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骨科血栓防控药物的筛选范文

骨科血栓防控药物的筛选范文

时间:2022-05-20 05:14:42

骨科血栓防控药物的筛选

早在1986年,国外就有学者建议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大量的前瞻性大样本研究表明,预防措施可使静脉血栓栓塞导致的病死率显著下降,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目的主要是避免肺栓塞的发生,但由于有临床症状的肺栓塞发生率低,因此大多数研究将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为研究内容[1]。有研究显示,由于大部分周围型血栓无明显症状和体征,DVT患者中无症状者占73.1%,同时无DVT患者中仍有9.8%出现了DVT的症状[2]。因此,笔者认为对DVT的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筛查

1.1查体患者平卧,用软尺定期测量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与健侧肢体比较,小腿测量的位置为髌骨下缘10cm处,大腿为髌骨上缘20cm处。将每天记录数据做患侧和健侧以及患侧和患侧的比较,可为早期诊断DVT提供临床依据。如两侧肢体同一平面的周径差>0.5cm,应及时通知医师,警惕DVT发生的可能。护理体检时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触摸足背动脉有无搏动。

1.2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价廉和特异性较高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准确度相对较差,检查结果受操作者的影响。

1.3血流阻抗图血流阻抗图属无创检查,其原理是通过记录肢体2点间电阻抗的改变反映血管容积的变化。用血压带绑在大腿中部,充气使压力达到6.7~8.0kPa阻断静脉回流,1min后突然放气,记录放气前后的阻抗下降值[3]。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时,阻抗上升或下降速度均明显变慢。

1.4静脉造影静脉造影被认为是静脉血栓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是有创性检查并不常规使用。

1.5核磁静脉显像核磁静脉显像为无创检查。

2预防药物应用的护理

2.1肝素肝素是最早预防静脉血栓的药物,通过增加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常用于腹壁皮下深层脂肪注射。但是需要监测血小板计数,并有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用量及给药方法。

2.2低分子量肝素一般术后6~8h开始应用,尤尼舒5000IU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7~10d。同普通肝素相比其优点是生物活性高,半衰期长、可以使用固定剂量而不需要特殊监测,缺点是仍存在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药液应注入腹部皮下脂肪层,2次注射点间距≥2cm,避开硬结和创口。注射时必须提起皮肤形成皱褶,从皱褶最高点垂直入针,入针深度视腹壁脂肪厚度为准,一般为0.5~1.0cm,针头应进入皮褶下约针梗的1/3,不宜超过1/2,以免产生皮下出血。

2.3口服抗凝药(1)阿司匹林:对预防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确切,但研究证明阿司匹林并不是预防DVT的有效药物,因此不建议作为预防药物单独作用[4]。(2)华法林:华法林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的合成,适用于卧床患者的长期预防用药。但对血液中已存在的凝血因子无作用,因此起效需一定时间,通常在起始剂量后的24~72h达到疗效。常用方法是在手术前晚或者当晚给予应用,然后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华法林的优点是出院后使用方便,而且在发现DVT后可继续用于治疗。需注意其药物相互作用多。

2.4Arixtra(五糖化合物)Arixtra为五糖合成的选择性抑制因子,是一种较新的预防药物。其半衰期较长,每次注射后作用可持续24h,使用方法为从术后至少6h皮下注射,每天1次,一般5~9d。Arixtra比低分子量肝素疗效强,且没有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也不增加出血的相对风险。

2.5硫酸镁硫酸镁溶液于患肢局部湿外敷,可促进水肿消退,减轻疼痛。一般浓度为50%,温度为30~50℃,若温度>50℃,会增加局部组织需氧量而加重缺氧;若温度<30℃,则刺激局部肌肉收缩,血管痉挛使疼痛加剧,还可增加血液黏稠度。

3小结

为了预防DVT,必须建立预防和筛查制度,对术后常规进行超声筛查及肢体的临床观察,而对预防方法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于疗效,同时还需考虑到出血等不良反应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监测困难。综上所述,只有重视骨科术后DVT的预防,采取预防用药和细致的筛查工作,才能减少DVT的发生。

被举报文档标题:骨科血栓防控药物的筛选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gkyxlw/60084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