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学校学科建设研究论文(共7篇)范文

学校学科建设研究论文(共7篇)范文

时间:2022-06-22 02:37:11

学校学科建设研究论文(共7篇)

第一篇: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

1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学科队伍大学的一项基础工程就是学科建设,大学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开展学科建设,例如提高人才素质、投入较多的经费、改善科研水平等。稳定的研究方向、优秀的学术带头人、深厚的学术底蕴、结构合理科研队伍是学科建设的重点。按照科学创造的一般原理,高学历的中级职称人员是科研的成长发展高峰期,但从以中国前九所(C9)重点大学为例对体育师资队伍研究[1]发现:大学体育学科队伍存在教授平均年龄偏高、硕士和博士高学历者偏少、职称结构不合理等不足。其中清华大学体育师资学历层级整体较高外,其他大学存在偏低现象;北京大学的讲师助教职称者过少。我国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面临着国家任务的多元化,大学体育教师队伍同样也被赋予了多元目标和多重使命,对于体育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也面临这些困扰,在职务职称晋级上被要求成为多面手,在实际工作中深感力不从心或举步维艰。

1.2科学研究随着国家对学科专业设置的松绑,重点大学可自主设立学科和专业,传统意义上的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职能划分格局发生转变,综合大学积极参与体育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相对而言,综合型大学体育学科有其学科交叉和学科集成优势,从中国知网、国家社科规划办、教育部等网站查询可知:大学体育学科研究、课题立项、体育研究基地呈上升趋势,但从涉及领域来看,综合性大学的体育科学研究偏向教学和人文,在竞技体育和人体科学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另外综合性大学有进行体育研究的深广背景和强大学科群支持,但实际表现不尽人意:一是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合作不够,与院系行政壁垒有关;二是没有构成顶级学科团队,难以形成体育学科优势;三是学科组织缺乏开放性,过于追求学科属性和学术性,脱离产业发展和社会需要,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1.3人才培养大学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化人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与韩国日本等国家青少年的体质比较发现,中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大学生参与体育热情、大学校园体育锻炼氛围、体育人口数量和比例均不容乐观,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体育科研有待加强。人才培养层次、学科结构是评定一所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诸多大学追求学科建设大而全,大学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日益攀升,为体育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出现一些问题:硕士点博士点建设跟风冒进,存在学科方向趋同单一;培养目标定位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招生强调外语弱化专业水平,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专业方向设置过于笼统,实用性与针对性不强;课程设置僵化,比例失衡,自由度不足;科研能力不强,科技产出量不够。

1.4科研条件教学工作过于繁重、科研设备条件不足是影响我国大学体育科研的两个主要因素,从大学体育科研论文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看出,大学体育缺乏高精尖的科研设备条件。[5]科研条件和环境关系着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力度和成就,大学内部学术竞争激烈,由于体育学科队伍能力、学科带头人影响力、学科发展机遇把握等原因,大学体育硬软件建设和学科条件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有的大学体育科研方向过于专注于体育院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借鉴,热衷于跟踪和模仿,缺乏自身特色。对于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缺乏“何以如此”反思性研究,缺乏“应该如何”战略性研究,缺乏“怎样如何”战术性研究。

2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关系思辨

2.1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实现对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功能的保障,大学制度建设的合理与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教育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教育改革的任务既涉及宏观的公共高等教育制度,也涉及微观的大学内部制度,既包括正式的成文的制度,也包括组织行为和个体行为,其中包括大学体育组织管理和大学生体育行为。体育强国的判断标准,不是看奖牌榜上有几面金牌,而是看整体国民的普遍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水平,大学生是庞大的国民群体,体育强国的实现不无与大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学科发展相关,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国民素质。随着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紧迫需要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法律、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大学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体育学科建设与其他体育工作的关系,在体育学科专业设置上进行SWOT分析;执行严格的大学体育制度规范管理;在体育学术队伍、研究平台、资金投入上进行资源优化整合,在保证大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体育学科。

2.2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与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目标融合大学、学术、政府和市场四力制衡是大学张扬现代性的制度诉求。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管制型大学制度曾经起到保护大学、稳定社会的历史性作用,但同时也压制了其现代性力量的成长。大学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当前的制度需求、制度供给、环境与文化因素、制度变革力量等方面各种积极因素的成长,大学体育学科建设需要相关制度的保障,大学体育作为大学教育的构成部分,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必然涉及大学体育制度的内容。大学体育学科建设涉及大学体育内外部关系,包括三个层次的关系,即大学体育学科建设与政府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大学体育发展与体育学术发展的关系、大学体育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关系,这也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对以上关系的妥善处理必然会影响现代大学体育制度改革与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目标融合和实现。

2.3大学体育学科发展与现代大学功能实现的统一大学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训练竞赛、周边社区体育参与等无不是群体社会活动,在这种体育环境中通过师生合作、队友合作、同学合作、群众合作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和集体协作意识,传承体育文化理念,传播公平、公正、和平、竞争的社会价值观,围绕大学体育价值、功能、手段、方法等相关研究所构成的大学体育学科内容和方向,无不与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相关。加强大学体育相关问题研究,促进大学体育学科发展,正是实现现代大学功能的有效途径和合理方式。

3现代大学制度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3.1转变大学体育发展方式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大学体育的价值目标,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作为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分支目标,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大学的智囊团、思想库作用,转变大学体育自身发展的定位和发展方式,认真分析学校特点和所处地域经济发展和教育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本校的教育资源、学术资源、学术优势,突显体育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从多元化、复合型的体育人才需求出发,形成稳定的研究前沿,构建体育学科突破点和创新点,树立本校体育科研特色。设计切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体育人才培养目标,避免低层次重复培养,节约人才培养成本,合理配置和优化教育资源,使体育学科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凸显。

3.2优化体育学科建设目标结合大学实际,坚持特色,发扬优势,突出创新,设立切实的体育学科建设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坚持特色,发扬传统优势。一个学校的特色是一个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办出特色是办学质量的集中表现与标志。所以,在制定体育学科建设的目标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体育学科特色,发扬传统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去抢占学科的制高点。第二,突出创新,走自己的路。科学认识创新发展的三部曲:以学习和吸收为主的模仿创新;局部突破的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为主,直至超越别人。

