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节论文范文

文化节论文范文

文化节论文

文化节论文范文第1篇

第一,平民化、草根化崇拜的显现。无论是“芙蓉姐姐”、“犀利哥”还是“凤姐”,这些人物符号的流行和传播都直接体现了广大民众对“平民偶像”的崇拜,同时对于精英文化等“宏大叙事”也渐行渐远。这些没有过多包装和修饰的“平民偶像”有着与平民相似的背景、相貌、学识等因素,民众容易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较高的认同度。

第二,娱乐化倾向的凸现。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社会对于娱乐休闲的需求显著增强。民众逐渐远离精英文化、公共话题,转而获取趣味性、娱乐性强的信息,在消费这些娱乐产品的时候,获得精神的宣泄和情感的释放。媒体也在此时迎合了受众“娱乐至上”的需求,制造了大量的娱乐节目,满足不同类型受众的多样化娱乐需求。

第三,拜金主义的泛滥。在当下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带给民众一种“焦虑”的情绪,这种焦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财富分配不均后出现的一种“相对剥夺感”,社会对于金钱的崇拜异常剧烈,伴随产生的是一系列传统道德的解构、人类情感的贬值。如今,电视娱乐节目中也同样充斥着拜金、浮华,通过给观众构建出一个虚拟的浮华世界,从而满足了一部分民众的感官的虚荣。在《非诚勿扰》“拜金女”马诺事件中,女主角“宁在宝马中哭泣”的言论是浮华世界最好的注脚。

电视娱乐节目的审美追求康德曾经把人的愉快归纳为两类:一是经由感官或者鉴赏获得的“感性的愉快”,二是通过概念或者理念表现出来的“智性的愉快”。而目前的电视娱乐节目多注重文化消费层面上的游戏、娱乐、炫耀和欢愉,旨在逃避现实生活和调节世俗,而作为审美层次上的“智性的愉快”却往往被忽略。挖掘隐私、讽刺人物外形、突出感观刺激等大行其道,成为电视娱乐节目的惯用伎俩,大大颠覆了传统的审美价值,走向了传统审美的对立面。

电视娱乐节目出现审美缺失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也有电视台自身的问题。一方面,商业逻辑制约着媒介运作和媒介伦理,电视台的商业运营性质在讨伐声中备受责难。另一方面,电视受众的审美和价值追求发生变化。作为文化消费者的观众,手拿遥控器投票的商业化运作性质使得电视节目将受众的口味和兴趣放在第一位,因此,受众的审美追求和价值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视娱乐节目的走向和底线。

审美,作为一种体验,是人在心理上超越了异化的存在状态。审美是满足人们对美的高级需求,而不是对本能的低级满足。仅仅把审美对象当作一种本身无需道德判断的东西,就失去了审美的基础。②笔者认为,电视娱乐节目的审美追求应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视娱乐节目需要有正确的审美观,媒介不能盲目地迎合受众偏激的需求,更不能让不健康的审美价值观通过媒介向大众传播,造成不良影响。

电视娱乐节目的根本目标还是应该放在满足广大电视观众文化需求,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品位的层面上。电视娱乐节目能够给观众们一种精神美的享受。

第二,电视娱乐节目的主题要贯彻三贴近的原则。电视娱乐节目的兴起,真实地反映了受众力图摆脱传统类电视节目中精英文化“宏大叙事”的模式和框架的意图。“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等人物符号的流行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主流话语渠道的偏差,没有传统精英分子的学识、财富等等,没有过多的包装和修饰,反而给人一种相对真实的感觉,也更容易引发受众的关注度。

电视娱乐节目需要做到在世俗化与低俗化之间寻找到平衡点,真实再现普通民众的“原生态”生活,在柴米油盐的感性生存体验中展示人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人生境遇,从中挖掘出值得回味的戏剧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但是同时也要避免过度世俗化所引发的低俗化的隐忧,在应有的思想深度和品质格调上疏于要求而丧失其在整个社会背景下的意义真实。

第三,电视娱乐节目技术环节方面,注重舞台设计、灯光配置、音乐效果、画面切换、节奏把握等等。

审美最基本的也是最直观的就是视觉美,一个节目的场景设计对于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非常重要,华丽但又朴实的场景布局加上高科技手段的装饰,给人们一种新颖的美,而在节目各个环节的安排上也要环环相扣,将内容紧密整齐地连贯起来。

电视娱乐节目的价值定位目前,青年人是娱乐节目的主要受众群,观看节目的过程也是对青年人的价值观、婚恋观进行再塑造的过程,因此娱乐节目的价值定位有着较为重要的社会影响。选择“娱乐至上”的纯粹娱乐价值还是选择寓教于娱乐之中的价值,决定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品位和层次。就媒体的“教育引导”功能来看,我们的选择当然是明确的,寓教于乐的形式最符合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娱乐节目的教育功能是那种能够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伦理观念、精神品格的人生境界的力量,是那种能够净化人的灵魂、激励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素质,从而实现改造世界重铸自我的功能。”③笔者认为,电视娱乐节目在策划制作过程中应当努力达到以下几方面要求:第一,倡导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应当立足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道德传统,弘扬时代先进理念,表现出一种催人上进、奋发努力的精神气质,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第二,注重社会效益的实现。媒体有自身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要求媒体在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同时,为丰富社会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民族性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电视娱乐节目也是如此,娱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电视娱乐节目的根本目标还是应该放在发扬传统文化,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品位的层面上,满足广大电视观众文化需求。

第三,不断进行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超越。

由于诸多历史与现实原因,我国的电视媒体原创能力不强,引进吸收电视强国的节目形态和创意是有效解决我国电视节目形态老化问题的好办法。④但我们同样要强调自主创新,即使引进节目,也要注意本土化的完善和创新,不能全盘照抄。在节目发展起来后,也应当不断创新,加入新的内容,不能一直走老路。另外,主持人要追求个性风格多样化,时刻给观众新鲜感。

观众在观看娱乐节目时,心情一般都是轻松愉悦的,很多信息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观众。所以娱乐节目给自身一个健康的价值定位的基础上,担负起社会责任,才能在寓教于乐中营造良好的娱乐氛围,提高全社会的欣赏品位。

参考文献:①谢耘耕、唐禾:《2006年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报告》,《现代传播》2006年第6期。

②田维钢、:《真人秀电视节目的

审美异化》,《现代视听》2009年第4期。

文化节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校园文化节 文化内涵 大学生成长 影响

大学校园文化节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主要作用是,以“节”的形式集中展示大学优势文化资源,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聪明才智、锻炼实际能力、调节身心健康的活动舞台和发展空间,从而提升大学文化精神和内涵,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实践证明,校园文化节和大学生在思想情感、心理需求、行为方式上有天然联系,在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成长成才意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越来越独特的作用。

总体上说,大学生参与文化节的热情、积极性和期望值是比较高的,希望通过这一渠道,或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陶冶性情,提高素质;或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等实际能力;或拓宽自己的知识和文化视野,促进专业学习。所以,大学生对文化节的参与度和认可度,决定了文化节的实际效应大小;同时文化节实际效应的大小,决定了它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

我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在参与文化节的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感受有较多了解。归纳起来,文化节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信心和协作意识明显增强

参加文化节的诸多学生,尽管智力、爱好、性格、情趣有异,但充满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有理想,有追求,也有激情,是大学生的共同特点。青春飞扬,激情挥洒,既可以使郁结的情绪得以及时的排解和释放,又可以使文化节洋溢着浓郁的青春特质和色彩。但是,在共同的文化活动中,由于头绪较多,有时独自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解决问题,需要彼此互相合作,取长补短。这样,只凭激情是不够的,还要有冷静的头脑、睿智的思考和协作的意识,有不急不躁的工作作风,耐心细致、一点一滴地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如此才能达成愿望。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自我展示能力和参与意识显著增强,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尽快成熟起来。我在参加过文化节的学生中做过几次民意测验。在回答“你在参加社团活动中,个人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最大变化”的五个选项时,过半数大学生认为自己进取心和自信心增强,而且更加成熟和富有理性。

二、精神境界明显提升

文化节本身,是由诸多事务性的环节构成的,置身于文化节中的大学生,是以事务性的工作作为自己的活动和参与方式的,既然参与了,那么做事情就是必须的,而且要尽力做好。要做好事情,就需要把自己纳入文化节的程序中,使自己的行为举止符合文化节的宗旨、规则,投入地体验文化节的每一个过程。文化节充裕的时间,丰富的内容,向上的精神,为大学生娱乐其身心、陶冶其性情、塑造其灵魂提供了极好的氛围。以很受学生欢迎的文艺和学术活动为例,艺术是以人类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不仅能满足人的多方面的情感和审美需要,涵养人的爱美之心,而且能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浓郁的文化学术气氛,不仅能引导学生勤奋苦读,积极思考,深化修养,而且能给人以感染和熏陶。两者都能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三、自娱活动化作自育功能

大学生参加文化节,大多是抱着丰富业余生活、活跃文化气氛的目的,想在紧张、单调的专业学习之外适当调节、放松一下自己,也就是说,是以自娱为目的的。除了上面提到的选项外,在问及“校园文化节应体现的文化功能”时,六成学生首选文化娱乐功能,四成学生选择日常心理和行为调节功能,三成选学术传承功能。作为个体,大学生各有其人格特质和社会态度,无可厚非。事实上,他们对思想道德教育功能不太感兴趣,仅仅是不愿被动地、直接地接受那种枯燥无味的说教和理论教条,而对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即使是以文化节形式出现的时世政治、思想理论讲座,也是乐此不疲的。因此,文化节的实施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育人行动,只要因势利导,善处关键,将大学生的自娱活动延伸成灵活、多样的育人功能是完全有条件的。因为,在这里,学生的思想得以交流,观念接受碰撞,情感相互交融,关系变得融洽,能力得到加强,从而形成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四、自理能力逐渐提高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所特有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产物,大学生是受教育者,但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既扮演主体角色,又可以是一般观众。在这里没有课堂教学中严格的规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些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在充满着情趣的、无拘束的氛围中,人格得以充分地展现。刚进校门的大学生,由于高中阶段的惯性和对新的环境的陌生,不仅在学习上呈被动状态,而且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方面,更需要老师与高年级同学的引导。随着对大学文化的逐步适应,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个人自信心逐渐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变化很大程度是经过校园文化节的历练养成的,因为文化节提供了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的交流和实践平台,这是在单纯的课堂学习中所做不到的。

五、适应能力得到锻炼

由于年龄、经历、环境、心理诸多因素,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局限在校园,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成员。在校园围墙内生活的大学生本质上是理想主义者,具体社会经验较少,面对社会生活时,不是运用现实依据,而是更多地运用抽象的思想概念构建其理想的生活空间。其结果就免不了要碰壁。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各种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往来,为学生理解、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提供了亲身感受的机会,并从中提高了自己的协调、包容、交往能力,使学生以此作为了解社会、接近社会、正式进入社会前的一个见习期,为其步入社会作心理上的准备。可以说,校园文化节是大学生从经营自己、积累资本,最终过渡到适应社会的一个桥梁。

上面谈到,大学生对文化节的参与度和认可度,决定了文化节的实际效应大小;同时文化节实际效应的大小,决定了它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换句话说,校园文化节实际效应和影响程度大小取决于其文化内涵或文化含量的高下。

文化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名人学者热情助阵,甚至社会公众也广泛关注……可谓有声有色。既然是大学校园文化节,那么其重点显然就在“文化”上。可以说,浓郁的文化情结,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厚的文化含量,是校园文化节的核心价值和生命力所在。舍此,则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对“文化”绩效最有发言权的是大学生,因为他们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参加者、受益者。当然,媒体与学校其他人也是评判者,即所谓的旁观者清。我所作的调研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校园文化节的文化内涵是持肯定态度的。在“你对本校校园文化节的文化内涵的评价”的五个选项中,认为学校“比较注重文化内涵,文化色彩浓厚”的占七成,“不大注重文化内涵,文化色彩淡薄”的占两成,表示“不关注,不了解”的仅一成。

