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心理基础培训范文

心理基础培训范文

心理基础培训

心理基础培训范文第1篇

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在多个领域中均可以得到充分有效地应用,通过管理心理学的相关内容,能够对个体的各种不同心理活动特点以及所对应的行为反应模式等进行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出更加有效地管理策略,使相关组织管理活动能够得到高效实行。就目前来看,医患矛盾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医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人才规范化培训不足等,要减少医患纠纷,就需要增加对相关医务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使其掌握更多的专业操作技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临床任务。关于管理心理学应用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内容均需要综合临床实践展开分析[1]。

1管理心理学的相关介绍

管理心理学综合了多门学科知识,包括社会科学、人文学、心理学等多种理论知识,重点研究和团队相关的个体行为反应模式、心理活动模式以及群体结构、群体特征和团队行为规律等[2]。对这些管理个体与团体规律进行分析、预测、控制,能够有效规避和减少一些不利于团队发展的行为,使团队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不断达到预期目标,并将团队发展实践中的一些可控成本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充分调动起个体积极性,使其能够在团队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个人潜能。由此可以得出,管理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应用,能够使各项组织管理工作的实施更加具有创造力和积极性,使整个管理系统内的个体与团体联系更加紧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团队结构,通过预测个体行为及其对团体绩效的影响,规避不良的风险性因素。

2管理心理学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

2.1目标与职责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能够调动个体工作动力,改善个体与团体关系,并在工作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增强团体工作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最终实现共同目标[3]。在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同时,结合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对培训的目标以及住院医师的基本工作职责予以明确。运用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就是对住院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心态水平以及自我预期情况等进行积极的分析,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培训中,使其认识到自身的岗位价值和社会作用,调动起个人的信心,更好地为住院医师团体目标实现做出努力。

2.2解决管理培训问题

通过应用管理心理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个体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效率也能够得到提升,最终完成团队目标。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能够不断提高其临床水平,但是在管理培训实践中也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应用,则可以辅助解决这些问题[4]。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带教老师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责任心不强,影响培训效果,住院医师的缺乏较强的参与意识,也会导致整个管理培训工作一直流于形式。对此,从管理层面上对住院医师进行必要分析,提出培训的使命以及特定目的,使住院医师具备自我使命感,使住院医师能够处理好自己的工作任务,学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正确处理社会关系。从个人层面上认可住院医师管理培训工作,也是为了让住院医师具备工作成效感。

2.3从国家和医院层面上分析

在对住院医师实施规范化和合理化的培训时,可以充分结合管理心理学的内容,管理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在各种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机制以及行为规律,通过人的行为反应模式以及个体心理活动特点,可以研究出积极有效地心理干预机制和管理策略。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对于推动我国临床医疗事业的进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家层面上对住院医师管理培训工作进行落实,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对此项工作予以积极的肯定[5]。例如可以由国家建立相应的培训基地,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以及技术,完善培训条件,指导培训方法等,此外还要完善住院医师社会保障、职称评审、执业注册、岗位聘用等制度,加大财政投入,解决住院医师培训、管理以及工作方面的后顾之忧。

3结语

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能够使其增长工作见识,掌握临床操作的规范性方法,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与操作水平,对住院医师加强规范化培训,也是现代医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医疗卫生系统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各项培训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但是受到工作环境以及一些医疗纠纷事件的影响,住院医师也会存在一些心理性的问题,对此可以应用管理心理学,改进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全面有效地提高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结合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实施对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并不是单一的针对个体管理问题而开展的培训管理,而是涉及激发个体工作动力的问题,只有将个体培训目标和团体目标充分整合,才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各项培训方案。

参考文献

[1]姚延峰,周晓刚,谢雨君,等.基于PACS的PBL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腹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148-149.

[2]叶童,赵伟光,张书玮,等.徐州地区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满意度对比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151-153.

[3]时建铨,蒋腾.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运用PBL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评价——以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4(6):59-61.

[4]帖利军,杨永华,廉国利,等.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临床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12):1577-1580.

