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市和谐社区构建调查范文

城市和谐社区构建调查范文

城市和谐社区构建调查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对构建和谐社区的几点认识;目前构建和谐社区有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和谐社区的内涵、建设和谐社区的意义、社区建设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基础、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社区人居环境尚需要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需要大力创新和完善、机关各部门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和落实服务社区的理念、人的素质亟待得到全面的提升、以发展增和谐,建立合理的运行调控机制、以改革促和谐,建立有序的社区自治体系、以服务求和谐,建立科学的社区服务网络、以稳定保和谐,建设舒适的人文居住环境等,具体材料详见:

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协调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社区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整个社会的窗口和缩影,这一社会层面和层级的独特性,决定了社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把握了建设和谐社区的原理和规律,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了规律性的认识。为此,我们“建设和谐社区”课题组深入**市**区的8个街道、84个社区通过座谈会和个别访谈,对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社区中介组织、社区困难家庭、普通社区居民等进行了调研,同时发放调查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41份,回收率84%,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建议和设想。

一、对构建和谐社区的几点认识

建设和谐社区是社区建设的新理念,如何理解和谐社区的内涵,如何认识和谐社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调查给予我们许多新的认知。

(一)和谐社区的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市街道的社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区就是要通过社区建设,实现人与物质生活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人与制度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确保社区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各个成员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平衡发展的状态。它要求我们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把工作的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并运用政策、法律、宣传等多种手段,整合、统筹各种社区资源,综合解决社区协调发展的问题。通过切实加强社区党的建设、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加强政府在社区的公共服务,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优化居民生活环境,努力使城市社区达到民主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社区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诚信友爱、邻里安康,社区各要素健康发育、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的一种和谐状态。

调查表明,社区群众对于和谐社区内涵的认识,由于其各自所处的社会层级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如:居住在社区的困难群体,他们对和谐社区的期望和要求是“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对已经解决了温饱的居民群众,他们的要求是“社区环境卫生好、能安居乐业、邻里和睦相处、每个居民区都有物业管理”等,对于更高层次的居民群众则期望建设和谐社区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文化娱乐环境,提升居民的文明素质,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等等。尽管社区居民群众对构建和谐社区的个人期望和要求不同,但大家都认为:社区和谐的真正活力在于社区群众和社区单位的广泛参与,社区和谐的基石在于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将党的方针、政策渗透到社区各个层面,形成互诚互信,同心同德,共建美好家园的温馨氛围。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有93%的社区居民知道或听说过“和谐社会”和“和谐社区”,说明建设和谐社区已经逐渐为广大居民群众所了解和认识,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社区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建设和谐社区的意义

“和谐社会”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的治国理念发生了重大的突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城市的社区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特点:一是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区在城区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二是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迫切需要依托社区党组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断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覆盖面;三是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管理范畴,迫切需要社区自治组织转变管理和工作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四是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迫切需要增强社区协调和服务功能。因此,我们认为构建和谐社区的意义在于:

1、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大量市场解决不了、政府又解决不好的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都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迫切需要新的社会组织来承担过去由单位行使的社会职能,以实现社会的协调、和谐。社区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和重要活动场所,为社会人找到了相应的承接载体。社会人的许多需求,或者通过社区的社会服务和自我管理得以满足,或者通过社区组织向政府反映得以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

2、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谐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社会管理体制运转有序。在城市社区这一层面,社区作用发挥是否充分,对于城市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离不开社区;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优化投资环境,离不开社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功能,离不开社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离不开社区。可以说,要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健康运行和秩序良好的社会,构建和谐社区是一条有效途径。

3、和谐社区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人心向背决定着社会的和谐程度。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增强党和政府对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在城市中,社区处在党和政府了解民意的最前沿,是党和政府与市民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建设和谐社区,就需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合理解决利益诉求,倾听群众呼声,以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社区建设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基础

构建和谐社区虽然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但是许多地方过去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这些探索和经验都为更好的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近20多年来,**市**区在社区建设指导思想、社区党建、社区居民民主自治、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社区服务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探索,为进一步建设和谐社区构筑了一个较好的基础平台,并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继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推进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中,该区创造了一系列鲜活的思想和成功的经验,逐步解决了社区建设的理论基础、组织基础、功能发挥、评价准则等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整合资源,基本完成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以人为本,以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提高人的素质和地区文明程度为目的”的社区建设指导思想,推出了《和谐社区评价准则》,从六个方面规定了和谐社区的评价要求,并据此制定了过程管理、测评、分析和改进的量化目标和方法措施,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进社区建设提供了示范,受到了多方肯定。

