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

心理障碍论文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第1篇

过去教育心理的许多研究一般只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相对忽视了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本末倒置。因为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近年来确实有不少有关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和报道,读后使人忧心忡忡。

这里罗列和浅析了师生沟通中几种双方常见的心理障碍,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行动。

教师常见的心理障碍

1、唠叨

加拿大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等曾在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中指出:许多教师都患有一种可以称为“唠叨”的心理疾病,而且越是资深的教师越感觉不到这种病症。

“唠叨”病的主要症状是话特别多、啰哩啰唆,并经常不分场合、事无巨细地指责学生,还认为自己一直是在“诲人不倦”。

请看“唠叨”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会课上,同学们都精神焕发,准备迎接新一天学习生活的挑战。

可是班主任却开始了今天的第一场唠叨:

“吴刚啊,你的记性可真好!昨天忘记带算盘,今天又没带来!看来以后要找个医生来诊断一下,你是否真的患有健忘症!”

“看你们唧唧喳喳的,今天好像很开心啊?昨天你们的外语考得怎么样?!你们难道都不懂什么叫做羞耻?今天放学统统给我留下来补课!”

于是,学生原有的好心情被一扫而光,大家都开始感到:“今天比较领,比较烦!”

其实,如果把这些批评改在下午放学时进行,就可能减少许多学生的反感,效果也许会好得多。

“唠叨”病的根源在于教师本身对师生关系的错误定位。由于传统文化赋予了教师与学生的不平等地位,伴随着教学生涯的增长,教师一般会越来越习惯于维持自己的权威地位,越来越不在乎学生本身的心理感受。因为,不管你说什么学生都必须听。长此以往,一些教师就形成了这种自己感觉不到的坏习惯。

“唠叨”病的主要危害是让学生对教师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厌烦感,认为教师真是一个“烦老师”,一有机会就想从教师身边消失,因此教师即使有再好的沟通愿望也无法实现。

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有“唠叨”病的症状出现,教师首先必须反省自己的师生观是否正确。其次应该经常考虑自己讲话的时间、地点、对象和场合是否适当,检查自己讲话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效率比”。否则,还真可能患上令人讨厌的“唠叨”病,并且逐渐演变成久治不愈的“慢性病”。

2、强迫僻

强迫僻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将自己喜爱的观念或事物强加于人。另一种是将自己不喜欢的观念或事物强加于人。教师的强迫僻一般属于前一种。

一些教师常常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最好的意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学生。把学生视为灌输自己一切价值观的最好对象。

例如:

一个高二的学生虽然文理俱佳,但他很喜欢文科,打算在高三时转入文科班读书。这时,酷爱理科的班主任每天都对这个学生进行“策反”,翻来覆去地向这个学生灌输自己的想法:

“你啊,太年轻了。文科有什么好,学的东西都是空的,有时还要受政治的冲击,不像搞理科的人那么稳定。‘’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过去说掌握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看来还是对的嘛。你看,出国的人也是搞理科吃香。所以,我坚决反对你学文科!

“有句古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以后你一定会懂得我是真正的为你好。所以,不管怎样,现在我得全力阻止你的愚蠢想法。”

也许,一个未来的文科人才就此被扼杀在摇篮中。

又如:

一位教师从小就学习弹钢琴,非常醉心于古典音乐。所以,他希望他的学生们也能跟自己一样。可是,现在大多数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于是,这位老师就经常对学生说古典音乐如何优美,流行音乐如何庸俗。如果在学生的书包里发现了流行音乐的磁带、CD等,他还会奚落或训斥学生一番。甚至在家长会上,他还要求家长们在家里尽量禁止学生听流行音乐。

这位教师的做法使学生非常反感,有一次他的一番话还差点引起绝大多数学生的“公愤”:他在大大赞扬了世界三大男高音后,还顺带讥讽了几个流行歌手。而这几个歌手恰恰是这些少男少女心中的偶像!

跟有强迫僻的教师交往和沟通,学生不但不会有愉悦感,而且还会有剥夺了自由和自的感觉。所以,学生碰到这样的老师,只会产生“快点躲着走”的念头。

造成强迫僻的主要原因是以己度人,甚至还有些自恋和自大的性格。所以,教师应该经常对自己的自我意识作一些反省。

强迫僻的克服,主要是要真正懂得了解与尊重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教师经常进行“换位式”思考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当然,不断接受各种新思想、新理念,不断完善和塑造自己的良好性格才是克服这种心理障碍的根本途径。

3、角色固着

角色是一个社会学的名词。它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的舆论规范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所表现出的思维倾向、行为方式等。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许多不断变化的角色。如一位女教师就可能要扮演教师、妻子、女儿、媳妇、领导、职工、乘客等多种不同的角色。如果一个人不顾环境、场合等因素固守一种角色,就是角色固着。角色固着会给人际沟通造成较为严重的障碍。对于师生沟通来说,情况也是如此。

一些研究指出,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人罗列了教师的12种不同角色:

1)、社会的表征

2)、行为的示范者

3)、知识的来源和学习助手

4)、学生行为的裁判和调解员

5)、团体领袖

6)、自信的支持者

7)、家长

8)、不良行为的侦探

9)、保姆

10)、泄愤的目标或替罪羊

11)、亦师亦友

12)、偶像

当教师扮演的角色十分适宜时,师生沟通就会比较顺利。如果教师固着于某种角色不善转换,师生沟通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例如:

在迎接新世纪的班会上,同学们唱的唱,跳的跳,都兴奋异常。这时,同学们的胆子比平常大了很多。他们把一贯不苟言笑的校长也硬拉上了台。

这位校长接过话筒,勉勉强强唱了一首歌后,又恢复了平时的角色,用四平八稳的声调又开始作起了报告:

“同学们,今天大家都很高兴,我也很高兴。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忘记今年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对我校在区里‘争三保四’的艰巨任务,大家一定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不能掉以轻心。大家要努力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

于是,每个人的行为都开始拘谨起来,情绪也逐步降温,整个会场再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欢乐气氛中去了。学生们都在心里说:“这个校长可真不识时务,让人扫兴。”

要克服角色固着的心理障碍,就要学会调节角色行为,即根据身份、场景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举止。调节角色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难做到的。因为人人大脑里都有一套警戒调节系统,它会根据情况随时调节人的行为。

但如果在非常熟悉的人面前,这套警戒调节系统就会“渎职”,甚至连对方在对你有所暗示时还不能察觉。教师在他们的学生面前就经常会犯这类错误。因此,教师要克服角色固着的心理障碍,关键是要在司空见惯的场景中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经常告诫自己要“审时度势”,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成功的沟通好手。

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1、自卑

自卑的主要表现是缺乏自信。自卑的人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表现为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这种心理状态在与权威、长者、名人交往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造成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大体上有三种:

①对自己的期望过低或过高

对自己的期望过低的人把自己的交往和沟通圈子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以与身边人的自然交往为满足。他们从来不想去主动开辟新的交往和沟通渠道,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对自己的期望过高的人在与人交往和沟通时总是害怕失败,担心遭到别人的耻笑和拒绝。

②大人的期待和评价

一些孩子从小开始各种重要活动都由大人包办代替,不让他承担独立的人际交往和沟通任务。那么,他就会安于现状,依赖他人,没有主动性。这样的孩子上学以后,教师、同学也一直会认为他缺乏交往能力而不给他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本身也乐意接受这种评价,潜移默化地养成了自卑心理。

③人际交往和沟通中的消极体验

有些学生本来并不自卑,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经历了许多失败,并把这些失败消极地归因为自己的无能,从此变得自卑起来。

对于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引导:

①教会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名言对有自卑心理的人来说非常重要。但他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一般人正好相反——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才是关键所在。

教师是除了父母之外最了解学生的人。因此,他们一旦发现了孩子身上的优点,就应该及时认同并加以公开表扬,让这些孩子逐步地增长自信心。然后,要教他们学会扬长避短,不断发掘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②调节好学生的认知方式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归因。不要把一切的挫折和失败都归结到自己的能力等因素上,而是要客观地分析各种实际情况,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去。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认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面性,懂得如何辩证地对待并且转化自己的一些弱点。

③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

教师要有意识地让这类学生担任某些工作或职务,通过实际锻炼将他们身上胆小敏感、优柔寡断、应变能力差等消极性格特征逐渐转化为独立性强、开朗、善于社交等积极特征,以增强他们的心理优势,逐步地真正战胜自卑。

当然,要让学生真正地战胜自卑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心理工程”。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挚爱。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受到人们对他的真正关爱时,才能在心中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这里我们来看一个国外孩子的真实感受:

我是一个残疾女孩,天生一张豁嘴。从6岁上学开始,我便感到自己是一个很难看的小女孩,没有人会爱我这个“丑八怪”。

二年级时,我们班级来了一位新班主任。她身材丰满,面容姣好,全身散发着阵阵的幽雅香气。学生们都很愿意和她亲近。可是,我还是不大敢和她主动说话。因为我一直很自卑。

学校一年一度的听力检查开始了。

我记得,去年的方法是老师让我们捂着一只耳朵,听她说几句轻轻的耳语。内容一般是“天空是蓝色的”、“你今天穿的衣服很好看”等等。

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在等待期间,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老师究竟会说什么,因为我的一只耳朵确实不太好。

轮到我了,我用手假捂着耳朵。这时,像是从远方传来了上帝的声音,一句话犹如春雷回响在我的耳边,老师慈祥亲切地对我说:“你如果是我的女儿就好了!”

