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优质课程设计范文

优质课程设计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优质课程设计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优质课程设计

优质课程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不少教师和学者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探索和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形成了部分共识,如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必须改革现有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从知识体系为中心到能力达成为目标等,这些共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仔细研究已有文献可知,专门针对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的课程建设层面的研究远远不够。而如何优化课程体系,如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如何构建发展师资队伍等,都是独立学院要想尽快完成大学的转设、专业的转型必须研究、实践、总结、提升的问题。“应用能力本位”为主导的总体改革思路及具体改革措施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帮助专业尽快从“克隆模式”向着“应用驱动”转型。专业教师应尽快完成从“知识传授者”到“项目思维与工程技能训练者”的角色转变。有助于学生从“理论略知、技能较弱”的菜鸟级高学历人才转变为理论素养较高、职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工程人才,让学生拥有与普通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学生相比较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学习能力强,职业发展后劲足,社会满意度高。在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已经开展的实践内容有探索有效课堂、培育优质课堂、树立精品课堂品牌,学科竞赛和课程设计的实施思路延伸至课堂阶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成果意识,探索课程建设质量管理TQC,培育精品示范课程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明确课程定位,注重教研相长

通过教师全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明确课程点在人才培养链条上的位置与作用,在三纲建设的过程中,将课程定位落实在实施细则中,并在系部层面进行专家统筹与审核,过程中适时调整,实施动态管理。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教研相长,对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及时分析、总结,实施系统研究,具备项目意识,成果意识和团队意识。

二、教材资料选用和内容建设规划

根据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理论学习教材、资料选用和内容建设,宜侧重实践性、项目案例类的教材,补充一定的工程项目实例和图片、音像资料,丰富实践内容。贯穿注册教师资格内容于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效果观测,拓展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独立学院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热情比较低,缺乏意志力和学期主动性,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劣势,但具有思维活跃、社会活动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等优势,教学中大胆采用示范式、讨论式、互动式、项目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果,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创新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提升学习效果。

四、实践教学及学科竞赛

课程设计和课程实习与毕业设计的知识和技能的集训形成系统,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养成。专业学科竞赛以课程为依托,构建“以赛促学”的教学体系,化被动学习为赛事项目导向下的主动学习。以项目为导向,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学科竞赛项目的策划、实施、总结和资料汇总的全过程,学生获得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项目运营和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常规教学活动项目将知识性、趣味性、实战性、竞争性融入到理论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设计,在竞赛互动和自由开放的空间中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高度的责任心。

五、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培育计划

独立学院专业教师结构中,高、中级职称多呈断崖式分布,高级职称多数是教学经验丰富的特聘教授,由于身体、地域等原因,稳定性较差。青年教师个人成长层面,需要通过教授示范课堂的学习,自主研究、同行交流、技能比武等多种途径逐渐成长为骨干教师。宏观政策层面,应当鼓励骨干教师主持、培育出一批优质课程,推出精品课程,同时主动收集特聘教授的经典课程内容制作微课特辑等,尝试将课程成果转化为可视化的样板工程,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六、TQC质量管理与PDCA质量提升计划

教学管理遵循TQC--全面质量管理原则,其中,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现为,一是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二是落实校、部两级教学督导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四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设置校、部两级教学信息员组织,通过反馈,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各类教学活动的开展,虽每年都具相似性,但又各有不同,如何总结经验,实现自我提升,值得探索,本项目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计划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实施过程痕迹资料的系统整理和质量提升的数据比较分析。教学管理过程中,将部分工作内容转化成项目制,将质量、进度、投资、协调等项目管理工作打包给负责教师和对应学生团体,适当采用招标投标方式和直接委托的方式,促进教师的项目积极性和师生项目共建的团队凝聚力。各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PDCA质量循环的思路,除了提交规范的纸质资料外,不断进行质量提升的跟踪监测和分析。实践教学管理树立质量和成果意识,学生作品采用答辩模拟、展览演示、作品集等方式进行过程验收和评价,记录成长痕迹,促进课程效果评价与改进,督促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在课程建设实施层面,关注专业应用型转型,遵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创新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关注社会普适、学生个体需求,做出合理的实施方案,旨在推进独立学院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通过系统的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合理定位,办出特色,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素养以及职业发展潜能,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提升社会及学生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亚全.“动画艺术短片创作”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报,2013.

