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

智慧校园监管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智能化;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

一、引言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图书馆,如何紧跟时展的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高校图书馆人急需认真思考的问题。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无线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此类技术在图书馆的不断运用,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见“以人为本,读者至上”为宗旨,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基础,高效便利地为读者服务的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和模式。

二、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及发展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最早是由国外的图书馆学学者提出,随后再引进到国内,且普遍为我国图书馆界所接受。“智慧图书馆”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由芬兰奥卢大学的图书馆学学者MarkusAittola在《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他指出智慧图书馆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的、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可以帮助用户找到所需的图书和相关资料[2]。之后,国内外图书馆学学者结合图书馆的发展实践,不断完善智慧图书馆的构想,提出各自的理论。BilandzicM对智慧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从图书馆用户的角度进行了阐述[3]。Johnson和AdamsBecker提出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环境下,实现智慧图书馆满足读者需求个性化、差异化、智能化的设想[4]。国内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是从2005年开始的,代表性的有关智慧图书馆的观点,主要有华侨大学图书馆严栋提出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是全方位开放式的图书馆、综合的学术资源信息服务中心、配套齐全的活动中心、高效便捷和节能的智慧中心[5]。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图书馆模式。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所的王世伟研究员,主张智慧图书馆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用的、任何方式可用的、书书相连、书人相连的图书馆服务和管理的新形态[2]。它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为本质追求,是现代图书馆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三、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特征

智慧图书馆,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无线通讯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以用户为中心,对读者的读书活动、馆藏、馆舍等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高效、便利地来满足读者个性化差异化的信息需求。它是以现代技术为基础,以读者的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效益。高校智慧图书馆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一)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类型不同。城市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以普通市民为主,而乡村图书馆的读者以农民为主,少儿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以5-14岁的少年儿童为主。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等。

(二)信息资源需求的专业化高校智慧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三大支柱之一。它主要是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它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经济、科技、法规政策等的制定密切相关,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智库之一。与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普及、娱乐、消遣休闲的文化功能定位有着显著的差别。它的文献资源保障更侧重于专业化、前沿性。

(三)信息资源需求的个性化高校是人类精神文明保存、传承、弘扬的重要阵地。高校开设的课程,特别是综合性高校开设的课程,包罗万象,每个老师所讲授的课程和研究的课题,都是不同的。因此,老师需要的文献资源也都各不相同。而每个学生因专业、兴趣爱好不同,其信息资源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有差异的。

四、新时代高校智慧图书馆馆员的转变

为建设好智慧图书馆,除了学校在硬件方面加大投入,购买必要的设备外,更需要紧紧抓住人的因素,为又好又快建设智慧图书馆提供充分、优秀的人力资源。为此,高校图书馆馆员需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新时代智慧图书馆馆员需转变观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指导的。党的十八大以来,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适应智慧图书馆新时代,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由传统的、封闭的、被动服务的观念转变为现代的、开放的、主动服务的观念。真正地使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的理念,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应进入我们的头脑,无时不刻不想着如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二)新时代智慧图书馆馆员需掌握新技能在智慧图书馆新时代,图书馆馆员只具备扎实的图书馆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RFID、云计算、人脸识别等新技术源源不断地被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来。各类智能工具和资源载体已经遍布图书馆内外,不具备数据技能的馆员将寸步难行。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不断学习,熟练地运用好这些技术,才能更加高效地为读者服务。

(三)新时代高校智慧图书馆馆员需要高度重视读者传统图书馆的读者,只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几乎与图书馆没有交流互动。而智慧图书馆,需要馆员深入到用户中,充分地挖掘、分析用户的相关数据,随时掌握读者的动态需求。首先,利用大数据,图书馆的日常统计工作中,不仅仅统计读者宏观的进馆的数据,还要对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读者分布进行精确统计,以便图书馆阶段性地对馆藏资源进行调整或微调。其次,需要通过收集智能终端、物联网、图书馆APP等数据,通过云计算对读者的借阅历史、兴趣爱好、咨询反馈记录等数据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分析,对用户建立数据共享平台,能够为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差异化嵌入式的服务。最后,馆员需对读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对于高校绝大部分学术型研究性读者来说,应对新入校师生通过专业讲座,或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图书馆APP等网络媒介推送,让他们尽快熟悉馆内的纸本文献资源、电子资源、数据库及各种资源的检索获取途径,以利于读者方便、高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充分重视读者的需求,让他们也成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参与者,使得图书馆、馆员、用户之间协调统一,构成一个和谐有机体。

五、结语

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效、互联、便捷、泛在、可视、智能是高校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智慧图书馆必须以硬件设施为基础,以读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积极拥抱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完善智慧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增强服务意识,适应新时代、智能性图书馆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105-106.

