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

教育保险论文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第1篇

1.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要求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近期面临的主要是专业学习和就业两大问题,因而对于素质教育的方向更为明晰,综合来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即思想和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综合素质,这三个部分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第一层次,思想和身心素质,主要包括学生的政治修养、思想道德、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学习和工作态度等内容。这些素质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了学生生活工作质量的好坏。这类素质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具备健康的体格,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在心理上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以及积极、乐观、向上的处事心态。第二层次,职业素质,主要包括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职业责任意识等。这类素质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及专业技能,做到专业知识扎实牢固,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各种方法技能,同时具备在工作中应有的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第三层次,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创新意识、抗挫能力、职业迁徙能力和个性化发展等。面对学生就业环境的变化,这类素质显得尤为突出,它可以使学生在具备基本素质的前提下得到自我提升。它要求学生能够面对工作环境的变迁及工作内容的更新进行自我学习及自我调整,能够在遇到困难时捋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够对自我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

2.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素质的要求

金融保险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金融保险人才,涉及的岗位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保险人、理赔员,证券公司客户经理等。在这种情况下,梳理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内容时必须考虑金融行业的自身特点,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引领作用。金融行业有别于其他领域,首先,金融企业所从事的工作主要为货币领域,因此金融行业具有经营高风险的特殊性质,这就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较高;其次,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的种类繁多,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机构等,各类机构业务专业性强;再次,金融机构的工作岗位涉猎宽泛,如商业银行的相关岗位从大类上分为柜面业务岗、国际结算岗、客户经理岗、理财业务岗、信用卡营销岗、客户服务岗等,每类岗位又会细分具体岗位;最后,随着金融创新自由化的发展,金融企业的相关业务更新快,就银行而言,从过去的存、贷、结算业务到随后的拆借、投资业务,发展到现在的期货、期权、互换、远期协议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尤其在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业务国际化趋势明显,与此同时,面对全球金融业新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今后将更加需要金融复合型人才,因此这些行业特点要求金融专业学生素质更加全面。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作重心调研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专业对学生素质教育都非常重视,在很多方面突出素质教育的内容,也为学生提升素质做了很多工作。大部分学校比较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例如在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训比例的提高,部分学校金融保险专业在教学中增设实训课程,开设一些银行业务模拟、证券软件行情分析、保险业务流程操作等,或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基础上增加案例分析及情境模拟等环节,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但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企业及学生自身到底哪些素质迫切要求提升直接关系着我们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重心的偏转。通过调查研究,对金融企业及在校金融专业学生从三个层次中的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工作态度、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抗挫能力及职业迁徙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走访调查,研究当前环境下学生素质提升的主要方向。调研中发现企业与学生对素质要求的内容侧重有所不同,从金融企业角度看,由于金融业经营的高风险及程序化,他们更希望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工作态度,即第一层次素质;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自身认为面对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产品更新快的大环境,当前最需要提高的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职业迁徙能力等,即第三层次的素质。素质教育内涵的三层次说明对学生素质教育是全方位、多面化的,对当前素质提升重心的研究则可以帮助我们在全方位素质教育中做到普遍化提升的基础上发现关注重点。

三、素质教育融入金融保险专业的载体研究

目前,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专业都在积极的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通过调研走访,总结了一些效果较好的融入载体,主要包括:

1.举办和参加金融技能大赛主要通过银行技能竞赛、证券模拟交易大赛、保险产品创意比赛、金融案例分析大赛等形式来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的融合。这些比赛有校内赛、省赛、国赛,层次多样,有的还通过与校外金融机构合作,以金融企业一线职员为裁判或评委来保证比赛的专业性和正规性。金融技能大赛为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师生搭建了展示能力的平台,力求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目前,天津市有12所高职院校开设了金融相关专业,其中金融保险专业有3所,经过调研发现这些学校大多举办或参加过校内外金融相关技能大赛,目前,很多软件公司如国泰安、典阅等都在开发软件的同时借助所开发的软件举办一些金融专业技能大赛,如银行技能大赛、金融证券投资模拟大赛、投资理财规划大赛、金融建模大赛、保险技能大赛等。高职院校金融相关专业可以根据这些大赛的特点,综合比较后选择适合的比赛参加,可以在各校师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促进专业与素质提升的融合。

2.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

(1)从教学内容方面看,主要包括在了解金融保险行业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专业岗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对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进行合理分配,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情境教学的设计要以项目情境为导向,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从而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学内容应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设计案例及情境时可以适当增加相应内容,利用金融企业的真实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正确引导学生行为,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职业准则,直至形成习惯。

(2)从教学方法方面看,可以鼓励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包括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小组拼图、小组合作、卡片展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法,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和协作意识,例如角色扮演法在保险类课程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扮演保险公司人、理赔员以及客户等,将保险产品的推销、保单的促成以及在出险后的审核理赔过程立体呈现在学生面前,既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了解保险中应遵循的职业操守,又熟悉保险业务流程,学习保险专业知识。再如小组合作法在银行会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对于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工作可以让学生针对每个实训情境在制定实施方案后,分工合作完成分录编制、审核填制会计凭证、登记明细账和总账账页,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对账务处理的严谨性有了深切体会,同时还能实现“理实一体”教学效果。教学手段除了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还可以在实验实训类教学环节,通过与金融企业的校企合作来实现,例如可以聘请金融企业的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讲解及指导,提高教学的专业性。

(3)从教学考核方面看,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教学考核不应再简单的从职业能力角度出发,而应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只有从考核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在日常促进学生自我提升。为了更为全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应该将综合素质的三层次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展开,以期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各环节的实时评价,这要求教师在设计情境及项目时要将计划评价考核的内容融入其中,并在课前以任务单的形式向学生明确工作内容及任务目标,与此同时还应该在过程实施中随时以评价表的形式进行考核记录。由于金融专业的理论分析多于实践操作,对问题的分析研究更能体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加强思维训练可以利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考核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水平,利用特定课程内容使专业与品德教育相融合,如金融案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货币,树立良好的金钱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金融案例分析考核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四、素质教育载体与专业融入的建议及尝试

1.实习实训环境的改善:实地实验感受实习实训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大多金融类专业的教学实训项目都设置了实训室或实训基地,一般校内实训基地以模拟实训室为主,普遍设置的有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实训室,让学生完成银行柜面业务、会计核算等相关工作;证券投资实训室,完成证券业务的开户、看盘、分析、交易等模拟操作;保险实训室的设置主要通过学生处理承保、核保、理赔等来实现。这些校内实训内容的实现主要通过模拟仿真软件,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摆脱了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加强了对专业的认知。经过对新加坡职业院校的考察,切身体会到真实实习实训环境的重要性,应该借鉴新加坡职业院校的“教学工厂”模式,邀请金融企业,例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在学校成立业务部门,分别在校内成立金融投资实训室、保险业务实训室,将真实的项目带到学校,让学生接触并参与企业真实的业务操作,而不是只停留在模拟层面。真实的环境、真实的项目可以让学生看到企业真实运作情况,不论从道德素养、职业素养还是创新等综合素质都可以在前辈的带动下有所提高,这种环境下提升的素质是自然改变并形成的,而外界强加给学生的则往往收效甚微。

2.授课形式改善:翻转课堂与微课配合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2007年就开始在美国的一些学校尝试,它是在萨尔曼·罕的微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模式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教学结构,将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转移到学生,使学生在课外利用视频、电子书等现代化信息媒体自主的进行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与同学及老师的讨论分析,同时将课堂的时间解放出来供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并完成项目内容及互动环节。翻转课堂地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增进师生间的个性化沟通,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对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大量的金融案例资料会占用课堂的很多时间,金融知识、经济问题通常比较抽象,利用微视频的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学习。学生通过这种模式的学习,可以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经济现象建立独特的见解,从而多角度的看问题,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在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和就业指导课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相对广泛而且理论性比较强,对于喜欢动手实践、参与性强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吸引力不高。另外,思想政治课多由政治专业而非专业教师授课,缺乏职业道德教育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授课效果大打折扣。

2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与方法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国家已经从顶层设计上要求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而未来从事汽车保险行业的高职学生,若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未来的工作中很容易产生销售误导或者理赔诈骗等行为,影响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所以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不但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外在要求,也是学生职业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

2.1转变观念,从主体意识上加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转变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高职院校确实应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一技之长是可以使学生获取工作机会,但是想要长远发展还是需要综合能力,特别是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在职业实践中实施,但在学校时提前介入还是有很好的效果。目前,很多企业的招聘要求应届毕业生,看中的就是刚踏出社会学生还是“一张白纸”,容易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在高职院校对刚刚接触行业或者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用先入为主的方式对其进行职业警示,其效果还是不错的。因而,高职院校教师要认识到在高职院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其次,让高职院校学生改变其求学观念。到高职院校学习一技之长的想法没错,但这不是学习的全部,还要认识到要提升综合素质,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贯穿学习全过程。因为“小赢靠专、大赢靠德”,必须德才兼备才能使基业长青。比如在汽车保险行业,若是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三头两天销售误导、与客户串通骗保,即使其专业技能高超,也总会有被行业淘汰的一天。

2.2改革手段,从教学方法方式上创新高校职业道德教育

2.2.1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使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更加具有职业性改变高职院校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在“两课”进行的做法,将职业道德教育穿插于专业课的学习过程,这样更具有职业性。如在汽车保险专业讲授《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时,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使学生明白合同的重要性,出现争议怎么处理等等,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依法办事的意识,同时也巩固了学生的法律知识,明白哪些是违法的,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在进行查勘定损实训时,强调团队合作和礼貌用语,从细节处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尝试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让其与辅导员一起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从生活、学习的点滴灌输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观念。

2.2.2创新教育方式,使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更加接近行业要求高职院校可以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校企合作可以将企业的职业道德要求直接引入高职院校,做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工学结合可以让学生对专业、职业的道德要求有更为直接感受,可以感受到职业道德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在高职院校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也不是一种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方法。如高职院校汽车保险专业学生要考取保险营销员资格证或者是公估人资格证,其必须要在考试之前学习一定时间的职业道德知识。

3结语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第3篇

人寿保险本身是好的,只要投保得当,它就能切实能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从业多年,我深深地热爱上了这份工作,当我们把一笔笔保险赔偿金送到悲痛欲绝的客户手中,看着他们眼中感激的泪花,看到他们的家庭因我们的服务而得以维系,我感觉到了做为一名保险从业者的伟大,尽管我们不能使逝者复生,但我们却可以让生者感觉到我们对他的关怀,用我们的服务去慰籍受伤的心灵。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寿险的迅速发展,理赔纠纷也显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投诉、诉讼时常见诸报端,从理赔实际工作来看,理赔纠纷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说明目前我国的保险业在发展中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理赔工作其实是验证保险公司业务质量和服务质量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处理理赔纠纷可以发现保险公司在业务承保这个“进口”和后续服务中存在问题,有些问题十分严重,如仍不能引起业界的重视,仍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必会影响到我国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久而久之,会使人们对我国的保险业失去信心。结合多年的从业经验,我对“理赔难”等问题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一、“理赔难”产生的根源“理赔难”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我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外,保险公司在经营指导思想方面、人管理方面的失误是最主要的。

