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

体育与健康论文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何评定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是一个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综合学习评价体系。通过在实验班采用该评价体系,对照斑采用原有的以竞技、体能为主的终结性评价的对比实验,来论证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是否明显好于对照班。实验表明,实验班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体育课成绩、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和对照班比较,都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该综合学习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0.前言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开展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关于水平四学生评价方式改革的研究,在《教育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建立了一套以“学生成长记录袋”为基础,结合学生体质测试及模块评价.以改革学科评价方式为重点,旨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主要目的.以对学生学习活动全过程评价为主的水平四综合评价体系,使学生评价与贯彻新课程理念相对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抽取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初一(1)班为实验班男生23人,女生21人,初一(2)班为对照班男生22人,女生24人,实验时间为一年。

1.2研究方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

1.3新课程理念下的水平四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1.3.1构建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等可测部分,还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表现进行记载。将参加校以上运动会比赛作为加分条件,视情况加5一l0分。

1.3.2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等生理指标的考核,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但将其分值调整为占总分的40一50%。1.3.3拓展原评价中的出勤及上课表现,将努力程度、参与态度、合作探究、心理健康、等纳入评价体系,分值为20%。

1.3.4对平时上课认真但由于受先天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取得优晃的同学,经本人申请小组讨论,可以自己的特长展示而获得加分.视情况加5—10分。

1.3.5对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常识进行考查,但采用讲授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分值为20%。

1.3.6评价采用等级加评语的方式。等级分优(85分以上)良(75—84分)及格(60一74分)不及格(59分以下)。在期末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简短评语,交班主任一并写入该学生的报告单中。

2.研究结果

2.1学生的学习兴趣指标的统计(表1)

采用中学生兴趣量表在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兴趣进行统计并检验。量表来源自汪晓赞(2005)的博士论文《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分体育学习消极兴趣、体育学习积极兴趣、运动参与程度、自主与探究学习、对体育的关注和对体育的认识六个维度。

由表l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各项统计并无差别.而实验后具有高度显著性的差异,说明实验班采取的综合评价体系效果显著。

2.2身体素质和体能指标的统计由表2看出,实验前各项指标的T检验中P均大于0.05,而实验后P值均小于0.0l,说明该综合评价体系更有利于实现技能及身体健康领域的学习目标。

2.3学生体育课成绩、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平统计由表3看出实验后实验班在体育课成绩和体质健康测试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班,说明该综合评价体系更有利于学生体育课成绩和体质水平的提高。

3.分析与讨论

3.1科学合理的评价对学生起着重要的“指南针”的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更应该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每一个学生.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目标。

3.2通过特长展示加分,能够使既使通过努力也无法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也可以达到理想的成绩,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这也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体育课中获得乐趣的理念。

3.3变原来一味填鸭式的灌输体育与健康知识为多种渠道的学习方法,更能是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基本知识。

3.4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不仅有教师参与,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进行多主体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建立自我评价表及小组评价表,组织学生学习如何进行自评及小组评价。然后,教师结合自评及小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体现了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主体性和民主性。

3.5过程性评价使受先天条件影响的学生也能够从中看到取得优异成绩的希望,受到鼓舞和激励,同时也对自恃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具有一种约束和鞭策,从而能够激励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

4.结论

4.1该综合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运动参与领域、心理健康领域及社会适应领域的学习目标。

4.2该综合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健康领域、技能领域的学习目标。

4.3该综合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课成绩和体质健康测试水平的提高。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第2篇

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我国自1996年起就确定了将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一作为“安全教育日”,在全国的中小学开展。2007年国务院又颁布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提出公共安全教育包括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信息安全以及危害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的六大模块,要求学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角度多途径地开展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国家之所以设立这些制度是为了降低各类伤亡事故在中小学发生的机率,全面深入的推动安全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然而,每年非正常死亡的学生数量正在逐年增加,这是他们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所导致的。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主要靠学校的教育,只有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生存技能、健康知识、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并掌握自我保护能力后才有规避各种伤亡事故的可能。多年以来,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学生在意外伤害事故中缺乏与安全相关的生存技能、生活经验、心理知识以及基本的医学尝试,导致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能力很差。学校受传统教学和竞技体育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过分强调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门早已明文规定要在学校开展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但学校只是流于形式,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实践活动,真正发生危险时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目前学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手段有:第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强调运动损伤的内容;第二,对体育器材使用的讲解;第三,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老师对他们的安全保护;第四,教师利用上课、黑板报、学生手册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的理论讲解;第五,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老师让学生做热身活动,防止学生在运动中受伤。从以上五点我们看出,学校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只是停留在理论宣贯上或是对运动项目本身的安全讲解,并没有涉及到对发生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情景的安全保护教育。以上所述就是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现状。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学校师生要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标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首先要注意安全,而且上课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师要告知学生如何在运动中保护自身安全,在发生危险的时候应如何应对。教育部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需要体育老师和学生认真阅读学习,只有教师和学生真正了解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生命安全教育里的目标,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体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在学校里的安全意识。

(二)学校定期开展运动会和突发事件演练,普及生命安全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属于体育课的范畴,运动比赛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只有将生命安全教育与运动竞赛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才能更好地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工作,所以学校要定期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和突发事件演练,这类竞赛和演练的种类很多,比如赛跑、篮球赛、拔河比赛、火灾演练、地震演练等,在竞赛和演练中学生增强了体质、锻炼了意志,同时还学到了救险逃生的技能,强化了学生们的生命安全意识。

(三)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发与应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里虽然规定了课程目标,但并不是强制性的规定,这说明该课程是目标导向,课程内容很广泛,体育老师在教学上有很大的空间进行选择,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在竞赛规则、运动项目、器材、场地上进行适当的简化,编写适合本学校风格的教学课程,把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改编成机动灵活的教学内容。

(四)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

体育教师在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他是安全教育的的设计者和操作者,体育教师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能否顺利开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就目前情况来说,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内容和评价体系应用到体育与健康课程里的生命安全教育当中,这就需要外部和内部共同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就外部来说需要教育部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定期开展体育教师的培训活动,师范类体育院校应着重开展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使体育教师在走向教育岗位之前就有这专业的技能来胜任今后的体育教学工作;就内部来说,作为体育教师要经常与同事、外校同行交流沟通对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经验,多学习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图书和影像资料,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只有从内外两个方面提高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才能为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打好基础。

(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全面开展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

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仅仅依靠学校是很难完成的,生命安全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学校应与社会各部门取得联系,如公安消防、卫生、交通、地震的相关部门,聘请这些部门内的专业人员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帮助学校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的演习活动。如请消防人员给学生讲解发生火灾后的逃生办法,请交警向学生讲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及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还可以请地震监测站的人员向学生讲解地震来临前的征兆和发生地震时正确的做法等等,只有学校与社会实现真正的结合才能使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结语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第3篇

(一)课程的性质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是一门通过身体练习,为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以达到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的必修课程[1]。《体育与健康》具有十分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组成中学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二)《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特征

基础性,《体育与健康》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该课强调要根据学生自己的条件和特点,学习并掌握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基础知识、技能和实用的健身方法,并以此来提高学生自己自主学习体育健身技能与方法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情感、体育态度与体育价值观。实践性,《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它关注的是学生能够在长期的体育学习与身体练习过程中,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并掌握一定的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与健康》是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锻炼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与锻炼的效果的提高。综合性,《体育与健康》并不是只强调课程的某一个方面,它强调的是将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进行有机的整合。它是一门以体育内容为主健康教育内容为辅的综合性课程。同时在让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要充分的发挥这一门课程的教育功能,重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高度,还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

二、对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思考

(一)对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标准的理解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标准是课程的研究者提出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课程标准,它是一种一线教师通过教学实施后所期望达到的十分理想的状态。但是,课程的制定者却很难考虑到课程实施者所处的千变万化的实际状态,这也就必然会导致课程的研制者与课程的实施者之间对新课标会产生理解上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会直接导致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产生各种偏差,而这些偏差都使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标准的推广与实施产生了巨大的阻力。虽然各地在推行新课程标准时,对教师们进行了培训、考核。但是很多的一线教师对此表现得并不是很积极。想要他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放弃他们固有的、已经熟悉的、并且自认为是“成功”的做法,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而且长期以来,很多体育教师受“重技能”“轻理论”的观念的影响较为严重,他们中很多人都缺乏必要的理论学习,这就使得新课程的理念难以深得人心。因此,很多教师都是对新课程标准采用的抵触、观望、批评的态度。我们必须要能够认识到新课程标准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的实施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应该呼唤一种崭新的教研方式的出现,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深得人心。