心理基础培训范文第2篇

一、学习体会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压力、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逐步加大,很多人不仅在身体方面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心里方面也是如此,通过学级心理咨询课程后,我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了一定的变化:

(一)提升了自我的生活品质,增强了自我内涵

通过系统的学习心理咨询课程后,我自己逐步认识到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处理问题的重要性,逐步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去与人交往,去与人沟通,同时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更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阳光、向上的心态,提升了自我的生活品质,提高了自我的内涵。

(二)提高自我的职业素养,提升了职业技能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巨大,如何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使自己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通过科学的途径排泄自我的压力,缓解自我内心深处的疑惑,保持昂扬的斗志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系统的学级心理咨询,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自我在心理咨询方面的技能,更提升了自我的职业素养,增加了自己职业竞争的软实力,让自己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习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实际的案例分析,让我感触到了心理咨询巨大的魅力,它是一种解决人们心理问题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它更使人们脱离阴霾,脱离阴影,走向健康、阳光、幸福,因此,学习心理咨询,利用心理咨询的技能,不仅能够反映提高自我,更能够帮助身边的人,助人、助己、完善自我、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

二、对心理咨询发展的一点认识

目前,心理咨询行业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前景也十分广阔,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在快速发展和进步的同时,很多职场中人的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焦虑、抑郁、心理障碍,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等问题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希望在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心理健康,注重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这一市场需求,为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因此,加强心理咨询教育的普及,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三、个人未来打算

心理咨询是一项系统、严谨、科学的学科,不仅需要系统的学习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沟通技巧,同时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面、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在个人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要努力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学习力度。

一是进一步学习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通过参加关于心理咨询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讲座,努力提高自我的理论知识,夯实自我的理论基础,同时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今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奠定基础。

心理基础培训范文第3篇

以社区内女性劳务工人数≥100的企业按地址排序制定抽样框,然后以完全随机方式抽取企业、企业中的若干部门,最后以个人为调查单位,对抽取到的部门内所有女性劳务工进行问卷调查,每家企业调查人数不少于50人。干预前、后的抽样方法及调查方法一样。

1.1社区干预

①对照社区女性劳务工心理保健模式:以深圳市社康绩效评估标准的要求开展外来女性劳务工心理保健服务,即由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医生通过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宣传海报、宣传栏等方法开展心理保健宣传,同时做好健康咨询及指导,对发现的精神病患者进行随访。②干预社区女性劳务工心理保健模式:取消专门的精神卫生防治医生,将对外来女性劳务工的心理保健融入到社区妇女保健工作中,由社康中心妇女保健医生承担劳务工的心理保健任务。首先,邀请中山大学社会医学专家教授、宝安区慢病院心理中心专家、社区工作经验丰富的全科医师进行咨询,制定《社区妇女保健医师心理保健知识培训方案》及《外来女性劳务工五期保健及心理保健干预方案》。然后,聘请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专业人员及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心理专家对干预社区的社康中心妇女保健医生进行系统的心理保健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最后,由通过考核的妇女保健医生在日常的妇女保健工作中开展心理保健服务。如:产后访视时,开展产后抑郁的健康教育及干预;在日常诊疗及健康教育讲座及咨询等健康促进活动中,对青春期、新婚期妇女开展性心理有关的宣传教育,对孕产妇进行抑郁、焦虑情绪缓解方法的指导,对围绝经妇女开展人际关系处理及沟通技巧等培训。实施一年后,采用现况调查对干预社区及对照社区外来女性劳务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以社区妇女保健为基础的心理保健模式的效果。

1•2分析指标

①主观心理异常率,即被调查对象自我感觉存在心理异常的比例;②主动采取心理保健措施率,指有主观心理异常感受的被调查者中主动采取调节或干预措施的比例;③客观心理健康水平,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后的得分。

1.3统计分析

资料整理以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由两组数据录入人员分别按调查表顺序进行录入,录入完成后进行两组录入数据的比较,如检查出某一数据两次录入不同时应与调查表进行核对,修改错误的数据,再进行比较、修改,直至无误为止。数据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此次研究干预社区2个,共有外来女性劳务工25631人;对照社区2个,共有外来女性劳务工26679人。干预前,干预及对照社区共发放问卷3439份,回收问卷3439份,有效问卷3301份,有效回收率为96.0%;干预后,干预及对照社区共发放问卷3368份,回收问卷3368份,有效问卷3250份,有效回收率为96.5%。根据干预前调查结果,干预社区女性劳务工平均年龄为(24.64±4.31)岁;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分别有580(34.50%)、630(37.48%)及471(28.02%)人;对照社区女性劳务工的年龄、学历构成与干预社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社区外来女劳务工的主观心理异常率、SCL-90总得分、主动采取心理保健措施率三个指标与对照社区外来女劳务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干预效果的比较

