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

教育核心论文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第1篇

一、大学广告教育的“一个核心”

所谓广告教育的“一个核心”,即铸塑学生灵魂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

当然,不独是广告专业要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其他任何一个专业学科都应如此。因为大学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培训技工。与技能学校、职业中专相比,大学的魅力就在于教人学会思想,教人养成独立品格。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培植着生产与建设所需要的最为复杂的内在动力——创造力和批判精神,而不是所谓的一技之长。为什么哈佛大学能如此出众,原因在于哈佛大学通过大量的人文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人文背景,教师经常向学生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人类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每个学生,无论其专业是什么,经常思考和回答这类的问题,就能在关怀人类命运的基础上来思考本专业的问题,他们就会有领导世界潮流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正因为基于此,德国著名哲学家、学者伽达默尔才说:“教育就意味着人精神深处的深刻变革。”

目前广告业界的种种弊端,诸如短期行为、好大求洋、缺乏诚信、效率低下、缺乏创造、缺乏文化、违规广告屡禁不止,以及从业人员大量频繁跳槽,盖因缺乏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那么,何谓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头脑和灵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认真负责。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要为此创造一个相宜的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邓相超,男,山东莘县人,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山东建筑大学广告传播研究所所长,硕士,教授;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协会理事,山东省管理经营研究会理事和品牌与广告委员会主任;研究领域:广告传播,媒介经营,中国文化与文学。

周国平先生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

1.人性: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人的价值,亦即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人文精神的起点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确认人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这一方面是相对于物而言的,人永远比物宝贵;另一方面是相对于神而言的,不能以神的名义压制人。

从这一点出发,人文精神肯定人的尘世幸福,认为人生的价值应在现世实现,人有权追求尘世的幸福,不能把幸福推延到天国或不可见的未来。其中也包括肯定感官的快乐,反对禁欲主义。

但是,和人的生物求相比,人文精神更看重人的精神性品格,认为后者是人的尊严之所在。也就是说,对于人来说,尊严高于幸福。关于这一点,康德的解说最有代表性。他认为,人一方面属于现象界,具有感性,受制于自然法则,追求快乐(幸福),另一方面属于本体界,具有理性,能够为自己建立道德法则,“人的尊严就在于这个能够作普遍律的立法者的资格”,它证明人是自由的。正是在人的尊严之意义上,他进一步提出:人是目的,永远不可把人用做手段。

2.理性:对真理的追求

这里的理性:对真理的追求,实际上是广义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可归纳为三个要素:第一,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说,哲学开始于惊疑。其实,科学也是这样,好奇心是科学探索的原动力;第二,头脑的认真。好奇心是对未知之物的强烈兴趣,它理应引向把未知变成已知的认真的求知过程。真正强烈的好奇心必然会推动人去探根究底。头脑的认真归根到底是在知识的根据问题上认真,一种认识是否真理,一定要追问其根据。所谓根据,一是判断是否符合经验事实,二是推理是否合乎逻辑,人的理性能力就体现在运用逻辑对经验材料进行整理;第三,从思想上把握完整的世界图画的渴望。好奇心和头脑的认真面对整个世界,就会追问整个世界存在的根据,因而必然把人引向哲学的沉思或宗教的体悟。爱因斯坦把这种渴望称作宇宙宗教感情,并认为它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动机。到了这一步,头脑与灵魂便相通了,科学与哲学、艺术、宗教便相通了。

3.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超越性指人对超出生存以上的意义之寻求。与理性相比,超越性更是人所特有的本质。动物有某种为生存服务的认识能力(低级理性),但决不可能有超越的追求,不可能有哲学、宗教、艺术。

第一,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这是心灵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它根源于对生命的爱。因为这爱,不愿生命流逝,便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发展出丰富的内心生活。也因为这爱,不愿生命虚度,便要寻求生命的意义,对人生进行思考;第二,灵魂的认真。即在人生的根据问题上认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必然会引向对人生意义、根据、价值的追问,要自己来为自己寻求一种人生信仰,自己来确定在世间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式;第三,在精神上与某种宇宙精神本质建立联系的渴望。认真追问生命的意义,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死亡与不朽、世俗与神圣之类根本性问题,会要求以某种方式超越有限的肉体生命而达于更高的精神存在,渴望与之建立某种联系。这就是信仰的本来含义。

那么,怎么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呢?

1.人文精神类素养养成课程

在广告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一定要有自成体系的素养养成类的课程,该类课程的开设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大学生应有的人文精神素养、较高的思想境界、不拘一格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艺术鉴赏能力。如文学、历史、哲学、电影欣赏、音乐欣赏等课程便应属于素养养成类课程。这类课程一定要请名家来上,若此类教师缺乏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无法排课,也可以系列讲座的形式来解决。

2.多读书,多读好书

有关专家认为,现代青年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减弱,文化素质和智能发展存在明显缺陷。我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迷恋大众文化,迷恋上网,热衷于看电影,看电视,而不愿去读书。而电影电视——尽管是由名著改编的,甚至高品位的节目——也不能代替读书。因为电视高频率地切换镜头,观众被镜头牵着鼻子走,很少有思考的余地。而文化精神、思想境界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形成。因此,著名学者张汝伦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大众文化塑造了一批又一批心灵荒芜,感情粗糙,头脑简单的大众。”

然而,看书就不同了,读者可以随时停下来思考,一次又一次地和作者“对话”。尤其是阅读名著,更有利于思想的深刻,更有利于灵魂的升华。因为,你在一次又一次地和大师进行“对话”。

读书,不仅是学生的事,更应是教师的事。周国平先生说:“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是教师必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作为一项为学生“打底”的工程,教育,天然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

有人说,没有名著的民族是可悲的。我们说,拥有名著却又远离名著的民族更可悲。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让我们的学生去读书!让我们的学生读一切好书!

3.形精神的育人氛围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教授说:“一流大学应营造一种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氛围,对师生有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化作用,对人的一生发展和成长有着深刻、持久的影响。”这是经济学著名的“泡菜理论”精髓之所在。我想一个学科也应如此。

(1)管理体现人文精神

所谓管理体现人文精神,我认为就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基本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放在应有的主置上,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来推进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干群关系,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每个人都能独立自主地工作和生活,主动积极地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以人为本”,就是要从根本上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把以人为本当作一种管理的哲学和观念。在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根据人的社会价值和心理活动规律发挥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2)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正在成为共识,对教学改革而言,即要上升到“人文”“人本”教育的高度,不断探索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各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并在提高教学效率上下一番功夫。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原则的新的教学观念。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把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贯彻于所有课程的始终。因为素质教育并非增加几门课程或开好几门文史、艺术等等课程所能奏效的。只有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融会于所有教育活动,尤其是教学活动中,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高学生,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众所周知,教学的改革,首先是教师的改变;学生学习内容、方式的改变,也首先是教师的改变。我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教师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学识,二是胆识,三是独立的人格力量。有人说,人品即文品。对教师来说,人品也是教学的品位。“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乌申斯基语)“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罗曼•罗兰语)教师,作为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没有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的确就失掉了“教师的一切”。当教师怀着一个被“牛虻”、克利斯朵夫等形象激动过、被荷尔德林、海德格尔的诗意浸润过、被余秋雨、周国平等哲理文字熨服过……被真善美洗礼过的心灵走进课堂时,他的教学就会非同凡响,产生直达学生心灵的震撼力。教师教学表面虽只是他的言语世界,其实正是他的精神世界——心灵和人格的体现。

而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从1950年代重知识、1960年代重能力、到1990年代强调能力与素质并重协调发展。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素质教育被提到特别重要的位置。然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还有待提高,很多时候它只是出现在一些书面宣传用语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坚决的贯彻执行。素质并不是通过空口说大话就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也不是只埋头专注知识传播,而忽视能动性与创造力的培养所取得的。

