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医学专业技术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选取丰台区344名来自各类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生,以问卷方式进行需求调查,研究其对于课程、教学方式等需求并进行统计和对比。结合与部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的访谈,分析学习的问题及原因后对课程设置提出建议。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需求调查;课程完善;建议
1调查对象选取及内容设计
1.1调查对象选取
本次调查选取丰台继续医学教育系统内医生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344份。所包含初级职称医生192人,占总人数的55.81%;包括中级职称医生106人,占总人数的30.81%;包括高级职称医生46人,占总人数的13.37%。
1.2调查内容设计
问卷采取无记名调查的方式,参与者需填写单位、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科室。问卷第一项为未来职业的规划,选项为专业技术方向或管理岗位方向,以便显示出两种发展趋向的医生不同的需求。问卷第二项为课程需求调查,这一部分为多项选择。首先为医学专业知识,在本次问卷中设置了对医学专业的需求调查,并设计了管理相关知识的需求调查。此外还设置了对于授课方式的需求调查,为丰富授课方式、遴选师资提供借鉴。
2课程需求及原因分析
【摘要】
预防医学强调探讨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预防医学专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水平,其教学团队的建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文章分析了预防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然后对预防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最后总结相应的对策,望能够促进本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力量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
预防医学;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双师型”模式下的教学团队是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水平的重要保障,同时在突出本专业办学特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必须重视的工作内容是:构建一支素质水平高、专业技能过硬的教学团队,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以更好的契合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然而以预防医学专业来说,目前在教学队伍实现“双师型”目标的过程中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失,对本专业整体教学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改进这一现状,促进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构建具有“双师型”特色的教学团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双师型”教师基本要求
“双师型”即“双素质型”,是指教师需要在具备理论教学素质的同时掌握实践教学的素质[1]。第一,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理论课教师,在“双师型”标准下要求教师既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与素质又具备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与素质;第二,既要达到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标准,专业基础知识宽泛,又要掌握熟练的专业实践、实训技术技能,能够胜任并圆满完成实践实训指导方面的工作。同时还需要有动手示范,并于现场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指导能力,能够独立帮助学生完成实践、实训方案的设计工作;具备独立编写实践、实训指导书或教材的能力。教学团队所需要打造的“双师型”模式并非是单纯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概念。简单来说,“双师型”所强调的不单单是教师个人,还突出了教学团队合力的重要作用[2-3]。“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并不要求其中的各个成员均达到“双师型”的素质,更多的是侧重于整个教学团队能够科学分配教学资源,兼顾教师的“理论型”与“技能型”。总结已有的教学经验认为,让所有教师能够同时兼具丰富理论教学经验,同时又精于技能指导,这一点是难度是非常大的。但为了满足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有必要构建一直各有所长的教学团队,将“理论型”与“技能型”的教师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全面共享教学成果与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预防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现存问题
摘要: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要始终贯穿于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要与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临床实习过程相结合。临床医学导论是一门专门针对低年级的医学生开设的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专业整个本科教育的引导环节,目的是早期引导医学生认识医学和医学的责任,为培养未来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医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临床医学导论;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医学职业素养是从医者在学习和实践中创立和发展并为社会所认可和推崇的一系列职业信念、价值取向及职业准则的总和[1]。医学职业素养可以概括为医术与医德的有机结合,从业者不仅仅需要高超的专业技术,而且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医德是一切医疗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精湛的医术是具体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高等医学院校的使命在于培养适合于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医学生,在塑造医学生高尚的医德和传授精湛的医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要与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临床实习过程相结合,在这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医者仁心、大医精诚、博爱的人道主义医学职业素养[2]。
1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国家医学人才的重任,要不断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他们具有高尚的医学道德和精湛的医学技术。当代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在大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其思想和行为符合自己未来的职业角色,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及实现就业打下基础。良好职业素养是促进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基础[3]。在国外的医学教育中,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其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医术和医德的有机结合,就是医学生需要培养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决定着医学生未来的发展,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职业方向。一方面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医学知识及临床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使自己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保持积极健康的态度,从而在以后的医疗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团结协作。良好职业素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3]。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院内最基本的关系。当前,对于医学生而言必须面对的一个严重现实问题就是医疗机构的医患关系紧张。在医学生们看来,这种不良医患关系的原因一部分在于“媒体舆论导向,相关法律不完善,国家对医疗事业的投入不够”,但是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不强和医患沟通能力不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尽早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使之成为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医学习惯,无疑是一项迫切的工作。良好职业素养是推动医学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3]。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优势,培养更多适合于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医学生,另一方面更要做好社会服务,拓宽改革发展空间,为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建设作出贡献。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要有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医德和医技的有机结合才能在医务工作者身上聚合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胜任神圣的救死扶伤工作,才能推动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有机地把职业素质培养融合到专业教育及人文素质教育中,需要教育者找到好的方法和切入点。