1、保险公司经营指导思想存在的问题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寿险正式开始起步至令,已十余年,在这十余年中,各家保险公司都过分地重视了业务的发展,忽视了客户服务工作。保险公司经营的是商业保险,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在业务初期阶段为了生存,必然要大量地上业务,业务上去了,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才能有足够的赢利,保险公司才能生存;从保险理论上来说,保险公司也只有把业务做的足够大,才能提高抗拒风险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为生存和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大力发展业务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大力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保险公司采取的发展措施出了偏差,主要体现在保险公司对分支机构考核指标上的失误。为快速发展业务,各家保险公司在机构设置上一般都采取“遍地开花”的方式,广设机构,从分公司到中心支公司,再到支公司,最后到营销服务部、服务点。保险公司对各级分支机构考核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业务量,业务量大就是成绩,其他考核指标,如客户服务工作考核只是最近一、二年的事,且在考核中占比很低。业务量决定一切,业务量大的分支机构在级别、管理者待遇等各方面均要高于业务量小的机构。保险公司各级机构为超额完成上级公司下达的任务,达到考核标准,会千方百计想做大业务规模,抢占市场。对于理赔等客户服务工作由于和机构利益关系不是很大,各级机构对此重视很不够,从人员配备、设备配备上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使理赔等客户服务工作流于形式。“有了业务就有了一切”、“重业务轻服务”的做法绝对是保险公司经营上的一个重大失误,它使保险业在发展初期便问题重重,如业务员误导、条款含糊不清、“孤儿保单”大量产生、售后服务差等,这些问题最终都会体现在理赔中,极大地损害了广大投保人利益。

2、对保险人职业道德教育、恶意承揽约束力不够。各家寿险公司在保险业发展初期均采用了“人海战术”,招募大量的业务员,经过简单的岗前培训、通过保险监管部门简单的考试就可以上岗。对人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要求很少,对恶意承揽业务的人处罚力度不够。由于保险人的收入由其承揽的业务量决定,人为增加收入,必须要大力拓展业务。相同条件下,健康者与非健康者相比,非健康者的保险意识要比健康者高许多,拓展这部分人入保险要容易的多,部分业务员为了自己的收入、为了完成任务,就会挺而走险,置职业道德、公司利益、客户利益与不顾,恶意承揽,而一旦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不能理赔,业务员便“逃之夭夭”。从理赔实际工作来看,纠纷案件中业务员有责任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从保险人恶意承揽的形式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故意诱导被保险人做不实告知”、“擅自修改告知事项及签名”、“不告知免责事项”“患通不良客户恶意骗保骗赔”等几种。

二、“理赔难”常见的几种形式及保险公司处理方法从理赔工作来看,“理赔难”常见类型有如下三种: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类、业务员未明确说明类、虚假理赔类。现结合相关法律、保险理论分别说明保险公司的处理方法。

1、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类指投保人在投保过程中故意或者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未告知事项足以影响保险公司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此种情况下发生事故保险公司一般不会赔付。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要求合同双方订约时恪守诚信原则,投保人应向保险公司如实说明保险标的的情况,对保险公司投保单上书面询问的事项不得有隐瞒。对因投保人未如实告知而不能赔付的情况,保险公司一般会依据《保险法》第十七条的规定采取如下二种处理方法:一是投保人故意不如实告知的,保险公司均拒绝赔付,解除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二是投保人因过失未如实告知的,保险公司一般也不会赔付,但可以退还保险费。例如张三投保人寿保险前已身患癌症,投保时故意隐瞒了这一事实,后张三因癌症死亡,保险公司就会拒赔并不退还保险费。

因投保人未如实告知所导致的“理赔难”有一个例外,如果投保人已将保险标的的情况如实告知了保险公司的人员,人员在投保单上未将告知事项说明,此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不宜拒赔。因为根据《民法通则》、《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保险人在授权范围内的行为是代表保险公司的,其行为所导致的后果由保险公司承担,投保人将保险标的的情况告知了人,就相当于告知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承保后就不能再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抗投保人。

2、业务员未明确说明类保险公司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关于保险公司责任免除条款,保险法特别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但是在理赔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业务员在业务承揽中只注重说明保险事故发生后会得到多少赔偿,对限制性条款及责任免除条款讲解很少,甚至不提。一旦发生事故,被保险人、受益人对保险赔偿金额希望值高,而实际赔付往往达不到投保时的要求,很容易产生矛盾。这种情况在医疗保险赔付中尤其突出,各家保险公司在制定医疗保险条款中都对被保险人治疗所用的药品、检查项目做了一定的限制,对不符合当地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项目是不予赔付的,但部分业务员对此内容说明很少,赔付时经常产生纠纷。

3、虚假理赔类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理赔案件的增多,个别人对保险的巨额赔偿十分眼红,不择手段设法骗取保险赔偿金。近年来保险犯罪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由此引发的故意杀人案、故意自伤致残案时有发生。这种案件是保险业的毒瘤,也是保险理赔面临的最大难题。

三、解决“理赔难”的几点建议在我8年的从业经历中,我深深感觉到“理赔难”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解决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保险界、广大投保人共同努力。

1、保险公司要把理赔等客户服务工作提高到应有的重要地位上来理赔是客户服务工作中最重要内容,保险公司应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只想着如何发展业务,业务上来了,更应该想到如何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2004年12月11日以后,我国保险业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三年过渡期就要结束,这意味着我国不仅在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业务要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在经营地域对外资保险公司的限制也要同时取消,我国的保险业将会竞争的更加激烈。如果国内保险公司仍象目前这样只注重业务,轻视客户服务,后果将会怎样?我们不仅将失去人民的信任,更将失去民族保险业的地位。

2、提高保险人的从业标准,建立保险人诚信体系保险人在我国保险业发展初期功不可没,但由于从业标准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误导、欺诈行为”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广大投保人的利益,更扰乱了保险业的秩序,使人们对我国的保险业产生了怀疑。提高保险人的从业标准,提升人素质,建立执业诚信档案,完善对人的监管,是减少保险纠纷的一个重要方法。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疗保险;本科教育;发展策略

1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基本现状

1.1开设学校类别、所属院系和专业存在差异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相继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有40所左右[2]。依据相关官网查阅和相关会议交流,全国开设医疗保险专业的高校类别有西医类、中医类、综合类,如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等;所属院系主要有管理学院、卫生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医药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文理系等;医疗保险作为专业方向分别隶属的专业名称有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保险学等,如江苏大学本专业方向隶属公共事业管理、安徽医科大学本专业方向隶属劳动与社会保障、安徽中医药大学本专业方向隶属保险学等。

1.2体现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渐趋于相对稳定

纵观全国代表性高校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目标和要求可知,总体上培养目标逐渐趋于相对稳定和完善,基本是立足医学特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要“懂医学、会保险、能管理”,符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但由于各高校自身特点、隶属的专业、外界环境等影响,各高校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目标设置也体现出特色和差异性,有的侧重于商业医疗保险,如广州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有的兼顾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如安徽医科大学、东南大学等。部分高校如安徽医科大学、东南大学等授予管理学学位,部分高校如江西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授予经济学学位。

1.3差异化内涵的多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基本搭建

专业必须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才能实现专业教育目标,专业如果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便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依据[3]。基于社会保障的复杂性、医疗保险内涵、行业与岗位需求特点,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需体现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4,5],这需多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和支撑。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学科知识体系除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通识教育知识体系外,多学科知识体系框架构成已基本搭建,主要涉及:医学、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体系[5,6],但各高校对相应知识的要求和选择存在差异,有所侧重,主要体现在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内容的选择。

1.4教学课程已形成相对较稳定、侧重不一的课程群

课程是学科知识的主要载体,各高校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知识体系设置课程体系,除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程外,课程设置主要包含医学、经济学(含保险学)、管理学(含社会保障)、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对比较稳定的课程群。但由于各高校培养目标存在差异,相应课程设置和学科知识的讲授侧重点不一样,存在差异,体现各自人才培养特色。例如,本专业医学类课程设置:部分高校以概论形式开设,部分高校以单科形式开设,如安徽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均以概论开设,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课程以单科开设、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均单科开设;专业类课程设置:有的高校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经济保险类课程开设相对偏重,有的高校如潍坊医学院等劳动与社会保障类课程开设相对偏重。

1.5实践教学围绕教学基本安排各具特色和优势

在实践教学方面,各高校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基本都围绕着课内实践教学、临床实(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开展。各高校依据自身特点也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的高校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建立了“四位一体双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即社会实践、课内实践、实习、创新实践组成了四位一体双实习:假期社会实践以培养专业认知为目的、课内实践教学围绕着专业课程进行、“临床实(见)习+专业实习”的双实(见)习制度、创新实践以创新科研项目和毕业论文撰写为核心[7];有的高校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医学实验课见习和临床实(见)习,二是专业调查、医院和医疗保险模拟系统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与撰写等。例如,江苏大学建立了医保模拟实验室,开发了医保模拟教学软件,还有配备了计算机硬件系统、模拟沙盘等[8]。总之,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围绕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各高校依据自身的特点,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思路和架构等逐显稳定,但也呈现差异性。

2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存在问题

由于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各高校办学资源和环境存在差异等,导致各高校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

2.1专业教育目标设置和培养路径模糊

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主要以培养医疗保险的管理型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就业方向并不是特别明确[9];对于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是隶属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是保险学专业,主管部门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医疗保险教育和学术界对此仍比较模糊。这导致高校在专业具体分类上找不准定位,对现有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目标、任务和途径还不很明确,导致一些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材使用、教学安排、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困惑和模糊,相应内容在各高校也五花八门,差异明显。同时,部分高校落后的办学理念和功利性办学动机,也必然会影响到本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10-12]。

2.2专业师资队伍能力建设仍需加强

首先,目前举办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的高校师资队伍虽发展多学科融合,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仍有待提高,“双师型”队伍缺乏,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历则明显是一个短板[13]。其次,有特色和富有创新性核心教学和研究团队有待形成和加强,科研申报和实施与教学活动“各自为战”仍普遍存在,缺少信息沟通和相互协作。

2.3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内容等基本标准尚待建立

全国各高校医疗保险专业设置于不同的专业目录下,没有统一的、规范的基本标准[14],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环境等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如,安徽医科大学医疗保险专业本科设置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录下,课程体系设置既要考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本要求,又要体现医疗保险专业的特色。据此,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与教材、教学内容等方面难寻专业金标准。

2.4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化仍显不足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部分高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现有的医疗保险专业教学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15],虽然相关课程均设有案例分析等实践教学的环节,但部分教师在实践课中依旧讲授理论课。(2)规范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相对缺乏。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需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2.5教与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尚未充分显现

高校教师与大学生是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因此,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就成为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由于受科研压力等各种因素影响,举办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的高校中,部分专业教师对待教学积极性与创造性不强,对教什么、怎么教,很少关心甚至不关心;同时,部分学生的学习多数情况下处于被动状态,对学什么、怎么学,不太关心,只要能毕业就好。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策略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与其他专业一样,会受市场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影响,应充分考虑本专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特点、需求、显现的问题及原因,发挥各高校特色优势,适时进行改革和调整。

3.1创新发展理念,形成多元化培养模式

为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需坚持走“医学+管理学+专业”理论与训练有机结合之路,打造实验-实训-实习培养体系,建立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机制,适时修订培养方案,构建一个紧密结合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专业实习和自主创新的实践系统,逐步形成以学校、教学实践基地和实习基地等相辅相成的多元化教学模式[16-18]。

3.2制定专业教学质量基本标准,推进标准化建设

充分考虑相关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发挥行业专家智慧,研究制定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基本标准,为全国医疗保险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基本依据[1]。基于基本标准,推进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促使本专业与国际接轨;推进课程和教材建设,建设与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规格相适应、与专业教学计划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材体系,促进课程、教材建设的规范化和系列化;建立稳定的、系统的、规范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在保证学生专业实践同时,为教师科研及其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提供平台,实现“教学-科研-服务转化”的有机结合。

