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

篮球发展论文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街头篮球,我国篮球文化,影响

 

1 前言

街头篮球又名街球,起源于美国,是美国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街头篮球进入我国,然后迅速发展起来。近几年风靡全国各地。目前街头篮球运动不仅成为大众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项目,更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时尚,被广大青少年篮球爱好者接受和喜爱。街头篮球在我国的普及,使其成为我国篮球文化除竞技篮球和校园篮球之外又一部分内容。那么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对我国篮球文化有何影响?本文根据街头篮球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来分析对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2 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其特点

2.1 街头篮球的起源

街头篮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黑人贫民区。免费论文参考网。最初他们只是在自家的后花园或贫民区的空地上搭建一个简陋的篮球架和用不知何种材料制成的篮球,作为无所事事时的消遣和发泄的一种爱好。街头篮球的比赛相对宽松,一般是在比较繁华的大街上或社区里,在爵士乐的伴奏下,以半场三对三斗牛的形式进行比赛,或在强烈的音乐节奏下进行各种个人篮球技巧的展现。因其组织简单,风格独特,别具魅力。所以,这一从竞技篮球运动中分离出来带有浓厚平民色彩的运动,一经问世,在全世界很快流行起来。在街头篮球的发展中,受Hiphoop文化的影响较大。直到目前,NBA许多球员在场下还耳戴钻钉,衣着Hiphoop服,十分欣赏这种文化。

2.2街头篮球的特点

街头篮球除具有传统篮球运动的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健身性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自身特点:

2.2.1条件宽松形式简单易于开展

街头篮球对比赛场地和设备要求宽松:城市广场、社区空地,随便一块平地,一个简易篮架,便可开展起来;对参与者不加限制:无论高矮胖瘦,年龄大小,无论在校学生还是普通百姓,三五人自由结合成组,轮流对抗,即可走上舞台,展现自我。街头篮球比赛规则相对简化,赛程较短,便于组织,易于开展。

2.2.2内容丰富气氛浓烈观赏性强

街头篮球一般是在节奏鲜明的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其内容有三对三比赛,有展示个人篮球技巧的各种表演,有扣篮比赛,有球迷参与的各种游戏等。与传统篮球相比,比赛内容多,比赛气氛浓,观赏性更强。因此使参与者极大地满足了竞赛的情感体验,从而愉悦了身心。

2.2.3崇尚时尚张扬个性

街球手们的着装往往别具风格,与众不同。免费论文参考网。有的街球手身着印有夸张图案的T恤,宽大拖沓的板裤,脚穿名牌运动鞋,头戴棒球帽;有的把头发模仿黑人编成许多小辫子,或做成染色的“鸡冠头”;还有的包着头,佩戴着大耳环,身上纹着各种图案等等。这种自由与前卫的着装,“酷”的打扮,体现出他们张扬的个性,标新立异的自我风格。

2.2.4注重个人勇于创新

街头篮球在比赛时因场上人数少,攻击区域大,而注重个人攻击能力。比赛多采用半场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斗牛的形式,以利于每个参与者发挥个人攻防能力;表演时为了征服对手和赢得观众的赞同,每个街球手总是充分展现个人独特的篮球技巧。街球场上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新,体现出自信。

2.2.5篮球表演与商业化完美结合

无论“哈林巫师”篮球队遍布世界各地的演出还是世界规模较大的街头篮球比赛都明显带着浓厚的商业化。其组织比赛和表演大都是公司、企业为树立企业形象,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街头篮球的比赛和表演既是青少年的篮球盛会,也是各商家展示自己的舞台。使比赛具有明显的大众化与浓厚的商业化特征。

3 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开展街头篮球的时间较晚。1995年在广州首次举办“羊城晚报杯”三人篮球挑战赛,1998年街头篮球在全国大规模推广。1999年“百事可乐杯”三人篮球赛参赛队伍达1590支,创造了世界三人篮球赛历史上规模最大、比赛场次最多、组别最全的一次比赛。2002年6月我国街头篮球联盟成立,其网站也正式开始运作。近几年我国街头篮球多以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划分组别,在各级城市普遍进行比赛。目前我国中央5套《篮球公园》节目的播放,让我国街头篮球爱好者的队伍更加壮大。

由此可见,街头篮球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连续几届NIKE全国3对3街头篮球赛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街头篮球因成为都市时尚运动的代名词而获得男孩的宠爱。同时,在各级校园里都有着大批的街头篮球爱好者。在朝气蓬勃的校园里,每一个篮球场都是男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他们在这里不会有学习上的压力,也不会有生活中的烦恼,只有街头篮球带来的无穷乐趣。

4 街头篮球对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街头篮球作为篮球运动的一种延伸,已成为篮球文化的部份内容。免费论文参考网。但街头篮球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必然会对我国竞技篮球和校园篮球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4.1 街头篮球对我国竞技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4.1.1 弥补我国竞技篮球文化的不足

多年来受我国传统文化中重社会,讲集体,轻个人思想的熏陶,致使我国竞技篮球文化形成了个性含蓄而不张扬,缺乏自信和勇于负责的氛围。具体表现在我国竞技篮球的战术机械而缺乏创新,讲究整体配合而严禁个人单打独斗;技术讲究实用而不求好看,动作单一而缺乏变换;个人坚决服从整体而过于谨慎,比赛关键时刻队员总是缺乏个人战斗力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传统篮球运动(特别是男子篮球)长期徘徊于世界二、三流水平,而无法上升到世界强队行列的原因?而街头篮球由于强调个性张扬,自由表现,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特点,既能弥补我国传统篮球中队员缺乏独挡一面的能力以及即兴发挥的欲望;又能弥补我国传统篮球中队员的应变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这对改变我国竞技篮球关键时刻柔弱的作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1.2 扩大我国CBA联赛的影响

我国CBA联赛已走过10多个年头,但与享誉全球的NBA联赛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想把我国的CBA联赛“打造为除NBA外全球第二大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联赛”的目标,就必须提高我国CBA联赛的观赏性和市场影响力。NBA中球星的即兴表演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让世界球迷陶醉其中。而街头篮球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使个别街头篮球出身的队员进入了CBA联赛的舞台,相信他们精湛的球技一定会带动我国CBA联赛观赏性的提高。同时我国CBA各篮球俱乐部也可通过举办街头篮球比赛,让CBA篮球明星与球迷同场参与,面对面交流,以扩大我国CBA联赛的影响,培育我国CBA联赛的市场。

4.2 街头篮球对我国校园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由于街头篮球注重个人、张扬个性和观赏性强等特点,青少年成为喜爱街头篮球的最大人群。而他们也把街头篮球带进了校园。笔者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县城中学调查得知:73.5%的学校每年对男生举办“三人制”篮球赛,53.0%的学校对女生每年举办“三人制”篮球赛;54.4%的男生和41.5%的女生都喜欢参与学校举办的“三人制”篮球赛或“一对一斗牛”篮球表演。在课余时间,学校篮球场地随处可见学生自发组织的街头篮球比赛和表演,而学校文艺演出舞台上也经常见到街头篮球的表演。由此可见,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校园文化的繁荣。

5 结论与建议

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不仅弥补了我国竞技篮球文化的不足之处,也促进了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蓬勃发展。在我国篮球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为使我国篮球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街头篮球的发展提供以下建议:

(一)街头篮球因其独特的风格,使参与者找到了自信、愉悦了身心、释放了压力、张扬了个性、实现了自我价值。从而促进人们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起到了育人的功能。建议把街头篮球纳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使其进入体育课堂,进一步实施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快乐教育理念。但我国的街头篮球在发挥育人功能时,必须清除一切不健康的东西,杜绝一切不良行为。那种无赖撒泼,浑身刺青的现象不应成为我国街头篮球文化的内容。

(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参与体育的愿望更加强烈。街头篮球运动作为一项休闲健身运动,正符合当前我国全民健身的需要。建议我国街头篮球应朝向平民化、休闲健身化方向发展。以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唐煜章. 三打三篮球高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2] 柴建设等. 论我国街头篮球文化的发展及发展方向[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46-48.

[3] 李元伟. 打造篮球文化 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3-4.

[4] 吴建春. 论街头篮球的特征与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419-420.

[5] 严精华等. 中美篮球文化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49-50.

[6] 陈 韵等. 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在中国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18-20.

[7] 郭永东.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篮球运动[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78-80.

[8] 杨改生等. 中国篮球运动中的文化冲突与反思[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6-8.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街头篮球,我国篮球文化,影响

 

1 前言

街头篮球又名街球,起源于美国,是美国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街头篮球进入我国,然后迅速发展起来。近几年风靡全国各地。目前街头篮球运动不仅成为大众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项目,更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时尚,被广大青少年篮球爱好者接受和喜爱。街头篮球在我国的普及,使其成为我国篮球文化除竞技篮球和校园篮球之外又一部分内容。那么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对我国篮球文化有何影响?本文根据街头篮球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来分析对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2 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其特点

2.1 街头篮球的起源

街头篮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黑人贫民区。最初他们只是在自家的后花园或贫民区的空地上搭建一个简陋的篮球架和用不知何种材料制成的篮球,作为无所事事时的消遣和发泄的一种爱好。街头篮球的比赛相对宽松,一般是在比较繁华的大街上或社区里,在爵士乐的伴奏下,以半场三对三斗牛的形式进行比赛,或在强烈的音乐节奏下进行各种个人篮球技巧的展现。因其组织简单,风格独特,别具魅力。所以,这一从竞技篮球运动中分离出来带有浓厚平民色彩的运动,一经问世,在全世界很快流行起来。在街头篮球的发展中,受Hiphoop文化的影响较大。直到目前,NBA许多球员在场下还耳戴钻钉,衣着Hiphoop服,十分欣赏这种文化。

2.2街头篮球的特点

街头篮球除具有传统篮球运动的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健身性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自身特点:

2.2.1条件宽松形式简单易于开展

街头篮球对比赛场地和设备要求宽松:城市广场、社区空地,随便一块平地,一个简易篮架,便可开展起来;对参与者不加限制:无论高矮胖瘦,年龄大小,无论在校学生还是普通百姓,三五人自由结合成组,轮流对抗,即可走上舞台,展现自我。街头篮球比赛规则相对简化,赛程较短,便于组织,易于开展。

2.2.2内容丰富气氛浓烈观赏性强

街头篮球一般是在节奏鲜明的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其内容有三对三比赛,有展示个人篮球技巧的各种表演,有扣篮比赛,有球迷参与的各种游戏等。与传统篮球相比,比赛内容多,比赛气氛浓,观赏性更强。因此使参与者极大地满足了竞赛的情感体验,从而愉悦了身心。

2.2.3崇尚时尚张扬个性

街球手们的着装往往别具风格,与众不同。有的街球手身着印有夸张图案的T恤,宽大拖沓的板裤,脚穿名牌运动鞋,头戴棒球帽;有的把头发模仿黑人编成许多小辫子,或做成染色的“鸡冠头”;还有的包着头,佩戴着大耳环,身上纹着各种图案等等。这种自由与前卫的着装,“酷”的打扮,体现出他们张扬的个性,标新立异的自我风格。

2.2.4注重个人勇于创新

街头篮球在比赛时因场上人数少,攻击区域大,而注重个人攻击能力。比赛多采用半场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斗牛的形式,以利于每个参与者发挥个人攻防能力;表演时为了征服对手和赢得观众的赞同,每个街球手总是充分展现个人独特的篮球技巧。街球场上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新,体现出自信。

2.2.5篮球表演与商业化完美结合

无论“哈林巫师”篮球队遍布世界各地的演出还是世界规模较大的街头篮球比赛都明显带着浓厚的商业化。其组织比赛和表演大都是公司、企业为树立企业形象,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街头篮球的比赛和表演既是青少年的篮球盛会,也是各商家展示自己的舞台。使比赛具有明显的大众化与浓厚的商业化特征。

3 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开展街头篮球的时间较晚。论文格式。1995年在广州首次举办“羊城晚报杯”三人篮球挑战赛,1998年街头篮球在全国大规模推广。论文格式。1999年“百事可乐杯”三人篮球赛参赛队伍达1590支,创造了世界三人篮球赛历史上规模最大、比赛场次最多、组别最全的一次比赛。2002年6月我国街头篮球联盟成立,其网站也正式开始运作。近几年我国街头篮球多以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划分组别,在各级城市普遍进行比赛。目前我国中央5套《篮球公园》节目的播放,让我国街头篮球爱好者的队伍更加壮大。

由此可见,街头篮球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连续几届NIKE全国3对3街头篮球赛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街头篮球因成为都市时尚运动的代名词而获得男孩的宠爱。论文格式。同时,在各级校园里都有着大批的街头篮球爱好者。在朝气蓬勃的校园里,每一个篮球场都是男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他们在这里不会有学习上的压力,也不会有生活中的烦恼,只有街头篮球带来的无穷乐趣。

4 街头篮球对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街头篮球作为篮球运动的一种延伸,已成为篮球文化的部份内容。但街头篮球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必然会对我国竞技篮球和校园篮球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4.1 街头篮球对我国竞技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4.1.1 弥补我国竞技篮球文化的不足

多年来受我国传统文化中重社会,讲集体,轻个人思想的熏陶,致使我国竞技篮球文化形成了个性含蓄而不张扬,缺乏自信和勇于负责的氛围。具体表现在我国竞技篮球的战术机械而缺乏创新,讲究整体配合而严禁个人单打独斗;技术讲究实用而不求好看,动作单一而缺乏变换;个人坚决服从整体而过于谨慎,比赛关键时刻队员总是缺乏个人战斗力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传统篮球运动(特别是男子篮球)长期徘徊于世界二、三流水平,而无法上升到世界强队行列的原因?而街头篮球由于强调个性张扬,自由表现,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特点,既能弥补我国传统篮球中队员缺乏独挡一面的能力以及即兴发挥的欲望;又能弥补我国传统篮球中队员的应变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这对改变我国竞技篮球关键时刻柔弱的作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1.2 扩大我国CBA联赛的影响

我国CBA联赛已走过10多个年头,但与享誉全球的NBA联赛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想把我国的CBA联赛“打造为除NBA外全球第二大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联赛”的目标,就必须提高我国CBA联赛的观赏性和市场影响力。NBA中球星的即兴表演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让世界球迷陶醉其中。而街头篮球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使个别街头篮球出身的队员进入了CBA联赛的舞台,相信他们精湛的球技一定会带动我国CBA联赛观赏性的提高。同时我国CBA各篮球俱乐部也可通过举办街头篮球比赛,让CBA篮球明星与球迷同场参与,面对面交流,以扩大我国CBA联赛的影响,培育我国CBA联赛的市场。

4.2 街头篮球对我国校园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由于街头篮球注重个人、张扬个性和观赏性强等特点,青少年成为喜爱街头篮球的最大人群。而他们也把街头篮球带进了校园。笔者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县城中学调查得知:73.5%的学校每年对男生举办“三人制”篮球赛,53.0%的学校对女生每年举办“三人制”篮球赛;54.4%的男生和41.5%的女生都喜欢参与学校举办的“三人制”篮球赛或“一对一斗牛”篮球表演。在课余时间,学校篮球场地随处可见学生自发组织的街头篮球比赛和表演,而学校文艺演出舞台上也经常见到街头篮球的表演。由此可见,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校园文化的繁荣。

5 结论与建议

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不仅弥补了我国竞技篮球文化的不足之处,也促进了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蓬勃发展。在我国篮球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为使我国篮球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街头篮球的发展提供以下建议:

(一)街头篮球因其独特的风格,使参与者找到了自信、愉悦了身心、释放了压力、张扬了个性、实现了自我价值。从而促进人们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起到了育人的功能。建议把街头篮球纳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使其进入体育课堂,进一步实施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快乐教育理念。但我国的街头篮球在发挥育人功能时,必须清除一切不健康的东西,杜绝一切不良行为。那种无赖撒泼,浑身刺青的现象不应成为我国街头篮球文化的内容。

(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参与体育的愿望更加强烈。街头篮球运动作为一项休闲健身运动,正符合当前我国全民健身的需要。建议我国街头篮球应朝向平民化、休闲健身化方向发展。以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唐煜章. 三打三篮球高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2] 柴建设等. 论我国街头篮球文化的发展及发展方向[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46-48.