到现在为止我还认为,没有哪一个同学有我爱这位老师爱得这么深。因为她让我找到了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尊严和自信,驱走了我心中自卑的阴影。我将一辈子感激她。

2、羞怯

羞怯是学生常见的沟通障碍。这里的羞怯是指人在沟通过程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的行为。

学生的羞怯一般有三种类型:

①气质性羞怯

这种学生生来就属内向气质。他们的脾气比较沉静,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脸红,甚至常怀有一点胆怯的心理。他们举足投步、寻路问津也思前想后、顾虑重重。属于这种气质的学生为数较少。

②认识性羞怯

造成这种羞怯的原因是过分注重“自我”。他们的患得患失心太重,生怕自己的言行被人耻笑。他们说话做事都要有绝对的把握才进行,不敢冒一点风险,因而老是受环境和别人言行的支配,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便羞于和人接触,更羞于在公开场合讲话。

③挫折性羞怯

这种类型的学生以前并不羞怯,也许性格还较开朗,与人交往时也是积极主动的。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他们经历了一连串的挫折。从此,他们开始变得胆怯怕生,消极被动,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造成学生羞怯心理障碍的大多数原因属于后两种。根据统计,四分之一的羞怯的成人在儿时并不羞怯,也有相当数量的羞怯儿童长大以后却不羞怯了。

学生羞怯的形成主要是在后天。它是在家庭、学校和工作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也是可以克服的。克服学生的羞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调节学生的认知方式

关键是让他们形成这样一种认识:人不可能事事正确。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即使说的不对,还可以加以改正。事情做得不成功,也可作为前车之鉴。人的聪明才智就是在实践中增长起来的。

②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可以从易到难地给这些学生布置一些人际交往的任务,让他们鼓起勇气,逐步学会主动与教师及其他人沟通。只要他们能够迈出第一步,以后的成长就会顺利得多。

③教给他们一些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要指导这类学生多观察生活、观察别人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加以具体地辅导。

例如,一位心理辅导老师这样来帮助一个社交方面特别羞怯的学生:

第一步——鼓励她和家人主动交流。

教师通过和她家里人的沟通,让他们有意识地加强和孩子的交流。他们家规定,饭后半小时什么事也不干,专门和孩子聊天。可以让孩子谈谈耳闻目睹的事情,也可以谈报纸、电视上的事。孩子渐渐地就能在家里较为随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第二步——鼓励孩子和同班同学多交谈。

教师组织了一些同学下课时有意识地与她多交谈,同时还让语文老师经常要求她做一分钟演讲。开始她演讲时还是满脸通红,结结巴巴。但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她终于能在讲台上作时间较短的演讲了。

第三步——叫孩子去附近的商店购买物品。

平常因疼爱子女,家长从不让孩子去买东西。教师让家长特意将家里购买日常用品的任务交给孩子去完成。一段时间后,她已经能和半陌生的人说话,同时再也不会面红耳赤了。

第四步——安排她和陌生人交谈。

开始教师请一位高年级的同学和她交谈,但她还感到有点心慌。于是教师就安排她和年龄小一些的同学聊天。适应后,她已经能主动找高年级的同学交往了。同时在这个阶段,她终于能够在讲台上进行即兴演讲了。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第2篇

躯体形式障碍[1]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状。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但病人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甚至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时也同样如此。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了解症状的起因,均很困难。病人常有一定程度寻求注意(表演性)的行为,并相信其疾病是躯体性的,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若病人不能说服医生接受这一点,便会心情不畅,此时更易伴有寻求注意的行为。作者总结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264例躯体形式障碍病人心理干预,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64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均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其中男98例,女166例;年龄19~66岁,其中30~45岁病人占70%;文化程度小学~初中;住院时间20~45d;胃肠道不适占60%(如疼痛、打嗝、反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占30%(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皮肤斑点、性及月经方面占10%;均存在明显的焦虑(SAS[2]>64)和抑郁(SDS[2]>58)。

1.2躯体形式障碍病人病因分析(1)人格基础:孤僻、内向,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身体变动十分关注,具有自恋倾向的人格特征,可成为的躯体形式障碍人格基础。具有敏感多疑、易受暗示、性格内向的人。(2)社会心理因素:生活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家庭,社会系统支持;家庭结构突然改变(如丧偶,子女离开,婚姻关系破例等);长期处于焦虑,紧张,失眠的状态中。(3)躯体因素:处于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较易出现植物神经不稳定的病状,如心慌、潮热等。对这类生理现象过分敏感、关注,甚至曲解,可以促成躯体形式障碍的形成。

2心理干预

2.1接纳病人理解病人的病态认知与矛盾心理,认可其合理想法,充分尊重病人人格,多倾听,积极回应,让病人感受到护士对其真诚的关心。了解病人的尽可能多的背景资料,如成长经历、文化、家庭、工作、婚恋等等。通过了解病人的的家庭情况和所处的环境,协助病人增强对社会环境和家庭的适应能力,鼓励病人努力学会自我调节,帮助建立积极、关心、互助的家庭气氛,尽早摆脱依赖性。主动询问病人入院后生活、是否适应周边环境;寻找共同的兴趣爱好,寻找话源;观察入院后与周边病友交往情况等。

2.2引导合理表达感受主动倾听病人讲述症状,指导病人书写心情日记,及时评估每次出现症状背后所表达的感受。使用缓和的语气作解释、说明、多用支持、赞美的语言,并善于利用病房中存在的有利资源,可引导即将出院病人进行现身说法。

2.3学习放松配合柔和音乐,在护士缓慢低柔语速和语音引导下,学习体验放松状态下躯体与精神感受;坐、站、躺着或者只要是病人觉得舒服姿势均可;可以回忆病人自己过去经历过的一件最愉快的事,回忆越具体、越生动、越形象越好。

2.4合理安排作息制度鼓励病人进行力所能及活动,每日进行体能活动1h;减少随意躺卧,即使夜间睡眠不佳;多与同龄人交流内心的真实感受,以愉悦,正性情绪体验为准;定期进行户外锻炼活动,多组织家庭集体活动,体验家人关心与温暖。

2.5评估家庭功能,指导家庭交流主动与病人及家属交流,分析病人目前症状与家庭间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护士与家属共同商定问题更改的目标与计划;在护士指导家庭交流2次/周,1h/次。交流前设定目标,交流过程中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结束交流时及时评估,进行反馈分析,逐渐诱导深入存在的问题。告知家庭交流时切忌彼此间指责,当交流出现问题时,护士及时转变话题,引导谈轻松、愉悦的家庭事件,使彼此支持与认可。

2.6出院前指导指导病人与家属,继续学习与巩固住院期间方法与体验;保持彼此间的动态交流,尊重病人体验与感受,勿随意指责病人;多关心病人内心真实体验,但注意方式;多与病人商量生活中需要处理的事,切忌一切包办;如病人近期情绪波动,失眠,不适主诉增加等,及时就医。

3结果

出院时病人情绪稳定,焦虑(SAS<45)与抑郁(SDS<40),明显缓解,对外周兴趣提升,能主动参加病区活动,自觉幸福感增加,夜眠改善,对自身疾病有正确认识。出院后3~6个月回访,70%病人继续保持良好情绪,30%病人再次住院,有反复,预后差。

4讨论

病人的各种躯体症状是由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由心理冲突转换而来,故最有效的治疗应该是心理干预。可采用支持、认识等干预,提高病人认识;通过放松,改善病人不适症状;通过家庭干预,提升家庭交流质量,增进良性沟通形成,巩固疗效。因此,以提高内省力为目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病人探究并解决引起症状的内心冲突。一旦内心冲突解决,症状常自动消失。

病人因患病回避了各种矛盾和冲突,也无需承担某些家庭和社会责任,而且得到了很多人在健康时得不到的关怀和温暖,要他们放弃病人角色十分困难,心理干预常会遇到强大的阻力。这就要求作者在实施心理干预时既要耐心又要讲技巧,尤其在治疗初期,应先关注病人的躯体症状,待良好护患关系建立后,再回到引发病人症状的社会心理因素方面。

躯体形式障碍病人常存在述情障碍[3](Alexithymia),又称“情感表达不能”或“情感难言症”,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而被视为一种人格特征,也是某些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中常见的心理特点,其主要特征为[3]:(1)缺乏言语描述情感的能力;(2)缺乏幻想;(3)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具体而僵化,缺乏象征性。因此,引导病人情感表达,合理正确表述内心真实的想法与体验,成为心理干预中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8.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障碍大学生文献资料有氧运动

心理障碍,是因心理因素阻碍人的潜能的发挥,对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不能在最佳状态下做出正常的应答反应。简单的说,就是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根据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大学生所在的年龄阶段,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的生长发育都处于基本完善的阶段,但是心理素质还处于不成熟的时期,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即大学阶段是一个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其心理状态尚不稳定,心理表现比成年人更为敏感复杂,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不单要考虑在学习过程取得优异成绩,还面临着就业的困扰,造成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负担,容易产生心理负担过重,形成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寻找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非常必要。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现状及其成因

1.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现状:1989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高达20.23%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991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已经达到25.39%,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已经达到30%,北京市16所大学1978年-1987年本科生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37.95%和64.4%《中国教育报)报道某省在对全省28所全日制高校3896名学生进行SQ.-90抽样调查中,结果表明:40.18%学生有强迫倾向,34.4%的学生对人际关系敏感,24.46%的学生存在优郁倾向,24.5%的学生存在敌对情绪。去年,该省因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不良事件是1996年的3倍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材的突出因素。

2.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目前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很多,对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也有各种见解:有认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障碍是由于中小学阶段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以适应大学生活、人际关系造成的心理障碍、性心理的成熟与性心理不完善的矛盾、“温室效应”与择业竞争激烈的社会冲突;、对社会支持的满意程度、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所采取的防御形式、正性生活事件数目等;环境变迁的因素、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的困扰因素、重要的丧失与心理健康、冲突与选择、家庭环境与早期经历;我国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心理压力、缺乏应有的心理卫生知识及心理承受能力差、家庭的影响、高校心理保健教育环节薄弱;先天与后天身心素质和影响、自主要求与依附心理的冲突、成就感与挫折感的煎熬、家庭期望值过高、重要关系的丧失、交往需要与交往困难的矛盾、性的困扰;学习与就业的压力、世界观、人生经历、恋爱与性、校园与周边环境。本人长期从事高校的教育工作,根据人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了解以及与大学生的辅导员长期沟通,认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基本可以归纳为:遗传因素(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环境的变迁、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困扰、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薄弱、个人消费观念的偏差。其中,遗传和就业的困扰是形成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因为大量的扩招和教育体翻的改革,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极端严峻;而影响心理素质的神经类型遗传度高达以上。

二、大学生心理阵礴的表现及危容

1.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多种多样,不同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类,有把大学生心理障碍归纳为:神经症状、人格障碍、学习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适的障碍、情绪障碍、神经障碍、品德发展中的心理障碍;有孤僻型、自卑型、自大型、幻想型的;有情感障碍、人格障碍、智力障碍等,归纳起来,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类型主要有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精神分裂症等,以上心理障碍单独或合并表现为躯体症状,抑郁、焦虑、自卑等消极情绪,注意力分散、痛苦、恐惧、失眠等心理疲劳及自杀和杀人的倾向等。