3.3改革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大学体育的组织管理应以体育科研为主导、体育教学为核心、体育竞赛为引导,设立教授会、竞赛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为体育工作的集体决策机构,建立以院长或系主任、健身中心主任、竞赛部部长等为首的行政体系,执行上级的指示和教授会的决策,建立中介评价、纪检审计监督的评价监督机制,减少行政的官僚色彩和权力寻租现象,增强大学体育氛围和增加创新活力。克服学科间的行政壁垒、学术组织的分散化、学科和科研组织的封闭性三个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大学体育管理规章制度和体育工作运行机制流程,进一步健全体育教师、教练员的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大学生运动员管理制度、体育学术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和具体实施这些管理制度,提高大学体育教学、体育竞赛、体育科研、课外体育活动等工作质量和效率。

3.4改善学科队伍结构要积极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师资培训制度,争取大学体育学科进入学校急需发展但现在又薄弱甚至短缺的学科行列,加大投入力度。采用公开选拔、择优招聘、送出培训、引进优贤等方式,引进适合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的博士学位、高级职称、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建立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充实大学体育科研教师队伍,改善优化学科队伍结构。要继续选聘具有较深专业功底和丰富教学科研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高质量师资队伍。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分类发展改革,建立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等不同教师类型评价机制,不同类型人才采用不同标准、不同政策,实行师资队伍的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类薪酬、分类管理和分类发展,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积极性。

3.5转换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要合理定位体育学科发展目标,发挥交叉学科优势,引导、促进、加强体育相关的新兴学科建设,体现本校体育科研特色;充分利用综合大学自主设置招生专业的政策,创设各种跨学科的创新型研究方向,结合本校实际培养高层次综合性体育专业人才;大学体育课程设置要多元化,与时俱进,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不能固守传统项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多层面,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种类,加强体育卫生保健理论知识的比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参与、锻炼实践的热情和习惯,改革大学体育校内校际竞赛模式,营造大学体育氛围,培养体质好、基础厚、出口宽、社会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4结论与建议

(1)受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出现的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的影响,大学体育学科建设也存在体育人才培养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宽;体育研究方向狭窄和整体效益低下等。科研力量相对分散乃至个体化,大项目、高水平研究的实力、学科的总体优势薄弱。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必须对一段时期内大学体育发展进行总结和反思,必须在一定思想观念指导下开拓创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无疑是其改革和发展的制度契机。(2)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举足轻重,大学体育学科建设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之间存在利益趋同、目标融合、功能统一等关系特征,在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把握好两者关系理性思考大学体育学科发展战略是迎合时代需求。(3)为使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走上持续、科学发展轨道,转变大学体育发展方式、优化体育学科建设目标、改革学术组织形式、改善学科队伍结构、转换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大学制度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战略抉择,是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孙麒麟田祖国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

第二篇:农业院校学科建设与对策

一、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特点

农业院校以研究农业科学为核心,农业科学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还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重要科技支撑和物质保障,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是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要支撑,做好农业科学发展建设与规划,对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有重大意义。紧密结合地方资源优势:由于地方资源、地理条件等差异,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如南方的农业院校有“茶学、养蚕学、橡胶学”等特色学科,北方则在“玉米、大豆、水稻、麦”等主要农作物优势高产等形成特色,将学术沉淀、教学资源与地方资源与特色、农村发展途径更好地结合,为学科提供科学的建设理念。打造特色优势学科:过去农业院校为了抢夺生源,新增了一些非农学科,追求数量,但资源配置有限,产生了与纯农学科、传统学科、优势学科争夺资源的问题,使原有的优势特色不明显、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近些年,农业院校也分认识到学科建设要优而精,要依托自身办学历史,调整布局、整合资源,改造传统学科,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发展。突出服务地方产业需求:农业科学作为研究应用型,科学研究技术链与地方产业的生产链必须有机良性结合,以产业发展所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来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农业产业区域的需求来调整、优化学科方向和布局,按照“立足地方、打造优势、重点投入、突出建设”的思路,确定学科方向,使得服务产业能力更强。

二、农业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中央连续十年将一号文件都是“三农”,以及每年都要召开专门的农村工作会议,重点研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这就为发展农业科学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粮食供应等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农业院校学科建设有着重要战略意义。加强农业科学研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需求。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三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科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仍不能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急切需求,没有农业科技的进步,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科学是提升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当前农业科技的竞争,直接体现的是农业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我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要超前部署前沿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做好农业科学是实施国家相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经过15年的努力,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这些充分说明了发展农业科学的重要意义。

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学科建设是学校实现基本功能的核心力量,学科成果是为了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两者必须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但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协调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学科建设及规划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需求相脱离。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科建设与规划缺乏实际,如没有科学分析本地区有哪些资源优势、地方产业需要哪些技术、当地“三农”需要什么发展,只是一味地与其他类学校争夺生源,扩张学科点,新建热门专业,忽视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淡忘了地方的实际与需求,最终使得资源浪费、人才业不精,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地方政府对农业学科投入不足。农业学科在国家学科分类上属于艰苦专业,需要国家、地方大量投入。而实际上现在更多的地方政府愿意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其他类院校投入,提高对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农业院校的联合积极性不高,同时地方经济实力的差异,致使农业院校资金短缺,学科发展缓慢。

(三)农业院校学科服务地方的“互动”机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大部分农业院校在为地方服务还处在非直接层面或者没有广泛实施,只侧重教学、科研等为中心,忽视了社会服务,从而导致科学研究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农业院校学科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对策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吉林省唯一一所高等农业学府,始终按照“学科群对接产业链、优势特色学科对接区域资源”的思路,使学科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现有的14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7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均集中在种植业生产、农畜产品加工和长白山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优势与特色,建成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创新的学科体系,充分对接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主导产业。

(一)调整学科布局,对接区域产业.树立“质量观、特色观”,依托传统学科向农业产前、产后拓展延伸,构建与农村产业调整相适应的学科群。把学科研究方向农业生产链条的前后双向延伸,把专业结构向农村社会横向展开,扩大为面向整个农村社会大空间。