2•2•1主观心理状况干预后,干预社区外来女性劳务工主观心理异常率为18.4%,显著低于干预前的23.7%(χ2=13.98,P<0.05),同时也低于对照社区的21.4%(χ2=4.61,P<0.05);干预社区主动采取心理保健措施率为56.3%,显著高于干预前的43.7%(χ2=10.68,P<0.05),也高于对照社区的47.0%(χ2=5.50,P<0.05)。对照社区外来女性劳务工在干预后,主观心理异常率(χ2=1.71,P>0.05)及主动采取心理保健措施率(χ2=1.36,P>0.05)均有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2SCL-90得分分析显示,干预社区与对照社区的外来女劳务工的SCL-90的总得分及各因子得分较干预前均有了显著降低。但是,除偏执因子外,干预社区外来女性劳务工干预后的SCL-90的得分下降幅度要高于对照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社区。

3讨论

在城市化过程中,外来女性劳务工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性要远远高于男性劳务工及当地女性员工[3~5]。因此,外来女性劳务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当地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根据本研究结果,干预社区的外来女性劳务工的主观心理异常率、SCL-90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主动采取心理保健措施率则高于干预前,这说明以社区妇女保健为基础的外来女性劳务工心理保健服务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干预后,干预社区外来女性劳务工的主观心理异常率、SCL-90的得分(偏执除外)低于对照社区,主动采取心理保健措施率高于对照社区,说明以社区妇女保健为基础的外来女性劳务工心理保健服务模式的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心理保健服务模式。

心理基础培训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掌握新信息、树立新理念、开拓新思路,以建设省文明乡镇,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在市局职社办、镇社区教育委员会指导下,继续整合全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类教育资源,完善社区教育组织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社区教育工作有载体、有内容、有师资、有管理、有保障;以社区教育为载体,以各类学习型组织为依托,以人力资源开发和提升镇文明程度为核心,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率,初步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二、工作目标

1、加强与农企站等部门的合作,开办劳动技能、实用技术等培训班,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

2、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3、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与镇宣传部门、镇综合文化站加强联系,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闲暇教育,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4、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利用居民学校、镇校外辅导站阵地以及社区教育志愿者,做好未成年人校外教育。

5、成立社区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为居民做好心理咨询、分析、跟踪、干预等服务。

6、协助相关部门对社会办学机构进行依法管理。

三、主要措施

1、夯实基础,整合资源,为居民提供社区教育优质服务。充分利用我中心资源,整合镇党校、人口学校、文化站资源,优化各类教育资源,提高和完善社区教育中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功能,加强居民学校建设,使各居民学校成为居民健身中心、图书阅览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知识传授中心。加强和巩固社区教育基础建设,使社区教育为满足村民终身学习的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发挥社区教育中心主阵地功能,切实抓好各类培训班,为经济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1)、积极协调党校、计生、土管、司法、建管、文化等部门办好各类培训班。居民学校企业办学面100%,居民学校办学全年不少于12次,企业职工培训率85%以上。下村(居)播放科普录像不少于25场次,灵活多样地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一校多能作用,积极营造“社会化学习,学习社会化”的良好环境,引导职工走“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的一专多能的道路,努力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岗位上成才”的目标,争取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400人的任务。

(2)、办实办好计算机培训。随着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私企办公自动化势在必行。我们计划举行电脑培训,并根据行业特点分散培训,将电脑培训班办好办实。

(3)、进一步发挥示范基地的作用。继续精心打造徐柴千亩猕猴桃基地、黄建千亩有机蔬菜基地,以及增扩陈严日光温室大棚蔬菜480亩,以此来带动面上村(居)连片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生猪家禽农产品加工业是的主导产品,在巩固扩大八大猪场的基础上,增加六团村新办以广东温氏集团投资兴办100亩土鸡养殖基地,以基地加农户养殖的方式,以点推面,带民致富,预计年出栏肉鸡达50万羽。对这些农企进行指导,争取创建农科教示范基地。