2.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危害性:(1)影响身体素质:由以上症状分析可以知道,各种心理障碍都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反应,有的甚至引发躯体症状,如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心动过速、头痛、腹泻等,焦虑症引起的血压不稳定等症状,它们严重阻碍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和健康发育;(2)影响技能的获得和知识健全人格的培养:我们知道,不同的心理障碍危害程度不同,但他们都引起大学生感知、记忆、注意功能失调,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效果,有的甚至因此而被迫辍学。另一方面,各种心理障碍都引起情绪反应和人际关系紧张,从而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缺陷,如攻击型人格、畏缩型人格等;(3)影响群体正常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心理障碍患者一般具有敏感、优郁、易激怒等特点,所以有严重心理障碍患者的群体中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等现象,不利于和谐的集体生活。

三、大学生心理障碍改变的对策

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人的大脑与肌肉之间的信息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可以从大脑传递给肌肉,产生相应的肌肉收缩。肌肉的收缩可使大脑皮层特定区域产生兴奋,肌肉收缩积极,肌肉向大脑传递的信息就多,大脑的兴奋性就高,表现为人的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有愉快的心情,很难产生心理障碍。

针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程度与学习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一般多数采用运动疗法:身体锻炼对心境的积极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对个体抑郁、焦虑等情绪的治疗作用,能强化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概念,可能产生负效应;把"理障碍分成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疑虑症、强迫症和恐怖症,采取不同的运动疗法,取得满意的效果;有认为体育锻炼可调节情绪、强化自我概念和自尊、协调人际关系、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体育运动能促进人认知的发展、促进情感过程的发展、提高意志力、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有助矫正某些心理缺陷等等;有以症状量表(SQ,-90)为检验指标,采用针对性的运动处方,结果显示强迫因子、人际敏感因子、抑郁因子以及痛苦水平的得分比练习前有显著性下降。说明运动处方能够有效改变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就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大学生的学习任务虽然役有中小学紧张,但是,有严格的上下课制度,所以大学生役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系统的、长时间的体育锻炼。因此,大量的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障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寻找适合当代大学生改普心理障碍的方法,即是既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症状,同时又要满足大学生不影响正常的学习节律。因此,一种强度适宜,时间灵活的运动方式—有氧运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帮助。

2.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有氧运动是指在运动过程中能最的供给是在有氧的条件下产生的运动方式,有氧耐力素质的生化基础是有氧氧化能力。影响有氧氧化的因素很多,如糖、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及利用,与氧气有关的血红蛋白的数量,骨骼肌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以及线粒体内酶的活性等。通过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改善机体内氧运输和利用能力,从而提高耐力素质。有氧氧化代谢供能是指在有氧条件下能源物质氧化与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供能过程。因此,有氧代谢的先决条件是氧气。在运动过程中,有大量的氧气参与能量的供给,对神经系统的大脑皮质是一种良性的刺激,从而对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均衡性产生了正面的影响,使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和这种能力达到的局限提高;细胞兴奋和抑制过程达到平衡;神经过程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外一种形式速度加快,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神经过程的三大特性发生良好的改变,意味着其心理行为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对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改变,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科学的有氧运动锻炼可增进身体健康,增强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使血液变得富有、血管富有弹性、代谢水平提高,使心肌强壮,心脏的工作能力和储备能力提高,这些都有益于降低血压、血脂和控制血糖;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使得肺活量增大,残气量减少,肺功能增强;提高消化系统功能;改替神经系统功能,人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协调活动,坚持锻炼使人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控制体重与改替体形,有氧运动锻炼能减少多余的脂肪,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关节柔韧,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

有人对32名男大学生以50%两种运动强度分别进行的慢跑和踏级的侧试,并在运动前以及运动结束后进行曰夔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锻炼中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随练习强度和方式的不同波动,但30n有氧运动后产生的即时效果是积极情绪和疲劳感觉增加,消极情绪降低到基线,运动结束30”和60min后,积极情绪增加,心理疲劳感觉降低;经过检验,两种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经30有氧运动后产生了相同的情绪效应,积极情绪呈上升趋势,消极情绪呈下降趋势,并且这一心理效果至少保持到运动结束后60。有氧运动对心理疲劳的影响随时间而下降,但下降只有在运动后60。才有显著意义。

有氧运动能够有效降低抑郁程度,是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手段。对经症状自评量表(,l一90)侧试选出5名患有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以“(220一年龄t10)x60%即%”为适宜的靶心率范围,采用有氧运动一一健身12.n跑的方法练习10周。实验结果表明,抑郁因子实验后比实验前的值明显下降(P<0.05)。实验还显示:实验后的强迫症状因子得分要比实验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表明通过有氧运动练习后,使强迫症状减轻或消失。而有很多的研究是针对大学生身体形态的缺陷,采用针对性的有氧运动锻炼,对改善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消除心理障碍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论与建议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高校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这一群体的心理疏导和调试,对和谐社会、稳定校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突显出来,若不及时妥善给予解决,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前途发展,还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和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是全社会和各高校值得关注的问题。

l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表现

(1)经济负担压力。经济贫困是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他们大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的低收入家庭,生活拮据,读大学需四处举债。入学后面对和城市学生的消费水平的对比,使他们感到自卑,忧郁、焦虑、烦躁,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心理不平衡,愤恨周围的一切,抱怨自己的出身,严重者可导致心理疾病。

(2)社会不公平性。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分配不合理等现象。部分贫困学生对上大学的实效和意义产生了怀疑,觉得即便自己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命运,认为找工作必须要依靠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对前途感到迷茫。由此一些贫困学生会对社会产生仇恨,开始厌学,厌世,用网络来麻醉自己或在不良群体中寻找刺激和慰藉。

(3)思想观念落后。城乡差异导致了理念上和教育上的差异。贫困学生大多思维比较禁锢,缺乏自信,把自己的贫困当作“身份证”,认为别人总是以有色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自卑和自尊交错在一起,导致他们心理过于敏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困难。过度的自尊也会让他们觉得接受别人的资助是羞耻的。

(4)家庭环境影响。不是所有贫困学生都会产生心理问题。不同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些贫困家庭父母以不良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教育孩子,干预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那就造成了他们早期人格发展的扭曲,使他们一生都处在痛苦之中。

(5)校园环境影响。校园文化具有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情感。在当今大学校园里,讲求吃喝、穿戴、娱乐等攀比风日益盛行。贫困学生因为经济上的窘迫,很难在这一消费群体中找到心理归属,进而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2克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相关对策

(1)提供完善的资助体系。贫困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经济压力,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政府、学校资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应加大资助力度;社会各界落实好助学贷款政策:学校作为资助体系的具体实施者,应进一步健全“奖、贷、助、补、勤”和“绿色通道”等体系,并且配合监督和跟踪体系,确保每一笔钱达到真正贫困学生的手中。让完成学业的基本费用得到了保障,从而使贫困大学生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原因引起的悲观、绝望、焦虑心理。

(2)建立平等的社会环境。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贫困学生,净化社会风气,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让贫困学生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还应淡化“贫困生”这一特殊称谓,保护特困学生的经济隐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和整个社会联系沟通的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让大家都来关心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内应大力倡导平互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文明风尚:充分尊重贫困学生的人格,鼓励他们要正视贫穷,通过自己双手搭建自己美好的未来。还有鼓励其他学生关爱贫困的同学,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在学习和生活上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同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还应积极开展符合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和实际困难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

(4)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思想认识偏差是贫困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加强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让贫困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针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利用思政教学、党团教育、情感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教会他们辩证的思考问题,合理定位自己:教育他们转变观念,正视贫困,自强不息: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事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学会自我调适,提升自身幸福感。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第5篇

典型个案1:1、某女,高一,学习成绩优秀。因面部烫伤较丑,进入青春期后产生嫉妒貌美女生的心态,经常抑郁苦闷。曾几次想轻生、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怨父母对她照顾不周,认为做人没有意思,不如趁学习成绩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告别人生,求得解脱。

这类学生不知人无十全,过份看重自己的弱点,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人的心理状态应该相对平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然而,这种平衡常会被争吵,歧视、侮辱、压抑等突发事件所破坏。这种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羞耻、怨恨、不满、甚至低下;重者,会变得呆(思维迟钝,记忆衰退)懒(四肢乏力,懒于读书做事),忧(忧人忡忡,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甚至丧失理智,做出意外的出格行为)。

典型个案2:某某,初二学生,原是眉清目秀,惹人喜爱的文娱骨干,擅长舞蹈。一次体重测量为100斤,她认为太胖了,将会影响自己优美的舞姿,开始节食。没几个月体重下降到68斤,而且拒食,有呕吐,消瘦脱形,无法坚持学习,只能求助于心理咨询。

这是一种多见于女青年的心理障碍。据调查,一般这类人从小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进入青春期后,片面追求苗条的体态,婀娜的身姿,就有意识地控制钦食。久而久之,导致消化功能减退,看到食物恶心。

典型个案3:某某,初二男生,因其父是知青,政策允许他来沪寄住祖父母家。该生见人腼腆,遇生人或校领导更局促不安,如遇女性,会手足无措,面红心悸,交谈时口吃,惹同学嗤笑;性格内向,孤独,同班中无知心好友,严重时,心烦意乱,消沉苦闷,经常失眠,纳呆。他多次要求中止学业,回江西弋阳农村父母身边。

这是典型的社会适应障碍。失眠、纳呆、心烦意乱、精绪抑郁、学习效率低下,就是社会环境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的表现,加之性格内向孤僻,更易造成心理偏异,甚至缺陷。一个人能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这就是适应。据了解,这学生原在江西,很适应,学习成绩冒尖,只是较为内向。到了新的环境,遇到新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抑郁、焦虑,加上言语不通,又因幼年模仿和生急时口吃的坏习惯,因而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笔者曾对中学生的伙伴交往作了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孤独型学生占被测学生的10%。这中间,有些人在学校里是“小哑巴”,而在家庭中却是“小喇叭”。这就是“公众场合恐惧症”。还有青春期的异往也存在着不少情况。总之,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确实存在诸多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典型个案4:某某,女,初三,父母对其期望过高,心理压力很大,造成应试恐惧。考试前、中出现心悸、胸闷头晕,有时伴有腹泻,痛经,记忆再现困难,见题脑中一片空白,无法抑制自己的紧情绪,考下来的成绩可想而知,不仅父母焦急,其本人也很担忧。

青少年学生的烦恼集中于学习问题,他们的情绪、心境也随着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转移。因此,我们心理保健的重点应放在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会他们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上,笔者在咨询服务中碰到最多的是这类问题。有的学习通道障碍,把“辅导”写成“导辅”,写字缺行,发音不肖,讲话像幼童一样困难。据美国神经病学家奥尔顿研究,认为这些学生智力正常,视听觉器官没有毛病,可能是大脑左右半球功能联系障碍。这类学生考必会产生心理压力,望考生畏,最后造成恐学、厌学、甚至逃学。

