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

电梯安全论文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1.1电梯提前开门/开门再平层运行

电梯在平层时实现提前开门或开门再平层功能是一种特殊模式下的运行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有用,很受用户欢迎。由于系统要短接门锁回路让电梯运行,因此,确保运行安全是第一位。显然,完成以上功能的专用控制电路板及控制原理必须通过相关电路板型式试验验证。同样,当需要调整提前开门动作量时,要对井道内安装的平层遮板和轿厢上的平层感应器距离进行协调调整,甚至更换井道内各楼层平层遮板。

1.2电梯UCM功能

欧盟EN81-1:1998/PrA3:2008F9.11Protectionagainstunintendedcarmovement增加了防轿厢意外移动功能,简称UCM功能。该功能对防止因轿厢意外移动而对乘客造成的伤害起了重要作用,我国新版的GB7588电梯标准意见稿中也增加了该条款。实现UCM功能,应包括一套对轿厢离开门区位置的检测装置或检测单元,通过该装置来判断轿厢是否已离开平层区或开锁区,并且在电梯主电源断电情况下也能进行检测和执行保护动作。目前主要是采用电子式限速器实现UCM功能,并通过安装在上面的编码器的读数值来检测和确定轿厢的意外移动距离。

2井道信息安全模块系统

井道信息安全模块系统采用经过长期考验的磁栅尺技术,以高精度测量电梯轿厢在井道中的绝对位置,从而实现对电梯轿厢运行的直接控制,可取代传统电梯井道位置编码器式的间接测量技术,主系统通过安全控制模块系统的输出信号完成平层、减速、提前开门/开门再平层及UCM等功能。井道信息安全模块系统包括磁栅尺及传感器测量单元和安全模块控制单元。

2.1磁栅尺及传感器测量单元

磁栅尺是一柔韧的与一条钢带完美结合的带状物,磁栅尺在摩擦运行中具有极高的耐磨性,同时还具有抗烟雾、抗污染、抗油垢、防潮湿、防振动和防振荡的特性,因此其非常适合在电梯井道环境中应用。磁栅尺相当于一个直接安装在电梯轿厢上的安全的绝对值编码器,其内部特殊的随机码RANDOM-Code可在1000m的测量范围内达到±0.5mm的准确度,位置精度可达1mm,最高分辨率可达0.0625mm。数据的读取是无接触式、高精度和可重复性的。由于测量单元是固定安装在电梯轿厢上的,与井道固定安装的磁栅尺之间无位移误差,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电梯井道数据是真正的绝对位置数据,甚至在长时间无电源情况下,系统上电后重新读取也无需校对。对磁栅尺数据的读取采用专门的读取传感器单元,该单元中有两个读取传感器,二者是物理性分开的,并且内置的监控系统始终对这两个传感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如果其中一个传感器停止正常运行,则读取单元自动激活另一个的备份,同时向上位控制器报告故障,以确保整个系统绝对可靠工作。同样,该单元也具有抗烟雾、抗污染、抗油垢、防潮湿、防振动和防振荡的特性,非常适合在电梯井道环境中应用。

2.2安全模块控制单元

安全模块控制单元是一个通过安全型式试验认证的控制器,可直接作为电气安全部件进行控制使用。该控制器读取井道磁栅尺的数据,可通过多种通讯接口———SSI、CAN、CANO-pen(满足DS406和DS417标准)、RS422、RS485与主控制系统进行通讯,监视、控制轿厢的位置、速度、平层位置状态、限位开关或端站减速点位置,实现提前开门/开门再平层和UCM功能对轿厢井道位置数据的要求。由于控制器本身已通过了安全认证检测,因此由控制器安全继电器输出控制信号可以直接接入电梯安全回路,并代替提前开门/开门再平层电路板,供电梯主系统完成对电梯以上功能的控制。

3井道信息安全模块系统在电梯中的典型应用及对比分析

3.1电梯轿厢位置及井道数据

(1)传统电梯采用曳引机编码器方式获取的是一个相对的编码位置信号,而用井道信息安全模块系统磁栅尺获得的是绝对位置信号。

(2)对钢丝绳打滑导致的位置偏差不需要进行系统校正。

(3)获得的位置信号精度高、重复性好,即使长时间断电后仍能准确进行定位,而不需要重新进行井道自学习。

3.2轿厢平层位置及减速点位置

(1)传统电梯调整轿厢平层、井道遮板位置及强迫减速开关位置,都是通过现场人工作业方式来完成。采用井道信息安全模块后,由于获取的是绝对位置信号,对以上位置的调整只需要通过软件就能精准实现,对门区的距离调整非常方便、快捷,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电梯井道楼层平层遮板及轿厢平层感应器调整方法。

(2)井道内减速点位置同样可由软件进行设置调整,并可由安全控制器输出强迫减速信号,完全取代传统电梯中的各减速开关和连接电缆。

3.3提前开门/开门再平层功能

借助获取的轿厢井道位置的绝对数据和模块控制器的安全特性,同样可以通过井道信息安全模块实现提前开门/开门再平层功能,提前开门量和位置的确定不再需要传统的对井道遮板的更换和调整来完成,只需通过采集到的井道绝对位置数据,由主系统软件来调整即可,可靠、方便、快捷又节省人工费。

3.4UCM功能实现

UCM功能,首先要对轿厢发生的意外移动及移动距离进行判定,继而与主控制系统和UCM控制装置一起完成UCM保护功能。由于磁栅尺具有读取井道和轿厢绝对位置数据的特点,很显然,对轿厢意外移动距离的判定非常容易,即使在主电源断电情况下,通过后备的UPS电源也能实现。

4结语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梯,检验

 

电梯是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固定式升降运输设备,泛分布于各大办公楼、居民住宅、商场等人口密集、流动频繁的场合,是人们生活中密切接触的特殊交通工具,而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电梯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但是,随着我国电梯数量的增长,电梯安全事故也日益增多。电梯是适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特种设备,对其进行安全检验检测,也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通过加强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提高电梯安全性能,对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维护和谐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

1.做好前期验收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给电梯的定义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可见,电梯出厂时只能算是电梯部件,电梯的安装是电梯制造的继续,所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第21条明确规定了电梯的安装过程要实施过程监检。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

1.1检验依据及检验标准

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要对经过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的特种设备,经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目前,检验的标准大多依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60-9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等标准进行。论文参考网。

1.2对以下类别进行检验

检查电梯的随机文件是否齐全;土建交接检验、机房设设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驱 动 主机、导 轨、门 系 统、轿 厢等应符合标准;安 全 部 件、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电 气 装 置等都应保证其安全性能,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最后是整机安装验收。

1.3检查使用单位的制度和档案等管理

第二十六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档案应当包括:①电梯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②电梯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③电梯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④电梯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⑤电梯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此外,还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2.对投入使用的电梯进行检测

2.1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可以组织监督抽查,监督抽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查能掌握有效的电梯安全信息,方便相关部门、单位对电梯进行维护、维修,减少电梯安全隐患。特别是建议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电梯(尤以公共场合的电梯为重)进行清算,制定出合理的定期检验检测方案,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排除,未雨绸缪。

2.2检验检测

为加强电梯的使用安全系数,方便使用单位维护、使用,防止电梯出现安全事故,保护乘客人身安全,《电梯试验方法》,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及其他国家标准,电梯的检验检测应当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2.2.1电梯控制系统检测

目前,电梯出现安全事故,很多是因为电梯的控制系统出了问题。其中以门锁的问题为多,门区的伤亡安全事故是电梯发生伤亡最多最严重的事故。很多时候,发生安全事故往往是因为,控制系统故障,使得轿厢开门、关门不正常而造成的剪切伤亡事故。因此,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正常与否,对安全事故多、少有很大影响。

2.2.2安全部件检测

电梯安全部件包括限速器装置、安全钳和缓冲器三种部件。

限速器是一种超速探测装置,通常安装在电梯机房或电梯井道顶部,也有装于底坑的情况。限速器安全钳系统是电梯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当电梯超速、运行失控或悬挂装置断裂时,限速器安全钳装置迅速将电梯轿厢制停在导轨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从而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要求,要对电梯限速器进行校验。论文参考网。

安全钳是在限速器的操纵下,是电梯轿厢紧急制动在导轨上的一种安全装置,是电梯保护系统中,最后的保护装置之一,也是电梯结构中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论文参考网。安全钳每月应加机油润滑1次,同时紧固,保证提拉力迅速传递到安全钳拉杆上,且不超过300N。同时检查弹簧、螺钉、销轴等零件是否松动,松动则应加紧;每月往楔块、钳座涂少量凡士林1次,定期清洗、调整安全钳楔块,保证钳块的动作灵活。

限速器要勤检查。轮轴与轴套每周应加一次润滑油,每年清洗一次,铅封处不得拆卸,离心甩动装置应定期清理上油,保持动作灵活同时。限速器的绳索伸长超出规定范围时,应截短绳索。每2年要经有关部门校验1次限速器动作速度,确保其动作速度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3.检测人员的安全防范

2008年发生电梯事故中,主要是电梯维修保养环节事故上升,因此,进行检测、维护的人员应当做好相关的安全防范如现场检验至少由2名持电梯检验员以上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检验人员应当配备和穿戴检验作业必需的个体防护用品,严禁任何可能造成制动器完全释放或厅、轿门电气连锁失效的短接操作。严禁在电梯正常状态下短接安全回路。检验人员不得从事受检设备的修理、调整和电路短接等工作。检验完成后应确认所有短接线均已拆除,所有试验部件均已恢复到正常位置。对于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的电梯,以及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安全和健康损害时,检验人员可以中止检验,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条例进行操作,保护自身安全。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梯,检验

 

电梯是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固定式升降运输设备,泛分布于各大办公楼、居民住宅、商场等人口密集、流动频繁的场合,是人们生活中密切接触的特殊交通工具,而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电梯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但是,随着我国电梯数量的增长,电梯安全事故也日益增多。电梯是适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特种设备,对其进行安全检验检测,也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通过加强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提高电梯安全性能,对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维护和谐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

1.做好前期验收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给电梯的定义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可见,电梯出厂时只能算是电梯部件,电梯的安装是电梯制造的继续,所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第21条明确规定了电梯的安装过程要实施过程监检。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

1.1检验依据及检验标准

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要对经过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的特种设备,经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目前,检验的标准大多依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60-9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等标准进行。论文参考网。

1.2对以下类别进行检验

检查电梯的随机文件是否齐全;土建交接检验、机房设设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驱 动 主机、导 轨、门 系 统、轿 厢等应符合标准;安 全 部 件、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电 气 装 置等都应保证其安全性能,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最后是整机安装验收。

1.3检查使用单位的制度和档案等管理

第二十六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档案应当包括:①电梯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②电梯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③电梯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④电梯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⑤电梯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此外,还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2.对投入使用的电梯进行检测

