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医学专业技术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医学专业技术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需求调查;课程完善;建议

1调查对象选取及内容设计

1.1调查对象选取

本次调查选取丰台继续医学教育系统内医生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344份。所包含初级职称医生192人,占总人数的55.81%;包括中级职称医生106人,占总人数的30.81%;包括高级职称医生46人,占总人数的13.37%。

1.2调查内容设计

问卷采取无记名调查的方式,参与者需填写单位、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科室。问卷第一项为未来职业的规划,选项为专业技术方向或管理岗位方向,以便显示出两种发展趋向的医生不同的需求。问卷第二项为课程需求调查,这一部分为多项选择。首先为医学专业知识,在本次问卷中设置了对医学专业的需求调查,并设计了管理相关知识的需求调查。此外还设置了对于授课方式的需求调查,为丰富授课方式、遴选师资提供借鉴。

2课程需求及原因分析

2.1课程需求调查结果

根据统计,选择向专业技术方向发展的医生有316人,占总人数的91.86%;选择向管理岗位方向发展的医生有28人,占总人数的8.14%。不同职称的医生对课程的需求受专业影响,此外个别医生还写下了“眼科类”、“耳鼻喉类”、“影像学类”等,暴露了目前丰台区继续医学教育课程的缺陷。

2.2课程需求原因分析

2.2.1专业及应用是学习的重要因素医学影像、五官、检验等专业的课程涉及较少。在日常上课时,发现部分学员由于为了获取学分前来,所听课程非本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2.2.2有益职业发展是选择课程的重要依据大部分医生鉴于未来竞争力等考虑,向专业技术岗位发展的医生对管理领域的知识也有兴趣。倾向于管理岗位发展的医生对医学专业的学习仍不想放松。

2.3培训方式需求的原因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参与者对培训方式的丰富有更多需求,分析原因为:(1)各面授课基地无法满足辖区内医生的需求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单位场地有限,无法满足学员听课学习。(2)单一的培训途径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经过调查显示,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78.26%的高级职称医生人群中,选择传统培训方式“专题讲座”的比例最高;中级医师人群处于职业发展或上升期,有41.51%选择了远程教育是其首选培训途径;以20岁~39岁的青年人群占83.33%的初级职称医生群体中,有最高比例选择了“参观学习”与“学术交流会议”两项区别于传统教育、有直观感受的学习方式。可见目前单一的培训模式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3对丰台区继续医学教育课程的完善建议

3.1拓展学科专业及分类模块

通过远程教育及专题讲座结合的方式,同时以医学专业来设置不同的模块,或开展某些专业的专题培训。让每个专业的医生都能对其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补充和提高;并能根据自己的工作需求、自身发展倾向以及兴趣等因素选择其他专业模块进行学习。

3.2区分必修课及选修课

可在每个专业的课程模块内划分一部分必修课,另外丰富选修课程种类,例如增设管理学科,可使在必修类课程中未满足学习需求的医生通过选修课得到弥补,由此可改善部分医生对于学习的消极态度。

3.3授课方式的完善建议

3.3.1深化与继续医学教育网站的合作加强与继续医学教育网络平台合作,选择课程优质、学习简便的网站,引入不同专业的网络课程,推广此类便捷的学习途径,解决工学矛盾。

3.3.2与医学院校及组织合作助力面授课程质量优化建议加强与医学院校的合作,借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丰富课程种类;引入名师名课,提高课程质量;获得医学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资讯,吸引更多医生的关注和参与。与更多医学组织、社团合作,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开发继续医学教育,发展更多种类的专业、专题及热点课程,并组织诸如专业论坛、观摩学习、专科研究俱乐部等新型学习活动和途径,使继续医学教育发展成内容实用、形式多样、快捷先进的知识补充形式及专业技能提升的渠道。

参考文献

[1]高榆,李然,费丽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继续医学教育需求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8):29-31.

[2]何志辉,刘莉华,刘涛.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华南预防医学,2016,42(1):79-82.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2篇

预防医学强调探讨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预防医学专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水平,其教学团队的建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文章分析了预防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然后对预防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最后总结相应的对策,望能够促进本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力量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

预防医学;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双师型”模式下的教学团队是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水平的重要保障,同时在突出本专业办学特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必须重视的工作内容是:构建一支素质水平高、专业技能过硬的教学团队,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以更好的契合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然而以预防医学专业来说,目前在教学队伍实现“双师型”目标的过程中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失,对本专业整体教学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改进这一现状,促进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构建具有“双师型”特色的教学团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双师型”教师基本要求

“双师型”即“双素质型”,是指教师需要在具备理论教学素质的同时掌握实践教学的素质[1]。第一,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理论课教师,在“双师型”标准下要求教师既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与素质又具备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与素质;第二,既要达到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标准,专业基础知识宽泛,又要掌握熟练的专业实践、实训技术技能,能够胜任并圆满完成实践实训指导方面的工作。同时还需要有动手示范,并于现场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指导能力,能够独立帮助学生完成实践、实训方案的设计工作;具备独立编写实践、实训指导书或教材的能力。教学团队所需要打造的“双师型”模式并非是单纯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概念。简单来说,“双师型”所强调的不单单是教师个人,还突出了教学团队合力的重要作用[2-3]。“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并不要求其中的各个成员均达到“双师型”的素质,更多的是侧重于整个教学团队能够科学分配教学资源,兼顾教师的“理论型”与“技能型”。总结已有的教学经验认为,让所有教师能够同时兼具丰富理论教学经验,同时又精于技能指导,这一点是难度是非常大的。但为了满足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有必要构建一直各有所长的教学团队,将“理论型”与“技能型”的教师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全面共享教学成果与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预防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现存问题

