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

教育性研究论文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全纳教育思想提出的初衷是为在身心方面有残疾的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教育,将残疾学生吸纳到普通教育体制中,使之接受与普通学生一样的教育,从而获得在未来社会主流群体——普通人群中共存的技能;而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在全纳教育体制中,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但随着全纳教育的发展,其概念内涵也在发展和变化着。首先从教育对象上看,全纳教育的对象从“残疾学生”到“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再到“所有学生”,教育对象的扩大体现了全纳教育更具人性化,更追求民主与平等。其次从教育内涵上看,全纳教育的内涵从“残疾人教育”到“特殊需求教育”,再到“全纳教育”。如用一句话概括,全纳教育就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根据全纳教育的思想,学校教育应反对任何歧视与排斥,给所有学生以公平公正的教育。但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仅因性别不同,在各个教育阶段,男生或女生都会受到“区别对待”,被视为另类,被打入另册。本文试图用全纳教育思想分析学校性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纳的性别教育观”。

二、学校中的性别反全纳现象

1.性别排斥现象

(1)在幼儿园和小学,被罚站、被“隔离”的多数是“调皮捣蛋”的男孩儿。他们不仅被排斥于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而且也少有机会成为“值日生”或“班干部”,其在群体中的声望与影响大受影响。甚至有调查显示,幼儿园中男孩的独立性总体水平低于女孩,并达到极其显著水平。

(2)在学校教育中,男教师被排斥在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队伍之外,而女教师被排斥在学校领导群体之外。虽然时代已进入21世纪,但能够充实到幼儿园和小学的男性教师仍是凤毛麟角,不少学校中70%~80%的教师均为女性。一旦有那么几个男性教师,又很快被提拔到领导岗位,而同等条件下的女教师,则很难得到提拔。在选拔学生干部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担当班级、少先队、团支部和学生会干部的男生越来越多,而女生却越来越少。这种现象的背后是隐性的性别排斥。

(3)在学校性教育中,异性教师被排斥在任课教师之外。学校在安排性教育教师时,往往是让女教师给女生讲课,男教师给男生上课,也许存在已婚女教师给男女生上课的情况,但极少见男教师(无论婚否)给女生上课的情况。在一些调查研究中,研究者也发现,虽然有大部分的学生对性教育教师的性别上持“无所谓”的态度,但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学生选择同性教育,却没有学生主动选择异性教师进行性教育。

2.性别歧视现象

(1)尽管男孩儿从小“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一般,但人们并不放弃希望,认为男孩智力水平较高,属“大器晚成”型,将来定会“睡狮猛醒”,在中学或者大学赶上并超过学习成绩优秀的女生。他们即使大学成绩也平平,也不影响未来成就一番大事业。而女生如果从小学习成绩一般,那不仅会让师长深感失望,而且还可能被讥为“傻子”、“傻大姐”,使人格受辱,心灵受到伤害。

(2)尽管在中学生中发生“早恋”或者说是“交往过密”现象,都是因为男女生“两性相悦”,但对于男生而言,人们的评价最多是“不务正业”、“鸡娃打鸣”,而对于女生,人们可能会认为她是“作风不正”、“品行不端”。有此经历的男生并不会影响今后的人生道路,而女生的声誉却会多一些瑕疵。

正是因为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性别排斥与歧视现象,所以,借鉴全纳教育的理念形成新时代的性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且紧迫。

3.性别教育隔离现象

有研究表明,我国儿童生理和心理成熟程度较过去有较大提前,女孩月经初潮最早为9~10岁,小学高年级学生间,异往过密现象屡见不鲜。这说明性教育的起始阶段应从小学开始。然而在现实中,性教育至少存在三种隔离现象:

(1)学段隔离。多数校长、老师和家长们认为性教育从初中开始即可,对小学生进行性教育不仅没有必要,更有因提前教育而承担唤醒性意识、教唆的风险。

(2)男女隔离。即使在能够进行性教育的学校,目前多数做法仍是男女学生分开授课。

(3)内容隔离。既然性教育的对象是分开的,那么性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男女有别的。

上述性别教育的反全纳现象,使得开展正当的性教育阻力重重,科学的性知识难以普及,开明的性别观念难以推广,青少年在性别问题上的“自主探究”难免会不时遭遇各种性陷阱与性危害。故此,笔者提倡实施全纳性别教育,推广普及全纳的性别教育观。

三、性别教育的全纳教育观

性别教育在全纳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应在以下几方面用全纳精神进行性教育:

1.教育对象的全纳

长期以来,性别教育的对象被局限在青年中,人们普遍认为青春发育以前的少年儿童和成年以后的人没有接受性别教育的必要。然而,人的性别身份、性别角色、性生理和心理变化是伴随一生的事情,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会遇到不同的性问题,因而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有接受性教育、解决自身性别的问题,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满足人生价值的需求。但是根据笔者所理解的“性”及“性别”的概念、内涵,性别教育还应包括对受教育者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性格性情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人性的发育和人格的完善。从广义的性别教育和泛义的性别教育的意义来看,在性别教育活动中,不应存在因年龄、性别和身份等因素而阻碍接受性别教育的现象,即性别教育中不应存在任何形式与程度的排斥现象,性别教育的差别只应存在于因年龄而设置的教育内容的不同。

2.教育者的全纳

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学生需要男女两性教师同时担任教育教学工作。在目前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的性别比严重失衡,女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影响男生和女生的唯一成人性别楷模,单一性别榜样对有效促进男女生的成长是有缺陷的。从教育生态的角度分析,恰当的“性别比”(群体中男女两性的人数比例)会使两性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效益的提高。而教师群体中的“性别比”失衡,可能产生不利的教育后果,即由于女性缺乏男性的坚强勇敢、大度豁达和勇于负责的品质,而使男生个性的发展可能会倾向于女性化。另外,性别教育的教师不应只是同性教师,如果说进行性生理、生殖和生育教育为避免尴尬,可以采取男性教师给男生上课、女性教师给女生上课的办法,那么在社会民主、两性公平、两性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个人完善与社会进步等问题上,教师性别就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阻碍,相反不同性别的特色与优势会使教学更具感召力和影响力。

3.性别教育的公平公正

性教育中每个人都应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教育给男女两性的评价和期待都应一样的具有激励性和发展性,不能因性别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评价,或给予不同的期待。长期以来,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形成了不同的评价与期待模式,因此,要用现代社会学“女性是被造成的”观点替代传统的“女性是天生的”观点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世纪之交的时代转换并不会自动带来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进步,即使是新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和学士学位获得者,如果思想观念不革新,制度与实践的改革也就无从谈起。

笔者认为,在社会观念与社会实践中,只有一种思想对我们“男女携手,共同进步”有积极意义,那就是“公平公正”。只有抱定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放松,做全面系统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正确认识男女的真实面貌,才能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也只有公平公正的性教育才能培养出“身异心同”的社会人——无论男女,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正常的情感态度、豁达的胸怀、达观的性格和坚毅的意志。教育要做的不是改造性别,也不应刻意强化性别特征,而应将两性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共同向着“人”的本质与真谛迈进。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黄志成.全纳教育: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3]徐文勇.不同地区的学校性健康教育研究——以北京回民中学和宣威民族中学为例[D]∥新世纪中国大学生(文科学士)毕业论文精选精评.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

[4]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25~574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性失业;教育经济学视角;教育社会学视角

教育性失业(知识性失业)是教育身份功能过度膨胀而走向反面的恶果。教育性失业、文凭贬值、文凭病、泡沫教育、人才高消费、“教育过剩”、“过度教育”等提法,所指的基本上都是同一种现象,即相对于历史上的较高水平,学历的含金量减少,高学历者面临就业困境,现实无法满足其原先接受教育的期望(高收人和高地位)。简而言之,教育性失业(educatedunemployment)或文凭贬值指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教育性失业”直接导致教育正向功能的衰减,这是在许多发达国家甚至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发生过并仍时时出现的情况。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失业人群中出现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越来越多。

“教育性失业”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受过教育乃至高学历的人大量失业。二是受过专业教育的人不能学以致用或大材小用、高能低就,不得不从事那些技术水平和收入都低于他们当初预期达到的水平的工作,“学校培养的似乎是徒有许多证书,却极少具备与工作明确相关的本领的人。事实上,将近半数的美国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同他们所学的专业毫无关系”。日本的情况尤为严重,不但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不好找工作,连处于顶层的“学历贵族”也遭遇到某种失落。

至于中国目前的学历情势,常常有报道说,大学生就业难,很多本科、硕士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失业人群呈现向高学历者蔓延的趋势。的确,仅就2003年来看,这是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上一年增加30%,而相应的社会需求的增长则与往年持平。广州2003年毕业生招聘会需求人员总计6300多人,进场者达到30000多人。甚至有报道说高学历者纷纷“下嫁”中小学,如北京一中招聘教师,30名毕业研究生纷至沓来,其中一人是北京大学考古系的博土,应聘到该校实验部小学一年级教拼音,结果因试讲没通过而被刷掉了。于是有人就此宣称“中国知识失业时代已经来临”。但我们认为,对这种现象应全面观察和分析,不可简单下结论。许多大学生的失业不是真正的失业,象有人所列举出的国内知识型失业的几种表现(专业结构性失业、专业过热性失业、学历性失业、行业性失业、区域性失业和主动性失业)都具有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与发达国家所出现的那种较典型的知识性失业差别甚大,不可一概而论。不能把“就业压力”与文凭贬值相混淆,局部的供过于求并不表明整体教育水平已经很高,因为我国整个国民的教育素质仍然很低。部分大学生“知识失业”是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深化过程中(整体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当然要引起重视,但不可危言耸听,重要的是找出其特殊性及其原因。为什么会出现“教育性失业”现象?换句话说,文凭何以贬值?一般人常常将其归因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认为这是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不可避免的产物。然而这个推论过于简单。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令许多研究者困惑不已。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社会学这两个角度去考察。

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看,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教育供给的过激增长,即随着大学入学率的飙升,大学毕业生一下子大批量地涌进劳动力市场,使得市场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这些高学历者,“当市面上有更多的学历角逐少数的职业时,它也象钱币一样,会发生通货膨胀现象”。但这种膨胀往往不是绝对膨胀,而是相对膨胀,也就是说人才是相对过剩,不是绝对过剩。展开来说,当个人教育成本较低而个人教育收益较高时,人们就会大量地去追求学历,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趋旺,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市场上高学历者甚为走俏。但后来由于教育扩张、供大于求,低层次工作所要求的教育资格上升,高学历劳动者只好受雇于过去曾由低学历者从事的职业,去干知识、技术含量甚低的活,所得薪酬自然就低。此时文凭身份的含金量相对原先期望而言就等于是贬值了。另外,文凭身份的“行情”也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所处的阶段有关。希腊经济学家萨卡洛普洛斯在对世界上五六十个国家的教育收益率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人力资本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属于较为有利的投资形式,而在经济发达国家则并非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有利可图。就教育发展水平这方面来说,教育产生经济功能的一个条件是教育的普及,超过这一限度,教育的经济贡献并不显著。当教育培养高规格人才的数量过多、超过社会发展的需求时,就会引发一场“文凭危机”。弗里曼在《过度教育的美国人》一书中,把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文凭病的原因归结于“教育过度”,即教育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当战前日本的大学升学率低于10%时,大学毕业生很受欢迎,容易找到好工作;1969年以后,当大学升学率达到21.4%时,在25~29岁的男性大学毕业生就业人员中,就有22%的人从事贩卖业的工作(过去只有初高中毕业生才愿意干这种活)。日本大学生的身价普遍降低了,除非毕业于名牌大学,否则很难找到好工作。目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刚刚处于兴旺初期,因而文凭的价值正在上升,贬值现象虽存在,但尚未演变为普遍的、全局性和严重的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文凭贬值或“知识性失业”的原因有其特殊性:一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过急过量;二是社会就业结构过于僵化而无法充分吸纳新的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力;三是大学毕业生的观念问题,往往只盯着官场或国营大企业,不愿进入一般的事业单位或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就更别提了。例如,2003年中央和国家机关计划招考公务员5400人,报考比例高达20比1,其中绝大部分为应届毕业生。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外部性;外部性教育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各行各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促进个人全方位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教育正外部性的众多影响之一,然而教育外部性也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使用无法达到帕雷托最优,影响到国家对教育补贴的政策,以及个人对教育的投资。因此理清教育外部性的界定及性质,分析其影响,找出适用于教育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对于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更好地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具有巨大的价值。

一、教育外部性的界定

外部性是任何经济学家无法回避的问题,最初由马歇尔在1890年《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性的概念,经过庇古、科斯等人的批判补充,外部性理论在1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外延也不断得到扩充,为解释和解决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纵观众多经济学家对外部性概念的界定,无非从两个角度:一是从外部性产生主体的角度来定义;二是从外部性接受主体的角度来定义。前者代表性的定义首当推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定义:“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第二类如兰德尔的定义:“外部性是用来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在对外部性的研究中,大多采用第一种定义。