优质课程设计范文第2篇

在信息化前所未有地冲击高职教育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应主动利用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机遇,实现自身发展的转型。课程是高职教育实施的主要中介与手段,课程改革也是近年来高职教育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利用信息化推动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将是一个必然的方向。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还存在诸多无法适应信息化发展需求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课程目标尚未体现信息社会人才培养的根本需求。信息化时代知识创新与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成为一种常态,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就是知识与人才。因此,适应信息化社会所需的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人才培养目标应围绕这一需求来制定。但是,当前高职教育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仍然停留在纠结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还是技术型人才,是重视综合素质还是技能水平,是培养人文素养还是软技能这些问题上。如不从信息化社会的人才需求出发制定高职课程目标,人才培养将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2.课程内容不能突出信息社会的发展特点。人才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培养需求决定了课程内容的转换。高职教育课程内容对信息社会发展的特点关注不够,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有待提高,关注学生知识的融汇性不足;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有待增强,过度重技能训练导致课程内容跨界性不明显;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够,信息技术的地位不明确,课程设计缺乏与信息技术的统整与融合。

3.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期待更高的创新要求。信息化带来学习方式的变革,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等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学模式不断革新。但从高职院校的现状看,学生需求为导向、学生主体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未得到真正体现,自主、探究和协作的学习方式未成主流,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和视频互动等学习平台不分时空开展学习和交流的在线学习刚刚起步,“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泛在学习”等方式仍在探索之中,教学手段的单一性状况仍普遍存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评价有待探索。

4.资源建设与共享水平难以支持课程信息化。目前高职院校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状况尚不能完全适应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模式转变的需求,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存在单一性、单向性。虽然“校校建设资源”的基础已经具备,但由于优质课程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机制不完善,使得优质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共享性不够。虽然各校优质课程信息资源各有特色,但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离资源建设“区域共建互享、校校共享互换”的建设模式还有一定差距。

二、信息化条件下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之一就是“在被运用于特定组织或者社群时,提供了一种解决各种核心问题的空前弹性”,“革新的推动者可能运用信息技术在不改变既有组织及其根本运行架构的基础上,悄然地改变其具体运作规则”。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从理念到技术、到操作、再到教学实施层面的全方位变革,实现课程改革与信息技术协同创新,建设信息化条件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教育手段和实体中介,形成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1.树立“智慧职业教育课程”的理念。在信息化108条件下,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卓越智慧是教育的本质,因此笔者提出“智慧职业教育课程”。“智慧职业教育课程”是指通过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智能化环境,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智能化的教与学的方法与技能,从而改进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全程渗透培养学生优良的价值取向、较强的人文素养、较高的思维品质和较强的行动能力,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促进学生实现智慧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在智慧课程的实施中,实现自我发展与超越。正如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简·芳汀(JaneE.Fountain)教授所言,“工业技术是肌力,而信息技术是大脑和神经系统。工业技术取代的是胳膊、手和肌肉,而信息技术替换的是传播、思考和计算”,只有设计了突出培养学生智慧养成的高职课程,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好信息化手段,避免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强调智慧教学环境的设计与智慧教学手段的选择,注重通过智能技术手段来培养学生。

2.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课程信息化,高职课程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信息技术课程化和课程信息化,从而实现二者一体化。从这个角度看,最重要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信息化改造与创新,实现课程信息化。高职课程要素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者、课程学习者、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环境与方式。因此,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实现如下四个方面内容的整合。一是教育信息技术专家全程参与课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根据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教学手段等方面突出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这一点是当前课程开发最欠缺的,亟待加强。二是充分考虑信息化课程的实施方式,为学生设计合适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三是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要确立信息技术的地位,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呈现课程内容。四是依托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手段与教学环境。

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加涅说过,“从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这意味着需要安排外部情境,以便激活、支持和维持构成学习事件的内部过程。”因此,设计信息化教学模式,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教学的需要,在环境、手段等方面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计划或者范型,是推动高职课程信息化的重要途径,改进教学的主要方式。信息化条件下,教学的特点在于学生主体性和学生中心地位被进一步突出,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而非仅仅依据教材或者大纲设计教学,个性化、差异化教学逐步成为主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方式与途径多样化且常态化。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教学模式的设计需要:一是充分考虑在场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混合性,教学模式设计既要面向传统课堂教学,同时更应充分考虑在线学习越来越频繁的需求,突出教学模式的混合性。二是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各类通讯终端,开发适应碎片化教学内容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效果。三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突出教学情境的丰富性,依托信息技术,设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训教学、现场教学等不同教学内容下的教学情境,选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智慧的信息技术,支持和改进高职教育教学与实践,创新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4.形成科学的实训与实习教学体系。在信息化条件下,工学结合模块的设计要冲破传统思维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高职教育实习、实训教学的核心特征设计实习实训体系。面向“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任务并获得其工作成果所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指向岗位能力的培养,一是建设专业课程工学结合模块数据资源库,利用高清拍摄设备,完整摄录工作程序的每一个细节,开放数据库将用于指导工学结合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反复研看,理解工作过程。二是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及现场教学的数字化,如利用当前较为发达的3G技术,实行3G实景教学,将生产企业的工作现场传输到课堂,课堂与现场实现互动。三是工学结合管理的流程再造,通过对工学结合管理过程的碎片化重组,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不同工作岗位的个性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践管理,提高工学结合的效果。

