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改类论文范文

教改类论文范文

教改类论文

教改类论文范文第1篇

1.儿童为本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作为未来的教师要了解儿童、发现儿童、尊重儿童,儿童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儿童为本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尊重儿童,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保障儿童的基本人权,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按照“儿童的天性率性发展”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按照教育的科学规律去实施教育。这是重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2.实践取向

旧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存在着专业意识淡薄、忽视儿童价值、实践环节薄弱以及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2]。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工作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同时又是教师在复杂多变的实践情境中通过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经验的反思,而形成自身的实践智慧、发展教学风格的过程。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当重视个人经验,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结合起来。

3.终身学习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种说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个活的水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科学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师工作是一种“专业”,是“学习的专业”,是“终身学习的专业”。学习的专业需要专业的学习。当今的教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1.确立“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育学类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20世纪初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开始确立起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一直是按照“老三门”(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来培养教师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没有较大的突破。目前教师的培养逐渐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也正处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时期。要真正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最终举措必将落实于教师教育的内核——课程的改革上。通过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培养专业化的教师,这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我国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走过了百年历程,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教育,始终存在学科学术本位与专业职业本位的争论。百年来,学科学术本位论课程设计始终处于优势状态,专业职业本位论课程设计始终处于学院派教育学者的构思之中,未能得到实施。大庆师范学院以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学类课程的重构为切入点,从“教、学、做、评”几个方面全方位地重新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学类课程体系,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探索培养具较强教育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懂得教育规律的、会讲课的中学教师,建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课程教学模式。从“教、学、做、评”四者之间的关系看,“做”是整个教学的基础,是教学的源头。学生因为“做”而产生了“学”,由“做”演化出了教师的“教”。“教”和“学”是形式,“教”和“学”的效果如何,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呈现。“评”是结果。通过教学反思,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在“做”中验证“教”和“学”的有效性,“教-学-做-评”在整个教学中成为一个交互作用的整体,形成了“教-学-做-评”内在统一。

2.整合教育资源,重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学类课程的内容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将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三大目标领域: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确立了学前、小学、中学三级教师教育的六大学习领域。其中职前培养的中学教师教育领域为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教育基础、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整个教师教育课程本科最低必修课学分为10学分,教育实践不得少于一学期,这些学习领域和相应的课程模块,为新时期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培养教师指明了方向。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校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多次研讨,达成共识,彻底改变了教师教育课程按照以往“老三门”课程开设的形式,整合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紧扣《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统筹安排,采取专题式课程模式,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重新构建适应基础教育应用型师资培养要求的教学内容。教育学类课程安排如下:儿童发展与学习2.5学分;中学生心理辅导1学分;教育学原理2.5学分;中学课程与教学1.5学分;班级管理1学分;教育研究方法1学分。在重组的这一系列教育学类课程中,注重实践取向,用案例教学贯穿整个教育学类课程,精讲的时候将课程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专题,便于学生化整为零地理解和消化讲授内容,所讲授的内容紧扣《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实践教学的内容则是未来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3.实践取向,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学类课程的实践体系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师的进步,反思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研究教法学法[3]。所以“好的教师不是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在教学中不是实践越多越好,而是要在实践中获得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升,是“学、思、行”的有机融合。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在教育学类课程的不同学科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不同实践教学活动。或用案例教学,或引领学生亲身实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在实践后用所学理论反思实践,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将反思和自我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渗透于教育学类课程之中。为了实践能更有效,精讲的时候可以实行大班集中讲授,实践的时候实行分班的小班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最有收获的实践。在教学实践体系中包含着教师的“做”、学生的“做”,教师基于学生的需求指导学生进行教师和学生合作的综合的“做”。教和学源于实践,最后又要回到实践中进行验证,因此,实践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条主线。

4.以评带教,以评促学,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学类课程的评价体系

教改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史类学科;创新性教育;改革、发展

在教学体系中,为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消除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改革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创新性教育。在文史类学科中,创新性教育要求学生不仅仅对基础知识熟练的掌握,思维能力进行参与,而且需要老师的引导,理念的灌输,以及各方面的支持。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文科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该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了解真实情感。在文史类学科中,同样需要学生在了解现实的基础上,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在教育中逐渐改革,在创新中发展。

1、 分析我国文史类学科创新性教育的现状

由于受到传统文史类教育模式的影响,文史类的课堂依然采用的是教和学的教育模式,在课堂的设置以及考题的设置中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不相结合的表现。根据传统的教育,教师根据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这就造成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的同时方法都比较呆板。缺乏创新意识,形成了一种瓶颈,这就影响了教师的讲课以及学生综合发展,局限了知识面。在潜意识中人为:只有理科需要创新。这种学习理念就造成文史类学科不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文史类的教育中要积极的提倡创新意识,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在教育的改革中要推广创新性教育,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培养新型的教育人才,改变文史类学科在创新性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2、 文史类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分析

许多人认为,创新是理科生的事,而文科生与创新没有关系。这种创新理念就影响了文史类学生的教育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文史类学生在创新能力的存在的原因,有助于改变这种学习理念,提高文史类学科教育。其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由于传统的教育“偏科”思想的影响。不少学校都存在着重理工轻人文现象。在学校的正常教育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对人文教育的投入,提倡文化素质教育,吸收大量的优秀学者,优秀教师来进行引导,改变了人文氛围,沉淀了提高文史类学科教育的影响。在教育中要不断的积累,缩短文史与理工的差距,改变在人才培养和知识培养的现状。要紧抓教育理念,抢抓机遇,积极的号召文史类学科教育的政策,改变教学发展的现状,打破传统的重理轻文的思想。

另一方面就是:在教育中,学科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但是在教育的现状中可以看到,应试教育主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主要以升学率来评价文史类教育发展。这种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在文史类学科的教育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教育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独立的进行思维、独立的进行判断,能够做到行动独立,有自身独特的思维。因此,要在教育中提倡创新性教育,进行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学习模式需要不断的积累,最终达到发展教育的目的。

3、 培养学生在文史类学科中的创新能力的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在文史类学科中的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其中主要的策略有:

3.1进行创新教育

在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进行了创新教育课程的学习。在学科中培养学生创新的理念,以及在校内经常开展一些学术讲座、创新性活动的讲座、开展科普活动、举办科技展览活动等,让学生在课内课外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培养,增强文史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2借助多媒体进行课堂教育。

在文史类学科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数字化的教育工具,改变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知识面,使得在交流、沟通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拓展思维、独立思维的意识,这就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在思考的过程中有独特的观点,一步一步进行挖掘,这就形成了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模式。

3.3提倡学生独立写作、自由写作。

这种随意性的写作就能够增强学生的想象空间,根据自身的思维进行创作,这种观点强调的是个性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范文,以及写作上的技巧。加强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在作品中反应作者独特的思维,这样就能给读者带来一种情感体验。要结合文史类学科的特点进行不断的突破,能够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积累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发展这种创新性教育,使得学生在成长中,知识面不断的丰富,能够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探索中不断的发展,在创新中不断的提升。

4、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文史类学科在创新性教育中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国家创造性的人才,加强各方面的教育。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文史类课堂中进行改革,推广新思路、新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要进行沟通、交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师授课的知识面,实施全面教育,能够让学生综合发展,在文史类学科的教育中,注重创新,能够为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做出贡献。重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茂建东,赵剑锋.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对高校文科生创新意识形成的束缚[J].出国与就业,2010(12)

[2]石新华,谢耀鹏.中学语文实践活动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3]吴和平,李金峰,马志国,吴群志,杜鹃.创建基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

[4]师范类本科生人才培养和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性探索及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2010(04)

[5]杜强强,史晓霞.守正与纳新:马列文论创新性教学理论与实践[J].现代语文,2012(08)

姓名:马国超

教改类论文范文第3篇

航海类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是几个人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共同努力。在此,笔者把改革大体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大的层面,国家社会层面;二是具体层面,各航海类高职院校层面。在大的层面上,航海类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别高职教育没有太大分别,需要各级教育主管机关政策的推动、引导和支持,这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更需要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吸引更多优秀的人选择高等职业教育。因此,在国家社会层面上,笔者想强调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要为高等职业教育“正名分”。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职业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类型,而不代表层级;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层次低于本科教育的,培养廉价劳动力的教育,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宁可上三流的本科,也不会选择进入一流的高职,进入高职院校就意味着比本科低人一等。当前,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先给职业教育正名。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但也只有在公众心中对现代职业教育普遍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后,才标志改革已经成功。另一个方面,要为高等职业教育“找出路”。一是拓宽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路。积极推进航海类中职和高职教育的衔接,包括建立从初中毕业后开始的现代航海职业教育。同时探索改革现有高考模式,增加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在高中阶段,采用技能加文化知识的培养模式,为擅长或者立志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生开辟道路。更重要的是,积极开辟走出去的路,应探索在航海类高职教育阶段之后,建立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甚至博士的后续教育阶段,让航海类高职教育能够继续得到延伸。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为各航海类高职院校改革提供了动力,同时各院校的改革也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包括招生的压力、学生就业的压力,甚至是学校生存的压力。高职院校的改革从大的方面看是为了履行高校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为了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提升教学质量,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更大的发展。航海是个特殊行业,这也决定着航海类高职院校的改革需要充分认识到其区别于普通高职的行业特点。同时,我国国情又决定着对高职教育的改革不能搞一刀切,政策只能起到规范、推动和指导的作用,需要各航海类院校充分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切合自身发展的改革方案。结合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的情况,笔者认为改革中应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一是准确理解和把握当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抓住机遇,加快学校的发展。以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为例,由于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声誉,海上专业的录取分数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改革步伐缓慢,但随着取消提前专科批次录取,生源数量减少,招生质量下降明显。为了拓宽招生渠道,学院已和青岛某航海类中职院校联合招收初中毕业的“五年一贯制”学生。同时正在积极推进和某航海类本科院校协商,打通直接升本的渠道,并且为在未来兴办试点本科作前期准备,让学员进得来也出得去。二是不能一窝蜂地盲目改革,为了改革而改革,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一般三年制航海类高职院校一般课程的安排,第一学年以基础理论课为主,第二学年主要开展专业课和培训课程,第三学年主要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准备船员适任证书的考试。显然,旨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课程改革,应首先在第二学年的条件较为成熟的专业课中开展。以青岛船院航海系为例,首先选择了船舶货运等课程进行改革试点,进而带动其他课程改革逐步展开。三是引导教师顺势而变。目前,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原有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万般努力,学生听而不闻,教师会有挫败感。与其抱怨学生接受能力差,不如积极地作出改变。首先要改变多年来对所从事的传统高职教育的认识,为积极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出一份力;同时也要潜下心来研究教学方法,改变原有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努力将教学中的挫败感转变为成就感。四是应注意到船员适任证书考试这根无形的指挥棒的影响。以青岛船院为例,培养的学生是符合STCW公约等国际标准的远洋船员,毕业前要参加满足《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要求的适任证书考试,然而这种考察知识点的评价机制,并不适合评价通常以模块教学或者任务驱动型教学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同时又不能否认,现阶段各院校适任证书考试的通过率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无形指标,对这种不一致要给予特别考量。

