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体育科学论文范文

体育科学论文范文

体育科学论文

体育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目标大而空,目标陈述忽略学生

教师在陈述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时,经常有这样的描述“提高学生的应变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团队精神”、“发展学生动作协调能力”“提高学生运动灵敏度”等等[3]。这样的目标陈述在体育教师的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陈述中普遍存在,成为一种通病。这样的目标过于宽泛,过于笼统,过于上位,在教学中不知道该从何处做起,因此操作性较差,也无法评价是否达到了目标,而且这样的目标在一堂体育课当中根本达不到,所以这样的目标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所以,这样的学习目标应该是更加上位的学习目标,可以是学期层面的目标,如果将它设为课堂层面的体育学习目标,显得形同虚设。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当教师在陈述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时,往往将自己的教学任务定位成完成学习目标,因此就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比如有位教师在设计一节体育课堂学习目标时的陈述: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接力跑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要领;体会“下压式”交接棒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4]。教师是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实践的主体,在这种描述中,更多的是强调教师是否教,并没有重视学生是否学到。虽然目标的陈述中我们也看到了“让学生...”、“培养学生...”等的句型,但是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实践中忽视了学生主体。在体育学习目标实践中,还存在另外一种忽视学生的现象。比如在描述目标时,要达到80%以上的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这样的句型虽然学生是主语,很多人会认为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描述的主体也是学生,其实不然。试问剩下的20%的没有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就不用学习了吗?这样的目标描述无意间就会让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机会,同时也违反了教育公平的原则。这样的目标描述虽然主体是学生,其实描述的内容仍然是教师的教学任务。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从学生的立场设定目标。

(二)目标陈述形式化,认知和陈述与实践不一致的现象

学习目标陈述形式化的现象是指教师对学习目标的陈述仅仅是在文字的层面,并没有按照目标的设定去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也就不可能去关注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所蕴涵的意义了。比如对某位体育教师进行采访时他说道:实际上,学习目标仅仅是写,虽然写好了,但是几乎很少用到。应该是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之所以要写学习目标是因为教案上有要求,曾经被称为“教学目标”,教案上要求填写这一栏,因此才写了学习目标。也有其他的教师认为,自己知道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很重要,但是为什么重要自己也不清楚,目标的设计往往与课堂教学是分开的,写学习目标是教案要求,在课堂上不一定用。虽然他们对于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认识不能代表所有教师,但是也说明了很多教师将学习目标看做是一项被迫完成的任务,没有认识到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在哪里,所以就造成了学习目标与教学实践之间出现脱节的现象,对于学习目标的陈述成为一种形式。认知和陈述实践不一致的问题是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陈述实践中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在对一位体育教师进行交流时他说:“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开始使用了学习目标的说法,学习目标的陈述要从学生的立场考虑,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应该包括了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课堂层面的学习目标与教学一定有关系。”课堂层面的学习目标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什么样的目标,在教学中就要达到。然而该教师却不了解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陈述方式,只是认为别人看着他的学习目标来对照他的课堂,就知道他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与该教师存在同样认识的教师不在少数,多数教师对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陈述方式、功能以及结构仍然认识不清。很多教师在陈述学习目标时经常使用到“让学生...”,“使学生...”,这样的陈述法都属于目标陈述法,但是在实际中,教师并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是什么方法,所以教师就无法区别不同层面的学习目标,也不清楚他们之间的联系,更无从谈起该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方法。正是认识和实践的不一致情况,导致了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陈述出现各种问题[5]。

二、教师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实践现状的反思

(一)体育教师自身的认识问题

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这与体育教师自身有着莫大的关系。首先是面对新课程改革,体育教师表现出不适应的情况。在新的课程改革之后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体育课程标准由原来对学习内容的规定转变为对学习结果的规定。但是,对于教师的教学却没有任何的具体规定。原来的体育教学大纲,对于教师的教学有着具体化的指导,教师也已经习惯了依靠大纲,失去了依靠之后很多教师只能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备课,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倾注了更多的时间,然而却忽视了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实践。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有关课堂层面的体育学习目标研究理论较多,但是却很少有教师对此关注。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更加重视研究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而对于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却很少研究。学习目标本来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们对它的忽略导致了它的功能无法发挥出来。正是因为体育教师们对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陈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问题层出不穷。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中,最为经济的就是校本教研。每一名教师都有优势和劣势,这样将所有教师集中在一起通过相互协作,共同提高就能够发挥更大的力量。校本教研能够实现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虽然很多学校存在校本教研,但是体育教师并没有明确地认识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文化比较欠缺,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因此也制约了教师对于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理解。