优质课程设计范文第3篇

1基于微课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育现状

本文研究基于微课程的信息技术课堂革新和改革问题,微课程主要和学习内容方面相关。随着Web2.0的先驱者们对网络内容构成趋向的深入理解,小学教学课堂被赋予新的内涵,微课堂一直专注于为广大学子提供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实现优质课外辅导课程服务,秉持“重视引导,微处入手”的教学理念,⑤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本文研究基于微课程的信息技术课堂革新,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呼唤。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教育部对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重视,不断出台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而今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最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大胆尝试新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在微观方面进行各种学习模式的革新和改进。目前,以“微课程”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已引起临沂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关注,本文以临沂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为例,分析微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

(2)“微课程”在我市的教育教学中初步应用。微课程是2010年在广州佛山基础教育实践中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2012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了全国范围内的微课程教学比赛,2014年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了首届山东省优秀中小学微课程比赛,推广微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3)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内在需求。当前,临沂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虽然这种方式对学生深入、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与能力具有明显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种方式所呈现出的大容量、大板块、灵活性差的特点,对于学习的自制力和学习控制能力较弱。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呈现形式,通过在微观背景下的学习,实现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微课程具有短、精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基于微课程的信息技术课堂革新,设计开发适合小学生学习需求的微课程,通过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微课程教学的特点及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革新的模式

2.1基于信息技术的微课程教学特点分析智能微课程,是由丁博士智能教学系统的专家团队运用建构主义方法,集合重点学校一线教师推出的“短时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采用微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方式分析临沂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革新模式。基于信息技术的微课程教学特点主要表现如下:(1)主持人讲授性。在微课堂老师的精心辅导下,主持人可以出镜,通过信息技术授课和远程通信课程辅导,实现专注于学生学习。(2)流媒体播放性。微课程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流媒体播放性,可以采用视频、动画等网络流媒体进行多媒体教学。(3)教学时间较短。微课程教学5~10分钟为宜,特别适合于小学教学,因为小学生的专注性和学习兴趣有待于慢慢培养,通过微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的教学时间最合适。(4)教学内容较少。微课程以短小精悍为特征,通过精致教学设计,真实地、具体地和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知识进行教学,分析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实现素质教学。

2.2微课程信息技术课堂革新目标(1)构建临沂市小学信息技术微型课程适宜的设计模式。为便于一线教师操作,保证微课程设计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秉持“重视引导,微处入手,突出重点”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教学对象、教育环境、学科特点等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现有微课程设计模式得到了适合临沂市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开发和设计的模式。(2)探索基于微课程的小学信息技术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规范、科学的微课程开发设计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微课程在学科教学的主要应用方式并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探索出符合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基于微课程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评价策略,来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基于微课程的信息技术课堂革新方法

微课堂尤其专注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临沂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革新模式。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为:一是研究当前临沂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探寻临沂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二是研究国内外有关微课程设计开发的理论及实践现状,设计和使用情况,研究适合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需要的微课程设计架构。三是归纳总结微课程的主要应用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将微课程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结合开展实证研究,以期改革现有的课堂模式,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质量。综上分析,基于微课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革新方法主要通过如下方面着手: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微课程的发展状况、研究现状,分析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2)调査研究法。使得建构的设计模型和实施策略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本课题的调查问卷分为前测调查问卷及后测调查问卷。前测问卷的调查对象为选定的实验学校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所有学生,目的在于更直接地了解实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情况,为研究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后测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同样是所实验的小学的学习过微课程的所有学生,主要是调查研究学生通过微课程来学习知识的感受和期望,以及对微课程设计应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微课程设计及实施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

(3)实例研究法。通过利用课题提出的设计模型针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微课程,并利用课题提出的应用方式进行施教,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利用微课程进行教学后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微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提供坚实的实践依据。

4结语

优质课程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工科;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体系;创新能力