3.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发展

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平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3],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又要提升科研能力。各相关高校应根据各自特点不断打造医疗保险专业相应的教学(科研)团队,把提高本专业及所承担课程的教学质量作为团队建设的核心目标,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持续加大教师业务培训的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及学术带头人)赴国内外高校访学和深造、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交流和科研合作,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双语教学”师资队伍。

3.4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医疗保险专业提出了很高的实用性要求,只有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力求专业所学与社会需求接轨。围绕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要求,建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线的教学运行机制,让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构建一个较为系统的、富有内涵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此,一是要完善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建立明确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的基本质量要求和检查与监控措施,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二是要充分体现专业岗位的要求与专业岗位群发展,尤其是专业实践实习,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能接触到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锻炼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保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保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础

1.理论基础

“能力本位”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职教育的理论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规模的扩大,生产过程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日渐复杂,学徒制逐步为学校职业技术教育所取代。这种学校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很久以来一直采取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以行业学科体系为本位,以“课”为单元,以时间为衡量进程的基准,大面积、高效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这就是至今仍很流行的“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市场经济下,企业作为经营实体需要“成品型”毕业生“零距离”进入企业工作的需求。20世纪初,特别是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开发新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兴起了一种以达到某种职业的从业能力要求为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教学单元,以学生是否具备某种能力作为衡量教学进程基准的“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熟于50年代的德国“双元制”模式,60年代后期首先流行于美国、加拿大的CBE模式,7O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模式,都是“能力本位”的典型。实践证明,“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失去统招统分保护伞的高职毕业生毕业后难以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保险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能力本位”和“需求论”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2.行业基础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服务保险全行业的职业教育基地,保险职业教育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局,事关保险业繁荣发展的百年大计,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任务。目前,中国保险企业发展很快,但和市场的需要仍有相当差距。西欧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口、面积、市场都比较小,但往往容纳了几百家、甚至上千家大型保险公司。中国现在只有70多家保险公司,从市场需求来看,保险业主体还要大量增加。此外,中国保险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在总体上仍然不能适应保险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保险业在人力资源方面仍然面临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人才数量相对不足。据我国2006年保险年鉴,全国保险公司及中介机构职工34.5万,营销员147万,两项合计近200万,相比较13亿人口而言,保险从业人员与总人口比例大致为1∶650。二是人员素质总体偏低,专业知识和专业操守普遍缺乏,三是人员结构亟待优化,尤其是保险投资人才缺乏。例如,目前各家公司正在大力开拓QDII、第三方资产托管、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包括企业年金在内的新市场和新业务,几乎涉及的每个岗位都缺人,尤其是债券投资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人才。保险行业在人才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作为门朝保险开的保险职业教育在创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应当以解决保险人才需求不足与结构不合理、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

二、准确定位保险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任何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构筑的。人才培养目标既是模式的出发点又是模式的终结点,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位居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核心地位。保险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和服务行业的办学方向和宗旨,将培养复合型的应用性保险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为保险行业的繁荣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因此,保险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以上,绝大多数流向了全国各地的保险公司。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即失业”的背景下,高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成功的。但是,高就业率也得益于现阶段保险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保险教育机构的垄断性,再具体分析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经过专业化训练的保险学院的毕业90%以上从事的是保险营销工作,甚至是保险本科毕业生也不例外。而保险营销()工作对于那些具备社会阅历的非保险专业人才同样胜任。这就意味着今天的保险职业教育不是100%的成功,存在不足:培养的人才比较单一,专业技术含量不高,仍然欠缺“复合性”、完全“应用性”,究其原因:

1.没有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价值

高等职业教育是“集科学、人文、创新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较高级的技术应用型教育,旨在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促进理想的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全人’教育则应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更高境界和追求的崇高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但目前在教师和学生心中并没有树立这样的看法。一般认为高职学生是差学生,进入职业院校是一种无奈,混张文凭罢了;高职院校教师是次等老师,接受保险职业教育的学生最后反正都是出去“卖保险”,只要不吵不闹,给个60分得了;高职院校是次等学校,不管黑猫白猫,有学生就好。其实,优等与类型不是同一个概念,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都可以办成优质学校,培养优等学生,关键在于是否依据社会需求找准了定位,办出了特色。

2.受制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模糊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第三级教育第一阶段的5B类相符,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包含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在内。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于专科层次,与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职业技术型人才相适应,但是“高职专科成了终结性教育,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形成高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齐全的独立的高职教育体系,以促进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模糊性,使保险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具体标准的制定上难以把握,它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又忽视了基本素质和发展后劲的培养,难以确定在职业能力培养中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必需、够用”的度。

3.欠缺行业引导保险职业教育的机制

“立足行业”“服务行业”是保险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因此,保险市场人才结构需求的变化,是保险教育培养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应立足本地实际,进行充分的职业与行业分析,依据就业实际、层次要求,寻找与教育资源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定位,办出特色。在此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接受主管“婆婆”的指令,而是需要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参与、引导保险教育的主导作用,例如:主导有关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宏观决策,负责教学质量评估等;需走出校门,与行业、企业取得广泛深入的联系,找到“订单培养”、“产学研结合”的切合点。目前,保险行业与保险公司与保险职业教育相结合互动培养保险人才的机制仍然停留在摸索阶段,尚未调动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和企业在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中的主观能动性,变学校单方面的闭门培养为开放式的市场化培养。

三、保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途径

1.创新教学模式,实现“2+13”的教学效果

“2+1”培养模式,即在三年教学中,前两年在校内进行理论、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教学,第三年在企业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学校、企业派专门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监督。这是一种校业共同参与、分段培养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应当注意的是要正确处理“2”和“1”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正确对待“1”,不能简单将它看成是实习时间的延长,它们绝非“两张皮”。在这里,“2”和“1”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马克思哲学认识论中“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生动体现,只有将两年的校内学习和一年的校外实习合理配置,才能收到类似于“田骥赛马”的功效,实现“2+13”的教学效果。

2.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优化课程结构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其课程设置应该为培养具有应用技能、职业素养、实践智慧的高技能人才服务,遵循“能力本位”课程观,突出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目前,保险教育课程体系中理论知识依然是教育内容的主宰,实践课程弱,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裂以及偏重理论课的操作。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老师上课传授的内容远比实务要复杂,例如签保险单。从课程论角度看,实践课“缩水”,学生训练不到位、训练低效化是造成目前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保险职业教育的目标既要基于现实的保险市场需求,又要高于现实的保险市场需求,对保险行业有一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这就要求实现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优化课程结构。可以采用“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主的课程模式。“先问会了没有,再问懂了没有”,突出“先会”这一实践能力培养,然后才是“后懂”理论知识跟进,完全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课程整合和优化的根本要求。其次,应树立“能力本位”(CBE)课程观,课程设置定位应突出职业性。即专业基础理论以职业岗位群的“必须、够用”为度,并重点培养岗位的专业技能和其他基本素养。

3.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创建职业能力本位的评估模式

目前,保险职业教育对学生评价由教师代表学院作为评价主体,沿用普通教育的传统评价方法,评价阶段为每学期一次的期末考核。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和出勤情况作为学院考查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重要指标。这种评价机制事实上不能激发出学生内部驱动力,也不能让学生真实客观地认识自己,为进一步提升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意见。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出现“高分低能,低分高能”的怪现象,甚至助长为考核及格走旁门弯道的不良习气。

保险职业教育要真正成为“职业经理人的摇篮”“保险业的黄埔”,必须健全学生评价制度,打破“资格证书=某种能力”的片面思想,创建职业能力本位的评估体系。这种评估关注的重点在于评估学生而非教育提供者,其目的在于证明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明确规定的知识、技能、能力、专长或者能力倾向水平。先明确保险行业从业人员需要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信息收集及加工、处理的能力、系统方法、保险专业技术以及保险职业道德等主要能力,开发信度和效度都很高的测量这些能力的方法,并帮助学生确定学习机会,帮助学生获得其所缺乏的能力。于最后根据学生能否顺利通过一系列的能力测试决定是否颁发毕业证书或资格证书,非简单的笔试。即学生只要能够证明他已经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基本能力,就不用选修课程便可以取得毕业证书或资格证书。

4.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促进保险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发展保险职业教育,师资是根本、是关键。学校办学实力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师资力量的竞争,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素质培养是提升保险职业教育水平的关键。从事保险专业课的教师应具备探索和创新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由于我国从1959年商业保险停办到1980年恢复,保险业一直处在教育上的真空期,20年一直没有任何保险专业教育。1980年到现在,仅有62所大学能提供保险专业教育,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因此,保险教育还处于“拓荒”阶段,保险专业教师任重道远,对从事保险职业教育的教师专业化要求更高。尽管目前保险教育“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70%以上,但是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及实训教学指导能力仍然满足不了品质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加大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进入保险公司以及其他相关性生产单位接受职业学习和培训力度,增强教师的职业规划、职业设计和职业指导能力,同时可以提升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其次,改革现行沿用的“本科标准”教师职务评聘制度,从职务的评聘上导向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三,改革不和谐的用工制度,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谈松华.教育要向“能力本位”转变[J].中国远程教育,2003(1):67.

[2]黄亚妮.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定位[J].教育发展研究,2003(11):70.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5]刘春生,徐长发主编.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5.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保险 素质教育 从业人员 

 

随着保费收入的日益增加,随着保险经营主体的日益增多,随着从业人员数量的日益倍增,特别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影响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的教育。是在承认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的前提下,进而主张教育是提高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过程,它把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职能。 

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是指保险从业人员在从事保险业的实践活动中作为职业行为内在基础的品质。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包括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 

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将群体素质转化为个体的素质,并通过个体素质的完善达到提高群体素质的目的。是社会需要与个体价值的统一,是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训练的整体性教育。 

2.当前地市级保险从业人员素质教育丞需解决的问题 

(1)当前地市级保险公司存在着从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水准和业务能力偏低。据统计,美国每101人中就有1人从事保险工作;我国台湾保险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也达1%。而我国国内保险企业虽然目前共有从业人员215多万人,但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0.15%。与美国、台湾地区相比,我国国内保险从业人口总量偏小,从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与保险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与社会公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诚信服务水平不高,诚信意识不强。部分从业人员诚信意识淡漠,违法违规展业、欺诈误导客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影响到社会公众对保险业的信任度,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对5000位消费者的调查中,20.3%的消费者认为,保险公司服务质量较差,3800位消费者中,10.2%消费者认为保险公司诚信度不高,23.5%的人对保险公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不满意。 

(3)质量不高,专业人才匮乏,成为保险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成为制约保险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就全国185万多保险营销人员而言,拥有大专以上文凭的人员不到30%,大部分是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且保险专业知识普遍缺乏。 

(4)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人才地区分布不均衡。在全国保险专业技术人员中,精算、投资、核保人员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与整个保险业的发展根本不相匹配。目前保险业中最紧缺的人才依次是中高级专业营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决策人才和精算类人才;保险核保类、产品研发类、培训类及财务高级分析类人才也存在一定的招聘难度。 

3.加强地市级保险从业人员素质教育的措施 

要提高保险从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诚信服务水平,培养一支服务诚信、专业过硬、社会形象良好的保险从业队伍,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发展,要依靠各保险公司自身力量,加强队伍的诚信教育,加强管控,注意在经营中逐步培养和积累自己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热爱社会保险工作,廉洁奉公,严守党纪、政纪,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奉献精神。 

