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医学智慧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关键词】智慧校园建设;教育教学管理;作用
搭载信息化技术,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智慧教育和智慧校园作为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智慧校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1智慧校园建设
1.1智慧校园建设情况
(1)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信息化程度不足,难以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导致最终呈现出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2)当前的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没有得到统一,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导致信息互通方面存在障碍,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的提升。
1.2建设智慧校园的作用
校园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智慧校园中的智能设备可以让在教学评价阶段更加客观公正。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各种数据信息,从而提升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还能充分利用智能设备降低工作量,从而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智慧校园的建设在本质上而言对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改善管理质量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发挥智慧校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作用的措施
【摘要】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医学是一门生命之学,整合医学就是让生命充满智慧,使智慧焕发生命。在阐释整合医学理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整合医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医生越来越忙而患者却越来越多、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而患者却越来越看不起病、医学快速发展的同时而医学人文精神却越来越缺失;整合医学体现了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整合医学模式有助于健康中国建设。
【关键词】整合医学;哲学;健康
中国据统计,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在我国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增长,在一切以治病为中心的前提下,出现了医生越来越忙而患者越治越多的现象,这说明现代医学发展进入了误区。健康中国建设要求人们树立大健康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到“以健康为中心”。整合医学模式的产生顺应了疾病谱的变化和时代健康需求,是中华民族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和提供的中国方案。
1整合医学的提出
整合医学是我国著名消化疾病专家、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首先提出来的[1]。樊院士认为,整合医学既要考虑现在已知各生物因素,也要考虑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既要以呈线性表现的自然科学的单元思维考虑问题,也要以呈非线性表现的哲学的多元思维来分析问题,从而构建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更符合自然规律、更适合人体健康维护和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新的医学知识体系[2]。整合医学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逻辑起点,具有整合性、系统性、开放性等特征[3],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医学目的、医学价值、医学模式及生命、健康、疾病的基本观点和总体看法,能够引领医学未来发展、提高医生的哲学素养、铸造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医生的反思和批判思维能力等。我们知道,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医学是一门生命之学,整合医学的使命就是让生命充满智慧,使智慧焕发生命。英国自然科学史家丹皮尔在《科学史》中曾指出:“要想关照生命,看到生命的整体,我们不但需要科学,而且需要伦理学、艺术和哲学。[4]”如适宜医疗和过度医疗都是当前医疗中的现实,但其背后隐藏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前者是以患者为本,后者是以增加经济收入为本,两者的价值观不同,这就涉及到哲学问题。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5]”医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人,这种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应该掌握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具备必要的哲学素养。哲学家不一定是医学家,而优秀的医学家一定是哲学家。因此,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整合医学知识的学习。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更要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的整合医学研究,从而引领医学的未来发展。
2整合医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入了空前发展的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卫生资源持续增长,医疗卫生服务明显增加,城乡卫生发展差距明显缩小。人均预期寿命得到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也有明显下降。当下医学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医生越来越忙而患者却越来越多,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而患者却越来越看不起病,医学快速发展的同时而医学人文精神却越来越缺失。
