务于政治体系。

由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政治文化,在中国长久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中,通过各种机制渗透在人们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和情感状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构成我们民族稳定的心理形式和民族性格。这种政治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历经数千年各种内扰外患而始终能够保存、延续、发扬光大,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主流,与其积极因素有很大关系。它那种来源于氏族民主制的人道精神和人格理想,那种重视现实,经世致用的理性态度,那种乐观进取,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都曾感染、教育、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使他们成为“中国人的脊梁”,这些思想在中国悠久历史上确实起到了进步作用,是我们优秀的政治思想传统,并将为我们所继承。同时,我们又不能不清醒地看到这个政治文化的弱点和缺陷。即对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维护,对血缘基础封建等级的尊重,因循、保守、反对变革,不注重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提高,满足于在某种平均的贫困中,来唤起人们精神上或人格上的完善,以“文以载道”、“怨而不怒”来要求艺术服从或服务于现实政治,强调人世现实与实用,忽然,轻视甚至反对科学的抽象思辨……,这些思想又都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它不仅对我国古代、近代、甚至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仍然有着消极的影响。

因此研究中国“一·五”时期科技政策的经验教训时,我们不能不从传统政治文化方面进行思考,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揭示其内在原因。

2.传统政治文化的内容与功能

2.1“内圣外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

“内圣外王”最早见于《庄子·天下篇》,它由两个命题组成,一是“内圣之学”,主要是指圣人(或个体)的道德和学问修养;二是“内圣外王之道”,主要指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治理国家的规范,它实际是历代儒家的“治世”主张。儒家认为:“内圣之学”必然可以推进至“外王之道”,个人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修养成为圣人,便具备了做圣王的条件;这样的圣人一旦成为“圣王”,社会就能按其理想人格实现其理想政治。强调把个人品德修养与国家政治统一起来,倡导“学而优则仕”,将人外在的道德规范(外王)与人内在的道德(内圣)自觉统一起来,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因此,以“德”治天下,使道德介入政治,并为政治服务,成为儒家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这种“德治”观念的含义即是:以道德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并建立起一个人们普遍遵守的,以“仁义礼智信”为基本道德规范的理想社会。因此,“内圣外王”构成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其中以“德治”取代“法制”便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表现形式。

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的中国仍然以“德”治天下,并赋予“德”以新的涵义,即以共产主义道德,理想,信念为基本道德规范。因此,政治发展成为中国当代政治体系的核心,而政治发展,一是制度建设,二是观念建设,而且必须以观念建设带动制度建设。人们认为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有正确的行动方法,只有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才能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的思想,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每个个体的内心道德必然成为外在于个人的政治规范,人们对此坚信不移。因此,中国历次的政治运动都是为此目标而努力奋斗,这对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固然有促进作用,然而这种以世界观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一个人政治思想的是与非,是超越当时人们思想境界范围的,其结果往往是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并没有完全调动知识分子投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2“义利之辩”——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矛盾

“义利之辩”是中国古代学者关于道德和功利关系问题的争论。“义”指道德标准,“利”指物质利益或功利。

儒家思想中,“义利之辩”实际上是“公私之辩”,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从国家角度来讲,要求国家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相统一,倡导和鼓励有益于社会安宁、政治巩固的物质生产,以国家之“公利”服务于国家政权之“大义”。二是从个人角度来讲,要求人们物质活动服从于人的道德品格的修养,倡导“见利思义”,鼓励不损害国家“公利”的个人“私利”活动。“不久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 反对以各种不正当的手段去谋“私利”,当“公”与“私”发生矛盾时,儒家倡导一种奉献精神,即以牺牲“个人私利”而顾全国家“公利”,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和整体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儒家理想政治的实现是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统一起来,即“义”与“利”的统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义与利,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即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并不能同步发展。当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发生矛盾时,儒家则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论语·颜渊》:“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因此,当义与利发生必然冲突时,儒家宁舍“利”而不舍“义”。所谓“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3〕 儒家的这种义利统一实际上是对一种理想人格的描述,现实生活中,外在的道德规范必然与内在的物质要求发生矛盾,这种矛盾便构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矛盾。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耻于“利”,乐于奉献一直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的中国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这种奉献精神,才在短短三年内迅速恢复了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并将“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为我国全面进入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这种奉献精神与人们的物质需要必然发生矛盾,当义利不能两全时,人们往往宁舍“利”而保“义”,传统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这里有了某种共识。

2.3“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准则

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根源于历史悠久的农业小生产,它是中国哲学的根本问题之一,也是传统政治文化的准则。

“天人合一”观点具有复杂的涵义,主要包括两层意义:一是指人是天地生成,人的生活应当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二是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的道德最高原则合二为一。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天人合一”,即以汉代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自然本体论和以宋代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宋儒道德形而上学。

汉儒的自然本体“天人合一”与宋儒的道德形而上学“天人合一”尽管有诸多不同,但其共同的基本观点是:都强调“人必须与‘天’(无论是作为命定、主宰的天,还是作为自然意义上的天)相认同、一致和协调,”同时也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在天地间有着卓越位置,充满了对人深情赞美,《曾子·士孝》:“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尚书·大誓》:“人为万物之灵”。而且这里的“人”都是以群体意识出现的。这是因为从远古而来的天人观念中,个体的人不能离开群体而独立存在,只有保住整体,才有个体生存的可能,而且这种整体意义上的人才能更有力,更能动地适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它强调个体对群体的顺应与协调。因此,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模式是一种深刻的群体人本主义,它既不同于西方式的,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个体人本主义(即完全脱离客观世界以展示人的主观世界),也不同于印度式的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纯然的“天人合一”(即物我两忘,把人溶于自然作为生命最高境界)。在中国的“天人合一”中,人始终是主要的,所谓“天道远,人道迩。”〔4〕“未能事人,焉能事鬼”〔5〕,当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事发生冲突时, 就应该“敬鬼神而远之”〔6〕,因此,在中国, 对人世的眷恋始终没有被对天国的向往而取代,人的道德始终没有发展为西方式的神的宗教。“天地故生人”,然“无人则无以见天地。”没有人的客观世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形成了儒家以人为中心,天、地、人的整体结构和体系,展示了独特的“天人合一”思维活动,虽然这其中有着某些人对主宰、命定的被动顺从的消极意义。“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因此,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天人合一”即是世界观,又是人们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方法论,也是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