(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以学生兴趣发展为中心”不等于“放任式”的教学

在新课理念下,有很多教师都将学生自主学习当做是学生自己做主,自己去进行学习,而体育教师要做的就是去维护好纪律,根据教材内容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然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练习。这种想法可以说已经完全的忽视了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有的教师甚至还回到了“一个哨子一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状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却是思想不成熟、缺乏理性的主体。学生的体育知识与经验的积累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够学会自己学习,学生想要过渡到自主学习需要由教师来引导。因此,必须要能够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独立的学习,并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中去,并能够独立的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需要一定的动机做为动力,只有动机才能够引导他们的行动。如今,过去的一些要求高、风险性高、较为枯燥的项目,已经逐渐的被一些较为简单的、趣味性强的、具有一定的游戏性的项目以及各种球类项目所代替。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都是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中心来设置的教学内容,这已经偏离了体育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学生的兴趣来组织教学并不存在任何的过错,但关键在于每一个学生的兴趣都不一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都满足,同时他们的兴趣也不是很稳定,已有的某些兴趣可以改变和拓展,没有兴趣也可进行培养,但是兴趣不能够决定一切,虽然提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却并不是指的以“学生兴趣为中心”。

(三)“合作、探究、创新学习”不等于复杂、“煽情”

现在的体育课基本都有着一个特点,那就是:上课时,教师边喊边做,热情洋溢,并积极的组织活动,烘托氛围(煽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表现的乐学好学。可以说整个课堂深刻的体现出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龙活虎的新局面。课堂被有效的激活,学生也动起来了,整个课堂是面貌焕燃一新,师生之间的距离仿佛一下子就拉近了许多。然而在如此欢快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却又是好像通过数次的排练演习而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学生们只是在机械的重复曾经排练的内容,而且在这样的课中几乎很少有教师考虑到了学生的运动生理负荷。这样的课,教师们只有一个目的:氛围热烈,学生高兴。这些教师们基本都没有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的过程,而只是在生搬硬套,不管是什么内容的教学,都采用“合作、探究、创新学习”。在体育课中的运动生理负荷是培养学生体能,对学生的生理机能状况进行判断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而且体育课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让学生在上课时承受一定的负荷(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因为负荷是锻炼学生体能的重要前提,适量的负荷能够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有效的保证,而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教学内容就是负荷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学内容的实质就是负荷。现在,体育课的密度和体育课负荷基本已经成为了一个久远的名词,有很多体育教材都将体育课的密度和负荷删掉了。而近几年的体育专业期刊和学校体育教改的相关图书,也很少有人提起这两个名词,这两个名词几乎都已经快被淡忘掉了。我们必须要去认真的思考:“现在体育教学真的不需要体育课的密度和体育课负荷了?”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运动参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心》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们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近年来,据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肺功能、尤其是耐力等健康指标已下降到令人担忧的地步。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手段,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其他学科都无法取代其作用,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只有把体育教育放在重要高度,才能保证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篮球运动1891年诞生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已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喜爱应利用好这一青少年喜爱的运动,来提高青少年的运动兴趣,增强体质健康,为培养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本文将主要就如何开发篮球这一课程资源来探究新课程标准。

少年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较其它系统更发达,表现为对新鲜事物异常感兴趣,而且具有好动性,但稳定性低。为此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思想树立学习目标,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各感官机能,激发学习情趣,从而发挥学生主体功能,增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运动参与能力,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感受篮球带来的欢乐。

一、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明确体育与健康的学习意义、目的。

多年来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党的正确教育方针指导下,学校体育获得了充分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社会在进步,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竞争日趋激烈,学校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个体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更要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为个人的事业发展,自己的终身健康,祖国的发展,人类的长久发展而学习的,明确体育与健康的强身健体功效。为此学校体育教育要与这些目标联系起来,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学生为主体意识,改变过去“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思想,变“添鸭式”为“引导式”;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学生才能变“被迫学”到“主动学”“愿意学”“乐意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高校体育

PhysicalCultureinRelationwithMentalHealthofCollege

Students

LinShaona&ZhengLiru

AbstractPsychologistshavefoundoutthatabout20%ofcollegestudentssufferfrompsychologicaldisturbanceordisorderindifferentdegrees,whichhamperstheirnormaldevelopmentintousefulpersonnel.Itisimperativethatthisphenomenonbeeliminated.Inthispaperisputforwardtheideathatphysicalcultureandtrainingcandomuchtoimprovethementalhealthofcollegestudentsforthebenefitoftheirall-rounddevelopmentinmorality,intelligenceandphysique.

Keywordsmentalhealthinterpersonalassociation

physicalcultureininstitutionsofhigherlearning

***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正向21世纪迈进,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联合国世界性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1)]那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1989年9月23日《健康咨询报》报导,在全国范围内抽查12.6万名大学生的结果表明,20.13%的学生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其中男生高于女生。1989年8月15日《人民日报》以《大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应该引起社会重视》为题,报导了杭州市对2961名大中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发现有16.79%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卫生问题亦有较大幅度上升,大学生高达25.39%。兰州地区对4868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有8.48%的大学生患神经衰弱症。《中国青年报》1988年元月13日报道,据天津高校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在全市5万名大学生中,60%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此惊人的数字提醒人们,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健康成才的一只“拦路虎”,克服和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的事情。如何根据高校体育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高校体育手段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方面的探讨尚少。本文通过对汕大一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和学校体育的调查,探索一条利用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1,调查的对象。本校93级本、专科学生1081人。发出问卷1081份,收回有效答卷996份,有效率为92.1%。其中男生696人,年龄17-22岁之间,女生300人,年龄16-21岁之间。

2,调查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2)]和《学校体育调查表》进行调查。以上两表于上体育理论课时集中发放,当场完成上交,答卷不记姓名。调查前向学生讲明调查的意义,以解除顾虑。答卷必须两份完整方有效。

3,统计分析方法。(1)整体分析:统计各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的人数和百分率,并进行检验。(2)各群体分析:统计各个群体各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的人数和百分率,并进行检验。(3)学校体育调查统计各选中题人数的比例和百分率,并进行检验。

以上统计分析均在IBM-XT微型计算机上完成。

三,讨论

1,存在心理问题的百分率。以各因子达到轻度或超过中度以上的人数作为判断有无心理问题的依据。汕大93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百分率以及各因子的位次是强迫、人际敏感。(详见表3)

表3SCL-90各因子达到轻度或超过中度以上人数的百分率及位次

(附图{图})

2,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轻度以上心理障碍发生率为51%,中度以上心理障碍为9.54%。其中女生较男生高。(详见表1)

表1心理障碍发生状况表

(附图{图})

3,不同专业学生与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文科较理科高。男生心理障碍主要类型为强迫、人际敏感和偏执三方面。女生则为人际敏感、强迫和偏执。这说明高校心理卫生保健的重点不仅仅是男生,更重要的是注意女生的心理问题。

以上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1,新环境和学习上的不适应,产生自负和自卑的心理。远离家乡来到举目无亲的大学校园,大学生们对新环境既感新奇又感陌生,既兴奋又压抑。因失去了父母在生活上的关怀备至和老师在学习上的督促检查而渐渐感到束手无策、孤独落寞。虽然每一个学生在入学前都做了大量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但这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突然转换,使许多学生仍然无法适应。特别是那些好胜心强而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学生,往往遇到一点挫折,就闷闷不乐,精神抑郁。由奋发向上转变为甘居下游,陷入苦闷的泥坑而不能自拨。在高校体育方面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在中学曾取得田径项目如跑、跳、投等项目的冠军、亚军,或中学球队的主力队员。可进入大学后,由于有了体育尖子生,原有的成绩便无人问津,心中颇不好受。又有一些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体育基础较差,尤其是女生,她们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没有完整系统地上过体育课,各种体育知识了解甚少,身体素质和个人进行体育运动锻炼的能力较差,造成对许多运动项目既无感性知识,又无理性知识,在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常常显得手足无措,一群人聚在一起打排球,却因为自己的加入而使球屡次失误,使大家难以尽兴。独自跑步吗,又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故而每当第六节课下课后,大家奔向操场进行运动时,总有少数人,不知做何事,何以度时光,自卑感和失落感便涌上心头。还有一些学生在中小学时曾耳闻目睹因跨栏摔倒受伤、因跳远而跌倒损伤、因跳山羊而弄伤手、腿等,故而对一些体育项目产生强烈的惧怕的心理,这种恐惧心理会使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以致他们不敢参加这些项目的练习和锻炼。在一个学习集体中某一学生的练习失误,产生了恐惧心理,会使别的同学产生心理紧张,造成连续的练习失误。如学习双杠上的前滚翻或者肩肘倒立时,某一同学没能完成动作,出现了技术动作的失误,后面的同学在进行练习时,就可能连锁反应产生挨摔的恐惧情绪,惧怕进行练习。还有极个别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完不成老师规定的练习内容,曾受到体罚,教师让学生在众目睽睽下受罚,使学生心理留下强烈持久的阴影,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严重伤害,更损其心理健康,造成这些学生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与厌恶心理,甚至会影响学生终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以上这几个方面应引起体育教师的深思。