二、对青岛船院船舶货运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教学改革终究还是要落脚于每门课的教学中。各院校有各自特色,每门课特点也不尽相同,课程改革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下笔者依然结合青岛船院实际情况,对船舶货运课程改革思考如下。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学生适任证书考试考三门的航海类高职类院校,船舶货运课程不是航海技术专业考证课程,这是在船院开展船舶货运课程改革中最有利的条件。没有考大证的压力,为大胆进行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第一要合理设计教学模块或者教学任务。首先要改变原有列知识点式的教学大纲,设计以模块或任务为主要结构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内容,避免上课的随意性。同时应注意设计模块的内容要覆盖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要求,同时要保证适度够用。当然对教材的改革也要同步进行。第二要逐步加大形成性评价在成绩评定中的比重。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学习态度、策略等方面的评价。由期末一张试卷来评定学生成绩,显然不能科学地反映出学生完成既定任务和模块设定要求的能力和水平。形成性评价不是简单的平时成绩,是通过在学习中设定学习进程、学习目标以及成功标准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取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促进学生学习。第三要灵活适度运用双语教学。英语对于国际船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中使用双语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STCW公约中对船员英语水平的要求仅限于工作语言的使用,因此就船舶货运而言,由于课程本身也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重在加强常用专业英语词汇的使用,以及实际工作定情境下专业英语的表达方式,着重提升英语实战能力,而不必过多使用英语。

三、结语

教改类论文范文第4篇

1997年国家将统计学列为一级学科,这表明了统计学课程的重要性。闻名统计学家弗朗西斯?高尔登说过这样的话“统计对于追求人类科学的人来说,是披荆斩棘开拓路径的利器”。在实际中,不论是企业管理中的财务分析和猜测、营销调研、生产控制,还是金融市场中的期货期权定价、证券投资分析,以及风险管理和控制,都离不开统计,统计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制订计划、政策和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信息、咨询和监督等服务。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各行各业越离不开统计知识的运用。这对我们培养的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摘要:不仅要把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懂实际操作,重在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受课时,经费等多因素的制约,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尽可能让学生把握更多的统计知识,学会统计思维,更多的在实际中的应用,这是值得我们思索的新问题。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更新

教材是提供知识内容的载体,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当前经贸类高职《统计学》教材普遍内容陈

旧,主要表现为“理论抽象、内容繁多、案例分析少、缺乏实际技能的培养”。因此要重新对教材的内容重新编排,对那些实际应用价值不大的章节作适当的合并和删减,合理布置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对重点和难点要讲透,可多布置一些课时,非重点难点可考虑减少课时。这样可以保证在规定的学时内讲授完《统计学》课程。

教学内容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把传统的只注重讲授统计分析基本方法、基本原理的推导向注重公式、原理和方法的应用转移,减少统计分析计算过程的步步讲解,加大对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和剖析反馈信息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案例导入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在应用性学科的教学中正日益受到重视和得到广泛的认同。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新问题的能力为中心,根据各章节的内容选用合适的案例为教学服务,运用真实的材料来练习学生,让学生了解实际新问题的思路,强化学生运用统计资料的能力。例如讲到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把总书记的十六大报告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摘要:小康社会有两种标准,一是邓小平提出的二十世纪末我国将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目标,一个是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邓小平提出二十世纪末我国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目标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等16项指标。到2000年,这16项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的摄入量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这三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一小康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一个较高水平的小康。2000年末,我国人均GDP只有800美元,属于中低下收入国家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摘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GDP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按照这一目标,到2020年,我国GDP将达35万亿元,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中国经济要保持7%的年均增长率。通过这些统计指标,学生可以学习指标、指标体系、国内生产总值等概念,学习计划完成程度指标、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翻番的计算方法,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等。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使学生在生动的数字变化中把握了相关的统计方法。

(二)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变为生动

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觉得难学,主要难在其概念的严谨、原理的抽象及计算推导的字母表述。因此,要使学统计难变为不难,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把有关的概念、方法原理返回到实际中,通过实例进行生动的诠释。例如讲到假设检验时,可以用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绕歌》中的一首浪漫的爱情民歌来解释其原理。原文是摘要:“上邪!我欲和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和君绝!”。从这首歌来说,该女子是要证实自己是多么爱这个君子,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她的原假设,用统计语言描述就是摘要:H。——我是爱君子的,要证实自己爱君子的方式很多,但力度都不够,该女子从不爱君子的角度来反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她才不会再爱君子呢?“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这几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那个时代(因环境不受污染)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这几种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很低。我们假设在0.05%(显著性水平),而现实生活中这几种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零,明显低于我们假设水平,既然这几种情况不会发生,我们就可以断定该女子是爱君子的。当然,假如在现实这几种现象真的发生了,在统计学上即发生的概率大于0.05%,那么该女子就“乃敢和君绝”,那么也就否定了原假设,可以认为该女子不爱君子了。通过类似的例子,帮助学生对统计概念及原理的直观理解,从而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开展统计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其教学方法不能光是纸上谈兵,还需要实际演练。统计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也得以提升。传统的统计实践只是满足于填制统计报表,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现在的统计实践必须把握以下方面的技能摘要:设计调查方案、收集调查资料、整理调查资料、撰写分析报告。围绕着教学目标,可选择和学生相关的、熟悉的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统计实践活动。可以依据同学们在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让他们分成若干个调查小组,在校园内真正进行一次演练。比如开展经贸类高职在校生生活费收支情况调查、经贸类高职在校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经贸类高职在校生逃课新问题调查等。指导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时,重点关注调查问卷的设计,对学生而言,这是最难把握的,哪些标志是必须调查的,哪些标志和调查目的关系不大的,可有可无的,这些必须区分清楚。收集资料过程要注重调查对象的配合新问题,以确保问卷的回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充分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里的Excel,利用Excel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进行处理,最后要求学生写出统计分析报告。通过完整的统计实践活动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具体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同学们互相合作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的责任感。

三、学生成绩评定的改革

学生成绩过去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考核方式。如今这一考核方式和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必须对此进行改革。学生成绩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综合评定。

(一)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由于统计学学科的特征,需通过做作业来加深和巩固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平时作业是少不了的。但班级人数太多,全批全改也不现实,为了使得学生能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可采用分组的形式,在每组中随机抽一部分同学的作业进行批改,中选的学生成绩按实际记录,未中选的学生成绩按该组的平均成绩记录。假如抽中的学生中有未做作业的记为0分,记入中选学生总成绩,该组平均成绩仍然是总成绩除以中选人数,这样可以提高各组成员的集体意识。

(二)专题讲座占总成绩的10%,主要考察学生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此环节可以考虑布置期末进行。学生可以选择感喜好的专题,阐述对该专题的理解,在生活中应用,以及未明的新问题。采用和前面所讲述的方法进行分组和抽样,对陈述时表现较差的学生可以酌情扣分。

(三)实践(包括统计资料的调查、整理、上机操作、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统计实践的理解,又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四)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这部分比重最大,题型灵活多样,有主观题,有客观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知识的领悟和运用,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对经贸类高职学生的统计学教学中,坚持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尽量做到以知识为载体,以求达到“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摘要:

[1贾怀勤.应用统计[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1

[2张福洪.浅论高等职业教育《统计学》课程教学技巧[J.统计教育,2006.8

[3肖婷婷.时事中的统计学[J.中国统计,2003.5

教改类论文范文第5篇

1.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创新实践教学综合改革,使学生有更好的条件学习和实践,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从而具备比较过硬的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在社会人才需要中具备较强的职业竞争力,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

2.有利于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岗位角色,校企对接有效缩小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本着先进性和实用性优化程序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采用“2+1”模式,即将程序设计类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在前两年完成,学生在第五学期主要进行企业顶岗实习的同时,完成辅助课程的学习任务,第六学期进行校外毕业实习,部分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使学生提前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并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更快地提升专业技能。

3.有助于营造职业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程序设计类课程体系中职业核心课程选择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改革,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中,教学方式采用“教、学、做、评”一体化,创新实践工作室使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实践项目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企业进行技术支持,完成企业项目。

二、增强创新实践能力的程序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程序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学习其他高职高专院校增强创新实践能力的程序设计类专业教学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探索实践增强创新实践能力的程序设计类专业教学综合改革。

1.本着先进性和实用性优化程序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采用“2+1”模式。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既先进又实用,将程序设计类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在前两年完成,学生在第五学期主要进行企业顶岗实习的同时,完成辅助课程的学习任务,第六学期进行校外毕业实习,部分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使学生提前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并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更快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这种“2+1”模式不同于普通学校实施的方法,“2+1”模式的实施使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同时完成辅助课程的学习,学生便于及时与企业技术人员、学校专业教师沟通,及时提升专业技能。这与有些院校开展的前两年纯学习、最后一年纯顶岗实习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以顶岗实习项目为载体,创造真实的企业实战平台,增强创新实践能力的程序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立足软件业,例如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专业,形成了“一线四平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线”是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着重培养移动嵌入式软件开发能力、移动网站开发能力和软件测试及运行维护能力。“四平台”指课程实践平台、项目实训平台、企业实战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搭建“教、学、做、评”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平台,实现学和做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模拟软件公司工作环境,借鉴软件项目管理经验,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创建专业项目实训平台。

