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文化教育理论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滋养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和生生不息。高职院校学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高职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阐述了增强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最后着重探究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实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才内涵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我国传统文化既包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当代的高职院校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弘扬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德。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中,全面落实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
1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是未来社会文化的缔造主体,强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有效的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传统的文化,才能在此基础上去创造新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蕴含着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思想,要想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报效祖国的决心,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同时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也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涯增添无限的乐趣。
1.2有助于塑造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人格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这必将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遇到较大的冲击和变革。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自身的人格缺陷也较容易凸显出来。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有效的抑制和消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生的道德失范、价值观的盲目以及社会文化的危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降低这些负面效应,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同时,在转型期,高职院校学生人格的塑造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的人本主义,而是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创新既有传统文化又兼备西方文化、既有个体独立意识又具备团体意识、既有权利意识又兼具责任观念、既有现实主义又有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既有立足现实的世俗又有批判现实的自主性人格,培养新时代的真正人才。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由于旅游产业与生俱来的融合性产业属性,其发展必须在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过程中,才能释放出更大的潜能。文化产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具有多元渗透性,牵涉到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并且具备重要的教育功能。为此,由杨福泉、邓永进等编著的《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一书(中国环境出版社,2006年3月版),以云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旅游产业发展与文化教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总览全书,具有三个方面特点。
一、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理论分析清晰明确
该书在阐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内涵、边界等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概念、特征和意义。作者认为,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的融合是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形成新产业或新产业价值链的动态过程。一方面,两者融合后所产生的旅游新业态将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类型,有利于旅游产业由传统观光游览层向高层次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旅游者高层次、深内涵的文化消费需求,使得旅游业和文化业焕发新活力;另一方面文化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旅游可作为文化的载体,为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是文化教育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媒介之一,能够推动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该书进一步分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动因。一是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成为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原动力;二是近年来国内出台的各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指明了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方向,成为推动二者融合发展的重要政策动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要求和文化教育整体规模水平的不断增长,为二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现代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成为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和推动力。然而,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也面临着传统观念障碍、市场障碍和体制障碍。上述理论分析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既帮助读者提高了对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论认识水平,又为二者融合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模式比较严谨科学
该书探析了国内外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在国外融合发展模式中,作者重点探讨了美国主题公园对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的融合,法国文博服务业与旅游产业的共生共荣,以及西班牙节庆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其中,法国博物馆作为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秉承法国文化的独立性,通过举办大型的文化展览,将世界文化的精粹以多样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使旅客在接受文化教育、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之外,也获得欣赏的乐趣;此外还有闻名于世的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巴黎歌剧院等文化高地和莫奈、毕加索、巴尔扎克等文化大师也给旅客带来的独有的文化感官震撼和教育体验。在国内融合发展模式中,作者分析了华侨城主题公园对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的融合,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以及云南体验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等多种发展模式。此外,作者还总结了不同区域的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东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推动的,以跨界经营、集聚发展的态势引领的资金、科技、旅游、文化等优势资源融合模式;中西部地区将民族演艺产业、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业、民族节庆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浑然一体的互动和融合,突出中西部地方特色艺术文化与民俗文化教育功能。这些模式总结分析为国内不同地区进行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实践分析具体且操作性强