2.1“双师型”教师年龄偏大已有调查数据显示,预防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师群体的年龄普遍偏大,70%以上的教师年龄在35周岁以上,青年教师人数非常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高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条件中有“具有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4]。此项条件不利于调动本专业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最终致使整个“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不连续或发生断层[5]。

2.2“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通过对预防医学专业当前“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结构的分析认为,当前本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多来自于高校,仅10%左右的教师是来自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食品药品监督局、医院、企业等单位引进。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当前高校预防专业从外面事业单位或企业引入人才的渠道尚不够畅通,技术人员中有丰富实践经验、扎实理论基础的人员多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无法补充至高校的教师队伍当中。因此,现阶段预防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中多数教师缺乏在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食药局及企业等“岗位”实战实践经验,在技能水平的掌握上与上述单位的技术人员之间差距较大,导致教师对卫生评价、药物及化学品等的安全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工作流程、技术要求缺乏一定的认识度,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教育上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换言之,来源单一的师资力量在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指导方面的整体水平较低,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2.3“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目前普通高校中“双师型”教师的人数还远远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符合“双师型”认证条件的教师人数不足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40%,同时也远远低于教育部对高校“双师型”教师50%比例标准的要求,再加之原有的教师无法彻底适应新型预防专业的教学需要,最终导致整个专业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6]。除此以外,高校在针对预防专业“双师型”的教师的引进上更看重高学历、高职称及高科研能力,而企业及相关事业单位的高技能型业务骨干与之有一定差距,最终会导致高校所急需的高技能型、高素质型、专家型人才无法吸纳并为学校所用。

2.4“双师型”教师任务繁重由于“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故在整个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价值非常显著。目前,“双师型”教师每学期承担着非常繁重的授课任务,同时还有部分“双师型”教师兼任学校行政事务、兼任辅导员、或兼任科研任务。究其原因在于:近年来,社会当中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度持续走高,带动着预防医学专业的发展、走热。本专业发展速度加快,各大高校该专业的学生规模明显扩张,导致所配备的专业教师力量严重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加之本专业教师还面临着繁琐的教学管理工作,但薪资报酬远远无法达到教师所希望的水平;也受到工作时间局限性大、工作职称不相符合等因素影响,外面一些素质水平较高的兼职教师不愿意或无法到学校兼任教学工作,进而致使本专业专职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压力。

2.5“双师型”教师职教欠缺一方面是“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有所欠缺。由于“双师型”教师缺少在企业及单位的实践经验,故而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同时,“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与锻炼机会是非常有限的,能够定期参与到企业及单位实践锻炼中的“双师型”教师少之又少,长期如此将导致这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生疏且不能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是“双师型”兼任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兼任教师的人员并非全部是相应单位与专业的技术骨干,在实践经验以及教学能力上均存在一定局限。除此以外,教研室一般来说不要求兼职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导致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之间的配合不足,无法形成教学团队合力。

3预防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对策

3.1完善校企合作机制近来已有文件中针对地方政府引导高校创办全新办学模式、体制、机制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认为其中最关键性的实现途径之一就是对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与完善。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使企业与高校共同开发、共同建设、共享技术、共存发展。校企合作的模式是高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分析认为预防医学专业建设中展开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在于:可实现校企双方人力资源的高度共享。一个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必须使专职、兼职教师实现教学理念上的统一,能够共同承担责任,能够共享成果,能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能够实现工作情景的共融,从而达成一致目标。预防专业专任教师可依托于校企合作的模式直接参与到现场实践中,了解本专业各个分支的前沿技术,全面扩展教师知识面以及知识构成,提高对各种操作技能的掌握水平。同时,企业方面可指派一些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制定实践、实训的计划,安排学生深入到有企业核心部门学习各种卫生检测及监测技术,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3.2引入教师准入制度借鉴国外各大高校对预防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准入制度来看:美国要求本专业“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3年或以上的专业实践工作经历;澳大利亚要求3~5年、德国要求5年或以上的专业实践工作经历[7]。而我国当前在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中认为新进本专业“双师型”教师具备2年或2年以上的专业实践工作经历即可。因此,目前亟需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同时对引进教师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实施科学的转入制度,改变以往过度关注高职称、高学历的“双师型”教师准入条件,而将丰富的企业、单位实践经验纳入人才引进标准当中,使预防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准入门槛自“职称+学历”标准转变为“实践工作经历+职称+学历”标准。

3.3构建教学团队带头人培养与选拔机制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核心是专业带头人,如何在“双师型”教学团队中加强专、兼双带头人队伍建设,是“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难点[8]。新加坡有“专业经理”,该名称深度融合了企业与学校的特点。作为有一定特色的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做到既突破常规,又有利于人才培养;既坚持特色,又不使“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流于形式,需要更多的实践者去探讨。当然,核心理念是加强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与选拔。

4结束语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大众对于生活的质量追求更高且更加系统,相应的对健康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不断增高。预防医学作为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一门具有极强综合性特点的公共卫生学科。该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将直接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质量产生影响。以上分析中对预防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当前“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望有助于促进教学团队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苗红.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1,27(3):39-43.