文化节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在它的传播学术知识的功用上。文化不仅包括校园文化活动本身,而且体现在活动所蕴含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交叉学科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学术文化应该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支柱之一。应该在高校文化节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这是由大学的性质、使命所决定的。大学是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场所,其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必然具有导向性和教育性,换句话说,大学文化活动的基础和依托是教育,是知识和学术。

其次,文化节的另一个重要文化内涵是弘扬人文精神。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民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越来越居于重要的地位,而大学生的素质代表着国民素质的中坚和未来。素质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是人的其他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感情世界和艺术想象力得到丰富和发展,使他们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未来和整个世界,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呼唤人文精神,加强素质教育,也就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充满朝气和青春活力,是文化节天然具有的文化内涵和特质。校园文化节的主体是刚从未成年人转向成年人的大学生,热情好奇,思维活跃,富有激情和创造冲动,心理和行为需要非常广泛,文化节必须充分考虑青年人的身心特点,符合青年人的成长规律,因此,文化节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应该是充满朝气和青春活力的。

信息交流与雅俗兼顾,是文化节又一文化内涵的体现。文化节可以使院系之间、学生之间,甚至校际之间联系紧密,交往频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资源和信息共享的作用。文化节是第二课堂活动,是专业学习之外的有益补充。上述调研表明,丰富业余生活,活跃文化气氛的娱乐功能是大学生参加文化节的重要目的,因此,过于严肃、专业的东西可能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要调动大学生参加文化节的积极性,使文化节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考虑内容和风格的多样性和公众性,避免曲高和寡。

文化节论文范文第3篇

作为徐州独特的节日习俗和文化现象,伏羊节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意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论是彭祖时已经流传的吃羊传统,还是以徐州为地理依托的地域色彩,都在不同方面加深了“伏羊节”的文化意义,从而使得这一“民俗文化节日”大放光彩。

1.1食羊文化传统

羊,作为最早被人类成功驯养的家畜种类之一,人的贡献在衣食住行乃至祭祀方面都有着突出体现,而最重要的应属饮食方面。食羊的传统古来已有,先民们很早就捕猎野羊为食物,羊被驯养为家畜之后,更是为人们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周礼•天官》中有记载:“春行羔豚,膳膏香”;《礼记•月令》也记有:“仲春之月”,“食麦与羊”;“医食同源”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先人们在用羊来满足口腹之需的同时,也不断发掘出了羊肉的药用功效。东汉名医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记有“当归羊肉生姜汤”能治疗血虚寒疝等疾病;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羊肉甘热无毒。食之肥软益人,治冷劳山岗疾痢,妇人赤白带下,疗筋骨急强,虚劳益气,利产妇”。羊肉的祛风驱寒功效看似与三伏天的暑热格格不入,实际上夏日候湿热,人们食欲减退,体内积热,在这样的时候吃上一碗香辣美味的羊肉,不仅使人胃口大开增强食欲,同时也能促人发汗,以热制热,驱散体内湿毒,补虚健体,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高温天抗病能力十分有益。“伏羊节”食羊,既是对羊肉本身鲜美味道的追求,同时也是对羊肉药用功效的充分利用。

1.2地域文化内涵

虽然中国人食羊传统悠久,但在三伏天大碗吃羊肉喝羊汤,并将这一习俗其发展成为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却只有在徐州得以实现,这与徐州的地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徐州无论从地理位置上还是气候环境上,都体现出鲜明的南北交界地带特色,其风俗传统和文化氛围也呈现出受南北各地共同影响、兼收并蓄的特点。以饮食文化为例,齐鲁菜系的红烧类与酱类菜点的风味、川菜的麻辣鲜香,在徐州饮食上都有所体现。总体来说,徐州菜五味俱全,以咸鲜为主。因此羊对徐州人来说,是地地道道的美味佳肴,人们通常在烹饪羊肉时极力除去的膻味,在徐州人看来正是“鲜”的体现。当地人用大锅清水熬制羊肉羊汤,只在最后加几味简单佐料,辣椒放足便可大快朵颐。这样烹制出的膳食虽不精致,但鲜香味浓,经济实惠,吃起来十分过瘾。淳朴的民风和豪爽不拘小节的个性使得当地人能够适应并喜欢吃伏羊,将在炎炎夏日大口吃肉大碗喝汤的习俗一直保存了下来。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徐州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几千年前,注重饮食和养生的彭祖便推崇羊肉;后又有沛县汉高祖刘邦喜吃羊肉,据《史记》中记载刘邦年轻时曾杀羊设酒宴客。另外徐州是汉代画像石出土最多的地区之一,在铜山县汉王镇出土的一块《庖厨图》上便画有庖厨用羊肉烹制食物的图景。徐州的伏羊节,从一方面来说是对当地祖先饮食传统的一种顺理成章的继承,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表达了一种对先人的怀念和对汉风古韵的向往,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和对民族感情的承载。

2.“伏羊节”的社会影响

文化节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工业能耗的现状严峻,国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高于业界平均水平的27倍;我国重工业的单位产品能耗相较于发达国家也不容乐观,以乙烯、烧碱电石等产品为例:我国合成氨平均单耗比欧美发达国家高了近一倍;我国乙烯平均单耗比国外高出一倍多;我国烧碱的吨产品能耗比欧美发达国家高40%;而每吨电石的耗电量比国外高20%。我国化工行业能源消耗大且化工产品生产规模小,其中煤是工业最主要的能源消费之一,煤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总量是有限的,而工业生产的另一重要能源———石油,其加工过程和产品质量对它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大影响,而且我国石油的产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进口。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节能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而化工节能涉及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管理等各个方面,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其关键是优先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先进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加强节能管理,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能源及原料利用率。

2化工行业节约能源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节能领域上做的还不够完善,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目前节能主要有两个方面: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技术节能主要是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过程和技术来实现节能的目的。研发并使用新型节能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例如采用集成膜技术和吸附过程的膜吸收器,在分离特定组分时具有独特优势,可以使气体吸附效率极大地提高。这是因为疏水的多孔膜可使气液具有更大的接触表面,使两相间传质极大地增强,从而强化吸附过程。新型微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该材料可用于烟道气中CO2的捕集和分离,具有低成本、高选择性、高容量的优势,特别是在较低压力下具有上述特性。氮氧化物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采用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可在较低温度下、高选择性地脱除氮氧化物。还有使用新型高效的化学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它参与化学反应,但反应结束后,它的质量、性质不变,却能够加快反应过程,这样就能减少能源的使用。研发和采用新型节能技术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然而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的投入和较长的周期,并未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管理节能是通过加强管理来实现节能。具体就是通过对用能的人员以及用能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实现节能目的。管理节能是低成本或无成本的,但是其节能潜力需要通过制度等措施建立而实现的,建立用能管理体系以及通过相关标准认证都是管理节能的重要方式。管理节能必须和技术节能相互配合,如果只采用技术不加强管理,则也不能实现技术应该发挥的节能效果,同样,只是依靠管理节能而不采用节能技术、使用高效节能设备,也是不能实现最佳节能效果的。

3结语

文化节论文范文第5篇

1.1理念推进,夯实节约思想基础

南通邮政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提出开展节约型企业建设活动的要求,并专门下发文件全面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

1.1.1突出全员性,注重宣贯广度

南通市、县邮政分层组织多种形式的节约型企业创建教育活动,通过全员大讨论,统一员工思想认识。教育、引导做到不漏一个班组、不漏一个员工,强化邮政员工“花自己的钱、办好自己的事”的理念,增强节约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践行节约型企业文化、提升邮政企业经营效益的意识。

1.1.2坚持全面性,拓展宣贯深度

市、县邮政对各职能部室、专业、网点、投递部以及支撑部门的经营、支撑、管理等主要成本进行全面分析,查找企业及本部室(专业)“跑、冒、滴、漏”现象及根源,从全成本角度教育并引导员工,提高对勤俭办企业的认识,增强了员工以厉行节约为荣、奢侈浪费可耻的主人翁意识。

1.1.3注重多样性,扩大宣贯效果

市、县邮政充分利用企业OA网、邮政信息、《南通邮政报》等资源,运用多层面会议宣贯、观看视频、讨论、座谈、推进会、征文、查漏献计、金点子征集、视频(PPT)制作比赛等形式,实现节约型企业创建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深化、寓教于乐,激发了邮政员工践行节约型企业文化的内生动力。

1.2专题推进,突出节约治奢建议

以查摆问题、全员献计等专题行动,增强全员责任意识,激发员工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自觉性,主动践行节约行动。

1.2.1层层查疏漏,推动节约出实招

南通邮政在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中,从宣传教育入手,分层组织各自查摆节约型企业创建问题147条,使每个部室、每个员工在查找问题中增强节约意识。市公司将问题梳理后,以责任书形式分解到各部室,部室对照后制订整改措施,完善精细化管理办法。县局比照市公司做法认真推进。

1.2.2全员献计策,降本增效大智举

南通邮政积极发动全员为节约型企业文化创建献计献策,共征集合理化建议322条。建议涉及节约理念宣贯、节约行为养成、节约制度制订与执行及监督检查等方面,涵盖了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通过合理化建议征集、消化,激发全员降本增效的创新火花,推进员工践行节约型企业文化行动。

1.2.3践行靠自觉,打造节约新风尚

海安邮政局集邮公司“人走灯灭、人走机关”,如东邮政局推进缩量用纸行动,市公司幸福支局员工践行色带芯自己换,纸张双面用,下班理皮筋等,这些都是邮政员工践行节约型企业文化的缩影。让电脑及时“睡眠”,及时关闭电源,多用OA邮箱、QQ等工具……共点企业省“邮”之灯已成员工自觉行为。

1.3活动推进,营造节约文化氛围

南通邮政以专题征文、视频制作比赛等为载体,既增强了员工节约意识,又营造了节约文化氛围,促进了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

1.3.1节约大征文,集聚全员大智慧

2014年4月,南通邮政在员工中组织“创建节约型企业”主题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89篇,并对评选结果进行通报。征文活动既引导广大员工立足岗位思节约,又展示了各自节能减耗的经验,还收集了基层降本增效的金点子,更集聚了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的正能量,夯实了节约型企业创建基础。

1.3.2视频制作赛,强化节约新理念

南通邮政注重在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企业动漫载体的作用,组织“节约型提效益降本增效我践行”主题实践活动宣传作品制作评选,共5个视频、23个PPT作品参赛。各单位、部室均组织观看了节约型企业创建宣传教育等视频,拓展了宣传载体,提升了宣传档次,增强了宣传效果。

1.3.3宣传加激励,营造文化浓氛围

积极利用《南通邮政报》、邮政信息、企业OA网、宣传栏(橱窗)等,宣传以节约型企业创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节约文化建设,张贴节约型创建标语、图片、标识(提示牌)等,组织全员大讨论、座谈及推进会,介绍节约做法。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激发员工积极性,营造节约型企业文化的创建氛围。

1.4重点推进,提高节约文化实效

突出人力资源优化重点,坚持配置最优化、效率最大化、成本最低化目标,全力推进邮政人力资源盘活的综合工程。

1.4.1理念出效益,锤炼节约好行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基础。南通邮政注重以宣传教育引导员工树立节约出效益的理念,开展全面梳理,注重问题细节,发动全员谋划,设立节约监督岗。以分层宣贯的形式统一员工勤俭办企业的思想认识,较好地实现了由“要我节约”向“我要节约”的转变,在经营管理中自觉践行节约文化。

