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第1篇

1.完善就职前培训以及人才的挑选对于就职培训的人才选择应该符合高级别就职系统的特点,选择更优秀的更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体现出新模式的优秀和与旧不同之处。在当今社会这种急需优秀幼儿教师的国情下,我们应该正确定位和挑选进行就职前培训的优秀人才,要强化幼儿园的专业教育方面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能过分强调文艺的音乐舞蹈的专业能力,而不强化学生的素质修养以及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能力和知识会出现短板,这是家长所不想看到的,因此,在对人才的挑选以及培训要更加重视。

2.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体系在现今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正确科学而合理的设置学生的课程则是其中之一。很多幼儿园只是单纯的将未来要学习的高中知识融会进来,而没有正确引导学生理解理论基础课,更是缺乏实践和练习这方面的只是。造成学生无法适应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协调,二者因此脱节,这种教育体系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经过实习,不少学生会感觉到理论课并不实用或者根本用不上,又或者学生实习后虽然积累了部分经验但是却缺乏理论的指导和提升。这种情况下,从一定的高度来分析幼儿园教学时间中发生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都是急需改进完善的。

3.人才无法体现时代性在当今社会,人才高度集中与繁盛,应届大学生比比皆是,必须紧随时代的变化和脚步才不会被社会甩下,作为师资培训的院校和专业,也要因此完善自身的能力,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在这个胜者为王的时代,幼儿的学前教育也要出现新的动态和发展,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也可作为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与之前旧有的模式有很大的差距和不同,对我们五年一贯制的学前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教育的高度重视,社会对于双语老师的需求也是十分急迫的,因此我们的培育缺乏时代性。

二、发展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对策

1.明确学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中对高职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所以,我们五年一贯制的教育专业体系应该明确学前教育培养目标,重点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选择热爱教育事业,对孩子有热情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具有系统的学前培训知识,为适应当代社会更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电脑水平以及职业操守和素养。

2.系统化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在这种全新的应用型教育体系,我们应该让教育实践课穿插的各年级各专业中,系统化五年一贯制的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深部完善内容形成递进,与主题内容和思想纹丝相扣。针对目前的问题缺乏科学合理的系统化的课程,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完善设置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重中之重,且要具有专业特色。五年一贯制的学前教育课程,不能只局限于眼前,而要更注意融合吸收实践等理念,更要跟随时代潮流,具有高素质以及专业能力,更加符合五年一贯制的特点。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会学;教学改革

社会化是体育社会学的主要特征,要想实现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创新,就需要朝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以及自我改革与完善,体育专业与体育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主要价值在于增强社会成员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度与参与度,以实现体育教育的改革工作能够得以健康有序地实施。

1我国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学科认知不足

如今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多数大学生对于体育社会学课程认知程度还不够,他们普遍认为学习体育的根本就是学习体育运动的相关技能,只是认为通过对体育运动的学习,能够提供其运动技能水平,增强其身体素质,但并没有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于增强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作用。另外,对于学校而言,也没有对体育社会学形成正确的科学的认识,没有对其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普及,甚至对体育社会学课程还存在着非常片面的的认识,没有制定健全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也没有充分引进体育社会学课程相关器材设备与资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体育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1.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随着我国体育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体育社会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渐渐变得更加紧密。体育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体育社会学理论来解决这一些问题,同时,在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改革时,还要加强对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体育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牢固掌握体育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还要积极学习体育教师所传授的新知识,实现对自己知识结构的更新,最重要的是还要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如今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理论灌输的方式,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与接收体育教师所传授的体育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的是讲解示范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与记忆,这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乏味,缺乏创新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难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限制了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1.3课堂教学内容分散

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充分掌握体育相关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动作,同时还要深入理解掌握体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如今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内容还存在分散的现象。在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因为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在对社会学的相关概念进行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与领悟进行内在研究,却难以真正理解相关思想知识与社会逻辑结构,因此,也难以得到全面均衡的体育教育,同时,其在学习体育技能知识与相关思维方式的过程中,难以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从而极大地限制了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1.4缺乏严谨的教育考核制度

如今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在考核方式方面,主要以笔试与论文考核为主,通过相关实际调查与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于这类考核方式缺乏足够的重视心理,普遍存在应付心理,在他们看来,只要简单地学学即可,如果不能通过考核还可以补考。在论文考核方面,普遍存在着互相抄袭的现象,降低了与体育社会学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也导致这类学生缺乏足够的专业理论基础。

2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2.1转变学生观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学课教学的整体效果不太理想,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对体育社会学这一学科的认知程度不够深。因此,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加强体育社会学在学生群体中的宣传与普及,积极开展校园论坛讲座,与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向学生详细讲述体育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并重点阐述体育社会学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加深学生对体育社会学的了解与认识。另外,作为高校,应该增加对体育社会学的重视程度与投资力度,积极引进与体育社会学相关的器材设备,建设多媒体现代化教师,为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2对教学方法进行全局考量