[2]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0,(12):1-5.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第2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的需要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学生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和人文素养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品德和行为方式朝着高等教育育人目标方面发展,以达到社会和教育者所期望的要求。

1.校园文化具有熏陶和规范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熏陶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熏陶尤为重要。”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可以抑制、杜绝学生的不良行为,扭转散漫作风,使他们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2.校园文化具有凝聚和锻炼作用。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特定地域,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起来的集体文化,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学生集体精神、弘扬团队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认识自我,提高能力。

二、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对校园文化越来越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一)过于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内涵现阶段,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都注重对高校物质实力的投入,部分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财力投入和校园建筑实体建设,过于重视学校教学楼、食堂和宿舍等建筑布局,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校历史发展文化积淀、办学理念和创新意识培养等精神文化建设,背离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

(二)缺少价值引导,文化育人功能缺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潮侵入校园,导致不少校园文化活动过多倾向于商业化、低俗化和功利化,注重于近期利益。部分高校为了追求政绩、量化校园文化建设指标体系,向相关部门和二级院系摊派硬性任务,部分高校还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课余文化娱乐生活,一定程度上导致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缺失。

(三)校园文化建设单调,层次低下无精品现在有些高校不注重在校园规划、校风校训和校园精品等方面打造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呆板单调,水平低下,没有特色,毫无生机可言,不能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强,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虽越办越多,却不能满足学校师生实际需求。

(四)校园文化建设分散,缺少系统规划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多校区办学现象突出,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分散现象,缺少系统性。尤其是新校区办学情况,由于历史发展和地理位置等原因,地理人文环境沙漠化严重;大部分高校虽然扩招办学成综合性院校,但是人文社会学科和理工学科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相互补充,不能系统利用各种教育软硬件资源、载体单一等现象突出。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坚持方向性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第一,高度重视高校党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支持党团组织积极组织、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第二,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大是大非面前的政治鉴别力;第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

(二)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关注学生成长成才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是在校大学生,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含义包括三个内容,第一,高校校园硬件设施、环境设计要符合人性化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学生健康成长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第二,高校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皆要人性化,促进教育主体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第三,要开展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发挥特长、展示才华搭建平台,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第四,要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潜能,培育学生创新精神,有效促进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多种渠道。

(三)坚持系统性原则,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从整体上考虑校园文化建设布局,注重校园文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要注意校园文化构成要素,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所构成的整体结构;其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创新发展;第三,突出主流文化,兼顾非主流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精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四、积极探索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新方法

(一)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组织体系,健全校园文化建设机制首先,校党委要高度重视,拓宽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路,把握校园文化发展规律,加强符合本校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其次,建立在校党委领导下、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和团委等主要部门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确定年度校园文化建设重点和重大活动主题,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再次相关职能部门要对校园文化建设中所涉及的资源进行统一配置,避免出现多头管理、资源浪费的现象;最后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和团委等相关部门及二级院系工作绩效的主要考核指标,细化标准,科学运用考核机制激励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校园文化主力军作用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我们要重视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促进校园文化顺利开展。首先,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学生社团,在社团活动中融入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确保社团发展的正确方向。其次密切关注和研究学生社团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团活动的新方法,积极参与校外交流,创新社团工作形式,适应不同年龄学生成长需求,增强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注重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等网络技术得到了普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要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校大学生年龄小、网络信息过滤能力较弱、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网络技术的引导,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第一,加强思想引导,牢牢把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我们要积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增强学生网络法制意识,帮助学生过滤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积极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二,建立专门信息监督机构,完善网络管理监控机制。面对新形势下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暴露出来的负面作用,我们要积极应对,既要完善网络管理和监控机制,过滤和净化网络环境,也要完善大学生互联网规范,完善全方位网络安全体系,确保校园网可靠运行。

五、总结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第3篇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实际步骤,也是着眼长远建设,推进各级机关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健全机制、改进作风的重要措施。县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定了的规矩就要坚决落实,务求抓出成效。

一是形势发展的需要。xx开发建设给xx带来历史性的机遇,必将谱写xx历史的新篇章。目前我们xx发展的势头已经开始显现,在这种令人振奋的形势下,怎么抢抓机遇,迎势而上,发展自身,这对于各级干部来说是一个考验,是对我们整体素质和能力的考验,每位干部必须冷静思考,认真对待。要经受住这次考验,真正抓住机遇,把未来xx建设好,从根本上讲,就取决于每位干部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怎样的发展能力,怎样的外在形象,怎样的工作效能来迎接挑战、迎接考验。回答这些问题,那就要求大家有一股强势的干劲,有一个拼搏的精神状态,有一身过硬的本事。实现这个目标,途径只有一个,就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要坚持勤政、廉政、能政,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好。这是历史负于每位干部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二是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需要。目前,我部干部队伍素质、工作作风都是好的,绝大多数同志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各自的岗位上恪尽职守,真抓实干,为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来看,与形势要求还存在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有的干部忽视学习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与岗位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同志大局观念淡薄,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和顾全大局的胸怀;有的干部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习惯于按部就班,照抄照转,墨守陈规,缺乏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精神等等。因此,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正当时日。