1.4.2优化出效益,盘活人力大资源

市公司对发投、营业及中心局实行撤岗(班组)、并岗(班组)和兼岗等措施,优化劳动组织方式,盘活、挖掘和优化现有人力资源,推进大平面作业,提高工时利用率,2014年分别实现减员18人、11人、10人,减少县局封发24人,充实营业窗口58人,盘活了前端、激活了后端,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

1.4.3制度出效益,推进精细化管理

市、县邮政各职能、生产部室对照节约理念、节约标准,制订并完善了节约型企业创建措施和办法,激励员工参与修订涉及经营管理的办法、制度及流程、考核办法的梳理完善活动,共修订完善12类51项制度、办法等,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化推进了企业管理精细化,夯实了制度出效益的基础。

1.5践行推进,全员参与节约实践

注重以全员参与的方式,增强员工节约意识,在参与中既当“啄木鸟”,更当践行者,以全员参与推进节约文化建设。

1.5.1立足本岗位,注重节约小事情

员工根据岗位特点,自觉做好节约小事,利用光源少开灯,空调温度统一定,照明改造降亮度,文件学习采用电子档,营业报表实行电子流程,储蓄业务多用共享信息,公事封套重复使用、单册领用指标管理,采购招标保持节俭。现在员工之间常说的就是节约二字、常做的就是节约小事。

1.5.2胸怀全企业,关注节约微行动

邮政员工在做到随手关灯、断水和双面用纸等节约小事的同时,注重在窗口服务中践行节约行动。柜员耐心指导用户填写业务单册的相关项目,减少因填错导致的单册浪费;技术人员通过创新解决了储户开户必须从复印机打印身份证件的问题,改为直接从营业平台打印客户身份证。支撑人员也都注意节油节水。

1.5.3流程重新造,实现提速更增效

市、县邮政适度对18个邮政网点调整作业时长,实行法定节假日休业等措施。对城市网点、有投递或无投递的农村网点三种情况推进汇款打印流程优化,并通过汇票专号共享信息,实现了汇票次日递。依托中心局系统实现营业、投递系统间窗投、转退等业务处理信息共享,实现了省时、省力、增效。

2邮政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南通邮政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员工的节约意识,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了企业社会形象。

2.1节约型企业文化理念得到升华

注重以宣贯、讨论、座谈、践行为手段,引导员工充分认识节约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企业必备的文化底蕴之一,创建节约型企业就是弘扬传统美德的具体行动。成功把企业节约小事转化为员工自己家事,把节约型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于员工心中,实现邮政企业文化理念的再升华。

2.2节约型企业文化载体得到拓展

有效运用并拓展宣传教育载体,提高宣传教育效果,是南通邮政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重要做法。利用《南通邮政报》、邮政信息、OA网、宣传栏等企业原有资源,组织员工用PPT制作节约型企业创建宣传作品、视频教育片,制作节约提示牌等,为员工在参与中理解、认识节约意义创造条件。

2.3节约型企业文化特色得到放大

南通邮政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既注重从上而下的宣传教育,做好方向性引导,也注重员工参与的座谈讨论、征文、献计献策等自我教育,实现认识的自我提高,更注重全员关注企业节约小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践行行动。自觉践行已成为节约型企业文化的重要特色,夯实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2.4节约型企业文化机制得到完善

坚持以员工参与查摆节约漏洞、完善节约制度献计献策为动力,从经营、窗口到支持保障、职能管理等不同层面,较好地实现“一减三节五建立”的目标,即减少冗员,实现减员增效;节约业务酬金、节约生产成本、节约管理费用;建立健全水电管理、酬金管理、接待管理、会议管理、车辆管理五大制度。

2.5节约型企业文化行为得到提升

将所有生产要素有效组合的“灵魂”———节约型企业文化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是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南通邮政通过近年的实践,使成由节俭败由奢的古训深入人心,增强了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观念,每个员工都行动起来,自觉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克油、一张纸、一支笔等。

2.6节约型企业文化成果得到彰显

节约就是要用原有消耗创造更大价值,用有限资源创造更多效益。全区2014年1~9月邮政业务总收入84990万元,同口径增长8.8%;有效收入70946万元,增幅达16%;总成本67475万元,占总收入比为79.39%,较2013年减少1.74个百分点;欠费(不含小包折扣因素)、库存,尤其“三公”经费较2013年均大幅下降。

3邮政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南通邮政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为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得到的主要启示如下。

3.1领导率先垂范,是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态度,展现的是一种求实作风,树立的是一面榜样旗帜。南通邮政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的实践证明,领导带头,万事不愁。

3.2作风建设深化,是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

切实解决奢靡之风问题,既是落实作风建设要求的具体行动,也为规范和压缩企业“三公”经费支出,杜绝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铺张浪费行为以及推进节约型文化建设提供新动力。

3.3全员认识到位,是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提高思想认识。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会变“要我节约”为“我要节约”,才会变被动为主动,才会自觉践行以节约办企业的思想。

3.4人力资源优化,是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主要资源,而人工成本也是企业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固定成本,抓住人力资源优化这个企业降本的核心问题,节约型企业的推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就会迎刃而解。

3.5管理制度完善,是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只有不断完善、持续优化制度建设机制,企业才能实现规范管理、高效运作,才能更好地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

3.6降本增效明显,是推进节约型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文化节论文范文第6篇

1.1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经头部CTA或DSA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29例,其中男10例,女19例;年龄39~65岁,平均(47.5±8.6)岁;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13例,前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1例,多发动脉瘤4例;开颅夹闭21例,介入栓塞8例。对照组29例,其中男8例,女21例;年龄37~62岁,平均(44.6±7.3)岁;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15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大脑中动脉瘤6例,颈内动脉眼动脉动脉瘤1例,多发动脉瘤3例;开颅夹闭22例,介入栓塞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Hunt-Hess分级、karnofsky评分(KPS)、日常生活能力(ADL)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均常规入住监护室,予重症监护,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避免精神刺激和声光刺激及一切可能引起血压和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用力排便、打喷嚏、情绪激动等,以减少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的发生。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化护理管理干预,即对患者在给予集中化护理管理的基础上注重细节护理,运用科学、规范、合理、细致的临床护理方法,从环境管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管理等方面对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强化细节管理理念,让“细节事关患者生命利益”的意识深入人心

首先做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护士对细节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指导护士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培养护士良好的观察力,把关注细节时刻牢记在心。如在观察病情过程中,密切观察动脉瘤破裂的前兆和体征对于预防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十分重要,如aSAH患者出现眉弓上方疼痛并向耳后放射、疼痛逐渐加重、一侧动眼神经麻痹、瞳孔扩大和对光反射消失时,都高度提示动脉瘤正在扩大并有破裂的危险。

1.2.2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并不断完善

aSAH患者护理细节规范根据科室护理工作特点及aSAH疾病特点,制定该疾病的护理工作流程,如术后第1日交接流程,术后管道管理流程,动脉瘤再破裂急救处理流程等,并且每一项流程的制定需经过专科护士们的广泛讨论和认可,以培养她们在遵循规范化工作的同时培养善于思考和总结能力。

1.2.3加强特殊患者的交接班管理

特殊患者包括急诊患者、手术患者、危重患者和有并发症的患者,对这些患者各班护士必须进行床头交接班,交班护士与接班护士就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输液情况及所带导管等进行交接、记录和双签名。

1.2.4深化细节服务,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患者除了给予常规住院宣教以外,还接受专职护士对其进行认知心理干预。护士要不断学习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并通过交谈帮助患者加强对疾病的理解,缓解其紧张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5出院后指导

根据患者出院时病情,建立个性化护理档案,并通过电话定期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咨询和健康宣教,了解患者恢复情况以及家属对患者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并提供相关的心理护理,肢体康复锻炼方法。

1.3数据记录

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再出血、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

1.4预后评定

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格拉斯哥评分(GOS)、KPS预后评分以及ADL评定:各种量表的使用及评价标准。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来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干预组患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肺部感染和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GOS、KPS预后评分以及ADL比较

6个月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GOS、KPS预后评分、ADL评定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文化节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盘王节;传统文化;文化功能;蓝靛瑶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125-02

马林诺夫斯基是英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在理论研究过程中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田野调查,提出了新的民族志撰写方法,被世人称为“民族志之父”。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论中指出:“需要”和“功能”构成了其文化功能论的精髓,“文化实际上是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文化是一种物体、态度和活动的体系;它是一个整体,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依存的;文化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创造了新的需要,新的需要有促使新的文化手段的出现,这正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所在”[1]。马林洛夫斯基的文化功能论表明,在蓝靛瑶盘王节中,盘王节作为蓝靛瑶缅怀始祖功德、祈求王庇佑而产生的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它将人们信奉的王、对祖先、神灵虔诚信仰的态度和宗教活动结合在一起,它是蓝靛瑶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盘王节既是一种手段――是为满足人们祭祀祖先、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理需求,亦是一个过程――是缅怀祖先和祈福、祝祷的过程,还是一种结果――人们正是在追求祖先崇拜带给自己心灵上的慰藉和希望的过程中产生了“盘王节”。盘王节作为蓝靛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文化展示,彰显传统道德风范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功能论中,将文化分为物质设备、精神文化、语言和社会组织四个部分,其中第二个部分就包括了人们在道德、精神等层面上的价值取向,这就促使了行为准则的出现。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些习俗、习惯,逐渐成为该民族本土的“法律法规”,维系着整个族群的生产生活,对增强族群中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发挥了重大作用。而民族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自觉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将各族人民具有的共同民族心理、民族意识、审美情趣和各民族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到世人面前。一个民族的传统道德风范,为规范该民族人民的行为提供了一个衡量标准,具有很强的心理震慑力,具有沟通人与人、人与社会间关系的功能。在蓝靛瑶的传统节日庆典“盘王节”中,它展示了蓝靛瑶风格独特的传统文化,呈现出蓝靛瑶人民良好的思想道德观。

例如,蓝靛瑶同胞以他们热情的歌声和醇香的美酒迎接邻近村寨前来参加盘王节的客人,每当有外村的客人到来时,当地的人们就奏起迎宾乐,将客人们一路迎接到盘王节活动会场的门口。此时吹奏唢呐的两名乐师手持唢呐走到客人们面前,向他们拜三拜。笔者从中了解到,拜三拜是蓝靛瑶的习俗,一方面是因为前来参加盘王节的客人们都是盘王请来的神灵,吹奏迎宾乐和向客人作揖,表示蓝靛瑶人民对这些神灵的敬重,希望神灵能感受的自己的热情,能给人们带来好运;另一方面,这也是蓝靛瑶人民热情好客的优良品质,是对客人的一种礼节。紧接着是一群蓝靛瑶姑娘端着她们自家酿的美酒,围住客人唱起了祝酒歌,客人们只有与姑娘们对过歌、饮过酒之后才能进入盘王节的会场。此外,在盘王节祭祀仪式结束以后,当地的瑶族同胞还为前来参加节日的客人们摆设筵席,热情款待各路神灵和客人。这既是蓝靛瑶人民庆祝盘王节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体现出了他们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蓝靛瑶盘王节中,通过迎宾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久而久之便成为了整个族群所共有的行为道德准则,从而增强人们的团结意识,共同促进蓝靛瑶的精神文明发展。

二、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

民族传统节日作为该民族的特色文化,它犹如维系社会系统的黏合剂,具有团结社会成员的功能。它将有着共同心理、共同信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使人们在共同欢庆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在这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强本民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