2.4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功能

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维系政治体系,二是指导政治行为。

所谓维系政治体系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维系原有政治体系,使之不发生变化。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关键在于传统政治文化这种维系功能的强大生命力。二是维持现有政治体系。新的政治文化建立之后,传统政治文化中某些部分被包容于新的政治文化中而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并与之共同承担维系新政治体系内的各层政治关系稳定发展。传统政治文化的这种维持功能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传统”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的心灵深处,构成我们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的东西。新的政治文化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政治文化而独立存在,否则,我们这个民族就会成为别人中的“一个”而不是我们自己的“这一个”。因此,传统政治文化对新政治文化的稳定和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谓指导政治行为是指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传统政治文化根深蒂固于我们民族性格之中,并通过我们的政治感觉、政治认同、政治反映、政治意识、政治思维、政治心理等多种渠道来指导我们的政治行为。因此,它不仅可以决定社会普通成员对政治体系、政治目的、政治决策、政治现象的态度和情感,而且可以决定领袖们的政治信仰、政治态度和领导方式。所以,传统政治文化指导政治行为的这一功能,将有助于我们在制定科技政策时的心理倾向和主观意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政治思想与科技思想之间的必然联系。

因此,我国科技政策无论是在制定之时,还是在执行之时,都不可能彻底摆脱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而传统政治文化的功能,也使得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与传统政治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辩证的观点看,任何“传统”都带有二重性,即积极性和消极性同时存在。一方面,从发展的眼光看,传统本身确实有许多落后的、僵化的、不适应新的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传统之所以能传下来,说明它本身还含有某些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的、合理的、进步的东西。我们在对待传统政治文化方面,一直遵循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然而,“糟粕”与“精华”的标准是什么?“内圣外王”、“义利之辨”,“天人合一”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也都有其消极的一面,是以道德尺度来衡量,还是以价值尺度来衡量,是以政治标准为准绳,还是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正像马克思在批判西方政治文化的同时,其本身又不能摆脱西方政治文化一样。我们在严厉批判传统政治文化(精华与糟粕)的同时,亦同样无法回避这种自我相关,尽管这种自我相关有时是无意识。因此,当代中国科技政策的制定与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关系是,即融合又对立。其融合主要表现为:把政治工作放在科技发展的首位,强调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国家政治相统一,并为国家政治服务;在义利关系上,强调道德自律与奉献精神,耻于谈个人的名与利,使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其对立主要表现为:继承“五四”以来的文化传统,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

3.传统政治文化对中国科技政策的影响

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指导政治行为的功能,我们研究“一·五”时期的科技政策,不能不研究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毛泽东的科技思想与其政治思想紧密相连,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时代特征的标志。科学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政治家在进行科学技术重大决策的时候总是以政治目标为前提,即领袖们关于科学技术的决策,是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手段。二是传统政治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即领导者的决策也取决于他们的科学文化背景和政治文化背景。虽然毛泽东终生都在与封建主义进行着坚定不移的斗争,并且始终把自己看成是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事实上,作为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始终具有我们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儒家的传统政治文化对他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

1949年,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当时生产关系的解放,带动了生产力的解放,而尽快提高生产力还需依靠科学技术。因此,恢复和发展科学技术、恢复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而当时我们的生产力如何呢?“一辆车,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7〕因此, 建设国家迫切需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机械化,迫切需要发展科学技术。这一思想在当时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为此,中国共产党的“八大”郑重确立国内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中心工作是要发展生产力。为了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毛泽东在“八大”的一次预备会议上强调了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他指出,“现在搞这些新的科学技术我们还没有经验,”“世界上新的工业技术、农业技术我们还没有学会,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六年的经验,学会了许多东西,但是从根本上说,我们还要做很大的努力,主要靠第二个五年计划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来学会更多的东西”。〔8〕 因此从1956年开始,中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制定和实施了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156个重点项目也投入了建设。这表明, 毛泽东当时已经认识到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就需更尽快提高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科学事业。然而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这一正确方针却没有被切实贯彻执行,阶级斗争仍被看作是当时的中心工作。这一方面由于当时国内外客观环境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毛泽东沿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始终把巩固政权看成是国家的首要任务,把阶级斗争看成是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认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因此,毛泽东偏向了重视思想战线的政治斗争,而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更多地被看成是巩固国家政权的工具,这不能不说传统政治文化对他的影响至深。“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9〕 当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一再论述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时候,毛泽东却更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指导作用,而没有把科学技术放在发展生产力的首要地位上。

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走群众技术路线。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从殷商周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10〕、“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11〕的“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到孔孟“民贵君轻”〔12〕“民本”思想的成熟,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这种民本思想一直为许多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所继承。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更是赋予这种“民本”思想以新的内涵,即“人为的力量,可以巧夺天工,所谓人事胜天”“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13〕,在民主革命的生涯中,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观念对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加以批判继承,科学地阐述了“人民群众”的概念,全面论证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并提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14〕的科学论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把这一思想贯彻于科技界,形成群众技术路线,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依靠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工人阶级的劳动经验,熟练技能,以及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使得国民经济在三年内迅速得到恢复,并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胜利更坚定了毛泽东群众技术路线。

但是,如果说在社会实践中走群众路线是正确的话,在科技界搞群众技术路线就有些不妥。因为劳动群众掌握的只是实践经验和劳动技能,而对那些重大的理论发现,理论论证以及科学实验,劳动群众就不一定特长,因为现代科学理论与一般生产活动既相关又分离。所以必须强调群众与专家的有机结合,才是科技发展的正确方向。

综上所述,毛泽东的这些科技思想对中国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作为政治领袖的毛泽东则更侧重从政治角度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科技思想与政治思想紧密相连,他始终把科学技术放在政治的从属地位,正如“中国的政治文化从来没有认识到任何自发的政治体系能够适当地独立于正统的政治思想之外”〔15〕一样,毛泽东同样也没有摆脱这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3.2科技发展中深刻的群体意识

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具有一种重整体,求和谐的特征,传统政治文化不仅肯定了“人”必须与“天”相认同、一致、和睦、协调的天人合一关系,而且强调了其中人的整体主义意识,即强调个体对群体的归属与顺从,从而形成在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社会整体主义性质的传统政治文化。