3、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开展社会文化教育。我中心将积极配合文化站、党校、人口学校、老年学校等,积极开展社会文化教育、党员干部教育、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和老年教育。继续巩固和发展宁通社区老年健身舞蹈队骨干引领作用,使老年健身舞蹈在全镇各社区不断发展,队伍进一步壮大。

4、重视心理咨询进社区,构建和谐。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他对一系列生活事件的认知模式和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心理咨询进社区对提高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十分重要。一是有利于普及居民的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经常性的集体讲座和个别指导等活动,可以使居民近距离或面对面地学习、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二是有利于增强居民心理承受能力。居民虽然情况各不相同,但承受方方面面的生活压力却是相同的,这些压力可能造成居民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主动开展心理疏导,提前预防和干预,可以帮助居民提高心理素质,缓解生活压力或负性心理情绪。三是有利于及时帮助居民从容应对生活事件。

5、积极创建南通市级社区教育中心。以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社区教育中心内部设施的投入,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变老龄化为年轻化、专业化,不断发展壮大从事终身教育的社区专兼职队伍。

心理基础培训范文第5篇

导师是高等院校中对研究生最具权威性的人物,在研究生的科研学业、毕业深造乃至就业推荐等方面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为研究生思想的引导者和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导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其心理健康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性、人格及至终身发展。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仅能够让导师成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名副其实的主导,从容而科学地应对研究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同时也在参与、体验和互动中,更大程度上促进导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面对外界环境;提升自我调适能力,在面对压力时,合理控制并即时疏导,保持良好心态。由此可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可以让导师既助人,又自助,与学生一起构筑美好的心灵家园。

2对研究生导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现状分析

2.1培训理念淡薄:从教育理念上看,高等院校对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认识普遍不到位。由于学科背景、学识经历的不同,多数导师尚不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资质。没有相应的培训和经验交流,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就无法准确把握研究生的心理状况,对研究生的心理危机缺乏敏感;面对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找不到恰当的对策,错失了最佳教育时机。此外,导师作为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的主体,默默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激烈的竞争、人事制度的改革、科研教学任务的加重、研究生问题和师生关系问题的多样化等,让导师的职业压力不断增大,由此引发的心理疾患也远远高出社会一般人群。近年来,高等院校教师因心理问题而出现极端行为,以及与学生关系紧张而出现的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因此,无论对于导师的职业生涯,还是研究生的健康成长,高等院校都亟需提高对导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认识与重视,通过对导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促进导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科学地对待自己的心理问题,适时地对教育对象心理层面施加影响,以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2.2培训投入不足:从教育实践上看,高等院校对导师参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投入明显不足。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师资建设中,导师培训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但大多数培训是针对新增导师而展开,以推进新手导师迅速成长为专家型导师为目的,因此在培训内容上一方面力求让导师短期内熟悉研究生招生管理、学位培养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另一方面侧重于提升导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而在培训形式上,多为专家报告、优秀导师经验交流、研究生院领导政策解读等讲座模式。鲜有高等院校尝试着同时为新增导师和在岗导师提供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交流、观摩、互动。此外,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数导师认为应该是职能部门和研究生辅导员的职责和任务,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也没有相应专业储备去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责,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也产生消极和推诿的态度。目前从培训内容和形式来看,基本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展,以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心理危机干预为主题,形式较为单一,且无明确的课时计划。

