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1篇

通讯作者:陈秀丽

【摘要】 目的 探讨专科化管理对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影响。方法 手术室设立专科组,在手术设备、环境、人员相对固定的前提,选择50例采用传统方法随机抽取护士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对照组,选择50例采用专科护士配合的同种手术为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术中手术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专科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深化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护和护患关系。

【关键词】 专科化管理; 骨科手术; 深化; 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起,手术室实施专科化管理,设立专科护士组,根据手术种类分为4个专科组,其中设有骨科组,与传统管理方式进行比较,专科化管理进一步深化了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护和护患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份50例采用专科护士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对照组,其中脊柱结核24例,膝关节结核15例,髋关节置换5例,胫(腓)骨骨折6例。以2010年6月50例采用传统方式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实验组,其中脊柱结核25例,膝关节结核14例,髋关节置换4例,胫(腓)骨骨折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专科分组方法 手术室成立专科护士组,各专科护士组设组长1名,组员2~3名,专科组长不轮转,专科护士每半年轮转一次。

1.2.1 专科管理方法 管理框架实行三级管理,即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1]。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各专科组长座谈会,了解各专业存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组织一次各专业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定期征求专科主任、医生意见,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切实起到督导作用。

1.2.2 骨科组专科组长要求 (1)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2)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骨科专科知识,精通本专业理论和技能,经验丰富;(3)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担负本组疑难、复杂手术和新开展手术的配合工作,做到术前有准备,术后有小结;(4)负责骨科手术间的管理,做好骨科手术器械、仪器及特殊手术用物的管理,定期检查指导本组器械的清洗、保养及灭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严格管理好术中所用的人体植入物品,详细登记;(6)负责专科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学习业务知识、人文知识及心理知识,指导本组护士正确实施术前访视、术中关怀及术后回访工作;(7)经常听取医生评价和回访手术患者,征求患者和家属的意见,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手术配合技巧,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1.2.3 骨科专科组员要求 (1)服从组长管理,完成专科组常规工作任务;(2)协助专科组长参与新手术项目、疑难、复杂手术的开展;(3)掌握本专科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骨科常用的C-臂X机、电动止血器、高频电刀、电动床等,熟练掌握各种摆布;(4)虚心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专科理论和技能水平,熟悉手术医生的个人习惯与特殊要求,熟练完成手术配合。

1.3 观察指标 (1)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2)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3)平均每台手术时间;(4)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 <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比较

2.2 实验组较对照组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专科化管理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以往手术排班是管理者根据手术的大小、护士的年资随机安排,手术配合流动性大,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由于医生的习惯不同,易出现理解偏差而影响手术配合质量。实行专科分组后,医护相互固定,使护士强化掌握专科理论和技能,通过连续性专科手术配合,护士熟练掌握了手术配合路径,如安置、特殊用物的准备、手术配合注意事项等,使手术配合趋于规范化、程序化,减少了差错发生。熟记医生的习惯及特殊要求,掌握了手术配合技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医护配合熟练而默契,协调了医护关系,提高了医生满意度[2]。手术进行顺利,减少了因传递器械失误、设备使用不熟练、摆布不合适而浪费的时间,手术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专科化管理进一步深化了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内涵 多数患者术前怀有焦虑、不安心理,导致失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手术效果[3]。如果患者对手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就会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潜能予以应对,并尽力配合。专科护士通过专科组培训和连续性专科手术配合,具有更丰富的专科知识及人文知识,在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时,能够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用适当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并提出应对策略。

术中注重人文关怀,对清醒患者注意控制手术间的环境和声音,保护患者的隐私,不随意议论患者的病情,尤其是骨科器械的撞击声,经常给予患者解释和安慰。巡回护士关心体贴患者,经常出现在患者的视线范围内,使患者有心理依托感,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亲切询问患者感受,必要时握住患者的手,减轻患者紧张、恐惧感,使其心理得到稳定,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随访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感受,运用专科知识做术后指导。收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评价护理服务效果,针对问题加以改进。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康复指导贯穿手术患者护理的全过程,使患者感到手术室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深化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4]。

综上所述,手术室通过专科化管理,系统培养专科护士,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式变为主动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密切了医护和护患关系,提高了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毛晓萍,戴红霞.手术室专科护士组的设置与管理.护理杂志,2005,22 (8):83.

[2] 张剑芳.手术医生档案在手术室的应用与管理.护士进修杂志,2006,2(3):3.

[3] 谢倩,杨敏,陈莉,等.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811.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形成评价指标体系草案

本课题研究小组共5人,其中研究生导师1人,骨科护士长1人,骨科医生1人,研究生1人,统计学专家1人,其主要任务是编制咨询表、选择专家、对专家意见进行归纳和分析等。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5位骨科护理与医疗专家[年龄(46.2±4.1)岁,工作年限(26.8±4.4)年,职称均在副高级以上,领域涉及骨科临床护理、骨科护理管理、骨科医疗]采取开放式问卷访谈后,初步形成了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草案框架。

1.2德尔菲专家咨询

1.2.1专家选择的标准和数量课题组拟定的专家选择标准: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在三级甲等医院从事骨科护理、骨科医疗、护理管理工作10年以上,愿意接受函询并保证持续参加本研究。共选取了重庆、北京、浙江、江苏、四川、湖南、陕西21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5名专家参与研究,参与问卷咨询的专家均在骨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及医疗领域有丰富的经验,熟悉本专业的要求、现状及发展趋势。1.2.2专家咨询表的设计根据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草案,设计专家咨询表。包括以下7部分:第1部分为前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专家的重要性、问卷回寄时间、填写说明等;第2部分为专家的基本情况;第3部分为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项目内容界定参考,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76个三级指标;第4部分为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咨询表,是专家咨询表的主体,各级指标的重要性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很重要为5分,重要为4分,一般重要为3分,不重要为2分,很不重要为1分);第5部分为专家的判断依据与熟悉程度;第6部分为两两指标比较判断矩阵,各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比较;第7部分为专家的建议。1.2.3专家咨询的实施过程2015年3~8月由研究者当面或E-mail方式向专家发放并回收问卷,共进行了3轮咨询。在每轮咨询表收回之后,根据专家意见,删减、增加和修改条目并整理分析,其后再进行下一轮专家函询。对有疑问的条目采用电话询问专家或当面与专家咨询讨论予以确认。在各级指标确定后,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录入、整理,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各级指标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权重系数及协调系数,运用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集中程度、协调系数对专家函询的可靠性进行检验。

2结果

2.1专家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35名专家来自重庆、北京、浙江、江苏、四川、湖南、陕西的21所三级甲等医院,专家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及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情况

专家的积极性用函询表的回收率来表示,本研究共发出3轮函询,第1轮函询回收率为94.3%(发放35份,回收33份),第2轮回收率为97.0%(发放33份,回收32份),第3轮回收率为90.6%(发放32份,回收29份);共有15名专家(46.9%)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家的权威性用权威系数(Cr)表示,Cr一般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用熟悉程度系数(Cs)表示;二是专家对方案进行判断的依据,可以用判断系数(Ca)表示。这两项指标值的获得以专家自我评价为主。本研究中函询专家的Cs为0.794,Ca为0.872,计算出Cr为0.833,均大于0.700。专家咨询的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90、0.324、0.308,见表2。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来表示,见表3.2.3专家咨询的结果经过3轮专家函询后,最终建立起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72个的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