2.1致病因素与疾病结构发生变化当下,由于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导致致病因素与疾病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据统计,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增长,医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忙得满头大汗,结果就出现“医生越来越忙而患者却越来越多”的现象,这说明当下医学发展已进入“只治不防,越治越忙[6]”的误区。这是医生的无奈,更是现代医学发展模式的悲哀。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专业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凸显的问题,成为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强大阻力。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专业的融合指导中存在问题入手研究,提出“专业指导、辅导员辅导、学校引导”的系统化模式,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专业相融合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融合指导
当前社会转型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专业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凸显的问题,成为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强大阻力。探讨“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专业”的融合指导,可以从宏观层面分析当今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以教育与专业融合指导来改变传统思想引导中的单一和零散模式,从而形成“专业指导、辅导员辅导、学校引导”的系统化模式,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专业相融合提供借鉴,为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广阔的路径。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医学融合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的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创新创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机遇面前,高校也更加重视创新型创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然而,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存在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指导不紧密等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尚未渗透到临床医学教学系统中西方国家对创新创业起步早,重视程度高,成果显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和教育模式的成熟应用。首先,他们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生在校常规教育的核心元素来对待,贯穿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全过程。第二,建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由学校直接管理,还有一支相对合理、富有创造力的师资队伍。第三,形成了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科研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第四,组织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实践和模式的研究,划拨专项经费,予以保障。同时在技能竞赛中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体现其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而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发展缓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的特殊性发展就更缓慢了。据可靠数据证明,我国大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把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选修课或者就业指导课来对待,课时相对少,重视程度也不够,这与临床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和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关系。首先,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对专业的严谨性、操作性和标准化程度要求都很高,不仅需要理论学习,还需要有10到12个月的临床实习期。第二,在校期间课程设置比较紧凑,实验课也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就很难兼顾。第三,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影响到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教师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临床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科研任务繁重,学生学业紧张,学习压力大。一些老师认为根本没有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学校开设更多的课程,参加更多的比赛,设立更多的科研项目,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来教育学生创新和创业,这是明显地将创新创业从专业教育中分离出来的观点。一些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是一小部分从事科技创新、参加比赛获奖、或个别学生从事与自己无关的商业活动的优秀学生,与自己关系不大。这些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局限于课堂、课程、竞赛和具体项目,他们甚至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第二课堂活动,与专业教育相分离。这种可有可无的观点是导致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缺乏积极性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功利性和项目化的具体体现。
(三)创新创业体制机制不完善,创新创业协作平台缺乏虽然高校提倡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但并没有相应的长效保障机制,创新创业工作也没有制度化。例如,创新创业导师加强培训、量化工作量和促进机制的能力,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设置、量化考核和毕业相关设置,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维护与利用,创新创业融资的来源、使用和监管实验室的开放性或实践性教学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管理。与创新和创业有关的课程或讲座也比较少,一些创新创业课程没有列入学校的必修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以选修课或网络课程为主,覆盖面不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实验室开放不够,未能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应有的作用,同时与医院的合作、实习实训结合不紧密,学校和医院一体化培养尚未实现。