物理学家劳厄有一句名言:“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学过的东西遗忘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爱因斯坦也曾指出:“用专业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仅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我这里之所以一再强调人文精神素质教育,也是基于这一点。

二、广告学专业的“三根支柱”

综合大学广告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不一定会成为广告大师,但也不应该满足于做一个广告技工。2001年4月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举办的“广告教育高峰论坛”上,许多广告主从企业和市场发展的角度,对未来广告教育的角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第一,广告教育应该告诉学生品牌的价值、如何创建品牌以及广告在品牌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第二,教育学生能够理解并使用所有可能的广告创作工具;第三,熟练把握定位、战略、媒介、制作、调查、策划互联网、促销、产品设计、“游击队”营销、预算管理等;第四,教育学生理解广告只是营销沟通计划中的一部分;第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广告操作的实际环境;第六,帮助学生建立他们对于公司和客户的独特价值;最后,告诉学生一定要用功,因为这是创建品牌和创作伟大广告作品的前提。

由此来看我国广告学专业的定位,便会有诸多的遗憾。我国教育部所颁布的学科体系中,广告学属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的传播学(二级学科)下的子学科或称作三级学科。这个定位实际上是以学科划分的形式规定了广告学的学科性质,即广告学是传播领域中的学科,广告学所研究的广告理论与广告实践,是属于信息传播理论与信息传播实践的研究。这个定位决定了对广告的信息传播性质的肯定,但是却忽略了广告的营销本质的基本规定性。

众所周知,广告的起源与广告的真正目的(非商业广告除外),让我们认识到:广告只是借助媒介,运用传播手段而进行的营销活动。美国西北大学等大学将广告学专业纳入市场营销系,便是基于这一点。因此,台湾奥美的庄淑芬在多种场合谈广告信息传播时说:“传播就是营销。”从这个角度看,广告运动及其广告的全球化趋势——整合营销传播的先驱者唐﹒舒尔茨先生便应该称为传播教授。

另外,广告不仅属于市场营销和信息传播范畴,在“呈现”这一环节上,它还属于艺术范畴,因为缺少艺术性的广告作品不会带来视觉震撼,也不能为受众所喜爱。因此,广告人才的培养还必须重视表现力,因为良好的美术基础、审美品味、完稿执行力是优秀广告人的必备条件。

因此,我将信息传播、市场营销和设计制作看作广告学专业的三根支柱,且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广告学专业是集信息传播、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学科门类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因此,不管你对广告学专业如何定位,也不管你校广告学专业依托于那类专业和学科,这三根支柱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你培养的学生便是不合格的。

当然,无论广告学归属如何,其知识体系涉及范围极广,它不仅涉及到经济问题,也涉及到社会问题,不仅涉及到美学与艺术问题,也涉及到传播学心理学问题,不仅涉及营销学问题,也涉及到管理学问题,不仅涉及到传统文化问题,也涉及到现代时尚文化问题,因此无论把广告学归属到哪个学科下,不能忘记的是:广告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我们认识到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不仅有利于其他学科与广告学的联系,也有利于确立其他学科在广告学学科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在每一个广告运动的流程中,市场营销、信息传播的知识都是伴随其中的,其表现形式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基于此,广告人应该是懂点艺术,熟悉营销的传播专家。因此,可以说信息传播,市场营销和设计制作是广告学专业的三块理论基石。

三、小结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第2篇

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一定的行为,某种行为的背后总反映人们的某种价值观。当前,在价值相对论和价值多元化相互交融的今天,我们应充分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评定和指导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从德育的目标、内容等方面来看,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的学校德育其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如鲁洁在《德育新论》中说:“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的系统活动过程[1]。”德育在主体上反映了个体和社会的双重要求,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的要求是一致的。罗国杰在《伦理学》中也说“道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它在个体生活和群体生活中,给人们指出什么是理想的和应该做的[2]。”也就是说“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在道德等方面的建构的过程。德育应该是环境与成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人价值建构的统一[3]。”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国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它统领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工作。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核心内容,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的研究,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必将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色彩浓厚,政治性倾向明显,容易受到大学生的抵触和逆反,在实效性上就会大打折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实现与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改革教育思路的接轨,也能结合新时期我国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要求,以关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意识发展、健康人格塑造、思想品质提升和身心健康成长为主要目标,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高校德育教育要引导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基础,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实着力点,“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4]。”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元化的思想方式和价值取向使许多大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在目前高校一些大学生中快速蔓延。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能为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更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指导作用,引领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前进。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就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只有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并贯彻到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高校德育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作为大学生的奋斗目标,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指明方向,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条件。其中,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这也是维系我国团结统一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工作者应当将民族精神归纳到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当中;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创新改革,这也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获得的巨大精神财富。要使大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就必须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行为准则。“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当代大学生明确指出了在当前社会中应当提倡什么、抵制什么,这些内容为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大学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学习群体,高校应当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行为准则,归纳入德育教育课程当中,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教育中的途径

2.1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校园环境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能以多种方式进行,不论是在整个大社会当中,还是在个人生活的社会圈子里,一个人在形成价值观念的过程中都会通过模仿他人或遵从教诲等方式,自主作出选择,并且努力将这种价值观付诸实践,一旦得到认可,就会成为固定的看法和态度,此时价值观也就形成。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并不丰富,十分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走在大学校园中,随时可以看见到处张贴的广告,其内容无非是办理各种假证、兜售考试答案等等,这些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极为不利。因此,高校应当着重构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校园环境,这也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首要途径。只有把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得公平公正、健康和谐、积极向上,在这个环境中生活的大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而形成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健康、努力向善的年轻一代人。

2.2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舆论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的一种,能正确反映出各种客观的社会现实状况,而这种社会现实状况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一种教育,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以社会的需要和规律为前提,以认识事实为基础,从而进行的一种引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客观基础,还必须具有真理性的认识,这样才能让价值观更加可靠与实现。因此,必须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2.3创建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只有融入社会生活,价值体系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总的来说,实践才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5]。教育工作者应当利用科学合理的实践机制,将理想教育与感性教育完美结合,让大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才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行升华,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价值判断力,成为坚定的核心价值观信仰者,积极实践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但是要想完整的发挥出实践的作用,就必须建立长效的科学实践指导机制,并且科学合理的对实践内容进行安排。(1)应当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的建设。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整体教育规划的内容之一,建立完善的相关规划,包括对社会实践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形式内容、成绩评估等方面的明确规定,并且随着不断的实践进行补充修订,让实践活动更加贴近现实。(2)要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程序加以完善。例如借鉴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术,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准备、实施到评估等制定一套具有完整性、可行性、规范性的程序。(3)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掌握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将实践活动的形式不断多样化,内容不断深入化。例如在实践规模上,将个体活动引向团队活动,或者在实践内容上,利用科学技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等形式。

3结语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第3篇

(一)以专业理论体系为主的教学内容设计

开放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职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是在课程教学大纲、学时分配、教学要求、教材等四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设计的,开放教育职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与普通本科相同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无异,因此,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与普通本科同类专业的教学内容设计相类似,即以专业理论体系为框架的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教育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诉求等均不同,与以往相比较,开放教育学生结构也已经发生改变,近年来的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网上辅导、小组学习等运行情况及课程考核结果均证明了以理论体系为框架的教学内容设计不符合现状,学生没有学到多少技能。

(二)以讲解专业理论为主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开放教育经济管理类职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活动,无论是面授辅导,还是网上辅导都是以讲解专业理论为主,而不是将专业理论转化为专业技能的技能训练。专业技能是通过科学训练才能掌握的,不可能听听理论就能掌握,以讲解专业理论为主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不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导致学生不学习、厌学,甚至得出“读书无用”的错误认识。这种以讲解为主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悖,继续采取这种教学内容设计很难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三)职业核心课程资源形式单一,内容空洞