体育社会学属于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其教学方法复杂多样,既有观察法,又有调查法等,因此,在对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优化时,往往具有较大的空间。在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在注重对其他学科教学优势进行借鉴的同时,要增加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避免其处于社会发展的边缘。在体育社会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考虑,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实际参与等方式,对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性的判断与解决,并紧扣改革重心,以实现对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3规范教学内容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

由于高校体育教学具有比较明显的自由性,这就决定了其教学模式必须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模式,例如目前日本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与学习兴趣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欧美的一些体育强国,也开始注重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在重新规范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如比赛式教学模式、情境式教学模式以及自由式教学模式等。在我国的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借鉴这些教学模式。因此,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两个方面着手,形成以自由发散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并建立多种多样的新型教学模式。

2.4建立严谨的考核制度

通过对课程教学的考核,能够充分掌握并验证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对教师之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反馈作用。在对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学课程进行考核的过程中,除了笔试与论文考核之外,还可以将学生的出勤与平时表现纳入考核体系中,并将每一项考核指标的分值比重进行重新规划。另外,在笔试考核内容方面,可以增加一些综合分析与直观论述的题目,减少概念性的内容测试。在论文考核方面,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对论文抄袭现象的管理与限制,提高论文答辩标准,严格审核论文内容,以保证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旭.高校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98.

[2]张旭.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体育社会学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34.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程;冰雪资源;建设

冰雪项目其中主要包括的是滑冰和滑雪两部分的内容,不仅是一种活动的形式,更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而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冰雪项目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也很愿意参与到其中来。但是冰雪活动不同于其他的体育活动,都是在低温下进行的,而且若是学生不能够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的话,活动的危险系数是很高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就对于教师自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当前阶段中小学体育中开展的冰雪活动都是由传统的体育教师来代课的,其中就存在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很多传统的体育教师对于冰雪项目了解很少,甚至自己都没有掌握到动作的要领,这样的师资力量很难给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身安全带来保证。所以,作为一个传统的体育教师,若是想要与学生一起参加冰雪项目的话,首先就要努力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知道与冰雪项目相关的基本的理论,等到理论知识可以掌握了之后,就应该努力的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争取能够解决学生在冰雪项目中遇到的任何困难。例如,在开展冰雪项目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申请一个专业的冰雪项目教练,在一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同教练学习,让教练观看自己学校里面的冰雪项目场地是否有任何的安全隐患,若是教练提出的话,就一定要及时的改正。等到教师的水平可以达到专业的水平之后就可以与学生一起上课,教师也应该保证在进入冰雪项目场地之前,每一个学生都知道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规则,若是出现了什么紧急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应付一些简单的突发情况,教师可以先用这些问题问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小测试,等到学生回答合格了之后,就可以进入冰雪项目的场地,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2制定严格的课堂秩序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比较活泼好动的,在同班同学一起上课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乱跑乱闹的现象,若是这一种现象一旦发生,就很容易让学生的人身受到伤害,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种事情的发生,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制定一个比较严格明确的课堂秩序,让冰雪项目可以井然有序的开展。另外,在上课的过程中,若是活动的场地很大的话,教师应该给学生规定一个活动的区域,保证学生始终能够在自己看得见的区域内进行活动,若是学生发生了危险也可以及时的得到帮助。例如,在上滑雪课的时候,因为要使用到雪橇、滑雪板等之类比较厚重的道具,且光滑的雪地也很容易摔跤。所以,在进入滑雪场之前,教师应该为学生做出严格的规定,比如,在换衣服和化学道具的时候,应该注意秩序,按照队伍的顺序开始,不能拥挤磨蹭。教师也可以选出一两个维持秩序的体育委员,让体育委员严格按照着教师所制定的秩序执行,若是发现了有违背课堂秩序的学生就应该及时的报告给教师,让教师去处理。除了保证课堂的顺序,教师还应该重视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在课堂上所用的道具是大于或者是等于学生的人数的,因为道具也是学生发生争执的主要原因之一,若是道具的个数少于学生的人数,学生就很容易因为担心自己的得不到道具而进行争抢,对于严格课堂秩序的形成和学生的人身安全都有着很大的威胁。

3冰雪项目多样化

参与冰雪活动对于学生自身的要去就很高,因为室外的温度比较低,有时候风也比较大,学生若是参与活动的话,就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健康的体魄,另外,也要有比较强的平衡力好应变能力,但是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些体能或者是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就很难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来,对于一些身体不健康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所以为了能够缓解这一种情况,教师应该将冰雪项目多样化,不再只是单纯的局限于现有的形式。其实关于冰雪有很多衍生的活动项目,教师都可以当成是学生的选修课,当选择的人数比较多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展这一个课程。例如,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在室外进行一些堆雪人或者是刻冰雕之类的游戏,所以在室外的冰雪活动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这一种比较轻松的项目,因为任何体育项目的宗旨就是让学生的身体能够得到锻炼,只要是学生的通过体育课堂增强了自己的体质,这一个体育课堂就是成功的,所以教师就没有必要拘泥于形式。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雕刻冰雕,因为学生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所以教师应该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自由的进行分工,让一部分的学生去运送冰块,一部分的学生将冰块切割成合适的大小,最后由全班的学生一起来雕刻冰雕。在雕刻冰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全面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脑海中想到的东西经过自己手中的刻刀表示出来,让学生始终以最饱满的热情来参与到冰雪项目中来。