3讨论

3.1构建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专科护士最早由美国提出并实施,最初是由部分医院通过对护士进行短期培训,使之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9]。核心能力是指从事某项工作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自Prahalad等[10]提出后,于21世纪初才被应用于医院管理之中,并逐渐出现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研究的报道。我国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争取要在2015年前全国建立40个部级专科护理培训基地,并要求在各省建立省级专科护理培训基地,但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涉及的领域仅局限于ICU、急诊、血透、糖尿病等少数专科领域[11]。关于骨科护士的培训研究报道也较少,同时尚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的骨科护士评价指标体系[12-13]。本课题的实施是为护理管理者在培训、考核和评价骨科专科护士时,提供全面、客观、合理及可量化的依据和标准,同时促进了骨科护理朝着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

3.2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一项研究结果是否科学,主要看研究设计是否合理,研究方法选择是否正确。本研究以骨科护理理论指导原则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及对骨科医疗及护理专家进行深度交流后,形成了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草案,采用目前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中应用最广泛的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删减、增加和修改,再计算指标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减少了经验赋值的随意性。其研究设计合理,研究方法选择恰当,因此研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对参与咨询的专家资料及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1)本研究所遴选的专家来自全国7个不同地域的21所三级甲等医院,有一定地域广泛性。(2)专家工作的领域涉及骨科临床护理、骨科护理管理及医疗,且工作年限长、职称高,在对研究指标的判读是建立在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实践经验之上的,能从多角度、全面地把握指标体系的内容。(3)3轮问卷的回收率均在90.0%以上,在第1轮问卷中有12位专家对课题研究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在第2轮中有8位专家对课题研究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这充分说明专家对本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和关注程度。(4)专家的权威系数大于0.700,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的均数均大于3.500,标准差变化值较小,专家对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均大于0.250,说明专家对各级指标的意见集中,且协调程度好。本研究所建构的骨科专科指标评价体系具有很好的客观性和较高的可靠性。

3.3主要评价指标的分析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医学发展,高新技术时代的到来,骨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手术方法和器械日益更新,骨科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面对这一形势,骨科护理人员迫切需要提高和更新专科理论和护理技术,那么,如何适应骨科护理专业发展,是摆在每位骨科护士面前的紧迫问题,在此,谈谈骨科护士的继续教育。

做法:

1 强化骨科护士继续教育的意识:明确骨科护士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继续教育不仅是护理人员梯队建设的铺路石,也是提高护士应变能力的加油站,更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

2 制定骨科护士继续教育计划:对不同职称的护士进行不同难度和深度的专科理论和技能培训,熟练掌握骨科常用护理技术、骨科常用治疗技术及护理配合、骨科护理概论(如骨与关节的解剖与生理、骨折的基本知识、骨科病人的护理评估、常见症状及护理、营养护理、康复护理、常用药物护理等),逐步掌握专科各疾病护理。

2.1 定期进行业务学习:除了学习对常见病的护理外,还要对新业务、新技术进行专科护理讲课,借鉴他人的护理经验、掌握新的专科护理方法,并进行多次PPT讲课,使护士们了解新的理论和技术。

2.2 定期进行护理查房:通过对病人病史的熟悉及汇报,和病人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快速地提升了护士的床边综合能力,并且找出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加深护理人员对骨科常见护理问题的认识,更好地掌握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

2.3 组织疑难病例讨论:针对病人情况,由护士提出护理难点及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便于护士系统的学习该疾病的知识,更好地掌握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

3 做好知识的巩固:运用晨会提问的方式,对专科护理知识进行提问。一人回答,另外一人补充,最后由护士长全面点评。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4篇

做法:

1强化骨科护士继续教育的意识:明确骨科护士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继续教育不仅是护理人员梯队建设的铺路石,也是提高护士应变能力的加油站,更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

2制定骨科护士继续教育计划:对不同职称的护士进行不同难度和深度的专科理论和技能培训,熟练掌握骨科常用护理技术、骨科常用治疗技术及护理配合、骨科护理概论(如骨与关节的解剖与生理、骨折的基本知识、骨科病人的护理评估、常见症状及护理、营养护理、康复护理、常用药物护理等),逐步掌握专科各疾病护理。

2.1定期进行业务学习:除了学习对常见病的护理外,还要对新业务、新技术进行专科护理讲课,借鉴他人的护理经验、掌握新的专科护理方法,并进行多次PPT讲课,使护士们了解新的理论和技术。

2.2定期进行护理查房:通过对病人病史的熟悉及汇报,和病人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快速地提升了护士的床边综合能力,并且找出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加深护理人员对骨科常见护理问题的认识,更好地掌握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

2.3组织疑难病例讨论:针对病人情况,由护士提出护理难点及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便于护士系统的学习该疾病的知识,更好地掌握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

3做好知识的巩固:运用晨会提问的方式,对专科护理知识进行提问。一人回答,另外一人补充,最后由护士长全面点评。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5篇

1香港特别行政区医疗政策对专科护理发展的影响

香港的医疗采取双轨制度,既有公营也有私营,其中90%住院患者接受公营(即医管局)服务,医管局也承担了公共卫生服务。香港医疗服务呈三层架构:包括基层医疗、中层及第三层医疗(住院服务)和廷续医疗服务。而香港的医疗政策不会使市民因经济原因而得不到适当的医疗照顾。由于香港公营医疗服务占住院人数的90%,同时并兼顾了延续医疗,也代表了香港的专科护理不只扎根于医院,必须走出社区,跟进出院患者的持续照顾和提供基层护理照顾,落实“治未病”的理念。

2香港骨科护理专业发展的方向

面对医疗科学的急速发展,香港骨科医疗服务也紧随其后,乃至于服务文化也面对着不少的挑战。

2.1应付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随着社会趋向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医疗从医院走到社区,翻开了骨科医疗和护理的新篇章。

2.2确保医护服务素质及安全医疗科技日益发展,治疗趋多元化,迈向高新医疗技术的发展。国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有更高要求和期望,为骨科护理迎来新的挑战,骨科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时配合新科技医疗的临床护理需要,更须深入了解骨科相关专科的治疗和预防,为患者作出适当的护理和防预措施,以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合理需要。而这也推动了骨科护理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

2.3欠缺具骨科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随着教育制度的健全发展,不单选择的学科增多,在医疗护理行业内,各专科医护人员需求日渐加大,护士在专科的选择多了,造成了行业内外的竞争。要留住有足够骨科专科知识的护士,骨科专科培训与专科护士的职能发展是挽留人才的两个重要措施。

3骨科专科护理需要发展的因素

3.1患者服务方面骨科患者服务是需要由多个医护专业及专职人员(如理疗师、职业治疗师、社工人员等)组成的医疗团队分工合作,每日在临床照顾患者的骨科护士具有骨科专科知识和经验,顺理成章地成为患者的和团队工作的统筹者。骨科专科护士必须具有分析力、决断力、良好的沟通技巧与管理能力,以平衡医疗团队的工作,为患者实施合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加入骨科专科护理元素,加强患者和家属对治疗和护理流程的信心,和谐护患关系,强化治疗效益,减少纠纷。

3.2护理发展方面专科护理发展为骨科护士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让他们更有目标地追求自我发展,提升护士在骨科护理专业上的素养,与骨科医疗能同步发展,以保障患者由治疗至康复的过程。

