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

对学生教育论文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师爱大学生运用

有人认为,“师爱”就如同母爱一样,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而对于已步入成年的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如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思维易带主观片面性、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等,使得“师爱”对他们来说作用已不大。但事实并非我们所想向的,“师爱”不仅在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高校德育中对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品质不断地上升,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积极的、充满活力的氛围有着不可质疑的作用。正如英国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爱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出发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我们对学生充满爱心,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教育也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人格健全、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但关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那作为一名教师怎样爱学生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为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目的,要求教师必须博学多才,必须像蜜蜂般地广采博收,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样不仅在学识上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通过不断学习本身就会为学生做出了榜样和示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并真正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思想政治主体与受教育客体之间的信息传递系统和信息接收系统,加上当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增强,知识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教师的权威角色产生了怀疑,甚至是逆反心理。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还应顺应当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途径的变化而更新观念,必须懂得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精心做好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机遇,懂得可以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激励和引导。

二、教师要坚持关爱的普遍性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时,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听话的还是调皮的,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我们都必须一视同仁,对任何学生都不偏爱袒护或者冷淡嫌弃,不能厚此薄彼,亦不能有亲疏之分。作为教师对全体学生的胸怀应该是无私的、博大的,要把自己爱学生的情感同时交给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注目,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都有信心发掘自己内在的潜力。每位教师都应记住,教师没有宠儿,只有为了发展需要而特别留意的学生。

三、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

曾经有一句震撼了许多教师的心灵:请把学生当一个独立的人看。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做人的快乐。的确人人都渴望尊重,而尊重是对他人表达的一种高尚情感,它是与人处好关系的前提与根本,是人对人应有的基本行为准则。教师尊重学生,也只不过是人对人应有的基本态度和行为而已。一个好教师应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让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与信赖,爱护学生表现出来的独立性。不能采取强迫命令和无条件服从的方式进行教育,更不能用简单化的惩罚手段对待学生的错误和失败,教师和学生之间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却是完全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主动与学生平等相处,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意愿和情感。教师要学会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来与学生说话”,让学生感到自己的重要,感受自己的尊严。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和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做到人格与心智的同步发展。

四、教师要懂得严格要求

教师对学生倾注的爱心应有个度,要把爱护和严格有机的结合起来,如果只有爱而不严格要求那就是对学生的溺爱,教师应该把感情和道理融合起来,做到爱中有教,教中有爱。俗话说:“三分管理七分情”,爱应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导方向。但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也不能没有严,教师不能单纯地为爱学生而爱学生,毕竟关爱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关爱学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教不严,师之过”,这就是说,严格要求学生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关爱学生的具体表现。教师关爱学生必须包括从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但教师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把握好每个学生的特点。严格要求学生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健康成长,因而它并不意味着对学生冷漠无情和横加责罚;相反,它要求教师必须以真挚的情感、和蔼的态度、温和的方法、亲切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教育,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之情,这样教师的严才能被学生所理解,并变为学生的内心要求和自觉行动。

结束语

“人之初,性本善。”,“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爱,其实很简单,学生,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我们能够多花点心思,给学生多一份关注,多一份欣赏和期盼,那么你的学生会因为有了你而健康地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张敏论师爱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小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传统文化中避谈死亡的旧习惯而形成生命教育的缺失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将爱惜身体确立为孝的基础,这体现了对生命权的尊重,却隐含着对死亡的忌讳。由于这样其影响,尽管身处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21世纪,人们依然认为谈论死亡是不吉利的,以致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死亡教育基本还是一片空白,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更多以“生”为主题。这种生命意识的教育过分强调物质身体的重要性,而对于“死亡”,则对学生缺乏正确、客观、积极的认知引导,教师更多的是回避、淡化甚至于异化“死亡”的概念。这使得多数小学生对“死亡”的概念缺乏科学的认识,从而导致小学生对生命认识的偏差,有的过于害怕死亡,有的过于轻视死亡,这都已经严重地影响甚至降低了生命教育开展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二)应试教育对生命教育的严重干扰

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必须要有一个轻松、宽裕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时空环境中,孩子才有可能自我发现、独立思考,才有可能得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的体验和自然生活的体验,从而培养创造能力。就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而言,虽然新课程改革也强调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但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仍旧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在这种“以分定教”的教育评价机制下,学校必然注重应试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压力不断增加而在题海战术中疲于奔命,久而久之,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被逐渐淡化,生命教育被日益边缘化。这还何谈培养生命意识、提高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可见,应试教育也是干扰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够科学准确

学校是小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依靠学校教育而展开的,学校应为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但长期以来,学校对生命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缺少必要的认识与理解,而普遍将安全教育等同于生命教育,并没有真正地把握生命教育的内涵和要求。生命教育与生命安全、生命健康教育是不能等同的: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家长和老师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而生命教育更注重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引导、促使学生建立实现生命价值的意识并努力实现生命价值。可见,两者绝对不能混为一谈。就小学生群体而言,虽然他们已经对生命有了基本的认识,但是人生观、价值观、生命意志和行为等均处于模糊状态,此时,如果学校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再存在偏差,必将导致其人格无法获得完整发展,以致小学生有生命认识却无生命意志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过于单调刻板

目前,的确有不少学校也开始重视生命教育了,但其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实施途径比较单一,甚至僵化、刻板。例如,当前小学的生命教育实施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借助科学课、思想品德课等显性课程教学来实施;二是在其他学科中渗透;三是生命教育专题活动。以上途径均将生命教育的实施局限于校内,很少请外界人士参与到学校生命教育中。与此相对的是,西方国家往往会邀请各类人士如银行家、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大学教授等走进小学,给小学生讲各种有关生命的见闻和真实体验,并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氛围,或模拟或实际感知、体验真正的生命教育,在实践中培养生命素质。二是生命教育的内容也多游离于学生的社会、家庭生活实际,缺乏实用性。这显然无法促进小学生对生命的深入了解,也不易激起小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内化,致使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存在认识和行为偏差。因此,生命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大多数学生只能分辨行为、思想等的正确与否,而当付诸实际行动的时候却往往意志不坚定。

二、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生命教育观

生命的衰老和死亡是无可避免的自然发展规律,我们要剔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能盲目、迷信。我们应该站在科学和理性的角度,坦然面对,客观而科学地理解“生存”与“死亡”,树立正确、科学的生命教育观,并在此基础上,克服死亡给人带来的恐惧及其带给生命教育的消极影响。由于教师的生命价值观念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就更要以身作则,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科学理性的生命教育。当然,由于长期形成的对于死亡的避讳等不良习惯的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但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逐渐转变人的生死观念,树立起科学的生命教育观。就学校而言,树立科学的生命教育观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首先正确认识生命教育。即,认识到生命教育不仅是有关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的教育,更是促使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发展并逐步完善自身的生命价值,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的教育。

(二)重视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

为减少、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体现生命教育的以人为本,一方面,教育领导部门、学校、教师等应摒弃落后的教育思想,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积极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另一方面,还应将生命教育真正纳入教育体系,注重为了学生生命完整发展的生命教育。

1.应丰富并完善教育评价制度,构建促进生命发展的评价制度。学校应尽快转变评价观念,改变以分定教的现状,在教育评价中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课堂上的即时表现、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诸如交往能力、处事应变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素质表现。对学生的评价应实行考试评价、活动表现评价以及学生档案袋评价三种方式相结合,还可以辅之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2.学校的管理制度应体现人文关怀。一是教育理念要体现生命关怀,尊重学生自身的个性、生命自由,关注他们的潜力发展,把学生生命的完整发展作为管理的出发点,而改变、废除权威性、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二是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应以学生为本,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依靠师生的共同参与来进行管理。