(二)现有的相关理论研究中的问题

对于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自身的原因占到了很大一部分,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导致学习目标陈述出现如此现状,也与目前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有着很大的关系。目前对于课堂层面学习目标陈述方式的研究受到了三种不同的陈述方法的影响,所以研究内容也集中在这三个地方。这就造成了教师们在陈述课堂层面学习目标时,不是从技能、知识和情感出发,就是从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出发,或者是从技能、身体和心理出发。所以体育教师普遍认为只要学习目标中加入了这样的内容就是正确、合理的,一些教师甚至仔细研究了不同的学习目标陈述方式之后认为是文字游戏,没有任何必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存在的陈述方式属于上位学习目标陈述格式,对于教师的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陈述缺乏具体引导。同时,对于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相关理论研究脱离了实际的课堂教学。虽然目前对于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理论研究不少,但是其中的研究也是针对陈述方式来论述,并没有将课堂教学实践与陈述方式、陈述结构进行整合研究,在研究中也没有指出为什么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需要用这些要素来构成。所以,体育教师在陈述课堂层面学习目标时,只是知道应该这样做,但是却不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当教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时,就会忽视了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将它看做是教学设计的附庸[6]。要想让体育教师真正地认识到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重要性,从行动上有所改变,就必须要从源头上下手。建立学习目标功能与陈述结构和陈述方式之间的联系,让体育教师明白课堂层面体育目标陈述方式的内在原因。所以,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深入研究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功能与陈述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准确把握课堂层面的陈述结构

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功能决定了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结构,而结构又由要素构成,为了实现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指导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功能,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有了“行为表现”(行为动词+核心概念)和“行为条件”这两个构成要素。这为实现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为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依据。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有了“表现程度”这一构成要素,同时“行为动词”、“核心概念”、“行为条件”又都反映这学习程度,因此,合理的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必须具备“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这四个构成要素,但有时候在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中没有找到表现程度这一构成要素,因为它已经隐含于“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核心概念”、“行为条件”这几个构成要素之中了。而无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格式,或是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格式,还是“学习领域”目标格式,其实他们说的都是学习目标所应包含的内容,都并不指导具体的每个方面。因此,无论是课堂层面的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或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还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方面的目标;无论是结果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还是普遍性目的;落实到用具体的话语陈述出来时,都离不开“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这四个构成要素。比如:分组合作,创编出无重复动作,并且包含有一定民族舞风格的健美操组合。这个学习目标中,虽没有单独出现“表现程度”这一构成要素,但是从开始到分组,并且到小组合作,包括要求编创无重复动作、具有民族舞风格的这些定语都充分地反映了“表现程度”。

三、结语

体育科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体育学科;科学发展道路;课程体系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是整个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整个世界体育文化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文明的进步过程中及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就兴起了民族文化热,这就使体育学科获得快速发展,国家相关政府甚至还设立了国家层面上的传统体育运动会及独立的学科体系。在20世纪末期时,原国家体委就在体育学一级学科之下设置了几个二级学科,给民族体育学科的建设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之后,一些高校也在体育专业当中设置了民族体育学科,包含有散打、武术及气功等。在未来,这种传统的民族体育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就成为所有该类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一、课程体系

鸦片战争前,中国用来传承文化、祈求好运和娱乐身心等身体上的活动都基本属于民族传统的体育,早在近代体育史之前的中国的体育史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史。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闭锁的大门,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的体育活动也随着西方文化被一起传入中国[1]。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相对于西方体育来说的,因此,当下中国民族体育是包含我国所有形式的体育项目。中国的传统民族体育一般指的就是将人体运动作为基本的途径,然后有意识有目的地将人的身心发展作为核心,以此达到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和丰富文化、传承文化的目的,在所有的56个民族中产生并传承的社会文化活动都是属于中国民族体育的。一般主要包含有摔跤、武术、气功及各种民族民间的体育活动等,很多学者在研究民族体育的过程中存在一定认识上的误区,将民族民间体育、传统体育与少数民族体育等混淆在一起。中国民族体育所有的内容中,气功和武术相对来说是非常超前的,但民族民间体育学科的建设则非常落后。最早开设该专业课程的高校主要有中央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及广西民族大学等,开设有民族体育、少数民族体育及民族民间体育等,基本上都是将全运会中的部分竞赛项目作为教学的重点,比如,毽球、珍珠球及具有现代特色的抖空竹、竹竿跳及跳绳等。