(二)强化学科队伍,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仅“十一五”期间,对博士、留学归国人员、35岁以下副教授建立了科研启动基金。扩大外出交流,有60%的学科成员赴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学习深造,接受海外留学归国人员23人;现已成了以院士、长江学者为核心,国家百千万人才、省级学科领军教授、省拔尖人才等为骨干的“领军人物引领学科创新团队,学科创新团队形成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对接经济产业”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服务队伍。

(三)加强平台建设,研发高水平科研成果。迄今构建了高产优质粮食作物良种繁育与栽培技术创新平台、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精品畜牧业生产技术创新平台、教育部食药用菌工程中心、教育部生物反应器工程中心、国家发改委小麦工程中心等部级、省级各类创新平台35个,并通过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董事会机制,实现学科融合、交叉,创新研发出新科技成果涵盖国家四大科技奖。

(四)扎实深入实践,创新服务模式。以学科为依托,以示范区、专家大院、企业等为载体,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与学科建设相互反哺的新型科技服务之路。现已构建了东部长白山区可持续立体开发、中部农区作物高产与农业机械化、西部风沙盐碱地生态建设、城郊设施园艺与绿色食品产业化、城乡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五种不同生态区域的技术服务模式,国务院原总理、原副总理回良玉在视察我校示范区时给予了肯定;承担各级农民培训等项目60项,创立了校县、校企合作的模式。

(五)加强学术交流合作,提高学术影响。近五年承办的世界鹿业大会、首届东北亚农业与农村发展国际论坛、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第8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全国食品生物制造及功能性食品资源开发论坛等30多次大型学术会议。积极承担了“一村一名大学生”“万名村干部”培养、培训项目。建立了国家农业部全国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吉林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实践培训基地、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培训基地等三大培训基地;承办国家援外国际培训班,承担国家援助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通过上述工作,拓宽了学术交流渠道,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声誉。

五、结语

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质量与水平的主要标志,地方经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技术的需求,又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建设指南、发展目标。农业高校要想把学科建设做好,就要实现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互惠共赢,笔者结合吉林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认为应该努力抓好以下关键问题:

(一)转变学科建设观念,传承办学优势,打造优势特色学科,提升学科实力。新时期高校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学科优势与特色的竞争。特色优势是学科建设的生命,是“你无我有,你有我强,你强我更强”的概念。高校的学科建设现在必须进行“精品建设”,不要“大而全”,而是“少而精”,要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集中资源,努力打造优势特色,不断附于新的内涵,提升整体学科实力。

(二)以学科群对接产业链为主线,找好切入点,实现学科与产业的良好结合。作为地方农业院校,学科建设要以地方产业需求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三农”需求为动力,树立为“三农”建设、现代农业体系构建服务的意识,立足与地方资源与产业资源,布局学科发展、优化学科结构,着力在现代农业体系技术和产业链上实现有效的结合,更好地为产业和区域发展服务。

(三)以科研项目与科研平台为载体,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在创新服务途径中实现学科建设的功能。农业院校的学科要以科研项目、科研平台为载体,依托人才、技术的优势,与地方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将成果直接应用于产业一线,使学科建设的成果能在短时间在服务中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的目的。

(四)加强学科管理机制建设,提高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水平。学科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所有资源的整体合作。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的管理机制、明确责权利,建立良好的服务保障机制、决策发展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投入分配机制、考核激励机制。

作者:齐锰刘文丛王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第三篇: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

1贵州省省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的特征

贵州省现有省直属本科高校九所,其重点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及机制运行情况呈现以下特征。

1.1重点学科建设的领导及日常管理机构设置日益专职化,人员配备逐步加强各主要高校都成立了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最高指导机构,如: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或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对全校学科建设大事有最终决定权,二级院系也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主要来自学校学术委员会专家。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日常管理,省属高校近年来逐渐转移到由研究生院(处)下设的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有的学校还将“学科办”定为副处级单位,由一名研究生院副院长专职管理学科建设工作,工作人员达4~5人。

1.2省属各高校在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注重管理机制创新在建设周期内,各高校会与重点学科签订建设计划合同,验收时以合同为依据进行。有高校借鉴“211工程”关于学科建设的立项管理模式,要求各重点学科在制定学科项目指标时分“人才引进与培养”、“平台建设”、“学术交流”、“文献资料”、“学术著作出版”等内容向学校提出建设经费申请,并对经费使用计划作详细说明,在经过项目负责人、二级学院负责人、学科办和学校主管领导等分别审核后最终确定。通过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确立重点学科建设周期内的量化指标任务,实行管理的目标引导与考核评估机制,建立信息传输与处理机制、绩效追踪机制、专项经费投入和审计机制等。以重点学科建设运行机制创新作为抓手,配套推动学科内部人才引进、培养与流动新机制,学科成员收入分配新机制,以及“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新模式等,推动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1.3省属各高校已遴选确定各级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各高校普遍制定了“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选拔培养办法”及相应的考核办法,确定岗位申报条件、工作任务和要求、培养考核措施,实行定期考核、竞争淘汰、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选拔出相应学科岗位成员后,要求其与学校签订“任务书”,规定任职期间要完成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工作量;任职期期满,学校按所签订的“任务书”逐项进行检查和考核,考核结果与岗位津贴发放挂钩。在对重点学科进行周期验收过程中,同时对学科和学科成员(含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两项内容进行考核,以学科方向单位进行科研成果认定,实行科研积分考核制。负责此项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是人事处、学科办。

1.4省属各高校注意发挥二级学院(部、系)对所属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职责在重点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遴选工作中,采取“个人自评-二级院系初审推荐-学校学术委员会评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及校长审定”的方式。在对重点学科成员的考核管理中,要求二级学院设立考核小组,负责本学院的考核工作(先进行初审并给出评价意见),学校考核领导小组最后确定考核等次。对学科带头人的年度检查和任期考核由学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专家进行,对学术骨干的年度检查和任期考核由二级院系负责,但要将考核情况报学科建设办公室复审。二级学院(部、系)只有在发展较成熟、自律性较强的情况下,才能在重点学科建设的分级管理中发挥较好作用。同时,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还得到人事、计财、科研、教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配合。