[2]覃武云.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和特点新探[J].学术交流,2012(2):197-200.

[3]徐芳.校企合作推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问题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6):64-67.

[4]王林洲.广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报告[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2):75-79.

[5]吴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0.

[6]徐哲.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3(1):60-62.

[7]毛艺婷.中职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导论;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医学职业素养是从医者在学习和实践中创立和发展并为社会所认可和推崇的一系列职业信念、价值取向及职业准则的总和[1]。医学职业素养可以概括为医术与医德的有机结合,从业者不仅仅需要高超的专业技术,而且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医德是一切医疗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精湛的医术是具体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高等医学院校的使命在于培养适合于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医学生,在塑造医学生高尚的医德和传授精湛的医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要与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临床实习过程相结合,在这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医者仁心、大医精诚、博爱的人道主义医学职业素养[2]。

1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国家医学人才的重任,要不断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他们具有高尚的医学道德和精湛的医学技术。当代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在大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其思想和行为符合自己未来的职业角色,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及实现就业打下基础。良好职业素养是促进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基础[3]。在国外的医学教育中,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其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医术和医德的有机结合,就是医学生需要培养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决定着医学生未来的发展,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职业方向。一方面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医学知识及临床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使自己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保持积极健康的态度,从而在以后的医疗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团结协作。良好职业素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3]。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院内最基本的关系。当前,对于医学生而言必须面对的一个严重现实问题就是医疗机构的医患关系紧张。在医学生们看来,这种不良医患关系的原因一部分在于“媒体舆论导向,相关法律不完善,国家对医疗事业的投入不够”,但是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不强和医患沟通能力不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尽早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使之成为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医学习惯,无疑是一项迫切的工作。良好职业素养是推动医学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3]。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优势,培养更多适合于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医学生,另一方面更要做好社会服务,拓宽改革发展空间,为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建设作出贡献。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要有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医德和医技的有机结合才能在医务工作者身上聚合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胜任神圣的救死扶伤工作,才能推动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有机地把职业素质培养融合到专业教育及人文素质教育中,需要教育者找到好的方法和切入点。

2临床医学导论实习课的意义

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早期接触临床[4]。临床医学导论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专业整个本科教育的引导环节,目的就是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引导医学生认识医学和医学的责任[5]。对于医学生而言,早期接触临床能够让学生更早地去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行业,更早地去理解医学的意义,这对医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弥补了传统临床医学课程存在的不足,对补充人文教学存在的某种缺失有着极大的意义。由于低年级本科医学生还没有深入地接触医学专业知识,无法很好融入到临床医疗当中。临床医学导论实习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临床课程前就提前接触到临床,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专业医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培养他们作为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此同时,实习又能让他们对我国的医疗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在医学生被培养成为医生的在校教育和终身职业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学导论作为全程医学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开设的最早的课程,主要是让医学生对医学有初步的认识,尽早认识医生的责任,提高对医学的学习兴趣,尽早适应医学生的角色。根据我国医疗环境和医学专业教育的特点,临床医学导论实习通过参观观摩、操作演练等方式,让医学生们更早地接触临床,通过引导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其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素养起到引导作用。

2.1使医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目前的医疗状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完善,医疗卫生事业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但我国目前医疗行业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矛盾。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医疗资源无法得到平均分配,目前大多数社区医疗机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较为薄弱,无法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相比之下大型综合型医院医疗设施和医疗技术都较为优越,越来越多的群众仅根据个人偏好而不是疾病情况选择大型综合型医院,导致大型医院人满为患,部分重症患者无法得到应有的诊治,造成有限医疗资源的浪费[6]。临床导论实习让医学生们通过早期接触临床,能够了解我国目前的医疗情况,对其未来的职业规划有着重大的意义。

2.2让医学生了解医生的责任感及使命感

医护人员对实习生的带教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医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引导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不仅是技能的熟练、良好的专业知识,还包括了待人处事、与人沟通的能力。一个医生的职业素养包括了娴熟的医疗技术、牢靠的专业知识临床的思维能力以及对待患者的人文关怀等,而在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下加强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也是为了他们能够更好地为临床工作[7]。2.3激发了医学生对学习医学知识的兴趣临床医学导论实习可以帮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通过参观实习、操作演练等方式提前进入将来的职业环境,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医学知识,带着问题去学习,能够激发医学生对于医学知识的兴趣,增强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接下来的临床课程。另一方面对于学过的知识,能够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得到验证,能够学以致用就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最大肯定。

2.4提升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是造成医患关系恶化的原因之一[8]。近年来不断发生医疗纠纷,更需要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在学校期间即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要想改善医患关系,我们应该从医务人员入手,从提高医护人员的交流沟通能力入手,还应该加强对未来的医务人员,也就是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并且,患者的病因通常除了身体因素外,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医患之间耐心的交谈和细心的解释在诊断和治疗上也是必要的环节。因此,临床导论实习能够提升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为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奠定基础。

2.5使医学生能首先拥有仁爱之心

医学职业是特殊而神圣的职业,它的从业者不仅仅需要高超的专业技术,而且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医学是一门特殊的以人为本的科学,所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情感、有尊严的人,医务工作者除了需要具备严肃的职业操守,更要有高尚的仁爱思想。“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而医疗活动中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便是对医疗技术局限性的最大的弥补。医生不仅仅要减轻患者身体上的病痛,更要怀抱一颗仁爱之心,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是一切医疗活动的起点。临床医学导论实习的目的之一也是要求医学生们在没有步入行医道路之前,应该首先学会如何关怀、安慰他人,如何有一颗仁爱之心。综上所述,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贯穿医学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全过程[9]。职业素养的培养仅靠一门导论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其养成离不开专业技术的支撑,因此,在医学院校教育过程中的医学基础阶段,在全面实施医学基础课程整合和实验教学改革的同时,应特别强调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进行职业态度和专业素质的引领,为培养未来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医师打下良好的基础[10]。

参考文献

[1]田怀谷,黄新建,汪文新.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现实审视及其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5):84-86.