二是社区党建工作不断开拓创新,社区党组织蓬勃发展,成为建设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和中坚力量。迄今,该区已成立社区党委6个,社区党总支31个,新建楼幢支部227个,楼道党小组483个。该区挑选多名机关干部到社区党组织担任书记或委员,每年选派军转干部到社区参加实践锻炼;建立健全社区党员义工服务站,试点社区党员代表大会制度,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区机关部门党组织与社区结对共建,以及党员和社区群众结对帮扶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

三是社区居民自治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基层民主建设步伐加快,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了内在推动力。该区以社委会选举方式改革为突破口,大胆推进基层民主实践,自2000年4月开始试点社区直接选举,到20**年上半年,全区64个社委会换届全部采取直选方式,其中近三分之一的社委会实行“海选”均取得了成功。同时,逐步完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度,强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作用。社区民主自治的探索和实践吸引了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目光,唤醒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民主意识,激发了社区居民民主自治的参与热情,培育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是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理顺关系为重点,构筑起适应城区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社区管理新体制。以“四清九到户”(四清即:清职能、清牌子、清台帐、清检查;九到户即:社情民意访问到户、文明守法宣传到户、扶贫济困帮助到户、邻里纠纷调解到户、治安防范提醒到户等)活动为契机,按照政府指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形成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和社区中介组织“五位一体”的社区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

五是社区服务工作持续深化拓展,通过社会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构建起满足社区居民各类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社区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等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加强。新建了一批社区服务设施,加快社区保洁、家政、单位后勤保障等社区服务机构产业化发展。通过培育能够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社区服务组织、政府购买公益性社区服务岗位等多种方式引导社区服务业与社区再就业相结合。建立“万家帮”社区服务呼叫服务系统和“合情合理不挑不拣24小时就业”服务平台,制订家政中介服务、养老服务等社区服务标准,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六是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成效明显,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不断提升。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好形式各异、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使群众在有益身心的社区活动中弘扬正气,陶冶情操,提升素质。

二、目前构建和谐社区有待解决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调查表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社会需求和矛盾在社区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社区居民群众对构建和谐社区的心情十分迫切,期望值很高,而对构建和谐社区进程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则认识不足,思想准备并不充分。落实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区应以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社会问题作为重要的切入点。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目前社区群众呼声较高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20**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口径增长19.9%,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12.5%。这两个数字反映了居民从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但是,社会各个利益群体从改革和发展中得到的利益是不均等的。在多数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逐步改善的同时,少数居民家庭的生活还很贫困,特别是双下岗、失业家庭,残疾人家庭,两劳释放人员和吸毒人员,因病致贫家庭以及部分失地农民家庭和外来打工这五类家庭。

抽样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家庭生活中最大的困难是“收入低”的占42%,“就业难”的占22%;认为社区居民再就业状况“较好”的占29%,认为“一般”的占51%;认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的责任“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占52%,在“失业人员自身”的占30%;认为“政府应该制定政策对‘低保’边缘户予以关心”的占81%。这些数据说明困难群体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困难人群迫切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并对政府寄予厚望,同时也说明建设和谐社区乃至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保障、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等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加大社会救助的力度,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2、社区人居环境尚需要进一步改善

近几年,**市**区在推进社区建设、创建文明社区的进程中,社区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社区的环境整治状况并不平衡。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认为所在社区的卫生环境“很好”的占15%,认为“较好”的占46%,认为“一般”的占31%,认为“很差、急需改进”的占6%。在回答社区治安状况的问项中,认为“很好”的占15%,认为“较好”的占45%,认为“一般”的占30%,认为“很差、急需改进”的占3%。上述调查数据说明,大多数社区群众对社区人居环境是比较满意的,对创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所作出的努力和成效是认可的。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目前社区人居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社区卫生环境、交通环境和安全环境三个方面。

社区卫生环境方面:一些居民区的个体餐饮点油烟随意排放,污染空气;有些居民区化粪池长期漫溢;尚未改造的一些老城居民区缺少公厕或只有收费公厕;设在居民小区内的钢门钢窗小作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引发了邻里纠纷;一些社区的违章建筑拆除后,拆违废墟无人善后;有的社区内河道污水使沿河居民饱受臭气、蚊蝇侵扰之苦;一些社区由于地势低洼,城市排水系统障碍,居民汛期受水淹之害等等。社区交通环境方面:这是伴随社区人口密度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日益突出的新矛盾,由于私家车的迅速发展,一些老居民小区出现了相应的交通问题。一方面,有车家庭抱怨社区停车难;另一方面,大多数无车家庭对私家车占道停车有怨言,社区内老人、小孩抱怨行路难,缺乏安全感。有的社区还存在路灯不亮、阴井盖被盗或损坏的现象,社区交通安全存在隐患。社区安全环境方面,群众主要反映了四大问题:一是自行车被盗现象严重;二是社区消防通道堵塞现象普遍;三是社区内狗多为患;四是老旧小区绝大多数无规范的物业管理。