1文史哲底蕴对中医学教育的意义
1.1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及创新思维的个性化人才需要通识教育中国自古人文与自然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智慧相互交融。中医学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融入。
1.1.1“人才”应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健全的人性,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责任感、正直、合作等良好品格,才能担当起科学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重任。而品性教育属于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培养具创新思维的个性化人才应避免模式化教育尽管现今高等教育改革的理念是倡导“学术研究”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分流,为企业提供大量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但现今中医学要实现现代化,对其理论的攻坚仍属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现今对中医学的教育,经验传承早已走在了理论深入研讨的前面。回顾中医学发展史,至明清时期,中医学经验总结早已形成了一部部的全书、类书、丛书,但中医学理论提升却遇到了瓶颈,难以升华,难以与近代自然科学接轨,其直接后果是导致近代中医学出现了生存危机。故而,中医学高等院校教育现今仍然应有别于模式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如浙江省“两会”上代表建议的“鼓励学生在共同基础上,差异性发展,个性化发展”[2]。对此,文史哲等传统思想文化底蕴的倡导,当在学生个性化发展中举足轻重。
1.1.3自然和社科科学各领域均需哲学精神的普照现今,社会、文化、哲学领域学术研究处于倍受冷落、令人尴尬的地位,殊不知,历史上许多大师级的自然科学家,其辉煌成就的取得或提出有价值的预言与其哲学素养是密不可分的:如爱因斯坦曾表示他得益于哲学思索不少于他得益于自然科学训练[3]。诚然,许多具体科学如教育学、历史学、文学及以理论物理学、数学等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各领域,其流光溢彩均得益于哲学精神的普照。中医学是最具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基因传承,且能融自然与人文一体的一门学科。虽然京剧、书画、武术、中医为四大国粹,但只有中医学融儒、释、道、兵、武、艺、天文、历法等人文与自然科学于一炉。由此,中医学术发展及中医学教育均不可或缺文史哲底蕴的铺垫和源头活水的注入。
1.2古代汉语等传统文化功底为中医学子成才之基础现今中医教育界存在着极大的困惑,即:现今中医学科班教育培养的人才,为何还比不上民国时期一些自学成才的中医家,如恽铁樵。其原因现已达成共识,如潘毅教授所云:中国近代在引入西方科学时,对中国优秀本土文化采取了“浮云”化态度[1]。中医学子既缺乏文化积淀,又欠缺中医人应有的思维方式。现今虽有《医古文》课程的开设,但对于高中阶段古典文化底蕴只有幼稚园水平的中医本科学子,仅靠几十节课堂教育是打不通已接近淤阻湮塞的中医学思想文化经脉的。现今的中医学子,即使是本科生,其文化储备中对“《周易》、《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等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1]也鲜有涉及,从而对“原味中医”看不懂,故潘毅教授著书立说,着眼于中医学子现今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向中医人渗透、剖析原味中医学理,而这一些在民国时期本是“秀才学医,如菜作齑”,小菜一碟的。中医硕士研究生学子虽然对阴阳五行等学理已初通,但还谈不上游刃有余,研究学术亦经常会碰壁,写作论文说理也难透彻,只好以西医学认识作为论据。当然,西医学研究成果未尝不可作为一种“微观象”来丰富中医学术,但一般硕士生其论文并未使其真正融入中医学乃至系统科学学理中去,拼凑的学术并不是透彻的学术,“半中半西”,并不是“和而不同”的中西医之融通。总而言之,中医学术研究及学术论文写作皆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与积淀,其深浅厚薄决定了中医学子将来是否可成为大才。
1.3历史与逻辑的研究方法可使中医学研究更具“景深”历史是一面镜子,与人以借鉴;历史亦是时空之长河,予人以时空的坐标。任何人或事物只有被放在历史的坐标上,才能变得立体起来。中医学的历史是厚重的,任何中医学术研究均不能脱离开历史而投机取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医临床研究的第一步则是临床文献研究,如青蒿素治疗疟疾和砒霜中提取的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即是典型的例证。而以临床文献为起始纳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证据体”的构建过程,则属逻辑研究方法。形式逻辑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倡导的,尽管原味中医学其础理论最常用的是象思维方法,但作为临床实证研究,遵循逻辑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如同潘毅教授所言:中医是道理合一的医学[1]。
1.4中国古典哲学成就了中医学术及教育的智慧高度潘毅教授认为,中医学不纯粹是一门知识之学,它更接近智慧之学,它的底气、根源或谓“深海下的海床”即是中国古典哲学文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和”即是中医科学与文化之灵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之演示是基源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彻领悟。中国古代先贤立“道”目的之一是“推天道以明人事”,中医学法之即是“推天道以明医事”。中医学的学理和技术只有在道统领下才有生机与活力。
一、从横向上看教师教育的教学目标个性
(一)启迪教育智慧智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是一个人的“理智、明智、能力和艺术的统一”,是人类开拓新领域,创造美好生活的工具。智慧在不同职业领域中展示着它在本领域中所具有的力量与独特魅力,是本领域人才机智、灵敏处理问题的重要条件。因此,不同类型教育培养不同人才的教学目标,包含着对本领域人才智慧的启迪。如,在法律教育中,培养思辨、逻辑能力强、洞察力敏锐深刻、反应敏捷的律师,需要不断地启迪学习者的法律智慧;在商业教育中,只有不断地启发学习者的商业智慧,才能使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商业大潮中机智、灵敏地把握商机、了解需求、获得成功;而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由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工作在充满可能性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因而需要教师以自身独特的教育智慧面对教学情境。教育智慧是教师所特有的职业素质,“是教育主体的教育境界,它……包括教育理智、教育意识、教育能力、教育艺术、教育机智等诸要素,是教育感性与教育知性、教育理性与教育悟性的统一。”教育智慧“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取得教育成功活的灵魂,是教育决策者、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应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广大教师拥有教育智慧,就会以师生最少的时间、体力和智力的支出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二)传授教师专业知识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职业者凭借各自职业领域所需知识,推动人类自身与社会向前发展。