[2]周维红.浅析美国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职教通讯,2015(31):45-48.

[3]李进华.浅谈实习期间如何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8,11(32):70-71.

[4]王英杰,王晶,王振方.本科医学生对《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早期接触临床见习的效果评价等[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4(34):355-356.

[5]眭建,胡维,张伟,等.强化医学导论课程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8):90-91.

[6]邓咏诗,郝中琦,王晓东.不同国家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4(26):185-186.

[7]聂晓敏.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规律与路径浅议[J].人民论坛,2015(17):160-161.

[8]刘晓飞,王中海,秦雯,等.在线教育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与哲学,2018,10(39):77-79.

[9]唐焕韶.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医学职业精神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29):88-90.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4篇

医学作为一门对人类病痛进行回应的科学,自诞生起就包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属性。古今中外,众多医家都非常强调对医学人文精神的提炼和概括,如中国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1]而尊为西方医学师祖的希波克拉底也曾经指出,医学与哲学实质上没有多大的差别,因为每一位医生都应该具备哲学家所具备的一切优秀品质,比如,公益,热心,认真,谦逊,冷静沉着,简朴严肃等,还有必要的生活常识,以及崇高的生活信仰。这说明医学领域的人员培养过程不但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且更注重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和传递。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于医疗相关工作人员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视和需求也日益增加。[2]目前临床上医疗工作人员的人文教育水平和现状,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临床需要。本文根据目前人文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作用和现状,分析其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对策,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1人文教育是医学类院校中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

医学类院校的教育体系中不允许也不可能缺少人文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又被称为医学人文学教育,是医疗学科教育与人文精神在临床工作中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的作用在于培养医护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遵守伦理道德,热爱生命,尊重病人的人格,为医疗行业提供道德操守和体系。这门学科虽然不是单纯的临床专业技术学科,但是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重在指明医学健康发展的前进方向,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保障双方在利益、价值和观念方面的相互尊重,进而达到对社会利益乃至人类利益的维护。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医疗学科培训教育的重点仍然严重偏向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忽略了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导致无论是课程设置、安排,还是学生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学习和思考都严重落后和不足。[3]因此,加强医学人文社科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就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2人文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疗从业人员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医学类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因而工作责任感、社会使命感等观念较低。近年我国相关部门组织对于大学生工作情况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人员中,对于组织纪律、团队协作、奉献精神等认识度较低;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在医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反映,这种现象的出现必须引起我们重视。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对生命的关爱和对患者的尊重是每一个医护工作者在职业发展规划过程中必须践行的课题。在2011年召开的全国医学教育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医学人才应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人文素养和强烈和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创新精神。这说明医德教育、人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比专业技术的培养更为关键。让医学生在学校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为他们在开始职业生涯之前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是人文教育重要培养目标。党的报告中也明确的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在医疗行业中显得更为精准,现在很多医患矛盾和纠纷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这些矛盾的产生和爆发已经不是医院从技术层面看不好病人的问题,更多的是对病人缺乏人文关怀、服务意识缺失所造成的,这就为我们当前从事医疗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加强人文教育,逐步改善医疗卫生行业风气,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更重要的是为化解医患纠纷,构建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3医学人文教育探索

将医学专业技术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二者相结合,这不是是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方式和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新时代中培养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的难点。一方面来说,要加强师资队伍,要强调学科交叉,培养一批具有医学和人文学科背景的授课队伍,在教材、授课方式上不断优化,制定出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学科体系架构;一方面来说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各种医德教育,通过现场教育、接受红色革命文化给予等方式,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高尚的医德情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还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与医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才干,积极搭建科研平台,让学生能够接触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这样才能使他们直接了解人文素养对于医疗工作、医学发展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和巩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结语

教育是文化传递的过程,更是对学生人格、观念的塑造。人文素养的传授,比起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更艰难、更重要、更根本。一个高素质的医疗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同时也应该接受过良好的人文素质的教育,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能够体现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水平,还能直接体现出我国人民文明程度的高低。[4]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能使其关注医疗实践过程中病患的生活理念、生存质量、生活方式,关注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主动将病患的人格和尊严放在工作的首位,从内心深处表现出对病患的关心和爱护。因此,只有将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有机集合,才能培养学生关怀平民的医学人文态度,使医学职业的崇高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M].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2008.07.

[2]晏东铭,关于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南方医学教育,2014(2):2-4.

