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健康体检成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范文

健康体检成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范文

时间:2022-01-03 04:17:03

健康体检成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本市区域健康体检成年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及Hp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实行14C尿素试验测定Hp感染的4150例健康体检的成年人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未感染组(Hp感染结果为阴性,2282例)和感染组(Hp感染结果为阳性,1868例)。对比观察两组健康体检成年人群的性别、年龄、胃病诊疗史、喝酒史、抽烟史、是否生吃果蔬前削皮以及是否喜食干硬食物对Hp感染的影响。结果男性感染率53.54%高于女性感染率46.34%;中年(41~60岁)人群感染的概率高于青年(18~40岁)人群感染率及老年(61~85岁)人群感染率;有胃病诊疗史的感染率高于无胃病诊疗史的感染率;有喝酒史的感染率较无喝酒史的感染率明显高;有抽烟史的感染率较无抽烟史的感染率明显要高;生吃果蔬前削皮的感染率比生吃果蔬前不削皮的感染率要低;喜食干硬食物的人群感染率较不喜食干硬食物的感染率要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体检成年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人群的性别、年龄、胃病诊疗史、喝酒史、抽烟史、是否生吃果蔬前削皮以及是否喜食干硬食物因素息息相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健康体检;成年人群;幽门螺杆菌;相关因素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粪-口方式和口-口方式作为传播途径的常见细菌,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可知全世界的自然人群中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50%,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已经作为一种发展中国家多发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1-2]。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是幽门螺杆菌,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Hp作为胃肠道内一种革兰染色阴性的微需氧杆菌,还与胃肠外相关性疾病如血液、内分泌、心脑血管、肾脏、呼吸等方面的疾病有着一定的影响因素。为探讨沈阳区域健康体检成年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互相的影响元素。随机选择进行14C尿素试验测定Hp感染的健康体检的成年人4150例,入院时间为2015年3月~2018年3月,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14C尿素试验测定Hp感染的健康体检的成年人4150例。纳入标准[3]:(1)入选的健康体检者近1个月内未服用过消炎杀菌、拮抗剂、抑制剂等相关药物;(2)近1年内未确诊过胃及消化道相关疾病;(3)近1年内未做过胃及消化道相关手术;(4)入组者符合以上条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4]: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者。将观察对象分成两组,未感染组2282例,男1180例,女1102例,年龄18~85岁,平均(46.41±4.32)岁;感染组1868例,男1002例,女866例,年龄19~84岁,平均(47.56±4.38)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平均病程以及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通过标准正式的调查表,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实时进行实验项目的完善。两组健康体检者均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受检者在清晨空腹的状态下,漱口用温水服下1粒14C尿素胶囊(北京天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73213),平静等待15min后,对着CO2集气卡慢慢吹气,至使CO2吸收剂从紫色转变为白色,大约5min停止吹气,将集气卡送到仪器上检测。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胃病诊疗史、喝酒史、抽烟史、是否生吃果蔬前削皮以及是否喜食干硬食物,由专人统计分析调查表结果。1.3观察指标经专项仪器检测并判断结果。14C-UBT≥100dpm/mmolCO2判定为Hp感染阳性,14C-UBT<100dpm/mmolCO2判定为Hp感染阴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健康体检

成年人群Hp感染性别、年龄因素分析在4150例健康体检的成年人中感染Hp1868例,Hp总感染率为45.01%;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感染率;中年(41~60岁)人群感染率高于青年(18~40岁)人群感染率及老年(61~85岁)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健康体检