三是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的需要。干部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整体工作水平的高低。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组工干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综合素质。一是善于学习。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业务,在学习和实践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增长才干,不断提高本领,便自己思维与时俱进,思考的问题、谋划的事情达到科学性、合理性。二是勤于思考。业精于勤,事成于智。要干一番事业,把我们每项工作做得最好,就要舍得下功夫,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在刻苦敬业中,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踏实干事。无论是落实上级部署,还是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都要求干部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反对表面文章;提倡当机立断,反对缩手缩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干劲,做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干工作的模范。

二、按照要求,从我做起,推动我部机关效能建设向前发展。

一是重视文件的学习。学习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公务员法》、县委县政府的《贯彻市委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若干规定的实施意》等法律法规和省市县优化发展环境的有关文件。通过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人人讲效能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机关干部的效率意识和服务意识,调动参与机关效能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为人民,促发展的本领,为全面推行机关效能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各科室负责人应当带头认真学习,并抓好科室其他干部的传达学习。

二是认真抓好责任分解。随着机关效能建设的推进,我部各科室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将发生一些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运行模式将有所不适应。当前,我部先进性教育活动已完成,并要进行“回头看”工作。各科室要结合先进性教育“回头看”活动,按照各自职能特点,对本科室原来的职责、流程、考评标准等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制定出具体贯彻落实的实施细则。通过加强责任分解,进一步明确各科室的责任,把机关效能建设的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头上。

三是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完善落实组织部各项规章制度和目标管理岗位职责,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和“严、细、深、实、快、好”的要求,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四是改善服务态度。以科室为重点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工作人员文明礼貌,接待群众热心、耐心、诚心,无冷、横、硬现象,彻底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

五是提高工作效率。公开岗位职责、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工作纪律、监督电话等内容,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简化办事程序,彻底解决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

六是务求工作取得实效。要处理好机关效能建设与队伍建设的关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加强领导与全员参与的关系,做到上下联动;处理好严肃查处问题与大力宣扬先进的关系,坚持从严治部;处理好扎实工作与采取必要形式的关系,做到形式与效果的统一。把机关效能建设与部机关开展的“创建文明机关、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把“机关形象人人有责,人人都是机关形象”的责任意识,贯穿到各项工作和为群众服务中,真正改进工作,转变职能,增强素质,规范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取得实效。

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措施,确保我部机关效能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健全机构。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部成立由xx任组长,xx部长、xx部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部办公室),负责整个效能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导。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自查整改。以组织召开服务对象意见征询会为主要形式,广泛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照群众意见和建议,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进行自我剖析、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整改。自查和整改情况及时报县机关效能建设办公室。

(三)日常监督。为方便党员群众及时监督,部机关设立意见箱(干部监督信箱),开通热线监督电话(xxx),对群众咨询问题认真解答,对投诉的问题及时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声。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第4篇

搭载信息化技术,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智慧教育和智慧校园作为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智慧校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1智慧校园建设

1.1智慧校园建设情况

(1)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信息化程度不足,难以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导致最终呈现出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2)当前的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没有得到统一,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导致信息互通方面存在障碍,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的提升。

1.2建设智慧校园的作用

校园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智慧校园中的智能设备可以让在教学评价阶段更加客观公正。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各种数据信息,从而提升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还能充分利用智能设备降低工作量,从而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智慧校园的建设在本质上而言对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改善管理质量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发挥智慧校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作用的措施

2.1搭建智慧校园平台

要想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需要对平台进行总体设计,并明确融合教育教学管理使用到的技术和设备,从而构建出综合性的系统平台,借助业务流程与模式,建立信息一体化标准。利用智慧管理平台还能推动校园的现代化建设,同时还能依照层次,做好相关的运行和维护工作,从而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办学的成本。

2.2明确智慧校园建设的中心智慧校园的中心应该包括四个方面

2.2.1用户中心智慧校园的用户是在校师生,因此智慧校园构件的教育教学平台系统应该通过设定程序及时输入师生信息,方便师生用户进行统一操作。师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查询学生的课程、成绩以及教师的任教班级、授课情况以及授课课程等内容,在查询过程中为保证隐私,需要设定一定的实名认证程序,对师生教育教学情况进行高效管控。

2.2.2认证中心身份认证时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也是保护师生隐私的重要手段。当前由于智能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系统的出现,可以大大方便是谁的使用,师生利用自身的身份信息可以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既能对职能部门进行管理,还能快捷更新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