当前,网络教育十分受关注,MOCC、微课程等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电大作为一座很早就涉足网络教育领域的学府,在网络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资源建设情况与学生的需求相比较还是有很大差距。课程资源主要存在课程资源形式较单一;资源内容空洞、枯燥,不吸引学生;重复建设严重;重建设、请利用等等。课程资源具有弥补成人学生工学矛盾突出的优势,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主选择课程内容,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度,做到随时随地方便地进行学习。

(四)职业核心课程考核重理论、轻技能

经济管理类课程考核,一般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20%比例,终结性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80%的比例。终结性考核基本上是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由于学生工学矛盾突出,生活压力,成人学习特点等原因他们对一些理论性强的试题很难答好。这种课程考核方式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这种需要大量记忆才能考出好成绩的考核方式不满意。从学生的现实需求的角度看,这种考核方式也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职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具体做法

(一)以专业技能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

开放教育学生虽然是成人学生,有工作,但是,现在的开放教育学生从事一线岗位比较多,很多专业技能在其工作岗位上得不到训练。另外,一些学生所学专业与其当前从事的工种不同,没有实践条件。基于这两类学生比例较高的原因经济管理类职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应推广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设计理念及做法:首先明确每次课应该训练的专业技能教学任务;其次结合专业技能需要、学生文化基础,安排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内容可以跨章节、跨课程组织,只要是训练专业技能需要的理论都应该成为教学的一部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技能训练任务时,自主学习,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完成任务时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可以向导学教师寻求帮助。

(二)训练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职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围绕专业技能展开,并不意味着专业理论不重要,恰恰相反,教学任务的设计必须是学生只有掌握了理论的核心内容之后才能完成任务、掌握技能。为了防止学生之间抄袭,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选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具有一定的发挥空间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一个充分想象、展现自我的空间。这种充满挑战、接近现实、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求知欲。

(三)以“作品”为主的技能考核方式改革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第4篇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融入。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过程时,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以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来讲商品,讲市场,讲经济。例如,在学习商品时,让学生深刻领悟到要讲货真价实,要讲社会利益,要讲诚实守信;在学习劳动时,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讲资源环保;在学习货币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让学生明白“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要讲艰苦奋斗,要讲勤俭节约;在学习市场规律时,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的责任,要讲社会责任,要讲为人民服务。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贯穿到马克思经济学的教学中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学为所用”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尚的经济素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它从思想、道德等方面影响着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讲实践,讲发展。例如,在学习价值观时,要让学生把价值观实践到日常生活中,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来;在学习实践观时,要让学生把思想意识转变到为构建和谐社会从一点一滴做起的实践中来;在讲意识形态时,要让学生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统一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来,从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来。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为了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政治素质,合格的思想素质,另一方面为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理论,运用理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高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仅仅单纯的一门理论,也不是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割裂开的,它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中,要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生正确世界观形成的灵魂。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将来会步入社会的高中生而言,要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用这种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遵循,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会和收获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第5篇

(一)职业核心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差异

我国教育部2011年编制的《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试大纲》规定“: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说,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适性、促进性或可迁移性的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指出,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项核心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治、道德、心理几方面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主要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可续发展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基因

1.相同的价值目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全面发展的人”描述为能够“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可见,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高职思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两者都是培养使人终身受益的能力,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二者的最终落脚点都在培养人才,致力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

2.重合的教育内容。职业核心能力从结构上划分的三大板块与高职思政教育内容高度重合:一是职业共性素质板块,主要包括法纪观念、政策理论、思想素质等,与思政课教育、国防教育、法纪安全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思政课堂教育内容基本一致。二是职业能力素质板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口才写作、外语应用、就业与创业等,往往在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三是职业行为养成模块,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礼仪、职业文化等,在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有所涉及。

3.相似的教育方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都要求“入心见行”,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来增强教育实效性,实现“理论—认知—行为—素质—能力”的步步提升。与理论灌输相比,社会实践是更重要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训练、检验和巩固要求除了在显性的课堂教育,还要通过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和校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掘隐性思政教育的辅助功能,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还要求师者躬身示范,以增强说服力。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

(一)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与用人单位的高标准形成反差

2012年11月,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某课题组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素质情况,向30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有两点调查结果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第一,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要求排序”的调查中,受访单位认为“非常重要”的依次是“动手能力(61.25%)、创新能力(53.63%)、表达能力(53.29%)、专业对口(31.15%)、学习成绩(14.88%)”,说明用人单位关注高职生的重点在由理论向实践、专业特定能力逐渐向职业核心能力转移。第二,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价”的调查中,近1/3的受访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1/3以上的受访单位对“英语水平”“独立工作及应变能力”“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说明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实际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高要求形成了明显反差。虽然该调查受地域局限性和取样有限性的影响,未必完全反映高职生的真实水平,但其结果却与笔者近年来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体会基本吻合。

(二)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折射出高职思政教育培养工作的不足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构建成熟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思政教育实际上已成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渠道。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不够高,其外因在于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

1.思想认识不到位。多数高职院校既没有广泛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知识的宣传活动,也没有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高职院校师生普遍缺乏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科学认知,没有给予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应有的重视,表现在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主要关注专业教育和改革。

2.顶层设计缺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处于“三无”状态,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无领导机构、无工作机制、无实施方案。顶层设计的缺失导致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无章可循”,具体工作难落实、人力财力保障难到位、校园内有效教育资源难整合,没有发挥出“大思政”教育的优势,没有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效应叠加。

3.师资水平待提高。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整体疲软的大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积极性难以被有效激发,导致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知识、职业核心能力的手段匮乏。加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几乎都属于非专业教师,不可能完全了解企业对高职生的期望和要求,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难免缺乏针对性。

4.分类教育需加强。第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改革,但其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仍未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步。第二,不少高职院校在“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成绩突出的良好局面,但是在活动中往往没有深入挖掘潜藏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机会,培养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社会实践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锻炼和巩固,但往往因为缺乏思政教育任务驱动,加上出于安全考虑,各校常常控制活动规模,最终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行为从观念来,观念从学习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在全校师生中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要理论的学习宣传,一是在全校教职工中,通过党政联席会、部门工作会、思政工作会议、教研活动等开展自上而下的专题学习,发放自学资料,督促全体教职工熟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理论。二是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专门课程,将其作为必修课,覆盖全院学生,利用入学教育和毕业实习动员等机会,召开主题班会、印发宣传手册等,激励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认知水平。三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站、报刊、宣传栏等舆论平台,开展知识普及、理论研究、事迹报道等活动,营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工作框架

1.成立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高职院校“一把手”担任组长,党委宣传部、思政教学部、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办公室、系(部)等负责人担任成员,保证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部门协同和联动,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

2.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领导小组下设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挂靠思政部,遴选思政教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等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与思政课、选修课组合,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系列课程,并积极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

3.科学拟定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总方案,构建思政教育工作框架。统筹规划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总方案,将思政教育作为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要明确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目标任务要以职业共性素质教育为主、以职业能力素质锻炼为辅,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教育内容和方式要实现分类推进:直接开展课堂理论教育;开发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职业核心培养能力训练途径;校外实践中附加职业核心培养能力锻炼任务。三是教育实施和考评要通过任务分解明确相关部门权责划分,并对其工作进行年度考评。四是依据政策,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资金保障、物质保障。

(三)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能力

1.开辟思政教育工作者接触行业企业的通道。组织思政教育工作者参与就业指导、回访用人单位、参观学生实习基地等,鼓励他们旁听专业建设会、专家论坛等,熟悉职业环境、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

2.安排思政教育工作者兼职一线学生管理工作。安排非辅导员岗位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兼任班级导师或班主任,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并在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里全程跟踪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状况,加强工作的渗透性和持久性。