2.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程序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职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选择典型工作任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和开发,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工作之前就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基于工作过程的《JavaEE应用开发》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课程定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课程目标、教学组织、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与考核等几个方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和开发过程:首先对岗位进行分析,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即学习领域。然后根据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是确定教学情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在JavaEE应用开发课程开发中,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及实际开发流程,将真实的Web应用系统开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本课程以“在线答疑系统”作为教学项目。再次是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综合采用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方法,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思想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3.教学方式采用“教、学、做、评”一体化。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全部在一体化实训室中完成。模拟企业工作环境,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由学生分别扮演企业项目组中的不同角色,由项目经理根据组员完成系统规定的情况对组员打分,锻炼学生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开展学生作品评析活动,从而融“教、学、做、评”为一体,融学校、企业为一体。

4.实施过程性考核作为程序设计类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成绩。考核方式以实操的熟练程度、任务的运行情况、项目的完成质量进行综合考评。根据课程的性质,程序设计类课程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加大过程性评价成绩所占的比例,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成绩比例为:学习态度10%,团队合作10%,阶段项目50%,创新项目20%,报告文档10%。

5.利用创新实践工作室平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为了能有效利用业余时间提升程序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我们创建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工作室以教师为支柱,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兴趣爱好,组成学习实践小组,灵活合理地组织开展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通过专题讲座、交流讨论、项目实践、经验总结、职业规划及头脑风暴等形式,对创新实践工作室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和拔高,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项目开发过程中,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增加项目开发经验。工作室学习小组每学期之初制订学习计划和实践项目,在教师的指导和团队的合作下,对企业进行技术支持,完成企业项目,保证学习实践的连续和深入,同时结合系部和学校组织的技能大赛,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实践氛围,带动其他学生参与专业实践的积极性。通过创新实践工作室,搭建一条学生与教师交流、学习的桥梁;激发程序设计类各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扩宽思维方式,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了学生的高质量就业率。

6.校企合作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由企业专家来学校开展周末软件实训班、与企业联合举办软件开发知识竞赛、企业专家为学生授课等一系列形式,使学生较早掌握当前较流行的编程技术,为学生的程序设计拓宽思路,提高其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其职业实践能力。

三、改革效果

通过增强创新实践能力的程序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比较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及规范的管理办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毕业生就业率得以提高。通过增强创新实践能力的程序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为学生择业和企事业选人创造了条件,学生整体就业得到了提高。

2.就业质量得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增强,使学生在毕业时,职业技能比较好,更容易进入职业角色,大大缩短了毕业生试用期和职工的培训时间,学生更容易进入层次较高的单位就业,毕业生中有三分之一在二年级结束时就被多家企业录用。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各项创新实践活动中,有了不断前进的动力和学习的目标,学习的劲头更足,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职业创新实践环境,使学生有机会与实际工作环境进行“零距离”接触,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现场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学生和企事业单位来说是双赢的好事。

教改类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针对电子电信类专业的特点,制定了各个教学阶段第二课堂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法,方便了指导教师从事第二课堂的指导活动;在各个教学阶段实施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我校电子电信类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学生的创新显著提高。

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之下利用业余时问进行的科研和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山东工商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从2002年开始实施第二课堂与创新学分学校文件规定,实行学分制的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第二课堂学分5分,否则不能毕业。

第二课堂与学生所学专业关系密切,学校文件只是给出了宏观的要求,不可能具体到每个学科、每个专业的实施细节就电信类专业来说,专业的理论性强,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第二课堂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了做好电信类专业的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我们按照教学过程的几个不同阶段,规定了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的内容及评价方法。

一、基础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按照规定,学生在学习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课程时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课程内容专题讨论、学术报告,并写出书面总结,经任课教师考核,学生可以取得1到个第二课堂学分。

在基础课学习阶段,任课教师来自于兄弟院系,他们与学生所在院系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学生所在院系无法直接给这些教师下达第二课堂活动的任务。为此,从2004年开始执行导师制度,即每个班级安排一名专业教师,负责指导该班级的第二课堂活动。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完成了指导教师布置的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前金融危机的题目。学生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释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图书、网络等手段了解了当前经济活动的热点问题。

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学生可开展课外专题讨论、写读书报告、组织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由教师考核每项活动可得l到2个该类学分。电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含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等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均包含1周的课程设计,且授课学时较多。因此,我们结合电路分析、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这两门课程,设置了课外讨论题目。如线性系统的时域解法综述(电路实例),通信系统频分复用方式的频域分析,系统的时域解法与变换域解法的比较等。要求写出书面报告,由指导教师评分。

学生在学习信号与系统时,还未开通信原理课。要完成通信系统的频域分析,要用到频域分析的基本原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滤波),以及通信系统的频分复用系统,后者指导教师可以做适当指导。通过这一题目,学生知道了频域分析的用途,并对后续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另外,开展专题演讲活动也可作为这一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由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并在课下准备材料,制作成幻灯片(限定时间为5分钟);由指导教师组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演讲比赛,指导教师按照演讲情况进行评分。这项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材料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及演讲能力,能够在工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及方案。

三、专业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由教师组织成立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撰写文献综述、生产现状调查、研究论文、实验设计等,由教师考核,每项活动可得l到2个该类学分。

在这一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技工作能力,但还不完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工作。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个项目的部分或全部工作,经历科研及开发工作的整个过程,积累科研开发工作经验。

电子设计大赛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我校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立至今,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竞赛的时间在每年的9月,我们在暑假前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学生组队参加,利用假期进行认真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准备,学习单片机的编程技术,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制版及元器件的焊接技术,以及各种传感器电路及其应用。学生拿到竞赛题目后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感慨地说,参赛过程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好多都是教材中没有的新技术。除此之外,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组合参加各种形式的电子竞赛,如“ZLG杯”ARM嵌入式系统电子设计竞赛,富士通微电子杯MB95200系列MCU竞赛等。至今,我校学生已多次获国家及山东省的奖项。

选拔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这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另一项内容。学生到课题组后,教师为学生分配一定的任务并提供适当的条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工作。例如,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LCD显示驱动子系统的开发,无线数据传输子系统的开发,这样的小题目非常适合学生去完成。学生在课题组工作,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得到了在科研团队中的工作经验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成立技术协会,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爱好电脑的学生参加电脑技术协会,"协会是学生人数较多的协会学生一起交流电脑装机技术,系统维护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等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利用业余时间运用到为同学、教师的服务中。符合勤工俭学条件的,可以在相应部门的岗位上帮助教师做电脑维护工作,学校支付一定的报酬。另外,校外的小企业需要开发网页,大的软件公司不愿承担过小的项目,这种网页开发特别适合学生去做。通过这样的开发过程,学生的网页制作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并得到与企业打交道的经验,还得到一定的报酬。

鼓励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虽然专业培养计划中已开设单片机原理课程,但对电信类专业来说,只知道单片机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学习嵌入式系统技术。嵌入式开发系统品种繁多,各种单片机开发板,ARM开发系统价格仅几百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自己购买开发学习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不少学生把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四、总结

教改类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和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当今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也成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学校的跨跃式发展,为了让大学生毕业后能更快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我们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时光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否能培养出熟悉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大学生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标尺,鉴于此,我们应该对现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以期培养出能更快适应现代社会的拥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大学生。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且学习条件及家庭环境差异,导致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电脑已经成为必备品,这样学生每天都能使用电脑,对电脑的基本应用比较熟练教育论文,能较好地掌握其基本操作。而由于其他种种原因不能经常甚至根本不能使用电脑的学生,由于很少接触电脑,那计算机基础必然较差。这样的现象导致教学内容难以控制。

2、统一的教学内容要求限制了学生的创新空间,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特别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现代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作为工具已经深入人心且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现在的用人单位也越来青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成为现代高校的迫切责任,作为高校,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相关领域,这就让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上各高校议事日程。

2、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向的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相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从自身的专业背景到专业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专业特点对其课程框架安排做出相应调整,与时俱进。

3、传统的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这样教授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提不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必要对现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增加实验课时,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课程体系设置

1、课程设置基本原则

(1)明确的教学目标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能较熟练掌握计算机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能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操作使用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教育论文,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数,加大实验教学时数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完成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给予了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在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方面,以专业应用为主线安排教学,如像我们财经类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占据大半壁江山,于是我们选取在经济管理方面卓越非凡的Excel高级应用作为经管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众所周知,Excel在国际上已被公认为最有效的解决数据方面的定量分析工具。在经管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除了利用Excel让学生学会一般数据处理方法外,还可以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数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得所需数据信息,利用Excel的图表功能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和分析数据,同时利用Excel的VBA编程让学生设计基于Excel的帐务管理系统。当然我们学校也还有其他像文科类、理工类专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其他课程如(VFP、VC)教学,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2、课程体系的设置

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观念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形成了分类分层次培养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我们将学科专业分为3大类:经管类、文科类、理工类。

第一学期,所有专业学生均要学习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让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加深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而计算机基础知识稍显薄弱的学生从刚进校起就打好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将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学期,就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专业设置课程。如经管类学生学习Excel高级应用及编程;文科类学生学习数据库及应用(VFP);理工类学生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C)。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在注重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育论文,增加实验内容及难度,让学生在毕业后拥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功底,并能将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运用到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中。课程体系设置如表1所示。

 

学期

开设课程

课时

教学目标

理论

实验

1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28

26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使用技能

2

Excel高级应用及编程

36

36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利用计算机数据处理、图表处理能力及简单程序设计

数据库及应用(VFP)

36

36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C)