该书重点研究了云南省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总结了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其主要经验包括:政府从“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增进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和中介组织、文化经纪制度的发展;推动和加快民族民间工艺品、民族演艺、特色节庆等门类的发展,极大延长文化产业链;根植于独特的民族文化,开发出系列化的旅游和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文化旅游精品;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创建平台。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不足,旅游产品的文化灵魂和内涵缺失,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不力,资源流失与消亡仍在继续。基于此,作者提出了更新观念,充实“一心六区七廊”,打造共同品牌的融合发展战略,并从市场、产品、企业、技术四个方面探讨实现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从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政策保障、健全发展体制机制、构建产业布局四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二者融合发展的对策。上述战略路径规划及推进对策全面具体,层次分明,可操作性强,对于指导和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具有很好的实践指导意义。综上所述,该书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既对中国旅游产业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理论和现状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又针对实际对象提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战略路径及对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理论和实践指导著作。
作者:曹小蓉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为深厚的文化背景.我国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亚需提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与历史潮流相符合,同时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高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传承民族丈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缺失。
1.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
摘要: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文化成果。当前高校对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高度重视,实践路径多样,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多元融合困难、创新性不足、尚未形成文化机制等问题。大学生在情感上对革命精神高度认同,但对革命文化认识不足。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革命文化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多元文化交锋与意识形态之争等问题是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大学生;革命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习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强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想信念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深入开展革命文化教育,让青年学生深刻领会这一精神标识,进而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所以系统梳理革命文化理论认识,分析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现状与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1对革命文化的理论认识
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最早提出“革命文化”的概念,“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但对于革命文化的科学释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
1.1革命文化的科学内涵
有学者认为,革命文化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革命文化是指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实践斗争中孕育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合,狭义的革命文化则是指精神形态的革命文化,即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2]。这种观点是按照文化的广义狭义两分说对革命文化进行了大致阐述,但对其深刻内涵未进行深入讨论。也有研究认为革命文化的内涵在不断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不同时期意识形态建构的需要中不断发生变化[3]。该观点对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范畴界定不明确,可能混淆了两者的内涵,没有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有研究从革命文化产生的时空条件出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进行了清晰的界定,革命文化阶段之前形成的中华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之后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4]。然而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节点,在时间上划分三者是否合理,还有待深入探讨。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学者直接将“红色文化”等同于革命文化,认为“红色文化”就是革命文化[5-6],但对于“红色文化”的界定学界尚未形成普遍认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两者内涵是一致的,而在外延上“红色文化”更广泛,“红色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更加为大众所接受,所体现的是对革命文化的资源属性的释放和利用[3]。而有的研究则将所有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相关的思想内容都界定为“红色文化”[7]。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红色文化的概念是由于社会语境的变迁,由革命文化转换而来[3]。所以,“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仍需深入研究思考。梳理革命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和过程,本文认为崔利萍的定义比较科学: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创造的,以先进的革命理论和制度、崇高的革命伦理道德和革命作风、不朽的革命精神以及鲜活的人物形象为内容的文化形态,核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8]。该观点明确了革命文化的本质属性,即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文化成果,体现了革命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党和人民,且党起主导作用,同时说明作为文化所具有的结构属性,即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内容。
1.2革命文化的理论来源
一、企业文化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企业文化涵盖企业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及物质文化,而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是企业员工通过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逐步建立的。企业的精神文化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精华,它深深“内化”于企业员工的心理之中,并通过一定的文化仪式得以表现与发展,是群体文化心理的长期“积淀”。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一种超越个性的群体意识,具有更广泛、更深刻、更长远的社会意义。
1.企业文化教育属于人文素养教育,与现代企业管理由技术管理、制度管理、产品管理向文化管理的战略转移相吻合。企业文化管理强调人的作用,重视开发人的精神素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使学生懂得人在企业中处于首要地位。学生在学习企业文化时,必须了解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传统等环境因素,同时还要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所以,企业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企业文化教育是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素质所不可缺少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有重要作用。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冶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必不可少的步骤。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它昭示着一个企业的精神、理念、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产品形象等。不同的企业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不同的文化。学生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可以了解一个企业的文化,认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特点,而这是一个现代企业员工必须具备的素质。有了这种素质,员工工作的自觉性和工作质量就会大大提高。其次,它有利于增强高职毕业生对任职企业的文化认同感。
