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消费法论文范文

消费法论文范文

消费法论文

消费法论文范文第1篇

(一)以公平自愿原则作为认定消费行为效力的基本依据《新消法》将公平自愿交易作为认定买卖契约行为有效性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公平是自愿的前提,而自愿是真实意思表示的基础,违背当事人意愿而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属于法定可撤销情形。因此消费行为最终在法律上效力如何,还要看公平、自愿原则是否得到遵守。消费关系中的公平既是对消费者自由、公平缔约权利的保护,也是对销售者、生产者以及市场公平交易秩序的维护,法律尽力促使私人契约自由和维护公序良俗之间得到平衡。一方面,法律要维护普通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另一方面,要照顾到一些特殊消费者的情况,避免因为介入太深、管制过严而影响市场运行的效率。这时候,法律需要就双方利益的妥协与平衡作出一些例外规定。如《新消法》第23条对包装污染、商品部分破损、保质期即将过期等有小微瑕疵的商品,基于特定原因而认定此种消费行为的效力。同样,对网购等新兴消费业态的规制,《新消法》也充分体现了公平自愿的原则。又如消费者因商家承诺而享有的一定期限内无理由退换货的权利,本属于例外情形。但网购等非现场消费业态不同于传统的现场交易,在这种非现场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可能未得到充分实现,法律基于此种考虑而对消费者作出特别保护,将7日内无理由退换货作为一项普遍规定加以保护。在这种情形下,知情权和公平原则发生一定的冲突,为实现二者的平衡,法律需要进一步作出例外规定。对消费者定做的商品、鲜活易腐的商品、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等,由于退货后无法继续销售,或者当商品是否已经被复制、被消费等难以判定时,如果简单地认定这些契约行为是可撤销的,就可能对销售者的权益造成侵害。为体现公平自愿原则,维护交易秩序的稳定,法律保护了销售者的权益,即规定不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此外,对格式条款的规制也体现了公平自愿原则。

(二)以权利救济原则作为维护消费秩序的重要保障按照现代私人契约自由、平等、守信、救济的精神,缔约双方在知情的基础上,坚守公平、自愿原则而缔约,公权力不得随意干涉。但如果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无法在受到侵害后获得救济,那么这项权利就是不完整的权利,基于此项权利而缔造的契约,其有效性在理论上缺乏必要基础,因此法律需要在缔约一方主体权益受到损害时介入,以对失衡的权利义务作出弥补纠正。《新消法》从结构安排上和具体的内容规定上,均体现了这样的法律精神。从《新消法》的规定看,这种介入在两种情形下发生。一是消费一方权利受到侵害,而对直接主体的法律规制。如《新消法》遵循“有权利必有救济”原则,在“总则”和“消费者权利”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并通过设定“经营者的义务”,从反面保障消费者权利的实现。如果前述权利和义务无法实现时,法律通过明确政府对保护消费者权利的职责,厘清消费者与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保有责任一方承担义务。二是消费一方权利受到侵害,因客观原因受害方无法直接实现自身权利时,基于实质公平原则对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规制。如《新消法》第43条关于消费者在特定情况下对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以及对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的权利。然而从现实情况看,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时有发生,但履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职能机构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这给消费者维权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综上所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需要三项原则相互协调,并行推进,共同发挥作用,任何一项制度的不完备或者执行不力,都会影响到法律目标的实现。

二、《新消法》对消费行为的保护仍有不足之处

与过去相比,2014年修订的《新消法》在法律对社会的适应性、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等方面都进行了完善,这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法律执行的实际情况看,《新消法》仍存在不少制度“缺陷”。总体上表现为三个方面:1.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不细,消费者单个主体维权成本较高。公益诉讼的相关主体责任并未细化,消费者权益最终能否得到保障的不确定性很大。目前,社会影响巨大、涉及群众面广、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的侵权案件,一般会有相关的司法机关介入,案件会得到较好的、及时的解决。但是,许多数额较小、涉及面少、不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的案件处理相对不是十分理想。2.社会消费环境仍需完善,价格不公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在许多监管不到的交易市场,商家并不能主动自觉地公开商品的价格,宰客、欺客、蒙骗消费者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旅游景点和垄断性商品的消费上,这些现象普遍存在。3.社会诚信环境尚未营造起来,销售者对违约、失信的责任意识相对较差。一些销售商在侵权案件发生后,不是及时去处理并改正,而是消极应对,有的甚至有错不改,继续之前的违约、违法行为。

三、进一步完善《新消法》立法的建议

消费法论文范文第2篇

(一)非法学专业“法学必修课”教育目标定位偏差1986年,中国高校开始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后、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2005年两次对高校的“两课”进行改革,将原来的《法律基础》课程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合并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所有高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因此,里面所涉的“法律基础”部分也就是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学必修课”。从静态的课程内容设置到动态的教学实践,“法学必修课”都表现出其教育目标的定位偏差,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目标的层次错位。将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编为一门课程,“这种教育首先是应对国家政治的需要”[5],与此前的《法律基础》课程相比,其涉及法律的内容明显减少,而且位置靠后,2009年修订版的编排体系中“法律基础”内容被安排在最后两章,即只有第七、八两章涉及到浅显的法律知识。最新的2013年修订版国家统编教材安排在第五、六两章,并且第六章完全是政治色彩浓于法律知识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此种设置明显是将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将法治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组成部分,纳入到德育教育的范畴,法治教育服务于道德教育,使得法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发生了层次错位,“道德规范内化的高层次目标取代了法律规范外化的低层次目标”[6],法学教育的独立性淹没在道德教育的一般性之中。第二,对非法学专业法学教育目标的内涵定位偏差。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律部分,其教学目标应以法律的认知教育为主。“法律认知是指社会主体对社会法律文化、法律规范制度、法律现象本质的一种整体上的感受和知觉。”[7]也就是说,认知的对象绝不仅仅是对法律条文与法律概念的简单解释与识记,而是一个包含法律文化、法律规范、法律现象与本质的一个复杂的、具有内在结构和规律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但在现实中,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实践中很少有法学专业的老师)多数将法律的认知教育停留在“知法”这一最浅层次上,并没有真正从整体上把握法律认知教育这一教学目标的内涵。这必然忽视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对法律本质的理解以及法律意识的培养,忽视对学生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更完不成从法律认知到法律践行的转变,难以养成法律行为习惯。

(二)针对非法学专业的“普法教育”流于形式高校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进行的所谓“普法教育”,主要是在校级公选课平台开出的法律课程公选课以及在校园内部进行的其他形式的法治宣传。校级公选课是在文理科之间互选的一种课程学习模式,采用大课的授课方式,上课学生少则100余人,多则200来人。基于高校教师工作量的计算与选课人数密切相关,开设公选课在高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中可谓备受青睐,但就笔者看来其实际效果可谓甚微,使得通过公选课形式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教育完全流于形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授课教师与选课学生态度不端。多数公选课教师的主要目的在于教学工作量,而多数学生的选课目的在于拿到选修课的学分。由此上课教师并不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有人上课即可,选课的学生也并不关注能学到什么知识,拿到学分就行。这种教师与学生双双“混迹”的现实,对整个公选课制度的破坏都是毁灭性的。第二,学校对公选课的监控机制过于弱化,对教师和学生均无法形成最基本的实质性约束。公选课程一般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基本上没有存在实质的监控,授课老师各行其道,授课水平参差不齐,授课老师也很少用有效的手段控制教学,最终使得公选课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成为学生偷懒与钻教育制度漏洞的罅隙。当然,也导致少数确实希望通过公选课学习到相应知识的学生对公选课制度颇有微词。除法学类公选课外,其他形式的普法教育也很难对非法学专业产生效果。比如每年的12•4普法宣传,基本上都是由法学专业的学生走出校门针对社会大众进行,很少有在校园内部针对非法学专业学生开展的,而且这种“拉条幅、喊口号”形式的所谓普法,本身也难以起到普法的真正效用。再者就是高校的“法律文化节”。就笔者的理解,高校的“法律文化节”应该定位于由法律院系组织,针对本校非法学专业学生的一种生动有效的普法教育。但就笔者所在学校来看,历届“法律文化节”都是邀请一到两位校外的专家,针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做一场专业报告,受众仍然是法学专业的学生,除此之外就是在法学院门口扯一条幅,放一版面,再无其他内容,也是形式大于实质。