2.2.3资源中心智慧校园平台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校内外的优秀资源上传到系统供师生进行学习交流。对于智慧校园的信息管理,应该分块进行,既要包含资源共享模块,同时还应该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最后可以利用系统平台实现师生的畅通交流。

2.2.4数据中心智慧校园系统在使用时,会使用到相关的程序,每一次访问、每一次上传资源都会形成数据痕迹,通过对数据信息的管理,可以及时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审查,确保整个系统的信息更新情况以及资源共享情况都是积极向上的,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可以提高师生教学教育管理水平。

2.3规范统一智慧校园管理系统

通常情况下,管理系统包括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三个方面。(1)学校管理是基础,学校对于智慧校园系统的应用通常可以利用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及时邀请第三方服务公司及时对智慧设备和系统进行更新,并及时对相关的师生工作人员进行更新,保证信息及时更新,促进无纸化办公的进程。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建设智慧校园系统,还能降低后勤部门的成本,同时提高行政效率。(2)对教师的管理。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对教师工作进行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估。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评价方式的选择相对片面,导致对教师考核时难以做好绝对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教师利用智慧管理系统可以做好课程管理和网上阅卷等工作,从而减少人工阅卷的时间和精力,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对试卷信息等长久保存。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教师上课冲突。同时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向学生家长开放,让家长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动态,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情况,让智慧校园系统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媒介,改善教学效果。(3)学生管理。学生管理也是学校教学教育管理的重点工作,对于学生的管理包括学生信息的管理,通过及时更新学生的在校状态和在校学习情况,及时向相关的任课老师进行反馈,从而完善师生互评机制,充分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完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学生的住宿情况、运动会成绩以及相关的奖学金内容都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不仅能够节约工作时间,同时还能及时将学生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利用系统见证学生的成长,同时还能推动学校的秩序化发展,充分展现校园的现代化特征。

3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慧校园的发展,学校通过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师生工作配合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推动现代化校园的进展。文中简单论述智慧校园建设与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鹏.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9(03):35.

[2]段忠祥.智慧校园网络环境中的数据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03):61+74.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校园;应用

物联网的出现无疑是对信息时代的一种积极响应,在现阶段的使用中已经不断融入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成为了新时代新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领域,创造了不容小觑的市场效益。同样现阶段不仅是信息化时代,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所能创作的价值越来越来大。所以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愈发重视,不再停留在教育质量方面,更深入到包括安全管理在内的校园方面,而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校园建设中从而不断将食堂、教室、图书馆、供水系统等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最终发挥整体合力的最大最强效果。

1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技术在时代的发展中已经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具体来说所谓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就是借助射频识别、红外感应、传感器等信息设备,以相关的协议为依据将不同的事物相联系,以实现智能化识别、信息交互、追踪和监控,从而达到人和物相互关联、物物相息、数据相互共享的一种网络。其目的就是使所有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使得识别和管理更加方便。

2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

2.1用物联网技术打造平安校园

近年各大院校安全事故频发究其根本与外来人员的随意进出不可脱离,当前部分院校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确还有所偏差,令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环境产生了质疑。在此种情况下将物联网技术智慧校园的构建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环节甚至解决存在的潜在危险,真正打造平安校园。具体来说学校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了校园稚嫩安防和校园只能交通管理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安全管理保证系统,通过在校园不同区域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令学生在遭遇突发危险时,可以不着痕迹地及时报警并留下相关的证据。同时对进出学校的车辆不仅有人力的实名登记管理,还会进行定位监测,在不侵犯车主隐私的情况下真正掌握车辆的动向。保证学生的安全。另外学校的重要资料将会被贴上相关标签,进行设备感知和物品追踪,从而加强资料管理的安全系数。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学校借助物联网进行三层的身份确认和考勤管理,不仅确保学生安全进入校园进入教室,也再一次将陌生人阻挡在学校的大门之外,将所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2.2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节能校园

对学校来说各类资源都是有限的,如何令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是各大高校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在借助物联网技术进行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在自然资源方面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学校能源的监控和管理,对水、电等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实现校园能源消耗的智能化管理。无论是老师办公室还是学生教师都安装传感器和控制器,随时依据室内的光线和人数进行光亮的调节,不仅为教职工达到一个更为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还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节约自然资源。在知识资源方面物联网成功打造智慧图书馆,建立开放式的数字图书馆,一方面能够盘点现有图书,已借阅和剩余的数量,智能展示所需要的不同图书的具体位置,借阅师生的时间;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使得教职工能够利用自己的计算机、手机登终端获得共享的图书资源,接收到更为便利人性化的服务。