3.3骨科专业护理发展的目标发展骨科护理很重要,确立发展目标更是首要:①完善患者骨科专科护理服务;②促进骨科护理专业培训,作为专科护理成长发展的基石;③激励护士增长自我价值;④为护士职业发展做好长远的计划配合临床需要;⑤以有意义的专科发展挽留人才;⑥利用专科与管理知识,加强临床护理领导能力,充分发挥专科护理绩效。

4帮助骨科专科护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现代学术和管理支持发展

4.1信息科技发展平台利用临床服务的信息科技的设置,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数据平台以更有效支持诊断、处方药物、影像、病案和护理文件处理等,与私营医疗机构设置共享信息平台,更有利于患者的医事服务和治疗。

4.2推动循证医疗以科学数据及临床科研成果为基础,从而确定治疗护理成效和患者安全为目标,制定指引规范护理行为,让专科护理能清淅、有效地按临床需要提供服务,保障患者护理效果。引入临床审计更确保执行效果,并可藉结果寻求改善。

4.3设立临床素质保证建立患者安全的护理文化,使护士都清楚以循证医学和护理、实证为本作为患者的治理方案,统一临床常规指引,依据医疗机构订立服务评审标准,建立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使骨科护理服务向与国际接轨方向迈进,确立处理医疗投诉及医患关系机制,减少护患矛盾,增加患者对专科护理的信心。

5以骨科护理专科培训加强人力资源发展

人才是医院的重要资产,通过高阶和各副专科的骨科专科护理培训,巩固专业服务意识,以多渠道与员工沟通,使员工紧跟医院的专科发展方向,确立医院文化,可促使人才留任。由一个权威和具声誉的机构如专科学院、医管局等承办专科护理培训和考核,令社会和专业人士接受这统一和具水平的培训课程。

6香港骨科专科护理培训现状

6.1骨科专科护理培训的目标与专业发展是相互配合的:①提供更深更广的骨科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以配合日新月异的临床医疗和患者治理的需求。②除科技外,培训更需加入人文、管理、社会等知识辅助临床需要。③培养具内涵的骨科护士:有成熟心智、阳光心灵、视病犹亲的关爱、积极求知、以良好沟通维持医护团队精神,从宏观多角度分析并接纳不同的治理方案。④让学员明白自己的定位、价值,令他们接受培训后随着知识与技术的增长,在临床工作更自信、有安全感,令人信服。

6.2骨科专科护理培训的内容我们以分阶课程提供不同程度的护士培训。见图2。

6.2.1初级骨科护理课程初进入骨科专业的护士,无论注册或登记护士都可学习初级骨科护理课程。内容为骨科的骨干知识和技术,让学员有基本学术知识支持临床工作。课程授课20小时,内容包括了基础的骨科护理知识和技巧。

6.2.2高级骨科护理课程这是让有志于骨科专科护理发展的护士参加,要求学员在骨科部门最少有三年工作经验,完成初级骨科护理课程、评核范围要求,学习前需已接受核心专科培训,且经部门经理推荐。理论课程课时超过88小时,课程结束后便进入6个星期临床培训,在认可的培训中心导师指导下完成。最后经考试,个案研究报告评核等合格才可以获得证书。课程包括较深入的一般骨科护理和手、足外科,脊椎、关节置换、创伤科,运动创伤和复健科等专科护理。让护士能吸纳多元性的骨科专科和安全的护理。

6.2.3其他深入及辅助的课程一些有关人文、社会、管理等都是重要的辅助学科。而骨科亚专科护理课程会是伴随骨科专业发展的重要培训方向。

7推动骨科专科护理发展新阶段——香港骨科护理学院

为持续倡导骨科护理专科进阶发展,香港骨科护理学院于2012年成立,目的是倡导骨科专科护理和临床实践进阶,制定专科标准、道德伦理,加强骨科护理专业诚信,为民众提供优质骨科护理照顾。与港内外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合作,专业交流,搭建信息平台,促进骨科护理科研和现代化发展。致力于骨科护士的持续专业培训,提高骨科专科护理的社会认可度。

8骨科专科培训与临床护理职能的发展

骨科专科培训与临床护理职能是相辅相成的。骨科专科培训为临床患者提供了更专业到位的护理知识。同样的,骨科专科护士的职称,使同事与患者可清晰地辩别护士所持的专业知识,患者更乐意接受骨科专科护士为他们服务。香港医管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立骨科专科护士、资深护师职位和2011年开始推行的顾问护师职位。更确立并完善了专科护理团队的架构,让护士在自选的专科内可选择在管理或临床学术护理方面的发展,也深化和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8.1骨科专科护士香港普通注册护士完成高级骨科护理培训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有基础管理培训,年终工作考核良好,经部门运作经理推荐便可在医管局中央护理部登记成为骨科专科护士。临床上他会为患者提供骨科专业护理,以临床路径模式执行个案护理,参与科研和实证为本的护理。

8.2骨科资深护师(护士长)属晋升职位,有5年或以上临床护理经验且最少具3年骨科临床护理经验,持护理或有关学科本科文凭,具骨科专科护士资历及管理学文凭,若有相关硕士文凭尤佳。骨科资深护师是骨科病房内护理小组的管理者和督导者,除了负责复杂的临床护理,同时也负责向下属护士提供专业护理意见和监督执行。资深的骨科护师也是骨科病房的主管,协助病房经理计划、执行并监察病房管理的工作战略,参与骨科护理标准、规章和临床路径的建立。在学术上其是临床护理科研的领导和施行者,是骨科专科培训课程的骨干导师。职能是骨科专业护理元素占70%,管理元素占30%。

8.3骨科病房经理骨科资深护师若有二年或以上的管理经验,即有资格申请晋升骨科病房经理空缺,这属于护理管理发展职位。主要职务是带领病房内各级人员结合骨科和其他协助的医疗团队合作,为所属患者提供安全的优质护理。负责为下属护士及员工进行骨科专科和各项在职培训、相关的考核和督导,制定病房年度工作目标,倡导并支持临床科研。负责病房内外的沟通事务,协助骨科部门运作经理计划和执行部门发展事务,也须协助骨科顾问护师做好有关骨科临床护理的执行与发展。在职能方面,骨科专业护理元素占30%,管理元素占70%。

8.4骨科部门运作经理骨科资深护师持护理或有关学科硕士文凭,有管理学文凭,具10年或以上骨科临床护理经验并有最少5年临床管理经验,可申请医管局内各医院的骨科部门运作经理职位。这也是护理管理发展职位,统管骨科部门内各单位的护理管理工作,与院方中央护理部一起负责骨科部门护理和相关人手的招聘、专科培训、考核等人事事务。协助骨科主管部门的发展策略与战略,联系部门内外支持专科及部门,落实及督导监察效果,目标是为骨科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与骨科顾问护师沟通合作以增进骨科专科教育和发展。

9骨科专科护理职能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患者服务的拓展,骨科护理专业除了在管理上发展外,骨科护理的专科发展更是急切。