教改类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广外南国商学院 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 问题 改革措施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本科教学中一个最具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环节,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种种问题,经管类毕业论文总体质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本文针对广外南国商学院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教学管理及推进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和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主观意识上对论文写作不认真。根据我院毕业论文工作调查问卷显示,有50%的学生认为“论文的写作与找工作关系不大,没有动力”。一些学生当毕业论文是走形式,随便拼凑对付一下,对学院提出的各项要求置若罔闻,临答辩之前仍存在大量逻辑关系不清、语句不通顺、小标题与其后所写文字含义不相符的情况。同时,也有个别指导老师抱着交差的态度和不会被抽查的侥幸心理,指导过程马虎,有些甚至只给予寥寥几字的修改意见,让学生无从着手去修改,导致论文存在大篇幅抄袭、大段逻辑不通等现象。

2.指导老师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我院2010届经管类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与学生比例约为1∶10,物流专业老师指导人数比例偏高,约为1∶20,个别老师指导学生数近30人,每名论文指导老师指导的学生过多,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进度和质量。同时,指导老师的职称结构组成不太合理。我院2010届经管类论文指导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只占16%,讲师占26%,助教及未评职称的占58%。讲师和助教占了80%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此外,对部分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较缺乏的青年教师,学院也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和培训,导致个别教师指导水平偏低,难以对学生论文给予科学的指导。

3.评价体系不科学。我院毕业论文评价实行三次评审制: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评分占总成绩的70%;第二评阅人只给评价性意见,不给成绩;答辩小组评分占总成绩的30%。事实上,由于指导老师对参考标准理解的差异,论文评分差距过大,有些指导老师给予的平均成绩有80多分,而有些给予的不足70分。评价过于主观,加上许多指导老师不忍心让学生论文不合格,使得论文成绩普遍偏高,2010届毕业论文及格率甚至达到100%,与实际论文写作质量严重不符。其次,在论文答辩过程中,不少答辩老师认为论文只要按要求修改,就基本能达到合格的要求。但由于论文答辩成绩已经当场宣布,许多学生就不再对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导致部分学生论文质量较差也能及格。

4.质量监督机制不健全。我院毕业论文采用院系两级监管机制,学院负责毕业论文的组织工作,开展毕业论文抽查工作,各系负责具体落实论文工作,组织选题、开题、中期自查等。在长达半年的论文撰写过程中,学院虽然要求指导老师必须对学生指导5次以上,但由于论文撰写的主要时间集中在寒假及学生实习期间,指导质量主要是依靠老师的责任心和个人能力,学院和学系很难深入检查每位老师的指导过程。此外,各系毕业论文工作小组成员多由行政领导兼任,工作任务繁重,没有很多时间参与到具体事务中,只能将论文的自查、抽查工作安排给各教研室主任,教研室最终也只能让各个老师自查,导致一些指导老师应付系论文工作小组,填一张表格了事,无法起到实质性的监督效果。

二、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措施

1.更新观念,提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与学院主管院长、各系部领导、指导老师和学生对论文重要性认识的程度是密不可分的。从管理层面来说,院、系领导都应该认识到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不容忽视。指导老师应明确毕业论文与课堂教学一样,需明确教学目的,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出教学要求,认真执行并达到预期教学成果。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虚心接受指导老师的意见,认真撰写毕业论文。

2.增加指导老师数量,提高指导老师素质。学院应加大经管类高级职称教师的引进力度,或聘请一些具有高级职称、责任心强的兼职教师,并应根据指导老师的职称来分配不同数量的学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每人指导学生数可以在10―15名,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每人指导学生数在8―10名,具有初级职称或没有职称的教师一般不独立指导毕业论文,但可以作为第二指导老师,每人指导学生数不超过6名,同时适当减少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指导论文的数量。其次,学院在选取论文指导老师时,应该选择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组织管理能力好、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特别要选取一些具有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应用型论文写作的教师。此外,学院必须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年教师加强实践,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参加一些科研项目,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3.健全论文评价体系,科学评定成绩。首先要进一步修改论文评分参考标准,使评价指标更全面、更具体,除注重论文的完成质量外,还应将学生学习态度、完成程度及独立工作能力都纳入到评价指中。同时,突出答辩对论文进一步审查的功能,凡答辩不合格的,视为论文不合格,需经修改后参加补答辩;答辩合格的,论文评定总成绩为论文指导老师和答辩组成绩的加权平均。在论文成绩初步评定以后,各系应组织专家对优秀和不及格,以及有争议的毕业论文进行复查,发现有成绩与论文质量不相符的情况,应及时处理。此外,严格执行论文评分标准,适当增加毕业论文淘汰率,对那些不认真撰写论文的学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从而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4.完善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机制。各系论文工作小组的成员应选择有一定学术水平、责任心强、闲暇时间较多的非行政领导担任。学院应给予其相应的权限及工作酬劳,确保各系论文工作小组确实起到组织和监督作用。为避免各系论文监控工作流于形式,在论文选题时,可要求经济和管理两系的论文工作小组交叉审题,论文开题和写作过程中,各系论文工作小组应随机抽查每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一名,在论文评定完成后,组织经管两系对论文指导过程进行交叉抽查。同时,学院应组织一批教授对各系推选的优秀毕业论文进行匿名评审,确保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名副其实。

参考文献:

[1]万伦来,马娇娇,王立平.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初探.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6).

[2]陆玉梅.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调查与分析.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3]胡景桂,吴小娟.对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教学的思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4]李婧,张琪.经济类本科生问题意识培养与毕业论文写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08).

[5]江翎.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些构想.经济研究导刊,2009,(06).

[6]夏国恩,唐婵娟.新建本科院校经管类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发展.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

教改类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文科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全国各地兴起了创办新型高校的热潮,即由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采用民办机制,合作建立办学模式相对独立、独立颁发本科毕业文凭的独立学院。经过十余年的筚路蓝缕、克难奋进,这类高校不仅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而且充分显示了自身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的旺盛生命力。然而,在时下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它们普遍面临文科类学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滞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乏力的瓶颈问题。组织力量对此进行专项研究,不仅重要,而且急需。目的是以更新教育观念为重点,深入了解国家经济建设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攻坚阶段背景下的人才市场需求,深刻认识独立学院文科类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培养与现有实践教育教学条件的矛盾,正确理解完善学生实践能力结构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可操作性;调整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运行体系、管理体制与机制;探讨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思路与举措,全面建设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文科类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一、开展独立学院文科类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背景

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中,有“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著名命题。孔子办学,始终强调读诗书、做学问与服务社会的实践紧密结合。他告诫弟子:如果出使他国不能完成使命,从政不能兴邦治国,背诵的诗篇再多也枉然。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带着学生周游列国,目的不全是兜售其政治主张,更多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平心而论,他是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开拓者。作为文化遗产,孔子的教育思想得到中外教育大师虔诚的传承、丰富和发展。遗憾的是我国沿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取士制度所产生的负能量,使孔子教育思想的光辉曾经被“两耳不闻窗外事,关门只读圣贤书”的世俗所遮蔽,致使中国教育不时地犯“死读书,读死书”的“通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在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时期,义无反顾地探索着中国教育改造之路,寻找疗治传统教育“通病”的良药,拉开了现代中国振兴教育的序幕。他所创立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是中国化的先进教育思想,与新中国建国之初的教育革命、新世纪的教育现代化改革血脉相连、使命相续。对于现今独立学院如何满足公民接受良好高等教育的强烈期盼,如何回应全社会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心声,“仍具有理论指导的普遍性和普适性”。因此,把陶行知教育思想作为独立学院文科类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理论依据,应是明智而又切实的选择。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实践育人薄弱的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2012年1月、教育部、中国人民总参谋部等七部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认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在培养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全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高校实践教学,“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早已指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增加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供给。”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意志和愿望,深入开展独立院校文科类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是顺应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应有举措。

曾几何时,我们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人文教育的老大,薄弱处只在科技育人、职业育人不足。实际上,聪明的西方教育家早就从我们老祖宗的人文教育传统里受到启发,经过消化、吸收,建树起比我们鲜活、实用得多的人文学科教育思想和理念,他们在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的同时,坚信“没有哲学的解放就没有科技的发明”。开展独立学院文科类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至少可从三个方面去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功夫:

一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伯顿・克拉克所著《大学的持续变革――创业型大学新案例和新概念》、《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集中描述了当代世界先进大学深化内部变革、优化学科专业建设的最新理念与思路,是我们必读的两本书。

二是美国大学人文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自杜威开始,即把组织学生结合专业学习,深入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考察调研,写出调研(考察)报告,视之为重要的专业成绩,记入规定学时学分;在毕业论文教育中,则引导学生在学术前沿或社会焦点问题中选题,重奖有创见者,使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得到硬落实。这最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三是我国已经涌现了一批潜心研究发达国家教育理论、教育经验的专家、学者,如上海交通大学高宣扬教授等,他们撰有专著,且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执教。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跟踪学习,不断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注入活力。

二、开展独立学院文科类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现实和时代价值

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1999――2003年期间,我国社会科学相关学科门类开设了120个本科目录内专业,办学院校达到595所,其中授予学士学位的专业占学位总数的32.87%,硕士学位占37.23%,博士学位占22.90%。2008年全国有独立学院315所,2011年309所,2013年287所,占全部本科招生院校的24.6%。独立学院事实上已成为我国文科类学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目前,独立学院办学规模基本稳定在高峰期,正处在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关键期。独立学院文科类学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水平与育人质量,事关这类学校的转型升级与科学可持续发展。对此进行专项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时代价值。

其一是独立学院增强办学综合实力、赢得社会声誉的迫切需要。

独立学院建设初期,在把有限的资金、人力集中投入硬件建设的同时,运用新体制、新机制的优势,组合校内外资源,以开办文科类学科专业本科教育为契机,进行资本、资源积累,拉动学校综合实力建设,这在当时全球金融危机的条件下是无可厚非的选择。然而,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历史短,资源底子薄,加之受传统“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轻专业”思想的影响,教育观念更新落后于价值诉求,文科类学科专业实践教学被自觉或不自觉地淡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或是母体高校的“原版复印”,或为其他高校相同专业的“全盘照搬”,造成了“新瓶装旧酒”现象;面对社会需求的“盘问”,底气不足,说话不硬;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与社会价值的显现受到制约。独立学院开展文科类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是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它从更新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入手,准确定位“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第一线培养综合素质良好、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办学目标,用战略眼光认识“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明确学校综合实力建设必须走“学科沟通、文理交融”之路,积极探索破解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难题的途径与方法。只有这样,独立学院才能步入以专业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以就业质量赢得社会认知度的良性循环。