4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

因为冰雪项目的活动场地也比较大,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的时候就很难能够看到学生的身影。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活动小组。例如,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先教会这些学生,然后将这些学生任命成为小组长,让这些学生去教给自己小组里面不会的学生,若是有小组长教不会的学生,就可以告诉教师,让教师进行单独的辅导。通过这一种一帮一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大大的提高了教师讲解的速度,也给了学生更多可以直观的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友谊的形成。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阶段开展冰雪项目不仅能够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体育课堂,也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另外,在开展任何体育活动的时候,教师最应该关注的及时学生的安全,在进行运动之前,让学生知道足够多的关于冰雪项目的理论知识,活动之前的热身是不必可少的,在开展冰雪活动的时候,教师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特长,为国家的冰雪事业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黄胜江,刘明,赵亮亮.哈尔滨市阿城区农村冬季中小学体育冰雪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J].体育教学,2012,32(02):24-25.

[2]王宇,陆剑锋.浅谈高中冬季冰雪课教学的开展与实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04):81-82.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第4篇

摘要:基于可雇佣性概念述评与可雇佣性能力培养探讨,以及我国现阶段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体系中可雇佣性观念缺乏的现象,本文提出将可雇佣性能力培养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体系中,以期完善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体系的建设。只有将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与课程目标相结合,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才能被彻底激发,才可能给大学生就业以及其职业化发展产生实际的效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可雇佣性;课程目标

引言

自我国恢复高考以来,数以万计学子通过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2017年是高考恢复的第40年,在这40年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上大学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1999年至2012年这长达13年的大学扩招,更是将我国2013年高考的毛入学率推至高达34.5%,我国高等教育自此正式迈进“大众化”阶段。目前大学扩招虽然已停下匆忙的脚步,但伴随着扩招所产生的许多问题却仍然存在。在这些问题中,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走向“脱颖而出”。“毕业即失业”也已经从网络上的一句调侃,成为了大学生现实生活无奈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从供给角度进行分析,用人单位苦于雇佣不到合适的高素质人才,而毕业生也是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正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即可雇佣性能力的缺失。所以,加强培养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应该成为制定高等教育课程目标的关键性依据。当前大学英语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仍旧停留在只注重英语理论知识学习的阶段,而忽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其在竞争中完全不具有优势。综上,高校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深入地探讨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体系建设中改革的问题。[1]可雇佣性能力的体现无论是在个人收入方面,或是国家竞争优势方面都主要依赖于知识、技能和企业的劳动力。具有本科学历的人被认为在未来“知识驱动”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即将会发挥重要作用。[2]借鉴已经存在的、有关可雇佣性方面的研究,本文大胆提出基于可雇佣性的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体系,基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性能力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一、可雇佣性及可雇佣性能力

(一)可雇佣性的含义

可雇佣性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的英国出现,学者Beveridge于1909年创造性提出,在之后的百年里一直在欧美国家不断地发展完善。“可雇佣性”是由单词“employability”翻译得来,一些学者偶尔也会将其直译为“就业能力”,但鉴于此译法难以在学术情境中准确表述其具有的丰富内涵,目前多数直接使用“可雇佣性”。尽管“可雇佣性”在西方国家使用较为广泛,但一直没能有统一的定义。20世纪50及6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了可雇佣性即为个体潜在、能被雇佣的能力。在20世纪70年代,对可雇佣性的关注则是由态度方面转向对个体知识、技能和在劳动力市场价格方面的探讨。20世纪80年代,有关可雇佣性研究则变得更加深入,提出了可雇佣性就是能够制约工作绩效综合知识、技能、态度等特征。到了20世纪末,可雇佣性概念则朝着更加深入的方向扩展,已经开始融合诸多维度,像劳动力市场知识、劳动力市场情境及公司政策等方面。总而言之,可雇佣性这个概念已经越来越受到各个领域的重视,对于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学者主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讨论可雇佣性概念,广义概念不是简单从个体特点角度出发,将宏观因素同样也纳入考虑,从而达到人才市场供需的平衡;狭义概念则是从个体为获得和维持工作而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特质等方面考虑。[3]英国的奈特认为可雇佣性是一种适合于就业的能力,即为个人品质、学科理解、各种技能有机地融合,可雇佣性则为一系列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英国研究学者哈维认为,可雇佣性表现为个人的一种潜能,一般则为个体能得到和维持工作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可雇佣性则被认为是学习能力的一种,是个体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4]英国另一位学者约克则提出,可雇佣性是“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并使他们拥有成功担任所选职业的一系列成就,例如技能、理解力及个人特质”。[5]