9.1骨科顾问护师骨科顾问护师一职也于2011年开始推行。这是骨科资深护师晋升职位,骨科资深护师具护理硕士文凭及10年或以上骨科临床经验,并有管理文凭者可申请。业界期望骨科顾问护师可以为复杂的骨科患者提供跨专业的护理服务和意见,令患者无论身处任何专科都可得到系统性、整体性的护理(由入院至康复,含出院后的家居护理)。从而缩短住院周期。骨科患者护理从住院延伸至门诊,甚至社区的照顾。延伸护理可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入院率。于学术方面,骨科顾问护师负责领导骨科护理科研和临床应用发展,为骨科专业内各专科护理的培训划出框架。骨科顾问护师职位的确立使骨科临床护理架构更完整,护理团队内除了部门运作经理管理一部分外,骨科顾问护师分担了专科护理学术顾问、培训和发展。两者合作,各司其职,强化骨科护理和患者服务,令患者和医护团队更有信心。

9.2骨科护士门诊患者从住院至出院回家,不同的康复阶段按患者需要而有不同的护理。过去专科护理只限于住院,骨科护士门诊补充了患者出院后专科家居护理的空白,从身、心、社、灵多角度得到适时及适当的专科护理照顾。由骨科顾问护师带领骨科资深护师负责骨科护士门诊,除使患者得到整体护理外,适当的患者服务分工可降低医护团队的工作压力,更提升了护士的士气,加强他们对骨科专科护理发展的信心,直接留住人才。

10小结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PDCA循环;骨科;新护士;护理带教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15-0107-02

PDCA循环管理方法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是按计划(P)、执行或实施(D)、检查(C)和处理(A)的原理,进行具有大环扣小环、螺旋或上升循环特点的管理过程,是程序化、标准化的一种工作方法,是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1]。近年来,我院骨科依据PDCA系统原理,结合骨科专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制定出PDCA带教系统即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到新护士的临床带教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PDCA带教系统

1.1 计划阶段

1.1.1 制定教学计划 ①骨科的理论与操作技术专科性强,针对新护士已有一年的临床实习经验,通过入科时对基础知识的考核摸底、个人自我鉴定,了解每位新护士基础知识扎实程度。要求每位新护士每周必须对1周工作学习做书面总结,了解其学习情况、心理素质,有何需求可以解决、帮助。②根据骨科专科特点及护理教研室制定的在职培训管理制度中新护士培训管理要求,制定教学计划。第一阶段(第1~2周):熟悉骨科常见仪器及基本技能操作,了解本科室相关制度及要求。掌握骨科常用药物给药方法、常用剂量及不良反应、相关法律法规教育,结合本科室以往出现的护理差错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学习专科护理文书书写要求,提高新护士对护理工作中潜在法律问题的认识。第二阶段(第3~4周):掌握骨科疾病、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运用护理程序的有关理论为患者解决护理问题,按计划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第三阶段(第5周):组织学习科室应急预案、抢救程序的配合。第四阶段(第6周):进行阶段及理论考试。

1.1.2 合理安排带教 成立护士长领导下的带教小组,护士长全面管理,由总带教担任组长。安排5年以上骨干护士负责理论授课,最后考核;安排技术操作熟练的护师担任操作小教员和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工作满5年以上护士临床带教。最后由总带教根据学习内容结合临床进行理论与技能考核。

1.2 实施 ①熟悉病区环境、规章制度、物品设施、岗位职责。组长每周安排骨干护士授课3次,授课方式灵活多变,结合实际典型病例,讲解骨科护理技术如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断指(肢)再植术后护理观察。②操作小教员每周对新护士讲解专科技术、急救仪器操作方法,如下肢膝关节康复仪器使用。锻炼新护士动手能力,使其尽快掌握专科仪器使用及提高急救器材的操作应用。③各自带教老师严格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带与教中,认真示范、讲解各项技能操作,逐步掌握颅骨牵引、脊柱骨折患者翻身方法,现场示范,要求新护士亲自动手参与患者功能锻炼。参加每月组织护理教学查房,病种为当月住院患者疾病,以讲授和提问的方式巩固新护士的理论知识,使其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④每天利用交接班巡视病房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应急事件进行提问及分析,并制订护理措施,如断肢(指)再植术后患者出现动、静脉危象如何处理等。提高新护士快速反应能力、预见性处理和语言表达能力。⑤培养新护士爱岗敬业和慎独精神,帮助她们克服工作、学习、生活压力,要求遵守制度,尊重带教老师,用积极主动、热情、细致的工作态度服务于患者。学会把工作作为自我实现的方式,领导在与不在、多人上班与单独上班工作态度一致。同时也要求带教老师多关心、多与新护士沟通,做到人性化带教。⑥培养护生法律意识[2]。随着社会进步及人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指导新护士学习法律、法规,树立法律观念,认识到护理工作中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涉及到潜在的法律问题,因而必须有效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医院的正当权利,对患者、医院、自身三方负责。组织学习并掌握护理的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书写护理文书时要求他们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记录不及时、不全面、漏记、错记、补记都可能造成医疗纠纷。通过实际工作中法律意识的灌输,使新护士有了更严谨的工作态度。

1.3 检查 ①护士长或带教组长利用晨会、护理查房、床边交接班等时机对新护士进行提问,以教学计划中要求掌握的内容随机抽查、提问,检查新护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定时检查每位新护士学习笔记,了解其学习态度,促进其学习积极性。②每个阶段学习结束后,由组长根据每个阶段学习特点组织落实书面考核与技术操作考核,了解新护士专科知识掌握和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及操作技术熟练程度。每次考试结束后,及时将结果及存在不足反馈给每位带教老师,使其在以后的教学中能督促、帮助新护士改进。③由带教老师每周对新护士的操作能力、责任心及护患沟通、安全意识、性格特点等情况作出公正的评价,同时也征求新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工作安排、计划实施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不记名反馈,使教与学间相互检查评估,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4 处理 护士长将检查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每周1次的教学会议进行总结分析,对好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总结,纳入有关标准和规范后直接进入下一循环,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继续改进的有效措施,也进入下一循环。

2 讨论

2.1 提高带教老师带教能力 PDCA循环法中安排临床带教老师定期轮流讲课,可促进带教老师不断提高授课技巧和业务素质,进而促进带教老师的自我学习、不断拓展。而学生与老师的双向评价,使带教老师在带教中产生一种紧迫感,促使老师边教边学、不断进步,并能及时发现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使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认可,对临床护理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3]。

2.2 提高骨科新护士综合能力 PDCA理论应用于新护士带教工作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新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新护士主观能动性,使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融合贯通,对知识的掌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新护士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新护士在职业道德素质、法律意识方面明显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爱萍,陈国华,陈叶香. PDCA循环在供应室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105-106.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科实习的10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年龄19~22岁,平均(20.34±1.25)岁,其中95名大专生,9名本科生。根据带教方法的不同分为各52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护生的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即由带教老师负责讲解相关护理方法,护理注意事项等,包括骨科护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并对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即时讲解,实习结束后对护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带教实习时间为4周。观察组采用阶段式带教培训方法:根据4周的实习时间制定带教计划,第1周安排护生对骨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基础护理理论进行学习,并对护理实际操作进行初步了解;第2周需进一步安排学习骨科的护理知识,并对实际操作技能做到熟练的掌握;第3周运用护理程序,教师指导护生从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满足患者的需要,培养护生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4周教师与护生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护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或者相关操作难点进行详细的解答与指导,加深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相关护理技能的操作与应用[4]。带教实习时间为4周。