社区的人居环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上述问题中,有些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有些则是多年积累的老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错综复杂,需要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认真地加以解决。

3、社区工作运行机制需要大力创新和完善

进一步创新社区工作的运行机制,让社区群众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区管理,参与社区矛盾的解决,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必要条件。多年来,**市**区在推动社区建设的进程中,注重发挥居委会和社区志愿者组织的主体作用,有非常成功的实践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和社区工作者的充分肯定。

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各社区的工作运行状态还不平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社区硬件设施不达标。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拥挤,缺少让居民开展文体活动的场地。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内容、方式及其运行机制有待创新,社区专职工作者超负荷工作急需减负。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依然存在“五多”现象:会议多、检查多、培训多、汇报多、台账多。居委会主任们反映,一般社区要记录的各类台账达40~50本,80%的工作时间在为完成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跑腿。他们认为,由于“五多”,他们了解社情民意的时间少了,同社区居民的距离大了,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和实际问题的精力不够了。同时希望“费随事转”能够落到实处。社区各类协会、中介组织还有待进一步发育和规范,社区志愿者活动还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激励机制,尚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机关各部门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和落实服务社区的理念

建设和谐社区要求机关部门切实转变职能,把服务社区和服务群众的理念落到实处。调研座谈中,社区工作人员普遍希望机关部门在下移工作重心的时候,不仅到社区来布置和检查工作任务,更希望能对社区工作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如:社区内不少居民院落围墙多、无物业管理等基础设施问题,需要政府调查并拿出科学的规划和解决的办法等,真正把服务社区、服务群众落到实处。大家一致认为,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区机关党员与社区结对扶贫活动是得民心、办实事之举。如果机关的其他工作也能如此送服务到社区,例如将就业岗位、法律咨询、文体设施、公共服务等等送到社区,切切实实为社区居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定会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5、人的素质亟待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个和谐的社区,不仅要有和谐的人居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而且要有与和谐社区相适应的社区人文素质。调查表明,凡是社区居民整体素质高的社区,社区工作就出成绩,社区居民就安居乐业;凡是社区居民整体素质不高,或较差素质的居民占到一定比例的社区,社区工作进程就比较缓慢。主要表现在:有的居民不维护甚至破坏小区的公共设施;不遵守社会公德、公约;家庭内外矛盾多;邻里关系不和睦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三、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把建设和谐社区作为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既定目标,坚持以党的建设为龙头,以政府推进为主导,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为目的,牢牢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一)以发展增和谐,建立合理的运行调控机制

社区管理是社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当前社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整合行政力量,理顺政府管理体制,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1、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社区党建核心作用。构建和谐社区,加强和发挥党的核心作用是关键。不断强化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领导地位,积极探索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运行机制,改善和提高社区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程度。通过在社区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和党员义工服务站,营造党员领导干部扶贫帮困、结对共建,党员奉献社区的良好氛围,不断扩大党在社区的覆盖面,增强社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建立起与人民群众互信、互助、互爱的良好关系,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各类党组织共同参与、团结社区居民共同创建和谐社区的新格局。

2、改变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倾向,建立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局面。继续深化“四清九到户”工作,积极推行《部门工作进社区准入制度》,对各职能部门及有关单位,拟将其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考核、举办培训、社区挂牌、开展调查等进社区的,均实行准入审批———由区民政局进行初审后,上报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批,对各职能部门“进社区”定“规矩”,并以此克服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行政化倾向,使社区居委会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和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履行好职责。积极探索电子一体化台帐工作,建立“一条线、一台机、一套台帐”的社区台帐工作新模式,并实现全区政府联网资源共享。

3、拓宽社区利益表达渠道,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健全利益表达载体,重点抓好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议事会等社区自治组织,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以及业主委员会、老年协会等新的利益维护组织这三类利益表达载体的建设,通过举办决策听证会、民主恳谈会,组织住社区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专项调研,利用社区宣传栏以及社区党建网站、热线求助电话、新闻媒体等新的社区利益表达方式,不断拓宽社区利益表达渠道。积极探索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民意监测和信息反馈系统,使党和政府的决策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需求。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社区工作的投入。把社区建设事业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和财政的增长速度逐步增加资金投入。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财政拨款、民政福利投入)、社区成员单位、社会各界捐助、社区居民自发参与的社区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社区建设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应从街道税收返还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统筹用于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二)以改革促和谐,建立有序的社区自治体系

民主政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健全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促进社区群众性自治体系的形成,还职能于社区,还职能于群众,切实增强社区的活力。