3.围绕生命教育相关的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例如,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同时,还要开展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例如,以生命为主题的演讲等学习活动和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以调动小学生参与生命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营造生命教育的氛围。学校要利用校园内的每个角落,使学校充满生命的气息,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校内建设小型的种植、养殖基地,让小学生参与其中。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内的墙壁、板报等媒介,彰显生命教育理念,制作并张贴科学家、劳动模范等杰出人物的格言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命情感。

(三)生命教育途径的多样化

有学者认为,小学的课程是以综合课程为主,没有必要专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否则会加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与其他课程中的生命教育相关内容交叉、重复。我们认为,虽然很多课程中都可以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但这和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并不矛盾,而且可以实现生命教育途径的多样化。这是因为,不同学科中的生命教育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自然科学课侧重于生命的生长发育方面的内容,语文则是侧重通过课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启发。而生命教育课程则更侧重于生命的过程和实际,在模拟或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念、行为意志等,促进学生生命的完整健康发展。

1.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事实上,生命教育作为大陆地区最近几年才兴起的教育内容,全国范围内尚未大规模地实施生命教育。要使生命教育真正进入课程并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政策导向和人力、财力支持,积极号召专家对生命教育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开发系统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使之适应小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

2.在其他学科中融入生命教育。这是生命教育较为简单易行的一种形式,应当贯穿始终。生命教育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远非单独的生命教育课程所能包括。像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中同样渗透着生命教育内容,教师应自觉树立生命教育观念,通过自己的学科教学来挖掘生命教育的丰富内涵,认真渗透生命教育。

3.将生命教育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例如,可以在课外实施生命教育的主题教学和角色扮演,并配合编写有关生命教育的教材供学生课外阅读与学习。学习国外的生命教育先进经验,例如,英国老师的做法:以角色替换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模拟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境,体验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体验困境和生活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学会保护自己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这种仿真方法,能够让生活经验不足的学生尽可能地体验生命,一定程度地弥补我国小学生实践时间和经验的不足。此外,有条件的学校或地区还应为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量身定制生命教育教材,邀请一些儿童文学作家或有能力的教师编写有关生命教育的书籍,制作生命教育的小短片等,辅助生命教育的主题教学。编写有困难的学校也可以从现有的儿童文学作品当中筛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相关作品作为或补充生命教育教材。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从高校德育课程安排上看,各地高校都能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以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条战线上进行着出色的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高等学校在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使得教育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重知识灌输,轻实践教育。知识的灌输固然重要,特别对青年大学生,认知是行为的基础。但是德育教育并非是纯粹的知识体系,它需要实践的价值体系。要将家庭、学校和大众媒体灌输式传播的思想道德内容内化为理想信念,并成为个人道德行为习惯,必须通过道德实践,达到知行合一。其次,重教育形式,轻实际效果。思想道德教育虽然在学校教育中占一定比例,但主要以课程形式呈现的。课程也往往流于形式,成为教师讲台上倡导道德风尚、学生台下听道德风尚的故事,至于是否真正进入学生大脑,是否落实于行动,无人关心。再次是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交流。教育需要传授与接受的完美结合,成功的教育必须有教育者启发和受教育者的回应,双方共同配合才能实现。我们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居高临下,采用单向灌输方式,没有认真把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脉搏,也忽视受教育者的参与,将他们放到一个完全被动的地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缺乏思想上、心理上的沟通交流,必然影响教育效果,难以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入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最后,重业务素质提高,轻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的统一,缺一不可,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但是,在相当数量的人们观念中,仍然以业务素质、特别是成绩优劣作为评价其综合素质的标准,忽视思想道德素质。再次是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凭评价者个人的主观印象和臆断来判断和评价,所以,大学生中经常出现找熟人找关系要高分的现象。

二、大学生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

(一)中小学德育教育的误导对于德育教育,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各级教育机构都一贯非常重视。从德育教育的外在形式上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德育课程一直都在开设,但以实际效果上,又非真正重视。在小学里,德育课是被当成副科目来开设的,而往往是由非对口专业的教师开设,课时及内容安排较随意,内容组织也不严密。最具有德育教育针对性的课程是初中、高中阶段开设的思想政治课。在2001年教育部关于《初中政治课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该课程的总目标:“本课程以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在高中政治课中,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列为它的必修课程,并规定了本课程的总目标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即将成为成人的青年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应有的自主、自力、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规定的教学总目标上看,初高中政治课对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惯性控制下,政治课完全体现为考试“分数”,即以对政治课中所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来评价学生,而对该课程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却无法从中、高考中得到验证。而从政治课课程标准上看:德育教育更多的应该是“体验式”的接受教育,做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却是只“知”不“行”。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否提高无法检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学生对政治课的理解出现偏差,只要一提起政治课,学生们就想到那些晦涩难懂的概念和理论,内心产生了抵触情绪。进入大学阶段,一旦接触政治课,中学的阴影立即浮现,进而对它产生排斥情绪。

(二)德育教育目标远大宽泛,内容略显空洞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价值的多元化选择,德育教育不论在教学目标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跟不上形势,存在着目标远大、内容空泛、道德理想和社会现实相矛盾、道德认知和日常行为脱节等问题。“我们目前开设德育课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无疑是正确的,超前的,先进的,但关键是‘太高、太远’,令人可望而不可即。”就德育教育的目的而言,学生最为本质的需求是通过学习这门课来提升个人生存价值和生命的质量,使受教育者成为自由、自主的道德主体。可是由于教学目标过于高远,教学内容过于空泛,加之忽略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环境,使得教育过程与社会的实际相脱节。在教育过程中,只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道德实践能力不强,造成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相矛盾的现象。这种道德愿望与行为的脱节,使得学生很难将书本的知识、理念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这样就无法产生“我要学”的心理需求,反而产生了“我厌学”的消极心理情绪,以致排斥和抵触这门课。

(三)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不够从目前高校在德育理论课安排上看,各个学校对德育教育都很重视。从抓德育教育工作的机构上看,校党委书记主抓德育,班主任、辅导员直接参与学生日常德育工作;党委宣传部、校、系团委、学生处、科等处室也参与并负责部分德育工作;马列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等教学部门具体负责德育课教学。学校每学年都会组织各种各样与德育教育有关的活动,但不是每一次都受到学生的欢迎,使其真正愿意参与其中。因为活动的安排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布局,各部门自行其是,合作较少,缺乏针对性和目标性,很多德育活动都流于形式。各部门开展的德育教育活动的目的仅是完成某部门的一项政治任务,至于要达到何种效果无人去关注,结果造成一种形式上很重视,事实上重视不够的局面。

三、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德育教育发展中存在“虚化”、“弱化”、“大化”等现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与它所肩负的职责、任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鉴于此探寻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显得非常重要。

(一)转变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学校德育基本属强迫教育,将固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思维模式强加给学生。而当今遍布高校的90后大学生,是在日益多元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思想独立,思维方式开阔,创造能力较强,强迫教育只能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德育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人的德行形成与发展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逐渐经由自身构建出来的,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自身的有效吸收,从而内化到自己的心灵并表现在自己的行动当中。树立主体德育教育观念,就是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求,只有当学生成为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德育观念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实现道德观念的涵化与内化。德育的目的不应是让学生无条件服从,接受现成的道德规范原则灌输,而是应在顺应学生主体需求的前提下形成道德思维、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了解学生道德需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不应对学生宣布教条式的道德戒律,提出超越个体承受能力道德要求,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恰恰相反,应该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要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使其在探索与反思中形成道德认知,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实现自主的道德践履。