典型个案5:某某,男,高三,外表文静有礼,便内心非常痛苦。诉说其每次作业反复检查十余次,生怕遗漏出错,在家反复洗手,重复关门,生怕疏忽大意。寄封信,要拆了粘,粘了再拆,反复拆封十余次还不罢脱。这是强迫行为,无意义的想法无法排除。此类同学外表正常,但对其强迫行为难以摆脱,思想苦闷,情绪忧郁。据资料表明,此症多见于16-30岁,男性多于女性,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具有强迫性格缺陷:过分怕脏,过分细心,过分不放心,过分穷思竭虑。

因为人的心理千变万化,就中学生心理障碍而言,还有许多表现,这里例举常见的、典型的症状,供研究参考。

二、从典型个案中引出的思考思考之一

这些典型个案足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据有关方面估计:“上海市至少有10-20%的青少年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缺陷,表明在性格、情绪和行为的偏异,导致社会适应不良。”为此,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偏异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矫治,使其适应学习与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冲突;在需要与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压力;在压力与随力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对抗。这些矛盾激化的结果,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碍。所以,我们要助人自助,教会中学生自我调节,以减少冲突,降低压力,转移对抗,达到新的心理平衡思考之二

在实践中,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致有两类:

1、有轻微心理失调。如有的学生情绪波动,时而热情豪放,时而郁郁寡欢;有的学生脾气暴躁,冒险逆反;有的学生孤独寂寞,意志消沉,有的学生依赖从众,情感脆弱;有的学生自卑烦恼,多思多虑;有的学生嫉贤妒能,难以自控;有的由过分紧张、焦虑而引起学习困难,有的由体象变化、异往、情感误区引起青春烦恼等等。

2、有轻度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社交恐怖症,紧张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或由人际危机、情感危机、学习危机引起轻生念头等等。当然,还有一类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精神幼稚病(低能),情感性精神病乃至变态人格、性变态等等。这些人已无法从事正常的学习和活动,需住院或长期治疗。但是我们的心理辅导重点应该放在第一类心理障碍上,因为它是大量存在的,但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它不仅构成对心理健康的严重威胁,而且潜伏着进一步恶化的危险。为此,更要给予认真的咨询与矫治。

思考之三

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内外公认的“全面健康”三要素,这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是人们智力发展和脑功能健康的重要标志,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我们讲的“社会适应”是指具备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在纵横交错的人类群体中,能应付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具备处理和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目前,许多中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应对能力很差。往往会产生苦闷、胆怯、猜疑、多虑、孤独、易怒或情绪抑郁等等心理障碍。这些性格和情感上的问题常常是心理不健康的重要樗,它使心理活动偏离正常状态。遗憾的是,对青少年的心理障碍还没有引起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足够重视,往往把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当作思想品质问题,甚至错误地给予行政处分,这是完全不对路的。

思考之四对中学生心理障碍预防对策的建议:

1、加强心理教育:这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因此,讲课内容不仅是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要矫正学生心理困惑的认识结构。为讲课有针对性,必须通过座谈,了解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掌握、要求和问题;通过调查测试,分析受试者的心理障碍、偏异情况,然后讲知识、讲保健、还可以与学生共同对心理问题进行剖析交流、专题讨论,以联系实际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与修养的教育。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生;心理;障碍;对策

【Abstract】Afterthestudentpassesintothespecializedmiddleschool,thepressurereducedrelatively,butthepsychologicalbearingcapacityactuallydoesnothavealsotostrengthen.Inthistimes,individualpersonality,thoughtsystemrapidlyexpand,butdidnothaveaspecificallyexplicitgoal,easytohavethepsychologicalquestion.Thisarticleattemptstothepolytechnicschoolstudenthasthepsychologicalbarrierreasontomakethesummaryanalysis,andhowtoovercomethesepsychologicalbarriertoproposesomeideas.

【Keywords】Student;Psychology;Barrier;Countermeasure

1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1生理方面。中专生正处于人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第二性特征的出现,使其注意到了自身,“自我”意识随之出现和发展。由于现实交往受挫、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对自我智力估计过低以及对性格与气质的自我评价过低等原因引起的消极的自我暗示,往往引起学生产生自卑的心态。

1.2心理方面。中专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态。这一弱点表现的思维上,往往是形象思维过强,逻辑思维不足,常以个人感受、体验、直觉和情感代替缜密、严格的判断和推理。

1.3社会方面。伴随着我国新旧体制的更替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社会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正常的社会化,阻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专生多表现出惶恐不安,对未来生活信心不足,缺乏心理的适应能力。

2提高中专生的心理质量的对策

2.1抓好入学教育。开学之初,针对中专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失落的心理,加强入学教育。使学生明白:学校是外部条件、是外因,自己的努力拼搏是主导、是内因。学校与成才不是因果关系,自己的努力奋斗是成功的关键。既然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成了一名中专生,就应该正视现实,自卑失落、自暴自弃是于事无补的。只要学生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就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2.2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心理上,可有计划地安排心理讲座,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培养完善的人格,促进健康心理的养成,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依赖型转化为独立型的过程。在生活上,要教育学生学会独立生活以及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在学习上,要由以前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要摸索出好的学习方法,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定位、自我设计,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在道德修养方面,要培养学生有善于探究、审慎的意识,使他们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思潮,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学会正确判断和选择,从而使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内化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观念。

2.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在抓理论教学的同时,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以消除学生“混日子”的消极心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的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人才。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的“考级”、“考证”活动以及各种操作技能大赛;组织适当的适应择业方面需要的实用技能训练,如仪表、谈吐、风度和文字表达等实用技能培训等。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轮滑课;教学;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对策

轮滑运动是以人的心理素质和运动技能相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它集健身、娱乐、趣味、竞技、技巧、休闲和惊险为一体,能全面提高和综合发展人体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协调和平衡能力。但是,由于轮滑运动动作难度较大又容易受伤等因素,使学生在轮滑的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以至于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本文针对学生在轮滑课学习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对策与建议。

1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心理障碍是指介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之间,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和心理适应能力的状态。在轮滑课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情感、意志、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使其在进行某些具有一定难度或危险性的学习时,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不仅会使少数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难以掌握规定的教学内容,还会因为消极情绪的辐射作用而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轮滑课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技术动作生硬、不协调,失去节奏,有时中途停下或请假,逃避练习。在休息和生活中,性格内向,孤独不合群,集体活动表现比较淡薄,即使参与了也是为了应付。平时表现精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情绪不愉快,对于体能和技能训练缺乏热情且意志薄弱。

1.1动作难度与危险性

轮滑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它要求学生靠与地面接触很窄的滑轮作为支撑点,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类似项目运动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刚开始感到很新奇,当穿上轮滑鞋后就会产生站不稳、失去重心和不能移动的感受,这时就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定式,认为“太难了”、“我学不了”、“我不行”等畏惧心理。有些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力差,根本就不适合学习这项运动,尤其当其他同学摔倒或出现意外时,这种恐惧心理越发严重。例如,学生在弯道技术学习中,不敢大胆地向弯道“圆内”倒重心,又不敢大胆地使用外刃蹬地,结果不但动作技术没有长进,有时会由于动作不连贯或其他原因导致摔倒,从而更加畏惧弯道的滑行,产生畏惧心理。因此,笔者认为动作难度和动作危险性大是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直接原因。

1.2学生运动素质和心理品质

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完成轮滑练习的基本条件。当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安全的心理需要时,就会感到焦虑或恐惧。另外,技术动作结构复杂,也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产生畏难、胆怯的情绪。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差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总认为自己体质弱,素质差,技能水平低,在动作练习时不敢迎难而上,过分夸大动作难度,加上他人的调侃和说笑,都可能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惧怕学习和练习;其次,学生以前失败经历的情景再现也是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由于轮滑项目自身的危险性和运动者自身的因素,受伤在体育活动中并不鲜见。当受过伤害的学生在练习中碰到与以前的经历相类似的内容时,头脑中就可能会再现事故场景,从而引发对轮滑运动的恐惧。此外,过度紧张是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有些学生在学习轮滑运动时,就会产生过度紧张的心理现象,如,动作呆板、不协调、多余动作增多、动作感觉性差等,如果较长时间都不能克服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渗透到动作学习过程中去,最终导致自信心水平降低,从而诱发出一种丧失学习动力的心理障碍。

学生在轮滑课前,对轮滑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理解比较肤浅,没有从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等角度进行系统地学习,不能够掌握站立、转弯、停止等基本动作的用力分析,只进行盲目的模仿练习,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产生了疑惑感,最终导致对轮滑运动失去了兴趣。

1.3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抓不住重点与难点,示范时对关键技术交代不清楚,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技能出发,对学生要求过高,都会使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饱受失败的困扰,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畏惧情绪。同时,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冷落差生,甚至把他们当作反面教材,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打击,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

2克服心理障碍的对策

心理障碍是轮滑课学习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然而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克服和解除的。在轮滑课教学中,每名学生心理障碍的程度和时间的长短都存在着差异,但其共同的特点是缺乏信心,兴趣削弱。因此,教师应遵循有关原则,应用适当的方法,解除学生学习的厌倦情绪。

2.1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和运动能力的培养

身体素质是掌握技术的基础,从上第一次课开始就应加强学生身体各素质的练习,每次课都应安排适量的相关练习内容。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提出一般要求和个别要求,布置课后练习内容,经常检查。评定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使学生增强学习新内容的信心。对任何一个有难度的动作,首先要抓好基本技能练习,防止学生脱离实际条件,在他们尚不具备相应的身体素质情况下,片面追求学习难度较大的动作。例如,通过练习一些复杂的动作来增加身体的协调能力,或用橡皮筋等外界物体对身体施加外力来增加腿部力量及脚跺关节力量。

2.2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活动目的越明确,越深刻,意志就越坚强,越能够激励人们的行为去达到某一目标”,。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只有把轮滑课的学习变成自己的内在要求时,才能产生克服各种困难的决心及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轮滑课的动机不明确,认为不是主课,只不过是玩玩而已,不必认真;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对要求考试的教学内容认真对待,积极练习,对不是考试的内容,则不重视。因此,在轮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要求并鼓励学生在跌倒后继续坚持练习,更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练习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对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让学生用动机的力量、顽强的意志品质对待和战胜困难。

2.3科学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教法上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使课堂充满欢乐气氛。学生情绪较沉闷时说些得体的幽默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可避免枯燥、厌倦的心理,培养学生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要注意培养和使用体育骨干,让他们去带动影响其他同学。在气候条件较差或动作难度较大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克服怕苦怕累心理。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重点技术的讲解,在开设轮滑课之前,学生必须进行有关的理论学习,使他们能够在理论的正确指导下进行实践练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例如,教师在学习练习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保持重心平衡是关键,此外必须学会“八字”停止法,这是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从而降低畏惧心理