3对研究生导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机制的探索

3.1明确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职责:培养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首先要使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作为研究生导师,也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育人功能,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时准确地把握研究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但要从根本上保证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必须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职责。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应制定《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将导师纳入高等学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作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有效补充;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具体任务,规范研究生培养的各阶段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确保不同年级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制订具体的激励政策和约束机制,激发导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充分发挥导师的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3.2制定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培训制度:“不以规矩,无以方圆”,必须要在制度层面上规范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才可能不断提高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与专业化水平,促进导师内外成长并确保参与心理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首先,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将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渗透在新聘导师上岗培训、在岗导师提高培训、骨干导师高级研修等导师培训项目之中。其次,要加强导师培训基础建设和培训课程建设,保障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经费以及培训过程的科学性。学校要列出专项培训经费,包括培训教师的课时报酬、导师活动经费等,并列入学校预算,切实为培训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再次,要由专门行政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制定详实的培训方案,加强培训管理,在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效果上要予以充分保证。最后,还要落实导师培训考核制,即要求导师完成一定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3.3理清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心理健康教育不等同于心理咨询,所以从工作理念上应有别于一般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3]。心理咨询是咨询师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许多方法来自于心理咨询,遵循心理咨询的一般原则,需要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去影响教育对象。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导师重在合理采纳心理咨询中的方法,培养学生优良心理素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般心理问题的疏导,而非专业性的治疗或矫治。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更侧重于发展性心理教育,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困扰会越来越多地和得不到解决的发展性问题相关联,因此导师应更多地帮助学生解决发展性的问题,如职业规划、人际沟通等。

3.4优化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对于非专业出身的导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培训内容应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须经过精选且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而非各种理论、方法、技术层面上的面面俱到。首先,必须强化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遵守保密性原则,严守学生的秘密和隐私;尊重学生、以诚相待,与之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其次,在专业知识方面:学习普通心理学,了解人类心理现象共同规律;学习青年心理学,把握青年学生的学习心理、情绪情感、自我意识的发展;学习变态心理学,了解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和婚姻咨询知识,为学生的学业、工作和生活提供指导和建议。在心理咨询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方面,导师需要掌握用于师生交往的咨询技巧,以及一般与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分诊断技能。对有轻度心理问题的研究生,能早发现、早疏导;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或严重心理疾病时,能敏锐察觉、及时识别。

心理基础培训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护理实习生;自我管理;调查研究

实习是高职护理大学生从学校走向医院的关键步骤,是他们实现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达成职业认同的重要一环。然而,实习环境与学校环境的巨大反差,给实习生的自我管理带来很多问题,无形中延长实习适应期,影响到职业发展,有的同学甚至不能坚持实习。面对这种现象,高职院校应对在校生加强技能培训、思想素质教育,为其适应实习环境打下坚实基础,更需要针对实习护生在自我管理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与实习医院合作,有的放矢地对他们加以指导,使他们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效进行自我管理。因此,针对高职护理实习生的自我管理展开实证研究,为相关学校和医院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建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目的、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摸清高职护生在实习期间可能遭遇的自我管理困境,分析困境背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高职院校和相关医院加强高职实习护生自我管理提供借鉴。

2、研究步骤。第一阶段。查阅相关文献,做好理论准备;编制调查问卷,制定实践方案;第二阶段:确定样本群体,开展问卷调查;第三阶段:验证、优化。基于调查结果,针对性地进行访谈,验证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第四阶段:整理数据,写出研究报告。3、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3.1访谈法。利用休息时间访谈刚离开学校、进入临床实习的学姐学长,了解现实中的实习生活和梦想中的实习生活的差距,征求他们对课题组自编问卷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修正问卷。

3.2问卷调查法。主要利用互联网,通过发电子邮件的手段针对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涉及的医院为3所军区医院(均为三甲医院)、3所地方三甲医院、3所地方二乙医院,每所医院的调查人数均在10人以上,共调查100人。

3.3研究工具和研究对象。本课题组运用自编的问卷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正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三年级高职护生,其中男生32人,女生68人。

二、结论与分析

1、学习方面。数据显示,98.3%的实习护生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做好本职工作,50.5%的实习护生有反思并且记录笔记的习惯,70.1%的实习护生能确保每日1小时的学习时间。此外,49.2%的实习护生自信能解决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还有66.9%的护理实习生有信心应对突如其来的事情。

2、环境方面。调查结果显示,80%的高职护生表示不熟悉实习医院及各临床科室的环境。他们不了解医院的整体布局,特别是病房环境、病房结构,如病床的排序,物品、器械、药品的放置等等。他们不了解医院和各临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熟悉不同临床科室的护理程序,加上刚刚接触晚班、夜班、还有早班、中班,被打乱的生活节奏,加上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一批实习护生感到难以胜任高标准、高要求、快节奏的临床工作,以致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