2.1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可以组织监督抽查,监督抽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查能掌握有效的电梯安全信息,方便相关部门、单位对电梯进行维护、维修,减少电梯安全隐患。特别是建议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电梯(尤以公共场合的电梯为重)进行清算,制定出合理的定期检验检测方案,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排除,未雨绸缪。

2.2检验检测

为加强电梯的使用安全系数,方便使用单位维护、使用,防止电梯出现安全事故,保护乘客人身安全,《电梯试验方法》,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及其他国家标准,电梯的检验检测应当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2.2.1电梯控制系统检测

目前,电梯出现安全事故,很多是因为电梯的控制系统出了问题。其中以门锁的问题为多,门区的伤亡安全事故是电梯发生伤亡最多最严重的事故。很多时候,发生安全事故往往是因为,控制系统故障,使得轿厢开门、关门不正常而造成的剪切伤亡事故。因此,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正常与否,对安全事故多、少有很大影响。

2.2.2安全部件检测

电梯安全部件包括限速器装置、安全钳和缓冲器三种部件。

限速器是一种超速探测装置,通常安装在电梯机房或电梯井道顶部,也有装于底坑的情况。限速器安全钳系统是电梯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当电梯超速、运行失控或悬挂装置断裂时,限速器安全钳装置迅速将电梯轿厢制停在导轨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从而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要求,要对电梯限速器进行校验。论文参考网。

安全钳是在限速器的操纵下,是电梯轿厢紧急制动在导轨上的一种安全装置,是电梯保护系统中,最后的保护装置之一,也是电梯结构中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论文参考网。安全钳每月应加机油润滑1次,同时紧固,保证提拉力迅速传递到安全钳拉杆上,且不超过300N。同时检查弹簧、螺钉、销轴等零件是否松动,松动则应加紧;每月往楔块、钳座涂少量凡士林1次,定期清洗、调整安全钳楔块,保证钳块的动作灵活。

限速器要勤检查。轮轴与轴套每周应加一次润滑油,每年清洗一次,铅封处不得拆卸,离心甩动装置应定期清理上油,保持动作灵活同时。限速器的绳索伸长超出规定范围时,应截短绳索。每2年要经有关部门校验1次限速器动作速度,确保其动作速度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3.检测人员的安全防范

2008年发生电梯事故中,主要是电梯维修保养环节事故上升,因此,进行检测、维护的人员应当做好相关的安全防范如现场检验至少由2名持电梯检验员以上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检验人员应当配备和穿戴检验作业必需的个体防护用品,严禁任何可能造成制动器完全释放或厅、轿门电气连锁失效的短接操作。严禁在电梯正常状态下短接安全回路。检验人员不得从事受检设备的修理、调整和电路短接等工作。检验完成后应确认所有短接线均已拆除,所有试验部件均已恢复到正常位置。对于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的电梯,以及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安全和健康损害时,检验人员可以中止检验,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条例进行操作,保护自身安全。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射频电子识别技术;电梯电子监管系统;研究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4-0000-01

大量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电梯安全监管水平较低,同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就维修单位而言,尽管电梯维修单位具有等级许可资质,但维修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由此直接导致维修记录不完善或维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此外维修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普遍存在;就检验机构而言,尽管我国已出台一系列电梯技术法规,但电梯安全检测的整体水平尚不高,此外检测装备与检测技术较落后,且电梯安全评定与风险评估缺失可靠的技术数据;就政府管理部分而言,目前我国政府管理部分往往依赖下属部分的上报来了解电梯的状况,由此难以获取准确可靠的电梯动态实时管理状况。由此可见,必须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监管。基于此,本文引入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同时对其的具体应用进行全面分析。

一、射频电子识别技术(RFID)

射频电子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以射频信号为手段对目标对象进行自动识别,同时获取所需数据的非接触式电动识别技术。射频电子识别技术能够对多个标签进行同时识别,此外其还能与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定位技术相互结合,由此实现大范围的信息共享与物质跟踪。射频电子识别系统主要由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组成,其中电子标签芯片及标签天线组成,此外各标签对应的电子编码具有唯一性,其能够对产品的型号、名称、检验日期、保养日期等信息进行存储。电子标签通常与电梯设备捆绑到一起,其监测到的信息经阅读器输出,此时工作人员便可把监测信息与视读信息相对比,由此完成对设备运行状况与信息资料的准确判断。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具有超高频、高频、低频三种工作频率,其中不同频率范围需执行不同的标准,而且不同频段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性。视频电子识别系统所用RFID产品的工作频率是13.56MHz,此外该频率的波长能够从多数材料中间穿过,而且读写区域的分布相当均匀,支持多个电子标签同时被读取。本文把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引入电梯电子监管系统,以期发挥该技术的优点来提高电梯电子监管水平。

二、电梯电子监管系统频电子设备技术的应用

(一)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射频电子识别技术的电梯电子监管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电梯维保数据管理与交换平台、电梯发卡管理系统、电梯维保现场作业系统。其中电梯维保数据管理与交换平台主要收集源自电梯发卡管理系统维护所用的电梯电子标签信息,同时把接收到的标签信息向平台中心反馈。电梯维保单位借助系统前台界面对人员与电梯的基本信息等进行维护,此时电梯维保数据管理与交换平成基本信息的整合存储,具体的操作步骤包括:电梯维保人员用NFC手机终端对电子标签进行扫描,由此完成对标签内电梯维保信息的收集把所收集到的维保信息录入保存电梯维保数据管理与交换平台对源自维保人员的维保信息实施整合存储处理把信息的整合存储结果向平台中心进行反馈。此时,电梯监管部门用手机终端或系统前台界面对电子标签进行扫描,由此实现对电梯维保情况的查询,与此同时电梯维保数据管理与交换平台把维保数据向监管部门反馈。

(二)电梯电子监管系统的实现

射频电子识别技术的电子标签是传递或反馈所有电梯维保信息的载体。基于射频电子识别技术的电梯电子监管系统的实现流程为:发卡系统分配标签信息维保平台数据库存储电梯信息维保单位用终端设备维护信息并上传监管部门用智能终端查看电梯维护记录安全人员通过维保平台数据库查看情况。由此可见,对电梯维保实施电子动态化管理是电梯运行安全度与电梯维保规范化的必然要求,其具体实现过程为:维保单位把每次维保电梯所收集的维保项目内容以智能终端的方式录入电梯的电子标签,同时借助GPRS传输至数据库。电梯安全监管人员仅需用智能终端扫描现场的电子标签,其便可马上获取对应电梯的维保时间间隔及维保项目内容,由此实现对电梯维保监督的及时便捷性。电梯维保电子标签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全面动态监控电梯维保,明确电梯维保单位与使用单位的责任,规范电梯维保工作,提高电梯维保透明度,增强电梯维保监管水平等意义重大。

三、讨论

基于射频电子识别技术的电梯电子监管系统的应用是遏制电梯安全事故频发及电梯维保市场混乱的最佳选择。总体而言,电梯电子监管系统主要解决现场环节与监管环节两大问题,其中现场环节解决的具体内容包括:电梯维保人员借助电梯维保现场作业系统对电梯电气标签进行现场扫描,而后再有序开展维保工作;维保人员再把此维保信息录入电子标签,同时借助无线网络技术把信息传输到监管部门的服务器,由此解决电梯维保不按时或不到位等问题。监管环节包括:设备监管人员根据源自维保单位的电梯电子维保记录,通过电梯维保数据管理与交换平台对电梯维保情况予以统计分析。

综上所述,基于射频电子识别技术的电梯电子监管系统是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提高电梯管理水平与增强电梯维保监管力度的必然要求。但此项技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即结合质监事业电子化发展的程度及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各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起来,由此实现系统的优化升级,同时扩大系统的覆盖面积,此外必须提高系统内数据的安全性,尽快建成更加完善的安全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柯俊帆,石常海.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在电梯电子监管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J].硅谷,2012(18):73-74.

[2]黄群.无线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在电梯安全管理系统中应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2(2):67-68.

[3]杜兴培.基于RFID和GPRS的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电子监管系统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1.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梯;安装;施工管理方;问题;对策

1. 前言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建筑行业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这也为电梯市场的发展壮大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但是,随着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电梯市场中,使得当前市场处于激烈的竞争中。而作为电梯安装的施工管理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其利润也只能不断减少。而很多电梯安装的施工管理方在管理模式方面往往趋向于粗放模式,这种情况就使得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由于利润不断降低,管理模式粗糙,也使得很多施工管理方管理水平下降,其电梯安装质量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增加了很多的安全隐患。

2. 电梯安装的施工管理方问题分析

对于电梯安装施工管理方而言,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具体的施工安装过程和效果。诸如资金、物资和风险管理等问题都是影响电梯安装的重要因素。而施工管理方在具体实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主要集中在管理水平、安装技术和人员安全意识等方面。

首先是施工管理方管理水平不高,导致电梯安装效率低下。对于电梯安装而言,安全最为重要。为了保证电梯安装的安全,施工管理方就应该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证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每个工作部分都要做到规范化。而施工管理方因为管理水平低,导致其施工等规章制度过于注重形式,实际操作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增加了事故风险程度。而且,电梯安装也不能进行提前规划和分析,出现了问题也不能正确应对,使得电梯安装不能按时完成,完成效果也不是很好。

其次是安装技术无法满足电梯安装需求。电梯安装是一项技术活,对施工管理方的技术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技术水平跟不上,施工管理方需要在电梯安装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不仅降低了电梯安装效率,也在很多细节方面不能正确把握,增加了电梯的安全隐患。

最后是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对于施工管理方而言,其招聘的施工人员大多是普通的工人,很多情况下,为了赶进度,施工管理方往往会缺少工人的培训过程。施工人员没有接受任何培训,就进入施工现场,开始施工。而施工人员由于没有基本的安全意识,对电梯安装的过程并不熟练,也不能正确认识电梯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就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

3. 电梯安装的施工管理建议

要想保障电梯安装的顺利进行,施工管理方就必须在管理水平、安装技术和施工人员素质方面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在管理水平方面,施工管理方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并在电梯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施工管理方也要将安全作为工作的重心,在全队树立起“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思,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保证各个环节都符合要求。而在安装技术方面,施工管理方要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在施工之前,一定要科学分析和合理规划,将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提前分析,对电梯安装的每个部分都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规划。在施工人员素质方面,施工管理方一定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仅需要培养他们的工作技能,让他们了解电梯安装的详细步骤,也要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电梯施工安全的重要性,让工作人员对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部分要及时有心理准备。同时,在培训过程中,也要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只有通过技术和安全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

除此之外,施工管理方还要在前期施工管理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一方面,施工管理方要明确施工内容,充分了解合同条款。另一方面,施工管理方要提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对电梯安装环境要有充分的掌握,诸如井道清理、供电系统、施工工具和设备材料等都要提前进行检查,施工管理方也要检查施工环境和材料是否与之前的设计一致,一旦出现不同的地方,一定要经过科学论证和分析之后进行修正。