2.3用物联网技术打造优质的教学沟通环境

在确保周边环境满足社会要求后,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成功地打造了数字化智能教学环境,改革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同科学习质量,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师生的生活工作方式。对于教师来说,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再次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将数字教学强化到智慧教学,令学生和老师可以在教师对所要研究的物体进行模拟操作,令每个学生都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操作借助,从而更为直接具体的得到自己的结论,而不是一味接受来自他人的经验结论。同时借助物联网技术令课本动起来,构建数字化立体教材,加强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探索兴趣的基础上,拓展了课外的资源,为老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充分坚实的基础支撑。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知识灌输方式,也改变了其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学校通过物联网将独立的学生和老师连成一个整体,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虚拟与现实、个体与群体互联互通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获得大量的有用的科学的信息,可以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进行问题研究、创新实践。以此令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在彼此的护工协作之间掌握更多的知识,交到更多的朋友,在培养自身独立思考、主动创新能力的同时,进行更好地人际交往。

3结束语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人才是发展的根源,想要在世界民族之林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就要重视教育事业的整体建设,将各个部分串联成一个整体。因此将物联网与智慧校园相融合,综合发挥两者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现有的基础设备的力量,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真正打造更科学、人性、智能的环境,从而在不知不觉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思维。但是不得不承认现阶段智慧校园的建设还有一定的不足,距离想象中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完善。

参考文献

[1]严大虎,陈明选.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1,06:123-125.

[2]陈建新.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6:3796-3800.

[3]宋承继.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03:208-210.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第6篇

随着“智慧地球”理念的提出,物联网技术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又被称之为信息化革命的新一轮浪潮。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在当前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物联网技术对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学方式以及校园的各方面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为高效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文章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及特征进行研究与讨论,指出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如何合理的应用物联网技术,促进高校的发展。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研究

物联网技术是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之后引导信息产业革新的新一轮潮流,促进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更深层次的应用。而智慧校园是基于智慧地球理念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来对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的各项资源进行交互的方式,将各种资源、基础设施以及科研成果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的教学、管理、生活与学校资源和系统进行整合。

一、物联网技术的概述

(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是物与物之间相连的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有所不同的是,它通过感应器将各种物体进行普遍连接,最终形成物联网[1]。互联网联网是通过电脑将人与人之间进行相连,物联网则是物体之间的相连。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物联网的核心依旧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其二是物联网的用户端发展到任意的物体和物体之间,从而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信息感应装置与技术对需要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物体按照约定与互联网进行连接,进行信息的交换,最终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跟踪以及监管的网络。

(二)物联网的特征

相较于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有着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2]:核心仍然是互联网技术,主要利用各种信息装置和技术将物体和互联网相连,及时准确的传递信息;可以进行识别和通信,在物联网中有着不同类型的信息传感设置,这些信息传感器都是信息元,不同类型传感器所获取的信息不同,同时具有实时性;其本事具备智能化处理的能力。

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的应用措施

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需要综合利用各式各样的物联网技术对学校的人员、设备、建筑等进行定位、感知以及控制[3]。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各种识别设备的感知对象进行分析,得出完善的感知对象数据,从而通过完善的网络体系实现这些信息的上传通过。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处理和汇总,在经过指挥系统的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各级管理部门的高效实时化,感知具体的对象的详细信息,为学校管理层提供正确的决策和依据。

(一)实现人和设备的自动化管理

为学校各类人员配置完善的校园一卡通,通过系统完善的感应电和门禁系统,实现对学生、教师、后勤服务人员的全方位、全自动、全覆盖的实时感应和定位工作。学生可以通过一卡通打卡系统实现课堂的现实电子考勤,当学生走进教师之后,能够通过系统及时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并可以实现对教案、电子教材、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实时应用。

(二)构建出智慧的教学环境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课程无法实时反映出场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严重影响教学工作的效率。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构建出完善的感知课堂系统,实现课堂向真实化、完善化场景发展,保证书本知识和现实知识的融合,保证理论知识贴合现实生活,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效率,全面提升教学活动的效率。同时使用物联网技术,能够通过物理环境实现物件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学生可以通过远程教学系统实现教学计划的异地进行,同时系统通过智能化程序,实现对信息的处理、采集、保存和分析效果。在学习记录的过程中,通过将资源上传到教学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科学、安全、高效的共享信息平台。

(三)构建出完善的车辆管理系统

随着现代化学校身份的多样化,学校的对外交流合作机会也呈现出逐步提高的特点,进出学校的车辆日益增大,而由于学校的停车位置相对较少,能够容纳的车辆有限,因此很容易因为管理不当导致停车难的问题。构建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车辆管理系统,能够对学校的进出车辆,例如校车、教职工车辆安装统一的电子管理设备,作为学校车辆出入的通行标准,实现对出入车辆的自动识别和停车通行管理。对于社会外来车辆,可以构建出车辆查询系统,根据学校的剩余车位发放临时停车卡,在进过系统识别之后方可放入校内。在车辆进入学校之前,需要对信息进行再次识别和比对,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校或者离校。通过车辆管理系统能够为相关车辆停引导性服务工作,对学校内部的出入车辆进行综合性调度管理工作,从而实现提升停车位利用效率的目标。