3、心理方面。通过调查问卷得出结论:高达14.62%的护理实习生有轻度的心理问题,其中1.30%的护理实习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高职护生的实习是从一名学生走向护理工作人员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从“虚”到“实”的过程。由于角色的转换,由于学习要求的不同,由于医院和学校环境的巨大差异,有些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遇到问题往往茫然不知所措,以致操作时出现双手颤抖、心跳加快、面色发白、出汗等心理紧张现象,担心、害怕自己可能因为业务不够熟练而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实习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出现上述问题,既有内因,主要是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不扎实,动手能力弱,沟通能力不强,学习信心不足等;也有外因,主要是病人和病人家属对实习护生的不信任,以及带教老师的教育方式、实习生与带教老师的人际关系等等,对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均有一定影响。

三、策略及建议

在实习中,繁重的工作任务,复杂的护患关系,远离父母、老师和同学的漂泊感,都会给实习护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哪怕一个不愉快的小事件都可能引发他们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和医院通力协作,针对实习生在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他们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具体可从如下方面进行。

1、加强实习护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和实习前培训。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人适合于本职业工作的心理品质,对个体的职业行为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高职院校应该加强高职护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逐步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并不断完善优化,帮助实习护生确立“自己走上实习岗位就是一名护士,不再是一名在校生”的职业心理观念。与此同时,学校应联合医院针对实习生加强实习前培训,增强学生对医院环境的了解。在这方面,学校和医院可以分工合作。比如,学校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实习目标、医院带教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培训,医院则加强实习护生走上临床岗位的岗前培训,向学生详细介绍医院整体状况、各临床科室环境,医院的规章制度、医疗设施、各科护理特点,以及业务技能强化训练考核的要求,等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医院应重视护生心理及生理状况,针对护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指导,及时发现实习护生潜在的隐患,及时排除。这样,既可以避免实习护生出现护理差错出现,也有助于实习护生的业务成长。

2、带教老师因材施教,和实习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习护生在学习成绩、理论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带教老师以足够的耐心,因人施教。对理论基础较差、操作能力尚可的学生,带教老师应指导学生从理论上、课本上下功夫,先掌握好扎实的理论知识,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对理论基础尚可、操作能力弱的学生,带教老师应该多安排他们参加业务学习和操作训练,并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逐渐加强;对理论和实践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多让他们独立操作,老师做的事情就是注意观察,有不对的、不规范的,及时指出;对表现突出的,及时表扬,使他们能够避开短处,弘扬长处,提高操作能力。在实习中,能力较强、能够得到带教老师的肯定的学生,容易高估自己,产生自大、骄傲情绪;反之,则容易产生自卑的倾向。这时,带教老师应积极引导、沟通交流,使高估自己的学生意识到骄傲自大对自身的发展的负面作用;反之,对于自卑的学生,带教老师要发现并肯定他们的优点、长处,多给予他们帮助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避免产生厌学倾向。另外,护生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医院,缺乏在学校的归属感,往往对带教老师有一种敬畏感,需要带教老师给予实习生良好的人文关怀,并主动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带教老师对学生应该树立友好、接纳态度,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他们,尽量结合学生情况合理排班及安排工作,同时为学生创造畅所欲言的机会,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

3、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实习护生增强自我调节能力。首先,学校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本领。根据调查结果,在学校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强、善于沟通的学生,到医院实习时自信心强,更容易得到带教老师的肯定,适应环境比其他同学快,相应地,学习的劲头足,临床技术进步快,在医院的各种考核中能拿到较好的成绩,能够为自己争取到较好的就业机会。所以,学校应在把学生送到医院实习前,增加学生在校实践环节,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掌握过硬的操作技术。同时,学校老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应注重介绍该理论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帮助学生增强临床实习的自信心,尽可能减少紧张、焦虑心理的产生。其次,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现有研究表明,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焦虑。无论是学校,还是医院,都应鼓励实习护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体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激发进取精神,缓解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刘彦.高职护理实习生的焦虑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1(26)

[2]马红艳.护理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卷宗,2013(3)

[3]徐海贞.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3)

心理基础培训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一句话:“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所高校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它是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知名专家学者、高素质的教授与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教师作为高校人才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自身的专业化与高素质才是提高高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与教育专业精神的不断提升,从而明显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让教师能教、会教、愿意教,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使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均有所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是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重要师资力量,其专业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促使其专业化发展。