而在中期施工管理方面,施工管理方要对设备材料、施工细节和运行调试方面加大检查力度。施工管理方要仔细检查设备材料是否齐全,设备材料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只有合格的设备材料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细节方面,施工管理方要做到谨慎细致,对于标高、接头和导轨支架的检查、钢丝绳的安装和电气绝缘方面都要进行严谨的检查和施工,保证各个环节的安全。当电梯安装初步完成之后,在运行调试过程中,也要先以慢车运行的方式,检查电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保证慢车运行完全正常之后,也要通过快车实验,检查电梯是否能正常运行。所有运行调试工作都需要详细记录,以便之后的资料查找和分析。

在后期施工管理方面,施工管理方也要在检验、验收和交接等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一方面,在电梯安装完成之后,施工管理方要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对电梯进行严格检验,排除隐患,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修正。另一方面,检验完成之后,施工管理方要将所有的数据资料和文件进行整理,并将施工过程中制作成报告,经过多方的评审,完场电梯安装工程的验收。此外,电梯安装工程验收完成后,电梯就可以正式交接,施工管理方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合同的签订和档案的储备等。

4. 结论

我国城镇化建设对高层建筑的需求量很大,电梯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多,因此,电梯的安装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和人力。而对于电梯安装的施工管理方而言,如何保证电梯安装质量,如何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工程管理,是其施工效果和经营利润的关键所在。现在很多施工管理方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利润的降低,其管理水平、安装技术和施工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也是限制其发展经营的主要因素。因此,施工管理方要在这些方面加大改进力度,并在电梯安装施工的前期准备、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等方面做到严格、仔细,以保证工程的利完成。

参考文献:

[1]乔爱龙. 如何做好电梯安装的施工管理[J]. 管理世界, 2015(21): 88.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电梯;验收;安全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0-0046-01

电梯作为一种载人和货物的特殊机电设备,它的安全使用管理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随着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从2003年6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以来,相关职能部门对于包括电梯在内的特种设备使用等环节进一步加大了安全监察力度,尤其是把加强特种设备的动态监管作为工作重点,对设备安全使用状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安全隐患提出意见并督促责任单位进行整改,提高了电梯的安全管理运行水平,使电梯这些特种设备能更好地为生产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在实际检验过程中,我们的检验人员往往由于工作任务繁重而简化相关工作程序,又或者因为安排不当,导致工作任务变得更加繁复。因此,本文对如此现象提出了以下几个检验程序。

1 检验前的沟通

由于电梯安装都是要进行事先的告知,从技术监督局的安监科办理了相关的告知手续后,才凭告知书及电梯相关资料到特检所办理监督检验手续,签订监督检验协议后才能进入实际的安装过程。签订协议前,检验员还要查阅电梯的相关资料文件和四大安全部件(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型式试验报告结论副本、限速器和安全钳的调试证书副本,并注意有效期。在电梯安装过程中,检验人员还必须经常到现场进行诸如开箱检验、隐蔽工程检验验收等工作。因此检验人员必须通过报检资料了解电梯使用单位或安装单位基本情况,如电梯生产厂家、安装单位及地址、联系人及电话等,以使检验人员到达现场后能顺利开展检验工作。如果能向受检单位讲清在检验前应做一些什么准备工作,使之提前作好检验前应有的准备,则可大大提高后面检验过程的效率。尤其是在进行验收检验前的联系中,除应告诉电梯安装单位和电梯使用单位预告准备好应受检的资料外,还应预先告知安装单位检验机构前去检验的人员数量,以便对方安排配合人员和检验用砝码的数量。因为当配合人员和砝码的数量不够时,会明显降低检验效率。像是某次去某商场进行验收检验时,由于事先砝码数量不足,导致无法对电梯平衡系数进行检测,严重打乱了检验安排。

2 验收检验阶段

在进行验收检验时,检验人员必须到现场进行实地检测,根据检规要求正确填写相关原始记录,按照实际的检测结果填写相关数据。

检验时还应注意安全问题,检规上和省特检院质保手册上都有相应的要求,如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以及穿上工作鞋等等。但是实际工作时,我们的检验人员往往容易忽视这些问题,认为着装只是小问题,再者夏天戴安全帽会很热。据相关统计,在所有发生的事故中其中至少有一半属于作业人员违规操作造成,所以对作业人员的现场行为进行约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是验收检验,所以使用电梯的人较少,检验人员及安装人员有时也就不注意安全警示牌的放置,这也是不安全的。因为验收电梯时难免会有好奇的人一旁观看,如果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他们就有可能误操作误伤自己或是工作人员。

在不影响安全和检测质量的前提下,应考虑在检验过程中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最基本的方法是采用并行法,即多个过程同时进行,例如在开始检验时要乘电梯去机房,在此过程中即可同时测试电梯的开关门噪声、运行噪声、机房和值班室的通话等。又如在做电梯重物实验时要上下货物,用时较长,此时机房即可同时断电做曳引轮垂直度检测、绝缘度检测、断错相检测等。另外,在做电梯平衡系数的同时,就可以做在125%的额定载重量下,电梯以正常运行速度下午至行程下部,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做下行制动试验。做完平衡系统以后,还可以做空载下的上行制动试验。这样,节约了时间,又不至于让砝码搬运人员做多次重复搬运工作。

为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对检测过程进行监督,可邀请电梯使用单位有关人员参加,在不影响检测的前提下应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同时指出检测中发现的问题,使他们有一个感性认识,便于以后整改。但为安全起见,应谢绝使用单位人员到电梯检测的危险区域如轿顶、底坑等地方,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在现场检测完成后,要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出来,通报与安装单位,同时告知使用单位,让他们配合并监督安装单位的整改。

此外,要做到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查能掌握有效的电梯安全信息,方便相关部门、单位对电梯进行维护、维修,减少电梯安全隐患。特别是建议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电梯(尤以公共场合的电梯为重)进行清算,制定出合理的定期检验检测方案,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拖。

3 报告的出具

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可以组织监督抽查,监督抽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同时,检规中及省院质保手册相关部分对报告的出具给予了明确的指示,检验结论为合格的电梯,其检验报告应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完毕。因为有了专门的检验报告软件,出具报告也成为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有的单位检验报告的出具并不是在相关的检验人员手中,而是由专门人员录入,这时就有可能出现因为业务不熟悉而将错误数据录入导致报告结论错误等事件。因此,还需要检验人员在录入人员录好数据后再进行与原始记录的核对,等到数据结论完全正确才予以确认,虽然这样一来报告出具的速度可能没那么快,但是会大大减少报告的不合格率,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建智.浅谈对电梯检验的认识[J].科学之友,2007(11).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梯;维修保养;问题;解决措施

通常情况下,维修保养工作直接影响着电梯故障的发生率。经过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于电梯中的安全隐患存在于保养和运行中。因此,维修保养工作能够保障电梯安全的运行。目前,在我国的电梯市场正在不断的发展,其中融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一些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等涌入利润市场。因此,我国在电梯制造方面在全球领先。但是在电梯的运行管理中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严重的威胁着乘客的生命安全。同时也证明了在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并不完善。

一、电梯维修保养的重要性

电梯的结构比较特殊,常常会以一种分散组件的形式出现,属于一种大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再经过相应的安装,调试以及检验之后才能够运行整机。对一台电梯进行评价,不仅仅要注重产品的组件质量,考虑到产品整体的设计程度,安装工艺以及检验力度,最重要的是在电梯运行时的维修保养工作。其中的每一种因素都会严重影响对电梯的整体评价以及电梯本身的使用寿命。从电梯的整体上看,其机械结构是非常特殊的,其主要的部件就是曳引机。大体上就是从涡轮蜗杆到斜齿轮,然后再进行无齿轮驱动。这样大大简化了维护保养的工作,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提高了运行安全性和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噪音污染。

二、电梯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电梯维修保养市场中面临着很多挑战。其中市场人员比较混杂,工作责任制未达到落实,维修保养质量较低,这样在一定层面上增加了电梯维修保养的困难。主要的不足表现在:(1)电梯维保单位中的人员流动的现象的频频发生。在电梯市场的大环境中,竞争非常激烈,造成了部分公司未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益,这样造成了一部分技术人员离开电梯维保的行业。与此同时随着电梯使用量的增加,技术人员的不足,一些新聘任的工人在短时间中无法具有专业的技能来满足工作需要。(2)电梯维修保养的费用竞争激烈,甚至演化为恶性竞争。为能够争取更多的客户以及更多的资源,竞争已经达到了一种白热化的程度。这样电梯维修保养公司能够得到更多资源和技术员工。(3)厂家人员过多。在厂家中存在着多人持有证,以一种比较优惠的价格来赢得客户的信任。而对于新上任的技术人员由于自身没有较强的技术力量以及过高的装爷维修素质,不能够保障维修的质量,使得在电梯的磨合期,增大了故障的发生率。(4)一些维修保养企业并没有有相应的维修保养许可证,对于工作强烈的不负责,没有相应的规定进行维修保养工作。合同中一切条件都答应,实际中经常拖延回避一些技术难题。(5)一些维修保养的公司和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一些电子元件并没有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要求,使得电梯在后期经常发生事故。

三、电梯维修保养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电梯维修保养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具体的解决措施包括:(1)加强电梯施工单位维修保养团队的建设。在电梯的维修保养公司中要市场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相应的业务考核等,增强企业中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在电梯企业要制定相应的培训实施计划,定期进行培训考核。还可以在特定的时期进行相应的电梯维修保养技能的比赛,以对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及时水平进行检查和评估。(2)加强对电梯维修保养市场的规范。一方面要对具有维修保养许可资格的电梯维修保养单位进行相应的考核和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对没有维修保养许可证的电梯维修保养企业和施工人员进行准入管理。并建议厂家的能够到当地的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备案。再经相应的管理部门对其职能进行确认之后,方可进行施工与此同时也要保障对维修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考评。(3)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电梯的安全控制和管理。在建立相应的电梯运行中的监管网络系统之后,利用先进的网络化技术进行信息管理,并准确的统计出电梯动态数据。在设备的检验人员在进行检查监督的同时,也要详细的了解设备的行政管理部门,检验机构以及使用的单位之间的动态关联,能够达到共享,对电梯的维修和保养的工作质量进行整体性监督。(4)增强电梯使用者的责任意识。在住宅小区中要建立一种物业管理机制,增强对电梯物业的市场管理。能够让物业管理部门认真的选择电梯的维修保养。运用市场规律的方式能够确保在电梯的维修保养市场中的健康发展,以增强电梯的维修保养质量,增强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四、结语

从表面上来看对于电梯的保养就是调整机械,对各部件的安装标称的尺寸进行相应的校正,使得各部件都在规定的范围中,正常运行。对于一些报废或者不符合标准的部件要及时的更换。对于电梯的制作也要秉持人性化,在结合安全,视觉,环境等因素,为使用者创造安全,舒适的乘坐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波,张春梅.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检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18期

[2]吴建平.LOGO!在固体自动化电梯控制平台的运用[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帕尔哈提·阿布拉.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及其解决对策[A].2006年第二届七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学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第8篇

