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现状调研报告范文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现状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2-05-31 11:47:59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现状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特别是""期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连年保持30%左右的增幅,经济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地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使得地方财政可用财力增长缺乏后劲;过分依赖土地的发展模式,在新一轮发展的竞争中暴露出其先天的不足。为此,区政协把"整合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作为重点调研课题,成立专题调研组。调研组先后赴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无锡市滨湖区和高淳县等旅游业发展先进地区实地考察调研。召开"加快发展旅游经济"专题座谈会,邀请了市旅游局领导,知名旅游行业专家,山、公园景区负责人和部分区政协委员参加会议,共同把脉整合旅游资源方略,探求旅游发展定位,谋求经济转型升级良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区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现状

区是著名的东郊风景区和文化遗产大区,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名胜古迹遍布,共有国家及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区拥有:秀美的临江资源。万里两岸风光独好,留下多少诗赋华章。地处中下游,拥有82公里"黄金岸线",著名的山、临江而立、拥江而矗,被喻为"金陵明秀"。此外,第三大岛四面环水,大江风貌尽收眼底。悠久的佛教资源。。"寺是唯一现存的南朝古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被尊崇为佛教四大丛林之一、"三论宗祖庭"。甘家巷一带密集分布南朝石刻,市徽"辟邪"即取形于此,成为古都的象征,真可谓"一座山,半部金陵史"。生态的水乡资源。被誉为"江中丽岛"的,河网纵横,拥有江南水乡最完整的水系,一派小桥流水人家。柳林湿地保持了良好的原生态植被,是市民绝佳的观光休闲之地。地处东郊的靖安,7000亩荷塘,"接天连叶无穷碧",景象蔚为壮观。的"野八鲜"和靖安的"水八鲜"等绿色食品,更为生态旅游平添了无穷乐趣。时尚的学府资源。新兴的大学城现已入驻大学、师范大学等15所高等学府,在校学生突破12万人之多,是一个庞大的时尚消费群体。花园式的校园建设与国际化大学城规划,是城市旅游的新亮点。

然而,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的旅游产业发展迟缓,旅游产业现状堪忧。一是景区面貌陈旧。自建国以来,公园一直蜗居江畔,更是"养在深闺无人识",长年淹没在采砂场的粉尘中,直到年幕燕风光带开发建设,才得以重见天日。山于年评为4A级景区,但除了新增的桃花涧景点外,景区内彩虹明镜、试茶亭、陆羽精舍、碧云亭等景点长年未经修葺。加上道路破损,杂草丛生,游人日渐稀少。体现古都神韵的南朝石刻,有不少长年淹没于农田荒草,风蚀严重;还有部分移至甘家巷小学集中保护,难与游人见面。二是配套设施匮乏。尽管近年来我区道路建设突飞猛进,拉近了与主城的距离,但由于公交线路少、班次少,加之主干道沿线几乎没有旅游交通指示牌,旅游交通始终不畅。景区周边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更是匮乏。目前全区共有宾馆饭店1006家,三星级宾馆只有2家,没有四星级以上高级酒店。现有的宾馆饭店普遍规模小、档次低,无力接待团队旅游。三是旅游线路开发停滞。区内旅游景点没有整合成旅游线路,基本上保持原有的"单点式"分布,未能与线路以及长三角旅游线路有效衔接,区内知名景点没有一个被纳入华东旅游站的景点,甚至在"一日游"的景点名单上也是"榜上无名",更没有形成一日游或二日游线路。旅游目前基本以散客为主,团队旅游非常有限。四是旅游产业发展缓慢。1996年成立区旅游局后,旅游业起步发展,尽管近几年旅游业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长,但由于旅游经济基数小、项目少,直到目前,全区旅游收入约占三产总产出的6%,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到6%,并呈逐年下降趋势。10年间唯一引进的一个乡村旅游项目,也因经营惨淡停业改造。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发展明显滞后,与周边区县旅游业的差距越拉越大。

二、区发展旅游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调查表明,区旅游业发展既受园林、宗教管理体制局限,也有更多的自身问题。集中表现为:

1、认识不足,没有把做大旅游产业作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旅游业的规划还没有纳入全区""总体规划之中,旅游作为一个产业,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全区各类招商引资中,旅游很少有项目列入。此外,区旅游局与商务局合署的模式全市也仅有一家,其他区县的旅游部门已经全部单列。区旅游局直接从事管理工作的只有一个科室三名工作人员,还同时承担商贸工作,管理力量十分薄弱。

2、策划滞后,没有对如何利用本地旅游资源进行深度研发。目前我区还没有一个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尽管山、等局部的旅游规划已经出台,但推进缓慢,全区大旅游发展思路尚不明确,大旅游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对如何把旅游资源转化成旅游项目,研究得不够。

3、投入乏力,没有积极寻求市场化的项目运作机制。年起,我区设立了3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基金,今年增加到60万元;而其他区县的旅游发展专项基金均在200万元以上。在政策扶持上,对旅游项目引进、景区景点基础建设、宾馆、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提档升级还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在旅游项目开发上,还没有建立起市场化运作机制,对旅游项目的策划、包装、推介力度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导致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进入不足,缺乏活力。

4、发展被动,没有抢抓机遇跨越旅游的体制障碍。多年来,我区通过多方努力,期望通过理顺体制突破旅游发展瓶颈,并早在年就成立了"区旅游发展指导协调委员会"和"区假日旅游协调委员会",专门负责对上争取和协调,解决旅游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但一直没有取得实质进展。从我区"三区合一"管理体制的最终确立不难看出,解决体制障碍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地方党委、政府主动出击和大力争取。

