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

会计转型论文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炭,经济,转型,会计,革新,分析,

论文正文:

煤炭业经济转型会计革新分析

1、十一五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最快最好时期,煤炭企业会计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1煤炭工业发展取得很大成绩,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

煤炭产量快速增长,煤炭产运销保持基本平衡。2010年,全国原煤产量32.5亿t,比2005年的21.5亿t增加了11亿t,增长了51.16%。2010年全国煤炭销售量完成31.4亿t,比2005年的20.4亿t增加了11亿t,增长了53.92%。2010年煤炭出口1903万t,进口16483万t,相抵后净进口14580万t,占国内消费总量的4.5%。国内煤炭供需基本平衡,保证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能源的需求。

煤炭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煤炭经济运行效益持续上升。除全国重点电煤继续实行国家限价外,煤炭市场机制发挥了主导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商品煤平均价格435.26元/t,比2005年的270.2元/t,增长61.08%,煤炭产量与价格同步增长,加快了收入和利润的增长,2010年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7085.6亿元,利润总额1658亿元,分别比2005年的4360亿元和478.3亿元,增长了2.92倍和2.47倍。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煤基产业链取得较快发展。

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相继成立,通过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和大基地开发,煤炭生产集中度提高。大型企业原煤产量2010年达到19.81亿t,比2005年10.24亿t增长了93.45%,在全国煤炭产量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47.6%提高到2010年的60.95%。前10家煤炭企业原煤产量为11.56亿t,占全国原煤产量的35.6%,比2005年提高8个百分点。煤化工、电力、建材等煤炭产业链取得较快发展,物流产业迅猛崛起,非煤产业占主营业务的比重达到40%以上。煤炭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煤炭产量增长和价格提升。

从煤炭资源、投资、科技、劳动力和市场五大要素对煤炭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煤炭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投资,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力度和提升煤炭价格。科技进步对煤炭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所上升,但发展很不平衡,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步伐加快,煤炭采掘手工作业的落后生产方式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淘汰机制。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问题,是转变主要依靠增加投资和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的增长方式,提高科技和劳动者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任重而道远。

1.2煤炭企业会计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进了内部控制和信息化建设

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相关重大问题的解决思路。2006年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趋同和等效,大型煤炭企业认真研究和稳步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顺利实现了会计制度的转换,并开展了煤炭开采会计准则研究工作,对煤炭资源矿业权的取得、勘探与评价支出、环境治理和补偿支出等特殊的重大问题,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国际采矿业会计准则改革形成共识,有利于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国际化经营。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增强了企业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随着煤炭企业的改革发展,产业跨度、地域跨度和管理难度增大,运营风险升高。中国神华集团公司首先给予高度重视,2005年着手组织研究和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取得较大的成效,对推动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财政部会同有关部委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煤炭企业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使企业风险由会计控制提升到全面风险控制,增强了企业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制度,实现了煤炭开采外在成本内部化。实施了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加大了安全投入力度,逐步使煤炭开采外在成本内部化,解决了煤炭成本缺失和补偿不足问题。深化煤炭企业成本会计改革,探索了以作业成本为基础的煤炭成本预算和核算制度。

会计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煤炭企业会计手段现代化,经历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会计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多数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的转变,部分企业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融合,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会计信息化不仅使财务报告更加准确、及时、详明,而且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2、适应经济转型发展要求,实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

2.1煤炭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十二五时期,我国煤炭产能和铁路运煤能力快速增长,使国内煤炭市场供给能力快速增长。从国内电力、建材、冶金和化工等主要用煤行业看,煤炭需求增长速度趋缓。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在十二五中后期总体将趋于宽松,煤炭价格也将由持续上涨转变为平稳振荡,煤炭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趋缓。由于职工薪酬增长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煤炭产品成本呈上升趋势。

资源税改革,提高了煤炭资源税征收标准,未来将要出台的环境税,将会加大矿区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还要增加。煤炭企业的盈利空间逐步缩小,大型煤炭企业的亏损面增大。我国应对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政策的后续影响及输入性通胀逐步显现出来,防止通货膨胀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银根收紧会增加企业融资难度。

十二五时期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发展规划大多数都是宏伟的翻番目标,一些大型的煤炭或煤化工项目投资很大,有些投资是企业难以承受的。有些大型煤炭企业对整合煤矿的技术改造和关闭退出,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这一方面没有资金来源和配套的优惠政策。企业的自有资金难以应对庞大的投资需求,只能依靠社会融资,资金风险将逐步呈现出来。

十二五时期将继续调整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继续采用政府指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使煤炭企业组织规模扩大,产业跨度过大,产权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加大。整合主体与被整合主体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融合,容易导致企业管理失控。影响煤炭企业经济运行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形成的风险,最终都要反映到财务风险上来。煤炭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机构,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构建和完善以财务风险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

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有关文件规定,大型煤炭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和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财务主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会计控制到全面风险控制的提升,会计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石和核心,内控必须充分发挥会计体系的作用。

2.2推进煤炭企业会计改革,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制度

企业会计准则是促进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管理制度,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市场规则,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用商业语言。我国煤炭企业在改革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会计制度,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在特定时期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发展,但是也对我国煤炭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带来一些障碍。

2008年实施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使煤炭企业的会计制度总体上纳入了国际趋同轨道,但矿业权取得、勘探与评价支出、专项储备资金等特殊会计处理事项,仍未妥善解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将会计准则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近20项国际准则进行重大改革,其中采掘活动讨论稿于2009年广泛征求了煤炭企业和相关单位的意见。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近几年可能出台采掘活动具体准则,我国会与之保持趋同,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我国煤炭开采会计核算制度问题。完善煤炭开采会计制度,主要是完善煤炭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要合理确定煤炭成本开支范围,统一煤炭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会计核算口径。对煤炭资源矿业权取得、勘探与评价支出和专项资金等特殊会计处理事项,按照采掘活动提出的会计处理意见,纳入到煤炭企业现行会计核算制度中,并据此修订煤炭产品成本核算办法。特别是对从煤炭成本中提取的各项专项储备资金,要探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探讨煤矿作业成本管理和核算办法,构建起以煤矿作业为基础的煤炭产品成本核算体系。开展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会计工作要适应企业改革发展和社会了解企业信息的要求,对煤炭企业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由煤矿安全问题转移到资源与环境问题,又从资源与环境问题提升到社会责任问题,政府和社会对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期望值很高,社会责任会计将成为煤炭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开展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研究工作,探讨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分类、确认、计量和披露等问题,逐步形成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制度。

2.3推进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精细化,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煤炭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煤炭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将逐渐显现出煤炭成本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十一五时期,煤炭行业在解决煤炭成本缺失和补偿不足问题,构建完整的煤炭成本架构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十二五时期应着重于优化煤炭成本结构,推进煤炭成本核算制度规范化,提升煤炭成本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水平。研究解决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与会计核算脱节问题。

煤炭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取得较大进展,但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进展迟缓,导致企业精细化管理与会计核算脱节,精细化管理成果难以如实地反映到会计核算中来。要深入探讨煤矿作业成本管理和核算办法,将煤炭生产作业成本核算与煤炭产品成本核算紧密结合起来,将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与会计核算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与核算精细化、科学化水平。要探索煤炭成本战略管理。十二五时期我国煤炭市场逐步形成激烈的竞争环境,煤炭产品成本的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命运。煤炭直接生产成本在完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基于作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对完全成本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要更加重视煤炭成本的战略管理,从煤炭产品完全成本形成过程、成本要素构成、重大影响因素、当期成本和长远成本等方面,探索战略管理的对象、重点和措施,优化煤炭成本结构,严格控制政策性成本,将煤炭产品完全成本控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

3、适应企业改革发展要求,推进会计工作机制创新

3.1按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改革发展要求,推进企业会计核算体制改革

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实施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异地开发,使企业规模迅猛扩大,产权结构复杂,历史形成的国有煤炭企业的会计核算体制,已不适应企业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体制改革,必须适应企业组织结构和产权结构的要求。由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构成的核心企业,应充分利用企业会计和经营信息化成果,构建起高度集中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对相对控股或参股的子公司,应通过股东协商,采用恰当的会计控制和监督方式。会计核算与管理体系的层级不宜过多,一般应控制在3至4级。层级过多,就会导致会计控制失控,使集团公司失去基本的控制手段。

3.2加强煤炭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升会计管理水平和效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煤炭企业改革发展,大型煤炭企业的会计工作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型,由原来记账、算账、报账的业务性工作提升到今天的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由手工记账发展到会计电算化和全面信息化;等等。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会计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在完成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争取十二五时期基本完成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融合工作,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便于不同信息使用者获取和利用,进一步优化企业会计核算程序,创新会计工作机制,提升会计现代化水平和效能。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第2篇

一、构建节约型社会下会计规范模式的必要性

会计工作是经济、财政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工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规范的科学性。在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要求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必须从节约出发,会计行为也不能例外。目前,我国的会计规范在其层次性、稳定性、协调性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如何构建我国科学合理的会计规范模式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我国从1993年企业会计改革开始,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具体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一直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阶段,我国有效的会计规范有会计法、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门的若干规定和解答等,这些会计规范之间有时出现冲突或后者否定前者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会计实务工作者对所面临的问题,无所适从。究其原因,会计规范的层次较多,过于复杂。从层次上讲,基本准则要受会计法的制约,具体准则要受会计法和基本准则的制约,会计制度要受会计法、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三重制约。从会计法到会计制度随着管理层次的增加,沟通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将加大。一道命令在经由层次自上而下传达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曲解、遗漏和失真,由下往上的信息流动同样也困难,也存在扭曲和速度慢等问题;其次,众多的部门和层次也使得计划和控制活动更为复杂,一个在高层显得清晰完整的计划方案会因为逐层分解而变得模糊不清失去协调;另外,随着层次和管理者人数的增多,控制活动会更加困难。这样看来,由于我国会计规范的层次较多,会计规范在执行中存在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会计管理不够顺畅,不但造成社会资源上的浪费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二、构建节约型社会下科学合理的会计规范模式

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规范模式符合经济发展对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导致会计国际化,而会计国际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我国现阶段会计规范模式总体上讲主要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双轨制模式。这种模式使会计规范的研究开发、制定与发行、学习培训、信息反馈修订等成本大大增加,这与新形势下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随着我国会计环境的变迁,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我国的会计规范模式必然从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化,即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模式向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转变。因为这种模式既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又适应国际会计规范发展的要求,更体现了新形式下创建节约型社会对会计管理行为的要求。会计准则的单一模式是节约型社会下科学合理的一种会计规范模式。

(一)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能大大降低会计规范成本,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上世纪80年代初,杨纪琬、阎达五两位教授率先提出“会计管理”这一新概念,并进而论证了会计的本质是以讲求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管理活动。会计既然是一项管理活动,其必然讲求成本效益,而会计管理的成本效益又与其管理层次密切相关。会计规范的制定与执行必然涉及到相关的成本和社会效益问题,会计规范层次是否科学合理对会计规范的成本有着重大影响。我们从管理学角度来看会计管理层次问题,会计管理层次存在的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副作用,层次多意味着费用也多。层次的增加势必要配备更多的管理者,管理者又需要一定的设施和设备的支持,而管理人员的增加又加大了协调和控制的工作量,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效益的降低。在一定条件下,减少会计管理的层次是讲求经济效益的最好方法。会计规范向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转化能大大降低会计规范的执行及其相关成本,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二)具体会计准则的大量出台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正向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转化

我国于1992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了企业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在1992年11月30日颁布,自1993年7月1日实行,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接轨,最终在2006年初构建起一套相对完善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一体系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及38项具体会计准则。显然,会计准则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会计规范的走向是用会计准则逐步代替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的大量出台正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向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转化。

(三)会计准则单一模式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对会计规范的新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必然使会计发生重大变革,会计是社会经济的产物,总是要不断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亦提出了新的要求。就会计规范来说,要求尽量减少其层次使会计规范的执行更加顺畅高效,而我国目前的会计规范是一个多层次格局,且缺乏相对的稳定性,这样的会计规范不仅是资源上的浪费,也给实务工作者带来了很多麻烦,其工作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会计规范提出的新要求,改进会计规范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是经济发展对会计规范的新要求。

(四)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能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并使会计规范执行更加顺畅

会计工作的效率受会计人员素质及会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会计规范是会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规范的层次越多,会计所处的环境就越复杂,会计人员对会计事项的处理难度就越大,会计工作的效率就会降低;同时,会计规范的多层次有时会使内容重叠,这些内容若衔接不好甚至出现矛盾,从而导致会计规范执行不顺畅或执行错误,这不但浪费了社会资源,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规范若采用会计准则单一模式,会计规范的层次减少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就会提高,会计规范的执行就会更加顺畅,既节约社会资源又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五)会计准则单一模式适应了国际会计规范发展的要求

世界上各国采用的会计规范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会计准则单一模式;另一种是以德法等国家为代表的双轨制模式。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德法等国家的会计规范模式大有向英美等国家会计规范模式转化的趋势,德国与法国等国家近年来都相继成立会计准则委员会,就证实了这一点。对于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循环,中国的会计规范必然与国际会计规范接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单一模式是适应国际会计规范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会计规范模式提出的新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会计规范改革的必然。

