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物保护培训范文

文物保护培训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文物保护培训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文物保护培训

文物保护培训范文第1篇

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样式、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一、文物概况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即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处即涪陵白鹤梁题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附表1市文物保护单位148处(附表2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31处。有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3个(附表3市历史文化传统街区2处、历史文化名镇20个(附表4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全市已知不可移动文物达12898处。

其中:市文物考古所(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家,全市共有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共40家。区县文物管理所39家。全市现有馆藏文物总量39万余件(含化石及动、植物标本)其中珍贵文物2万多件。另外,全市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出土未鉴定的文物近10万件。

二、文物特点

一)历史悠久

龙骨坡发现的距今约200万年前的人”化石,巴渝文化发祥地。据研究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标本之一。旧石器时代的铜梁文化、烟墩堡遗址、高家镇遗址,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玉溪遗址、哨棚嘴遗址、中坝遗址等发现,表明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活动、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先秦时期,为古代巴国的中心,秦以后历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等。公元1189年,取“双重喜庆”之意,得名“1929年,正式设市,抗战期间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和陪都。

二)数量多、种类齐、均匀性强

曾经三次建都。第一次是公元前11世纪时,有着三千年历史。巴子都江州”史称巴国;第二次是元朝末年的农民领袖明玉珍称帝建都第三次是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和陪都。抗战中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整个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政治舞台,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盟国远东指挥中枢,苏、美、英、法等30多个国家在设有大使馆,40多个国家设有反法西斯战争的各种国际性组织和中外文化协会等。悠久的历史加之多民族的聚居,造就了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丰富的文物留存。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文物多样性分析,文物均匀性指数在全国最高。

三)抗战文物遗存众多

载入人类史册的重大事件。全国保存抗战遗址最多的大城市之一,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抵御外侵、第一次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战争。全市现存抗战遗址348处,其中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抗战遗址。全市抗战遗址分为重要史迹和重要机构旧址、名人故(旧)居、名人墓及烈士墓、工业遗产建筑及构筑物、水利设施及构筑物、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建筑及附属物、军事建筑及设施、交通桥梁设施建筑、金融商贸建筑、重要抗战题刻题记和其他等11类。全市已经抢救性维修并开放63处重要抗战遗址,包括宋庆龄旧居、黄山抗战遗址、育才学校旧址、西部科学院旧址、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郭沫若旧居、陈独秀旧居、冯玉祥旧居、史迪威旧居、特园等。

四)红色文物资源利用成效显著

成立了红岩联线”研发中心,整合全市红色文物资源,红岩联线”共整合红色文物点30余处,遍及15个区县,初步形成我市革命文化整体合力,并向市外延伸,红岩精神的诞生地。为充分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以红岩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物资源。推出《红岩魂》形象报告剧等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品。每年接待观众500多万人,红岩联线”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的著名品牌之一。

五)历史文化名镇资源丰富

历史文化名镇资源十分丰富,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3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20个,历史文化传统街区2个,市级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片区12个,三峡库区迁建保护的传统风貌镇6个,总数占全国的1/10类型是西部地区最为丰富的市古镇渝水之灵气,续巴渝文化之文脉,更加独具特色:古镇依山而建、滨水而居,古岩突兀、古道盘旋、古榕蔽荫;穿逗房、吊脚楼、灰瓦白墙,乡土气息浓郁、以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商贸文化和民俗文化为典型,使巴渝古镇气蕴生动、内涵丰富、形态质朴、氛围和谐。

三、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一)文物保护机构和人员

市编办批复同意市文化广电局“单独设立博物馆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年5月。文物保护处不再挂博物馆处牌子,增加处级职数2名”将文物执法职能移交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开展综合执法试点,单独设立文物执法处,增加编制8名,其中处级职数2名。年7月,市编委批准市文物考古所加挂“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开展全市地下文物考古调查、发掘和地面文物保护的工作。潼南县对杨闇公陵园、杨尚昆陵园、杨尚昆旧居、清代民居、长滩子大院等5个单位进行资源整合,成立了杨尚昆故里管理处”由副县长兼任管理处主任。

全市文博系统从业人员1455人,年。高级职称人员108人、中级职称人员154人。同时通过全国和我市的各类文物专业在职培训,职人员专业水平和素质有较大提高。

但各区县文物从业人员情况差异较大。如丰都县文物从业人员年已经增加到40人,市文物从业人员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彭水县、武隆县和垫江县文物从业人员仅2~3人,而双桥区文物从业人员只有1名兼职人员。

二)经营管理

通过经营管理,全面保护并充分发挥文物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文物的经济效益,全市文物经营项目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年达到124个,增幅为30%。

门票收入是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市文物保护单位门票收入呈逐年增加趋势。年门票收入是5299万元,文物经营收入中。比2001年的2285万元要高出一倍多。

市文物展览快速增长,文物展览是文物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从年到年。由136个增加到425个。通过积极举办文物展览,扩大对文物的宣传和介绍,将其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给广大的民众。