(四)构建出完善的智能安保系统

校园内部的安全对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存在息息相关的关系。通过构建物完善的物联网系统,构建出具有实时性、高效性、可靠性及开放性的校园安保系统。学校可以在重点区域安装摄像头和感应器,对学校的出入人员进行有效地身份识别,同时对于初入重要区域的人员进行重点监控,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对于学校的财务部门、考试中心等重点区域可以安装先进的智能传感系统,实现24小时全天候的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可疑行为,可以及时作出预警,以便值班人员及时进行问题处理。

三、结语

建立在物联网技术之上的智能校园的建设工作,能够实现校园的智能化、可视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理念,为学校的现代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通过构建完善的智慧教学系统,推动课堂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使学校能够更好的和社会、自然、学习对象的融合,使理论能够紧密联系实践,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现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保承军,岳桂杰.云计算和物联网在智慧校园系统构建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03:62-64.

[2]杜非非.试论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2:132.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智慧校园;学生档案;服务

智慧校园是利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对校园内各种应用服务系统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感知、智能处理和可靠传送,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体化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积极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使广大师生拥有更加安全、环保、高效、便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使校园实现智慧式的管理和运行。[1]智慧校园建设给高校学生档案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

一、智慧校园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档案建设现状

2008年9月1日,由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标志我国高校档案建设进入了法制化、标准化、专业化阶段。这促进了高校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数字校园”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推进,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档案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的“纸质档案”向“数字档案”的转变。例如,现今高校在学生管理中普遍使用了包括迎新系统、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等在内的一体化学生综合服务平台,再加上校园“一卡通”的推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工作的行为信息几乎都可以进行数字化采集、保存和整理分析。这种转变解决了传统学生档案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人力资源耗费巨大、存储数量有限、存储时限不长、利用服务范围狭窄、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等问题,给高校学生档案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2]这一方面加速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生档案工作中的应用,推动了学生档案工作向标准化、科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为高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学生档案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也标志着高校档案建设进入现代化阶段。

二、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学生档案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性化定制服务功能匮乏为广大师生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这种个性化定制服务方式十分注重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关注其个性化需求是否得到有效满足。高校学生档案个性化定制服务,要求学生档案管理部门根据档案用户(教职工或学生)的需求,借助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对用户设定的档案资源进行智能化的收集、整理、分类和分析,向用户提供和推荐有关信息,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档案服务需求。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档案建设在为师生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无法做到针对每一位师生提供适合他们个体需求的精准化档案信息服务。

(二)人性化感知及处理方式难于实现学生数字档案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轨迹,并为学生管理者在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监管、加强学生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来源。由于它仅是对现存数据通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平台进行程序化的整合与分析,因此无法精准展现数字信息背后所隐含的人类思维特性,也不能有效识别信息主体的个性特征。以某高校学生管理系统采集到的学生日常行为档案数据为例:某女生去食堂就餐时,每次消费不超过6元钱,而她一周内进出图书馆达到14次,单从采集到的这两个数据分析,似乎反映该生是一个伙食上比较节省且爱好读书的人。然而,这只是作为学生档案管理者或使用者基于现有数据信息的一种主观性判断。在实际中,我们知道该生上述两类行为特征背后可能存在n种情况。基于现有学生档案数字化信息处理平台,无法对数据信息进行人性化的感知与处理,因此即使加入其它采集到的学生行为数据,也很难对学生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作出精准判断。于是,就出现了档案数据处理信息与档案实体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借助智慧校园建设中以物联网等为基础构建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的智能感知环境和服务平台,能够使我们对档案信息形成主体的真实行为动机及人格特质的分析变得可能,并有效解决档案数据处理信息与档案实体信息的不对称问题。

(三)学生主体服务需求被边缘化当前高校学生档案建设缺少针对学生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个性化的档案服务,难以使学生从自身档案资源中获得自我发展的科学认知。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以往学生档案建设是根据行政管理需要而不是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来进行的,档案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忽视了学生档案信息资源形成主体即学生的需求。这种情况导致无法让学生档案在服务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真正“活”起来,且无法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第二,档案建设的传统观念认为,档案必须严格保管并严防档案信息的泄露。但在智慧校园建设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档案建设着眼点已不再是做好档案资源的开发、存储等工作,而是着眼于如何让档案信息更好地服务档案利用主客体的需要,尤其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且要求实现档案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四)智能化管理升级滞后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基本还处于数字化管理阶段,少数高校甚至还处在网络化管理阶段。档案网络化管理是借助互联网技术,达到让所有被允许利用档案资源的用户共享档案数据资源的目的。这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的档案管理方式。档案数字化管理则是将纷繁复杂的档案信息转化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或数据,并通过统一的数字信息处理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调度、整合、分析、利用。档案数字化管理实现了档案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升级。然而,上述两种档案管理方式均无法有效满足新时代师生的档案服务需求,也难以满足高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这就迫切需要推进学生档案管理由数字化管理向智能化管理的再升级。档案智能化管理是在数字化管理基础上,运用智慧校园建设中最新的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和信息处理方法,对数字档案进行充分的感知、挖掘、整理、分析,提炼形成智慧信息,为用户提供精准化的档案信息服务,实现档案功能的最大化。当前,我国高校由于对学生档案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以及资金、技术、人员等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学生档案管理由数字化管理向智能化管理升级的进程较为缓慢。