三、构建我国会计准则单一模式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批量出台,会计准则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准则的可操作性和对会计行为的指导性越来越强,会计规范由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双轨制模式向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转变的条件也越来越成熟。在我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单一模式不能急于求成,在构建过程中值得我们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第3篇

一、我国尚未建立政府会计

从国际上看,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会计体系,定期编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反映政府综合财务信息,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加强政府公共管理、提高财政透明度的重要手段和通行惯例[1].只有建立政府会计,才能客观真实地评价政府的财务受托责任,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

建国初我国就建立了由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共同组成的会计体系。所以,在我国(为便于分析比较,本文主要是指建国后的具体情况)的有关正式行文中,基本上没出现“政府会计”的称谓,而是将运用于政府和政府机构的会计定义为“预算会计”。虽然我国的预算会计也是运用于政府和政府机构的专业会计,但是在核算对象、会计目标、会计主体模式等方面都与政府会计存在着区别。

1.核算对象不同

我国的预算会计是以预算资金及其运动为核算对象,以预算年度为会计期间,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当年的预算收支及结果的会计;为了全面、真实反映政府的受托责任,政府会计不仅要提供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信息,还要全面反映整个预算资金的连续活动和累积的结果,以及其他的各种受托财务责任,所以,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应是政府负责管理的价值活动。

2.会计目标不同

由于我国政府预算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预算会计的基本目标就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包括财政部门、上级单位,以及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而政府会计为政府制定政策、项目活动、评价绩效以及其他目的提供信息,是为现在和潜在的资财供给者和其他用户提供有关整个政府财务信息的会计系统。

3.会计主体的模式不同

我国的预算会计采用单一主体的会计模式。在核算中,对于指定用途或需要单独报账的资金设置若干的基金予以单独核算,但在报告时仍然以机构作为主体,各个基金不分开,都只是单一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政府会计一般采用复合主体的会计模式,即区分报告主体和记账主体。为了满足内部管理的需求,政府会计对受托资源分别建立基金,每个基金都是独立的会计主体,都通过自求平衡的账户分别核算,分别报告政府特定活动及其财务资源的来源、运用和结果;同时,政府会计又是独立的报告主体,对外报告组织本身的各种受托责任。

可见,我国的预算会计不是严格意义的政府会计。

二、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

预算会计对于反映和监督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认,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的预算会计体系由于其自身存在制度性的缺陷,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

1.会计体系结构不严谨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按照组织类别的不同分别设立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个相对独立的分支[2].三个分支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制度,记录不同的单位在不同阶段的经济事项,而且核算重心各不相同。例如,财政总预算会计只能核算预算资金的“收”和“拨”,而且核算重心在于“拨”,一旦财政资金通过款项进入支出单位账户之后所形成资产和投资权益,以及拨款的效益都没有在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账面上得到充分的反映,使得政府缺少系统的资产的核算资料,也无法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由此可见,预算会计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性较差,缺乏统一的客观基础,不利于政府整体的财务报告的生成,也影响了财政预算管理的效果。

2.收付实现制影响信息质量

现行的会计制度,除了事业单位的经营性业务外,基本上都采用收付实现制。在收付实现制下,只提供与现金交易有关的信息,对于非现金交易的不记录以及对资本资产及其折旧不予以确认。这种记账方式,首先是对于非现金的收支不予以入账,不能完整反映营运业绩,从而对宏观经济决策、健康运行产生错误导向,不利于防范和化解政府的财政风险。其次,收付实现制不利于绩效考核。在收付实现制下,收入和费用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既不能分配费用,也不能提供服务的完全成本信息,不能充分认识绩效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三是不利于公共资源的管理使用[3].例如,在实务中,资金支付与物资到达时间往往不一致,收付实现制下容易造成物资入账不及时,致使管理混乱,资源浪费。可见,收付实现制虽然有利于控制预算的执行,但是会影响政府会计的信息质量。

3.财务报告系统存在明显的缺陷

首先,从总体上看,财务报表的内容过于简单。为加强预算管理,国家需要经常性预算、国有资产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债务收支预算等多套的会计信息。而现行财务报表体系主要以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主要目的,没有披露投资经营的国有资本的安全、养老金、失业金等的使用和安全以及各级政府在其他财务方面的受托责任的信息,也没有提供反映政府绩效与成本信息的报告。因此,现行的财务报告系统不能真正反映政府的整体财务状况,也不能满足使用者对绩效信息的需求。其次,从报表的结构上看,财务报表项目设置不科学。例如,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项目既在收入支出表中列示,又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这样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利于人们了解政府的实际财务状况。三是报表缺乏公允性。在西方国家,没有附上审计鉴证报告的财务报告,是不具有效力的政府报告[4].虽然我国的政府审计机关也进行财政和经费收支情况以及结果实施审计监督,但是我国的政府审计报告是与政府财务相分离的,影响报表的公允性。

4.制度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我国采用“制度”对预算会计事务进行规范。由于会计制度对所有的会计事项都是在现有制度下做出规定的,所以很难做出适应性的调整。而近几年,我国财政工作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会计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使得整个制度规范跟不上会计环境的变化,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建立我国政府会计的必要性

1.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在我国确定了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改革方向后,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了部门预算的实施,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等等。这些改革不仅给会计核算带来许多新内容,使得政府会计的经济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而且也使得会计核算的中心将逐渐转移到一级政府。例如,在政府采购下,用于采购的财政性资金由财政部门拨入政府采购专户,并按实际发生数直接支付给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所以,在这类的经济业务里,付款的财政部门根据付款凭证列报支出,而验收入库的单位应根据财政的拨款凭证和采购品入库情况确认资产以及无货币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这项统一会计主体(一级政府)下的采购行为,在实践中却分段采用不同的会计制度加以确认,这必将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建立政府会计,提供整个政府的财务状况的信息已经成为必要。超级秘书网

2.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变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以及民主法制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人民素质的提高,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愿望和能力日益增强,注意力已经从过去的个人局部利益问题,逐步转向国有资本保全、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市政项目建设等关系到全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现行预算会计所提供有限的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交往的加强,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的会计,其标准的国际化必将成为一种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会计体系,定期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反映政府的各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或者支出)和现金流量等信息,已经成为国际上加强政府公共管理、提高财政透明度的重要手段和通行惯例[5].而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与国际惯例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我们加入WTO以后,实施政府采购以及政府海外融资,这种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

3.转换政府职能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建立,使得政府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发生变化,政府和市场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分工逐步明晰,政府的职能将逐步向服务型、管理型、绩效型转换。要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化,需要建立一个既能全面反映政府的各项经济活动,又能有效解脱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的会计信息系统。

综上所述,建立规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会计已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玉廷。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2004,(9):23-26.

[2]王雍君。政府预算会计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62-138.

[3]陈纪瑜,陈友莲。我国政府预算与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3):40-43.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第4篇

1.管理型会计软件建立在核算型会计软件系统之上,能完成凭证录入、记账算账和报账等核算工作。管理型会计软件是集核算和管理于一体的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料,作为其信息来源和依据,因此,及时正确的会计核算是实施会计管理功能的基础和根本保证。

2.管理型会计软件在时间上跨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有预测、计划、分析、控制和评价等基本功能和决策支持能力。

3.管理型会计软件在空间上,延伸至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系统的操作者和信息使用者也单纯地由财会部门,扩大到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

4.管理型会计软件是一个有较高集成度的新系统。它集核算、控制、预测、决策于一体,从管理层次上它包括车间级、部门缴、企业组乃至集团组在内的各个层次管理功能于一体。从使用数据来看,它除了利用货币性数据以备核算用之外,更注重内部业务和外部业务的非货币性信息。系统各模块之间紧密结合,强调同一数据的单一人口及数据资源共享,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5.管理型会计软件是一个非常灵活、开放的系统。具有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对采撷的信息加以处理和利用,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决策人员提供信息服务。

二、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的目标

1.应收账款管理的电算化

财务管理重点是对流动资产的管理。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它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主要有增加销售和减少存货的功能。因此,减少收账损失也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电算化也是会计电算化的必然趋势,具体做法是建立客户的信用档案,借鉴评估机构的评估等级把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分类。我们借鉴西方企业的做法,在选择赊销客户时~定要择优挑选客户。对于新客户主要采用间接调查法即通过与购货方有业务往来的企业、购货方的开户银行、本企业的推销人员、对方企业的信用等级以及委托社会机构来把握购货方的信用状况这样一种方法等。

2.存货管理中的电算化

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占的比重较大,存贷利用程度好坏,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极大。因此加强存货的规划与控制,使存货保持在最优水平不仅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管理型会计电算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做法是对库存的数量进行ABC分类控制,对占用储备资金量大、采购较难、重要性的A类物资,在订货批量和库存储备方面,实行重点控制。对资金占用少、采购容易,比较次要的C类物资,采用较为简便的方法加以控制。中间的B类物资,则实行一般控制。

3.市场营销管理电算化的目标

市场营销管理电算化的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外部环境数据,行业竞争对手、市场、技术、可利用的资源、产品供求关系等。如收集到竞争对手的相对成本、价格和市场占有率和新产品开发等信息,并进行对比分析加工从中可看出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4.制造成本管理电算化的目标

建立一个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推行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监控装置,加强对物质消耗和流向的控制,为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结合我国成本管理好的经验,引进国外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如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厂内经济核算、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城本效益分析、成本预测。成本控制、班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管理手段,力求多角度反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支出。

5.建立财务报表分析模块

一个完整的管理型会计电算化,还必须包括财务报表分析电算化。这个模块是在报表模块的基础上增加财务报表分析模块,以评估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进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为管理者、投资者提供信息。

三、实现会计电算化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强调会计和经营管理技术为主并与计算机技术的良好结合。财政部在规范电算会计管理规定时,应对财务和管理人员在开发管理型会计软件方面提出的书面管理需求应得的报酬,作出指导性价格。这样能调动财务和管理人员积极性。这就要求改变原来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策略,强调以管理思想为中心,计算机技术只是实现的手段和保证。

2.强调高层决策者的积极参与。管理型软件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它涉及到一个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因此,企业领导首先应认识到这一契机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发动企业各个管理层及基层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冲破思想禁锢,提高管理的质量,充分发挥新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优势。有了高层决策者的积极参与,就会推动管理型软件的发展。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第5篇

(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落后的教学手段阻碍着人才培养的转型

高职会计专业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复杂、理论实践和操作性强,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而目前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却依然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纳,反而使得学生缺乏对成本会计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更谈不上将所学理论联系到实际,因此远背于现代职业教育提出的“三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成本会计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成本会计本身就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课程,而现行教育模式下,成本会计的教学依然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观念还依然根深蒂固地驻扎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久而久之,必将影响学生毕业后适应岗位的能力。这也是目前许多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很难走马上任会计岗位的重要原因。

(三)课堂教学内容的设定缺乏创新,且内容分散,缺少连贯性

俗话说:没有创新何谈发展?成本会计的教学更是如此,目前成本会计的课堂教学都是以课本案例为主,而课本上的案例只是仅仅为满足某个知识点的需求来设定的,缺乏前后环节应有的连贯性,如若在讲课中不能和实际相联系,就更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时间长了,学生只会失去学习中思考的兴趣,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创新和发展。

(四)教师本身缺乏实战经验,不注重新知识的更新

教书实际是一个师范的过程,“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是我们经常用来形容教师标准的尺度。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是知识的传授者。而现行的状况是,高职教师大多都是高校毕业生直接应聘从教,即便是多年经验的教师也因扎身教育事业而与实际岗位脱离。而成本会计的实践性很强,若教师本身就缺乏应有的实战经历,那么何以将最前沿的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再有者,有的教师本身就不注重新知识的更新,其何以能带动和引导学生去追求创新?