三)文物保护项目

全市地面文物保护项目共完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设计6项,1.地面文物保护项目。年。编制文物保护规划11项,完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6项,投入文物保护经费525万元。

地下文物保护项目完成考古调查、勘探68项,2.地下文物保护项目。年。调查面积120平方公里;完成考古发掘项目68项,发掘面积27782平方米。其中,黔江箱子岩水电站库区田野考古发掘、室内整理工作全部完成,发掘面积4500平方米。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库区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发掘面积3924平方米。长寿晏家工业园区、合川利泽航电枢纽、大足玉滩水库等项目的文物调查、文物保护规划制定工作已经完成。南涪铁路、北部新区高新园、大学城开发区等项目的文物调查工作已经完成,出土文物447件(组)

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3.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列为全国石窟寺保护的一号重点工程,投资450万元,完成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总体工作方案》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岩土体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方案》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小环境监测与评估设计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年完成了前期勘察工作的基本图件测绘、现场病害调查、保存状况调查、科学分析与无损检测、工程地质勘察、小环境监测、雕凿制作工艺调查、传统工艺调查、工艺修复实验等9大方面的工作和基本结论。

并对外试开放。彭水电站酉阳库区龚滩古镇的搬迁复建工程,酉阳龚滩古镇搬迁复建工程基本完工。民居建房启动340户,占总量的95%;已完成建房300户,占总量的84%,并入住243户;12处文物复建除武庙正殿、董家祠堂在建外,其他全部完成;管网工程中5大管网及路灯、电视、电信的安装调试全部完成,11个生化池全部完成并接通;5个公厕主体、外装饰及内部设施全部完成;消防管道、消防栓的安装全部完成,石板街及上下连接梯道全部完成;消防道工程,内、外挡墙及路面回填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水稳层及路面工程。9月30日,酉阳县政府在西秦会馆举行了开街仪式。谭栖伟副市长到酉阳县检查工作中指出:龚滩古镇的复建是创新性的复建,独具创意的打造,既保持了古镇原有的历史信息,又有新的发展,十分成功。

市的文物保护经费大致分为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资金、文物单位的事业性收入和社会资金三大类。4.文物保护经费。根据现行的文物保护管理体制。

每年的财政预算中都安排了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市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全市文物保护总经费不断增加,从年的4113.9万元增加到年的14812万元。文物业收入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从年14610.8万元增加到年21368万元。

市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年。南岸大佛寺,渝中区胡子昂故居、陈诚公馆、明清客栈、谢家大院的保护与维修项目中共引进社会资金1010万元投入文物保护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和国家文物局的要求,5.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年。市全力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成立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三普办)设在市文化广电局(市文物局)编制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方案,编印了市文物普查工作手册》全市年度文物普查经费到位1007.89万元,其中市级财政到位文物普查经费440.19万元。举办市级文物普查培训班4次,培训业务骨干435余名,并抽调24名市属文博单位、大专院校专家组建了四支专业队伍。

机构成立率为100%各区县也相继制定了当地文物普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全市40个区县均成立了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区县到位文物普查经费567.7万元,经费到位率为100%区县普查办人员有242人,一线普查队员有579人,各区县举办文物普查培训班36期,1684人参加了培训,全市40个区县均启动了实地文物调查,调查启动率为100%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9220处,其中,新发现3858处,复查5364处。

局将抗战遗址调查作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试点工作,6.抗战遗址调查。从年9月到年5月。渝中区、沙坪坝区等主城及周边13个区县开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全市抗战遗迹共720处,其中现存抗战遗址348处,消失的遗址有372处。现存348处抗战遗址中,保护较好的遗址有148处,亟待抢救的遗址有181处。已经完成抗战遗址调查报告、各类表格及抗战遗址电子地图的制作。这次调查是1985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进行的但调查范围更广、内涵更深、类型更丰富,基本摸清了全市抗战文物的底数,为进一步挖掘抗战历史内涵,保护利用好抗战遗址、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积极应对城市建设给文物保护带来的严峻挑战

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日益突显,文物保护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一些地区和部门,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发展或局部利益,无视文物保护法,开发建设中破坏文物或文物保护区、文物保护区内进行开发建设及违章建设的事例时有发生。文物保护领域法人违法、政府违法的事件屡禁不止。为此,必须加强宣传教育,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提高各级政府及部门、社会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掌握,提高保护意识。如可在各阶段的学生课程中,全面引入文化遗产教育。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提高遗产保护管理的综合能力。

二)着力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

投入文物保护的经费也在逐年增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投入不足和分布不均的问题还很突出。中央从1998年开始设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经费,并要求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有相应的配套经费,一直未落实。众多亟待抢救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经费问题而无法得到根本的维修。今后在投入上,一是加大力度,争取中央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投入,3至5年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增加市级财政对文物保护的投入,争取尽快达到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三是拓展社会资金渠道,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物保护。