近现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性质仍然是社会整体主义。特别是本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其政治文化性质密切相关,在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也重视社会的整体,强调社会的和谐,实质上也是社会整体主义性质的政治文化,这与中国社会“大同”政治理想有了契合,因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学说,成为中国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东西,并在中国社会的实践中,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因此,中国政治文化仍然是社会整体主义性质的。

“一·五”时期这种整体主义精神在科技领域主要表现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不仅要彻底清除封建剥削阶级思想,而且要彻底肃清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为此,政府号召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抛弃自己的个人主义意识,把个人理想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为人民服务,为国家集体利益服务,反对追求个人名利,并视其为资产阶级的东西,要求加以彻底批判。在实际工作中,则强调集体协作,反对单干,并要求把这种集体协作扩大到群众中去,搞群众技术运动,使工人、农民与科技人员形成“三结合”,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解决科技发展中的难题。这是因为:“现在科学发展的生长点往往是几门科学交叉的地方,是几门科学杂交的结果。因此,单靠某一科学部门的人是很难克服研究工作中的困难的,在科学技术工作中大搞群众运动就可以把各方面人才的智慧集中起来,能够很快地攻下堡垒。”〔16〕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在“一·五”时期科学技术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这种只讲集体协作,不讲个体竞争的整体主义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竞争机制,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因此只强调集体协作反对个体竞争,无形中会减弱个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破坏了科技人员的动力基础。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枪打出头鸟(谁的成绩突出就怀疑谁是个人名利思想滋长的结果)”的传统行为,造成了人们的一种惰性,人浮于事,涣散意志,表面上集体协作,实际上一盘散沙,使原本美好的愿望成为泡影。所以只讲集体协作,不讲个人竞争,不能增加集体的力量;而不讲集体协作,只顾个人利益又损害了国家整体利益。因此,如何使集体的向心力和个体的竞争力得到统一是提高集体主义精神的关键。然而应该肯定的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意识并不是我们的缺点,而是我们民族的优点和长处,中华民族历尽沧桑,50多个民族,“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最终仍能统一于一张版图之内,靠的就是这种整体主义精神,不过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缺乏个体意识、竞争意识以及价值观念方面的缺陷,又使我们这个原本富庶,先进的东方科技大国,近代以来却变得停滞落后,以至于被动挨打,受尽屈辱百余年。

因此,我们应在增强群体意识的同时,也使个体意识得到增强,通过协作和竞争来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加快赶上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进程。

3.3科技发展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处于经验状态,经验从未在知识体系中有所突破而上升为理论科学,这与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实用理性密切相关。这种理性具有极端重视现实实用的特点,它不在理论上探求、争辩难以解决的哲学课题,不去进行纯思辨的抽象,如在看待生死、鬼神、天地的问题上,不象西方哲学那样努力进行抽象理论的研究,而是明确表示对现实的重视。所谓“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17〕重视的是如何妥善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8〕,重要的不是言论,不是思辨,而是行动本身。因此,这种实用理性表现在中国人处理各种实务中(无论是政治、经济、经验科学、人事关系等方面)都习惯深思熟虑、不动声色、冷静慎重、周详细密、注意实际的可行性和现实的逻辑性,不冲动、不玄想、重功能、重效果、善于协调群体。这种理智态度构成了中国智慧的本质特征之一,在这种理性下,我们创造了古代灿烂的中国文化和从古自今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排除了反理性的泛滥,却也阻止了思辨理性的发展。过分偏重现实实用,造成忽视、轻视甚至反对科学的抽象思辨。而没有抽象思辨的理论的发展,是不可能有现代科学的充分开拓的,这是中国古代、近代科学长久停留并满足在经验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重经验,轻逻辑是中国科学技术面临的严重问题。

毛泽东一贯倡导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要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因此,他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政治思想原则贯彻到科技思想中,通过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反思,提出了科技发展也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他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19〕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指导实践活动, 而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科技发展的方法论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并弥补了传统政治文化的缺陷。然而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实践中,这一原则有时却被片面的理解,甚至是教条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仅仅被简单地理解为是“科学研究(理论)必须为生产(实践)服务”;科技知识分子(理论的掌握者)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无论是思想上,还是业务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被教条地理解为是:政治干部(马列主义理论的代表者)对科技专家(具体业务执行者)的领导,以及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虽然这其中也有合理、有益的一面,但也明显存在着片面化和绝对化的倾向。如在“科研为生产服务”方面,要求科学研究“服从于人民迫切的需要、国家当前任务、国家建设计划的任务”,〔20〕虽然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但它却不能做为一项长远政策存在下去,因为科学研究本身并不仅仅是为了当前利益,更要顾及长远利益,做为一项科技政策,没有发展的意识是不行的。此外,“为生产服务”,仅仅把科学研究局限于解决生产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或难题,科学理论只被看作是经验感觉的概括,实质上是把科学研究下降到通俗技艺的水平,所以片面强调“科研为生产服务”实际上对现代科学研究自身的发展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其实,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方面,坚持以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专家的业务活动。这虽然有其有益因素,因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科学研究活动确实能起到指导作用,但在具体工作中却不能教条地运用。有些人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理论都一律拿来指导科学家的具体工作,拿着马克思主义标签对号入座,凡是被认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一律批倒批臭,最有代表性的是我国生物界追随苏联而发起的“用无产阶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联系实际的李森科理论”对“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的、反动的、形而上学的、伪科学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的批判,给科技界、学术界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否定科学技术的自然属性,否认“为科学而科学”的存在,一味强调其社会属性,认为世界上没有超阶级的科学,任何科学或者是无产阶级的或者是资产阶级的,这是犯了教条主义错误,而以政治斗争取代学术讨论,以行政管理取代科学管理,实际上又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因此,这些以政治手段压制学术民主的做法,使得科技人员不敢思想、不敢行动,势必要造成人为灾难,影响我国科技的发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它突破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重实用、轻思辨的思想意识,为我国由古代、近代科学技术形态向现代科学技术形态迈进作出了重要贡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无疑是正确的,但要真正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要经历曲折的过程。从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科技政策的反思中,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Lucian W.Pye and Sidney Verber de ,Political Culture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1965.