一、教师专业化的概念

目前,学界关于教师专业化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观点。其中,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哈蒙德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提高教师专门知识、特殊技能,使其有高度使命感与责任感的过程。美国教育学家西克斯认为教师专业化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执业人员所具备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成功转型为经得起验证并经系统累积的知识基础;二是接受专业教育的人是通过严格筛选的;三是这些知识的累积与传播都是在特定的教育机构内开展的;四是接受专业教育者必须经过实习并通过考试获得证书才算合格的执业人员。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通过不断完善自我知识储备,提高个人职业素质的一个动态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育专业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素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知识、技能、态度、品质、意识五个层面的专业化。不仅是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发展的终极目标。当然,这也是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通过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就更广阔,专业成熟度也更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分析自己整个教育过程与行为,评估个人的教育效果,并积极开展教育行为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诸多意义,大致可归为三点:第一,能够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队伍素质。从某种层面来讲,一所高校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它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从而改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二,能够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涉及到的内容较为抽象、复杂,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较高。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丰富他们的学科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水平。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第三,这是提高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有力保障。目前,高校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学术科研方面的竞争。其实,科研竞争只属于高校综合竞争力中的一个方面,而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综合竞争力。通过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能有效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学竞争力、科研竞争力以及人才培养竞争力,从而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

三、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

(一)缺少完善的职前测评机制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招聘教师时更关注教师学历、普通话等硬件条件,而不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工作态度等条件。因此,不少高校教师学历、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但教学水平不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不例外。

(二)职前与职后培训比较混乱国内不少高校教师未接受职前培训直接上岗现象较为常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上岗前,若未经过系统的岗前培训,一时不能顺利从知识接受者向知识传授者身份转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另外,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心理健康专业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更加繁重,教师极少能抽出时间接受培训,加之高校也未提供系统的培训机会,导致教师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教学方式古板、陈旧。

(三)教学与科研工作之间的冲突目前,职称评定是高校教师获得职业发展的唯一途径,而职称评定更关注教师的科研水平而不是教学能力。不少高校对教师进行考评时主要从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论文、获奖、译著、编著、专利等方面进行考察,并且把科研业绩、数量与教师的经济利益相挂钩,而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提出了基本要求。因此,不少教师将精力放在职称评定上,而忽视了教学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把个人精力主要放在了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上了,而这些教师搞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仅仅是为了评职称,使得教师较强的科研能力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四)教书与育人间的矛盾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从道德规范来讲,教师必须是楷模与标杆。学生怎样学习做人,成为高尚的人,并不能单纯依靠学习书本知识去解决。这属于一个世界观的问题,需要长期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指导,也要有标的与参照物。而教师正是学生最直接的标的与参照物,其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影响。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就当前一些高校心理健康专业教师来说,只重视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问题的关注,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自己无关,是辅导员的事儿。于是,他们将教书当作硬任务,只负责讲课,而没有“传道”与“解惑”,更没有用高尚的品格去感染学生。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

(一)领导重视,营造专业化发展氛围高校领导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发展,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岗位设置、人员编制、薪资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做好政策保障,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健全专业化发展机制,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给予支持与关怀,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工作队伍更加稳定。

(二)完善教师管理机制,改进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要求从业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在培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过程中,高校必须严把入职关,除了考察应聘者的学术水平外,更应衡量应聘者的教师素养好不好。同时,改进评价方式,可借鉴企业中普遍应用的“360度评价法”,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对教师的聘用、晋级、解聘均采用专业的评审制度,定期评估教师的业务成果与工作表现。此外,目前我国教师资格证书获得后是终身性质的,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也不符合终身学习理论。建议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明确教师资格认证的时效性,并制定更严格标准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以确保师资质量。

(三)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高校要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制定系统化、科学化的培训机制。首先,应重视教师的职前培训工作,在教师上岗前提供专业、系统的职前培训,使其能迅速上岗。其次,要抓好在职培训,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将全员培训与分批培训、专业培训与普及培训相结合。培训的内容包括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技巧、道德行为规范训练等等,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此外,高校还应多为教师提供各种专业进修、职业培训机会。同时,可采取师带徒的新老教师搭配方式,并组织专题研究、集体备课、观摩研讨等活动,促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心理基础培训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