(二)教育目标具体化,内容实际化在新的德育形势下,要根据不同时期学生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德育的目标,将德育目标具体化、德育内容实效化,以此来强化德育的效用。首先,“德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行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礼记•大学》中有“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思想。古人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先“正心”,然后“修身”,再“齐家”,这应该是我们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只有这样的德育才能给人以生活的启迪和人生的指导,也就是说,思想道德教育要着力在“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方面做文章,从最基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容一貌来规范;从如何做好一个大学生抓起,然后,扩大到扮演一个社会角色。“大学德育是要达到生活实践中的道德自律,唯有在生活中把我们的道德价值观、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诉求,大学生才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其道德品质才能生成。离开生活,大学生就无需求可言,道德品质的生成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也就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生活者,而生活正是道德教育赖以发展的真正平台。”其次,德育应该把人引入未来可能的生活世界,给学生以一种预知的指导。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都要走向社会,他们都要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通过他们的付出获取生存资源,体现个人的价值。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状态下,道德价值选择是多元化的,但是道德价值的最佳选择,却是一元的。作为针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该将现实社会中多元化的道德价值观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道德价值体系中作出既有利于自身发展、又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道德价值选择。德育教育应该引导学生把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与道德原则,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将正确的道德观落实到实践当中去,内化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去。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社会进步与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理应在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上高人一筹。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体质;措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质健康被现在的老年人越来越重视,而被成、青、少年一代则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忽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孩子都告别体力活的年代,繁多的作业以及补习班让我们不得不担忧孩子们因缺乏体力活动,而出现体质下降。

一、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普遍原因

(一)过大的学习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更注重,对孩子的期望也提上日程,父母们纷纷把子女送到一些课外培训班、补习班等等加强学习辅导。课业繁重,学生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锻炼身体。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残留在义务教育阶段文化课教师身上的分数录取制仍然没有改变,一年级的孩子是很有灵性的,而回头看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已经被繁重文化作业所“压迫”,长期发展下去不仅影响孩子的体质健康,同时还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营养搭配的失衡

饮食营养的优化搭配在小学生长身体的关键期间有助于补充每天都需要的能量。而今的时代,许多农村生活水平城市化,富足的父辈充分地满足孩子们在饮食上的需求,各种碳酸饮料、洋快餐虽然丰富了学生饮食,却对孩子的体质健康无益。

(三)学校体育课教学实施的不到位

国家明文规定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但是实际的一小时锻炼又有多少学生充分利用到了呢?一方面部分体育教师为了避免学生锻炼出事故大大降低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许多体育器材在学校里只是一种摆设;另一方面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以致造成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对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忽视,尤其在一些农村学校里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许多体育教师多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由于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教学技能的有限,小学的体育课等于是学生的休闲课,毫无实际的运动,甚至连体育课都被其他课程所取代。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一个人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品质,可以培养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文化课无法替代的。

二、小学生身体体质改善的措施

(一)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拥有健壮的身体,才会更好地去学习知识,改造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小学生的体质的提高,从小培养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思想,这为将来建设祖国创造良好的条件,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以健康的体质为基础,严格地把关,真正的从小学就开始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

(二)增强体质,切实促进心理综合发展

在文化课学习之余,有效地结合一些体育活动,能使人体左右脑的运用平衡,同时喜欢玩本身就是孩子的天性,现今的小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比较脆弱,知道父母用心良苦,所以也不怎么会对父母说,长久发展下去容易导致孩子身心发育不良。体育运动,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对学习压力紧张的孩子们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三)增强体质,提高社会适应力

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综合型人才,而体质健康的人更容易适应新型的生活。只有拥有健康的体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压力和责任,相反没有健康的身体,即使从事尖端的科技也是短暂的。从小只注重小学生的文化成绩,只是片面地发展学生。

三、提高学校体育,促进小学生体质的改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归究于农村学校器材缺乏、场地有限等客观因素上,而往往忽视教师自身的原因。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体质状况相近的两个班级的学生接受两位不同教学方法的体育教师的授课,一个学年下来学生的运功能力,运动兴趣会发生很大变化,这也充分说明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体育课的教学必然会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极高的要求。

(一)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动,爱新鲜事物,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需要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开始教学时注意紧抓学生的课堂纪律,之后不必担心不好组织,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适当的“松”,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有效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

首先,体育课堂教学疑问化。在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又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进行跳远的课程上,让学生们尝试,并对比思考如何能跳得远,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脚后跟着地,为什么起跳时要快速收腿,落地时为什么要屈膝缓冲落地,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主要在于体育教师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如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篮球的故事,并利用学校的场地,给学生们自主的空间,以教师为裁判,学生分成几组,其他班级成员为拉拉队,以五分钟为半场规划,对一般的犯规给予默认,提高小学生的激情,以进球的多少和大型的犯规次数给学生作出合理的评价,并给胜利的一方发小奖品。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去进行下一步的学习,积极地提高体育课的兴趣,快乐地参与体育兴趣活动中去,从而间接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这说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兴趣,更多的在于体育教师的培养。

最后,加强体育活动课的选择性、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加大小学生喜欢的教学竞赛课程安排和娱乐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有喜欢的体育项目,从而激发学生自足锻炼的热情。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真正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同时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心,也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优美语言艺术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程度。我们应该用小朋友的语言特色,诙谐地给予他们幽默,让他们在被肯定中增加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幽默动听,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欢快、喜悦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课堂随之呈现活跃和谐的乐学氛围。如在传接球技术教学时,有些男生做得比较好,应该多表扬,同时请他为大家做示范,完成时不论好坏,都请同学们掌声鼓励。借以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认真上好每堂体育课,而且又成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帮手。

四、建立合理,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

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态度,加深体育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的认识,这离不开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评价既可以帮助也可以提高对体育的情意、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

首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英国教育家洛夫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振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文字一样。这说明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学生对体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其次,广泛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这不仅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主人翁的角色;又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推进学生的认识和行动,努力去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再者,适当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能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更好地掌握,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的合理开展,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改革的信息,有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智力技能和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

使教师明确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个别对待,同时也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我。积极给予学生正确合理的评价,才能让学生提高对体育的兴趣,才能让让学生在激励满足中成长奋进。

五、结论与建议

在新课改的今天,要有效地促进小学生体质的改善,离不开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参与带动小学生。让小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就需要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要想提高学身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就必须找出学生讨厌上体育课的原因,并想办法去解决。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基本上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经过实践证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良好语言艺术的应用,建立合理、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是促进体育课质量强化,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积极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体质才能更好地改善,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佩铭,刘炎辉.体育与健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是国家为了捍卫与扩大利益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总和。高校国防教育,是在高等学校开展的国防教育,主要是指与国防教育内容有关的军事理论课与军事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高等学校国防军事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激发爱国热情,强化集体主义观念,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培养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打好基础。那么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对大学生有哪些方面的作用呢?

一、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国防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来侵犯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综合。而国防意识则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良好的国防意识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又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同关心同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而民众国防意识的培养与强化,不能光靠战时去进行,在和平时期就应该加强。一般来说,战争时期人们为了打败对手,抵御外患,防卫观念是很强烈的,但和平时期人们就容易滋长麻痹思想、苟安心理,失去必要的防卫观念,没有了危机意识,那么最终只能落得挨打的悲惨下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经济意识不断增强,而国防意识却出现滞后现象,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国防是政府的事情,是军队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国防不仅仅是军队及政府的事,没有全民国防观念的提高,便不可能有真正强大的国防。其实国防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他们是社会中的新生力量,对他们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是培养他们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也是进行最基础、最稳固的国防意识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高校国防教育通过系统规范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的爱同主义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国防教育的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能够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通过国防军事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对战争与和平有清醒的认识,对中国国防历史、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有正确的了解,强化了国防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居安思危、爱军习武、保家卫国等国防观念。

二、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观念

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国防教育,能使人们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信念,中华民族有着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只有激发人们对祖国的热爱,才能使他们为祖国积极献身、流血牺牲。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军事技能训练,还是军事理论教学,爱国主义教育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大学生经过军事课的学习,极易被国防这种关乎国家兴衰、人民生死的大事所感染,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而集体主义思想是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大公无私的思想,是我们军队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时,关心他人为重。在高校国防教育就是按照军队的基本标准来要求学生,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强化大学生的集体观念。现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万千宠爱于一身,使许多学生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再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使部分学生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心理,缺乏应有的爱心。