〔2〕《论语·述而》。

〔3〕《孟子·告子上》。

〔4〕《左传·昭公十八年》。

〔5〕〔6〕〔17〕《论语·先进》。

〔7〕《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第130页。

〔8〕《党的文献》,1991年第6期,第15页。

〔9〕《论语·学而》。

〔10〕《国语·郑语》。

〔11〕《尚书·秦誓》。

〔12〕《孟子·尽心》。

〔13〕《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第602页。

〔1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第932页。

〔15〕〔美〕理查德·P·萨特米尔著:《科研与革命》,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第51页。

〔16〕于光远:“关于科学技术工作中的群众运动”,《红旗》第3期,1960年2月1日。

〔18〕《论语·里仁》。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倡导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样也面临着与信息技术的全面深度融合问题。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及方法论等理论研究已经卓有成效,而关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专门研究几乎一片空白的情况下,从技术角度全面系统地考察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现象,明确提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概念[1]并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体系,深入探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规律,科学构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理论模型,将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提升到技术层次,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含量,不仅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提供新视角,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开拓新领域,而且对于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整合、提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广义技术观念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客观存在

 

所谓技术,是指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运用的策略方法、物质工具、操作规程、知识技能等构成的综合体。技术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有着最为漫长的历史和最深刻的人性根源,它的本意就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么最有效地做好”等问题,它的本质就是人有目的的活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基本表现及其拓展延伸。

 

(一)广义技术观念

 

国内外关于技术的定义繁多,大致可归为两类,即狭义技术观念和广义技术观念[2]。两者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把人视作技术系统的构成要素,把技术视为人类目的性活动的基本行为方式。或者说,这两种技术观念的重要分野在于是否承认社会技术和思维技术的存在。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客观存在

 

王伯鲁教授认为“技术就是围绕着‘如何有效地实现目的’的现实课题,人们后天不断创造和应用的各种目的性活动的序列或方式”。他从广义技术视角对马克思技术思想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度挖掘,认为马克思对技术的理解和论述涉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最接近于广义技术观念。技术思想是马克思博大精深的思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在《资本论》及其相关手稿中。他在探讨“人的本质”“生产力”“劳动”“分工”“工具”“机器”“交往”“竞争”“异化”等许多重要问题时也论及技术问题,有关技术思想散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等诸多论著中。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根源于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又源于物质生产活动,而物质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上或社会组织体制下展开,因此,技术是人类目的性活动的基础和灵魂,技术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技术活动的出现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人猿揖别的分水岭、人类生存的文化依据和构成人性的基本内容。

 

1.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一项社会技术

 

马克思指出劳动或实践活动是人的“类本质”,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论断,并把作为劳动工具和技能的技术视作劳动要素,将其归于劳动资料范畴。所谓劳动主要指人类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生产自身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物质生活用品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由于技术是人类劳动最基本的行为方式,“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如何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等都属于技术范畴,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讲“技术创造了人”。技术使人成其为人,并使技术性成为人的本质属性。只有人类才有技术,技术与人类不可分割。人不仅是技术主体,而且是技术体系内的构成要素。正由于人类具有技术性这一本质属性,使得人类在所有领域展开的有目的性活动都会被打上技术的烙印、被赋予技术属性。人类在思维、自然与社会各个领域中展开的有目的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其活动或行为方式都是技术,理论上可相应地区分为思维技术、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社会技术是在思维技术支持下、由各种自然技术有机整合而成的系统化、综合性的技术体系,其中,思维技术是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展开的智能平台,自然技术是建立在思维技术的基础之上、建构社会技术的基本构件。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根据广义技术观念,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在社会领域的一项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其活动方式或行为方式就是一项社会技术,可称其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

 

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作为中介客观存在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科学的直接目的和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的直接目的和基本任务是改造世界,主要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但是从根本目的和最终意义上,科学与技术的目的都是为了改造世界,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只要是科学的理论,最终都需要借助技术的手段才能使科学的功能得以彰显。随着现代信息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的步伐显著加快,技术与科学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相互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不断深化,变得更加密不可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不可能直接发生相互作用,其间存在着一个桥梁,技术便是介于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的桥梁。也就是说,科学理论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时必然以技术为中介或桥梁;同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论用于解决现实中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时也必然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为中介或桥梁。这就意味着,只要承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理论且能够用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时,就应当承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客观存在。

 

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一种教育技术

 

教育属于人类社会领域的实践活动,教育实践的活动方式就是教育技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虽然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但由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作为中心任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教学为主渠道,具有强烈的教育属性,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看作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既然人类教育实践的活动方式或行为方式是教育技术,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教育实践,所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活动方式或行为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技术,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当今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的迅猛发展与教育技术实践取得的丰硕成果,无疑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客观存在得以确证。

 

综上所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技术特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作为基于思维技术和自然技术的一种社会技术体系,客观存在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应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问题纳入其基本理论研究范围。所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遵循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最优化、效能最大化的理论与实践[5]。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本质上就是现代社会条件下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活动方式或行为方式,因此也可将其界定为“人类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策略方法、物质工具、操作规程和知识技能的综合体”。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理论模型的建构原则

 

模型(或模式)作为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化的简约形式[6],是对研究对象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简明扼要的表达。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理论模型是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体系的建构和运行过程的一般表达形式,是依据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及教育过程等特点,由现代教育技术模型与之交叉融合演化而来。相对于其他学科教育而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模型的构建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必须明确领导决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系统中的主导地位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政治主导、实事求是、民主管理、全面发展等基本原则。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面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已不再是价值中立的了,而是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价值取向。这种鲜明的政治目的性,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建构及实施都已不再单纯是一个专业性的系统设计过程,而且是一个以科学专业的系统设计为基础,具有鲜明政治性的领导决策过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决策首先是教育目标决策,并以目标为依据确定教育内容、策略、方法与方式等。

 

(二)必须体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多样性要求

 

这种多样性首先表现在空间场所的多样性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广泛存在于学校教育中,而且还超越学校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这种多样性还体现在实施途径的多样性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通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个主渠道进行,而且还通过文化、传媒、管理、活动、人际交往等多种载体、多种途径实施综合教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模型的构建必须最大限度地超越不同类型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差异性,把焦点集中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同一性上,尽可能覆盖到各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三)必须顺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综合化趋势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在实践中不断交叉融合,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综合化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及其结构也正在变得日益复杂化,客观上也要求形成多维度、网络化、立体式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党、政、工、团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促使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渠道形成合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模型必须体现综合教育理念、协同教育观及“大电教”思想,能够通过系统设计技术的科学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的优化组合,构建出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及整体效能的技术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综合化等发展需求。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理论模型及其基本性质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理论模型

 

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笔者所构建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模型。

 