教育外部性是外部性外延发展的产物,与医学外部性、思想政治外部性、政府行为外部性等一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样影响着人们的教育理念。弗里德曼对教育的外部性作了经典性的阐述:如果大多数公民没有一个最低限度的文化和知识,也不广泛地接受一些共同的价值准则,稳定而民主的社会就不可能存在。而教育对文化知识和价值准则这两个方面,均会做出贡献。儿童受到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自己或者家长,而且社会上其他成员也会从中得到好处。由于无法识别受到利益的具体个人(或家庭),所以不能向他们索取劳务的报酬,因此,存在相当大的“邻近影响”。卢卡斯则从经济学角度论述到:当某一劳动者接受教育后,本人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会提高,同时通过“潜移默化”,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率会提高,但他并不因此获得额外报酬。同样中国学者对于教育外部性也作了类似的论述:王善迈把教育的产品属性定为教育具有巨大外部效益。一个人接受了教育,不仅受教育者可以获得经济的、非经济的效益,同时社会也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与非经济效益。从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看,教育是不可“排除”的。因此,从整体上说,教育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范先佐认为:教育几乎是完全的“免费午餐”,致使教育部门缺乏自身.的发展动力,收益几乎全部外在化了。袁志刚认为:教育的外部性就是“其社会收益大于个人收益”。袁连生认为:“教育的间接消费效用,是教育的外部产出或外部效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的外部性则具有如下性质:教育的举办和产出除了达到国家和个人的教育目的外,还会给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带来经济、非经济的影响,但教育却不能向受影响社会团体和个人给予直接补偿或不必要补偿。

二、教育外部性的分类

第一,根据教育外部性的影响效果划分为教育正外部性和教育负外部性。关于教育的正外部性显而易见,如一所高校校址的选择会给学校所在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促进学校周围学习体育用品、饮食、娱乐、服装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不仅仅解决当地居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还可提高所在社区的文化底蕴,提高其居民的素质和精神生活质量。近年来,教育的负外部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以文凭热引起的假文凭泛滥和社会风气败坏;以大学生就业困难所造成的社会负担,城乡教育差距拉大造成的教育不公平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不公平,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学生的暴力事件,如2002年的马加爵事件,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并引发民众对高等教育的忧虑。

第二,根据教育外部性的时空划分为教育代内外部性和教育代际外部性。通常的外部性是一种时间概念,主要是静态层面上考虑资源是否合理配置,即指代内外部性问题;而代际外部性问题从动态层面上解决人类代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这种分类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的代内外部性主要关注教育外部性影响的范围,指对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而教育代际外部性则主要指教育的长远影响,即指教育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的长远影响。在空间纬度上,教育的外部性可分为:农村教育外部性、城市(镇)教育外部性;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外部性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外部性;中国东部的教育外部性、中国西部的教育外部性等等。

第三,根据教育外部性的主客体划分为作为生产者和作为消费者的教育外部性。从教育整体上讲,作为教育成果的合格毕业生是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的教育产品,作为生产领域的教育,它就是作为生产者的教育外部性。从消费者角度也可划分不同类型、层次、属性教育的外部性,即包括基础教育外部性、职业教育外部性、成人教育外部性;义务教育外部性和非义务教育外部性;初等教育外部性、中等教育外部性、高等教育外部性;个人外部性和政府外部性。个人消费教育所带来的外部性影响范围涉及到个人发展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对社会其他人生活的影响。另外教育外部性影响的客体既可以是生产者,如毕业生所在工厂、公司等,也可以是消费者,如受教育者所引发的消费潮流,对其他消费者的影响。

第四,根据教育外部性产生的前提和根源可划分为竞争和垄断下的教育外部性、制度教育外部性和技术教育外部性。根据教育外部性产生的前提,可以划分为竞争条件下的外部性和垄断条件下的外部性。在教育领域,这种划分首先要考虑教育在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大环境下的产品属性问题。教育产品是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或者属于准公共产品,需要根据教育产品提供的方式来判断。如果教育产品由政府提供且个人消费不需要购买,如基础教育中的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国防教育等,这时的教育产品就是公共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教育产品是在垄断的条件下产生的,其教育的外部性产生的条件也是垄断。作为补充的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以及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如果不是被免费提供,个人像购买私人物品一样负担教育费用,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私人产品,而不管其提供主体是政府还是市场,这时的教育产品具有竞争性,其产生的外部性的前提条件是竞争。但这种划分不是完全的,教育产品的属性整体来说为准公共产品,其外部性产生的条件也是复杂多样的。

根据教育外部性产生的根源,可以分为制度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教育举办的本身要依靠教育制度来维持,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一种制度的存在,会影响到其他制度的运行;另外制度的改革,即教育制度的改革,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变动,这种影响显而易见,不需赘述。而技术性的教育外部性,更多体现在教育产品上,也就是毕业生个人素质提高带来的外部效应,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高校产学研的结合,其研究成果的外部性就是技术外部性。第五,根据教育外部性的状态划分为教育单向外部性和教育交互外部性。教育外部性根据影响传递的方向可分为,教育单向的外部性和教育交互的外部性。单向的教育外部性指教育对其他团体及个人的外部影响,如一所大学对所在社区的外部性影响,而交互的教育外部性正如一所以城市名命名的大学和所在的城市之间的交互影响,两者有共同的利益关系那样,影响力是交互的。如一个城市经济发达则成为学生选择这所城市大学的潜在影响因素(从就业前景上看),同时如城市大学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也将会成为城市的象征。另外,根据教育外部性的影响状态,分为稳定的教育外部性和不稳定的教育外部性。稳定的教育外部性是人们通常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外部性最主要的方面。而不稳定的教育外部性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教育过程中的偶然事件,二是教育研究成果中所带来的技术性教育外部性,这在高等教育领域里尤为明显。

三、教育外部性的特性

教育外部性除了具备外部性的一般特性,如传递不通过价格机制、引起他人成本的减少或效用的降低、外部效应与个人收益的不可分割性外,它还具有本身特有的性质。

第一,教育外部性具有正向性。教育同时具备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但是总体来说其正外部性的作用和影响大于其负外部性,这与教育本身的性质和功能相关。教育(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国家举办教育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素质,促进个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促进国家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教育事业对于受教育者个人以及整个国家来说是一项积极的、意义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事业。教育外部性的实质是教育功能的体现,从教育的性质和功能上讲,教育的正外部性是人们和国家期望的,也是应有的主流。从另一方面讲,教育负外部性的体现大多与教育发展本身的不足相关,解决教育本身发展中的不足,就能较好地减少其负外部性的影响,如教育从文凭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假文凭就会失去市场;合理调整高等教育发展结构和提高其教育质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会得到缓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公平,会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随着教育的完善发展,教育的负外部性被限定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其负外部性的影响也就会被统筹在正外部性之下。

第二,教育外部性具有多样性。教育的外部性因教育在级别、类型、性质、区域等方面上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别,体现其内部多样性。如在教育级别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外部性依次减弱。在教育类型上,教育产业涵盖不同层次,它们有着不同的外部性特征。一般来说,教育产业的外部性小,如教育核心产业中的职业教育外部性相对较小。在教育区域上,一个地区投资教育,因为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其他地区也能受益,这就是教育投资的外部性。一般而言,在同一地区,城市级别越低,教育投资的外部性就越大,也即乡镇教育投资的正外部性一般要大于县城的,县城的要大于省辖市的,省辖市的要大于省会城市的,这是因为,贫困农村和乡镇的教育投资越多,教育质量越高,受教育的人向城市级别高的地方流动的可能性越大,而城市级别高的人员向城市级别低,特别是乡镇或农村流动的可能性很小。同样道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教育的外部性大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现在谈论教师教育的热点是两个问题:一是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转变,即逐步取消中等师范学校,小学教师由师范专科学校培养;二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即除了师范院校培养中学教师外,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也可以培养教师。对这两种转变,有人赞成,有人保留意见,虽说不上反对,但认为现在还不到时候。我想就这两个问题发表点看法。

一、历史的经验

众所周知,教育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有培养下一代活动的教育存在。但是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现在大家愿意把它称为教师教育,包括了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对此本文不作论述)则是近代以来的事。大家公认的第一批师范教育机构是法国拉萨尔(LaSalle)于1681年在兰斯(Rheims)创办的教师训练机构,1695年德国法兰克(A.H.Francke)于哈雷(Halle)创办的教员养成所,以及德、奥各地出现的短期师资培训机构。至今不过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普及义务教育的提出和发展,师范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早期师范教育的特征是:一是水平较低,往往是初等教育毕业以后经过短期培训就去担任小学教师;二是专业性不强,由于教育学、心理学还不发达,因而教师缺乏专业性培养。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义务教育的延长,欧美一些国家的师范学校陆续升格为师范学院。20世纪50年代以后,许多发达国家的师范学院或并入综合大学,或自身扩大为综合大学。从此,师范教育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有的研究工作者把世界师范教育绝然分开为两种类型,即封闭型和开放型,或者如英国詹姆斯·波特报告(JamesReport)中所称的“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其实教师这行业从来就不是封闭的。由于以往教师的专业性不强,几乎任何高等学校的毕业生都可以当教师。所以重视教师工作的发达国家都设有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通过考试等方法来认定教师资格。即使如前苏联以定向型为主,有师范教育体系,但仍有15%左右的教师由综合大学培养。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师,大多数国家都是在综合大学培养。例如法国,师范学院主要培养小学教师,中学教师资格主要由综合大学毕业生通过教师会考而获得。

由此可知,教师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是必然的趋势。分析一下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师范学院向综合大学转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师水平的提高,师范学院历来学术水平较低,已经不适应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需要;二是教师在数量上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不需要设立专门的师范学院来培养;三是二次大战以后大批复员军人涌入高等学校,许多师范学院由此而扩大为州立大学。其实师范学院依然存在,不过是存在于综合大学之中,有的称为教育学院。西方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培养两个层次的教师:一是本科生,培养小学、初中教师;二是接受其他学系的毕业生,经过一二年的教师教育专业训练,培养为高中教师。

从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教师教育的水平是由低到高发展的,教师的专业性也是逐步提高的。与其他职业不同,不是一开始就是高水平的。但是进入20世纪后半叶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程度在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也在提高。

(2)教师教育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是历史的必然,是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水平提高的标志。

(3)高中阶段的教师的培养始终是以开放型为主。即使设有专门师范学院的国家,也不是全部高中教师由师范学院培养。

(4)教师教育的转型的实质不是培养形式的变化,而是水平的提高。

二、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师范教育产生得很晚,如果从盛宣怀于1897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算起,至今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应该说,我国师范教育虽然起步晚,但起点并不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中就有师范学堂和师范馆;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已是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癸卯学制则把师范学堂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前者属于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后者属于高等师范学校,培养中学教师。1902年又在京师大学堂内创立师范馆,招收科举时的举人、贡生、廪生、监生和中学堂毕业生,修学3年,毕业后择其优异者给予中小学堂教习文凭。以后至辛亥革命前,几乎各省都办起了师范学堂,有的办了优级师范学堂,有的办了两级师范学堂。癸卯学制规定在初级师范学堂内可设简易科,以解决当时初等小学堂教师的急需。至1949年,全国有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12所,在校师范生1.2万人;中等师范学校610所,在校师范生15.2万人。全国院系调整以后,向苏联学习,师范教育实行三级制,即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小学教师;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至三年,培养初中教师;高等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四年,培养高中教师。在职教师进修,小学教师有各县设的教师进修学校,初中教师有各地区、市设的教育学院,高中教师则有各省的教育学院。这个系统50年来培养了千百万名教师,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系统50年如一日,没有多大变化,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首先,这个系统设定的培养教师的目标就是低水平的。特别是小学教师的资格设定在中等教育水平上,初中教师定位在专科水平上,在世界范围内是偏低的。特别是第二次大战后,各国教师教育都逐步升格,小学教师一般都在专科以上水平,中学教师,包括初中教师都在大学本科以上水平。我国教师水准定位较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国基础教育的人口基数大,要在短期内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师的缺口太大,教师水准定位低一些容易达到合格的标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要逐步调整,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有必要也有可能把教师的水准调高,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

其次,师范教育的课程内容陈旧,培养模式落后。20世纪后50年是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50年。有的学者认为,人类知识总和的90%是在这50年内创造的。但是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50年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对培养教师至关重要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几十年来也有很大的突破,但很少反映到师范院校的课程之中。