(三)非法学专业“专业法学”课程教学效果欠佳随着立法的不断完善,“法律的作用也早已深入到经济管理、知识产权、信息、建筑、能源、生化等多个领域。实践证明,越是市场经济中的新兴行业,越是需要专门化甚至‘高、精、尖’的法律人才。”[5]因此,高校非法学专业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专业设置指导文件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安排了相应的法学课程。①但这些针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法学”课程,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造成该种现状的原因,大致有以下情况:第一,多数非法学专业的“专业法学”课程在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安排中是作为限选课或者任选课列出来的,由于师资等原因,部分该类课程甚至在整个培养方案的适用周期中从来就没有被“选中”过,只是静态地停留在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安排表而已。第二,由于缺乏对非法学专业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入研究与分析,该类课程缺乏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基本上是由授课教师自由把握,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上,不能将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缺乏对非法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很难真正起到培养法学素质与实务能力的效果。第三,由于师资有限,非法学专业的“专业法学”课程通常由法律院系的老师担任,授课老师往往凭借其职业化的教学习惯,很少考虑到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与法学专业的学生对某门专业法学课程的不同需求,不能按照“区分教育”的目标施教,缺乏法学一般理论基础的非法学专业学生往往感觉无所适从,而想更深入地学习又不得其门,最终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非法学专业的“专业法学”课程也更容易沦为学校法学教育的鸡肋。实践中个别工科专业在培养方案中取消以往所设置的该类“专业法学”课程,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事实。正是由于上述多种原因,高校针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学教育难以起到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的应有作用,甚至没有对非法学专业学生构建起最低层次的行为底线与心理防线。对于走上社会后,“技术型人才‘吃法律亏’或违法担责甚至锒铛入狱的现实,高校法学教育的先期缺位难辞其咎。”

二、完善高校非法学专业法学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凸显非法学专业法学教育的独立性法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法从物质基础所决定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但法一旦产生,就获得了其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法的独立性表现在其内在属性与运行规律方面,它是由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制度组成相应部门法,以其确定性规范普遍地规制社会生活。法律虽然与道德有着天然的关系,但法律与道德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体系。法律虽然也受到道德的指引并反映合理的道德诉求,但法律一旦建立,就与道德规则相分离并不受道德规则的干涉。道德强调通过舆论的评价规制个体的内心,而法律强调通过统治阶级的强制力量规制个体的外部行为。法律的功能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是道德功能所不能取代的。法的相对性要求法学教育要相对独立于道德教育。法律仅仅是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道德教育的目标位阶要远远高于法律的目标位阶,法律教育也有其相对独立的认知基础与路径选择,应当遵循法律教育从认知到情感、从意志到行为的递进过程这一教育规律。所以,应当把法学教育从对道德教育的依附性中独立出来,在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行为普遍弱化的情况下,更应该凸显法律的规范作用。[6]因此,从长远来看,目前对大学生,特别是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学教育应当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单列出来,并充实法律教育的内容与分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与普及法律知识。

(二)强化非法学专业法学普及教育的实效性正如前文所述,高校内部针对非法学专业的法学普及教育主要是公选课平台所开出的法学公共课。为了非法学专业学生能真正在法学公选课上获取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并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与法律情感,最终影响自己的行为习惯,必须要增强法学公选课的教学实效性。具体而言,首先要对开课老师的资质有所要求。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资历老、职称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评价好的老师,因感觉公选课缺乏师生的顺畅交流及思想的碰撞与共鸣,而不愿开设公选课,热衷于开设公选课的又往往是一些连小班专业课的课堂教学都不能很好控制的年轻老师。因此高校应该对开设公选课的教师在职称及教学能力上有一个宏观的控制,鼓励教授、副教授及教学效果评价好的教师多开公选课,禁止助教开设公选课程,严格控制讲师开设公选课。其次,教务管理要加强对公选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整体设计的审查,实行层级责任制。一旦某一公选课教学效果反映差,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出现问题,不仅授课教师自己要负责,最初审批同意开出该课程的教研室主任、院系主管领导都应当承担相应的监督过失责任,而不能仅仅在课程开设审批环节流程性地签上同意的字样和自己的名字。最后,要加强对公选课的监管。不能因为公选课在周末及晚上开课而放任自流,应当设有专人查纠公选课的教学秩序,坚决杜绝随意调课、空课及无故顺延,对于到课率过低的公选课及时通知授课教师采取相应措施,并在下一个教学周期限制、禁止其再开设公选课程或者禁止其开设同样的公选课程。对于无缘由不到课累积到一定数量的学生,要严格按照教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取消其资格,不能无原则地给予这些学生学分或者给予人情学分。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师开设公选课的不良态度以及学生选择公选课的不良动机给予矫正,才能保证开出的公选课取得应有的实效。

(三)改进非法学专业“专业法学”课程的教育措施首先,非法学专业的“专业法学”课程设置,要充分考察专业课与法学课的关系,根据专业课程与法学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安排教学计划,进行学时与学分的分配。在专业法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应突出其应用性特征,同时,鉴于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学基础理论的欠缺,在对其进行专业法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基本的法学理论基本原则贯穿于应用法学的教学之中。其次,要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并加强非法学教师与法学教师的沟通与协作。因为非法学专业的专业法学课程实际上有很多的行业规范,大多是专业技能与法律法规的综合体,因此其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兼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精深的法律背景。这就要求法学授课教师在法律知识之外也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鉴于非法学专业的法学教师大多来自法学院系,与学生所在院系的专业课老师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创造法学专业与非法学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机会,使专业法学课程与非法学专业课程相衔接,避免二者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与进度上相互脱节。[9]最后,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两种错误的认识:一是专业法学课程只能进行传统的讲授;二是专业法学教学就是对于具体法条内容的解释。相反,在对法学专业学生教学时所采用的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诊所教育等教学方法同样适用于非法学专业的“专业法学”课程教学,除了解释具体的法条外,同样也应该将相应的立法背景、相应的社会热点问题等作为教学的内容。

消费法论文范文第3篇

1.工资性收入的增加给农民增收提供了支撑就农村居民而言,其工资性收入主要包括居民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收入、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收入、常住人口外出从业得到收入三部分。近几年来,焦作市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持续增长,成为拉动全市农民家庭期内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焦作市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1292.9万元,比2008年增加468.5万元,同比增长56.8%。

2.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家庭经营现金收入是焦作市农民家庭期内现金收入的又一主要来源。2013年焦作市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为1255.3万元,占期内现金收入总额的46.1%,与2008年相比净增123.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现金收入分别为781.8万元、100.7万元、372.8万元,与2008年相比分别增加17万元、11.5万元、95万元。

3.惠农政策的落实让农民直接受益近年来,国家惠农政策持续出台,2000年开始进行农村改革,用了六年时间取消了农业四税;2004年国家建立对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补贴;2006年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2007年在全国普遍建立起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8年全部免除了学杂费,修订新的义务教育法;2009年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13年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一系列政策的落实,让农民切切实实地得到了实惠。

二、制约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

在焦作市农村消费品市场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依然存在诸多因素制约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增长。

1.农民的消费习惯落后,制约着农村市场的增长一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在对待消费的态度上一贯是消费不足,节俭有余,几千年以来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消费意识在一部分农民当中根深蒂固,不少农民家庭,收入不低,住房也很漂亮,但是家里的家具十分简陋,家用电器档次低、数量少,原有的老家俱、老式电视机、单缸洗衣机等如果未坏,就舍不得淘汰,也没有更新的愿望,整体消费意识不强。二是少数农民受传统封建意识和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了一定收入后不是用于正常的生活消费,而是大搞封建迷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不堪重负,使有限的购买力使用在正常的消费之外。三是大部分农民的信贷意识淡薄,对超前消费持谨慎保守的态度,对车房及大件物品的购买,一般都是通过多年积攒,根本不愿意信贷消费,这些主观因素的存在也是导致焦作市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缓慢的又一因素。

2.农村消费品市场上商品供给结构不合理,销售服务不健全,影响了农民的消费受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消费习惯和消费环境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商品的质量、性能与价格都有特定的要求。多年以来,许多商家企业对农村市场重视不够,把精力放在自己比较熟悉而又比较容易操作的城市市场上,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均以城市为重点,忽视了农民的消费需求,往往以农民在消费时间上具有相对的滞后性为由,简单地将城市滞后商品、档次低商品推向农村市场,致使当前农村市场商品供应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城市卖不掉的高价商品进入农村市场,农民买不起也用不着;二是低档劣质商品进入农村市场,农民看不上。因而农民很难买到价格合理、功能实用,适用农村消费环境的商品,这就影响了农民正常的消费。同时一些商家企业面对农村市场没有树立整体产品概念。从目前企业商家的广告和产品会可以看出,他们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城市,很少考虑到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很少开展对农村的售前、售中和售后一条龙服务的研究,很少进行商品知识宣传、送货上门、免费安装、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当前农村市场销售服务链脱节,或者是只销售不服务,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消费和农村消费品市场规模的扩大。