还有个别地方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砍掉体育课,冲掉课外体育活动,大量增加文化课的学习时间乃至加班加点,组织寒署假补习班等,使不少的学生陷入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中,造成学生体质下降。到大学后,他们仍一头扎在书堆里,不肯走出教室和图书馆奔向操场,成了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不可否认,大部分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还是明确的,男生认识比女生好,并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指导体育锻炼。这说明他们已意识到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促进智力的发展,弄清了8-1>8的健康储蓄哲理[(3)]。调查表明,有60%的人喜欢打球,这不仅与汕大的体育场馆设施齐备有关,更与球类项目所具有的趣味性、娱乐性、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有关。进行这些项目的锻炼不仅需要娴熟的球艺,更需要默契的配合;既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这些项目本身对克服闭锁心理和孤独的心态也大有裨益。

2,人际交往的困惑。调查表明,人际敏感居第二位,占32.6%。进入大学的新生,远离了父母,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和陌生的教师等一大堆问题,常常感到人际交往的困惑。人际交往的困难常常使许多学生把自己封闭起来,变得越来越压抑。不少学生虽然表面上整天在人群中周旋,但内心却异常孤独:有的因找不到知心朋友而焦急;有的为不被理解而烦恼;有的不愿对人敞开心扉却又抱怨别人不能以我为中心而招致别人的反感,自己又陷入苦恼之中。因人际关系问题而引起情绪波动现象十分普遍,女生更为明显。在女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上,人际敏感居首位。体育能否改善人际关系?高校体育在心理健康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呢?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能力相当,兴趣相同(如都喜欢打网球或足球等),除了在学习上作为伙伴外,在体育锻炼方面也可成为好的伙伴。一般说来,二人结伴进行运动的较多,多进行羽毛球、乒乓球、兰排球和足球等运动。学生有了进行某项运动的兴趣,也就会去寻找合适的伙伴。通过锻炼,不仅增进球艺,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提供了交往和了解的机会。这是因为体育运动中所进行的身体活动,具有和人的日常生活活动不同的特点,不必牵涉更多的其它方面的问题及利益,不必借助于更多的语言为媒介进行交往,可以使他们之间少有戒心,彼此容易接近,产生亲近感。在调查中,有一些学生前往咨询,对老师的影响作用提出质疑。“不知为什么,我一见到他就害怕。”“只要教师走到我身边,我心里很害怕,把学会的动作忘得精光。”女生害怕“铁姑娘”式的女教师,男生讨厌感情冲动态度粗暴的男教师。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值得体育教师深思,应立即加以改进。可以说,高校体育在增进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高校体育的手段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卫生

1,适度的体育锻炼。人在受到某种挫折时,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强刺激,从而引起一个兴奋灶使人陷进痛苦和懊丧之中。如果这时去从事体育运动(最好是两个人以上的运动项目),就可以转移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中心,运动中枢的兴奋就会抑制痛苦中枢的兴奋性,这时候往往只注意身体的运动,而把烦恼抛到脑后,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于大脑活动的调节。

2,利用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促进心理健康。经常进行兰、排、足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的锻炼,在对抗比赛的过程中会让人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团结互助。而参加游泳、溜冰、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运动,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经常锻炼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而下棋、打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项目对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有一定的益处[(4)]。

3,充分利用体育课的主导作用,促进心理健康。有人作过调查,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同学之间相互交往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相互了解,相互交往的时间越长、密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共同的体验和感受。调查表3第十题表明,有90%左右的学生对目前学校体育课持满意的态度。体育课与其它学科相比,其实践性十分明显。由于体育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不仅需要作体力上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团结。通过身心的不断努力,掌握了动作技术,克服了困难,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自己,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体上的双丰收。

体育教学中,当教材难度较大和学习器械的练习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惧怕心理。教师可用暗示调节法消除和缓解学生过度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如可采用暗示语教学法,还可以采用诸如点头示意的恰当表情动作,运用“胆大者带胆小者练习”等暗示教学法。

4,积极参加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哪怕作为一名观众也好。调查表明,当学校(或系班)组织体育比赛时,积极参加占70%左右。说明大多教学生有集体主义观念,关心和爱护集体的荣誉。不管是否上场参加比赛,重要在“参与”,符合体育的精神。在赛场上,可以看到同班同级乃至不同系科的学生,为了观看或参加比赛,可以抛开平时怨恨、隔阂和距离,一起喜怒哀乐。这种非言语性的间接交流,对于相互理解和信任、合作和沟通等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是重要的。可借助体育竞赛的形式,卸脱平日过重的心理负担,平衡心态,促进人际交流。

体育比赛的特点就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观看比赛时,每当运动员不畏敌手,顽强拼搏终于进球(或获胜)的片刻,许多同学都会呐喊、鼓掌、感动不已,仿佛自己也曾经历了一场激烈的竞争。比赛过程的跌宕,使他们压抑着的评判欲和表现欲得以释放。观看运动员精湛的技艺、顽强的精神,使学生积存的失落,悲观烦闷的内心重新得到前进的光明。观看比赛,可从胜利中体会到成功的价值,同时也从失败中得到了人生的经验,树立必胜的信心,让人获得了实现自我的真谛。通过比赛可以给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以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得到转移,可消除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而且能培养学生不回避矛盾,敢于面对现实,奋力夺取胜利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形势[(5)]。调查中表明有90%的学生观看体育比赛时会激动呐喊助威就证明了这一点。

应该看到,还有10%左右的学生对高校体育持否定态度。这一小部分学生限于一天的三点一线,即穿梭于寝室--教室--食堂,除了上课、读书还是离不开书,对校系班组织的文体活动漠不关心,认为与己无关。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仅仅因为体育课是必修课,才硬着头皮应付,认为是额外负担。这些人不管是在运动场上,或比赛的场地上都很难找到他的身影,究其心理方面,确实存在心理障碍,在体育方面,也可能慢慢变成为“差生”。有关此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于广大的心理工作者和体育教师共同去研究解决。

五,建议

1,针对高校体育的特点,要求在对学校普通教师和医务工作人员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有必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让每位体育教师认识到身心健康是紧密联系的,只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还不够,应结合体育的特点,给学生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心受益,做一名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2,针对心理障碍的变化过程和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不失时机地在新生入学教育周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他们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扰,使他们有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心理准备,认识到产生这些障碍的必然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科学用脑”、“应激与健康”、“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等讲座,让学生掌握抵消心理压力、释放心理能量,及自我心理保健的科学知识和锻炼方法。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组织许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如校系及班的球类比赛、拨河比赛,登山和越野跑等集体活动,充实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针对大多数女生在异性面前既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又较羞怯的矛盾心理,在她们掌握动作泛化阶段练习中,应尽量避开异性学生,特别是她们同班的男生,以消除羞怯的心理障碍。但在掌握动作的巩固阶段,可以利用新异的刺激来激发他们在异性面前自我表现的心理动机,加速正确动作自动化的进程,以此提高她们练习的积极性。

5,针对体育竞赛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校体育活动组织应把体育竞赛视为一种业余体育文化,有意识地去安排它,并及时配以赛前班级动员、组织观看、赛后总结讲座等。

6,健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各高校应成立“学生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专业人员应是精神医学专家与教育工作者的结合,制订出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找出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因和外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和普及。如利用墙报、黑板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提高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和知识。