一、思想素质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XX年是市委市府“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市局“科技信息提升年”,以及实现中心“1133”工作目标的重要一年。XX年上半年,我部认真学习和领会市委市府“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市局“科技信息提升年”工作主题,以及实现中心“1133”工作目标的重要性,积极推进部门检测队伍的建设和部门的内部管理。通过组织学习,使全部门每一个同志都深刻理会了市委市府“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市局“科技信息提升年”工作主题、实现“1133”工作目标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全部门人员为安全生产服务、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的意识。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全部门同志踊跃捐款,奉献了一份自己的爱心;我部段晓明同志更是深入灾区,为灾区排险和重建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我部通过集中学习和典型案例教育,使全体人员廉政意识进一步得到了提高,确保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落实到了实处,较好地执行了《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责任书》。

按照中心开展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活动的部署,我部积极进行了相关的工作,张东平同志还在中心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动员大会上发出了倡议。

在“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中,我部积极组织部门全体人员学习、讨论和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同时按要求做好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展风采”活动的相关工作。

二、安全工作管理目标方面

安全工作是检验工作的重中之重,电梯检验部一直把安全工作作为本部门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我部严格按照与中心签订的《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要求和工作,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针对检验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部门坚持了现场检前会制度,检验人员在每次检验前对电梯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了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向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讲解检验工作中的安全要求,避免了检验过程中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不安全行为。

正副部门作为部门安全工作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经常深入检验现场监督安全工作,督促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和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检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不符合检验安全条件的,不进行检验工作,严格控制住了安全事故。同时认真积极做好消防、治安工作,使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

通过加强对部门内部的安全和治安管理,我部杜绝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治安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无钱物、票据、档案资料及其他公共财产损失、被盗和泄密现象发生。

三、工作质量管理方面

坚持每周组织部门全体人员学习国家标准、检验规程、中心质量体系文件,讨论检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针对质量技术部现场抽查和检验报告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准检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针对性进行解决,从而提高了检验技术水平和检验质量。

部门正、副部长经常定期和不定期地深入检验现场,对新安装、改造、修理和定期检验的电梯、扶梯检验情况进行抽查,严格控制了检验工作质量,杜绝了重大检验工作失职。

四、行政管理目标方面

为搞好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我部完善了与检测质量、检测安全和检测收费率直接挂钩的分配办法,鼓励本部门人员积极工作;通过提高技术骨干人员的待遇,调动了检验人员提高学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制定年度培训考核计划,将考试成绩作为培训效果的检验,促使检验人员自觉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

完善和加强了部门内部管理,强化了部门管理办法、办事流程和内部分配办法,增强了部门每一位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严格执行了中心《行政管理制度》。

今年我部实行了检测小组远郊区县检验任务承包的工作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服务质量管理方面

为搞好服务质量,我部不断加强对本部门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经常性地向电梯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了解内业人员和检验人员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今年6月,我部配合质量技术部,对本部门检验人员进行了现场的检测比对,提高了本部门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按照中心“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及时告知免责的规定”,认真做好严重事故隐患告知及报告工作,在工作中做到了每检验完一台电梯,立即书面告知受检单位,并有受检单位人员确认签字;对检验中发现的严重事故隐患的具体情形,在规定时间内以挂号邮寄的方式报告了所在地行政监察部门。

完成了对丝绸宾馆“1?6”电梯伤害事故和“6?12”江湾国际花都电梯安装事故的应急处理,并及时帮助监察部门进行技术分析,确保了事故调查的顺利进行。

为提高我部检验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技能,按照市局大培训、大锻炼、大考试的要求,我部已有一名人员到企业参加为期三个月的锻炼,送出了5名检验人员参加了国家局组织的电梯检验师培训。

六、检验任务目标方面

经电梯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XX年上半年,完成电梯、扶梯检测10498台。其中完成电梯检测9361台(新安装检测1941台、修理检测127台、定期检测7293台),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检测1137台(新安装检测126台、修理检测37台、定期检测974台)。通过检测,共发现电梯、扶梯存在安全隐患4375条,并对存在安全隐患较为严重51台电梯、扶梯进行了现场复检,保证了电梯、扶梯的安全运行。

定检率达到94%,申报设备检验率和严重事故隐患报告率达到了100%,对到期而未检的电梯按规定收集了见证材料,并按规定及时进行了上报。

七、业务开拓方面

在业务开拓方面,我部5月底在完成了电梯限速器检验仪的配备后,全面开展了限速器检验工作,上半年已检验电梯限速器1535台。

同时对别墅电梯、船用电梯检验、对委托评估和鉴定工作也进行了积极的开拓。

八、科技工作方面

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完成了市局项目《重庆市电梯安全运行保障条件与应急处理对策》,现正进入结题验收阶段,同时我部与涪陵分中心联合进行的《电梯限速器检验规程》制订工作正在稳步开展;XX年上半年,我部人员在部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九、体会

我部上半年实行了检测小组远郊区县检验任务承包方式,提高了远郊区县的检验效率,尝到了求变带来的甜头。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电梯 电气控制系统 安全电器 安全电路

电梯安全电气控制的核心当属电气安全回路控制,具体包括两大方面:基于安全控制点的安全触点与基于安全电路的电气安全回路控制。此类电路结构可切实提高电梯关键安全控制电器环节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就电梯控制电器结构设计而言,电气安全回路对驱动装置主控电器的控制连接尚存在诸多经程序软件间接连接的设计,其中以电气安全回路的门锁触点为甚。除此以外,部分设计常常通过程序控制器实现门锁触点对驱动装置主控电器的间接控制,而此控制方式易受到意外干扰而承受诸多危险。与此同时,制动器控制电器及驱动装置等关键电器一直是电气安全控制高度关注的故障防护对象,尤其重视对此类关键电器工作有效性的监控。

1 电梯电气控制存在的问题

电梯是一种由机房、曳引机、轿厢、对重设备、安全保护设备等设备组成的垂直升降机。近年来,我国电梯安全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电梯运行安全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电气控制角度探究电梯运行安全问题,就电梯电器控制系统故障进行讨论。由于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特征。对其做出如下归类:

(1)就自动开关门的电梯而言,门动系统的故障通常由各类电气元件的接触点故障所致,具体原因包括电气元件安装调整质量、元器件自身质量或元器件维护保养质量等。(2)就各类触点故障或安全开关故障而言,安全回路故障通常包括误动作故障与事实性故障。(3)控制柜(盒)内继电器故障或接触器故障。(4)各类信号灯故障或指令召唤按钮故障。

总体而言,电梯的电气控制结构安全主要涉及电器安全与电路安全两大方面。下文主要从电器安全与电路安全角度探究电梯的电气控制结构安全。

2 电梯的电气控制结构安全探究

2.1 安全电器探究

电梯的安全控制部位通常设有电气安全装置,其中电气安全装置的各类电气部件皆应符合安全电路与安全触点标准,而我国应用最普遍当属经中继控制电器用电气安全回路来控制电梯驱动主机供电设备。《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简称《安全规范》)坚持的“尽可能避开非功率原因的中继控制”原则对保障电气安全回路的分断能力至关重要。若中继控制电器对电梯驱动主机进行间接控制,则其通常被看成直接对电梯驱动主机停止与启动设备进行控制。那么,中继控制电器应具备失效保护功能与故障定时检测功能。

电梯设计对《安全规范》的执行通常需以电气常规设计与机械设计为基础,但就电梯电气安全回路中继控制电器而言,多数设计师皆不重视控制对象的电气参数,而在中继控制电器元件的选型方面,普通继电器控制直流电路的选型普遍存在问题,即电气安全回路的中继控制电器为交直流两用继电器时没有把直流负载控制的电路技术参数考虑进去。除此以外,控制电器元件的额定值通常应属控制电阻性负载的额定值,其中电梯电气安全回路中继控制等电感性负载电路的控制能力会因此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必然致使电器触点产生长时间的烧熔、拉弧或粘连现象。若上述现象出现在电气安全回路中继控制电路方面,其极易导致电气安全回路出现重大安全隐患。

近年来,交流变频技术被逐渐引入电梯门机拖动与电梯主拖动方面,但控制电器设计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电动机与变频器间接触器的选型问题为甚。为了提高电梯交流变频控制的安全性,多数设计师会选择把接触器安装到电动机与变频器间,其中此类设计通常以交流工频条件来确定接触器的选型,则此类设计没有考虑变频器输出电流的变流特性(即交流工频至低频直至直流)。因此,此类设计易导致接触点间产生较为严重的拉弧现象,甚至会引起接触器被烧毁等后果。由此可见,电梯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范》的有关规定,以确保电梯电气控制结构内电器的安全。

2.2 安全电路探究

针对电梯的安全电路问题,《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1997)与《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皆有明确规定,但现今我国电梯行业却未完全认识到安全电路的设计、试验、应用、合格评定等对电梯与自动扶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针对安全触点问题,国际标准主要对其做出如下规定,即动作的可靠性、电气间隙、触点断开后的距离、绝缘电压、爬电距离等,此规定主要从结构方面考虑触点不断开仍能安全运行的情况。电梯安全电路所设计的内容较广泛,本文主要探讨故障组合下的电梯安全问题与监控电路的安全问题。

2.2.1 故障组合下的电梯安全问题

大量研究证实,多数故障并不会致电梯于危险境地,但若不及时制止电梯的继续运行,其必然会引发第二故障,此时电梯易被第一故障与弟二故障的组合致于危险的境地。待电梯出现第一故障后,其运行状态通常被要求在第一故障参与下一操作程序之前停止。若第一故障与电梯运行状态停止之间出现弟二故障,其亦会致电梯于危险的境地,但此问题目前尚无解决方法,本文对此不做过多地阐释。针对故障组合下的电梯安全问题,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展开论述。

例如:某个自动扶梯的超速保护装置采用的运行方式为继电器线圈电源由速度传感器切断,而驱动主机电源由继电器触点切断。此电气安全装置检测出自动扶梯因超速而需断开驱动主机电源,此时电气安全装置却出现触点粘连故障。若此故障致使驱动主机电源不能被有效断开,其必然不能有效制止自动扶梯的持续运行,此现象表明电梯已出现危险故障。

为了更加全面地阐释故障组合下的电梯安全问题,本文决定在此案例内增设一个继电器,同时把继电器的触点串联到电气安全装置内。若此电气安全装置检测出自动扶梯因超速而需同时断开两大串联触点来实现驱动主机的电源被切断,此时若某一触点出现粘连故障,另一触点亦可成功切断驱动主机的电源,由此也保障了自动扶梯的运行安全。但若继续运行已无超速故障的自动扶梯,一旦第二触点出现粘连故障,自动扶梯超速问题便可致使驱动主机电源无法有效断开,即此时的故障组合可使自动扶梯处在危险的境地。由此可见,上述设计方法对安全性的考虑尚不足,即仅增设串联继电器触点根本难以有效解决既有问题,究其原因如下:若第一故障与弟二故障的组合不属危险故障,而第一、二、三故障的组合会致电梯处在危险境地,则电梯必须在第一、二故障参与下一操作程序之前被停止;若故障的数目超过3个,则必须重点考虑安全电路问题。针对此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法为:把安全电路设计为一种由若干通道组成的监控电路,其中一个通道主要完成对其他通道相同状态的检查,若检测出通道的状态存有不一致,则必须及时停止电梯的继续运行。