三)改善文物保护滞后及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特别是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程的实施,直辖后地域面积的扩大。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由于我市地处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用于文物保护的经费,仍滞后于文物保护任务的需要。大批文物点年久失修,大遗址保护尚待启动,一些抗战时期的文物遗迹亟待抢救性维修,80%文物管理所业务用房建筑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文物保管设施、文物安全设施陈旧、简陋。从年底开始,应利用国家拉动内需、加大投入的政策机遇,鼓励社会投入、参与保护利用的方式,编制一批国家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保护工程维修经费计划、重点文物基础设施包括文物库房和安防设施经费计划,多种渠道改善保护文物维修和文物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文物保护培训范文第2篇

组织领导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一条、第八条:“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明确“守土有责”、“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村(居)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切实加强各文物保护点安全管理工作,要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2、层层建立文物保护机构,全面推行文物安全责任制,确定各村(居)负责人和各文物单位及使用单位负责人为文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在本区域范围内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安全岗位责任制,建立保卫组织,配备足够的专职保卫人员负责文物安全保卫工作,对文物安全保卫工作定期进行研究、部署、检查,确保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3、各村(居)、各文物单位及使用单位要建立文物安全保护组织,落实保护人员,并落实文物安全保护责任制。

责任目标

1、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及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树立全民文物保护知识,树立全民热爱文物、珍惜文物的观念,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文物保护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2、建立健全文物安全检查巡查、隐患整改、保养维护记录等制度,定期检查和重点抽查,开展全面细致的日常巡查,每年不少于两次的大巡查。发现隐患责令使用单位或个人及时整改,建立完备的不可移动文物档案和安全保护巡查记录。一旦发生文物消防或者其他安全事故,要立即报警,同时启动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健全各项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门卫、值班、岗位制度,文物安全管理制度,文物库房管理制度,m物库房管理人员制度,文物出入库登记制度,消防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工作检查、考核及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文物安全保卫人员培训制度,文物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制度,重大案件、灾害事故、重大隐患报告制度,紧急情况及节假日工作预案,法人、分管领导、保卫机构安全责任制,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保持文物单位24小时值班巡逻和交接班制度。

4、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积极向上争取文物安全保护工作经费,并上报当地政府将文物安全保护经费纳入每年财政预算;按《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确定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风险等级,建立技术防范系统,设立防护区;文物库房“三铁一器”数量、质量达标,功能完善,未达到防护级别的展厅不得展出珍贵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保护单位报警装置与110联网,消防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完备完好。

文物保护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时期;文物保护管理;困境;对策

引言

文物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代表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深厚内涵,具有非常宝贵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需要着重进行保护。必须充分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针对当前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分析文物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文物的有效性和独特性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种类文物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能够不断增强。在社会进程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使文物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成为社会不断进步的有效推力。

1当前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困境

1.1经济建设对于文物的不利影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如在开发旅游经济的过程中,会对文物的安全性带来严重影响。在实际管理与保护的过程中,新型保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因为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技术的提升、推广与创新受到极大的限制和影响,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大大降低。另外,在城市开放、乡村改革、铺设公路的过程中,会对一些文化遗产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是由于开发不当和基础规划不到位引起的,有些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忽略了文物保护工作,造成文物保护与基础建设之间的矛盾加剧。有些地方政府往往只重视经济建设,在追求眼前利益的同时,忽视了文物保护的内在价值和对地区的长远影响,为了降低开发成本,一味追求开发速度,影响了文物保护的时效性。

1.2文物保护工作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在文物保护管理的过程中,有些地区的管理人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达不到实际管理的要求,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文物管理与保护工作需要一定的知识性和技术性,需要在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专业的文物保护技能,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一些细节,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文物保护。但是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体系,在人才的招聘、引入、培训与管理等方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人员在的管理能力与实际管理工作不相适应,面对突发问题的时候,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最终造成文物破坏的现象。另外,有些员工的意识薄弱,学习能力和意识较差,忽视了保护和管理技术的学习与更新,不能与时俱进,信息技术在文物保护管理中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1.3法律保障对文物保护欠周密在文物保护方面,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支撑,当前,我国有《文物保护法》作为基本大法,虽然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可操作性较差。有些法律条文虽然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约束现象,在具体操作中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一些“合理利用原则”,没有非常详细的解释和具体的说明,被有些人当成破坏文物的理由,文物的保护界限被打破。有些法律条文规定在文物保护过程中,需要对文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不得对文物造成破坏,但是,由于种类和等级的不同,不同文物的保护原理和方法是需要区别对待的,文物保护具有唯一性和特定性。这样的法律条文含糊不清,在实际管理和保护过程中会出现不必要的误会,最终对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利于文物保护的顺利进行与发展。