2.4重视动作示范和保护措施

动作技能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动作技能形成一般是从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开始的,通过观察在头脑中建立起动作的视觉表象,然后通过自己的练习形成动觉表象,最终形成视、动综合表象。因此可以看出,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会给学生一种安全、易学的感觉,使其对轮滑技术动作产生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效果,从而大胆地充满信心去练习。同时,在上课之前要求怕摔的学生佩戴护膝、护腕、头盔等护具,在加上轮滑技术上的正确姿势示范和技术指导,从而让学生在有效的保护措施和严格的技术要求下轻松、平安地完成轮滑动作,这是减轻学生在轮滑课中产生心理障碍的有效措施。

2.5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

在轮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多启发、引导和鼓励,激发他们完成动作的渴望和勇气。还可采用直观与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如对某些完成动作较好的学生进行激励型讲解,让层次不同的学生在一起训练,使学生自我比较,从而产生练习的欲望以增强自信二教师除运用语言激励外,还可采用情绪对比的心理训练,通过表象回忆的方式,引起消极心理因素的出现,同时利用积极情绪替代消极情绪,达到逐步克服心理障碍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表象训练法,让学生回忆自己完成动作难度较大动作时的肌肉用力感觉,并将自己的动作同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对比,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和对肌肉动作控制程度,使身体各器官系统达到协调发展,以增强学生学习轮滑的信心和动力。

2.6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在学习中多创造一些良好的心理气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可减少学生在练习时出现紧张、害怕等不良心理。教师对具有紧张胆怯心理的学生应多加关心,少批评,更不能讥讽,并及时鼓励,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满足,使他们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满足感”、“成功感”的情绪体验,逐步树立信心。在练习过程中,教师用适当的语言对学生的练习给予肯定和评价,提醒学生动作用力的时机、方向和动作幅度,帮助学生分析动作失败的原因和指出纠正错误的方法,转移和分散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还可以利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暗示,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准确,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消除恐惧感,排除意志消沉等消极心理,增强自信心和勇气,从而能顽强果断地克服动作困难,加速技术动作的掌握,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障碍健康

当从小学进人中学后,由于所学的课目增多了,老师讲课的方式比起小学来又不同了等等,中学生可能一时还不太适应,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不适应,甚至为此而产生苦恼、厌烦、抑郁等情绪表现,就说明中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了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实质上就是指在心理上存在着的一种障碍,它扰乱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这种障碍有轻有重,轻的如心理上的某种困惑等,它不会太大地影响学习、生活,也很容易解决。

一、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

正确分析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有利于我们对疏导教育更为科学的认识。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情感障碍。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自我调节、自控能力差和情感反常。主要有:(1)激越式。即情绪高涨,易激烈,易冲动,喜怒无常,受到刺激后,情感引发反应失调,常常出现某种异常事件。(2)低弱式。情感脆弱,情绪低沉、焦虑、恐怖、怕这怕那,一遇到外界打击,精神就承受不了,就会出现意外现象。

2意志障碍。意志障碍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为的目的性和一致性:主要有:(1)意志缺乏。行动放任自流,办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缺乏主见和长远的眼光,谁说都信,别人给他出坏主意他也干,很容易上当受骗。②意志倒错。意向矛盾,目的与行为相违背,明知不对,硬要坚持,多在无意义、无价值的事情上表现相违背,明知不对,硬要坚持,多在无意义、无价值的事情上表现出顽强的固执。

3.智力障碍。智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智能活动上的不协调和低能。主要有:(1)记忆障碍。记忆亢进、缺损,记忆力衰退,好遗忘,考试焦虑,学习成绩低下,厌倦学习生活,对前途丧失信心,悲观厌世。(2)思维障碍。思维贫乏,判断、概括和推理能力差。虽然学习刻苦,但学习成绩仍很差,这样的学生往往情绪低落,心情烦躁,自卑感也较强。

4.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人格发展内在的不协调,即在一种或几种人物特征的强度上超过了正常范围,出现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主要有:(1)偏执人格:表现为异常固执,自我批评过高,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在学习、生活中我行我素,无所顾忌,经常与老师、同学发生摩擦,人际关系紧张。(2)人格。表现为思想、信念和行为常与社会相矛盾,总以相反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并从社会的消极方面找出自己错误行为的根据。别人什么都不对,只有自己对,什么者晴不惯,经常与学校、老师对着千。

二、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一)学习上的心理压力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在思想上,心理上有一些压力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学习上的压力过大,就会经常出现心理失调。例如:有的学生有上进心,但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差,只有失败的体验,没有成功的喜悦。因此,经常为自己的学习问题而苦恼,有压抑感,有的还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

重点中学的学生(包括一般中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学校对其在学习上强化培养,老师、家长提出过高要求,不少人在学习上感到压力很大,精神上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二)青春期的心理困扰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加之自身调节能力所限,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

对自己的体态发育泡括生理缺陷)的疑虑而产生的心理困扰。如个子过矮、过高、身体过瘦、过胖以及面貌方面的缺陷等。在与异性同学接触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困扰。如在异性同学面前不知所措,想接近又怕接近;对某个异性有朦胧的爱的表露;正常的男女交往被人误解或受到指责而感到委屈;分不清友情与爱情而纳闷;个别同学因情感发展不能用理智克制而陷人早恋;有的同学由于受到不良因素的引诱发生性失误而在心理上陷人困境,严重影响了学习等等。

(三)对环境泡括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烦恼

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特别是走进新校之后,学习、生活进人了新的阶段,环境有了新变动,有的人由于适应不良,产生了心理烦恼。例如:有的初中生进人重点中学之后,由于自己不再被人认为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容易产生失落感乃至自卑感。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由于知识、经验不足,社会阅历欠缺,往往由于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产生烦恼。有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独立性的心理闭锁性增强,与家长产生心理隔阂并为此而烦恼。

三、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健康指导

(一)加强中学生自理疏导和心理辅导工作

心理辅导具有三大功能;一是治疗功能,就是尽早发现有偏常心理和偏差行为的学生,及时进行矫治。二是预防功能,就是有预见地帮助学生应付可能出现的事。三是发展功能,即发展个人潜能。如果我们努力对中学生心理障碍在以上三方面探索,相信学生心理品质定会有大大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也会有一个飞跃。在实现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工作人手:一是建立学生;心理辅导机构;二是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这种形式十分有利于与青少年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于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三是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由于当前的中学生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设也势在必须,无论高中、初中,青少年学生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口中烦闷。时代的发展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是一种现代的趋势。

(二)注意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推进学生心理健康

实践证明,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意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使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的意义,注意自己的教育、评价方式,懂得学习成绩和分数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尤其是现代社会,它更需要的是一个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使家长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身体力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人热情坦诚,乐于助人,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并能在生活中做到。要正确冷静地处理家庭中的矛盾冲突,相互谅解、忍让克制,决不能任性和感情冲动,让孩子感到温暖。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第9篇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心理障碍思考(1)1 电子政务的内涵美国作为电子政务的开创者,对电子政务的定义是,政府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以Web为基础的互联网技术)更有效地为市民、 企业 、政府机关以及其他 社会 团体和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和服务。同时,也使得这些个人和团体能更便捷地取得政府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实施电子政务的最终目的就是打破传统的物理工作方式带来的信息沟通障碍,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建立起更好的信息共享渠道,从而更有利于为大众服务。电子政务的实施,电子是手段,政务是 内容 ,服务是目的。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的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就是对实施电子政务的真正目的缺乏比较明确的认识,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心理障碍分析从以上对电子政务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与上述分析的电子政务的实现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现状进行深入 研究 ,从中可得到一些启示。在电子政务建设从认识到实施再到效益实现这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政府的认知心理障碍,行政人员的行政心理障碍、以及公众的从众心理障碍。2.1 建设电子政务前的认知心理障碍认知是一种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作用的心理活动。 现代 认知心理学以狭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为主,即以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为主,该 理论 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和运用的过程。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一些政府受声誉的 影响 把能否建设电子政务当作政府的一种工作能力的标志来抓,一些政府虽然也认识到实施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但是他们也只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与政府上网,甚至等同于办公自动化,认为办电子政务就是把政府的公文、资料等搬到网上就行了。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认知电子政务这一环节上出了问题。“ 中国 人一般重直觉、内省,重先验理性与伦理精神。这是一种理性与实践相脱离的思维方式,它导致了中国人重整体、轻个别,重系统、轻局部,重形象、轻抽象,重混沌、轻精细,喜欢做定性研究。”这种心态反映在电子政务的具体工作方式和习惯上,就形成了先务虚,即先重视外部的电子化建设,再务实,才去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去做好具体政务的问题。可是当硬件上去的时候,有些政府却停止了思考,认识还停留在只是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只是表征政府优势的一种标志的层面,而忽视了利用电子政务真正向群众公开信息、公开政策、提供服务等实质性的工作。认知心理的偏差和认知活动的停步,就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重电子、轻政务”这一问题的心理根源。因此,要发挥建设电子政务的实际效益,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 学习 ,积累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只有真正明白了电子政务是什么,究竟为何而建,才会使政府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2.2 电子政务实施中的行政心理障碍行政心理是指作为行政主体的人在行政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心理,决定了他们如何进行工作。2.2.1 我国行政个体的行政心理障碍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受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政府始终代表人民的约定成俗的心理观念,致使一些行政人员认为自己就是人民的代表,自己作为官员就理应享受应有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障碍教育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表现

从表面意义理解,单亲家庭是指由于死亡或离异后只剩下夫妻中一方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为此可以将单亲家庭子女的概念界定为: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其未婚的,年龄在18岁以下的,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家是驿站、港湾,是孩子成才的一块沃土。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更是安全的代名词,是快乐之源,是健康人格的发展之端。而当父母双方离异或夫妻双方只剩一方时,对孩子来说,就意味失去了一方的庇护,就如同鸟失去一翼,车失去一轮,在心理上必将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对生活也失去勇气,对社会充满敌意。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自闭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二)自卑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他无法去体会父母们的生活,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特别是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现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快乐,看不到自己的快乐在那里,于是拒绝快乐,沉浸在忧虑、悲伤中。同时孩子这时最敏感,面对同伴们和社会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长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三)自责