[3] 李元伟. 打造篮球文化 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3-4.

[4] 吴建春. 论街头篮球的特征与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419-420.

[5] 严精华等. 中美篮球文化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49-50.

[6] 陈 韵等. 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在中国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18-20.

[7] 郭永东.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篮球运动[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78-80.

[8] 杨改生等. 中国篮球运动中的文化冲突与反思[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6-8.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街头篮球,我国篮球文化,影响

 

1 前言

街头篮球又名街球,起源于美国,是美国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街头篮球进入我国,然后迅速发展起来。近几年风靡全国各地。目前街头篮球运动不仅成为大众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项目,更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时尚,被广大青少年篮球爱好者接受和喜爱。街头篮球在我国的普及,使其成为我国篮球文化除竞技篮球和校园篮球之外又一部分内容。那么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对我国篮球文化有何影响?本文根据街头篮球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来分析对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2 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其特点

2.1 街头篮球的起源

街头篮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黑人贫民区。最初他们只是在自家的后花园或贫民区的空地上搭建一个简陋的篮球架和用不知何种材料制成的篮球,作为无所事事时的消遣和发泄的一种爱好。街头篮球的比赛相对宽松,一般是在比较繁华的大街上或社区里,在爵士乐的伴奏下,以半场三对三斗牛的形式进行比赛,或在强烈的音乐节奏下进行各种个人篮球技巧的展现。因其组织简单,风格独特,别具魅力。所以,这一从竞技篮球运动中分离出来带有浓厚平民色彩的运动,一经问世,在全世界很快流行起来。在街头篮球的发展中,受Hiphoop文化的影响较大。直到目前,NBA许多球员在场下还耳戴钻钉,衣着Hiphoop服,十分欣赏这种文化。

2.2街头篮球的特点

街头篮球除具有传统篮球运动的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健身性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自身特点:

2.2.1条件宽松形式简单易于开展

街头篮球对比赛场地和设备要求宽松:城市广场、社区空地,随便一块平地,一个简易篮架,便可开展起来;对参与者不加限制:无论高矮胖瘦,年龄大小,无论在校学生还是普通百姓,三五人自由结合成组,轮流对抗,即可走上舞台,展现自我。街头篮球比赛规则相对简化,赛程较短,便于组织,易于开展。

2.2.2内容丰富气氛浓烈观赏性强

街头篮球一般是在节奏鲜明的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其内容有三对三比赛,有展示个人篮球技巧的各种表演,有扣篮比赛,有球迷参与的各种游戏等。与传统篮球相比,比赛内容多,比赛气氛浓,观赏性更强。因此使参与者极大地满足了竞赛的情感体验,从而愉悦了身心。

2.2.3崇尚时尚张扬个性

街球手们的着装往往别具风格,与众不同。有的街球手身着印有夸张图案的T恤,宽大拖沓的板裤,脚穿名牌运动鞋,头戴棒球帽;有的把头发模仿黑人编成许多小辫子,或做成染色的“鸡冠头”;还有的包着头,佩戴着大耳环,身上纹着各种图案等等。这种自由与前卫的着装,“酷”的打扮,体现出他们张扬的个性,标新立异的自我风格。

2.2.4注重个人勇于创新

街头篮球在比赛时因场上人数少,攻击区域大,而注重个人攻击能力。比赛多采用半场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斗牛的形式,以利于每个参与者发挥个人攻防能力;表演时为了征服对手和赢得观众的赞同,每个街球手总是充分展现个人独特的篮球技巧。街球场上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新,体现出自信。

2.2.5篮球表演与商业化完美结合

无论“哈林巫师”篮球队遍布世界各地的演出还是世界规模较大的街头篮球比赛都明显带着浓厚的商业化。其组织比赛和表演大都是公司、企业为树立企业形象,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街头篮球的比赛和表演既是青少年的篮球盛会,也是各商家展示自己的舞台。使比赛具有明显的大众化与浓厚的商业化特征。

3 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开展街头篮球的时间较晚。论文格式。1995年在广州首次举办“羊城晚报杯”三人篮球挑战赛,1998年街头篮球在全国大规模推广。论文格式。1999年“百事可乐杯”三人篮球赛参赛队伍达1590支,创造了世界三人篮球赛历史上规模最大、比赛场次最多、组别最全的一次比赛。2002年6月我国街头篮球联盟成立,其网站也正式开始运作。近几年我国街头篮球多以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划分组别,在各级城市普遍进行比赛。目前我国中央5套《篮球公园》节目的播放,让我国街头篮球爱好者的队伍更加壮大。

由此可见,街头篮球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连续几届NIKE全国3对3街头篮球赛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街头篮球因成为都市时尚运动的代名词而获得男孩的宠爱。论文格式。同时,在各级校园里都有着大批的街头篮球爱好者。在朝气蓬勃的校园里,每一个篮球场都是男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他们在这里不会有学习上的压力,也不会有生活中的烦恼,只有街头篮球带来的无穷乐趣。

4 街头篮球对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街头篮球作为篮球运动的一种延伸,已成为篮球文化的部份内容。但街头篮球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必然会对我国竞技篮球和校园篮球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4.1 街头篮球对我国竞技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4.1.1 弥补我国竞技篮球文化的不足

多年来受我国传统文化中重社会,讲集体,轻个人思想的熏陶,致使我国竞技篮球文化形成了个性含蓄而不张扬,缺乏自信和勇于负责的氛围。具体表现在我国竞技篮球的战术机械而缺乏创新,讲究整体配合而严禁个人单打独斗;技术讲究实用而不求好看,动作单一而缺乏变换;个人坚决服从整体而过于谨慎,比赛关键时刻队员总是缺乏个人战斗力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传统篮球运动(特别是男子篮球)长期徘徊于世界二、三流水平,而无法上升到世界强队行列的原因?而街头篮球由于强调个性张扬,自由表现,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特点,既能弥补我国传统篮球中队员缺乏独挡一面的能力以及即兴发挥的欲望;又能弥补我国传统篮球中队员的应变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这对改变我国竞技篮球关键时刻柔弱的作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1.2 扩大我国CBA联赛的影响

我国CBA联赛已走过10多个年头,但与享誉全球的NBA联赛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想把我国的CBA联赛“打造为除NBA外全球第二大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联赛”的目标,就必须提高我国CBA联赛的观赏性和市场影响力。NBA中球星的即兴表演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让世界球迷陶醉其中。而街头篮球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使个别街头篮球出身的队员进入了CBA联赛的舞台,相信他们精湛的球技一定会带动我国CBA联赛观赏性的提高。同时我国CBA各篮球俱乐部也可通过举办街头篮球比赛,让CBA篮球明星与球迷同场参与,面对面交流,以扩大我国CBA联赛的影响,培育我国CBA联赛的市场。

4.2 街头篮球对我国校园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由于街头篮球注重个人、张扬个性和观赏性强等特点,青少年成为喜爱街头篮球的最大人群。而他们也把街头篮球带进了校园。笔者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县城中学调查得知:73.5%的学校每年对男生举办“三人制”篮球赛,53.0%的学校对女生每年举办“三人制”篮球赛;54.4%的男生和41.5%的女生都喜欢参与学校举办的“三人制”篮球赛或“一对一斗牛”篮球表演。在课余时间,学校篮球场地随处可见学生自发组织的街头篮球比赛和表演,而学校文艺演出舞台上也经常见到街头篮球的表演。由此可见,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校园文化的繁荣。

5 结论与建议

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不仅弥补了我国竞技篮球文化的不足之处,也促进了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蓬勃发展。在我国篮球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为使我国篮球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街头篮球的发展提供以下建议:

(一)街头篮球因其独特的风格,使参与者找到了自信、愉悦了身心、释放了压力、张扬了个性、实现了自我价值。从而促进人们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起到了育人的功能。建议把街头篮球纳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使其进入体育课堂,进一步实施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快乐教育理念。但我国的街头篮球在发挥育人功能时,必须清除一切不健康的东西,杜绝一切不良行为。那种无赖撒泼,浑身刺青的现象不应成为我国街头篮球文化的内容。

(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参与体育的愿望更加强烈。街头篮球运动作为一项休闲健身运动,正符合当前我国全民健身的需要。建议我国街头篮球应朝向平民化、休闲健身化方向发展。以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唐煜章. 三打三篮球高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2] 柴建设等. 论我国街头篮球文化的发展及发展方向[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46-48.

[3] 李元伟. 打造篮球文化 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3-4.

[4] 吴建春. 论街头篮球的特征与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419-420.

[5] 严精华等. 中美篮球文化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49-50.

[6] 陈 韵等. 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在中国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18-20.

[7] 郭永东.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篮球运动[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78-80.

[8] 杨改生等. 中国篮球运动中的文化冲突与反思[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6-8.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篮球运动 科研 现状 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和篮球项目在竞技运动中地位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篮球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对篮球运动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篮球运动理论的科研成果从观念的变更、新理论的形成、技战术的创新、训练手段的改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器材的更新、选材的科学化、多学科的渗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开拓,为我国、乃至世界篮球运动理论的发展奉献了许多经典之作。

对我国篮球运动科研论文的生产规律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评估、预测篮球运动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确定研究重点和调控研究方向,促进我国篮球科研理论建设的全面、深入发展;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国篮球运动研究队伍的基本状况,为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坚研究队伍、扶植青年学者,组织和协调这支队伍进行重大课题研究等提供事实依据。

1 研究对象

1999-2008年间《

3.4.3 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定量研究及交叉学科的综合性运用增多

篮球教学研究是篮球科研工作的难点。此类研究通过教学理论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探索篮球教学中的特殊规律,寻找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新方法、新理论,以求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过去的十年里,篮球教学的科研文献较以往增多了定量研究与交叉学科间的渗透研究,更具说服力。其内容也涉及教学计划和制定、教材教法设计、考核方法和标准、教学设备仪器研制及学生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

3.4.4 职业化、市场化研究:更加注重其现实意义

我国篮球运动职业化不过十余年左右,其研究领域也因为要涉足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进行综合分析,一直以来是篮球科研领域的薄弱点,研究成果较少。1998年后伴随着我国篮球运动职业化的深入,广大的篮球科研人员开始紧密结合相关的国家法规政策、体育市场、社会环境,针对这一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所著文献也从实际出发,着力于解决篮球职业化、市场化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4.5 篮球文化研究: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篮球运动的文化属性已被学界认可。[2]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篮球运动、认识篮球运动,可以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可以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快速全面发展,这一趋势已逐步达成共识。目前,从有关篮球文化研究文章的数量来看,呈逐年递增趋势,说明当前篮球文化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其研究内容除论证篮球运动的文化性,还涉及到篮球文化的概念与篮球文化的结构等。特别是部分学者借鉴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知识,以新的思维、新的视角对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结构、特征进行梳理和重构,产生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著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十年来我国篮球科研论文刊发量呈波浪形发展态势,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和变化的无序性;篮球科研的方法有一定创新,但还是以传统方法为主。

2)我国篮球科研工作队伍已经形成,但高产活跃作者群的相对薄弱,核心著者群仍处于形成阶段;作者以高校教师发文量居多,且以副高级、中级职称为主体。

3)现阶段,我国篮球科研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篮球技战术、训练竞赛、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职业化、市场化、篮球文化等领域,但有关场地、器材、规则方面的研究论文有所欠缺。

4.2 建议

1) 加强篮球科研队伍的建设,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培育核心作者,增加核心作者和提高其论文平均产出率。

2) 篮球科研必须从篮球运动实践的发展需要出发,拓宽视野,端正动机,防止急功近利地拼凑和重复研究;注重运用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加强与篮球运动一线的运动员、教练员等的合作,使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才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

3)各级决策部门要有目的地进行篮球科研立项,加大对篮球科研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产;建立制约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正高级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研,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1.1篮球文化概念

在体育界,篮球文化的概念属于相对较新的概念,正在经历着激烈的争论.目前,对于篮球文化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广义上讲,篮球文化概念隶属于体育文化的范畴,是通过篮球运动的表现形式来体现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观的社会意识以及围绕篮球运动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务的总和.狭义上讲篮球文化概念,人的感受性、价值观、篮球运动的思想、观念和意识通过篮球活动得以体现,促使参与者获得全面的身、心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篮球文化概念是指参与和观赏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的制度进行凝结所形成的与篮球相关的知识、技能、风俗和制度的总称;第三种观点认为:篮球文化概念是社会大文化的一个细小的分支,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群,通过对篮球运动的具体特征和相关特性进行不断总结形成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总称.以上三种观点均从不同的角度对篮球文化概念进行了总结和陈述,为篮球文化概念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每种文化概念又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的涵盖篮球文化概念全部内容.大力倡导多元的篮球文化概念,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概念,是目前篮球文化概念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1.2篮球文化的结构和内涵

任何一个文化的概念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外延,这是文化概念的本质属性多决定的.通过对篮球文化概念进行内涵和外延的分析解读可以发现,篮球文化现象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传统的思维概念中,文化通常被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观念文化.篮球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被按照传统思维的划分方法将篮球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按照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进行了划分.因为体育界学者对篮球文化概念的分歧,在篮球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结构的划分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的划分方法:第一种观点的学者从篮球运动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务以及文化价值入手,来分析和阶段篮球文化的结构和内涵;第二种观点的学者将篮球文化分解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来对篮球文化内涵和结构进行不同的分析和解读;第三种观点的学者将篮球文化的内涵和结构必须分解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注重对篮球运动的理解,也就是人们的篮球观念,第二层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采取的于篮球有关的活动和行为,第三层次与篮球相关的如拉拉队、口号、标语等辅助表现形式.篮球文化的内涵和结构与篮球运动息息相关,在篮球运动是一项不断在改进了完善的体育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相关的游戏规则会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进行逐步的修订和完善,因此,篮球运动的特征决定了篮球文化的结构内涵也会随着篮球游戏规则的改变而改变.