3.农村消费市场的法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农村市场的发展近几年来,焦作市农村消费品市场虽然得到了发展,但由于政府对市场的重视不够,农村消费品市场秩序相对混乱。当前,焦作市的大多农贸市场上仍存在假货、伪劣产品,而那些农贸市场的管理者,只知道收取管理费用,对产品的质量、价格监督很少,致使农村消费品市场的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坑农、骗农的交易经常发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使消费者对这种市场出售的商品有恐惧感。农村消费品市场法制、机制的不健全阻碍了农村市场的发展。

4.农村消费品市场的配置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高,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由于城市整体规划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在农村工作中重生产、轻流通,农村市场建设的投入不足,导致商业网点布局不够合理,大型商场过于集中在城市中心,而农村流通网络建设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表现为市场规模小,销售网点少。目前超市、连锁分店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农村才刚刚起步,有的还是空白。农村市场投资主体十分有限,个体私营企业一统天下,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的产品少,售后服务差;运输、维修等服务环节尚不健全,在客观上严重制约了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造成一些消费品在普通农户中无法迅速普及。二是农村公共投入不足。2013年,焦作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408.24亿元,其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78.1亿元,仅占其总量的12.65%。也就是说,占焦作市72.2%人口的农村,只得到了全市12.65%的固定资产投入。目前,水、电等资源的短缺和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电费偏高使部分农村居民对大件商品即使买得起也用不起,而自来水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还很低,这就影响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延缓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进程。

三、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意义

农村消费品市场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焦作市城乡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条件。积极稳妥地开拓焦作市农村消费品市场,是一个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问题。

1.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是提高焦作市消费品市场整体水平的关键农村市场作为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中介,其规模或容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城乡商品流通规模。目前,焦作市有72.2%的人口在农村,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同时也蕴含着一个广阔的消费市场,它的开拓对于搞活整个消费品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近几年来,随着焦作市各项富民、惠民政策的落实,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13年焦作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1367元,是2008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2013年焦作市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6%。由此可见,焦作市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如何把巨大的潜在需求变成有效需求,把农村市场做大做活,对全市消费品市场的繁荣稳定意义很大。

2.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当前焦作市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第一产业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要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有新的进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际上就是社会资源在农村更广阔的范围内的重新组合。因此,只有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尽快建成发达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中起导向作用。

3.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有利于带动诸多产业的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它的发展与众多产业发展相联系。首先,从农村市场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来看,随着农业生产逐步向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农村市场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据统计,近几年,焦作市机动三轮车、大中型农机具、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等的销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此外,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加。其次,从目前焦作市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限上单位的分布情况看,焦作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企业在农村的分布不足十分之一。农村消费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拓展潜力。对于将要在农村筹建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来说,充分重视农村这个潜在的巨大市场,结合自身实力,对农村市场进行准确的市场细分,选准目标市场,将获得全新发展。

4.开拓农村市场有利于安置城镇待岗职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目前,焦作市城镇有不少待岗职工,农村也有许多剩余劳动力,如果有针对性地引导这部分富余人员进入农村市场的流通、生产、服务等众多领域和环节,不但有利于生产力要素的合理配置,更有利于农村市场的开拓和整个农村经济的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讲,开拓农村市场对于容纳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不可低估。

四、促进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1.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村购买力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扭转“人口主体尚未成为消费主体”的不利局面,关键是提高农民家庭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只有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扩大农民消费,带动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扩大。因此,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调整农产品结构,改革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等方式组织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延长农业生产链,使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使农民从产品储存、加工、流通、销售环节中获得更多利益。

2.进一步加快农村市场建设,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一是继续推进乡村市场工程建设,引导大中型流通企业、连锁公司将经营地域向农村地区延伸,完善面向农村的流通和售后服务网络,改善农村市场购物环境,促进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二是要继续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大规模进入农村居民家庭创造条件。三是加强产品宣传和信息反馈,搞好售后服务,让农民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实惠,有效保护和激发农民的消费热情。

3.加强市场监管,引导农民改变消费理念针对农村消费品市场上的“坑农”、“骗农”及管理者的不作为等违反消费市场秩序的不法行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互相协调、联手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整治力度,使次级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不能进入农村市场,严厉打击“欺农霸市”者,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另外,要积极引导农民改变消费理念,发展信贷消费。目前,由于农村居民长期受“有多少钱,干多大事”的观念的束缚,不愿借钱消费。农村信用部门要加大信贷知识宣传力度,针对农民的实际需要,增加贷款种类,并对农户的消费贷款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积极引导农民改变消费理念,刺激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消费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消费法论文范文第4篇

1.1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导致消费能力弱我国人口众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而农村的消费仅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由此可知,只有提高人口众多的农村人口的消费水平,才能使我国整体的消费水平得以提升。

1.2消费品供给结构调整缓慢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从过去的满足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需求向着今天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人们渐渐地更加关注于居住、出行、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消费结构的升级必然影响到居民的支出结构。

1.3现存的消费政策和环境不完善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住房、轿车、信息、旅游、教育、医疗服务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然而这些方面的消费环境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政策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消费的增长。

2刺激消费需求的对策

2.1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壮大保险产业当前,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处于不合理的状态,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人们对社会保障的信任感,使经济周期性波动减少,发展保险行业,提高未来收入的预期,稳定职工调整到正常合理的收入与消费心态,促进消费倾向的提升,延缓储蓄倾向的上升。

2.2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层阶级

2.2.1积极提高各行各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使收入差距调整得更加合理。兼顾效率与公平,拉动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倾向。推动服务行业的发展,减少社会失业人口,保持收入的相对稳定,使中等收入群体得以扩大。

2.2.2大中等收入群体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加强这部分群体的税收管理。充分发挥税收制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依据“限高,促中,提低”的原理进行调控。加强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税法完善和征缴工作,通过征收遗产税,改善收入过高的现象。

2.2.3推动市场的有序发展,鼓励人才和劳动力的公平竞争,积极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避免平均主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使收入分配关系得以规范,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进行初次分配时,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经济规律,防止人为因素以及各种行政、计划手段的干涉。进行再分配时,则应该增加力度对初次分配进行调节。

2.3确保农民增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2.3.1当前,农民收入呈现收入增幅下滑的趋势,为此,应建立长效机制以增加农民收入。采取利民措施,如取消农业税。还要使农民获得稳定的收入,提高粮食收购的价格,农民收入稳定了,自然种粮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形成良性循环,带动农村消费市场蓬勃发展。

2.3.2采取转移支付体系的方式使农民消费负担得以减轻,推动城乡的稳步健康发展,构建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

2.3.3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或非务农时段的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推动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

2.4改善消费结构断层,实现消费结构升级目前,我国消费市场结构出现了断层现象,且表现较为突出。以住宅、购车、旅游等为重点的新的消费热点还没有形成规模,而旧的消费热点却已经渐渐退出舞台。解决消费断层问题,克服疲软现象,是当前工作的要务。政府应在金融体制、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扶持,实现消费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消费领域的拓宽和消费档次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升华,非商品性消费在总的消费支出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人们的消费热点向着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体育等方向发展和拓展。消费档次的提高表现在人们购买能力的提高,从过去的“万元级”向“十万元级”过渡,如住房与汽车。然而,高消费能力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因此,需要应采取各项政策,使居民收入得到提高,使其消费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层次,促进新消费热点的形成,完成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

2.5完善消费信贷政策,发展信用型消费过去的量入为出的消费模式,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为了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低消费的观念,应建立和完善消费信贷政策,积极发展信用型消费。使消费信贷的贷款消费对象和范围得以增加,推进个人信用制度的实行,积极开展消费信贷,鼓励收入稳定的消费者进行提前消费。发展和完善消费信贷政策时,要注重人性化和个性化,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信贷需求,进而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