二、民族体育学科发展现状及问题

1.现状第一,最近几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纷纷对中国民族体育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将民族体育学科的特点与内容进行梳理,并将其具体的产生及发展规律做出揭示,深入探讨该体育学科背后所隐含的文化背景及和民俗、美学及哲学等深层次学科之间的关系,获得很多重大成果[2]。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教授与学者也都从各个地区该学科的发展现状做出调查,并且将该学科与学校体育、社会经济及民族团结等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早在20世纪末期,原国家体委与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就在体育学一级学科之下设置了几个二级学科,包含有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体育人文社会学及运动人体科学;与此同时,还设立了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这些都给民族体育学科的建设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充分体现出国家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与关怀,并给民族体育的进一步发展赋予了更多新的生命色彩,使民族体育学科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3]。第二,人才培养。各种院校,特别是高等体育院校在传承和发展民族体育的过程中成为最重要的阵地,使该学科在原武术专业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并且渐渐将具体的培育措施、师资力量及教学设备和指导思想进行完善。在国家设置体育学专业的高校中已经有25%左右的院校开设民族体育专业;在所有能授予体育学硕士学位的院校中,已经有22%左右的院校能授予民族体育学硕士学位。在全国各种院校中,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已经进入到体育教学及课外活动中。因为民族体育本身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具体表现形式活泼欢快[4],除了可以休闲娱乐之外,还能强身健体,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器材及运动场地的要求也都不高,能轻易地在很多学校开展开来,也充分显示了该学科的生命力和实用性。除此之外,教育部表示要将掌握传统体育基础理论与知识技能当做这一专业毕业生所需要获得的首要能力,给该专业人才的进一步培养指明了方向,也给该学科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是我国民族体育学科正式进入到学科发展当中里程碑式的进步。

2.问题第一,学科体系不完善,理论不成熟。长期以来,体育界中一直有关于“民族体育封建糟粕过多,学科难以发展”及“民族体育实质是少数民族体育”等误解,这就在本质上说明了该学科的基础理论过于薄弱,该学科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除此之外,对其中所包含的“民族”内容、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式及外族传入的体育项目是否属于民族体育的范围等问题,还都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与界定。这就需要对该学科形成一个比较清晰和统一的轮廓,以此运用统一性的语言进行更深一步的讨论。另外,该学科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与氛围。长期以来,该体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始终忽冷忽热,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其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因为具体研究是在少数人中实施的,根本无法进行广泛的传播,并产生相应的学术性影响。当前,我国在研究该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参与人员少、知识更新缓慢、人员专业能力差异大及研究方式单一,很多人都是依靠期刊文献等内容,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相对较少,并且也无法正确使用一些新型的研究方式。由于长时间以来缺乏创新精神的带头人和理论研究人才,导致整个学术群体无法有效建立。在对该学科体系研究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只站在体育的视角上,或者是直接兼顾其民族性来论证,对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却不能进行深刻的分析。该学科体系的内容主要是从中国古代各种身体活动中发展而来的,根本没有国外文献可以参考。在国内也都只有一些零散的关于武术理论方面的研究,并且内容相对陈旧,其具体研究角度也都局限在固定的项目及技术身上,缺乏宏观上的认识。武术被当做课程研究的内容,与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形成有较大的差距。当前民族体育学科建设仍旧处在一个相对混沌的环境中,需要把握其宏观发展方向,并加强科学预测,有效地建立起学科体系,以此走出当前学科建设的误区。第二,对应用性的研究不够深入。在当前体育发展形式之下,将民族体育的优势体现出来,并将其引入到群众体育领域中已经是该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只有进入到运动会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当前很多有关民族体育的研究几乎都是想方设法将其引入到奥运会及其他形式的赛事当中,注重开发其中的竞技性,由此忽略了其中的娱乐及表演成分,脱离了民族特色。民族体育一直以来都是带着强烈的民族情结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其中对于实用价值的开发已经呈现出来一种急功近利的现象,虽然很多人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也都有所改善,但并未建立起可持续性操作的应用成果。对此,提升该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并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发展之中还需要各族人民共同的努力。

三、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1.不断完善学科体系民族体育学科在我国设立起步较晚,目前还未形成权威的学科定义,该学科是来源于民族发展长期以来身体活动的总结结果,因此,理论定义很难描述准确,是理论的抽象表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武术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长足发展,但民族体育中的其他分支却没有获得研究,使民族体育成为武术的代名词,与武术相关的理论概念与研究比较普遍,学科整体的研究却停滞不前。民族体育学科的建立是多门学科的融合过程,是将文学、心理学、民俗学及人类学等辅助性的学科融入进去,并作为建立支撑。除此之外,作为一种独立性的学科,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研究对象、科学定义及研究方法等;还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始终坚持长期的研究活动,获得相应的代表作等;与此同时,该学科中的思想、方法还需要被实践所检验和应用,最终发挥出基本的功能。依照学科建设的标准,在建立该学科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体现出一定的规范性、时代性与应用性,特别是要将中华民族文明对奥林匹克的互补特色结合进去。在发展民族体育的过程中,应该要先做好理论上的准备,构建起完善的学科框架,并形成独立性的知识体系。在民族体育中仍旧存在一些和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及活动条件不相符的体育项目,无法在现代社会中开展,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要以文物的形式展示在大家的面前,这就要求在各地建立民族体育博物馆,通过实物、文字及影响等形式将这些项目收集和保存起来,就像是保护我国的民歌、戏曲及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一样,最好能建立起一些文化生态区。通过对民族体育的整理和研究,找出其衰败的原因,以此给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意义,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2.与世界体育结合起来,加强人才储备2008年夏季北京奥运会让世界认识了全新的中国,也使民族体育大放光彩,但民族体育走向全世界并不仅限于奥运会的举办,而是要在整个世界舞台上和奥林匹克文化相互交融。目前,全国有多所体育高校已经设立了民族体育专业,并且致力于培养从事学科研究、训练及教学的专业人才。从课程设置的角度上分析,可以将该学科分为武术、养生及汉族体育与少数民族体育等,虽然这些分类具有一定的笼统性,并且也不够科学,但是却已经基本囊括了所有的民族体育内容。