1.3我国篮球文化的发展建设

2005年,随着篮球职业化改革的起步,篮球运动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全力打造篮球文化,为中国篮球铸魂”的篮球文化建设也被提上日程.体体育界的相关学者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来形成篮球文化的氛围,促进篮球文化的发展.篮球文化与篮球运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确保篮球文化的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才能促进篮球运动不断得到广泛的关注,促进篮球事业,乃至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目前正处于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之中,倡导以“和谐”为核心价值观的篮球文化得到体育界大多数学者的广泛认可.以和谐的观念来发展篮球文化,处理篮球事业中各利益主体的关系,是人为普遍可以接受的处理方式.为了大力弘扬我国的篮球文化观念,创建中国自主的CBA品牌,利用CBA品牌来发展篮球文化,传播我国篮球文化概念,是促进我国篮球运动和篮球文化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我国篮球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我国篮球战略意义的形成和发展.

2关于我国篮球文化的研究

对于我国篮球文化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CUBA篮球文化和CBA篮球文化.CUBA篮球运动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打破现有高校与外界之间的阻隔,丰富大学校园文化,促进高校体育文化设施的发展,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目前CUBA还只是处于前期发展阶段,需要不断的进行理论研究,促进CUBA篮球文化的不断深化和发展.CBA篮球运动在经历了数年的改革之后逐渐成熟和完善,成为我国备受关注的体育赛事.CBA篮球运动的发展同时带动了CBA篮球文化的形成和完善.CBA品牌的组建,结合了我国相关的地域文化特征,通过对CBA篮球运动赛事的传播,有效的增强了广大民众的荣誉感和社会凝聚力.CBA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持续和谐发展的思维理念,让CBA文化具有了融合性、变动性、有效性和特色性的特征.通过CUBA文化和CBA文化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篮球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和谐持续发展是篮球文化的核心,这对于我国篮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3国外篮球文化的研究和对比

NBA职业篮球赛是当今世界职业篮球发展的巅峰,所以关于NBA职业篮球的研究相对也比较多,这有力的促进了NBA文化的发展,让NBA文化形成广泛的共识.NBA职业篮球运动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因为其文化内涵也与其有着莫大的关联.NBA文化可以说是美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美国的经济水平和政治面貌,反映了美国人价值观世界观的变化,尤其在青少年身上体现较为明显.世界文化的开放性令NBA文化已经走出美洲走向世界,推动者世界篮球文化的发展.NBA文化涵盖了从经济到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于美国意识的价值观形成了直观的具体体现.对于中美篮球文化的发展和研究过程,CBA文化和NBA文化体现不同的篮球文化个性和篮球技术特点.学习和掌握NBA文化发展的精髓,对于我国篮球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篮球文化未来展望

我国篮球事业发展水平在世界排名较落后,无论是在联赛水平上,还是在观念上都还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文化理论体系.我国民众始终存在一个信仰缺失的弊病,表现在篮球文化上就是无法放眼世界,固步自封,视野狭窄.只有从观念上彻底颠覆传统,借鉴国外篮球文化的先进理论,与世界保持步伐一致,形成一个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为篮球文化与世界接轨提供可靠的思想保障.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弘扬民族精神.我国的篮球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现状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对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也需要走出国门,学习NBA文化中的主场文化,注重释放个性,以人文本.

5结语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训练理念是人类进行训练实践的指南,没有正确、先进的训练理念,其训练实践便是一种低级、落后的传习式重复活动因此,构建篮球运动先进的训练理念,更新和完善我国篮球训练理念是我国篮球运动不断创新、发展、提高的前提,也是改变我国篮球运动落后局面的根本出路,本研究的任务是在探讨运动训练理念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我国专业篮球运动与训练的现状,寻找我国篮球训练理念的偏差,从更深层次寻出我国篮球训练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监宣现有体育学、运动学理论,造笠国外的篮球训练理念和中国运动训练理念倡导之先行者的思想。建立系统哲学、管理学等的人文社会学理论,兰达建立适合中国现状的篮球运动训练理念,从而为我国制定出符合现代篮球运动特点和规律的训练实施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依据;为有关部门指导篮球训练工作、尽快摒弃不符合现代篮球运动实际需要的训练思路和方法提供佐证。

1982年底,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委员会和中国篮球协会联合举办了我国首次篮球学术论文报告会,征到论文篇与此同时,国家体委还召开了篮球部级教练员复核、套改高级教练员技术职称论文答辩会,这些措施对促进我国篮球理论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它标志着建国以来我国篮球理论研究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阶段。1984年,中国篮球协会、北京体育科研所,联合召开了篮球运动科学化训练讨论会,随之展开的科学化训练研究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引入篮球训练和竞赛之中,研究重点集中在篮球训练原理、训练过程的调控及提高篮球运动训练水平的方法、途径等方面,逐渐形成了篮球训练的特点与规律、篮球训练原则、篮球训练方法、篮球训练的组织与管理等一整套系统的训练理论。

1985年12月,中国篮球协会在北京召开全国篮球科学成果讲学班,以《篮球科学化训练》为主题的13个子课题的优秀论文在讲学班上报告这些成果为我国篮球科学化训练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我国篮球训练理论的基础,这一时期我国广大篮球科研工作者以我国篮球运动发展为前提,围绕篮球运动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不仅研究的范围明显扩大,涉及到篮球教学、训练、竞赛、心理、选材等诸多领域,而且研究的问题也不断深入这一时期,我国篮球专业理论建设进展较快,从我国出版的篮球书籍和发表的篮球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明显反映出来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王家宏等人的研究成果《从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变化规律谈心理训练》,通过对全国甲级联赛和其它比赛的观察与调查,提出了影响运动员心理过度紧张产生的因素,即比赛规模与比赛性质、比赛的动机与目的、比赛环境与比赛条件、比赛名次与成绩、赛前准备与比赛对手、比赛中缺乏适应力与应变力等,并提出训练中应培养运动员的自我控制力、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重视准备活动等建议;王家宏、茅鹏等的《关于儿童、少年篮球适宜形式的研究》认为,小学篮球的适宜形式是应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满足小学生体育的需要,有利于培养正确的篮球基本技术及其意识,对小学生,特别是对高身材儿童普遍具有吸引力。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美;高校;篮球文化

1.前言

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元伟在浙江宁波召开的篮球工作会议上提出“竞技篮球、娱乐篮球、财富篮球、文化篮球”四位一体的新的篮球观,这是对现代篮球的重新认识,并指出要构建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和谐篮球文化。随着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如火如茶,在我国大学校园里,篮球运动已经成为一项“育人工程”,大学把开展篮球运动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篮球在整个篮球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篮球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篮球文化的建设。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美两国高校篮球文化的比较和中国高校的篮球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运用文化学、体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围绕中美两国高校篮球文化现状,挖掘出有关两国高校篮球文化的异同和优劣,反映出高校篮球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较为有规律的发展模式,探讨中国高校篮球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要素,寻求发展中国高校篮球文化的具体思路。为促进我国高校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由运动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跃升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围绕本文所研究的内容,查阅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书籍、报刊、论文、网上资料等,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2.2.2逻辑推理法

综合篮球运动的人文、社会、文化的总体特征、影响因素、现状,根据社会学、文化学、体育学、逻辑学等原理对部分相关问题进行推理分析。

2.2.3比较研究法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美民族文化和篮球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其冲突性与融合性。对中国高校篮球文化发展的价值、特征、以及影响要素进行比较分析,为寻求中国篮球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支撑以及具体的对策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中美两国篮球文化发展的比较

篮球文化是人类社会大文化的一个下位概念。它是世界各地域人群通过从事篮球活动过程围绕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物质与精神的、内容与形式的总称。它既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游戏,又是现代竞技体育的一个运动项目,更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它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反映时代演进水平的社会现象和意识形态。且这种文化的内容、内涵丰富多彩,它包含人的思维方法、行为形象、社会制度特点、竞赛方法与手段及其他综合保障因素。

篮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一小部分,它忠实的反映体育文化的特征。它的真正价值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产生种种有趣故事,给人以启示和鼓舞,使人增智和受到教育,并以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融入全面综合素质教育,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掌握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身体运动规律和支配规律的各种技能与能力,篮球文化以独特的活动形式最形象地展示人体优美形态和心灵品质,和谐地反映人类对现代社会文明生活的创新、完善和追求,把满足人类需求的身体活动进行加工、组织和秩序化,形成获得社会承认的,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文化,内容包括篮球认识,篮球情感,篮球价值,篮球思想,篮球道德,篮球制度和篮球物质条件等。

3.2中美两国高校篮球文化发展的比较

高校篮球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其主要受体是在校大学生,功能主要表现在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启智功能,娱乐功能,竞技功能。两国高校不同的篮球文化特征对两国高校校园文化存在深刻地影响。美国高校篮球文化更多的带有本土文化的烙印,美国高校篮球文化中“个体主义”、“自由主义”、“斗争”、“公平竞争”的特征与美国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崇尚“英雄至上主义’,重法律与契约的校园文化相映衬。中国高校篮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及其深刻。自信心不足、进取精神差,没有强烈的主人翁思想和创新欲望,不愿与他人交流、探讨,独立意识、竞争意识缺乏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而篮球文化中的自信心需求、勇敢的精神、交流和协作的特征等对降低中国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的负面影响产生积极地作用。

两国高校篮球文化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系、运动员队伍、教练员队伍等方面存在差异,有些方面差异明显。美国高校篮球管理体制是以教育主管部门为指导,以高校为主题独立性强,充分发挥高校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机制。而中国高校篮球管理体制则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高校自主性差,千校一统的模式,缺乏活力和创新,在篮球人才培养体制上,美国注重中学一大学的持之以恒的一体化培养体系。而中国高校缺乏自主培养人才的环境和条件,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管理上,美国注重以法律手段,而中国则强调行政方法,在运动队管理模式上,美国以松散性管理为主,中国则强调高度统一,在高校篮球文化的建设与普及上,美国高校崇尚独立个性、自成风格,富有创造性。中国高校则注重形式,但内容单一,高度统一,缺乏文化氛围和创新性。由于篮球发源于美国,开展时间长,发展程度较好,各方面都优于中国的发展,值得中国篮球发展所借鉴。

4.结语

两国高校篮球文化对其校园文化都有负面影响。美国校园中“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忽视群体的价值,“校园暴力”事件上升,学生患心理疾病的人数增加,“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在西方校园大肆盛行。中国校园中集体主义的观念有下降的趋势,自由散漫的现象也在慢慢抬头。

中国高校篮球文化的发展对策是:在精神层面上应重塑高校篮球理念、创建和谐校园文化,将高校篮球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发挥媒介功能推动高校篮球文化的发展,在物质层面上应加强高校篮球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每所高校应建立一支水平较高的篮球队,造就一些明星球员、建立篮球俱乐部,进行各级比赛,在制度层面上应改善高校篮球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高教练员、运动员的素养、重视学校女生群体的开发与培养。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出版社.1987

[2]许永刚,戴永冠,CBA与NBA文化层面的比较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2011年10月18日下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与此同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我国篮球文化产业是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体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发展而形成与发展的。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和转轨的过程中,作为篮球文化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还处于探索阶段,发展不尽完美。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把握机会,因势利导,不断创新,推动篮球文化产业的发展。

2、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

文化:英文为culture,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为耕耘、耕作,人类学家克罗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C.luckhohn)曾专门撰写了《关于文化的概念与定义之评述》一文,文中述及关于文化的160种定义。不过关于文化的定义虽多,但所定义的内容却大致相近,这些内容有:认为文化是社会成员所享有的一切知识、思想、价值观和物质财富;认为文化是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认为文化是社会成员获得的、经社会认可的、满足生理和精神需要的方式、方法等。产业:产业就是资产(或资源)集中化,产业包括占有的财产和积聚财产的事业、活动。

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和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我国2005年国家统计局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篮球文化:通过文化的内涵可以得知,篮球文化是关于篮球运动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具体包括了篮球运动的物质条件、篮球制度、篮球认识、篮球观念、篮球价值等。

篮球文化产业:从文化产业的概念可以看出,篮球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篮球有关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2.2、研究综述

迄今,我国篮球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同时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我国篮球文化产业的发展。诸多研究对此进行了论析。徐鹏,唐金根,王昌友指出:篮球文化产业在非赛期的开发不够,对于潜在的消费群的关注不够,迫切需要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战略。杨跃新,严珍指出:我国篮球产业应进一步增加赛事,加强篮球人才的培养,修改比赛规则,加强对裁判员的培养和管理,改革经费的筹集和管理办法。

韩国刚指出:我国篮球产业应该转变观念;明确产权归属,健全竞争机制;培养球星,建立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畅通的经营渠道;让球迷产生对俱乐部的归属感,让球迷始终感到快乐。

易小坚,李野指出:中国篮球产业应该走向国际化;遵循市场规律,尽快建立我们自己的职业篮球联盟体制,建立和规范篮球中介市场、篮球球员市场,篮球产业应定位为精神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女子篮球需要关心,大力扶持和开发高校篮球产业和中学篮球产业以及鼓励和发展篮球。