2贵州省省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评价与反思

纵向来看,贵州省省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在现有管理体制机制下取得较大成效。近3年,各高校重点学科凭借已具备的良好基础、行政力量支持及持续的人才引进、资金投入和自身不断努力,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如:新增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建设一批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构建起“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三个层次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且重点学科涵盖范围不断从传统优势学科向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扩展。重点学科建设还推动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省属高校新增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新增的研究生招生计划等均依赖重点学科的支撑,在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发挥主导作用。高校依托特色重点学科,建设诸如“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级精品课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涌现一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创新群体。各级重点学科也成为高校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的主体。但横向看,特别是与东、中部兄弟省份比较,贵州省省属高校在重点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方面仍存在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发挥不够。作为学校学科建设最高领导机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理应在学科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工作中发挥咨询、指导和决策功能,其组成人员应是学校一流的学科专家和主要领导及关键职能部门负责人。省属高校在充分发挥这个专家、智库组织的指导作用方面有待加强,其规范的例行工作制度有待建立。第二,学科建设办公室要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日常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地方高校要能真正有效开展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必须有专职的管理单位,并有职权做好长远规划、顶层设计、日常管理等环节,逐步形成系统与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制度,完善学科建设管理网站、学科建设文件资料及档案,克服管理弱化、急功近利等情况。第三,重点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若干技术层面问题有待加强。要加强对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的定期评估,就要求加强对各类评估技术的学习与研究,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较为周全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确定科学合理的评审方式,选择权威的专家组等。同时,重点学科建设是系统工程,涉及到高校财务、人事、科研、教务等部门,需要强有力的行政力量推动和专门机构协调,才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执行力,这就涉及到管理科学与技术问题。必须建立系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二级院系、学科带头人及相关职能部门等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切实履行各自职责,保持工作主动性和激情。目前,贵州省省属高校在这些问题上还处于较为初级的探索阶段。总的看,贵州省省属高校在重点学科建设管理过程中,工作目标较明确,重视对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和考核工作,对各级重点学科有周期性的专项建设经费支持并执行周期验收等制度,有省级层面的重点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有专门机构负责国家重点学科、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的全面管理。但反思二十年来的重点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为提高省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继续抓好以下工作:首先,要成立相对固定的指导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专家委员会,制定省级层面的重点学科建设管理规范性文件,明确重点学科遴选、建设要求及各级管理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完善重点学科建设分级管理体制,建设重点学科网络化管理平台,实现重点学科建设信息及时采集和顺畅的沟通联系机制。其次,加大对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建立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的持续投入机制。再次,在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注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完善重点学科考评、监督及奖惩激励机制,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优化学科整体布局。须知“如何制定专门化的配套制度,真正实现制度化的建设,是省属院校省级重点学科寻求突破的战略要求。”。最后,克服各省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环境比较封闭、对外交流不够等问题,加强各单位重点学科建设管理职能部门的交流、沟通,及时总结各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有益经验并彼此借鉴、推广。

作者:刘兵梁贵友单位:遵义医学院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影响政治认同的要素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从政治认同维度分析,这四大要素又可以归结为人、环境和政治要素。其中,人是政治认同的主体,社会政治生活是政治认同的客体,环境则构成政治认同的现实场域。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视阈看,青年学生政治认同任务主要通过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得以实现。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是要否定人们对经典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而是要在批判继承经典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依据时代主题转换和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客观要求,不断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价值性和实践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凝聚力。思想政治教育是带有强烈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实践活动,其学科建设必然深深地打上时代与阶级的烙印,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和政治认同任务的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各种因素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占权重必然会发生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视阈下的政治认同研究,必须关注政治认同主体、社会政治生活以及政治认同场域的新特点、新变化。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关注政治认同主体的基本特质及其新变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从政治认同维度看,“我”作为政治认同的主体,自身的基本特质及其变化,是政治认同的发生学前提。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视阈下,政治认同的主体主要是青年学生,是以“90后”为主的青年群体,他们数量庞大、知识理论水平较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充满热望和信心,同时,由于生活阅历浅、好奇心强、抗挫能力较弱,他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理解和认同容易受负面因素的影响。当前,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还不够健全,社会政治生活质量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在现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引领与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必须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基本特质及其新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当着眼于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生活尤其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负面现象,努力满足他们对社会政治生活健康发展的心理需要与精神诉求,引导他们科学协调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政治生活以及自我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这既是引领和强化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客观需要,也是青年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呈现的新特点。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良序发展主要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体系与发展道路的逻辑自洽性与动态平衡性,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政治理论发展、政治制度设计以及政治道路实践等方面,“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道路不断得以完善,理论创新、制度设计与道路实践不断相互科学验证,这种逻辑自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合法性产生的力量源泉,也是政治认同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继续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色、无比优越的制度特色、生机勃勃的实践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态平衡发展的主要表现,也是人们心理归属感产生的基本社会土壤。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维度看,科学阐释与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着力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体验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科学性、优越性,从而在政治行为与心理体验的良性互动中产生科学的政治认同。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关注政治认同场域的新变化。一定的政治认同总是特定时空场域中政治比较的产物,因此,政治认同场域的发展变化对人们的政治认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场域(field),主要是指“现代人交往实践和社会活动构成的生活关系场,是人们生活的动态社会网络,它构成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比较、竞争、转换与反思的必要场所”,全球化、民主化、多元化、网络化的现代社会生活,不停地勾勒与塑造政治认同的时空场域,极大地影响与干扰了现代人的政治鉴别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也难免受到干扰和影响。阿尔都塞曾经指出:“为了认识一种思想的发展,必须在思想上同时了解这一思想产生和发展时所处的意识形态环境,必须揭示出这一思想的内在整体,即思想的总问题。要把所考察的思想的总问题同属于意识形态环境的各思想的总问题联系起来,从而断定所考察的思想有什么特殊的差异性,也就是说,是否有新意义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土壤,也是人们政治认同的独特社会场域,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历史条件引领与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使他们在变动不居的认同场域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逐步转化为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自觉追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强化政治认同的基本理路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强化政治认同的基本理路,逻辑地根植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诉求之中。培养和造就一批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使命和价值归宿,因此,其学科建设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强调“逻辑地根植”,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并不追问事件的实在基础,它关注的是认识的基础。逻辑的真正首要的问题是:我们对于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创造者的人能有所认识,应该归于什么样的认识模式?”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使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价值诉求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学科建设的科学化程度提升,本身就有助于强化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强化,反过来会在新的层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程度。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积极回应政治认同的时代主题。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既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发展的内在逻辑起点,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唯有如此,才能正确回应政治认同的时代主题,引起人们的心灵共鸣,从而不断引领和强化当代中国人的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学科建设的科学化过程本身应当是回应政治认同时代主题的过程,理论体系的科学阐释与逻辑建构,亦必须蕴含着激励青年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趣,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及其实践活动的开展,体现武装青年学生、引领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理想意图”。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积极阐释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科学性。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认同力量,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的科学性,但是,这种科学性必须真正为人们所熟知、认同、接受和践行,才能在人类发展史以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绽放出绚丽的花朵。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明确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及其政治认同,必须通过掌握群众、说服群众、武装群众得以实现。但是,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在特定历史时期曾走过弯路,再加上开放环境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负面因素的影响,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压力与挑战前所未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紧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掌握学生、说服学生、武装学生的时代课题,积极阐释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科学性,引领和强化青年学生对主流政治生活的政治认同,并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一致的独立个性与角色意识。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努力推动政治认同机制创新。所谓机制,主要是指“选择与实现目标相关联的途径、方式、方法的总称”,而政治认同机制主要是指政治认同形成过程中认同主体、认同客体与认同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调节形式。科学的政治认同机制的形成,既要充分尊重认同主体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心理接受规律,也要客观分析特定时空场域中认同客体即社会政治生活的现实状况及其良序发展规律,任何脱离实际的、形式化、概念化、抽象化的政治宣传与强制灌输,都是对政治认同机制科学建构的背离。在当代中国,创新政治认同机制必须充分研究和尊重主体的客观需要和利益关切,持续推进社会政治生活的良序发展,营造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认同场域,激励和引导人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紧密围绕青年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共同追求,教育和激励他们奋发有为,协同创新,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础上,真正实现理论认知、生活实践以及心理体验的有机统一,从而不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作者:王秀敏张国启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