2新时期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加强管理,依法行政在分析当前我国文物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相关部门需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对相关因素进行整合与把握,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支持,使文物保护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与实施,在具体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文物的特性进行详细了解,对相关部门的职能进行明确,使部门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通过有效措施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另外,需要对文物行政执法结构进行优化,在整合各个部门资源的基础上,对文物保护的范围和地带进行划分,使具体部门负责具体地带,增强文物管护工作的针对性和规范性。另外,需要加强和引导政府相关部门职能的转变,使管理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中,从学文化到管文化方向转变,使相关机构得到切实有效的改善,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对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在明确自身责任的基础上,促进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2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专业化的文物保护管理队伍对促进文物保护管理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必须充分意识到人才在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性意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制度,不断吸引优秀人才,使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加入到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在此基础上,通过严格有效的教育与培训,使人才的理论储备和专业素养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能够及时应对文物保护中出现的临时性问题,使问题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降低因各种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对人才进行培训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的框架内,使文物保护工作能够具有坚实的法律保障,提高文物保护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事的能力。另外,文物保护和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对管理区域和范围内文物的特点进行详细了解,实现文物的针对性管理与维护,定期对文物的现状进行汇报,在与专业性人员沟通的基础上,加强文物监管工作,使文物得到全方位的保护,增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实现理想的管理效果。

2.3注重建立完整的应急预案我国的文物保护单位大多位于野外地区,在进行保护工作的时候,需要与当地政府联系,按照相应的机制与规章建设,使群众在文物保护中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需要建立当地村民理事会,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完善文物保护的应急处理方案,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在与各级村委会长联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文物的种类和具体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机制,在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的过程中,增强合作的长久性和全面性,使合作机制能够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在基建审批程序中将文物保护工作作为一项关键性的内容,将各种因素造成的文物破坏降到最低,使文物安全保护制度不断健全,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使文物保护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在弥补实际漏洞的过程中,增强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文物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实现文物管理的阶段性和全局性突破。

3结语

文物保护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系统性,作为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综合各种因素,在遵照科学合理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改进。当前,文物保护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对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管理,依法行政,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注重建立完整的应急预案,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等,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开创文物保护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文物保护培训范文第4篇

一鲁文物管理工作的意义

1.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文物是历史的物质载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据。“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往往能够助我们洞察历史的奥妙,体味先人的智慧,还原历史的真相。”在我国,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通过对文物的鉴定和分析,从中探索历史的依据。文物管理体制改革,有效促进了文物的保护,使得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人们通过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物来感受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变,通过对历史的借鉴,吸取经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文物研究,追溯其中的文化内涵,激发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2有利于保证文物铃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宝贵的财富,“文化遗产保护能够激活集体记忆,增强社区凝聚力,因此,需要重视物质景观保护背后的社会意义。”无论是景观文物还是馆藏文物,都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文物盗窃案时有发生。文物管理工作,能够使文物保护更加合理有序。文物管理得当是文物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物的经济价值往往会在市场中引起波动,但文物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底蕴才是我们应该深入挖掘的,文物管理部门的积极引导,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文化态度。

3.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各种文物的呈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真实性。鸦片战争,列强入侵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大量文物颠沛流离至今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如今,由于文物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对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技术不断提高,我国的文物以更真实的面貌展现给世界人民,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

二加强文物管理的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的文物曾受到严重的破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宪法和法律的不断修缮和健全,文物保护也受到重视,我国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来保证文物安全,出台了《文物保护细则》等,政府成立相关部门专门对文物进行保护。因此,文物保护部门应该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将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及时从实际出发,多调研不断完善相关规定,处理好文物保护和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

2.提高文物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由于文物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文物的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求。对于不同的文物要更具其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与保护,加大对文物保护的专业力度。首先要提高文物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对文物管理者进行定期的培训,对于一些专业的保护工具要及时交给一线文物管理者,并组织学习文物保护工具的使用方法。其次,要加大对文物管理的资金支持力度。由于文物挖掘是比较艰苦,但需要极其细心的工作,出土的文物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在管理和保护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所以,要加大对文物管理方面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保证文物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文物管理和保护队伍。

3.加大文物保护舆论宣传力度

文物保护培训范文第5篇

一、海口市文化遗产现状

海口文物古迹众多,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达1566处(全省不到4000处),占全省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25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6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处,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8处,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100处。此外,历史文化保护街区2处:骑楼历史文化街区、府城历史文化街区。海口骑楼建筑街区比较完整地保存了骑楼建筑街区的空间形态、走向和尺度,基本保存了南洋风格骑楼建筑群。目前,骑楼建筑多数年久失修,不协调的现代建筑陆续取而代之,地下管网、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落后,建筑立面乱拉、乱挂、乱建,严重破坏街面景观,机动车交通秩序混乱等,已成为十分突出的现象。府城传统民居建筑街区呈矩形平面、不规则的方格路网结构,城内主路呈错位十字相交,仍保持东西主轴线(文庄路、忠介路)和南北次轴线(中山路)的原有格局和走向,比较完整地体现出府城城市特色。目前,府城街巷两侧已有相当数量的民居、商铺被改造为现代建筑形式,整体街区历史风貌已遭受破坏,“一线天”街巷日趋严重,如鼓楼街、关帝巷、尚书直街等。

二、海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在妥善处理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上,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二)文物保护制度体系还不够完整。在引导社会参与、协调基本建设矛盾、做好社会文物监管、加强责任考核等方面,还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和规定。