2临床医学导论实习课的意义
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早期接触临床[4]。临床医学导论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专业整个本科教育的引导环节,目的就是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引导医学生认识医学和医学的责任[5]。对于医学生而言,早期接触临床能够让学生更早地去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行业,更早地去理解医学的意义,这对医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弥补了传统临床医学课程存在的不足,对补充人文教学存在的某种缺失有着极大的意义。由于低年级本科医学生还没有深入地接触医学专业知识,无法很好融入到临床医疗当中。临床医学导论实习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临床课程前就提前接触到临床,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专业医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培养他们作为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此同时,实习又能让他们对我国的医疗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在医学生被培养成为医生的在校教育和终身职业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学导论作为全程医学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开设的最早的课程,主要是让医学生对医学有初步的认识,尽早认识医生的责任,提高对医学的学习兴趣,尽早适应医学生的角色。根据我国医疗环境和医学专业教育的特点,临床医学导论实习通过参观观摩、操作演练等方式,让医学生们更早地接触临床,通过引导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其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素养起到引导作用。
2.1使医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目前的医疗状况
关键词:人文教育;医学人才;地位;作用
医学作为一门对人类病痛进行回应的科学,自诞生起就包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属性。古今中外,众多医家都非常强调对医学人文精神的提炼和概括,如中国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1]而尊为西方医学师祖的希波克拉底也曾经指出,医学与哲学实质上没有多大的差别,因为每一位医生都应该具备哲学家所具备的一切优秀品质,比如,公益,热心,认真,谦逊,冷静沉着,简朴严肃等,还有必要的生活常识,以及崇高的生活信仰。这说明医学领域的人员培养过程不但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且更注重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和传递。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于医疗相关工作人员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视和需求也日益增加。[2]目前临床上医疗工作人员的人文教育水平和现状,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临床需要。本文根据目前人文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作用和现状,分析其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对策,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1人文教育是医学类院校中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
医学类院校的教育体系中不允许也不可能缺少人文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又被称为医学人文学教育,是医疗学科教育与人文精神在临床工作中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的作用在于培养医护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遵守伦理道德,热爱生命,尊重病人的人格,为医疗行业提供道德操守和体系。这门学科虽然不是单纯的临床专业技术学科,但是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重在指明医学健康发展的前进方向,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保障双方在利益、价值和观念方面的相互尊重,进而达到对社会利益乃至人类利益的维护。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医疗学科培训教育的重点仍然严重偏向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忽略了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导致无论是课程设置、安排,还是学生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学习和思考都严重落后和不足。[3]因此,加强医学人文社科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就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2人文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疗从业人员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医学类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因而工作责任感、社会使命感等观念较低。近年我国相关部门组织对于大学生工作情况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人员中,对于组织纪律、团队协作、奉献精神等认识度较低;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在医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反映,这种现象的出现必须引起我们重视。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对生命的关爱和对患者的尊重是每一个医护工作者在职业发展规划过程中必须践行的课题。在2011年召开的全国医学教育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医学人才应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人文素养和强烈和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创新精神。这说明医德教育、人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比专业技术的培养更为关键。让医学生在学校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为他们在开始职业生涯之前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是人文教育重要培养目标。党的报告中也明确的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在医疗行业中显得更为精准,现在很多医患矛盾和纠纷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这些矛盾的产生和爆发已经不是医院从技术层面看不好病人的问题,更多的是对病人缺乏人文关怀、服务意识缺失所造成的,这就为我们当前从事医疗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加强人文教育,逐步改善医疗卫生行业风气,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更重要的是为化解医患纠纷,构建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3医学人文教育探索
将医学专业技术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二者相结合,这不是是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方式和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新时代中培养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的难点。一方面来说,要加强师资队伍,要强调学科交叉,培养一批具有医学和人文学科背景的授课队伍,在教材、授课方式上不断优化,制定出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学科体系架构;一方面来说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各种医德教育,通过现场教育、接受红色革命文化给予等方式,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高尚的医德情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还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与医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才干,积极搭建科研平台,让学生能够接触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这样才能使他们直接了解人文素养对于医疗工作、医学发展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和巩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摘要:培养口腔医学应用型人才,需要一支合格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双师型专业教师不是简单拥有医师证和教师证这两个证,也不是口腔医师和教师的简单叠加,需要具有的是两种职业能力,这需要采用“医教研”融合的方式才能获得.口腔医学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发展方向是医教协同发展.