[3]戴燕玲,邹静.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2014(4):36-38.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5篇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合格全科医生,发挥好全科医生作用,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结合实际,就加快我省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出发点,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路径,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不断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保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的健康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市医院合理分工的分级诊疗模式,实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将医疗卫生服务责任落实到医生个人,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全科医生保障和激励机制,拓展全科医生发展空间,切实维护全科医生合法权益。

坚持质量为先。突出实践、注重质量,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规范培养模式,统一培养标准,严格准入条件和资格考试,注重提高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能力,切实提高全科医生培养质量。

坚持制度创新。紧紧围绕全科医生培养、使用、管理环节,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鼓励引导全科医生到基层执业,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坚持科学推进。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制度,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既满足现阶段基层对全科医生的需要,又为实现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总体目标。到2015年,培养合格全科医生3000名以上,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合格的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至2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到2020年,培养合格全科医生6000名以上,基本实现每万名城乡居民拥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逐步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在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间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逐步建立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四)培养模式。全科医生培养实行规范的“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以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本知识及基本能力培养为主,同时加强全科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着重强化医患沟通、基本药物使用、医药费用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全科方向培养办法并组织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实行“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以“毕业后规范化培训”方式为主,与“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紧密结合。

(五)培养对象。参加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的人员主要从具有全日制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可适当放宽到全日制大专学历)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中招收,培训期间由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在卫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指导下进行管理,合格者由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毕教委)颁发统一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证书。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全科方向)主要招收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临床医学专业(含中医专业)毕业生,培训结束后符合研究生毕业要求的授予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证和学位证,符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结业要求的授予省毕教委颁发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证书。

(六)培养方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实行导师制和学分制管理。参加培养人员在培养基地临床各科及公共卫生、社区实践平台逐科轮转。在临床培养基地规定的科室轮转培训时间不少于2年,并安排一定时间在基层实践基地和公共卫生机构进行服务锻炼。经培养基地按照标准组织考核,达到病种、病例数和临床基本能力、基本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要求并取得规定学分者,可取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证书。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具体办法、内容和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制定并实施。

(七)改革学位授予标准和学位研究生教育。统一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具有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后,符合国家学位要求的授予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相应专业学位。具体办法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卫生部制定的规定执行。改革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适应全科医生岗位需求,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能力建设,逐步扩大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

(八)加强全科医生继续教育。以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对全科医生进行经常性和有针对性的继续医学教育。将全科医生纳入全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范围,加强对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考核,将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作为全科医生岗位聘用、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资格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近期多渠道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

为解决当前基层急需全科医生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周期较长之间的矛盾,近期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力争在一定时期内使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九)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按需进行1至2年的转岗培训。除中央转移支付项目确定的培训人数外,对没有合格全科医生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个单位选拔1人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确保到2015年总体目标的实现。从2013年开始,对在全科医生岗位工作未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全员转岗培训,按照国家规定的培训标准,每年至少培训150人,力争到2015年完成。转岗培训以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主,在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培训结束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获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可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

(十)强化基层定向免费医学生(全科方向)的培养和技能培训。加大基层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力度,适当增加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实习时间,并要求毕业后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对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边远农村工作的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可在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培训,经2年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注册为助理全科医师。

(十一)提升基层在岗医生的学历层次。鼓励基层在岗医生通过参加成人高等教育提升学历层次,符合条件后参加相应执业医师考试,考试合格可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培训合格后可按程序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

四、建立全科医生管理制度

(十二)执业管理。将全科医学专业纳入省医师执业管理范围,凡在全科岗位上工作的临床医务人员,必须具有“全科医学专业”的医师执业证书。

(十三)注册登记管理。由执业者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应材料,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执业医师法规定,按职责和程序给予注册登记。注册全科医生必须具有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证书,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

在过渡期(2012—2015年)内,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均可注册为全科医生:

1.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过岗位培训(含骨干培训)、转岗培训,获得省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者。

2.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并取得合格证书者。

(十四)人员聘用管理。从2012年开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聘的全科医学专业岗位人员必须具有全科医学专业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在过渡期内,鼓励被招聘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十五)培训管理。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人员是培养基地住院医师的一部分,在校毕业生直接进入规范化培养,学籍关系保留在原所在院校,管理办法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组织执行;具有研究生身份的,执行国家现行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毕业后未就业者参加规范化培养人员,人事关系交省人才交流中心管理或培训基地单位管理;由工作单位选派的,人事工资关系不变。培训期间享受培训基地住院医师待遇,执行《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吉卫联发〔2011〕53号)的有关规定。规范化培训期间多于标准学分和超过规定时间的培训费用由个人承担。按照培训工作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培训工作实际,由财政部门安排必要的专项经费。

五、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

(十六)引导全科医生以多种方式执业。取得执业资格的全科医生一般注册1个执业地点,也可以根据需要多点注册执业。全科医生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医院)全职或兼职工作,也可以独立开办个体诊所或与他人联合开办诊所。组建由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或乡村医生等人员组成的全科医生团队,划片为居民提供服务。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全科医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规范私人诊所雇佣人员的劳动关系管理。

(十七)规范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全科医生要与居民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服务责任由全科医生个人负责。参保人员可在本县(市、区)医保定点服务机构或全科医生范围内自主选择签约医生,允许参保人员跨社区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和全科医生,期满后可续约或另选签约医生,形成参保人员自由就医的医疗环境。随着全科医生制度的完善,逐步将每名全科医生的签约服务人数控制在2000人左右,其中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要占一定比例。省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组织制定各级医院出入院标准,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并选择部分县(市、区)先行开展全科医生首诊试点,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和分级医疗管理制度,将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执行双向转诊和分级医疗情况列为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医保支付挂钩。