(三)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物保护经费匮乏是制约我市文物保护和名城保护、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瓶颈。经了解,我市文物部门每年的正常项目支出不足40万元,因此,历史街区和大量文物保护单位得不到最基本的维护,濒临损毁的文物保护单位没有资金修缮,周边环境风貌破坏严重,甚至连文物保护规划、修缮设计费也负担不了,严重制约了我市文物事业发展。

(四)全民文物保护意识还不强。全社会保护文物、发展文物事业的认识水平还不高。一些单位和群众对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文物保护和名城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出现了个别“建设性破坏”情形,如府城传统街巷整体历史风貌日渐消退。

(五)文物资源利用有限。在文物和名城保护的宣传上做得还不够,名城中的文物景点知名度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同时,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内部设施落后、创新能力不足,文物展示水平较低,亟待进一步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

(六)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文博专业人才不足,制约和影响全市文物保护和名城保护、管理工作的有效、高质量开展。据了解,海口市文物系统100多人的队伍中,具有文博高级职称的1人,中级职称3人,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全市文博工作的需求。因此,引进文博专业人才和复合性人才,加大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是文物工作取得长足性进步的重要保障。

三、加强海口市历史文化遗产,特别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

(一)落实“五纳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议根据《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文物事业“五纳入”(将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要求,调整对文物事业的投入比例,每年固定投入文物保护资金,并逐年增加,以确保文物事业发展。

(二)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组织成立文物保护协调机构,进一步加强文物、发改、财政、公安、工商、海关、国土、规划、建设、城管等部门的协作,加大执法力度,有力打击文物犯罪,净化文物市场;积极开展文物行政执法,遏制文物违法行为。

(三)加强文物保护人员队伍建设。随着近年来事业发展,人力资源上的青黄不接问题,已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岗培训和离岗培训等其他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工作显得十分紧迫,“走出去,请进来”,需要财政统筹安排资金解决。

(四)以法律法规为宣传重点,扩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宣传范围和影响。利用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宣传。

文物保护培训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文物保护和消防安全法律法规,认真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通过文物部门和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强化消防安全监管,进一步督促文物单位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增强责任主体意识和防控火灾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确保国家文化遗产安全。

二、时间安排

年月日--年月日

三、检查范围

本次检查的文物单位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是古建筑、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石窟寺),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收藏单位,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现场等。

四、检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

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的意见》。

五、检查内容

(一)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岗位职责情况

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机构或者管理使用单位,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收藏单位,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现场是否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

2、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型古建筑群是否建立专职或兼职消防队伍;

3、是否明确岗位职责,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签订责任书。

(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档案建立情况

1、是否建立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

消防(控制室)值班;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

火灾隐患整改;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

专职和兼职消防队的管理;

火灾应急预案演练;

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

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等。

2、是否按规定建立消防档案,消防档案是否完整、规范。

(三)消防设施设备及其使用情况

1、是否按相关要求安装火灾报警和灭火设施、设备;

2、是否按相关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3、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和完好、有效情况;

4、消防水源、消火栓等设施建设和使用情况;

5、是否设立必要的消防通道;

6、消防设施设备是否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完好有效;

7、消防控制室值班和设施运行情况。

8、职工对消防知识的掌握,对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操作使用情况。

(四)消防安全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

1、消防安全预案是否科学、有效,具有可操作性;

2、是否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五)消防安全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情况

1、日常防火巡查、定期防火检查和抽查情况;

2、对火灾隐患是否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限期整改。

3、文物保护单位是否被用于生产、经营或者娱乐场所;

4、古建筑之间或毗连古建筑是否存在私搭乱建情况;

5、古建筑保护范围内是否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柴草、木料等可燃物品。

(六)用火用电管理情况

1、是否按规定规范文物保护单位内旅游、宗教活动等用火、用电以及工程施工、生活用火用电行为;

2、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寺庙宫观是否按相关规定和要求,规范燃香活动。

3、古建筑内电气线路、设备安装敷设是否规范,是否定期检测。

(七)其他文物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情况。

六、组织实施

消防安全检查主要采取各文物单位自查自改、地方各级文物行政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检查、国家文物局与公安部重点抽查的形式组织实施。

(一)自查自改

由各文物单位对本单位消防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自查,分析查找消防安全隐患,针对消防安全隐患,认真组织进行整改,并及时将自查及整改情况报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

在文物单位消防安全集中检查期间各文物单位要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组织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演练。消防安全自查、消防安全演练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要做好书面记录备查。

(二)联合检查

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组成文物单位消防安全检查组,对本行政区域内文物单位实施联合检查。对重大文物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的重大问题向当地政府报告或通报,并作为文物消防安全隐患整改重点督办单位进行跟踪督办。

(三)汇总上报

检查工作结束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与公安机关对本辖区内文物单位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检查报告,并于2010年3月15日前分别以书面形式报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

省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本辖区内被公安机关确定为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博物馆进行统计,填写《文物系统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统计表》(见附件),随检查报告一并报国家文物局。