在马林诺夫斯基文化功能论中论证巫术是如何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指出:“在个人方面,巫术可以增加自信,发展道德习惯,并且使人对于难题抱着积极应付的乐观信心与态度,于是即处危难关头,亦能保持或重作个性及人格的调整。在社会方面,它是一种组织的力量,供给着自然的领袖,把社会生活引入规律与秩序,它可以发展先知先觉的能力。”[2]人们在参加宗教活动时,透过共同信奉的神灵加强族群的共同宗教情感体验,使族群中的个体彼此认同,适应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例如,在蓝靛瑶盘王节中,即使大家互不相识,但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对王有着共同的情感,将他们的心拉到一起,相互之间倍感亲切,觉得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同一个祖先的子孙。在盘王节祭祀活动中,人们还认为虔诚的祈祷不仅能带给自己好运,同时也能带给族群中其他人好运,从而使得整个村寨、整个族群富足安康。正因如此,虔诚的祈祷以获得精神世界满足,相互之间获得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增强了蓝靛瑶的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此外,在盘王节“祭盘王”仪式中所供奉的神像和代表瑶人子孙十二姓(盘、赵、李、邓、黄、周、胡、沈、包、冯、雷、唐)的旗帜,都足以显示出蓝靛瑶人民对祖先“王”虔诚的信仰和诚挚的感激,同时也显示了蓝靛瑶人民世世代代不可割舍的血缘关系。也正是这种对祖先、对血缘的认同感共同交织在一起,强化了蓝靛瑶人们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民族文化传承,探寻民族文化发展道路

民族盛典、传统节日作为各族人民发扬和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所,它是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对研究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盘王节作为蓝靛瑶的传统节日,它是蓝靛瑶历史发展的产物,为全体蓝靛瑶人民所创造、所共有,它展现蓝靛瑶丰富的民间技艺,它积淀了蓝靛瑶古老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在其活动过程中无不呈现出蓝靛瑶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意识。蓝靛瑶盘王节以其文化传承功能将其具有实用价值的展现功能,与其具有适应性的认同功能整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为蓝靛瑶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大作用。

蓝靛瑶盘王节作为传统的祭祀节日,它综合展现了蓝靛瑶传统的宗教文化、语言文化、音乐和舞蹈文化、服饰文化等,这些具有文化独特性的传统文化,正是在蓝靛瑶人民共同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发展、传承的,不仅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有关,也同人们的生理、心理的变化息息相关。在传统节日这一特定环境下,人们通过传统文化的展示,使其获得传衍。例如,在“祭盘王”仪式中,师公作为祭祀活动的主体,他是沟通人与神的媒介,他在整个祭祀过程中的一切行为活动,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整个仪式的程序并不是师公们随性地进行,而是具有其顺序性。师公们在进行祭祀时不容出现任何差错,这就要求师公们对祭祀仪式的整个程序相当地熟悉。师公们以口传身授的形式传衍“祭盘王”仪式中的套路,使人们在欢度节庆的过程中,对本民族的传统宗教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可以不断补充对蓝靛瑶盘王节的记载,为后世留下更多有关盘王节的资料,使蓝靛瑶的传统宗教文化获得更持久的发展。又如,在祭祀活动中出现的“长鼓舞”,它既是祭祀仪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也是人们“游乐”的内容之一,往往是人们在节庆活动中一些随性的自娱舞蹈,逐渐形成了他们传统舞蹈“重拍在下,以膝部的微颤和屈伸带动身体的顺拐动作”的基本动律和瑶族“长鼓舞”丰富多变的技法。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变化,在这些节日盛典中,人们在继续传衍传统的舞蹈文化的同时,又会发展创新出更丰富、更新颖的舞蹈元素,为蓝靛瑶表演性舞蹈的创造提供新的素材。此外,体现了蓝靛瑶传统服饰裁制技法的服饰文化,体现了蓝靛瑶传统民歌以“五声调式”为基础创作的音乐文化,以及具有浓郁风格的蓝靛瑶语言文化,同样是在蓝靛瑶盘王节这一特定环境中不断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这些都充分说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天然课堂,正是蓝靛瑶盘王节为这些象征民族符号的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保护与传承的特定环境。而对于艺术家来说,正是在这个天然的课堂上发现了进行艺术创作的灵感,艺术家们以蓝靛瑶传统文化、传统风格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蓝靛瑶的传统文化、传统技艺,这同样也是对蓝靛瑶民族文化的一种保护与传承。

综上所述,蓝靛瑶盘王节作为展现传统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所包含的诸多文化元素是蓝靛瑶的民族之魂、文化瑰宝。盘王节如同一本蓝靛瑶民族文化的教科书,充分展现了蓝靛瑶悠久历史、文化内涵丰厚的传统文化。它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它以沟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实用,促进社会成员充分适应社会环境,增强民族认同感;它将蓝靛瑶传统文化的各个构成部分整合在一起,共同担任蓝靛瑶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任务。随着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蓝靛瑶在与其他民族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且人们对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需求,逐渐由追求其文化功能价值转变为追求其艺术审美价值,使得现实中的蓝靛瑶传统文化民族特色不够突出,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难度增大。故此,如何运用蓝靛瑶盘王节这一特殊课堂来促进蓝靛瑶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就成为蓝靛瑶人民值得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故此,笔者认为,“祭盘王”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敬奉“王”和祈福祝祷,还应该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为目的,以增强人们保护、传承、发展蓝靛瑶传统文化的意识为目的。只有这样,蓝靛瑶盘王节才能在“多元一体”的文化发展趋势下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得到更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节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制度文化养成教育对策文化心理

制度是一种规范性文化,“社会规范和制度对人们行为指出一定的方法,形成一定的样式”。①高校制度文化实际是人们对“制度的态度、价值观和认同感等”。②高校制度文化是大学存在与大学所必须遵循的规范体系及文化心理调适制度,其本质是行为问题及影响人行为的思想观念、习俗习惯和文化心理等文化范畴。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既是大学养成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一、高校制度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互动功能

高校制度文化是指高校的组织形式(结构)和存在于高校中现实的正式、非正式制度(规范)的总和以及大学人对大学制度的设计、执行、监督以及变革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理性原则和认可程度等观念体系的总和,包括各种成文和不成文的制度以及人们对制度的态度、价值观和认同感等。它既包括学校长期形成的道德规范、师生之间惯常的互尊互爱礼仪习惯,也包括成文或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等,既是高校发展中长期的积累与沉淀的结果,也是学校为适应教学管理由专门部门经过特定程序制定的,是高校发展的内在支撑,是调节高校社会关系的稳定器。

高校制度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陶行知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施的行为规范和严格的管理与教育实施过程。高校制度文化既是养成教育的外壳支撑,也是内在价值保障,二者协调发展,能产生良好的互动功能。

1.制度规范是养成教育的初始阶段。养成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文明行为的形成具有极大的熏陶作用,尤其是高校制度文化对养成教育效果的扩张具有重大影响。从心理学上讲,人类有归属感、受暗示性、无意识等心理特征。在归属感的驱使下,个体会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以便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一分子,自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暗示和感染,这些影响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学生品德结构的形成,以及思想品德、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的形成。一所高校的制度性文化氛围,会对大学生的言行形成影响,符合道德的言行会受到鼓励、支持和肯定;不符合道德的会受到谴责与惩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当事人改正和转化,这种转化就是高校良好制度文化下学生自觉调控的结果,而非他人强制的结果。因而,制度规范是养成教育的初始阶段。不过,当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水平达到了更高的阶段之后,制度规则的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其在养成教育的早期所起的重要作用。

2.制度文化是德育养成目标合理定位的基础。所谓德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③德育目标的定位必须合理,必须与养成教育的目标一致,而且不能与学校、学生的特有文化习性相差太大,如果德育目标的定位太过于保守,大大落后于学校和学生的现实情况,那就根本起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会妨碍到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制度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制度本身的科学性。这是制度的规范性特征在制度文化中的体现。它指的是制度的形式是公正的,同时制度的具体内容也是公正合理的。只有当制度具有科学性才能满足教育管理的需要,才能实现教育管理的预期目标”。④

3.制度文化是探索高校养成教育规律的结果。高校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而制度文化的形成正是这种规律探索的结晶。我们探索高校制度化的发展规律,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而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有一种机制能够保证养成教育持久而有效地进行。这种机制应当是按照公正的原则,由严密的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手段组成。这种机制应当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形成自我约束的习惯,形成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形成客观看待事物的宽广眼界、审视客观世界的批判精神与开拓品质,这些恰恰是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宗旨和终极关怀。

二、我国高校制度文化缺陷对养成教育正功能的弱化与泛化

制度性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最高体现。完善的高校制度化建设是管理成熟的标志。传统的制度文化是一种约束性文化,它用“不准”“严禁”之类的话语形态把人的行为和精神圈定起来。这种制度文化常常以管理为标榜,在管理之中,又常常是只“管”不“理”或重“管”轻“理”。这种制度文化在对人进行约束的同时,纵容制度的扩张,导致“泛制度化”,严重削弱了对养成教育的正向功能。

1.规章制度缺乏系统性与延展性弱化了养成教育的功能。高校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制度文化的外壳和依托,对学生养成教育具有直接导向作用。由于高校制度文化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特征,具体规章制度形成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局面,缺乏完整的系统性,甚至出现制度与制度之间相互抵触、同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的局面,极大地弱化了制度文化的养成教育功能。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制度之间的指导思想差异很大,有的比较灵活,有的充满刚性,有的体现对大学生的引导,有的强调大学生对纪律的遵守。由于制度之间缺乏统一性、协调性和连贯性,造成了大学生养成教育缺乏延续性,从而延缓了其整体建设的进程。

2.制度文化培育参与机制的匮乏淡化了民主意识的形成。目前,高校制度文化多数是管理者考虑到管理的需要自上而下制定的,很少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它忽视了作为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的参与权,从而导致大学生在制度制定过程中主体性的缺失,造成广大师生对制度缺乏认同感与信任感,因为“意向制度要获得完全的效力,就必须使人们相信制度是他们自己的”⑤。高校大学生对制度文化形成过程的缺位与匮乏直接导致学生缺乏民主意识,缺少参与精神,并使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严重削弱,对我们培育具有现代民主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大学人文教育目标十分不利。

3.制度文化建设的功利化倾向削弱了公平和自由价值观的形成。任何规章制度都具有公平价值、自由价值等秩序价值,当前许多高校热衷于搞校园经济,追求经济效益,而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也侧重于维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忽视了与全体师生之间的协作关系,也忽视了规章制度应有的公平价值。在高校,“官本位”思想突出,学术隶属于行政的现象直接压制了学术自由,对大学生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思想养成造成摧毁性的后果。在校园文化的塑造中,学术团体应当成为主要塑造者,因为只有学术的力量才能够真正体现大学精神与大学价值。⑥以行政来引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结果就容易滋生“制造学术”现象,制造学术泡沫,导致学术腐败,扰乱学术氛围。大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难免会沾染急功近利的学习风气,甚至有的学生养成弄虚作假的学术习气,不能静心于踏实的研究与探索。

4.制度文化缺乏人性化关怀降低了文化心理的认同。高校制度文化具有刚性,校内各级人员,基于制度本身的约束力以及对各种制度的认可,其行为自由必须接受制度文化的约束,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制裁或谴责。但目前高校制度文化的价值取向上,惩罚居多,校园规章制度严酷,缺少人性化关怀。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大学生群体受到的压力空前,人性化关怀就显得更为珍贵。在大学所有的教育资源中,“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和管理理念。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只有以“以人为本”为基础,尊重人权,满足人的需要,才能使学生产生心理认同,才会主动参与到制度文化的形成中去,才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主人翁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和守纪精神。