综合所述,关于对可雇佣性能力理解是因人而异,其共同点都是为了大学在校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未来进入职场能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行的一系列训练,而且这种培养是越早进行越好,培养大学生拥有养成自己可雇佣性能力的观念也是越早传递给学生,对其将来的发展越有利。可雇佣性目前在国内多适用于管理学范畴,对于其与教育领域的研究也只是近5年才开始有学者进行关注。但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说,如果在校期间就对其进行可雇佣性能力培养的一系列训练,那他们无论最终以何种方式进行就业(被他人雇佣或被自己雇佣),都是必要和必须的。然而,对于我国的大学生来说,却几乎没有这种意识,在笔者看来,进入大学再进行关于职业问题的探讨却是已经太晚了。现今的大学教育严重缺乏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只是在大四的时候象征意义地安排几节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无论是上课的老师还是学生,都并未意识到这节课对于大学生本身来说的重要性。无论对于学生或是学校来说,何为可雇佣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有何用处等关键性的问题,却都是避重就轻,打起了马虎眼。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学生就业率屡创新低,由此导致的啃老、自杀、学生间矛盾升级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二)可雇佣性能力

可雇佣性能力这一概念不是简单地将几种技能进行简单的罗列,是立体的、全面的和多方位的一种框架性综合能力。英国的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曾提出过“可雇佣性能力框架”,该框架要求教学大纲所应具备的主要七个特征:技能发展、自主学习的改革性发展、个人发展规划、反映外部环境的活动技能、职业生涯管理技能的发展、参与从工作中学习和在不同环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6]众所周知,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1.教育目的必须反映科技发展和生产力对人才需要2.教育目的必须符合社会政治经济需要;3.教育目的必须符合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教育目的,我国高等教育目的在制定过程中始终满足上述3个方面的需要,但仅仅满足这几方面的需求,培养出的人才进入社会后难以找到合适工作,而且随着大学的扩招和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毕业的大学生只能面对能力缺失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就可雇佣性能力培养这一过程而言,并不存在通行适用于所有院校的同一种模式。因此,在研究培养我国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方案的过程中,仅能提供一个大体的框架,各地方院校需要根据各自学校不同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英国的诸多院校都对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培养与提升给予了高度重视,而以高就业率、带薪实习以及优质学生服务三大特点闻名的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在培养学生可雇佣性能力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我国高等院校可充分学习其成功模式,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培养本科层次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课程体系。

二、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就是通过以外语教学理论作为基础,通过对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学习、跨文化交际的了解以及学习策略培训为主要授课内容,并将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融合在一起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应该为培养大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今后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中通过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的文化修养,以达到能适应我国快速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一系列需要。课程目标即为课程需达到的一定结果,是指通过实际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而让个体达到程度不同变化的结果。[7]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俨然进入了一个迷茫期,几乎每年四、六级考试都有成千上万学子进入考场,为何我国大学生对四、六级英语考试热情如此“高涨”,是他们如此热爱英语考试吗,还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课程目标正是被教育目的所制约,而制定课程目标则更需要体现出我国教育目的主旨意图。教育目的决定其性质以及方向。课程目标即为课程本身所需实现具体目标,更是对学生在一定教育阶段所能达到程度的期望,以及学生能在发展德、智、体几个方面所达到的程度。[8]原有以综合英语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大学英语正逐步迈向多样化教学的改革。围绕这一变化,有学者曾就大学英语课程是应当作为工具来教还是作为素质来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下,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俨然已“沦落为”学生用以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培训课程。对于学校的英语考试,学生也是抱着“60分万岁”的目标而准备,完全忽视了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课程目标正逐渐走向僵化。制定以可雇佣性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目标正迎合了上述两方面的需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知识技能信息、态度情感价值观信息内化为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技能。在有效针对学生建构英语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构建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时,进行可雇佣能力与英语知识相融合的相关理论研究,拟在为广大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以及在课程目标的设计方面,提供有实际意义的理论指导和实证参考。

三、基于可雇佣性的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体系建设

我国对于可雇佣性方面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研究领域也多局限于社会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等几方面。在教育学领域,尤其是针对大学英语课程研究领域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鉴于此,对基于雇佣性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研究,则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目前我国高校正陷入一味地追求升级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专致力于升为职业学院,学院努力升格为大学,但是,在同一时间却造成了许多大学忽视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只要学业成绩都过及格线就能毕业。这就直接导致了培养出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果。雇主对大学生英语水平要求都很高,但毕业学生却往往难以达到雇主的要求。我国高等院校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不能归结为一个简单的数量上的问题,是复杂的结构性问题,更是整个国家高等教育结构性问题。通过对相关一系列文献梳理,不难发现,截至目前,还尚未有直接针对基于可雇佣性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研究。鉴于此,根据本研究的问题,扩大了对相关期刊文献的搜索范围,分别从“可雇佣性”“可雇佣性能力”“大学英语课程目标”“可雇佣性能力+大学英语课程目标”四个方面,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