第三,师范教育在我国不能说不重视,历次教育决定中都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教育部(国家教委)也召开过多次师范教育会议,但是对师范教育的认识却有偏差。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师范教育是低水平的,只要能把中小学教科书中的内容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另一种观点是教师没有什么专业性,任何有知识的人都可以当教师。由于有这两种观点,长期以来对师范教育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投入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在师范院校中存在着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就是对师范教育认识不同的反映。从1958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就提出向综合大学看齐的口号,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对向综合大学看齐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有的人确想摘掉师范的帽子,把师大办成综合大学。但按我的理解,绝大多数师大的教师并不是不想培养教师,而是想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我国虽有培养教师的独立师范教育系统,但历来都不排除综合大学的毕业生当教师。“”以前,许多北大毕业生进入了中学教师队伍中。于是社会上就有一种舆论,认为北大的毕业生有后劲,即是说,开始的时候师大的毕业生教得好,因为他们懂得教学方法,但几年以后,北大的毕业生摸索到教学方法以后会教得更好,因为学科知识比师大毕业生学得多学得扎实。师大的老师就不服气。有人就说,由于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优秀青年不愿报考师范,师大新生的录取分数线比北大要低50到100分;同样都是四年学制,但师大学生需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过去叫教材教法),还要教育实习,当然学的学科知识就没有北大的多。与此同时,师范院校在高等院校中的地位不高,科研、经费等都得不到领导部门的支持,师范大学的广大教师有一种不服气又自卑的心态。于是向综?洗笱Э雌氲玫叫矶嘟淌Φ闹С帧N嗽谘Э浦渡媳雀叩停淌逃淖ㄒ悼纬毯脱盗繁谎顾醯阶畹偷悖逃迪坝伞拔母铩鼻暗?2周压缩到现在的6周。可以说,今天我国的师范教育,学术性、师范性都不高。让这样的师资水平在21世纪里来推进素质教育,不是缘木求鱼又是什么?当然不排除广大教师都在勤奋工作,为素质教育做贡献,而且不少教师做出了成绩。但从整个国家的教师队伍的总体来讲,不是说没有问题的。

三、几点建议

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表现在:

(1)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了比较稳固的基础教育基础,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要求,迫切要求师资水平的提高。

(2)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已经基本上得到满足,已经有条件来调整教师教育的结构。

(3)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长,人民生活进入了小康社会,已经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来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准,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有这样的迫切需要,也有这样的可能。

(4)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招也为教师教育的调整创造了条件。

因此,教师教育要抓住当前的机遇,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提高对教师教育的认识。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教师为先。没有一支合格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都是一句空话。教师是一行专业,不是有知识的人都能当好教师。不能用50年以前的眼光来看教师教育。由于50多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进步,教师的专业是知识增长得最快的专业之一。有了这种认识,才能真正把教师教育摆在应有地位。

第二,稳步地将三级师范转变为二级师范。这种转变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先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有些地区,如北京、上海等现代化城市,可以一步到位,小学教师也由大学本科生担任。但即使是这些城市,也不是所有教师都一步到位。有的同志主张保留中师的模式,不要取消中师,因为中师比较重视师范性,培养的师范生受小学的欢迎。这不是理由。小学教师由师专或师院来培养,不能改变它的性质,只是提高他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师专和师院要单独设立小学教育专业,要充分考虑到小学教师的特点,吸收中师培养模式的优点,而不是用原来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和模式来培养小学教师。

第三,开放型的教师教育,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有利于利用一切高等教育资源。事实上,综合大学文理科的毕业生不可能全部去从事科研工作,长期以来都有一部分进入教师队伍。但是过去没有明确他们也有培养教师的任务,因而他们不重视教师的专业训练。20世纪50年代综合大学曾经设有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不知是哪一年取消的。今后应该在综合大学中恢复教育专业课程,才能有资格培养教师。

教师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许多师范学院的领导感到一种压力或者困惑,不明确师范教育要向何处去。其实转型的最本质的特征,不是培养机构的转变或者培养模式的变化,而是质量的提高。这对师范院校是一种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深入改革,努力提高培养质量。教师教育既要加强学术性,又要加强师范性。50年代后期北京师大和华东师大都实行过五年制,应该恢复。使学科专业学习能与综合大学的水平拉齐,教育专业训练能加强,特别要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至少要有三个月的时间。延长学习年限,就有一个工资待遇问题,这可以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而改善。

第四,要改革现有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可以设主修和辅修,鼓励学生跨系科选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今天的教师既要在所教的学科上有深厚的基础,又要了解更宽广的知识领域。要改革和完善教育学科课程,设立多门选修课,把最新的教育理论介绍给学生。要让学生早日接触孩子,这对于培养他们的专业思想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帮助。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师专业是一种应用专业,要多用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解决教育问题的实际能力。要用信息化来带动教师教育的现代化。

第五,尽快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开放型的教师教育就要有资格证书保证。教师是一行专业,就不是任何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能够担任,只有经过教育专业训练,考检合格者才能有教师资格。这也是确保教师崇高地位的保证。

第六,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结合起来。现在职前培养是由师范院校担任,在职培训是由教育学院承担。虽然师范院校大多设有成人高校,为在职教师提供进修机会,但都是学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仍是职前培养,真正在职继续教育却很少。教育学院本来是提供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但也在办学历教育。完全把事情弄颠倒了。教师在职进修主要是在原有水平上提高,或者为了知识更新,或者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但是,从现有的人力物力条件来看,教育学院却不如师范院校,因而大多数教育学院事实上承担不了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的任务。应该把教育学院并入师范院校,实行职前和在职教育的统一。目前是管理体制阻碍着这种合并。

第七,重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4次会议通过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这是为中小学教师专门设立的研究生学位,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招生4年来,专业逐年增加,现在已涵盖中学所有学科,将来在适当时候还将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00年已录取7478人,我们计划在“十五”期间,授予学位能突破5万名。这件工作需要得到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支持。有些地方和学校支持不力,他们怕影响学校工作,不愿意送骨干教师出去学习,这是一种近视的看法,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目前,国内外学者虽然没有形成对“心理弹性”概念的统一认识,但却基本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从个体发展结果的角度界定,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遭遇严重挫折和威胁的情境下,仍能获得适应和发展良好结果的心理现象。二是将心理弹性视为个体所具有的能力或素质,指“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三是侧重于动态理解的过程性界定,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在这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中,过程性界定实质上包括了前两种观点的核心内容,强调了个体的良好适应能力和发展变化的结果,其同时描述了危险性特征和保护性特征之间的动态性。国内外的很多研究都是基于这种概念界定基础上进行的。

二、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

国外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心理弹性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中介作用的是与‘危险性因素’相对的内外部‘保护性因素’”。那些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受伤害或导致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都可以称为危险性因素。而保护性因素则是指能减轻不利处境中的个体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各种因素,其中包括个体性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如:儿童的个体因素有智力水平较高、社会技能高、有内控制力、有吸引力、计划能力强、对心理弹性能自我界定、对经历的“认知—情感”加工好等;家庭因素有父母关系和谐、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支持型的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良好;社会性因素则有社会支持网络(亲戚、社会团体的物质和情感支持)、成功的学校经验。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更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揭示了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体现了外在环境、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的交互作用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后的研究可能还需要注重从学科融合、交叉的视角,开展多维度的研究,要注重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更要注重文化背景对个体心理弹性建构与发展的影响,要注重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生态性、系统性研究。

三、心理弹性的测评以及干预研究

随着心理弹性研究的逐步深入,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向和方法也由早期的质性研究、个案法、访谈法等转变为以量化评估研究、实验研究为主。比如运用成熟的已有量表、问卷进行测查,或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采用经验效标法、因素分析法等编制新的心理弹性量表、问卷进行调查。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量表和问卷有:CD-ResilienceScale,加利福尼亚健康儿童问卷中的学生心理弹性问卷,黄希庭等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弹性量表,胡月琴和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徐家华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弹性问卷等。随着心理弹性研究的进展,许多具体措施也在研究结果的指导下应用于实践。与传统的旨在改善危险性因素不同,许多干预工作对个体自身和个体所在环境中那些发展性、保护性的资源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如生活技能训练是一项以学校班级为单位,目的在于帮助提高青少年的一般生活技能和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训练。通过示范、角色扮演、行为家庭作业等活动,以发展与提高个体的自尊、人际交往等有关的认知行为技能以及减少焦虑。国内的学者也开展了一些心理弹性的训练和干预研究。如滕秀杰设计了以认知行为为导向的心理弹性团体辅导方案,实验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显著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并具有一定的长期效果”。曾红以农业院校学生为被试,开展了相应的心理弹性训练,发现“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效果显著”。还有学者研究认为个体的心理弹性系数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可以通过后天培训,增强个体的心理弹性系数。建构和扩充动态内在因素的对于提升个体心理弹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心理弹性研究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心理弹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探索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使逆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最小化,使个体的适应和成长最大化,这一目的是与心理健康教育殊途同归的。如何有效帮助处于生理、心理发展关键期的初中生更好地适应与成长,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题和中心任务。所以充分借鉴心理弹性研究的成果并从中获得启示和参考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心理健康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已有心理弹性研究充分表明,儿童早期和青春期是心理弹性塑造的关键时期。在这些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往往是不稳定的和比较弱的。因此注意避免让个体经历高危事件、减少危险性因素,降低心理弹性损害十分关键。同时,要注重保护性因素的增加和拓展,良好依恋关系的形成和安全感的提升都有利于为心理弹性的发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抓住青春期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要做好学生入学、升学等关键节点的教育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新目标

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强调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的预防、消解与应对,通常是处于一种被动或消极应对的模式。而心理弹性理论则更倾向于注重个体积极心理特质的培养和塑造,如自我效能感、积极情绪、积极评价以及自我调节、意志力等个性品质的养成。这样,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建构学生的乐观认知、体验积极情绪,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个体洞察自我和心理成长的活动,更要成为发现、获取和培养心理弹性的活动,其目标应为帮助个体形成积极个性品质、不断追求个体人格完善、促进个体达到自我的完满状态。

3.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新形式

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以课程、讲座等知识传授形式为主,辅以活动课程和团体心理训练等形式。而心理弹性理论表明,个体的自我体验、调节能力和认知评价能力、个体应对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对于心理弹性的生成与发展密切相关。自我调节和体验能力的增强可以促进学生情绪健康发展,增加他们行为的稳定性和行为的可控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个体的切身体验和主动性、参与性,要以心理训练、团体活动的教育形式为主,尊重和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体验,强调技能的训练和养成。

4.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新力量

心理弹性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个体内部(个体特质)和外部环境(家庭、社会)的保护性因素。具体来讲,构成心理弹性动力系统的有:个体特质系统(自我效能感、问题解决策略、应对方式、心理控制源及心理防御机制)、家庭环境系统(家庭结构、家庭氛围、教养方式、依恋类型等)和社会支持系统(学校生活、师生关系、朋辈交往等)。而目前我国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也号称“三位一体”,但实际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也只有学校教育人员,家庭尤其是父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展示出来。这就需要广大家长真正转变观念,勇于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努力营造温暖融洽的家庭氛围,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成长需求,真正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学校、教师也要给予个体积极关注和关怀,注重促进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从社会层面来说,应当构建关心和保护个体尤其是青少年的氛围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真正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合力。

5.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新重点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重视;书法;教学

Shouldtakethemoraleducationinthecalligraphyteaching

【Abstract】Itiswellknown,whatourcountry’seducationcarryingoutisthe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initiatesthestudentmorality,intelligenceandphysique,US,thefatiguefullscaledevelopment.Themoraleducationtakesfivenurturesthehead,shecontainsinvariousbranchesteaching,thecalligraphyteachingisnotalsoexceptional,shouldwhilecarriesontheknowledgeandskillinstructiontothestudent,becomescarriesononeofeffectivemoraleducationmethodstothestudent.Therefore,paysgreatattentionstudent’sthoughtmoraleducationaswellassentimentinfluencingwiththepersonalcharacterraise,achievesthebooktobepossibletocarrytheskilltoeverywherealongtheroad,stressedthatthepenisneedingthehearttobepositive,achievesthecalligraphyandthemoraleducation,thebookskillandthemoralbehaviorishighlyharmoniousunifies,realizestheeducationmoraleducationeffectisdiligentlysuspendsinfrontofacalligraphypedagogue'sbigtopicandthehonorablemission.