总之,高校国防教育对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有助于激励大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使命感、光荣感以及为保卫国家民族利益而自觉斗争的精神,对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据调查,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生活上家庭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贪图享受,观念上有功利倾向,人际交往过程中有戒备心态,组织纪律散漫,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军事教育以军人的要求来训练大学生,有利于大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培养大学生百折不饶的顽强意志品质。通过开展军事化管理的集中军事训练,使学生在“整齐划一”的队列训练和各项竞赛评比中形成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在“一切行动听指挥”中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在“紧张”中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在“有序”中培养文明礼貌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由于军事实践是一项团体的活动,军事训练体能消耗大,具有对抗性、竞争性和艰苦性。通过组织各种项目的军事比赛、汇操表演、技术考核,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劳、勇于拼搏勇、敢顽强的精神,同时也是挫折教育的最好课堂。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174-03

人文素养教育,“简言之,就是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人文科学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1]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本来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然而自20世纪以来,由于科技理性的高扬,人们对科技的崇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人们的主体意识却在逐步弱化,以至于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开始日益尖锐地凸显出来。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顶层,笔者认为当代大学教育对此类社会问题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大多数教育者在育“才”的同时却忽略了育“人”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了解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并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为了详细说明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首先,请看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的一个调查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5份。从问卷的难易程度、发放比例到学生回答的真实性、数据统计的结果看,此次调查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一、人文知识掌握了解情况

在问卷中,设计了7道题目来考察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及相关能力,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对艺术文化方面的考察(非艺术系学生参与)最让人担忧,只有5%左右的同学表示了解,绝大多数的同学表示略有所知,还有相当一部分基本一无所知。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艺术文化的了解最为薄弱,很多学生在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可以说在整个人文素质教育中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这也直接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与审美能力。

历史哲学方面(非历史哲学系学生参与),当被问及是否阅读过二十四史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有超过半数同学表示没有读过,30%的同学对此不感兴趣,只有12%的同学表示阅读过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大学均设置了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课程,但同学们明显缺乏学习的热情,对有关历史哲学方面的课程兴趣度低。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了解及熟悉程度(非中文系学生参与),设计了三道选择题,要求大学生将文学作品与作者相对应,作品的选取涉及古今中外的名著。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这道题得到满分,说明这些同学有比较广泛的阅读面,其余同学多数是错1到2题,错误主要集中在古代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上。现当代文学由于距离较近,阅读上较少障碍,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了解相应比对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多些。附表: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令人担忧,文史哲尤其是艺术方面的知识积累相当薄弱,无法适应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2.人文修养、价值观方面

个人的人文修养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其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上,因此,通过对当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调查,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这一群体的人文素养情况。

二、对大学生日常行为及价值观的调查

个人的人文修养比较集中的体现在其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上,因此,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调查,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这一群体的人文素养情况。

从以上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社会责任担当、人生理想的选择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不到20%的学生表示能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90%左右的学生从没参与过志愿者活动,33%的学生将个人理想置于社会理想之上,且大多数人都选择追求一种安逸舒适的生活。因此,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三、针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采取措施如下

(一)创新课程体系,多渠道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方式,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落实首先也应通过教学来实现。有专家指出,在大专院校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在学校课程机构中所占比重应不应低于l/3[2],但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高校人文课程总体不足1/5,所以各类大学都应该适应高教发展的需要,广泛增设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方面的学科课程,这也正是发达国家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早在1978年公布的《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中就明确规定,全体学生要学习“人文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国外语言文化”以及数学和自然科学等基础课,这些课程约占总课程学分的1/3[2]。但现阶段,由于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理念,所以追求人才的职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也成为其显著特点。在这类院校中,要想真正让人文素养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依托已有的文科学科,将一系列人文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允许并倡导理工科学生选修人文学科课程,进行通识教育。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一方面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大学语文”的必修课,另一方面,鼓励中文、历史、艺术系老师开设全校范围内的“公选课”,如“戏剧影视文学研究”、“中国新诗研究”、“桂东南民间音乐研究”等等。通过这些人文课程的开设,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拓展了他们的学术视野,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发展。

除了通识课程的设置外,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也是非常必要的。现代社会广泛需求的是,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对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努力挖掘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并把它们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中去,从而实现学科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会与整合。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可以讲解本学科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介绍学科发展过程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展望学科领域内技术的应用前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价值观。‘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3]从而让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建构良好的校园文化,润物无声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他的著作《民主和教育》中指出:“社会环境无意识、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4]大学校园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它包括了校园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精神环境。一般而言,每所大学因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民情风俗的不同而具有独异的个性,这种个性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她怀抱中得每一个学子,因此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培养出什么类型的学生。为了发挥客观环境润物无声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展现。例如,在校园的建筑设计和人文景观的建设上,应尽量经典、健康、昂扬,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像清华大学的校训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为此不懈奋斗。此外,很多师范类院校中的孔子塑像,也默默地强化着师范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格素养。

在亭台楼榭这些基本的硬件环境之外,校园的文化社团和文化讲座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两条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报刊、广播、电视台、宣传栏、警示牌宣传“八荣八耻”、“中国梦”等主流文化意识形态,营造和谐、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同时,对学生自发组织的一些文化社团或文化活动,譬如“文学社”、“英语角”、“舞蹈队”等,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并从中锻炼自己。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之外的有益补充,除了利用本身的文化社团这些资源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形式多样的人文讲坛,启迪学生思维,提升整个学校的人文精神品位。如北京大学开展的“中华之光系列讲座”、“艺术教育精品系列讲座”、“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系列讲座”;华中理工大学自1994年起,邀请杨振宁、钱学森、季羡林、杨叔子等海内外著名学者登上人文讲坛,连续举办了400多期精彩的人文讲座,并于1996年出版了被誉为“重塑中国大学人文精神之力作”的《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以及杭州师范大学承办的“浙江人文大讲堂”等都深受大学生的青睐,在校园传为佳话[5]。

(三)利用网络平台,为人文教育提供新途径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教育已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2010年7月提供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普及率达到31.8%,手机网民则增至2.77亿人,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而庞大的网民规模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高达30.7%。活跃在互联网上的25岁以下的青年网民中,大学生又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6]。因此,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它的优势,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急需思索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利用网络媒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及影响传播。教师的人文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因此以良好的职业形象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将本校优秀教师和外校名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出来,用名家的人文素养感染激励学生。例如,全国百家名师桑新民的授课实况就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典范,他在讲课中穿插文学、历史、摄影、艺术知识,多媒体课件中链接电子大百科全书及各种乐器的演奏等,他风趣的语言魅力,丰厚的文化底蕴,互动的课堂形式,美观的多媒体课件,配乐诗朗诵和摄影图片展,形成了他独特的教学艺术魅力,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了文学和艺术的熏陶,激发了学生自觉培养人文素养的意识和兴趣[7]。二是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增强他们的辨识力和自控力。了解网络方能最好的运用网络,所以有必要通过课堂教育向学生讲授媒介的基本性质、功能、特征,让他们具备甄别网络信息的最起码的能力。第三是教育工作者应尽快地建设好校园网络系统,屏蔽网络上一些乱七八糟的、负面的信息,尽量为广大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导向,以一种积极的舆论引导大学生的成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网络媒体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肩负重大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以更加高度的自觉担负起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任务,以更加强烈的自信把握好网络文化发展的难得机遇,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来落实发展健康向上网络文化的各项任务。”因此,我们应严格按照这一方针的指导,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总之,人文素养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并以切实有力的措施改变育人环境,培养出既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又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的有用之才,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季慧.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刍议[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2(5).

[2]顾明远.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5(4).