(一)制定基于可雇佣性的课程目标体系

完善我国本科层次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院校、老师以及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单一的以英语语言技能为主的人才,近年来。尽管随着素质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大学生英语技能水平仍旧难以达到在工作过程中流利使用的水平。根据课程论方面的理论,课程是在满足社会需求过程中生成的,制订课程目标主要有3个依据:学生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需求。就大学英语而言,学科知识体系相对稳定,所以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变化对课程设置的影响最为重要。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内容则与学生的起点语言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虽然,对于可雇佣性而言,没有一个适合于所有高校的统一模式。只有将可雇佣性整合入课程时,才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开发。

(二)转变教师观念,以生为本,构建合理的课程目标体系

大学英语老师必须汲取前沿的专业知识,改变固有观念,积极尝试以可雇佣性为导向的“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强调个性和创新性,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始终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强课程综合性和适应性,通过此培养的学生才能具有可雇佣性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体系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大学生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认识和实践性活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6)同样指出英语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一方面需要加强与丰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课程学习,从而不断满足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与相关的工作需要;另一方面,通过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英语,不断提高大学生对于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强职业英语或学术英语的培训,切实提高大学生实际交流能力,从而满足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国家追求进步与繁荣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9]

(三)可雇佣性能力培养融入到英语课程教学中,有过程地培养学生建立可雇佣性能力观念

我国高校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开发,现阶段主要集中于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面,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仍处于理论探讨和实践的探索阶段。德国高校提出,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关键是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途径的关键环节,采取有效、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可雇佣性能力培养融入全部课程,融入课堂教学,主要包括课堂互动、课堂讲授、第二课堂教学,对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重要作用。[10]学校通过课程开发培养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途径非常多,简单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将可雇佣性能力培养融入全部的课程之中。2.将可雇佣性能力培养融入部分核心课程。3.在课程中融人基于工作相关的学习内容。4.课程中设计专门培养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模块。高校对大学生的可雇佣性能力进行培养,关键是能够建立以可雇佣性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11]增加与专业技能密切相关的英语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应该突出专业特色,在修订教学计划时,有步骤地增加突出应用能力、特色鲜明、应用性强的专业课,与专业技能相关的英语课程。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脚步的日益加快,英语水平高的大学生则越来越得到雇主青睐,英语不仅成为国际外交场合的共同用语,更是汲取科技知识的媒介。作为融入世界的首选工具,英语应用能力也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极其欠缺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也已经向人们证明,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转变的过程中,一定会带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这是哪个国家都不能避免的,我国也是一样的。通过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将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融入进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体系,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可雇佣性能力都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完善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韩芳冰.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普通教育职业化改革的启示[J].赤子:下旬,2015,(08):68-69.

[3]谢晋宇.可雇佣性能力及其开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7-18.

[4]徐继宁,张素珍,李君平.可雇佣性能力培养与地方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J].济宁学院学报,2010,(6):83-86.

[5]郑东辉.可雇佣性导向的大学课程设计方式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12,(5):55-60.

[6]邹蕾.英国大学生可雇佣性培养研究及其启示——以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为例[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31-37.

[7]黄远振.英语课程目标:梳理、阐释与达成[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43-48.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0-15.

[9]陆道恩.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启示[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6,(03):87-88,109.

[10]李跃军,叶才华.试析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101-103.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视角;高校学生;社交礼仪课程;改革与实践

从基本的概念内涵角度展开阐释分析,所谓社交礼仪,指的是人际交往活动参与开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所具体展现的,以互相尊重、情感联系,以及增强友谊作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化行为模式,是独立人类个体基本性知识文化水平,以及思想品德修养的外在化表现,是独立人类个体在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过程中应当展现的基本素质。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院校日常化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开展过程中应当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背景,高等院校切实制定和运用适当方案做好针对各专业在校学生群体的社交礼仪课程知识内容的教学督导工作,对于支持和助力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顺利获取到良好效果,优化高等院校各专业在校学生群体的成长发展质量具备重要意义。有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将会围绕基于校园文化建设视角下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社交礼仪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论题,展开简要阐释。

一、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社交礼仪课程教学现状

现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制约,我国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现有在校学生群体,在基本的社交礼仪素养表现状态层面存在参差不齐特点,部分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校学生群体,在自身日常参与开展的学习生活活动过程中,不愿意主动地与任课教师和其他同学展开人际交往,不愿意主动与他人实施有效且得体的交流沟通,不懂得如何恰当得体地在他人面前展示自身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在日常参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不讲理和不和谐行为。从这一角度展开阐释分析,高等院校在具体针对体育类专业在校学生群体开展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工作过程中,依然需要面对和完成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调查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依然有一定数量比例的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教学单位,尚未充分认识到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工作的高效有序组织开展,在改善优化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校学生综合性素质与能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有部分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教学单位,尚未在实际运用的体育类专业学生教学内容构成体系之中,设置和引入社交礼仪课程,在不能为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校学生组织开展科学系统的社交礼仪课程知识内容教学督导条件下,给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校学生群体的综合性成长发展质量水平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二、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社交礼仪课程改革与实践策略