二、高职教育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重视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

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育需求了,为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效地掌握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教师必须重视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比如,在讲授理论知识时,能够通过设疑导趣、情景导入等方法,用和学生最贴近的案例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使得学生能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地引领学生去创新、去发展。

(二)积极探索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做到实践教学从“单训练”到“双训练”的升级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按照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结果等步骤,实现“教、学、做”三者融合的有效方法。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我们在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不仅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且要强化他们的专业技术训练。且我们的实践教学不仅要再现生产过程或工作过程中应知应会的职业岗位要求,更要体现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高”的属性。处理好“基于工作的学习”和“基于学习的工作”的关系,防止实践教学简单肤浅和低水平重复的弊病。

(三)创新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集中化

知识点分散是成本会计课程的一大特点,这也是最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目的的绊脚石。因此,教师应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有所创新,使得分散的知识点集中化。比如,我们在课前设置案例导入时,能引用企业的完整实例,引导学生按照生产过程一步步分析,使得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将前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既实现了知识点的连贯性,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新知的习惯,为后期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四)有效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加强教师实战经验的培养

众所周知,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用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为使得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学校通常会通过从合作单位中聘请一些企业的专家作为教学顾问给学生讲授所谓的高层次专业技术知识,从而忽视对本校专职教师实战经验的培养。孰不知,企业的教学顾问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会因缺乏教学经验而达不到我们期望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有效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将我们的教师送去企业,通过开展“下企业实践”的活动,达到提高教师实践经验的目的,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真正起到引领学生学习前沿技术知识的桥梁。只有如此,我们的“三型”人才的培养才更能付诸行动。

三、结语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第6篇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视角单一,不注重多学科交融发展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建立在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组织行为等学科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性综合学科。在不同发展阶段,管理会计的发展又受到众多关联学科的影响,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然而,我国在运用管理会计时,仅从其自身出发而忽略了管理会计与别的管理学科成果的交融,致使管理会计变成“信息孤岛”,无法结合不同的管理技术与方法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效益。在未来发展中,管理会计应打破“就会计论会计”的桎梏,在管理会计原有的理论基础上,不断创新和融入其他管理工具的技术和方法,整合全新的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为提升企业价值提供坚实的保障,激发出管理会计强大的实践能力。

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时期我国管理会计创新与发展

为适应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要求,必须发挥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发挥在企业经管活动中起基础支持、战略支撑的管理会计的功效。以下针对管理会计观念、管理会计内容、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发展三大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济转型时期现代管理会计观念创新

1.整体、动态管理观念的更新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基于一套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管理系统,从不同管理层面出发,又可具体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子系统。各子系统目标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服从于整体目标。若相互之间发生不可调和因素,企业必须站在整体管理的角度,客观合理地分析评价经管活动,以保持内部目标的一致性,增强各系统的协调运作。同时,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企业会计信息处理能力日益强大,信息在各系统、部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传播、处理愈发便捷,企业可随时依据内外环境最新动态作出相应决策。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决策支持和控制系统,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与其他系统相互配合、协调以满足企业管理活动的需要,树立动态管理观念,在变化着的环境中不断分析、抉择,寻找动态中的最佳平衡点。

2.人本、智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传统的管理会计是基于非人性化的物本管理背景下产生的,那种将人视作只会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的“经济人”的想法如今已不合适。在21世纪的知识年代里,人们愈发认识到在生产管理实践中,起主导作用的并非机器设备,而是人的智慧、才能和技巧。人作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现代企业管理的任务在于激发人潜在的才智和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度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在的能量。唯有人的智能得以充分展示,物的价值才能深度开发,人尽其才是物尽其用的基础。在此新环境下,管理会计的系统设计也应更多的考虑到人的因素,推动人本观念乃至更高层次的智本管理的观念。

3.战略导向、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更新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面临内外部复杂环境的严峻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和创造市场价值方能立足于整个行业。以往那种仅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惜牺牲长远发展的狭隘观念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现代管理会计要求企业需站在战略的高度,时刻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深入分析自身所处地位,协助管理当局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以取得竞争优势;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同时,努力维护生态平衡,灌输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协调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二)管理会计内容新领域的扩展

1.培养战略管理意识,构建网络价值流战略管理会计系统传统管理会计仅重视企业内部管理而忽视外部环境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决策失去战略相关性,已不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战略管理会计是传统管理会计在当前新市场环境和企业管理环境下的发展;作为外向型的综合信息系统,它避免了传统管理会计因忽视外部环境所带来“目光短浅”的缺陷,积极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反馈外部市场和竞争者的信息,并用战略观点来看待内部信息,综合利用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以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协助管理者制定合理战略的规划,因此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就目前我国企业的ERP、电子商务和IT的发展,企业未来可在网络价值流基础上,将企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价值流系统与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集成构建一个更高层次、复杂的新型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网络价值流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长远利益有着重要意义。

2.坚持以人为本,朝高层次智本管理会计转变当前高层次的脑力劳动者作为企业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资源和核心要素,在企业经管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提升。唯有充分发挥人的智能,物的潜在价值才能被深度挖掘,企业能创造的价值也就越大,由此形成了以人的智力乃至智慧为核心的智力资本管理。但与精确化、规范化、定量化的物本管理系统不同的是,智本管理认为管理系统是一个涉及人的心理、社会层面、丰富情感世界和人际关系的复杂社会系统,由于是动态的有机体,难以用精确的数据来表现。正是由于智本管理的灵活性、非规划性和不确定性,衡量和报告智力资本成为管理会计面临的新挑战。为了真实公允的反映企业价值,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新型智本管理信息应打破传统财务信息的界限,融合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等多维度信息于一体。智本管理会计通过量化企业智力资本,为智本管理提供存量和流量信息,考核和评价智力资本投资效率,利用智力资本为企业创造价值。

3.普及生态保护意识,推动环境管理会计创新近年日趋增多的生态环境事故给人们敲响了一次又一次的警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应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而要考虑到以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的发展。环境管理会计系统的建立,能克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主观性和分摊标准单一的不足,将与环境相关成本单独核算以量化企业经管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它不仅提供了管理决策所需要的成本与收益等财务信息,也提供了污染排放等非财务信息,从而有效抑制企业短期行为,促使管理者从社会和企业双重角度出发,做出符合生态发展的科学管理最优决策;环境管理会计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环境资源所有者和管理者了解环境资源的存量和流量,以及资源资产的分布和变动,及时反映企业履行环境责任、预防和治理自身所产生环境污染的资源投入与绩效信息,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行为的监控,发现不足,寻找差异,分析原因及改进,从而保证企业减少环境风险的威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业绩。

4.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注重企业多方协调发展当前企业在快速发展中面对诸多机遇和挑战,压力日益凸显,竞争格局多变,在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成为社会财富的破坏者。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成为现展的必然要求,社会责任更多地渗入经管活动中。从管理会计视角出发,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所承担对股东、员工、供应商、消费者那种社区和社会环境的责任;其基本要求是以法律责任为底线,依法经营、安全生产、遵守环保要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更高层次则包括关心员工健康发展、主动参与环境治理、捐助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等。企业社会责任难以用技术性指标和原则去规范,其发展依靠自身经济行为和经营行为的道德约束。社会责任管理会计就是将企业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通过会计特有的方法和技术测定,计量和揭示一个企业的经济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争取社会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人类资源、经济和社会多方协调发展。

三、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创新

(一)研究视角更加广阔,交融多学科理论发展

传统单一学科研究方法已无法满足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需求,倡导跨学科研究已成为现在管理会计研究发展的重点。如经济学研究中的“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管理会计有着较好的内在一致性,其中企业纵向一体化理论为解决战略成本和战略管理会计研究问题提供分析框架;心理学研究的认知、动机、社会心理子领域理论对管理会计实践的动机效应和信息效应研究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学研究中的权变理论不仅涉及到管理控制系统,还利用交互项检验了其业绩后果,丰富了管理会计研究内容;运筹学、数理统计学的许多方法被引入管理会计决策和控制模型的构建中,促使管理会计研究朝精密的数理化方向发展。管理会计在现代管理方法基础上,整合原有理论并吸收其他学科的精华,使研究成果更具有广泛应用能力。

(二)研究方法相互结合,迎合管理实践情境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第7篇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is the key wor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enterprise undertak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omoting the economic growth by it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e success of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ole of managers, so how to change the role orien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is a problem that every manager should think about.

【关键词】企业转型;管理者角色;角色定位转换

【Keywords】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manager; role orientation and transition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07-02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受到极大挑战,变革转型已成为国际共识。随着时展对经济的增长方式提出更高要求,以往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国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在此背景下,我国多次出台相关规定及政策促进转型升级步伐。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转型的速度与质量,而在企业转型进程中管理者至关重要,转型前后不同阶段的管理者角色定位应该随之转换,以适应企业转型带来的管理模式变革,推动国家及社会的转型升级。

论文以企业转型中管理者角色定位转换路径为研究对象,以单个具体企业为实例进行分析,通过将企业转型与管理者角色结合进行分析,对选定企业发放问卷搜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在企业转型过程中管理者应如何做好角色定位的转换,以期探索不同阶段管理者角色定位转换的有效路径。

2 文献评述

2.1 企业转型

企业转型的概念范围较广,国外学者的提出源于马歇尔,他认为企业规模会受其所处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的限制。国外对于企业转型的研究涉及概念、目的、性质等方面,对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研究较少,且多用定性研究方法;国内对企业转型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研究程度不断深入,与国外研究相似的一点是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与定量研究。

2.2 管理者角色

对管理者角色的研究分为理论与应用两方面:最早提出此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彼得・德鲁克的著作中,随后70年代出现了研究管理者角色的经理角色学派,之后中外学者均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完善,研究体系日臻成熟;关于管理者角色的应用研究均建立在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的基础上。国内外研究主要可以分为概念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类,主要以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为基础,内容包括各类企业及各层次管理者,测度有所不同,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均有,体系较完善[1]。

2.3 二者结合

国内外对两者结合分析的研究较少,学者大多研究宏观环境变动条件下管理者角色的转换,而具体针对微观企业在转型的不同阶段中管理者角色定位转换路径的研究较少,这也正是论文创新点。

3 研究设计

3.1 假设

管理者是影响企业转型的关键性因素,而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有所不同,通过发挥不同角色作用减小转型阻力,促进企业转型成功。论文假设:

①企业转型绩效与管理者角色定位密切相关;

②企业转型过程中管理者应规划其角色定位转换路径,以适应不同阶段的管理需求。具体为:转型前为资源整合者推进转型进程,转型过程中为决策制定者,在转型完成后为企业价值传播者。

3.2 数据来源

论文主要研究企业转型中的管理者角色定位转换路径,涉及企业转型的绩效评价及管理者角色定位分析,所需数据无法通过公开数据库获得,因此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转型成功的A企业作为样本。

3.3 问卷设计

3.3.1 问卷说明

选取A企业作为调查样本发放问卷,采用利克特量表的形式,提出的问题答案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其分值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通过对调查者的分值进行加总来进行统计分析与描述。

3.3.2 问题设置

问卷主要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是对被调查者自身情况的搜集,作为判断问卷有效性及对调查结果影响因素的参考资料;第二以管理者角色在企业转型中发挥的作用为目的设计问题,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管理者角色对企业转型绩效的影响程度;第三是以管理者角色转换为核心,研究企业转型不同阶段中管理者角色定位转换具体路径。

4 数据处理

4.1 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计划一共发放300份问卷,考虑到研究核心为管理者角色,管理者自我评价对管理行为发挥作用更大,因此在被调查者中分为管理层与非管理层两类,其中普通职工占比70%,管理者占比30%。通过现场及网络方式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50份,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而具体研究A企业中管理者角色定位与企业转型绩效的关系,及不同阶段管理者角色定位转换路径。

4.2 数据描述与分析

由于调查动机的不同,问卷设计分为三模块,因此搜集的数据也将按模块不同整理为三类,用SPSS20对搜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4.2.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A企业被调查者涉及不同职位层次、年龄阶段、入职年限及学历,其中管理层占比为30%,符合初始设定,年龄分布较均匀,入职年限多为6-10年,对企业情况比较熟悉,其意见更具参考价值,学历调查中大部分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对研究问题的专业度理解更清晰。

4.2.2 管理者角色在企业转型中发挥的作用

将{查者的意见根据李克特量表计算方法,数值越大代表管理者角色在企业转型中发挥作用越大,通过将不同调查者分值相加,求出其均值、标准差、偏度及峰度。通过测算数据样本基本上服从正态分布;其次采用信度系数α(克朗巴哈α系数)来检验样本信度;最后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效度分析,以此验证了假设1。

4.2.3 企业转型不同阶段中管理者角色定位转换具体路径

分别从企业转型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管理者角色进行调查。得到数据后分析方法同2,区别为要根据转型三个阶段将数据分为三个维度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来共同验证假设2。

5 小结及展望

论文通过选取A企业为具体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并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验证了初始假设,得出了两个结论。即企业转型绩效与管理者角色定位密切相关,管理者角色定位清晰明确有助于企业成功转型;企业转型过程中管理者应规划其角色定位转换路径,以适应不同阶段的管理需求,且具体转换路径为:资源整合者―决策制定者―企业价值传播者[2]。

随着国内外学者、企业及研究机构对企业转型、管理者角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二者的关系将会进一步从更多维度得到揭示,管理者角色定位的转换路径也会随企业发展特性的不同展现更多的复杂性,相关理论与实践应用的不断丰富也将会促进理论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企业转型; 会计教学; 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70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2- 0136- 02

1 问题的提出

会计学在高校中一直是以就业稳定而著称的专业,但事实上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其实远未达到用人需求,正如世界银行的《中国会计和审计评估报告》中指出,中国会计改革取得了“骄人成绩”,但“学术机构教授关于会计审计准则实务应用的能力仍值得关注”,“大学毕业生没有足够的实务知识水平,也没有准备好履行其专业职责时面临的挑战,大多数情况下,雇主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培训新雇佣的会计人员”。

面对经济转型下的企业转型,会计行业的工作职能正在经受转型之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也正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是企业转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二是会计职业转型对专业的要求。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诉求由单一的专业技能型向多学科复合型发展,而当前高职院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似乎没有强烈意识到如何满足现代企业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财会人才的更高要求。

2 高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转型压力,从企业转型及职业转型要求看,目前高职会计教学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2.1 教材适用性不强,缺少企业实际案例

现有教材虽然在形式上为迎合大趋势采用项目化的编写体例,但是在内容上与传统教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无法体现项目化教学的特征,无法满足任务驱动教学的需求。在内容组织上,强调学科知识逻辑,忽视方法养成。在案例编排上,缺少企业实际案例,学生无法对理论知识形成感性认识。