三、对区发展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旅游业是兼具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集传统与现代,生产性与生活性,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等特征于一体,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服务业。新世纪新阶段,的旅游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立足转型,高起点认知旅游,为地区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为应对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中央提出了要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我们看到,同样面对金融危机,但凡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的地区,受到的影响就严重,而且恢复得也慢。相反,产业结构合理的地区,受冲击就较小,经济回暖也比较快。可见,经济结构合理与否,对一个地区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发展旅游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需要,更是"保增长,促转型"的必然要求。旅游是朝阳产业,发展旅游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长期以来,形成了以重工和化工为主的相对单一的产业结构,调轻调优调高产业结构的任务十分紧迫。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行业,是一个可持续开发、可持续增长的产业,具有"一业兴,带百业"的特性,可以带动餐馆、住宿、购物、汽车消费、休闲娱乐、金融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比例为1:10。旅游是生态产业,发展旅游业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需要。市""发展规划,明确了区为东部绿色中心的功能定位,同时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最佳人居环境的目标,使得生态建设、环境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更加突显。旅游业追求"山绿、水碧、天蓝、气清"的自然生态品质,又被称为"无烟经济"、"低碳经济",能够实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双赢。旅游是富民产业,发展旅游业是富民惠民的需要。旅游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大产业。据统计,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大力发展旅游业,特别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将会给区众多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旅游是文明产业,发展旅游业是提升地区文明程度的需要。实践证明,旅游业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其卫生环境、居民生活习惯和文明程度都相对较好,社会氛围也比较和谐。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景区周边的居民按照旅游环境的要求移风易俗,改变生活陋习,讲求文明习惯,提高生活品质。总之,各级干部要充分认识区发展旅游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真正把发展旅游业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第二,因地制宜,大手笔策划旅游,围绕三大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旅游产业的核心是创意,策划是旅游项目的灵魂。纵观成功的旅游项目,如成都锦江的"五朵金花"、杭州的西溪湿地、无锡的梵宫、灵山大佛,他们都走了"先策划,再规划"的途径,"小题大做","无中生有",无不是创意策划的产物。区发展旅游业要在深入发掘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眼界,进行大手笔的策划。发挥"黄金岸线"资源优势,引入商务会展。市作为省会城市,是华东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重要枢纽,每年各类国际国内大型商务会议、产品展览活动频繁,会务展览服务的市场需求庞大。洲南沿江一线,与幕燕风光带隔江相望,大桥、二桥遥相呼应,是进行高级会务、举办大型展览的理想之地,应规划建设一片会所、会展群落,以提升该地区土地价值,拉动洲岛旅游经济。发挥佛教文化资源优势,开辟主题公园。寺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是我们发展旅游最值得发掘利用的宝贵资源。可以寺为核心,建设一个融明秀山林、千年古寺、唐碑宋塔、六朝石刻为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与每年一度的山文化节相互烘托,做大做响旅游品牌。发挥高等学府资源优势,构筑时尚街区。根据市新一轮城市规划,将作为的副城开发建设,未来10年,大学城将重点引进涉外高校、涉外医院等国际化项目,建成国际化人文新城区。围绕众多高等院校师生的消费需求,可以策划引进诸如三联书店、星巴克等知名的书店、咖啡连锁店落户大学城,结合新市区的规划,建设具有浓郁时尚特色的文化街区,成为古都旅游的新景区。

第三,依托市场,多渠道开发旅游,积极探索大项目运作机制。发展旅游业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开发旅游项目要紧盯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运用市场机制。要建立项目公司。对新开发的旅游项目要实行公司化运作。从项目的设计、招商,到基建、管理、营运,都要由一个项目公司为主体,全程负责,区里要明确项目公司的责权利,对其人员招聘、工作奖惩、目标考核,都应实行市场化管理模式。项目主体也要按公司制要求,对外寻求合作伙伴,进出一条市场化开发旅游项目的新途径。要吸引民间投资。发展旅游业仅仅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要面向市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积极吸引外来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当前,尤其要鼓励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旅游业,把旅游与地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与资本的最佳结合。要完善政策扶持。对新引进的旅游重点项目,要根据投资额的大小,在用地指标、基础配套、项目贷款、项目审批等方面予以扶持。对重大旅游项目,在用地、融资等政策方面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第四,抢抓机遇,全方位整合旅游,以山文化节为契机率先突破体制瓶颈。今年,我区将举办中国首届山文化节,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举办山文化节,既为招商引资搭建了更大的平台,也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区要以此为契机,重点打造以山景区为核心的旅游大项目。首先要建立项目开发工作平台。区委、区政府要明确专人负责,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围绕山景区的开发,进行调研、策划、招商、融资,加强对旅游项目开发的高端领导和有力的运作。其次,要借助山文化节全面推介山旅游项目。要对山景区的各类旅游资源进行梳理整合、重新包装,制成精美的宣传画册、投资指南,借助各大媒体在整个山文化节举办期间,隆重向海内外推出,使首届山文化节真正成为发展旅游经济的新起点。第三,要积极推进山景区管理体制的整合。首届山文化节的举办,经过前期的多方努力,已经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市领导对区希望理顺景区管理体制的吁求,表示理解和支持,这是打破多年来难以解决的体制瓶颈的绝好时机,我们应当顺势而上,多方努力,力求早日解决山景区管理体制问题。我们要抓紧时间,摸清园林和寺庙的基本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拿出体制调整的初步方案;我们要主动加强与市园林、宗教等部门的联系沟通,从有利于做大旅游产业的角度,争取他们对发展旅游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要借助省市的力量,协调解决在园林管理体制上的市区矛盾,吁请市里尽早批准同意解决体制管理问题的方案,以理顺山管理体制的成果为全区新一轮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被举报文档标题: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现状调研报告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baogao/diaoyanbaogao/60191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