【Keywords】Moraleducation;Education;Value;Calligraphy;Teaching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推行的是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她蕴含于各科的教学之中,书法的教学亦不例外,应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成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之一。因此,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做到书可载艺更要载道,强调笔正需心正,达到书法与德育、书艺与人品的高度和谐统一,努力实现教育的德育功效是摆在书法教育者面前的一大课题和光荣使命。

1书法教学蕴涵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高雅艺术,是中华文明的具体体现,她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聪明才智,书法作为东方艺术的代表以其耀眼的光芒向世人展示着她的风采:线条曲直适宜、纵横有度,间架结构疏密自如、黑白照应,章法气脉贯通、浑然一体,把汉字的形体美、线条美、结构美、空间美、意境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书法艺术这难以抗拒的魅力,使得书法艺术不仅在国内拥有众多痴迷的爱好者,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远在唐朝就吸引了许多的日本人、朝鲜人到中国学习书法艺术,中国书法家的作品也在许多国家广为流传,深刻地影响着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近现代不少西方绘画大师还从中国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艺术素养,创造和发展现代绘画,他们称中国的书法是“伟大的抽象”。难怪世界画坛巨匠毕加索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我一定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我要用笔来书写我的情感”。可见书法艺术既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如今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日本、韩国、东南亚这一被称为"中华文化圈"的地区,专门研究书法的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数不胜数。因此在书法教学中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正是由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和民族的文化精神孕育和创造出了书法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并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无数人的艰辛努力才使这一艺术傲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继承和弘扬书法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是每个炎皇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紧迫感,提高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和信心。

书法教学饱含品德情操的哲理精髓在浩瀚的书法艺术发展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书体不同、风格迥异、高风亮节、品学兼优的书法大家,在书法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这些书法家以及对他们作品的介绍,这些书家的生评和作品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情操教育的活教材。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一身正气、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不惧权贵,最终以身殉职。而颜字的豁达大度、气宇轩昂、浑厚有力正是其高尚品德和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南宋民族英雄岳飞书写的《出师表》,整幅作品中无不充盈着民族的浩然正气,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以神为精魄、以心为筋骨”,抗敌御侮、保家为国的赤子之情,以及受命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国家存亡之间决心独撑危局、力挽狂澜的坚定信念。伟大领袖主席以天下为已任,敢于“主天下沉浮”,其书作才会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奔放。通过对书家及书家作品的介绍,使学生经常沉浸在书法作品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意境中,从而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他们的心灵。在书法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向学生渗透品德情操教育,进行德育熏陶,对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党员;经常性教育;思考

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提高党员经常性教育的质量,增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抓好党员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笔者试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新时期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不论是从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还是从应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复杂而艰巨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来看,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从国际环境

当前,国际局势继续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仍是当今国际格局演变的两大主要趋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给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带来了一些国际性因素。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矛盾错综复杂,竞争异常激烈,世界仍很不太平;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有所增加;西方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将长期存在。另外,西方不健康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腐朽生活方式乘虚而人,千方百计地影响和腐蚀着我们的党员。国际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对广大党员不断进行经常性教育,使我们的党员牢固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使我们党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从国内形势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于体制转换、社会转型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体制不够完善、机制不够规范、法制不够健全、政策不够配套、监督不够到位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和各项改革的深入,各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形成冲击,引发出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开始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非经济领域中来,导致了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行为的产生。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改制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基层干部中仍存在着执法不公、乱收费乱罚款、吃拿卡要和刁难群众的问题,等等。社会上、、吸毒、制黄贩黄等丑恶现象屡禁不绝,有的地方甚至出现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因此,只有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才能保证我们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保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三)党的自身建设

长期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两大历史性课题,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近几年来,我们党的队伍不断壮大,新党员成份发生很大变化,从主流来看,绝大多数党员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但在挑战和考验面前,一些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存在着扭曲和失范的现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也在滋长;有些党员思想空虚,意志衰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有的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党员干部中违法违纪问题仍然存在。据统计,2006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给予党纪处分9万余人,占党员总数1.4%。因此,只有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预防党员干部违纪问题的发生,才能使我们党经受住两个历史性课题的考验。

二、经常性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2006年6月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意见》对党员经常性教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就党员教育的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各级党组织按照要求进行部署,使这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应看到各级党组织在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经常性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发展是第一要务”已经形成普遍共识,而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对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务虚工作,即使忙上半天,没有量化的硬指标,无法立竿见影,看不到成效,因此没有把党员经常性教育摆上党组织的工作议程,未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并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致经常性教育出现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二)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

一方面,从党员队伍结构来看,党员队伍年龄、党龄、工作经历、知识水平差异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但从目前来看,普遍存在教育“一刀切”、“一锅煮”,干部党员与普通党员、老党员与新党员同听一堂课的问题,导致教育内容大而空,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课内容缺乏规划,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没有触及或无法解决基层党员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同时对党的基础知识教育缺乏系统性,导致了一些党员对党的基本知识和历史知识了解和掌握不系统,不牢固,理论素养不高,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教育的载体固定化。渠道单一化。工作效果低效化

教育形式多半停留在我教你听、填鸭式、课堂灌输为主,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远远不能适应党员的实际需要。教育的载体也创新不够,相当数量的工作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开会传达文件精神、读报纸、大家谈的阶段;拉横幅、写标语、出展板等形式也只是“当时轰轰烈烈,过后冷冷清清”,真正产生实效的不多,对党员没有新鲜感、缺乏吸引力,从而导致党员没有自我认同感和归宿感。

(四)管理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教育效果

管理出成果,管理出成效,它是经常性教育正常进行和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当前,虽然基层党组织绝大多数将党员经常性教育列入党建目标管理考评内容,但由于未制定相应的有效约束机制、激励机制,且经常性教育没有直接与组织者和受教育者的利益挂钩,导致双方的积极性不高,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五)教育条件不完善,影响了教育的开展

从教育力量看,一方面师资学科不齐,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师资利用不足,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和闲置。从教育阵地看,县乡党校长期以来投入不足,教学基础设施亟待更新;村级党员活动室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开展。

三、新时期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对策

(一)完善制度,促进经常性教育的深入开展

制度是规范,是依据。党员永葆先进性,既要靠党员加强个人修养,严格“自律”,也要靠建立制度,强调“他律”。因此,各级党组织要把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重视制度建设,确保经常性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

1.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党员经常性教育列人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协同抓党员教育的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建立领导上党课制度,并列入年初党建工作计划及年度党建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以增强领导的责任意识。要建立党员教育工作联系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组织部、纪检会、宣传部、党校、市(县)直机关党工委、财政局等成员单位的职责,加强对党员教育工作的指导和协调。要成立党员经常性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县)委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组织部、纪检机关、宣传部、党校、党史办和财政局等单位组成。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研究制定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政策措施、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教育方案”的落实情况及其效果,注意研究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和成果;办公室要发挥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等职能作用,加强对基层组织经常性教育的信息沟通、经验总结和综合指导,为领导小组当好参谋助手,特别是针对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探索新方法,确保各支部高质量、高标准抓好对党员的党性教育。

2.健全经常性教育管理制度。各基层党组织要根据自身实际和党员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制度。一是建立教育学习日制度。党组织要统筹兼顾,在不影响正常生产和工作的前提下,按照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党员集体教育活动。每周安排1-2个小时,集中组织进行学习教育;没有特殊情况,学习教育日不得更改,不得放弃。同时要求党员做到“六个一”,即每天看一份党报、收看一次新闻联播、每月看一本书、过一次组织生活、每季写一份心得、每半年过一次民主生活会,从而逐步形成讲政治、讲学习、受教育的良好风气。二是建立党员学习学分制,将党员完成学时情况、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情况以及考试情况,赋予一定分值,以百分制累计总分,从而全面、客观地反映党员的学习效果;同时完善党员述学、评学、考学和成果运用制度,把党员评优、岗位安排、职务提拔与述学、评学、考学结果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党员学习的自觉性。三是要建立健全学习笔记、考勤、补课、学习交流和定期检查等制度,在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推广使用《党员活动证》《支部工作手册》和《党员电教工作手册》,指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填写好、使用好和保管好“一证二册”,并定期进行检查,充分发挥“一证二册”的监督作用,将其作为检验和规范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从而推动学习教育活动的深人开展,确保党员及时、长期、有效地接受教育。

3.完善奖惩制度。一个阶段、一项工作结束后,各级党组织要及时进行总结讲评,总结和宣传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党组织给予表彰;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党组织给予批评并限期整改;对那些在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通过召开表彰会、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宣传他们的事迹和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给予恰当的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并在干部的提拔使用、进修深造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那些责任心不强,给工作带来损失的人则应给予批评教育,严重者给予处罚;对在经常性教育中学习效果优秀的党员给予表彰,并结合群众考评,优先评优和提拔重用;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党员集体教育活动的,要给予严肃批评;长期不改的,要按照和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从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健康开展。

(二)拓展内容。实现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和系统化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要求我们要紧跟时代,从实际出发,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不断拓展教育的内容,实现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和系统化,并搞好、搞活这些内容的教育。当前,要注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

1.注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这是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长期任务,也是首要任务。要组织广大党员深人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切实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为准则,转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行动,确保在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上不改变、不犹豫、不动摇,并把坚持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落实在近期目标的具体行动之中。

2.注重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的重要内容。要认真宣传中央的重要精神,引导党员认清国情,把握方向,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党员牢固树立发展观念、把握发展机遇、服务发展大局,努力为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功立业。3.注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突出抓好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教育,并将其贯穿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同时,结合各单位实际,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党员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自觉形成爱岗敬业、严于律己、诚实守信、公道正派、谦逊友善、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道德规范。

4.注重加强和谐理念教育。树立和谐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机关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员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变化加大、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重,这既能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激情,也容易产生各种消极思想和不良情绪。因此,要高度关注党员思想和心理变化,帮助他们有效调节情感和心理,引导他们培养乐观、豁达、宽容的心态,共同建设团结向上、工作有序、关系融洽、充满活力的和谐单位,形成以和谐促发展的局面。

5.注重加强现代科学知识的教育。在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要对党员进行经济、文化、现代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致富技能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党员工作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6.注重加强组织纪律、法律法规教育。通过教育,使共产党员不断增强自己的组织纪律观念,服从党的领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遵守党的纪律,反对和纠正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及极端民主化等现象,摆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始终做到个人服从组织。

(三)改进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关键是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所以,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就要在改进和创新方法上下工夫。

1.要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党员中年轻党员占大多数,朝气蓬勃,好学上进是他们的长处,但又有党龄短、党的基础理论薄弱的弱点,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定型。因此,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必须从党员的特殊性出发,坚持“三个为主”的原则:一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狠抓党的基本知识的灌输,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政治水平和党性修养;二是以抓积极因素为主,大力弘扬先进,大张旗鼓宣扬党风正、工作好、服务意识强的先进党员,以身边人和身边事教育大家;三是以加强党员干部教育为主,以干部党员的良好形象影响和带领普通党员,建设一支组织性强、先锋模范作用好的党员队伍。

2.要坚持遵循规律,超前教育。党风建设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这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事物发展都有规律,党风方面发生问题,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只有把握规律,才能防患于未然。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本单位、本部门所处的环境和承担工作的特点,制定端正党风的具体措施,建立和完善党员八小时内外监督机制,从而快速准确地把握党员的思想动向,抓住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尽可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微杜渐。

3.要坚持区别层次,分级施教。党员有新老之分,又有干群之别,其基本素质不同,经历不同,接触的事物不同,存在的问题不同,思想特点也有差别。因此,必须针对特点,因人施教,区别层次,分级施教;要做到在内容上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提出不同要求。如对新党员,针对“先天不足”、基础较差的特点,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党纪政纪、党的宗旨、党的基本知识等教育为重点,帮助其过好“思想入党关”;对干部党员,要以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八个方面作风”、群众路线、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等教育为重点,督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使他们真正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此外,对于村级党员,主要以加强、党史和党的基本知识、经济知识、法律知识以及致富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增强党性观念和提高致富本领,从而使教育具有针对性,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提高。

4.要坚持形式多样化,增强教育的活力。党员绝大部分是中青年,他们求知欲望高,求新意识强,活泼又好动。因此,对他们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切忌单一地上大课,生硬地满堂灌,而要在形式上要活泼多样,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要倡导党员自主学习,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认真搞好自学。在此基础上,开展“每月一课”干部讲坛活动,即每月邀请一位知名专家、教授来授课,以达到拓宽党员干部的视野,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业、谋发展、促和谐能力的目的。二是运用多媒体讲党课,以新颖、生动、形象,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走出去,把课堂设在革命纪念地,接受现实的党性教育。四是通过网络的互动性,开通音频和视频传输,通过电子信箱、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让广大党员在网上交流和讨论,并从中接受教育。五是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巩固学习效果。组织党员开展“送温暖、献爱心”、“驻村挂户、扶贫帮困”、“双争双创”、“访民情、听民意、帮民富、保民安”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党员在活动过程中既受到具体生动的教育,又通过做好事、办实事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要通过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党员模范日”、有奖知识问答等学习教育方式,或组建宣讲团,寓教于乐学,进乡人村巡演,利用快板、顺口溜、歌谣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变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进一步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

5.强化实践锻炼,增强党员解决问题和驾驭全局能力。组织部门和各单位要把党员下基层锻炼列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挂职、轮岗和选派制度干部到基层、艰苦地区、关键岗位锻炼的制度;把优秀的青年党员送到基层锻炼,使他们把根扎在群众中,在实践中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丰富阅历,提高认识水平、政策水平和创新水平,在实践中增强解决问题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并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

6.严格组织生活,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各基层党委要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议、党小组会和按时上好党课,确保党支部学习的时间、人员和内容的“三落实”;严格党员的教育管理,防止党的活动流于形式。要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党员对照规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查找问题及分析原因,并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逐一分析评议。党支部要根据党员的表现、群众的意见和专题组织生活会的评议情况,对每个党员提出综合评议意见,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有关情况,从而使党员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实践中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开展民主对话,增进双向交流。各级基层党组织应普遍建立谈心对话制,通过经常性地同党员对话,及时向党员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主张,通报单位的政治、经济形势和解决重要问题的方案,使党员对上至国家下至本单位的重大决策充分理解并发表意见。与此同时,对党员反映的具体的实际问题,应以诚待人,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一些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经常性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四)创造条件,为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提供基础保障

新形势下,要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就必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否则,经常性教育就会变成“口号”,效果大减。