3.推动整体发展进程,融入到全民建设机制当中人类的发展历程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体育精神正是运动的最好体现,一个物种的消失,就会失去其作用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民族体育一旦消失,势必会给整个世界体育文化带来重大的损失。当前民族体育特色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包含民族历史的沉淀与民族身体活动形成的独特风格,要确保该学科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就要弘扬这种独特风格,保证文化与生态存在的多样性;这与传统文化并不矛盾,并非丢弃传统理念来追求体育文化的全球性。从一定程度上讲,现代体育的发展恰恰是将多种资源进行整合,并不断获取新资源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原本的体育形式更加多元化、丰富化,并且拓展成一种娱乐方式,甚至促进人机交往,以此拓展学科功能。这就需要先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系统地研究具有几千年文化底蕴的内容,然后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理论体系,使传统文化的价值源远流长,让更多人能参与其中,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现代意义上的体育运动不需要专门的场地或专业的器材,可以全民参与。

四、结语

当前很多国家为了保护本民族的体育项目,依照奥运会的规定将其改良包装,使其和主流体育文化相融合,以寻求继续发展的可能性,这样一来,世界体育势必会走向趋同性,形成单一化的发展格局,最终也势必会走向消亡。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以来各民族地区都处在边缘地带,所以极大保护了传统体育,极少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同化,这也就给其发展保留了火种。在全球体育文化向奥林匹克靠拢的过程中,应该要充分利用民族体育的优势,独立与整体发展潮流,加强学科体系建设,给世界体育多样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谭广鑫.当前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困境——兼议引入体育人类学的必要性[J].体育科研,2016,37(1).

[2]罗强,王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道路综述[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3]程学峰.基于学校体育教学平台对民族体育的发展与传承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11).

体育科学论文范文第3篇

1.1研究对象

浙江师范大学大学体育课程健美操初级班2个女生班(分别为36人和35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综合分析。1.2.2非实验设计由于教学班级的限制,不能采用随机和匹配等方法去选择和分配被试,不能主动操纵自变量,不能有效控制无关变量,因此,本研究采用非实验设计研究的固定组比较设计,采用观察、问卷调查、作业与记录分析等方法分析学生的行为态度与成绩。本研究在2011-2012年度对浙江师范大学大学体育课程健美操初级班2个女生班,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非实验设计教学实践。其中,实验组学生36人,控制组学生35人,实验组7人有健美操学习经历,控制组11人有健美操学习经历。实验组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外体育纳入课程学习评价范畴,按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实施教学,并进行相应的学习评价。考虑教学对象都为初学者,以低年级学生为主,结合本学期的体质测试任务要求,确定具体评价方案。实验组:专项技能(成套动作)占40%,体质测试(50m、800m)占20%,课外学习占20%,理论占10%,平时表现占10%。将课外体育锻炼、比赛表演、资源利用等课外体育学习与活动作为课外学习评价内容,并采用自评、互评与系统记录等辅助评价形式。控制组:专项技能(成套动作)占50%,体质测试(50m、800m)占20%,理论占20%,平时表现占10%。1.2.3问卷调查法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对实验组学生36人(一年级26人、二年级10人),控制组学生35人(一年级27人、二年级8人,1人特殊情况未参加问卷调查)进行了主观态度问卷调查。1.2.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和学生成绩进行数据整理,并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下学习评价系统构建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按教学组织与管理形式进行分类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4]。对学生的课外体育进行引导与管理,并将课外体育纳入课程学习评价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特征。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协调统一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基层单位及广大学生的协同配合,才能形成切实有效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学校体育长期以来以课堂授课的形式为主,受传统观念,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体育课甚至可有可无,课外体育锻炼更是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因此,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外体育,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从课程学习评价方面进行改革探索。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与校园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体育设施与场地器材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体育俱乐部与学生社团的发展,使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条件日益成熟。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也为实现课堂内外的连接提供了契机,校园网络环境为非面对面教学与管理提供了保障,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平台,不仅实现教学资源的系统化建设,而且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服务于学生的课余体育学习与锻炼。将学生选课、学分管理及学习成绩评定等教务管理系统功能,与校园一卡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以及专门的健身服务平台(包括课外学习与锻炼的监控与管理、同伴与教练的预约、健身方案的制定等功能)、体育俱乐部、课程QQ群等功能建设融为一体,发挥教务管理部门、场馆中心、体育运动委员会、俱乐部、学生社团等各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构建具有长效机制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与学习评价系统,将学习评价系统融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中,对学习行为实现引导激励、诊断鉴别、反馈调节等功能,真正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2.2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下学习评价改革实践效果分析