(十八)加强全科医生服务质量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全科医生执业注册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卫生行政部门和医保经办机构要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对全科医生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定期公布并与年度考核、医保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挂钩。

(十九)规范全科医生岗位设置。明确全科医生的执业范围和权利责任,保障全科医生合法权益。对医疗卫生机构内设全科医生岗位设置进行规范,逐步实现以全科医生岗位为主,专科医生岗位为辅的岗位设置模式。

(二十)政府为全科医生提供服务平台。对到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包括大医院专科医生),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为其提供服务平台。要充分依托现有资源组建区域性医学检查、检验中心,鼓励和规范社会零售药店发展,为全科医生执业提供条件。

六、建立全科医生激励机制

(二十一)按签约服务人数收取服务费。全科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年收取服务费,需要医保基金支付的由医疗保险机构按照政策支付、需要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拨付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按规定拨付、需要居民个人分担的由居民自负。服务费用收取要严格执行国家医疗政策规定,建立医保价格谈判机制的地区可以根据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谈判结果收取参保人员诊治服务费用,未完成签约服务项目的,应减少相应的费用。各地确定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和服务费标准,要根据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签约人群结构以及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并与医疗价格、医保门诊统筹和付费方式改革相结合。

(二十二)规范全科医生其他诊疗收费。全科医生向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除按规定收取签约服务费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费用。全科医生可根据签约居民申请提供非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规定收取费用;也可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按规定收取一般诊疗费等服务费用。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的门诊费用可按医保规定支付,相关部门要逐步调整诊疗服务收费标准,合理体现全科医生技术劳务价值。卫生行政部门和医保经办机构要根据参保人员的自主选择与定点服务机构或医生签订协议,确保全科医生与居民服务协议的落实。

(二十三)合理确定全科医生劳动报酬。全科医生及其团队成员属于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式工作人员的,执行规定工资待遇;在非公立医疗机构工作的全科医生按照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的服务合同和与居民签订的服务协议获得报酬,也可以通过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获得报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可采取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等方式,向全科医生等承担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并充分考虑全科医生的签约居民数量和构成、门诊工作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以及居民医药费用控制情况等因素。

(二十四)完善鼓励全科医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津贴补贴政策。对到艰苦边远地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全科医生,按国家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对在人口稀少、艰苦边远地区独立执业的全科医生,市(州)、县(市)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或给予必要补助,省财政在安排转移支付时要予以适当倾斜。

(二十五)畅通全科医生发展渠道。继续深化卫生职称改革,设置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职务,规范评审条件,注重与全科医生工作实际相衔接,重点评价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供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经过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可提前一年申请职称晋升,并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基层单位全科医生职称晋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可放宽外语要求,不对科研成果、论文作硬性规定。结合岗位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卫生机构设置一定比例的岗位,用于招聘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全科医生培养基地招收学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具有基层执业经验的全科医生。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全科医生在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流动。

七、相关保障措施

(二十六)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建设以三级综合医院为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实践基地的全科医生培养实训网络,建立基地培训管理信息化平台和远程培训系统。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全科医学师资标准,依托有关医学院校和省全科医学教育中心等建设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省政府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和教学实践活动给予必要经费支持。

(二十七)加强全科医生培养使用。省政府统一规划全科医生培养工作,每年公布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名单及招生名额。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全省全科医生需求数量,制定全科医生岗位需求计划,以县(市、区)为单位公布全科医生岗位。以医生岗位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控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开展全科医生培训。省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临床医学本科生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时要与全科医生岗位需求计划做好衔接。各地在制定临床医疗人员年度招聘计划时,要结合本地区全科医生需求数量,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内,按照机构编制部门关于空余编制的相关规定进行招聘,否则不予办理相关落编手续。

(二十八)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全科医生制度建设,特别是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扶持力度。要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统筹安排并及时拨付资金,确保全科医生各项制度政策的有效落实。同时要加大资金监管力度,防止资金滞留、挪用和非法占用。

(二十九)充分发挥行业协(学)会作用。加强相关行业协(学)会能力建设,在行业自律和制订全科医生培养内容、标准、流程及全科医生资格考试等方面依托行业协(学)会,发挥其优势和积极作用。

八、积极稳妥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

(三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全科医生制度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加强领导,确保全科医生制度深入实施。

(三十一)明确部门职责。卫生、发展改革、财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医药、法制、编制等部门要根据国家要求,按照任务目标和时间要求,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及实施细则,确保全科医生制度的有效实施。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双师型;师资队伍

我国现行的口腔医学教育体系沿用的是前苏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教育体系[1],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于口腔医学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教育体系显示出了局限性.口腔医学专业具有独立操作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怎样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求是口腔医学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现阶段,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改革浪潮已经兴起[2],口腔医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更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口腔医学人才,就必须拥有一支合格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师资队伍.本文将初步探讨口腔医学“双师型”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1“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提出

我国“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提出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但是专业授课教师中大多缺乏专业实践经历和专业实践能力,造成职业教育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因此提出了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发轫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教学改革[3],而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在国家教委的文件中《国家教委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教计[1997]95号).此后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课题,也是评价学校职业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2“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概念和内涵

2.1“双证”不一定是“双师”

不能简单的将“双师型”教师认为就是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加职业资格证)的职业教育教师[4],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健全,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不符,“双证”并不能够保证就具有“双师型”教师应该具有的能力,因此不必强调“双师型”资格,而要强调“双师型”能力.