1.注重党员教育队伍建设。要按照素质较高、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和专兼职结合的要求,建立由讲师团、党校教师、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先进模范人物和领导干部等组成的党员教育师资队伍,有计划地组织他们深入基层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加强对党员教育队伍的调整,把那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和实际能力较低,不能适应党员教育工作的干部调出去或改做其他工作,同时将政治素质好、文化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有开拓创新的干部充实到党员教育队伍中来,以提高党员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大培训力度,每3年组织基层党务工作者和兼职教师到高等院校和上级党校深造,也可以与知名学府合作办班的形式,让基层党务工作者和兼职教师经常接受水平较高的理论培训、业务培训、宣传技巧培训,进而拓宽视野、激活思路,敢于创新、追求突破,使他们成为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中坚骨干,从而确保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强化教育阵地建设。要把阵地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内容,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建设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服务性阵地,并依托新阵地,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党员经常性教育场所。一是加强市、县、乡三级党校基地建设。在现有教师、教育时间、内容安排的前提下,应投入一笔资金,改善教学设施,加快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和一批现代远程教育活动实践基地建设,实现市、县、乡三级党校联网和县、乡、村三级联网。这样,通过网络教学既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费,又可扩大教育面。二是加强传统教育基地建设。闽西是革命老区,古田会议旧址、新泉整训旧址、苏家坡等都是当年、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的红色土地,也是中国共产党成长与壮大的根据地,也是对党员进行传统教育的珍贵教材和教育资源。因此,要加强传统教育基地建设,发挥红色教育资源的优势,组织党员到古田会议旧址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生动、直观的党性锻炼。三是加强域外基地建设。上级党组织要做好牵线搭桥工作,让偏远地区的党组织与发达地区的党组织结对子,或发动发达地区党组织扶持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党组织。通过加强横向联合,让党员走出去,到挂钩、结对的党组织去参观学习和取经,从而扩大视野,解放思想。同时,要加强机关与乡镇、街道的纵向联系,通过共建活动使党员接受教育。四是建立党员示范教育基地,充分发挥“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优势,拓宽党员的眼界,增强致富带富本领。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8篇

1.大学生道德知行矛盾,价值取向多面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与大学生利益需求的结合显得十分迫切。作为高校道德教育的主体,已经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以及三年高中教育的大学生是一个具有基本是非判断力、可以理性思考与行动的群体,对于社会所倡导、执行的道德观念、公序良俗以及善恶美丑标准等他们知道也大多表示认可,但是,在具体行动中,生活里,却往往自然、习惯的忽略道德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虽然能够知道道德的重要性,理想上也十分注重道德品质,然而平常生活中,学生对道德品质的培养表现出更多的冷漠,甚至心中没有道德的存在。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集体的观念逐渐淡薄,所遵守的行为准则更具有功利性,有些学生在与己有利的情况下,道德二字重如泰山,反之则轻如鸿毛;有些学生则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冠冕堂皇的在道德准则的掩饰下做一些不符合道德的行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应地必然带来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由于市场经济重利原则的影响,淡化了当代大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道德观念,引起了他们对物质利益的盲目追求。

2.道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授课单一

学生不注重道德的培养与学习,高校德育不能与时俱进也是主要原因,还在重复中学,甚至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手段单一,数十年不变,导致高校德育幼儿化,导致大学生十分片面地看待道德教育,以至不能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就业方式增多,学籍管理向开放型转变,德育工作队伍从数量到质量都很难跟上并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因此,如何区分对象、区分层次、因人施教,卓有成效地做好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工作,已经摆到了高校的面前。

3.大学生道德教育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充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不能在德育的内容与形式上创新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人们的思想交流、相互影响在瞬间即可完成。现在,绝大多数大学生上网,但是在网上学习的大学生为数不多。这对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既是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大学生上网的原因基本都是使自己得到休息,得到消遣,基本不用网络来学习,这就表明:在互联网上,大学生道德教育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有所作为。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探索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新途径,也是摆在高校和全社会面前值得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学生德育教育问题的原因浅析

1.德育现状与社会变化息息相关

在社会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经济制度的逐步转型、政治生活的日趋完善、文化环境的快速变化对当代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自己的独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政治判断能力,是新时期德育工作一项严肃而艰巨的任务。

2.大学生自身对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具有选择性接受的特点

个人品德的形成,在于把客观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需要与稳定的行为表现。从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学校德育的过程看,外界的灌输和教育是必要的。但对教育效果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却不是灌输,被教育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接受社会道德的要求。大学生基本都处于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在心理上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觉醒期提前,独立意识增强,民主、参与意识增强,感知能力增强,随之而来是分析理解能力的增强。但是大学生的意志力却普遍在下降,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无论从个体,还是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的道德都表现出层次性和递进性的显著特点。思想道德教育就要针对大学生的自身实际特点,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积极得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3.就业压力大,导致大学生忽视基本道德观念

随着现在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非常迷茫,没有目标,甚至没有理想,那么道德在此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大学生往往更强调个人奋斗,忽视社会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现实,许多大学生认为,在当代社会要取得竞争的胜利,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靠自身的拼搏奋斗。他们不相信权贵而相信自己,不甘做好人,要争做能人,他们敢于毛遂自荐敢为天下先的意识逐步取代了以往害怕“枪打出头鸟”的传统心理。然而面对如此之大的就业压力时,学生们往往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面对现实与理想中的差距,此时,大学生就非常容易把道德抛之脑后,为了减小现实与理想中的差距,许多大学生就不再注意道德了。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人奋斗,把自己凌驾于他人和社会之上,把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个人奋斗的精神十足,但缺乏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道德建设的对策

1.抓好校风建设,发展校园文化

校风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宏观环境,它对广大青年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洁静优雅、健康文明、崇德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人向善、存真、求美。一所学校培养什么素质的人,取决于学校的文化氛围。如何营造这一浓厚氛围呢?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苏霍姆林斯基说,校园应该像伊甸园一样引人入胜,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我们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当代大学生参与感极强,以校园文化为突破口,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2.抓好教风建设,提高教师德育素质

教风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突出表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育有德之人,需要有德之师。教师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教师应当在全社会作公民道德建设的典范。加里宁说:“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教育者不仅要时刻自警,还要时刻想着怎样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

3.丰富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内容以及注重方法途径的创新

(1)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要认真总结以往教育中的经验教训,着力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深入进行“两课”改革,对“两课”进行课程与教材的全面改进。德育内容陈旧老化,缺乏及时更新与调整是我国高校德育有效性差的原因之一。德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始终把握社会与人发展的联结点,把握所处的时代脉搏。知识社会的到来、全球化浪潮的遍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加入WTO,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因此,高校应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全球观念,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

(2)利用网络等现代的、大学生容易接受的途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渴求知识的一代,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以互联网教育为媒体的新的教育方式已为大学生所青睐,必须借助互联网,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正面引导。

【摘要】随着社会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地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概括了当今高校学生德育现状,对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帮助学生使其符合时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道德教育实效性课程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但大学生的道德观也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的冲击,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以及一些我们无法回避的道德困境。在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中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学生处于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养成时期,这个时期是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做好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工作,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道德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

参考文献: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9篇

一、德育应在“践行”上下功夫

实践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思想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恩全集》第3卷,第29、30页)然而,对“知”与“行”的关系及其教育的问题,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有过争议,可概括为“知先于行、知先后行”、“知源于行、行先知后”和“知行合一、知行统一”三种观点;对于知行难易问题有“知难行易”、“知易行难”和“知行亦难亦易”看法。二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提出了“美德可以被教会吗?”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即道德,对道德的认知即会导向对道德的实践(德行)。那么,教给学生“美德”,究竟是指将“有关道德的知识”教给学生呢,还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行”呢?前者是一种知识(事实)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后者是一种行为,德行是一种技艺,技艺的进步需要实践。时值今日,20世纪西方德育理论流派中,有柯尔伯格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行为主义道德理论、威尔逊理性功利主义理论、贝克的反省道德教育理论等。可见,有倾向于认知模式,有倾向于行为模式。

事实上,许多教育家思想家把道德本质看作实践。我国古人要求儿童养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内外整洁”的习惯,青少年时期养成“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品行,长大以后才能做出“治国、平天下”的大绩。这种把远大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儿童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的方法对于今天很有参考价值。清代教育家颜之终身以“实学”、“习行”为教,认为人“修德立业”的过程应是一个“身习学知、身实习之、终身不懈”的过程,因此,无论道德教育还是道德修养都必须着眼于“实学”、“实行”,不能脱离实事实物。陶行知在批判“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唯心主义思想中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并且说明这“并不是否认闻知与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要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陶行知论师范教育》第42、43页)。卢梭认为知善不等于行善,他反对把道德教育理解为向儿童灌输道德成规戒律,反对让儿童记忆空洞抽象的道德概念,以免把儿童训练成伪善的口头谈道德而行为则不道德的人,建议从小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可模仿别人善良的行为。康德、黑格尔也认为道德具有实践性,不能付诸实践的观念,是不能称为道德的观念。杜威在批判传统道德教育时提出:“在道德方面,学校教育中最令人遗憾的缺点是:试图在极端缺乏社会精神的环境中,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制度的成员。”(《学校与社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可以形象地说,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而行为和习惯中又渗透着儿童对于所见所为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

与认识结合

行为习惯─────道德信念

渗透情感

由此看出,道德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真正的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更要通过积极的道德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进入高一级程度。从实际意义上说,“行”比知、情、意更为重要,因为“行”本身是实实在在的道德,而只知不行,只有意愿和体验无行动,则是口头的、肤浅的道德,甚至会变为虚伪的道德。现在有些学生如果从文字上或口头上去检验他所受的德育效果,他会讲得动听,写得精彩,可是观之行动,却是另一套。可见,道德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要寓学于行、躬行践履。只有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理想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信念,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算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这正如学游泳,必要的理论知识或理性认识是前提和基础,但是学游泳(教学)的目的是学会游泳,能游泳并且游得又快又好,这主要通过亲身的学习游泳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因此,实践性道德教育,实质就是主体参与道德教育活动,它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特定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以评价、预测、调控手段来把握现实中的为人处事,当然它也是由一种动机所激励和指引的。

总之,道德行为养成先于对道德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这在古今中外都有成功经验证明。忽略中小学生行为的养成,而只注重讲知识,讲道理,练习书面判断,容易塑造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二、实践性德育课程的设置

如果说认知性道德教育是主体通过观念协调、思想斗争、内省、慎独等进行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活动,是致力于自我完善的“无形道德”,那么,实践性道德教育则是按照这种修养所达到的信念、境界、理想来发展完善自身、他人和社会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有形道德”。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程、政治理论课程,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过去,思想品德教材变动频繁,德育内容无定性。在德育中,有一种“头重脚轻”的现象,即抽象大道理大观念内容较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公德和基本行为规范教育不够,德育未能对学生尤其年龄较小学生直接进行行为指导。导致学生对道德观念可信度降低。

实践性道德教育课程以品德经验为主,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主动参与,并从中发现和获取有关品德知识,并使能力、情感、意志得到训练,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任务,按照各种实践活动项目和特定方式组成的一种课程形态。任何活动,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的,正规的还是非正规的,只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发展有积极作用,都可视为实践性德育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并非追求某种统一的道德认知,而在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参与社会,勇于实践的态度和能力。如爱劳动,通过实践体验,明确劳动的辛苦及其收获,形成一定的劳动态度,继而向行为习惯的转化。

这种活动课程可追溯到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儿童游戏场”,强调给儿童讲故事、做游戏,通过音乐、歌唱等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识。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教育家卢梭非常注重“直接经验”,强调“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1896年,杜威在美国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是学生家长、教师、教育工作者合作的一个团体,以儿童活动为中心,为改造儿童的经验而设计的,称为实验课程。陶行知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目标。体现我国现阶段对人品德素质的要求,即依据社会要求与个体需要相统一的法则,学生原有的品德基础与其新发展水平相统一的原则,研究社会现实生活,培养自律精神,发挥主体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1)日常学习生活中品德践行。如待人接物,遵守作息制度,卫生值日,完成集体委托的任务,参加公益活动等;(2)行为训练,形成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曾拟定“道德习惯纲要”:①把已经开始做的事情做到底;②做工作只能认真,不能马虎;③任何时候不要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也不坐享他人的劳动成果;④帮助老、弱、孤、寡;⑤绝对不容许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而使父母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或增加许多困难;⑥既要考虑自己的快乐、满足和欢娱,同时也必须顾及别人的需要;⑦不隐瞒自己不体面的行为,要有勇气把这些行为直言不讳地告诉你认为需要告诉的人。

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类型。(1)社交活动。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机会,如夏令营、冬令营、访问参观等,在活动中与不同角色地位的成员交往,形成社交意识,掌握人际关系准则,培养社交能力。(2)社会实践。这里主要指道德实践,即人类有目的进行的,用是非善恶等道德观念和准则评价的一切实际的行为活动,它涵盖了人类几乎所有的行为领域,是个人施之他人和社会,社会施之于个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且具有价值意义的活动总和。(3)军训。目的在于增强国防意识,军民感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维护大局等观念。(4)志愿者行动。参加一些公益性的劳动,维护交通秩序,文化市场监督,维护消费者权利,社会治安、扶贫帮困、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助残送暖、抢险救灾。(5)校传统活动。班队活动、晨会(夕会)、演讲辩论、专题讨论、校园文化节。此外,还有勤工俭学、宣传纪念活动、角色扮演、岗位见习、咨询服务等。