罗铮子指出:我国目前实行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篮管中心组织联赛、地方篮协承办、俱乐部负责出资经营的一种管理体制。管理手段主要是依靠蓝管中心的行政指令和法规约束,并与俱乐部协商相结合。因此制定的有关法制、法规在总体上比较薄弱,水平不高,可操作性差,执法过程中以权代法的现象存在。王华指出: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体育经纪人的介入。因此体育经纪人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当作为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重点。

曹桂祥指出:我国篮球产业市场开发力度较小,体育馆上座率不高,广告和电视转播效益不理想,其他相关产品的开发更是少得可怜。大部分俱乐部仍靠企业投资维持生存,俱乐部亏损,企业负担加重,严重削弱了企业投资篮球的信心,也严重制约了我国篮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张卓熙,陈国瑞认为:篮球产品的开发基本上只是集中在主产品“竞赛”以及实体要素“包装宣传”,而对篮球产品的延伸要素的开发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篮球产业的发展壮大。

综合多篇研究文献观点,主要认为我国篮球文化产业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篮球品牌形象不够完善,需要多方位、多渠道挖掘篮球市场,俱乐部应积极加强与球迷、观众以及赞助企业的沟通,提高对门票收入和电视转播的认识,培养球星,完善球员转会制度,提高对潜在消费群的关注,培养体育经纪人以及提高篮球文化需求等等。

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篮球文化产业研究目光是放在各领域横向区域,缺少纵向分析,无法形成篮球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发展缺乏长远性、全局性、互。如何将篮球文化产业中各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特有的产业体系,推动篮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形势下需要考虑的问题。

3.1、研究对象

文化大发展与篮球文化产业。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人分别在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CNKI)等收集、整理国内有关文化大发展理论、体育文化理论、体育产业、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等多篇文献。同时查阅先关学术著作——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学等方面的书籍,为本研究寻求理论平台和理论依据。

3.2.2、逻辑分析法

本论文在研究中运用了归纳、演绎、比较与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对文化大发展和篮球文化产业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逻辑归纳、分析和概念开发,对论文中有关论点进行了逐层的论证与分析。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文化大发展的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开创的新局面,是文化大发展提出的实践基础。十六大以来党的文化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大发展提出的理论基础。

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是文化大发展提出的历史依据。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是文化大发展提出的现实根据。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趋势深入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是文化大发展提出的国际背景。

4.2、篮球文化产业的特征

4.2.1、文化产品的特征

广泛性:篮球文化是人类精神发展的结果,其内容带有普遍性,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的体现。虽然其表现形式是少数人的,却可以得到全社会的认同,甚至是无数代人的认同。持久性:篮球文化产品的消费是一种欣赏性的消费和参与性的消费,通过消费,让更多人了解、掌握其中的文化价值,使文化价值更具有永恒的意义。思想性:篮球文化具有认知、教育、审美、娱乐、健身等功能,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培养人的意志,丰富人们的知识,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4.2.2、文化服务的特征

品牌性:人们对篮球文化服务的认知是即时感受、易逝性的,因此它的品牌效益特别重要,品牌效益越好,认可度就越高。不确定性:物质产品的生产具有专业化、规范化的特点,质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同样作为一种生产过程的篮球文化服务,则主要是人的技能表现的过程,而人的技能发挥受到本身身体和心理状况好坏、环境变化等客观因素制约,因此,即使去看一场著名球队比赛,也可能看到一场糟糕的表演。

4.3、篮球文化产业现状

我国篮球产业是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体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发展而形成与发展的。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和转轨的过程中,作为篮球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还处于探索阶段,发展不尽完善,但大有潜力可挖。篮球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以篮球竞赛为核心的改革和发展。1994年以前,篮球产业的发展几乎是一片空白。当时的全国锦标赛、全运会,几乎就是各省市、单位的专业队比赛,篮球价值没有得到开发。1994年,篮球首先在赛制上进行改革,推出了全国甲A主客场制;1996年又推出了全国职业篮球联赛;1997年举行全国俱乐部篮球比赛;1998年同时实行甲A、甲B联赛;2004年的赛制又有了重大变革,把14支甲A球队分为南北赛区,借鉴NBA的比赛机制,推出了全新的篮球超级联赛。另外,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自1998年开展以来,发展也相当迅速。2010年推出的大学生超级联赛,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成为广大学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篮球产业的主体——职业篮球俱乐部,大部分是建立在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的,产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因此,必然会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同时又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投资合作形式。由于合作形式的多样,俱乐部产权的归属和管理方式就有所差异,经济收入也不同,人才流动就会出现一种不太正常的倾向。加之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和篮球协会与各俱乐部没有直接的纵向领导关系,虽然通过章程和制度有一定的限制,但仍会产生某些暂时的困难和矛盾。不过从发展的观点看,这都是俱乐部初始阶段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以篮球竞赛表演为核心的主体市场带动了篮球相关产业的发展,据调查,我国城市居民认为应重点发展的体育消费项目中,篮球高居第2位,城乡居民篮球服消费居运动服消费的首位。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各级各类学校71 5万所,在校人数约2.5亿,每年购买力达数百亿元,是体育消费的主要市场。在消费统计中,大学购置的体育器材中篮球排在第1位,篮球网排在第6位;中学购置的体育器材中篮球排在第2位,篮球网排在第10位;小学购置的体育器材中篮球排在第8位。大学男生个人每年体育消费,购置的运动服装依次为:运动鞋、篮球服;购置的体育器材依次为: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中学男生个人每年体育消费,购置的运动服装依次为:运动鞋、足球服、篮球服;购置的体育器材依次为: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大、中学女生和小学男生购置的体育器材中篮球均排名第5位。虽然目前我国篮球人口有2亿多,但相对全国人口仅占19%。因此,篮球消费市场的发展潜力还很大。

4.4、文化大发展与篮球文化产业的关系

篮球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和其他文化形态相伴而生、同步而行的一种文化形态。文化大发展势必会促进篮球文化的发展,而篮球文化的快速发展也将大力推动篮球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篮球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而且还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篮球文化产业实现新发展。文化大发展中提出“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而篮球文化产业正是秉信这样一种理念,使人们形成一种健康生活的篮球文化氛围以及全民有较高参与篮球健身的自觉意识。文化大发展中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篮球文化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与支持。篮球文化内涵的健康、向上、积极、丰富的文化价值理念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追求进步、勇攀高峰的文化价值理念。二是公平竞争的文化价值理念。三是崇尚法治、规则至上的文化价值理念。四是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文化价值理念。五是团结合作、和谐共融的文化价值理念。

4.5、影响篮球文化产业的因素分析

4.5.1、人才资源是篮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篮球文化产业属于智力密集性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而展开的“头脑风暴”,是一个高度推崇个体创造性的产业,它更加依赖个人的才能、智慧以及对外界的感悟能力,因此,篮球文化产业的竞争也常常表现为优秀人才资源的竞争。推动篮球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体育经营人才,体育产业的经营者需要具备市场经营和体育运动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办体育,在我国具备体育知识的人才往往缺乏应有的经营意识和知识,而一般经营者又缺乏体育运动知识,因此造成人才资源的匮乏。我国篮球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必然造成我国篮球文化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不足,篮球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也难以得到迅速的提升。

4.5.2、激发篮球文化需求是篮球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篮球文化需求是人类的一种精神需求,主要体现为丰富多彩的精神需求。篮球文化需求主要是指人类对于篮球文化产品(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和篮球文化服务的消费性需求,在经济活动中消费者的需求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样,在篮球文化产业中生产篮球文化产品的唯一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篮球文化需要,而且必须是能够实现的需要。

4.5.3、经济环境是篮球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满足篮球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物质保障,整体水平低,规模小。特别是群众体育,覆盖面小,地区发展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的篮球产业相比,差距很大。

4.5.4、管理体制是篮球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目前实行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篮管中心组织联赛、地方篮协承办、俱乐部负责出资经营的一种管理体制。管理手段主要依靠篮管中心的行政指令和法规约束,并与俱乐部协商相结合。因此,制定的有关法制、法规在总体上比较薄弱,水平不高,可操作性差,执法过程中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仍然存在。

4.5.5、篮球市场营销是篮球文化产业赖以生存的支柱

篮球文化产业说到底是一种产业,那就必须要有市场的支持,如何进入生产——销售——资金回笼——再生产的循环模式,将篮球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是必须要考虑的中心问题,不管是篮球文化产业提供的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都离不开这种营销模式。因此,篮球文化产业的发展,跟篮球市场营销是密不可分的。

4.6、发展篮球文化产业的对策

4.6.1、构建篮球文化产业三大体系

篮球竞技表演体系:积极举办各级各类篮球比赛,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扩大宣传,提高比赛水平,努力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加深社会大众对篮球文化的关注。加强篮球协会和职业俱乐部的基础建设和规范建设。积极推动建立政府依法监管、协会管办分离、俱乐部自主运作的中国特色职业篮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研究推动职业篮球发展的扶持政策。篮球健身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和支持费公有制发展篮球产业,在提高篮球场馆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的基础上兴建篮球场馆,满足社会大众的消费需求,开办篮球技战术培训,提高社会大众的篮球素质,合理引导高收入群体篮球消费行为,积极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的篮球消费需求。篮球运动用品体系:做大做强篮球运动用品行业,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篮球用品品牌,制定与完善国家标准,加强篮球运动用品认证。满足篮球用品市场供给。三大体系更应该相互合作,职业篮球运动员参与到篮球健身群体中与球迷交流学习,加强球迷的篮球文化的认知;篮球场馆宣传篮球用品,提高产品熟悉度;篮球用品企业对职业篮球俱乐部及各篮球场馆进行行业包装,实现竞赛品牌带动服务品牌,服务品牌提升产品品牌,产品品牌包装竞赛、服务品牌的良性互动。

4.6.2、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要缓解我国篮球文化产业人才的短缺,还需要提供一个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发展环境。为此要建立人才评估机制,并通过提高工资、奖金、福利来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还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形成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具有相关经济和法律知识的专门人才队伍,这是我国篮球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得以不断成长、壮大的基本条件。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在吸引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培养篮球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比如从相关产业中引进人才;还可以把人才送到国外进行专门的培训,这样能把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回国内,形成符合中国篮球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一套经营管理体制。

4.6.3、激发社会大众的篮球文化需求

有需求才能有发展,需要形成篮球运动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浓厚文化氛围,大家参与篮球运动健身的自觉意识也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如果篮球文化成为广泛覆盖各地方、各人群的普遍文化,国民的身体素质必然得到更大的提高。认识篮球运动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寄托,一种财富载体,有了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推动篮球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4.6.4、健全管理体制

国家已成立了全国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篮协在协会制转化过程中已做好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即向俱乐部、产业化、职业化、实体化过渡.这个体制应既稳妥又快速地进行.管理体制建立后,关键是如何制定和建立新型的、科学的、规范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篮球管理制度与法规,更好地推动篮球产业的发展。

4.6.5、充分发挥篮球市场营销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市场营销过程中,俱乐部与企业合作不能偏重利益关系,要充分发挥合作精神。其次,俱乐部与大众的公共关系处理要处理得当,定期组织俱乐部公益活动,组织球星与球迷面对面交流等活动,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这样不但有利于吸引潜在的消费者进入市场,也有利于争取长期市场。另外,俱乐部和新闻媒体的联系需要紧密,尤其与电视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公众对俱乐部的关心和了解;同时加强俱乐部对企业关系,提高俱乐部的广告收入和电视转播权的收入。

4.6.6、加强对青少年的重视

青少年是篮球文化产业的后备资源,他们充满活力,富有激情,这正是篮球文化的精髓所在,青少年在不久的将来是篮球文化产业消费主要群体,培养他们的篮球技能,拉近他们与篮球文化的距离,提高他们对篮球文化的兴趣,将对篮球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篮球运动;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219-02

自从1895年美国人莱会里博士将篮球运动介绍并传入中国,篮球这项运动已在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在我国,篮球运动发展极其迅速,制度不断深化,中国篮球事业在发展观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上基本摆脱了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我国篮球运动制定了篮球赛事体制,训练体制和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并先后举办了以CBA为主的各级赛事,逐步过渡到职业化,并不断与国际接轨,从而推动着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但与其他欧美篮球运动的发展相比,还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在经济学领域,SWOT分析又称“优势( Superioritv或Strength)、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分析,是整合营销传播当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企业的市场战略和营销机会分析,其中“机会、问题”分析,又称“机遇与挑战”分析,是指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分析;“优势劣势”分析,又称“优势、困难”,是指企业的内部经营环境分析。本文借助这一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寻找发展机遇。

一、优势分析

1.政府的大力支持

由于政府积极倡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以及“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口号的提出,篮球运动以其自身的优势特点,在各级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有计划、有组织地推动下,以各种形式在全国各学校、部队及工厂、企业、事业、群众团体中迅速开展起来。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中国国家主席、总理曾先后看望中国男篮。还赠给中国男篮一句话:要用精彩比赛为祖国赢得荣誉,赢得尊严,赢得友谊。同时,国家主席还现场观看了男篮中国队对阵美国队的比赛。可见,我国政府各级部门对篮球运动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这无疑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2.经济基础决定着篮球运动的发展

自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我国确立之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让世界震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体育消费增加,为篮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受众的运动消费与比赛相关产业经营者的相互促进和良性的市场运作机制,最终推动我国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我国篮球运动与世界接轨,引进外国教练员,到国外进行拉练比赛,派遣专门人员到国外进行学习等方式,吸纳先进的篮球理念。篮球科研经费增加也推动者我国篮球运动向前发展。

3.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明星效应的带动

我国人口众多,篮球运动群众基础良好。根据有关调查估计,我国目前约有2亿多篮球运动爱好者,从全国第五次场地普查了解可知遍布全国城乡的篮球场近52万块。如福建晋江每个村子都有灯光篮球场,而且几乎每个晚上都有篮球比赛,观众都是场场爆满。13亿多的人口基数和庞大的群众基础也为我国篮球运动的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我们国家培养出一批像姚明、易建联这样世界知名的篮球运动员。他们在篮球界甚至体育界的影响,直接让人们对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促使更多的人关注篮球这项运动,这也有力地促进我国篮球的发展。在观看2010年世锦赛的我国6 500万观众中,有许多是易建联、孙悦、王仕鹏等的球迷。

二、劣势分析

1.篮球基础性设施普遍较差,后备人才匮乏

篮球基础性设施是广大群众篮球运动开展的基础保障,也是篮球运动得以普及和推广的必要条件,但有很多地方甚至连简易的篮球场都没有,这大大降低了人们进行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使我国篮球群众基础大减,不利于篮球运动的开展,从而导致篮球人才的萎缩。全国各类体校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衰减也使我国篮球运动发展变为空中楼阁。篮球人才的梯队建设呈现出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形”。高水平运动队新老交替出现困难,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比较严重。