3结束语

消费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以国际上关于传播媒介和人种学关系的论文为对象,通过对作者属地分布、涉及区域、发表时间、相关媒介和主题域状况等具体数据分析,概括出传播人种学近年来的研究动向和热点,以及我国传播研究在这一方面的进展和前景。[关键词]传播人种学;媒介;方法论;统计Abstract:Wechoosetheinternationalsignifyarticlesontherelationbetweenmassmediaandethnographyastheobjectfile,andthenanalyzethedataconcretelyaboutthedistributingoftheauthors’workingplaces,theareas,thedates,themediainvolvedandthesubjectfields,etc.Wegeneralizethestudypulseandhotspotrecently,andtheadvanceandtheforegroundofourcommunicationresearchinthisfield.Keywords:CommunicationEthnography;Media;Methodology;Statistics作为人类学研究的一部分,人种学研究逐渐突破原有的格局,将视角延伸到包括发达国家社会的许多领域。本文即是对人种学与传播媒介交叉的国际研究作分类分析,以反映该理路的研究状况。其基本理论前提是,采用人种志的方法论,将传播媒介研究纳入对特定群体的观照中,大到狭义的人种、小至某个具有相似特征的群体,从而获得传播理论新的视野和路径。本文主要以ProQuestAcademicResearchLibrary(ARL)和EBSCOhost两个国际英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在PROQUEST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theethnographyofmedia”;在EBSO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media”、“ethnography”,两词用“或”逻辑连接,共搜索到从1990年到2005年7月关于传播媒介和人种学关系的学术论文105篇(排除重合部分),并从中选取87篇以传播人种学为主题的论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按照作者属地分布、涉及区域、发表时间、相关媒介和主题域等分类,对这些论文进行分析,概括出近年来国际传播人种学的研究动向和热点。

一、基本分类分析1.论文作者属地和涉及区域就论文作者单位所属国家而言,美英两国处于垄断地位,美国占57篇,英国占14篇。从本文选取87篇论文所涉及的区域来看,有16篇以发展中国家为社会背景,占总量的18%,以美英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成为传播人种学的主要研究背景。在描述发展中国家社会文化的16篇论文中,关于印度的研究表现了突出的连续性和活跃性,共有7篇;此外,关于玻利维亚的有2篇,关于其他国家的均为1篇,包括中国在内。这与人种学以非发达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表明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结合的研究路向,已经将反观自身社会文化作为核心。同时,表现出与人类学研究的总体格局的一致性:在经历了对未开发的社会群落,对印度、中国、埃及等古文明国家社会,以及对发达国家自身社会研究三个阶段后,人类学者更多地运用主位视角,将研究目光到自身的社会文化中。传播人种学研究则以青出于蓝的态势,成为其中的一个亮点。面对政治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传媒通讯的发展,媒介研究者借鉴人种志的方法论,通过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关注,展现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由于发达国家学者研究视野的转向,以及发展中国家研究力量和水平的限制,国际传播人种学研究对于非发达社会的关注逐渐趋缓。在承继人类学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关于印度的研究者经常在后殖民主义的架构下,与媒介研究结合,广泛探究社会文化中的特殊群体问题。相比之下,关于中国的研究,却没能持续人类学研究第二阶段的活跃性,表现出明显的断裂。在目标论文中,只有R.A.Litzinger的GovernmentfromBelow:TheState,thePopular,andtheIllusionofAutonomy是关于中国的[1]。通过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引擎,搜索到关于传播媒介与人种学关系的论文,只有日本东海大学研究生院顾宁的《人种学研究与数字化媒体》一篇[2]。2.发表时间分布从的时间来看,两个数据库搜索到的目标论文最早时间均为1990年。从1990年到2000年,共有35篇;从2001年到2005年7月,共有52篇。如图所示:在1990年到1998年期间,传播人种学论文每年都不超过4篇。从1999年起,数量开始呈螺旋状攀升,2001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别达到11篇、13篇和19篇,占总量的50%。从时间分布来看,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结合的国际研究大致在1990年代早期出现,并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到1998年是兴起期,1999年至今为发展期,近两年呈现逐渐升温的趋势。这表明,自20世纪末以来,传播媒介研究与人种学结合的学术理路成为研究的一个活跃地带,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人种学视角,分析传媒影响,拓展传播理论。3.涉及媒介类型从论文所涉及的媒介类型来看,专门研究报纸、杂志和广播等三大传统媒体的论文占6篇,计算机和互联网占7篇,电视占8篇,新媒介占9篇,其他57篇均为泛指的大众媒介。从上述媒介构成特征来看,传播人种学不再把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作为研究的重点,更多地把兴趣转移到因互联网、数字技术和卫星传输技术促成巨大变化的媒介上面。电视作为大众传媒霸主,仍然对社会起着重要影响。电视受众、商业形象和政治形象问题,仍然是人种学方法论比较便利而实用的切入点。顺应新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媒介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潮流。传媒全球化及本土化、网络平权等话题,都适宜大众媒介与人种学的交叉研究。然而,更多的研究还是将特定群体放置于宽泛的大众传媒影响中,以混合媒介环境来探讨受众及政治、经济或文化问题。由此可见,传媒与人种学的结合仍处于拓展阶段,在专业化、精细化、程式化方面尚待继续开掘。