2.2 课程设置没有处理好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考证、学科竞赛的关系

人才培养没能突出重点,而在课程设置上,职业技能、职业考证和学科竞赛面面俱到。从学校层面考虑,往往主张着重抓学科竞赛,竞赛固然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但参加培训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而且高职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远不能应付这类竞赛,参加该类竞赛需要花费教师和学生大量的精力与课外时间。

2.3 会计教学缺乏与计算机应用的深度融合

在现实工作中,会计工作基本上都是在会计软件上完成的,尤其注重对Excel的应用,但是,与之相悖的是会计课程教学并没有着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很多学生对用友、金蝶等会计软件的操作不熟练,无法满足会计基本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更谈不上参与会计管理。

2.4 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实践经验的缺乏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大部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虽然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但是缺乏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这就容易使得教学中无法突出工学结合、实践性与职业性。

3 企业转型对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要求

3.1 中小企业转型对会计教育的影响

高职学生毕业就业的大部分去向是中小企业,现在大量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不够规范,质量诚信意识淡薄。有学者提出,可以用管理拯救低端产业。也就是说,通过技术转型和管理转型,完全可以使得普通的制造业企业,获得更好的盈利水平和竞争优势。这就要求会计教育在注重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

3.2 税制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财政部在安排2013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有24处提及“税”字, 2013年的税制改革的关键词有“结构性减税”、“营改增”、防止“过头税”。 这就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时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报税、税务稽查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根据企业新税收制度的要求进行学习,使得传统会计教学必须接轨税收制度的改革。

3.3 信息化对会计职业的影响

目前中小企业也普遍应用财务软件,而银行结算、税务办理、工商管理等服务大多采用电子化网络化,传统的会计核算功能弱化,对会计管理的要求提升,会计人员除基本的账务处理外,更多地要求运用会计信息分析企业经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更多地参与企业的管理。

4 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4.1 针对学生不同兴趣与优势,实施分层教育

在传授学生会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与优势,实施分层教育。如针对实践操作技能突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通过在教学中设计大量会计实务、小组讨论企业实务案例、进企业拜师学艺等途径培养其成为技能型会计人才;针对善于管理,领导能力强的学生,通过给予会计社团管理的机会、学科竞赛负责人的机会,培养其成为管理型会计人才;针对会计理论扎实,竞赛意识强的学生,鼓励其多参加各类省市校的学科竞赛,培养其成为竞赛型会计人才。会计素质道德教育是会计学习的准绳和基准,所有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会计素质和高尚的会计道德。

4.2 结合学科竞赛,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观是将学习从被动的接受过程转变成主动的建构过程,并且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性、积累性和顺应性。会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观强调教师的辅助与引导作用,注重激励性、协调性、民主性与导向性。

研究性学习适用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如学科竞赛的辅导;也可以在某些课程教学中选择性的运用,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思维能力。

会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探讨,在《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职竞赛培训策略研究》这篇论文中有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演示。

4.3 专业教师“进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

应对转型的专业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现阶段对策有两个:① 专业教师走进企业,熟悉会计的实务流程,了解企业的会计管理做法,并就实务操作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与企业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与探讨,体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如何应用,最终达到提高教师授课质量的目的,走进企业可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也可借助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中专家的帮助,还可以结合教师对学生实习的探望等。② 邀请企业一线会计工作的能工巧匠走进课堂,给学生手把手模拟企业会计流程,讲自己的从业经历、职业感受及工作经验,与学生交流,给学生排疑解惑,将企业的鲜活生气带进课堂、带给学生,给学生指明努力方向,也为学生以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会计实务处理的坚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 Robert W,McGee:Accounting Certification in Ccentral Asia[J]. Accounting Reform in Transition and Developing,2009(5).

[2] Robert C Elmore. Forensic Accounting Education:A Survey of Academicians and Practitioners[J]. Advanc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2004(6):193-231.

[3] 刘永泽,池国华. 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J]. 会计研究,2008(8):11-17.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制度 产权 会计研究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尽量避免改革过程中的冲突和摩擦,使改革成本最小化,离不开对存量利益的调整,以及对增量利益的实现作出恰当的反映,会计学以其货币计量性、综合性、真实性等特征对引导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有着独特的优势,而相关制度理论对我国的过渡问题有很强的解释力。同时,改革开放的实践即为我国的会计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素材,又为制度经济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以中国改革为剖析面,将制度理论融入到会计学之中,来确定会计学改革的落脚点,开辟了西方经济学与中国转轨时期会计的实践相结合的新途径。

一、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概述及其在转型期中国的适用性

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它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考虑到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而且尽管从西方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来,尽管因含有西方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甚至意识形态),制度经济学仍具有一般性。当今中国正处于制度变迁的转型时期,制度经济理论有助于分析我国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一)、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概述

从发展阶段上可划分为旧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旧制度经济学代表为凡勃伦和康芒斯。凡勃伦认为,制度根源于人们的思想和习惯又源于人的本能,所以制度归根结底是受本能支配的。康芒斯将制度理解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集体行为所要求的是个人的实行、避免和克制”。而“制度”也就表现为这些能够对个体行动进行集体控制“业务规则”和“运行中的机构”。显然,康芒斯不仅将”规则”而且也将”组织”包括在制度范畴中了。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约翰K加尔布雷恩、罗纳德H科斯、道格拉斯C诺思和瑞典经济学家卡尔G缪尔达尔。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其主要理论包括:企业理论,制度起源和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交易费用和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交易费用是指制度运行耗费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现实运行中交易费用总是大于零的,因此产权的界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产权是资源的排他性占有和使用的权利。人们之所以要界定产权,目的就是要降低交易费用。产权的界定就是制度。制度的功能就是降低交易费用,使外部性内在化,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二)、制度经济理论在转型期中国的适用性

制度经济学尽管产生于西方,但其方法和原理更适合于分析发展中国家,尤其适合于新旧体制转轨的国家。

一方面,以科斯为首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以布坎南为首的公共选择理论对中国的具体问题和过渡问题有着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制度变迁理论运用交易费用分析法和相对价格分析法,揭示了制度变迁的原因和过程,使人们容易将它运用到中国目前的制度变迁的现实中去;公共选择理论的特征是在强调人与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前提下,认为制度以及制度变迁是由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冲突的解决过程和方式决定的,这一理论特征很适合用来分析中国的过渡过程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将是制度经济学发展的最好的沃土,其原因:第一、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需要自己的制度经济学,有需求必然有供给;第二、中国经济学家们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功底”有利于发展制度经济学;第三、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文化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有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制度经济学。

二、制度经济理论在会计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20世纪90 年代初以来的会计改革,在转型期间产生了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做出解释,而通过传统的会计理论难以得到满意的结论,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一般理论及转型规律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它广泛运用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使得这一分析更具解释力和说服力。下面介绍制度经济理论与会计研究结合具体运用的几个方面。

(一)、会计改革: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的综合分析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市场经济”引发困顿的假说与质疑一些人试图从市场经济角度分析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滞后的问题,他们认为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困顿与市场经济大有关系。特别是在一个时期内,高校继续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呼声很高,人们把高校继续教育等同于“市场教育”,崇尚“利益至上”。许多高校都以国有企业改制的思路来“改造”继续教育,在优化专业结构、量化课程体系、调整办学方向等核心环节,均以扩大规模与提高效益为主线,利大大做、利小小做、无利不做的行为方式似乎已是惯例,并成为部分大学牟取利益的“有力”根据。更有甚者,在利益驱动下,高校继续教育的市场竞争蜕变为利益竞争,为争生源而互为对手、为高效益而无章收费、为扩大影响而虚假宣传的事件时有发生。而领域内功利主义泛滥,又使高校继续教育整体滞留在市场与利益的冲突之中,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被忽视,以至于以人为教育之本还是以人为发展之本,推进社会发展还是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人的素质还是提高人的学历,这些问题成为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最为尴尬的难题。因而,虽然高校继续教育已构建了包括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社会培训教育、证书考试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等多样化教育体系,但事实上迄今仍未能为转型发展营造一个适宜的社会环境。粗看此论,似乎言之有据,然细究则疑点很多。从形成“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思想,到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再到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过程中,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问题之多、阻力之强、困难之大是有目共睹的,而这个充满变数的时期,却恰恰是高校继续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辉煌阶段。同时,放眼世界,在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不但不是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阻力,反而是推进其发展的重要力量。相比之下,认为市场经济是我国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困顿产生的原因,是否有些过于偏颇?

(二)“全面依托”致使困顿的假说与质疑有研究者认为,“全面依托”是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在过去很长时期内,高校继续教育只是承担了“学历补偿”的职能,并不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国民教育体系而存在。因此,国家对这种“学历补偿教育”所设计的“全面依托”模式,就显得主体性与长远性不足,尤其是所设计的教育资源主要依托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培养目标要达到普通高等教育相同水平,教学力量由高等教育师资承担、教学内容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同等硬约束,带有明显的应时痕迹。应当肯定,这种对普通高等教育的简单“全面依托”,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存续和传播有着积极意义和实际作用,但却使高校继续教育成为一种既没有独立教育场所和师资队伍,又没有独立教育资源和用人权的“皮包教育”,仅是一种教育载体而非教育实体。在这种语境下,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已不是本身所能决定的,而取决于系统外的其他因素。这种观点确有可圈之处,但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建国以来,在当时高校办学条件极端困难和办学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形下,高校继续教育还能在这种“全面依托”的实施中,顺利完成了由扫盲教育到专业教育、由专业教育到社会教育的多次转型发展。现在我国高校全面发展,办学环境、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学科建设、育人方式等一片大好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在“全面依托”的惯性下,理应从学校获得更大的支持、更多的资源,使之成为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必要支撑。显然,如果要把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困顿问题简单归结于“全面依托”,还有颇多的地方需要商榷。

二、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困顿的原因分析

从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设计与社会发展、转型目标与文化使命、转型行为与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中,寻找一个与所有事实最为接近的新认识,揭示转型发展困顿的真正内在根源已如箭在弦。

(一)转型设计与实践探索相剥离进入新世纪后,高校继续教育转型设计与实践探索相互剥离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转型的顶层设计缺失。随着高校继续教育国家职能部门的教育部成人教育司的撤并,改革开放后建立起来的完善的高校成人教育政府职能体系随之消失。政府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宏观调控和统筹管理,主要体现在“将招生多少人、毕业多少人、计划培训多少人,要完成培训计划多少人”等具体量化指标设计上,而把转型发展的战略设计交给社会和市场。社会和市场只是作为一个集合概念而存在,并非社会实体,绝不可能承担起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调控与协调职能,以至转型设计只是作为一种理念长期存在于纸面之上。二是实践探索盲目。近年来,高校继续教育的实践探索可谓风生水起,每一所高校都制订继续教育发展规划,但都是一些以本校需求为原点的自我设计,难以解答以下战略性问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树立自我个性的社会品牌,在新技术时代下传统学历教育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在推进社会发展与促进自身发展之间是否能够找到协调之道?在社会大变迁的浪潮中是彰显应有地位还是被边缘化?把高校继续教育转型设计置于多重矛盾的拷问中,是继续教育产业化的遗症。新世纪之初,我国“教育产业化”甚嚣尘上。一些人挪用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继续教育尤其是高校继续教育,通过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在以教育成本分摊为主导的机制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现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有利于高校继续教育资源的流动与增长。由此,关于高校继续教育应由市场和社会主导的言论盛极一时。一些人则片面运用国有企业改制的思路来“改造”高校继续教育,目标管理、自负盈亏、效益优先等功利性办学活动空前火热,而基于高校继续教育使命与责任的转型设计则无人问津。尽管目前这种状况有所好转,国家也重新承担起转型设计的责任,但积重难返,这又将是一个充满变数与反复的艰难过程。

(二)转型目标与文化使命相径庭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源泉是文化发展,但它的转型目标却常与所肩负的文化使命失之交臂,甚至大相径庭。只要分析大多高校的继续教育发展规划,就会发现“真金白银”已赫然成为转型发展的首要目标,细致而坚决地规定了学历教育、社会培训、自考助学、远程教育的高额创收任务,有的高校甚至连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都下达了不等的创收指标。而对于如何改善办学环境、提升办学质量、增长核心竞争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要害环节,大多描述简单,甚至一笔带过,至于如何履行传承文化、推进文化、发展文化的历史使命,则表现出整体性缄默。不难想象,在浮躁而单一的市场逐利的环境下,要完成创收指标,高校继续教育须付出何等艰辛的努力,而由此所产生的恶性竞争、无序发展、功利办学、行政垄断等恶果,对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将带来巨大阻碍。当然,这里有体制的原因,包括政府和学校过多的干预,高校继续教育缺乏自主性;继续教育资源在校际之间和校内分配不公平等。但深究其原因,传统文化失忆当是主因之一,但凡此种种问题,莫不与文化缺失有关。放眼中国古代文明,传统文化教育以养成君子为教育目标,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养国子以道”,通过知识传授、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学识、道德和艺术入手,进行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的培养,力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在教育过程中,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顺乎学生的禀赋而予以提升。这些中国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理想,可以说是现代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灵魂,失去这种文化的滋养,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必定沦为不伦不类的企业转型摹版。