2.科研和训练相脱节,导致科研薄弱,理论研究无法指导篮球实践

我国篮球科研队伍,缺乏合作和交流,科研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研者不练,练者不研”的现象更为严重,使篮球科研水平相当薄弱,致使理论不能指导实践。篮球理论缺乏创新,篮球理论研究观点陈旧,没有独特鲜明的特点,较之西方篮球科研对篮球运动发展带来的实效性而言,我国篮球科研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不成熟阶段,所以在理论指导实践的手段和方法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整体运动成绩有所降低,急需调整思路,提升队伍水平

2010年篮球世锦赛中,中国队在小组赛中以五战一胜四负的战绩小组赛排名垫底,奇迹般的晋级16强,“被出线”后,继续败北,输给立陶宛。而女篮的战绩也是不尽如人意。2008奥运会和2006世锦赛的男篮都是八强的成绩,而女篮分别在1992年和1994年,夺得奥运会的第二名和世锦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就是在2008奥运会也跻身四强。运动成绩的下降是中国篮球面临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运动成绩的下降,需要教练队伍调整战术思路,增强运动员队伍的战术素养,另一方面,更需要运动员选材和培养的长效机制,更好地为运动队伍输送优秀人才。

4.教练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裁判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有待加强

我们国家的大多数教练员都是运动员出身,篮球技战术水平、比赛经验和人格魅力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理论水平、基础理论知识和人文社会学等方面的素养还有待提高。同时,裁判员业务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篮球运动比赛高质量的进行。现阶段,我国篮球裁判员队伍整体素质还偏低,经常出现误判、错判等问题,使得比赛出现中断和观众闹事事件,篮管中心应加大裁判员培训力度和比赛监控力度,保障各级篮球比赛的公正、高质量的进行。

三、机遇

1.体育体制改革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保障

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新体制是我国改革的目标,其特点是“依托社会,国家调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的运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现代篮球运动规律,形成国家和社会办相结合的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学校 “阳光体育运动” 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CBA和CUBA等系列联赛的开展等为篮球运动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这些体制的改革,成为篮球运动发展的保障和指挥棒,引领我国篮球改革继续发展。

2.世界职业篮球运动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以NBA为首的世界职业篮球运动发展速度迅猛,NBA联盟不但有较为详细的内部管理机制,同时不断借鉴和吸收其他职业篮球运动的经验,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市场运作体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篮球运动改革初期阶段,坚持走职业化道路,不断地参考和借鉴,汲取先进经验,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自我定位,适应和占有市场,才能更大、更强的发展。

3.国内其他运动项目发展不成熟,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纵观我国的其他运动项目,篮球和足球算是比较成熟的运动项目。前些年,中国足球运动还占有绝对的群众基础和运动产品市场,但近些年,由于中国足球的一系列问题,不良现象,给足球运动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许多人的目光转移到篮球市场,扩大了篮球运动的发展空间,这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4.现代有力的传媒手段推动着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各种关于篮球的电视节目、报刊、网站等是推动我国篮球发展的原动力。人们通过现代媒体的力量获得广泛的信息,了解和把握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脉搏,为我国篮球运动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优势。

四、威胁

第一,经济全球化后,国外的篮球发展为了扩大影响力,获得更大的利益,必然会努力开拓中国的篮球市场,必然会与我国争夺市场领域。例如NBA联盟为了扩大市场和增加影响力,每年在中国举办几场比赛。

第二,国内的高级篮球人才将成为欧美篮球发展的竞争对象,国外将用高薪或其他优越的条件聘用我们国家优秀的教练员、篮球界的专家、运动员等。这样一来,我们国家的篮球运动发展将会受到冲击。

第三,篮球运动的发展也面临着其他运动项目的挑战。目前篮球与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在发展规模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加之排球和其他小球项目在我国发展也较为广泛,因此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中国篮球明星的退役以及新的明星还未兴起,使得篮球观众人数不定,新增观众减少。

第四,国外篮球文化的冲击,不利于形成中国特色的篮球文化。篮球文化是以篮球运动为表现形式,体现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观的社会意识,围绕篮球运动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各国篮球文化是以不同国家的文化为基础的,而我们国家讲究的是集体合作,团队配合,谦虚低调,所以我们国家篮球文化受到以美国篮球文化为代表的冲击和威胁。

五、结论

通过“SWOT”理论对我国篮球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方面的深入探讨,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目前我国篮球运动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自身所存在的优势及机遇,以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迎接挑战,使我国篮球运动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2]郑小东.用SWOT观点对我国篮球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06,(6).

[3]张晓红.运用“SWOT”观点对我国排球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4,(2).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化;篮球文化概念;演进;体系;产业性;民族精神;趋势

所谓新视角,就是善以新的思维方式,从前沿演进的不同角度重新审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为篮球从业者来说,我们都在传统篮球理论与实践中熏陶成长成才的,但当代篮球运动,无论量和质已都发生了,变化,已进入职业的新的社会层面,就要以新的思维、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篮球和篮球运动,以及它的文化内涵(包括史源、本质、属性、功能、特征、特点、规律、哲学基础、制胜要素、培养模式、前沿趋势)。这才能使自己成为与时俱进的篮球创业人,新时期篮球文化的探索者、实践者和传播者。真正成为一名能自由驾驭篮球运动优秀的篮球大师,这样才能人篮球之境,解篮球之意。

如何深层而正确理解篮球文化的文化性、人文性、民族性、交融性、艺术性、产业性,谈谈我们的再认识。

然而,存在于体育界、篮球界的文化意识,小到个人,大到团队、民族和国家,所存在的文化性现象则太多了。为此本文就篮球文化中反映的几个问题谈谈看法。

1 思维、学风、创新与篮球文化

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因为中国篮球运动文化的主体形式是外来传人的,几十年来,整体上在移植与承袭中普及与发展,但我们民族自主性的创新不足,比起许多后起先进篮球国家,发展中步履起伏、徘徊、喜忧相伴。我们认为问题的缘由之一是:思维与学风问题。

就是说:对外来传人文化怎么对待?怎么学?学什么?学后如何用?如何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变革与运用、创新与发展,形成与我们民族传统结合的中国篮球新文化?这些方面在过去一段时间来似明、似惑,对比近几年来世界篮球文化发展的趋势显然是滞后了。思维凝固,学风不正,球魂难塑(篮球文化),所以说:传统思维方式及浮躁的篮球学风影响着中国篮球文化系列的形成与发展。外来篮球文化在我们这个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度上滋生发展,产生过好的影响,我们必须坚持继承、发扬、借鉴、创新、超越、争强的信念。但随着当代全球化的影响,仅停留在迁移性的传承,显然不可能达到可持续性地与世界大篮球文化与时俱进。固步性的承袭思维方式,正是我们对外来文化没有认真进行意识的消化,必然导致出现意与愿反,(也就是说:没能联系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与中国篮球运动的实际相结合,做到洋为中用)。所以说,对世界篮球运动持虚无自我的浮躁学风,已是当今中国篮球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首要障碍。

所谓思维就是观察事物的方式,及其得出方法的形象和正确判断与结果。所谓学风是指学习与研究风气。而文化学习研究过程的学德与学法的表象与结果的社会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希望篮球从业人员治学必须坚持科学、历史、辩证、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创新思维方式与创新目标追求的精神。力求避免那种浮躁的、孤傲的、虚无的“做秀文风”与“玄学怪论”。这在当今科技发展的大好环境中,随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空前展开,固然也能一时诱发起学研开放的作用,但也随之导致不同领域中产生学风不正、伪真混淆、学派惨贬的负面影响。这急需篮球从业人员在组建中国篮球文化,并推向方兴的市场之际去深刻思索、反省,在严慎的研究中去体察分辨,在活跃的学术争鸣中去弃伪存真。做到:

1)在运动实践上,决不能在篮球运动教学、训练实践的人群中,存在着盲目的追星时髦,照猫画虎,结果虎猫两不像,失去了中国篮球文化的原貌。

2)在理论体系上,决不能遗弃中国篮球运动蕴存的民族文化传统理念,盲目搬抄“洋符号”,人云亦云,不注重务实操作,喜于幻测,主观推理分析,故所得结论与结果脱离中国篮球运动实际。

3)在科学探索上,决不能不注重把握篮球运动的本质规律和发展的前沿趋势,固执传统实践经验,一成不变,其结果是“牛头不对马嘴”,意与愿反。

4)在目标定位上,决不能将思路和目光局限于国内,而应该放眼长远与整个世界。

以上种种的存在将会致使篮球从业人员对当代篮球运动特征、规律、趋势,处于迷茫的云雾之中,不识当代篮球“庐山真面目”。就如古代诗人苏轼所作《庐山中》一诗所反映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涵义引入发省。

中国竞技篮球运动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在一个时期内存在不重视篮球文化建设和人文哺育,造成业内人士学研不兴、学风不浓、学态不正、篮球理念与理论落后于实践是最显著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篮球理论者多数脱离竞技实际,而竞技实践者重视理论研究不足,过去一度存在相互排斥,形成竞技实践系列和院校理论系列之间的无形隔阂。

回忆建国以来,正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形式、不同存在这种门户之见、造成我们的理论研究成果始终未能充实渗透于篮球实践之中、未能起着指导与加速竞技篮球与社会篮球协调有序的发展、没有构建成科学、系统、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文化。众所周知,没有真实的文化内容做基础的篮球理论,绝大多数理论成果就必然被束之高阁。至今,甚至连几十年前由前苏联与美国篮球业内人员提出并已革新的一些陈旧的概念、词汇、言语等,依旧烙印在我国篮球业内人士的头脑中、反映在各类篮球教材、篮球专文、篮球新闻传媒报道上,以致对115年前发明的篮球运动对其本质认识上未能赋予新的内涵,属性模糊、体系陈旧、规律无序、特征不明,不重新推敲、变词、改意,依旧承袭旧规、一成不变。还有那些应该随着篮球运动飞速发展需要、以宽阔的视野与时俱进,联系中国篮球传统的风格而确立的新理念,作为矛盾运动的篮球运动,当代特征反映,如:所谓攻守平衡(不平衡是绝对的)、内外结合(外线是主要的)、攻守过程(进攻是主要的)、体能素质(力量是主要的)、个体与整体(整体是主要的)、高度速度(速度是主要的)、防守原则(防人是主要的)、攻防阵式(基础配合是主要的)、攻防技术、战术(基础技术是主要的)、理论与实践(实践是主要的)、多元性与民族性(民族性是主要的)等,反应滞殆,仍停留在不加思索的睡梦中,致使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几度处于茫然。中国民族篮球文化的理论体系不能科学建立和持续、充实、完善、创新、发展,进而沉沦在一种幻测和民族虚无主义的状态中。所以说篮球学风不正,如何成就科学篮球文化?科学篮球运动?当然,上述指出的主要方面并不意味着对“对应面”的不重要,而是要突出篮球运动规律内容中重点的特重点,在重视主要方面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对“对应面”的也重视,这就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的对应论。

2 篮球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制造的全部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篮球文化属社会文化大范畴内的特殊下位社会现象。篮球文化的精髓是从业者的品位、道德、智能、技能以及面对内外环境的才能,它们是多元的文化沉淀、人文景观等等的形式与价值观念。篮球文化也是为篮球事业不断创新发展塑魂的系统工程中的基础环节。因此,在思考篮球文化这个领域时,必须有开阔的视野和视角来审视文化的本质含义;若离开了文化、体育及篮球本体的本质、特点、功能、规律及其制胜要素与其发展过程的社会价值(从业人员的职业品位、道德、智慧、技能、能力的文化累积所沉淀的习俗和信念),那就不可能在篮球生涯的过程中,正确对待自己和与篮球运动相关连的人与事的各种环境,一个有着深厚篮球文化沉淀的人,一定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民族、热爱他的篮球事业、热爱他的同伴、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对手、对待比赛过程和比赛结果。

因此说,篮球文化也是:世界各地域人群,通过从事篮球活动过程,围绕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物质与精神的内容与形式方法的总称。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反映时代演进水平的社会现象和意识形态。而这种文化的内容、内涵丰富多彩,它包含人的思维方法,行为形象、社会制度特点、竞赛形式手段方法,及其它综合保障因素,核心是物质与精神的价值现象。它随着现代篮球的普及与发展、创新与提高并带有地区性、民族性。从1891年由美国人创始篮球游戏以来,由于它的趣味性,并经过三次发展浪潮,就流传世界各地区。而各地区人群带着本土、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形式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了内容,成为当代一种多元文化交融在一起的一项跨国的文化财富了。它的主体文化特征是地面与空间立体性的竞技竞争:特点在于高空性、集体性、个体性、凶悍性、对抗性、人文性、多样性、交融性、大众性、通适性、娱乐性、趣味性、增知性、教育性、展示性、健身性、产业性、政治性等的综合交融.因此显示着它特殊的社会、物质、精神的魅力。

由于各国、地域、民族、传统、习俗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生活观念追求的不同,这种国际篮球文化在实践过程中,都呈现着篮球本体内容、形式具有各自的民族、地域乃至个体与整体上的不同差异性。虽然它的功能不尽完全显示在所普及的国家、地域、人群或个人的行为之上,然而,它的国际性的多元性文化现状和民族性文化内涵,及人文性社会景观与后发性发展潜能,变幻性活动形式等等,必将更广泛吸引世界人群的参与,进一步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现本体的多元化文化价值功能。

例如在2005―2006赛季,中国篮协推出了包括国际化、产业化、规范化的运作方针。还提出了“我的球队、我的比赛、我的CBA”的品牌推广口号,同时还提出了“服务球迷、服务社会、服务赞助商”的办赛宗旨以及与国家青少年基金会共同建立了“我与CBA共成长”基金,还推出了季后赛总冠军至尊鼎和总冠军戒指。所有这些,都显示出中国CBA的文化(包括CUBA等学校篮球活动)在借鉴NBA篮球文化丰富自己的内涵和人文价值观念,充分体现着联赛鼓励参与者,积极追求、角逐“顶级”、“至尊”、“梦想”,实现了中国篮协的本意宗旨,打造以团队、协作、拼搏、奋进为主要内涵的国家队文化;以CDA品牌为目标的赛事文化;以促进祥和、理想、文明、休闲、理智的球员文化;以继承篮球史实为基本内容的博物文化;提高参与者综合素质的人文文化。”