2.2.1学生对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接受程度调查显示:无论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是明确的。实验组一半的同学认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效果好或非常好,有1/3的同学对体育课程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持满意及以上态度。可以说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能被大多数同学接受,实施效果也被多数同学认可,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效果及教学管理还需进一步提高与完善。2.2.2学生对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的接受程度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学生对学习评价的接受程度也关系到学习评价的执行效果。从两个班级对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的态度来看,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满意度较高,说明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具有积极意义。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得到不断改善,总体认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果。2.2.3学生对课外体育评价内容的选择从赞成课外体育作为大学体育学习评价内容的比例来看,课外体育作为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内容基本得到认可。学生对课外体育评价内容的按选择多少依次排序是(见表7):体育锻炼、比赛表演、知识学习、社团活动、体育欣赏(与社团活动相同)、资源利用、运动训练。可见,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与价值具有较深刻的认识。2.2.4学生对学习评价采用互评方式的态度评价方法的选择是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在对健美操成套动作评价和学习态度评价中采用了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结合教师评价计算最后得分。学生对运动技能与学习态度两方面采用互评,以及互评指标与评价具体方法上的态度,明确表示反对的极少,但表示赞成及以上的人数都未过半(见表8、9、10、11)。可见,互评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互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一般,互评方式产生的其它隐性学习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2.2.5学生成绩比较分析学生的课程综合评价中专项技能考核内容为成套健身健美操动作,实验组中值为86.5,平均分86.3;控制组中值为85,平均分84.9。另外,体质测试内容为50m、800m,实验组中值为73.8,平均分75.5;控制组中值为72.5,平均分73.5。从专项技能考核与体质测试的平均分与中值的比较来看,实验组较好。但由于非实验设计的局限性,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对学生成绩的直接效果还需进一步实践探索。

2.3“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下学习评价改革思考

2.3.1强化学习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大学体育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关键环节。能否科学地教育引导学生将体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终身坚持体育锻炼,是大学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目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中明确指出“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要提高课外体育学习与体育参与的效果,学生需要获得教师及外界的引导、激励和帮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地管理与监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循序渐进地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与管理中,同样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仅倡导“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而且注重引导激励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学习、自觉参与课余锻炼。大学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是简单增加学生课余锻炼的任务,而是强调建立课堂与课外学习的紧密联系,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模式,最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2.3.2拓展学习评价的时间与空间学习评价应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要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将课程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拓展到课外,还要把课外学习纳入学习评价中。体育俱乐部活动、课余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体育相关技能与资格认证、体育社团活动等都可作为学习评价的内容,将丰富多样的课余体育内容纳入学习评价中,确定适宜、可行的课外学习评价内容与比重,使学习评价范畴延伸到课外。将体育运动委员会、俱乐部、学生社团、体育单项协会等各类校内、外组织也纳入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中,加强各部门的联系与配合,使其在学习评价中也发挥作用,促进学习评价主体与内容的多元化。2.3.3以信息化带动评价过程的智能化建设当前,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的关键是如何客观、准确、便捷、有效地对课外体育学习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在课外的健身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等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对课外活动进行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成为可能。具备选课、学分管理及学习成绩评定等功能的教务管理系统,以及网络教学与服务平台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环境,特别是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以及专门健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不仅服务于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而且使体育学习与课外体育参与也能得到很好的管理与帮助,使有限的课程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校园网络与信息技术平台,还能服务于课程管理和课程学习评价,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驱动使管理工作日趋智能化,使记录与统计工作便捷、准确,形成多部门的联合协调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以信息化管理促进学习评价过程的智能化,为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下学习评价改革发展提供了动力。2.3.4权衡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针对性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中,考虑学习评价内容全面性的同时,还要兼顾评价内容与指标的侧重点和针对性。既要将体能、技能、认知、态度、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全面纳入学习评价体系,又要考虑课内与课外,不同年级、不同教学阶段,学习评价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任务、内容不同,学习评价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课堂学习评价关注教授内容取得的直接成效与学习反馈,课外学习评价关注自主行为与态度。课内、外学习任务与内容繁多,体育活动参与的形式也灵活多样,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既要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融合统一,又要使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任务内容与培养目标各有侧重。在制定学习评价方案时,针对不同年级或不同能力层次学生,学习评价内容也应有所差异。低年级以掌握好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为主;高年级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为主,提供更多的主动空间,自由选择项目和课堂,逐渐过渡到自我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同教学阶段教学任务与学习目标不同,学习评价的内容也应有所侧重。初始阶段一般以体能素质、技能基础和学习态度为主;基本阶段以掌握技能的优缺点和学习态度为主,进行全面评价;结束部分以技能掌握与素质提高情况为主,兼顾其它。2.3.5考量学习评价形式与方法的适宜性学习评价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进行客观的衡量和科学判定需要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当然,影响成绩的因素有一定的复杂性,有些是无法通过测量获得的。科学的学习评价不仅包括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定量描述(测量),还应当包括定性的描述(非测量)。难以做到精确评价时,模糊评价也是适宜的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内容与指标的特点,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差异化评价相结合,从而提高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使其有利于实际操作,有利于促进学习,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将自评、互评等形式引入学生学习评价中,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为辅。通过自评与互评,实现角色的转换,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学习情况。另外,还需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发展需求,既要有相对统一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程度,不仅给弱势学生提供动力与关怀,还要为体育尖子生发展特长创造条件,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