(四)重点抽查

国家文物局与公安部联合组成检查组,适时对全国各地文物单位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和重点文物单位消防安全防范情况进行抽查,并将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七、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预防和减少文物单位火灾事故发生,确保国家文化遗产安全,是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各地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文物单位消防安全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成立文物单位消防安全联合检查工作机构,制定详细、周密、具体的检查工作计划和措施,切实做到责任到人,检查到位,务求实效。

(二)加大整改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通过本次检查要切实摸清文物单位消防安全的底数,督促文物单位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成立消防安全组织,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对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研究制定科学的整改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坚决依法督促整改,切实提高文物单位的火灾防范能力,有效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文物保护培训范文第7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文物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传承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文物作为一定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产物,蕴涵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习俗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同时,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决定了文物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其固有的脆弱性,给我们今天的保护增添了很多的困难。

我县是一个文物大县,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点多达108处,既有大量的古建筑、古桥梁、古塔寺、古墓葬、古牌坊等,更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足石刻。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是大足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既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发展我县旅游经济的物质载体。

建国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初步构建了比较整善的文物工作体系,文物保护措施不断完善,研究工作不断深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文物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得到国家主管部门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与上级对我们的要求相比,我县的文物保护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保护开发利用可谓任重道远。一是文物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与量大面广的保护任务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二是技术手段较为滞后,保护设施亟待加强;三是文物管理体制创新步伐不快,全县文物整体性保护与利用相当滞后;四是全民文物保护意识不够浓厚,重利用轻保护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五是文博工作队伍比较薄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六是文物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严厉打击各类文物犯罪的任务十分艰巨。近10年来,我县已相继发生两次文物被盗案件,特别是这次石门山两尊头像被盗,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当前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弘扬祖国悠久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历史文明,全面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认真总结教训,找出工作差距,明确目标任务,以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以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抓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

二、强化措施,依法管理,全力抓好文物保护工作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重在依法管理。要以《文物保护法》的宣传贯彻为重点,不断探索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的新措施、新办法,制订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网络,切实提高保护管理水平。

(一)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时俱进、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保证文物事业不断发展的法律措施,是新时期文物工作的依据和准则。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及《实施条例》,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文物工作的重点,纳入“四五”普法内容,充分运用会议、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大张旗鼓地开展多层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公民文物保护意识。文化部门和文博单位,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学习班进行深入学习,对照研究实际工作中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使文物工作者精通《文物保护法》,在提高业务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各级各部门领导要带头学好文物法律法规,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切实承担好应尽的法律责任。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在全县上下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爱我石刻,兴我家乡”的浓厚氛围,为文物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二)增添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文物安全防范工作

我县文物点多、面广、线长,保护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随着大足石刻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外文物犯罪分子已把犯罪触角伸向大足,加强文物安全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这次石刻文物被盗案件应该成为我们沉痛的教训,全县上下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文博、公安等部门要随时绷紧文物安全工作这根弦,紧抓不放,切实担负起打击文物犯罪、保护人类遗产的神圣使命。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各街镇乡和县博物馆、公安局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防范制度,深挖细查和排除安全隐患,尽快配备完善防火防盗等安全监控设备,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安全保卫制度。对重要文物、重要部位,要严格安全守卫和巡查、检查制度,制订完善应急预案,严密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增强安全力量,切实保证文物安全。当前,要抓紧实施宝顶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尽快启动北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积极争取尽早实施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尽早实施重要文物保护区与社区的隔离,扩展、增加保护屏障,使大足石刻重要组成部分的宝顶、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刻区形成技防、人防、犬防的立体防范体系。同时,要积极规划、建设“大足石刻陈列馆”,将散存于荒郊野外,具有一定历史艺术价值的零散石刻搬迁陈列馆内,实现有效地安全保护,使大足石刻的安全防范系统尽快达到国家文博系统一级风险单位的防护要求。

二是明确工作责任。要重点抓好三级保护网络的建立健全工作。在今天的会议上,县政府已经与各街镇乡签订了文物保护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各级的保护责任与义务。责任书仅仅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实现文物的有效保护。县委、政府明确要求:凡涉及文物保护的有关街镇乡和村社,要切实担负起文物保护工作重任。各街镇乡行政主要负责人要作为本辖区内文物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各村委会主任要作为该村区域内文物保护的第一责任人,社长是本社辖区内文物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各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保专管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在当地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切实把保护文物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今后凡是哪个地区出现文物破坏与被盗事件,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决追究第一责任人和有关当事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从重从严处理。

三是完善地方规章。从客观上讲,我县的文物保护地方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要以深入推进依法治县为契机,加快建立完善文物保护地方规章。当前要积极争取市里将《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管理办法》上升为地方法规,同时,积极争取在文物保护、博物馆管理、文物市场监管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法规、规章,逐步形成一个与国家文物法相配套,符合地方文物工作实际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各级各部门要严格遵守,特别是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五处石刻,要认真按照文物法规政策和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在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各项工程及建设项目,都应依法先征得文物管理部门的同意,并履行报批手续。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进行违章建设。任何工程建设,都不得破坏文物本体及其环境风貌。公安、工商、建委、市政、国土房管、民宗、旅游、文物等部门,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打击力度,确保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三)抓好项目,切实做好文物维修保护工作