1.3观察指标

4周实习结束后,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骨科护理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表进行评价,每项评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掌握更好。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周实习结束后,经过考核,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的骨科护理理论知识评分分别为(96.32±2.14)分与(89.19±3.94)分,而护生操作技能评分分别为(93.59±4.20)分与(84.20±4.11)分,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生在踏入真正工作岗位前所进行的临床护理的实习作为重要的阶段,能为护生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实习阶段所采用的带教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护生的理论知识的运用,尤其是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均产生影响,从而对整个护理队伍的建设和质量产生影响[5-6]。在以往骨科护理教学中,对护生多采用经验式教学,没有系统的对护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养,不注重二者相结合的重要性,并且不注重与护生的沟通与交流,忽略了对护生独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阶段式带教方法能够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推进教学计划,加强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相结合,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交流,使护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激发了护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方便了护生的学习,使其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同时调动了护生间的互动性;带教老师也可以结合自身临床工作经验及临床病例对护生进行操作培训,根据护生的技能掌握以及护士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做到个性化培训[7-8]。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护生采用阶段式带教培训方法,在4周实习时间结束后,其骨科护理理论知识评分与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阶段式带教方法的优越性。总之,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生的护理理论与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护生更好的适应骨科护理工作。

作者:韩书环 马巧灵 李三华 单位: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赵泽艳,邹家柳.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44-145.

[2]程晓红.ICU专科护士护理带教模式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30(33):300.

[3]孙晓光.专业集中规范培训对骨科新护士综合能力的影响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297-298.

[4]孙雪婷,高洁,马语莲.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6):821-822.

[5]李克群,蒲静.阶段式带教入科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7):120.

[6]吴莉青,刘艳,孟杨,等.应用阶段递进式带教计划培训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教学效果[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890.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骨科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1优质护理内涵

"优质护理"是指在骨科护理服务的全部链条中,就软件方面而言,所有医护人员应该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就业务环节而言,应该加强基础性护理服务,同时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以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在此内涵中,"以患者为中心"是指所有医护人员应该时时刻刻为患者着想,从思想上到行动上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同时围绕患者所需,严格控制医疗成本,切实简化治疗服务流程。"优质护理"除了上述患者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外,新时期的优质护理服务还要充分考虑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需要,用充分的优质护理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主管满意程度。

2010年卫生部提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实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这给骨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骨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方法

2.1骨科护理人员统一思想 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讨论,提高认识,激发工作热情,统一思想。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加强基础护理,逐步改善护理服务,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如在调查中某院开展责任护士"五心六声六要"特色服务,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度对比如表1所示(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

2.2拓宽骨科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 可以通过派遣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修学习、开展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等等方式鼓励骨科护士学习优质护理理论及提高护理实践水平的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拓宽骨科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由于骨科患者情况特殊,进行康复训练难度较大,这更需要骨科护士为患者详细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且督促患者及时、定时进行康复训练。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和学习某些专科医院提供的健康教育护理经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床旁个性化指导,同时根据病情和恢复情况辅之以功能锻炼计划,协助患者进行患肢各肌肉关节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加快患者康复。

2.3建立护理责任制 在骨科护理中考虑到该种护理服务的特殊性,应该建立以护士长为主导的护理责任制,责任到人。同时应该在综合考虑各个护理科室的职责轻重、工作量大小和专业技术的要求等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富有弹性的护士队伍配备和调剂制度,严格杜绝目前普遍存在的医疗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在此基础上,应该加强对护士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视程度,不要以为护士只是辅助人员,可有可无,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士是和患者接触最多也了解最多的人,对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心理状态,甚至家庭状况等等有更为全面和实际的了解,所以护士应该是患者和主治医生之间信息的传递着,而且护士也应该为患者提供主治医生之外较为专业的狐狸和健康指导。鉴于此,必须加大对骨科护士队伍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骨科类医院医疗服务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2.3.1专业照顾 根据患者自理能力提供帮助,促进患者尽快恢复,之外提供心理支撑。

2.3.2协助治疗 执行医嘱并协助主治医生执行患者的诊疗计划,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的反应进行及时观察,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2.3.3健康指导 给患者提供的健康指导包括教导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疾病和并发症,饮食指导和康复指导等等。

2.3.4沟通协调 与主治医生、辅助检查等专业人员联络沟通,讨论有关患者的治疗、护理等问题。对于患者,护理应该是24h持续的不间断的服务,护士是联络与患者有关的一切医疗活动的协调者。

2.4改善医院配套设施 完善的医疗设备是医院提供救死扶伤所必须的,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脏起搏器、B超、X光机、CT机、核磁共振机、动态心电图机、纤维支气管镜、纤维胃镜、血球计数仪、电解质分析仪、尿十项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电子阴道镜、氦氖激光仪、颈椎康复牵引仪、电针机、医用推车5辆,30张病床等设备。

3结论

护理质量是保证医疗安全的根本,只有不断的改进护理流程、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才能有效的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个性化护理服务,才能把我们的"六心"服务渗透到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使我们的患者感受到我们在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明白我们优质服务的目的性。

参考文献: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9篇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整形门诊,内蒙古牙克石 022150

[摘要] 目的 探究骨科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情况,并对优质护理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方法 将该院骨科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按照其意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回顾性的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并对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前,骨科护士对优质护理的6项护理属性均仅达到62.4%的认知;开展优质护理之后,骨科护士对优质护理的6项护理属性均达到了97.87%的认知,优质护理实施前后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骨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骨科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情况,能够有效的提高顾骨科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http://

关键词 优质护理;认知情况;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R4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a)-0167-02

高效的护理质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护患纠纷,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1]。为了提高该院骨科护士的护理质量,2012年2月—2013年5月间对该院骨科护士的优质护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探究骨科在实施优质护理时的应用策略,总结骨科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项研究的起止时间是2012年2月—2013年5月。该院骨科护士共有32名,均为女性,年龄为20~36岁,平均年龄为(27.5±3.5)岁。该院骨科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为18~72岁,平均年龄为(38.5±6.5)岁;将这100例患者按照其意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0例。

1.2方法

对照组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骨科护理,观察组的5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首先在实施优质护理之前对该院骨科的32名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卫生部规定的优质护理的6项基本护理属性自制优质护理认知调查表,让骨科的这32名护士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每个优质护理的基本护理属性都采用5分制规则计分,分数越高,表明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程度越高。然后在骨科对观察组的5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之后再次对这32名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2]。

1.3护理认知的评判标准

由骨科的优质护理服务小组进行护理认知调查和考核,自制一份骨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和“护士护理认知情况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和护士的护理认知进行评价。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结果

2.1优质护理认知情况

实施优质护理前,骨科护士对优质护理的6项护理属性仅达到62.4%的认知;开展优质护理之后,骨科护士对优质护理的6项护理属性均达到了97.87%的认知,优质护理实施前后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优质护理前和优质护理后骨科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优质护理实施后,骨科护士对健康宣教、满足患者的需求、和谐的护患关系、专业的护理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优质的服务态度均得到明显的提高。

2.2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97.8%)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84.3%),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见表2。

3讨论

3.1优质护理的实施效果

该研究对骨科的32名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实施优质护理前对优质护理的认同度(62.4%)与实施优质护理之后对优质护理的认同度(97.87%)具有显著的差异。表明了骨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的改善骨科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骨科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度。参与本次试验的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采用优质护理的情况下,加快了病情康复的速度,降低了护理风险和护患之间的纠纷,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也得到显著的提高。该次优质护理认知情况研究结果与其他科室实施优质护理后的效果保持一致,达到了优质护理的基本目标。