3.开设企业文化教育课程,使学生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与就业的重要意义。在上岗前就培养学生所需要的企业文化素质,使学生较快地融入企业实践活动,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二、企业文化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企业文化教育对高等院校学生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它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渗透在社会和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无形的比有形的重要、软件比硬件重要”,这就是当前经济发展时代的特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化发展,企业正在跨越国界向全球化进展,“企业文化”也迅速发展走向国际化。由于“企业文化”的辐射作用,其对国内外各行各业产生影响,对高等院校也进行着渗透。高等院校与行业和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关系,把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院。
为全面推动园区街道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文化教育资源,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结合“文化泰州”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事业,推进全民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年再造一个新”的奋斗目标,从园区街道建设的实际出发,着眼于社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园区街道的文化教育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习型社区建设,全力打造教育事业繁荣、文化特色鲜明、软硬实力较强的东部新城。
二、基本目标
进一步促进社区文化教育向社会化、法制化、科学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社区管理与依托社会组织教育相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文化教育工作格局;有计划地发展各类市民文化教育,实现社区各类文化教育资源的统筹、衔接、沟通,基本构建园区街道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社区文化教育组织网络,实现全方位覆盖的社区文化教育体系;实现有其学、优其学、乐其学、终身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组织,为最终建成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年内创建“省社区教育示范乡镇(街道)”。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文化教育的管理体制
1.建立健全社区文化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建立“工业园区、京泰路街道社区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由园区街道主任任社区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社区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实行半年度例会制度。社区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目前,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化教育研究在高等学校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例如,王海燕的《“地域文化与课程”研究》研讨了地域文化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汪小洋编撰的《江苏地域文化导论》作为地域文化教育课程的教材已在南京师范大学使用10多年。截至目前,河南省已批准建立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3个,培育基地11个。在这54个基地中,地域文化综合研究类有13个(占24.07%),如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郑州大学中原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中心、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周口师范学院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等。这此地域文化类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获批,对于高校打造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服务地方经济与文化事业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引导实施地域文化教育相呼应,很多教师自觉地将所授课程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这些基地的建立过程中,关于地域文化教育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出现,如班红娟的《国家意识建构与地域文化传承——河南乡土教材的文化意义阐释》、李辉的《地域文化与河南高校视觉形象设计》、廖霞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学探究——以河南地域文化为例》等。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地域文化教育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要发挥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作用,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基于地域文化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实施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将优秀地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术创新活动,必将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需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地域文化教育内容。但是,目前地域文化教育并没有引起河南各高校的足够重视。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该校2009年出台了《关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的若干意见》,该方案强调要以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等为基本原则,兼顾教师教育专业与非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出具体的培养目标及规格,并指出公共必修课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组成,公共选修课分为限定选修与任意选修两部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教育实习与见习、专业考察、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但地域文化教育在该方案中没有得到重视。这种人才培养方案,不具有任何区域特色,必然削弱高校为区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职能。周口师范学院《关于修订2012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的若干意见》,将原有课程纳入由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构成的课程体系,增加了教师教育平台的教育拓展课程,并在专业教育平台中赋予各教学院系更多的课程设置权。目前,周口师范学院正以“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实施“(4X)+X”的分类培养模式[3]。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新方案下,地域文化教育的内容只是零散地分布于人文社科各专业选修课程,仍然没有被列入通识教育、教师教育以及实践教学平台,整体上讲,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仍然游离于课程体系之外。地域文化教育没有真正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为了解这一问题存在的普遍性,笔者认真查阅了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许昌学院等河南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了比较研究。依据洛阳师范学院2006年制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总则,该校设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拓展教育平台四级课程平台,各课程由若干模块组成,师范类专业附加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与周口师范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洛阳师范学院的通识教育平台含有非本专业15学分的任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拓展教育平台主要设置专业方向的延伸课程,以选修课为主,要求突出本学科前沿、学术动态、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研创作,以及艺术创作的课程模块等,拓展了更多的自由教学空间。商丘师范学院2007年制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其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其课程结构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教育必修与专业必修,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专业任选和公共选修。从课程结构上看,这一人才培养方案几乎等同于周口师范学院的2009人才培养方案,不同的是其必修课分属于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三个平台。根据许昌学院2012年制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由通识教育课、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课“三大平台课程”构成,另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就上述四所高校而言,其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都是从最初单一的必修课与选修课,逐渐修订为搭建课程教育平台,这是实施课程改革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但是,笔者看到,洛阳师范学院等三所高校虽然都建有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地域文化重点研究基地,但在其课程结构中很难看到地域文化教育的影子。第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或总则中,均没有提及地域文化教育问题;第二,在通识教育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均看不到地域文化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地域文化教育活动的举办,更谈不上校外文化教育实习基地的合作建设;第三,对于自下而上的教师结合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的自发行为,也没有积极的鼓励与引导措施。笔者相信,这些问题在高校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笔者尝试提出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地域文化教育的构想。