律师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处理案件,医生利用医学知识救治病人,教师凭借教学所需专业知识为社会培养育人之才,等等。教师专业知识是其教学活动得以发生,并顺利进展的中介与条件,是教师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必需的知识储备。教师专业知识由三部分构成: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及教育科学知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虽然是教师教育教学与其他类型教育教学的共同内容,具有促进学习者自身素质及其专业素质提高的作用,但教师教育教学中的这两类知识为培养教师人才服务,包含着师范性内容;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工具与基本条件,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独有内容,其自身体现着教师教育教学目标的个性。
(三)培养教师专业能力不同职业对专业能力要求不同,体现着本专业的独特性。如,工程师的专业能力是对工程项目的设计能力,医生的专业能力是根据病情作出准确诊断并施以治疗方案的能力,而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顺利实施各项教学活动并保证其效果的能力,是教师教学活动预期完成的保证。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职业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可将其概括为三大类:“一是指向教师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教育教学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创新能力等;二是指向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激励学生能力等;三是指向教育影响充分发挥的教育教学设计、操作及监控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教学测量与评价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教师的专业能力渗透和体现在教师活动的方方面面:课前、课中、课后,课内、课外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保证其教学发挥最大效能的决定性因素,是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发展的有力保证。
二、从纵向上看教师教育的教学目标个性
我们一般把儿童到青年期的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小学教育(儿童期)、初中教育(少年期)、高中教育(青年期),也可把后二者统称为中学教育。这三个阶段的学生处于不同年龄段,其生理和心理变化较大,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儿童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之间差异更大。根据这一特点,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决定了教师教育需培养适合各阶段教育的教师,即分别培养小学教师、初中教师与高中教师。因此,教师教育划分为小学教师教育、初中教师教育与高中教师教育,后二者也可称为中学教师教育。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教学各有自己的侧重点,体现在教学目标方面,在师范性共性的基础上又各有自身的独特性。
(一)小学教师教育的教学目标个性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其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为以后各方面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时期的教育称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教师教育对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不同于对中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其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
1.突出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学生”的职业理想。小学生从家庭步入学校,由于其独立性差、依赖性强,情绪、情感不稳定等心理特征,每个人都需要教师更多的关爱,这要求教师更多地以更大的爱心与热情关心、了解学生与尊重学生。否则,就会出现失落感、孤独感、不安全感,厌恶学校生活等不良心理。这不仅影响他们正常学习,而且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母子健康》2016年第12期
摘要:基于“云”“大”“物”“移”“智”信息技术,提出了妇幼保健智慧门诊的设想,对以信息集成平台为基础,由5大业务应用系统组成的智慧门诊信息系统构架进行了阐述,讨论了在预约挂号、就诊检查、诊间结算、充值缴费、结果的单次门诊就诊闭环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改善就医体验等方面的方法。
关键词:妇幼保健;信息;智慧门诊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生育高峰随之而来,妇幼保健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由于供给侧资源调整的时滞,城市三级医院提供的妇幼保健服务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缓解服务压力,一方面要实施供给侧改革,加大妇幼保健服务资源的投放量,实施分级诊疗,这是关乎长远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尤其是要优化门诊服务流程,这是改善就医体验的行之有效的途径[1]。大数据、大健康、大融合成为国民健康发展的主题,信息系统成为医院运行的神经系统,优化流程必须借助信息化,打造妇幼保健的智慧门诊不仅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
1智慧门诊模式的提出
智慧门诊是对传统门诊的更迭与升级,是以健康为中心,以满足需求、提高质量、改善就医体验为出发点,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集成平台和专科电子病历为双核驱动,打通预约与就诊、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药物与手术及康复治疗、费用支付与查询、诊后随访与中长期预约、门诊与住院流程各个环节,实现从家庭到门诊再到病房闭环内的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精准化[2]。
2智慧门诊建设的必要性
2.1改善就医体验的需要
一、医学职业精神的哲学特质———信仰的本质
精神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高级意识活动,也是这些意识活动的成果。它以一些传承不息的精神和闪耀智慧之光的思想为人们所感知和关注。精神信仰层面与现实层面对映,所以它本来就是理想的投射。信仰自身的发展属性,即信仰自身的精神实践性,它充满了深远的指向性。