实践性德育课程的运作。(1)设立道德问题情境,即由一定物质因素和文化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这是进行实践性德育所必需的前提条件,联系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学生急待关心的问题,联系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2)操作体验。学生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从中进行教育(自我教育),学会社会生活,获得道德健康成长,其行为练习过程为:懂得道理——明确要求——模仿学习——自我检查——反复练习——形成习惯。(3)分析评价。德育活动指标的拟定应便于测评,直观明了,易于掌握,分为他评和自评。(4)结果验证。①道德活动以服从为特征,处于他律水平,②以“仿效”为特征上升为一种有追求的活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以自主为特征,把道德化为内心律令,同义务结合,做到知行统一。

总之,学校德育要实现两个转化,即把社会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又将学生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为,那么,实践性德育课程为品德外化提供实际锻炼机会,同时,学生对一定道德知识的掌握、运用、深化也都依赖于德育实践活动。

三、品德践行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人的品德形成和完善,虽离不开个体主观学习,但更多离不开实践,社会活动和交往给品德提供一个验证和深化的机会,客观物质生活与主观个人认知有机结合,这种结合的一致性历史地、辩证地理解为品德践行。

个体价值。实践的道德可使个体不断改变自身的品德知识结构,丰富道德情感体验,坚定道德意志,表现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一)认知作用。只有在行中,通过行,人才能形成和发展知的能力,获得真理性的标准,使自己原有思想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便是这一道理。为此,德育必须用现实社会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过程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到社会上亲眼去看看,亲耳去听听,再用心去思考,不应与复杂而沸腾的社会绝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学会怎样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革与创新活动,最终成为“社会化的人”。

(二)调控作用。是对自己的品德结构、意识观念、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的主动干预和影响,它是以良心、义务、舆论等为手段,自觉地调控各种道德关系的主体自身活动。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方面的调控。如孟子所说:“见孺子入井而知恻隐”这便是情感调控作用。

(三)评价作用。道德活动主体的自觉、自主、自控,是评价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它分为正确地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其表现:(1)建议——劝告;(2)命令——规定,如助人为乐是你的责任,要求你去助人,遣责那些不愿帮助别人的人等;(3)指导行动。美国道德教育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锻炼和提高,学校制定校外教育大纲,指导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自主自立精神和尊重他人,平衡人际关系的品德修养。

(四)修身作用,也指自律精神。它是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需要与规律为基础的,也是现代社会对于培养现代人素质的教育方法。它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义务(责任)和能力参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各种事务及其决策与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在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速人的现代化。

社会价值。学生实践性品德教育与社会服务需要相结合,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社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一)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性品德教育过程是一个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体道德社会化。人只有将自身具有的理想、信念外化到客观的活动过程、环境因素中,才具有道德意义,它是处理自我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如“手拉手”互助活动,“少年志愿者行动”,在活动中少年儿童懂得了作为一个还不富裕国家的孩子,从小就应学会为社会为国家承担一份责任,感受到祖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助人中体验到服务的快乐,在奉献中培养友爱情趣。实践增强了他们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能力,彼此交往增强了团结协作的能力。实践是学生学习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的课堂。“青年志愿者服务”、“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都以实践活动为基本途径,以培养青少年生存与发展意识和技能训练为内容。其宗旨是引导学生学会生存、自理自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全面提高素质。这些活动是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和立志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整个社会道德风尚好转的途径。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安全教育;事故原因

一、背景

2005年5月2日某某大学一位学生在长江荆江段涉水,不幸滑落深水中,溺水身亡;2009年10月17日和2010年10月5日同一学校又发生两起溺水事故。据调查,这三起学生意外溺水事故都是班里几位同学一起到江边游玩,一时兴起而涉水造成的。2005年11月2日15时许,北京市林业大学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了爆炸起火,一男一女两名研究生在大火中丧生;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栋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200人受伤,其中有中国留学生46人烧伤,11人死亡;2006年1月8日菲律宾马尼拉市北部大学区的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8人被烧死……。这些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反映了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同时,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更有义务和责任确保高校校园的安全,努力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成才和全面发展,在科教兴国、实现创新型国家中做出更大贡献。

二、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共性原因分析

安全科学有三条公理性基本观点,即任何事故都是原因的,任何事故都是由“人”和“物”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频率间存在“三角形”分布规律。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场所及其“物”方面原因可能完全不同。但是,从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中可以发现有三点是共同的,即事故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这三点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根据海因里希(Heinrich)的事故“三角形”理论,这三个共同点间的关系为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可以产生两个结果,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一部分直接导致了事故,一部分又导致了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再引起事故的发生。

三、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的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安全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就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能力都难以令人满意,更谈不上安全习惯。在教职工中也普遍存在学生安全就是治安和消防的片面认识。这种现状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意识到学生安全事关高校全局,没有学生安全,高校校园稳定就失去了基础,而高校的安全稳定对于社会安全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生安全涉及面广,包括健康、饮食、交通、学习、心理、恋爱、校园安全与社会安全等。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也纷繁复杂,有自然方面的,比如地震、海啸、台风、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等等;有社会方面的,比如社会治安、交通、国内社会矛盾和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矛盾与冲突等等;有学校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比如消防隐患、饮食卫生差、教学设施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等等;有家庭和个人方面的,比如家庭经济困难、与家人感情不睦、个人学习压力、升学就业压力、恋爱和婚姻困扰、交友困扰、网络成瘾等问题都可能引发个人安全问题,个人安全问题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群体安全甚至社会安全。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研究和探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任务紧迫而重要,也只有开展好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才能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通过对高校学生事故共性原因的分析,我们得到事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事故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现代安全理念教育

从对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各种伤害事故中,不安全事故只占4%,不安全行为占96%。在所有事故中只有2%是天灾,98%是人祸,由此可见人的意识和行为在日常生产和工作中至关重要。要消除不安全行为,就必须有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态度,需要从思想上、意识上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繁荣和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将“安全第一”、“安全至上”、“安全超越一切”的理论,即“安全第一公理”牢固树立在广大师生心中。“安全第一公理”的实质就是安全高于一切,其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人命关天,把关爱生命,珍惜人生,保护人类从事的一切活动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放在超脱一切的位置。因此,必须加大安全理念教育的力度,在校园中形成一个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树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培养出具有本质安全化的素质的人才。

对广大学生进行现代安全理念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的安全素质,这对于提高其走入社会安全生存具有基础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大学生应具备的安全素质不仅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还包括安全伦理、情感、认知、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水平以及行为准则等。

(二)法制观念教育

作为培养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应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为社会输出的人才应是懂法、守法、执法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从而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特别是要加强大学生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除在法律课、德育课等必修课中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外,在其他课程教学及安全教育中也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如:《宪法》、《刑法》、《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法》、《保密法》、《消防法》、《游行示威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分清犯罪与非罪的界限,了解道德、纪律与法律的关系,明确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并能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和自身的利益和权益,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基础安全文化知识,是指提高大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应具备的安全文化知识。例如,起居安全、一般用电安全、交通安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及避灾和逃生等。这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存素质。二是专业安全文化知识,是指从事各类生产活动和科研活动时所具有的安全文化知识。例如,化工安全技术、矿业安全技术、冶金安全技术、消防安全技术、建筑安全技术、运输安全技术、机械安全技术、科研实验的各类安全防护技术等。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识和安全防范的基本知识,增强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既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也可以在危险时更多地帮助周围的人。

(四)安全防范、自我保护的知识教育

增强学生的安全及防范意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懂得安全防范自救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熟记火警“119”、匪警“110”等报警电话号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或自己、他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或侵害时,要立即想办法报警,如无法报警,要能沉着冷静地寻求自我保护和自我解救的方法。大学生还应懂得一些基本生活常识,如使用灭火器等知识。总之,在校内,学生特别要加强宿舍以防火为重点的安全防范,了解掌握防火、防盗、防骚扰等知识以及防受骗、防食物中毒、防意外事故等常识。更要掌握在校外防抢、防受骗、防流氓滋扰、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事故等常识。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不到偏远地方游玩,出游最好结伴而行。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女生在与异往中,更要注意保护自己。学校在安全教育及日常管理中应经常不断地给学生讲授这些知识,警钟长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及自救的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傅贵,李宣东,李军.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2).

2、田毅,潘洪江,张福喜.高校学生安全工作体系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2007(6).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创造;创造教育;信条

何谓创造教育?这是一个一言难尽的问题。对于创造起码就有几十种不同的看法,对于创造教育,看法可以更多了。

这里,我们从如何达到创造教育的问题人手来讨论何谓创造教育,既表明了对创造教育的一些看法,又提出了实现创造教育的一些原理。

一、智慧重于经验

有知识,有经验,不等于会创造。有知识,有经验,有利于创造,有利于增长智慧。人可以变得日益有知识,学校教育在使得人日益有知识这一点上并不十分困难,难在从变得日益有知识的过程中日益聪明起来。

使年轻人日益有知识和日益聪明起来,这两件事虽密切关联,但是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不同,难易不同,轻重也有所不同。

学了同样知识的人,不一定拥有同样的智慧;教给了学生同样多知识的教师,教给学生的智慧不一定是同样的。

所有的大学都能教给学生知识,但并非所有的大学都能教给学生以智慧。毫无疑问,只有能教给学生以智慧的学校,才实际进行着创造教育。

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知识稍少一点的,智慧并不一定低一点。当我们指出这一事实的时候,强调的不是要给学生以知识,而是强调智慧重于经验,智慧重于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学得知识与学得智慧,可能是同时实现的,也可能缺少了什么。最有可能的是,学得了知识,却并未增长智慧。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恰在帮助学生防止发生这种缺陷。

二、兴趣重于强求

我们十分看重理想的目的,可是,目的不是外生的、外加的。只有生在心灵上、长在心灵上的目的才是实在的目的,或真正的目的。

目的虽非外在的,但可受外部影响。良好的外部影响,有利于学生生长出教育所期待的目的,或者说有利于唤起学生去生长、发展成自己对自己的期待。

目的产生于兴趣和需要,崇高的目的是高级的需要催生的,执着的追求与兴趣爱好是相联的。“欲望和兴趣结合在一起就是表现人类冲动的全部”(赫尔巴特语)。

创造,从实质内容来看是一种心理活动,包括创造认知,更包括创造情感、创造欲望、创造兴趣。创造活动是丰富的心理活动。因而,创造教育,从其实质过程来看,应充实着丰富的心理教育活动。

兴趣启动健康的心理活动,浓厚的兴趣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由兴趣而发展起来的执着和痴迷恰是创造活动所必须的心理品质。因兴趣和执着而废寝忘食,锲而不舍,兴趣引向创造。

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是培养了他们可能生成的执着精神,也可能引导他们发现,当人对某种事物(或某类知识)特别有兴趣的时候,他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能注意到一般人不注意的现象。

需不需要强求、需不需要约束呢?看重兴趣并不是排斥必要的约束、强求,但教育应把兴趣看得更重。需要外在的强求,但最终起作用的是,这种外在强求变成内在强求,变成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和要求。当这成为一种自觉之后,他可能发出新的兴趣,叫做勉强自己钻进去了,品尝到新的味道来了。

当实在是没有兴趣了,甚至讨厌了,还要强求而不转学别的课程或别的专业,那将造成损失,更谈不上创造。

兴趣与先天气质有关,与早期生活环境和教育有关。大学依然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一方面是了解既有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新的兴趣。从根本上说,每一门课都可以成为十分有趣的知识内容,都可以有情节,有故事,有美学要素,教师应当尽量去挖掘和展示。教师不仅追求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目的,而且追求让学生喜爱这门课程的目的,让他们喜爱,让他们感动,则有更大可能让他们的学习成为创造性的学习,而教师的教育也就更有资格被称为创造教育。

三、质疑重于聆听

比教学生更重要的,确实是教学生“问”,学问确实是问出来的。发现问题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运用思维,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就是问题,就是对问题的发现。不仅自然科学如此,其他也如此,科学从问题开始。

学生当然要聆听,聆听教师,聆听智者,聆听课本。然而,聆听只是一个开始,只是求学的第一步。

其实,即使是聆听,也应包括聆听教师是如何思维,如何疑问,如何发现问题的。当然包括聆听教师是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更要聆听教师在如何寻求问题,如何看到了问题,如何在一切似乎无疑的地方看到了可疑之处。

学“问”是学问的决定性步骤,是走向创造的关键性步骤,疑问不仅是创造的开始,而且贯穿始终,而如若能贯穿始终,便可以有不竭的创造源泉。

用心听讲是学习,用心提问是创造性学习。爱问、敢问、会问的学生是学习最好的学生。

对于教师来说,不只在告诉学生原理、概念和定律,还在于告诉学生是如何思考,更在于引导学生发问,引导他们学会发问,敢于发问,喜欢发问。能够传给学生以知识的老师是好老师,还能教会学生发问的老师是更好的老师,能引导学生发问并把自己问倒的学生(倒了再爬起来)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因为他所进行的教育堪称创造教育。四、直觉重于逻辑