其二是独立学院深化文科类学科专业改革、优化教学生态的应有之举。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时下大学生就业面最宽的十个专业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会计学、自动化、档案学、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率最高的十个专业是麻醉学、轮机工程、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石油工程、医学检验、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建筑学。前者有八个文科类学科专业,两个属招生文理兼收专业。后者全是应用性工科、医科专业。基本上与当前我国人才市场需求相吻合,而前者多数是独立学院的常设专业。这说明独立学院开设的文科类学科专业有着良好的市场背景,深化学科专业改革、优化专业教学生态大有可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顺应时代潮流,在文科类学科专业建设中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传统纯文科专业现代改造。如哲学专业在派生出东方哲学、西方哲学专业之后,开创了经济哲学、生态哲学等专业;教育学专业派生了学前教育、对外汉语教育专业等。二是时尚文科类专业的精细构建。如由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细化出政府新闻学、网络新闻领域、新闻法学教育与研究领域、广播电视新闻学、国际新闻、财经新闻、法制新闻、农村新闻、体育新闻、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等专业;由第二外语课程衍生了法语、德语、俄语等专业;由英语专业细化出商务英语、财经英语、旅游英语专业等。三是新建应需稀缺类文科专业。如知识产权、家政学、特殊教育、言语听觉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农村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应现代社会管理、服务紧俏人才需求而生;外交学、公安学、侦查学、禁毒学、边防管理、小语种类等专业,是谓稀缺专业,回应了社会生活边缘领域急需。四是应用性文理交叉型专业创建。如经济学门类创建的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保险学、金融工程专业,教育学门类创建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艺术门类创建的艺术设计学专业等。这类专业兼收文、理科考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文、理科课程有机搭配与交融,实施教学资源的按需整合。

这些工作贴近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阵地,跟进人才市场需求,促使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高等教育生产力有效转化。独立学院积极参与了这些学科专业的建设,重点投入适合自己客观条件和利益诉求的专业,藉以提高学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能力,是学校教育创新之举。

但是,这类专业着重于受教育者专业综合素质、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教学;其“应用性”特质,与传统文科类专业的“认知性”、“研究性”有质的区别;这类专业一般脱胎于传统文科类学科专业,这种血缘关系客观上存有或先天遗传或后天滋生的缺陷,难以摆脱“文科专业就是多读书,就是搞好课堂教学”的认知定势。其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许多知名高校就是难点,在独立学院就更加难上难。我们的研究工作,以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主要抓手在独立学院建立起优化专业教学生态的长效机制,功在当前,利在后代。

其三是独立学院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实施惠民工程的必选课题。

独立学院是国家社会建设成果的享受者,也是国家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其教育教学行为的质量、实效如何,直接影响着人民的满意度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提高独立学院教育满意度的要素有三:一是教育投入有较丰厚的回报;二是全体学生都成为合格的文化人;三是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能担当社会、家庭责任。决定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条件:一是具有全面发展的良好基础;二是职业综合素质良好;三是实践能力突出。这里,“满意度”与“就业质量”互为因果,是独立学院办学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独立学院在我国高校之林,左手牵着母体高校的右手,右手挽着高职院校的左臂,既与母体高校保持着教学资源配置的密切联系,又与高职院校构成了运行机制的亲近关系。她所兴办的教育事业,实际上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正在尝试着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帮助毕业生以良好的实践能力实现较高质量就业,是其教育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独立学院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独立学院的生源有其特殊性:一是高考成绩中等偏下;二是中学阶段大多“偏科”,学习心理品质有伤痕;三是大部分学生来自或农村“打工族”或城乡“小业主群”或低薪阶层。以较高学费就学独立学院,于学生、家长都有几分无奈,求学的精神、经费投入易陷于超负荷困境。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就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本人及其家庭的脱贫致富与幸福指数。目前,企事业用人单位的第一线岗位,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三要素构成的考察恰成逆向关注:强调以“会做人、会做事、会做学问”为内质的适应性。因此,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在于促使这“三会”形成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良性循环中。独立学院着实发挥实践育人的固有优势,使文科类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真正成为国家惠民工程的重要构成,既是她办学的重心所在,也是她必须直面攻关的重要课题。

三、开展独立学院文科类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任务与目标设计

第一,陶行知教育思想与专业课程教学论研究。

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点,在于对他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思想的研究,其中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独立学院专业办学关系的研究则是难点,主要是深入探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应有的先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这些研究,一方面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工作,增强抓好实践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提升项目研究的理论内涵。

第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着力点在于:围绕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研究;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分配与落实研究;专业的“应用性”构成研究;推行“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的难点与对策研究;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探讨;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与策略探讨。目的在于落实国家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元参与、教学做合一、民主开放型教学模式。

第三,实践教学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这是项目研究的创新点,应集中学校管理队伍力量,以深入调查研究为基础,重点研究实践教学的校内外执行力建设、教学机构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目标责任制建设、教师岗位责任制建设与改革、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实践教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与改革等。针对过去实践教学安排随意、管理松散、考核评价失实等问题,全方位、多层面健全体制、完善机制、规范行为,推进实践教学正规化、常态化。

第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研究。

由学校各专业教学部门、实践教学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教学队伍展开以下研究内容: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校企、校社、联校合作共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配套实务训练教材建设研究;实践教学与考证、赛事、培训相通相融研究。旨在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开发自成体系、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课程,全面提高实务训练质量。

第五,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研究。

这是项目研究的重点,强调可行性、可操作性要求。它包括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多功能建设、项目软件开发研究,校外实习基地布局、内涵建设研究,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实习教育与毕业论文教育相结合的机制研究等,形成配套措施,把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优化实践教学环境、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实践育人质量的目标落在实处。

第六,实践教学环节运行、督导、管理改革研究。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与运行规范化研究、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研究、实践教学现代化管理研究、实践教学督导有效性研究、毕业论文教育过程精细化管理研究等,建设好实践教学的制度文化,加速实践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进程。

第七,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研究。

这是最具现实性、基础性的研究,必须直面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经费如何构成;二是如何建设实践教学筹资融资机制;三是制定怎样的经费使用标准与管理细则。目的是建立起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总之,我国独立学院的转型、升级早已不是夸夸其谈的坐以论道,而是切切实实的“牵牛鼻子”行为。希望本文能为独立学院的“牵牛鼻子”行为给力。

参考文献

[1]礼记・中庸 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11,1632。

[2]述而 论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1,55。

教改类论文范文第10篇

1.中国化学论文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项目地域分布的比较研究

2.化学论文中表格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合成类化学论文前言的审改原则及实例分析

4.合成类化学论文摘要的基本标准及其审改实例

5.合成类化学论文题名的审改原则及实例分析

6.科技文献检索与化学论文撰写

7.如何撰写分析化学论文

8.提高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 

9.课程论文在公安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10.化学论文中几组易混字辨析

11.基于合著论文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的特征分析——以“药物化学”学科为例

12.2002~2012年我国化学类高被引论文分析

13.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论文设计竞赛的实践与研究

14.医用化学论文写作的实践教学

15.30种化学类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

16.千名医学家推荐最新七大生物化学论文 

17.课程论文与化学专业实验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18.浅谈化学专业英语论文写作 

19.化学化工本科毕业论文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实践 

20.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的统计分析 

21.PTA量表在物理化学课程论文评价中的应用 

22.缩短科技期刊周期的思考及实践——以《化学学报》为例

23.指导教师在化学本科毕业论文中的指导作用 

24.物理学、化学论文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25.促进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几点思考 

26.美国化学镀镍年会论文综述 

27.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特征研究——以化学领域为例的实证分析

28.物理学、化学论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29.广东省举行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

30.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毕业论文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31.1983年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概况

32.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在陕西临潼召开

33.化学化工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和改革措施

34.电子期刊库对于高校化学学科科研的文献保障状况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化学学科用户近五年SCI收录论文为例

35.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的探讨

36.试析化学类论文英文摘要特点

37.化学类论文图形摘要的主要类型及设计技巧

38.诺贝尔奖与科学家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基于2000-2010年诺贝尔化学、物理学获奖者的实证研究 

39.化学基础研究论文的引文统计与评价

40.我国化学论文产出的科学计量分析 

41.农科院校提高化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42.2000~2004年SCI-E收录《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论文分析

43.中美科技期刊论文英文标题词汇特征对比分析——以化学类为例

44.国外新发表的皮革化学论文

45.综述论文在化学期刊中的作用及编辑组稿策略——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的办刊实践为例

46.应用化学毕业论文教学中指导教师和实验员角色的探讨 

47.小论文在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48.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有机化学)论文统计分析

49.地方本科院校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50.转型目标下如何提高化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  

51.课程论文在食品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52.论文式实验报告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3.中美高影响因子化学类科技期刊研究性论文标题用词对比分析

54.如何提高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质量

55.化学专业科研论文的撰写技巧探究 

56.论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

57.高师院校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的问题及其撰写要求

58.论文写作在专科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59.一九八年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论文目录

60.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论文式实验报告

61.地方高校应用化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探索

62.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与应用型科研人才培养的实践

63.中国化学研究论文总数已名列世界第三

64.普通本科院校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改进探索与实践

65.第四次中日煤化学、碳——化学论文报告会介绍(Ⅱ)

66.指导化学工艺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一些体会

67.化学文摘(CA)对我国化学期刊论文的处理

68.提高独立院校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 

69.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实施方案的探索及实践

70.保障应用化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

71.Elsevier收录我国分析化学类期刊论文的特点及对题名和关键词的修改

72.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过程控制及管理探索——以广西大学化学化工类硕士学位论文为例

73.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指导策略

74.提高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75.中国化学研究论文总数名列世界第三

76.化学论文关键词的选定与排序

77.理工科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化学类专业为例 

78.化学化工常用软件在相关科技论文中的应用

79.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创新性问题的思考 

80.提高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 

81.浅谈《科技论文写作》在化学化工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作用—以“合肥学院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为例