(三)转型行为与法制建设相脱离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行为往往游离在社会法制建设体系之外,国家多以“规定”、“决定”、“意见”、“细则”、“政策”等形式来指导转型发展。在一段时期内,国家关于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政策与方针出台的密度与强度可谓世之罕见,对转型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我国法制社会不断完善与发展的今天,与法律的长效性、强制性、普适性相比较,政策的时效性、狭隘性、局限性的软肋也不断显现。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少了法律法规的刚性支撑,国家相关政策的针对性泛化、权威性弱化、实用性虚化的现象就难以遏制,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一些重大举措出台就像“空中阁楼”,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的解决就如“缘木求鱼”。致使高校继续教育转型行为既难以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有力支持,又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之外徊徘,处于两难窘境。这种状态是高校继续教育运动化的必然因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高校成人专业化教育以及改革开放之初的高校成人学历补偿教育,实质上都是高校继续教育运动化的现实表象。勿庸置疑,运动化在客观上确实扩大了高校继续教育规模,提高了高校继续教育的社会影响,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路径依赖”的闭锁效应下,政府和社会不再把高校继续教育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国民教育体系来对待,而把它作为一种可变的、可代替的,甚至可有可无的政治化运动。在那种“既为运动何需法律”已成社会惯性思维的大环境下,高校继续教育转型行为与社会法制建设相分离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启示

深刻反思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困顿的原因,在带来深刻教训的同时,也带来了有益启迪,促使我们对过去一些传统理念和习惯行为进行理性的批判与重构。

(一)从“成才”转向“成人”是转型发展的认识论基础倡导从“成才”转向“成人”,就是要吸取以往“由于指导思想不明,造成转型发展目标迷惘”的教训,为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奠定认知论基础。它既是对“成人”与“成才”谁为转型发展主导的重新审定,又申明了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目标决不仅仅是让“人”获得某种技能、某些知识和某类文凭,而是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全面变革。其中,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成人”概念,贯穿于转型发展的全过程,覆盖转型发展的全方面。这就要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在高校继续教育领域内树立鲜明的“成人”主体意识,放弃以往片面性的“使人成才”认识与方式,向全社会晓喻“认识成人、了解成人、关爱成人”是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促人成长、使人成才、助人成功”是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行进空间。在孔子关于“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教育思想的映照下,把曾经由于片面推行“成才”认识而引发的应试教育、功利教育、文凭教育、闭锁教育,转变为彰显“成人”特质的素质教育、探究教育、创新教育、开放教育。进而把那些思维陈旧、心理封闭的人转变为思想开放和人格健全的人;把那些崇尚“官本位”、庸俗关系的人转变为有道德和有修养的人;把那些重德轻能、重道轻器的人转变为德能兼备和博学精业的人;把那些视野狭窄、固步自封的人转变为敢于创新和勇于探索的人;把那些醉心功利、唯利是图的人转变为富有理想和不计得失的人。诚然,这种转型主题的变迁,决非一蹴而就,必定有一个自我反思与自我跨越的曲折过程,甚至是一个反复变化的过程,需要引起高校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从“教育”归向“文化”是转型发展的方法论选择从“教育”归向“文化”源于“因转型发展的视野狭窄,导致转型发展路径不畅”的教训和启示。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诉求,细检高校历史文化脉络以及高校继续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发展,不仅是教书育人、学术积累的历史,更是一部文化进步、文明传承的历史,是中国千年书院文化的积淀与承继,承载着“造就大批文化精英、传承和发展优良文化”的双重使命与责任。这些不仅是高校继续教育立身之本,还是自我转型发展的方法论选择。而在一个时期内,许多高校总是从继续教育本身去寻找转型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很少从高校继续教育与文化血脉的视阈探索和发现新的思路与新的方向,以至在对应“转型发展的取向何方”、“转型发展的路径何在”、“转型发展的方式为何”等现实问题时,无法给予充满正能量的应答,更不要说提出富有引领意义的实践指南了,只能“就教育论教育”,甚至套用其他观念“自圆其说”,致使转型发展的路径淤塞。可以说,从“教育”归向“文化”,是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路径的方法抉择。这就吁求高校继续教育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文化”的力量与作用。一方面,要有“以文化转型发展为魂”的坚定信念。高度重视文化在推动转型发展中的深层价值依托和强大精神动力,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引入科技、知识、技能和信息在内的各种文化因素,为转型发展积累厚实的文化贮备,提升转型水平与层次,达到以文化传承推进转型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有“以文化为转型发展之径”的坚守。反对功利性学习,强调人格培养;张扬独立的人文精神,反对抱残守缺、食古不化;提倡开门办学,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风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尊师爱生的学风;提倡学术创新,兼收百家之长,为现代文化发展创造新的文化元素,让转型发展的时代人文精神高扬。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第11篇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产生的财务报告问题,2008年4月21日、2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了双方联合项目和相关措施,并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美国公认会计原则2006—2008趋同路线图:FASB-IASB谅解备忘录》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G20)伦敦峰会后的公报进一步呼吁“会计准则制定者与监督和监管机构加紧合作,以完善有关估值和准备计提的准则,并实现单一一套优质的全球会计准则”。2009年7月28日,由IASB和FASB于2008年12月共同成立的金融危机咨询组正式报告,强调建立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途径是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与之趋同。并进一步建议:IASB和FASB应尽一切努力实现其准则趋同;敦促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积极支持建立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鼓励各国政府尽快公布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时间表等。

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也纷纷作出或实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规划,如加拿大已了一项自2011年生效的全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的计划;西班牙政府于2008年2月10日了BOEJUS/206/2009法令,强制公司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格式(简称IFRSXBRL分类标准)报送财务报告;阿根廷会计师协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领导一项计划,旨在2010年实现阿根廷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印度已经宣告从2011年起采用IFRSs作为印度财务报告准则的计划;马来西亚财务报告基金会及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8年8月5日共同公告,提出在2010年1月1日前实现马来西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面趋同。中国财政部于2009年9月2日也印发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指出:“2010—2011年将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关键时期,财政部于2010年启动准则体系的修订工作,力争2011年完成,2012年起在所有大中型企业实施。”

显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即世界各国在财务报表中直接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实现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是当代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势不可挡的发展潮流。有的学者认为这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发展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和选择,甚至有的将它归结为仅仅是国际社会应对当下金融危机的一项举措,但鲜见有将其上升到文化的本质高度去加以认识和实践的。其实会计准则作为必须通过权威性会计专业机构制定的一种反映会计活动基本原理和指导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其本身就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制度文化在具体会计实务中的一种指导性和约束性的体现。正如美国学者拉兹格所言:“我将规范价值视为人类与其生物环境和文化环境保持适应状态的相互关系”,也即不同的文化尤其是不同的会计文化环境,必将形成或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各自不同的会计规范。如农业经济社会文化和工业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下所形成的指导会计实务处理的会计规则显然是不同的;同是工业经济社会,计划经济体制会计文化和市场经济体制会计文化环境下所产生的会计准则也会有很大差异;同是市场经济,由于存在着不同会计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传统会计文化的差异,所制定出的会计准则也会有一定区别。尤其是当代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建立在信息科学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科学技术、管理科学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资源配置基础之上的,而高科技和知识经济所蕴蓄的知识含量与科技含量,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因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必定反映出文化的全球化。另则,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品生产、市场交易、分配、消费以及金融、财税、科技等经济体系的建立运行必须要有包括会计组织管理、会计法规、准则、道德等在内的制度文化和新的包括会计思想理念、价值观等在内的精神文化的全球配套建设,没有这一包括会计制度文化在内的制度层面和包括会计精神文化在内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就很难建立和运行起来。故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在本质上也就是包括会计文化在内的文化的全球化。

由上可见,当代全球化趋势下的社会总体文化和会计文化的全球化即向世界趋同方向转型发展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础,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不仅开阔了会计文化主体的视野和解放了被束缚的会计人的自由与创造力,而且还能为新会计文化的创造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会计实务运行操作建立起一种包括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在内的保障机制。而这一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立与实施,一方面既能确保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顺畅使用与交流;另一方面又能减少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过程中的信息壁垒,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各国经济的发展,从而反过来又促进了会计文化世界趋同的转型与发展。因此,一般而言,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是条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结果,但两者的关系又是可以互相转化、互相作用的。尽管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产生较大作用,但最根本的依然是人类社会总体文化和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没有这一基础条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即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就很难制定与实施。

二、会计文化转型的含义与根因

会计文化在本质上作为会计文化主体即会计共同体与会计人的主导性的生存方式,作为会计历史进程的内在机理,无论其存在或变迁,都是社会进步和会计发展的重要内涵。因此,其演变过程类似于美国著名学者库恩提出的: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的一种范式运动,即会计文化的存在与变迁的发展过程也就必然要经历常态危机冲突转型,从而达到新的会计文化常态的几个相互关联的阶段。而会计文化的转型却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会计人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会计行为的改革,还是特定的会计人群体的某些会计思想、会计理论或会计实务的更新,都算不上是会计文化的转型。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的主导性的社会文化范式面临危机和发生根本性转型的背景下,会计文化常态也发生相应的危机与转变,方能称得上会计文化转型。如在人类历史上的从采集渔猎的原始文化转型为以农耕定居为主的农业文化,由农业文化转型为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商贸文化,再由农业和商贸文化转型为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文化,最后又由工业文化向后工业文化即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原始会计计量记录文化向农业会计(单式簿记)文化转变,农业会计文化向商贸会计(借贷复式簿记)文化转变,商贸会计文化向工业正是由于会计文化转型是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特定国家或民族的会计共同体及会计人个体所习以为常地赖以工作和生活的主导性会计文化范式被另一种新的范式所取代,因而会计文化的转型必然是和会计文化的危机、冲突处于同一历史过程中并且紧密相连。这也正如库恩所指出的:常规科学进入反常与危机阶段,科学革命的时机就到来了,“科学革命在这里被当作是那些非积累的发展事件,在其中一套较陈旧的规范全部或局部被一套新的不相容的规范所代替”。在此过程中,会计文化的危机与冲突,体现着量变的过程,会计文化的转型则体现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危机与冲突是会计文化转型必不可少的前奏,而转型则是会计文化危机与冲突发生后的必然产物。

从表面上看,会计文化转型发生的原因是在主导性的社会文化范式发生危机与冲突前提下,从而相应地引发了会计文化常态的危机与冲突,最终才导致了会计文化的转型。但从根本上而言,会计文化从危机、冲突到转型的发生是基于会计文化内在的超越性与自在性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会计文化作为历史凝结成的会计人的生存方式,从本质上体现着会计人对大自然和自身生理遗传的双重自然性的超越,体现着对会计文化与自我创造的存在及能按照自己内在尺度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即表现出会计文化的超越性、创造性与自由性的特征。与此同时,会计文化又是历史传承下来的被特定会计共同体所认可和遵循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是集体无意识,对会计人的会计活动和行为具有潜在的给定性、规范性或强制性。这样一来,会计人的超越性与创造性的会计活动和会计文化常态的自在性与强制性就会发生矛盾与冲突,而新的会计文化要素、特质、精神就会通过会计人的实践活动与反思、批判而逐渐生成,并开始反抗和最终取代原有的会计文化范式,这就是形成会计文化危机、冲突和转型的主要根因。

通过对不同国家或民族所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会计文化转型的考察,会计文化转型的根因又具体表现在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在没有或基本没有外来的异类会计文化介入和影响的情况下,由本国或本民族自身的会计文化常态内在的超越性与自在性矛盾所引发的会计文化失范、危机、冲突和最后的转型,即往往表现为从本国或本民族自己的内部产生出批判原有会计文化常态的新会计文化要素,进而表现为新的自觉或自为的会计文化层面与原有的自在或自为的会计文化范式的冲突,直至最后的新会计文化范式对原有常规会计文化范式的更替。后者是指依靠一种外来的新的会计文化的冲击才能进入对原有会计文化的怀疑与批判时期,即非常规期或裂变期。虽然这类会计文化危机、冲突、转型的深层原因也是基于会计文化内在的超越性和自在性之间的矛盾,但发生该类矛盾的国家或民族原有的会计文化范式往往具有一种超稳定性结构,能较长时间地抑制住怀疑性与批判性的新会计文化要素和新会计文化层面的产生或成长,因此,不得不依赖于外来会计文化力量的冲击。一般而言,内源性会计文化转型所内含的自我完善的主动性要求较为明显,而外源性会计文化转型往往都带有外在的被迫性的更新与完善的要求。但两种原因的划分又是相对的,实际上内源性和外源性会计文化转型常常是相互交错在一起的。