第五篇: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实践

一、分析学科核心要素,探索学科建设价值

(一)学科是大学系统内部的核心要素大学系统内部包括学生、教师、学科、校舍、图书资源、基础设施等诸多要素。如果说大学是一个系统,学科则是这个系统中的核心要素,统领着大学的各项工作。对高深学问的追求使学生选择了大学,学校因为需要发展学科而引进教师,教师因为学科的存在而聚集于大学。同样,校舍面积、图书资源等基础设施也因为学科发展的需要而增加或减少,由此可见,学科建设统领高校其他工作,是大学的核心要素。

(二)学科发展水平是大学的质量指标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校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学科发展水平,决定着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教师的研究水平,也是大学质量的直接体现,学科强则大学强,学科弱则大学弱。因此,学科是大学质量的标志,学科发展水平是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质量指标。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立足之本,它不仅代表着高校的办学水平,更决定着高校的发展特色和优势。学科发展水平是大学地位和声誉的主要标志。

(三)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工程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对高深学问的研究催生了不同的学科,使高等学校成为学科云集的地方,学科成为高等学校的核心要素,学科建设则成为学校发展的龙头工程。学科作为大学系统内部的核心要素和大学的质量指标决定了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因此,有学者将学科建设喻为“龙头工程”。

(四)教育学学科建设是高校学术生态多样化的诉求学术生态是学术客观存在的状态,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生态系统。良好的学术生态应体现在学术生态群落结构合理、设施完备、制度健全、环境和谐等方面。在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中,学术共同体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术生态群落之间、研究者之间以及学术生态群落和研究者之间保持良性互动,学术研究、创新和知识生产效能最大化,使人感受学术活动的乐趣和学术生态美。我校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繁荣了学校的学术生态,逐渐培育了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也使学科门类逐渐健全,促进了学校学术生态的多样化,在多样化的学术生态环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五)教育学学科建设是提高教育效能的需要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效能是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高校教育效能是指高校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实现教育绩效最大值的能力。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引导学校自主反思,为学校教育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对教育学研究成果的科学利用,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效能,直接使学校受益。

二、围绕学科核心要素,深入剖析发展困境

根据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学科支撑、学术梯队、基础资源,在这样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发展教育学学科目前面临三重困境:

(一)缺乏相邻学科的支撑学科发展的实践表明,强势学科总是聚类出现。学科的发展依赖学科群,教育学的发展则需要依托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与之相邻学科的支撑。相邻学科的共同存在,不但有利于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学术思想的碰撞,学术资源共享,而且有利于学术共同体的合作。但是目前我校心理学和社会学发展还不够成熟,这两个学科还没有硕士点,这样就不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比如,学校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申报工作就因为缺乏心理学的支撑而受到质疑。

(二)缺乏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学院目前教育学学科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是学科点建设的基础条件,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是学科质量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队伍,就不能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更不能建立起一流的学科,也无法形成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三)缺乏必要的基础资源基础资源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前提。资源质量是专业质量的输入性指标,是专业发展的物质保障,外显于基本的教学实验设备、图书资源和教学以及研究的空间。虽然这些输入性质量指标和专业质量之间没有线性的关系,但是必要的图书资源和教学设备却是专业质量的条件保障,专业质量的提升也取决于这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有效组合。教育学学科在我校只有7年的时间,因此,在图书资源等基础设施方面,还有许多空缺,这些资源空缺如果长时间没有得到补充,必然会影响到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科的持续发展。

三、全面整合优质资源,积极思考应对策略

(一)挖掘传统优势,打造优质学科群我校是一所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理工科发展相对成熟,而文科发展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日益重视学术生态的多样性,开始建设一些文科专业,学科种类逐渐增多。学校学科发展多元化的趋势为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校在110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办学实践经验为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比如,学院开展职教师资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实践经验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学校网络教育中心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目前虽然没有与教育学相邻的心理学、社会学,但学校在这些领域却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师资力量,学院将积极与这些领域的研究人员联系,整合优势资源,在促进相邻学科发展的同时,带动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力争在短时期内培育出较强的文科学科群。