82.提高化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83.科技创新导向的化学化工类本科毕业论文模式思考与实践 

84.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85.“《化学学报》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论文奖”揭晓

86.提高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工程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

87.“《化学学报》2014年度最有影响力论文奖”揭晓

88.“《化学学报》2013年度最有影响力论文奖”揭晓

89.理工科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分析—以化学类专业为例

90.应用为导向的《化学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教改探索

91.《结构化学》教学中设置课程论文的思考与尝试 

92.有机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的探索

93.我国成为化学论文大国

94.28届地质大会有关矿物岩石地球化学论文摘要选

95.强化化学本科毕业论文实验教学环节的几点探讨

96.化学十年:世界与中国——基于2001-2010年WoS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97.校企合作指导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新模式的探讨

98.国内期刊近期发表的油田化学论文题录

教改类论文范文第11篇

1.1教育研究意识现状

师范生的科研意识主要指的是他们在主观上有没有开展教育研究的愿望,包括对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发现与探究,其主要体现在学生论文的选题上,教育研究类论文的数量,往往体现出该院(系)整体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但近几年来,毕业论文质量逐年下滑的同时,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严重偏离培养“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目标。以韩山师范学院生物学系为例,本文对近三届(2010届-2012届)师范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情况作了简单统计:近三届的师范类毕业生总共有340人,在论文选题上选取教育研究类的共有25人,占三届师范生比例的7.35%。因此,从整体而言,其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还是相当薄弱,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善于发现与探究,缺乏对教育研究的兴趣与愿望。

1.2教育研究素质现状

良好的教育研究素质不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具有及时发现、科学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收集资料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创新精神等等[5]。但目前很多师范生,缺乏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所必应具备的教育研究素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表现在有的论文中心论题不突出,论文结构不合理,缺乏基本的逻辑层次,思路不清;遣字造句的能力差;二是,收集和整理各种文献资料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缺少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造成缺乏第一手资料,没有宽阔的资料收集来源,且引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

2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加强教育研究类论文指导

尽管不少高师院校十分强调要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教育研究能力,鼓励并加强师范毕业生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撰写,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以致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其主要原因有:1)学院政策上偏差,每年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研究经费只有区区几十元(有的院系甚至没有),要对师范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全方位训练,的确有点困难;2)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上存在着重基础知识教学、轻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现象;3)在校师范生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盲目地进行教学研究,容易出现脱离实际,流于资料堆砌的现象,而进行学科专业类毕业论文,他们都有模可仿,有的甚至做做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再将同类例文的数据修改并将其注释略作改动,即可成为自己的毕业论文;4)在高师院校中,老师缺少面对中学的专业教育研究类课题,大多数的教学改革课题都是针对高校课程,学生参与度不高;5)许多老师带学生做毕业论文,所给的课题基本都是该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甚至是其所持有研究项目中的子课题,学生所做的研究有利于他们的课题研究,故而大多数老师不愿带学生做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显然,传统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对“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需求,高等师范学院应以培养“教育研究型”教师为目标,及时地调整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毕业论文上,应加入、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指导,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努力培养学生教育研究的能力及素养,为其从教后的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基础,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3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针对毕业论文是对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接下来本文探讨如何对毕业论文进行改革,以达到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目的。以生物学系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3.1毕业论文方向内容改革

扩大师范生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鼓励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同时,予以一定的要求。对有能力带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老师做出硬性规定,规定其至少带4位学生做教育研究类课题,而对每届师范毕业生硬规定至少要有50%的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有的学生要考研,因此其毕业论文方向可选学科专业类的)。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面对中学的教育研究类课题,自主发现问题并作出选题方向,尽可能满足自身作为一名未来教师的需要。

3.2毕业论文方式方法改革

以往的毕业论文绝大多数是学科专业类论文,因此其论文形式比较单一。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这种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无法满足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应拓展毕业论文方式方法。师范生在撰写毕业期间,应积极地走出实验室,到教学一线去开展毕业论文,学校为此应该多与中小学合作,建立长久的见习实习联系,让学生能在做毕业论文时,有学校可去、有对象可研究,学生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开展研究。鼓励学生在教育见习和实习中开展毕业论文,实习中或见习的学生就是师范生完成教育研究最好的研究对象(在我们从业之前)。在见习、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中,将课堂所学的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作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成果形式也应该多样化,除了撰写论文之外,还可以将制作的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教具作为毕业论文的成果,但必需附上一定字数的说明。优秀的课件、教案或教具,不仅展示出作品本身的内涵,更是学生对课程深入了解与剖析的体现,只有具有较好较强教育研究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展开思维,制作出新课标改革下适用于面向新时代学生中学课程教学的课件、教案、教具。因此,应鼓励学生针对中学课程教学,进一步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制作相关优秀课件、教案、教具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的成果。对毕业论文成果是课件、教案形式的,应以一定章节的课程量制作。而教具应是以某一知识框架内的所有相关可行可用教具或模型。在质的要求下,对量进行一定要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而不是给学生逃避进行其他繁难毕业论文提供便利或途径。

3.3毕业论文考核方式改革

针对毕业论文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毕业论文考核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学生完成初步的毕业论文初稿后,经指导老师审查,再进行相应的修改。而以非论文形式作为成果的毕业论文,也由指导老师审查,以及有经验的教师或相关人员给予意见后,做出完善和修改。对于学科专业的毕业论文应由学科的资深教授组织团队进行审核,再给予评价;而教育研究类的论文应由从事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进行审核并给予评价。从而确定优秀毕业论文的选取与确立。除此之外,在答辩方面,对每种形式毕业论文的答辩,应由相应资深教授主持并当任答辩审核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毕业论出审核考察并给予建议和补充,尤其是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更应如此,学生可通过老师们所提的问题和所给的建议作进一步的探究,不至于因为毕业论文的完成而停止了对教育研究的进行。

3.4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改革

改进传统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从院到系再到导师,再由导师到学生,建立“院-系-导师-学生”四者于一体的管理模式,相邻两者相互监督,导师应定期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和指正,学生应多向导师请教与探讨。每篇毕业论文,导师应不低于10次指导次数,做毕业论文期间师生见面不低于10次。学院(系)应对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学生给予经费,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给予发挥,为学生联系中学以便开展研究。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政策上也应有所倾斜,放宽学生教育研究的方向,提供更多的优秀毕业论文名额和奖励,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选择教育研究类课题作为毕业论文,为其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铺垫。

4结束语

教改类论文范文第12篇

    1.1教育研究意识现状

    师范生的科研意识主要指的是他们在主观上有没有开展教育研究的愿望,包括对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发现与探究,其主要体现在学生论文的选题上,教育研究类论文的数量,往往体现出该院(系)整体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但近几年来,毕业论文质量逐年下滑的同时,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严重偏离培养“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目标。以韩山师范学院生物学系为例,本文对近三届(2010届-2012届)师范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情况作了简单统计:近三届的师范类毕业生总共有340人,在论文选题上选取教育研究类的共有25人,占三届师范生比例的7.35%。因此,从整体而言,其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还是相当薄弱,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善于发现与探究,缺乏对教育研究的兴趣与愿望。

    1.2教育研究素质现状

    良好的教育研究素质不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具有及时发现、科学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收集资料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创新精神等等[5]。但目前很多师范生,缺乏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所必应具备的教育研究素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表现在有的论文中心论题不突出,论文结构不合理,缺乏基本的逻辑层次,思路不清;遣字造句的能力差;二是,收集和整理各种文献资料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缺少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造成缺乏第一手资料,没有宽阔的资料收集来源,且引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

    2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加强教育研究类论文指导

    尽管不少高师院校十分强调要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教育研究能力,鼓励并加强师范毕业生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撰写,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以致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其主要原因有:1)学院政策上偏差,每年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研究经费只有区区几十元(有的院系甚至没有),要对师范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全方位训练,的确有点困难;2)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上存在着重基础知识教学、轻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现象;3)在校师范生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盲目地进行教学研究,容易出现脱离实际,流于资料堆砌的现象,而进行学科专业类毕业论文,他们都有模可仿,有的甚至做做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再将同类例文的数据修改并将其注释略作改动,即可成为自己的毕业论文;4)在高师院校中,老师缺少面对中学的专业教育研究类课题,大多数的教学改革课题都是针对高校课程,学生参与度不高;5)许多老师带学生做毕业论文,所给的课题基本都是该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甚至是其所持有研究项目中的子课题,学生所做的研究有利于他们的课题研究,故而大多数老师不愿带学生做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显然,传统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对“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需求,高等师范学院应以培养“教育研究型”教师为目标,及时地调整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毕业论文上,应加入、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指导,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努力培养学生教育研究的能力及素养,为其从教后的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基础,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3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针对毕业论文是对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接下来本文探讨如何对毕业论文进行改革,以达到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目的。以生物学系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3.1毕业论文方向内容改革

    扩大师范生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鼓励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同时,予以一定的要求。对有能力带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老师做出硬性规定,规定其至少带4位学生做教育研究类课题,而对每届师范毕业生硬规定至少要有50%的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有的学生要考研,因此其毕业论文方向可选学科专业类的)。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面对中学的教育研究类课题,自主发现问题并作出选题方向,尽可能满足自身作为一名未来教师的需要。

    3.2毕业论文方式方法改革

    以往的毕业论文绝大多数是学科专业类论文,因此其论文形式比较单一。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这种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无法满足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应拓展毕业论文方式方法。师范生在撰写毕业期间,应积极地走出实验室,到教学一线去开展毕业论文,学校为此应该多与中小学合作,建立长久的见习实习联系,让学生能在做毕业论文时,有学校可去、有对象可研究,学生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开展研究。鼓励学生在教育见习和实习中开展毕业论文,实习中或见习的学生就是师范生完成教育研究最好的研究对象(在我们从业之前)。在见习、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中,将课堂所学的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作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成果形式也应该多样化,除了撰写论文之外,还可以将制作的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教具作为毕业论文的成果,但必需附上一定字数的说明。优秀的课件、教案或教具,不仅展示出作品本身的内涵,更是学生对课程深入了解与剖析的体现,只有具有较好较强教育研究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展开思维,制作出新课标改革下适用于面向新时代学生中学课程教学的课件、教案、教具。因此,应鼓励学生针对中学课程教学,进一步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制作相关优秀课件、教案、教具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的成果。对毕业论文成果是课件、教案形式的,应以一定章节的课程量制作。而教具应是以某一知识框架内的所有相关可行可用教具或模型。在质的要求下,对量进行一定要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而不是给学生逃避进行其他繁难毕业论文提供便利或途径。