在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能够深刻的领悟到优质护理的内涵,显著提升骨科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度,有利于和谐护患之间的关系,增强护患配合度,从而改善骨科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3]。

3.2优质护理的应用策略

医院可以对骨科护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和优质护理内涵的培训与宣教,组织骨科护士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护理文件的学习[4]。将护理工作细化,实施精细化的护理管理,创办培训班,对骨科护士人员的基础护理技能、专业护理技能以及基本的沟通技巧、应变能力和护理风险意识等进行培训[5]。

骨科要根据优质护理的6个基本护理属性构建新的优质护理工作制度,实施岗位职责,制定护理工作标准和骨科病房的标准管理制度。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病房的特点完善护理常规和基本的护理工作项目,启动护理紧急事件应急流程和风险预案,完善优质护理的护理工作流程,营造优质的护理工作环境和舒适的病区[6]。

医院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重新调配,实现护士的优化配置,并构建相关的护士准入机制[7]。在排班时可以实时弹性排班制度和轮班制度。并由管理人员调查患者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护士的护理技能进行床位的安排[8]。

http://

参考文献

[1]孙素兰,李素芹,王新,等.优质护理服务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12):12-13.

[2]焦静,吴欣娟,赵红,等.不同特征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差异比较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8(11):22-25.

[3]丛培丽.骨科特色护理小组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C]//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华护理学会,2010,12(2):3-5.

[4]陈慧,林少平,林小玉.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高龄手术患者中的实施[C]//“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华护理学会,2011,14(5):8-9.

[5]从光芬,凌艳.妇科住院病人对优质护理的认知调查[J].全科护理.2011,12(23):70-72.

[6]宋慧芳.住院患者对优质护理内涵认知的调查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4(8):17-19.

[7]郑亚华,张天华,周亚红,等.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12(3):2-3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骨科护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l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44-01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basics of orthopedic care,including care path、fixation techniques and brace impacts on the orthopedic care; The new trend and necessity of development of orthopedics.

【Key Word】orthopedic care; development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骨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也在发展与应用,从而使骨科的护理技术和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护理对象的转变,病人的需要增高,对我们骨科护理也是一种新的挑战。精密的内固定系统取代了传统的石膏外固定,同时可以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不但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大大方便了护理工作的完成。为了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适应骨科新技术的发展,骨科护理也在不断的发展,这是一种必然。

1骨科护理

1.1 临床护理路径的骨科护理中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简单的说,就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即对患有一定疾病的患者,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宣教、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作一个日程表。对何时做什么检查、治疗、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与说明记录。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减少护理进行文件记录的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护理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护理项目也不会被遗漏。临床护理路径是护士由被动护理转为主动护理,不再机械的执行医嘱,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已在骨科护理中得到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干骨折手术病人中得到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锁骨骨折手术病人中得到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内固定物取出术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1.2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与骨科护理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使骨折固定更加牢固,大大的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如某种骨折,以前通常是普通钢板固定外加石膏固定,要求护理在进行不同护理的同时还要注意石膏的护理与观察。现在由于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采用钢板内固定后,不需要石膏外固定,使护理工作由复杂变得简单,固定更加牢固,并且患者术后早期可以下床活动,减少了由于长时间卧床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有利于肢体的早日康复。然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在更多情况下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骨科护士在术前、术后的护理中更需要注意一些新的问题。

1.3 支具的发展对骨科康复护理的影响

支具治疗很早就已出现,有时是作为重要的保守治疗手段,大多数是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由于以前受支具材料及工艺的影响,支具治疗一直未受到关注。近年来,随着材料工艺的发展,支具治疗也越来越多。支具治疗使单纯的基础护理逐渐转向康复护理,对我们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手外科治疗中,桡神经损伤的患者,维持关节的功能性,使用手功能支具,不仅能防止患者出现垂腕、垂指畸形,同时可以锻炼患者手部的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的发生。因此,骨科护士不仅熟练掌握支具的作用,同时还要正确的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2骨科护理专业发展的新趋势

2.1 专科护士发展趋势

随着骨科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一部分护士必须对不同专科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在某一专科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和专长,能独立解决该专科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并指导其他护士工作,而成为该专科的临床护理专家。我院已分为关节、脊柱、手足、创伤等4个专业学科。医疗的细分化,必然会带来护理工作的细分化、专业化。骨科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引进,要掌握临床护理的最新发展,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就需要加大对骨科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

2.2 骨科学的发展迫切需要相适应的专科护理

老年病人逐渐增多,使老年骨科护理需求增加;疾病或病种的改变及非生物材料的应用所带来的护理需求增加;康复医学的发展将拓宽了专科护士的职能,使专科护理又面临新的挑战。因此,骨科学的发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专科护理。

2.3 临床护理路径与整体护理的整合趋势

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企业介入我们医疗市场,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使医疗费用逐渐走向按病种支付的方式,医院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还要降低医疗费用,这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整体护理的实施,使患者对护士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同时对医生的诊疗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将医疗护理工作一体化,才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最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临床路径是一种病种质量管理模式,并非所有的病例都合适,对于未纳入临床路径的患者也应提供整体化医疗护理,可借鉴临床路径的工作方法,为每例患者制定科学的治疗、护理方案,将整体护理融入整体化医疗服务中,促进整体护理的深化和发展,使临床路径和整体护理形成整体化医疗服务体系,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保健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明珍.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的应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0(6):2939.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11篇

42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41-01

随着医院优质化护理的全面实行,医院护理人员需求量不断增多,医院护理人员严重缺乏,因此,每年总会有大批新护士的增加,如何将这些新招收的护士培养为一名能够独立上岗的合格护士成为一个难题。骨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对护士要求更高,应急能力强,因此,如何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就显得尤其重要。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在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教育后,接受专业的护理规范化培训,其培训对象包括护理专业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及中专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

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素质、医德医风、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依学历层次不同分别为二年、三年、五年。现本人将骨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体会总结如下:

1重视入科介绍

在新护士到达科室时,应详细向她(他)们介绍病区的环境、病房的结构设施等,介绍科室专科疾病特点等。熟悉各班次的岗位职责和护理工作制度及各班流程,掌握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技术:如晨晚间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等。树立她(他)们的信心,为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2带教老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

一名合格护士的培养,其带教老师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带教老师应掌握护士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使新护士胜任护理工作。带教老师必须由工作能力强、业务能力强的资深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实行专人带教,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工作魅力感染新护士。

3组织新护士学习护理法律与安全知识,加强法律意识

组织新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专科护理中容易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使新护士在护理患者时能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言行,在工作中慎独修养。通过学习,使新护士掌握护理差错事故根本原因分析方法,掌握护理安全文化,将其融入每个护理操作规范中。

4重视新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

护患沟通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过程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来完成的,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利于消除护理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新护士必须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骨科患者多由外伤入院,面对骨头外露、鲜血直流的场面,护士要做好的不单单是患者的心理安抚,更重要的是家属的安抚工作,有效的与患者家属沟通,配合抢救工作的进行。

5培养新护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护士要参加本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和病历讨论。要求新护士掌握本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由护士长和带教老师随时提问和检查,予进行追踪考评。在护理实践中,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是复杂而多变的,有时患者病情或心理细微的变化恰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护士只有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及时发现这些变化,采取果断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带教老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可布置观察的内容,如患者出现的症状、体征、治疗效果、药物反应、思想动态、营养状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实施后的效果等,并指导如何观察,新护士必须收集以上资料,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实施并及时给予评价。