该模型表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具有层次性结构的体系。该体系由三大类别的基本技术构成:

 

1.系统设计与领导决策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学中的所谓“系统设计技术”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科学决策方法”基本相当,都是为解决“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如何最有效地做好”等问题所进行的目标选择、工作计划和行为设计与抉择。系统设计技术承担着科学决策、制订技术方案等核心任务,它实质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要素和工作环节进行系统整合与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获得系统整体功能,形成整体效能与合力,因此它在构建技术体系当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先导或灵魂作用。考虑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必须遵守政治主导原则等特殊要求,在系统设计技术之外,还必须加入领导决策技术。确定系统设计方案并履行领导决策程序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程序,它主要是对教育目标与内容是否正确,技术与方法步骤等是否恰当、高效、简便可行等内容进行审核评判,作出合理决策,发挥政治主导和把关作用。

 

2.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主要就是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数字资源组织与推送技术与管理规范体系,从而实现以下几大目标:(1)构建融合信息化和全球化特色的基于全媒体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新体系,探索出一套面向数字化生存时代的资源整合集成、共享应用、产权保护、质量评估、运营管理的模式方法,切实提高教育数字资源的组织效能、推送质量和应用水平;(2)加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资源组织和推送的协同创新,促进数字化环境下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改革与发展,创新优质教育数字资源产生、流动、共享的体制与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资源组织、推送和应用战略联盟,实现相互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控;(3)建立起一整套与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相适应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资源组织和推送应用体系,统筹利用各种内部和外部资源,构建人才培养的数字化立体型资源环境,促进资源的均衡与优化配置,切实提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对人员配置和技能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问题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专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型反思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如何在反思性教学中,合理配置各种信息技术环境与资源,充分发挥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支持和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持续反思,进而使自身不断成长,是制约我们在实践中是否能够成功构建起一个面向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师专业发展之基本模式的重要瓶颈,也是让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中的人员配置和技能培训技术最终能够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在实践中有所突破的关键。

 

3.管理和评价技术

 

在构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体系中的管理技术的过程中,要在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引入扁平管理、项目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管理规范,切实提高学习管理的效能和学生学习的绩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体系中的评价技术应不止于提供结果判定,而应能促使学生发生某种积极改变。因此要坚持以对学习者学习行为进行调节为目的,以对学习者学习行为进行监控为导向,以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测量与统计为手段。要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知识习得的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的做法,把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者对各种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情况、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者相互之间的交互程度等都纳入其中。

 

与现代教育技术一般模型相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模型中融入了三个环节:一是基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主导原则,融入了“领导决策”环节。对于德育教师、学生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经过系统设计所提出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方案,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与管理机构及其负责人应当予以审核把关,履行领导决策程序,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政治方向、教育目标的正确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原则性与适当性。二是基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样性,增加了“载体选择”环节。该模型借鉴并拓展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载体”概念及载体应用研究成果,可以客观反映和妥善解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问题,为建构与各种载体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提供技术路径。三是基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任职条件的特殊要求,增加了“人员配置与培训”环节。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体系中,系统设计技术和领导决策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建构过程中的核心技术;教育媒体技术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实施过程中的核心技术。管理技术、评价技术涉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每个环节,贯穿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发挥着信息反馈和系统调控功能,而人员配置与培训技术则具有关键作用。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模型的基本性质与运用要领

 

1.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现代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科学与技术之间出现互相促进、相互转化、不断融合的趋势,科学日益成为技术的先导,技术日益表现为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具体应用,两者愈来愈密不可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为依据,在学习科学破解人类学习奥秘,尤其是态度、情感、价值观学习的奥秘基础之上,借鉴系统科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科学理论与方法,通过系统化设计与开发而建立起来的科学型的现代技术,而不是经验型的传统技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总体上属于科学型的现代技术,其中蕴含着科学的力量和智慧的能量。一方面,必须树立科学观点,要保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真理性与方法的正确性,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建立在坚实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基础上,确立正确的教育方向、策略与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始终把解决现实问题、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一个系统化的综合技术体系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 信息技术 整合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优势作用,加强政治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增强政治教学的感染力和趣味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样化教育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1 利用信息技术与政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政治课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根据时代的发展、特定的教育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整合、优化、组合。教材内容具有局限性,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的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让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变得形象具体、通俗易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政治知识。网络信息资源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应用于初中政治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创新了教学形式,为优化组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政治教师要大力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制作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动态化、趣味化。先搜集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开拓学生视野;然后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教学案例,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再在导入新课环节、结束环节播放轻松的音乐,陶冶学生情操,总之利用网络的时空性、开放性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愉悦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建立校园网站、班级资源库等网络平台,开设远程教育,共享优质资源。例如,在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制作一幅国家“地图”,当把鼠标放到相应位置的时候就会显示出详细的信息,包括名称、民族、人口、特点等,让学生感受“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民族亲缘关系,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

2 利用信息技术与政治整合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突破教学难点。政治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理论概念抽象性强,不容易理解掌握,即便教师也无法用语言进行准确的表达和阐述,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阻碍。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重点难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难点的目标。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信息技术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教材“活”起来,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课堂充满动听的音乐、清晰的画面、绚丽的色彩和个性化的课件,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这样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个性化成长。

再次,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增进师生互动交流。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营造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转变为主动求知的探索者,让学生的精神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开展德育教学。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可以给学生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接受思想教育,实现政治教学的目标。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政治整合教学的优势,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拓宽课堂教学途径,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知识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全面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仑中学,山东 淄博 255129)

参考文献:

[1]赵世军.对思想政治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看法[J].新课程,2009(11).