我县地处四川盆地,空气湿润,加之处于重庆——贵阳高酸雨地区,文物自然损毁十分严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文物本体的维修。一方面,要尽快完成《大足石刻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编制,在规划的指导下抓紧实施。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维修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争取国家文物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总之,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锲而不舍地搞好文物维修工作,逐年修复和复原一些重要文物遗迹,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开展修缮工作中,一定要本着对历史、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更多地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对维修方案进行认真的研究论证,多听专家的意见,拿出最好的方案,采用最优的技术,切不可盲目行事、随意决断,造成好心办错事。

(四)加强培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物工作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物工作队伍,是做好文物工作的关键。这只队伍,不仅仅指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包括我们各街镇乡的文化专干、文物保护员。文物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这只队伍所必须具有的专业性,各级各部门要从提高保护管理水平的角度,加大文物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力度,真正建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专业性队伍。在这里我提一个要求,今后,到博物馆工作的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各街镇乡的文化专干,必须熟习了解本地文物情况;聘请的文物保护员,必须是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踏实肯干、热爱文物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县博物馆,要不断创新机制,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抓好“三个一批”,即积极引进一批、外送培训一批、邀请加盟一批,并不断完善各种考核措施,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逐步形成较为合理的文物专业人才梯队,为全县文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文物是一笔可贵的资源,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教育作用、鉴古知今作用和科学研究作用,为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怎样发挥文物这一特殊资源的重要性,是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地方的文物旅游,成为旅游经济的重大支柱。大足具有得天独厚的石刻文物资源,如何在有效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好文物资源,在这方面,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文物管理部门要全面、完整地理解和执行文物工作方针,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运作机制,通过加强管理,实现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一)明确利用的基本原则。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没有根基的开发,没有开发的保护是没有可持续的保护。如果一味地讲保护,而不合理利用,这样的保护只是被动的、暂时的保护,终究会因缺乏经济支撑而使保护成为纸上谈兵;反过来,如果一味地讲开发,而不注重保护,这样的开发会最终因为资源的枯竭而成为一种泡沫。所以,我们既不能因被动保护而使世界遗产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不能因过度开发而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在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建设、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以保护促利用、以利用促发展”的原则,走出一条保护管理法制化、资源利用规范化的新路。

(二)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大足石刻融佛、道、儒于一体,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的盛誉,今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可以说,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必须充分挖掘大足石刻的宗教文化、石刻文化、民俗文化,为文物旅游服务,在这方面,我们还做得很不够。因此,深入挖掘大足石刻的文化内涵是文博单位非常重要的任务。要把文化内涵的挖掘做为一个重要手段,促进旅游经济的大发展。

(三)积极探索利用开发新路。文物的“合理利用”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目前各地尚无固定模式。我县目前的文物旅游还是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如何探索开发利用新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应该是均衡的发展、持续的发展、良性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其他地区的一些做法,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进行。但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要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大足石刻文化发展的新路子,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做好新时期的文物工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切实承担起保护文物的职责,努力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

(一)切实加强领导。加强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人员专门抓,依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务求做到文物保护“五纳入”,即把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县里决定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各街镇乡和有关部门督查工作内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层层落实责任,务求工作到岗、责任到人,严格考核,逗硬奖惩,确保落实。

文物保护培训范文第8篇

经过三次历史文化遗产普查,我县至今有省级文保单位3处,县级文保单位31处,已公布的重要文物保护点70处,及200多处登记在册的地面文物。这些被各级人民政府公布或未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唐宋窑址、明清古民宅、古桥梁、古墓葬、摩崖石刻、名人故居和革命纪念地等等,类型齐全,历史延续性强,是我县六千年文明史的纪实写真。尤其是构筑在海岸线上的40余处明代抗倭遗址,更是我县人民抗击外敌侵扰的历史见证。近年来,我县库藏文物的收藏量也显著增加,器物类从原有的数十件增加到目前的2000多件,字画从百余件增至千余件,另有古籍6000余册,宗谱80余种,还有大量的碑刻、墓志铭、工艺品与革命文物等等,为我县建立博物馆、展示地方史和民俗文化,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对地下文物的保护,文物管理部门一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在目前经费紧缺又无博物馆和专用库房的情况下,对已知的古墓葬、古遗址、古窑址等地下文物,尽力做好原地保护工作,待时机成熟再报批发掘,进行科学研究。对在基建中暴露的各类地下遗址,只要一得到信息就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调查发掘,从不遗漏。近几年,先后抢救性调查发掘了万家山墓葬群、黄土岭墓葬、何婆岭墓葬、象山三中古墓葬区、大溪蒋村宋代古墓、黄狗山宋代瓷窑残址、花岙岛古代遗存等,尽职尽力做好了塔山路东首延伸段的塔山遗址的保护工作,使一批面临厄运的地下文物得到抢救性保护。