(2)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积极培养后备干部队伍。制定地市分公司领导干部竞聘上岗暂行办法等考核管理制度,开展地市分公司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加强保险从业队伍的文化建设,增强改革发展活力。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工科保险 教学计划 专业特色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工科保险高等教育产生的背景分析

1.1 “大金融”学科归属衍生的专业同质化是其产生的内在动力

自保险学教育在中国兴起,保险学科就属于“大金融”的一部分,隶属金融专业学科。2001年11月,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海外保险公司的大量涌入,推动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创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保险业对保险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将人才需求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下,国内各高等院校争相恢复、增设保险专业。财经类院校、综合类院校,甚至一些理工、农业、师范、外语等院校不顾条件限制,纷纷增设保险专业。然而,在先行的“大金融”保险专业的示范效应引导下,各学校虽然纷纷订立各自的人才培养计划,确定各自的人才培养规格,但其同质化异常严重。

1.2 “强理论、弱实践”的培养模式是其产生的外在需求

保险行业人才需要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实践性,而保险专业理论教育与保险实践相脱节则弱化了学生实践性的培养。造成这种局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缺乏有保险实践的老师;二是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设计。造成保险实践教学师资缺乏的原因之一与高校的人才招聘制度密切相关。

2 工科保险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基本思想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安全工程学院依托原有安全工程专业、消防工程专业于1996年开办了安全工程(保险方向),到2003年此专业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全国唯一一所授予工学学位的保险专业。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与各种保险实务,具有危险分析、风险评价及事故调查处理的能力,掌握风险控制与管理技术,熟悉防灾防损及核保、核赔业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1 夯实基础、突出特色是教学计划制订的基本思想

在教学计划制订过程中,我们始终奉行的基本思想“重基础,宽口径,培养文理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思想,遵循工程基础,安全背景,保险实务的基本原则,追求安全科学与保险理论的相互结合,突出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除保险学方面的课程外,增强工程技术底蕴。(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极富针对性的工程训练和实践,有效提升工程实践能力。(3)风险控制与风险转移相结合:安全与保险知识协调并重,重点掌握危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技术,费率调整原理。(4)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除基础课与宽口径选修课之外,本专业在强调“安全、保险”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经济、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2.2 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保险学教育和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保险学的教育和学科特别是全日制本科建设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并以应用为主的目标。许多保险专业大学生毕业后都有种感觉,觉得学校里学的东西没有什么用。同时,用人单位也反映,大学生不如高职生实用。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途径一:课程设计和实验任务的设置。在每门基础课理论教学的同时,我们设置了相关的课程设计和实验。比如事故调查课程设计,通过一周的模拟事故调查过程,让学生收集资料,撰写事故调查报告,体验事故调查过程,为保险业的理赔实务奠定了基础。途径二:加强与实践部门的联系。在这里我们实行了“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实践部门的联系,创造尽可能多的时间,带领学生走出去,到保险业务第一线外出观摩、学习,以提高其实务操作能力。我们与省内的中国人保集团、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等保险公司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关系;沈阳飞机制造公司、黎明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学生认识实习基地。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保险业务的了解,同时增强了对保险对象的感性认识。

3 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是专业特色实现的保证

我们提倡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授课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推行老师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基本原理与学科前沿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首先,引进案例式教学。保险学中的许多课程实践性强、业务性强,适合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种经典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其次,提倡多媒体课件教学。主讲教师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增加课堂上的信息量,同时也可以免去板书的麻烦。

4 开展研究生教育是提高人才水平的最佳途径

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工科保险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从而完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水平。依托现有的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研究生,其中包括系统安全理论及应用、防火防爆工程与技术、安全经济学三个方向开展了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是全国唯一的集安全、消防、保险与安防为一体,集事故预防、应急措施及风险转移手段于一体的教学科研综合体,学科分布面广,实用性强;并以风险评价理论为核心,以系统全寿命周期的安全性为主要目标,进行系统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控制等诸方面的研究;强调以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手段解决安全问题。使学生掌握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并能将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同时在掌握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非寿险经营活动中风险,特别是保险标的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对非寿险精算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实践性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工科保险专业现已有12届近五百名毕业生走向社会,毕业生中有的分配在大型企业事业单位,专业从事企业的风险防范与风险控制工作;更多的则走向了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凭借良好的工程背景和一定的理论基础,从事保险标的物的鉴定、估算及风险控制等工作,并在工作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受到保险企业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作为全国第一个正式工科保险专业,它的任何尝试和探索都是艰辛而又有意义的。同时,保险专业也会与时俱进,在继续探索和逐步完善中前行,为保险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丹.论保险专业本科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J],科技经济市场m2009(1):61-62.

[2] 李丹.高等院校保险学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2-123.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选修课;案例教学;保险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06-02

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在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发挥了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与社会管理三大功能。然而,由于行业本身客观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部分舆论误导,公众对保险行业存在种种偏见与误解。作为高校保险专业的教师,为培养大学生必要的风险管理意识,引导其客观地看待保险,公正地评价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笔者近年来面向非保险专业学生开设了《保险常识》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保险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二是保险经营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保险法》的相关条款;三是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及业内热点话题。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提高非保险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确保教学质量与进度,但教与学双方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本文介绍了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改进措施。

一、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案例选择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事先需要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精心选择与编写合适的案例供学生提前阅读,并通过小组讨论或专题研讨的形式组织师生互动,从而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传递来达到巩固理论、启发思考、加强交流的目的。案例选择是实现案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案例不是教师编写的故事,也不是照搬照用的现实案例,而应该是为实现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用心加工而成的有趣案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阅读与分析的兴趣。

随着保险在更多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保险已被绝大多数公众所认识。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保险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存在偏见,认为保险不够可靠,并非理想的风险管理手段或有价值的理财工具。课堂调查发现,非保险专业学生对保险的认识与一般公众并无差异,对“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等常见概念极为混淆,同样也不能正确地认识保险的职能与功能以及保险在现实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当然与保险公司的宣传力度以及销售人员的业务知识及专业素养有关,但也明显地可以看出消费者(包括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风险与保险知识。因此,在案例选择时除了要确保趣味性,还要能够正面宣传保险的积极作用与有用的实务知识。通过案例,让学生发现风险的无处不在,了解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以及保险的作用,分清保险责任与除外责任,理解保险利益的变化及其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掌握保险人和投保方需要遵循的“最大诚信”及具体要求,等等。在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更大程度上地激发学生的课程认同感、行业信心、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能力,确保学生准确理解保险的本质,客观、公正地看待保险,把握住保险的核心价值观。

(二)分组讨论

有趣并有意义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形成关注保险、谈论保险、研究保险的习惯。考虑到《保险常识》面向的是非保险专业的本科生,学生通常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因此,在进行分析案例时,尤其是较为复杂的案例时,建议提前把相关材料发给学生,并相求查阅指定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相关案例,在个人独立思考初步形成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后,建议选择同样案例的学生自愿组成5人以内的团队并选定一位全权负责组内讨论的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进行扩展资料的收集、关键问题的探讨,实现观点的互换、知识的互补,并最终达成一致认识。这将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构建,提高其把握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对学生未来就业具有帮助。分组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组讨论虽然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但是学生什么时候讨论以及讨论怎样的内容,教师应严格把关,并适时地给予帮助与指导,让学生的思维层次有所提升。

(三)归纳总结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小组成员对案例分析的过程进行归纳与总结,向班级其他案例小组成员进行详略得当的讲解,从而实现小组之间知识的互补。为避免流于形式,确保归纳总结的过程达到预期目标,负责讲解的小组成员可以把要讲解的案例及分析处理的核心关键词,以及期待引发深层次讨论的内容提前发给其他小组,以做准备。

二、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精准”,建议讲清核心概念与基本原理

调查发现,非保险专业的学生选修该课程并不完全是因为兴趣使然,部分学生单纯地是为了修满学分。因此,从整体来看,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均有待提高。绝大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理解不透,在进行案例分析时,难以抓住问题的本质,把握不住案件处理的关键问题与主要依据。如在分析“近因”案例时,由于学生未能掌握“近因”的内涵与寻找“近因”的关键,因此难以准确界定保险事故的责任归属。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力求“精准”,讲清核心概念,讲透基本原理,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才能抓住关键词,准确地利用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二)学生不能综合运用知识把握案例处理的关键,建议多视角启发与引导

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通常会从单一视角出发,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难以完整地把握案例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认识问题、归纳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如学生在分析受益人相关案例时,由于对《继承法》中相关条款不熟悉,故在受益人丧失受益权导致保险金作为遗产处理时,不能准确地进行保险金的分配。因此,除了要求准确掌握基本概念与原理外,还要借助案例有效渗透现行《保险法》及《婚姻法》、《继承法》、《反洗钱法》等相关法律精神,确保学生能够熟练地综合运用相关原理与法律条款来分析处理疑难案例。

(三)学生分析热点问题的能力有限,建议选择有趣话题激发兴趣

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训练学生对现实热点话题更加敏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关注现状、分析前景,更好地理解保险在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但教学效果表明,上述教学目标一般难以达到。绝大部分学生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保持沉默,不善于用案例训练过程中所得到的知识去思考、去分析、去交流,因此,有必要在案例分析时,引导学生跳出案例本身,关注案例背后的宏观环境,分析环境变化对保险经营的影响,让学生在生动的背景分析中更全面、客观地看待保险及行业现状。了解保险并不单纯的等同于“卖保险”或“理赔”,它同样涉及到刺激消费、拉动投资、支持对外贸易、促进技术创新等“高大上”的概念,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短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安全生产、提高政府转移支付效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地方政府责任、促进企业顺利经营等现实问题,从而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原理,有效改善学生的保险观。

作为面向非保险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保险常识》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风险与保险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准备与部署,认清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对策,确保案例教学的效果,实现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熊思东.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C].上海:科学出版社,2010,(05).

[2]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王魏根,姜双林,李夫佳,周虹.地方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

[4]刘旭,梁婷.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内涵及实施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1,(04).

[5]刘义.试论通识教育理念在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

[6]北京大学老教授教学调研组,张翼星.北京大学通选课的现状、问题和建议[J].现代大学教育,2011,(02).

[7]赵义华.通识教育的困境及其因应――基于对近年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报告文本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03).

[8]曹莉.东亚一流大学通识教育的新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

[9]唐春,夏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优化探析――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0).