2.2.2 监控电路的安全问题

国家标准认为若想有效规避由故障组合引发的电梯危险,必须增加冗余触点并监控及比较触点的状态。一旦发现某一个或多个触点出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运行状态的电梯;国家标准规定若电梯存有两个通道,必须认真检查监控电路的功能,一旦发现监控电路问题,电梯不得重启;若电路存有三个或以上的通道,国家标准便未对其监控电路的功能做出强制规定。针对如何开展监控的问题,一是增设一个具备监控功能的继电器;二是冗余设计(见图1)。

如图1所示,R1继电器线圈与R2继电器线圈形成2个通道,两者的供电皆受控于超速传感器触点,即超速的自动扶梯可使R1与R2失电,此时两者的触点能把驱动主机的电源切断,此乃冗余设计。R3继电器主要发挥监控功能,启动自动扶梯可使R3线圈通电,同时其闭合的触点可使R1与R2电源被接通,此时动作后的R1与R2可实现自锁和切断R3的电源,进而闭合R3的常闭触点且接通驱动主机的电源。若自动扶梯存在超速现象,且R1与R2的某一触点粘连,那么可直接断开与之对应的常闭触点,同时开始下一次启动,此时R3依然保持失电状态,且自动扶梯也依然不能被启动。若R3的触点粘连,则可断开其常闭触点,此时驱动主机也处在失电状态。此种设计方法完全符合安全电路的有关要求。

针对上述设计方法,其存有一个必备前提,即R1、R2、R3继电器皆应具备机械强制连锁结构,亦或R1、R2、R3继电器皆应满足如下要求:若闭合动断触点的其中之一,剩余动合触点皆应断开或剩余动断触点皆应断开。上述继电器亦被称作安全继电器,其结构允许常闭触电与常开触电不同时闭合,此乃安全继电器被用作硬件监控或自我监控的根本原因。但常用继电器根本不具备上述功能,即若某一常开触点不能断开,其必然会引起剩余常开触点与常闭触点一并闭合。由此可见,以常闭触点监控常开触点的作用根本无意义,则需执行软件监控法。

3 结语

总体而言,目前电梯的电气控制结构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则电梯的电气控制必然朝向多样化、集成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就我国电梯技术而言,电梯的安全性一直倍受社会的关注,而我国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技术还不能完全使电梯安全设计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原则一致。由此可见,加强对电器电气控制结构安全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安全电器与安全电路两个方面探究了电梯的电气控制结构安全。研究证实,电梯安全电器的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范》的有关规定,方可确保电梯电气控制结构内电器的安全。其次,针对故障组合下的电梯安全问题,本文建议采用如下设计方法:把安全电路设计为一种由若干通道组成的监控电路,其中一个通道完成对其他通道相同状态的检查,若检测出通道的状态存有不一致,则必须及时停止电梯的继续运行。

参考文献:

[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

[2]《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2011).

[3]刘倩婧.教学用载人电梯实训台电气控制的设计与实现[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23(6):184-185,153.

[4]罗斌.对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及其检验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36):285-285.

[5]谌滔.浅谈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J].魅力中国,2011,(12):51.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第10篇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96-02

摘要:

本文对电梯施工及其管理进行了讨论。首先,分析了传统电梯安装方法的弊端,继而对无脚手架安装方法进行了简单论述,最后,对电梯的施工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建筑;电梯;施工安装;管理

1 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高层建筑的建设飞速发展,而在高层建筑中,电梯设备毫无疑问,成为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应用日益广泛。传统的电梯施工方法一般是借助脚手架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法由于存在不少弊端,为此现代电梯施工中也出现了无脚手架的施工方法。为保证电梯施工顺利、提高施工质量、确保使用安全,就必须分析各种施工方法的特点,并据此进行合理的施工管理。

2 电梯的传统安装方法及其弊端

传统的电梯安装方法,是首先在电梯的井道中搭建脚手架,施工安装人员需站在该专用脚手架上实施电梯的安装作业。经过多年的施工经验,笔者发现这种传统的电梯施工方法有着很多缺点,在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施工上表现更加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脚手架要重复搭建,浪费较大,在土建专业施工时,脚手架要随着井道的逐渐升高而搭建,之后的电梯施工又有其自身特点,需要重新搭建脚手架。其次,会长时间占有脚手架,例如某栋建筑有40层,其整个施工周期一般要3年左右,那么脚手架的占有时间也会长达3年左右(土建和电梯施工都需要),如此长时间的占有,会造成工程造价的大幅提高。其三,存在安全隐患。在电梯门口要采取保护措施,以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电梯施工时没有办法挂安全网,而这种施工方式又属于高空作业,安全隐患堪忧。

3 电梯的无脚手架安装

为了解决传统电梯施工方法的以上弊端,出现了不需要使用脚手架安装电梯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和土建专业协同施工。在土建专业进行施工时,可以将电梯的井道看做是普通的楼板,只不过在浇注混凝土的时候,不对井道进行浇注,而是留出和井道大小完全相同的钢筋网络,在其上面铺上坚固的木板,这样的结构承载能力,可以达到1000kg,这样对于施工人员来说,与普通地面无异,而且比在脚手架上安装更加可靠、安全。

在电梯施工时,可以根据放线的要求,把导轨部位和支架处的钢筋截断,由于截断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钢筋网络仍然和井道连接,其承载能力并不会有明显降低,完成可以支持4人左右的施工队伍,且有较大安全裕量,能够保证安全。直到井道内部的桥架、导轨、对重架和厅门均安装完成后,再把剩余的钢筋全部截断,开展后续的工作。

该安装方法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能够节约成本,这种施工方法节约了大量脚手架的租赁费用。其次,该施工方法安全性好,主要是由于电梯口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此外,该施工方案操作简单便捷,施工的效率较高。这种施工模式建议在图纸设计阶段,就进行充分考虑,则即能节约成本,又能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率。

4 电梯的施工管理

4.1 前期施工管理。

在施工进行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要深入理解合同条款,做到心中有数,确定重点监管方向。其次,要进行充分的现场勘查,了解现场情况,例如井道的清理状况、设备材料的运输路径、电源设备是否正常、需要的工具是否齐全、土建后井道的尺寸大小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等。在完成上述工作后,编写组织计划,做好技术交底,对当前状态详细记录。

4.2 中期施工管理。 在电梯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每个环节予以重视,重点做好以下内容:

4.2.1清点设备材料。设备和材料到货之后,应组织施工方和供货方对设备进行清点,仔细审查产品的合格证、技术说明等资料,并进行仔细检验,方能进场。清点完毕后,体积小的材料应办理入库手续,需要时取出,体积大的根据现场情况将其布置到合理区域。

4.2.2如果用传统施工方法,则在进行脚手架搭建时,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设计搭建,并对搭建后的脚手架进行质量检验,将相关数据详细记录。直到验收合格后,就可以安排施工人员依据设计图纸制作放线,做好相应记录。

4.2.3施工的细节要谨慎细致。首先依据测量报告,在施工人员和土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做好井壁上的标高;其次,导轨按照完毕后,要进行检验,吊装前管理人员应对所有接头和导轨支架进行检查;再次,厅门门坎和门套施工安装完毕后,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验,并且在浇注后进行复查;上述工作完成后,进行厅门的施工安装,此时要特别注意厅门关闭后的门缝及其垂直度;此外,轿厢安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中钢丝绳的安装,仔细观察其放气情况;最后,还要特别注意电气的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的测量。

4.2.4电梯施工初步完成后,要进行试运行和调试,首先进行慢车运行,排除安全隐患,此时各方均应在现场;慢车运行成功后,可以将感应器等尚未安装的设备进行安装,并对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重新检测,之后进行快成试验,完成试验报告。

4.3 后期施工管理。 电梯施工的后期管理,主要包括检验、验收和交接使用等工作。首先是组织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进行自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检完成后,整理相关数据资料和文件,汇总成验收报告,由各方进行集同评审,完成竣工验收;验收完成后,即可获得检验部门的检验合格报告,就可以办理电梯设备和文件报告的移交,正式交付使用,此时要注意签署移交文件,以留档备案。

5 结论

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电梯的使用日益广泛。传统的电梯施工方案难以胜任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本文推荐采用无脚手架的施工方案。而无论选取何种施工方法,都需要加强施工管理,以保证电梯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及使用过程的平稳安全。

参考文献

[1] 毛怀新.电梯与自动扶梯技术检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

[2] 詹克让.电梯安装质量问题的探讨[J].企业标准化,2008,(17). 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客梯 安装 施工

1 概述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楼内电梯也相应增多起来,而且电梯的构造也越来越复杂,速度也越来越快,比高、比快,已成为当前电梯行业竞争的重要目标。保证电梯安全可靠的运行,是电梯用户关心的焦点。国家已有强制规范,针对电梯生产、安装、运行 、维修、改造 、保养等过程进行监管。为保证后期的安全运行,本文通过以M-BD2型客梯安装工程施工为例,进行了论述分析,对客梯安装工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 客梯安装特点及要求

客梯安装工程特点主要有:土建与安装交叉施工;高层建筑电梯井道内空间狭小;电梯品种新,自动化程度高;每站都有安全隐患多;建设单位要求工期紧等特点。

其安装精度要求为:坐标允差(纵横轴线):±20mm,井道内部平面尺寸允差:±20mm。井道垂直度允差:

±50mm(向外),导轨支架安装位置允差标高:±30mm,水平:±20mm

3 工程案例

某大厦主楼安装4台M-BD2型23层23站客梯,置于主楼正厅两侧,每测两台。其电梯性能主要数据如表1:其施工井道验收情况如下:

①由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交电梯井道及机房土建施工技术资料、混凝土强度报告、测量定位记录、几何尺寸实测值、质置评定表等,同时移交测量定位基准点。

②复测放线。

③开箱点件。

④脚手架搭设。

⑤轨道安装。

⑥轿箱组装。安装检查验收轿厢,检查标准轿厢开门侧轿壁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000导靴与导轨内表面间隙之和不大于2.5mm。

⑦牵引绳的安装:当牵引机和牵引轮安装完毕,且轿厢也组对完成之后,则可进行牵引绳的安装。

⑧厅门安装:木梯厅门为中分式结构,安装轿门和厅门应符合下列要求:a厅门地槛的水平度应控制在1/1000之内,厅门地槛比大厅地面略高,其值为2-5mm。b厅门导轨与门套框条的铅垂度和横梁的水平度均应不超过1/1000。c厅门和轿门的门扇下端与地槛间隙为6±2mm。d吊门滚轮上的偏心挡轮与导轨下端面的间隙不大于0.5mm。e开门刀、各层厅门地槛和各层机械电气联动装置的滚动与轿厢地槛间隙均在5-8mm之内。f轿门底槛与各层厅门的地槛间距偏差为+2-1mm。g中分门的门缝上、下一致,控制在2mm之内。

⑨机房设备安装。

⑩电气装置安装。

■试运转。

■质监和安全部门核验。

4 主要质量安全技术措施

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①健全工地的质量管理体系,实习技术负责人制,机械和电气两名专项工程师负责专业技术和质量工作。

②建立工地的QC活动小组,分析问题和解决质量、技术问题。

③严格执行专业操作规程,本工地主要专业工种需持证上岗。

④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中的自检、专检和按检工作,做到各项检查有记录。

⑤搞好工序的交换工作,坚持按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

⑥实行持牌制,做到明确工作内容,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检查验收条件等。

⑦执行原材料、设备进场检查验收制度。

⑧开工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规范,熟悉图纸、按程序施工。

⑨在施工过程中,井道等基础验收,导轨安装后验收均请市质监站审验。

⑩各工种、各工序严格按照规范和技术交底操作。

5 结论

本文通过以M-BD2型客梯安装工程施工为例,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了论述,重点分析了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对今后客梯安装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全毅.电梯远程监控综述[J].广西轻工业,2011.8:118-120.