[3]董婧.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人文教育[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0.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曹金祥.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对口学生学习经历与统招学生有所区别,在学习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但更多是由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1.基础知识薄弱,丧失信心。对口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入学后他们的专业课程学习相对比较轻松,但他们的教育基础总体偏低,对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感到吃力,并表现出畏难、自卑和抵触情绪,丧失了学习的信心。2.自我认知不足,自控力较差。对口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性格叛逆,自律性较差,对自己的行为缺乏约束力。理论课程对大多数对口生来说显得生涩难懂,加上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很多学生认为理论课难学,上课时玩手机、发呆或睡觉,造成对口班级整体学习氛围较差。3.自我要求不严格,缺乏学习主观能动性。对口学生的学习意识淡薄,不重视学习,不愿意动脑筋,学习上拖拉、散漫、怕苦怕累,上课成为三无人员:无书、无笔、无笔记本。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不能正确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学习意识不到位,很多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模式,甚至自暴自弃。4.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内驱力。对口学生通常都有实习或就业的经历,认为找工作与学习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加上我国大学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使学生缺乏危机感,导致学习目标缺失,失去前进的动力。

二、影响高职院校对口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因素

1.学生自身问题。很多中职学生虽然选择进入高职院校,但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学什么,要怎么学,大部分是为了混个文凭,毕业后好找工作,加之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较差。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发生改变,自由支配时间增多,更加难以把控自己,组织纪律性差,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时有发生。课前不预习,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复习,作业都是敷衍了事。2.学风问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生源特点导致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不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加之对口学生没有经历过高考,对学习没有更多的感受和认知,对于学习不重视,普遍持无所谓态度。3.教风问题。目前,很多教师受到职称评定、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压力,放在课堂教学和教育服务学生方面的精力越来越少。对学生关心较少,缺乏对对口学生问题的重视和认知,对学生出现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视而不见,上课仍采取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灌输,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脱节,教学手段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问题。对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应与统招生不一样。然而,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体系时,很多高职院校对口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统招班没有区别,对口生和统招生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教材、考核方式和管理制度,忽略了对口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由此带来了对口学生对学习的不适应,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很多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

三、高职院校对口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高等教育;思考

职业生涯教育的前身是职业指导,随着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长马伦(MarLand)博士提出“生涯教育”观念,现代职业生涯教育运动正式开始。关于职业生涯教育,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界定,但业界普遍认为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

大学生是特殊的人力资源,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质量。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是较早在学校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20世纪中后期,这些国家就把职业生涯教育渗透到基础教育的整个阶段,并且制定相应的法案保障职业生涯教育的顺利实施。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2003年以后每年有大量应届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说明在学校活动中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的缺乏。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论和体系,对于充分开发利用大学生这种优势人力资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现状分析

职业生涯教育所诠释的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理念。在大学阶段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已成为全球教育界的共识。据美国职业辅导协会下的青年发展委员会资助的调查显示,美国49个州的百来所大学机构中,几乎所有都提供了不同类型的生涯课程,有关职业生涯教育从中学到大学已成体系,且非常成熟。香港、台湾地区的大学,也都普遍开设了职业生涯辅导课程。进入新世纪,内地各高校也已经逐步开始对职业生涯教育的探讨和摸索。

(一)高校方面

1、职业生涯教育在各高校普遍受到重视,但由于起步较晚,未能获得足够的资源和支持。目前,内地高校因为政府的相关政策引导、学校服务职能的增强,也陆续开设了多种形式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辅导课程,并部分计入学分。但由于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和课程体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应有的固定机构、相应的设施设备、专门的活动或教育场地等,在很多高校并未能获得落实。

2、职业/就业指导较多沿袭传统,还只停留在就业这个具体问题指导的层面上,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就业指导以就业推荐、就业派遣、外联企业、举办招聘会等传统形式为主,就业(职业)辅导课程和咨询仅作为“点缀”,并未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培训和个体咨询。高校开展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也各自成一体,并未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来规范。

3、专业人员配备和相应软环境配套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不具备相应的专门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专业人员,大多数是由各高校辅导员兼任。相应的软环境的要求,大部分高校也无法满足。

4、职业生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活动之前要制订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并紧紧围绕最终目的而规划、组织和实施,但由于职业生涯教育的体系正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各高校开展的情况参差不齐。有部分院校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并计入学分,但绝大部分也仅是停留在选修课,甚至只是几次讲座的水平,并没有系统地设置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几乎大部分院校目前更多关注的是毕业生,而较少能从低年级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的引导和教育。

(二)指导教师方面

1、参与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师大部分对这项工作具有饱满的热情,但由于对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够完全,不知该从何做起,这直接影响到教育活动的效果。并且很多指导老师自身的职业经验不多,自我的职业规划都不够清晰,因此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说服力并不强。

2、指导教师中专业人员少,大多数是从高校的专职学生工作岗位转岗或身兼二职,对职业生涯教育的认识和活动开展基本依靠经验和个人悟性,缺乏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困惑大多难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3、多数担任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教师仍停留在“单向式”的教育形式,没能根据学生真正的需求来安排课程,课程设置比较盲目,课堂效果不佳,开设的课程受欢迎程度不高。学生对学校安排的职业生涯课程产生不信任,长此以往将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

4、多数教师工作时间长、负荷大,但待遇未体现出相应较高水平,很难吸引更多的优秀人员参与其中,且在职业生涯教育岗位上提升较难,主要在于专业技能上的培训和岗位职务上的提拔较难。较多人“找不到职业发展方向”,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影响指导教师对职业生涯教育行业的热情和信心。

(三)学生方面

1、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教育概念认识粗浅,仅停留在“考证”、“职业热门”“行业收入”等问题上。

2、长期以来,大部分学生仅作为职业生涯教育活动的受众存在,被动地接收学校和指导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对职业生涯教育的需求仅停留在潜意识阶段,需求意识尚未被唤醒,更没有把意识提升为行为或实践,因此,学生更多表现出来的是“漠不关心”,缺乏社会竞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3、由于课程设置和指导教师的原因,部分学生对学校的课程不够信任,很多时候仅仅是应付学分而修读,并未能真正把接受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大学生涯的一门重要课程来对待。

(四)社会支持等其他方面

1、社会考评有倾向。政府和社会在对学校的就业进行考评时,更多关注的是就业率的数据,而忽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很多高校中各专业的就业率高低,对该专业的招生指标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日益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下,社会对学生多鼓励和引导“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却与职业生涯教育的宗旨相背离,间接导致高校及学生对职业生涯教育的忽视。

2、社会支持不够,且高校对校外资源的使用有诸多顾虑。目前社会资源比较零散,缺乏有效整合,未能对高校的专业指导起到支持和帮助作用。通常校外相关专业人士进校没能起到实质作用,且高校以培养教育为目标,校外机构以盈利为目标,二者的最终目标不一,使得高校对校外资源的使用顾虑较多。

3、高校的“准入”门槛较高,校外有经验人士有意愿也“难以”全职进入学校事业编制。这就极大影响了部分校外专业人士对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活动的参与热情。

二、对策思考

(一)高校管理方面

1、应提升职业生涯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加大对职业生涯教育的专业人员、软硬件配置的投入。建议组建“学生职业发展中心”,职能包含职业辅导与咨询,职业信息收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社团,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及辅导等,功能替代之前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发展提供帮助。提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之切实做到就业率、就业质量与就业服务的同步提高。

2、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之中,列入教学计划,使职业生涯教育工作日常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分阶段在大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系统性、连续性的职业生涯教育,并计入学分。对低年级学生着重制定“自我认识、树立目标”及“增强素质、制定计划”,而高年级着重“树立信心、抓住机会”和“知己知彼、人才匹配”的分类教育目标。除理论课程外,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拓展计划,全方位、分级开展各类校内活动。

3、改善从业教师所需的工作环境和软硬件工作条件。给予相应的薪资待遇,对超负荷,超时间部分工作给予合理的回报;提供从业教师参与培训和提升的机会,对有志于长期服务的老师和仅仅是有兴趣的参与者区别对待,给予不同档次的培训机会;设计从业教师发展空间,开设适当的发展通道,鼓励长期的指导教师往纵深专业化方向发展。