为应对“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教育部实施新工科建设,发展新兴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的新工科人才[1]。新工科人才是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其中,复合型人才需突破专业藩篱,跨界融合,实质性地推动复合人才的培养[3]。新工科建设的重点是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部分高校学者对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做了探究。武鹤等[4]探讨了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将“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引入课程体系等,升级改造工科专业。杨秋波等[5]通过打通机械、信息、计算机等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壁垒,实施培养模式改革、联动培养等措施,着力培养兼具工程制造和科学发现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张立强等[6]从人才培养目标更新、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建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能力体系构建等方面,研究传统冶金——材料专业链群改造升级路径和措施等。目前,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相关文献资料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而对于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传统高职工科专业升级改造方面的文献资料还比较少。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传统制造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下,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模具是“万业之母”,在制造业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7]。制造业的创新,模具行业是主战场。本文以高职传统工科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调整等方面探讨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促进专业建设向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方向转变,以适应现代制造业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发展需求。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技术专业群相关专业教师积极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推行校企协同育人,践行“五对接”[8](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在学院政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指导下,组建了福州市电子信息与机械行业、福州市青口投资区和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深化产教融合,与福建省机床工具行业协会、福建模具工业协会等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并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培训中心、应用中心及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创新实践“地方政府支持、科技园区介入、行业学会指导、学校和企业主体参与”的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形成了专业共建、师资共培、人才共育、基地共建共享的“四共”运行机制和“政府主导、行业对接、产教融合、共建共赢”的合作办学长效机制,实施“政行校企共育、能力递进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重构课程体系结构

(一)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9]。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的关键是课程体系重构。重构课程体系时,结合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跨界融合能力的需求,创新“能力本位”课程设置模式,将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全部能力为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10],按能力标准设置课程,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而人的一生都是学习过程,应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解决矛盾能力、心理承受力和合作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内容,才能满足新经济发展要求。新工科人才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有的问题,而且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解决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从而探索建立一种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厚基础、强能力、多方向”的课程结构模式。厚基础并不只是多开设专业基础课程、拓宽知识面,而是厚在专业基础课程的质量上。通过集中优秀师资力量,开发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将专业基础课程建成专业平台课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开设公共选修课,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修相关课程,以拓宽知识面。强能力是指各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解决矛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即以关键能力为出发点。高职院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一般只有两年半时间在校内学习,学习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要更多地注重能力的培养而非只是知识的获取。多方向是指以专业群基础发展平台课程组织教学,前1—2年打基础,在专业群内进行普通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同时还进行专业技术和技能的训练,打好较为扎实的职业素质基础。后1—2年根据市场需求和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兴趣确定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整合和模块教学,同时进行技能达标模块的整合并进行强制性训练。

(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紧跟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区域模具制造行业的精准调研,深化产教融合,依托机电技术专业群的福建省服务产业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以及相关的技术培训中心、技术应用中心、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模具数控加工实训平台、模具成形实训室、模具展示室等实训场所,并结合学院工科强校的定位,融入当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对应职业技能竞赛赛项的要求,调整专业建设方向为模具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服务福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养会设计、懂创新、能制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课程体系重构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遵循“能力本位”课程设置价值取向,建立“厚基础、强能力、多方向”的课程结构模式。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步骤,将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处理,形成了行动体系的学习领域课程。新的课程体系由通识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组成,各学习领域与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根据图1所示的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按照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包括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体系构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

(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究

创新能力既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新工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创新人才的培养[11]。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创新观念、创新欲望、创新毅力、创新兴趣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现象[12]。学生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其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维度进行改革创新。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依托学院政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创业实训室平台、工学结合实践项目平台、科技创新团队平台、第二课堂活动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平台、创新创业竞赛平台等实践平台,重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并将创新基础、创业基础、产品创新设计、创新综合实践等创新创业类课程融入课程体系。通过实施专业课程“一课一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将创新思维、创新理念融入课堂教育。在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塑料模具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践等专业实践课程中,引导学生根据项目任务进行创新,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考核时,增大产品结构、工艺创新能力的考核比例,并通过第二课堂、创新设计工作室、3D创新协会、创新创业竞赛等途径,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从而形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专业训练、专业实践等层次递进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三、结语

优质课程设计范文第5篇

一、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模式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综合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学科。[3-9]从专业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上,构建了“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技能课程体系”及“创新实验课程体系”一系列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