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指出“高校应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每校配备专职教师的人数不得少于2名,同时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配备兼职教师”。而受限于实际发展现状,除个别师范类院校配备了专业师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数高校情况则均不容乐观。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一线引导者,其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胜任能力对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辅导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对于大部分非科班出生的辅导员来说,未经过专业的、系统的心理学课程学习,往往对其存在一定认识误区。例如,有人认为心理教育跟思政教育相似,都是将调皮捣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单独进行思想教育,这样就能彻底改变学生,使其健康。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不是仅靠谈心就能解决问题,它需要通过较为长期系统的专业性干预,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与成长。这一过程的介入就需要辅导员具备一定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有相关心理学专业素养作为基础。

(二)现在的大学生更加追求个性和自我价值

因此,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可以帮助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处理学生问题,切实走进学生内心,有利于其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有助于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洞察其心理异常状态,做到及时发现和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尽可能避免学生因心理异常发生极端安全问题。

(三)部分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数有限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中,由于师资等各学校实际状况层次不齐,部分院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较为紧张。很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也都是一两名专职教师来统筹,二级学院辅导员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在这样一种教育体系下,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成长的直接管理者和引导者,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由于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提升相关的培训也日益增多。但对于大多数辅导员来说,他们不是专业的心理学科班出生,所以这种非系统性的培训效果有限,在具体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

对于辅导员来说,培训的目的是增强技能,将其切实地应用到学生的具体管理和具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当中,而不是为了做研究也不是为了搞理论创新。所以他们更需要的往往是能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提升培训。而目前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阐述较多,且很多理论的阐述与辅导员实际工作关联度不高,与日常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联系不够紧密,这些都可能导致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培训大多呈间断性,缺乏系统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成长与提高过程,这其中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同样是一个系统性过程,需要制定长期的、完善的培训计划。而目前大多数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中,各高校和单位大多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实际状况设置培训计划,随意性较大。往往会出现一个系统性内容培训间断性进行的情况,或者培训时间被人为性缩减的状况。这就导致辅导员很难获取系统性心理健康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提升。

(三)缺乏健全的辅导员心理培训机制

调查和访谈发现,目前辅导员在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类培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胜任力培训时,往往会面临时间、制度上各种困境。如各高校很多辅导员大多只是分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此之外,也要负责其他一系列的学生管理工作,往往很难从日常工作中抽取较长时间参加比较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此外,高校和相关部门对如何培养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培训什么,如何培训等有关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化成长中的关键问题仍未形成有效共识,缺乏合理规范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培养机制。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认为要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应从其自身核心胜任特征入手,健全相关培训机制,切实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能力。

(一)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

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的提高可有效地加强其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切实提高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具体而言,辅导员首先要对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方面的科学基础知识进行学习掌握,在具体的理论知识学习中,要注意心理学和教育学齐头并进,初步具备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其次,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群体当中,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在不断与学生接触的过程当中,通过不断解决学生实际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自己解决、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辅导员应确立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风格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风格是指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机智、独立性、成就导向和自我调整方面所具有的特征表现,它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辅导效果有重要影响。所以确立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风格也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首先,辅导员要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价值方向。事实上,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本就是一个助人助己的过程,是一份具有高尚情操的工作。所以在这份工作中,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以及要实现的自身价值。其次,心理辅导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辅导员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力,由于大多数辅导员本身的非科班性,在实际的心理辅导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时就更需要辅导员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释放自己的压力,用良好的态度和热情去面对学生、面对工作。

(三)建立健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培养机制

任何一项工作要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完善的成长和培训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同样,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核心胜任力的提高也不例外。相关教育部门或者机构应探索建立专门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机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际发展趋势和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并且相应地形成专门的考评制度,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的方式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避免间断性培训、非系统性培训、非专业性培训等情况出现。从而,整体上从选拔、培训、考核与激励等各个环节规范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培养。

四、结语

辅导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进一步健全高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势在必行。因此,从知识水平、工作风格、人格特征、机制建设等方面探索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方法,发挥广大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保驾护航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林海,金福安,陆居怡.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研究综述[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5):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