二、主题域分析从论文所涉及的主题来看,我们将这些论文分为一般理论、政治、经济、社会和媒介自身五个方面。其中,为了突出全球化问题,又将政治分为民主政治和民族主义两个部分;按照性别、青少年、种族和特殊“族群”等出现较为频繁的问题,把社会部分进一步细分;为了突出大众传媒在传播人种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把媒介报道和赛博空间专门列出。1.一般理论研究从多种视角探讨传播人种学理论的论文有18篇,在各种类型研究中占最多。其中有以具体事物切入主题研究的,例如,从声音、建筑设计、交际舞、车间、超媒体等生活中熟知的东西,推衍出传播媒介的人种学理论;也有运用语言学理论,从文本危机、符号交互、人种身份、他者叙述等阐发出新的理论观点;更多的是从泛化受众研究,演绎出传播理论在人种学方面的理论空间和学术价值。2.政治问题(1)全球化、本土化与民族主义民族主义话题一直是传播研究的重要场域。自20世纪末期以来,媒介全球化趋势促使霸权主义和民族主义向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叙事策略的转变。侵略与抵抗在全球化语境中,生发出更为潜在、深沉、焦灼和无奈的隐忧。在所涉及的14篇论文中,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占8篇,而且集中出现在2000年以后。由此可见,该话题是传播人种学一个方兴未艾的热点。TomBoellstorff在《配音文化:印尼男女同性恋的主观性和人种学在已经全球化的世界》一文中,以印尼主流大众媒介(而非西方同性恋媒介)对男女同性恋的看法为切入点,分析外国电视使用印尼语言配音,从而通过“配音”文化现象分析、批判全球化进程。[3](2)民主、政治在民主、政治话题上,共有8篇论文涉及到了6个国家和地区。关于中国的那篇论文主要论述了城市流行文化与社会政治问题;关于埃及的,是一本《国家的戏剧:埃及电视政治学》的书评,评论者的文章题目为《媒介人种学》[4];哥伦比亚大学的Short,JohnPhillip将时间推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探讨图书馆对德国工人阶级和帝制的影响[5];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研究者通过对印度小城镇的官僚腐败,提出了“政府人种学”(ethnographyofthestate)的概念。作为媒体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民主和政治问题始终是媒介研究的一个有效角度,尤其是中国问题,更容易得到国际学术刊物的青睐。3.消费对于消费问题的专题研究有7篇论文,涉及到MTV网络、体育商业、音乐侵权等领域。在由大众传媒助推的消费主义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代,消费类型、消费群体与大众传媒、广告的关系应该是与人种学相交叉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MacAloon,JohnJ.在《奥林匹克运动比较研究中的人种学要求》一文中,将大众消费、体育商业、大众媒介与人种建立联系,从而获得一种人种文化的方法论。[6]然而,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不足总量的8%,是传播人种学一个有挖掘前景的方向。4.社会问题(1)种族主义在多元社会中,种族主义经常是学术研究的活跃地带,而且是比较易于运用人种学方法论把握和操作的领域。以美国和英国社会文化为背景的研究占主导地位:在9篇论文中,美国社会占6篇,主要讨论了白人、非裔美国人、墨裔女孩与媒介环境、媒介形象等问题;英国社会占3篇,探讨了移民与国际安全、足球流氓和孟加拉人暴力等问题。其实,中国社会的新疆人、河南人、浙江人、东北人等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群体,及其在传媒覆盖下的形象问题都可以成为传播人种学有价值的话题;作为一个逐渐融入全球化轨道的社会,中国人与外国群体的关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这些问题,都为我们实现该领域研究的突破,提供了“田野”素材。(2)性别作为分析媒介作用的有效方法论,女权主义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关于性别的传播人种学论文有12篇,而且扩展到同性恋、人妖、男性与拳击等方面。关于印度社会问题的研究,在这一领域具有较突出的实力,有3篇文章将女权与后殖民语境相结合,有1篇探讨了印度人妖在美国主流媒体中的形象问题。由于女性和同性恋群体在社会中的普遍意义以及女权主义的理论支撑,性别问题也成为传播媒介与人种学对接的一个窗口。(3)青少年影响在媒介研究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青少年影响方面,人种学方法论无疑能够起到显著作用。有8篇论文分别从以下方面论述了对青少年的意义:计算机使用、幽默剧、流行音乐等媒体影响,性、艾滋病和人际关系在传媒作用下的影响等等。Milkie,MelissaA在《大众媒介和青少年群体的性》中,通过一群在学校中自然形成的朋友群体以及基于大众传媒内容而形成的集体性性观念,探讨一种关于青少年群体受媒介影响的人种学方法论。[7]同样,这些论文的数量也没有准确反映传播人种学在该问题方面的应有状况,属于有挖掘潜力的领域。(4)特殊“族群”这里所指的“族群”,是主体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相似性,从而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普遍问题。由于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的交叉地带属于特殊群体,在探讨这些问题时,该方法论彰显出优势和活力。9篇论文分别从厌食、吸烟、感伤癖、新兵、特殊犯罪等角度进行论述,使叙事新颖而又别开生面,为写作论文出奇制胜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传播人种学的学科建设开拓了新的领域。DeSantis,AllanD.在《一群无所事事白家伙的闲聊》一文中,通过媒介对吸烟者的影响,分析男子的社会群体活动过程,并得出关于交往和传播的理论假设。[8]5、媒介自身(1)媒介报道在这些论文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传播人种学对于媒介报道者自身进行观照,从逆向视角获取媒介的群体意义。这些论文涉及到挪威的广播报道、玻利维亚的民众新闻、美国的西班牙语传媒报道和肯尼迪暗杀报道等,将报道者作为一个群体,为传播人种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切入角度。(2)虚拟空间我们把赛博空间研究专门列出,主要考虑了互联网在人类现实与虚幻环境的构建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和潜在能量,以及人种学家由此对于“田野”范畴的扩展――互联网已经将传统意义的“田野”调查延伸到网络的海量信息数据库。虽然只有6篇论文对在线服务、赛博咖啡馆、虚拟社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互联网所构筑的虚拟空间,将对传播人种学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发表刊物在目标论文中,被SSCI收录的共有9种刊物24篇(占总量27%);关于传播媒介研究的刊物共17种,涉及论文30篇(占总量34%),其中被SSCI收录的期刊分别有5种9篇;关于人类学/人种学研究的共6种,涉及论文19篇(占总量22%),其中被SSCI收录的分别有4种15篇。被SSCI收录的目标刊物如下所示,括号内为发表篇数:关于人类学/人种学的刊物:ANTHROPOLOGICALQUARTERLY(3),AMERICANETHNOLOGIST(4),ANNUALREVIEWOFANTHROPOLOGY(3),JOURNALOFCONTEMPORARYETHNOGRAPHY(5)。关于传播媒介研究的刊物:NEWMEDIA&SOCIETY(4),JOURNAOFCOMMUNICATION(4),SOCIALSCIENCECOMPUTERREVIEW(1),CRITICALSTUDIESINMEDIACOMMUNICATION(1),COMMUNICATIONTHEORY(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传播人种学的国际在传播媒介研究刊物上的较多,占1/3,而且刊物很多;发表在人类学/人种学研究刊物上的占1/5左右。所有87论文中,有超过1/3被SSCI收录,而且在人类学/人种学研究刊物上发表的有80%被收录。

四、结论1.国际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结合的研究出现在1990年代初期,到20世纪末后逐渐升温,近年来成为媒介研究的活跃地带。2.无论从作者属地和所涉及的地域来看,美英两国都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的人种学研究不再是传播人种学的焦点,对印度社会的论述保持着连续性,对中国社会的研究相对薄弱,并表现出明显的断裂性。3.宽泛的大众传媒是研究的核心,新媒介研究比较活跃,而对传统媒介的研究相对冷淡,表明传播人种学仍处于学术研究的边缘地带。4.主题域方面,一般理论、全球化/本土化和性别研究是热点,种族主义、民主/政治和特殊“族群”研究可能是中国问题的突破区域。5.传播人种学论文在国际刊物上的发表阵地很多,而且易于被SSCI收录,尤其是有关人类学/人种学的研究容易被收录。6.在国际传播人种学研究逐渐升温,而中国这一方面研究相当薄弱的情况下,针对国际刊物写作关于中国问题的论文,既具有突破意义,又能够带来现实影响。注释:[1]R.A.Litzinger.GovernmentfromBelow:TheState,thePopular,andtheIllusionofAutonomy.Positions;Spring2001,Vol.9Issue1,p253.[2]顾宁:《人种学研究与数字化媒体》,《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3]TomBoellstorff.Dubbingculture:Indonesiangayandlesbisubjectivitiesandethnographyinanalreadyglobalizedworld.AmericanEthnologist.Arlington:May2003.Vol.30,Iss.2;pg.225.[4]WalterArmbrust.TheEthnographyofMediaAnthropologicalQuarterly.Washington:Fall2004.Vol.77,Iss.4;p.819.[5]Short,JohnPhillip.Everyman''''sColonialLibrary:ImperialismandWorking-ClassReadersinLeipzig,1890–1914.GermanHistory;Oct2003,Vol.21Issue4,p445.[6]MacAloon,JohnJ.TheEthnographicImperativeinComparativeOlympicResearch.SociologyofSportJournal;1992,Vol.9Issue2,p104.[7]Milkie,MelissaA.Socialworldapproachtoculturalstudies:Massmediaandgenderintheadolescentpeergroup.JournalofContemporaryEthnography.ThousandOaks:Oct1994.Vol.23,Iss.3;pg.354.[8]DeSantis,AllanD.ACOUPLEOFWHITEGUYSSITTINGAROUNDTALKING.JournalofContemporaryEthnography;Aug2003,Vol.32Issue4,p432.

消费法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以国际上关于传播媒介和人种学关系的论文为对象,通过对作者属地分布、涉及区域、发表时间、相关媒介和主题域状况等具体数据分析,概括出传播人种学近年来的研究动向和热点,以及我国传播研究在这一方面的进展和前景。[关键词]传播人种学;媒介;方法论;统计Abstract:Wechoosetheinternationalsignifyarticlesontherelationbetweenmassmediaandethnographyastheobjectfile,andthenanalyzethedataconcretelyaboutthedistributingoftheauthors’workingplaces,theareas,thedates,themediainvolvedandthesubjectfields,etc.Wegeneralizethestudypulseandhotspotrecently,andtheadvanceandtheforegroundofourcommunicationresearchinthisfield.Keywords:CommunicationEthnography;Media;Methodology;Statistics作为人类学研究的一部分,人种学研究逐渐突破原有的格局,将视角延伸到包括发达国家社会的许多领域。本文即是对人种学与传播媒介交叉的国际研究作分类分析,以反映该理路的研究状况。其基本理论前提是,采用人种志的方法论,将传播媒介研究纳入对特定群体的观照中,大到狭义的人种、小至某个具有相似特征的群体,从而获得传播理论新的视野和路径。本文主要以ProQuestAcademicResearchLibrary(ARL)和EBSCOhost两个国际英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在PROQUEST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theethnographyofmedia”;在EBSO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media”、“ethnography”,两词用“或”逻辑连接,共搜索到从1990年到2005年7月关于传播媒介和人种学关系的学术论文105篇(排除重合部分),并从中选取87篇以传播人种学为主题的论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按照作者属地分布、涉及区域、发表时间、相关媒介和主题域等分类,对这些论文进行分析,概括出近年来国际传播人种学的研究动向和热点。