第一,高等院校要借由开展基础性业务培训的工作方式,督导社交礼仪课程任课教师,全面充分认识和理解校园文化建设思想理念在社交礼仪课程知识内容教学工作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继而在实际开展的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能够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为高等院校学生合理选择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内容,支持和助力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校学生群体的综合性素质能力持续改善优化。第二,高等院校应当结合其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以及体育类专业在校学生群体提出的具体需求,针对社交礼仪课程现有的教学内容构成体系展开调整优化,要积极引入呈现充分符合现代社会建设发展需求的社交礼仪知识要素,要密切结合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开展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校学生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工作,支持和确保实际引入呈现的高等院校社交礼仪学科教学内容,能够充分满足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校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为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顺利获取到良好效果,创造支持条件。

结束语

围绕基于校园文化建设视角下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社交礼仪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论题,本文择取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社交礼仪课程教学现状,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社交礼仪课程改革与实践策略,两个具体方面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社交礼仪课程任课教师群体,构筑和提供有效且坚实的经验参考支持条件。切实做好针对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校学生的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工作,对于改善提升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助力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顺利获取到良好效果具备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龙明慧.实训教学在社交礼仪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22):140-141.

[2]段海明.农学类本科专业开设《社交礼仪》课程的必要性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18(21):198-200.

[3]林丽.论社交礼仪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学理论,2014(21):142-143.

[4]王坤.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的设计与实践——以《社交礼仪》课程为例[J].科技视界,2015(18):22+40.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体医融合;体育教育课程建设;专创融合实效研究

一、体医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建设专创融合现状

“体医融合”的内涵即为体育学科与医学学科相的交叉融合、相互学习和借鉴,在理念、思路、路径、模式等方面相互促进。体医融合的实质在体育学科和医学学科促进方面,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在制定一套系统全面的精准体医融合方案的同时,建立一支精干过硬的体育专业队伍,使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常用的体育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体育教学和运动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运动、教育、科研等工作打下基础。使学生了解掌握体育和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并掌握体育科学和医学相结合研究的方法技术,掌握康复、治疗、预防的科学原则,提高对体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进行以体育学科为主融入医学知识为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科学方法素养,培养科学思维的良好习惯。体医融合理念的提出,是国内外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对医疗和体育科学发展提供依据,但医疗和体育隶属于两大管理范畴,在管理、体系、资源、人才等方面均无顶层设计方面的交集。经过长期的研究证实,合理科学的运动在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位一体的健康纬度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相关的专家分析,自从1985年之后,我国的幼儿体质已经连续19年都是在下降的。在1998年时,教育部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就指出: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勇于探索科学合适的教学方式,要积极参与到科研工作中,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新局面以及发展趋势。”高校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主体,有责任和义务在增强人民的体质,促进大众全面发展方面建立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最近几年,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创新创业教育最开始产生于美国,然后逐步发展到更多的国家中去。在1989年的国际教育会议上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被列为世纪教育的三张通行证。为了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发展,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强化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构建专业化的教师团队,以此来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以此来减轻就业方面的压力,为了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2010年教育部正式出台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中明确强调为了更好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稳定运行,保证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在2018年我国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也指出了要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中有关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内容,这就是说把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课程建设系统中去,注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融合,构建创新型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更好的推动地方的社会经济建设,为构建创新型社会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体医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建设专创融合实效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作出创新创业驱动发展的重大决策?高校为什么承担起时代的新使命呢?第一,全球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从国内看,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全面提升创新水平,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理应承担起了时代赋予的新使命。第二,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仍有待增强。这要求我们抓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强化高校学风建设,补齐补强人才培养短板。第三,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除了努力创造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以外,最根本的一条,是从源头上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使其以更高的质量创业就业。“体医融合”作为体育课程建设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将科学体育运动与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位一体的健康纬度的综合性体育课程建设服务体系相融合,对全民健康水平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即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时效性;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提升发展理念;以大策划打造大品牌,彰显体医融合特色;以大健康构建大服务,实现惠及全民,积极破难题、激活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坚持施法治、促民生,政治文明稳步提升;扎实办实事、惠民生,人民福祉显著改善。在体医融合背景下中,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以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主客观教育规律为基础,顺应社会和时展的实际需求,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是中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举措和模式之一。本文主要针对体医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专创融合实效的内容进行探索,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效融合,为进一步推动体育学院专创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推动体育教育专业专创融合的教育革新,提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三、体医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建设专创融合实效研究必要性