[10]桑新民.创新学习文化 回归大学精神――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新探[J].教育研究,2010,(09).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的迅猛发展,市场对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全国各相关高校每年输送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总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遗憾的是,近些年相当一部分专业学生毕业后没有走上与医疗保险相关的岗位,而是被动地选择了其他行业,造成经过多年精心培养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严重流失。根据社会医疗保险单位和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反馈,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走上相关工作岗位后,动手能力差、适应周期长,导致用人单位新人培养成本高。

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考核,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专业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从专业性和实践性上来看,医疗保险专业应该被定位为应用型专业。

尤其是本科层次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不应以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的,而应定位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专业发展目标,强化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的医疗保险教学模式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多数院校至今仍主要侧重于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极为薄弱。

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实操指导性强的教材和模拟软件。

(1)缺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

首先,目前大部分医疗保险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由于目前的就业问题严峻,很多医疗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都选择通过继续深造以留在高校, “跻身”高校教师行列。

因此,这些教师是没有在专业实际部门工作的经历或实践的,虽然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但是实践领会与操作能力则明显不足。在这方面,国外政界和教育教师界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为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师资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通道。[1]而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学历要求等,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或有政策实践的专家由于没有高学历而无法从教。

其次,医疗保险专业的交叉性造成了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教学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医疗保险需要教师既具有扎实的保险专业知识,又具有深厚的医学底蕴。而某些院校医疗保险专业教师主要来自临床医学专业,这些教师有着深厚的医学知识,但只有少数教师有过保险公司实践经历,多数教师对医疗保险专业知识了解有限,缺乏医疗保险的实践经验;另一个极端是,专业教师都来自于金融保险专业,有着深厚的金融保险学功底但缺乏一定的医学知识。这些教师都很难将医学知识和医疗保险实务有效结合。

(2)缺乏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和模拟软件。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一般涵盖了保险学、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障学、人身保险学、健康保险学、医院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教材数量多,更新速度快,但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和管理条例的罗列。有些教材虽然名为“××理论与实务”,但是实务部分一般仅陈述某省市的医疗保险政策或者某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条例、细则,缺乏实际操作内容的介绍和指导,缺乏相关案例的讨论启示与实践延伸。

此外,医疗保险专业在许多高校并未配备实验室或者与其他专业共用实验室,并且各大高校在医疗保险实操模拟软件的引进和开发方面投入过少。

1.2 缺乏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医疗保险专业的特殊性,其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发展较为完善,而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主要表现就是缺乏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无法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认知和领会,这是各大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匮乏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理性认知和感性了解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

1.3 实践课程设置层次不清、实践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实践课程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必须按照教学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组织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相互承接、相互联系的实践课程。然而,现在部分高校开设的实践课程没有统一的、相互联系的、递进的、完整的实践计划和安排,造成教学混乱的局面,实践课程教育的重点容易被学生和教师忽视,造成实践课程被“混着过”,这些不利于实践课程核心价值的体现和拓展,进一步造成了学生应付实践课、教师胡乱安排实践课的现象。[2]为了进一步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与医疗保险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如去医院医保科、商业保险公司等实操性实习单位熟悉相关专业岗位的职责及办事流程,开展医保政策实操手册的学习,进行数据处理软件的上机实验等。而这一类的实验操作课程由于没有统一、完整的教学安排,大部分支离破碎、流于形式,实际教学质量并不高,也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思路。

2.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1)“双师”队伍建设。

医疗保险专业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包括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授课教师既精通医疗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要熟悉医疗保险业务,如医疗保险产品分析、医疗保险计划设计、医疗保险核保理赔、医疗保险产品营销等。然而,由于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双重压力,一般的专职教师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在师资配备时,可以考虑安排“双师”教学,即医疗保险专业理论课程部分由专业教师承担,而实训教学,尤其是课外实训教学部分由保险公司相关专业人员负责。[3]“双师”教学既有利于专业教师专心负责和深化理论教学、从而减轻压力,也有利于让学生接受一线专业人员最直接、最权威的指导,亲身体验医疗保险实务操作流程,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另外,各院校要考虑培养具有“双师”特征的专业教师。例如,将现有的专业教师分批送到相关岗位去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回校后便可胜任医疗保险专业相关课内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完全依赖外界师资力量的尴尬局面。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社会医疗保险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建立包括实训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进行岗位模拟、现场讨论、计算机模拟操作等教学。在校外,各大高校应当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如医院医保科、政府医保局、商业保险公司等)、民间团体(如医疗保险协会等)合作,将其建设为长期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物参与度和社会问题认知程度。另外,还应当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相关单位在未来发展的知识需求和人才需求,根据市场需要培育满足企业发展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的人才。此外还应加强与外界交流,建立多种渠道,及时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和社会信息,以便学生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做出更好的安排和计划。

(3)实践教学资料的准备。

实践教学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实践模拟操作软件等资料。体现出各部分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实践的方式及手段、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办法。根据需要编制实践教学指导教材一部,教学软件可以通过外购或其他途径取得。

2.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形式。

(1)课堂实践教学。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两个部分。在介绍基本理论知识时,由于侧重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采用案例讨论的形式进行,具体形式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双方辩论的形式进行;在基本制度运用阶段,其实践内容应侧重于加深学生对基本制度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部分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基本的工作能力。因此,在内容设计上应能够体现社会医疗保险职位的特点。可以按照医疗保险的职位设计实践内容,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模拟实际职位手工操作与软件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具体做法是:提供固定场所建立模拟职场和实训室,引进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课堂教学企业化管理试点,装备模拟保险流程各环节的专业教学软件。

(2)校园实践教学。

在学校模拟保险企业等开展有关活动,培养学生的保险文化和职业素养。组织辩论会、演讲会等,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公关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适应保险市场的社会竞争能力。通过各种公开和内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普及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5]还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在校内向同学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咨询服务。

科研和创新活动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竞赛也是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展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6]科技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医疗保险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医疗保险专业要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新苗计划”、“未来学术之星”等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研比赛项目。

(3)社会实践教学。

校外综合实习部分结合学生毕业实习进行。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社会实践中的医学实践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医疗保险专业开设医学课程是专业工作的需要,但实际教学中总认为知道一些临床医学知识即够用,忽视临床操作技能训练。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校外实践,医院临床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的社会实践部分应建立医院临床实习和保险公司、医保部门“双实习”制度。[7]社会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特点可以选择医院、医保中心、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其校外实习基地,由实习单位教师指导学生从事具体的工作。其内容应体现社会医疗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般按照实际的工作程序安排实习的内容,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主,具体内容和程序可与实习基地教师合作确定。力求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有良好的实习效果,获得实习单位好评,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实现实习后直接与实习单位签约就业。

(4)各实践环节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和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安排,可将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专业认知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独立实验课、专业课题调研课、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毕业实习等形式,开展课内外相关实习课程,课程内容层层递进、相互联系,形成整个专业实习课程整体流程,培养出实操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专业与市场对口的学生。[8]

1)理论课程与实践结合。如《社会调查方法》这门课主要由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组成。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验课题,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医疗保险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设计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每学期的第 1 周布置下去,第 1 7 周上交,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自行选择课题方向、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做统计分析,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2)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如:承担了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由于有科研项目任务,因此会组织其他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利用暑期或平时的实践课程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对策,最终各位小组成员完成这个项目的子课题并分别作为各自毕业论文的选题,从而较为成功地将学生科研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

2.3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课程的考核应当体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两个方面。可以结合课堂内外的教学采用“过程评价+考试考核”综合评价模式,考试考核学生对医疗保险学基础理论、基本制度的掌握情况,其中过程评价主要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选择相邻两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对照,以此来评价其教学效果。

3 结语。

一个完整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条件、形式和评价,而开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有益于全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体系,并为教学条件和实践管理提供较为具体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体,为学生能力的拓展和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乐勋,张文鸣。2007 年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9-60.

[2] 况成云,杨江林。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专业学生的素质[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l(8):478-511.

[3] 藤航。我国本科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J].西北医学教育,2002(3):10-11.

[4] 袁杰,郑先平,等。我国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医教育,2007(1):11-13.

[5] 郑先平,刘雅。对健康保险专业核保理赔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86-88.

[6] 俞彤,刘霖叶,等。医学院校开设医疗保险专业培养模式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7):259-360.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引言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文献中养老保险被直接称为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System)。按筹资方式的不同,养老保险可分为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System或UnfundedSystem)和基金制(FundedSystem)两种类型。现收现付制是从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以来至今大多数国家采纳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而基金制是自20世纪80年代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险面临的财政支付危机以来,一些国家开始试行并逐渐实施的一种养老保险模式。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Samuelson(1958)和Diamond(1965)的世代交叠模型(OLG)的基础上,多数研究通过对个人储蓄、收入分配、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的认识,对养老保险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例如Barro(1974)从遗产动机的角度、Romer(1986)从个人储蓄、劳动供给的增长模型讨论了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等。不过这类研究通常不考虑技术、人力资本、制度等要素。

自Lucas(1988)和Rome(1990)等的新增长理论形成以来,经济增长更加强调技术和人力资本等要素的重要作用,于是人力资本积累与物质资本一样也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此后,许多研究借助于人力资本积累这一桥梁来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同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在人力资本的新增长模型中,教育投入成为衡量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教育投入量、受教育时间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三者之间是成正比的,延长受教育时间意味着教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育投资越多,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就越高;反之,受教育时间少则教育投资则相对会减少,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也较低。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可分为政府和非政府两类,其中政府对人力资本投资一般表现为财政性教育投入,而非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则包括企业、社会其他经济组织、学生家庭以及学生本人等。但从新近的文献研究来看,各类研究主要针对养老金制度与政府或者学生家庭对子女人力资本投资而进行,一般不涉及其他非政府主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如企业和社会团体对教育的资助)的内容,且研究路径也各有差异。

二、养老保险与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研究

通过世代交叠模型假定年青期和年老期人力资本和养老保险效用存在代际间相互转化,是研究养老保险制度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属于公共支出,需要符合公共服务效用最大化的公共决策原则;而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则需要符合个人终身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这样,通过2期或3期的世代交叠模型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就可以针对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这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研究,约束条件为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微观主体效用最大化和经济稳定增长。

(一)养老保险与家庭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在世代交叠模型中,基金制条件下的强制性储蓄或社会保障税使父母在年老时获得的养老保险与子女未来承担的赋税无关,也无法产生遗产效应,这可能造成生育率上升和人均人力资本水平下降,不利于经济长期增长(Stuart,1998等);反之,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则能通过对年青期个体强制征收养老保险或社会保障税并转移给当期的老年期个体(或者父母),以保证年老期个体(或者父母)对孩子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也有利于鼓励父母对子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有利于经济增长。

Kemnitz&Wigger(2000)等则认为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是人力资本积累存在外部性时政府矫正市场失灵的政策手段,它可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促成人力资本积累达到最优水平,而基金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则与没有社会保障的自由放任经济一样会造成人力资本积累的不足。其原因是,每一代人的人力资本积累总是建立在上一代平均基础之上的。如果每个人都增加学习时间,不仅可以提高其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还可以提高下一代人的人力资本水平及劳动生产力。在具有基金制社会保障制度的自由经济中,个人并不能获取人力资本积累所产生的全部收益,也不可能为了提高下一代人力资本水平而增加学习时间,因此个人投人学习的时间往往少于最优配置的学习时间。

在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条件下,养老金的数量往往与个人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收入有关,而工资收入通常是与教育程度正相关的,这相当于将养老金数量直接与年轻时积累的人力资本挂钩,使得延长学习时间的人能够在年老时获得更多养老金,这种更高的回报是来自于下一代人的人力资本增加而带来的整个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所以从理论上讲,只有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才能体现出人力资本积累在代际之间的正向溢出效应,刺激各代人为了提高下一代的生产能力而积累更多的自身人力资本。

(二)养老保险与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离不开政府对公共教育领域的资助,许多研究还将政府人力资本投入引人理论模型分析之中。政府支出包括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其中,非生产性支出中包括政府用于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由于一国政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府每年预算的约束,增加一方面的公共支出比重则必然会导致另一个公共支出领域预算的减少。