3.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优势。一是要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多承担英语、语文、口才写作、法律、礼仪、心理等选修课的授课工作;二是鼓励他们积极承担学生社团、学生大型活动、比赛竞赛的指导教师及评委;三是鼓励他们获取专业领域的职业资质,争做“双师”,例如考取心理咨询师、律师、翻译、注册会计师、职业指导师等,通过提高自身职业化程度,进而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等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四)扎实推进分类教育,确保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实效

1.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导向。在目标定位上,要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列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同时提高。在教学内容上,运用专题教学等方式,结合高职学生和地方行业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导向。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综合运用理论渗透、任务驱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方式上,探索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指标多样化,以便更有效地考核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2.精心设计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深入挖掘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隐性教育途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寓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甚或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型。”课外的科技艺术节、宿舍文化建设、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网络信息建设、各类比赛竞赛等都是隐性思政教育的具体形式。这种形式具有内隐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学生的接受度更高,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开发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会使思政教育的效果更明显,例如,安排建筑类学生参与校园设施建设,安排文管类学生参与学院对外接待,综合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通过科技周、艺术节作品展示、体育比赛获奖队伍与学生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尚美情操、团队精神、创新意识;通过学生社团公开招募等活动,训练参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激发关注群体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第6篇

(一)职业核心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差异我国教育部2011年编制的《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试大纲》规定“: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②也就是说,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适性、促进性或可迁移性的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指出,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项核心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治、道德、心理几方面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主要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可续发展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基因

1.相同的价值目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全面发展的人”描述为能够“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可见,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高职思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两者都是培养使人终身受益的能力,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二者的最终落脚点都在培养人才,致力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

2.重合的教育内容。职业核心能力从结构上划分的三大板块与高职思政教育内容高度重合:一是职业共性素质板块,主要包括法纪观念、政策理论、思想素质等,与思政课教育、国防教育、法纪安全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思政课堂教育内容基本一致。二是职业能力素质板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口才写作、外语应用、就业与创业等,往往在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三是职业行为养成模块,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礼仪、职业文化等,在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有所涉及。

3.相似的教育方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都要求“入心见行”,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来增强教育实效性,实现“理论—认知—行为—素质—能力”的步步提升。与理论灌输相比,社会实践是更重要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训练、检验和巩固要求除了在显性的课堂教育,还要通过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和校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掘隐性思政教育的辅助功能,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还要求师者躬身示范,以增强说服力。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

(一)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与用人单位的高标准形成反差2012年11月,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某课题组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素质情况,向30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有两点调查结果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第一,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要求排序”的调查中,受访单位认为“非常重要”的依次是“动手能力(61.25%)、创新能力(53.63%)、表达能力(53.29%)、专业对口(31.15%)、学习成绩(14.88%)”,说明用人单位关注高职生的重点在由理论向实践、专业特定能力逐渐向职业核心能力转移。第二,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价”的调查中,近1/3的受访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1/3以上的受访单位对“英语水平”“独立工作及应变能力”“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说明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实际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高要求形成了明显反差。虽然该调查受地域局限性和取样有限性的影响,未必完全反映高职生的真实水平,但其结果却与笔者近年来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体会基本吻合。

(二)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折射出高职思政教育培养工作的不足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构建成熟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思政教育实际上已成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渠道。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不够高,其外因在于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

1.思想认识不到位。多数高职院校既没有广泛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知识的宣传活动,也没有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高职院校师生普遍缺乏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科学认知,没有给予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应有的重视,表现在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主要关注专业教育和改革。

2.顶层设计缺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处于“三无”状态,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无领导机构、无工作机制、无实施方案。顶层设计的缺失导致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无章可循”,具体工作难落实、人力财力保障难到位、校园内有效教育资源难整合,没有发挥出“大思政”教育的优势,没有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效应叠加。

3.师资水平待提高。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整体疲软的大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积极性难以被有效激发,导致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知识、职业核心能力的手段匮乏。加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几乎都属于非专业教师,不可能完全了解企业对高职生的期望和要求,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难免缺乏针对性。

4.分类教育需加强。第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改革,但其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仍未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步。第二,不少高职院校在“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成绩突出的良好局面,但是在活动中往往没有深入挖掘潜藏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机会,培养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社会实践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锻炼和巩固,但往往因为缺乏思政教育任务驱动,加上出于安全考虑,各校常常控制活动规模,最终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行为从观念来,观念从学习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在全校师生中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要理论的学习宣传,一是在全校教职工中,通过党政联席会、部门工作会、思政工作会议、教研活动等开展自上而下的专题学习,发放自学资料,督促全体教职工熟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理论。二是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专门课程,将其作为必修课,覆盖全院学生,利用入学教育和毕业实习动员等机会,召开主题班会、印发宣传手册等,激励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认知水平。三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站、报刊、宣传栏等舆论平台,开展知识普及、理论研究、事迹报道等活动,营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工作框架

1.成立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高职院校“一把手”担任组长,党委宣传部、思政教学部、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办公室、系(部)等负责人担任成员,保证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部门协同和联动,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

2.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领导小组下设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挂靠思政部,遴选思政教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等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与思政课、选修课组合,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系列课程,并积极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

3.科学拟定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总方案,构建思政教育工作框架。统筹规划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总方案,将思政教育作为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要明确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目标任务要以职业共性素质教育为主、以职业能力素质锻炼为辅,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教育内容和方式要实现分类推进:直接开展课堂理论教育;开发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职业核心培养能力训练途径;校外实践中附加职业核心培养能力锻炼任务。三是教育实施和考评要通过任务分解明确相关部门权责划分,并对其工作进行年度考评。四是依据政策,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资金保障、物质保障。

(三)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能力

1.开辟思政教育工作者接触行业企业的通道。组织思政教育工作者参与就业指导、回访用人单位、参观学生实习基地等,鼓励他们旁听专业建设会、专家论坛等,熟悉职业环境、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

2.安排思政教育工作者兼职一线学生管理工作。安排非辅导员岗位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兼任班级导师或班主任,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并在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里全程跟踪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状况,加强工作的渗透性和持久性。

3.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优势。一是要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多承担英语、语文、口才写作、法律、礼仪、心理等选修课的授课工作;二是鼓励他们积极承担学生社团、学生大型活动、比赛竞赛的指导教师及评委;三是鼓励他们获取专业领域的职业资质,争做“双师”,例如考取心理咨询师、律师、翻译、注册会计师、职业指导师等,通过提高自身职业化程度,进而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等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四)扎实推进分类教育,确保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实效

1.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导向。在目标定位上,要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列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同时提高。在教学内容上,运用专题教学等方式,结合高职学生和地方行业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导向。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综合运用理论渗透、任务驱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方式上,探索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指标多样化,以便更有效地考核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2.精心设计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深入挖掘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隐性教育途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寓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甚或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型。”④课外的科技艺术节、宿舍文化建设、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网络信息建设、各类比赛竞赛等都是隐性思政教育的具体形式。这种形式具有内隐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学生的接受度更高,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开发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会使思政教育的效果更明显,例如,安排建筑类学生参与校园设施建设,安排文管类学生参与学院对外接待,综合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通过科技周、艺术节作品展示、体育比赛获奖队伍与学生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尚美情操、团队精神、创新意识;通过学生社团公开招募等活动,训练参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激发关注群体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第7篇

(一)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职业核心能力是所有职业和岗位共同需要的通用技能,是职业能力的一部分,是个体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面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就包括职业素质。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原本就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除此之外,从上文对概念的解释中不难看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内容与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能力目标也不谋而合,都强调对有助于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其它基本能力的形成与加强,而且基本保持对应,在方向上具有明确的一致性。