2.2“双师型”口腔专业教师不能简单理解为口腔医师和教师的叠加

口腔医师与教师相比并不是一个重实践,一个重理论的区别,而是行业或职业的不同,这就是两种职业,需要两种职业技能.2.3口腔医师需要学习教育学规律如果口腔医学教师能够在临床医疗中看好病,这就表明他们具备了医师的职业能力,但是口腔医学专业教师还要能够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将掌握的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才表明他们具备了教师的职业能力,他们才达到了“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因此口腔医师需要学习教育学规律.

3口腔“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方式

口腔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采取引进“双师型”人才,聘请兼职教师,培训现有教师等多种方式进行.然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坚持“医教研”结合的办学思路.现代医科大学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与医学研究,大学教师如果对某一领域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就不可能有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上也就只能照本宣科,学生接触不到医学前沿,无法推动医学的发展.所以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能够支撑教师自身的知识与时俱进,完成培养医学接班人的任务.医学教育应当走“医教研”结合的办学路子[5].口腔医学教育的“医教研”结合,要求教师做到“科研”、“教学”和“临床”三轴联动,才能够实现由知识型教师向技能型教师的转变,实现教学重心由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倾斜的转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这样培养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够结合临床实践,去探索、去研究、去创新、最后能够把研究成果转化到治病救人上,才能推动口腔医学的发展,而不仅仅只会“拔补镶”.

4口腔“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未来发展方向

口腔“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不是我们的终极建设目标,它只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而已.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有其规律(表2).习惯上认为,学习与练习造就了一名医学专家,但实际上,是临床问题造就了专家,其绝大部分的知识是来自于临床实践.专家不仅是技术熟练,而且能够将疾病出现的情境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能够系统的解决医疗问题.例如在面对一个疾病时,专家除去关注疾病本身,还能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这个疾病发生在这个病人身上,是否相同人群会出现该种疾病.所以医学实践对医学教育至关重要.医学实践离不开医院,需要思考如何把医学教育的场所合二为一,也就是将医院与学校融合在一起.传统的医学教育是“双元制”体系,将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场所分离,一方面学校中的专职教师欠缺经验,导致理论教学枯燥,另一方面医院中的医师欠缺理论讲授能力,导致临床教学效果不理想,只有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二者整合为一体,追求“医教协同发展”才能满足当今医学教育的需要[6].所以“双师型”教师还不是理想的口腔医学教师,未来理想的口腔医学专业教师应该在专门技术上呈现整合的“一”,而不是目前我们所强调的“双”,这也是口腔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孙慧玲.日本口腔医学教育简介[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34.

〔2〕柳贡慧,徐静妹,鲍洁,唐少清.应用型大学建设发展之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2):109-113.

〔3〕王宪成.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J].中国培训,1997(9):23-28.

〔4〕姚桂平.解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30-31.

〔5〕李军红,周建国,陈礼达.医教研一体化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专访温州医学院院长瞿佳教授[J].中国高校科技,2013(3):6-9.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7篇

医学院校的教育技术的研究方向为基于医学教育和教学的传播技术、媒体资源和教学管理互动规律,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医学教育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及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在医学院校开设教育技术硕士点本身就是前沿性和交叉性的科研工作,要求导师除了具备传播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知识的职能之外,还要明确医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医学教育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目前,在医学院校教育技术专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大都有着长年在医学领域工作、学习的经历,发表和出版了大量论文和专著,并在相应学术团体担任领导职务。凭借多年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了解和认知,使其在医学教育技术与医用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开创性和示范性作用,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是难得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进入高等医学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毕业于综合院校或各类师范院校。所学专业课程多以面向普及教育阶段(中小学阶段教育)为基础而设计,缺乏专业特色的训练问题,尚且无基本医学知识的储备,是综合能力的知识短板。因此,医学院校的教育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目标应该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把医学专业师资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善教育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在具备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优势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基本医学知识和人文素养,以适应医学教育领域发展的需要。

2高等医学院校中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模式

2.1医学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指导思想

教育技术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更加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和学习,利用教育技术实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构建个人知识体系,以医用教育教学需求为导向,倡导教育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打造现代医学教育技术的优质人才。

2.2医学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目标

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育应用的特点和需求,对高等医学院校在职教育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培养目标为:培养了解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熟悉医学教育模式及医学工程技术,具有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基础医学教学、临床医学教学及医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2.3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方式和内容

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技术人员构成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及高学历的趋势,普遍具备较高的学习基础和技能训练。在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提供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教学媒体资源的研发、学科建设与教学信息管理等诸多方面具有显著专业优势。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技术人员亟待加强技术支撑领域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符合高等教育模式的技能培训。根据教育技术人员的专业特点和教学一线教师的需求,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应由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与教学一线医学教育专家组共同参与制定,学习形式可采用专业选修旁听、网络在线学习、学术讲座交流和临床实践观摩等多种方式,以完成基本医学知识的拓展学习。除此之外,在一线教学部门确立教育技术服务项目时,一线教师与技术人员应有相互学习、相互渗透、共同成长的协作意识。医学教育课程中包含大量形态学、解剖模式图、影像资料、临床示范性操作等内容。这些内容需要通过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多媒体视觉形式加以表达。教育技术人员要充分了解与技术合作项目相对应的医用教学背景。听取一线教师的专业诉求,针对教学中需要技术支持的重点和难点,有目的的进行阶段性医学知识补充。以“边干边学”和“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的方式,在打造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医学专业素养,这不失为切实可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3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医学教育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随着加入WTO后医疗市场的开放,我国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培育我国职业化医院管理者的工作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医院管理人员的现状,指出建设我国医院职业化管理队伍的重要意义,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我国医院职业化管理队伍的途径。