1.建立新的学科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扩展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湖南文理学院是教学科研型大学,倾向于教学。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学校根据培养目标,设置了学校及大类专业课程平台模块、学科基础互通课程平台模块、专业共性课程平台模块及专业个性课程平台模块等四个课程体系平台模块。学校及大类专业课程平台模块主要是公共基础课程、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文化素质创新能力课程。学科基础互通课程平台模块主要是学科基础课程,如电路、模拟与数字电路等。专业共性课程平台模块主要是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集中实践。专业个性课程平台模块主要是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新的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思想,针对社会职业需求,更新设置相应课程,基础课程课时分配强调“基础与新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和企业需求对接进行甄选,重在技能训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加大了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计划,强化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的衔接。

2.调整课程结构,增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学校实际,学校调整了课程设置,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的检查督促;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模式,实现与企业合作培养的对接。近年来,物电学院光学学科获得了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和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集成与光学制造技术”,建立了一系列光电信息技术专业实验室;并计划申请筹建光电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为打通相关专业培养模式,与物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一起构建了专业方向课程平台。学校建立多门校级精品课程,设立完善的课程建设标准和完整的课程建设文档,要求优质课程有完整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案、教学手册、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从主讲教师、队伍结构、教学活动等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实践教学大纲,并纳入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分为校内进行的综合课程实践和专业综合设计课程训练,以及校外进行的企业和社会实践课程。校内基本专业基础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校外实践教学提升和强化专业综合应用技能,并与广东、江苏等地多家电子企业达成实习、就业以及人才培养等意向。

3.构建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实践综合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学校按照实践教学功能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构建实践教学内容和技能与创新思想相融的实践课程,精心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现基础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综合设计实践课程的人才培养融合。为强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质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三分之二以上的实验是创新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学校设立项目导师制,让创新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教师的一些项目研发,或者申请学校的质量工程立项和产学研项目,师生共同参与项目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扩展视野。学校还通过设立创新实验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多年办学实践,物电学院逐步形成了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的人才培养理念,在要求学生具备本专业较扎实基础的前提下,十分注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近几年来,学生获得各种省级以上电子竞赛(包括电子设计竞赛、科技制作竞赛)奖励数十项;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学校进一步改革评价方式,成绩评定与考核包括理论、操作实验、实践报告等多方式的能力考核。

二、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模式

课程体系建设是以知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需求为导向,走专业知识适应企业科技实践的专业发展道路。按照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改革与创新课程体系、构建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与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了培养学生在电子信息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的、有特色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对教学内容修订与改革作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学内容要添加前沿性、实用性等新的专业知识;更新旧教材内容,把最新的电子信息类教学科研成果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以满足新的教学需求;理论课程的实验课时增加,实验课以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为主,减少验证性实验,激发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动力,也强化了教师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责任和思想活力,从而促进了学与教适应科技发展的步伐。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作了全面的改革与创新,采取分阶段实践的办法。课程实践主要是系统建模、电子装配、计算机程序应用设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综合设计以及到企业实践训练实习等一系列专业课程实践。从基础硬件设计到软件设计,再到综合课程实践,实践教学分阶段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不断提升与发展。课程设计实践按照项目要求模式安排课题,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实践的主导,教师只做服务性的指导。这样学生实践能力循序渐进、逐层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扩展了理论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模式

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突出了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优化了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强化了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拓宽融合了专业口径;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实践能力与创新思想好、理工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构架更加科学合理,实践能力与创新思想明显提高;扩宽了学生在光、电、计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也为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指明了方向。教学方法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由于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课时紧张,学生接受能力不一,致使课堂教学大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单向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是一种被动获取,严重阻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的重要课题。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主要采用启发式、情景教学法、动态显示法、引导讨论等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课程的教学采取项目课题教学法与企业顶岗实训法为主要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和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电子信息课程知识具体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倡导课堂讨论与师生的交流,通过交流触发学生的思想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题,除此之外,改革和完善课堂外的教学工作也很重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教案,课程多人参与备课的讨论;精心布置与批阅作业;改革考试考核的方法;采取基础知识与实践考核并重的系统考核评价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也进行系统的评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优质课程设计范文第6篇

培训计划的实施是继续教育的关键,专业化教师教育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通常比较枯燥,学员听课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很多老师认为这种课对教学没有帮助。为此,在教学中可以“案例分析—提出问题—理论指导—解决问题—掌握理论—指导实践”的模式实施教学。案例分析中的案例来源可直接由参训者提出,通过音像资料展示等手段呈现案例。为了让参训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培训,进修学校可提前告知各校教师该期的培训主题,让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实际认真思考提出问题,并注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培训者选择典型性的案例,组织学员分析讨论,提出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有理论依据,培训教师可重点介绍解决问题的相关理论,引导受训者在理论、案例和已有的教学经验之间建立关联,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师生答疑等形式揭示案例与理论间的必然联系,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