逻辑是基本的训练之一,逻辑使思维保持健康,但逻辑并不是使之活泼强壮的主要原因。逻辑的作用主要在于推理,在系统化、条理化,在隐隐约约中看到光线,在杂乱无章中看到脉络,在已有的前提下看到蕴涵的结论。正因为这样,一般教师都很重视学生的逻辑训练。

但是,逻辑相对而言只是小聪明,大智慧更靠直觉。非逻辑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别出心裁,主要靠直觉。开拓性的原创性的成果并非逻辑的产物。

直觉是天生的,逻辑是后天的,逻辑需要训练和培养,直觉也是可以在后天继续发展的。因而,教育对直觉的培养和训练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虽然比逻辑训练更困难,但它更重要,因而即使更困难,教育也当义不容辞。

科学家对直觉的看重是质朴的。教育工作者若更热衷于创造教育,就会在不忽视逻辑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逻辑受到保护和直觉受到损害是同样容易发生的,然而,对直觉不仅不特别关注而且还有意无意地损害它,是一种不幸的存在。这也是创造教育受到的最大威胁之一。

五、超越重于适应

人对环境有一个适应的问题,教育也帮助人去适应。但是,适应什么,怎样去适应,是否只有适应,也还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知识多了,能力强了,人的适应力也提高了。但也可以说是人对付环境的能力增强了。有时是适应,有时是对应;有时是呼应,有时是回应;有时是接受,有时是拒绝。以不同的方式去适应都还只是适应,但是,也可以去改造环境,改变环境,这大概就不叫做适应了。在环境中保持个性,保持独创性,与一般所言的适应也不是一回事了。

教育需要保守,需要保护我们民族的传统,传承人类的文化,需要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守住人的本性。从这一点来看,教育对适应需有保留,不能因适应而丢弃了我们的传统和家园,丢弃了人类的良知。

教育同时需要超越。创造带来超越,超越必有创造,教育需要创造与教育需要超越是一回事。即使是有必要的适应,也还是为了创造,为了超越。超越高于适应。教育需防止在教人适应的过程中丢了个性,丢失了独特,防止丢失了超越即创造。

六、自由重于创造

纪律重要,自由尤其重要。教育要引导学生遵守纪律,尤其要引导学生珍惜自由。教育在更大程度上是帮助学生拥有更多自由,享有自由,创造自由,维护自由。有自由才可能创造,无自由一定无创造;善于享有自由,就可能善于创造,丢失自由也就丢掉了创造。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黑格尔的观点。但是,恩格斯还进一步说:“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具有的必然就越大。”判断即认识活动。这就是说,自由不仅存在于认识之后,而且应存在于认识之前、之中,人不仅由必然走向自由,也由自由走向必然。

人的活动还不只限于认识,人还有情感活动,意志活动,有丰富的心理活动。关于“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一说法的另一片面性就是忽视了自由尚存在于人的其他心理活动之中。

创造不只是认识过程,创造是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凝练出来的成果。而自由的心理活动是创造的必要前提。这样,关心创造教育的人们,必要的前提是关心受教育者享有更多的自由。

在这里,自由一词主要不是从政治的角度去理解的,主要是从学术的角度、做学问的角度,从创造性的心理活动来讲的。从这个角度讲,自由重于创造。

七、结语

以上说了六个方面的重于,说的是重与次重,重与轻,也许还有高与低的关系,但不是有与无、是与否的关系,不是排斥的关系。若说“由聆听走向质疑”或“由聆听转变到质疑”,则含有排斥、对立的意思,而当我们说“质疑重于聆听”的时候,就不包含排斥的意思。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教育实践;社会交往;教育家类本性

“教育家”以类、群体、个体三种形态存在。教育家之“类”即教育家整体、全体,亦即最大的教育家群体,是所有教育家个体的集合。作为“类”的教育家,具有高尚的人格,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事业、教育改革、教育实践等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影响。把握“教育家”的维度有二:以“教育”为着眼点,教育家是与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等相并列的专门家;以“家”为着眼点,教育家则是区别于一般以教育为业的教育工作者的杰出分子,即教育工作者这个大型群体中的一类小型群体、特殊群体和榜样群体。

一、教育家“类本性”概述

人是合群的动物,总会在实践中结成各种群体,相关群体又会进一步结成“类”关系。“类”是人重要的生存方式,是对个体独立性的扬弃。人不仅自身存在于类的联系中,而且具有清醒的类意识,能自觉地将类的内在规定贯彻在自己的言行之中。“本性”通常指规定性,也就是规定某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一事物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那种特性。教育家的“类本性”即教育家的“规定性”,是对教育家的存在状态、行为方式和变异限度的内在规定,是教育家之所以为教育家的特殊本性。

教育家的类本性是教育家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根本特性,主要指教育家这个整体所共有的社会特性。教育家的类本性是人的类本性的特殊,表现为教育家在教育活动中各种特殊的本性,例如特殊的需要(以育人为第一需要),特殊的情感(爱之,诲之),特殊的社会关系(以师生关系为主),特殊的奉献与特殊的社会影响(通过育人推动社会进步,这也是教育家满足自己特殊需要的特殊方式)等等。同时,教育家的类本性又是教育家群体性(民族性,时代性,流派性等)和个体性之一般。尽管每位教育家都具有由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条件、人生经历和教育活动等因素造成的独特性,但同时也会拥有因为相同的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共有的典型特征。教育家的类本性包含了教育家的群体性和个体性中的共同的本质的因素,是教育家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

正如“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教育家的类本性正是教育家们“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最高归纳,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又逐步转换为一种潜意识存在于每位具体教育家的活动方式之中,成为一种与教育家个体生命融为一体、近似本能般的存在,一种使教育家一旦失却便会感到乏味、遗憾、内疚、痛苦乃至负罪感的精神支柱——这是教育家文化生命中最为宝贵的核心成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生活中,教育家们率性而为——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逐步获得的“类本性”行事,不带丝毫勉强,更无需时时鞭策。在与“类本性”相符的日常教育生活中,教育家们将会忘却各种辛劳和苦恼,沉浸于一种对生命本性的自由享受与深切体悟之中。

二、教育家“类本性”的生成与演进

从根本看,教育家的类本性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角色特征。社会分工规定了教育工作者的“类存在”与“类生活”,造就了教育家的“类本性”。法国思想家拉罗什福科说过:“世界只不过是由面孔组成的,每种职业都规定出一副面孔,以表示它想成为人们认为它应当是的那副样子。”[2]社会分工的逐步确定,使社会对各种职业形成并逐步强化着某种期待,进而转换成各种职业的角色规范。教育家的教育实践虽然以教育家个体的存在与活动为前提,且由个体的活动组成和完成,但教育家个人只有处在特定的社会群体和社会关系中,伴随着一定的社会交往,才能从事教育实践活动。因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会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在纵横交错的社会交往中,通过释放与吸纳,交换与补充,在目的与理想、理智与想象、情感与意志等方面获得大同小异的发展。换言之,教育家们在社会特定的角色期待中从事教育实践,就会逐步经由角色认同达到角色适应,养成社会期待的特定性质和特定本性。

与此同时,教育家的类本性来自历代教育家品质的积淀与遗传。人同自身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实践不只是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也包括有目的地认识自己,改造自身,在同自身的关系中表现出自我的本质力量。教育家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既需要正人、育人,更需要正己、律己;既培育着受教育者,也塑造着自身;既把自己的需要、目的、观念、智慧、力量和情感凝聚和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也凝聚和体现于自身,逐步积淀为稳定的品质,并经过“社会遗传”(或曰“获得性遗传”“积累起来的遗传”)“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3],成为所有教育家的类本性。

教育家的类本性也是教育家自身进步与社会发展双向作用的结晶,是一个同化和顺应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所谓同化,是教育家以自身要素结构为基础,去主动选择和吸收相应的外在环境因素,把包括其他教育家的积极影响在内的外在环境因素纳入自身结构,促进自身的丰富、提高和发展。所谓顺应,是指教育家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来调整自身素质的要素与结构,使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教育家的类本性正是在这种双向运动中不断生成与演进的。可见,教育家的类本性既不是来自于教育家活动之外某种神秘因素的赋予,也不是自身某种固有本能因素的自然外化,而是直接在其历史活动中逐步生成与演进的,是历代教育家在对象化活动中不断得以建构的。在世世代代绵延不绝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家们在释放和发挥潜能的同时,又以开放性态势主动选择和吸收相应的外在活动因素,从而获得和生成新的素质养料,不断补充和完善自身素质结构,提升素质水平。

三、教育家类本性的基本内涵

教育家的类本性涉及教育家的全部文化构成,在内涵上具有多重性。它既是具体的、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的,同时又包含着若干最基本和最稳定的成份。

(一)与教育休戚与共,融为一体

古往今来的教育家几乎无一不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教育,休戚与共。他们对教育有一种外人看来不无偏执的坚定信仰。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育”等,是他们坚定的主张,更是他们的终极关切。他们的喜怒哀乐系于教育的兴衰成败。遥想当年,梁启超在日本听到马相伯创办震旦学院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夜不能寐。胡适则曾向外国友人表示:“吾他日能见中国有一国家的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康桥、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嗟夫!……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馆,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国人其洗此耻哉!”[4]晏阳初说:“吾辈羞视三万万以上的同胞,在20世纪的文明世界统而为文盲,吾辈恐惧四万万的大民族,不能生存于智识竞争的世界;吾辈愧为民主制度共和下的人民,不能自立自新而影响及于全世界的祸乱;更羞见有五千余年的历史,自尊为神明贵胄黄帝的子孙,对于20世纪的文化无所贡献。四顾茫茫,终夜徘徊,觉舍抱定‘除文盲作新民’的宗旨,从事于平民教育外,无最根本的事业,无最伟大的使命,无最有价值的生活”[5]。他们从艰苦的教育活动中获得了无穷的、至上的乐趣,将教育的成功视为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被誉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之父”的容闳,得知自己的留学教育计划历经18年周折终获清政府采纳的消息时,“乃喜而不寐,竟夜开眼如夜鹰,觉此身飘飘然如凌云步虚,忘其为僵卧床第间”[6],进入心醉神迷的境界。与教育荣辱与共,爱教育爱到一般人难以理解的痴迷程度,乃教育家本性之最灿烂的光辉。(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古往今来的教育家几乎都是学习的典范,他们十分注重经由学习走向自我完善,实现教育立国、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抱负。教育家们的学习不仅指读书,也包括向自然和社会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晏阳初当年去法国原是想教育华工,结果却从华工那儿受到教育,发现了民众的巨大潜能。这种发现使晏阳初在立场、观点和感情上发生了重大转变,获得了一生为平民教育奋斗不息的无穷动力。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吸收和继承民间的教育智慧和优良传统,他的教育论著中充满着乌克兰民族的教育智慧。教育家们的学习贵在“不厌”。“不厌”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境界,是“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那样一种境界。学而不厌是教育家最重要的类本性,也是教育家获得其他教育品性的重要途径。正是通过不间断地学习,他们能够领略和享受知识和人生的乐趣,开阔视野和心胸,养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诲人不倦”的动力既来自对学生的爱,也来自对教育的信念。只有对教育力量深信不疑,才能形成“不倦”的情感与意志。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以自学得来的渊博知识、丰富阅历和深邃思考广为施教,经常在公共场所对一切乐于听取教诲的人演讲,劝人为善,盼望人们努力成为有德性的人。他不仅不索取报酬,甚至还愿意倒付钱。我国明末清初大教育家王夫之因不肯向清政府屈服,自33岁起便隐姓埋名,在“良禽过而不栖”的荒山野岭中授徒讲学。居无常所,讲无课堂,只得“借僧寺授徒”。“严寒一敝麻衣,一褴袄而已,厨无隔夕之粟”,常与弟子们一起“昼共食厥,夜共燃藜”,以山中野果果腹,燃野草取暖。“贫无书籍纸笔,多假之故人门生”,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王夫之坚持著述和讲学,“虽饥寒交迫,生死当前而不变。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纂著”。67岁时,从游诸子求为解说《周易》,他因久病体弱,形枯气索,无力为诸生口授讲解,“乃于病中勉为作传”,授予诸生。王夫之这种不屈不挠、鞠躬尽瘁的精神不仅深深地感动了学生,甚至还感动了前来行窃的盗贼,使他们在惊叹之余“相戒无犯焉”。[7]

“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是教育家教育本性的两个方面,前者是自觉,旨在自我解放;后者是觉人,旨在解放他人。以自觉觉人,在觉人中深化自觉,亦即教学相长。