所谓职业,是指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并随着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而构成的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同生活方式。医院管理是随着医院发展而出现的社会分工,应当随着这种分工的稳定构成一个职业。医院管理人员应当把医院管理当作一项终身职业并成为其主要生活来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医院管理者的职业化进程依然十分缓慢。

1我国医院管理者的现状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近期对53家市、县级医院的544名管理者进行了调查,其中有88.6%的人认为目前医院的管理现状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受卫生体制和行业特点的影响,我国医院的管理人员大多是从专业技术岗位转岗而来的,对医院管理岗位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管理知识匾乏

我国医院的管理人员在从事管理工作之前,大多数人是临床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专业技术水平高,是同行中的佼佼者,并由此而被推上管理岗位的。这类医院管理人员通常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管理学相关知识,在管理上缺乏理论的指导,以经验管理为主,管理手段单一,风格粗放,更多的是依靠高超的专业技能赢得下属的尊敬和服从。前面提到的调查结果就显示被调查的医院管理者中毕业于医学专业的人占到了74.1%,而毕业于卫生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的人仅为11%,其余14.9%人的人则分别毕业于药学、护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此外,由于工作任务重或本身对学习管理知识不够重视,医院管理人员中从事管理工作之后接受过管理培训的比例也非常低。有些虽然受过一定的管理培训,但在数量和质量上仍不能满足医院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与医院管理工作相关的知识除了医学专业知识外,还包括财务、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法律、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1.2管理理念落后

医院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落后从根本上讲与其不重视对管理知识的持续更新有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问题不断涌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也相继提出,这极大地丰富了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如果不注重对这些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必然难以深刻理解管理中新问题出现的原因,也就无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医院管理者管理理念的落后主要表现在经营理念和营销理念上。过去国家对医院按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医院管理人员的经营意识淡薄,卫生体制改革后,医院分为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性组织。这就要求医院管理人员必须提高经营意识,把医院管理的重点放到与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有关的内容上来,同时也要意识到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加剧,病人从医患关系中从属的一方渐渐上升到主导的一方,如何让病人满意成为医院服务的主要目标。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医院管理者必须树立全新的营销观念,创新多样的医院营销方式,为医院的发展争取更多的市场。

1.3任务分配失衡

医院管理人员大多是从医疗技术岗位转岗而来,一方面因为对临床工作仍保持着热爱,另一方面则因为医院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与其专业技术职称仍有密切关系,这就使得这些临床专家在走上管理岗位后仍然不愿意放弃原来的专业技术工作,形成“双肩挑”的局面,甚至出现“专业做技术,业余做管理”的现象。据资料显示,我国医院的院级领导中有八成人员每周至少有1天仍需从事原专业的工作,其中一些人从事原专业的时间甚至达到了每周4一5天,只有不到两成的院级领导完全从事管理工作。这种虽“双肩挑”,却“一头沉”的不合理的任务分配状况,一方面加重了医院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他们顾此失彼;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无法全身心投人到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去,由此导致了医院管理效益的低下。

2建设我国医院职业化管理队伍的意义

2.1提高我国医院管理水平,应对市场竞争,迎接挑战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一直对国外资本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加入WTO。后,外资进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医疗服务市场已逐步开放,外资医院的出现不可避免,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目前,我国医疗市场上的竞争力量主要有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中外合资合作医院等,纯外商投资的医院尚未出现,但也为时不远。受传统卫生体制的影响,我国公立医院在各项管理制度上越来越暴露出了不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严重问题,急需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和解决。民营医院是我国医疗市场上的新兴力量,机制相对灵活,但其在管理和技术上的先天不足也成为制约民营医院发展壮大的瓶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故外资医院无论从管理、技术上来看,还是从服务上来看,都具有较大的优势。我国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首先从管理上着手,学习国外医院的先进管理经验,增强医院内部的活力。美国医院的院长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营正院长,为医院的经济效益负责;一种是业务副院长,为医院专业技术服务的质量负责,同时为经营正院长的日常经营决策提供专业方面的建议。美国医院的这种管理方式无疑对我国医院管理人员的职业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新晨

2.2适应医院集团化发展的需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做大做强,是医院发展战略的合理定位。在目前的医疗市场上,服务的竞争固然重要,但价格的竞争也不可忽略。医院通过扩大规模,除低成本,可以获得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因而医院集团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医院集团的分支机构在各个地区的不断渗透,一方面扩大了医疗技术的受众范围,降低了医疗技术开发的人均成本;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医院集团的市场份额,扩大了医院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此外,国外已经出现了一种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可以为人们提供从基础医疗、急救到家庭保健、康复和临终关怀的一整套连续的、统一的服务,极大地拓宽了医院的服务范围,也使医院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地复杂化。无论是医院集团还是一体化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都对医院的管理水平、医院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管理者将要面临的问题包括医院整体资源的分配和整合、医院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等等。由此可见,不加快医院管理人员的职业化进程,就将无法满足对医院管理工作的这一系列要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