7,编写一套系统的《体育与心理健康》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参考书,以适应体育师资的培养和教师备课需要,并将心理测量和心理调查与体育教学改革和科研相结合。在体育教学设计、实施和平价时,都应考虑到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之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材。

向支持、帮助本文调查工作的林勇强、黄光汉、曾子章诸先生诚致谢意。

男、女生比较P<0.05表2对体育锻炼认识况表理工科、文科生比较P<0.05

(附图{图})

(1)宋维真《应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人民教育》1991年第1期。

(2)SCL-90《上海精神医学》第2辑,1984年出版第68-70页。

(3)邵清秀《非专业女大学生在体育课中心理障碍的产生及克服》,《教育科学》1990年第1期。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第6篇

了解了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主要内容有武术、养身术以及各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武术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各种功法、套路及技击方法都具有强筋骨、增体力、调精神之作用,长期锻炼对促进人体肌肉弹性、骨骼、关节韧带以及力量素质、灵敏素质的发展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武术套路内容十分丰富,各种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蹿蹦跳跃等动作,对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改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机能,有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内容:

强化武德教育培养学生尊师重道、讲礼守信、不凌弱逞强的良好品质。利用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和民族风格促进学生修心养性,提高个人精神境界,形成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通过 “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 的功法练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通过刚柔相济、形象逼真、变化多端的套路运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通过对抗性的攻防技术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果断的心理品质;通过武术的学习,学生可以从中修身养性,规范举止,品评善恶。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娱乐特征);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协作意识,培养社会互动能力(群体特征);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民族特色),了解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技);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易学易赛)。

学生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可以了解民俗、民风,学习待人接物的礼仪,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体育是学生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练习手段,以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能否实现这个目标,与学生的活泼、积极参与和高昂的情绪密切相关。教师营造积极、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与合理调控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与教学理念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曾一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我们称其为 “病症”,这些病症如不加以治疗,将会蔓延,会对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严重的影响。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第7篇

这是在1877年《蒙学读本》一书中,由南洋公学陈心治等对“体育”的文字解释。可见体育与卫生之间的关系。因此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对还处于身体发育的基础阶段的中小学生尤为重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分别指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中小学卫生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老师的教导,促使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到达最好的健康状况。根据体育教育的基本特征,依据人体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的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二、将卫生健康融入到体育教育中的教学方法

(一)将卫生健康知识运用于体育教育课堂中当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做课程准备时,传授学生相应的卫生保健知识,确保学生着装干净、透气和舒适,指导学生做好之前的准备活动,防止在体育活动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在体育课程进行过程中,教授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注意肢体卫生情况,避免碰触到皮肤、五官受到感染,尤其是小学生比较调皮,很容易在体育活动时发生磕碰,在不卫生的情况下,发生感染现象。当结束了一堂体育课程,体育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体育活动之后的过程,调节身心,督促中小学生做好大量运动之后清洁卫生工作,防止在剧烈体育运动、身体疲劳后因卫生上的疏忽带来的疾病。因此,将卫生健康知识带入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

(二)将卫生健康知识运用于课外活动中中小学生在校课程轻松,这就形成了非常充裕的课外活动时间。体育教师将卫生健康知识带到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去,培养中小学生自觉的在课外活动中遵守卫生健康知识,以保证在充分锻炼后,全面的提高身体素质。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第8篇

发挥室内体育课主阵地作用

室内体育教育活动的根本性就是让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理性生活,通过室内体育,对学生进行异往知识教育,从学生思想方面做工作,让他们明白,互助合作,真诚交往对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体及培养他们健全的身心有着重大的意义。引导教育他们端正思想,勇敢自觉地去克服男女生交往间的心理障碍其次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性知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树立交往观。引导他们要科学地学习,以愉悦的心情面对老师和同学,而不要谈“情”色变。即使出现偶然的非正常交往,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加强沟通,重于疏导。

为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提供广阔的空间

体育与健康课程比其他课程更能体现同学的团结协作精神,开放的教育环境为男女生的交往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在教学安排上,应强化混合编组练习,为他们提供一个表现和交往的空间。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会考虑男女性别和素质上的差异,而将男女分开练习,例如,男生力量大、速度快,女生柔韧协调性好等等因素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这对身体素质的提高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但不完全符合“健康第一”的宗旨。因为这样单一练习,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违背了只有身心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健全人格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安排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充分利用异性心理来进行混合编组,培养他们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异性面前张扬他们的个性,展现他们的特长,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友谊,消除障碍。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让他们慢慢懂得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竞争,不仅对学生加强了集体主义的培养,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团结互助、优势互补。

走出“早恋”怪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第9篇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以衡水学院以及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的师范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参照组(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有589名,研究组(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有376名。本研究的样本容量为965.为了便于研究工作的进行,这些研究对象都是以班级为组织单位。

1.2研究方法

为了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笔者使用了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KL-90)来对研究对象进行访问和心理评估。SKL-90量表共包含90个测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由专业人员首先对测评方法做出说明,并由辅导员组织实施,由学生自主回答。问卷共发出965分,收回有效问卷965份,满足统计要求。对于调查数据的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进行。

2.调查结果及分析

性别因素是心理分析中经常被考量的客观因素。在本研究中,对照组中SKL-90症状因子达到中度痛苦水平的男生占比39.8%,女生占比60.2%;研究组中SKL-90症状因子达到中度痛苦水平的男生占比43.6%,女生占比56.4%。这说明了两点,一是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比男生低,这可能受择业压力、传统观念以及身体机能等因素的影响。二是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结合,女生的中度痛苦比例可以显著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升。

3.衡水市高校师范生教育中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实施对策

3.1更新教学观念,设立新型教育目标

教育教学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思想,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因而对于师范类教育工作者而言,应该灵活地学习、尝试、探索和采用新的教学观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观念,不可为了实现某一种教学目标(比如提高考试成绩)而过于强调某一单一的教学形式。

3.2重树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教育气氛

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在将心理教育与体育结合的过程中,不应该将师生关系定位为“传授知识者与学习者”,而应该定位为“亦师亦友”。因此,在将这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以室外教学为主,室内教育为辅,这样便于学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

3.3鼓励学生全程参与,增强其积极主动性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体育;环境;共进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3-0018-04

1 20世纪以来人类体育发展面临的课题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健康一直都是人类社会价值利益的最高体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探索和实现健康的可持续性。人类在漫长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维持生命,增进健康的理论与方法。它既包括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环境的理论与方法(自然科学)、同时还包括人类认识、发展自己的理论与方法(人体科学、社会科学)。前者主要是通过获取自然资源的经济生产方式来为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后者则主要是通过医疗、卫生、体育、保健、教育、娱乐、养生等方式来适应环境,实现维护和增进健康的可持续性。这些理论与方法对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始终保持着一种和谐的关系。

然而,伴随产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发展的理念完全忽视了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理念。相反,把自然环境当作改造、征服、统治的对象,肆意的掠夺和破坏,打破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特别是进入 20世纪以后,人类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不断加大,人类依赖大量的榨取自然资源、大量的生产和消费、大量的排放污染废弃物支撑人类生活与健康的现代化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这样的物质文明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急剧污染和破坏,全球气温上升、生物种类的大幅度减少。甚至是给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这表明仅把人类的利益需要放在第一位,而不考虑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最终受害的不仅是自然界而且包括人类自己。

另一方面,体育作为维护和推进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先锋,它的理论与方法是来源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理念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伴随18世纪以后的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现代奥林匹克为核心的众多新型体育项目以及理论和方法如雨后春笋不断产生,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但是,在现代体育功能的背后,值得我们注意是:(1)依存于产业革命以后的人类发展理念而创新的体育理论、方法,基本上是以认识和挖掘人类自身能力为前提,依靠人类自身的努力(体育的理论、方法、手段)来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体育与外部环境共生的理念,探索维护和创造人类经济、健康与环境和谐发展关系的体育理论和方法则不多见,因而,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恶化并威胁着生物界的可持续性时,体育显得无力。(2)近代以来的新兴体育活动(包括为开展这些活动而进行的所有开发、资源利用等规模化生产和消费活动)与人类其他的活动一样都表现出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现象。即它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效果。(3)在全球性环境恶化、“地球数十万种生物减少和灭绝”[1]的今天,体育的功能和效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对此体育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做出怎样回答,这是体育面临的一个划时代的课题。也是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2 20世纪以来人类关于环境与体育健康的研究现状