三、当代全球化趋势下的会计文化转型及其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危机、冲突和转型,无论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导致的,一般都是发生在社会历史性转折或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产生重大变革即社会总体文化发生转型的时期,很多学者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二是封闭性或半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转型;三是产品经济、计划经济体制社会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社会转型;四是权力型、伦理型、宗教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型;五是单一性文化社会向多元性文化社会转型。因而会计文化的危机、冲突与转型往往就是在以上社会总体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就全球化的总体发展进程而言,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资本主义文明中心对其他文明中心的侵蚀、扩张时期;二是资本主义中心由英国向美国的转移以及美国以其占优势地位的经济军事力量向世界各地推行其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的时期;三是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消失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形成了参与全球社会发展过程的活动主体多极化局面的时期。因而从因果性考察,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在当代条件下发展的结果;从规律性考察,全球化的过程也就是资本的逻辑展开过程。全球化实际上就是人类随着主体能力的提高和主体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特别是由于经济活动和交往的普遍化,不断超越空间障碍、政治制度障碍与文化障碍,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方位的沟通和融汇。在当前的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和单一性文化社会向多元性文化社会转型的全球化趋势下,全球化更不是一种单向度的趋势,而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和人口、环境、生态等全球性问题交织而成的动态过程和世界整体体系,其中全球信息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当代全球化趋势的主流。另则,全球化趋势又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的多层次整体性和国家、民族、个体的多极化主体性矛盾,因而全球化又是由各种矛盾构成的一个矛盾体系。

正是因为当代全球化趋势是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和实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交流与整合,并通过碰撞、沟通、竞争与合作而达成的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文化,故而在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总体文化的转型趋向概括而言就是统一性与多元性并存,其所反映出来的主流状况就是人类文化的一体化与趋同化。主要体现在:在文化模式上,从多元文化模式向一元化与多元化文化模式的并存过渡;在人的生存上,从凸现类的生存向凸现类和个体生存的并存过渡;在与自然的关系上,从征服自然向有节制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并重过渡;在与物质精神的关系上,从关注物质文化向关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并重过渡;在社会意识上,从阶级对立意识向全人类和谐共处意识过渡。因此,全球化趋势下的社会总体文化的转型,既是一种整合的趋向和作为世界共同体的人类总体利益越来越多,又是一种多元的实际存在和作为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各个主体对于自身身份地位的确认和自己文化传统及特殊利益的强调。

由于会计文化是人类社会总体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当代全球化趋势和社会总体文化转型的背景下,会计文化也必然要向世界趋同方向转型。其转型的实质就是会计文化内容的延伸与会计文化受众的扩大化、会计文化观念的更新与会计文化审美的多元化、会计文化载体与会计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会计文化创造机制的科学化与开放化、会计文化生产的规范化与普同化。简言之,就是会计文化的全球普遍交融和全球普遍接受。因此,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必然是本土化与国际化有机结合和多元交融的一种会计文化世界趋同态势,即是继承了本国或本民族传统会计文化的精华和吸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其他民族的优秀会计文化成果的一种多元的超越民族性的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性发展。

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虽然是当代的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历史趋势指的是会计文化转型的总体趋向,而非世界会计文化的合而为一。因为趋同并不是等同,从世界各国或各民族的会计文化的发生、存在与结构的角度来看,依然各有特点,会计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当代会计文化转型的世界趋同只是一种大的共同的发展趋向,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结果,也即是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具有世界普同性的会计文化形态。其最重要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会计文化的转型中既要注重科学思维和技术理性,以此推动会计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同时又要重视对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尤其是会计文化主体——会计人的全面发展,以此作为会计文化发展的一种价值引导。二是在会计文化的转型中可以参照当今全球化进程中已在世界普同价值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1993年世界宗教大会所通过的“全球伦理”,以此确立起具有世界普同性的会计文化基本框架即“底线会计伦理”:一个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项原则——客观、公正;四项基本要求——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会计文化、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文化、参与经营管理的预决策会计文化、不断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会计文化。

这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具有世界普同性的会计文化也就是当代全球化趋势下的会计文化世界趋同转型的目标,其既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会计文化的发展开拓出一个愈加广阔自由的创造空间,譬如一些新的发明如网络会计,一些新的会计思想观念如绿色会计观念,一些新的会计理论如会计文化资本理论,一些新的会计制度如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一些新的会计方法如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等,逐渐地成为了人类共同拥有的会计文化成果,并为全世界各国或各民族所共享共用;其又能通过全球化趋势社会总体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会计准则的全球统一与高质量这一路径,对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予以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思想精神上的趋同,即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都以相结合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指导;发展方向上的趋同,即在制定会计准则时都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参照标准;目的上的趋同,即所制定的会计准则都是以相关性和可靠性为主要宗旨;尺度上的趋同,即所制定的会计准则都以功利尺度与道德尺度相结合(功利优先,同时兼顾以分配为主的社会公平)为原则;形式内容上的趋同,即所制定的会计准则都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基本准则)和单项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为主要结构形式,以及都以基本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条款为内容。

四、当代会计文化转型的主要途径

由于会计文化转型的根因一般可分为内源性的超越性与自在性矛盾所引发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会计文化渐进式转型和外源性的一种外来会计文化力量的冲击所引发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会计文化突变式转型,因而也就有着内在和外在的两条不同的会计文化转型途径。前者主要是通过一个国家或民族内部的会计文化主体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会计文化要素、特质,对原有会计文化范式逐渐渗透,最终导致其解体从而取而代之的结果。如西方单式簿记的农业会计文化向借贷复式簿记的商贸会计文化转型、借贷复式簿记的商贸会计文化向工业会计文化转型就是最好的例证。后者通常是在外来会计文化切入的情况下,与一个国家或民族原有的会计文化范式发生碰撞,最终导致其解体从而向外借取(引进与融合)的结果。如日本近代的簿记文化向改良的现代收支分录法会计文化转型、中国近代的中式复式簿记文化向西式借贷复式簿记文化的转型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内在途径的会计文化渐进式转型本质来看,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会计文化主体的一种特殊的发明与创造活动,是一种有关会计文化元素和特质的创新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会计文化主体对于内源性环境变化的一种新的生存适应方式。正如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指出的:“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明与发现层出不穷,成为顺序相承的各个进步的标志。”而会计文化主体的发明与创造,不仅包括会计工具、会计办公设施、会计信息载体等会计物质文化和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组织管理体制、会计习俗等会计制度文化的内容,还包括会计思想观念、会计科技知识、会计教研理论等会计精神文化的内容。作为会计文化的创新成果,它们既是会计文化主体的特征,又是会计文化本身发展所具有的特征。一代代的会计文化主体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发明与创造,使会计文化不断增添和积累新的内容,不断更新和发展着会计文化,这就是会计文化充满活力的源泉和包括当代会计文化发生渐进式世界趋同在内的一切内源性会计文化转型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如果没有会计文化主体的发明创造,尤其是缺乏有关会计信息共享、会计准则、会计思想观念等会计物质、制度、精神方面的创新,就不可能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内部产生出怀疑、批判原有会计文化范式的新会计文化要素与特质,也就不能对其进行渗透与冲击,最终也就不会导致原有会计文化范式的解体和新会计文化范式的取代,也不能产生出会计文化世界趋同的转型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因为会计文化的发明与创造实质上就是不断改变其本身与自然、社会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当代全球化趋势下,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培育模式,不断造就会计文化的创新人才,开发创新思维,尽力提高会计文化主体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同时还必须营造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有利于会计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与激励机制。唯其如此,才能适应当代的历史发展步伐与变化,从而实现相应的内源性的会计文化世界趋同转型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第12篇

管理会计论文3000字(一):探索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融合途径论文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并提出采用信息化技术、确定合理的会计制度原则及加强会计工作的控制力三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具体融合途径。基于不同的服务对象与工作性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虽有一定的关联,但在诸多管理方式上仍有较大差别,为促进企业发展,二者需找到方法,并进行高效融合。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区别;融合途径

诸多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愈加重视与应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当前企业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已愈发紧密,但在融合过程中,由于工作性质不同,产生了诸多问题,因此,相关人员需针对二者间的具体区别,找到针对性较强的应对措施与融合途径,从而有效提高二者的工作水平,加快企业发展。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统计对象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虽同属财务管理部门,但二者仍有较大的区别,针对统计对象,二者有所不同。

具体来说,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为相关企业的监督管理与投资决策提供对应的信息,因而财务会计属外部会计,而管理会计的统计对象则主要发生在企业内部,其将相关决策信息提供给内部的管理人员,此类会计属于内部会计。与此同时,在工作的侧重点方面,二者也有些微的差别,财务会计的工作重点为记录或汇总已成为现实的经济事实,而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虽然用到过去的相关信息,但其目的在于将其作为考评与预测的凭证。此外,财务会计对货币性或可证实性的信息较为重视,其数据的精准度要达到极高的水平,但管理会计所整理的相关信息大多属未来性质,由于此类信息会受较多因素影响,因此,其提供的数据信息并不精确[1]。

(二)核算内容

在核算内容方面,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也有所不同,针对相关数据信息,管理会计的数据未经严格核算,由于对数据信息的准确度要求不高,在实际应用时,并不影响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通常来讲,在收集到数据信息后,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并借助该数据的合理性进行大致运算,依照运算结果,会适当减少企业的欠账款,也降低其使用风险。

在工作重点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虽有些许差别,但其总体的工作目标一样,使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开展工作时,为完善企业的总体核算目标,二者应互为补充、相互融合。

此外,在历史账款方面,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也有较大区别,在开展会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更加带有计划性。财务会计只能将相关历史账款进行合理汇总,而分析工作则主要由管理会计完成,因此,管理历史账款工作,需由二者融合完成。

(三)会计业务

在具体的会计业务方面,财务会计人员与管理会计人员有较大的区别,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虽然二者的工作都较为重要,针对不同的会计工作,其实际工作也有所不同。

财务会计的主要业务内容为统计与整理企业在过去阶段中生产经营的数据信息,其工作的流程较为具体且明确。在开展业务的工作过程中,其主要披露财务部门的数据信息,因此,相关会计人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填写账单时要认真、仔细,对相关财务数据的核对要谨慎。

管理会计的工作流程较为模糊,并不具体,其灵活性较强,但在工作时对于法律法规或会计准则,应进行严格管理,不可违反,要遵循或依据会计准则进行会计账目表的编制。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由于灵活度高,且无具体流程,因此,对其业务能力的要求要高于财务会计。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具体融合途径

(一)使用信息化技术

为缩小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二者应找到高效融合途径,进而加速整合,促进相关企业的发展。技术人员可借助信息化技术,整理出完整的数据信息体系,企业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财务会计人员应将与历史项目有关的数据进行收集与整合,并利用报表形式交予管理人员开展审批工作。管理会计人员将报表中的有关数据实行整理与分析,再结合已统计出的历史信息,对企业未来的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与判断,其呈现形式仍为数据报表。

对于数据收集的针对性、方式与过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所区别,因而其采集到的数据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二者找寻的数据源头相同,皆为企业经营时的相关数据,因此,在开展实际工作时,企业可改善工作方式,借助数据共享,改进二者获取数据的精准度,并创制信息化平台,使其内部的资源得以优化应用。

具体来说,企业内部人员可采用多媒体技术设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目录,并将二者间的信息高效整合,为打造更为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在二者有效融合的同时,改善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与此同时,借助信息技术还可设置企业内部的信息数据库,在查找相关数据信息时,无论是管理会计,还是财务会计,都能在同一平台开展相关工作,使查询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与便捷,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与效率,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也会依照其具体的财务情况,其措施也会更有针对性[2]。

(二)制定科学的会计制度原则

企业若想加速融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工作,首先,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该体系标准应根据相关规则制度与国家行业标准,并依照此标准合理开展相关工作。其次,在管理过程中,要统一管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关工作,其工作要求要按照新会计准则,在工作时要依据企业具体的财务状况,并设置出合理、科学,且遵从市场发展的管理系统。在企业经营的不同阶段,管理会计都要改善其应用能力,而非仅体现在财务报表中,进而使管理会计人员对企业财务进行更好的约束,而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工作也要充分地理解,进而实现二者间的有效融合。最后,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应根据其不同的阶段与当前的市场变化而发生改变,管理人员要提升其实际工作的应用力度。在企业内部还需设置标准的工作责任制,将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划分,并充分调动各类资源,提升企業的整体竞争力。

(三)提升会计工作的控制力

企业在开展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会计工作的控制力,进而从源头上解决企业的发展风险。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融合时,其工作基础为合理的进行内部控制建设,并针对企业内部的每项工作,找出其当前存有的问题,设置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机制。一方面,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会计工作的审查与监管,比如,管理人员为改善其内部的管控能力,设置相关风险防范机制,保障企业顺利进行内部建设与后续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人员要明确其职能的差异,防止产生核算与预算的相关问题。此外,企业内部还可制定重点项目部门,对于会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如财务控制,进而改善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效率[3]。

例如,某会计事务有限公司为融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相关工作,采取改善会计控制力的工作方式,其内部的管理者建立财务管理体系,在该系统中,明确了财务与管理会计二者间的工作职责,使其管理更加透明化,与此同时,管理者又设置了严格的财务监管部门,对财务工作的每笔款项都实行科学的监督与审查,两种会计工作在融合的基础上,加快了企业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使企业更为稳定的发展,相关人员应高度重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整合工作。在实际工作时,对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技术人员可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而更为细致地在其差别中发现二者的关联,实行深度融合的策略,使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愈发完善,加快其发展步伐,促进其长效发展与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李琳(1980—),女,汉族,湖北咸宁人,中级会计师,本科,主要从事财务会计研究。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升级路径探索论文