    3.3毕业论文考核方式改革

    针对毕业论文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毕业论文考核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学生完成初步的毕业论文初稿后,经指导老师审查,再进行相应的修改。而以非论文形式作为成果的毕业论文,也由指导老师审查,以及有经验的教师或相关人员给予意见后,做出完善和修改。对于学科专业的毕业论文应由学科的资深教授组织团队进行审核,再给予评价;而教育研究类的论文应由从事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进行审核并给予评价。从而确定优秀毕业论文的选取与确立。除此之外,在答辩方面,对每种形式毕业论文的答辩,应由相应资深教授主持并当任答辩审核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毕业论文做出审核考察并给予建议和补充,尤其是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更应如此,学生可通过老师们所提的问题和所给的建议作进一步的探究,不至于因为毕业论文的完成而停止了对教育研究的进行。

    3.4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改革

    改进传统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从院到系再到导师,再由导师到学生,建立“院-系-导师-学生”四者于一体的管理模式,相邻两者相互监督,导师应定期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和指正,学生应多向导师请教与探讨。每篇毕业论文,导师应不低于10次指导次数,做毕业论文期间师生见面不低于10次。学院(系)应对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学生给予经费,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给予发挥,为学生联系中学以便开展研究。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政策上也应有所倾斜,放宽学生教育研究的方向,提供更多的优秀毕业论文名额和奖励,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选择教育研究类课题作为毕业论文,为其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铺垫。

教改类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大类招生;课程教学改革;层次教学;兴趣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86-02

一、大类招生背景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改的需求

目前很多原因迫使我国高校公共数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其中我国高校相继开始实行了大类招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这种从细分专业招生到大类招生的变化是迫使各高校必须进行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之一,其次大学课程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的定位也成为促进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实际动力,再次高中新课标也从下向上推动了大学数学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当然这种改革是相互的[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大学重要的三大数学课程之一,因此高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改革的深化也随之全面展开,不同的高校都进行了相关的探索[2,3],有的院校还建议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实行双语教学[3,4]。在大类招生的条件下,如何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适应这种变化,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体现出宽口径、强基础、重应用的新要求,这是我们深入研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动力。而在改革中,既要突出相近专业的共同需求,也要体现工科大类与经济管理大类专业的差异需求,又要进一步考虑该课程教学的改革必须满足大多数同学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的需求,还要考虑到部分优秀同学继续升学深造的需求。

二、基于教改需求《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改内容的基本分析

以上需求明确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5],要做到教学内容上的及时更新,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新应用的结合;注重知识的连贯性,比如在高中概率初步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概率的各种定义,重点突出古典定义、几何定义;在清楚把握随机事件的基本原理基础上,指出引入随机变量的必要性,掌握一维随机变量与二维随机变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同学们理解二维(或多维随机变量)随机向量不是一维随机变量简单的罗列,更重要的在于研究随机变量间的关系;从简单概念入手先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与公式,进一步引出相应的连续随机变量的概念与公式;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是大类招生背景下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无论工科大类还是经济大类都有各自的应用背景,可以通过这部分内容深挖案例教学,在基本的教学内容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是连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桥梁,是进行数理统计中参数估计等内容的基础,比如通过相应案例的教学使经济管理大类的学生学会借助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理解保险产品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工科大类的学生就要注重学会借助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理解如何通过计算编程进行定积分计算,通过模拟的精度理解频率和概率之间的关系;统计量的分布理论是进一步掌握基本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前提,统计量的三大统计分布――χ2分布、t分布、F分布中χ2分布尤其重要,χ2分布是理解t分布和F分布的基础,因此要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案例深入分析;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做好实际工作的有力工具,让同学们理解借助抽样调查我们可以实施监控产品的质量、资金的运作、人员的管理等,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案例教学和基本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使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际的案例理解更抽象的概念,从而对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这个处理随机现象最有力的工具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大类招生下数学统计类专业除了注重以上基本内容外还要注意理论内容的研究,比如“概率”的概念除了在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古典定义和几何定义的基础之上还要加深概率的公理化定义的理解,从数学的角度去把握理解每一个基本概念和原理,数学统计大类除了和工科大类、经济管理大类学习相同的内容外,还要研究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让学生理解线性回归分析的适用基本条件,学会运用基本的统计软件或数学软件(比如spss或matlab)解决回归系数的求解、模型的解释效果等,从过去数学统计类教学中重概率论的理论教学、轻数理统计的教学,转变为既重视概率论的理论研究又注重数理统计的应用内容,同时引入相关的软件去分析模拟相关的结论,比如用计算机编程的方法模拟计算圆周率π的大小,通过计算精度的变化使学生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和几何定义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大类招生下还要满足优秀学生考研学习的需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开设提高班,从理论上和内容上进行扩展,为将来进一步搞好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部分教学既要突出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还要突出学习兴趣的广泛性,通过激发兴趣克服理论学习的困难。

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改需要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满足的层次分析

教学方法上也要突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创新特点,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要结合软件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启发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种创新要满足双层次的发展需求,首先,在新条件下第一层次是满足不同大类的共同的基本需求,第二层次是满足不同大类方向上的不同需求,再次是更深层次上的进一步升学深造的需求。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引进创新的案例教学,讲清楚第一层次上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注重第二层次上的不同大类间的需求,举出能结合专业应用的案例教学,第三层次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扩展教学,满足升学提高的需求。教学手段上,结合新的软件进行多媒体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更加生动,变抽象的想象为有趣的形象表达,比如结合软件作图解释事件的随机性,在小班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引入讨论式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现不同层次上教学手段的不同。教学手段在课堂练习的处理上,可以分工科大类、经济管理大类、数学统计大类,设计出不同层次教学内容上的相关填空题、选择题及计算题,及时巩固所学内容,使学生做到活学活用、全面理解,激发学生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兴趣学习。网络教学、幕客的引进也是同学们学习该课程的有力工具,从国外高校的教学来看,我们没有理由忽视网络教学的重要性,如何恰当地引进网络教学是值得教学改革关注的一个地方。网络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网上听课,教学实践中还应结合手机APP软件进行课程开发,实现分大类、分层次的教学辅助内容的网络化,使同学们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需求。我们对两类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对米,一类是利用邮箱管理课堂练习的班级,一类则是没有实行该措施的班级,从对比结果来看,实行该措施的班级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同时,这种方法符合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具有较高推广的价值。考试手段的改革也是整体教改的一个重要环节,重基础就要重视平时的教、学、练几个环节,不再仅仅依赖最后的期末考试去评定教学效果的好坏,实行分阶段、分层次的网络测验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使同学们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能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实现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真正的理解。所有这些都表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在原来教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以满足大类招生的教学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的同时,又满足了解决难点、突出重点的教学理念,适合宽口径、严基础的大类招生需求,教学内容的扩展上可以参看盛骤等编写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刘喜波等编写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主要内容,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6,7]。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任务迫在眉睫,我们突出分析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内容分三个大类――工科大类、经济管理大类和数学统计大类教改的重点,分析表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第一层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教学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是教与学的重点领域,过难的概念、定理要分解,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侧面去理解,设计好完备的教学内容,利用现代化及网络化的教学手段去实现;适合不同大类的案例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亮点,结合不同的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如何在实际中应用;三个不同层次强调了大类招生教学的需求及解决方法;最后分析了教学手段、网络教学及考试考核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当然我们仅仅作出一些探讨式的研究,我们相信会对大类招生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有所帮助,抛砖引玉会引出更多更好的研究,进一步有利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武新乾,杨万才,杨森,许丽萍.高中新课标影响下的大学数学教改对策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116-117.

[2]王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一种新教改模式[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02):102-105.

[3]张民悦,黎锁平,杨胜良.工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改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21-23.

[4]黄建华,李建平,冯良贵,易东云.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双语“1+1”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01):86-89.

[5]马学思,李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改革[J].统计与决策,2011,(13):189.

教改类论文范文第14篇

(1)减少学生对“数学”类课程的恐惧,提高学生对定量分析课程兴趣;

(2)丰富教学内容,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改革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采取多元化教学形式;

(4)将定量分析方法运用于公共管理实务中,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以教学为研究对象,也提出了关于“学生的学”的问题,但由于文科类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畏惧定量方法的学习,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研究主要针对文科类学生,对定量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采用“导、学、用”的课程教学模式,这里,“导、学、用”并非独立的行为,而是基于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式行为。教学内容以现实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弱化数学推导,强调计算机软件的辅助分析,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之上,结合定量分析课程特点,在软件教学中以视频录像讲授软件操作与应用。课后对每一章节配套三层次习题,在强化知识点学习的基础上,能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中。另外,建立多渠道互动模式,除了传统的沟通方式,例如面对面答疑、电子邮件之外,尝试建立教师博客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对定量分析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目的是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生的应用”到最终的师生教学相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拟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对定量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采用“导、学、用”的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在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及优势;

(2)整理和完善讲义资料,建立软件操作的视频录像教学资料,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式进行改善,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3)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总结和梳理定量分析方法在公共管理实务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4)对定量分析方法课程在文科类学生中的教学改革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5)对定量分析方法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出改进方案。