(二)以地域文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丰富的地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可以应用于不同专业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以中国知网的上网期刊论文为例,近三年来此方面的教改论文有20余篇,涉及中国古代史、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思想道德修养、中外设计史、中国美术史、区域音乐与文化、大学语文等多门课程。为弄清地域文化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情况,笔者对周口师范学院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表明:第一,地域文化资源较为集中地应用于历史学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除必修课中国古代史、文化学概论之外,还有地域文化专题讲座和历史地理学、地方史、中国文化概论、文化民俗学等课程,其中地域文化直接作为课程资源的有地域文化专题讲座以及文化民俗学与历史地理学课程;第二,地域文化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等)或学科的教学活动,均能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第三,对于通识教育与教师教育平台的部分课程,甚至理工类专业的部分课程,有选择性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能够增加教学活动的生动性。需要指出的是,理工类专业部分课程利用的地域文化资源,大多与中国传统思想或理论有关,如《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可说是学习自然科学的理论原点,这些理论及其出处,可能就是构成该区域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教学实践表明,地域文化资源是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的,鉴于它对教学活动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积极倡导地域文化教育,因地制宜,适时进行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理应成为高教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地域文化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可能灵活多样,但为了规范或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教师的积极性首先应予以激发,教师的专业性技能也需要进行培训。在这个意义上,地域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高校,应加大地域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的力度,适时开展地域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把地域文化教育进课堂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师资培训工作应建立在以下工作的基础之上:第一,认真做好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研究,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梳理,研讨其本质特征、基本内容以及在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发现学术问题并予以解决;第二,结合不同专业与学科的教学实践,做好地域文化的扬弃工作,经深入广泛的调查与研讨,组织专家编订培训材料;第三,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对象(建议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全员参加,自然学科的教师自主参加),做好培训师的遴选工作;第四,制订具有激励性的教学评估机制,鼓励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教学活动,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地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目前地域文化教育尚未在河南高校大规模开展,因此通过师资培训指导或引导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三)以实践教学促进地域文化教育
实践教学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目标。目前,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普遍相对薄弱,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学科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又强调指出要“注重实践性,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不仅已经具体化,而且将其视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教学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由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洛阳师范学院文科、理科总学分均为180±5,实践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30%左右(不低于28%);许昌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总学分为150~160,实践课程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专业总学分为160~170,实践课程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周口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总学分为160~175,实践课程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0%,理工类专业总学分为165~180,实践课程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上述三所高校制订或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学时)均达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要求。比较而言,洛阳师范学院要求实践课程总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8%,适度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目前,高校实践教学既包括教育(专业)见习、教育(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一般还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创新实践、专业实践等内容,而开展地域文化教育可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为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了以实践教学促进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应做好校内外地域文化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以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为依托,加强校内地域文化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并采取校企联合或与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的形式,积极建设校外地域文化教学实训基地。第二,要鼓励教师开设实践性强的专业拓展课程。地域文化蕴含在各种地方艺术之中,艺术教育是地域文化教育的一条捷径,因此应首先在文学、音乐、美术与书法等课程中融入地域文化教育,并以作品交流会、沙龙、专题讲座等形式吸引更多学生参加。第三,要通过聘请或引进师资,开设文物勘探与保护类课程,服务于校内外地域文化实训基地的建设。第四,要积极指导、扶植学生文艺团体创作并展演文艺节目,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并以此促进地域文化教育的有效开展。
作者:李治中单位: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