多年来,我县通过财政拨款、上级文物部门补助和群众自发集资捐赠等多种途径,筹集了数百万元资金,视各文保单位不同情况,已全面或部分整修了石浦城隍庙、大徐殷夫故居、丹城石屋、丹城姜毛庙、东门岛灯塔、东门岛天后宫、**烈士墓、陈汉章先生墓、爵溪街心戏亭等十余处省、县级文保单位和重要文物点。在维护和整修各级文保单位的同时,注重使用单位和专(兼)职管理人员的落实工作,加强定期检查,即时提出保护意见及整改措施,使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得到较为妥然的保护。对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不仅落实专人值班和法人代表负责制,做到24小时不断人,还加强“双铁”安全保护措施,实现“110”报警联网,单位职工双休日、节假日轮流值班。文物部门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监管好库藏文物的安全,**年被评为**市文博系统安全先进单位。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各级文保单位及文物保护点受损情况普遍存在。如丹东街道林海赤坎游仙寨,寨城护体石墙大部分被拆,寨城内建有非法庙宇和水泥面道路,寨城东边新建的公墓区严重破坏了环境风貌;丹城塔山遗址保护区外沿修筑道路时不经勘察调查就动工,破坏了地下遗存;基建工程中民工挖沙掘土暴露出土文物擅自捣毁或私藏现象时有发生;爵溪街心戏亭周边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等杆线密布,不仅破坏环境和景观,还存在严重隐患;**烈士墓旁屡建养鸡场,鸡粪遍地,臭气熏天,严重破坏环境;陈汉章先生墓区“缀学亭”围栏及墓道石凳被毁,纪念壁上先生瓷像遭砸;石屋景区乱建违章建筑等等。更有一些文物急需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如爵溪街心戏亭后厢房年久失修而破旧;陈汉章先生故居“缀学堂”房屋倒塌急待整修;许多古建筑电线老化隐患严重;**烈士墓区通道严重毁损;第五批文保古建筑单位励氏宗祠、东陈鉴公祠等的维修,因缺专项资金无法启动。

(二)原因分析

1、对文物价值认识不足。一直以来,有些领导和有关部门视文物保护为包袱,为经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障碍,往往从眼前的经济利益出发来衡量文物的价值。如古建筑保护中有人认为这有损于城市建设的形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一拆了之来对待文物保护,或者要算眼前的经济帐,保护文物要花多少钱,而拆后搞开发能赚多少钱。不能充分认识到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沉淀。它不仅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而且文物资源可直接或间接地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2、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从我县情况来看,全社会普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一些地方领导和干部不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严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情,与当地政府无关,文物保护与否对其政绩无任何关系,缺乏“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普通群众则认为文物保护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毫无顾忌地占有出土文物,随意地破坏文保单位的周边环境风貌。如爵溪城墙非法建筑时有发生,环境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3、文物依法行政力度不足。文物保护虽然有《文物保护法》可依,但由于《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执法的主体不是文物部门,而是工商、公安、规划等执法部门,由于没有协调处理好相互之间关系,所以造成文物被破坏情况发生时,往往得不到有效遏制或被处理。如丹城赤坎游仙寨遗址内建有非法庙宇和道路,文物部门无力处理,相关部门由于职责关系,相互推诿。

4、文物部门的保护力量相对薄弱。文物保护是一项既困难又复杂的工作,而文物部门既无权又无人,更缺乏经费,根本无力实施对许多该保护的文物实施保护。

三、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坚持有的放矢,加大力度做好文物保护,为我县“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归纳起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光靠业务主管部门的力量还不行,更主要的是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因此要深入开展宣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文物宣传工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在《今日象山》、象山人民广播电台、象山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刊出、播出全面介绍象山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与重要文物保护点的资料及录像,编辑、出版《象山文物胜迹》、《象山库藏文物精品图录》等,使全县人民了解象山文物事业的发展情况,了解象山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象山、建设象山的热情,为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共同努力奋斗。

二是要把文物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级领导要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党政一二把手,要树立“保护文物,守土有责”的意识,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同时对文物事业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三是要充分发挥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作用,使之成为协调全县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权威性机构,特别是规划、城建、公安、海关、工商等成员单位要各尽其责,各尽所能。而事实上,文物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会议已多年没有召开,致使个别成员和成员单位忘记了自己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职能与义务。同时切实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消除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有法而无法依法办事”的怪现象,进一步做好我县文物保护工作。

四是要加大对文物事业经费和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我县文物业务费虽从原来的5万元增加到**年的15万元,间或有少量的应急专项拨款,“九五”至今十年县拨经费累计近百万元。而十年来维修的文保单位有10余处,计约用去维修经费600万元,差额部分都是由当地企业、群众筹资解决的。而当前我县部分农村的村级经济和群众的资金还相对有限,筹资困难,致使许多急需维修的文保单位和文保点苦于资金而无法实施维修。近年来,我县丹城、石浦等地在旧城改造中,文物受损最多、最严重,保护维修任务更为突出。应根据上级要求和参照宁海的做法,每年从县城乡建设费中划出2-3%经费作为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使濒临损毁的文物得到及时的抢救性整修和维护,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专项经费要专款专用,加强管理和审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