关于学科专业课程这一模块的内容,更应该注重从实际出发。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所受教育大多为应试教育,不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大多数教师的听力及口语水平都较差。因此,对于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专业课程设计应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另外,培训形式应多样化,如:举办专家讲座,为知名专家与英语教师建立网络交流的平台;组织观看及评析优质课程录像;解读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课后和学员一起分析总结。

二、检验培训效果

培训效果的检验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受训者学习效果的测评,第二个层面是对培训者教学效果的检测。对于受训者的测评,首先是对受训者进行考勤:每位教师5年内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全员培训不少于180学时,“三新”(新理念、新课标、新技能)学习不少于180学时。这就涉及到对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态考评。教师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学时可获取相应的学分,由各校教务处或培训单位登记后,区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审核验证,归入教师业务档案。凡按上述要求和程序获得继续教育学分证书的,可作为教师职务晋升、聘任、续聘的必备条件之一。

检验受训者的学习效果还可以结合各项教学赛事进行,以赛促训。如我市每年都会举办一些课件制作大赛、教案大赛、说课大赛等,大赛主题可以根据最近一期的培训内容设定,要求参赛教师能够应用培训中学习到的一些教学理念和技巧,学以致用,这也可以作为对教师继续教育过程性评价的一部分,是检验培训效果最直接的方法。

检验培训效果的另一层面是从培训者的角度出发。培训者是连结学员与培训机构之间的纽带,培训者对培训效果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培训结束后,一方面可组织学员网上评教,听取学员的感受;另一方面,培训者应该以自身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结合学员的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训者只有通过对培训过程实际情境与学员教学实践需求的多层次分析与思考,不断调整自我,创造性地解决复杂变化的教学问题,培训的效果才能得到较好地实现。

三、完善培训体系

培训前的调研是培训计划制定的基础;培训后的调研和访谈也是必不可少的。培训后的调研能够帮助培训者了解到该阶段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将培训过程的录像保存,由专家和培训教师共同组成的研讨组进行分析点评,逐步完善培训体系。另一方面,进修学校还可以结合我市“三送”活动(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多层次、全方位地了解信息,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如利用政府的送政策、送服务活动改善县级或乡镇级的教师进修条件),进一步完善我区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四、结语

优质课程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成果导向;研究型课程;人才培养

2019 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推行课程改革理念,强调“两性一度”要求,实施科学考核评价。在高阶性方面,强调打破传统授课思维,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 ;在创新性方面,要求将科技前沿引入课程,适当开展研究型、项目制授课 ;在挑战度方面,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以帮助学生达成预期学习成果。研究型课程的改革思路正是与一流课程建设不谋而合,是实现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自 2006年以来,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学校)逐步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陆续支持建设了二百余门精品研究型课程。2016 年,为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启动了“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在教学计划、课程大纲、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按照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对课程整体进行改造和重塑,通过立项建设和教改研究,推动课程的持续改进。2019 年,为进一步规范“研究型课程”的建设与运行,研制了基于OBE 理念的研究型课程认证标准,并进行了首批课程认证。2020 年,学校“绿色能源飞行器总体设计”“信息系统安全与对抗技术”“生产计划与控制”等多门研究型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多年的教改实践结果表明:研究型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批判性、颠覆性思维及从事创新研究的综合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一线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以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型课程改革为例,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就高校一流课程建设提出以下思考。  

一、研究型课程建设的意义

研究型课程的建设高度符合教育部关于一流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中,三者相辅相成,“价值塑造”依托于课程整体教学效果实现,若“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效果不佳,“价值塑造”也无法实现,故研究型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是通过课程高阶性和挑战度来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之高度参与,将课程思政、知识学习、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上,采用基于项目开发、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形式,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结构、锻炼思维能力、实现人格培养。研究型课程是基于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形态,其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设计,在课程内容编排、教学策略设计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多是依靠教师个体的教学技巧。加之讲授方式程式化、实验过程程序化、作业试题标准化、答案评判单一化等现象,传统模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结构之后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严重。  

二、研究型课程建设的困境

学校在开展研究型课程立项、申报和认证的过程中,多轮次组织名师研讨,深入总结共性问题,迭代推进课程的持续改进。如果授课教师在课程的设计和讲授中表现出对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理解不透、对新形势下教学改革政策了解不深、对教学资源和师资团队调度不够等原因,将不利于课程建设的推进。