成年人群Hp感染既往胃病治疗史、个人生活习惯因素分析有胃病诊疗史的感染率高于无胃病诊疗史的感染率;有喝酒史的感染率较无喝酒史的感染率明显要高;有抽烟史的感染率较无抽烟史的感染率明显要高;生吃果蔬前削皮的感染率较生吃果蔬前不削皮的感染率要低;喜食干硬食物的人群感染率较不喜食干硬食物的感染率要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在人类中传播的最为广泛的细菌,它是在人类的胃黏膜上生存的,可以在胃黏膜上产生大量尿素酶[5]。由于Hp是一种具有很强运动能力的细菌,它可以在胃内穿过黏液层到达胃的上皮表面,在粘附素的作用下和胃的上皮细胞连接起来,这样一来Hp就不会和食物一起被消化从胃内排出[6]。Hp可以不被中性粒细胞吞噬杀伤是因为Hp能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H2O2)[7]。Hp 所含的尿素酶也可以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有效地防止被胃酸杀灭,实现可以在胃内长久定植[8]。可以引起Hp感染的原因包括:食用刺激性辛辣的食物,刺激性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从而降低了胃的抵抗力,这种条件下幽门螺杆菌更容易入侵并大量繁殖[9];导致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长期吃生的未经加工的食物;在牙齿上繁殖并传播,幽门螺杆菌更易在牙菌斑和龋齿上生长繁殖;共餐,口-口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径。经常外出就餐的过程中共用餐具,这样使健康人群被感染的机率会大幅度增加。消化道疾病和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是幽门螺杆菌,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样淋巴瘤的发生也与幽门螺杆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0]。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Hp感染率高达42%~84%不等。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Hp又具有传染性,周而复始,很难根治[11]。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其已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健康[12]。因此有效降低成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表明男性感染的概率高于女性感染率;中年(41~60岁)人群感染率高于青年(18~40岁)人群感染率及老年(61~85岁)人群感染率;没有胃病诊疗史的感染率低于有胃病诊疗史的感染率;没有喝酒史的感染率较有喝酒史的感染率明显要低;没有抽烟史的感染率较有抽烟史的感染率明显要低;生吃果蔬前不削皮的感染率较生吃果蔬前削皮的感染率要高;不喜食干硬食物的人群感染率较喜食干硬食物的感染率要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Hp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接触传播,由于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经济状况差异、饮食和生活习惯迥异、知识水平高低不一、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成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有差异,减少Hp的传播主要是要依靠好的环境卫生,高的居民健康素养,良好的个人饮食卫生习惯。根据本次研究发现男性Hp感染率高于女性感染率,这与男性个人饮食卫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13]。男性多存在抽烟、大量喝酒和经常外出用餐等不良生活因素,是导致Hp高感染率的主要因素,且男性多存在工作量重压力大等社会因素,不规律的饮食休息使胃的消化功能受到严重损伤。中年组Hp感染率高于老年组和青年组。可能是由于青年喜食生冷刺激的食物和学校的交叉感染所致。中年组人群由于社会因素多存在交际活动,外出就餐的频率高,加大了接触传播的风险。老年人群开始重视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对身体的作用,且老年人在长时间的用药过程中自身抗体增多,Hp的感染概率相对较低。胃黏膜组织结构受到酒精的影响,胃黏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胃黏膜的组织结构也被破坏,溃疡和创伤面从而形成,使机体对Hp感染的防御能力丧失,进而消化系统被侵害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幽门括约肌功能受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影响,使括约肌抑制肠液反流的作用丧失,从而使反流的肠液胆汁进入胃中,使胃黏膜被刺激从而分泌胃酸,胃酸会使胃壁血管的收缩速度增加,使幽门括约肌功能被破坏,增加了Hp感染的风险[14]。有胃病诊疗史的患者由于胃部屏障功能已经受到了损伤,因而幽门螺杆菌更易进入胃部繁殖。部分人群生吃果蔬前从不削皮,果蔬表皮带有多种病原菌,增大了人群与幽门螺杆菌接触的几率,进而增大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率。干硬的食物由于不易消化会划伤胃黏膜对其造成机械性损害,从而破坏胃部的屏障作用,使Hp感染的风险增加[15]。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粪-口方式和口-口方式作为传播途径的常见细菌,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可知全世界的自然人群中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50%,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已经成为一种发展中国家多发的公共卫生问题。综上所述,应加强对Hp感染高危人群,如男性、中年(41~60岁)、有胃病诊疗史、有喝酒史、有抽烟史、生吃果蔬前不削皮以及喜欢吃干硬食物的人群进行Hp感染危害的宣传教育;加强Hp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大家深入了解戒烟、戒酒、良好的个人卫生、餐具及时消毒、健康合理的营养膳食对降低Hp感染概率的重要性。应用三联或四联疗法有效的治疗,定期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为临床合理操作提供较高的科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3]陈意振,姚麒,刘颖,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3):543-544.

[4]唐艳波,韦照勇.影响幽门螺杆菌治疗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5,26(7):1013-1015.

[5]胡娟,林薇,呼永河,等.幽门螺杆菌在不同湿度环境下生活人群感染差异性的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5,30(4):96-98.

[6]唐怀蓉,范云洁,刘莎,等.成都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5(5):823-826.

[7]郭映泉,唐明武,万恒,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20):3047-3048.

[8]樊荣荣,李恕军,金鹏,等.某部新兵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8):768-770.

[9]张秋凤.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因素及健康教育效果[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5):729-731.

[12]吴之茵,夏瑾,刘苹,等.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0):4915-4916.

[13]黎莉,杨卫文,杨景林.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外疾病的关系[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2):182-184.

[14]叶国钦.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8):3082-3085.

[15]姜凤全,郝赪妍,陆晓昱,等.大连市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5,56(2):182-185.

作者:叶玉斓 黄菊梅 郑文宇 黄满秀 谢满 冯云 单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科

被举报文档标题:健康体检成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ixuezazhi/zgxdyszz/72557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