(二)在功能上具有互促性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能力,然而能力的有效发挥必须要依赖素质这个基础条件,必须有良好的素质作为前提保证才有完美展现能力的可能性,这就需要通过素质教育来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会极大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是内在的、隐性的,而能力却是素质的外化,是素质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素质要通过能力的发挥才得以描述和衡量,这同样离不开以能力为重点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因而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会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优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必须大力发挥公共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因此要优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全面建立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根本目标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评价手段,从而构建完整的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使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保留“两课”、高职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高职应用文写作、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数学等传统公共基础课程之外,还应该补充开设诸如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道德观、人际沟通能力训练、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训练、团队合作训练、创新思维训练、心理素质训练、PPT制作技术、Photoshop技术、Flas制作、商务写作、文学欣赏、书法艺术、影视欣赏、审美与人生等各类与职业核心能力相关的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的形式,都必须要作为重点课程被添加到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之中。在教学团队方面,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不在于引进,而在于“打造”,教师的理论知识已经足够扎实,重点是对他们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其具备深厚的传授职业核心能力的功底,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超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去兄弟院校、企业单位接受能力培训,或定期邀请专家亲临指导。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与职业核心能力相关的大赛或活动,以便在实际体验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此外,还要求公共基础课教师自觉参与系部专业教学团队的学科建设、课题研究等各项教研活动,加强职业意识,彻底融入职业教育的环境中,为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在教学理念方面,时刻牢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不再是为了应试而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强化作为唯一目的,而是围绕开展素质教育这一中心,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和拓展作为主要目标,倡导“知识讲练为辅、能力训练为主”的实战型教学理念。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始终作为主线任务融合于整个培养方案之中,使其具体化、明朗化,并始终将其作为教学的“导航仪”,这样不仅充分考虑到职业核心能力在职场中的巨大作用,增加了公共基础课程的实用性,而且符合高职教育塑造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初衷,真正做到服务于专业、立足于行业,体现出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真正价值。在教学方法方面,项目教学法强调在实际操作中习得知识与技能,将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其理念符合“塑造应用型职业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是高职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对专业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效果,但也同样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强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教学法不但能够将多种职业核心能力同时激活,还可以令其长久保持活性,并且时刻处于上升状态,是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最佳选择。在评价手段方面,重点考查、评价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考题内容可以把文字叙述的问题替换成实际操作的项目,考核形式也要多样化,不可仅限于闭卷答题,还应包括有利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小组演示或个体答辩,最终的评价依据也从一张试卷变成一个作品。此外,还要以形成性评价作为主要评估手段,对学生各个阶段的能力进展情况实施有效跟踪和掌控,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与强化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第8篇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幼儿园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更加注重价值观教育。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生涯的基础,要对幼儿进行教育启蒙,对幼儿进行教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幼儿主要活动场所的幼儿园,自然要加强对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现在的幼儿多是备受关注、相当受宠的,导致幼儿对一些观念认识错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在幼儿园就要加强对幼儿的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包括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践行就是对优良品德的传承。二、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幼儿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幼儿教育中的贯彻。首先,教师和学校的观念未得到改变,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够重视。其次,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对于幼儿只是简单的理论传授,没有对实践活动的落实,只是纸上谈兵,不能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价值观的内容。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美德教育中的地位不足,价值观应该引领着美德教育,是美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在幼儿教育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集体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自己的知识素养,传达给幼儿最准确、先进的理论。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价值观的内容贯穿到讲学内容中。针对幼儿的性格特点,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教育中去,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有利的成长环境。或许幼儿并不了解什么是价值观,也不懂价值观的内容,教师们要用浅显易懂的例子教育他们。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国学三字经、弟子规等的比重,培养他们体会传统审美文化的独特内涵,热爱我们民族优美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教师们要经常举办一些小游戏,主题活动,增强幼儿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一些优秀的优良传统。如我园在幼儿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就紧密地和集体教学活动相融合,老师们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创造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自编成儿歌“清幼小娃娃,拍手笑开颜,核心价值观,字字记心间……”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给孩子教唱,还利用集体教学活动在幼儿中间开展“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活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等,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更好地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并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加深了对价值观的理解。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环境对幼儿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要体现在校园建设之中。幼儿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幼儿园的良好环境可以促进价值观的进一步贯彻。可以根据幼儿园幼儿年龄的特点,科学地设计与安排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既突出核心价值观,又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全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学校的周围张贴一些标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好地发挥价值观的作用。注重为幼儿营造和谐、民主、宽松、愉快的精神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理解、信任的师幼关系,以良好的环境影响人,以生动的活动感染人,以积极的体验塑造人,以有趣的学习发展人。如我园在楼道内布置了礼仪墙,让幼儿通过动手剪礼仪卡通字,动手画礼仪卡通画等形式将“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以字画的形式布置成精美的主题墙,教育幼儿说文明语,做文明人,为幼儿营造了活泼、激励的学习氛围。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幼儿美德教育活动中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第9篇

一、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职业生涯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也不能忽视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职业心理、职业兴趣、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等的影响和功能。为此,一方面,要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可以利用以黑板报、墙报、橱窗、校园网络等媒体,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征文或演讲比赛、创业竞赛、校园模拟招聘、素质拓展训练、校友成才报告会、主题研讨与论坛、沙龙、新老生交流、毕业座谈、新生家长会以及成立“职业发展协会”、“创业者联盟”、“未来管理者协会”“、市场营销团队”等学生社团等以职业发展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2]同时,可采取适当方式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校风、院风、班风建设,学生社团建设以及文明班集体、文明宿舍创建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等职业道德品质。另一方面,要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于职业实践活动中。组织和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择业就业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职业心理辅导 近年来,职业心理辅导日益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职业心理辅导之中,也是一种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这要求:一方面要开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测评系统,对大学生的能力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进行测量,以帮助其科学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估自我,消除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迷茫,使其能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保持一致。同时,要组建大学生生涯教育中心,发挥其生涯规划指导、个性测评和咨询、就业信息和查询、职业指导资料收集与提供、就业实习、职业介绍、职业资格认证、供需见面洽谈等的服务功能;要构建学校、院系和辅导员三级辅导体系,充分发挥职业生涯专业人员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个别或团体职业咨询、测评和辅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职业生涯媒介 目前,网络、手机等媒体已成为大学生娱乐交友、求知求职的重要渠道,其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模式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网络上的虚假、不健康,甚至反动信息,也会对大学生身心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必须占领网络这一重要阵地,引导网上舆论,牢牢把握网络思政的主动权。一是要加强思想性、教育性、互动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职业生涯涯规划、职业道德教育、网上党校、网上团校等主题网站的建设。二是要充分利用BBS、网上论坛、网络聊天室、网络视频、电子期刊以及博客、微博、微电影等新兴传媒,形成一个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互动交流平台。[3]三是利用网络、手机等媒体就业、创业、求职、勤工助学等职业信息,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资讯以及职业能力测试量表,方便大学生求职、创业、择业以及进行职业心理测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四是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加强网络管理,规范网络运作,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作者:陈小姣 李志春 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第10篇

1.核心力量的基本内涵

在核心力量这个概念中,所谓“核心”主要是指人体中的中间部位和环节,具体来讲,就是人体中肩关节以下和髋关节以上的区域,比如,髋关节、腰以及骨盆等,这部分核心肌肉群是人体中发力的关键环节,在人体中上下部位的活动中起着枢纽作用。而核心力量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到体育训练中的一种理念。由于核心力量对人体至关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核心力量练习已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2.核心力量练习的重要作用

核心力量练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增强人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很多运动都是调动多个关节参与的,在这些肌肉运动链中,为了保证肌肉动作的顺利完成,同时保证身体的平衡,人体中的核心区域的力量需要充分发挥它的纽带作用,保证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第二,有利于提高人体肢体的协调性。在游泳和赛艇这些水上运动项目中,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有较好的协调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水,使身体中发出的力量发挥作用。通过对人体核心力量的训练,可以增强人体中各部位的协调性,有利于体育运动中各种动作的顺利完成。第三,有利于预防运动中出现各种损伤。跌打损伤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比如,背痛、骨盆倾斜以及腹部扭伤等,这都会给运动者带来伤害。通过核心力量练习则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在运动者发力的过程中,核心力量的肌肉群能够使人体中的各个肢体部位保持正确的位置,增强了人体中深层小肌肉的稳定性,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核心力量练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核心力量的练习意义重大。因此,我们需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力推广和应用核心力量练习,一方面增强学生的体魄,另一方面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来讲,核心力量练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工作。