2010年教育部颁布施行《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该文件大力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国开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创、以赛促就,?2015年国务院颁布施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站在国家推动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推动就业的角度,强化高等教育综合性改革,使得高校毕业生毕业进入社会之后的就业率大大提升,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思路、基本方式和整体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安排,作为国家经济长效发展的主要抓手要求高校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出台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高效结合,不但要加强创新教育,还要加强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联系性不强,因为和专业教育状况进行对比,创新创业园区的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推进,从创新创业学院的成立到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各级各类大赛的组织,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属于高校课程建设的延伸和一部分。一是体医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专创融合实效研究的教学理念:将体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专业学生教育的重点,全面推进体育专业学生各项体能发展。二是体医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专创融合实效研究教学原则是要遵循科学合理性,循序渐进原则,全面协调发展原则,专业交叉原则。三是体医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专创融合实效研究,内容包括: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创业课程、孵化基地、创业公司扶持、体育与医学保健结合等。四是体医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专创融合实效研究建设,必须全方位发展体育专业学生的各方面体能。

四、体医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建设专创融合实效研究策略

通过对体医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专创融合实效的实际状况进行研究,对体育教育专业专创融合中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情况进行探索,对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体育教育专业专创融合的实际状况和内容进行分析,并且编写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体育教育专创融合的典型教学案例,从而更好地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高效结合,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专创融合的教育革新发展,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造力和专业能力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帮助。

1.体医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创业力还有待提升,并且和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实际需求状况存在差距。

2.在体医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不太理想,并且在教学大纲中也没有明确地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教学要求,教学组织活动也没有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整体化的安排,教师的创新创业观念比较差,在融入的准则、内容、模式和方式等方面没有形成整体化的理论体系。3.对体医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专创融合目标之间的联系进行准确的划分,健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创融合教学大纲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求同存异,把创新型和专业性相融合,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构建完善的创业环境,强化创业实践能力,采取案例式教学、情景教学、实战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融入到典型案例教学中去,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体育专业专创融合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兰晓丽.西安体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8

[2]胡璨.创客教育及其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D].成都体育学院,2018

[3]张倩.安徽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2):79-82

[4]章翔.“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以体育专业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19(06):147-150

[5]姜令颂,苏莉.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08):70-71

[6]王雨婷.成都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园发展探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7

[7]郑昕.“互联网+”背景下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7

[8]王逊,汪现义.江西省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J].湖北体育科技,2017,36(01):4-6+11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第7篇

1.1“术科”课程理念滞后

1.1.1教材与课程内容缺乏先进性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更新,一些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无论是在具体课时安排上还是重视程度上,都处于从属的位置,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着“术科”的教学质量,而“术科”课程的自身魅力也吸引着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1.1.2课程评价缺少多样化从评价形式看,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重视群体甄别不重视个体提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忽视过程性评价。从评价主体看,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忽略了学生自评和互评。

1.2缺少政策扶持

1.2.1对“术科”精品课程建设重视不够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高校体育院系对精品课程建设也加大投入力度,然而对“术科”精品课程建设重视不够,精品课程建设不够重视,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特别是需要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从现有的部级、省级、校级“术科”精品课程建设情况也反映出对“术科”精品课程建设重视不够。1.2.2经费投入不足虽然有些高校制定有精品课程配套奖励政策和建设补助支持经费,但迟迟不能到位或不能按比例兑现。比如,有些高校虽然对获得部级和省级的精品课程制定有1:1配套建设经费的政策,但是落实不能到位,影响了精品课程的维护和更新,影响了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1.2.3缺乏合理的用人政策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人员的合理配置,不仅包括教师的构成,也包括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的参与。如何组成结构合理的课程建设团队需要政策的支持。然而,由于缺少用人政策无法选用合适的人才组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影响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比如,课程负责人在调配人员、使用人员上没有自主权。因此,制定相关的用人政策对“术科”课程建设也十分重要。

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策略

2.1明确指导思想,树立先进理念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未来社会的变化需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必要从社会进步、学科的发展、行业的需求及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创建具有体育教育专业特色的“术科”精品课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术科”课程的改革、创新和整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强化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开拓创新,适应社会的现代教育理念;努力达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的。

2.2创新课程体系,实施整体改革

课程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建设的核心,只有创新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特色,才有可能成为优秀课程。只有通过研究国内先进的“术科”精品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充实先进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评价模式,从整体构建,才能达到促进“术科”课程建设。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目标设定不能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主要目标,更不能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应当从学科中心的课程观向整体教育观转变。密切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和全民健身活动创编教材。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之一是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内容直接影响到将来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人才的知识结构。

2.3提高综合素质,锻造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制约“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瓶颈,通过自身培养、人才引进以及合作共享教师资源是加强师资力量的有力办法。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培育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培养教学名师担任“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负责人,整合教师资源,配置合理的年龄、知识结构和数量的人员,组成教学团队。通过引进人才、特聘教授等措施,提高师资队伍力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2.4加强政策扶持,推动课程建设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体育精品课程;高校;浙江