在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模式中,当期工资与养老金数量挂钩,这利,养老保险计划不影响当年的财政收支平衡,政府可将更多的公共资源用于教育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支出领域,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以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而在基金制的养老保险模式下,个体的养老金数量或者说未来的福利是由他本人过去的储蓄和基金运作表现决定的,与下一代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而带来的教育收益率的提高没有关系,他们希望政府能将更多预算投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这将会减少政府对教育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公共支出,从而不利于政府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因此从养老保险与政府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结果来看,这些结论也大都偏向于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对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在一个3期的世代交叠模型中,Buiter&Kletzer(1995)考虑了现收现付养老保险的代际转移再分配政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发现当年轻个体不能够从资本市场上进行借贷以支付他们的教育费用时,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尽管会降低物质资本的积累,但却有利于公共资源偏向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而Kaganovich&Zilcha(1999)的研究表明,假定在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下存在市场均衡,那么政府会将大量预算开支用于教育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这时养老金计划也许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在子女的福利状况是由人力资本水平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定的前提下,父母的效用函数由其自身消费大小和子女当期的人力资本回报来决定,因此,父母考虑到今后的退休福利水平,就必然会加大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这时政府给予家庭的教育补贴也会起到积极作用。此外,Bellettini&Ceroni(1999)还将公共支出和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并引入理论分析,指出只有现收现付社会保障才会增强公众赞成提高生产效率政策的意愿,从而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也有一些研究如Starketa1.(1997)、Panu&Poutvaara(2007)等从跨国之间劳动力流动或者技术转移的角度考察劳动力流动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结论是跨国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能够促进欠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并通过技术人员的双向流动提高欠发达国家的人均人力资本,但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形式下,比例工资制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和固定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费用制养老保险制度国家间的劳动力流动会导致前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减少和后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并由此带来帕累托改进。

三、养老保险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应用研究

与理论研究不同的是,养老保险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应用分析并不关注养老保险制度的唯一合理性问题,而是围绕着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这些主题,对不同经济体中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与受教育年限、退休年限、社会福利及生育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Rojas(2004)的研究配合了内生生育率选择来量化1985年以来西班牙的高等教育资助(政策)的成本和收益,结果显示:西班牙的政府教育补助的增加改变了人口教育程度的分布并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受教育人群中低人口出生率和高人均寿命改变了总人口的年龄结构,使得政府必须增加社会保障税率以平衡养老金预算,因此这一机制实际上降低了教育投入政策的社会福利。

在充分考虑了美国劳动者工作期内缴费形成的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这些参数的条件下,CruzAEchevarria.AmaiaIza(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由工作期内劳动者缴费的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支付制度会促使人们考虑提前退休,但随着未来社会保障费用负担人口的减少,预期寿命的提高也能够促进单位资产GDP增长速度的提高。现收现付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养老保险制度能够促使个人延长受教育时间,增加家庭或个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但随着社会保障负担率的提高会带来单位资产GDP增长速度的降低,使政府面临着预算平衡等问题。

我国的养老保险模式是现收现付型还是混合型模式目前还存在许多争议,不过从目前养老保险资金账户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中国仍然处于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模式中。针对这种情形,近来国内也有一些关于养老保险与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研究。例如,于凌云等(2008)针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过程中养老保险和人力资本公共支出的增长效应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人力资本这一指标来体现它们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从公共支出角度来看,政府对养老保险的转移支付与人力资本和长期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出一种负相关关系;公共教育投入对于长期人力资本及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很明显,而对短期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却不明显。超级秘书网

针对中国长期的城乡分割的现实情况,赖得胜等(2004)、田永坡等(2006)等的文献根据当前中国“统账结合”的社会保障模式,对我国城乡人力资本投资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由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位,造成了基层政府和农村家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庭在教育投资领域的沉重负担,因此需要尽快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提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比重,从而有利于人力资本投资。

四、结论与展望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第11篇

“ 尹成远版” 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农民因为家庭琐事轻生,被家人发现后马上送到医院,由于砷中毒已经频临病危。当时除了赶快注射解毒药“二巯基丙磺酸钠”外,没有任何能够将他从死亡线拉回的办法。巧就巧在当时这家医院包括周边的医院都没有这种特效药(该药不属于医院常备药品),只能四处求援。最后经电话联系获知,只有保定市职业病研究所有这种药。但是时间紧迫,往返于保定最少也要7个小时,一时间大家都不知该如何是好。这家医院的院长想起了在河北大学任教的挚友尹成远老师,尹老师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代为购药、送药。当天下午6时,“二巯基丙磺酸钠”送到医院,终于病人获救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叫我想起了37年前轰动全国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这篇报告文学的开头是这样的“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平常事足以体现我们时代最美好的思想、最高尚的风格。”

当记者问起这件事情时,尹老师说:“能够尽自己的力量救人一命是我的幸运,我相信你也不会拒绝这样需要你帮助的请求。”

保险学术论坛的价值

尹老师是河北大学金融系的副主任,同时也是中国保险学会的理事。“我一年到头忙的都是保险。”刚刚从第七届中国保险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回来的尹老师说。

尹老师很高兴谈起他参加的各种保险学术会议,每次会议都是保险学界的一次大交流,但目前学术界的新鲜面孔还是少了些,总是叫尹老师有那么一点点遗憾。

2007年10月底,在浙江大学召开了第四届中国保险国际教育论坛,尹老师作为特邀学者出席并发表了几篇新的学术报告。“简直就像我们保险学界过年一样,2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社会和谐、保险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会主题开展的学术研讨,对于今后国内的保险教育会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不仅是一次保险教育的盛会,更是一个高水平的保险理论学术研讨会。能够参加这样的学术论坛是我作为一个保险学者的幸福”。

尹老师认为这样的论坛应该多举办,而我们内地的保险公司应该更加积极的来组织这种学术论坛,对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的功效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台湾人寿连续第四次赞助中国保险国际教育论坛,尹老师对于能够见到该公司的董事长朱炳昱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尹老师正在攻读博士,曾经在论文中研究过台湾人寿和朱炳昱。“这次见面他很好的解答了我那篇论文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对于我的研究很有帮助。”

农业保险是个大课题

第四届中国保险国际教育论坛中“农村保险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正与尹老师最近的研究课题符合。河北省政府聘请尹成远老师开展河北省“农村保险与新农村建设”的课题研究。

在实地调研后,尹老师发现农村保险的推广与新农村建设的实施都必须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中心思想。以往试行的农业保险制度是以差额制为实施办法。“亩产一千斤的田地,在参加农业保险后,如果收获只有400斤,农业保险就会负责理赔差额的600斤”。但是表面合理的制度中隐含着巨大的风险。保险中来自道德风险的风险比重是非常高的,既来自保险公司的核算方又来自投保方。“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在课题中要研究解决的。”

农业在WTO中是最早受到风险冲击的行业,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护本国的农业。农业保险应该先以公益立项,收取的保费一旦不足以赔付农民,那么就需要得到来自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农业保险就应得到来自政府财政的鼎力相助。现行的补贴制度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力度,那么农业保险就是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支持来源,是政府农业补贴的重要补充。

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及印度的农业保险经过长期的发展之后,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将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发展我国的农业保险,应从实行积极的财政支持、颁布健全的农业保险法、采取国营公司与私营公司双轨经营等几个方面去着手。

“农业保险在考验着我们的政府执行力,政策的制定、从上到下的各级政府对于农业的关注程度都是影响农业保险推行的重要因素。”

保险业的春天也是保险学学术界的春天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竞争力”,第一次在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保险业。“中国保险业的春天来了,保险业的高速发展时代真正的到来了,我们这些做保险教育的干劲更足了。”尹老师对于总书记的这个报告非常兴奋。

保险教育,尤其是保险高等教育是为保险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输送专业人才、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持系统。加强保险教育和科学研究,是增强国民风险与保险意识、促进保险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把保险教育和保险理论创新放到很重要的位置,提出“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为推动保险业加快发展发挥作用。而教育部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关于加强学校保险教育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将保险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增强全体学生的保险意识,同时加强保险专业教育,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我希望通过我们这些保险教育从业者的忙碌,能够促进保险业界和保险学界完美的融合,我们需要行之有效的交流渠道,我们会辛勤的建设中国的保险教育平台,希望保险学术界和保险业界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人才循环机制,这样我们再忙也值得。”

尹成远档案:

出生年月:1971年5月

学历:研究生博士在读

职称:副教授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第12篇

孙祁祥,女,汉族,1956年出生,1976年入党,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曾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等荣誉称本文由收集整理号。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界的铿锵玫瑰

孙祁祥主要从事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保险监管、国际保险市场比较、金融综合经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方向的研究,在本专业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地位和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她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连续12年担任国际保险学会(iis)亚洲学术主持人的学者,并且是该学会董事会的第一位中国学者;是第一位应邀在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年会上宣读学术论文的中国大陆学者;是第一位作为人物介绍出现在“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会刊上的亚洲人;还曾担任过“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apria)主席。

孙祁祥十分重视将自己的研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主持过多项部级、省部级和国内外著名机构委托的重要课题。她主导创立的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及其品牌学术论坛“北大赛瑟(ccissr)论坛”,赢得了国内外政、产、学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早在20世纪80年代,孙祁祥就在经济学界崭露头角,其撰写的论文曾登载在《金融时报》头版。她现已在国内外期刊上百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先

转贴于

后获得10多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奖励,其中主要包括“陈岱孙经济学论文奖(1997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第七届)、中国保险学会保险理论创新成果一等奖(2006年)、中国保险学会优秀论文奖(2006年)等。

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

孙祁祥教学认真,深受学生喜爱,2002年被评为“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2005年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多年来,她一直承担着本、硕、博学生和博士后的教学任务。她主持的学校主干基础课“保险学原理”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所撰写的教材《保险学》,先后获得教育部推荐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等多项荣誉,被国内数十所高校选作本科生“保险学”课程的指定或推荐教材。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第13篇

关 键 词:金融人才;应用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6-0066-05

通过十余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我们逐步探索了适用于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1234模式: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即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教学主线;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两大教学体系, 即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安排上,重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人才培养的三个教育阶段,即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专业强化教育阶段、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四项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 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实践证明,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有效模式。

一、一条教学主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

为了把学校办成让学生、 家长、 社会满意的学校,我们把“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并将其贯穿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因此,金融学专业从招生伊始,就开始探索如何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金融职业素质的养成。

金融学专业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银行、保险、证券这三个方向的专业知识是其三大支柱 [1] 。因此,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都是不分方向的,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内容多而杂, 最终培养出的是一批批“样样通、样样松”的人才。虽有个别学校作了一定的改革,如将金融学专业改为保险专业、国际金融等若干专业, 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使学生对某一个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了深入了解, 但又导致专业口径太窄,使学生就业时面临困难。针对这种状况,我校金融系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本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动手能力强, 基础扎实的金融领域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就金融学专业的建设提出了如下的改革方案:在大金融的平台上,将符合市场需要的银行、保险、证券行业某些岗位作为专业方向,构建出“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金融学专业,最终把金融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市场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经过多年的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 我们认为在大金融学的平台上开设投资理财方向、证券期货方向、保险营销方向是比较适时的,可作为目前首选的三个方向。

在这一大背景下, 我们进一步提炼了金融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认为金融学专业学生通过4年大学生活, 应该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应用能力和思想道德、专业业务、文化素质、身体心理四大综合素质方面有较大提高。详见表1、表2。当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业务的养成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中之重,而且,应该根据学生所选专业方向,有所侧重。

二、两大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程体系安排上, 我们重点突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起了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体系来看,要把握好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时比例,可以各占三分之一,也可以有所侧重。同时,必须加大选修课比重,这既包括公共基础课, 也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如前所述,金融领域宽泛,涵盖知识较多,因此,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其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从实践教学体系来看,要改变“重课堂、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 [3] ,所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 保证实践学时至少占到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具体说来,除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外,还采取了课外学时和专用周的形式。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这类课程需要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可以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而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市场营销学、金融英语这类课程安排一定的课外学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效果更佳。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应该采取专业周的形式加大实践学时,如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等课程可以通过开设证券投资模拟实训、 外汇模拟交易实训等实践课程。部分实践课程安排如表3所示。