尤其近20年来一直在议论中的中国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经过反复的总结、论证确定了下来,即是:“以世界篮球先进技战术为目标,坚持‘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系统训练、区别对待,三线队伍以基本功训练为主,青年队以专项体能和基本技术训练为重点,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篮球意识的培养;成年队以攻守对抗训练为核心,强化体能、作风和技术运用的能力,准字当头,从实战出发,全面创新”。同时提出了技、战术风格,即是:“学习世界先进篮球技战术,形成我国篮球运动员全面(攻、防技术)、稳定(技术发挥)、准确(传球、投篮)、凶悍(对抗和拼抢篮板球)的技术特点和内外结合、攻守兼备、快速多变、多点进攻的战术风格”,这是当前中国篮球文化在理论上的一个发展,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篮球文化建设的基础要素,尽管上述文化要素、指导思想、技战术风格在提法上还须有一个实践、认可的过程,但它必将对未来中国篮球文化全方位的综合发展、提高,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所有这些最充分演示当代中国篮球文化体系的充实、完善,并成为一种激励人、鼓舞人的社会教育现象。

3 篮球主体文化的演进过程

篮球文化是伴随着篮球游戏的创立而产生,也伴随这项游戏的升华而完善发展形成文化体系。最初可称之为地域性、乡土性、娱乐性校园健身娱乐游戏。这时候的篮球文化仅带有迷茫娱乐健身色彩,主流文化现象是本体娱乐与游戏玩耍。随着现代篮球活动的传播、推广、充实、完善,分阶段地逐步形成组合性的现代篮球文化的当代体系。

尤其自1891年美国人创建篮以来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也就是篮球运动发展掀起三次浪潮以来,随同也掀起了世界篮球文化的三次大发展。而是包含着更丰富多彩的文化性(文化、知识、智慧、科技、人文、修养、素质、道德品位、制度创新),更包含着其他多元的有形与无形的物质和精神景观。

伴随篮球运动演进发展的过程,篮球文化的演进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表1):

其五个时期中第二时期、第三时期、第五时期掀起的三次发展浪潮也就成为篮球文化充实、提高、飞跃、发展,形成体系的基础(表2)。

4 篮球文化的分类体系

当代篮球文化的分类,总体上承袭传统的分类形式,略加综合,分为精神的、物质的或者说是有形与无形的两种。

当然,业内的研究人员也有各自的分类标准和不同的分类体系,大致有以下几种分类形式:

1)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图1)。

2)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图2)

3)物质与象征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图3);

但不管是分成二种还是三种,其内容与内涵脱离不了以上第一类两个上位文化范畴,其它则分属于上位文化中的下位文化形式,可以以层次进行分界,但是不宜过分细化,牵强的分割,会导致内涵的混乱使入迷惑。

什么是篮球文化的核心文化?我们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但从辩证的角度解释,意识可以使物质从量变到质变。参与篮球活动的主体是人,而篮球人的运动行为又受球和规则所指挥,必须跟着游戏规则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篮球运动特征决定了篮球文化的核心之所在了。至于业内人士把心态文化看作是篮球文化的核心,可以再进一步探讨。

5 审视当前两种篮球文化形态的思考

5.1 篮球文化的产业性 篮球文化产业在我国仅仅处在萌芽时期。当今首先是要弄清什么叫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简单地说:就是按照经济法则和方式去进行规模化和市场化的文化生产与营销”任何体育文化产业的实现(包括篮球文化产业设想与推行)首先必须准确把握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与规律以及对产业运行特征规律的认识。

足球文化推向市场走产业道路其失败之因,就在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走入某种误区:如急切地把尚未成形的低水平的中国足球运动,误认为已达到高层次文化的高度,而匆忙推向市场,心态上的急功求利必然适得其反,也是导致它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遭遇盲点和惑境,最终造成足球文化产业面临流产。其主体文化产品的低劣(球员与球队、裁判与教练及管理者),脱离实际地过分地单纯追求功利,物质主义,名利第一,不符实际地高呼“冲出亚洲,赶上世界”的口号,以及片面追求职业化、商业化、产业盈利与消极的观赏化,不仅降低了足球文化的道德晶位,而且也消解了足球文化的文明内涵,从而使中国足球文化形式与内容盲从外国足球文化,而叛离了足球文化的本体与本土形象,其文化属性的效能也就违逆了文化的宗旨,于是中国足球文化一定程度上泯灭了民族传统个性,从而使中国的足球文化失去了历史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和心灵的正确理念,变成了无根的足球文化,致使其结果被广大球迷透视比赛为浮萍和游离的孤魂。所以,中国足球导致在自我异化中追求产业化,快频率的转换与超常规的跨越,必然导致意识眩晕与迷失自我,从而使中国的足球运动整体上失去专项特征,主体也变得个性消泯,中国,足球传统特色散失,暂存一时的光彩黯然,球迷叛向冷淡,这种在盲目中追求本项目文化的产业化,教训是令人深省的。因此,中国篮球文化发展必须引以为鉴:

1)、文化产业主体要有一定数量的高品位、高道德、高文化、高竞技水平的球星与球队,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价值观。

2)文化产业主体与社会其他参与者的篮球信仰观,人文素质与文明水准的程度。

3)文化产业的组织运行者对篮球项目规律和文化产业运行规律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才干。

4)赛制活动整体包装、做秀的诱惑力,以及物质保障的多样性、完备性、创造性和先进性。

5)文化产业的社会经济承受力与营销风险以及承受力的贮存实力。

6)民族性篮球文化的特征,传承与挖掘水平的高低。

7)各项管理体制、制度、机制的务实完善及其它相关保障条件。

5.2 篮球文化的民族性 中国篮球的职业化、产业化进程的理念与实际操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约30―40年。目前存在着发展困难是正常的,但我国篮球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存在着后发优势,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目前一方面在学习国际先例,借以探索寻求追逐篮球文化的本源形式与规律,以及篮球文化的产业化内容、途径与市场份额,为我提供借鉴;而另一方面决不能有意无意地淡化和贬抑中国篮球文化的存在。任何文化的民族个性和乡土特色是瑰宝,只能珍惜完善充实,要是忘了,这样就不仅损害了中国篮球民众的文化传统自尊感情,也难以构建出中国篮球文化的特点(包括指导训练思想、技术特点与战术风格、赛事包装等),而且也对正在设计运行的职业化、产业化,拓展运行的途径和未来篮球文化产品,在中国本土市场上应占有的位置,最终有利于与国外相关篮球文化产业和国内其他文化产业的抗衡。在中国举国体制下,部分竞技项目有序地走向真正的职业化、产业化是可行的,从国际视野反映,体育文化中的篮球文化走产业化道路是这项运动文化实现快速、持久和优化组合,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果说,篮球文化能对民族精神和人生境界的驱动与提升起到本体价值的话,那么,带有民族个性的中国篮球文化的塑造与有序形成和运行成功,从微观上审视,它无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必将起到某些潜在支撑,也能在一个小领域有效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速度、生产水平。姚明、王郅治、巴特尔、郑海霞、苗立杰、隋菲菲,以及CBA走职业化、产业化道路的综合影响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种社会价值的取得关键在于构建中华民族特征的中国篮球文化时,就要突出中国文化的民族个性和自身优势,要把握并从中国篮球民众的心态轨迹与行为追求,研究出特殊的文化内容与规律,制订好中国篮球民族文化的法则和法规制度,最大限度反映出中国篮球文化形式的民族个性。

世界上所有体育文化形式,真正体现出价值与魅力,就在于它国家的、民族的、专项的、个体的、个性化的创造精神和独具的感染力,充分展示并与国际环境有机组合。NBA篮球运动家乔丹等都是这样走上了特殊的境地,产生了特殊的社会综合效应,从一个侧面也深深显示子他们所在国度、所在民族的个性、理念和形象。世界任何高水平的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形成都不是无源之水,都蕴涵于民族个性创新精神与吸收它来文化之中,都反映在从个体人到群体人,再到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再到全球多元交融化的创新发展,这都是特定运动项目、特定民族和特定的制度环境、特定历史与特定生活互相影响所形成的。审视不到这一点,就不能开辟广阔的篮球天地,挖掘出无限的综合资源。因此,当前研究篮球文化,要实现创建中国式篮球文化并使之繁荣与发展,就要锐意探索、强化和大力提升中国篮球文化内涵的、历史的、民族个性与优势特征。而不要也决不能淡化和消弃我们民族的个性特征。决不要充当其它国家篮球文化的仆从,更不要自我同化、吞噬和易质,避免在失去自我中将我们民族文化的分支――年轻的篮球文化的个性、特点与优势涤荡殆尽,使我们的中国篮球运动在多元化篮球文化并存与竞争的世界篮球文化的格局中沦为无根的族群。

6 中外篮球文化的差异性(以中国与美国为例证)

1)美国是现代篮球运动的发源地,它的职业化产业化进程已有半个世纪以上,已形成完整的篮球文化体系。从NBA联赛的景观可知,美国民众对篮球运动的崇爱,美国篮球竞技水平之高,球星的技艺魅力无穷,商业化运作功效都令人刮目相看,篮球文化形式丰富多彩,赛事包装更具先进,不愧是世界“篮球王国”。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景观存在着它的特殊性。

原由之一:西方体育文化承袭古希腊的文化色彩。

原由之二:在于自由主义、个人意识自我设计至上。

就NBA主客场赛事过程中,NBA深深的将比赛、文化、娱乐、产业有机的融为一体,所有参与者的每个个体和群体都能随着球队波涛起伏、拉拉队的歌舞乐曲、吉祥物的表演都融合成一股激励的暖流,给球队成员以动力,并给自己的球迷给予物质与精神的关爱,而每个赛季的国际选秀更具跨国互动的人文文化色彩。

2)中国篮球运动1895年传人,至今已有111年的球史,篮球运动深受中国广大群众欢迎,特别自1949年后的近五十多年来,在普及中提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曾在国际大赛中

获得优良的成绩,目前拥有两亿多篮球爱好者,特别在青少年中更为活跃,也涌现出姚明、王治郅、巴特尔;郑海霞、随菲菲、苗立杰等在美国NBA和WNBA服役过的著名选手。以CBA联赛为代表的准职业性比赛的十个赛季所推行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更易,推动了职业篮球进程,篮球文化朝着国际化、人文化、商业化、系列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而活跃在高等院校的CUBA和大超联赛,对推动学校校园篮球文化更具多样色彩。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变迁发展中,萌生着东方民族自身的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并一脉相承,其文化内涵遵循儒、道、佛界的思想影响,“天人合一”、“万物同属一气”的生命观、“克已复礼”、“中庸、仁义”,“不为人先”、“公平竞争”、“和谐统一”与“礼让”的道德规范,其实质就是公平、和睦、不相竞争,反映出明显的非功利主义。

当今我国的篮球文化形式无论是精神的和物质的无不显示着承袭性与移植性。在篮球价值观念理念方面,我们强凋篮球的健身、教育、修心功能;竞技比赛中一度也适时强调比赛第二,友谊第一的亲和观念;在运动规律上强调攻守平衡,有章有序的比赛;在战术指导思想上,我们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性英雄主义;在战术配合中,我们提倡并强调整体组合进攻,个体战术行动服从整体战术要求,显示一定程度的高度集中;在队伍行为的管理上我们强调军列式整体行动、集约化管理;在从业价值理念上,我们强调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篮球组织体系上强调政府规范管理为主的“举国体制”,社会性管理协同;在赛事辅运动形式与行为上,我们强调传统性风俗和统筹性形式,特别是不更多强调个性化色彩,如啦啦队的表演、乐曲播放的内涵、口号等;在各俱乐部球队的标志物形象上,主要是以城市、地区特征和我们民族象征性动物、理想追求及传统风俗与促进品牌来展示的,如:北京鸭、吉林东北虎、广东华南虎、江苏龙、八一火箭等,都反映它蕴存的本土传统文化性,以上虽与NBA的文化有类同的意向,但其内容的形式却明显带着不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运动员球场行为上,中国运动员较为内向,缺乏激情和自我作秀及王者风范,自我价值鲜明的信念淡化;在球迷文化方面表现了重情而少重智,因此主场文化氛围人文性、文明性不够,球迷与观众的上帝形象水准局限,主人翁的期盼与球队的比赛进程不能有机结合;在篮球文化产业运作上,CBA示展的品种和品味更单一枯悴,既反映不出民族文化的内涵也没有显露出令球迷信服的篮球文化的特殊品牌,更没有组合成系列;在篮球人培养的教育性文化范畴内,无论运动员、教练员及其它参与人员则显示更为淡薄滞后。

7 世界篮球文化发展的趋势

基于世界篮球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篮球文化,将伴随发展。

1)国际性――随着世界经济进入WTO的趋势,使篮球运动进一步成为跨国的运动,在不断的改革发展创新中得到提高。

2)多元性――即篮球文化形式内容将更丰富多彩,内涵更深奥。

3)异同性――即篮球运动面向全球、各地域、国家、民族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生态环境、教育水平、竞赛形式的差异,当然形成篮球文化的形式有同有异,在异同中融合发展。

4)民族性――即在构建篮球文化体系过程中,注意本民族传统优势融化组合成民族自尊与自信、自爱的独特的社会形态与形式的现象。

5)依存性――即加强国际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依存,共同发展。

6)产业性――即篮球运动特殊的功能与社会效益,推动与加快篮球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不同国家、地区将以特殊文化形式将篮球文化推向市场。

7)政治性――即篮球文化作为一种意识范畴,必然与其本土的政治、经济体制相呼应,并为政治与经济服务,更具有象征性、教育性、凝聚性、鼓动性。

8)艺术性――即随着当代篮球技战术与科技手段的融合,篮球文化形式与产品将趋于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娱乐性方向提高。

9)和谐性――即作为全球性的篮球文化将全方位在形态与形式,国际与本土,本体与它体,互动与互学地和谐发展升华;

10)系列性――即篮球文化的形式产品将向多元系列、多样的产品品牌化发展;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第11篇

摘 要 本文在简要表述了篮球教学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篮球教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点问题:篮球教学观认知的偏差、篮球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选择的不科学、篮球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篮球教学发展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以及篮球教学教材以及基础教学设施的不足,并据此,对篮球教学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教学内容方面、教学思想方面以及人才培养体制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教学发展 篮球 发展进程 发展问题 发展趋势