进入20世纪,环境与健康的研究始于发达国家。这主要是因为大规模的工业化所造成的公害始于发达国家。例如,“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美国多诺拉河湾多诺拉事件,1953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2]。“1953年日本九州南部水俣事件,1931-1972年富山事件(骨痛病)和1968年九州的米糠油事件等,造成数百人死亡,上千人残疾”[3]。因此,自50年代起,研究和治理由于工业生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造成大气、水、土壤、森林、食物污染而导致损害健康的问题,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关注的主题。我国的环境健康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的环境问题在1980年以前并不严重,尽管“”时期的一些粗放型工业开发与生产给人居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相比公共卫生给人们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小的多。环境与健康还没有纳入政府的工作日程。因此,这个时期有关环境健康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

1980年以后,伴随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粗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加快,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也日益加重,西方发达国家40-50年代出现的较为严重的环境健康问题在我国开始大规模出现。从而促使环境健康问题逐渐成为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问题。1984年国务院成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198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1989年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环境保护法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这表明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与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我国有关环境健康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张晶(1984)浅谈环境与健康的辩证关系[4];罗典荣(1989)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5];耿精忠(1993)环境健康回顾与展望[6];郑振佺(1994)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7];王华东(1991)环境质量评价[8];姚志麒(1993)环境卫生学[9];王簃兰(1995)环境与健康[10];张慧珍(1996)发电车作业环境及工作人员某些健康效应调查[11];米玉华(1997)水环境与健康[12];朱惠刚(1999)环境与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13];林绍颜(2001)环境与健康的评估问题和空间分析[14];向全永(2004) 环境中氟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15];陈威(2006)我国环境健康安全体系的现状及今后的对策[16];孟伟(2007)国内外环境与健康的管理与研究[17];薛文森(2008)环境弱势群体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18];王晓辉(2009)环境污染健康损害填补法律制度研究[19];黄静(2010)别让环境污染再预支健康[20]。从这些研究的总体内容来看,我国环境健康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表现出了不断提高的趋势。在研究中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的经验及其理论方法、拓宽了环境健康研究的思路,也促进了环境健康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然而,我们注意到,在过去的研究中,以外部环境作为研究影响与增进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体育功效的文献鲜见。

从现代体育的活动特点研究现代体育给外部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从外部环境的视角研究它对体育功能影响,是从90年代开始的。即1980年联合国向全世界提出“确保地球的持续发展” [21]的呼吁,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之后,探索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体育健康的研究从其他领域开始向体育渗透,并很快引起了国际奥运会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如“德国Regerl Sburg大学Heinz Lutter教授(1990年)提出体育运动让人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同时也给大自然带来很多消极影响,指出环境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体育面临的大问题”[22]。美国、英国、日本、荷兰、南非等国的学者也对环境与体育健康问题展开了研究。1994年国际奥委会签署了一项体育与环境方面的合作协定,指出“体育与环境密不可分” [23]。 2003年国际环境规划署和全球运动协会在日本东京举行了“全球体育和环境论坛:2003”的专题研讨会,会议制定了《体育与环境21世纪议程》[24]。另外,悉尼、雅典、北京奥运会都分别对“环保”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规模的投入,对“绿色”体育加速在全球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关于环境体育健康的研究90年代中期逐步得到推广,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自然生态环境对体育的影响研究;(2)体育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研究;(3)“绿色体育”、“生态体育”、“绿色奥运”基本特征和功能的研究;(4)推进生态体育和绿色体育的实证研究及其发展战略的研究。

上述这些研究表明,国内外不仅在高度重视环境与体育的研究,而且还采取了积极行动来推进环境与体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们发现有关环境与体育健康的概念解释,特别是涉及到环境与体育健康学的一些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讨论,如引发外部环境污染和破坏而阻碍健康和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营机制理论体系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导致人类健康的伤害和社会福祉费用增大与体育功能受限的研究,有关评价和分析这种损失和代价及其代偿机制的研究,采取怎样的社会经营、评价、管理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推进社会经济、文化、体育、健康与自然环境相互和谐发展的研究,并将其上升到完善体育科学的发展, 促进民生和21世纪中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研究环境与体育健康问题的文献尚不多见。

3 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学的意义与基本思路

3.1 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学的意义

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学,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要明确环境与体育健康学的概念。笔者以为,所谓环境体育健康学就是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组织、制度和体制、政策及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人们对待生存的价值观念体系以及人类推进健康的体育产业化、商品化理念与行为方式)与人类体育健康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以推进自然与社会经济、文化、体育、健康和谐发展的科学。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以为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学具有以下3方面的意义:

(1)通过重新反思现代以来体育在推进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中的基本理念,强化和确定人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健康与自然环境相互和谐的发展观在体育学科构造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为21世纪中国“绿色·人文·科技奥运”和“全民健身”战略导向和策略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2)从体育的外部环境来系统地研究健康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特别是研究引发外部环境污染和破坏而阻碍健康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营机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体育外部不经济现象的代价与代偿机制的构建问题,这在国内外体育学科领域尚不多见。这一研究将会丰富与完善体育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体系。

(3) 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为指导,探索和构筑环境与体育健康学理论体系,可为21世纪体育科学朝着有利于推进人类体育健康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方向迈进做出重要的贡献。

3.2 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学的基本思路

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学的总体思路是:维护和推进人类体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人类未来的一切活动(包括体育活动)的宗旨都必须以维护生命永存(自然生态与人类生命的共存)为首要使命,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促进环境与人类体育健康两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即环境与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简称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以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体育在不损害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不仅要满足当代人与经济、文化、生活环境、体育一体化和谐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保护和满足未来人增强健康、发展体育的需求。遵循这样一个总体发展思路,我们把提倡和推行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尺度共存,追求多样利益主体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利益,寻求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人类体育健康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最佳良策,作为构筑环境与体育健康学的基本思路。

4 探索和研究环境体育健康学基本步骤与研究内容

4.1 环境体育健康学的研究步骤

1. 研究环境体育健康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及其理论体系);2. 开发和研制环境体育健康的影响评价体系与环境体育健康的效应分析体系(体育费用效益分析的理论与实证研究);3. 开展环境体育健康经营管理的手段与环境体育健康“共进化”理论与实证(我国环境体育健康的经营模式的研究)研究;4. 探索和研究我国环境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其运作模式。

4.2 环境体育健康学的主要内容

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学科涉及的领域与内容甚多,但可以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揭示当代环境问题的出现入手,阐述环境与人类体育健康的关系以及环境体育健康的概念及构建环境体育健康学的意义与必要性。明确环境健康与环境体育健康的共异点,以及环境体育健康学研究对象与性质,阐明环境体育健康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环境体育健康学的学科属性), 环境体育健康学的宗旨、任务及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首先从环境科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考察和分析影响人类健康发展的环境因素(自然、社会、文化、体育),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生态变化与当代社会生活的环境变化给人类的体育与健康带来的影响。它包括大气、水土、森林、草原的环境变化对健康的研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健康的影响;新型社会服务体系的发展对健康的影响;跨越国界的世界经济对健康的影响;人口老年化趋势对健康的影响;休闲新时代兴起给健康带来的影响;生物世纪时代的到来对健康的影响。其次,再从现代体育环境的变迁研究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它包括现代体育资源的开发给健康带来的影响;现代体育的市场机制给健康带来的影响;大规模体育商品生产与消费给健康带来的影响。总之,通过人类健康环境的两个方面(体育外部环境与体育内部环境)来把握人类健康面临的课题与挑战。

第三,应用环境经济解析社会资本积累制度与环境和人类体育健康的关系。尤其是要通过环境经济的外部性理论阐述外部不经济现象对于环境和人类体育健康的影响;运用效应理论阐明体育健康的效应产生过程及其边界效应的特征,从而更加客观认识和把握产业革命以来的环境问题出现根源。客观的理解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及其顺应现代化的一系列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与体育现代化的相互关系,以及现代体育的发展给人类的健康及健康环境带来的影响(积极与消极),由此,通过帕累托效应理论,揭示和阐述生态体育、绿色体育、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体育生态环境中的弱势群体——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及政策的完善以及21世纪中国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第四,当代的人生存与发展与产业革命以前相比较,最为显著的差异之一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质量下降了。环境质量的恶化给体育健康的影响评价带来了新的课题。即采用传统的方法认识与评价体育锻炼的效果是不是客观,环境质量的好与坏究竟给体育功能及其发展身心带来怎样的效果。这是人们越发关注的问题。围绕这样的问题,环境体育健康学需要讨论和阐述环境质量概念、环境质量变化的特点、环境质量变化评价的定义与意义、作用、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内容、方法与程序;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与健康;环境体育健康影响评价的概念与目的、意义、环境体育健康影响评价的项目类型、程序与方法、特点与要求以及环境体育健康影响评价的发展方向。从而明确环境质量与体育健康的关系及其规律。