6强化专科理论知识和熟悉操作技巧

作为骨科的护士,要掌握骨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如石膏托固定的护理、牵引病人的护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等.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加强新护士理论的考核及护理操作的考核,新护士应每天做好自我总结。

临床带教已经成为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做好临床带教工作是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职责。今天的新护士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是我们未来的新鲜血液,关系护理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为护理队伍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壮大护理队伍。

参考文献

[1]李艾萍.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85.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 护理;地震伤员;资源管理 四川省汶川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有大批的伤员转运到后方医院进行救治。我院共救治了灾区伤员150人,其中骨科救治伤员69人。面对如此大批量伤员的救治,只有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利用和科学管理,才能及时有效地救治伤员,保证护理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收治的69例伤员中,男28例,女41例;年龄11~89岁,平均51.4岁;受伤至救出时间为伤后即刻至伤后70 h不等。其中多发伤33例,四肢骨折23例,脊柱骨折及截瘫5例,髋部损伤及骨盆骨折3例,肋骨骨折2例,皮肤挫裂伤2例,挤压伤1例。大部分伤员于1个月后伤愈出院,最后一位伤员于5个月后出院。 2 护理人员的配备 我科新病区腾出40张专用床位接收地震灾区伤员,主要是收治康复期的伤员。我科原有护士14人,护理部从其他科室抽调了护理骨干5人参与我科新病区伤员的临床救护11 d。临时组建的骨科病区也都从医院其它临床科室抽调了护士13人,护士长1人,配备好了一个护理团队。我科原有实习护生3人,护理部抽调了在其他科实习的护生2人固定在我科2周,协助完成伤员的基础护理。另外,还有3位志愿者实习护生在我科协助伤员的生活护理,共10 d。伤员入院后的前几天,都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惊恐、不安等。针对伤员的这些心理状况,护理部及时组织心理疏导护理小组共10人,及时对伤员进行心理疏导。 3 护理人员的培训 针对地震创伤主要以骨折、骨盆及胸部伤、脊柱骨折及截瘫、四肢神经伤、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多发伤等为主[23],伤后感染、截肢以及心理改变等情况,护理部和科室都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了多次相关专业的强化培训。培训方式主要为集中授课、各病区护士小讲课及针对具体病人进行个案查房三种。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骨科常见创伤病人的救护程序、创伤常见的救护技术、骨科常见创伤病人的护理方法、特发性伤口感染的护理及心理干预等。 4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根据病人入院时的数量、病区工作情况和病人病情的轻重等进行弹性排班。批量伤员入院时安排护士加班,除当天值班的2位护士外,临时按1∶1的护患比例安排护士加班,进行伤情检查、卫生处置、接收治疗或卧床休息,处置完毕后加班的护士才下班。根据病区工作情况调整上班护士,上午和下午的治疗、处置及手术等工作量较大,每天安排10位左右的护士上行政班,另有3位护士值中班,4位护士分别值上夜班和下夜班。根据病情轻重增减值班的护士,伤员病情危重时,增加值班的护士,必要时专人守护伤员。 5 护理人员的合理使用 临时设立护士长助理,协助护士长管理病区及对伤员治疗、护理质量把关,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次锻炼、施展抱负和个人才华的平台。护士长助理需具有较高专业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同时技术娴熟,能指导下级护士工作,且有较强的病情观察和判断能力。护理组长由经验比较丰富的高年资护士担当,组长应有能力指导下级护士或护生工作,作为病房管理核心成员、护理骨干,参与病房管理工作和伤员的管理。执行护士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力量,需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具备爱岗敬业精神,能够熟练掌握临床护理知识、常见护理操作及抢救技术。助理护士在护理组长或执行护士的指导下,完成伤员的各项基础护理,完成伤员入院、出院的健康教育,负责伤员的卫生处置。负责病区的环境整洁和探视陪护的管理,负责监督指导护理员的工作。 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流程管理;骨科;外来植入;器械管理

流程管理是以规范化构造卓越流程为核心,以提升组织业务绩效为根本目的的一种系统方法,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现如今随着临床骨科的快速发展,各种全新的手术模式以及手术层出不穷,医生在临床对患者进行治疗中,对各种手术器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手术室则是手术器械供应、监控管理以及系统中的重要环节[1-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未实行流程管理时,院内开展骨科手术共886例,其中150例关节置换术、167例脊柱内固定手术;180例髓内钉手术;212例创伤接骨板手术;115例关节镜手术;62例其他骨科手术。2012年9月~2013年9月实行流程管理后,开展骨科手术890例,其中152例关节置换术;156例脊椎内固定手术;162例创伤接骨板手术;155例髓内钉手术;153例关节镜手术;112例其他骨科手术。

1.2方法 我院对外来植入器械全部实行2类进行流程管理,分别为长期存放以及临时外送植入器械。对于长期存放的外来器械完全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中,所有骨科外来植入器械从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以及日常保养全部按照我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严格进行管理。对于临时外送器械则根据手术安排执行。手术室护士长提前1d通知器械公司,将所有器械送至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由专科护士进行核对之后,便将所有的器械送入消毒器中进行全面消毒,最后由专科护士进行灭菌使用。专科护士将对使用后的器械进行全面清点,并进行消毒处理,与器械公司人员进行核对,由器械公司人员收回。

骨科外来植入器械均采用条形码进行跟踪流程管理,清洗消毒灭菌之后都有完整的监测记录。若是出现了植入物,每次进行灭菌时都需要严格执行生物监测,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使用,对相关的各种信息进行存档和记录。从根本上保证骨科外来植入器械的质量以及患者的安全。

具体实施流程:院内开展了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的专科护士;将所有库存式植入器械全部存放于消毒供应中心,将院内所有库存式植入器械进行全面的维护、管理和保养。依据手术程序单的安排配套骨科器械,同时进行有效的灭菌处理,定期将库存植入器械进行清洗、上油和保养,从根本上保证器械质量。同时,对院内信息管理进行强化。制定一份内植入物清单签收单。由骨科专科护士与器械人员共同清点器械和假体数量,从根本上进一步保证器械的完好性以及准确性[3]。在骨科器械使用过程中,将手术室护士以及临床医生明确分工。院内的所有置入器械均全部经过院内领导以及设备科审核批准后才能使用。而手术室护士则需根据当天手术单以及术中所需要的器械通知公司产品。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科学的核对统计制度,使手术能够安全有序。

最后,流程管理中还强调强化消毒隔离意识,确保骨科假体、器械的质量。使用后以及送入的置入器械全部需在消毒供应中心中进行,同时由专科护士进行签售、检查和清点。使用后的所有器械需全部通过清洗机彻底清洗。患者若是使用后,对器械造成了一定污染,则应当通过清洗机将所使用的器械彻底清洗,最后通过高压气枪吹干。

1.3流程评价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

2 结果

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未实行流程管理时,共出现差错16例,其中6例器械部件缺漏;3例器械损坏未得到及时更换;4例器械出错导致手术延时;3例器械包物件不相符。2012年9月~2013年9月实行流程管理后,无1例出现差错。