1.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

学校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可以为核心力量练习提供条件。具体来讲,高校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在过去,体育教学发展受到限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费短缺。现在,为了做好体育教学中的核心力量练习工作,高校要加大经费投入,为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支持。第二,设置体育管理机构。为了确保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高校还需要设置一定的管理机构,一方面为体育教师的科研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加强对体育器材的管理,从而为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的训练提供机构支撑。

2.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核心力量练习的效果。鉴于此,一方面,高校要招聘那些专业性强的教师,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对体育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学生传授正确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深化对核心力量练习的认识,总结核心力量练习方法和技巧,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因此,为了达到核心力量练习的目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讲,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核心力量练习的重要性,使他们积极参加到核心力量练习中来。其次,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核心力量练习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平衡垫站立方法、单腿蹲方法、俯卧撑方法、健身球反向划船方法以及跪球平衡方法等,对于这些训练方法,教师要准确讲解和示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练习的准确性。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第11篇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8项技能:普通话、三笔字、教学简笔画、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音体美舞、幼教英语、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要考虑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应是当今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的,应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2.3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情景性

2情景设计常常是现代教学的中心内容,新课程与幼儿园活动

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更需要情景与主题的多样性。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中,根据不同的内容,教材的情景大致可以分为认知情景、审美情景、道德情景和综合情景。情景与教学主题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创设适宜的情景,以承载特定的教学主题。

3学前教育专业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要点

3.1建立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反馈模式

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上的主体地位,以完整的体系和协调的机制来观察、评定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掌握情况,并将形成的结论与评价全面交付学生,使学生通过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形成学习——实践——评价——反馈的循环逻辑链条,让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更为有效,使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掌握更为彻底,从意识上和能力上做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

3.2建立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的微格训练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展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针对性和客观性优势,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在核心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用录摄设备和多媒体采集系统记录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细节与过程,然后与教学和指导教师一道观看形成的资料,针对录像、音频的分析和研讨找出实践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形成改进实践方法的策略和方案,如此循环、大量训练直到学生掌握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达到课程要求的目标和任务位置。

3.3建立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的交叉模式

交叉模式是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得到专业资格为“经线”,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知识成长为“纬线”相互交叉的信息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交叉模式的一项重要目标是通过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来让学生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文凭,使学生得到社会的承认;交叉模式的另一项重要目标是通过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和各类研修培训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在交叉模式中要做到双重目标的共同建设,通过实践教学将两个侧重点统一在一起,深层次地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与素质。

3.4建立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的多元化模式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第12篇

(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的一项关键性任务,该工作做的如何,将直接说明我国在发展过程是否与时代思想文化相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各大高校需充分展现该任务的实际需求,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播思想的内容与职责;高校应当时刻围绕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实质要求,来展开各项工作与活动。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做到六点,即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展现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展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展现以变革创新为关键的时代精神、展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开展更好的思想教育,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做准备。

(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现今我国有近三千所高等院校,数千万在校学生,可见,高等院校是培养且输出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场所及人才储备库。在当前世界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国家要想继续进步与发展,就必须有各类人才的帮助与支持,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家与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愈来愈高。而其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上面,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现当代大学生需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除此之外,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高校学生还需由较好的心理、政治以及思想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其是高校学生在毕业迈向社会的基础,其在某方面决定了高校学生的成长方向,同时也说明了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属性。所以,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时,需注重对其价值观的培养,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包涵了许多内容,且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方法论体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进而促使其能够健康成长,且促使其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等均可以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促使其成长为一名能为我国社会建设而服务的有用人才。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其整体素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若教师本身的水平高,那么所得到的教育也比较高。因此,为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如此,方能使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展现主导作用。对此,高等院校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教师队伍培训的投入,且采取各种形式或手段,例如攻读学位、进修以及访问学者等,为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提升自身水平,强化专业知识提供机会或平台。此外,还需注重对教师师德的培养,构建起切实可行的师德约束体制,针对即将上岗的教师,需对其开展严格的岗前培训,对其自律意识、自尊意识等加以培养,同时对其行为加以规范与约束,制定出合理的教师工作评定机制与监督机制。通过不同的手段与方式,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人力基础。

2.强化社会实践,提升价值体系的说服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包含多项内容,而参与社会实践就是其中不可忽视且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并且该活动还是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种手段或渠道。将各种实践活动作为载体,且引领大学生积极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从而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在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能够全面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高校应当如何强化社会实践,且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呢?首先,可切实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在相关文件中提到:实践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其在促使学生加深对国家、社会的认识,提高自身才干,锻炼自身品格与意志,强化社会责任感等诸多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需构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摸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要想使社会实践工作获得较好的成果,就需构建一个与服务社会、专业学习、创新就业等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诸多有效手段,例如“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等,将社会实践的各种正面因素都调动起来,以便对社会实践工作系统加以改进,最终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其次,优化社会实践的形式及内容。各大高等院校不但要对社会实践内容进行优化、创新,同时还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年级、专业等)相联系,继而做出更具合理性与针对性的安排,以便能够让学生的专业与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术。在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时,应当依据高等院校的性质,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开展具备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带学生参观各种与革命相关的展览,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园等,以此来对其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科研创新活动,以促使其参与到各种创业活动中,从而对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加以培养、锻炼;组织学生到各种地方展开生产活动或社会实践调查,以此让学生深刻了解改革开放在促进时代改变所起到的作用,且强化学生对国情、党情等的认识与领悟,加深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观、对人才强国战略等的理解,进而对其努力奋斗、自立自强的品德加以锻炼,最终,在此前提之下推进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逐渐形成。

3.充分发挥网络的引导作用。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发展,同时使得现今的信息逐渐呈现网络化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网络的迅猛发展为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效的传播载体,而与此同时,这对其传播发展也是一种挑战。因而,高校应当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同时还需强化网络建设,以便为学生打造一个较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最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第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传播载体,网络能够利用不同的形式(如视音频)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学校可在网络中上传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的内容,以便供广大学生学习,而这一过程也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有效转变,同时也提升了学习的效果。另外,通过网络,宣教内容也发现了一定的改变,即简单的文字宣传,向图文并茂转变,这种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更为有利。除此之外,网络还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该体系的覆盖面,正是以为网络的跨空间性与开放性,使得该体系内容的传播能够渗透到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群体中,继而达到更好的宣传、传播效果,最终实现其覆盖面的扩大。第二,以网络为载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开宣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该体系教育的时效性。众所周知,网络文化具有迅速进化的特点,其经由转变民众取得、交流以及处理处理的手段,继而有效提升民众的认知效率。在文化传播方面,网络文化不但具备跨空间性,并且还具有跨时间性。其一,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能够进行全天候异时传播的特点,其二,其文化传播有快捷性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通过该方式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效性。

三、结束语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第13篇

1.1中文核心期刊的研究现状分析

文献计量学是核心期刊研究的理论基础,它的发展对核心期刊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产生了一批在文献计量学方面颇有影响的著名学者。学者对核心期刊研究角度有差异,导致对核心期刊的界定产生了不同的解释。例如:引文的分布规律、一次文献的分布规律和二次文献的分布规律等,在我国比较有影响的是邱均平、严怡民、陆伯华和北京大学的"理想化"概念。邱均平认为,少数含有情报量大的期刊为核心期刊;严怡民认为,少数载有某一学科大量有关文献的期刊通常称为核心期刊。陆伯华认为,一个学科的核心期刊应该是能反映当前该学科世界发展水平,发展动向的期刊。北京大学主持的"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认为,某学科(或专业,或专题)的核心期刊是指该学科所涉及的期刊中载论文较多的(信息量较大的), 有较高的论文学术水平,能反映该学科最新研究成果,能反映该学科前沿状态和发展趋势,较受该学科读者重视的期刊。也就是从文献量.学术水平,读者重视程度等几方面来界定核心期刊。