1.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不准确。课程教学目标应写明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掌握什么知识、获得什么能力。具体表现在 :描述长篇大论,动词使用不准确,教学实践无法抓住重点 ;“知悉”“理解”“了解”等弱动词的过度使用使得课程设计高阶性不够 ;教学目标设计不清晰,或过于弹性化,无法落实与评价。

2. 课程教学策略针对性不强。教学策略应描述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与手段。具体表现在 :策略设计未能实现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相互对应,教学目标较宏观,导致无法落实;教学策略过于追求“研究性”的形式,课程内容缺少理论知识的讲授环节;教学策略缺乏对原课程中系统性的知识结构甚至能力训练要点的全面覆盖,导致学生对知识内容一知半解。

3. 课程考核评价对持续改进支撑不够。课程考核应针对课程预期学习成果进行逐条设计,并且通过评价佐证学生学习效果,即预期学习成果达成度。具体表现在 :课程考核没有针对教学目标逐条设计,导致考核评价过于笼统 ;仅仅用课程平均分和优良率来作为教学效果达成情况的证明,缺乏针对性 ;用个别学生的总结和感悟无法支撑课程教学达成度等。  

三、基于成果导向的研究型课程改革是破局的关键

研究型课程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应用于一体,以团队式、讨论式、项目式等形式开展教学,既强调理论学习,也强调理论应用,更强调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有深度的研究性学习,旨在通过“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培养学生创造性、批判性、颠覆性思维以及从事创新研究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1.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基于 OBE 理念的研究型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在教学设计上必须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课程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教师牢牢把握课程的主导地位,明确自身在课程进程中的引导作用,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2. 围绕预期学习成果为核心。研究型课程改革应以能力产出为导向,围绕预期学习成果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以及评价体系,并基于产出导向的评价进行持续改进。课程要求理清课程目标、教学策略、考核评价、持续改进等各个环节课程要素,而课程目标、教学策略、考核评价三者更是关键要素,只有三者设计得当,才能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课程质量。

3. 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课程质量。研究型课程改革归纳起来有两个要点:一是课程在设计、实施、评价、改进四大环节上聚焦预期学习成果 ;二是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课程质量。持续改进的具体做法,可以按照“说要清楚、做要对齐、证要齐全、改要有据”四个方面开展相应改革与实施。教学设计具体包含:准确地描述学生在学完课程后能做些什么 ;设计课程内容、教学策略、考评办法并实施教学,帮助学生达成预期学习成果 ;收集学生学习成果达成的证据进行评估 ;应用评估结果改进和加强课程。此外,还要注意在课程、课程组、课程体系的不同层次上,做好预期学习成果的协同设计和评价。  

四、基于成果导向的研究型课程“北理实践”

近年来,学校实施“寰宇 +”计划,激励学生学精学深,促进学生有价值的成长。为此,学校以高质量课程改革为抓手,构建科学、先进、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鼓励高水平教师引领本科教学改革,产生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教学团队和教学成果,形成崇尚教学、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型课程建设,紧密契合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设目标。研究型课程已成为提升教师教改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推动专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学校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组织研究型课程立项、认证,过程中涌现出一批认证理念完备、专业特色突出、教学团队成型的优质课程,归纳总结,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特点 :

1. 简洁、精准地设计预期学习成果,坚持“学生中心”。预期学习成果的完成主体是学生,重点是活动和任务中的表现,而非活动或任务本身。精品的研究型课程应从“能力、知识、态度”三方面来构建 :能力,即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时能够达成什么目标;知识,即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时应该理解、掌握的课程内容 ;态度,即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时对课程整体的评价和看法。

2. 灵活、得当地组织教学策略实施,坚持“产出导向”。基于 OBE 理念打造研究型课程,特别强调研究性教学而不是灌输式教学,课程效果应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教学策略应注重个性化设计,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制定灵活的教学方案,关注每位学生成长。例如 :在“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中,教师设计了“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以 2 名 ~3 名学生组建 1 个小组,由 3 名教师共同承担研究性教学任务。组织学生以项目为牵引,对测试项目进行分解,自主应用专业知识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课程突出了三个特点:纵向贯通,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 ;横向交叉,打破学科专业的边界,突出工程知识整合运用 ;情感融合,培养交流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工程实践经历。