[2]屠镭铟.对电梯使用管理相关制度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9.

36.19.

[3]张树志.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与对策[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3:19-20.

[4]李俊.住宅电梯安装工程的监理监控要点[J].山西建筑,2010.

8:257-258.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第12篇

【P键词】职业标准 教学资源 智能考核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81-02

电梯扶梯原理与维修课程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核心课程,面向的就业岗位主要有电梯零部件设计员、电梯安装与维修工、电梯质量检验员、电梯生产与安装维保现场项目经理等。根据近几年对毕业生的调研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随着电梯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已不能达到电梯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学生理论分数高动手技能差。由此可见电梯课程的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对电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一方面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机电一体化理论基础知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水平和职业需要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任课教师积极投身电梯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及时把先进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建立“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突出机电检修技能特色,满足岗位技能需求的电梯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解读职业标准和岗位技能需求,分解课程相关知识体系

《国家职业标准(电梯安装工、电梯维修工)》把电梯安装工和维修工分为五级,取得相关等级的技工,只能从事相对应的技术工种。基本技能要求主要包括:熟悉高空作业、防火、电焊、气焊、现场触电急救等安全知识;掌握电工、钳工、起重工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熟悉电梯的机械构造、性能要求,以及电梯安装工艺要求;懂得电气原理图,并能排除机械和电气两方面的常见故障。经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考核部门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资格证后,方能上岗。

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电梯的机械结构(导向系统、曳引系统、控制与驱动系统、开关门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电梯电气系统(电气原理图、自动控制系统、电气安全保护装置)、电梯的维修保养与故障诊断排除、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地方行业标准。岗位工作职能包括:控制柜检查与修理、曳引机检查与修理、导轨检查与修理、曳引钢丝绳检查与修理、整机性能调试与判定、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检验与评定、机械故障诊断与排除、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改造工程的实施与检验、电梯检修工技能培训与电梯维修工程管理。

对照课程体系的知识点进行剖解分析,对应的电气技能有:电梯的基本认知、电气控制原理图绘制、机构安装与检测装置调整、电气柜元器件的安装与接线、变频器的参数设置、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电梯故障诊断与排除、电梯运行调试与保养。

二、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实践课程教学资源库

实践课程的知识点讲授,要摆脱学生只看不练的常规授课模式。实践课程课件应有别于理论教学的课件,应专门针对实训特点而制作,内容上要简洁精练,知识重难点突出。笔者采用了Authorware7.0进行电梯实践课程教学课件的设计。Authorware功能强大,不像操作PowerPoint那么简单,除运用PowerPoint能完成的一般图、文、音频、视频的演示外,本课件制作中还利用Authorware的函数运算程序对相关教学章节设置了选择题、填空题等课堂练习题型,还设计了拼图、砸蛋等教学游戏,融娱乐性和学习性于一体,并建立了自测系统,可让学生体验期末考试的情景,及时把握自己的学习水平。对教师而言,可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而言,做到了学练结合、自我测评,充分发挥了Authorware运用到教学上的优越性。课件打包后生成可执行exe文件,学生可复制到自己电脑上,无需安装相关应用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等)即可打开课件,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使用和学习。现在学生不但能看能练,而且能通过玩游戏来达到学习目的,新式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有助于在实训过程中开展“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既突出重难点的讲解,又节约讲授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实训时间内掌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

三、整合现有实验室资源,设立专项技能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1:电梯机械结构与基础理论认知的考查。利用实践教学课件完成该内容。

实训项目2:电梯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与绘制。在前期实物电梯、电梯模型的认知基础上,运用专业机房的AutoCAD软件,据所提供的相关设备和任务书中的电梯控制功能要求,按指定绘图格式绘制电路图,电路设计图纸中的电气符号,要求符合“JBT 2739-2008 工业机械电气图用图形符号”技术规范。图纸包含两部分:电梯主电路、变频器主电路及控制电路设计与绘制(含交流接触器、相序保护器、熔断器、变频器、曳引机、热继电器,不含PLC控制电路),电梯安全及门锁电气控制电路设计及绘制(实现厅门、轿门、急停、相序、过流等保护功能)。

实训项目3:电梯机构安装、调整与线路连接。建立小型不锈钢框架井道结构,开展操作箱与呼梯盒的安装与接线、井道信息系统安装与接线、平层检测机构的安装与调整、限速器钢丝绳的安装与调整、层门开合传动机构安装与调整等5个单项训练内容。

实训项目4:电梯电气控制柜的器件安装与线路连接。充分利用现有网孔板或空置电器柜完成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布局安装,实验室提供独立器件包括变频器MM420、交流接触器、变压器、调速电阻、整流桥堆、热继电器、相序保护器、熔断器座、可编程序控制器S7-226、导轨、螺杆螺母等,器件的安装要求牢靠、合理、规范、接线正确并能实现相应的电气功能,接线符合工艺标准,端子排接线要求使用管型绝缘端子,继电器、接触器等接线要使用U型插片,各导线连接处按规范标准套号码管等。

实训项目5:电梯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按照任务书给定的I/O端口分配图,结合PLC实验箱编写控制程序及调试设备,进行变频器参数设置、单座电梯运行基本功能设计、电梯安全保o功能与节能调试、群控电梯运行程序控制、高峰时段电梯优化调控模式等7个实训编程专项的训练。

实训项目6:触摸屏组态工程设计。利用触摸屏TPC7062K进行组态,开展包括电梯开门及关门动画模拟、轿厢的运行轨迹及当前轿厢的实时高度显示、关闭楼层开关与取消关闭开关、早间上班模式、区间工作模式、晚间下班模式选择开关与取消模式选择开关、轿厢当前楼层信息、电梯运行方向、所有外呼指示灯,所有内选指示灯,与电梯运行状态保持同步、超载显示报警信息等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7:电梯故障诊断与排除。利用电梯智能考核系统完成该实训内容。

四、开发智能考核系统,提高实践教学效率

电梯电气线路故障智能考核系统由1套实训考核装置、1台计算机、实训考核软件组成。微机安装的实训考核软件分为学生端和教师端两种驱动程序,包含故障点题库、学生管理、成绩管理、在线理论考试、在线故障检修考核、离线故障检修练习等功能模块。

智能考核平台通过答题器控制电气控制线路产生故障。答题器与电气控制线路采用继电器集成板连接,以AT89C52单片机组成答题器运算与控制的核心,采用RS485作为串行通讯接口控制继电器对电气控制线路中某个点进行开路控制,从而达到设置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点的目的。

教师端程序的功能是完成故障点设置与编辑、学生登录管理、考核卷的发送、考试计时、自动收集系统评分数据。学生端程序的功能包括用户登录、接收故障点考核卷、故障排除答题、交卷功能、自由组题训练、系统自评分显示。

电梯智能考核系统是在VB、OLE图像处理和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下建立起软件系统,以微机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搭建继电器集成板平台为依托,专门设计开发的智能化实训考核系统。该系统不但对故障排查过程进行实时智能控制,让学生接受技能训练,增强对故障的判断处理能力,还极大缩短了排故训练周期,节约实验室耗材,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针对不同电梯类型,建立故障处理演练流程

不同类型的电梯扶梯发生故障情况下,现场对人员的指引和要求有所不同,实践教学体系应建立故障正确处理流程,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对学生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进行评价。

电梯故障处理一般流程:报告人提出事故报告―记录重要信息―核实报告情况―传达信息给运行班组―通知维保单位―派出持证作业人员―检查机房钥匙、维修通信工具、安全防护工具―A、B故障处理人员就位―A人员切断升降机主电源―与被困者取得联系―B处理人员钥匙打开层门约30-40CM―观察轿厢位置―位置合适则直接打开层门,或位置不合适则安抚乘客情绪―拆除牵引电机尾端护罩―套专用盘车手轮―松闸手柄扣住制动机构―1人抓盘车手轮,1人慢压松闸手柄―转动升降机构―钥匙打开层门―放出乘客,关闭层门―全面检查电梯―恢复电源运行―填写故障处理记录。

扶梯故障处理一般流程:快速到达故障点―按压“紧急停止”按钮制停扶梯―引导乘客离开扶梯―扶梯上下端设围蔽―设置“正在维修”或“暂停使用”警示牌―查看有无乘客受伤―检查扶梯有无障碍物―报告故障情况―通知人员维修―做好安全防护―1人作业、1人监护―检修模式测试运行―正常模式测试运行―清理现场―盖好扶梯机房盖板―撤除护栏及警示牌―通知恢复设备运行―填写故障处理记录。

制作情景模拟道具资源,填写维修工作票,策划故障案例背景,分组进行任务角色扮演,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流程评分标准。通过故障一般处理流程的情景模拟教学,以岗位实际问题为中心,以职业行为规范为基础,引导学生强化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意识,提升学生应急反应处理能力。

发挥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合理整合利用现有教学设施条件,开发符合电梯职业技能需求的各项实践教学资源,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向勇,梁海珍.电梯安装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6)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桂教职成(2015)22号)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第13篇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本市电梯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电梯生产(含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销售、使用、日常维护保养、检验检测以及相关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主管与协管部门)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质量技监局)是本市电梯安全监察的行政主管部门。区(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区(县)质量技监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电梯的安全监察工作。

本市建设、公安、安全监察、工商、房地资源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本市电梯的安全监察工作。

第四条(区县政府职责)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督促区(县)质量技监局依法履行安全监察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监察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第五条(许可管理)

电梯的生产单位、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和电梯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方可从事相关活动。

从事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日常维护保养的作业人员以及检验检测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许可证书。

第六条(电梯保险)

鼓励电梯生产、使用单位参加电梯安全责任的相关保险,以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降低电梯生产、使用单位的损失程度。