篮球运动形式灵活开放,在具有一定的竞技性的同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对保持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其优良的意志品质和终身体育观念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篮球教学的发展进程

篮球运动于1891年发源于美国,是美国的一名学校体育教师发明的。篮球运动发明以后,因其不同于其他运动形式的独特魅力,得到了人们的广发欢迎,并很快就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

篮球运动于1895年传入我国天津,自此篮球运动进入中国体育界。20世纪50年代初,党合政府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们体质”的号召,而这个号召的发起,为篮球运动进入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各级学校开始将篮球作为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体育教学大纲,并随后在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均增加了球类教学相关的内容,使得篮球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篮球教学体系开始逐步成形。

自1966年开始,由于历史的原因,全国的体育行政机构和体育教育机构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各级学校的篮球教学活动也收到阻碍,篮球教学的发展一度停止。虽然1970年之后,随着体育教学活动的恢复,篮球教学的情况也相应的有所好转,但是篮球教学活动受师资、基础设施等条件影响,开展依然十分有限,发展的速度也十分缓慢。

1979年之后,我国的篮球教学进入了全面的复苏和提升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教育部门颁发了很多文件来保障篮球教学活动的正常组织和开展,随着这些政策的和落实,我国的篮球教学开始摆脱原有的面貌,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篮球训练和竞赛活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而篮球训练和竞赛活动与篮球教学活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得两者共同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篮球教学的复苏和发展阶段之后,我国的篮球教学自1996年开始进入改革创新的阶段,学生篮球运动会和篮球运动竞赛等活动形式开始蓬勃发展,篮球竞技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训练模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创新,篮球教学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入,开始了对篮球教学更深层次上的研究和探索。

二、 篮球教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 篮球教学观认知的偏差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篮球教学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对篮球教学观念的认知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不管是学校、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因“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篮球教学活动,过分关注篮球技术和篮球战术的传授,过分关注达标测试的成绩,而忽略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对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均造成了影响。

(二) 篮球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选择的不科学

因部分篮球任课教师业务素质水平和执教水平的限制,在篮球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常出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选择不够科学的问题,以致无法引导学生取得良好的发展,使得学生对篮球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兴趣受到了相应的影响。而且篮球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选择的不科学会直接的影响到篮球教学活动的质量,并进而影响学生的篮球意识和篮球观念,不利于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体育观念的养成。

(三) 篮球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在篮球教学发展的过程中,一度出现了“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况,以致篮球教学给很多学生的印象就是室外的篮球训练,而很难留意和关注到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在篮球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只进行盲目的实践也是不可取的,篮球教学过程中,如果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割裂,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持,篮球实践教学的过程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学生篮球技战术水平的顺利提高也会同样受到影响。

(四) 篮球教学发展地区之间的不平衡

我国不同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也影响到了我国篮球教学的发展,致使我国篮球教学发展也出现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学校中,由于篮球教学观念、基础设施情况以及篮球师资力量、学生自身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在篮球教学的发展方面远远落后与东部地区和城市学校。篮球教学相对薄弱。

(五) 篮球教学教材以及基础教学设施的不足

篮球教材是开展篮球教学活动的参考,其在充分反映篮球教学所应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以及基本方法等各方面内容的同时,也是学生进行篮球学习活动的参考内容和参考资料,是学生自主获得篮球知识的媒介。然而了解发现,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所需的篮球教材普遍不足,很多学生手中只有课本,而鲜少有其他的类似,学习视频、比赛录像等学习资料。

另外,绝大多数学校的篮球教学活动都是在室外开展的,很少有学习配备了足够的体育场馆和设施,然而室外授课很容易受到天气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篮球基础教学设施和场馆的配备以及教学环境的优化,也是直接影响篮球教学发展的因素之一。

三、 篮球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 教学组织形式方面

在传统的篮球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随着篮球教学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将被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所取代。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中,任课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任课教师将由“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主要的关注点将转向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指导上。而学生则由原来被动的学习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能动和积极,学习效率也会因此得以有效的激发。

(二) 教学内容方面

在篮球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应改变传统的、简单的、统一的、固定的方式,教学内容应尽量多样化、多元化,尽可能的保证课堂教学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并且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任课教师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特长等,对篮球教学内容的组织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实现创造性的教学,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 教学思想方面

篮球教学的过程并不仅仅是篮球技战术传授的过程,也应是篮球理论知识、篮球运动规则知识以及篮球运动发展动态的传播过程。只掌握技战术是不够的,体育任课教师以及篮球教练员一定要转变“只重视技术、不重视理论”的教学理念,注意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运动员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的平衡发展。

(四) 人才培养体制方面

根据多年篮球运动人才的培养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科学的篮球运动人才的培养体制应为“体教结合”的方式,篮球运动员不但要积极的训练和比赛,同时也不能耽误文化课程的学习,要在篮球技能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保证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水平也得以同步提高。“体教结合”的篮球运动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也是我国篮球运动人才培养体制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丙辰,王发昌,李翔,胡海坡,画伟.高校篮球教学实践课中运用合作教学模式研究[J].网络财富.2009(14).

[2] 郭世彬.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常见错误训练思想成因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篮球运动 发展现状 对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自篮球传入我国以来,已经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篮球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今,篮球运动仍然是一个集个体修养、技能、体能等众多因素的搏斗,篮球比赛既是场上运动员和场下教练的斗智斗勇,也是两个队伍之间文化素养与后勤保障等全方位的比拼。本文从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入手,对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篮球运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简易,以期使我国的篮球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1]

1 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篮球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后期,我国的篮球事业开始逐渐的与国际接轨,逐步的向篮球职业化过渡,有序的推动产业化进程。但是与国外篮球强队相比,我国的篮球运动无论是在体制、训练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2]

1.1 基础性设施较差,出现人才断层

篮球运动的开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因而基础设施是开展篮球运动的保障,也是向广大群众普及和推广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连个简易的篮球场都没有,更不用说其他高档篮球设施。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篮球群众的基础并不够雄厚,篮球运动的开展也不够广泛。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从而导致我国的篮球后备人才不足,高水平运动队的新老队员交替出现困难,呈现出人才断层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1.2 科研力量单薄,理论研究无法篮球实践进行指导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国的篮球科研队伍缺少必要的合作与交流,极大的浪费了科研资源,这些对于我国薄弱的科研力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呈现出一种研者不练,练者不研的现象,从而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另外,篮球理论研究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没有自己独特鲜明的特点,与西方篮球科研相比,我国篮球科研的时效性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篮球科研这方面,我国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也是制约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1.3 裁判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有所欠缺

在篮球运动的发展中,裁判员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其是一个特殊的力量。篮球运动的发展受裁判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高低的直接影响。现阶段,在整体素质方面,我国的裁判员队伍还不够高,像误判、错判的等问题还是经常发生,从而导致一些影响比赛的事情发生。鉴于此,篮管中心应加强裁判员的培训力度和对比赛的监控力度,从而保障各级篮球比赛公平,公正、高质量的进行。

1.4 没有科学的教练员选拔和培训体系

在我国,大多数的教练员都是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并不是经过逐级的考核产生的。在篮球技战术水平、比赛经验以及个人魅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但是,从体育科技理论知识方面来说,他们大多比较缺乏,没有足够的技术创新意识,训练手段和管理方法都是沿袭前人的流传下来的,因而使运动队成绩的提高受到的限制。而这些对篮球运动员的选才和培养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1.5 篮球运动管理体制改革比较滞后

现阶段,我国篮球运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相较于我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以及国际的篮球发展,还是显得比较滞后。这一点在观念转变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在训练竞赛体制改革和倡导俱乐部职业化方面,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只是形式上的,对本质上的东西还并未深层的触及,在体育法规方面也还不够健全。

2 促进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对策

2.1 增加基层篮球设施的投入

当前,相较于城市而言,我国基层的篮球设施较差。很少有体育篮球场馆,这种现象在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有的小学根本就没有篮球场,在中学有的也只是几个简陋的球场,就算是在一些大学里面,篮球场的数量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要改变这些缺少篮球设施的现状,就要切实的增加经费的投入,实行专款专用,切实的完善学校和地方篮球基础设施,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2 完善篮球科研体系,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基于篮球科研部门的现状,篮管中心应对篮球科研部门加大整合力度,使其形成合理的科研体系,同时加大对篮球科研的经费投入,从而使篮球科研活动得到更好的开展,并积极的推广已有的篮球科研成果以及与之相关的科研成果,使科研人员与篮球教练员结成科研队伍,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促进科研队伍的成长,应建立起新型的篮球理论体系和训练实践科学程式,促进篮球各方面水平的提高。

2.3 采用逐级考核的方式来任用教练

一个篮球队伍水平的高低与教练员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对比赛的结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练员对一个篮球队伍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选聘教练员时,应对其进行理论知识、业务水平、职业操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同时还要适时的评估教练员的训练过程。另外,为使教练员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国家应对教练员进行分级培训,更新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应对教练员进行分级考核,对不合格的教练员进行及时的调整,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进而来促进整个队伍水平的提高。

2.4 深化篮球运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现阶段,体制问题在各个行业都存在,因此,为适应行业的发展,则必须进行体制改革,篮球运动也不例外。快速的提高篮球竞技水平和培育一个成熟的篮球竞赛市场,激发全民热爱篮球运动,进而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是篮球运动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因此,我们应对篮球运动的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全方位的深化,建立和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以期适应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使我国的篮球与世界篮球接轨,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篮球产业。[3]

2.5 重视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我国的篮球运动员训练中,对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的训练比较注重,而对心理素质和文化知识方面则显得有所忽视。篮球运动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其不但要求运动员的基本功要扎实、洞察力要敏锐、理解力要强等,还要求运动员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而这些方面的能力的形成都依赖于扎实的文化基础和相关的科技知识。因此,篮球运动员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心理素质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要培养出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势必要加强其在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

2.6 加强对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任何一个篮球强国都会注重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我国要想将篮球事业发展壮大起来,那么对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也是比不可少的。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国家应引起重视,将篮球传统学校作为重点,普及学校的篮球运动,重视发掘和培养篮球人才,进而为国家不断的输送优秀的人才,这样我国的篮球事业便会逐渐的发展壮大。

3 结语

我国的篮球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阻碍篮球运动发展的问题,诸如人才储备缺乏、科研研究没有针对性、总体规划不合理等。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现状,以便能过抓住机遇,发挥我国的优势,使我国的篮球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中玉.对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swot分析[J].学理论,2012(14):219-220.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第13篇

一、中国文化层面的认识

总理曾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一次讲演中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她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文化促进了人类从野蛮到文明,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篮球运动是社会发展过程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现象,是体育文化的亚文化,是社会文明发达的标志。从历史发展过程和篮球演变的实践里程来看,现代篮球已远远超越最初篮球游戏本来用意和活动价值,已成为名正言顺的“篮球文化”了,只有从文化的高度认识篮球,才能真正的认识篮球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内在的各种关系,有利于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1.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融化汇集积累而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物质与风貌的民族文化,它是一个内容相当丰富且庞杂文化系统,是以“儒、道、佛”诸家的思想为基础,在追求“和谐”、“礼让”、“尚和”,“天人合一”哲学观中体现出“中庸、仁义”、“不为人先”、“轻个体”的价值观,这种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思维定势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篮球运动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时常出现在赛场标语上,无不映射国人一种崇尚礼仪、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在篮球运动中表现为缺乏竞争意识和攻击行为、消极被动,只重视“整体、服从”,而“轻个体”的现象,致使国内球队缺少能真正独当一面的球星,这是传统文化在篮球运动中表现为消极的一面,但也应辨证看待传统文化,篮球运动毕竟是外来移植文化,不是中国的本土文化,总有一个引进、融合吸收和推进发展的历史过程。

2.西方文化(以美国为例)。美国篮球自20世纪40年代就出现了全场紧逼攻击性防守技术,队员在防守方面表现无所不能,惟我不能的个性张扬,善于对抗和攻击,敢于冒险和创新等风格都能在美国文化背景下找到答案。西方体育文化经过文艺复兴运动、文化启蒙运动以及近代工业革命的冲击,逐步形成了以竟技性、功利性、娱乐性为基本模式,以更快、更高、更强为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在文化特点表现为个人本位、利益至上、展现自我、喜于名利、富于创造,多元杂交、好胜拼斗、重在结果。

3.现代体育文化。现代体育是由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直接碰撞融合发展起来的。中国篮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子文化,经历了原始的对外来移植文化的抵制――逐渐的融入――现代的融合发展过程,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养生健体”和“竞技性”很强的现代篮球,但某种程度上缺乏现代篮球的防守理念,尤其是攻击性防守的观念,防守理论的滞后、防守训练方法的原始陈旧导致我国男篮在防守上出现了与现代篮球运动发展不相适应的被动局面。从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6场比赛的一些统计指标上可以反应出防守问题;无干扰投篮率(无干扰投篮次数与总投篮次数之比)与赛队该指标为42.82%,中国队为25.69%。对手无防守进入我限制区人次占总人次57.14%,与赛队该指标仅为7.69%。直接夺取球权(断球、打球并得到球、抢球)和间接夺取球权(造成对方违例、犯规、失误等)中国队65个,与赛队该指标为97个。这几项指标悬殊暴露出中国队在防守意识、攻击性、技战术等的劣势。

二、篮球哲学对中国篮球防守技术的影响

1.运动员篮球哲学。美国著名教练乔比・赖特(Joby.Wright)在为中国篮球教练员讲课时说过,中国篮球最欠缺的是“篮球哲学”,而“篮球哲学”正是乔丹之所以是乔丹的原因。“乔丹之所以是一名伟大的球员,不光是因为他身体强壮或技术出众,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有篮球的思维,他永远知道在场上该做什么和能做什么”。而中国球员恰恰缺少这种思维应变能力,既运动员的篮球哲学,对于球员来说,篮球哲学就是他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及思维,也可以说是篮球意识,而篮球意识的核心就是运动员的战术思维能力,战术思维是指运动员在比赛复杂、多变和及其困难的环境下,及时准确地观察、判断场上情况,随机应变,迅速而有预见地决定自己与同伴的配合行动和对付对手策略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国球员缺少这种遇见性、果断性和配合的心理感应,在比赛中队员表现为更多憋气、无奈的被动局面。中国队曾在一次与法国队小组赛中,中国队在最后几分钟领先对手十几分的大好局势下,被对手连续投中4个三分球,最终被对方反盘,其主要原因是在瞬息万变赛场上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即便发现了问题不能及时提出相应对策解决问题,归结一点就是队员的防守思变意识差。我们常说:“赢球靠防守,表演看进攻”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国防守类似一个初学的箭客,手中有箭而不会用箭,防守只是摆摆架势而没有主动攻击的意识,导致队员在国内打球得心应手,遇国外强队则束手无策、捉襟见肘,防守上队员的思变攻击意识的欠缺已成为中国队突出问题,缺乏这种防守的攻击意识,再先进、再实用的技战术,都显得苍白无力,应注重加强对防守战术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攻击性防守要求积极、主动、破坏、抗争、综合、多变的性质,既有人盯人防守贴身、紧逼,外线抢前站位,内线抢步卡位特点,又有联防防守的夹击、关门、围防、补防、协防等特点,综合联防与盯人防守的优点,形成综合多变的防守体系,变被动的跟防为主动变防。因此,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实战分析讨论、个案分析、观赏国内外赛事对比讨论、加强防守技战术和身体素质训练等途径来培养其篮球哲学。