一、基本分类分析1.论文作者属地和涉及区域就论文作者单位所属国家而言,美英两国处于垄断地位,美国占57篇,英国占14篇。从本文选取87篇论文所涉及的区域来看,有16篇以发展中国家为社会背景,占总量的18%,以美英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成为传播人种学的主要研究背景。在描述发展中国家社会文化的16篇论文中,关于印度的研究表现了突出的连续性和活跃性,共有7篇;此外,关于玻利维亚的有2篇,关于其他国家的均为1篇,包括中国在内。这与人种学以非发达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表明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结合的研究路向,已经将反观自身社会文化作为核心。同时,表现出与人类学研究的总体格局的一致性:在经历了对未开发的社会群落,对印度、中国、埃及等古文明国家社会,以及对发达国家自身社会研究三个阶段后,人类学者更多地运用主位视角,将研究目光到自身的社会文化中。传播人种学研究则以青出于蓝的态势,成为其中的一个亮点。面对政治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传媒通讯的发展,媒介研究者借鉴人种志的方法论,通过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关注,展现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由于发达国家学者研究视野的转向,以及发展中国家研究力量和水平的限制,国际传播人种学研究对于非发达社会的关注逐渐趋缓。在承继人类学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关于印度的研究者经常在后殖民主义的架构下,与媒介研究结合,广泛探究社会文化中的特殊群体问题。相比之下,关于中国的研究,却没能持续人类学研究第二阶段的活跃性,表现出明显的断裂。在目标论文中,只有R.A.Litzinger的GovernmentfromBelow:TheState,thePopular,andtheIllusionofAutonomy是关于中国的[1]。通过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引擎,搜索到关于传播媒介与人种学关系的论文,只有日本东海大学研究生院顾宁的《人种学研究与数字化媒体》一篇[2]。2.发表时间分布从的时间来看,两个数据库搜索到的目标论文最早时间均为1990年。从1990年到2000年,共有35篇;从2001年到2005年7月,共有52篇。如图所示:在1990年到1998年期间,传播人种学论文每年都不超过4篇。从1999年起,数量开始呈螺旋状攀升,2001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别达到11篇、13篇和19篇,占总量的50%。从时间分布来看,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结合的国际研究大致在1990年代早期出现,并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到1998年是兴起期,1999年至今为发展期,近两年呈现逐渐升温的趋势。这表明,自20世纪末以来,传播媒介研究与人种学结合的学术理路成为研究的一个活跃地带,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人种学视角,分析传媒影响,拓展传播理论。3.涉及媒介类型从论文所涉及的媒介类型来看,专门研究报纸、杂志和广播等三大传统媒体的论文占6篇,计算机和互联网占7篇,电视占8篇,新媒介占9篇,其他57篇均为泛指的大众媒介。从上述媒介构成特征来看,传播人种学不再把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作为研究的重点,更多地把兴趣转移到因互联网、数字技术和卫星传输技术促成巨大变化的媒介上面。电视作为大众传媒霸主,仍然对社会起着重要影响。电视受众、商业形象和政治形象问题,仍然是人种学方法论比较便利而实用的切入点。顺应新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媒介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潮流。传媒全球化及本土化、网络平权等话题,都适宜大众媒介与人种学的交叉研究。然而,更多的研究还是将特定群体放置于宽泛的大众传媒影响中,以混合媒介环境来探讨受众及政治、经济或文化问题。由此可见,传媒与人种学的结合仍处于拓展阶段,在专业化、精细化、程式化方面尚待继续开掘。

二、主题域分析从论文所涉及的主题来看,我们将这些论文分为一般理论、政治、经济、社会和媒介自身五个方面。其中,为了突出全球化问题,又将政治分为民主政治和民族主义两个部分;按照性别、青少年、种族和特殊“族群”等出现较为频繁的问题,把社会部分进一步细分;为了突出大众传媒在传播人种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把媒介报道和赛博空间专门列出。1.一般理论研究从多种视角探讨传播人种学理论的论文有18篇,在各种类型研究中占最多。其中有以具体事物切入主题研究的,例如,从声音、建筑设计、交际舞、车间、超媒体等生活中熟知的东西,推衍出传播媒介的人种学理论;也有运用语言学理论,从文本危机、符号交互、人种身份、他者叙述等阐发出新的理论观点;更多的是从泛化受众研究,演绎出传播理论在人种学方面的理论空间和学术价值。2.政治问题(1)全球化、本土化与民族主义民族主义话题一直是传播研究的重要场域。自20世纪末期以来,媒介全球化趋势促使霸权主义和民族主义向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叙事策略的转变。侵略与抵抗在全球化语境中,生发出更为潜在、深沉、焦灼和无奈的隐忧。在所涉及的14篇论文中,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占8篇,而且集中出现在2000年以后。由此可见,该话题是传播人种学一个方兴未艾的热点。TomBoellstorff在《配音文化:印尼男女同性恋的主观性和人种学在已经全球化的世界》一文中,以印尼主流大众媒介(而非西方同性恋媒介)对男女同性恋的看法为切入点,分析外国电视使用印尼语言配音,从而通过“配音”文化现象分析、批判全球化进程。[3](2)民主、政治在民主、政治话题上,共有8篇论文涉及到了6个国家和地区。关于中国的那篇论文主要论述了城市流行文化与社会政治问题;关于埃及的,是一本《国家的戏剧:埃及电视政治学》的书评,评论者的文章题目为《媒介人种学》[4];哥伦比亚大学的Short,JohnPhillip将时间推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探讨图书馆对德国工人阶级和帝制的影响[5];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研究者通过对印度小城镇的官僚腐败,提出了“政府人种学”(ethnographyofthestate)的概念。作为媒体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民主和政治问题始终是媒介研究的一个有效角度,尤其是中国问题,更容易得到国际学术刊物的青睐。3.消费对于消费问题的专题研究有7篇论文,涉及到MTV网络、体育商业、音乐侵权等领域。在由大众传媒助推的消费主义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代,消费类型、消费群体与大众传媒、广告的关系应该是与人种学相交叉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MacAloon,JohnJ.在《奥林匹克运动比较研究中的人种学要求》一文中,将大众消费、体育商业、大众媒介与人种建立联系,从而获得一种人种文化的方法论。[6]然而,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不足总量的8%,是传播人种学一个有挖掘前景的方向。4.社会问题(1)种族主义在多元社会中,种族主义经常是学术研究的活跃地带,而且是比较易于运用人种学方法论把握和操作的领域。以美国和英国社会文化为背景的研究占主导地位:在9篇论文中,美国社会占6篇,主要讨论了白人、非裔美国人、墨裔女孩与媒介环境、媒介形象等问题;英国社会占3篇,探讨了移民与国际安全、足球流氓和孟加拉人暴力等问题。其实,中国社会的新疆人、河南人、浙江人、东北人等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群体,及其在传媒覆盖下的形象问题都可以成为传播人种学有价值的话题;作为一个逐渐融入全球化轨道的社会,中国人与外国群体的关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这些问题,都为我们实现该领域研究的突破,提供了“田野”素材。(2)性别作为分析媒介作用的有效方法论,女权主义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关于性别的传播人种学论文有12篇,而且扩展到同性恋、人妖、男性与拳击等方面。关于印度社会问题的研究,在这一领域具有较突出的实力,有3篇文章将女权与后殖民语境相结合,有1篇探讨了印度人妖在美国主流媒体中的形象问题。由于女性和同性恋群体在社会中的普遍意义以及女权主义的理论支撑,性别问题也成为传播媒介与人种学对接的一个窗口。(3)青少年影响在媒介研究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青少年影响方面,人种学方法论无疑能够起到显著作用。有8篇论文分别从以下方面论述了对青少年的意义:计算机使用、幽默剧、流行音乐等媒体影响,性、艾滋病和人际关系在传媒作用下的影响等等。Milkie,MelissaA在《大众媒介和青少年群体的性》中,通过一群在学校中自然形成的朋友群体以及基于大众传媒内容而形成的集体性性观念,探讨一种关于青少年群体受媒介影响的人种学方法论。[7]同样,这些论文的数量也没有准确反映传播人种学在该问题方面的应有状况,属于有挖掘潜力的领域。(4)特殊“族群”这里所指的“族群”,是主体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相似性,从而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普遍问题。由于传播媒介与人种学的交叉地带属于特殊群体,在探讨这些问题时,该方法论彰显出优势和活力。9篇论文分别从厌食、吸烟、感伤癖、新兵、特殊犯罪等角度进行论述,使叙事新颖而又别开生面,为写作论文出奇制胜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传播人种学的学科建设开拓了新的领域。DeSantis,AllanD.在《一群无所事事白家伙的闲聊》一文中,通过媒介对吸烟者的影响,分析男子的社会群体活动过程,并得出关于交往和传播的理论假设。[8]5、媒介自身(1)媒介报道在这些论文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传播人种学对于媒介报道者自身进行观照,从逆向视角获取媒介的群体意义。这些论文涉及到挪威的广播报道、玻利维亚的民众新闻、美国的西班牙语传媒报道和肯尼迪暗杀报道等,将报道者作为一个群体,为传播人种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切入角度。(2)虚拟空间我们把赛博空间研究专门列出,主要考虑了互联网在人类现实与虚幻环境的构建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和潜在能量,以及人种学家由此对于“田野”范畴的扩展――互联网已经将传统意义的“田野”调查延伸到网络的海量信息数据库。虽然只有6篇论文对在线服务、赛博咖啡馆、虚拟社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互联网所构筑的虚拟空间,将对传播人种学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发表刊物在目标论文中,被SSCI收录的共有9种刊物24篇(占总量27%);关于传播媒介研究的刊物共17种,涉及论文30篇(占总量34%),其中被SSCI收录的期刊分别有5种9篇;关于人类学/人种学研究的共6种,涉及论文19篇(占总量22%),其中被SSCI收录的分别有4种15篇。被SSCI收录的目标刊物如下所示,括号内为发表篇数:关于人类学/人种学的刊物:ANTHROPOLOGICALQUARTERLY(3),AMERICANETHNOLOGIST(4),ANNUALREVIEWOFANTHROPOLOGY(3),JOURNALOFCONTEMPORARYETHNOGRAPHY(5)。关于传播媒介研究的刊物:NEWMEDIA&SOCIETY(4),JOURNAOFCOMMUNICATION(4),SOCIALSCIENCECOMPUTERREVIEW(1),CRITICALSTUDIESINMEDIACOMM