3 讨论

骨科外来植入器械主要是指经销商提供给医院临时供患者使用的相关器械,其中包括创伤内固定器械、脊柱、安装工具以及人工关节等。现如今由于骨科植入器械价格昂贵、更新也相对较快,它在普通器械基础上添加了专项操作器械,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种产物。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一套器械往往会同时供给于2家医院使用。这就加大了骨科外来植入器械中潜在的风险,同时也给手术室的器械管理造成了较多的困难,成为了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4]。

对于器械公司而言,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通常不会采用专业的清洗方式,时常为人工手洗,严重缺少专业的洗涤设备,对于那些应当拆卸清洗的设备没有拆卸清洗,从而出现了血液沉积,这就直接影响了器械的保养以及洗涤效果,更无法保证骨科植入器械的灭菌质量,加大了医疗隐患。置入器械中的血液残留会对灭菌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有不少文献均表明,对接触血液的植入器械进行抽查,其血液残留的阳性率为40%,HBSAG阳性率为3.1%,即便是经过1w期灭菌的染毒材料,依然能够检测出器械上的丙肝病毒。正因如此,保证器械灭菌质量的关键就是把好清洗、消毒关[5]。

在骨科外来植入器械管理中运用流程管理,能够保证术后器械清洗质量的专业化,同时也是消毒供应中心以及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点。库存式植入器械全部由专科护士统一进行管理,病情定期进行保养,器损坏率大大降低,防止器械公司出现错送和漏送情况。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实行流程管理后,无1例出现差错。

由此可见,在骨科外来植入器械管理中运用流程管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安全、及时的医疗护理服务,进一步保证了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使器械以及植入物更加规范化,降低了医源性院内感染和患者的生命安全[6]。

参考文献:

[1]严彬,王晓宁.流程管理在骨科外来植入器械管理中的探讨[A].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1:146-151.

[2]严彬,王晓宁.流程管理在骨科外来植入器械管理中的探讨[A].中华护理学会.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中华护理学会,2011:146-148.

[3]李伟娟.骨科外来植入物的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6:121-122.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14篇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单纯骨折手术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认知功能正常;②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②肝肾功能损害;③心功能不全;④非甾体类镇痛药使用禁忌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8例,其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6±10.2)岁;骨折类型:四肢骨折45例,锁骨骨折20例,脊柱骨折13例。对照组62例,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5.8±10.5)岁;骨折类型:四肢骨折38例,锁骨骨折15例,脊柱骨折9例。两组患者两组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患者主诉疼痛,医师根据经验给予疼痛药,护士的职责是按时执行医嘱,对病人施主观疼痛评估、教育。

1.2.2观察组

采用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成立骨科疼痛专科护理小组、制定无痛病房护理管理制定及制定疼痛护理路径等。①成立骨科疼痛专科护理小组。设置疼痛护理专业架构:骨科专科护士-护理组长-责任护士,明确护理小组在无痛病房中的职责与作用,参与、监督、执行镇痛方案。选择骨科高年资、理论和责任心较强的10名护士成立疼痛护理小组,组长由经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培养的骨科专科护士担任,专科护士与麻醉师共同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疼痛及药物知识培训及考核,规范疼痛专科护理程序,引进推广疼痛护理评估工具,对患者实行疼痛护理,进行疼痛专科护理查房、个案讨论,进行阶段总结与反馈。小组成员与医生共同设计疼痛评估、处理流程、镇痛目标,健康教育流程、宣教册子、疼痛护理路径表;引进疼痛专科护理记录单,制定患者疼痛认知、疼痛满意度问卷表、护士对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表,制作疼痛评估尺。②制定无痛病房护理管理制度。成立以骨科专科护理小组为基础、外科医生、麻醉师、共同组成疼痛管理小组,麻醉医根据手术患者自愿选择PCA疼痛管理,外科医师制订个体化、多模式、分阶梯镇痛治疗方案,疼痛专科护理小组按照疼痛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疼痛认知教育、疼痛评估、疼痛记录、提供心理疏导、实施镇痛方案、评价镇痛效果等。③制定疼痛护理路径。疼痛专科护理小组按照入院第1天、第2天至手术前一天、手术当天至出院前一天、出院当天5个时间段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入院第1天由接诊护士采用语言沟通、书面文字对患者首次疼痛教育、评估并记录,发放疼痛知识宣教册子。第2天至出院前一日:由责任护士多次、组长强化疼痛教育、评估、记录,护士监督实施镇痛方案,观察患者有无按时服药,有无达到镇痛目标,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是否需要调整镇痛方案等;疼痛护理中强调疼痛教育、评估的重要性,施行责任护士、护理组长、专科护士的疼痛三级护理管理。

1.3观察指标

1.3.1疼痛评分

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ratingscale,NRS)进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估,分数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不能忍受的剧烈疼痛。

1.3.2睡眠时间

向患者发放睡眠时间表,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完成,准确记录患者术后每天睡眠总时间。

1.3.3患者满意度

出院前,向患者发放自制《住院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100分,总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分≤总分<95分为满意,总分<8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3.4疼痛知识考核

采用Ferrell制订的调查问卷,对无痛病房护理管理前后护士进行疼痛相关知识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疼痛评估、一般知识、药物镇痛、综合应用等,总分为33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护士疼痛护理能力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评分

观察组手术当日、术后1d、术后2d、术后3d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6,P<0.05)。

2.2睡眠时间

观察组手术当日、术后1d、术后2d、术后3d的睡眠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19,P<0.05)。

3讨论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15篇

本次调查显示骨科专科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条目均分均高于目前国内使用同一工具调查的结果(杨如美[3]报道分别为4.25、3.99、4.56分;赵梦遐[4]等报道分别为3.95、3.40、4.51分)。提示骨科专科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在护士人群中得分较高,说明他们有能力成为临床高级护理实践者。从条目均分可见循证实践态度在3个维度中得分最高,说明专科护士对循证护理持积极态度,并能认识到循证护理是专业实践的基础。循证护理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观念或理念,它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在作出临床判断时,学会查询研究证据、评价科研证据、利用科研证据,同时将所得到的科研证据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结合,做出有效的、科学的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5]。因此,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开展循证护理,才能真正深化专科护理内涵,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次调查显示经过培训的骨科专科护士在循证实践中已经具有强烈的意识,为循证护理的实践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骨科专科护士的循证实践知识与行为仍需加强

循证实践知识是循证过程中的重要方法,本次调查显示骨科专科护士的循证知识技能中得分较高条目为“与同事分享新的想法和信息的能力”、“向同事宣传有关护理的新观点”。这可能与专科护士在本领域的专科护理地位较高有关,他们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专业实践能力和较强的专业影响力。虽然专科护士作为专业的领导者,能促进临床护士进行循证护理实践,但必须提高自己的循证实践技能[6]。本调查中循证知识技能得分较低条目为“科研能力”、“对证据(文献)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检索信息和证据的能力”等。而这些知识技能却是实现循证护理实践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基础能力。专科护士只有具有将临床工作中发现的护理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的能力,才能进行针对性的证据检索;专科护士只有具有对文献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才能对证据进行科学地综合与应用。高级护理实践者如果缺乏循证技能,应将提高技能的计划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内容之一[1,6]。因此,专科护士需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丰富自己的循证知识,提高循证实践技能,推动循证实践发展,促进临床护理的发展。护理管理者应该为专科护士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鼓励和促进他们开展相应的循证实践,以推动循证护理发展。

骨科专科护士应立足于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