摘要: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尤其是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财务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只有明确财务情况,才能更好地制定企业发展策略,并且为长久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然不适用现代企业的发展,尤其财务工作日益数据化、智能化,单一使用人力进行财会工作不仅质量不能保证,效率也会大大降低。为此本文就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升级路徑展开探索,希望能够给企业一些借鉴。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转型升级;路径;探索

引言

人工智能作为当前最发达的技术之一,虽然我们对其开发研究还不够深入,但是其凭借自身强大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人工智能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失去了竞争力,管理会计才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标配”,但是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会计转型中还存在部分问题,所以对此进行研究,以推动企业财务的转型。

一、人工智能时代会计转型的意义

1.推动企业长久发展

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但是如果管理不到位就可能无法及时发现隐藏的财务风险,导致风险愈演越烈,严重干扰企业的发展。转型为管理会计之后,会更全面、细致的管理企业的财务,有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2.顺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

为了推动经济更好的发展,国家加速了经济体制改革,这就要求企业转变原先的发展模式以此顺应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的发展主题变为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要求企业的发展要与自然相协调,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但是削减企业各部门的消耗不能盲目进行,需要依据财务管理的数据展开分析,转型之后的财务会更加清楚明了的将数据呈现出来。

3.提升行业发展速度

传统财务管理比较繁琐,数据需要工作人员一点一点的进行处理,一旦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出现大量的数据后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就会激增,可能会影响数据的真实性。财务会计工作转型之后极大地提升了数据的处理速度,这就使得财务人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企业管理中,从财务管理上指导企业的发展。

二、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中面临的问题

1.企业转型意识较弱

当前,部分企业一味的追求发展速度,注重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对企业内部意识领域的改革不够重视,并没有将会计转型放在重要位置,导致企业的会计管理逐渐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要想推动转型首要需要提升企业的意识。

2.缺乏专业人才

人才是推动转型的根本力量,管理会计转型需要人才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才能推动转型又好又快的进行。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企业中推动会计转型的人员还是传统财务会计人员,他们的转型能力不足,一遍学习一边进行转型,以至于转型后不彻底,无法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所以还需要引进专业的人才,让他们借助自己的专业素养实现转型。

3.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健全

信息系统不健全也是阻碍财务会计转型的原因之一,没有健全财务管理系统,上文中也提到传统的财会人员依靠人工进行财务数据的处理。而且有较多企业存在基层会计岗位人员较多的现象,不但使资源被浪费,同时企业成本也增加。

三、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升级路径

1.更新企业财务工作模式

企业自身要提升管理会计转型意识,制定合理的转型策略,由领导层监督推动转型的科学有序进行。管理转型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取代财务会计,而是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通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借助制度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确保企业经营状况,现金流情况、财务状况更加清晰明确。长久发展是每个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更新工作模式可以促进财务情况的透明化、数据化,为企业长久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2.引进专业人才

企业要想高质高效的完成转型,就需要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管理会计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完善各个细节。另一方面传统财会人员对转型了解甚少,无法保障转型的质量。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管理更加复杂,因此还需加强对基层财会人员的培训,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提升业务能力。

3.构建管理会计体系

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处理很多的基础性财务工作,如何分配财会人员的工作成为转型后面临的新问题。所以需要构建科学的管理会计体系,明确工作人员与人工智能的不同职责,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能力。

4.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数据共享的速度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企业各个部门需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展开高效配合。但是传统发展模式中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无法实现即使交互,影响了发展,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利用企业的内部平台,借助网络就可以及时实现信息交流,规范化操作、管理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

5.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是发挥人工智能的关键,信息系统不完善会影响企业发展。因此企业需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优化升级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不断完善成本、预算管理系统。还需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因为在发展的过程部分企业认识到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但是忽视了网络安全隐患,增加财务数据被盗的风险,也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转型经济学;研究主题;研究范式;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

中图分类号:17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2-0125-05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普遍出现了困难,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谋求用市场经济来代替传统的计划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普遍的选择。虽然基本目标一致,但各计划经济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却不尽相同,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经济绩效更有天壤之别。由此催生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即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对经济体制的变迁进行动态研究,转型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几乎各个经济学流派都对经济转型进行了研究,我国一些学者则力图建立转型经济学独特的理论范式。这些研究取得了很多极富价值的理论成果,并提供了大量的政策建议。但是,一种统一的、被广为接受的转型经济学研究范式还没有形成。这将不利于转型经济学的学科发展。

一、转型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在转型经济学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有三个重要概念,即过渡、转轨和转型。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改革。厘清这几个概念,是理解转型经济学的前提。社会主义国家出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效率困境而推出的旨在改善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的改革措施,是转型经济学的源头。国内外学者一般将改革与转轨、转型严格区分开来。如周冰(2004)认为,改革与转型或转轨首先在研究目的和理论定位上不同,改革理论的目标是直接指导改革实践和政策制定,而转型经济学是一种实证的纯理论研究,其目标是对改革和制度变迁过程作出科学的阐释。其次,二者遵循的理论规范不同,改革理论研究的母体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转型经济学从一出现就是以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世界银行(1996)指出,转轨涉及到社会和经济各方面深刻、系统性的变化;当改革能够渗透到社会最基本的游戏规则,能够对规范行为和指导组织活动的制度加以改变时,才发生转轨。波兰G・W・科勒德克(2000)认为,改革的焦点是调整与完善现有制度,而转轨是改变制度基础的过程,是由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替代社会主义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过渡、转轨和转型三个概念的核心内涵是一致的,都是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但它们各自所突显的重点并不相同(周冰,2007)。“过渡”一方面表明逻辑的起点在计划经济、终点在市场经济这样一个两头明确的状态,而另一方面强调的是一种不稳定的变化过程。转轨也同样暗含了两端明确的意思,但转变的内容更狭窄,即经济调节机制从“计划轨”向“市场轨”转化。而转型强调的是这个变动过程的性质,属于制度结构和体制形态的改变,是从一种体制模式到另一种体制模式的转换,起点虽然还是计划体制,但终点则出现了动态和不确定的特征。目前这三个关键词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混用着,核心的内涵还没有很大的争论。但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转型是最能准确表达这一研究领域和对象的术语。

靳涛(2005)和周冰(2007)把转型的概念划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体制转型或者说是经济转型,指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是最狭义的转型,也是转型经济学目前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第二个层次是社会转型或者说国家转型,是指在经济转型的基础上,加上政治制度转型。第三个层次是文明的转型,指社会或国家转型再加上文化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这是最广义的转型。显然,经济转型是整个转型研究的核心和基础,而且经济转型本身就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国家和中国的转型实践说明,对于成功的体制转轨而言,政治民主化或改革不是必要的条件,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协调一致的政策措施对转轨更有积极意义(王蕴,2005)。主张改革与经济改革不可分的观点实际上还没有理解经济转型的特有规律,将政治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起来的分析,可以作为第二个层次转型理论的主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文明的转型,显然不能局限在经济学领域,也不能局限于某种社会科学领域,而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

二、转型经济学研究的几种范式

1、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范式

新自由主义学派主要以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新制度学派等为代表,其中,货币主义和新制度学派的影响最大。货币主义主张经济上的自由主义,认为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这一工具的核心又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而政府的作用仅在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允许当事人的自愿谈判,不管权利初始界定如何,影响资源配置的外部性都会得到解决。他们的主张集中体现在“华盛顿共识”当中,认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稳定化”、“私有化”和“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

在“休克疗法”指导下的转型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而中国的转型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此,他们又认为,转型取决于各国经济改革中的结构性因素和初始状态,中国的成功不具有普遍意义。如“休克疗法”的倡导人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1994)等人认为,中国是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开始改革进程的,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面临的则是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经济结构的调整则很可能引起利益上的巨大冲突。因此,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主要是特殊的内部条件,或者说是“经济落后”的产物。但是,中国的改革正面临着产权陷阱,改革前景不容乐观。

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所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的是市场的运作,而不是研究市场的生成问题。而经济转型本质上是一个制度结构和体制形态的变化问题,这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性变革,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范式在这里都难以发挥作用。根据他们的理论,计划经济被打破之后,市场体系会迅速发挥作用,但实际上,新体制的建立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2、新凯恩斯主义的范式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继承凯恩斯关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保证市场经济有效运转必要条件的思想,强调转型过程中的政府应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不能像

“华盛顿共识”那样做一个最小角色的政府。斯蒂格利茨(1998,1999)系统地论述了“后华盛顿共识”的主张,该共识大大加强了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为使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必须采用多样化的工具。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方面,政府的主要工具有控制通货膨胀、治理预算赤字和往来帐户赤字、稳定产量和促进长期增长、审慎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等。在竞争政策方面,主要有促进贸易自由化、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促进私有化、确定管理控制机制等。钱颖一(1999)认为,“后华盛顿共识由简单的转轨公式诸如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的看法转向关注制度建设,以及分析制度的影响”。文贯中(2001)进一步指出,“后华盛顿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将发展的目标定得更加广泛和长远,并且让政府在经济成长过程中起更加积极的作用”。“后华盛顿共识”把转型与发展联系在一起,强调政府在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强调竞争的作用,认为私有化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

与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一样,新凯恩斯主义也不是一个关于市场生成和发展的理论。虽然它强调了政府在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它着重于阐述政府的政策工具,而且依然是基于对市场内在缺陷的认识提出的,没有明确区分转型条件与市场条件下政府功能的实质性不同。德・维拉斯(de Vfies)和本・芳伊(BenFine)(2002)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了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开出的转型方案,即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与新凯恩斯主义的“后华盛顿共识”并不能解决世界的贫困问题,更不能给世界带来繁荣。

3、演化经济学范式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来自于达尔文主义,其奠基者凡勃伦与现代开拓者纳尔逊、温特都把达尔文主义作为其类比和隐喻的基础。凡勃伦是第一个将“演化经济学”作为专业术语使用的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成为演化经济学重要的灵感来源。经济演化思想在奥地利学派那里被广泛应用,经典例子是门格尔有关货币从物物交换经济中有机和自发地演化出来的理论,哈耶克等人则试图为个人自由和自发秩序的合理性提供强有力的论证。现代演化经济学发源于美国,以1981年博尔丁出版的《演化经济学》和1982年纳尔逊、温特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为标志,演化经济学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从动态演化的视角理解社会经济过程,已经成为分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

在演化经济学家们看来,为解释持久的经济变化过程,生产要素的投入只是必要条件,而充分条件则要来自于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前提的变化,即新偏好的形成、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以及新资源的创造。换言之,它关键取决于“新奇的创生”。新奇的创生是永无休止的经济变化的原因,在演化经济学的框架中它被处理为经济系统内生的。演化经济学把创新放在核心地位,是演化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纲领上的基本区别。

2004年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发表了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他将“北京共识”概括为:“1、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如中国的经济特区);2、坚决捍卫国家和利益;3、循序渐进,不断精心积聚具有不对称能量的工具(如外汇储备等)”。他明确表示,“北京共识”的灵魂是“创新”和“实验”。贾根良(2006)认为,“北京共识”的精髓与演化经济学的经济政策观之间存在着惊人的联系。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经济转型会发现,一项良好的经济政策制定必然要持有系统观和过程观,前者注重的是经济政策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嵌入性,而后者则强调的是时间的建设性作用,包括历史的沉淀、现在的选择、未来的不确定、新奇以及保持变迁的连续性等。在此基础之上,经济政策的演化观必然要坚持最小限度打乱原理、试验性政策学习和质量型经济政策等基本主张。

虽然经济演化理论对转型过程的研究非常有启发意义,但演化经济学范式也并不能成为最佳范式的选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基于演化经济学对转型过程的研究根本不能揭示转型的本质特征。演化经济学所考察的是经济系统的一个长程的、自发的、渐变的过程,它考察的是这种变化的动力、机制和方向。而转型则是较短时间内整个经济系统结构性的变化,它是急剧发生的。从历史长程来看,这种变化只是“系统演化路径上的分叉或者突变的那一个点”,“转型的结束正是一般意义的制度演化的开始”(周冰,2007)。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力量对比与矛盾冲突,尤其是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演化经济学很难对这些关键的力量与矛盾作出细致、深入的考察。从演化范式的政策观来看,它还只是提供了一些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

4、制度变迁范式

制度及其结构决定了人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激励机制,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和经济组织演进的轨迹,历史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就要到制度变迁中去寻找原因。根据热若尔・罗兰的定义,转型是“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因此,用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理论来解释、研究转型过程就成为一种最常见的现象,在这方面的文献数量也最多。制度变迁理论最初是遵循新古典经济学“需求一供给”均衡的分析范式,其后多转向老制度主义的演化分析方法,最近则多用演进博弈论的分析工具。虽然制度变迁理论到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还不能称其为一个独立的范式,但由于这一理论强调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制度变迁的研究正契合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体制改革的理论需要。因此,制度变迁理论在转型经济研究中也倍受推崇,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理论工具。樊纲(1993)最早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提出两种改革成本并将其用于对两种改革道路的分析。盛洪(1994)则基于制度变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认为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寻求改革成本最小的最优改革路径问题。旧冯涛(1996)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始终贯穿着一条利益诱导、利益补偿、利益替代的战略主线,可以总称为“替代型”的改革战略。杨瑞龙(1998)通过中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分析,提出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假说。周业安(2000)提出一个分析中国制度变迁的初步的演进论框架,并认为内部规则的逐步发育和强大的过程,是中国市场化的本质。黄少安(2000)基于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的研究,提出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丰富了制度变迁理论。刘(2004)则将转型方式划分为突变式制度变迁和演进式制度变迁。