3结语

体育科学论文范文第4篇

听力教学在以往很容易被忽视,教师应该明白,我们学汉语就是从听开始的。所以学习英语也必须多听。而“说”与“听”密不可分,学习英语的首要目的就是会说,能够用英语正常交流。对初学者而言,磁带听力教学难度很大,学生往往不知道在说什么。而多媒体则集音频、视频、图片、动画多种功能于一体,利用动画以讲故事的形式,使小学生在故事中听英语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利用幻灯片播放一组关于蔬菜水果的图片,包括apple、peach、watermelon、banana、potato、tomato等,将其图片和读音同时展示,并要求学生跟读,这样读两三遍学生就能掌握读音和单词。然后可增加难度,播放完整的句子,逐步培养学生的听力。在课前或课下可多播放一些英语歌曲,如《winkletwinklelittleatar》、《Happybirthday》等。关于说,课堂结束后,可令学生回家在父母面前炫耀一下。很多小学生其实都有表演欲,即在公众场所喜欢“炫耀”,回家见到父母会喊“daddy”、“mommy”,吃饭时可能会看见什么就说什么。而这些简单的英语,多数父母也都懂,可趁此机会和他们进行简单的对话。现实告诉我们,小学生之所以不会说的很大原因就在于没有说英语的环境,而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极其有限,所以父母不妨在家庭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

2写作教学

相比之下,写作的难度最大,是对英语的综合应用。如在《Myfavoriteseason》一课中,可根据内容找出相配的图片,并设计一些句子,“Inspring,let’sdosomethingmeaningful.IcanflykiteswithmyfriendsandIcanplanttrees.”“Icanwearmysweater.”等。然后按这种格式进行练习::Itis__(季节).Icanswear__.Todayis__(天气).Iwantto__(活动).Myfavoriteseasonis__.通过这样的巩固,学生可初步掌握如何描述一个季节的步骤,并让同学以其他季节为例,进行练习。或采用其他题目,发散学生思维,令学生自己组织写作,如《Myfavoritepeople》等。

3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中的缺陷及解决方法

从上述分析中可见,多媒体有很多优势,但毕竟是一种高新技术,需要资金支持。教师要想轻车熟路,也必须熟悉计算机。所以在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有些教师将重点放在了声像效果上,却与教学内容没多大关联。使用多媒体就是为了吸引学生,以一种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将课本展示给学生,但过于花哨的效果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另外,有些课程内容多,而教师的演示时间太短,以至于学生跟不上速度,掌握效果自然不理想。再者,教师的引导作用万不可缺,可部分教师为了省事,过度依赖计算机,没有做好本分工作,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实际应用多媒体时,教师要注意其有效性。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多媒体观,调节好自身、学生和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其次要遵循适度原则,而且课件质量还要提升;此外,各小学应尽量配备有完整的多媒体体设施,教师尽量也要通过培训,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

4结束语

体育科学论文范文第5篇

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本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经历的环节之一,也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好与不好将是学生以后是否能够安身立命的根本。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实习能力,是学校通过学生了解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学校就能够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培养方案,培养一批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避免学生毕业之后没有用武之地。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证。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有部分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不够重视,大多数学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而轻技能的弊端。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找工作面试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出现学生只会讲解不会做示范,有的学生只会做示范不会讲解,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快速的学习新内容。(2)课堂实践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专实践能力培养不够。课堂教学中讲解起到理论灌输的作用,以学生基本掌握所学内容为目标,忽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的结合,不追求精益求精,容易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影响学生实践的质量,有大部分学生实践与理论不能融会贯通。(3)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实践较为薄弱。部分学校存实习基地不足、实习时间较短、实习管理较松懈、实习考核评分不严等问题,造成多数学生实习效果不佳,实习积极性带动不起来,不能达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目标。