第五,不同的环境质量带来不同的体育健康效应,这种效应的背后都包含有一定的费用或代价。如何认识和评价(定性与定量分析与评价)不同环境质量下带来不同体育健康效果的费用或代价是进一步把握环境与体育健康的关系,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地控制环境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康复代价,最大限度的减少体育健康的费用,提高环境与体育资源效应的关键。为此,环境体育健康学需要系统地阐述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体育实践的应用。它应当包括:费用效益分析的概念、特点、原则、方法;环境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失计算和参数选择;开发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引起的健康损失计算和参数选择;公共体育资源闲置的代价与代偿机制等。尤其是环境污染与公共体育资源的闲置的代价评价及其代偿机制的构建则是解决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

第六,避免或减少环境问题带来的体育健康负效应的关键是要解决环境的经营与管理问题。科学地开发、经营与管理环境,促进环境与体育健康和谐发展则是21世纪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为此,环境体育健康学需要系统的阐述环境体育健康经营管理的概念、意义、原则、类型及其不同经营管理手段的特点、作用、方法与实施条件。它包括:环境体育健康经营管理的政策手段;经济管理手段;法律手段;科技手段;教育手段。以此推进环境与体育健康和谐发展。

第七,环境与体育健康和谐发展的实质是环境与体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把环境体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又简称为环境体育健康的共进化。环境体育健康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构筑环境体育健康共进化的基本理论。即阐述环境体育健康共进化的概念、目标、理论基础(公平〈代际公平〉、公正、民主、效率)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环境体育健康的影响(“生态化”社会人文意识与价值主张对环境体育健康的影响;“生态化”体育资源与设施对体育健康的影响;“绿色”体育盛事对健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环境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指标体系,阐述实现环境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实践路径。

第八,环境问题是一个跨越国境的世界问题。无论任何一个地域的污染或破坏都可能给整个世界的地球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全球化的环境危机,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健康创造美好的明天。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环境体育健康学需要对无疆界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刻的讨论与研究,揭示国际化的环境与体育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与规律。阐述国际社会对环境与体育健康的要求以及环境体育健康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合作的内容、原则、措施、途径。当今环境体育健康面临的国际化课题主要包括:(1)环境体育健康中的社会利益(结构、矛盾、协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体育健康评价与管理机制以及代偿机制的问题(3)环境体育健康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世代公平的指标体系框架及其社会运作机制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探索和研究21世纪人类体育的发展道路时,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与学者、专家都把目光投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不言而喻,继续沿用20世纪的体育理论、方法、手段,(即更多侧重人类自我能力的表达和机能潜力挖掘的体育理论与方法,而很少考虑人类的各种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以及被污染与破坏的外部环境给予人类体育功能的制约影响)来解决人类体育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种种课题是困难。因此,笔者以为,从人类的外部环境探索和研究它对社会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环境、人类体育健康带来的影响,构筑环境与体育健康的理论与实践操作方法,尤其是构建基于环境·健康·体育的三维立体化和谐发展的“共进化”经营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模式,这对完善和充实人类对于体育科学的认识,寻求21世纪人类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中国,走环境与经济、文化、社会、体育和谐发展道路才是最根本的出路。这也是本文提出构筑环境与体育健康学科的目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钱 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孔繁德.生态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3] 宮本宪一.环境经济学[M].东京:岩波书店,1989.

[4] 张晶.浅谈环境与健康的辩证关系[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4,(5).

[5] 罗典荣.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J].环境保护,1989(1).

[6] 耿精忠.环境健康·回顾与展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7] 郑振佺.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1994,(3).

[8] 王华东.环境质量评价[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9] 姚志麒.环境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10]王簃兰. 环境与健康[J]. 职业与健康,1995,(3).

[11]张慧珍.周连成.发电车作业环境及工作人员某些健康效应调查[J].劳动医学,1996,(4).

[12]米玉华.水环境与健康[J].河北水利,1997,(4).

[13]朱惠刚.环境与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9,(1).

[14]林绍颜.环境与健康的评估问题和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2).

[15]向全永.环境中氟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D].复旦大学,2004.

[16]陈威;郭新彪;王建瓴.我国环境健康安全体系的现状及今后的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

[17]孟伟,于云江,郭庶.国内外环境与健康的管理与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1).

[18]薛文森.环境弱势群体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

[19]王晓辉.环境污染健康损害填补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

[20]黄静.别让环境污染再预支健康[N].人民政协报,2010.

[21]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1篇

摘要:“健康教育化”是近来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流行倾向。就该倾向的成因及利弊做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该倾向实质上是对“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一种形而上学的诠释,不利于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63-03

目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场声势浩大的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类学校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体育课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新的改革思潮不断涌现,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探讨和尝试,力图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就是诸多改革思路中的一种。

1 “健康教育化”一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流行倾向

近年来,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诸如“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1]、“树立健康教育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2]、“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3]之类的观点非常流行,这类论调事实上反映了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倾向,我们称之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这种倾向的主要观点主要是:过去的体育课程之所以出现种种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健康,忽视了健康教育。因此,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应该是在课程中突出健康教育的目标,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育课程朝着健康教育的方向发展或走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之路才是改革的希望所在。持这种倾向的人主张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在实践中其具体做法因程度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1)主张在现有的体育课中更多地融合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这种做法的“健康教育化”程度相对较低;2)主张将现有的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合并成一门新的综合课程;3)主张体育课程归属于健康教育[4],并力图将体育课改造成新的健康教育课,彻底改变体育课程的性质,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做法。尽管做法各不相同,但此倾向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或附和,已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流行倾向之一,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

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原因

2.1 “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理念下的一种应然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受学科中心论思想的影响,“增强体质”和“传授技能”一直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结果造成严重忽视学生身心健康,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等种种弊端。为此,体育课程改革一直希望能够逾越“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樊篱。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人们最终选择了“健康”这一概念作为突破口。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健康”这一主题被引人体育课程当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成为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体育促进健康的重要功能和目标被突出,“健康”这一概念成了体育课程的核心主旨。体育课程的这一变革被认为是对我国传统的“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历史性突破,“体育为健康”这一新的学校体育教育观很快得到诸多课程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认可和响应。体育课程作为一项教育过程,既然它的价值倾向和课程目标都已指向“健康”,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体育课程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是一项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教育过程了,更有一部分人认为体育课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健康教育。于是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举措了。

2.2 “体育卫生模式”惯性思维的结果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就有着体育与卫生相结合的传统,人们习惯于将体育与(卫生)健康教育放在同一层面或内容中考虑,这不仅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经验,同时也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5],人们称之为健康教育的“体育卫生模式”。这种模式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朴素的体育健康观,突出了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有着“体卫”并称、“体卫”工作一起抓的习惯。“体育卫生模式”体现了人们对体育课程的一种普遍心理定势:人们习惯于将学生的健康问题归因于体育课程,每当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下降时总会去指责体育课程。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传统的体育课程中实际上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健康教育化”萌芽,只是在“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思想的束缚下,显露得并不明显而已,但这种传统至今一直体现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许多学校的健康教育课常由体育教师担任,体育教研组与医务室也常被设置在一起。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就是基于青少年健康下滑问题,在此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被得以强化,而“体质论”与“竞技论”体育课程的解构以及“健康第一”课程指导思想的树立,更是为这种思维方式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于是“健康教育化”倾向开始在体育课程改革中逐渐被张扬。可以说,“健康教育化”倾向与“体育卫生模式”是一脉相承的,是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延续,更是一种强化。

2.3 国外体育课程理论迁徙的产物 我国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借签了大量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世界各国对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和“体育为健康“口号的提出,各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中都突出了增进健康的目标。将体育课程改造成有明确的健康目标,并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融人体育之中成为当今世界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主流趋势“,。新西兰、日本等国将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合设为一门课程的模式更是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直接的参考。在国外体育课程理论的影响下,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开始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尝试,基础教育中的体育课程(初中阶段)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而大学体育课程中也开始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化”倾向在改革中逐渐生成发展,成为国外体育课程理论借签和引进的产物之一。