[2]管云峰.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09(9).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现代新技术具有平台化、数字化、多向化等教学特征,高中政治教师在政治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政治教学资源的高效整合,并能够实现知识单向传授者向多元教学引导者角色的转变,将单一、机械的政治课堂转化成多向互动、多元教学的知识殿堂。在这样的整合教学模式下,学生才能够激发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政治学习欲望,从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一、当前高中政治教学问题

1、课堂模式单一。笔者纵观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状况,发现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机械性较强,因而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无趣,使得高中生的政治学习积极性极大受挫。我国高中教育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严重,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教学功利,从而使得学生这一教学主体难以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单向灌输思想政治知识点,教学模式缺乏创造性,教学惰性较强,难以实践创新教学、改进教学措施,不仅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政治知识点,教师也在消极传授理论知识,教与学难以实现双向互动。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在课堂上常常采用题海战术,,而问题针对性往往较差,使得高中生对高中政治课堂的厌烦感日益增强。

2、缺乏教学重点区分。高中政治教学教材内容抽象、复杂,且常与人文道德、时事政治、国家政策、公民权利等内容紧密联系,而高中生由于其他文化课学习压力较大,与社会生活缺乏联系与沟通,从而在政治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上存在着较大难度。部分高中政治教材知识点所涉及的理论年代背景较为久远,且时空地域局限性较强,大部分政治教师难以利用高效教学措施与教学语言进行课堂讲述,使得高中生的政治学习难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教学问题也日益加重。在当前政治教育环境中,大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与理念束缚,在课堂上仍然采用落后的图表分析、表格展示、语言阐述等教学方法讲解高中政治知识点,不仅在教学内容上难以实施深度教学,政治教学重点与难点也缺乏有效区分,使得高中生在教学课堂上学习思路混乱不清, 对高中政治课堂知识点的重难点把握能力较为缺乏,从而难于形成完整的高中政治理论学习体系,获得较高的高中政治学习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探究课的整合优势

1、教学技术性明显。信息技术具有典型的数字化、产业化、互联化等技术特征,高中政治教师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探究课教学相结合,不仅让高中政治理论探究教学课具备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技术指导,更让高中政治教学摆脱了传统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融入了现代新型化信息化教育技术工具,使得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教师在课堂上能准确实现教学双向互动,脱离高中政治探究教学瓶颈。

2、转化学习模式。高中政治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政治探究教学,可以有效转换高中生的政治学习策略与模式。在素质教育大潮的影响下,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高中生不能陈旧于传统“听课学习、被动接受课堂知识”的学习模式,要向“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型学习模式转化。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用信息技术实现高中政治教学资源的平台化、多元化与互联化,给予高中生广阔的自主探究空间与知识探索渠道,让学生们增强政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学习思维,从而逐渐形成完整的高中政治学习体系。高中教育阶段必须注重对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与锻炼,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养成良好的教学情感,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要有充分的理论思想交流与沟通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的高度整合下,及时、高效汲取政治教学知识点,使得学生不仅具备了强烈的政治求知欲望,还充分提高了政治学习能力,进一步完善政治学习体系。

3、深化素质教育。当前我国教育不断推行苏素质化进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完善高中教育体系。因此,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探究课的教学结合,给予了学生培养人文思维、时政素养、政治学习能力足够的教学空间。在传统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难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个性化教学,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引导与资源整合下,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被不断激发,教师也能够较好的贯穿创新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三、整合措施

1、搭建探究整合平台。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信息技术渠道搭建政治探究平台,让学生们摆脱被动接受课堂知识的困境,而积极投入到政治知识理论探索中去,实现学习结构模式的优化与转变。

比如,在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一政治教学课堂上,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了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基本义务等多项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时政化资源平台上进行政治探究,提高探究课的教学效率。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分析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各国就相继进入了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公共管理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于是在美国,在新公共管理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新的实践模式,即新公共服务。其代表性人物Robert Dan Hate认为,新公共服务才是真正的公共行政模式。而在英国,英国学者和管理者则对新公共管理提出了批评,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实践模式,即整体性治理,其代表人物是Perry Hicks。目前,整体性治理正在成为政府治理的新趋向。本文将对其进行简单地介绍和分析。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产生来源于新公共管理的衰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十分强调分散性。通过将权力大、结构庞大、等级高的部门分散,使其在内部达到一个各部门相平衡的结构,然后重新对各部门进行信息和管理系统的规定,从而以不同的控制形式对各部门加强管理。第二,注重内部之间的竞争。对于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公共结构中,购买者和提供者是隔离开来的,从前的等级式的资源分配被新公共管理的竞争机制所取代。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资源的供应开始多样化。第三,注重激励的作用。在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中,激励机制被广泛的应用,在分散的公共服务和专业精神上,进行具体的绩效奖励,多劳多得得到了有效的实践。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新公共管理的不少运作方法已经被停用,新公共管理的分散性、竞争性和激励性已经造成关键部分停止运转,政府内部变得分散和无序。

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数字时代的来临,作为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第二大背景,信息技术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当下公共服务系统理性的重要环节,以及现代化变革的中心。当前社会,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还在公共管理中占据着核心位置。第一,电子信息系统改变其人才结构。政府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管理,其中就包括公民的各项信息记载。最初,工作人员以纸质记载为主,发展到如今的以电子信息系统记载为主。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政府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二,信息技术改变其组织结构。以往的政府机构以等级官僚制进行结构架设,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在的政府的组织形式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第三,信息技术提高政府工作能力。信息技术对于抓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做决定的能力,从而使政府工作效率更高。第四,信息技术影响政策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功能,通常一旦信息技术系统发生变化,那么意味着大多数政策也会发生变化。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一)重新整合。在整体性治理理论中,重新整合是与新公共管理相对立的。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重新整合主要涉及到七方面。第一,部门之间碎片化。即将功能相似的部门重新进行合并、整理、组织成一个全新的部门,重视微观层面的地方机构,新的政府结构以社区为基础。第二,大部门式的集中治理。管理的集中性是重新整合的一大重点。对于一些大的部门及重要部门来说,分散管理使机构内部之前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集中管理有利于改变分散管理所带来的情况。同时基于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使集中管理更加方便有效。第三,政府重新化。这思想,主要是将私有收归国有,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比如,美国对两万八千名机场安全人员的公共部门活动,从曾经外包的私人承包商手中,将此权利重新交给公共部门联邦文管系统。第四,加强中央秩序。新公共管理模式使政府在日常管理中变得分散以及无序,整体性治理思想强调加强中央秩序,有利于改变由分散和竞争导致的无政府主义现象。第五,压缩行政成本。整体性治理降调集中性,因此,大大的减少了行政支出和花费。第六,重塑行政服务链。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在行政服务工作中,能够对公务支撑功能、处理事务的系统进行重新设计。第七,网络简化。现代政府通过网络的高度连接,使其在内部结构中更加精简和完善,在与外部的联系中也更加紧密。