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方向实践技能, 我们增加了专业方向综合实践周, 如根据前面提到的专业方向,我们让学生在理财规划综合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保险营销综合实训中选择一个。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增设了创新实践周。创新实践包括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学术讲座、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专业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创新能力培训等,该项学分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 学校可集中开设社会实践与调查、 学年论文、创业专用周等实践课程,使学生可以获得部分创新实践学分。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自己参加其他创新实践, 并根据上报的材料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如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公开发表专业性论文;参加证券协会、信贷协会、保险协会等表现突出; 在各个层次的点钞技能比赛、 证券模拟交易大赛、外汇模拟交易大赛等专业性比赛中获奖;取得理财规划师、证券、银行、保险从业资格证,等等,都可以获得创新学分,并且,规定学生大学期间至少要取得创新实践学分10个, 多出部分可以抵扣其他实践环节学分。见表4。

三、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专业强化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可以分为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教育阶段、 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可以这样说:没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这8门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支撑,金融学专业就如同“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所以,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是后续强化、提高专业技能的关键。在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证券投资学等专业课程是学习的重点。在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专业方向的理论课程、专业方向的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等。

如理财规划方向理论课程我们设置了财务分析、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理财规划原理、理财规划实务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投资经理实训、理财规划综合实训课程等; 信贷管理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银行会计学、个人理财、风险管理、银行信贷管理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银行前台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等; 保险营销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学、保险营销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保单设计与销售、 保险营销综合实训课程等。最后,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实现金融学专业人才素质的综合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金融学专业还应该加强毕业实习前的职业入门指导,所以,我们还增设了学科前沿专题讲座、创业指导、应用文写作、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成效的一个综合考核, 所以最好将其贯穿于整个大学三个教育阶段中。建议采取课题驱动项目教学模式,即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形式来驱使学生分阶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4] 。张五常教授认为,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带着明确的要解决的问题去学。所以,如果让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 带着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课题)去学,分阶段地解决各个阶段性小问题,并分阶段检验其学习效果,要比单纯地靠毕业设计(论文) 检验更具有现实意义。 课题驱动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提出的。它也可以分三步实施:第一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论证阶段,可设在大二第二学期期末实施, 因为这时学生有了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能够较好地完成课题的论证,同时, 也有利于下一步带着问题开始专业课的学习。 第二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中期检查阶段,可设在大三第二学期末完成。经过大三的学习,学生的专业理论课基本学完(有些院校在大四也安排专业课),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 且经过长达一年的资料收集和思考,可以掌握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这同时也是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综合检验。 但由于这一年学生还没有经过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还不强,所以还不适宜让所有的学生在大三期间直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大三第二学期,必须开展课题中期检查,我们主要采取学年论文的形式。学年论文的撰写内容为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综述, 这对于提升学生毕业时的竞争力很重要。 第三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结题阶段。经过大三的充分准备,学生应该在大四一年时间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结题报告。通过结题的学生除可以得到毕业设计(论文)学分外,还可以得到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课题结项证书,证明其本人(或所在团队)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成功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四项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四项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1. 理论与实践结合。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律》一诗中告诫自己的孩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学中干”、“干中学”,是实现金融学专业素质提升的必要路径。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强调实践教学体系要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主要原因。 除设置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外, 为了保证学生关注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我们还创办了《金融快讯》刊物。该期刊每周发行一期,由指定教师负责指导、终审,由学生证券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证券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信贷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银行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保险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保险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这样,既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也使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得到了提升。

2. 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从目前来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都有较强的与高校合作的意愿。高校要抓住有利时机,建立起与金融企业深度合作的双赢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我校除了经常与金融企业合作开展各种活动之外, 还成立了一个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己管理为主的金融服务公司。该公司按行业(也可以是按专业方向)设置服务中心,如设证券服务中心、银行服务中心、保险服务中心等。其中,证券服务中心可以帮助证券公司进行股票开户等服务,银行服务中心可以帮助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第三方存管等,保险服务中心可以进行保单推销、讲师培训等。

3. 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金融行业既要与钱打交道,也要与人打交道。金融从业人员如果没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就很难发展起来;如果没有很强的自律性,就很容易步入歧途。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金融企业的从业要求,我们特别开设了礼仪实训、演讲与口才、团队拓展训练、职业教育等课程。此外,每个学期还安排专业性的辩论比赛、点钞技能大赛、证券交易模拟大赛、外汇交易模拟大赛。这些比赛,由学生负责筹划、组织、主持,老师负责指导、评判,较好地促进了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结合。

第四,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金融学专业方向的设置与就业岗位相关性很强, 且在入职时往往要求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所以,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强调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指导使学生适时拿到职业资格证。如理财规划师、银行从业资格证、保险从业资格证、证券职业资格证等。以证券职业资格证为例,该证有效期为两年,所以,可以在三年级时组织学生考证,相应地,证券投资学等相关课程就应该在此之前开设。在考证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发挥学生团体的传、帮、带作用,并专门组织辅导。

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的实践证明,“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建立两大教学体系、 强调三个教育阶段、 加强四项结合”的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都红雯,金月华,高国庆.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4):12-14.

[2]吴云勇,陈凌白. 金融学专业投资理财方向建设方案[J]. 浙江金融,2008(1):41-64.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大学使命 职业化教育 研究型大学 分工

本文以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精算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来分析我国普通高校应用型学科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面盲目“职业化”的倾向,希望能够“以小见大”,唤起人们对我国高校所有应用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反思、对大学功能和使命的反思。

一、从保险精算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说起

中央财经大学于1993年设立了国内保险精算学专业第一个硕士点,着手为我国刚起步的保险业培养保险精算人才。该硕士点的设立是基于中央财经大学与英国精算师学会、英国精算师协会以及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签订的合作协议,特色是引进了国际上公认的英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因此最初基本上以资格考试的科目为模板来设置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以考试辅导用书作为授课教材、以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作为培养目标,因而具有明显的“职业化教育”倾向。

这种课程体系格局和培养模式的形成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背景紧密相关。我国1984年才开始成立第一家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2年才允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等外资公司进入国内保险市场,[1]1995年才颁布第一部《保险法》。因此,作为新中国第一批设立保险精算学专业硕士点的高校,中央财经大学承担着为国家新兴的保险行业输送急需的人才的重任。近二十年来,中央财经大学向国内保险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精算学专业毕业研究生,为刚刚起步的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国内树立了起了良好的专业品牌。

但是,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理念的进步,以职业考试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和诟病。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由于中国保险业对精算师的需求已经没有十几年前那么紧缺,对精算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理性,保险业逐渐发现通过职业考试体系培养起来的精算研究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创新研究能力有限,不能达到理想的人才招聘要求;而从高校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精算研究生“职业化”培养模式产生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该专业研究生参与课题和学术交流的程度低;2、科研成果数量比其他专业明显要少,①高水平的创新性成果更是非常缺乏;3、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逃课现象较为严重。原因是专业课任课教师并不擅长于考试培训,而且多数任课教师本人就未参加过精算师资格考试,单纯从考试的角度来看,学生们普遍认为听课的效率还不如自学,而且每到临近考试的前一个月,任课老师不得不迁就学生停课复习备考,因此严重地影响日常教学秩序。

以上是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精算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现状,体现出明显的“职业化教育”倾向。而这一现状和倾向也许仅仅是目前许多大学应用型学科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缩影。例如,会计学专业的研究生热衷于考注册会计师、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忙于准备司法考试等等,全国各高校里弥漫着浓厚的职业考试气息,大学的教育目标正在逐渐迷失。这才是本文关注的问题所在。

二、两种不同的大学使命观之冲突

高等教育应该“职业化”吗?如果将高校教育的“职业化”倾向解读为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那么高等教育是否应该职业化的问题便升华为高等教育哲学中关于大学使命的“认识论”和“政治论”的冲突问题。

“认识论”和“政治论”的概念最早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在其著作《高等教育哲学》里提出来的,用来概括自欧洲中世纪大学成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两种互相冲突的大学使命观。“认识论”者认为大学是学术的“象牙塔”,以追求知识、发现真理、探求“高深学问”作为目标和使命,因此崇尚学术研究自由,主张大学不应受社会和政治的干扰;“政治论”者认为大学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应该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主张大学应该对社会的变化做出积极反应,通过教学、科研、服务来改造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两种观点的争论一直持续到21世纪的今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也是“认识论”和“政治论”这两种观点的争论史。例如,美国在18世纪建国初期认为大学应以服务于社会为目标,“是提供牧师、教师、律师和医生的场所”,19世纪初来受德国洪堡的影响,建立起研究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y),以科学研究为已任。而19世纪末“不断加速的工业革命的力量给学院和大学所发现的知识以越来越现实的影响”,[2]于是美国国会在1890年通过了 Morrill Act( 法令),把为公众服务作为与教学科研同样重要的大学使命。[3]可见,两种教育哲学观点伴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相互交替出现。这两种观点的争议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也同样存在。《大学》“八条目”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是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而“治国、平天下”是其社会服务功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中的“亲民”也是服务社会之义。中国近代的两位大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张伯苓(1876—1951年)同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奠基人,对大学的使命也分持两种不同的观点。蔡元培先生执掌北京大学期间提出:“在大学,学生于研究学问以外,别无何等之目的”,“请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4]并在1917年1月9日举行的北大就职演说中明确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5]而张伯苓先生在执掌南开大学的几十年里,将“允公允能”作为南开校训,旨在“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6]

看来,若干世纪以来的冲突仍未结束,争议还在继续。因此,如何实现两种哲学观的融合仍然是一个现实的命题。

三、两种不同的大学使命观之融合

对“认识论”和“政治论”进行融合是必要的:一方面,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毕竟,对“高深学问”的教学和研究是高等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后者是前者的应用和延伸,是“高深学问”的价值实现方式。如果仅采“认识论”,无疑是一种不合时代的保守,如果仅采“政治论”,则几乎是高等教育的异化。

约翰·S·布鲁贝克也认为应该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同时认为最好的结合途径是重新探讨当前关于知识本身的理论,将人们追求知识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或者说“现实主义的认识论必须用实用主义的政治论做补充”。[7]即“大学的使命”既包括“追求高深学问”这一手段,也包括“服务社会”这一目的。然而,本文认为,布鲁贝克的“手段目的说”只是对“认识论”和“政治论”进行简单的合并,并未真正实现二者的融合:首先,并非所有的大学都同时具备“追求高深学问”和“服务社会”的双重使命,例如,高等职业学校以为社会培养职业劳动者为使命,一般不涉及“高深学问”;其次,即使所有大学、所有专业都毫无区别地以“追求高深学问”为手段并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大学出于就业的考虑,一般都会急功近利地以培养职业应用技能为目标,以尽可能地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从而使整个高等教育失去追求“高深学问”的功能,甚至造成人类社会进程的停滞;第三,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由于智力、潜质等个体差异,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追求高深学问”。

诚然,即使以“追求高深学问”作为主要使命的大学,其学生毕业后也要走向社会就业、为社会服务,学生在大学里培养起来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会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服务社会”也只是大学的“衍生”功能,与大学的使命有根本的区别。因此,“手段目的说”并未能实现两种大学使命观的完整融合。

本文认为,大学使命之“认识论”和“政治论”的真正融合方式在于大学的分类、分层,并据此来进行的教育职能分工:即从大学的整体概念上来理解“融合”--不同的大学类型或同一大学类型的不同教育层次承担不同的教育职能,从而实现某些大学以“追求高深学问”、进行科学研究为主要目标,某些大学则以培养职业人才、直接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的局面。下面以我国高等教育为例来分析。