3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理性审视

3.1 “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长处 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无疑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倾向的优点在于它直观地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理念,突显了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拉近了体育与健康的距离,从健康的角度提高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同时这种改革倾向还较充分地体现了体育课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不但纠正了以往的体育课程只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甚至将运动技能的学习当成惟一的内容与目的的不足,强调了健康促进及健康知识的学习同样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同时也克服了以往体育课程仅偏狭于

促进身体健康方面,使体育促进健康的功能朝着三维健康拓展。这对改变几十年来在“体质论”和“竞技论”指导思想影响下的体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倾向也比较贴近传统的“体育卫生模式”,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同时又紧扣新世纪人类呼唤健康的时代主题。此外,这种倾向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增加体育课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和比例等都是容易做到的。因此,此倾向不失为体育课程改革中一个富有创意的切人点,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提高人们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也有着促进作用。

3.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存在的问题

3.2.1 “健康教育化”倾向所存在的前提有待商榷 体育课程“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是以“健康”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着眼点的,它所存在的前提假设是:“健康”是体育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尽管“健康”概念的引入,使得人们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有豁然开朗之感,当前的课程改革也大打“健康”牌,寄希望于体育课程通过“健康”这一主题找到自身发展的突破口。然而,一方面健康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体育对于学生健康的影响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方面,不是学校健康教育的全部。另一方面,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具有多种价值内涵,“健康”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体育课程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是否必然就是“健康”,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论证。实际上“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它对学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普适性,而惟独体育课程将其直接作为自己的课程理念,并将自身的根本价值取向定位于“健康”,这种定位是否准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论证。

3.2.2 “健康第一”只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理念 而“健康教育化”倾向则将理念直接演绎成体育课程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反映出人们对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简单化理解和机械套用。体育课程提倡“健康第一”的理念与体育课程的“健康教育化”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健康第一”是一种时代的教育思想,一种体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包治万能的“药”[7]。“健康第一”的理念虽然揭示了传统体育课程的片面性,但并不能解释造成传统体育课程与教学诸多弊端的所有原因。“我们对‘健康第一’的研究,应当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能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主观随意性。”[7]因为推祟“健康第一”的理念,要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所以就必须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使体育课程走健康教育之路,这实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做法。这种倾向有可能导致体育课程改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整体上把握课程改革的诸多要素。有了新的改革理念,但却缺乏新的手段和途径,缺乏相关理论成果的支持和推动,也暴露出体育课程自身理论研究上的贫乏。

3.2.3 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面临动摇 体育课程是一门技艺性的学科,这是当前人们对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特征所持的基本共识。体育课程的“技艺性”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认知过程,是一种身体认知,它更为集中地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技艺性”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本质[8]。体育课之所以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丰富多彩的技艺性学习有关。但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却有可能使体育课程原有的学科性质发生削弱或改变。持这种倾向的人认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既然已经发生改变,那么相应的实现目标的手段和内容就应当改变,体育课程的学习就不能再集中在身体认知上,而应当以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主或至少要加强健康知识技能的学习。尽管不同人的“健康教育化”倾向程度有差别,但一致的做法就是在体育课中增加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或比例。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减少,这对于受“应试教育”的挤压,课时已很紧张的体育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将体育课看成为“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的合并会严重削弱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而将体育课改造成健康教育课,使之成为一门文化课,则完全丧失了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也就意味着体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学科性质与课程理念及目标是不同的概念,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实现教育目的载体或手段,其学科性质和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因理念及目标的不同而随意发生改变。“健康教育化”倾向将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与学科性质和特征混淆起来,不但会使体育课的“技艺性”特性丢失,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更加不感兴趣,同时也抹杀了体育对于健康促进的独特贡献。

3.2.4 健康教育课面临困境 在我国学校课程体系中,健康教育课是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是其现实写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中却没有明确设置独立的健康教育课,而是将原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分散、渗透到以新更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主的各门课程当中。尽管新课改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没有、不能也不可能包容原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6],没有明确主张以体育课去替代健康教育课。但在实践中,体育与健康课实质上已经替代,更确切地讲是挤掉了原有的健康教育课。体育课程的更名导致很多人误以为健康教育课已经被合并到体育与健康课当中,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已经在学校中消亡。由于新课程的误导,更由于人们对于“健康第一”理念的误解,一些持“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人则更是明确主张体育课应成为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导致在学校教育中本来就非常薄弱的健康教育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健康教育化”倾向使得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被空前夸大,这不仅可能使体育课程自身的改革误人歧途,还可能导致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反而弱化了学校健康教育,结果造成与增进健康的改革初衷相悖。

参考文献:

[1]王爱萍.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J].安徽体育科技,2002(4):68-70.

[2]李小英.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宗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2):84―88.

[3)毕研洁.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70-172.

[4)杨忠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内涵分析[J].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36.

[5]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2篇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研究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协调各系统内部及系统间关系,推进系统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交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根据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以论证其可行性。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发现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需要研究者和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努力。

关键词:

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倡导,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生态学理论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审察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聚焦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更应立足于整体,关注所有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来源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把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其周围环境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关系系统。根据该系统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将其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四个子系统:最内层为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中间系统是第二个层次,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外层系统,指个体未直接参与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系统;位于最外层的是宏观系统,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文化资源。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要研究个体的发展就必须考察个体不同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下,莫茨等人和帕玛瑞格于1999年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定向(ecologicallyoriented)或称生态学理论(thetheoryofecology)。该理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重影响因素,即不仅需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还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交互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突破聚焦有限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咨询,从障碍定向治疗观拓展到以增强能力为主的提高定向观上。按照生态学观点,学生心理健康由其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所决定,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解后的必然结果。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心理学的新兴的基本理论,可以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全面的指导。

2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莫茨等人在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理论时就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及实施方法作出了说明。该理论认为,生态学定向包括:(1)对青年学生的干预应该和在环境系统中的变化相联系;(2)在教师、学校、家庭和社区间构建起预防和干预的桥梁;(3)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用交互作用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个体行为;(4)改变环境系统中多重变化的过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吴曼、吴诗涌(2008)[1]对生态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李涛(2013)[2]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立足于实践的生态学模式。该模式包括:(1)确定目标: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2)把握原则:把握好工作主体的全方位原则,工作方式的多途径原则和监控系统的动态化原则;(3)丰富内容: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多种形式和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4)拓展实践途径:从学校、家长、社区、社会等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一模式从多方面构建了生态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政策、方针和具体实施方法上作了详细说明,但它依旧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相对中小学而言,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重视,普及工作更加完善。虽然近两年才开始专门探讨面向大学生的生态学取向模式,但理论成果更加丰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玲[3](2015)的模式。她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管理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等五个方面。李永兰[4](2014)针对高职学生所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体系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框架,从组织管理体系、业务工作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四个方面运用生态学理论。李玲的模式倾向于一般的教育模式,在宏观的教育模式基础上加入生态化的理念。而李永兰的思路更贴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这些模式主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传统模式的框架依旧明显。近几年来对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越来越多,需增加更多的生态学理论指导,以突破原有框架的束缚,实现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更大程度的结合。同时,模式的发展需要针对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的教育环境系统作进一步的细化和个性化的完善。此外,对特殊群体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也需要引起广大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比如张庆、陈燕[5]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支持系统的建构;李成才[6]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对这些特殊对象的模式探索虽处于萌芽阶段,却标志着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希望在更多的对象、场合中有效运用。

3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分析

在实践中引入新理论前,我们应重新审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个性化、本土化的应用,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方式不丰富、针对性不强和人员素质不齐等不足,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为这些困境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关文薇[7]和杨峰[8]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构建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可以从教育、咨询、管理、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等五方面展开。教育上,他们认为要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采取必修、选修课程与讲座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组建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推动心理自助与互助;咨询方面,强调预防和干预并重,坚持心理测评普查与访谈结合,个案与团体咨询及远程咨询相结合;管理方面,坚持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结合,学生日常管理与预警系统建设紧密联系;队伍建设上,坚持心理学专家、德育工作者、医生相配合,专职与兼职结合,构建心理工作与全员育人的桥梁;理论建设方面,坚持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理论与方法结合,理论的应用要符合实践的需求。这些方法都为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二人在实施方法中偏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在条件允许时尽量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条件不具备时考虑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备选项。具体而言,在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的结合,可建立院系年级、班、寝室的学生心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队伍建设是体现生态学取向的最明显的方面,我国学校中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远不能满足这项工作的需求,需要从各级环境系统中发掘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源。理论建设上,可充分考虑在各级环境系统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