确定核心期刊的最初目的是为指导读者阅读以及优选馆藏期刊。最初的核心期刊研究和影响仅仅限于图书情报领域。但近几年来,学术界经常提到的"核心期刊"与原来的"核心期刊"在基本含义上已有很大变化,许多科研和教学单位的职称评定、学术评优、成果评价以及年度考核等方面都与核心期刊挂钩。因此,除了图书馆界、期刊编辑出版界关心学术核心期刊问题外,还有论文作者、科研管理部门也都关心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也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不少各界学者纷纷发表文章,对核心期刊遴选标准的评价、核心期刊的作用、研究成果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诸多评论。

目前 ,中文核心期刊具有如下特点:核心期刊和来源期刊目录增多,普遍利用计算机筛选, 评价数据不断丰富,研究方法稳定,定量与定性结合等。核心期刊研究在促进期刊质量提高、优化馆藏、提高期刊评价和论文评价的效率等方面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基础理论、评价方法、专家评价法和合作研究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1.2中文体育核心期刊

最初将"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概念引入我国体育界是从1992年开始的。当时,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研究会联合发起,有40多所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参加和200多位业内专家参与鉴定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版)一书中,有13种体育期刊被确定为G8"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统计,从1994-2013年,有关体育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共有473多篇。体育界人士和其他学科科研人员一样高度关注"核心期刊"的遴选和研究。而当时体育期刊界并未看中"核心期刊"与"来源期刊",有些甚至不知或不想知道它们为何物。

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期刊是指北京大学图书馆每四年出版一次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2011年后每三年出版一次),最新版为2011年版。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2学校体育科研的现状

1994年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科研主要在体育教学、体育教材、体育课、体育评价、体育师资、学校课外体育和中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等7个方面。对体育教学进行研究的最多,涉及面广,观点百花齐放;体育课研究的类型、组织、结构、评价与教学目标相对应;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向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要求发展;体育评价研究向综合化、人性化转变;体育教材研究现状比较滞后;课外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研究不多;有小部分的研究是中外学校体育比较,但所具价值高。

学校体育科研是近代体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体育学科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随着学校体育事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学校体育研究也有60多年的历史。我国学校体育研究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显示出中国学校体育研究强大的生命力。在学校体育研究中,高校体育科研论文数量远远高于中学体育科研论文数量,呈现出忽视幼儿和小学及初、高中学校体育科研,不利于学校体育科研的整体发展。

3 对体育核心期刊中相关体育教学的研究

对体育核心期刊学校体育教学学术论文研究的不多。对相关体育教学的其他学科论文的研究有体操教学科研状况分析、高校体育新《纲要》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述评、武术散打教学科研文献的统计分析。

代秀付、赵传生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1994-2006年间14种体育核心期刊发表的体操教学论文进行分析,分析发现:科研数量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研究内容广泛,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但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研究方法虽然多样化,但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张跃通过对2002-2008年体育核心期刊上所刊载文献的统计和综合分析,综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下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

杨栋、熊曼丽、谭志刚、邹卫国采用数理统计、归纳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我国2000-2009年十年间发表在体育核心期刊上的教学改革类文章进行了述评。结果表明:2000年至2006年是的高峰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可,公共体育课的定位更加准确,课程内容设置进一步拓展,一些新兴项目逐渐走进课堂,同时也更加重视基础理论课,建立和完善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运用更加多样化,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教学评价日趋合理化和科学化。

4 对体育核心期刊体育教学论文的研究

上海体育学院的吴贻刚、付楠通过对1998年至2007年间9种中文类体育核心期刊所发表的有关体育教学的760篇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用来调查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历史沿革和研究现状并探索其发展趋势。主要进行一下方面的研究:①研究主体间写作研究状况。②论文的期刊分布。③近10年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热点研究主题: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与学生发展、体育课程、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第14篇

成功素质教育的特色理念

1、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把大学教育的本质内涵和最终目标确定为促进和帮助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将学生一生的成功分为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四个阶段,并指出大学阶段学生应获得学业成功和就业成功。这样在素质教育前面冠以“成功”二字,就明确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并把大学功用定位成“为社会培养成功人士”。

2、提出了成功素质教育“五维空间”体系

人的成功素质包括五大体系,即观念体系、品格体系、能力体系、方法体系和知识体系,并指出观念体系,即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创新精神等是核心体系。这一“五维空间”体系提法,明确了大学生素质的结构和成功素质教育的具体任务与基本内涵,为培养成功人才确立了一个五维坐标系。

3、提出成功素质教育应围绕“两条交叉的红线”展开

大学阶段塑造学生的成功素质,应该围绕“两条交叉的红线”即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展开。专业素质是指人们实现成功所必备的具有专业特点的素质。非专业素质是指虽不具有专业特点但同样是人们实现成功所必备的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自控能力、创新精神等。所谓两条线交叉,是指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相辅相成,不能分割,它们共同塑造学生成功素质的“五维空间”。

4、提出了“两线贯穿五维空间”的教育模式

人的成功素质和成功素质教育理论的提出,已经深入到高等教育必须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这个问题,企图从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去认识大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而且,在大学生素质形成机制的问题上,提出了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这“两线”与观念体系、品格体系、能力体系、方法体系和知识体系这“五维空间”相贯穿的全方位的立体式教育模式,就是要通过课程、活动、社会实践营造一种催人成功的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在其中体验、感悟、升华,从而“内化”养成优良素质。

成功素质教育实践特色

1、建立了实验、实训、实习教学平台

实验、实训、实习教学平台的建设使学生从以往单纯的“听中学”、“看中学”转变为“练中学”,同时,由于开辟了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模拟实训平台,还部分实现了“干中学”。以商学院03级市场营销专业综合实训为例,在营销专业教师积极引导下,营销毕业班同学自己动手将不再适用的物品汇聚起来,在校内开办了极具个性的“跳蚤超市”,同学们将自己销售所得捐献给校阳光基金,以帮助贫困的大学校友。自建的营销模拟实训平台,对提高营销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销知识应用能力、营销决策能力和营销创新能力以及关爱他人的品质大有裨益,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跳蚤超市”实现了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的共同提高。

2、构建了一支“素导+班导”素质教育导师队伍

素质导师制是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成功素质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中关键环节。与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不同的是,“素导”师队伍是按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组建的,除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外,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观念引导、品格教育以及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考核评定。目前,该校还改革了传统的用人制度,同时聘请专业教师任班级导师,“班导”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实行思想品德的引导、专业学习的辅导和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这将使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与模式通过专业教师广为传播,同时也将提高专业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力。“素导+班导”制使素质导师队伍与专业教师队伍相结合、互补,共同实施成功素质教育,使培养目标的实现得到有力的制度保障。

3、专业设计有重大创新

经过三年多的不断修改完善,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已按“两线贯穿五维空间”的构想编制出了全新的专业设计及教学计划。该设计把普通高校推行的学分制改革为素质学分制,吸收了传统教学计划中关于专业知识课程“三层楼”结构的合理内核,新增并融入较多的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构成了专业素质教育模块。与之并列,设计了非专业素质教育模块,把观念、品格、能力、方法几种素质设定出目前可以考核评分的指标体系,按课程、活动、社会实践等分类,由素质导师、班级导师和专业教师共同评定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得分。这两大模块包含了学生在大学阶段成功素质培养、测度、考核的全过程。对非专业素质实行与专业素质同样的学分量化和考核,增强了素质教育科学性和严谨性,为成功素质教育实践建立了制度保证和操作规范,从而杜绝了素质教育的随意性。