自责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三)焦虑

对人焦虑是调查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四)抑郁

因为父母的分裂,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时刻担心、害怕家庭战争的爆发,会使自己体无完肤。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生怕同伴知道自己父母的情况,对别人的关心表现出极为的冷淡,在挫折面前非常脆弱,经不起风雨坎坷,稍有不顺心就容易冲动,对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映非常强烈,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单亲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如果不处理好,很容易走向极端,无论对同学,还是老师都将产生极大的攻击性和报复心理。

(五)妒忌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足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僧恨。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能得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拥有,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六)逆反

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车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单亲家庭子女因为父母的婚变或家庭的不幸,独自与单身父(母)生活,家庭结构被破坏,亲子关系的失调加上监护人教养方式的错误,以及社会评价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孩子心理调试能力差等是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亲子关系的失调

单亲家庭中亲子关系失调在离异单亲家庭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种异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家庭的缺损意味着从此有一方要从家庭中退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上则会产生被双亲中的一方抛弃的担心。很多离异家庭子女的监护者限制前配偶探望自己的子女,希望以此来惩罚他们,为了惩罚对方,不让对方接触孩子,谎称对方“死了”,“出国了”,对孩子隐瞒情况,造成孩子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

第二,家庭的缺损容易导致他们的监护者或者沉浸在悲痛之中,或者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给孩子以温暖和爱护,从而忽略和孩子的交往,造成亲子关系冷淡,而作为孩子,当他们看到父(母)情绪不好时,他们也不敢贸然地与父母交流,这势必会影响亲子交往的数量和融洽程度。更为极端的是,有的监护者根本就把孩子当作“累赘”、“包袱”,把孩子看作自己未来生活的绊脚石。在这样的观念下,他们轻则对孩子冷眼相对,重则对孩子拳脚相加。

第三,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孩子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来应付家庭困扰带来的紧张,他们的心理调适受到家庭人际冲突的影响。另外,离异的父母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孩子面前讲配偶的坏话,相互低毁,把孩子作为传递仇恨的工具。因此,在离异家庭中,孩子在与家人的相处中得到的多是反面经验,他们看到的是父母之间的讨价还价和相互敌视,这种现象容易使孩子产生不良的社会学习,他们也变得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不信任会扩展为对整个社会的不信任,伴随着这种心理而长大的儿童,极有可能会产生一些行为。

(二)监护者教养方式的失当

单亲家庭中孩子父母的离散,它给人们的心理不同程度地带来痛苦和无奈。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在较大的生活、心理和经济的压力之下,单亲子女的抚养者容易在抚养方式上走向偏颇。这种教养方式的偏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孩子要求很高,严教过度。有的家长总怕孩子因为伴侣的死亡或自己的离婚而开始不学好,而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对孩子赋予了极大的期望,相当多的离异单亲家庭的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对孩子的期望值比双亲家庭还高,有的把全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自己节衣缩食,忍辱负重,寄希望于孩子的明天,他们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前进,对孩子的教育过度关注,一旦孩子的行为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便会引起严教过度,出现责备、唠叨甚至体罚等不良教育行为。另外,单身父(母)亲长期的育儿疲劳无人分担,就会使他们感到孤立无助,从而出现过度严教。这种过度的严教剥夺了儿童的尊严,容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我不能干”、“我很笨”,从而出现自卑、自责等问题。

第二,单身母(父)亲忙于生计或缺乏责任感,对孩子监管不力。单亲家庭父(母)亲在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真空,有的家长沉酒于自己的伤痛而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对孩子的关爱。有的家长把孩子当成包袱和拖累,把孩子当作皮球那样踢来踢去,把自己的烦恼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为父母继离婚大战之后绵延冷战中的牺牲品,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把孩子遗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许多企业倒闭或处于半瘫痪状态,孩子的父母大多下岗,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窘迫,不得不外出谋生,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就已经不错,至于对孩子的照顾与监管,他们实在是缺乏心力。还有一部分家长缺乏责任感,或沉迷于,或各自重组家庭,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冷落孩子,因为害怕孩子影响自己新家的和谐,甚至有家长冷酷地把孩子推到门外,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由于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体会不到自己的成长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因而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不求上进,更为重要的是,孩子易在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下变得焦虑、抑郁,最终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及扭曲的心理。

第三,监护者心怀内疚,对孩子过度溺爱。离异单亲家庭中有的家长离婚后,对孩子常有一种负罪感,将一切问题都归结在自己身上,无原则地一味满足孩子、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孩子进行补偿,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伴侣先逝单亲家庭中有的父母为了博得孩子的欢心,“收买”孩子,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出现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等问题。

第四,监护者把孩子放在封闭的家庭中进行抚养,使孩子缺乏社会交往。单亲家庭中,很多单身父(母)亲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依为命,老是把孩子关在家里,以免受他人欺侮;他们按照自己给孩子设计的“理想”的人生航线来对孩子进行培养。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乏与他人相处、交往的经验,在与人交往时,必然会产生孤独与焦虑。

(三)社会评价压力

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中,离婚虽然是可以理解,但毕竟是不光彩的。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儿童,必然也会在内心深处习染上这种观念,加之他们思想意识尚不成熟,不能正确地看待父母的离异,因此,家庭的缺损特别是父母离异这种人为因素的出现,对于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儿童来说,往往意味着突然的打击与压力,许多儿童难以承受,更无力调整和摆脱,这势必会导致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异常。

单亲家庭中孩子在精神上往往会受到他人的歧视,这种压力对孩子来讲是很残酷的。孩子在同学当中被认为是没有爸爸(妈妈),有的孩子为躲避这种压力,远离同伴,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其他孩子在单亲家庭子女面前议论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可能会使这些孩子触景生情,引起感伤,他人无意的谈话也会使这些敏感的心灵受到伤害:有的孩子怕别人提爸爸(妈妈),常常躲在角落里偷偷地掉泪。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痛苦。当父母离异后,他们总会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把父母的离婚当作见不得人的事,非常忌讳谈到或问到相关的话题,他们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嘲笑自己,这种实际存在或臆想的社会评价压力使他们为了避免伤害而慢慢从人际交往中开始退缩。他们自己给自己筑起一道心理的墙,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壳中,表面冷漠,实际上内心非常虚弱。另外,这种社会评价压力还会使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人产生怀疑,对人缺乏信任,极易导致多疑性格的形成。

(四)子女心理调试能力不强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父母离异或先逝,家庭破碎这些家庭生活的变故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巨大的、从未有过的冲击与挫折。一个人是否能顺利地应对挫折,取决于个体自身的挫折容忍力。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体面对挫折时,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挫折情境的产生,对于挫折容忍力较强的子女来说,一般尚能顺利度过。而对于那些挫折容忍力较差的学生,则会为挫折情境所困扰,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就很容易导致心理的失衡。同样面对家庭的缺损,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产生心理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抗挫折能力不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生活的阅历还相当贫乏,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自我调节能力还较差,心灵更容易受到伤害。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讲,意味着失去与父(母)亲在一起生活的权利,甚至失去父(母)爱,它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这些消极的情感必将作用于孩子与他人的交往,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造成与人交往能力的下降,甚至造成交往障碍、对人焦虑。

三、解决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单亲子女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单亲子女处于这三者相结合的成长环境中,三者对于其教育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这三者的关系有一个处理不好,单亲子女成长的天平就会失衡,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在所难免。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形成坚固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共同促进单亲子女身心健康发展。

(一)重视单亲家庭教育

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能够跟随一个懂得爱、懂得关心、懂得教育的父亲(母亲)生活那算是一种幸运,如果落在被视作一种负担、一种累赘不负责任的父亲(母亲)手中,最终将会酿成恶劣的后果。

第一,父母要重新拾回生活的信心。单亲家庭面对离异或亡故的痛苦,难以自拔和振作,忽视孩子的存在,无视孩子成长中的变化或粗暴抹杀孩子稚嫩的情感,这些都是做父亲或母亲自我意识的丧失。家长应坦然而勇敢地对待现实,振作着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单亲家庭父母要以宽容的心态立身行事,要学会对痛苦和懊恼的遗忘,遗忘有助于单亲家长身心健康,遗忘是对仇恨的释放;对悲痛的解脱;对忧虑的拒绝;对疲惫的宽慰。

第二,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必须承担起来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对孩子特别是单亲子女要做到养育并重,不仅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注意教育孩子,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交往,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引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明辨是非、善恶。切忌只管生活,不问其他;切忌把孩子交给长辈或学校就万事大吉,家庭教育潜移默化,需日积月累,绝不可时紧时松,更不可听之任之。要在家庭出现变故之后尽可能地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孩子在第一课堂中汲取到尽可能多的营养。

第三,不像子女隐瞒家庭变异真相。离婚父母一定要冷静理智地撂下个人恩怨,双方一致地善待孩子,以博大的胸怀和宽容开朗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共同合作,帮助孩子度过眼前的心理危机和暂时的困境。这需要双方协调一致,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把离婚的决定告诉他,让孩子在离婚这件事上理解父母,理解这是父母双方的情感选择。至于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告诉孩子,还要根据孩子年龄大小,个性特征,情感成熟程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只有孩子理解了家长,才能面对现实,承担责任,与家长共同克服困难。如重新组织家庭,要征得孩子的理解与认同,要允许孩子定期与对方见面,接受双方种种的关爱方式(玩或送礼物等),使孩子得到完整的爱。

第四,培养单亲子女的独立性。三人世界变成两人世界,家长更容易对孩子娇惯溺爱,总觉得对不起孩子,用更多的爱来满足孩子,作为补偿,对孩子关怀备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性格脆弱,依赖性强,缺乏主见,独立生活能力差。通常单亲家长会有一种负疚心,总想为子女多付出来补偿,由于家庭缺憾而给孩子造成的某种损失或伤害。许多家长对单亲子女百般照顾,使单亲子女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依赖性较强,孩子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其后果是单亲子女一旦离开家长,便不知道如何去应付生活中的困苦和挫折。因此,家长能为单亲子女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就是教会他们如何成为能独立生活的人。

(二)提高学校教育的科学性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比,有它自己有利的条件,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关,计划性、针对性都很强,而且可利用的教育渠道广泛,方法灵活。为此促进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有必要提高学校教育的科学性。

第一,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人头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把对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帮助与教育具体落实到班主任、科任老师、年级团总支书记头上,由他们负责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里和社会上的情况。

第二,加强爱心教育。选派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特别要将其中最优秀的教师派到单亲学生较多的班级去作班主任。单亲家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时每日所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在班风良好的班级中,同学与同学的关系反映在既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同时也反映在能处理好个体间的竞争与合作上。单亲家庭学生如果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的特别幸运。