3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育实习培养措施及方法

体育科学论文范文第6篇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必须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教学本身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过程,所以学科教学本身就应该有两部分,那就是教师如何教、学生怎么学。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中学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关注教师怎样教,基本上是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在进行教学,很少去考虑学生的感受和要求,一般是教师讲解和示范动作,然后要求学生反复地练习、熟悉,这就导致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而导致兴趣下降,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情,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人,关注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来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和教学流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爱上体育课。这样的新要求势必需要我们中学体育教师要学习、了解新课程的要求和理念,新课程要主动地学习那些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我们的课堂质量。同时,我们教师要有危机意识,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这样才能为上好体育课做好准备。

二、关注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参与到课堂

上来体育课是唯一的室外课,而且学生亲自参与的程度很高,这对于整天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充满着很大的吸引力的。但是我们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使学生不是真正地参与,而往往是表面地应付,这会使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关注学生的需求事实上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安排和设计教学活动,要使体育课堂教学形式尽可能的多样化、娱乐化、兴趣化,可以把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学生才会因为喜欢而参与,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参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对学习活动是否有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习活动中教学内容更新的程度和组织的趣味有效性。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要注意选择一些趣味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使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多样有趣、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新颖多变,不能总是老一套。如准备活动老是“慢跑+徒手定位操”,学生便会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如果能结合基本部分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花样”跑、活动性游戏以及双人操等练习手段,学生的情绪就会高涨,效果也就大不一样。还可以将以往已掌握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自编一套操在上课前的准备活动上轮流带操,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组织教法的严密紧凑、一环扣一环,使学生做完上一练习,就盼着做下一练习。

四、重视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体育教师利用好这一平台,能够更好地展现体育课堂的魅力,使学生更喜欢体育锻炼、喜欢上体育课。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抓好每天的跑操和课间活动,尽可能地使这些活动规范化、兴趣化、大众化,力争使学生都喜欢参加、愿意参加;同时,多组织一些课余的体育锻炼活动,如一些有意思的游戏比赛,为学生紧张的学习缓解压力;组织篮球赛、乒乓球赛等,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同时为学生的生活增加趣味。

五、完善评价机制

体育科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体育法学;问题;学科建设;理论基础

一、体育法学的概念

这里所提到的概念是指体育法学在确定学科之后所形成的概念。因此其概念问题也是整个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而各学科的成果的形成也都是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到的,也就是说当确定好基础概念之后,其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相关的信息。所以,概念不仅可以让人循序了解到事务的本质,当某种事务有了概念之后,它自身的属性就会更容易被人察觉,从而呈现出两者的不同与区别。所以高校要想确定体育法学的学科的地位,首先需要建立有完善的学科概念。

二、利用学理化来实现体育法学学科建设

(一)体育法学学理化的涵义体育法学学理化是指把原来的研究模式上升到另外一个层面,但我国体育法学地方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方面的建设,而且还要提高其学理化的层次,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法学的规范化与合理化,从而走向成熟。因此,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其一定要形成一个规范化的知识系统,也就是说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提升,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逻辑,从而完善理论建设,提升体育法学学科建设的质量与水平。

(二)体育法学学科建设学理化问题研究的必要性我国对于体育法学的研究案例是非常多的,但是对体育法学学理化方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当然这也是未来发展必须要重视的地方。当前,尽管很多体育法学的研究内容都会涉及到学理化方面的知识,但很多都只是对体育法规条例进行解释,其并没有对体育法学展开深入的分析。上升到学理化层次的体育法学不应该只是对法律条例进行解释,其还应该由各方面解答,因为缺少对学理化方面的思考,其是很难形成一个真正的体育学理论的。我国当前对于该学科的研究并不是很成熟,而对体育法学的基础理论也缺乏一定的研究,这主要是受各种行为的影响与约束导致,因此整体的内容还不是很全面,其操作性也属于薄弱状态。

(三)如何进行体育法学学理化建设体育法学学理化建设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体育法学的基础概念展开研究,而该学科的基础概念又是体育法学学理化的起点。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相同的概念会表达出不同的观点,但对这些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则是学理化进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对体育法学的理论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但每一种概念中都包含了体育、法律等关键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体育法学属于一门法学与体育学相结合的学科[2]。所以,体育法学应该突出法学上的特殊性,然后对这些特殊性展开深入的研究,当然这也属于学理化研究的一部分。