三、智慧校园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档案建设路径

(一)强化顶层设计高校档案建设工作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高校应将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智慧校园建设整体规划之中,在机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场所等方面给予充足的保障。同时,高校要明确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学生档案建设的主要目标、具体任务、重点难点、进度安排、预期效益、风险评估等,切实从顶层设计上做好安排,以保障高校学生档案建设与智慧校园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

(二)克服思维定势长期以来,加强学生的管理以确保学生安全稳定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核心任务。高校学生档案建设也受到这种要求的制约并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即档案建设是为了有利于教师管理好学生。这样一种惯性思维方式,导致学生档案大多数时候只是扮演如实记录的角色,而没有演绎出它内在的最核心的服务价值。智慧校园建设突出强调要为师生全面发展提供一体化和个性化的智慧信息服务,高校学生档案建设同样要适应这种新理念,彻底转变传统档案建设观念,克服思维定势,变档案管理为档案服务。

(三)实现智能化升级操作高校学生档案建设由于学生工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泛、形势复杂,极易造成档案资源收集不完整、档案信息处理不及时、档案数据分析不准确等问题,以致于难以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在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互联网技术和相关数据处理方法,对学生档案进行智能化升级处理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档案资源整合和利用的能力。这种智能化升级操作是在充分尊重师生主体地位、明确师生个性化档案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对涉及学生工作各类型档案数据进行筛选、转换、抽取、合成等操作,以组建相关档案数据库并构建起智能化档案数据模型;然后在实际运用当中对档案数据模型的参数和规则进行调整优化;最后对蕴含在数据档案中的关联信息进行充分感知、挖掘、分析、利用,并预测未来的信息发展趋势,从而面向师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个性化的学生档案服务。[3]例如,在智慧校园一体化环境下,通过对采集到的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数字档案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可以精准地制定学生全面发展规划和评估指标;通过使用智能感知技术,可以根据学生档案使用者的动机,将其分为类型不同的客户(科任教师、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并通过数据筛选提供基于不同角色的量身定制的档案服务项目。

(四)推进知识管理英国知识管理大师安妮•布鲁金认为,知识管理最核心的部分是档案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将有效促进档案管理的跨跃式发展。当前,积极推进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从实体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是推进学生档案智能化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知识管理阶段,学生档案管理的重点将实现从档案开发到档案知识的组织、提炼、创新、共享等的转变,从而构建起以满足用户知识需求为目标的智能化档案知识服务体系,[4]并提炼形成智慧信息,充分挖掘档案育人资源,为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在学生档案建设中可以提供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技术支持,实现学生档案与学生档案管理者、来源者、使用者之间的智能互动,这将构建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精准化的档案知识服务体系。总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当前高校学生档案建设必须适应智慧校园建设新要求,并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推动档案建设向智能化方向升级发展,以契合新时代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助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2]杨来青,等.档案馆未来发展的新前景:智慧档案馆[J].中国档案,2013(2):68-70.

[3]郭鑫杰.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智慧档案建设策略研究[J].浙江档案,2015(11):10-12.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学生管理

0前言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都在向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也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工作内容、拓展工作路径、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目前,已有很多高校开始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创建了APP、公众号等交流平台,还在工作落实中采用各种信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共享资源、实时监管,也能促进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使管理工作更加全面、有效。

1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1学生管理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促进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由于计算机具有大容量的优势,可进行高速运算,能解决各类复杂的信息管理问题,包括档案管理、成绩管理、课程管理等等。教师可用计算机软件存储整理各类信息,通过检索功能即可获得所需信息,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1]。例如,学校可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将学生的考试测验成绩输入系统中,检索关键词即可查询。学生也可登录系统自主查询,这样不仅为教师工作提供便利,也为学生查询成绩提供便利。

1.2日常事务

学生管理中涉及很多日常事务,包括出勤记录、奖学金评定、校园活动等,这些日常事务内容琐碎,如果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很易出现遗漏。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可以节省人力、提升效率。教师可用智慧校园系统,构建数字化校园云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教育信息化资源、教学管理系统整合在一起,构建全方位沟通管理网络,以实现端对端的信息推送、互联互通,具有局校OA办公系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门户网站综合管理等系统功能,不仅可降低日常事务的管理难度,还能促进家、校互联。