第二章生产和销售

第七条(生产单位的质量要求)

电梯的生产质量应当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禁止制造、安装存在产品缺陷、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电梯。

第八条(电梯出厂的证明文件)

电梯制造单位对出厂的电梯,应当提供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合格证等证明文件以及有关安全使用的警示说明或者警示标志。

第九条(制造单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电梯制造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下列技术指导和服务:

(一)指导制定电梯排险救援应急预案;

(二)提供急需的电梯备品备件;

(三)提供专业排险救援等技能培训。

第十条(禁止转借证书)

电梯生产单位不得向其他单位转借从事电梯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活动的资质证书。

第十一条(销售单位的质量责任)

电梯销售单位应当对销售的电梯产品验明产品质量合格证等证明文件和其他标识,并将销售的电梯产品目录报市质量技监局备案。

电梯销售单位销售进口电梯的,应当持制造商委托的证明材料以及中国境内注册的证明材料,向市质量技监局备案。

第十二条(禁止销售的产品)

禁止销售下列电梯产品:

(一)无电梯制造许可证的;

(二)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

(三)制造单位不能提供技术资料的;

(四)产品存在缺陷,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

(五)利用废旧零部件拼装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禁止销售的其他电梯产品。

第十三条(施工前的告知)

从事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的单位应当将拟进行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情况,于施工前3个工作日书面告知施工所在地的区(县)质量技监局。

第十四条(质量自检和监督检验)

从事电梯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活动的单位应当安排相应等级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电梯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活动的全过程实行质量自检,并经检验机构监督检验检测合格。

第十五条(电梯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的售后服务)

电梯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电梯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的质量合格书,并提供不少于一年的售后服务。

第十六条(日常维护保养的规范)

电梯安装、改造和维修单位承担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当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所需更换的零部件,应当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安全部件应当有合格的型式试验报告。

电梯产品的维修零部件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第十七条(改造、重大维修的规范)

电梯的改造、重大维修,应当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原则,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电梯改造技术规范,由市质量技监局另行制定。

第三章使用

第十八条(安全责任)

建设单位在选购、安装、交付电梯时,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选购的电梯产品系由有资质的生产厂家生产,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并且其选型、配置及备用电源的配备与建筑结构、使用需求相适应;

(二)电梯的安装由取得国家规定资格的单位承担,并保证安装的电梯经检验机构检验检测合格;

(三)向使用单位提交完整的技术档案,并附有齐全的各项证书,提供有关安全使用的警示说明或者警示标志。

第十九条(电梯运行基本条件)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确保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符合下列运行条件:

(一)在电梯轿厢显著位置标明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二)有电梯安全使用的警示说明或者警示标志;

(三)使用于防爆场所以及建设工程等特殊环境下的电梯能够满足相应的安全使用管理要求。

第二十条(电梯使用单位安全责任)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对电梯的安全使用履行下列职责:

(一)配备电梯专职安全管理员;

(二)根据产品特点和公共场所安全需要,配备电梯驾驶员;

(三)制订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符合本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

(四)对存有严重故障、继续使用有可能发生事故的电梯,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组织整改;

(五)变更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书面确认被交接的电梯处于安全状态;

(六)在电梯发生事故时,按抢险救援预案组织排险、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区(县)质量技监局。

第二十一条(在用电梯的年检)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的30日内向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

在用电梯的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

第二十二条(电梯专职安全管理员的责任)

电梯专职安全管理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做好电梯运行和管理记录,督促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做好质量检查和相关保养记录;

(二)妥善保管电梯层门三角钥匙、机房钥匙;

(三)监督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定期检修、保养电梯;

(四)发现电梯运行安全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作出暂停使用的建议,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第二十三条(乘客的行为规范)

电梯乘客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违反电梯安全使用警示操作电梯;

(二)乘坐明示处于非安全状态下的电梯;

(三)采用非安全手段开启电梯层门;

(四)拆除、破坏电梯安全警示、标志或者报警装置和安全控制回路等电梯安全部件;

(五)运载超重货物乘坐电梯;

(六)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他人安全乘坐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安全技术论证的申请)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电梯使用单位可以向检验机构申请安全技术论证:

(一)在用电梯因建筑结构或者国家强制性标准变更等客观条件限制,市、区(县)质量技监局认为未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

(二)电梯改造单位认为在用电梯涉及主参数改变的;

(三)电梯维修单位认为在用电梯需要进行重大维修的。

第二十五条(报废)

经检验机构论证,电梯确实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者已无改造、维修价值的,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

第二十六条(登记、变更和注销)

电梯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区(县)质量技监局办理登记手续。

电梯使用单位变更或者电梯报废的,原使用单位应当在变更或者报废的30日前,向所在地的区(县)质量技监局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章日常维护保养

第二十七条(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制度建设)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以下管理制度:

(一)安全质量保证体系;

(二)管理人员安全质量责任制;

(三)安全操作规程;

(四)安全质量检查考核制度。

第二十八条(日常维护保养的要求)

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保养说明书提供的保养项目、方法和周期要求,制定日常维护保养计划,并做好保存期不低于3年的保养记录。

日常维护保养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至少每15日对电梯及安全设施进行一次预防性保养;

(二)每月不少于1次对安全装置、钢丝绳、制动器、接触器和其他运转部件的外观和运转情况进行检查;

(三)每半年对安全装置、限速器、缓冲器进行1次安全试验;

(四)每年进行1次机械制动器的制动能力试验;

(五)每年不少于1次对电梯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第二十九条(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告知)

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所承担日常维护保养的电梯轿厢的显著位置,标明本单位的名称、急修和投诉电话。

第三十条(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安全义务)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义务:

(一)发现电梯故障及时予以排除;

(二)在接到电梯关人故障报告后的30分钟内赶到现场完成排险救援;

(三)对故障难以消除的,书面通知使用单位暂停使用电梯,故障排除前不将电梯交付使用。

对使用单位接到暂停使用电梯的书面通知后,无正当理由拒绝配合的,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区(县)质量技监局报告。

第三十一条(特殊情形的保养)

对原制造单位被注销、原品牌型号已改变或者品牌难以确认的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当委托取得国家规定资格的其他电梯生产单位进行。

第五章检验机构管理

第三十二条(机构的职责)

检验机构可以接受委托,从事电梯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技术鉴定和安全技术论证等活动。

第三十三条(检验责任)

检验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确保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具有国家规定的资格;

(二)检验检测活动符合国家规定的规程要求;

(三)在国家规定期限内出具检验检测报告,并对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负责;

(四)为电梯使用单位提供便利的检验检测服务,对涉及商业秘密的履行保密义务。

第三十四条(安全技术论证的程序)

检验机构受理使用单位提出的涉及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安全技术论证申请后,应当组成不少于3人的专家评审组,对电梯的安全情况予以论证。专家组作出评审意见后,检验机构应当进行复核,签发安全技术论证结果报告书,并抄报申请人所在地的区(县)质量技监局。

电梯经论证可以采取安全、技术措施达到安全运行要求的,检验机构应当作出可以继续使用的技术鉴定;经论证无法采取安全、技术措施达到安全运行要求的,应当作出停止使用、予以报废的技术鉴定意见。

第三十五条(监督检验和检验的费用)

检验机构应当对电梯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的全过程实施监督检验。

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检验检测费用。

第三十六条(隐患的告知和报告)

检验机构在实施检验检测活动中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书面告知被检验单位。

检验机构在定期检验中发现电梯安全运行的严重事故隐患时,除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和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外,有权先行通知电梯使用单位暂停使用,并报告电梯所在地的区(县)质量技监局。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安全监察)

市、区(县)质量技监局应当加强对电梯的日常安全监察,具体包括:

(一)督促电梯使用单位落实电梯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

(二)督促电梯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市、区(县)质量技监局应当根据需要,对电梯实施专项安全监察,具体包括:

(一)对电梯产品的主要安全部件实施安全质量抽查;

(二)对检验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

第三十八条(安全监察指令)

市、区(县)质量技监局进行现场安全监察时,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责令电梯使用单位改正,必要时可向其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并督促及时整改。

第三十九条(严重隐患的处置)

区(县)质量技监局接到电梯暂停使用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到达现场,会同实施该项检验检测活动的检验机构予以处理,并视情况作出取消暂停使用的指令、停止使用的指令,或者作出需要作进一步技术鉴定的决定。

第四十条(电梯事故的处理)

市、区(县)质量技监局在接到电梯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赴现场组织查处。涉及人员伤亡的,质量技监、安全监察、公安等部门应当组成联合调查组,按照职责分工依法作出处理。

电梯事故处理中需要区(县)人民政府支持配合的,市、区(县)质量技监局应当及时与区(县)人民政府联系。

第四十一条(相关部门配合依法查处的责任)

市、区(县)质量技监局在进行安全监察时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工商、房地资源、建设等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一)电梯生产单位、检验机构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需要撤销相关证照或者核准内容的;

(二)电梯维修、日常维护保养单位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被撤销许可后,需要提请责令办理企业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的;

(三)物业管理企业未落实电梯管理安全责任,经发出安全监察指令拒不改正,需要追究当事人责任或者对物业管理企业资质作出处理的;

(四)建设单位和电梯使用单位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需要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的;

(五)电梯井道建筑工程质量影响电梯安装,电梯安装单位不遵守施工总承包单位安全管理要求,需要追究当事人责任的。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对销售禁止销售产品的电梯单位的处罚)

电梯销售单位销售无电梯制造许可证或者无技术资料的电梯的,市或者区(县)质量技监局应当责令其停止销售,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对销售单位未备案的处罚)

电梯销售单位未将销售的电梯产品目录备案或者销售进口电梯未备案的,市或者区(县)质量技监局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未履行职责的处罚)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或者区(县)质量技监局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制定日常保养计划的;

(二)未落实日常保养计划,做好保养记录的;

(三)未在轿厢显著位置标明本单位名称、急修和投诉电话的;

(四)电梯发生关人故障时,未在接报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完成排险救援的;

(五)将故障未排除的电梯交付使用的。

第四十五条(对转借证书的处罚)

电梯生产单位向其他单位转借资格证书的,市或者区(县)质量技监局应当责令其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的处罚)

电梯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机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七条(有关用语含义)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字 电梯;安全

【中图分类号】TU8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24-01

1 引言

目前很多发展很快的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日益增加,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密度所以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这样电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而来的由电梯产生的问题也在呈上升趋势,电梯问题的投诉成了很多物业公司每天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样的一个社会问题讨论了电梯作为越来越多人的日常必备工具的今天,如何提升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检测水平以及故障的诊断水平。

2电梯的工作原理、以及故障简介

2.1电梯的工作原理。在今天,电梯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主要所依赖的就是电梯的驱动轮同钢丝绳两者之间通过摩擦所产生的作用力实现一个箱体的运动。电梯所运行的动力主要是来自由三个最重要的零部件所构成的机器来产生,这三个主要部件分别是制动器、电动机和减速箱,这个动力的作用就是让组成电梯的轿厢实现上下的一个运动。