(二)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将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学科梯队,积极培养现有的教师,提高其学术水平与指导能力,并从教育学学科较强的学校引进优秀人才。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注重教师的学缘结构,每年至少在不同学科方向下引进一名博士。在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积极聘请国内外教育学专业领域内知名教授担任我校教育学兼职指导教师,以开拓师生的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力争在三年内形成职称、年龄、学位、学缘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同时,围绕学科建设,调整政策导向,建立健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和机制,通过严格的考核逐步建立起人才工程的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确保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和创新进取精神。

(三)不断加强资金投入,保障学科基础资源建设为了推动新建学科的发展,学院7年来共投资260万元用于基础资源建设、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学院将继续投入资金,每年按计划增加教育学的经典、前沿著作,订阅《中国高教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不断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今后学院将继续增加资源投入,建设研究生多媒体教室、资料室等学科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以满足学科建设的基本需求,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成才和发展。

四、合理定位学科建设目标,逐步落实发展规划

基于对学科建设环境的审视与发展困境的剖析,学院将教育学学科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我校教育学人才培养水平和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水平为出发点,以学科基础资源建设和师资力量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教育学教学科研条件,积极凝练职业技术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方向,积极申报教育学一级学科,全面提升我校教育学学科建设实力,形成一批凸现学科特色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把本学科点建设成为陕西省著名的、具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特色的教育学学科,为西部地区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教育研究人员和专业化的教育管理人员。根据学科建设的必要条件,学院将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申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了发挥学院职教师资培训和研究生培养的优势,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职业学校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建立平台,学院响应国家学位办的号召,于2010年3月开始积极筹备申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依托现有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公共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为支撑,凝练了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思想政治教育、物理教育等学科方向。学院在2010年6月参加了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硕士申报答辩,学院开展职教师资培训和企业高层培训的传统优势,积累的研究成果以及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中的经验,赢得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全票通过,但是在国家学位办的审批过程中,由于学校缺乏学科——心理学硕士点的支撑而没有最终通过。但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为学院申报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奠定了基础。

(二)培育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学院于2010年8月提出了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发展目标。为了支撑教育学一级硕士点建设,学院将以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华清学院、教育技术中心为平台,以职业技术教育学二级硕士点、公共管理一级硕士点、思想政治教育一级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一级硕士点做支撑,融合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等方法,结合教育学研究方向和我校的特点,以及学科方向、职称、学历等几个要素,确定学科带头人,建立学术梯队。教育学学科于2010年12月被学校纳入学科培育计划,并获20万元的学科培育专项资助经费。

五、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努力培育研究成果

学科特色一般通过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体现。为了鼓励教师和学生围绕办学实践需求和学科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学院建立了良好的科研激励机制,定期汇集、整理、出版高职高专研究论文集,定期召开科研总结与表彰大会,对教师员工在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也予以奖励与表彰。良好的激励机制培育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教职工不断拓宽研究领域,积极申报课题。目前学院教职工承担的课题不但有来源于国家、教育部、行业协会、省教育厅、省教科所的纵向课题“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相关研究”、“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历史与比较研究”等,也有从学院办学实践需求出发开展的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独立学院学生成才发展研究”、“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研究”等。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研究,不但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且对改进办学实践发挥了有效的作用,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能。为了研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课题,学院首先组织力量对几所学校教育学学科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重点研究了其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了我校教育学学科的课程体系。为了促进学院专业建设,学院组织力量开展了专业自评的相关研究,根据专业质量的核心要素和高等教育的基本流程,形成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专业自评方案》,完成了学院已有毕业生专业的自评工作,总结了专业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改进意见,形成专业自评报告,并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根据评价的结果提出整改方案。专业自评指标体系中的观测点,也成为学院专业发展的参照系。今后学院将努力争取重大项目,积极创造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在注重学术论文数量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同时,深入教育实践,关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院校研究,为学校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六、结语

总之,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工程,教育学学科发展是繁荣高校学术生态和提高教育效能的需要。职业技术学院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教育学学科建设为新的契机,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建立学术梯队,不断加强资源投入,努力提高研究水平,最终有效促进学生的成才和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赵立莹叶淑玲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

1“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措施

1.1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不断加大科技平台建设力度,相继投资12亿多元建设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投资1亿元建成3500m2的综合实验大楼;根据区域特色和创新优势,申请和建立了“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动物免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实验室”等52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现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超过500台(套),包括全蛋白芯片工作站、自动核算提取工作站、显微图像分析工作站、遗传分析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等高精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1亿元。“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学科科技平台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相继获农业部批准建设河南省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农业部小麦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长江下游)、续建国家小麦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国家转基因小麦环境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中心(国家(郑州)转基因小麦安全评价监测站)、国家黄淮海转基因小麦中试与产业化基地等;2010年,获批建设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10年,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组建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年又成立了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争取到小麦功能研究室1个、功能研究室科学家岗位3名。“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学科基础条件与平台建设获批数量和新增仪器设备总值分别占全院的18%和22%,科技基础条件得到显著提升。

1.2加大科研项目支持力度项目支持是学科建设的基本手段,也是学科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按照“优势提升,学科扩张”的总体思路,利用自有资金安排了一批科研项目用于学科建设。在立项过程中,本着“发挥优势,重点突破”的原则,进一步凝练了研究方向,强化了目标导向,增强了学科建设的针对性,促进了学科均衡发展。此外,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项目,大幅度提高了学科建设的投入,“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共承担部级项目84个,总经费18735.5万元,经费总额同比增长59.16%;共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18个,总经费5207.0万元,经费总额同比增长44.02%。“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学科争取到部级、省部级及院级各类项目共计5756万元,占全院科研类计划项目总经费的1/4,同比“十五”期间经费支持额度增加了95.78%。饱满的科研任务、充足的科研经费,为小麦学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成效分析