2.教练员的篮球哲学。篮球哲学对于教练员而言就是对篮球本质的理解,是他的执教理念。教练员是一个队伍的统帅者、技战术风格的代言人,他的执教理念对本队的取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著名篮球教练麦卡锡执教理念就是“紧逼通向胜利”(pressure to win),在防守时采用全场紧逼,每时每刻给对手制造压力,进攻时利用一切机会发动快攻、抢攻,形成咄咄逼人的气势,给防守制造强大的压力,他的这种执教理念渗透到每个队员的行动中,进攻表现出凌厉的攻势,防守时咄咄逼人的攻势,形成了本队的防守和进攻风格,取得了辉煌的战绩。美国每一个优秀的教练员都有自己的篮球哲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很深的理论造诣和独具匠心的见解,原公牛队教练菲尔・杰克逊带领球队两夺“三连冠”的佳绩,充分体现出他的篮球哲学思想对球队的巨大影响,造就出了伟大的球队,也许人们更多熟悉他的“进攻机动三角进攻”的理念,对他的防守执教理念知之甚少,从他的球队队员形成的防守风格上可以找出答案,乔丹防守被誉为“突袭式防守”,皮蓬誉为“压迫式防守”,罗德曼被誉为“篮板王”,这些足以说明了公牛队取得胜利的法宝就在于攻击性防守,他给球队注入了防守理念,由形式上的被动防守变为主动攻击的防守,为本队进攻创造了更多的进攻时间。总体而言,我国教练员的篮球哲学、所带球队相应技战术风格不明显,随着国内篮球赛事的不断增多,涌现出不同层次的教练员队伍,但教练队伍整体表现知识结构不完备,理论层次低,训练和比赛理念未能突破过去的固有思路,未能及时跟上现代先进的篮球理念,尤其表现为篮球防守理念的缺失或滞后。2004年雅典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国队员对对手凶悍的紧逼和贴身防守显得束手无策、频频失误。据统计,在12支奥运球队中,中国队总投篮命中率、两分球命中率、场均得分、场均助攻均排在第11位,抢断和盖帽分别列第12和第10,而失误和犯规却分别列第一和第二位。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中国队的防守能力了。赢球靠防守,几个字道出了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比赛中要赢球依靠防守,训练中,没有防守就没有训练质量。这种理念在中国篮球教练队伍中没有得到深刻认识,使中国篮球的技战术保守原样,没有革新,偏离了世界篮球发展的轨道。

三、我国篮球竞赛环境对篮球防守的影响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环境条件的支撑,研究制约竞技体育的环境因素是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国内竞赛大环境发展的滞后表现在竞赛制度、外援的引进、观众的参与程度、裁判执法水平上,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防守技战术的发展。篮球赛制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防守技战术质量不断提高,我国CBA联赛赛制从2005-2006赛季进行重大改革,由原来的一周一赛增加到一周两赛,增大了比赛密度,对球员的体能要求更高了,但仍满足不了职业联赛发展,与NBA和欧州联赛赛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外援引进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技战术观念的更新与水平的提高,我国俱乐部在引进外援方面存在着数量不少,但能力不突出,国内联赛形式上有外援参与,但整个联赛水平不高,外援的引进对中国篮球技战术发展作用不明显。观众参与度直接影响到赛场球员的发挥,中国球迷参与度低且个别球迷表现行为的不理智都会影响到球员技战术的发挥。由于中国职业联赛起步较晚,处在社会经济的转型期,篮球竞赛体制不尽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上不够系统等因素都将影响中国篮球技战术的发展。裁判的业务能力和场上执法能力是制约着我国篮球防守战术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国际篮联技术委员会主任科德里明确指出,中国篮球水平不高跟中国裁判有一定的关系。欧美裁判对新规则精神理解透彻,并落实到了临场每一声,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本国篮球水平的提高。中国裁判在临场执法上过于教条,裁判精神理解不透彻,判罚尺度上有别国外联赛,合法的身体对抗经常被误为犯规。外国篮球专家一针见血指出:“裁判鸣哨太多,影响比赛”、“中国联赛是没有防守的联赛”。这种环境使球员养成一种习惯:防守上束手束脚,不敢贴身紧逼,主动攻击,降低身体的对抗强度,他们一旦与强队较量,其防守的劣势暴露无遗。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篮球教学 拓展训练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55-01

拓展训练是一项通过体育活动,对人的潜能,心理素质,团队精神以及生存能力综合性开发的活动。将其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以集体体育项目为切入点开展拓展训练,可以更好的培养运动员之间的默契度和团队协作精神。虽然目前在篮球教学模式中应用的较少,不过已经对篮球专业人员进行训练。通过研究进行对比发现,由于拓展训练的融入促使篮球运动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技能的运用更加自如,队员能够更为立体的理解篮球运动理论,从而更好的掌握篮球技能。改进传统的篮球教学方式,可以促进训练人员之间的相互团结,提高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训练人员的战术水平和心理素质。

1 拓展训练应在蓝球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培养学生自信心、挖掘学生潜能

篮球教学中的拓展训练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以及学生的团队合作来展开。拓展训练方式多样,有助于学生居于主导地位。通过篮球团队的合作完成训练任务和目标, 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通过团队之间的之间的比拼和竞争,能挖掘学生潜能及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

1.2 符合学生体育价值观转变的需求

将拓展训练融入篮球教学符合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学生对时尚的运动项目富有激情,他们认为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德育与智力的发展,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和竞争能力。在篮球运动教学中拓展训练可以使学生在体验各种体育项目时以更贴近实践的方式进行,同时,拓展训练可以让篮球教学具备趣味性,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发展他们的体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1.3 现代体育课程改革及其发展趋势的需求

在篮球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内容,其目的是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能单纯的将篮球技能知识灌输给学生,需要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各种训练科目,以篮球运动的规则要求和目的为基础,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对篮球的技能战术进行讲解和训练,使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体验到运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团队精神。

2 限制篮球教学应用拓展训练的因素分析

2.1 拓展训练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还不完善

拓展训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教师传授体育健康知识、锻炼方法的重要途径。拓展训练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篮球教学中要开展好拓展训练必须要有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很多教师对拓展训练理论内涵、实践条件了解不透彻,在教学中只是增强了拓展训练的内容和任务,再加上对教学内容、手段等改革的片面认识,学生无法领悟到拓展训练的内涵,篮球拓展训练的效果也很难实现。

2.2 教师尚未适应拓展训练培训师的角色

拓展训练的活动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展开,这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很多教师虽然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对叙作战训练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教学经验,虽然在传统的篮球教学中教师也会穿插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更多的教师只在意学生参与活动的事实,而忽略学生在参与活时的表现,学生是否在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并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这样很难在篮球教学和拓展训练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

2.3 教师拓展训练相关知识储备不够

有些篮球教师对拓展训练的方法缺乏相应的认识,掌握不够准确,没有经过专门的拓展训练培训课程,对拓展训练的知识以及拓展训练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这些储备不足,面对一些较复杂的账目,篮球教师对器材的性能,以及拓展训练方法,训练开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缺乏认识,在训练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控制能力,这些项目很难开展。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的指导下,无疑将限制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更无法保证其训练的安全性,及场地和器材的合理使用。这些问题都需要经过对教师的相关培训进行解决。

3 拓展训练在篮球教学中应用途径分析

3.1 建立健全篮球拓展训练的理论及实践体系

要想在学校中建立健全拓展训练体系,首先要结合自身师资力量条件,体育教学特点和体育课程开展现状,通过实践和理论课程体系对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其次要对篮球教师进行拓展训练的理论和实践学习,而且根据实际的教学和学生情况,组织探讨适应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篮球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得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不断完善总结,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拓展训练在篮球教学中的使用,使教学效果得以体现。

3.2 注重篮球教学与拓展训练的有机结合

要将拓展训练的内容融入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场地及器材都不止,并且要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教学场景,是拓展训练与篮球教学完美的结合,通过对拓展训练中活动方式的应用是篮球运动技能被学生更好的掌握,促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向着更科学,更合理,也更加快乐的方式进行转变,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强化篮球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增强教师拓展训练的知识及能力,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在拓展训练中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具有挑战性和一定难度的,冒险性的体育,这些运动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身体素质培养,以及在运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生存和沟通能力,并使学生学习到一定的安全急救知识。要在篮球教学中进行拓展训练,需要篮球老师具备相关的拓展训练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场的实际条件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拓展训练技巧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还需要篮球老师拥有将拓展训练于各种篮球技术融合的能力,这样才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丰富学生打篮球战术知识,同时可以通过篮球比赛,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培养学生的篮球战术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

4 结语

将拓展训练融入学校体育教学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在篮球教学中使用拓展训练不但能使篮球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同时促进了篮球教学思想观念的革新,提升了篮球教学的水平,加快了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明军.中学蓝球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项目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5).

篮球发展论文范文第15篇

摘 要 在我们学生平时喜欢运动项目中,篮球项目有着独特的魅力,广大学生都很喜欢下课后去篮球场打篮球。一场比赛缺少了篮球裁判将无法顺利进行。学生篮球裁判是高校的主力军,而高校承担着训练学生篮球裁判水平的重要任务。本文对云南省昆明市的云南师范大学的学生篮球裁判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篮球裁判员 高校学生 措施

篮球项目在广大学校课外体育项目中很受大家喜爱,近些年来,每个学校举办篮球比赛的次数在稳步增长,篮球裁判方法与规则一直在修改,学生们自己的篮球比赛,大家都很重视,因此篮球裁判员的判罚就很重要。裁判判罚的不好就会引起很大的争议。高校也是培养篮球裁判员的重要场所,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篮球裁判员技能水平的熟练与提高。对促进学校篮球运动的发展有重要意义[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云南师范大学的学生篮球裁判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查阅有关高校篮球裁判的文献资料,并去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查看相关的书籍,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可靠地理论依据。

2.访谈法。针对本文的研究需要,走访云南师范大学的篮球裁判老师与学生裁判员。

3.观察法。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的篮球比赛进行观察,观看一部分学生在篮球比赛场的执裁情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篮球裁判培养形式

云南师范大学的篮球裁判员是由学校体育学院篮球裁判协会进行培训指导。每年新生开学时,社长会带领社员会面向全校学生进行招新。每天早上在篮球场由老师和大三、大四的学生对这批新的成员进行裁判手势培训和裁判理论培训。每当学校有比赛的时候,有经验的裁判员会带上两个新手进行临场裁判的制裁。比赛结束后,大家在一起进行本场篮球裁判执裁情况的探讨,通过这种现场讨论的方式,对这些没有经验的裁判员出现的问题,老师会进行指正。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篮球裁判书,观看相关的篮球裁判视频进行学习。

(二)篮球裁判员在学校实践情况

比赛场上的临场执裁经验对于一个篮球裁判员的成长至关重要。平日里我会跟一些学生篮球裁判员进行交谈发现,有很多裁判员很少有机会去赛场上执裁,主要是因为学校每年的篮球比赛场次有限,而学生裁判员又很多。大家更没有机会做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裁判员。这些都说明云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篮球裁判员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实践制度。因此,临场实践机会的减少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云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篮球裁判水平的发展。

(三)学生篮球裁判出现的问题

1.篮球裁判理论知识缺乏

通过对这些篮球裁判员进行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根本没有进行过篮球裁判理论知识的相关学习,而上大学后,自己平时也很少去看相关的篮球裁判理论书籍,学校也没有开设有关篮球裁判理论知识的课程,大部分学生篮球裁判员思想没有达到那个高度,学习理论知识不认真,也不重视这些学习。在临场上出现一些特殊的判罚问题,这些学生会出现判罚不准确,误判情况很多,因此双方球员对篮球裁判队伍产生了怀疑,这些都影响了云南师范大学篮球裁判员的建设。

2.学校篮球场相关硬件设施落后

全面完整的篮球器材设备是一场篮球裁判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为规则的完整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证,裁判员才能更方便的执行国际篮球联合会篮球规则,对于学生裁判员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云南师范大学的室外篮球场没有液晶时间指示器和完整的篮球裁判记录台,裁判员无法实施完整的篮球规则。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计数器的用法。这些篮球场地硬件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学生裁判员的完整发展。

3.学生实践机会缺乏

云南师范大学每年举办篮球比赛场次不多,也没有一些其他的临场比赛机会,因此大家实践的机会就很少。大家平时参加的裁判也是学校的迎新篮球赛、三好杯篮球赛等都是校级的比赛,对于高级别的篮球比赛,大家就更没有机会去参与,学校的比赛对篮球裁判员的提高作用不大。实践机会的缺乏,制约了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发展。

三、对云南师范大学学生篮球裁判的建议

(一)强化篮球裁判理论知识的培训

学校应该成立一个篮球裁判理论课余班,由体育学院的篮球部级裁判老师进行培训,组织学生系统的学习篮球竞赛规则。学校聘请一些优秀篮球裁判员进行一些篮球裁判的知识讲座,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学生的篮球裁判理论知识。

(二)学校增强硬件设备的投入

学校应该运用多方面的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篮球场地设施的建设,为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开展提供最有利的篮球裁判软硬件设施,从而创造出有利的外部环境,不断推动云南师范大学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大发展。

(三)不断增加学生临场实践的机会

学校和老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裁判实践机会,多组织一些全校性的篮球比赛,提高比赛的级别和规模。平时也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为学生创造高级别篮球比赛的实践机会,尽量安排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去实践,打造出一支经验丰富的学生篮球裁判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