关键词:口腔医学;双师型;师资队伍
我国现行的口腔医学教育体系沿用的是前苏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教育体系[1],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于口腔医学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教育体系显示出了局限性.口腔医学专业具有独立操作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怎样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求是口腔医学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现阶段,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改革浪潮已经兴起[2],口腔医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更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口腔医学人才,就必须拥有一支合格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师资队伍.本文将初步探讨口腔医学“双师型”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1“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提出
我国“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提出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但是专业授课教师中大多缺乏专业实践经历和专业实践能力,造成职业教育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因此提出了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发轫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教学改革[3],而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在国家教委的文件中《国家教委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教计[1997]95号).此后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课题,也是评价学校职业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2“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概念和内涵
2.1“双证”不一定是“双师”
不能简单的将“双师型”教师认为就是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加职业资格证)的职业教育教师[4],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健全,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不符,“双证”并不能够保证就具有“双师型”教师应该具有的能力,因此不必强调“双师型”资格,而要强调“双师型”能力.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合格全科医生,发挥好全科医生作用,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结合实际,就加快我省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出发点,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路径,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不断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保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的健康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市医院合理分工的分级诊疗模式,实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将医疗卫生服务责任落实到医生个人,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全科医生保障和激励机制,拓展全科医生发展空间,切实维护全科医生合法权益。
坚持质量为先。突出实践、注重质量,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规范培养模式,统一培养标准,严格准入条件和资格考试,注重提高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能力,切实提高全科医生培养质量。
坚持制度创新。紧紧围绕全科医生培养、使用、管理环节,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鼓励引导全科医生到基层执业,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摘要]自2015年教育部在高职院校开展“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以来,质量保障机制成为各学校关注的焦点,专业质量保障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文章以湖北省某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为主线,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遴选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构建了临床医学专业质量评价体系,并对影响质量评价体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临床医学;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为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2015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以下简称《通知》),在其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促使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通知》旨在强化高职院校办学的主体责任,引导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不断优化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增强办学的自觉性、自律性,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单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着力点。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考察质量保障措施的效果,开展办学质量评价,对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本研究以湖北省某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为研究对象,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参考,以人才培养过程为主线,以系统评价专业办学质量为总目标,以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为观测点,通过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研究,筛选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及评价指标;以主要教学管理环节为单元将指标归类,构建基于校内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评价体系,以期为高职院校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评价要素遴选与体系构建;二是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1.评价要素遴选及评价体系的构建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质量保障包括从学生入校开始到学生毕业的学校教育全过程,包括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两个方面[1]。本研究围绕“设计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2]评价要素及评价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3]372,结合德尔菲法进行构建。由专业负责人、资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根据任务提出评价环节(准则层)和评价要素(方案层)的具体内容;调查组汇总结果,对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环节和入选的要素进行二轮投票,形成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层次结构见图1。其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层”,“准则层”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条件、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实习及毕业”6个要素,下一层级为相应的措施层(也称方案层)。[4]2.评价权重的确定“准则层”和“方案层”评价权重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获得。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提出[3]372。