2.1基础研究能力得到加强通过学科建设,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学科专业覆盖面更加宽广、结构更加优化,基础研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创新、基因资源发掘、主要农作物遗传改良和动物免疫学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学科优势。在小麦学科领域,开展的“小麦新型优质性状分子标记研发及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发掘出了新的Glu-B1和Glu-B3功能标记,并在育种实践中加以检测和利用,补充和完善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体系;开展的“小麦优异种质资源创新与基因源分析”研究,克隆了玉米高光效pepc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创制出了小麦新种质,并进行了基因源分析;开展的“小麦全蚀病”研究,实现了农杆菌AGL1(pATMT1)介导的小麦全蚀病菌的遗传转化,为进一步研究小麦全蚀病菌的生长发育、致病机理和相关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开展的“小麦生物毒素快速、精确检测技术”研究,开创的毒素荧光偏振免疫快速和HPLC-MS/MS精确检测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2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学科建设,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例如,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完善的动物疫病及食品安全试纸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实现了疫病和残留物检测工作的“快速、简便、高效、敏感”。在小麦学科领域,使河南省小麦简化高效栽培和病害防控技术的基础研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室开展的针对小麦真菌毒素的检测和防治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降低小麦赤霉病真菌毒素污染的策略,通过禾谷镰刀菌单端孢霉烯乙酰转化酶Tri101基因建立DON毒素检测评价方法,确定脱毒基因在降低毒素水平和减少毒性症状上的效果,对赤霉病的早期预报和真菌毒素的生物降解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的预测预报技术为进一步的风险评估打下了坚实基础。小麦栽培室开展的“小麦简耕覆盖栽培技术模式”研究,玉米季采取深松免耕播种方式有效蓄积夏季降雨以备小麦季利用,小麦季采取玉米秸秆粉碎覆盖、小麦免耕直播一次完成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等措施,减少了水分蒸发,培肥了土壤,消除了雨养农业区水分时空分布与作物需水的矛盾以及土壤肥力水平较低这两个小麦产量突破的关键限制因素,充分显示了蓄水保墒、节水抗旱、培肥地力、高产高效的效果。

2.3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增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坚持“课题来源于生产,成果服务于生产”,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发展定位,使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科研方向任务,一批技术水平高、对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作用大的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充分彰显了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200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玉米新品种“郑单958”,作为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的重要里程碑,成功解决了品种耐密能力低、综合抗性差等技术难题,引领我国玉米育种进入高密度育种时代,累计推广面积约3267万hm2,增产玉米超过280亿kg,带动农民增收超过300亿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显著提升了玉米产业的整体水平,目前仍为我国第一大种植农作物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河南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其中,小麦达98%以上。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郑麦9023”、“郑麦366”等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已经成为河南省小麦生产的主导品种。“郑麦9023”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400万hm2,增产小麦41.7亿kg,连续6年居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第一位。2005年,以“郑麦9023”为主体的郑州强筋小麦成功实现了在芝加哥期货市场挂牌交易,成为我国第一批在国外期货市场挂牌交易的小麦产品,为我国优质小麦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郑麦366”连续两年刷新河南省优质小麦单产纪录,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近333万hm2,已成为当前全国优质强筋小麦第一大种植品种。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室研究制定的《无公害食品粮食生产管理规范》、《绿色食品生面食、米粉制品》、《绿色食品谷物类罐头》、《绿色食品熟粉及熟米制糕点》等技术规范,已成为农业行业标准正式实施,作为技术法规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为提高我国小麦生产、小麦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了技术保障,对我国小麦相关产品的产品认证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4在业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学科建设促进了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特色优势学科的持续发展,推动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与成长,提升了科技创新工作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部分学科在全国同行里面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在小麦学科领域,2010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组建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09年,获批承建国家黄淮海转基因小麦中试与产业化基地;2011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获批组建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薄弱学科领军人才缺乏科技领军人才是一个创新团队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科发展中科技发展的引领者和开拓者。在学科发展与建设中,领军人物常常起着决定作用,一两个领军人物往往就决定了一个研究团队在该领域的地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学科作为优势学科,其良好的发展离不开以许为钢、武予清等优秀领军人物的引领和带动。与此相比,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一些薄弱学科领域,如花卉、蔬菜、加工等,相比国内同行其领军人才的科技管理水平,相比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为缺乏一些这样的领军人物,在学科发展中缺少领军人物的“人治”而导致学科发展能力相对薄弱、学科建设相对迟缓。

3.2薄弱学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滞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学科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重要的技术发明无不与科技基础条件的建设与完善息息相关。小麦学科能够成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乃至全国同行中的优势学科,甚至具有首屈一指的影响力,与其良好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密切相关。与此相比,薄弱学科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分散、不足,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条件平台管理运行机制落后,平台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等,这些已成为制约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

3.3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连续稳定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据统计,2009年,河南省科研投入仅为GDP的0.7%,远低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近10年来,河南省的农业科研投入只占到农业总产值比重的0.21%,远远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3%~5%的水平。另外,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方式还不完善,一些长期性、基础性农业科技工作尚需建立稳定的支持机制。2011~2013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每年科研专项经费约为1500万元,而北京、上海、黑龙江、浙江、江苏等省(市)级农科院专项经费每年都在5000万元以上,与中部省份农科院(河北2500万元、山西3600万元、湖北3488万元、湖南2500万元、江西1020万元)相比,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也处于较低水平,这与河南第一农业大省的地位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对农业的实际贡献不相称。

3.4科研评估标准单一,科研评价制度不够严谨现行的科研评估标准过于单一,评估形式过于僵化。例如,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虽然性质不同,评估指标体系却没有什么区别。另外,科研评价制度还不够严谨,导致科技实力与评价出来的科研成果数量相差甚远。很多低水平重复的科研成果被反复奖励,并冠以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等名不副实的虚名。与此同时,出现了很多人为等级、人为奖励,各类大奖获得者也越来越多,使得一些科研人员模糊了科学的本质,这些非常不利于深入开展探索性研究。

4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建议

4.1加大培养和引进学科领军人才的力度针对薄弱学科领军人才缺乏的问题,建议单位就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明确出台相关政策,对于引进领军人才,可实行“一人一策、待遇从优”的措施。利用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人才政策,增强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也可加大单位内部对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单位应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农业科研单位特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竞争择优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干事创业环境。