2.2电梯检测简介。目前来讲,对于电梯应用以及开发可以说是一个初级水平,同时不同的电梯之间在质量、用途上也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对于售后维护这一块目前各个厂家做的也并不到位,没有特别专业的维修人员,所以现在很多的电梯在出现故障的时候不能第一时间进行维修,这就无法确保乘客的安全。比较常见的电梯是由于电梯的零件以及本身的控制系统没有正常运行所引起电梯无法正常运转从而导致事故。而电梯的故障诊断指的是将电梯所涉及的不同知识以及技术对出现的不同故障信息通过计算机和专业的人员进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到电梯出现故障的原因。保证乘客的安全是故障检测的最重要的目的。

3电梯急停故障诊断理论

3.1小波分析理论。在电梯众多的故障中,急停故障是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故障,给使用电梯人员造成了身体以及心理的两方面的伤害。以下就急停故障分别运用了几种不同的理论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这几种方法包括有小波分析、神经网络、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分析等理论。在这里主要介绍小波分析对电梯急停故障说做出的分析。

小波分析就现在来讲它正处在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和领域,在小波理论当中所涉及到的学科分别是工程数学和应用数学这两个数学类的学科。将数学当中的伸缩、平移等运算功能运用到整个运算分析系统当中,其中最大的作用是将系统当中的FOURIER变换中所包含的技术难题给解决掉了,这样的技术在电梯急停故障当中有明显的效果。小波理论同时还融入了例如物理、图像信号的处理、计算机等等很多不同的理论。不得不说的还有在小波理论当中的变换分析方法将电梯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当中是如何呈现的,通过多尺度的分析、低频趋势、高频定位分析相融合分析方法来表现出来。此种分析方法最大的有点就是可以满足电梯不同方面的不同需求,听说对不同的波进行分解细化到一个不相同频域和不同的层次,同时可以将小波的系数当中的干扰成分去除,并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我们还可以利用小波分析方法来检测电梯当中的信号所包含的一些奇怪特殊点,这一点也是作为机械故障检测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向。小波分析方法对所要测量的信号当中的奇怪特殊点的位置、大小都能做到非常精准的定位,可以将各个发生突变的各个位置的不同属性非常全面的反映出来。除了上面所说的几个优点之外,小波分析方法还可以通过数学分析当中的函数分析来选择一个对于检查来说效果最好的函数来解决极端的检测。

3.2小波分析如何应用于急停故障。在之前电梯急停故障当中通常使用的是傅立叶理论,但是此分析方法的最大缺点就是只能单一的去得到相应的窗口区说显示的信息,这就对急停故障产生了很大的现在无法对非平稳的信号实现准确的检测。而上面所提到的小波分析方法正是打破了傅立叶理论当中的局限性,小波理论不仅可以对检测到非平稳的信号,即使是变化速度和变化范围非常广的信号进行检测也是非常得心应手的,而恰恰电梯急停故障信号正是这样的信号,所以在今天小波分析方法应该被广泛的应用到在电梯急停故障的诊断过程中。所谓电梯急停故障就是电梯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剧烈的震动同时会停止运行,小波分析方法可以将急停信号分解,从而得到在不同的空间当中信号是如何进行分布的,之后通过系统中的分析部分加以分析。

4为什么要进行急停故障的检测

电梯作为现代人出行的一个必备工具,使用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使用当中,一定是无法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其中我们常见的故障当中就有急停故障,而在急停故障发生的时候,通常会出现各种剧烈的震动之后才会停止运转,通常乘坐电梯的人员对此类事情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个乘客产生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以致会影响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对于使用电梯的商场或者企业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此事故发生在居民楼那么相信居民会对提供电梯的厂家信任度会大大的降低。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电梯的售后服务技术人员对于电梯急停的诊断技术是必须的。同时要建立起电梯运行系统的信号抓取,以得到电梯运行的相关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信息的分析来进行不同故障的分析诊断,最大程度的急停故障予以排除,这样对于降低和避免乘坐人员的危险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5结语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电梯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一个城市在经济发展已经城市建设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同时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人们的出行当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所以说如何取保和全面提升电梯在其运行中安全、可靠是目前电梯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同电梯厂家的相关技术人员是密布可分的。本文就电梯检测机急停故障方面给出了建议,相信一些不同的电梯生产厂商都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不同领域的知识都融入到了电梯故障的诊断系统当中去了,希望再未来电梯厂商的技术人员可以积极的学习不同的先进技术,不仅仅是提升电梯的速度和质量同时加强电梯的售后服务质量,相信只有这样才能使乘坐电梯人员的身心健康有所保障,才能使社会的发展朝着健康,富强的方向去发展。

参考文献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电梯安全运行;问题;影响因素;对策

电梯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工具的一部分,尤其是城市化建设,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的普及率不断上升,电梯安全运行的价值不断受到重视,尤其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电梯安全事故,让人们对电梯安全运行敲响了警钟。

一、电梯安全运行影响问题

(一)电梯设计层面问题

电梯设计阶段对整个电梯后期安全运行有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设计环节中,设计师通常会不重视部分安全技术评价。设计者需要全面科学的考虑到电梯设计与影响后期运行的多方面因素,并且较好的对工作人员与乘客在电梯设计与电梯正常运行方面建议的收集吸纳。在设计方案审查期间,需要确保电梯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做出宝贵意见与建议的提出。此外,电梯设计与制造单位也是整个设计阶段的中较大的隐患方面。

(二)电梯安装施工层面问题

电梯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安装过程中环境、物质各条件支持也对后期使用起着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在安装中,部分电梯由于型号不匹配,土建设计不规范等会导致电梯在运行中缺乏良好匹配性的环境条件;部分情况会由于土建施工与供电系统缺乏质量保证,电梯机房通风条件差,电梯运行中温度超高或者供电电源存在超标性的波动,进而导致“死梯”的存在;或者因为电梯井道大量进水与底坑大量积水而促使电梯无法有效安全运行。

(三)电梯设备层面问题

同时电梯设备本身也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例如质量性能较差、使用年限长而导致设备老旧损坏;长时间磨损与维修周期延长、机电产品技术不足等都是导致电梯运行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已经投入使用了15年及以上的住宅电梯,一般属于早期电梯产品,其设备档次相对较低,老化情况严重,已经步入到电梯使用故障的高发阶段。对于新电梯设备,房地产开发商在投标过程中会刻意的降低成本消耗,因此报价较低,选择低端性的电梯产品配备,同时在采购合同中并没有对电梯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保质保修时间等内容作出明确规范的约定,进而导致业主利益受损,容易引发相关纠纷,甚至导致不良。

(四)电梯日常管理层面问题

物业在日常管理中没有执行到位,电梯安全管理的机构与工作人员缺位。电梯安全管理责任方缺乏对电梯安全管理的对应机构支持,缺乏统一完善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没有专业专职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即便提供一定管理人员,也会有无证上岗的状态。同时在不同小区与不同物业情况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并没有形成稳妥规范的管理模式。在业主做房屋装修中,物业缺乏合理性电梯使用的规范指导与宣传,进而引发电梯受损;业主或者物业机构在电梯运行使用上的职责缺乏明确划分,同时对于维保工作缺乏实际有效的监督管理。电梯出现故障不能有效及时的反馈或告知维保单位,从而导致维修不及时;业主或者物业没有较好的做到主动性的报检,在检验不合格后未能及时调整处理,或者置之不理,进而导致电梯非安全状态运行。

(五)电梯使用者层面问题

业主在电梯使用中也会因为不规范性使用导致电梯安全运行受到影响。业主在房屋装修中进行物料搬运的粗放性操作,形成电梯超负荷运载,例如超员或者超重、电梯开关强行性使用、电梯内部大幅度打闹与吸烟等,导致电梯使用安全与寿命存在一定影响。在使用中会人为性破坏电梯外召按钮、内部楼层按钮、报警装置、门外消防开关、厅门与轿门等。相关人为性破坏都加速了电梯的耗损速度,同时导致电梯故障更容易发生,甚至导致困人等严重性问题。

二、电梯安全运行主要影响因素

(一)缺乏足够重视

无论是电梯的设计人员、施工安装人员、物业管理机构、业主,都缺乏足够的安全运行意识,一味的追求低价、便捷,进而导致低端电梯运用、不安全的施工安装、不规范的使用与不科学的日常维护保养。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电梯安全运行的技术保障与意识层面认识,缺乏足够经验,从而在实操中不能有效保障工作效果。

(二)维修人员因素

在电梯维保人员中,部分人员缺乏专业资质与经验,进而导致维保工作缺乏技术层面的保障。甚至部分人员不了解安装工艺,不能满足日常电梯安装调试与维护的程序需求,导致工程质量严重受损。部分电梯维保人员只是单纯挂靠在一定单位,但是并没有专业稳定的人员管理机制,进而无法保障维保工作品质。

(三)施救管理因素

对于电梯故障的救援处理,有对应规定说明,维修人员需要按照标准计数到场施救。如果处于直辖市或者同一区域范围内,需要在3分钟到场;如果在其他地区,需要在1小时内到达现场。但是相关维保单位并没有依照施救要求做对应的应急措施与方案设定,同r也会存在维修人员到现场后缺乏专业高水平,导致救援进度延迟,进而导致电梯事故发生率提升。

三、电梯安全运行管理对策

电梯属于频繁启动、制动、正反转使用的交通工具,甚至在每分钟时间内可以有120次的频次,相关操作部件也较多,因此存在较多的风险性。使用管理中需要保持一定规范性。首先需要规范好使用单位的电梯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各单位使用制度,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提供一定维护性保证措施,定期对接维保单位做维护保养,做好电梯检验工作,做好日常使用规范宣传,提升业主规范使用水平。在电梯附近要做好正常使用电梯或者遇到紧急问题的处理对策,保证电梯性能完好,遇到紧急问题可以做出及时的发现与调整。维保单位需要保证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与经验,提升维保工作品质。所有人员持证上岗,操作中依照规范流程与技术标准进行,不可以随意打乱流程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维保工作中要进行多人配合操作,做到工作相互监督与辅助。电梯故障施救工作要保证及时性与专业性,展开远程监控系统管理,及时发现故障,面对受困人员做好有效安抚,第一时间通知施救单位,施救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到现场施救,保证技术专业性,避免施救延误。要落实好限速器-安全钳等安全装置配备,如果电梯存在超速、运行失控与悬挂装置受损时,该安全装置会快速的让电梯轿厢在导轨上制停,进而让其保持静止的安全状态,避免由此引发人员伤亡与设备受损。

四、结束语

电梯安全运行存在多种问题,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好运行管理工作。无论是设计单位、安装施工单位、维保单位、使用单位,都需要依照标准做安全化管理的优化,确保安全运行就是维护各方利益,维持社会良好秩序,保证电梯工具正常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宜杉.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4,(7):85-85.

[2]洪俊,洪磊.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8):303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