该方法的核心是在每个指标体系同一个层次中,对指标进行两两相互比较,评判各指标对上一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用1—9标度法标注(“1”表示同等重要,“9”表示极其重要,“1—9”之间数字越大表示越重要,分数表示对方更重要),将互相关系定量化,同时构建判断矩阵。对构建的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方为有效。(1)构建判断矩阵由专家组分别将“准则层”中的“教学准备、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活动、毕业实习、素质教育”相对于“目标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进行相互比较,得到各自的判断矩阵,将每一单元格中的数据取中位数得到判断矩阵,将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结果见表1。将准则层中也进行同样操作,得相应判断矩阵结果见表2—表7。(2)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并计算各自的权重的结果将判断矩阵数据和计算公式录入Excel电子表格中,采用方根法[5]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CI和CR,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若CR≤0.10则认为该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CR>0.10则由专家组对两两比较的取值进行修正,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根据“准则层”矩阵和“方案层”矩阵评判结果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见表8、表9。
二、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图1各要素间的层次关系和表8、表9计算获得的权重数据,整理得到临床医学专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0。
三、讨论与分析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专业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凸显的问题,成为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强大阻力。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专业的融合指导中存在问题入手研究,提出“专业指导、辅导员辅导、学校引导”的系统化模式,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专业相融合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融合指导
当前社会转型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专业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凸显的问题,成为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强大阻力。探讨“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专业”的融合指导,可以从宏观层面分析当今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以教育与专业融合指导来改变传统思想引导中的单一和零散模式,从而形成“专业指导、辅导员辅导、学校引导”的系统化模式,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专业相融合提供借鉴,为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广阔的路径。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融合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的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创新创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机遇面前,高校也更加重视创新型创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然而,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存在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指导不紧密等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尚未渗透到临床医学教学系统中西方国家对创新创业起步早,重视程度高,成果显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和教育模式的成熟应用。首先,他们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生在校常规教育的核心元素来对待,贯穿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全过程。第二,建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由学校直接管理,还有一支相对合理、富有创造力的师资队伍。第三,形成了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科研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第四,组织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实践和模式的研究,划拨专项经费,予以保障。同时在技能竞赛中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体现其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而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发展缓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的特殊性发展就更缓慢了。据可靠数据证明,我国大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把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选修课或者就业指导课来对待,课时相对少,重视程度也不够,这与临床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和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关系。首先,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对专业的严谨性、操作性和标准化程度要求都很高,不仅需要理论学习,还需要有10到12个月的临床实习期。第二,在校期间课程设置比较紧凑,实验课也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就很难兼顾。第三,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影响到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教师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临床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科研任务繁重,学生学业紧张,学习压力大。一些老师认为根本没有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学校开设更多的课程,参加更多的比赛,设立更多的科研项目,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来教育学生创新和创业,这是明显地将创新创业从专业教育中分离出来的观点。一些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是一小部分从事科技创新、参加比赛获奖、或个别学生从事与自己无关的商业活动的优秀学生,与自己关系不大。这些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局限于课堂、课程、竞赛和具体项目,他们甚至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第二课堂活动,与专业教育相分离。这种可有可无的观点是导致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缺乏积极性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功利性和项目化的具体体现。
(三)创新创业体制机制不完善,创新创业协作平台缺乏虽然高校提倡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但并没有相应的长效保障机制,创新创业工作也没有制度化。例如,创新创业导师加强培训、量化工作量和促进机制的能力,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设置、量化考核和毕业相关设置,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维护与利用,创新创业融资的来源、使用和监管实验室的开放性或实践性教学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管理。与创新和创业有关的课程或讲座也比较少,一些创新创业课程没有列入学校的必修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以选修课或网络课程为主,覆盖面不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实验室开放不够,未能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应有的作用,同时与医院的合作、实习实训结合不紧密,学校和医院一体化培养尚未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