(二)整体性治理。第一,信息的搜寻和提供。整体主义是以需要为基础。政府的信息系统就是以此基础建立,能够满足公民和企业对政府机器中的措施,表达出来以及提交相关报告。而信息技术的互动性还可以自动根据公民的需要和兴趣,提醒工作人员对其做出整体性的调整。第二,组织重建以公民和功能为基础。第三,一站式服务,将分散的服务功能集中起来进行不同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公民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第四,数据库的统一,在新公共行政管理中,不同的信息掌握在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中。而在整体性治理中,强调数据库的统一性,使政府在进行重大决策和预测公民需要时,能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第五,灵活的政府结构。对于一个灵活的政府结构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监视预报系统和预测系统。通过这两个系统能够及时对意外发生事件进行考虑。这有利于政府在进行决策和实践时,注入灵活应变的系统,增强其灵活性,取得更为有效的结果。

三、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的简要分析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整体性治理不是对新公共管理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其进行了修正。新公共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站在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来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治理模式。然而,西方社会正在发生变革,从原先的生产者社会到当前的消费者社会转变。这样的改变,使其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

整体性治理则需要站在技术的角度来进行理解。其治理方式和运作方式都与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要求管理功能能够越发集中化、整体化、整合化,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相悖。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逐渐被整体性治理理论所取代。整体性治理立足于政府内部的运作和部门的整体运作两方面,主要解决新公共管理所带来的碎片化管理和政府空心化问题。整体性治理能够提供比新公共管理更有有效的公共服务,并且用极低的成本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

整体性治理的整合概念还集中体现在,整合不同层次的治理、整合内部功能的协调性、整合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关系。通过从层次、功能、部门三方面入手进行整合,从点到面,整合手段从平面延展到空间,理念也越发趋于多元化。从而使整体性治理更加符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整体性理论比新公共管理理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另外,整体性治理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以官僚机制为组织载体。而新公共管理则不是以此为基础。完善的官僚机制是行政现代化的标志。因此,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官僚机制为基础,还有利于建构现代化的官僚制,其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才能更加符合现代化行政的要求。

结束语:总而言之,整体性治理更加符合当前社会、政府公共职能的管理。我国社会正在进行全面转型,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面对这样的挑战和困难,政府要结合整体性治理模式,对政府内部机构进行重新整合,集中治理。同时还需要加强政府和非政府之间的整合,让公共服务的外包工作透明化,让公共服务朝着多元化发展。(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高中政治课堂 整合 实践探索

1 问题的提出

由于不同的教学媒体有不同的优势和不同的适用性,也有局限性和相互间的互补性,因此适时适度地将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才能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目前,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论认识、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多种教学媒体素材的有效使用,都还有许多操作层面上的问题需要研究,要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使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做到操作性强、达到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必须对多媒体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认真的实践研究,使课堂教学显示出系统的整体效益。

目前,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出现了两种可能带有极端性的结果,一是课堂上滥用多媒体,把多媒体的演示当成课堂“出彩”的主要措施,另一种是回避使用多媒体技术造成课堂效益的低下。这两种做法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纠正。

2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避免片面追求使用多媒体技术,忽视了传统教学优点的做法。(2)解决忽视整合的目的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特点的课堂教学行为。(3)纠正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性,忽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4)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浓缩教材精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育人效果。

3 研究的实践意义

(1)提高了学生素质,发展了学生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扩展学生知识面,扩大学生视野,提升学生使用多媒体技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发展学生使用信息技获取知识的能力。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形成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政治教学队伍,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3)提升课堂效益,促进学校发展。通过研究,促进教师在多媒体技术使用方面的能力发展,强化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使用有效性的方面的意识,使参与研究的教师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明显提升,进而带动本学科乃至所有学科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整合有效性的研究。取得一定有影响的教学成果,对兄弟学校或同类教学实验起到启发和借鉴的作用。

4 具体实施

(1)开展理论学习和培训。我们采取校内外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开展业务培训,包括“案例的撰写”、“论文的撰写”、“课件制作”等,促使教师了解整合内涵、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必备条件,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了教师的课件制作、案例、论文写作能力。开展技术培训。达到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实行资源共享的目标。

(2)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备课过程中的有效性设计研究,让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有效、高效。我们在集体备课中探讨整合理念,整合思路,整合问题,整合技术。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我们总结出一个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分层问题导学法,形成了模式流程:“核心备课人制定导学案—组长审核导学案并胶印—教师提前分发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要求自学质疑并完成预习内容—教师收取并批阅导学案—教师带着批阅导学案发现的问题参加集体备课—形成教案—教师根据共案二次备课—课堂教学”。教案一般采用纸质教案加课件,每位老师课后必须有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典型错误、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我们还通过课堂实录,通过视频案例,通过校本研究,将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整合的有效性要义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将课题研究渗透在常规教学之中,使本课题研究行之有效。

(3)通过各种活动,推进教师对整合有效性的理解和认识。结合省市有关论文、案例、课件评比活动,我们组织政治组教师撰写案例、论文、制作课件,参加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的评比。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写作水平,也推动了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教学的能力,更深化了政治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与政治课整合有效性的理念,促进了政治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带动教师思考、探究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研组通过开展一系列教学观摩活动,推进全组教师积极投生多媒体技术与政治课教学整合有效性的体验,并促进全组教师积极参加到各种活动之中,提升了全体教师专业水平和多媒体技术使用水平。

(4)利用网络开展个性化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整合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变成现实。针对我校寄宿制特点,我们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校园网,针对自己的实际在课内外开展个性化的学习。

这一方法的使用和推广,扩大了学生的学习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5 研究成效分析

(1)形成多媒体技术与政治课整合的成果—分层问题导学法。这一教学法,以分层问题为课堂教学的起点,以解决问题展开课堂教学全过程,以问题解决的效度来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它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准则,以对学生的尊重为基础,以问题为纽带,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旨,以教师课堂评价为动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对问题解决的自信和喜悦走出教室,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更加轻松、主动地学习。在使用这一教学法的过程中,我们要求集体备课设计的教案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要适时、适度、有效,大家要充分讨论,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政治课课堂效益,坚决避免盲目使用。

(2)完成了多媒体技术与政治课整合资源库建设。我们通过网络寻找、筛选、整合、教学资源,以常规教学课件为主,突出网络课件,资源库丰富多彩。同时,我们遵循资源库共享理念。我们规定,从高一到高三,所有课件都必须共享,避免人不在,课件丢失的现象。得到了政治课老师们的好评。

(3)探索出了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的途径。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政治教师队伍,提高了全组教师的教学水平。