二、教学改革实践过程及教学效果评价

1教学实践过程根据教学改革方案及目标,已经进行了两个教学年的实践教学。主要教学改革实践如下:第一,教学内容的改革。由于教学课时数安排的是48课时,并且未能有条件统一安排上机时数和时间,另外,定量分析方法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统计分析”和“运筹学”两大模块,在外部条件的限制下,在有限的课时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从实用的角度,选择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弱化数学推导,强调方法的实际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具体而言:目前主要选择的教学内容集中在以下章节:描述统计分析、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评价方法与层次分析法、决策方法与群体决策方法概述等。第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对于软件操作的教学采用视频录像教学法,将软件操作事先录制好,然后在授课过程中直接点击链接,配合操作截图,弥补上机实践课程的缺失,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允许学生把笔记本电脑带到课堂上,现场演练SPSS软件的操作。除了传统的多媒体授课与板书之外,还可采用实际案例教学法,即将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案例应尽可能趣味化、生活化、真实化。实践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课堂体验方式、学生设计案例并进行评议、分组进行调查研究等。第三,课程配套练习的改革。对每一章节设计配套习题,但是考虑到本校开设该课程的时间是大三下学期,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安排非常紧,因此从激发学生兴趣及实用性出发,习题设置从题量角度来看要适度,从题质角度来看要合理、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很多习题都是通过现状调查,从学生的生活中获取数据进行分析。例如,调查大学生的择偶条件学习对于多选项问题的分析;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月消费使学生掌握单样本假设检验与独立样本假设检验;通过调查大学生的购物渠道使学生掌握列联表分析等。第四,进行教学实验。对某两个章节的内容分别采用截图多媒体教学和视频录像教学方法,运用对比实验法评价视频录像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及学习效率。第五,考核方式改革。将平时作业、实践操作、撰写关于定量方法在实践调查中运用的小论文和闭卷考试方式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学效果评价公共管理定量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三学生为实践对象,通过两个学年的实践教学,采用问卷调查法、面谈法、观察法和网上交流等方法调查教学实践效果,结果如下:第一,能提高文科类学生对定量研究方法学习的兴趣。首先,能够保持较高的出勤率。大三下学期开设的定量分析方法课程,由于只能安排2个月的教学时间,因此,在每周三次课的安排下,出勤率保持在95%以上。其次,主动携带电脑笔记本,进行课堂软件操作,对于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最后,课堂互动性提高也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兴趣。第二,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进行独立的社会调查,并且能够较熟练地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除了能熟练进行数据基本描述统计分析之外,还能对数据进行推断统计分析。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做本科毕业论文时,能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运用于论文撰写中。根据统计数据,在未进行教学实践改革之前,本专业学生在论文中应用定量分析方法的比例只有2%左右,但是在进行了教学实践改革之后,本专业学生在论文中应用定量分析方法的比例达到了10%以上。定量分析方法课程在文科类学生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采用的是“导、学、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针对高校文科类学生学习方法论类的课程,是一种值得推广和使用的教学模式,能为其他讲授定量方法类课程的人文社科学的教师提供实践经验。

三、结论

教改类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比较

[作者简介]刘万英(1964-),女,辽宁沈阳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南宁53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基金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05’方案教学改革体系整体性构建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8B53)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40-02

一、课程体系比较:“85”“98”“05”三个版本的历史分析

1.“85”母本:基于根本要求的本专一统。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发[1985]18号),通知针对所有高等学校提出“三课两辅”的基本要求。“三课”一是“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二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三是“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两辅”是“在进行上述各项教育中,要适时地穿插各种切合学生需要的时事教育、文学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还应向学生介绍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国际关系的基础知识”。根据中共中央的这一文件,1986年3月,原国家教委下文,将政治理论课调整为“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三门课程。“85”版思政课程要求对各类高校都是统一的原则要求,虽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文件,但尚未形成严格规范的课程体系,各地各高校按照上述要求,在实施中以教材编写等方式,对本专科作了有所区别的具体安排。85版思政课程的总要求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成为后来1998年“98”方案和2005年“05”方案的重要母本。

2.“98”方案:基于学制不同的本专有别。1995年10月24日,原国家教委发出《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社科[1995]10号),对本专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时数安排作了明确的区别对待。在课程体系上,本科的课程为“5+1”,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历史”“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而“二年制和三年制大专,应分别各开设2~3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1998年6月10日,、教育部发出《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教社科[1998]6号),以学制区别来明确课程体系区别:二年制专科设4门课,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三年制专科设5门课,即比二年制专科增设“思想概论”。本科设7门课,即比三年制专科增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98”方案的出台,第一次以、教育部联合发文的形式制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表明了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重视,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3.“05”方案:基于与时俱进的理论强化。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5]16号),为“05”方案定了基调。2004年11月17日,、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以学制来制定学分区别:“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专科期间的学习,计1个学分。”2005年2月7日,、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意见》对本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作了新的规定。本科设4门必修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意见》同时指出,、教育部要在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专科层次和硕士生、博士生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2005年3月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号)。《通知》重申了5号文件对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规定,同时明确专科设置2门与本科相同的必修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同时强调本专科都要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开设“形势与政策”课。2008年8月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出教社科厅函[2008]15号文件,将高校“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名称调整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二、课程设置比较:本专科学制、学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差异

1.本专科学制不同,学时可以有别。1995年原国家教委教社科[1995]10号文件规定,在教学时数上,“四年制本科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时数,文科类不少于250学时,理工农医类不少于200学时;三年制大专文理科均不少于150学时,二年制不少于100学时。四年制本科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时数为教学计划内不少于85学时;专科不少于68学时”。1998年、教育部教社科[1998]6号文件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二年制专科为36学时,三年制专科为50学时,本科为54学时;“邓小平理论概论”二年制专科为64学时,三年制专科为60学时,本科为70学时;“思想概论”三年制专科为40学时,本科为理工类36学时、文科类54学时;“思想道德修养”二年和三年制专科为40学时,本科为51学时;“法律基础”二年和三年制专科为28学时,本科为34学时。2005年、教育部教社政[2005]9号文件规定: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4门必修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3学分,48学时;“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6学分,96学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2学分,32学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3学分,48学时。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专科课程设置2门必修课,即“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64学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48学时。同时,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本科2学分,32学时;专科1学分,16学时。

2.文理学科不同,内容可以取舍。1995年原国家教委教社科[1995]10号文件规定,对“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按学科有不同要求:文科类专业应开设,有条件的理工农医院校和专业可列入选修课。同时,还提出“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财经政法、民族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可与本专业基础课程统筹考虑,作必要的调整”。1998年、教育部教社科[1998]6号文件规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理工类40学时,文科类36学时;“思想概论”理工类36学时,文科类54学时;“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类开设36学时,理工类不开设。文件同时规定,“职业道德课,除师范、医学等一些特殊专业要作为专业基础课纳入教学计划外,其他专业可作为选修课或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部分安排教学”。

3.对应专业不同,课程可以整合。1998年、教育部教社科[1998]6号文件规定:“有关院校政治理论专业和财经类、政法类专业,可根据‘本意见’的规定,与专业基础课统筹考虑,在覆盖‘两课’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确定本校此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教育部将推荐若干指导性课程方案,供参照执行。”2005年、教育部教社政[2005]5号文件规定:“有关高等学校政治理论和财经类、政法类专业,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课程时,在覆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本意见’的规定,与专业基础课统筹考虑。”从上述的国家文件规定中可以看出,高校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门数、学分设置、教学时数、内容取舍,甚至于课程融合等,都根据学制、学科、专业的不同而不同。

三、目标模式比较:本专科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差异

1.培养目标不同:本专科“创新型”与“创业型”人才在目标定位上的差异。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教育类型的发展目标定位不同。《规划》对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定位是:“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规划》对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定位是:“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规划》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得更清楚。《规划》对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表述是:“高等教育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规划》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表述是:“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同样是培养人才,但本科教育更偏向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作为既是高等教育层次又是职业教育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则偏向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2.培养模式不同:本专科强化科研能力与强化工作能力在模式选择上的差异。培养目标的差异,必然产生差异化的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提法是:“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规划》对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提法则是:“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可以看出,本科教育以强化学生的科研能力来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专科教育是以强化工作能力来促进“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不同的目标定位,以及采用的不同的培养模式,必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方式产生影响。

四、教学对象比较:本专科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上的差异

1.本专科学生外部来源不同,知识基础有差异。改革开放后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高考制度恢复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但以高考分数划分本科和专科的录取线,在客观上打上了专科学生是高考“低能儿”的烙印。以2011年广西高考为例,该年广西高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是:本科第三批文科为396分,理科为334分,专科文理统一为210分。广西高考满分为750分,以得分率计算,本科第三批文科396分、理科334的得分率分别为52.8%、44.5%。也就是说,本科教育中最差的独立学院,其生源的高考得分率基本在44.5%以上,而专科生的高考得分率却在28%~44.5%,处在高等教育体系的底层。本专科学生在知识基础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本专科学生内部成绩落差不同,学习能力有差异。高考本专科录取政策上的差异,也导致本专科学生内部成绩落差较大。同样以2011年广西高考为例,本专科在录取政策上出现两方面的不同:第一,录取分数线不同。文科一本519分,二本456分,三本396分;理科一本506分,二本424分,三本334分;专科文理统一为210分。第二,专科可以补录,本科一律不实行补录,补录时各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录取分数线,部分专科院校补录分数线降到了170分。因此,我们看到本科院校内部学生高考分的差异在50分左右,即学生的高考分上下落差不到10%;而专科院校内部学生高考分的差异达到了200分以上,即学生的高考分上下落差是30%左右。这种情况带来的问题是本科院校内部学生知识基础差异不大,而专科院校内部学生知识基础差异较大,学生对知识探求的广度和深度、理解问题的兴趣和能力都有着较大的差异。高考定本专科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质疑的问题,改革高考制度的呼声甚高。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

从实际情况来看,本科生的研究型、创新型发展倾向明显,考研成为一种追求,对理论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基础较好。而专科生对理论知识兴趣不大,也缺乏探究的能力,他们更关注与个人职业发展有直接联系的问题,更关注具有实用性的问题,比如,怎样提高个人素质,国家在某个领域里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政策等。

从以上比较中不难看出,同样是高等教育,不同的教育类型和不同的教育层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教学对象上均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方式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如何针对本专科不同的特点,整合差异化的教学内容,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手段,运用差异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将是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面临的严峻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发[1985]18号)[Z].1985-08-01.

[2]国家教委.《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社科[1995]10号)[Z].1995-10-24.

[3],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教社科[1998]6号)[Z].2006-07-07.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Z].2005-02-0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