第三,用鼓励消除自卑。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负担重,耻于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班主任应帮助他们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同时,要创造良好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较差的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条件成熟的学校可成立课题组进行研究。学校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成立课题组,开展单亲子女教育的专题讨论。当然,也要有专人负责,职责到位。

(三)健全社会保障

社会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让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来关心、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调动社会资源,给予单亲群体经济物资等方面的帮助,引导这些家庭的子女参加集体活动,为他们展示兴趣、爱好和才华创造条件和机会。

第一,重视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设立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咨询机构,设立家长学校,开设咨询电话,使单亲家庭的子女遇到问题,能及时与社会联系。对于离异后的父母通过家长学校等方式进行子女教育培训,提高教育水平。通过影视、广播、报刊,传授教育单亲家庭子女的科学方法。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新颖,使其受教育于娱乐之中。

第二,完善离婚子女监护权。人民法院在判决离婚案,处理未成年子女归属时,要考虑如何有利于子女的成长教育,既要考虑到监护人的抚养能力,又要考虑到其教育能力。使离异后的子女尽可能多地得到双亲的照顾和关心。生活在一个吵吵闹闹的家庭中的子女是不幸的,但离婚能使孩子幸福吗?这是每个面临离异的夫妻应当慎思的问题。

第三,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街道,社区要从各方面给加强对单亲家庭的关心。生活上可通过社区互助等形式对离异家庭中生活困难的同学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思想上经常上门家访,了解家长及孩子的思想状态,并及时和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共同商量、研究,关心、教育好每一个特殊家庭的孩子。

参考文献:

[1]潘允康,柳明:《当代中国家庭大变动》,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吴德清:《当代中国离婚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

[3]邓伟志、徐榕著:《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沈崇麟、杨善华:《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罗尚荣、李晓红:《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载《社科纵横》,2006年第12期。

[6]张开荆:《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载《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7]焦晓玲:《试析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载《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8]林岚:《单亲家庭母亲及其子女成长之研究》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障碍教育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表现

从表面意义理解,单亲家庭是指由于死亡或离异后只剩下夫妻中一方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为此可以将单亲家庭子女的概念界定为: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其未婚的,年龄在18岁以下的,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家是驿站、港湾,是孩子成才的一块沃土。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更是安全的代名词,是快乐之源,是健康人格的发展之端。而当父母双方离异或夫妻双方只剩一方时,对孩子来说,就意味失去了一方的庇护,就如同鸟失去一翼,车失去一轮,在心理上必将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对生活也失去勇气,对社会充满敌意。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自闭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二)自卑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他无法去体会父母们的生活,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特别是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现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快乐,看不到自己的快乐在那里,于是拒绝快乐,沉浸在忧虑、悲伤中。同时孩子这时最敏感,面对同伴们和社会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长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三)自责

自责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三)焦虑

对人焦虑是调查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四)抑郁

因为父母的分裂,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时刻担心、害怕家庭战争的爆发,会使自己体无完肤。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生怕同伴知道自己父母的情况,对别人的关心表现出极为的冷淡,在挫折面前非常脆弱,经不起风雨坎坷,稍有不顺心就容易冲动,对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映非常强烈,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单亲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如果不处理好,很容易走向极端,无论对同学,还是老师都将产生极大的攻击性和报复心理。

(五)妒忌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足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僧恨。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能得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拥有,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六)逆反

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车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单亲家庭子女因为父母的婚变或家庭的不幸,独自与单身父(母)生活,家庭结构被破坏,亲子关系的失调加上监护人教养方式的错误,以及社会评价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孩子心理调试能力差等是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亲子关系的失调

单亲家庭中亲子关系失调在离异单亲家庭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种异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家庭的缺损意味着从此有一方要从家庭中退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上则会产生被双亲中的一方抛弃的担心。很多离异家庭子女的监护者限制前配偶探望自己的子女,希望以此来惩罚他们,为了惩罚对方,不让对方接触孩子,谎称对方“死了”,“出国了”,对孩子隐瞒情况,造成孩子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

第二,家庭的缺损容易导致他们的监护者或者沉浸在悲痛之中,或者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给孩子以温暖和爱护,从而忽略和孩子的交往,造成亲子关系冷淡,而作为孩子,当他们看到父(母)情绪不好时,他们也不敢贸然地与父母交流,这势必会影响亲子交往的数量和融洽程度。更为极端的是,有的监护者根本就把孩子当作“累赘”、“包袱”,把孩子看作自己未来生活的绊脚石。在这样的观念下,他们轻则对孩子冷眼相对,重则对孩子拳脚相加。

第三,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孩子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来应付家庭困扰带来的紧张,他们的心理调适受到家庭人际冲突的影响。另外,离异的父母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孩子面前讲配偶的坏话,相互低毁,把孩子作为传递仇恨的工具。因此,在离异家庭中,孩子在与家人的相处中得到的多是反面经验,他们看到的是父母之间的讨价还价和相互敌视,这种现象容易使孩子产生不良的社会学习,他们也变得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不信任会扩展为对整个社会的不信任,伴随着这种心理而长大的儿童,极有可能会产生一些行为。

(二)监护者教养方式的失当

单亲家庭中孩子父母的离散,它给人们的心理不同程度地带来痛苦和无奈。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在较大的生活、心理和经济的压力之下,单亲子女的抚养者容易在抚养方式上走向偏颇。这种教养方式的偏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孩子要求很高,严教过度。有的家长总怕孩子因为伴侣的死亡或自己的离婚而开始不学好,而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对孩子赋予了极大的期望,相当多的离异单亲家庭的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对孩子的期望值比双亲家庭还高,有的把全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自己节衣缩食,忍辱负重,寄希望于孩子的明天,他们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前进,对孩子的教育过度关注,一旦孩子的行为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便会引起严教过度,出现责备、唠叨甚至体罚等不良教育行为。另外,单身父(母)亲长期的育儿疲劳无人分担,就会使他们感到孤立无助,从而出现过度严教。这种过度的严教剥夺了儿童的尊严,容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我不能干”、“我很笨”,从而出现自卑、自责等问题。

第二,单身母(父)亲忙于生计或缺乏责任感,对孩子监管不力。单亲家庭父(母)亲在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真空,有的家长沉酒于自己的伤痛而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对孩子的关爱。有的家长把孩子当成包袱和拖累,把孩子当作皮球那样踢来踢去,把自己的烦恼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为父母继离婚大战之后绵延冷战中的牺牲品,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把孩子遗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许多企业倒闭或处于半瘫痪状态,孩子的父母大多下岗,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窘迫,不得不外出谋生,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就已经不错,至于对孩子的照顾与监管,他们实在是缺乏心力。还有一部分家长缺乏责任感,或沉迷于,或各自重组家庭,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冷落孩子,因为害怕孩子影响自己新家的和谐,甚至有家长冷酷地把孩子推到门外,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由于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体会不到自己的成长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因而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不求上进,更为重要的是,孩子易在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下变得焦虑、抑郁,最终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及扭曲的心理。

第三,监护者心怀内疚,对孩子过度溺爱。离异单亲家庭中有的家长离婚后,对孩子常有一种负罪感,将一切问题都归结在自己身上,无原则地一味满足孩子、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孩子进行补偿,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伴侣先逝单亲家庭中有的父母为了博得孩子的欢心,“收买”孩子,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出现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等问题。

第四,监护者把孩子放在封闭的家庭中进行抚养,使孩子缺乏社会交往。单亲家庭中,很多单身父(母)亲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依为命,老是把孩子关在家里,以免受他人欺侮;他们按照自己给孩子设计的“理想”的人生航线来对孩子进行培养。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乏与他人相处、交往的经验,在与人交往时,必然会产生孤独与焦虑。

(三)社会评价压力

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中,离婚虽然是可以理解,但毕竟是不光彩的。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儿童,必然也会在内心深处习染上这种观念,加之他们思想意识尚不成熟,不能正确地看待父母的离异,因此,家庭的缺损特别是父母离异这种人为因素的出现,对于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儿童来说,往往意味着突然的打击与压力,许多儿童难以承受,更无力调整和摆脱,这势必会导致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异常。

单亲家庭中孩子在精神上往往会受到他人的歧视,这种压力对孩子来讲是很残酷的。孩子在同学当中被认为是没有爸爸(妈妈),有的孩子为躲避这种压力,远离同伴,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其他孩子在单亲家庭子女面前议论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可能会使这些孩子触景生情,引起感伤,他人无意的谈话也会使这些敏感的心灵受到伤害:有的孩子怕别人提爸爸(妈妈),常常躲在角落里偷偷地掉泪。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痛苦。当父母离异后,他们总会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把父母的离婚当作见不得人的事,非常忌讳谈到或问到相关的话题,他们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嘲笑自己,这种实际存在或臆想的社会评价压力使他们为了避免伤害而慢慢从人际交往中开始退缩。他们自己给自己筑起一道心理的墙,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壳中,表面冷漠,实际上内心非常虚弱。另外,这种社会评价压力还会使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人产生怀疑,对人缺乏信任,极易导致多疑性格的形成。

(四)子女心理调试能力不强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父母离异或先逝,家庭破碎这些家庭生活的变故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巨大的、从未有过的冲击与挫折。一个人是否能顺利地应对挫折,取决于个体自身的挫折容忍力。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体面对挫折时,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挫折情境的产生,对于挫折容忍力较强的子女来说,一般尚能顺利度过。而对于那些挫折容忍力较差的学生,则会为挫折情境所困扰,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就很容易导致心理的失衡。同样面对家庭的缺损,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产生心理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抗挫折能力不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生活的阅历还相当贫乏,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自我调节能力还较差,心灵更容易受到伤害。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讲,意味着失去与父(母)亲在一起生活的权利,甚至失去父(母)爱,它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这些消极的情感必将作用于孩子与他人的交往,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造成与人交往能力的下降,甚至造成交往障碍、对人焦虑。

三、解决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单亲子女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单亲子女处于这三者相结合的成长环境中,三者对于其教育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这三者的关系有一个处理不好,单亲子女成长的天平就会失衡,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在所难免。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形成坚固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共同促进单亲子女身心健康发展。

(一)重视单亲家庭教育

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能够跟随一个懂得爱、懂得关心、懂得教育的父亲(母亲)生活那算是一种幸运,如果落在被视作一种负担、一种累赘不负责任的父亲(母亲)手中,最终将会酿成恶劣的后果。