4、适当借助校外资源,弥补校内职业指导人员数量、质量上的不足。可邀请各行业、企业HR人士(人力资源管理专员)从行业的角度分析对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解;利用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优势,考虑合理的高校和社会的资源置换,给予指导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充分开发校友资源,提供学生生涯访谈或求职机会;开辟校外有经验人士全职进入高校,或者作为志愿者参与和指导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活动的通道。

(二)指导教师方面

1、多参加相应专业培训。经过系统训练并获得资格证书,有助于支撑指导教师的从业信心。可以通过筛选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参加外地专业发达地区的培训,更多数人员可以在当地寻求相关机构就地培训。

2、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及“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思路设置课程内容,尽量以小团体教学为主。摒除“单向式”教学,课前课后通过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课程教学效果,将学生纳入职业生涯教育的主体中来,帮助学生树立在校期间就是“准职业人”的概念。

3、在进行个人咨询时,要充分引导学生意识上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告知设计的方法,以学生的决定为中心,帮助分析和澄清错误,坚决避免给予式、命令式、替代式、超越式等咨询方式。对于不明晰的结论,不能轻易给出。

(三)学生方面

1、引导学生自发建立职业生涯教育规划的专业社团,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促进”为主,指导教师辅导为辅。鼓励高年级学生协助指导低年级学生,实现“传帮带”。

2、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充分利用闲时、寒暑假接触岗位,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坚定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增强竞争意识。有意识开设“第三学期”,实际参与社会岗位锻炼,更可作为选择职业方向的参考依据。

3、条件允许的,可以有选择地参加校外专业机构的相关活动,例如就业训练营、校友职业沙龙、机构的职业工作坊等。可考虑选择一些资质合格,属公益性质或费用较低的专业机构活动参加,强化个人职业生涯教育效果。

(四)社会支持及其他方面

1、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全社会要共同关注的问题,社会相关机构或相关人士的责任不可推卸。目前社会资源比较零散,缺乏有效整合。建议人事主管部门应尽快对社会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形成高校、学生及家长、社会相关合格机构共同构建的服务网络。

2、社会相关机构开设的专业培训,应主动邀请吸引高校的指导教师参加,并参与实践活动。

3、倡议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调整资源,主导建立“职业生涯中心”,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设置相关课程,按照“不以当前盈利”,重在“建立长期的品牌”为思路,待学生成为职业人后再挖掘相应的商业价值。

4、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应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教育多给予指导,并联络各社会机构共同参与其中,为学生的各种社会性实践多提供指导、帮助和支持。

职业生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质量。它是一个系统,“种子、环境、农民”三者缺一不可。“种子”是指想发展的学生,“环境”是指学校的一整套适合学生发展的文化、制度和教学设置,“农民”是学校的指导教师,只有在三者形成系统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它同样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指导任务,这需要系统的整体规划,从一年级开始进行指导,在功能上既包括职业指导也包括就业指导。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还需要整合高校、专业机构、社会单位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提高“个体的自我认识”是学校需要关注的,介绍“职业世界”是专业机构需要关注的,而社会单位侧重介绍不同岗位需要的能力,并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职业生涯教育的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变迁趋势,体会职业工作意义,认识职业素质要求和有关职业发展的个人兴趣及潜能,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创业的思想准备,提高升学与就业选择的主动意识和科学态度,为未来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小学语文促进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重要价值

小学语文学科具备道德唤醒的基本功能,能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教化需求。首先,小学语文课程渗透了丰富的道德案例,有助于学生认识道德、关注道德、体验道德,通过接纳道德知识,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与规范,逐渐培养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力,鲜明的人文属性意味着语文学科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而道德即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之上,语文学科对人性的表达与理解充满了对人精神价值的关注以及使人向善的正面力量,能达到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目的。另外,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包括生理生命、心理生命以及社会生命三部分,除了生理生命,心理生命与社会生命都包括道德成分,学生道德成长与生命质量提升的关系在于道德赋予生命以意义,即道德教育我们除了爱自己还要懂得爱别人,从而获得充满温情的生命关系。对此,小学语文基于德育内容对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表现为以下内容:第一,生理层面的生命质量提升,例如安全教育、自尊教育、自爱教育等等;第二,心理层面的生命质量提升,例如坚强勇敢、谦虚宽容、勤奋上进、自信感恩等等;第三,社会层面的生命质量提升,例如奉献精神、关爱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助人、学会交往、追求正义等等。因此,小学语文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还是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载体,其基于道德因素的融入,激励小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内涵,促进小学生遵循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呵护小学生心理与精神发展的和谐圆满。

二、小学语文促进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育促进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基本途径,是让学生感知生命的力量,并基于道德体验认知生命的意义,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主题教育活动。例如笔者曾经让学生归类总结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残疾人题材,向他们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第一,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哪些残疾人?第二,这些残疾人向我们展示的是什么样的形象?第三,你对他们有什么看法,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第一问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熟悉度,学生需要亲自去归纳与提炼素材,从全新的角度探究课文,最后的结果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找到了《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中的“盲婆婆”、《微笑着面对一切》中的“桑兰”;中年级的小学生找到了《番茄太阳》中的“女青年”、《给予是快乐的》中的“弟弟”;高年级的小学生找到了《轮椅上的霍金》中的“史蒂芬·霍金”、《海伦·凯勒》中的“海伦·凯勒”等等。这些人物个个都形象鲜明、充满强烈的生命感染力,学生在对残疾人形象的审视中能很快捕捉到他们身上散发的人格魅力,例如霍金克服生命缺陷致力于科学研究、阿炳的眼睛坏了却仍然对音乐充满向往,除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使学生深受感染,亦不乏让人肃然起敬的道德号召力,例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中的残疾青年,为了让“我”不用付钱而心安理得的看书,叮嘱“我”每天为他送马草,其实他根本就没有马。这样的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是何其渺小,但美好的人性力量一旦被发现,又是怎样地光芒四射!学生从普通的甚至显得卑微的小人物身上感受到的道德震撼比一切说教都要管用,如此经由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分析、归纳与情感体验,教师再让学生展开对第三个问题的讨论、发言,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例如在课前笔者问学生什么是生命的力量,他们往往含糊其辞,现在却会举例告诉你:“霍金坐在轮椅上只有三个指头会动,却写出了伟大的《时间简史》,这就是生命的力量!”问他们什么是道德,他们也会明确地回答:“道德就是求真、求善、求美的心。”可见,小学语文生命道德教育的真谛是:让道德去唤醒道德,让爱去启迪爱。

总之,教育之功不在于训练学生谋得职业,而是在激励学生涉猎知识的同时对自身的人格、品行等精神维度亦有所追求,小学教育在小学生“成人”过程中的最大作用是唤醒小学生的道德意识。然而,单纯的道德教育并不足以培植小学生的道德基础,将道德置于生命的真实存在中才会起到撼动人心的教育力量。对此,语文以其独有的人文情怀与生命体验素材成为首选学科,其卓越的道德浸润价值不仅能审美,还可立人,本文主张以语文学科内容为载体,以美引真、以真储善,帮助小学生认识道德赋予生命的意义,从而呵护学生精神发展的和谐圆满,推动学生的道德生命成长。

参考文献: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同伴间过多的、缺乏独立思考的互助和合作,以及教师对弱势群体的过多帮助,容易让儿童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儿童的自立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这个问题上,中美教育也是不同的。曾经看过一位留美学者写的随笔,她在文中叙述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一次她送孩子去幼儿园,看见一个大个儿男孩从一个小个儿男孩手中抢走了玩具,还把这个小个儿男孩推倒在地,于是小个儿去找老师,老师却并没有直接去帮他,而是对他说,你要用自己的力量把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回来,老师相信你的能力。于是小个儿勇敢地扑上去,硬是从大个儿手中把玩具夺了回来。我们姑且不论老师的处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但至少对培养孩子的自信自立精神是有好处的。