在单项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很容易确定制度变迁的主体,从而可以进一步确定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动力、阻力等关键性概念。但是,转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变迁。罗兰所谓的“大规模的制度变迁”也并不是单项制度变迁涵盖范围的简单扩大。“转型指的是整体意义上的制度系统的结构和性质的改变,由于这种变化程度的剧烈和显著,以至于使得改变之后

的制度在形态分类的意义上不能再归入原来制度的同一类型,因此才称之为体制转型”(周冰,2007)。简单地用单项制度变迁的理论来解释整体性的制度结构的变迁,不仅难以得到对转型的全面理解,而且很可能会因遗漏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变量而得出片面的结论。

三、转型经济学研究的前景

转型经济学的起点是计划经济,终点是市场经济,中间是转型过程。目前,对于转型经济学两头的研究有充足的范式资源,但对于转型过程,也就是转型经济学的核心研究领域,还没有十分恰当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因此,这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还没有对转型的本质进行一致的概括和抽象,众多的理论范式都企图“用一个子集的特征去规定全集的特征”(陈甬军,2000)。“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当前对过渡经济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过于依赖已有的经济学范式。这种不加分析地把已有范式的不同分析性观点组成理论拼盘,对过渡经济学分析问题做出的回答和解释,必然导致逻辑混乱和各种观点之间的逻辑不一致性”(张新,2005)。因此,无论从经济转型层次,还是从国家转型层次,转型理论研究急需一种统一的范式。

国外对转型理论的研究仍然以新古典、新凯恩斯和制度范式为主,热若尔・罗兰的《转型与经济学》是转型经济学的第一部综合性著作。作者应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工具,阐明了他对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理解。但该书并没有提出转型的一般理论,更没有形成新的分析范式。

国内学者出于对传统政治经济学困境的思考,同时也出于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性吸收,对于转型经济学抱有极大的热情与期待,希望借此来构建我国的理论经济学,为经济学的发展作出贡献。有的学者从我国特殊的转型之路着手,虽然没有提出独立的转型研究范式,但却构造了自成一体的理论框架。如樊纲(1993)指出我国渐进之路的本质是增量改革;林毅夫(1994)从发展战略转变的角度来揭示我国转型的内在逻辑;张军(1997)从价格双轨制人手解释了我国改革的路径和方式;厉以宁(1996)则在发展经济学的框架内纳入转轨的条件,提出了转型发展理论;周振华(1997)则以体制转型为约束条件,研究了狭义的发展问题;胡家勇(2003)则认为,转型的实质是政府转型,从政府改革、建立有效政府的角度研究了转型。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区域文化;高等教育;环境设计

近年来,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的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思想。因此,本文围绕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理念的改革与创新,针对所在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影响应用型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整合区域文化艺术资源,从而探索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路径。

一区域文化在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

贺州学院为贺州市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随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转型发展成为了这所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同样,环境设计专业要向应用型转型,就必须“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就要从挖掘其区域文化入手。贺州位于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南岭走廊”的中段,是南岭走廊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受中原文化、广府文化、百越文化、湘楚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响深远,区域文化呈现多元共生的格局。在贺州及其周边区域遗存着许多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古建筑、民风民俗、手工艺品等,特别是古村落、古建筑以“实体”的形式记载着这一区域的文化历史进程,这为环境设计教育应用型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只有将区域文化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培育出适合地方建设需求的人才,并创作出能体现区域文化特点的环境设计作品。

二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的路径

“南岭走廊”贺州段是中原文化进入南岭的核心区域,民族、族群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十分活跃。如在古建筑文化方面,通过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构架、建筑与材料、建筑与装饰等方面体现出浓厚的族群文化底蕴。将这些丰富的建筑文化资源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学中,并探索出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一)“立足贺州”,强化办学特色

自升本以来,贺州学院坚持以“立足贺州、服务区域、面向基层、突出特色”为办学定位。“立足贺州”是应用型转型的前提,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要“立足贺州”,就必须以贺州“本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深入挖掘潇贺古道沿线古建筑文化元素,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强化环境设计“本土化”的应用型办学特色。如潇贺古道古建筑文化元素,包括黄姚古镇的“九宫八卦”布局及白墙灰瓦的清代建筑;封阳古建筑中的镬耳墙、龙船脊等岭南风格建筑;石龙镇的道教文化石雕石拱桥等。如此庞大的建筑文化资源如何融入应用型课堂?这就要求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部分内容放在校外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从地方人文及自然生态景观中,提高自身在环境设计方面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传承并发展地方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将课堂外考察收集的古建筑文化资源可以广泛融入于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中,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保留其区域性的文化特色,在设计上借鉴其典型环境风格,传承潇贺古道区域文化。真正实现在“立足贺州”的前提下,“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二)区域文化进课堂,凸显应用型课堂

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关键在于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实际上,将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型、应用型的环境设计课堂是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更多地需要教育者不断地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去使两者更好地融合。如《著名建筑鉴赏》、《环境艺术概论》等课程依旧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课程内容以发展史论为主,课程结束进行理论考试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对这些基础课程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虽然根据教学大纲查阅、收集大量资料,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环境设计作品,但这些都不能从实际上解决学生近距离对本土文化的认识问题,脱离了本土文化的应用型课堂也就名存实亡。在《著名建筑鉴赏》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富有本土特色的,包括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筑装饰、室内装饰等建筑文化素材,通过开放性的课堂引导学生发掘本土建筑的造型表现及材料建构的特点,拓宽设计思维,丰富其设计专业文化语汇,使学生逐渐建立独具一格的本土设计观念,影响和丰富本土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在基础理论课程中,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教学内容,进一步凸显应用型课堂教学。

(三)依托文化创新平台,拓宽应用型教学渠道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热点。同样,“互联网+教育”、“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也成为了教育界所追捧的焦点。依托这些新型的教育平台成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最佳渠道。贺州学院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接触创新创意产业的机会少而单一,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接触最多的就是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实现交流、学习等活动,甚至是在互联网上为自己搭建就业、创业的平台。对于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以外适当地建立本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课程或网站,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互联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点击率等数据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丰富学习形式。二是,通过校园建立的本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互联网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由学生创作并设计的本土文化环境设计作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与市场交流,更好地服务地方拓宽渠道。如:本土建筑文化、本土民间文化,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推广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思想的价值,在开拓学生设计视野的同时,促使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走进大众的视野。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要向应用型转型,需要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内容等手段,并依托新型教育平台拓宽其影响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地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从而为政府决策以及古村落保护、新城镇化建设、房地产开发、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等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朱其现.地方文化特质对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影响——基于贺州学院“立足贺州”办学定位的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13(02).

[2] 石承斌.地方院校美术教育应重视发掘乡土美术资源[J].贺州学院报,2009(01).

会计转型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财务人员;管理会计;策略;转型

一、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和控制的水平

企业在面对竞争环境的时候,想要提高自身优势的可行性办法就是提高财务管理和控制的水平。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影响下,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应该充分结合,财务人员的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推动企业的发展。因为财务人员的转型,带动企业管理会计的升级,不仅提高企业预算水平还能够促进企业的核算、经营活动以及业务之间的相互融合,因此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不管是从深层次的含义还是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来说,企业财务人员转型为管理会计人员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升级

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只有对财务管理进行创新,并且有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步。所以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转型要持有支持的态度,才能保证财务人员从根本上进行管理会计人才转型彻底的模式,也才能够提高企业会计管理的水平。财务人员的转型是推动管理会计的整个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地进行会计的工作以及管理水平的升级,最终的影响结果就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财务数据。

(三)有利于创新财务管理工作模式、转变财务工作的重心

一直以来财务工作的重心都是财务核算为基础开展财务工作的,但是这样的方式已经不满足现代经济和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市场的需要,在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的前提下,创新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改变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向和重心,为提高财务管理的能力做准备。所以说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规范工作秩序,最终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促进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保证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财务人员转型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人员转型缺少理论基础,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缓慢

财务人员的转型需要有转型的目标和方向,这样管理者才知道怎样制定具体的财务人员转型的策略,指导财务人员的顺利转型,但是就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来看,与先进的会计理论的差距很大,因为我国对管理会计的了解和认识时间短,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大家对其的重视度不够,因此管理会计的工作发展一直都是落后于财务会计的发展,大家在发展中都认为财务会计对企业的发展很重要,所以国家的管理会计的理论发展不完善,基础薄弱,根本没有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作支撑,因此这制约了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所以说,财务人员的转型缺少理论基础。

(二)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要求体系不完善

会计从业人员是属于技术型的人才,因此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在工作岗位上需要有职业标准和要求,只有满足其中的职位要求,才能进入到相关的职位工作。但是因为对管理会计的制度不完善,所以对管理会计的职业要求体系也就不完善,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在国内也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培训部门,管理会计的发展还是依靠财务会计的标准,这不利于财务人员的转型,因为财务人员的技能与管理会计的技能有差异,使用财务会计的标准会制约管理会计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弱化了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能,不利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计划,因此就急需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会计人才标准。

(三)国家对管理会计的培训投入不足,影响财务会计的转型

就当前的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看,各企业人员应该重视发展管理会计,鼓励财务人员进行转型,但是因为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出现时间短,而且各大院校以及培训机构内,真正研究或者懂得管理会计的人才很少,因此给管理会计人才的培训造成阻碍,财务人员想要改变的时候找不到培训机构给予培训,加上国家的投入少,因此管理会计的人才严重不足,这影响管理会计的队伍的建设,虽然现在学校重视会计课程,但是也都只有财务会计的课程,没有管理会计的课程,因此学生出校门以后从事的会计工作也是缺少管理能力,这一问题也是严重阻碍着财务人员转型到管理会计的工作。

(四)管理会计的考核机制不健全,财务人员的转型缺乏指导性

财务人员的转型应该是在管理者的重视、企业内部的规划以及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管理内容创新的影响下开展的,但是现在企业的一个普遍观点认为财务人员的转型主要依靠的是财务人员自己的学习和适应的能力,经过实践的证明,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现在很少有企业重视管理会计的绩效考核,大都企业也没有管理会计的考核机制,因此财务人员的转型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就缺少监督,这影响财务人员转型的质量和结果,也成为阻碍财务人员转型的重要因素,所以说财务人员的转型缺少指导方向。

三、财务人员转型管理会计的有效策略

(一)加大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的研究,为财务人员转型提供理论基础

要做好财务人员转型管理会计工作,因此大家应该从重视管理会计工作开始,并且要对管理会计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向国际先进的理论学习,并且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最终研究出自己的管理会计的理论,供财务人员转型做基础。国家应该加大科研的投入鼓励有学识、有知识的人才积极学习国外的经验,并且在国内试用,然后总结最终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企业应该依据国家的管理会计的理论,不断地进行创新,并且结合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并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学习管理会计的理论,不断地在发展中进行总结,最终寻找到适合管理会计理论,为财务人员转型提供理论基础。

(二)做好管理会计的职业规划,推进财务人员的转型

财务人员要想转型,首先要清晰地了解管理会计的职责标准,这样才能是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和转型,而不是盲目的开展工作,浪费资源和时间。在企业中应该重视管理会计的职业素质的培养,重视财务人员转型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核,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财务人员指导,结合该岗位的需要,不断地对财务人员考核制度以及管理会计的职业要求进行更改和补充,保证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会计职业标准,推进财务人员的转型。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并加以分析,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实际,因此管理会计人才应该具备管理能力和会计相关的分析、判断的能力,要有敏锐的洞察性,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最终制定实际需要的管理会计职业标准。

(三)完善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监督财务人员的转型过程

财务人员的转型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企业要保证财务人员的转型质量,因此就需要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制定管理会计的绩效考核体系,这样可以引导财务人员的转型,保证财务人员的转型工作的进展。绩效考核的内容可以是专业技能的培训也可以是职业素质,具体包括风险分析能力和抵御措施、团队的沟通能力、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等,这些都是管理会计的工作目标,只有对财务人员进行综合的分析,才能最终得出一个科学的理论,也才能够依据这里结果,评价员工的工作情况,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所以说完善的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能够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帮助财务人员转型。

(四)增加管理会计相关培训工作,为财务人员转型营造环境

要对管理会计工作重视,才能有利于管理会计工作的进展,同时国家应该加大力度对管理会计进行投资,鼓励更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且把相关的成果下放到高校,在高校内,开设专门的管理会计的课程,对高校人才进行培训,同时为了保证管理会计的理论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因此就应该对已经工作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加大对管理会计重要性的宣传,鼓励大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和培训中来,完善师资和设备等一些基础条件,然后加强管理会计专业建设,加大高端人才培养力度,争取通过优秀人员的模范作用带动财务人员整体实现财务人员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房志勇.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及重要性研究[J].中国商论,2017(24)

[2]吴迪.关于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商论,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