1引言

浙江省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从2003年到2010年,八年来共获得部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在全省精品课程建设中所占比例仅为2.6%,这说明我省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严重滞后。从目前研究的综述来看,对浙江省精品课程的研究处于空白阶段。2011年教育部由于各种原因停止了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因此,在这关键时期我省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调查分析结果,对于体育精品课程问题本身是一种深刻的剖析,对于加快我省体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浙江省高等院校2003~2010年72门部级、省级、校级体育精品课程。涉及浙江省13所普通本科院校、11所体育专业院系和14所高职高专院校。

2.2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浙江省教育厅课程建设网站和国家精品课程资料库以及浙江省高校的精品课程网站,对获得的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处理,从而得出本研究的结论。

3结果与分析

3.1浙江省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情况

3.1.1体育精品课程的学校分布情况根据《2010年浙江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浙江省现有本科院校33所,高职高专院校47所,其中普通高等专科学校3所、高职院校44所;公办院校68所,民办高校12所。全省72门各级精品课程来自38所高校,占47.5%,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3所,体育专业院系11所,高职高专院校14所,占31.9%;民办高校4所,占33.3%,公办高校34所,占50%。

3.1.2体育精品课程的项目分布情况从获得体育精品课程的数量上看,大学体育9门,健美操7门,篮球和体育与健康各4门,运动生理学、乒乓球各3门,足球、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游泳、形体训练、武术、体操各项2门,查缉战术、传统保健体育、定向运动、高职职业实用体育、海岛野外生存、民族传统体育、排球、社会体育、体育经济学、体育史、体育舞蹈、体育舞蹈与健美操、田径、网球、无线电测向、武术教学、形体舞蹈、野外生活生存、艺术体操、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基础、职业性时尚体育等各1门。

3.1.3体育精品课程的等级分布情况部级精品课程的数量为4门,其中体育专业院系2门,全部来自宁波大学,分别是运动生物力学和体育经济学,高职高专院校2门,分别是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体育和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地掷球;省级精品课程的数量为25门,其中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大学体育、健美操和运动训练学;市级精品课程有2门,分别是杭州师范大学的体育史和绍兴文理学院的健美操;校级精品课程41门,其中三所及以上学校都有的体育精品课程为大学体育、健美操、篮球、乒乓球、体育与健康、运动生理学。

3.1.4体育精品课程的时间分布从时间趋势上看,浙江省高等院校获得精品课程立项的时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校级精品课程立项的时间处于高位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小,从2004年后,每年立项的精品课程至少在5门以上,除2004年外,其他每个年份都有一定数量的体育精品课程获得立项,且从2004年开始,每年立项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而省级精品课程立项的时间处于低位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大,从2003年至2005年每年仅有一项获得立项,2007年至2010年,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然后再攀升的态势。

3.1.5体育精品课程的教学团队对全省72门体育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的整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职称结构上看,高级职称教师占94.3%,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占94.2%,体育专业院系占98.8%,高职高专院校占90.5%;从学历结构上看,硕士及以上学历占22.4%,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占21.0%,体育专业院系占32.6%,高职高专院校占19.4%;从年龄结构上看,50岁以上的教师占34.5%,40至49岁的教师占46.6%,30至39岁的教师占16.4%,30岁以下的教师占2.5%。

3.2浙江省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2.1普通本科院校在部级精品课程层面尚未取得突破我省在部级体育精品课程数量上处于全国前列,截止2010年,全国有45个部级体育精品课程,我省占有4门,总数位于北京、上海之后,列全国第三位。但是在我省众多的普通本科院校中却没有一门部级体育精品课程,表明我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3.2.2民办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所占比例偏低浙江是民办高校大省,但是从精品课程的数量上看,仅有4所民办高校有精品课程,占全省高校的不足5%;从精品课程的等级上看,仅有宁波大红鹰学院2010年获得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占全省省级体育精品课程的4%,其他三所都处于校级层面,占全省校级体育精品课程的9.7%。

3.2.3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团队的职称和学历偏低由于受“重理论、轻技术,重专业、轻公共课”的传统观念影响,从总体上看,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团队,在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方面,与体育专业院系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建设,使之均衡发展。

4我省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建议

4.1推进申报建设一体化,规范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一方面,高校要对照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和建设的相关指标和要求,做好申报项目的培育工作,要积极推进“院系级—校级—省级—部级”逐级推进的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对已经申报成功的精品课程,认真做好精品课程建设的中期检查工作;同时,也要及时找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及时建议改进和纠正。还要建立并强化精品课程建设的问责制和淘汰制[1]。

4.2有序构建教学团队,细化课程建设内容一方面,要根据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全面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拓宽课程建设的类型,进行多样化、多维化的探索,使课程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从而更具推广性和吸引力,更好地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4.3从过去关注精品课程申报转向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2011年教育部停止了部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已经给我们发放了这样一个信号:从过去重视申报形式,而忽视了内涵建设,从以往强调申报材料的包装,而缺失了对精品课程的后期监管,逐步转向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道路上。从体育学科的角度上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是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真切地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参考文献:

[1]贡福海,王莉.试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7(1):126-128.

[2]彭庆文.大学体育概念新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75-78.

[3]董传国.部级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7(2):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