3. 定性、定量相结合开展考核评价,坚持“持续改进”。支撑教学效果最基本的证据应该是对每一位学生的每一项预期学习成果达成情况和学生整体达成情况的评价。教学效果只有以预期学习成果达成情况作为支撑证据,才能说明所承诺的预期学习成果是否达成,这也是 OBE 理念的核心要求。例如 :“飞行力学”课程考核评价采用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办法,教师研制了各项预期学习成果的评价点和定性评价标准,实施了针对课程整体和学生个体的预期学习成果达成情况评价方法。课程通过对学生自评满意度、课程满意度和评价达成度的综合分析,研究教学双方在投入、期望和最终结果上达成的相对平衡性。最后,通过学生对课程整体的相对满意度和满意度溢出值分析,进一步了解教学双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强化课程的持续改进。

优质课程设计范文第8篇

一、推进教学内容改革,突出先进性和应用性

公共基础课的特点在于其基础性,基础性是指公共基础课是学生本科阶段所修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一要在当前的课程教学中,重视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将最新的知识融入教学实践中,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其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应用性。

(一)突出学以致用,彰显课程的基础地位以高等数学为例,该课程是农林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改革应着重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课程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在理工类、农学类和经管类等众多学科专业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按照学以致用的观点,数学教学应贯彻问题驱动的指导思想,加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增设计算数学及应用软件选修课。各学科领域的数学模型只有少数特殊问题能够用解析的方法求解,多数问题的求解必须借助于专业软件,或根据问题的特点设计算法并编程求解。因此大学生应掌握计算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a和Maple等)的基本功能。为此,应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计算数学及软件应用课程;三是开设现代数学讲座。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一些现代数学讲座,如小波分析、分形几何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用数学科学的最新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

(二)以分专业教学为切入点,强化基础课对专业学习的支撑作用以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为例,应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实施大学物理分专业教学,发挥基础课在专业培养中的支撑作用。各专业根据自身建设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块,教师根据专业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例如,应用化学专业和材料化学专业应适当减少质点运动学与质点动力学的教学内容,增加量子力学的教学内容,以便为后续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课程提供支撑。大学物理分专业教学体系,既要注重物理学学科体系的相对完整,又要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侧重,使该门课程不仅发挥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同时对部分专业基础课也起到支撑作用。二是应增加现代物理学前沿内容,结合物理学研究进展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如现代物理农业和生物物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物理经典理论的整体性与先进科技的合理取舍,精讲经典,夯实基础,联系前沿,激发创新,使物理学内容体系更具有时代气息。

(三)搭建课程平台,增强基础课的适应性例如,随着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基础教学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必须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要切实把体现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反映到课程体系中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议课程体系按照1+X模式进行设置,即:1为各个专业必修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X为一系列后续计算机课程。X的数量以及课程设置随着专业不同而有所不同,要充分考虑各个专业的特点。理工类主要涉及程序设计以及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等课程,文科及艺术类专业主要侧重于应用性的课程。

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公共基础课的专业教育价值

公共基础课质量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认知能力,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能力。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的不同点在于教学内容偏重基础性,涉及的学科、专业很多。推进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要着重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改进实践教学内容,要联系现代科技发展和学科前沿开展实践教学;二是设置与学科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模块;三是加强网络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尽快提高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服务于学生的能力;四是改进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方式。

三、重视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发挥辅教辅学功能

按精品课程的标准建设公共基础课,是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战略选择,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此,公共基础课教学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丰富的公共基础课教学资源网,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提供有效的补充。高校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首先要重视改善网络教学硬件环境,特别是提高网络带宽和加快无线网络平台建设。大力倡导自主开发和研制具有校本特色的优质课件和教育资源,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网上教学资源建设要覆盖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全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例如,高等数学网络教学平台除了为本科教学服务外,还应按照考研数学科目,分类建设网上教学资料库,为考研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大学物理网络教学平台应包括理论教学课件和实验操作视频等;计算机公共课网上教学资源库,应集课件与实验指导等于一体,全面采用现代化、网络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公共基础课网络教学平台还应注重学科交叉与资源共享,如结合高等数学和计算机课程,将计算物理引进教学平台,充分利用成熟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分析大学物理学中的众多理论模型。

四、注重教学团队建设,保障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等农林院校基础课教学单位普遍完成了从纯粹的基础课教学到专业教育与基础课教学并举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大量引进,公共基础课师资队伍呈现低龄化现象。大多数农林高校承担基础课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基本上没有助课期,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保障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学团队建设。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要立足高素质人才培养,不断探索和实践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形成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教学队伍。

(一)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尽快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重点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要发挥团队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建设一流教学团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科学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坚持以说课为主的集体备课制度,组织对新进青年教师的跟踪听课和讲评活动,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要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使青年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增强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