三、发挥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对养成教育功能的路径设计

1.优化与融通制度文化,推进大学生制度化建设。加强高校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之间的整合与融通,增强高校制度文化的系统性与传承性。大学制度文化既是对规章制度硬性规定的认同与遵守,也是对价值体系、文化形态等文化心理的培育。所谓的大学生制度化建设,就是指大学生自觉地把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当做自己发展和修养的目标,把存在于外部的制度规章内化成自己内心世界中的道德原则信仰,并自觉加以实施的过程。首先,要完善大学生对高校制度文化的参与机制。要使全校师生拥有学校发展决策制定的参与权和对重大事件的质询权,使他们能参与到校园管理制度尤其是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中来,提高他们对校园制度文化的认同与敬畏感。其次,整合校园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提高其合法性、权威性与可操作性。需要对高校校园制度文化进行梳理和整合,绝不能出现相互抵触、甚至违反法律的情况,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校规章制度,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认同感,最大限度降低执行的阻力。再次,加大高校制度文化改革,坚持以人文本,把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结合起来。高校在制度的取舍中,应当从“人之好奖不好罚”的本性出发,多采用奖励性规范,尽量避免惩罚性规范,把人文关怀与纪律要求结合起来,重点培育学生的纪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文化节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户外真人秀;;狂欢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088-02

我国真人秀节目兴起于2000年,《快乐大本营》等游戏类节目的出现曾掀起一阵快乐旋风,之后不少节目开始走向低潮。2013年开始,一批户外真人秀节目开始登陆电视荧屏,凭借新鲜、刺激的内容和节目互动传播的优势再次带动娱乐文化走向繁荣。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兴起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原因,节目内容和表达方式同样对社会文化环境和受众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在消费社会,人们被各种符号化的快餐文化包围,传统价值观逐渐消解,受众享受着传媒创造的各种视觉奇观和体验。为让受众树立理性的消费观、价值观、人生观,我们需要慎重审视户外真人秀节目中传递的文化。

一、文化及其成因

文化的流行,与大众文化的崛起分不开。大众文化作为工业化社会发展的产物,伴随着消费主义的蔓延,在社会上形成一股追逐快乐和自我满足的潮流。电视是传播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节目类型和内容多种多样,而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接收或规避某些文本内容。约翰・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中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躲避式的;另一种是生产诸种意义时所带来的[1]。大众对“生产诸种意义时所带来的”的追求,可以从当下繁荣的娱乐文化中找到依据。娱乐节目是大众文化的话语形态之一,电视凭借其独特的声像技术和互动式传播等优势,能够为受众提供视觉和心理的享受。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娱乐需求也逐渐增多。电视媒介的教化功能逐渐不被需要,提供娱乐的功能开始凸显。此外,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受众以年轻群体为主,这一群体在面临社会转型期中承受着巨大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需要轻松、愉快的资源调整一下现实生活。户外真人秀则通过设定情境、构建媒介场景,让受众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节目带来的,从而为自身“减压”。

进入消费社会,商业逻辑渗透到各个领域。当商业逻辑运用到电视节目制作中,一切都在为收视率和广告服务,受众对娱乐、的追求,成为电视台制作、购买电视节目的依据。因此,户外真人秀节目能够掀起娱乐狂潮,也是迎合大众需求催生出的电视文化奇观。同时,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看”的方式发生改变,动态的图像取代文字阅读带领大众进入“眼球经济”时代。电视提供的声音、图像都是转瞬即逝的,为了吸引受众的瞬间注意力,电视需要尽可能为受众提供各种奇观化的内容,刺激受众心理或者感官,制造视觉的或者心灵的。

二、户外真人秀节目的表征

如今的户外真人秀节目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作为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它借助全程跟踪拍摄展现其纪录片式的真实性,节目游戏的刺激性和戏剧化走向又吸引受众投入其中,为受众提供着窥视、游戏和狂欢的。

(一)窥视的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求的满足是人类最低层次的需求,可以通过外部条件来满足。这种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在消费社会则体现为寻求感官刺激、满足好奇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窥视他人生活的条件是有限的,并且受道德的约束,但在电视中便可以自由观看电视内容而不受道德谴责。户外真人秀节目则通过展示嘉宾的日常生活和身体的展示等,来迎合受众的窥视心理。

户外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采取全程跟踪拍摄的方式展示其记录的真实性;参与嘉宾是真实的人,并且在节目各环节真实展现自己性格、喜好等。我国的户外真人秀节目向来喜欢以“明星大咖”来制造噱头,将明星作为节目的主角。一直以来,中国的明星都给受众一种触不可及的神秘感,节目将这些神秘人物置于大众视野之中,并把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个人生活中的隐私或行为展示出来。明星不再扮演剧本中的角色,而是在节目展现真实的自己,受众可以窥视他们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以满足自身好奇心。例如,在《我们来了》节目中,除了日常的跟拍记录明星一整天的活动,在嘉宾卧室也安装了摄像机,明星嘉宾刘嘉玲、奚梦瑶都直呼“太恐怖”。

劳拉・穆尔维认为,看本身就是的源泉,看的可以分裂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而女性是作为被看的对象。节目对女嘉宾身体的展示,则迎合了男权社会的偷窥欲望。在《奔跑吧!兄弟》《二十四小时》《极限挑战》等节目中,男性主持人经常表达自己对邀请女嘉宾的期待,或者在请女嘉宾逐一出场过程中,经常伴随着男性的尖叫和欢呼声。这种“男性化凝视”将身体作为满足自身窥视欲望的资源,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

(二)游戏的

真正好看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绝不是对生活的松散记录,它需要设置环节和任务,推动情节一步步发展,让受众参与其中,享受其中。游戏是节目调动参与嘉宾积极性和受众参与感的重要手段,游戏环节既有别于现实生活,又有一定规则设置,让受众在参与中享受自由和控制的双重快乐。纵观当下的户外真人秀节目,游戏已经是节目内容“标配”,在一些户外竞技类真人秀节目中尤为常见。体验类户外真人秀节目经常会增设游戏环节,如《一路上有你》《我去上学啦》等节目,不仅能丰富节目内容,也能增强受众观看兴趣。竞技类户外真人秀节目本身就是由若干个游戏组成,如《奔跑吧!兄弟》《我们战斗吧》和《非凡搭档》等节目,都是通过一环扣一环的游戏环节推动整个情节发展。

游戏为节目受众提供一种虚拟的、替代式。“受众以节目中的嘉宾或现场受众作为假想依托,进行一种替代性参与。在这种游戏娱乐中人们可以改换兴趣,并将常态的和连续的生活暂时打断一下,获得一种非常态的心理愉悦和精神舒缓。[2]”这一过程属于人与媒介的“内部互动”,接受者的自我意识沉浸在游戏文本中,在游戏中“能让观众看到他们自己”。游戏具有诱惑性和刺激性,户外真人秀节目大多采取“直播”的方式,按时间顺序推动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并用设置悬念、回放镜头、紧张的音乐等方式来营造气氛,吸引受众跟随嘉宾一起进入游戏情境。“真人秀节目极力强化时间意识,最后一天、最后的机会、最后的营救、最后一秒、倒计时等。这些时间标志在节目中都会成为一种戏剧性因素推动故事发展,也强迫参与者进入一种兴奋和紧张状态。[3]”

(三)狂欢的

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里,狂欢就是一种感官快乐的宣泄。但巴赫金对狂欢节和狂欢文化的研究,突破了身体层面的局限,将放在更大的社会文化层面进行研究。他认为,“狂欢”具有全民性和仪式性,其本质是反抗主流、消解权威、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理想世界演绎出的文化策略。在狂欢理论的关照下,大致可以在我国户外真人秀节目中找到当下受众“狂欢”的特点。

按照巴赫金的说法,狂欢的意义在于其全民性。观看电视本身就是一个私人化、低门槛的活动,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都能参与其中。户外真人秀节目用丰富多彩的图像和搞笑轻松的环节,让受众在电视机前捧腹大笑,并成为大众生活中的谈资。节目创造的高收视记录和话题热度,也足以印证其掀起了一场全民围观的娱乐狂欢。此外,户外真人秀节目将拍摄场景设置在荒岛、村落、操场、泳池或游乐场等地,营造一个个虚拟的狂欢广场,并在“广场”中完成对明星嘉宾的“脱冕”仪式。明星不再打扮的光鲜亮丽,还在游戏中丑态百出,各种搞笑、狼狈的场景成为凸显节目狂欢性的一种方式。

三、电视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不少学者将真人秀称作为一场电视文化奇观,因为它既反映现实又作用于现实。户外真人秀节目呈现的具有一定积极性,节目将社会生活表现为各种景观的聚合,把古今文化、自然景观和人们生活状态等呈现在电视荧屏,让受众足不出户就能聆听苏州评弹艺术、观赏内蒙古草原等自然景观、感受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节目满足了受众的休闲娱乐需求,同时向受众传递文化知识、提供美感享受。

但不能置换美感,节目不能成为娱乐的工具。当下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制作遵循着市场化运作,收视率成为隐匿的“上帝”,同质化、低俗化、过度娱乐化等问题随之而来。这种为迎合受众需求生产娱乐文化充斥电视荧屏,成为当下电视文化的主体。在全民狂欢的背景下,主流政治文化、精英文化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大众文化备受追捧,受众享受消费主义带来的各种。这既不利于电视文化的健康发展,也会造成受众接受心理异化。电视节目如何发挥其价值,“应将它认为那些大众想要阅读的与那些它认为应该阅读的,两者间作一调和”[4],提升文化内涵。电视作为主要的大众传播载体,电视工作者需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用健康、有意义的内容引导大众。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钰,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 张凤铸,陈立强.一种节目范式的解析:从《快乐大本营》说起[J].当代电影,2004(4).

文化节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苗族;原生态节日;视觉表现;视觉传达设计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17-01

苗族是我国西南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宽广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人民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筛选和积淀,创造了多元而丰富的文化。

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原生态节日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至今的,未经外来文化(特别是官方和学界)刻意改变过的传统节日。

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设计的民族性问题,对少数民族传统符号历史意义与创新应用等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事实上,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包括古老的苗族,所形成的丰富的视觉符号,绝大多数同该民族原生态的节日庆典有关。例如,节日中雍容、华贵、讲究的节日盛装;盛装上的各色纹饰;用以祭神祭祖的食物;具有特殊意义的器皿;源于娱神的戏剧、歌舞及各种民俗表演等。

一、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原生视觉表现

(一)图形表现

人是使用图形符号表达意义的动物,苗族人民尤喜爱使用象征型的审美图形来表达节日文化的原始意义。在这些象征型图形中,有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为了获得神灵的庇佑。如苗族盛大祭祖节日“鼓藏节”的礼服百鸟衣,用象征祖神的图腾符号枫叶纹和鸟纹装饰,整体呈现锦鸡状,穿有这种礼服的使者,被认为可以获得与神圣世界中的祖神沟通对话的能力。

有的图形则是对历史故事的视觉化记忆。譬如在苗族“花山节”上,苗族妇女头戴象征苗族皇帝皇冠的银饰,身穿象征苗族皇帝大印的锦衣,外加一种名为“迁徙裙”的裙装,这些均是对九黎部落历史的图形象征。

(二)器物表现

在苗族原生态节庆中,伴随着原始思维的推动,以及实际活动的需要,形成了大量而丰富的视觉化器物表现形式。

在这些庆典祭祀专用器物中,有的从苗族祖起之时,便富含了自己独特的信仰含义。如铜鼓,在苗族人民的宇宙观、生命观中认为,铜鼓是象征祖宗安息的地方。

而另一些器物可能在节日形成之初具有实际的作用及功能,而当仪式随着时间的流逝凝固为民族节日时,这些器物形象便自然转变成独具象征性与纪念性的符号。譬如苗族“花山节”中的花杆,以前是为了方便散居各方的人民明确团聚地点,而今人们则是围着花杆载歌载舞,以表达怀念、庆贺之情。

(三)色彩表现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色彩观,在西南少数民族色彩体系中,由于传统的农耕经济的影响,多为时空色彩观,其特点是以东方主青色、西方主白色、南方主赤色、北方主黑色、中央主黄色的空间色彩组合及春青色、夏红色、长夏黄色、秋白色、冬黑色的时间色彩组合为主。在“姊妹饭节”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食品――姊妹饭,分别由黄、青、红、黑、白染制成的五色糯米饭便充分体现了这样的色彩观。