另外,教师一味的鼓励和过多廉价的表扬,有可能让儿童把学习看得过于简单,使自以为是、浅尝辄止的情绪滋生,使儿童抗挫能力下降。在全面推行新课程的今天,我们教师都懂得了要多给儿童鼓励,于是,“你真棒”、“你真行”、“你真聪明”成了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教学用语。多给儿童鼓励是不错的,但表扬不能滥用,也不能拔高了用。如果儿童是跳起来摘到桃子,即使是小桃子,也应该给予鼓励,但小桃子就是小桃子,不能说他摘了好大一个桃子;如果儿童有能力跳起来摘一个大桃子,他却不愿意付出努力,只摘了一个小桃子,这时应不应该表扬就值得斟酌了。我们应该明白,有时批评也是一盏明灯,可以使迷途的羔羊重回阳光大道,而批评以后的鼓励就像雨后的阳光,能把孩子们的心灵照亮。

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育万年松。儿童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营养,感性的与理性的、理想的与现实的、文学的与科学的、表扬的与批评的,都要让他们去经历、去体验。不出点洋相是学不会溜冰的,一个人的成长,不经历点波折是不够的,所谓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

2.给学生的心灵播下美好情感的种子。儿童的心灵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同时也极易受到玷污;又是一块未经开辟的神奇土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播下的是温馨,就会收获热情,如果你播下的是冷漠,可能就会收获残忍。而语文课程对儿童心灵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语文教材是经过层层严格审定的,它非常重视儿童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多方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时候不能违背文本的价值取向,思维训练不能脱离健康情感的轨道。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追求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体验的个性化,从而违背文本的价值取向、脱离了健康情感的轨道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比如一位教师上《狐狸和乌鸦》一课时,用启发的语气问学生:“……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狐狸吃到乌鸦嘴里的肉。”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发言。

生甲:“狐狸借一把锯子来,把乌鸦落脚的树锯断,让乌鸦掉下来……”(缺乏环保意识。并且,学生忽视了树还没锯断,乌鸦就会飞走了这一显而易见的事实)教师评:“很有意思!但乌鸦会飞走,结果狐狸还是不能得到肉。”

生乙:“狐狸借一把枪来,一枪把乌鸦射下来。”教师评:“很有创意!竟然想到用先进的武器。这样,狐狸不光可以吃到乌鸦嘴里的肉,还有乌鸦的肉吃了。”(教师显然没有考虑动物保护协会的意见,在为“残忍”推波助澜。)

生丙:“狐狸弄一个打火机来,把树点燃,把乌鸦烧死在树上,肉就掉下来了。”教师评:“用火攻,有意思!乌鸦不把肉吐掉不行了。”(不光是环保意思缺乏,已经犯了森林纵火罪了,残忍程度升级。)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诱导可谓深入,学生的体验可谓独特,学生的思维可谓活跃,但它违背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脱离了健康情感的轨道,对儿童的心灵造成了污染。“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蒙台梭利《儿童教育》),这是我们语文教师要特别警惕的。其实,在《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中,乌鸦爱慕虚荣确实不好(这是文本的价值取向),但也是一个受害者,值得我们去同情。乌鸦本是一种讲孝道的鸟,俗话说:鸦有反哺义,羊有跪乳恩。如果教师能从这个方面加以引导,让学生想办法去帮助乌鸦改正爱慕虚荣的毛病,那么学生就不仅学习了语文,而且从品德方面得到了启示,也受到了热爱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教育。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应用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34-01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涵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其在总结自己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众多教育思想的精华后提出,“生活教育”论有以下三个基本主张:

1.“生活即教育”

一是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本身就是教育。二是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相一致,通过生活来进行,以满足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三是只有过好生活、前进的生活,才能受好教育、前进的教育。生活与教育水融,不能脱节,这是教育的真理所在。

2.“社会即学校”

强调既要了解、满足社会需求,扩大教育范围和学习内容,使之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又要把整个社会作为一所大学校,在社会中学习、成长。“社会即学校”的真正含义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校。

3.“教学做合一”

强调教育要以社会生活实际的“做”为中心,在实际行动中将所学转换为真知。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医药应用文教学的启示

应用文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应用文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今天,无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是个人,在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思想、介绍经验、联系工作、解决问题时都会用到应用文。社会各行各业在广泛使用更加规范、更高质量的应用文的同时,也要求其从业者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对于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来讲,学习和熟练掌握医药应用文基本知识及写作技能,有利于其将来进入社会求得生存与发展。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大学毕业生不一定得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进步的教育思想,它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对医药应用文教学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教材编写生活化

陶行知反对中国传统的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他生动地比方道:“教育好比是菜蔬,文字好比是纤维,生活好比是各种维他命。以文字为中心而忽略生活的教科书,好比是有纤维而无维他命之菜蔬,吃了不能滋养体力。”医药应用文教材尤其要突出为生活服务的理念,对医药生产和经营企业进行的深入调查、分析、研究,着眼于岗位需求,创设任务情景、选择教学案例,如药学应用文教材中应主要涉及与食品药品行业、药企、药店相关的内容。

2.学习内容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只有通过学习生活的内容,才能培养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他主张“所学的,即是所用的。有用处的事物才给学生学,用处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在课程中占有优先权。”“要想鼓起民众读书的兴趣,必须拿他们生活所需要的文字来教。”

对于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应用文写作应以实用为原则、以够用为标准,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将来工作生活需要拟定教学内容,忌平均用力,比如通知、请示、报告等日常用应用文,医药广告文案、医药市场调查报告、医药活动策划书等行业用应用文可以着重讲授,其他生活和行业中都不常用到的可以略讲。以能写会写为教学重点,概念、特点、种类等知识性内容适当讲授即可。此外还应按照实际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应用文项目为顺序进行讲授,如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打破教材编写书序,将个人创业企划书、毕业论文、个人简历等与学生在校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文放在前面。

3.教学方法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生活方法就是教育方法,即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医药应用文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进行应用文写作指导。如指导学生筹划“书香校园 你我同行”演讲比赛,赛前用应用文会涉及到请示、批复、邀请函、比赛海报、会议纪要等文种,活动期间涉及演讲稿、主持词等,活动结束后撰写活动总结报告、新闻稿。组织学生参加毕业生就业创业大赛,对准岗位需求,撰写求职信、个人简历、创业企划书等。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应用文写作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聘请企业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应用文写作水平较高的人员为兼职教师、或由学校专职教师参加企业应用文写作方面的培训,充分接触岗位实际,积累教学素材。

4.学习体验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车站上的展览、码头上的壁报、电影院的新知识的插片,茶馆里说书的革新,戏园里小丑说白的讽刺,市集上的公共演讲表演”,都是学习的对象。医药应用文写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引导学生留心日常生活中医药应用文的使用,如营销海报、各种药物说明书、药物广告……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医药应用文使用的广泛性,增进其与医药应用文的亲近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既体现了现代教育本体论的回归,同时又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大语文教育”不谋而合,即“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语文教育同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层面,医药应用文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要提高其教学质量,就必须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写作实践中锻炼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福霞.经济应用文写作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J].时代经贸.2010(20)268-269.

[2]顾倩.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8-49.