三、体育法学学科建设路径问题分析

(一)重视学科研究者的培养体育法学学科的建设是需要得到学科研究者的支持才能实现的,而相关人员要想对该学科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其就应该提高对体育法学研究者的培养工作,所以可以这样认为,体育法学研究者是体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过去的体育法学研究后主要集中在体育院校内,而随着该学科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大法学院校也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对体育法学人才的培养。所以,相关人员可以在法学院校、体育院校开设的体育法学基础上提高法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即在推广体育法学课程的同时也要培养研究生群体,这样才能为研究工作注入新的力量与活力。

(二)重视体育法学的课程建设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体育法学课程的建设并不是很到位,甚至有些高校并没有开设体育法学课程或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而专业的体育法学教师也非常的缺乏,从而导致课程效果不理想。所以,各大高校在进行体育法学建设时,其一定要重视学科体系的构建,如成果评价、学科设置等,例如:在编制教材体系时,其可以利用统一的体育法学教材来作为参考,然后使用统一的教材来展开教学[3]。当然,对于教学方面的培养也是很有必要的,高校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或教授来为教师进行培训,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水平,体育法学要想得到发展,这需要体育院校与法学院校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四、结论综上所述,学科建设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并且整个建设的过程也非常的漫长,同时也是学科走向成熟与发展的必要基础,所以,各大高校一定要重视体育法学学科建设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但是,当前我国对于体育法学的一些概念与基本问题等研究并不是很深入,如学科体系构建、学理化建设、学科性质等等,而相关人员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与完善,其才能促进我国体育法学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丹.论体育概念的渊流演变及其对我们的体育认识和变革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0,07(04):1-8.

[2]布莱克肖,著,郭树理,译.体育纠纷的调解解决———国内与国际的视野[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5:113.

体育科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一)策略实施要求1.了解情况,做好课前准备首先,教师要根据制定的教学进度与单元计划实施课时计划,对授课项目的教学内容要认真钻研,正确确立课时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好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任务与要求及教学步骤等,还要注意前后课时教学内容的衔接关系。其次,教师采用的组织教法形式与手段,必须考虑课的类型、教学内容、学生年龄、体育基础与素质状况及教学条件等因素。最后,要了解同时上课的班级教学内容和所需的场地、器材情况,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练习密度。2.优化实施策略,提高练习效率练习密度是衡量体育课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着重安排好课的练习密度,力求做到用最少时间进行组织教学并减少其他不必要休息等时间,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重视的问题。具体从这几个方面入手:①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加强师生情感默契度,提高课堂组织水平,调动队伍迅速合理,场地布置便于教学。②钻研教材教法,抓住重点难点,手段丰富有新意,提高教学技巧,讲课精炼,示范运用正确,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③适时运用游戏与比赛练习法,激发兴趣,以提高密度,加大强度。目标都是加强组织效率,增加练习时间,提高练习密度。

(二)把握尺度,规范实施影响练习密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很难确定统一的标准数据。把握练习密度的计算尺度是准确预计练习密度的关键,体育课中涉及的活动内容很多,但要抓住一点:在课中安排的活动内容,凡是有目的的用于学习与复习,巩固与提高技术技能,强健身体,增强体质的练习时间,都可视为有效的练习时间。当然,组织休息调整与队伍调动所用的时间不应计算在内。另外,要确定有效的练习时间必须明确各课时主教材的性质、技术动作结构、难度与安全性、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等主客观因素,合理安排各课时中主教材的练习时间与分量。

二、调控练习密度的意义

1.从数据中我们能清楚了解学生参与练习的程度,可以作为评价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性的一个较科学的指标。小学体育课以游戏娱乐教学为主,技术教学少,练习密度相对较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要大些。根据我二十多年教学实践体会,平时实践课中预计练习密度达到35%左右比较适中。但对不同的教材内容与任务要求可作适当调整。如以掌握动作要领和技术为主的新授课,教师以讲解示范指导的时间多,学生练习次数相对减少,练习密度自然偏小些。而复习课,是以巩固已学会的动作为主,练习次数增多了,练习密度就能提高。再有耐久跑课较之短跑课的练习密度明显要小。因此,不同的课型和项目,对课的练习密度有不同的标准与要求,一节优秀公开课的练习密度力求要达到50%。明确这些差别后我们就能调控好学生的运动量和强度,对授课过程也能给予正确合理的评价。

2.适宜的练习密度有利于全面完成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如果学生在课上看的时间多,练的时间少,练习密度过小,就不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质的增强;反之,一味追求练习密度,过大了又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再者,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练习密度过大,缺乏必要的休息和恢复,就会造成学生身心过于紧张,对健康不利。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测定脉搏,对信息及时分析,进行灵活应变地调控练习密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