另外,作为以母系为社会主要支柱的苗族,与他族色彩观最大的不同在于苗族妇女对于色彩意象性的运用。譬如苗族节日盛装上的织绣中,为了突出喜庆,画面通常以红色为主,无论是飞禽走兽、树木花草都可以用红色描绘。

二、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衍生视觉表现

(一)平面视觉中的表现及应用

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在平面视觉中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三类:即当地农民艺术家的农民画、民间美术家的壁画陶艺创作以及影像工作者的民俗摄影作品。

其中,农民画的创作者多是直接来自于当地的苗族妇女,她们将自己对本民族原生态节日的信仰,结合自身从小到大在苗族刺绣、挑花、剪纸中培养出来的图形色彩审美观念,借助手中的画笔直接描绘出来,从而形成一种独具审美意味的崭新视觉表现形式。

而设计工作者参与较多的,则在民间美术家及影像工作者中。民间美术家有的确实来自于传统工艺间,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接受过正规的艺术设计教育。他们多是靠自己对于苗族原生态文化深入而细腻的考察认知,加上自我的主观意象性来创作作品。他们的作品往往在满足艺术性的同时,也充分兼顾了商业性。

影像工作者的民俗摄影作品,被广泛的运用在民俗专题报道中,因为其要求严格遵循事物的真实性,所以多是对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直接的视觉再现,但由于摄影艺术直观、真实、生动的独特魅力,往往能产生新的审美及艺术价值。

(二)歌舞戏剧中的表现及应用

剪辑,体现出一种视觉交错的速度美感,在融入了摄录及编辑者独特的视觉角度之后,画面通常更多的呈现出强烈的历史感与使命感,如贵州旅游宣传片《多彩贵州》。

三、原生态节日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结合

中国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这些文化又孕育出多彩的视觉表现形式,如何有效的运用这些资源,在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将之更好的应用结合在设计领域,从而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审美价值,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特色,是每一个中国设计人员都应该努力钻研与探索的方向。

通过对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视觉表现的探索与研究,在少数民族原生态节日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结合上,我认为首先一个族群文化的视觉设计应建立在对于这个民族内部信仰崇拜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了解之上。其次,在运用视觉传达设计方法表现少数民族信仰崇拜等文化时,要善于将抽象的精神意念转化成视觉形式,在纷杂的外在视觉表现中抽取最合适的元素传达主题,具体可以通过该民族的图腾、族标等视觉元素进行改造,也可以选用能表达主旨意义的视觉符号以表示。

此外,在充分运用民族民间工艺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努力创造有自己特色的新的表现形式与之相结合,在继承前人审美意念的同时进行自我发展,而不是单纯的复制挪用。而那些源于民间的原生视觉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保留其中一些较有特色与识别性的部分,替换剩余部分来表达新的涵义与思想,使之焕发新的意寓。

最后,少数民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视觉表现中经常运用单纯却极有张力的色彩搭配,将这些具有强烈对比与不协调感的配色方法进行提炼,再运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将会有效的形成具有鲜明地域氛围的设计新风格。

四、结语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似,民族在淡化,地区文化也在淡化。然而,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本身并不能自然地转变成紧跟时代步伐的新的艺术形式。所以,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观念解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转化成新的思想和表现形式,运用新的技术进行新的尝试与创造,才能对一个民族文化身份进行确认,并在多元文化中显现他们独特的自我价值。

而对于中国的艺术设计来说,这些从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中新焕发出来的美学品质及艺术价值,无疑将会树立具有中国浓烈地域色彩的设计新风格。

文化节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德育价值;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61-02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一)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源于农时,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它是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深刻的寓意,有的是为了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人物,有的是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有的是庆祝某一时节的到来等等。节日根植于文化系统之中,以特定的仪式传播文化,对文化系统的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是展示民族社会生活状况的窗口,同时也是人类传递并扩展生存知识和生存态度的一种手段,是“象征和意义的体系”。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1.鲜活生动的服饰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礼仪之邦,历来讲究衣冠上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其内容、节日仪式及文化内涵处处体现着重衣冠、重礼仪的传统。

2.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作为农耕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农业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带有强烈的农业文化特点,节日是由节气演变而来的,最初是人们庆祝丰收的喜悦日子,庆典周期和农耕周期基本一致。所以在每个特定的节日里,不同民族、不同的作物生产,就呈现出丰富的节日饮食。

3.礼仪结合的仪式文化

钦若昊天、敬授人时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而祭祀是中华礼仪的一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数都起源于祭祀,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在古老的祭祀过程中有一整套严密的仪式,使得最终固定下来的传统节日也是通过一定的仪式来庆祝并实现,仪式的固化从而强化了节日的意义。

4.淳朴自然的价值观念

敬天保民的思想体现了最淳朴的人本价值理念,中国传统节日农耕文化的特点,使得传统节日期间的相关节日仪式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节日仪式大多与祭祀仪式相关,人们在祭天祭祖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天地自然规律的遵循,期盼得到天地自然的恩惠,体现出了最朴素的价值观念。

5.丰富的审美情趣

中国传统文化透视出的审美追求,在传统节日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在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当中,人们通过节日仪式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些特别的东西把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大家,而在民俗服饰、民俗饮食、节庆仪式中都展现出美的品质,可以概括为:人情之美、艺术之美和意境之美三个方面。

6.神秘的宗教意蕴

宗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本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传统节日更是源于宗教仪式,宗教文化为节日文化的形成、丰富提供了最原始的内核。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发展、完善过程中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价值

(一)浓烈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柱,对中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过长期的凝练,已经成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社会心理认同,使得整个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富有爱国精神的民族。而传统节日是人们表达爱国情怀最自觉的一个特殊仪式。如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全国各族人民盛装出席,家家户户门上贴上了期盼国运昌盛、发达和家庭美满、幸福的对联,人们在爆竹声中互致问候、同享欢乐。

(二)和谐的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节日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和谐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在传统节日的仪式和文化中处处彰显着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如春节当中,除夕夜的守岁习俗在驱疫避邪的古老传说之外,更强调的是合家团圆的意义;还有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神,接灶神、送灶神等都有严格仪式,期盼灶王爷能把吉利带给人间,还有扫尘、洗浴、贴门神、放鞭炮、派发压岁钱等,处处透视出人们在严谨的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亲戚朋友、邻里乡亲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敬畏和珍视生命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敬畏和珍视生命,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精神和人格方面的发展。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指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相当一部分节日实际上都是表达慎终追远、敬祖报本。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实际上就是讲究孝悌,表现出对生命平等的珍视和敬畏。

(四)崇尚人伦亲情

崇尚人伦亲情是传统节日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人伦亲情是维系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中国传统节日通过特定的节日仪式礼节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从实践的角度让人们在家庭内部践行尊尊亲亲的礼数。

三、高校的德育中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方法

(一)传统节日庆典仪式的演示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仪式化,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仪式作为文化记忆的要素和过程,在节日期间聚拢了人气,节日文化也通过节日仪式的集中展示,传递出节日的特定文化内涵。仪式作为文化的象征符号,成为人们欢度节日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传统节日庆典仪式的演示,让学生们直接走进了传统节日的心脏,感受传统节日文化浓烈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庆典仪式,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神灵的祭奠和敬重,寄托对死者的追忆之情,趋利避害,寄托着对丰收、吉祥、平安、团圆的美好期盼,表达了人们最朴实的价值观念。

(二)举办传统节日文化大讲堂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挖掘整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如传统节日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物象符号、节日诗词等,在全校范围内定期开展以此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讲座;也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民间艺人等来校举办传统节日文化大讲堂。具体内容可以从每个节日文化中选取,也可以进行节日之间的比较讲座。

(三)进行传统节日文化课题研究

学术界可以发挥人员、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对相关传统节日文化问题进行研究;召开传统节日文化学术会议,为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与相关民俗机构合作开展与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文献整理、资料收集及课题申报工作;开展有关传统节日文化资料的采集工作。

对传统节日文化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传承和保护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研究的同时,要增强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意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丰富其外延,要拓宽视野,进行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如把节日文化与地理学、建筑学、气候学、天文历法等交叉研究,探究传统节日文化的脉络,为普及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认同感而发挥作用。

(四)编写传统节日文化读本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其文化内涵丰富、内容充实,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精神文化。高等院校承担着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充分利用节日资源来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义不容辞。高校尝试研究制定传统节日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利用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资源编写传统节日文化系列读本,使学生系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内容,更直观的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

在书籍编写过程中要把握几个原则,以保证节日文化书籍能真正发挥实效。首先是通俗性,要保证文化读本的通俗;其次是故事性,传统节日与宗教等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节日传说故事,可以以故事为线索展开;最后要突出文化性,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在文化读本中要突出节日文化的内容和内涵,方便节日文化在学生头脑中的记忆,同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对节日及节日文化的兴趣。

(五)开展传统节日主题实践

开展传统节日主题实践活动,是为了加深德育对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亲身实践活动,体会庄重的仪式、劳动艰辛、敬天保民、孝敬长辈等的历史渊源,通过实践活动接受传统道德的洗礼,在设计实践主题时,使活动贴近生活并与学生的志趣相投。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导致观念的蝉变、文化发展多元化对节日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意识失缺。赋予高校德育机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实施来推动高校德育机制的变革,既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传承,也是为创新高校德育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护明.高校德育生活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郭建平.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与意义述评[J].教育改革,2008,(11).

文化节论文范文第12篇

一、准确定位,确定新颖而富于时代性的活动主题

(一)核心力量

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定位科学与否,是任何活动获得成功的根本,是成功的关键。组办前期,学校多次召开行政会议研讨,力求体现学校行政的各职能部门团结协作的特色。最后的核心力量定位为:由学校牵头、教导处承办、大队部协办、各部门大力支持、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的全校性大型活动。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成立校园文化艺术节组委会,具体负责对校园文化艺术节各项工作的督导。

(二)明确主题

主题是凸显特色、彰显个性的基点。什么样的主题,主题是否新颖,这往往会决定文化艺术节的质量和品位。例如实验小学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前期,在2009年中国少先队建队60周年之际,总书记对全国少先队员提出要争当“四好少年”的殷切希望,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是现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前进的方向和迷失方向的指南,结合这个主题,组委会将本届艺术节主题定为“做阳光少年,秀快乐自我”。

二、大胆定格,开展有特色的活动,增添艺术节的无穷魅力

(一)“抢”艺术节的第一个精彩镜头,让艺术节成为焦点

靓丽的开端,拉开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序幕。如我校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劳动创造美”为主题,举行现场美食烹饪大赛。师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在活动中既有团结互助的精神,又有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行为体现,同时还培养了广大学生爱劳动的良好品质,该项活动是本届艺术节的首项成果。隆重的开幕式集会上,组委会安排升旗仪式、领导致辞、教师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发言等,让全体师生投入到热身活动中。

(二)设定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灵动性,让学生在此风采无限

1.活动内容、时间的选定

读书活动朗诵、讲故事、书画展示、手工制作、少先队新队员入队仪式、红领巾义卖活动和文艺表演以及特色班级成果展示等多项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精彩纷呈,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要综合考虑学生参与的广度、活动的覆盖率,总之,体现一切文明向上风貌的活动均可。所有活动项目应循序渐进,时间的安排更要合理,体现人文理念,参与方式要个人、集体相融合、普及与提高相辅助,使整个活动声情并茂,这是整个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精髓,不容忽视。

2.“秀”快乐自我,让艺术活动的魅力就此锁定

尽情地舞蹈,放声地歌唱,用一串串灵动的舞步,诠释着素质教育的内涵;用一首首美妙的歌曲,增添全面发展的新亮点。在实验小学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增添了俱以往新亮点的文艺“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在每一项专长比赛中,他们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尽情投入地演绎着自己的风采。

许多孩子有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精彩的瞬间如此吸引人。

3.认定活动的“特色”和“品牌”,使活动真正“活”起来

笔者了解,阳朔县实验小学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至今已有优良的传统和品牌项目。关注活动中孩子的参与面,是活动取得新成效的关键。例如艺术节中的“红领巾义卖活动”,学生中不论成绩好与坏,不论纪律严与淡,他们一个个在这里都是真实的、积极的。参与就是他们的快乐,乃至于人人都想争当“爱心大使”,透出他们争先、求高的优良本性。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真理所在吗?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宗旨,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体现吗?