1、深化社区组织的体制创新,推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加大组织体制改革和社区工作机制创新力度,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积极探索在社区建立承载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社区工作站。利用这一载体,承担起社区的治安、卫生、环境、计生、民政、就业、维稳综治、离退休人员管理、法律、科教以及其他由政府确定需要进入社区的工作事项,积极配合、支持和帮助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社会力量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全面推行社区居委会直选,进一步深化和规范居务公开,继续推广与完善和谐社区千分制考核,保证居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积极推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2、大力培育发展社区中介服务组织,形成社区自治的合力。按照大力培育发展社区中介服务组织,拓宽思路,多渠道扩大社区中介组织发展的阵地。探索研究政府对公益性中介组织的评估、资助、运行机制,发挥社区中介组织在促进政府转变职能、促进社会稳定、完善社区功能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它们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管理教育群众。重点培育好慈善公益、社区服务、文体活动类社区中介组织,积极引导其在社区居委会的指导下参与社区各项建设,形成社区自治的合力。

3、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合格的社工队伍。社区建设的实践需要大批有志于从事社区工作的人才,因而要努力造就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专业人才支持。通过公开招聘、组织下派、部分条件较好的居委会干部留用等形式,择优录用、加强培训,配足配强社区工作人员,积极调整优化队伍结构。进一步健全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制度,逐步建立起应聘持证、择优上岗的用人考评机制,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知识化、职业化。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以自愿报名为基础,以项目招募和活动招募为主要方式的志愿者社会化招募机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志愿者组织网络,使之成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三)以服务求和谐,建立科学的社区服务网络

按照“投入社会化、机构实体化、运作市场化、手段信息化、管理规范化”的思路,建立和完善和谐社区服务体系,构筑社会化保障体系。

1、充分利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建设社区信息平台,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站、社区互助社、社区老年照料中心等社区服务机构,构筑面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面向孤、寡、老、残等特殊人群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会救助服务和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体系。依托社区网信息平台,高效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建立集互联网求助、呼叫在线求助、热线电话求助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信息化体系,使社区居民得到便捷、高效的社区求助服务。

2、突出为老服务重点,培育和发展居家养老等新型社区养老服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兴办好区、街、居三级老年公寓以及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老年康复护理院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增加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类型的社区养老服务并依托社区养老、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机构,积极培育和发展居家养老的新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养老事业社会化发展,加强老年活动中心设施建设,拓展老年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服务内容,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生活活动空间和康复治疗服务。

3、突出对社区贫困群体的救助服务,探索政府协助、社会捐助、社区互助“三位一体”的新型社区救助服务体系。有效利用社区资源、社区服务平台以及各类中介服务组织,重点做好对社区贫困群体的救助和就业服务。探索构建政府救助、社会捐助、社区互助“三位一体”的新型社区救助体系,拓展社区公益救助渠道,使贫困群体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服务。积极发掘社会再就业渠道,完善对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化保障制度,切实保证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得到落实。新晨

(四)以稳定保和谐,建设舒适的人文居住环境

社区是城区居民生活的家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的文明程度,建设安全、文明、绿色的家园是全体社区居民的心声,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与方向。

1、以先进的文化塑造社区居民,建设学习型社区。积极倡导文明新风,满足社区内各层次人员的文化需求,普及科学精神,融洽人际关系,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积极推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形成社区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社区党校、市民学校、法制学校、党员活动室、文化教育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硬件设施为主体的教育阵地网络,建设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社区教育委员会等为主体的教育组织网络,打造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的舆情分析网络以及互联网、社区广播站、宣传阅报栏为主体的舆论宣传网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社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不断提高社区人的全面发展。

2、维护社区稳定,建设平安社区。政府要下大力气解决城区老旧小区规范的物业管理问题。继续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把警务进社区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联防体系,构建以派出所为主体,社区治安巡逻队为骨干,驻区单位广泛参与,家庭自护与户院联防相结合的群防群治安全防控体系。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继续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基础作用。重视和加强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矛盾,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把社区建设成居民安心、政府放心的平安型社区。

3、创造绿色人居环境,建设生态社区。城市街道和政府应加大对居民小区基础设施的调研、规划设计,按照优化人居环境的要求,因地制宜的科学改造小区的围墙、道路、绿化、消防、排污排水、照明、通讯等设施,继续加大绿色人居环境社区创建力度,下大力整治社区环境。通过整治,达到社区道路硬件整洁,无坑洼、无污水横流;公共场所管理井然有序,无乱停车、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现象;绿化布局合理,各种花草树木养护良好,有绿色宣传牌,绿化率达95%以上。建立按市场机制运行的社区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