消费法论文范文第7篇

综观整体形势,尽管我国中资金融机构针对各自的金融投资产品已经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营销策略,在科技开发、推广宣传上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金融产品营销论文策略的运用仍是乏力的,推广效果并不好。

(一)营销费用投入大,收效不显着。以外汇理财产品为例: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中行、建行、招行、民生推出外汇理财产品后,一些外资银行如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荷银也相继加入了这一市场争夺拼杀,各家银行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投资者。本土商业银行斥巨资投入投资理财服务业务,欲于外资银行试比高。但其行为令人费解,仿佛谁投入越大,谁就是最大的赢家。经过调查,上海、北京、广州、郑州、重庆的消费者对于各银行外汇理财产品的认知状况普遍反映较差。他们被国内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弄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面对众多“看起来差不多的”的产品,变的更加无所适从,边际消费量一路走低。

(二)品牌意识薄弱,整合力不强。不可否认,我国当前的金融产品,例如上述所说的外汇理财产品,拥有很多“牌子”,金融机构看上去忙个不停,也做了很多努力去打造、去维护,但重视程度依然不够,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品牌规划,绝大多数做的只是品牌的一个方面、一个局部,往往想到什么做什么:或广告,或包装,或渠道,每个企业都强调自以为重要的环节,但很少有企业把品牌的各个方面都做到位。几年下来,其品牌资产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积累和加强。我国金融企业关于品牌的整合意识还比较薄弱,品牌的努力还停留在某个方面。

(三)产品营销论文缺乏策略,随意性大。对于营销决策,本土金融机构还是更多地倾向于拍脑袋做决定,营销人员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营销策略缺乏长期性、稳定性,从而最终影响了其业务的发展。

(四)营销方法落后,人才缺乏。我国本土金融机构的产品营销论文,主要依靠定性的、人为控制的直接管理方法,导致金融产品营销论文的专业程度和效率较低。特别是信息的传递效率低下,使信息在上行下达过程中出现了人为拖延,导致高层与执行层步调上的不一致,影响执行层在面临突发事件中的变通速度。

二、产品营销论文按照“骆驼与兔子”理论提出几点建议

“骆驼与兔子”理论是由我国营销学专家路长全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刚进入国内的外资金融机构,资金实力雄厚,因为自身规模效应的需要,在产品营销论文中一般讲求战略管理,对体系、流程、规模、沟通要求高。在金融产品营销论文中他们做得起大投入、大产出,所以可以称之为骆驼,骨架大,有足够的资本,在市场上可以靠一定时期的亏损来获取未来更大的回报;而我国本土金融机构普遍较小,绝大多数在未来10年内都很难达到他们的规模,与他们相比是弱者,可以称之为兔子,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要有速度,所以我国本土金融机构要谈效率,谈速度,谈利润,谈策略。在缺乏大量金融资本支持的情况下,想用金钱和时间来堆积业绩是绝对不行的。反思现状,弱者与强者怎样谈竞争?按照“骆驼与兔子”理论所阐述的观点,惟有找一支营销支点,在渠道上,在速度与策略上,在品牌的建立与促销上与之抗争。

(一)建立自己的品牌,找到营销的靶心。国际著名营销大师菲力普?科特勒曾经说过:营销的艺术就是建立品牌的艺术。因为对于一个致力于建设长青基业的企业来说,她所塑造的品牌将是她在多年后赖以生存的法宝。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今天最著名的金融企业,不论是汇丰,还是花旗,其最宝贵的财产不是企业雄厚的资金,不是丰富的管理经验,甚至不是技术能力,而是品牌。原因何在?因为成功的品牌能使产品增值,成功的品牌能获得更大的利润,成功的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品牌是消费者的朋友,值得消费者信赖,因为没有人会拒绝朋友的诚意推荐,而去选择陌生的产品。

(二)坚持品牌形象和品牌核心价值的统一。纵观全球,坚持全面完整的品牌塑造,是一些国际品牌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这已成为许多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例如美国花旗银行宣扬的是其“开创优越理财典范,财富增值更为可观;彰显尊贵,专业周到的贴身银行服务”,汇丰银行提倡的是“环球金融,地方智慧”的专家性质。尽管花旗、汇丰的广告中,人物、广告语、情节都会经常变化,但在品牌营销的各个方面,却始终承载着他们“银行专家,卓越理财”的品牌个性、精神内涵与价值观。

(三)坚持品牌形象的全面塑造。品牌是所有因素的总和,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所以仅产品好、包装好,或仅广告好、概念好,都不够。品牌应该是有关消费者认知产品经验的总和:从产品性能、品质、包装、价格到销售环境,从产品陈列、售点广告、卖场气氛到销售说辞、服务态度、员工行为、商务礼仪,从企业声望、媒介舆论、大众口碑到广告气质、设计风格,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都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在金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消费者有太多的选择。企业要成功得更快更久,就必须像所有成功的国际品牌一样重视品牌的全面建设,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竭尽全力。

(四)剔除主观因素,用市场分析说话。国际大公司习惯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研,依据产品的成长性,将市场纵向划分为产品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建立监控体系,分别为不同时期的产品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不断观察各个时期的销售量、市场份额、损失,以及客户满意程度,及时观察发现产品营销论文过程中的错误,从而进行正确的市场选择和定位。处于导入期的金融投资产品刚投放市场,由于逆选择等其他原因,金融投资产品设计还未定型,产品处于试销阶段,风险大、成本高,基本无利润。并且金融机构难以在短期内建立高效率的分销模型和最理想的营销渠道,这时可以选择高价格高促销的双高营销策略,加强产品的包装,制作出来能够体现和说明投资理财产品特征的一系列具有视觉冲击力,意念性的说明书、图片、标志、广告等,使金融产品新颖具有特色,满足客户求新心理强的特点,“先声夺人”,迅速占领市场。产品经过导入期的试销进入成长期后,大多为客户所了解和接受,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市场需求,同时销售已经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利润迅速增长。但由于金融投资产品易于仿效,会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将有大量的相关产品进入,市场同业竞争激烈。这时经过市场调研后,要积极创建新的解决方案,开拓新渠道、拓展新市场、建立新网点;加强促销,建立和运用蕴藏着潜在价值的客户机制,在适当的时机调整价格,找到很有发展潜力的客户,增加客户对本产品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同时,要适时地将客户进行归纳,知道哪些是最有利可图的客户,哪些是最无利可图的客户。通过这样的比较,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和努力,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进入成熟期后,金融产品和销售量基本已达到饱和状态,销售量增幅趋缓,利润开始稳中有降。此时就应重新研究市场策略,在稳定老客户的同时,积极寻求新客户;要重新为产品定位,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赢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从而增加眼前利润。