(三)耳目一新的盛会,让“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为大家的期待

1.活动成果的精彩回放与展示。舞姿、歌声可以靓丽登台,那么那些栩栩如生的画卷、生动活泼的手工制作是否任其默默地一张奖状带过?否!任何一项活动,一定要想方设法将他们的成果展现给大家。如办一期专题“师生书画展览”“学生作文精粹集”等等,一定要让大家看到他们的成就。“榜上有名”对他们来讲是最有价值的荣誉,其他孩子也可从中深受启发,心中拼搏奋进的种子暗自发芽。

2. 宣传效应令广大受众零距离感受艺术节风采。首先,全程邀请家长参与节目的编排,更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做到这一点,我们其实就成功了一半。其次,精彩的闭幕式,让社会、家庭一同来感受这台艺术盛宴。把嘉宾席留给家长,这种新型的集队方式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观众的口碑里,学校素质教育的评价得到了连连称赞和一致好评。另外,书面、媒体的宣传也必不可少。笔者认为,这是大力鼓励艺术活动参与者的表现,也是有效促进艺术活动开展的积极手段。

三、定期小结,积极反思

文化节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电视节目;受众;泛娱乐化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电视的影响尤其明显,数字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电视节目的制作上。电视节目为了满足受众休闲娱乐的需要,为了提高自己的收视率,提高经济效益,千方百计地设计和制作一些大众喜欢的电视节目,从而使电视节目出现了“泛娱乐化”的趋势,有人甚至把现在的电视发展趋势说成是“泛娱乐化时代”。具体的表现就是各家电视台纷纷推出娱乐化的电视节目。以湖南卫视为例,从《快乐大本营》、《真情》到后来的《娱乐无极限》、《越策越开心》,连稍微严肃一点的《晚间新闻》和《背后的故事》,都或多或少被灌注了娱乐的因素,其中,《晚间新闻》更是开全国娱乐式播报新闻的先河。湖南卫视组织制作的《国球大典》,由民间海选、大师对抗赛、乒乓嘉年华三大主体活动组成。这种高、低端互动的体育狂欢,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体育电视节目“娱乐化”之路,促进了体育与大众传媒的互动与结合。除了湖南卫视,从上海电视台的《相约星期六》,到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大刚说新闻》,都不难看出现在的节目越来越贴近民众,生动性、娱乐性不断加强。有的电视台为了增强娱乐化,甚至邀请相声演员来参与主持电视节目,像近年来大红大紫的郭德纲,频频出现在电视的镜头前,除了主持安徽卫视的电视娱乐节目之外,在辽宁卫视主持《到底是谁》,还在天津卫视和众多名嘴主持娱乐节目《笑傲江湖》。就连电视媒体龙头老大央视,也开始了节目娱乐化生机与危机的讨论,并在实际的节目制作过程中,开始走向娱乐化,如《开心辞典》、《非常6+1》等品牌节目陆续改版,其中,《非常6+1》更是打出了“彻底娱乐化”的口号。除此之外,还有《梦想中国》、《星光大道》、《幸运52》等电视节目。甚至体育节目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如《城市之间》。

那么,什么是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现象呢?所谓“泛娱乐化”现象,指的是电视媒体制作、播出的格调不高的娱乐类、选秀类节目过多,人为制造笑料、噱头、“恶搞”、“戏说”过滥,连新闻、社教类节目也掺进“娱乐”元素,甚至用打情骂俏、大话“性感”、卖弄色相的情节和画面来取悦观众。如科教类的电视节目,《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一批优秀栏目,就是借鉴故事片等其他叙事艺术的手法和技巧,用讲故事的方式,综合利用各种电视手段,生动活泼地向观众传播科学知识。

一、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成因

我们都知道,电视问世只有70余年,它通过光电交换使景物快速、连续传播,将千里之外的景象瞬间呈现于观众面前,不仅听到千里之外的人和物的声音,而且能亲眼看到他们的形象。电视的图像、声音、色彩(影调)向观众传播各种信息,最迅速、最有效地再现真实的场景。同时,电视也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单一画面到多画面,从单功能到多功能的发展变化,发展速度非常惊人。电视发展到今天,其发展势头很强劲,栏目众多,发展空间很大。纵观各个电视台的节目,我们可以发现,娱乐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成为媒体刺激受众的重要手段,几乎各种类型的节目,都在探索娱乐化功能的创造空间。娱乐性的电视节目自不必说,在一些非娱乐类节目中,娱乐化倾向也开始崭露头角,并大有不娱乐到底不罢休的发展态势。

那么,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倾向是怎样形成的呢?我想,主要有下面四个方面的影响。

(一)受众的影响

西方传播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把受众看做新闻的主动传播者,媒介是被动者,这种受众理论是以卡茨(Katz)为首的研究者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的重要命题。意思是说,受众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我国研究者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受众本位说,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应最大限度地适应受众的需要,以受众为中心。现代社会随着压力加大、竞争激烈、节奏加快,人们不可避免地需要与繁忙的工作相适应的休闲娱乐性电视节目,以期得到身心的放松,更达到了享受生活的目的。大众文化越来越被大多数的受众所倚重,所以,电视节目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就开始走向了大众娱乐的道路。因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提供轻松容易的社会凝聚力的尝试,无需昂贵的仪式便带来道德上的认知和情绪的了解。这种文化……用空想取代了想象,用庸俗作品取代了情感……”电视艺术具有满足受众娱乐需求的功能,电视节目自然被受众期待为一种娱乐工具。作为节目来说,一些乏味的信息和刻板的说教,已不再是大众的首选,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寓教于乐”的生动化、娱乐化的节目。所以,受众的影响,是促使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根本因素(二)市场的影响

每个电视台都在抢占收视市场,市场的空间有限,而各电视台却又有层出不穷的电视节目。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利益的驱使,是促进电视节目“泛娱乐化”趋势的外部因素。在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今天,节目形态也拥有多重的选择,然而,最终的电视收视率直接决定了节目的命运,因此,作为电视节目的制作者来说,不得不考虑受众市场的需求,没有受众或者受众群小的节目迟早要被淘汰,所以,娱乐化便成为了目前电视节目争夺观众、增强收视率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同时也会给电视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如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节目,据《南方人物周刊》报道:根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31个城市调查数据,“超级女声”广州淘汰赛的收视份额最高时曾突破10%,这就是说,每100个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中,就有10人在收看“超级女声”。有着如此优异的收视成绩表,广告收入当然也大幅攀升。在这样的巨大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各电视台当然争先恐后地推出有卖点、有新意的节目,而娱乐化便是这些节目的共同特点。所以,我们后来又看到了“快乐男声”、“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名师高徒”、“绝对唱响”等娱乐性很强的电视节目的产生,甚至又出现了全部由明星参与的“舞林大会”。因此,在抢占收视市场的角度,我们看到了各个电视台的竞争,同时,更重要的是这些电视节目的成功举办,直接推动了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趋势。

(三)信息的影响

媒介向来是传播的主动者,决定公众选择新闻的范围,但受众并不是消极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自己需要的信息,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不需要的信息。在受众的约束下,媒介在传播中主动影响受众,不能不以信息的质量使受众满意为前提。信息传播的大众化的具体表现,就是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当今世界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从电视节目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一天都会接受不同的各式各样的新鲜信息。那么,对于信息时代的受众来说,受众对于信息的取舍直接影响了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在纷繁的电视节目中,受众更多的会去选择一些有助于轻松接受信息的电视节目,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接受新鲜的信息。比如,《开心辞典》、《非常6+1》等类型的电视节目,受众在娱乐化的氛围中得到了自己不甚了解的信息。

(四)国外娱乐电视节目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电视节目也受到了国外电视节目的冲击。各个电视台为了增强竞争实力和抢占市场份额,也不断地引入或模仿国外的娱乐电视节目。比如,《生存大挑战》就是模仿国外的真人秀节目,黑龙江电视台现在播出的韩国娱乐节目《情书》等,都在吸引受众的眼球,从而提高自己的收视率。对于本土的一些电视台,也开始尝试学习国外的娱乐电视节目,或模仿或创新,这些也促使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

二、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对策

在如今娱乐当道、横扫荧屏的风潮下,“电视正把我们的文化转变成娱乐业的广阔舞台”,选秀节目大行其道,《梦想中国》、《星光大道》、《我型我秀》等节目大受欢迎,似乎成为中国电视产业化之路的某种启示。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这只是皇帝的新装,文化内涵上的先天不足、机械性地移植和克隆,已经严重伤害了这类节目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那么,我们面对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来扭转这一局面呢?

(一)坚守品味内涵,提升节目质量

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提供众多的娱乐产品,这是当代社会文化方面的一个现实。但娱乐传播也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电视绝不能从“只讲政治”这一极端走向“只讲娱乐”的另一极端,电视娱乐节目更要坚守电视的文化品格,坚守娱乐底线,致力于提升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和品位,做到“不肤浅、不流俗,有深度,有品位”,或说“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门德尔松认为,普通人需要电视娱乐所提供的放松和无害的空想。如果没有电视娱乐,人们也会寻找其他途径舒缓日常生活的紧张。电视仅仅是比其他途径更容易、更有力也更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这些需求。这样,我们现在的电视人,就要抓住这个有利的传播媒介,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高品质的电视节目,从改善电视节目的内容开始,建立一个健康向上的视听环境,而不是纷纷追逐娱乐化的节目,而忽视了对受众的积极娱乐引导,做到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良好契合点,从根本上解决电视节目“泛娱乐化”趋势。

(二)规范电视市场,创建和谐环境

在当今媒体竞争的时代,各电视台都在抢占视听市场,有时候甚至不顾及电视市场对受众的影响,使一些粗制的电视节目出现在荧屏上,这样就使和谐的视听环境遭到了破坏。电视节目的娱乐化是市场化运作的产物,我们在警惕其滋生低俗、平庸等不良倾向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它在吸引受众、繁荣荧屏以及获取稳定收视率等方面的可取之处。比如,它的灵活多变的形式,富有时尚气息的包装,广泛吸引受众参与的互动特色等,都值得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们进行研究与借鉴,积极推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对媒体工作者的实践进行科学引导。如果我们有效地改进传统的节目制作方式,主动与国际流行的电视节目制作手法接轨,不仅会积极推进中国电视的产业化进程,还有助于本土文化的更好传承。这样,我们才能规范电视市场,创建一个和谐的视听环境。

(三)实现受众本位,丰富节目内涵

众所周知,电视娱乐节目曾一度“目中无人”、“自娱自乐”,没有顾及观众的感受以及调动观众的参与情绪。和任何大众传播一样,电视娱乐传播要赢得观众的喜爱,必须建立“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在以受众为本位的传播关系中,受众是传播者服务的对象。电视娱乐传播亟须建立对受众的“服务意识”,在娱乐节目中“以人为本”,真正尊重受众,为受众着想,致力于满足受众的心理和审美需求,制作一些内涵丰富的电视节目。在当下消费主义盛行、电视庸俗化日趋严重的语境中,电视娱乐传播只有不断创新传播策略,从追求“”迈向追求“美感”,致力打造富有品格内涵的“绿色娱乐”,才能开拓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文化节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对棉花进行科学的化学调控,能有效促进增产增收,提高棉花品质。棉花使用缩节胺进行调控时,应注意因地制宜与合理化控、喷药时间及使用剂量、使用方法、调控过量的补救措施方面问题。