(一)信仰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执著而不偏执,信心强大而不狂妄信仰出现的形态是什么,费尔巴哈认为“信仰是想象之威力,这个威力,使实在的东西成为不实在的东西,使不实在的东西成为实在的东西;它直接跟感官之真理、理性之真理相矛盾。”在费尔巴哈看来,信仰是不理性的,与理性真理相矛盾的,也许事实不全是如此。信仰是以对所信之物、所仰之处的坚定信心为基础,而信心却未必不理性。社会发展到今天,尽管科学探索没有止境,人们只能窥视真相的一小部分,但是,越来越多的经过科学探索揭开的谜底被展示出来,无数的信息使人们有条件充分了解事物和事件的真相。在这种情形下,尽管有时候信心来源于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但是,毫无疑问,人们建立信心的基础更趋向于理性,或者更有将信心建立于理性之上的可能。“把理性与信心对立徒劳无益,因为理性本身正是信心。”———G.K.切斯特顿
(二)信仰是有信仰的人的思维方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那心中也是要有一座精神的“高山”和一条精神的“大路”的,以仰慕、仰望和敬仰,信之仰之践行之。当信仰成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时,那意味着,他所信仰的东西是他的最高精神和行为准则,他会按照他信仰的最高原则去思考、去做事,去判断。以实践为基础的信仰既作为认识过程,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信仰总是在纠正自己的路标,在指引认识运动中的方向。在调整认识的过程中,信仰目标也得到不断清晰和提升。
(三)信仰是有信仰的人的生活方式真正有信仰的人,信仰和精神是他们人生的最高准则和追求。秉持精神信仰的人,往往先经由自己的内心依据自己的原则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以自我约束来改变、适应或者放弃。每一次这样的过程,不仅是选择的过程,也是自身扬弃和革新的过程,在表面平静的生活中使自己整个生命过程不断更新不断超越,“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即是精神信仰为人们带来的自由,是完美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淡定绝非无精神、无信仰的盲从行为所能达到。“这颗心有自己的理由,这理由是理性所不知道的。”———布莱斯•帕斯卡
二、医学职业精神的哲学力量———信仰的力量
(一)能动性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出发,思维和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和物质,但又高于物质和存在,对物质和存在具有能动作用。精神信仰既然属于思维和意识范畴,它也具有主观能动性。“信仰的能动性指一种内心驱动潜能的发挥,它主要表现在思维的能动性上。”医学职业精神从医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客观存在中来,凝聚了人类自有医学至今,围绕医学产生形成的人文精华。无论中外古今,医学职业道德其实传承了很多年,医学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几经推陈出新,但是很显然,仍与当前人们普遍希望医学和医疗呈现的状况有很大差距。医学职业精神脱离了具体规范,还原了它作为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思想的哲学面貌。如果这一职业精神能够作为、或者被医学界和社会奉为精神信仰,并在长期的医学教育中,强化教育和渗透,使之成功地“成为”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的精神信仰,那么它将比作为具体规范、需要强调、需要用检查评比等手段实现的职业道德具有更强大的能动性。
(二)内驱力根据行为理论,人的行为和行为动机来源于人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有现实的需求,更有精神、理想和信仰的需求,这是人的内在需求,是不为功利的需求。它来源于人内心深处的激情、热爱和执著。而主体有信仰、有精神追求,具备了精神的自觉,则会反过来不断激发新的需求。信仰以精神的力量给人生命以活力,人为了求索人生的意义,追求理想人生,职业中的人为了求索职业的本质,实践职业的终极目标,都在不断培育自己的理想境界和精神世界。个人灵魂中的追求指向,成为个性发展内在的特别的元素。“作为精神支柱,信念对人们为了理想中的事业顽强奋斗,起了重要作用。它成为人们获得社会种种活动的信心和意志的源泉。”精神信仰使人完善自我,更使人超越自我。因为具备精神信仰的个体,内心有完善和超越自我的内在驱动力、内在需求。这种需求同样来自精神信仰本身。精神信仰有一种向内求索性,它把人们对未来的期待融入生命感受———有万般真切体验的感受在变化、在流逝,这真切感受并非虚无,它既在人的内心磨炼成熟、婉转流淌、开花结果,它又在人生命的自在状态中。中国古代哲人讲“内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种内省是在人的灵魂深处完成的心灵自我净化,人们只有进入这样一种自觉、主动的反省状态,才能超越世俗的喧嚣,为自己建造一个宁静的精神家园。“内省”之后是完善自身的价值体系或者建立新的信仰和精神体系。
摘要:“新医科”发展战略的出台,表明国家正在持续探索医学教育改革新模式。作为新兴学科,智能医学工程需顺应时展需要,通过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发挥以医疗机构为依托的资源优势作用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实践层面的高效衔接,为智能医学工程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新医科;智能医学工程;学科发展;人才培养
1智能医学工程的兴起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新兴技术科学的不断发展、革新和应用[1],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其独特的科技发展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席卷全球。2016年,国家明确提出要将智慧医疗和精准医学作为关键突破口,发展众多高精尖医学技术,加快推动以类脑研究为核心方向的重大医学科技计划,强化公共卫生、临床科研、教育行业和健康医疗数据体系的有机统一和实践应用。面对当前科技创新、政策出台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育部于2018年提出的“新医科”概念[2],从背景、理念、专业这3个层面,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即重点发展以临床医学为基础、以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数据为核心、以生命健康全周期为过程的新兴交叉学科,同时加强新医科与新工科的体系联动,旨在探索智能医学、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等新领域,建设集医学、理学、工学、文学于一体的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体系[3]。
2智能医学工程研究现状
2.1以“新医科”为战略导向的政策研究
高等医学教育作为全民卫生健康的重要基石,在医疗教育资源整合利用、专业医学人才培养、医疗机构建设发展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相继出台了包括《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指出医学教育改革的迫切性、重要性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新医科”的大背景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医学教育改革体系,必须要在符合“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满足国家产业升级和转型需求、有效阐述并回应医学教育体制发展内生动力和社会公众对于医疗资源诉求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合理统筹规划、重点布局[4]。
2.2以人工智能为关键技术的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