(五)塑立优秀的企业精神,加强营销人才的培养。“伟大的产品产生于营销部门”,科特勒的这个观点充分说明了产品营销论文要以人为本,花最高的努力,去培养和寻找最合适的营销人员。领导要以身作则,不可朝令夕改;营销人员要熟悉岗内工作,理解和掌握工作要点,积极努力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论是企业广告还是与企业目标相关的赞助活动,拿出自己的热情,反复宣传产品理念,成为金融产品的彻底传播者。

(六)注意产品组合的创新,运用高科技的手段,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我国金融机构除了有重点地使用不同的策略外,还应在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上多下功夫,采取产品垂直多样化、水平多样化、无关联多样化等产品组合策略,拓展面向个人、企业以及国际市场的金融服务领域,从而促进金融产品的营销。新晨

消费法论文范文第8篇

综观整体形势,尽管我国中资金融机构针对各自的金融投资产品已经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营销策略,在科技开发、推广宣传上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金融产品营销论文策略的运用仍是乏力的,推广效果并不好。

(一)营销费用投入大,收效不显着。以外汇理财产品为例: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中行、建行、招行、民生推出外汇理财产品后,一些外资银行如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荷银也相继加入了这一市场争夺拼杀,各家银行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投资者。本土商业银行斥巨资投入投资理财服务业务,欲于外资银行试比高。但其行为令人费解,仿佛谁投入越大,谁就是最大的赢家。经过调查,上海、北京、广州、郑州、重庆的消费者对于各银行外汇理财产品的认知状况普遍反映较差。他们被国内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弄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面对众多“看起来差不多的”的产品,变的更加无所适从,边际消费量一路走低。

(二)品牌意识薄弱,整合力不强。不可否认,我国当前的金融产品,例如上述所说的外汇理财产品,拥有很多“牌子”,金融机构看上去忙个不停,也做了很多努力去打造、去维护,但重视程度依然不够,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品牌规划,绝大多数做的只是品牌的一个方面、一个局部,往往想到什么做什么:或广告,或包装,或渠道,每个企业都强调自以为重要的环节,但很少有企业把品牌的各个方面都做到位。几年下来,其品牌资产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积累和加强。我国金融企业关于品牌的整合意识还比较薄弱,品牌的努力还停留在某个方面。

(三)产品营销论文缺乏策略,随意性大。对于营销决策,本土金融机构还是更多地倾向于拍脑袋做决定,营销人员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营销策略缺乏长期性、稳定性,从而最终影响了其业务的发展。

(四)营销方法落后,人才缺乏。我国本土金融机构的产品营销论文,主要依靠定性的、人为控制的直接管理方法,导致金融产品营销论文的专业程度和效率较低。特别是信息的传递效率低下,使信息在上行下达过程中出现了人为拖延,导致高层与执行层步调上的不一致,影响执行层在面临突发事件中的变通速度。

二、产品营销论文按照“骆驼与兔子”理论提出几点建议

“骆驼与兔子”理论是由我国营销学专家路长全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刚进入国内的外资金融机构,资金实力雄厚,因为自身规模效应的需要,在产品营销论文中一般讲求战略管理,对体系、流程、规模、沟通要求高。在金融产品营销论文中他们做得起大投入、大产出,所以可以称之为骆驼,骨架大,有足够的资本,在市场上可以靠一定时期的亏损来获取未来更大的回报;而我国本土金融机构普遍较小,绝大多数在未来10年内都很难达到他们的规模,与他们相比是弱者,可以称之为兔子,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要有速度,所以我国本土金融机构要谈效率,谈速度,谈利润,谈策略。在缺乏大量金融资本支持的情况下,想用金钱和时间来堆积业绩是绝对不行的。反思现状,弱者与强者怎样谈竞争?按照“骆驼与兔子”产品营销论文理论所阐述的观点,惟有找一支营销支点,在渠道上,在速度与策略上,在品牌的建立与促销上与之抗争。

(一)建立自己的品牌,找到营销的靶心。国际著名营销大师菲力普?科特勒曾经说过:营销的艺术就是建立品牌的艺术。因为对于一个致力于建设长青基业的企业来说,她所塑造的品牌将是她在多年后赖以生存的法宝。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今天最著名的金融企业,不论是汇丰,还是花旗,其最宝贵的财产不是企业雄厚的资金,不是丰富的管理经验,甚至不是技术能力,而是品牌。原因何在?因为成功的品牌能使产品增值,成功的品牌能获得更大的利润,成功的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品牌是消费者的朋友,值得消费者信赖,因为没有人会拒绝朋友的诚意推荐,而去选择陌生的产品。

(二)坚持品牌形象和品牌核心价值的统一。纵观全球,坚持全面完整的品牌塑造,是一些国际品牌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这已成为许多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例如美国花旗银行宣扬的是其“开创优越理财典范,财富增值更为可观;彰显尊贵,专业周到的贴身银行服务”,汇丰银行提倡的是“环球金融,地方智慧”的专家性质。尽管花旗、汇丰的广告中,人物、广告语、情节都会经常变化,但在品牌营销的各个方面,却始终承载着他们“银行专家,卓越理财”的品牌个性、精神内涵与价值观。

(三)坚持品牌形象的全面塑造。品牌是所有因素的总和,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所以仅产品好、包装好,或仅广告好、概念好,都不够。品牌应该是有关消费者认知产品经验的总和:从产品性能、品质、包装、价格到销售环境,从产品陈列、售点广告、卖场气氛到销售说辞、服务态度、员工行为、商务礼仪,从企业声望、媒介舆论、大众口碑到广告气质、设计风格,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都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在金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消费者有太多的选择。企业要成功得更快更久,就必须像所有成功的国际品牌一样重视品牌的全面建设,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竭尽全力。

(四)剔除主观因素,用市场分析说话。国际大公司习惯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研,依据产品的成长性,将市场纵向划分为产品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建立监控体系,分别为不同时期的产品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不断观察各个时期的销售量、市场份额、损失,以及客户满意程度,及时观察发现产品营销论文过程中的错误,从而进行正确的市场选择和定位。处于导入期的金融投资产品刚投放市场,由于逆选择等其他原因,金融投资产品设计还未定型,产品处于试销阶段,风险大、成本高,基本无利润。并且金融机构难以在短期内建立高效率的分销模型和最理想的营销渠道,这时可以选择高价格高促销的双高营销策略,加强产品的包装,制作出来能够体现和说明投资理财产品特征的一系列具有视觉冲击力,意念性的说明书、图片、标志、广告等,使金融产品新颖具有特色,满足客户求新心理强的特点,“先声夺人”,迅速占领市场。产品经过导入期的试销进入成长期后,大多为客户所了解和接受,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市场需求,同时销售已经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利润迅速增长。但由于金融投资产品易于仿效,会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将有大量的相关产品进入,市场同业竞争激烈。这时经过市场调研后,要积极创建新的解决方案,开拓新渠道、拓展新市场、建立新网点;加强促销,建立和运用蕴藏着潜在价值的客户机制,在适当的时机调整价格,找到很有发展潜力的客户,增加客户对本产品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同时,要适时地将客户进行归纳,知道哪些是最有利可图的客户,哪些是最无利可图的客户。通过这样的比较,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和努力,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进入成熟期后,金融产品和销售量基本已达到饱和状态,销售量增幅趋缓,利润开始稳中有降。此时就应重新研究市场策略,在稳定老客户的同时,积极寻求新客户;要重新为产品定位,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赢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从而增加眼前利润。新晨

(五)塑立优秀的企业精神,加强营销人才的培养。“伟大的产品产生于营销部门”,科特勒的这个观点充分说明了产品营销论文要以人为本,花最高的努力,去培养和寻找最合适的营销人员。领导要以身作则,不可朝令夕改;营销人员要熟悉岗内工作,理解和掌握工作要点,积极努力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论是企业广告还是与企业目标相关的赞助活动,拿出自己的热情,反复宣传产品理念,成为金融产品的彻底传播者。

(六)注意产品组合的创新,运用高科技的手段,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我国金融机构除了有重点地使用不同的策略外,还应在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上多下功夫,采取产品垂直多样化、水平多样化、无关联多样化等产品组合策略,拓展面向个人、企业以及国际市场的金融服务领域,从而促进金融产品的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