(三)做人与教人合而为一

综观教育家们的生平,可以发现其职业角色与非职业角色常常重合一致,教育活动与日常言行几无差异。古代孔子的弟子是在与孔子朝夕相处中随时随地向孔子学习的,孔子教导儿子与教导学生并无不同,他几乎没有自己的隐私。现代的梁启超把9个儿女培养成包括3位院士(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在内的俊杰,被誉为著名的家庭教育家。梁启超给儿女的普通家书,几乎篇篇都是情真意切的家庭教育教材。在儿女眼中,梁启超的父亲角色与导师角色完全重合;而梁启超视弟子则如同己出,呵护有加。教育家们的教育活动是其类本性的自然挥发,发乎本心,布乎四体,他们不需要时时提醒自己要“为人师表”,不需要为教育学生而以身“作”则。他们已进入从心所欲的境界。还有一些教育家在严酷环境下不屈不挠,坚守自我,更是世世代代的楷模。像古代的苏格拉底,现代的鲁迅、马寅初、梁漱溟、傅斯年等,都用实际言行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出了最具教育效力的诠释。

当然,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因素,一些具体的教育家也很难完全彻底地避免人格中的某些矛盾现象。可贵的是,许多教育家对自己身上的双重人格能保持一种自觉、警惕,并努力加以暴露与克服。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经历了不幸岁月后的晚年写过一部反思性自传体著作《忏悔录》,在读者面前展示真实的自我:崇高与卑劣同在,坚强与怯懦共存,真诚与虚伪并行。卢梭的忏悔行为表现出了人格的伟大,也表明了真善美最终能够战胜假恶丑,这本身就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四、教育家“类本性”的认识意义

教育家的类本性本质上是一种超越性——伟大对平凡的超越。教育家是从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成长起来的,他们之所以成为教育家,就在于他们以“立德、立功、立言”的生命涌动,在人格、业绩和社会影响上逐步脱颖而出,逐步超越了普通教育工作者,成为出类拔萃者。从数量与从属关系上看,教育家是教育工作者这个大类中的一个小类,而从作用上看,这个小类却是能为大类提供思想、理论、精神和实践榜样的精粹力量。数千年来,教育家这个小类的类本性在形成过程中总是与教育工作者这个大类的类本性不断地进行交流,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探索和认识教育家的类本性,正在于自觉有效地促进这种互动。

教育家的类本性在世世代代漫长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逐步显露。当它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后,就如一面旗帜,召唤并吸引着当代与后来的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自觉地认同与占有,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家整体达成一种全面联系,这无疑有助于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一种文化心态,一种超我的力量,一种集体无意识,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生存状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其自觉地向教育家的本性“类化”,进而延续与扩大教育家队伍。

教育家的类本性把一个个教育家联结到一起,并且作为每一位教育家发挥独立个性的前提。作为类的规定性,教育家的类本性是教育家群体性和个体性的底线标准,对于每一位具体的教育家而言,他既是教育家的类本性的承担者、体现者,又是发挥自己教育个性的独立主体,他将在自觉体现教育家类本性的前提下自主地走向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2]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M].何怀宏,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43-4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4-565.

[4]胡适.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9-40.

[5]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最后的使命[G]//晏阳初.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19.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造性能力;教学民主;发散性思维;开拓视野

由于科学技术知识不断向前发展,所以对未来人才的要求越来超高。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从小培养人们的创造能力,体育也不例外。如何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日益受人重视。因此,笔者认为,研究与探索有关发展创造性能力的教育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1 教学民主,发展学生创造能力需要一个民主的环境

教师努力创造一种民主、融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经常进行自锻、自控、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真正做到自觉积极地锻炼身体。让学生各抒己见。对于标新立异的想法,也不应批评,而应耐心启发,正确诱导,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萌芽,细心观察,发现肯定,热情支持,积极引导,精心培育,变随意创造为有意创造。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顺利发展,不断提高,并取得我们所期望的创造效果。例如:在初二女生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善于思索,勇于创新,将“喳喳舞”原跳法,变化为中踏点步,踏跳步,移扭步,互接位等相结合的多种跳法。教师发现后给予了肯定,积极引导,使她们已能根据音乐节拍,创编健美舞蹈组合动作。这个结果表明,良好的环境能启发学生良好的创造能力。

2 加强发散性思维练习,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独创,尽可能没有遗漏的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想方法。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主要环节。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搞求同思维,即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在同一方向思考问题,利用现成教材找到全班划一的答案,以及惯用灌注式,是非提问等教法。单纯这样做,限制了学生的多向思维,不利于培养创造能力。现代教育务必要求我们求同思维为发散性思维的教法,想方设法多加练习,有意识地开拓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他们的求异意识,开发蕴藏在学生向上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初一年级“打老虎”的游戏练习中,教师让学生带怎样都能又快又准地击中“老虎”的思考题,边游戏,边思考,边寻求答案。接着,教师请同学们有礼貌地自由回答,综合他们的答案是:①用力甩、快出手;②对着集中点打;③不漏球,不给“虎”喘息之机;④集中一“虎”群起攻之,使之疲劳,然后击中;⑤球传给近“虎”的同伴,突然击中;⑥视东击西,真假结合;⑦将来球直接以拍、推、击、托等手法,快速击中。事实证明,学生的答案要比教师的设想全面得多,可谓游戏生动活泼,又能自发开拓师生的思维,进行了发散性思维的练习,两全其美。

3 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发展创造能力

体育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科学。体育上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新设施的出现,往往源于发散性思维,但一切都要以广博的知识作为基础。因此,重视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培养各种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选择一些除大纲外的内容,如营养学、遗传学、心理学、体育史、单项运动发展史、运动技术、场地器材的演变等等,按不同的知识水准,进行不同深度,不同广度的介绍,推荐观看高水平的体育比赛电视节目与报道,藉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知识多向联系,触类旁通,为创造性活动奠定知识基础。例如:在男生的立定跳远测验中,学生发现教师的大量方法费时费力又不准确,他们就集思广益向教师提出:取两条1.20m长的24#细铁丝,相间宽度为及格距离,平等固定于地面。以此距离为基础,超过者相加,不足者相减,一人一尺(直角尺)就可丈量。改革表明此法省时省力又准确,显示了学生善于思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4 重视非智力因素,发展创造性意志

创造性活动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意志活动。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自己目的心理活动。意志就是力量,有志竟成。既加强智力因素的培养,又重视意志品质的锻炼,对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具有现实意义。为发展学生具有目的明确,奋发学习,坚韧不拔,勇敢顽强,刻苦锻炼,锐意进取,富有独创,善于自制等良好的创造性意志,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通过体育战线英雄模范人物,优秀运动员(队)的刻苦训练,不畏艰难,勇于进取,敢于拼搏,为国争光的优秀事迹介绍,激励学生树立奋发成才之壮志,立肝胆报国之雄心。

通过体育科学知识的更新,运动技术的创新、设备器械的变革等促使运动员创优异成绩,为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介绍,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高峰,立造福于人类之大业。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14篇

一、发展个性的必要性

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后天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发展,因此,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

2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阶段,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去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这是历史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3从个性的形成过程看,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因此,发展健康的个性十分必要。

二、体育教学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

一。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

二。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

三。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1必须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合群与孤僻、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都可以一览无遗。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分析。只有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施加引导和教育。

2承认个性差异的存在。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而应分类施教。

3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水平程度。在体育运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

4在体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训练。有意识、有目的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以满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增进身心健康的需要。

5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地让他们独立进行活动,并提供更多的自由,变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被动驱使为主动追求。

6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首先应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其次,教材的选用应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锻炼自己的性格。以体育活动为媒介培养学生道德感、理智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个性特征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

1学生的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因素中最明显的一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教材,同一教学内容,有的学生练习的很认真,而有的学生却无精打采。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兴趣不同,由于没兴趣而导致心理活动水平下降,身体运动技能未能激活,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活动,就可能会出现意外伤害事故,从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学生的性格类别也同样影响着教学效果。性格可分为两种:内倾型和外倾型。属于外倾型性格的人,活泼开朗,反应较快,运动能力较强;而属于内倾型性格的人则性格孤僻,反应较慢,运动能力也较弱。如忽略了这种个性差异的存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安排做不到合理化,就会造成前者“吃不饱”后者“吃不消”的情况,结果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五、高质量教学效果和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

为使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个性充分发展得到统一,应按学生的个性分组进行教学(可以兴趣或性格分组)。

教育性研究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大力发展我州的中等职业教育,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在于创新,在于推进素质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突出专业特色,强化技能训练,转变办学机制,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就业市场,实现充分就业。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基层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其根本在于改革,在于创新,在于推进素质教育。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学技术、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已迅速到来。作为担负国家职业教育任务的中等职业学校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围绕培养目标承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

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打破常规,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确立新世纪、新时代“以能力为本位,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职业教育观念。这是新世纪新时代职业教育最基本的思想观念,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劳动者的素质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更关系到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二、突出专业特色,优化专业结构

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订单培养”的方式推动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瞄准就业岗位需求,主动做好市场调研,按照就业需求设置专业和配置教学资源,在就业市场上打造有影响力的骨干专业品牌,形成专业特色。要紧扣培养目标,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贯彻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三十二字”发展总体思路,即生态立州、科教兴州、农牧稳州、工业强州、旅游富州、文化扬州、依法治州、稳定安州,以旅游、会计、机电、藏羌艺术、农畜产品加工、农业种植、畜牧兽医等专业为主体,着力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调整,重点落实“重政治、厚基础、强专业、精技能”,适应市场对“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单一性专业为复合型专业;变窄专业为宽专业;变单一功能专业为多功能专业,拓展专业容量和办学路子,扩展学生知识面,以更有利于学生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对专业课程结构加大调整力度,体现素质教育。首先开好开足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课程,如毛思邓论、“三个代表”、职业道德、法律等课程,同时进一步强化等级考试、职业技能鉴定课程,如普通话、旅游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电工、农业种植、畜牧兽医、导游等课程,增加实训课时数,如会计操作模拟实习、市场营销模拟实习、计算机上机操作、电工实验实习、导游实务实习、公关礼仪训练等,保证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三、改革课堂教学,突出技能培训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动手型、应用型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基础理论课还是专业课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每一门课程至少培训一项技能,如语文课训练学生普通话水平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计算机课则训练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规定课堂教学和操作的比例不少于1∶3。会计、市场营销、导游、酒店管理、电工、动物解剖、舞蹈、声乐课等都有实习、操作或练习的设施和基地,使学生在“会”而不仅是在“懂”字上下功夫,真正成为有实际动手能力的人。

推行技能等级考试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促使学生实现“一专多能”的目标。学校应规定在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计算机一级、英语二级、普通话二级甲等等考核合格方能毕业。此外各个专业还要对学生作出特殊要求,使每个毕业生都获得多种上岗证书。如烹饪专业学生除获得毕业证书外,还必须拿到烹饪师证书;市场营销专业必须拿到商品营销员证书;会计专业必须拿到会计员证书;旅游专业必须拿到导游证书等。

培养尖子人才,树立职业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了保证等级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落到实处,并使一部分学生脱颖而出成为技能尖子,职业学校要组织学生进行技能比赛,如书法比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公关礼仪比赛、营销洽谈比赛、会计计帐比赛、烹饪操作比赛、汉字速录比赛、电工操作比赛、才艺比赛、模拟导游比赛等。职业学校每学年上期可进行系列技能比赛,下学期可举办技能竞赛周活动,并形成制度,使比赛和竞赛活动项目覆盖学校各专业,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

四、挖掘智能潜力,发展学生个性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多学一些他们喜欢的知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可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努力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为其毕业后的创业奠定基础。在开展活动时应制定《课外活动开展及考核管理办法》,加大对活动的管理、指导力度。一方面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开展、参与课外活动,另一方面规定硬指标,将教师开展课外活动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并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纳入学籍管理。要积极利用学校现有设施,如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阅览室、音乐室、画室、舞蹈练功房、操场、橱窗等,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努力为各兴趣小组提供条件。要注重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课外活动的过程管理和成果考核。从上报方案、制定计划、学生报名、人数统计、考核考勤、成果展示、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实行全方位的指导和管理。

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同时实行选修课制度,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选修课一般是教学计划中没有开设的,或教学计划中只在某个专业开设但比较实用的课程。如汽车驾驶、证券金融知识、音乐欣赏、烹饪操作、公文写作等。学校开课前可事先公布担任选修课教师名单,实质上是让老师挂牌上课,提高教师知名度。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喜欢的老师,其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五、转变办学机制,强化教育实习

职业技术学校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职业教的开放性和多样化。重点是要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继续大力推进双证书(学历证、国家职业资格证)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一要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在农区牧区开辟见习、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我州拟建成全国最大的国际精品旅游区、最大的牦牛产品加工区、最优的水电工业经济区和最优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区的实践中经受检验,积累经验。二是要保证第三年到基层实习。三是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学制,如1+2、2+1、1+1+1等。要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逐步推行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以便于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也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提高办学效益。

六、抓现代化设施,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施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技术支撑和条件保障,而职业学校素质教育要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施为前提条件。职业学校要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增加现代化教学投入。如增加计算机的使用量,完善音频、调频现代化语音设备,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电子电器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舞蹈练功房等,为各专业现代化教学、素质教育、实训操作打下坚实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基础。

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新世纪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要求高学历、有技能,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要从师德入手,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制定教师工作规范条例、教学质量管理规定、教学质量考核办法,教师工作考核手册等,从规章制度、常规检查来规范教师教书育人言行,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