4.2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针对薄弱学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滞后的问题,建议单位在把握全院学科建设全局的基础上,向弱势学科适当倾斜。增加投入,完善科学与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各相关单位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对基础条件设置、仪器设备布局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避免资源不足、分散、重复;加强管理,建立共享平台,突出“专管共用”,提高使用效率,最终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实现学科的良好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4.3保证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农业科研具有周期长、地域性明显、风险大等特点。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受政府投入结构以及经济利益的影响,创新研究投入大多集中在育种环节,以种质资源、抗病抗虫鉴定以及育种方法创新等为主的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相对薄弱,不利于育种水平的突破性提高。只有保证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围绕学科发展中的全局性、公益性、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开展研究,才能确保科研院所能够持续不断地为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4完善科研评估标准,优化运行管理机制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由于学科不同、性质不同,评估评价标准也应有所区分。对属于应用科学领域的科研进行评估,周期可相对短一些;而对基础科学的科研评估,周期则要长一些。学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学科建设的管理不能“轻过程,重结果”,必须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科学研究须允许失败,科研评估也须宽容失败。要为科学家营造宽松的环境,需要从研究项目立项、科研过程管理、研究成果评价等全过程不断改进。科研管理和评价要力求减少和简化评估,给科学家更多的时间搞科研,不以一个项目的成败或者的数量论英雄。要建立鼓励、宽容、信任的科研环境,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制度,激发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

作者:刘海礁刘德畅孙虎马政杨帆罗鹏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第七篇:学科建设与高校核心竞争力

一、重点学科建设对学校建设的作用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它需要充分利用高校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创造出优秀的科研成果,推动社会的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同时,重点学科建设过程可以推动学校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发展。所以,必须正确认识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因势利导、完善机制,力争建立有专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1〕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建设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研究推动学科改造在重点学科的建设过程中,专业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使很多高校的传统重点(优势)学科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这就需要高校在重点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拓展专业领域,强调学科交叉,加强科研投入,使得重点学科优势得以维持和发展。同时,强化重点学科特色,形成高校的特色优势学科。进而,高校围绕自身的特色优势学科,广泛开展课题研究,突出特色,增强实力,通过技术、理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为学校争得更多的社会声誉,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精神和物资财富。

(二)重点学科建设推动学校人才梯队建设重点学科的发展依托人才的培养,学科的梯队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直接反映了重点学科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因此,培养并保持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学术造诣深厚、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十分重要。重点学科的建设是一项持续化的进程,人才梯队的培养是科学研究的载体。如何使各优秀人才凝聚在一起,共同进步,为年轻的研究者提供学术发展的平台,使其迅速脱颖而出,这是高校学科建设管理者的责任。在学术带头人的领导下,通过课题的攻关,教师将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自我反思,处于科技前沿的工作将使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三)完善重点学科的软硬条件实验室建设、情报收集、教学培养都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作,但重点学科的建设离不开这些基础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高校软硬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学科的发展进程。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和补充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将新颖、实用的技术传播给学生。在情报收集方面,应该重点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提高教学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科技人员应该与时俱进,结合现有的科研课题,以特色学科为基础,加强实验室建设,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为科研构建完善的实验条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以学校发展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宗旨,为高校培养高层次科技人员做好物质保障。

二、重点学科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从企业发展衍生出的概念,其主要反映高校获得资源、社会认可的能力,以及在校际竞争时的反应,当然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知识研究为主体。高校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在竞争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同,高校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人才资源和重点学科的建设方面,当高校将自身的资源整合后才会形成竞争力。知识是竞争的源泉,高校是知识产生、应用和发展的平台和基础,高校间的竞争都是通过知识来实现的。而重点学科的建设直接关系高校的知识水平,重点学科的建设是否得到有效发展,直接决定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学科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点学科建设与持续性核心竞争力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重点学科的长期建设而逐步积累出来的,这一过程既是自身实践的过程,也是学习积累的过程,是重点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重点学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是包括学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因素集合成整体,统一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既是高校的有形资产也是无形资产。其中无形资产主要表现在团队建设、学术成果的显现等,表现在内在潜力和外在潜力相集合。重点学科建设核心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的,而高校的科技政策、组织管理、学科建设等都为重点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将依照社会需求不断调整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实现核心竞争力,保证重点学科的学术领先地位。

(二)重点学科建设与比较性核心竞争力重点学科建设不是闭门造车,它是在与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比较中发展起来的。只有通过竞争,不断超越对手,才能保证重点学科对知识的控制能力,重点学科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为了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人才的培养以及领域知识的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核心力的竞争对高校的资源和科研投入都有很高的要求。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科的发展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重点学科要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重点学科建设是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各个高校的发展战略各有特色,比如开放办学、科技创新、强调实践能力等。重点学科更是高校的核心优势基础。这些高校将自己的资源与重点学科优势相结合,发挥特长,形成本校的核心竞争力。这提高了高校的科研整体水平,而高校的特色与优势各不相同,造就了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模仿性。在学术带头人的领导下,重点学科的科研整体水平决定了学科的发展方向,这关系到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人才培养是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为了使重点学科建设成为无法被超越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更应该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三、提升重点学科建设与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重点学科的整体竞争力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规划,实现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要在师资建设、实验设备、信息网络等方面加大投入,把重点学科建设与专业和学位建设相结合,强调联动、协调发展,推动科技持续发展,运用科学技术,以重点学科为建设核心,充分利用高校的产学研能力,将高校的学科优势与企业发展相结合。锻炼学术精英,培养学科建设的关键力量。培养学科领军人,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提高重点学科的自主创新能力。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将重点学科与重点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促进学科交叉,实现重点学科的长期发展。

(二)建立正确的学科发展方向高校的学科布局对学科建设起着决定作用,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应明确目标,进行正确的学科定位,实现学科的融合交叉。高校在选定重点学科的时候应从小范围研究开始,多元化发展。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逐步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完善的学科管理集中,在学校领导的监督下,增强学科之间的组织与规划。

(三)建立高校重点学科的合作关系高校间存在天然的知识合作关系,并根据自身的知识要求,取长补短形成知识的合作体。高校间通过学习对方的知识成果,创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在重点学科的建设过程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路,应该与合作伙伴建立一种共同提升的合作关系,为彼此之间的交流奠定基础。这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过程,也是高校之间组织部门观念转变的过程,创新与共享永远是发展的主题。

作者:王冰单位:辽宁大学发展规划处

被举报文档标题:学校学科建设研究论文(共7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xkjslw/64716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