校园特色文化的延伸

进一步拓展以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笔者建议以文化的核心层面为着力点,从以下三方面延伸文化视角。

1、树立多元服务的文化观

教育具有多元的服务功能,一方面,要创建幽雅、舒适的学习环境,全方位、多视角、多层面开发“有偿服务”的职能,建立学习、生活、健康娱乐、适度消费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保证体系,建立全面的、便捷的校园多元服务网络;另一方面,也是当前需要强调的,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巨大压力,还应该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咨询。

2、确立“大质量”的教育观

这是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只重视学生的教学质量,而忽视其它环节质量的狭隘思想倾向而提出的。大质量观是指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如果将“教育质量”片面理解为“教学质量”,那就是狭义的质量观。强化大质量意识,就要注重“教育质量环”由始及终的全过程,即生源市场调查、专业设计、新生录取、后勤服务与常规管理、教师配备、教学实施、教学检查与评估、毕业实习与答辩、毕业生就业跟踪等居多环节。

教育核心论文范文第15篇

摘要: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文化形态。大学生作为主要的网络使用群体,其价值选择与形成深受网络文化影响。必须理性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的利与弊,提炼出网络文化视野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探寻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用对策,用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网络文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原则;对策

网络文化是一种将意识文化、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融为一体的新文化,具有内容多元、空间广泛、情景虚拟、功能渗透等特性。“网络文化携带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每一个场合、角落,并以非常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的行为和观念。”生活在信息科技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是活跃在网络平台的主要群体之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不容小觑。

一、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基础,大学生在信息选择、认知、认同等一系列过程中,不知不觉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增强大学生求知欲,使其形成自主学习观

网络学习方式兴起之前,我国大学生知识的学习都是以课堂灌输为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从属的关系,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不明显。网络技术兴起后,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多元性及趣味性,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利用网络寻找学习资料,自觉开展网络学习交流会,对于书本上的疑难问题也积极上网寻求帮助,而非坐等教师在课堂上解答,并且还敢于对现行知识提出质疑,在网上进行合理论证,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明显增强,形成了自主学习观。自主学习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促进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有利于学生增强自我学习能力,树立学以报国的理想信念。

2.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其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高分即优秀,学校教育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都是机械式的,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定程度上被扼杀了,而网络文化的兴起则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提供了充足条件。在网络学习中,大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可以充当教育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信息筛选,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人人平等且相对自由,大学生不用考虑世俗的眼光,可以结交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网友,关注时政新闻和娱乐资讯,也可以随时参加网络创意设计活动展现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就网络热点问题自由发表观点,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个性。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形成的主体意识,会逐渐融合于现实世界中,在现实生活中敢于展现自己,促进自身的发展。

3.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评价标准不一致

网络的开放性与资源共享性,使西方非马思想与价值观念进入网络知识海洋,与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相冲突。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容易受西方意识形态流的影响,导致其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评价标准不一致。有部分大学生虽深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却在实践过程中只重视个人价值忽视社会价值。有的学生深受西方功利主义的影响,把追求名利作为人生第一目标,如网上出现的大学生炫富、上传寝室恶搞视频求出名,丑化了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中的形象。有的学生重物质价值,轻精神价值,往往被不法分子利用,走上传销、诈骗、抢劫等犯罪道路。同时,网络文化带来多元价值观使得部分大学生价值评价标准与社会评价标准不一致,相对主义价值得到认可,认为世间没有绝对的善恶,没有终极价值原则,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绝对自由主义持中立态度,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道德意识淡化,道德失范问题时有发生

在网络不良信息、网游、不良视频以及网络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被“洗脑”,对传统道德持漠视态度,缺乏普遍的道德观念,因受网络不良影响而导致的道德失范甚至违法犯罪问题时有发生。有大学生为了追求新奇,制造病毒软件侵入他人电脑;有的深受网络暴力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殴打他人;有的受他人教唆,进行网上诈骗;有的学生在网上传播反动言论,损害国家和社会形象;更有学生网上转播纯属造谣的言论,损害他人利益等等,这些都与网络监管力度不够,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力有关,这些行为都将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障碍,必须及时拿出合理对策积极应对。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了正负两面影响,要趋利避害,促进网络文化视野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

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光依靠传统手段教授传统内容行不通,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进行创新。在教育的手段上,既要运用课堂教育、实践教育、情感教育等传统手段,也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价值观教育,如开展微博讨论会和辩论赛,建立价值观学习交流群,鼓励学生拍励志微电影,给学生观看爱国影片,组织开展时政问答赛等等。在教育内容方面,要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使他们易于接受,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如倡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三支一扶,参与社会义务调查等等。

2.一元与多元相统一

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要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坚持统一性。统一性即一元性,就是保证价值观教育有核心的指导思想和内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导价值,个人价值在必要时候要服从社会价值。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在内容上,要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爱党爱国、自立自强、重德守信、求真尚爱的核心价值观。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单纯的闭门造车,而是要求大学生们在坚持一元主导的前提下发展多样性,取世界多元文化之精华,弃多元文化之糟粕,以此满足大学生全面化多样化发展需求。

3.教育与服务相融合

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服务。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在网上接受教育享有自主选择权,如果网上教育的服务作用不明显,不能为学生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困惑,再经典的教育信条也无人问津。因此必须建立相关教育服务网站,为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提供咨询和帮助。再者,在教育方式上,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灌输式教育,要对学生进行疏导,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实现教育客体主体化,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鼓励支持学生组织参与有益的社会实践,家校社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为其成长成才服务。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网络文化复杂多变,对学生的影响亦好坏并存,分析问题的落脚点是解决问题,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探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即落脚点。

1.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前提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在国外,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如大肆宣扬西方的民主,肆意诋毁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在国内,社会转型期也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现象,如贪污腐败、贫富悬殊、医疗昂贵、就业难等等。这些国内外的不良现象势必会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使他们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评价标准相对化。因此,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培育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除了学校的思政理论课、党团活动外,还应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技术把教育内容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提高点击率和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树立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与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弘扬社会公平与正义,敢于承担社会责任。

2.健全网络文化监管体系,净化网络环境是保障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弊共存,要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好成效,必须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首先,要“以法治网”。网络具有虚拟性,人们在网上的言行举止是自由的,有时是不可控的,必须完善网络法制法规。要规范整顿现有法律体系,网络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还要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查漏补缺,根据新的网络不文明及违法犯罪现象进行补充,让网络不法分子无空可钻。其次,要加强网络监管。国家信息部建立严格的互联网监测入口,要对互联网垃圾信息进行清理和踢出,堵截不良和恶意信息,把不良信息扼杀在源头。第三,要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校园网络中心要对网上信息进行筛选,组织网络非法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网络体系毒害误导大学生,要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和法规教育,使学生文明上网不逾矩。

3.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提升网络素质是内核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要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从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着手。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道德意识淡化,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突出,加强网络伦理教育迫在眉睫。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培养,恪守“慎独”原则,以现实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为参照,要求大学生及时反省网络言行中的不良倾向,做到自我约束与提升。其次,要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方法,实现德育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和生活化,要提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德育模式,让学生参与网上德育工作讨论,建立专门的德育工作网站,让学生在网上网下都接受道德教育的熏陶,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再次,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学生由于沉迷网络,内心变得孤寂冷漠,崇尚暴力、颓废,容易冲动,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必须及时进行开导。对上网成瘾、过度依赖网络的学生予以开导,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对那些受网络不良影响已产生心理疾病的学生开展心理治疗,帮他们摆脱网络困扰,做一个文明上网,有节制上网的新时代网民。

参考文献

[1]杨业华,湛利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研究意义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03):31-35.

[2]赵惜群,苏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102-106.

[3]孙建青.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3-25.

[4]陈佳.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引导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11-23.

[5] 王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06-04.

[6]吕冬诗.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