第一,父母要重新拾回生活的信心。单亲家庭面对离异或亡故的痛苦,难以自拔和振作,忽视孩子的存在,无视孩子成长中的变化或粗暴抹杀孩子稚嫩的情感,这些都是做父亲或母亲自我意识的丧失。家长应坦然而勇敢地对待现实,振作着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单亲家庭父母要以宽容的心态立身行事,要学会对痛苦和懊恼的遗忘,遗忘有助于单亲家长身心健康,遗忘是对仇恨的释放;对悲痛的解脱;对忧虑的拒绝;对疲惫的宽慰。

第二,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必须承担起来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对孩子特别是单亲子女要做到养育并重,不仅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注意教育孩子,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交往,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引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明辨是非、善恶。切忌只管生活,不问其他;切忌把孩子交给长辈或学校就万事大吉,家庭教育潜移默化,需日积月累,绝不可时紧时松,更不可听之任之。要在家庭出现变故之后尽可能地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孩子在第一课堂中汲取到尽可能多的营养。

第三,不像子女隐瞒家庭变异真相。离婚父母一定要冷静理智地撂下个人恩怨,双方一致地善待孩子,以博大的胸怀和宽容开朗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共同合作,帮助孩子度过眼前的心理危机和暂时的困境。这需要双方协调一致,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把离婚的决定告诉他,让孩子在离婚这件事上理解父母,理解这是父母双方的情感选择。至于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告诉孩子,还要根据孩子年龄大小,个性特征,情感成熟程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只有孩子理解了家长,才能面对现实,承担责任,与家长共同克服困难。如重新组织家庭,要征得孩子的理解与认同,要允许孩子定期与对方见面,接受双方种种的关爱方式(玩或送礼物等),使孩子得到完整的爱。

第四,培养单亲子女的独立性。三人世界变成两人世界,家长更容易对孩子娇惯溺爱,总觉得对不起孩子,用更多的爱来满足孩子,作为补偿,对孩子关怀备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性格脆弱,依赖性强,缺乏主见,独立生活能力差。通常单亲家长会有一种负疚心,总想为子女多付出来补偿,由于家庭缺憾而给孩子造成的某种损失或伤害。许多家长对单亲子女百般照顾,使单亲子女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依赖性较强,孩子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其后果是单亲子女一旦离开家长,便不知道如何去应付生活中的困苦和挫折。因此,家长能为单亲子女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就是教会他们如何成为能独立生活的人。

(二)提高学校教育的科学性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比,有它自己有利的条件,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关,计划性、针对性都很强,而且可利用的教育渠道广泛,方法灵活。为此促进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有必要提高学校教育的科学性。

第一,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人头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把对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帮助与教育具体落实到班主任、科任老师、年级团总支书记头上,由他们负责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里和社会上的情况。

第二,加强爱心教育。选派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特别要将其中最优秀的教师派到单亲学生较多的班级去作班主任。单亲家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时每日所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在班风良好的班级中,同学与同学的关系反映在既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同时也反映在能处理好个体间的竞争与合作上。单亲家庭学生如果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的特别幸运。

第三,用鼓励消除自卑。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负担重,耻于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班主任应帮助他们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同时,要创造良好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较差的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条件成熟的学校可成立课题组进行研究。学校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成立课题组,开展单亲子女教育的专题讨论。当然,也要有专人负责,职责到位。

(三)健全社会保障

社会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让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来关心、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调动社会资源,给予单亲群体经济物资等方面的帮助,引导这些家庭的子女参加集体活动,为他们展示兴趣、爱好和才华创造条件和机会。

第一,重视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设立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咨询机构,设立家长学校,开设咨询电话,使单亲家庭的子女遇到问题,能及时与社会联系。对于离异后的父母通过家长学校等方式进行子女教育培训,提高教育水平。通过影视、广播、报刊,传授教育单亲家庭子女的科学方法。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新颖,使其受教育于娱乐之中。

第二,完善离婚子女监护权。人民法院在判决离婚案,处理未成年子女归属时,要考虑如何有利于子女的成长教育,既要考虑到监护人的抚养能力,又要考虑到其教育能力。使离异后的子女尽可能多地得到双亲的照顾和关心。生活在一个吵吵闹闹的家庭中的子女是不幸的,但离婚能使孩子幸福吗?这是每个面临离异的夫妻应当慎思的问题。

第三,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街道,社区要从各方面给加强对单亲家庭的关心。生活上可通过社区互助等形式对离异家庭中生活困难的同学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思想上经常上门家访,了解家长及孩子的思想状态,并及时和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共同商量、研究,关心、教育好每一个特殊家庭的孩子。

参考文献:

[1]潘允康,柳明:《当代中国家庭大变动》,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吴德清:《当代中国离婚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

[3]邓伟志、徐榕著:《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沈崇麟、杨善华:《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罗尚荣、李晓红:《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载《社科纵横》,2006年第12期。

[6]张开荆:《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载《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7]焦晓玲:《试析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载《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8]林岚:《单亲家庭母亲及其子女成长之研究》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第12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素质教育受到人们普遍重视。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1],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的基础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2]。我们研究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与消除的目的是:(1)便于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反思,以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发扬成绩,纠正错误;(2)把握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3)试图探讨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与素质教育相悖的有关问题,使数学学科价值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和有效发挥,更好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3]。

2.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缺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4];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5]。

3.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不可否认,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4.偏重结论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具体地讲,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如下一些:①“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②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全面的理解;③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④数学学科价值还未真正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⑤教法单调死板,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⑥学法指导不够,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等等。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四重”,即重基储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1.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实际

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三是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重过程

揭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6]。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要“以启发诱导为基幢,“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7]。

4.重方法

“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8]所谓重方法,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三到”,即教师要做到心到、情到、人到。“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9]。

“八引导”,即学科价值引导、爱心引导、兴趣引导、目标引导、竞赛引导、环境引导、榜样引导、方法引导。

1.学科价值引导

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科价值,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一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悠久历史;二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特别是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数学学习与自己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能力增长的关系,使其增强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自觉性,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2.爱心引导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

3.兴趣引导

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10];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4.目标引导

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后进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标要既有长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总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既有现实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对于学生个体,特别是后进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过“暗示”和“个别交谈”使他们明确目标,给他们加油鼓劲。

5.环境引导

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一帮一”、“互助互学”活动;加强家访,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

6.榜样引导

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度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二是要引导学生向班级中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三是教师以身示范,以人育人。

7.竞争引导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建立竞争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学、赶、帮争先进。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第13篇

(1)便于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反思,以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发扬成绩,纠正错误;

(2)把握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3)试图探讨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与素质教育相悖的有关问题,使数学学科价值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和有效发挥,更好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2.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

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

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缺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

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

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

3.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不可否认,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4.偏重结论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具体地讲,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如下一些:

①"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

②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全面的理解;

③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④数学学科价值还未真正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

⑤教法单调死板,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

⑥学法指导不够,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等等。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四重",即重基储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1.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实际

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

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三是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重过程

揭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要"以启发诱导为基幢,"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4.重方法

"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所谓重方法,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三到",即教师要做到心到、情到、人到。"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

"八引导",即学科价值引导、爱心引导、兴趣引导、目标引导、竞赛引导、环境引导、榜样引导、方法引导。

1.学科价值引导

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科价值,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

一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悠久历史;

二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特别是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数学学习与自己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能力增长的关系,使其增强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自觉性,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2.爱心引导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

3.兴趣引导

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

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4.目标引导

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后进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标要既有长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总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既有现实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对于学生个体,特别是后进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过"暗示"和"个别交谈"使他们明确目标,给他们加油鼓劲。

5.环境引导"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一帮一"、"互助互学"活动;加强家访,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

6.榜样引导

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度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二是要引导学生向班级中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三是教师以身示范,以人育人。

7.竞争引导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建立竞争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学、赶、帮争先进。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第14篇

(1)便于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反思,以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发扬成绩,纠正错误;

(2)把握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3)试图探讨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与素质教育相悖的有关问题,使数学学科价值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和有效发挥,更好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2.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

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

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缺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

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

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

3.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不可否认,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4.偏重结论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具体地讲,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如下一些:

①"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

②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全面的理解;

③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④数学学科价值还未真正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

⑤教法单调死板,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

⑥学法指导不够,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等等。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四重",即重基储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1.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实际

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

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三是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重过程

揭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要"以启发诱导为基幢,"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

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4.重方法

"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所谓重方法,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三到",即教师要做到心到、情到、人到。"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

"八引导",即学科价值引导、爱心引导、兴趣引导、目标引导、竞赛引导、环境引导、榜样引导、方法引导。

1.学科价值引导

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科价值,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

一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悠久历史;

二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特别是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的数学学习与自己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能力增长的关系,使其增强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自觉性,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2.爱心引导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

3.兴趣引导

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

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4.目标引导

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后进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标要既有长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总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既有现实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对于学生个体,特别是后进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过"暗示"和"个别交谈"使他们明确目标,给他们加油鼓劲。

5.环境引导"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开展"一帮一"、"互助互学"活动;加强家访,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

6.榜样引导

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度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二是要引导学生向班级中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三是教师以身示范,以人育人。

7.竞争引导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建立竞争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学、赶、帮争先进。

心理障碍论文范文第15篇

总之,教师对待有品行障碍的学生应尊重他们,注意表扬他们的长处,加强其自信心,提高其学习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慢慢地引导到学习上来。

2、指导学生合理疏散不良情绪。具有情绪障碍的学生对于喜怒哀乐的感受通常很强烈,往往直接支配着他们的行为。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消极情绪时,那种动辄给予压制、白眼或不理睬的消极做法是不明智的。教师应尽可能让他们不受压抑地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所以,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合理疏泄消极情绪的方法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倾诉、转移和移情便是合理疏泄情绪的良好途径。

倾诉,当学生遇到挫折时,应让他们将心中的感受告诉老师或他人,以得到同情、理解、安慰和支持。即使是在学生的倾诉并不合乎情理的情况下,作为教师也要听下去,待情绪的风雨过后再与之细作理论。

转移,当学生遭遇冲突或挫折时,教师指导他们分散注意力,不让他们沉浸在引起冲突或挫折的情境中,尽快让他们去摆脱这种情境,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

移情,当学生和别人发生矛盾,产生不满、敌对、嫉妒等强烈情绪时,教师不妨让他们调换一下角色,来个心理换位,想一想假如我是对方该怎么办,就容易理解对方的做法,从而改变学生原有的看法,减轻消极情绪。

3、完善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常表现出自我中心的倾向,或自卑、孤僻、胆怯等行为特点,他们缺乏帮助、关心、抚慰、同情等亲社会,在群体交往过程中容易被同伴忽视。因此,教师应该教会他们正确处理好伙伴关系,学会交往、学会关心、学会帮助,做一个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