(4)通过整合实践与反思,提高了本组教师“案例、论文撰写”等教科研水平,带动全校各学科探索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效性研究。经过实践,我们获得了许多感性认识,为我们进行教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

(5)增强了对有效教学的认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改变了这种状况: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实践,我们也认识到只注意使用还是不够的,必须注意多媒体技术使用的度。同时,大家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政治课教学实现整合是必要的,更要实现有效结合。

整治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二十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化的扩张,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各个国家相继进行政府改革。从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产生、发展和质疑,到PerryHicks提出整体性治理模式。新公共管理正在逐渐被整体性治理所取代,整体性治理使政府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局部走向整体,从残缺走向整合,整体性治理模式不断在各项管理工作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整体性治理产生的背景和主要思想,对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作一个浅要分析,以期能为管理者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分析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各国就相继进入了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公共管理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于是在美国,在新公共管理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新的实践模式,即新公共服务。其代表性人物RobertDanHate认为,新公共服务才是真正的公共行政模式。而在英国,英国学者和管理者则对新公共管理提出了批评,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实践模式,即整体性治理,其代表人物是Per-ryHicks。目前,整体性治理正在成为政府治理的新趋向。本文将对其进行简单地介绍和分析。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产生来源于新公共管理的衰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十分强调分散性。通过将权力大、结构庞大、等级高的部门分散,使其在内部达到一个各部门相平衡的结构,然后重新对各部门进行信息和管理系统的规定,从而以不同的控制形式对各部门加强管理。第二,注重内部之间的竞争。对于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公共结构中,购买者和提供者是隔离开来的,从前的等级式的资源分配被新公共管理的竞争机制所取代。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资源的供应开始多样化。第三,注重激励的作用。在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中,激励机制被广泛的应用,在分散的公共服务和专业精神上,进行具体的绩效奖励,多劳多得得到了有效的实践。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新公共管理的不少运作方法已经被停用,新公共管理的分散性、竞争性和激励性已经造成关键部分停止运转,政府内部变得分散和无序。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数字时代的来临,作为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第二大背景,信息技术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当下公共服务系统理性的重要环节,以及现代化变革的中心。当前社会,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还在公共管理中占据着核心位置。第一,电子信息系统改变其人才结构。政府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管理,其中就包括公民的各项信息记载。最初,工作人员以纸质记载为主,发展到如今的以电子信息系统记载为主。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政府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二,信息技术改变其组织结构。以往的政府机构以等级官僚制进行结构架设,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在的政府的组织形式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第三,信息技术提高政府工作能力。信息技术对于抓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做决定的能力,从而使政府工作效率更高。第四,信息技术影响政策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功能,通常一旦信息技术系统发生变化,那么意味着大多数政策也会发生变化。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一)重新整合。

在整体性治理理论中,重新整合是与新公共管理相对立的。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重新整合主要涉及到七方面。第一,部门之间碎片化。即将功能相似的部门重新进行合并、整理、组织成一个全新的部门,重视微观层面的地方机构,新的政府结构以社区为基础。第二,大部门式的集中治理。管理的集中性是重新整合的一大重点。对于一些大的部门及重要部门来说,分散管理使机构内部之前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集中管理有利于改变分散管理所带来的情况。同时基于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使集中管理更加方便有效。第三,政府重新化。这思想,主要是将私有收归国有,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比如,美国对两万八千名机场安全人员的公共部门活动,从曾经外包的私人承包商手中,将此权利重新交给公共部门联邦文管系统。第四,加强中央秩序。新公共管理模式使政府在日常管理中变得分散以及无序,整体性治理思想强调加强中央秩序,有利于改变由分散和竞争导致的无政府主义现象。第五,压缩行政成本。整体性治理降调集中性,因此,大大的减少了行政支出和花费。第六,重塑行政服务链。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在行政服务工作中,能够对公务支撑功能、处理事务的系统进行重新设计。第七,网络简化。现代政府通过网络的高度连接,使其在内部结构中更加精简和完善,在与外部的联系中也更加紧密。

(二)整体性治理。

第一,信息的搜寻和提供。整体主义是以需要为基础。政府的信息系统就是以此基础建立,能够满足公民和企业对政府机器中的措施,表达出来以及提交相关报告。而信息技术的互动性还可以自动根据公民的需要和兴趣,提醒工作人员对其做出整体性的调整。第二,组织重建以公民和功能为基础。第三,一站式服务,将分散的服务功能集中起来进行不同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公民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第四,数据库的统一,在新公共行政管理中,不同的信息掌握在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中。而在整体性治理中,强调数据库的统一性,使政府在进行重大决策和预测公民需要时,能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第五,灵活的政府结构。对于一个灵活的政府结构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监视预报系统和预测系统。通过这两个系统能够及时对意外发生事件进行考虑。这有利于政府在进行决策和实践时,注入灵活应变的系统,增强其灵活性,取得更为有效的结果。

三、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的简要分析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整体性治理不是对新公共管理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其进行了修正。新公共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站在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来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治理模式。然而,西方社会正在发生变革,从原先的生产者社会到当前的消费者社会转变。这样的改变,使其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整体性治理则需要站在技术的角度来进行理解。其治理方式和运作方式都与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要求管理功能能够越发集中化、整体化、整合化,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相悖。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逐渐被整体性治理理论所取代。整体性治理立足于政府内部的运作和部门的整体运作两方面,主要解决新公共管理所带来的碎片化管理和政府空心化问题。整体性治理能够提供比新公共管理更有有效的公共服务,并且用极低的成本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整体性治理的整合概念还集中体现在,整合不同层次的治理、整合内部功能的协调性、整合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关系。通过从层次、功能、部门三方面入手进行整合,从点到面,整合手段从平面延展到空间,理念也越发趋于多元化。从而使整体性治理更加符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整体性理论比新公共管理理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另外,整体性治理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以官僚机制为组织载体。而新公共管理则不是以此为基础。完善的官僚机制是行政现代化的标志。因此,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官僚机制为基础,还有利于建构现代化的官僚制,其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才能更加符合现代化行政的要求。结束语:总而言之,整体性治理更加符合当前社会、政府公共职能的管理。我国社会正在进行全面转型,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面对这样的挑战和困难,政府要结合整体性治理模式,对政府内部机构进行重新整合,集中治理。同时还需要加强政府和非政府之间的整合,让公共服务的外包工作透明化,让公共服务朝着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竺乾威.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