(一)普通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的分工

我国1999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因此,“大学”(又称普通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分属于不同的高等学校类别,也应该分别承担不同的教育职能。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高等学校“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从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第一条的规定来看,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依此理解,十六大报告中“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职能主要由高等职业学校承担,而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则是普通高校的责任。事实上,截止到2008年,全国已有高等职业学校1184所(比普通高校还多105所),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格局,该年度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3.3%,[8]其中高等职业学校功不可没。简而言之,普通高校与高等职业学校有不同的分工,培养职业化人才并直接“服务社会”的任务应该由高等职业学校来承担。

(二)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的分工

“研究型大学”最初是指德国近代以研究学问为中心、重视科研的古典型大学,[9]其中1810年柏林大学的建立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创建者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 Humboldt)以“为科学而科学”、“科研与教学相统一”及“学术自由”等原则为指导建立起全新的大学模式。[10]我国武书连研究员将“研究型大学”定义为:“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超过全国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型大学”,其关键词也是“科研”。[11],因此“研究型大学”以“从事科学研究”、“追求高深学问”作为主要使命。武书连进而主张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等类别。[12]依据这一分类,研究型大学以学术研究为培养目标,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且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占有较大比例。在培养模式上,研究型大学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理论型学科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型学科也应该侧重于应用性的研究而不是“职业化”的培训。而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型”大学(其中多数是专科生为主的高等职业学校)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事实上,即使从生源的质量上来说,考上“研究型”大学的学生相对于考上“教学型”大学的学生更具备追求“高深学问”的能力或潜质。因此,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承担不同的教育功能。

(三)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教育层次分工

即使同属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也处于我国教育战略布局当中的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定位,担负不同的人才培养职能。根据《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对本科生的培养要求是“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对博士研究生的要求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本文认为,如果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概括为“通过学习以掌握知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研究以创造知识”,即使是应用型学科,研究生也应以进行应用性研究作为主要任务。因此,与本科生相比较,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应更多地承担“追求高深学问”的职责。

此外,理论型学科与应用型学科的教育在职能分工上也有所区别。换句话说,即使属于同一学校类型的同一学历层次,不同的学科、专业在“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上也不尽相同。以二级学科为例,基础数学、理论经济学、历史学等理论型学科侧重追求“高深学问”,而计算机应用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地图制图学等应用型学科距离“服务社会”较近。

综上,“认识论”和“政治论”这两种大学使命观的融合不能笼统地从“手段目的”理论得到实现,真正的融合只有从大学的整体概念上来理解,通过不同大学、不同学科专业的不同定位和教育职能的不同分工来加以实现。

四、结论

何为大学的使命?答案不是“追求高深学问”或“服务社会”,也不是“以追求高深学问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目的”,而是“不同的大学承担不同的职能”。因此,现代大学应该根据自身的类型、层次和学科专业的定位来确定自己的使命,进而选择培养学生的模式。

那么,再回到前文所论及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精算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否应该“职业化”呢?从学校的定位来看,中央财经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13]因此其教育职能应该侧重于“科学研究”而不是直接服务社会;从教育层次来说,保险精算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应该侧重于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不是辅导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因此,该专业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调整。具体建议如下:

其一,培养目标决定培养模式,因此首先需要从学科建设的层面将保险精算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通过对保险精算领域的“应用研究”来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定位为“应用研究”而非“理论研究”是因为保险精算学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下设的专业,与保险公司的精算应用有一定关联;定位为“应用研究”而非“应用”(即实务操作),是因为研究生教育并非直接指向职业技能,而是指向本专业领域中理论性问题的探讨,研究生在读期间的专业训练内容与毕业后在企业的职业训练存在本质的区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等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分工”:前者的工作是“研究”,后者的工作是“操作”,前者为后者提供智力资源。如果精算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从事精算工作,就必然经历这一“分工”的转换。因此,试图从高校里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精算职业人才是不可能的,以这种观念来指导精算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是十分有害的。或者说,保险精算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是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精算职业人才,最多是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具备专业可塑性的“准精算人才”。正如法学研究生在高校里可能掌握系统的法律知识,接受系统的法学思维训练,甚至可能获得司法资格证书,但高校里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熟练诉讼技能的律师—这是律所而非高校的使命。高校管理层应该树立这种人才培养理念。

其二,课程设置是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必须:1、充分反映精算教育的基本内容,而非以精算师职业考试的科目要求为模板,也不以精算企业的实务操作为依照;2、围绕保险精算领域的研究、创新能力培养。设置的精算课程即使与职业考试的科目在名称上相近,但内容上要符合专业研究而非职业训练的需要;3、体现出保险精算学研究生与本专业本科生课程的层次区别和衔接。严格说来,学科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到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课程的体系性。

其三、授课内容和方式。一般来说,本科生课程的任课老师以系统讲授教材为主,在讲授过程中让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体系;研究生课程以专题研究为主,课堂一般采取“讲授加讨论”的形式,讲授是为了启发学生的研究性思维,讨论是为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任课老师在开课前应该对该门课的所有专题做出系统安排,选择专题的基本要求包括:1、针对本专业领域的前沿、重要问题;2、专题之间应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为了保证对专题的讨论充分、高效,教师一般应提前公布专题的内容或题目,让学生在课前有时间进行资料检索和初步的思考。因此,研究生的课外时间除了用来为专题讨论做准备之外,主要用来研究专题探讨中或其他渠道发现的本专业领域的应用性问题,而不是仅仅用来准备职业考试。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生阶段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保证学位论文具有“新的见解”,保证研究生在毕业时具备应有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素质。

其四、考核的方式。一般应采取论文的形式进行期末课程考核,对论文的基本要求是“有新的见解”。成绩应如实反映学生论文之间的水平差异,改变目前研究生专业课成绩无差别的普遍高分现象。

综上,本文从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精算专业研究生的职业化培养模式说起,分析了高等教育哲学中关于大学使命“认识论”和“政治论”的冲突及其融合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我国各高校在确定应用型学科的培养模式时考虑高校所属的类型、教育的层次及学科性质等因素的必要性以及改变职业化教育倾向的必要性。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精算专业研究生目前的职业化培养模式与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及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不符,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学生在保险精算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而非职业技能,因此应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基金项目]中央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立项资助课题“职业教育体系与研究型大学内涵的冲突与融合——论保险精算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以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研究生2011年度的科研成果数量为例:本年度学院保险、精算、社会保障、专业硕士四个专业研究生共179人,其中精算专业54人,占总人数的30.2%,四个专业研究生共150篇,其中精算专业研究生共发表6篇,仅占总成果数的4%。

[参考文献]

[1]庹国柱,保险学[M].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4:46.

[2]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7.

[3][美]约翰·C·斯科特.陈学民译,大学的使命——从中世纪到后现代[J].教育研究,2007(1).

[4]蔡元培全集(第3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9:150.

[5]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2.

[6]徐广宇,近代中国大学使命观选择的三个向度[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4).

[7]张宁,论大学之使命—读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有感[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1).

[8]罗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回顾[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

[9][日]天野郁夫著,陈浩译,日本研究型大学的走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1(3).

[10]秦琳,洪堡模式的今日与研究型大学的明天——从《2010洪堡备忘录》之辩看德国大学改革[J].比较教育 研究,2011(9).

[11]武书连等,2002中国大学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

[12]武书连,再探大学的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

教育保险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保险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能力;职业理念

作者:李丽娜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80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77-02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时表现出来的基本品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念、职业心理和职业能力四个方面。职业道德是职业人员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理念是在职业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与任职岗位与有关的思想、观念和意识;职业心理是个体与所从事的职业匹配的心理活动、心理倾向、能动性等方面的总和;职业能力是与任职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等,是在专业教育和职业活动中不断积累形成的。

一、加强高校保险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的现实需求

自1980年我国恢复保险业以来,在较长时期内,我国保险业一直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加入WTO后,我国保险行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我国保险业在人力资源方面还不能满足这一发展的客观需要,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专业化程度低、服务意识差、诚信缺失、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一直是制约保险业稳步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当前保险从业人员缺乏职业素质,即职业认同感差、职业忠诚度低。职业素质的养成主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学习和实践建立起来的。为了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培养高质量的保险专业人才,加强保险职业素质教育是高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二、我国高校保险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的缺失

(一)教学观念陈旧,忽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职业素质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是否能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甚至直接影响到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所以,职业素质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80余所高校开设了保险专业,保险专业教育迅速发展壮大。但是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重心仍停留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职业素质教育并没有引起各高校足够的认识。而保险岗位的职业特点和保险产品的无形性,决定了从事保险相关工作,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要拥有较强心理抗压能力、敬业精神、服务意识,以及高尚的职业操守。因此,高校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不能局限于学生的硬件教育,更要注重学生“软实力”的培养。

(二)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职业能力的提升

一方面,由于保险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高校在教学活动、办学思路、硬件设施上等还不成熟,主要表现为人才储备不足、复合型教师少,教学资源获取困难等现象,进而造成保险专业的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缺乏实战性。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保险机构实际操作相差较大,致使实践教学没有针对性,只浮于形式。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以至于部分学生毕业时连保险的基本常识都不懂,动手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等均难以适应职业需要。

(三)与工作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环境对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工作环境、人文环境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保险企业很少参与到高校保险专业的各个教学环节,成立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更是很难保证,进而导致高校保险专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很多学生由于不了解自身的专业特点、职业行为规范,以及未来的职业前景,对保险行业产生一些偏见,进而放弃从事本专业工作而去选择其他非本专业的就业岗位。

三、高校保险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

(一)完善实践教学,加大职业道德教育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如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保险职业道德也是随着职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对于学校而言,检验学生学业是否合格的标准不仅有学习成绩,还有是否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首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进一步充实课程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事业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加大职业道德教育比例,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能力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例如,在实践课程中,利用专业人士的行为导向作用,让学生深刻领会保险职业道德的精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树立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创业精神,让学生领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内涵,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二)创新教学手段,加强职业理念教育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高校保险专业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理念。通过聘请业界精英,向学生宣讲保险行业的职业行为规范;开展校友回课堂活动,挑选在保险公司工作、业绩突出的毕业生向在校学生亲身讲授从业的心德体会;组织学生定期到保险机构参观、实习,增强学生对保险职业的感性认识,加深保险职业意识,使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感受到企业的文化建设、组织管理、工作氛围、职业精神,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职业理念,形成学生自己的行为准则,达到行之有效的职业化教育的目的。

(三)重视“非智力”因素,强化职业心理素质教育

教师的良好引导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处世态度、探索精神和健全人格有着良好的提振作用。通过以学生心理健康为目标,利用情境虚拟式教学方法,营造真实案例中的工作氛围,强化学生的职业适应性;采用拓展训练的形式,加深心理体验强度,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抗挫能力;通过采用来访、电话、书信、网络等方式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使其能够正确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职业能力素质教育

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学界与业界的双向交流合作是提升保险职业能力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校内期间,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的综合性、现场性、实战性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利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综合训练等方法,结合专家讲座、主题研讨、职业角色扮演等形式,激活以职业能力提升为内容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聘请行业精英、增加教师的业务培训等方式,充实师资队伍。在校外期间,保险公司与高校共建实践教学平台,通过订单式培养、产学研综合办学、学生顶岗实习等方式,弥补校内单一式、封闭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建立保险综合实训基地,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业务,增强对职业的敏感性和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