1.3过程控制

在学生管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工作计划,然后根据具体的计划落实各项工作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获得工作反馈,掌握工作技术的落实动态,了解工作计划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2]。例如,可在校园APP中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校园活动、教学活动等工作的反馈信息,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工作调整。也可在校园网平台中与学生进行线上沟通、在班级群中实时交流等等。

2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式

2.1构建管理信息系统

在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不仅要明确工作内容,还要对工作性质、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使管理工作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为此,首先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互联网+管理”的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学生的各项信息,并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整理、分析与存储,为学生的管理工作提供更多依据和支持。要构建专门的学生信息数据库,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搜集学生信息资料,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机制,构建云平台保障机制,创新管理的模式和途径、方法。可在原本的管理模式和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不仅满足管理要求,也要为其它工作的落实提供便利[3]。搭建专门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建设。在硬件方面,要确保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的完善性;在软件上,要完善管理系统、管理应用等内容。具体包括院校内、外通信服务、多媒体信息与查询、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CAI)、远程教学系统、院校行政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图书资料检索系统等等。其中,MIS和OA是十分重要的两个系统,主要对管理信息进行处理,可精准地反映院校当前的工作状态,并对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全局角度出发,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电子数据处理能力较强,可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也能降低人工作业的强度;同时,系统通过仿真、优化等技术构建管理模型,使管理工作更加便捷、有效。

2.2促进师生互动交流

在学生管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提供更多渠道和空间。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分析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在促进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也要合理控制成本。坚持与时俱进、立德树人的原则,不仅要发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还要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对学生的纪律行为、学习生活进行管理,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动态,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思想观念。为此,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烦恼,帮助学生自己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为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4]。例如,建立师生在线交流平台,平台可存储学生和教师的信息,用户可查看各种公开信息,包括照片、日志等等,也可进行评论,并根据条件自由搜索平台中的其它用户。建立论坛版区、板块功能,用户可匿名在板块中发表问题、建议和评论,用户间可相互讨论。根据需求划分多个板块,包括学术讨论、日常生活、教学反馈等等;此外,以智慧校园平台为基础,建立在线心理咨询系统,在智慧校园平台的基础上,院校内师生无需再次注册,而是采用一站式身份认证的方式,实名制进入咨询系统,根据权限进行各种操作。为便于学生应用,可将其视作智慧校园中的一个功能模块,可反馈信息、交流互动,以此消除距离感,使学生更易接受线上心理咨询活动。该系统包括信息、资料查阅、心理测试、在线咨询、日常管理等功能。用户可各种公告信息、心理动态、预警信息等内容,管理员和心理咨询师具有公告的权限,具体的动态活动由辅导员,每个用户都可查阅这些信息。平台中的资料包括健康视频、健康书籍、小知识分享等。心理测试将各种心理量表集成在一起,来访者可自主进行测试,并即时获得测试结果,然后在档案中记录,便于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如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可在线咨询,采用留言板或一对一线上咨询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机会和渠道增加,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有所提升。

2.3建立数字智慧校园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高校管理工作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管理工作者应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采用创新性的管理方式,并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院校应重视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数字智慧校园的建设奠定基础。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要应用各种智能硬件,确保管理效率,为学生营造一个智能、安全的校园环境。在安全上,可采用刷脸识别门禁系统,在系统中录入学生的面部,学生刷脸即可进入学校,未在系统中登记的人员不能在校园中随意出入,以此避免不法分子潜入校园,保障内部安全。采用一体化设备,在课堂中也可采用刷脸签到、刷脸考勤的方式,管理教师在手机端获取学生签到、旷课、请假等信息,便于教师管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要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模式,构建智慧食堂,使经营数据更加透明。采用刷脸支付的方式,杜绝逃单行为,也能避免职工代刷卡等问题,学生和经营者权益可得到保障。辅导员、教师也可获得学生食堂用餐信息,然后通过信息分析系统生成膳食报告,了解学生的饮食健康情况,满足食品安全溯源、菜品信息化管理等要求。在照明方面,也可采用智慧校园的管理模式,通过手机云端、院校平台管理软件对各种教师照明设备进行控制,包括黑板灯调光、教室灯调光等等,通过各种传感器、遥控器了解学生的照明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照明调节。将学生的视力健康放在首位,采用APP、场景面板、SAAS等控制方式,具有调光同步性、一致性的特点,而且可快速响应。采用SAAS平台,进行场景复制,将标准场景设计直接复制到各个教室中,使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对图书馆、体育馆、办公室等场所的照明设备也可进行控制,既节约能源、满足照明需求,也保护学生的视力健康。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