最后,在互联网+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探索中还应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互联网+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需构建一种师生互动化、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互动化学习资源,开放教学资源的制作、上传渠道,让学生和老师达到教学相长。另一方面,混合式学习环境将一些学习环节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和广度上的缺憾,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征程中所积累的文化资源,表现为物质形态、信息形态、精神形态的历史文化遗存,[1]属于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之一。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开发和利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报告中也提出了文化自信对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文化自信事关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更是事关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和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石;建立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靠的是对我们党和国家红色历史的挖掘与传承。红色文化隶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教育事关文化自信,也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在不同场合对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教育都做出了重要指示;也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上明确对高校提出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要求,在红色文化教育上一定要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目前,对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已由最初的“扶贫开发”[2]逐渐转变成一项涵盖了经济、社会、人文等多个方面的交叉研究新领域。而对于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实践的探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红色文化内涵界定
关于“红色文化”一词,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研究者对红色文化的定义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一部分学者认为,红色文化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体。红色资源主要是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核心精神与实践的统一。此类学者多以红色资源来代指红色文化。这种代指凸显了红色文化的资源性和效用性,但是忽略了红色文化本身丰富的精神内涵。其次,有部分学者认为红色文化等同于我国的革命文化。持有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红色文化就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以及相关的革命历史遗存。完全的将红色文化与革命文化画上了等号。这种观点强调了红色文化的起源,但是没有看到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再次,有部分学者认为红色文化是一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持有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带领广大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创造的文化,认为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属于先进文化,更是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起源于革命年代,也确实是同马克主义中国和中国革命实践密切相关,但是仅凭这些就将红色文化等同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将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范围缩小了,也将红色文化的内涵缩小了。最后,还有部分学者持有这样的观点: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应当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红色文化的特殊性,但是却将红色文化看成是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出来的文化,忽略了红色文化中包含的革命性、实践性等特征。综上,笔者认为红色文化发端于我国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各阶层先进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红色文化是一种包含了理论和实践两种形态的重要资源。
二、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与作用
从笔者上述对红色文化的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引申出红色文化教育的概念:红色文化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运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所积累的素材,形成的理论,升华的精神对受教育者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价值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一方面,近些年来由政府主导的红色文化教育在社会上蔚然成风。借助红色文化教育之风,使许多革命老区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借力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基地,这些往日的老少边穷地区,将自身的红色文化基因变现,改变了地区的落后面貌,改善了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激发人们自身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使人们能够以更加积极的面貌去学习、工作、生活,间接的刺激了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红色文化的经济开发价值和红色文化教育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刺激作用共同构成了红色文化教育的物质价值。另一方面,红色文化的产生与中国共产党密不可分,对夯实党的执政地位有着重要作用。红色文化教育在传播政治意识、造就和谐政治关系、促进政治发展等方面都取到了很好的作用。[3]同时,红色文化本身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西方社会不良思潮不断冲击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借助于红色文化教育等手段,可以达到对人们进行价值观引导和行为规范塑造的目的,让传统文化得到创新发展,让社会主流文化得到丰富。红色文化也包含了文化自身的诸多特性,渗透性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渗透,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中,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既可以促进各种文化冲突的协调,形成包容共进的文化氛围,也有利于文化融合,去粗取精为社会主流文化发展提供基础。红色文化在政治和社会的两方面作用构成了其精神价值。
三、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作用
第一,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青年兴则国强。大学生是时代的佼佼者,是青年一代的排头兵,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保证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支撑。然而,大学生所处的年纪也决定了其本身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群体,是一个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的群体,是一个容易受蛊惑、受不良文化、思潮,或者错误观点、言论影响的群体。加强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不单纯是为了在青年一代中传播红色文化,还希望借力于红色文化教育对广大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引导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抵御不良思潮影响的自觉性和能力。同时,红色文化本身是一种涉及文、史、哲等多学科的交叉文化领域,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也是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为健全学生人格提供助力。第二,红色文化教育能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塑造。当前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势力暗中角逐,各类思潮不断对青年进行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更加追求个性,对个人利益极端推崇,并且有很强的个体意识。而红色文化的诞生和发展都伴随着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深深烙印。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用革命时期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榜样示例,帮助大学生认识红色文化,并逐步转化为认同红色文化教育中所体现的价值观,从而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塑造。第三,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明确政治方向。当代大学生已经进入95后,乃至00后群体。他们对苦难的理解并不深刻,对英雄人物和事迹感受相对片面。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是希望能用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来激发大学生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由衷热爱,发自内心自觉的关心、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自发的肩负起青年一代振兴中华的使命。因此加强红色文化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红色文化无论起源、发展都与中国共产党密不可分。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广大高校学子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从而坚定个人的社会主义理想,明确自身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四、红色文化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