[3]王艳霞.对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9(6)113-115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一)个性突出,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对口单招学生个性较为突出,爱表现,不惧怕权威,不愿意受束缚,自我意识很强,缺乏集体责任感。对口单招学生为人处世的方式较为灵活,善于人际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也较强,但是江湖气较浓。同时,他们具有创新精神,不拘泥于现实,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二)有一定专业基础,动手学习能力较强

对口单招学生在中专学校进行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很强,在专业学习方面,接受能力也很好,在各项技能大赛中成绩较为突出。

(三)生源素质差异较大,综合成绩较差

由于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同,造成了招录的学生生源质量存在很大差异。同时,随着近几年生源数量的减少,各高职院校陷入招生困境,竞争激烈,导致所招录的生源素质不容乐观,即大多数学生公共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成绩较差。

(四)过于放纵自我,自我控制力较差

由于中专院校在学习、纪律等方面管理不够严格,导致学生过于放纵自我,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较差。其具体表现为:思想上我行我素、特立独行;行为上自由散漫,缺乏恒心和毅力,做事仅凭爱好和热情。

(五)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较低,缺乏自信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中学阶段大多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评价尺度,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过低。一部分学生自认为是学习差生,缺乏自信,丧失学习动力,在生活上玩世不恭,心态较重。

二、对口单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习方面

对口单招学生大多是由于文化基础知识薄弱,或者是各门功课发展不均衡,综合成绩较差,对高考失去信心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较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风气不浓,而且学习倦怠现象严重。

(二)班级管理方面

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班级管理与学习要求等方面都不如高中学校要求严格,导致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不但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还形成了很多陋习。同时,对口单招学生个性突出,自我意识较强,注重自我感受,缺乏集体责任感同时又不愿受束缚,不愿服从管理,自由散漫,班级凝聚力不强,所以班级纪律较差。

(三)心理方面

由于对口单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自卑心理较强,在教师和普通高中学生面前,表现为自信心不足。同时,由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平衡,存在认知偏差,这些学生中形成自我贬损与自我夸大的两极对立现象。自我贬损的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较低,不但不接纳自己,甚至自我放弃,而自我夸大的学生盲目自大,自我感觉良好,不能以虚心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加强对口单招学生培养与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中高职学校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理论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者间的人才培养体系处于脱节状态。所以,高职院校如何根据中专、高职院校间存的差异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一套适合对口单招学生的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是解决对口单招学生在教育和学生工作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关键。

(二)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

由于单招生已具备的一定的技能,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所以单招生不宜采用和统招生同样的课程设置方式。高职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调整,增加诸如数学、外语等公共课课时。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对教学方法做适当优化,设计符合对口单招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只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源头解决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四)加强对口单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

针对对口单招学生自我评价过低、自我意识偏差较大,缺乏自信与进取心,可尝试采取发展性指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才能使学生建立自信,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五)多途径开展班级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英文电影;人文主义;综合素养

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是20世纪80年代国内文化界、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一个课题。20世纪90年代,在“重建”和“弘扬”人文精神的口号下,展开了什么是“人文精神”的大讨论,讨论起源于文学界,深化到哲学界,影响到教育界,是一个由批判到建设的过程。在持久而热烈的讨论之后,人们经过沉淀,对其内涵基本达成共识。即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基本的精神,或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英文电影以其生动的视频材料、广阔的素材来源等优势,吸进着广大英语爱好者,因此,这也为我们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主义修养提供了契机。

1 英文电影对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意义

英语视听课或影视欣赏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的深入进行,提高大学生以听说能力为中心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都对英文原版电影产生着很浓的兴趣,试图借助于影视材料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

在教育的专业化、职业化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之际,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使的学生面队当代大学生越来越自私、狭隘、缺少同情心、社会责任感,而形成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在英语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是迫切需要的。

2 英文电影材料对培养大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功能

2.1 借助于英文电影材料的内容因素,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陶冶。英语教材中汇集着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其中涵盖着丰富、深刻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具体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坚韧精神、人道主义、自由精神、美好的生命意识、正确的人生追求、人性美等。如“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中“老人”的硬朗,“Three Days to See”中海伦的乐观,“Madam Currie”中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执著探索,“The Last Lesson”中老师深沉的爱国情怀,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受到了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2.2 多元互动,加强人文主义精神感悟。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的接受人文精神的感悟。英语教学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它潜藏于教态、教法、语音、语调、板书之中,出色的英语教师总是努力将教学艺术化,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看完《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e of Happyness)之后,对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纳(Christ Gardner)在与现实生活顽强的抗争及对幸福生活的强烈渴望和不懈的追求历程进行简要复述,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进到启发学生对美国的家庭教育观从哲学、心理学等角度分析,或结合我国现实生活中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进行中西教育观的对比,使学生意识到独立生存能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的重要性。

同时,借助于电影材料,寓教于乐。我们还以《当幸福来敲门》为例,克里斯加德纳在走投无路之际,在篮球场上,他仍不忘以一个严厉、负责的父亲的口吻正确引导孩子学会自信,为梦想而不懈追求。当前,面临世界金融危机,有些大学生心生困惑,预言他们的“毕业之日就是失业的开始”。对此,作为老师,我们应如何在“传道”、“授业”的同时,为广大学子“解惑”呢?教育专家认为自信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自信心就像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因此,我们有责任正确引导学生,从该影片中收到启发,树立信心,坚持梦想。

2.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展人文主义教育时空。国际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标志性的传播媒体发展十分迅猛。据第2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已达到1.6亿,居世界第二,其中宽带网民为1.22亿,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接入网民为4430万。这表明Internet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外语学习也在迅速发展,引起了外语教学领域的普遍关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借助于教学软件和网络信息提供的图、声、文并茂的材料,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引导他们勇敢地担负起时代的责任,增强民族意识。因此,教师可以把免费电影网站和一些经典影片、新片介绍给学生,便于他们课外自主观看、欣赏。

无论中国电影还是西方电影都已经意识到了密切关注当代生活的重要性,多视角、多样式地描写当代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生活形态和心理状态,使银幕拉近和广大观众的距离。无论是从意识形态的疆域还是纯粹民族化的界定都早已被冲破。励志片更是敢于与命运抗衡、顽强追求人生梦想的“英雄” 形象,使主旋律的道德宣扬、民族价值观的弘扬与传统电影类型得以结合。《当幸福来敲门》正是以其通俗的语言、一向信奉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与严峻的现实生活之间的反差,给观众设置了悬念,再加上史密斯父子日益成熟的演技,使该片在我国广大电影爱好者之中倍受欢迎,并对即将或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艰苦的创业历程的青年领悟幸福的真谛必然会有一定益处,收到社会、文艺宣传和市场效益合一的效果。

2.4 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国内外教育专家提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认为民主氛围是在教学中师生和睦相处、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一种氛围,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创新能力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罗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人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到自己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例如,《水瓶座女孩》(What a Girl Want)中,展现给观众的不仅是感人的情节,更深刻的是和西方政治体制相关的家族观念,看完该片,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此不太明白,老师不妨就此鼓励他们质疑,然后展开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当幸福来敲门》中,以男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形式,多次提到《独立宣言》,我们可以就该文献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对后来美国人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它与该片名之间的关系等引导学生思考;《贫民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之所以能在第8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横扫8个奖项,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何在?它是如何反应印度的社会现实的?就这些问题,我们可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多方面查找资料,培养其独立思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就是根据情景的需求,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从而使学生克服对老师的畏惧感和焦虑感,既调整了课堂气氛又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和提问,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对学生心灵的塑造、人格的完善也有着重大影响。

总之,加强大学生的人文主义修养是至关重要的,培养他们人文主义精神的途径也灵活多样的,而借助于影视材料,则更为直观、生动、深刻。当然,教师还应加大正面引导的力度,避免极少数学生单纯地追求故事情节而沦为“电影迷”,或禁不住色情影片的诱惑而“中毒”。

参考文献

[1] 倪震.电影评论对电影创作的期待[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4

[2] 宋云峰.The Pursue of Happyness[J].英语学习,2008,11

对学生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途径和方法。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到20.23%;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

2.2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2.3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3.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

3.2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3.3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4.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4.1开设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课程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4.2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教改力度

体育教育必须具备健美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自我调控心理的能力。体育教学中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选择最佳的教法很重要的,要实现体育教学健身健心的目标,教师就必须集思广义,挖掘教法,把"快乐体育"带到教学中去,因为"快乐体育"是以快乐为导向的渐入佳境的一种启蒙的诱导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