棉花进行科学的化学调控,能有效促进增产增收,提高棉花品质。近几年来广大棉区棉农对棉田开展化学调控有所认识,但还存在一定问题,表现在施用时间、激素含量、施用倍数、施用次数上的不科学,盲目施用,该用时不用,该减时不减,造成失时、失量,呈现出旺而失控和控而过严的“高大空”与“黑矮小”等不良后果。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与品种、地力、水肥、棉花长势长相、密度、气候条件等因素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增产增效作用,前期施用具有促下控上的作用,中后期主要是控制棉花旺长,塑造理想株型,简化中后期管理,最终获得优质高产。

目前棉区基本上都用缩节胺进行化控,缩节胺是内吸性棉花生长调节剂,能防止植株疯长,降低株高和果枝长度,使株型紧,结构合理。用药后能促进叶绿素合成,使叶色变浓变深,从而提高对光的利用率,利于有机物的合成与积累。可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提高植株抗旱抗逆能力。调节营养物质运输,合理分配光合产物,促进棉铃发育和结铃,防止烂铃和落铃,增加坐果率。棉花使用缩节胺进行化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因地制宜,合理化控

缩节胺适用于水肥条件较好、施肥量大和棉花容易旺长的棉田,天气干旱而灌溉条件差的棉田不宜使用。在棉花受到病虫等自然灾害、生长受到抑制时,也不宜使用缩节胺化控。使用缩节胺前,要“看天、看地、看苗”。“看天”就是天气是否连续干旱,“看地”就是看棉田土壤肥力和施肥量大小,“看苗”就是棉苗的长势,只有棉花处在生长良好的环境和生产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才宜适用。

2喷施时间及使用剂量

喷缩节胺要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宜在上午10时前(开花前),下午闭花后,以免影响开花授粉和受精。喷施时间第1次在棉花现蕾后,用15.0~22.5g/hm2(纯量),对水450kg/hm2进行喷雾,能控制旺长,减少赘芽,起到提高茎杆强度和韧性的作用;第2次在初花期,用缩节胺30.0~37.5g/hm2,对水600kg/hm2进行喷雾。主要促进棉花稳健生长,利于在最佳结铃期多结铃,结大铃;第3次在打顶前后,用45~60g/hm2对水750hm2进行喷雾。有利于抑制晚蕾生长,促进上部成铃,增加铃重。喷施后棉花叶片绿色变浓,是叶绿素增多所致,但仍应合理施肥。要根据棉田苗情长势,核定用药量和稀释倍数,严禁随意减少用水量和加大用药量,从而影响药效或引起药害。

3使用方法

棉花用缩节胺进行调控,应掌握前轻、后重、多次的原则。根据地力、长势、肥水条件、栽培模式灵活掌握。对化控的时间、次数、用量多少不一刀切,苗期、蕾期对长势差的可少用或不用,但在开花、打顶前后2次不可少。在化控时应均匀喷湿棉花叶片,以无水滴落为宜;但最好喷施在棉叶背面。因为棉叶背面角质层薄,气孔多,吸收快。如果喷施的缩节胺水溶液还有小部分多余,切不可再重复喷雾,以免造成调控不匀。如喷施后6h内遇雨会影响调控效果,可重喷。缩节胺不能和碱性农药混用,但可与有机磷、菊酯类农药及根外追肥混合喷施。

4调控过量的补救措施

有的棉农因使用剂量及浓度掌握不当,导致控制过头,会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可采取如下补救措施。

4.1及时灌溉

有灌溉条件的棉田,应及时灌“跑马”水。

4.2追施化肥

要及时追施速效氮肥,进行沟施或穴施,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4.3根外施肥

用磷酸二氢钾1.50~2.25kg/hm2,尿素7.5~15.0kg/hm2,对水750kg/hm2对棉叶正反两面均匀喷雾,隔5~7d喷1次,连续喷2~3次。

4.4喷九二

九二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激素,主要作用是使细胞分裂速度加快,促进细胞增长。用量22.5g/hm2,先用少许白酒溶解后加水750kg/hm2,对叶片正反两面均匀喷雾。

参考文献

[1]陆学云.棉花栽培中全程化控实用新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5):24-25.

[2]王书平,王洪信,崔红亮.化控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07,25(2):67.

[3]胡庆文.用缩节胺对棉花进行全程化控的应用技术[J].河南农业,2006(3):25.

文化节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 融合

社会的进步带来了教育的日益普及。我国在大学扩招后,大批的高职院校纷纷涌现。逐渐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平民大众教育转变。高职院校的大量重复设置,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是每一所院校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1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解析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是不同的文化领域。分属于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不同领域和行业的亚文化,在形态上固然存在一定差异,但都不脱离文化的固有属性,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不例外。二者在教化人、启迪人、鼓舞人、引领人方面有着相同的作用,校企文化之间有着更多的和谐互补的内在联系,两种文化的互动、融合、无缝对接和相互促进,必将给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1.1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能够有效促进高职教育的进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是应社会市场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生保持与社会需求接轨,紧密联系企业,要扩大视野,吸取不同类型的知识文化,要敢于走出校门,主动对接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关系,这必然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这就需要将现代企业优秀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去,提高社会认可度,不断促进高职教育的进步,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在日益激烈的高等职业教育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1.2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能够有效增强高职院校的教育竞争力 高职院校经过十多年盲目扩张,已经逐渐淘汰一批,随着高考人数的减少,高职院校必须要改变以往粗放的规模竞争模式,要更加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用更有优势的专业吸引生源。现实的情况是满足教学的硬件条件建设都已完成,保障教学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已完善,而彰显高职特色、内涵和竞争优势的文化建设亟待加强。可见,高职院校要想在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就要在内涵、特色上下功夫,准确融合企业文化内涵,更好地衔接学校教育何企业人才需求,把二者之间的桥梁搭建好,用高质量的就业率来保证学校竞争力。

1.3 高职校企文化融存进高职院校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适应能力整体偏低。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在就业一年内,不少人不能适应岗位,不少高职生就频繁被动跳槽。就高职生的知识和技能而言,适应企业生产的需要是没有问题的。而跳槽主要原因一是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之间过渡较快,学生来不及适应,很难找到自身的准确位置,难以适应企业环境;二是不适应企业文化,很难融入企业团队和文化环境中去,感觉被“隔离”和“边缘化”,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融入企业文化,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学习企业的经营理念、体验企业管理制度,接受企业价值观,让他们在离校之前就感受到企业严格钢性的管理和近于苛刻的纪律要求,感受到企业员工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有效帮助学生主动调整心态,提高学生毕业后到企业的适应能力,缩短就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并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

1.4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 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旋律。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关键。因此原来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已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趋势要求,也难以满足高职生到企业正常的顶岗实习实践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积极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工学结合,尽快融合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强化对学生对职业情怀、合作精神、爱岗敬业等企业文化中软能力的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和熏陶。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与企业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这将有利于全方位的实行校企合作,也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思路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只有在正确的规划指导下准确定位,全员参与,采取积极措施主动选择,多节点实施,才能创建出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素养协调进步。

2.1 整体规划高职校企文化融合 校企文化融合是校企文化的双向对接融合,应从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全面融合。在校企文化融合中,应从学院整体办学方向和发展规划大背景下,紧紧围绕教学、产业、利益三大支点,进行合理有序的整体规划,制定建设文化融合的具体方案,明确校企文化融合建设的结构、组织、形态、方法、步骤、责任和保障,把校企文化融合建设落实到学校的每项工作中去。在校企文化融合中,依托多年积淀的学院优秀本体文化,吸收企业的创新、创业、竞争、敬业精神,大力塑造学生的职业情怀、经世致用理念、团队协作精神,塑造独具特质的优秀校园文化。

2.2 主动促进高职校企文化融合 高职院校在校企文化融合中,不能被动接受企业文化,不能照搬企业文化,也不能以企业文化代替校园文化,而应在创新校园文化的整体规划下积极采取措施,发挥融合企业文化的主动性。主动选择核心价值观先进、重视社会效益、强调社会责任的企业加以融合;主动选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有着健康向上的精神理念,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优秀企业积极文化因子,以创造出独具特质、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主动使企业文化成为每位高职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逐步培养起学生符合企业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2.3 多节点实现校企文化融合 文化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选择和凝练,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相对独立性。在校企文化融合中,融合节点越多,校企文化融合就越全面,融合举措越多,校企文化融合就越深入。因此,校企文化融合在遵循开放性、融合性、独特性原则指导下,注意节点融合的规律性、协调性、渗透性和创新性,明确融合目标、融合模式、融合重点、融合举措等内容,多节点、多层次进行。

2.4 全员参与校企文化融合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建设是个长期的艰巨任务,不能将校企文化融合简单的等同于一次性的轰轰烈烈的文体活动。因为文化的本质特性决定了文化融合需要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全员参与。在校企文化融合中,要避免学校热情,企业冷淡;学院领导主观努力推进,老师和学生客观被动参与的现象,也不能将校企文化融合变成某些职能部门的工作。而应充分调动全体师生、企业员工积极参与,深入人心,自觉行动,才能形成具有广泛群众根基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3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节点

探索校企文化融合的规律和路径,把握校企文化融合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将校企文化融合落到实处,促进校企文化快速凝聚、有效融合,形成高职办学特色和文化特色影响深远。

3.1 环境融合 要考虑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在校园环境建设和布置上融入自身行业特点,注意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如通过开辟专门区域或线路,打造特色校企文化长廊;在校园的建筑、道路、教室、实训中心、桥梁等设施上张贴、悬挂相关职业名言;在专业实验室的环境布局和布置上,将企业生产现场要求的操作规程、劳动安全制度上墙,使学生耳濡目染,收到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在校园即能感受到企业情景的潜移默化式教育。

3.2 制度融合 制度文化融合是校企文化融合不断深入的必要保障,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因此,在校企文化融合中,要努力将企业制度文化的精髓融入学院管理中,借鉴企业制度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将制度内化为师生的信念、觉悟和自觉习惯,促进办学模式、管理模式机制转型发展,实现校企制度文化的无缝对接。

3.3 课程融合 课程融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交点和纽带。课程融合遵循学校课程融合企业岗位、学校专业融合社会产业、学校教材融合企业技能原则,要保证学校在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反映出企业和社会的要求,开发出课程目标、结构、内容从企业中提炼,符合企业现实的精品课程。

3.4 人员融合 与企业骨干合作,相融相长,开展技术服务、科研开发和课题研究,在与企业深度融合过程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效率。同时要向学生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职业精神、职业素质等;邀请企业的领导和专家来校,通过举办讲座、专题报告、座谈会、企业文化论坛、校企合作洽谈会、创业报告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特性,强化学生对企业文化的渗透和认同。

3.5 竞赛融合 竞赛具有强烈的参与性、竞争性,是促进校企文化融合教育的自然延伸和有益补充。一是以各类技能竞赛为载体,加强与企业合作,在学生之间或学生和企业员工之间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省市级和部级的技能竞赛活动,既能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又能促进学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三是积极开展学生科技活动和学科知识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水平;四是与企业联合举办各类文化团体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野外拓展训练等,在活动中有意识的融入企业元素,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竞赛活动中感受并吸纳企业文化。

3.6 校企合作融合 利用校企合作途径来融合企业的文化,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新特点。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办班,开展“订单培养”,充分利用企业的场地、技术等多种文化资源人才培养,通过企业文化的充分参与,加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较快适应企业岗位要求。通过“工学交替”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不仅让高职院校弥补了实践场所和实践教师的不足问题,同时企业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场氛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是一项系统文化工程,要以源于企业文化,高于企业文化为准绳,从企业文化中汲取营养,多节点地融合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实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良.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2]李良,罗玲云.对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29):36-37.

[3]刘允华,王静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94-95.

[4]舒本平.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6):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