4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孕育于21世纪初美国改革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热潮。在倡导综合利用社会的所有资源来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时代要求下,产生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生态学取向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了解到干预再到评估都要需要综合的、系统的理念进行指导,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质量要用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衡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学生态取向的相关研究近十几年才获得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来对这一理论的模式研究不断增多。在这些研究中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以我国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学理论,借鉴国外该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其次,对于模式的探索已经遍及中小学和大学,甚至涉及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特殊群体。这些都充分表明了生态学理论取向获得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同时,研究者们参考了我国国情和各级教育体系的差异,有机地结合生态学理论开展研究。我国对于生态化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虽已初见成果,但实践探索却为数不多。未来,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是将这些模式因地制宜地运用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切实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生态化理论只有落实在教育工作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为此,需要研究者们更加深入地学习生态学理论全面、系统的取向,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深入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将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让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和完善理论。不论是模式构建还是实践分析,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实践中运用还需要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一线工作者的不断尝试。因此,生态心理健康理论以及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和应用任重而道远。

作者:蔡婉君 单位: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曼,吴诗涌.生态学视野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3):41—44.

[2]李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0):160—161.

[3]李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7):60—62.

[4]李永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体系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1):70—74.

[5]王金元,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支持系统的建构[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3):40—44.

[6]李成才.文化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57—59.

[7]关文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生态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观念;体质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89-1

1.前言:

人才竞争是现代社会最大的竞争,作为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体质健康教育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从而为学校素质教育服务。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行之有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促进健康与体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增强自我保健和群体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主要通过体育教学的手段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并学会用各种体育方法和手段来进行锻炼,养成健身的习惯,促进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 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课堂教学中学生中心主体不突出

现代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中心主体地位,但是往往在现在课堂上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只重视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因而在教学中低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体育教学重视教学组织形式,影响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过多的条条框框、过多的约束限制,把理应舒散筋骨放松绷紧的大脑的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堂,变成了严格按程式的身体操练,学生的个性受压抑,主体性难发挥。二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的老师,只管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课堂教学,不懂得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的不同而灵活变通。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为了应付考试,放弃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被动练习,自觉活动的抑制导致能动性的消蚀,抑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2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深,体质健康教育意识淡薄

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将传授运动技能看作是教育主要的目的,老师主要以练习、复习、提高技能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传统教育思想观念至今影响着为数不少的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全方位的发展,造成教学中表面上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际上则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束缚了体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进步与发展。

2.3课堂技能与理论教学不同步

体育课堂教学多以技能课为主,只在雨天或其他时间见缝插针地上少部分理论课。内容上以讲讲技战术,讲讲规则为主。部分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开发上,重技能、技术讲解,忽视学生的多种需要,造成实践课上很少介绍项目的健身原理和方法。有的老师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懂得不多,这样就使得理论教学中健康教育理论与运动实践相脱离,运动实践课中又缺乏健康教育理论的正确指导。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2.4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传统教学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方法是理论笔试、运动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达标相结合的方法,造成许多学生死记硬背,苦练运动技术来应付考试,教学也因此围绕考试内容进行“应试”教育。 这种从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已不适应“体育与健康”人才培养的要求,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掌握健康理论知识、健身运动实践及其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方面的综合素质考核,以使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与培养目标相符合,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3 建议与对策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学校体育对体育与健康培养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其措施是:

3.1 转变教学观念

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及时调整和明确教学目标和思路,重“素质”淡“竞技”,彻底打破以竞技运动规则及竞技技术原理作为单一教学重点的模式,要有意识地逐渐将教学重点转向传授健身知识、健康技能、健身法则及培养学生健康意识、素质和能力上去! 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健身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掌握健康键炼的方法,而且培养学生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自我进行键康锻炼的能力和水平,最终达到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3.2 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

大力进行教材改革,增加相关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学内容应知识性、兴趣性、娱乐性、文化性、健身性兼备,走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道路;要重视理论知识,特别是健身理论知识的传授,用健康理念指导运动课程的教学,寓健康教育于教学各环节之中。

3.3 打破“师傅带徒弟”色彩的教学模式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把健康理念贯穿于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打破“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建立民主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注重人文关怀。

3.4 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

高校教师应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注意理论结合实际,探讨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切点,在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健康教育素养。

3.5 改革和完善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健康理念下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考核内容中增加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内容和含量,创新考核方法,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发挥教学评价的杠杆调节作用,使体育课程的教学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封小青,宋广娣.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31)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健康第一;学校体育;体育教学

1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涵义

“健康”的英文“health”源于公元前1000年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族的词汇,其主要的含义是安全的、完美的、结实的。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给健康下了一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1989年WHO又提出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标准。把健康的内涵大大的扩展和深化,对健康的认识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是党中央从当代世界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战略高度,是针对应试教育现象做出的英明决策。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学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

2 “健康第一”的理论依据

2.1 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是教育整体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健康第一”的根本要素是身体、心理、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健康观。

在社会上的各种有关于体育的比赛,很多都设立奖项,但是参加人数多,得奖人数毕竟少数,虽然如此,参加的人还是络绎不绝,这就充分说明了很多的人目标在于运动,在于健身。以每年的环高邮湖自行车越野赛来说,参加人数逐年增加,“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成为每一个车友的梦想和呐喊的口号,所以“健康第一”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健康第一”的提出离不开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都离不开生产力中的“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中小学学生中肥胖、近视等的学生增多,体质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给学校体育敲响了警钟,也给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报道,我国青少年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的许多指标不断下降,甚至开始出现低于日本人的趋势。长期以来,学生的健康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提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者是社会对学校所提出的要求,而学生这种身体素质状况很难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2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而合格人才的集中反映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有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因此,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在教育中必须担负起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的提出,进一步肯定了学校体育的作用,身心素质是公认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必然是学校体育。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不仅强化了素质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也是对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

2.3 学校体育的目的

“健康第一”既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也是学校体育的归宿,是衡量学校体育成败与否的基本标准。学校体育各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身体健康,体魄健壮的学生,“健康第一”是实现广大学生体质状况明显好转,提高广大青少年身体素质等目标的理论前提。“健康第一”是对整个学校体育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也是对学校体育任务的一个高度概括。

3 学校体育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理论依据

3.1 符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体育作为“三育”写进教育方针,能够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到生动活泼、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方针中所指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学校教育担负的重任,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主流,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为学校教育更好的服务。因此,“健康第一”不仅反映在学校体育的范畴内,还要在学校体育的各个领域有所体现。

3.2 符合基本生存权和现代社会的需要

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和完善,拥有健康的体魄是每个人应享有的权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引发了许多健康问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健康第一”确立的目标是发展人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为提高名族的整体素质打好基础,这是符合人的基本生存权力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3.3 符合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学校体育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及教师权威论观念的影响,以压抑学生个性生动活泼的发展,牺牲学生心理健康为代价,这与健康的本质不相符。将学校体育的重心由课堂体育教学转向课外体育活动,未来的学校体育要采用多样化途径、方法和形式来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大自然对学校体育的有利影响和作用。

3.4 符合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机体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终身体育理论要求人们在一生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关键一环,不仅局限于学校体育对增强体质和单纯动作技能传授的理解,还要为学生继续进行体育学习、锻炼做准备,赋予学生接受终身体育所必须的兴趣、动机、知识和能力。这符合终身发展的需要。

4 如何在学校体育中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4.1 加强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

4.1.1 提高教学效率必须确保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时间

首先将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列入教学计划,重视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再加强教学管理,把完成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计划作为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对未完成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任务者应追究其责任,以加强教师工作责任感,使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从时间上得到保证。另外,要加强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课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4.1.2 把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贯穿于体育课教学始终

在室外课教学中应强调和重视结合教材内容特点,通过课堂常规、组织教学、突发事件处理等途径进行体育与卫生保健,运动项目的健身作用等知识介绍,以弥补室内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时间的不足。

4.1.3 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加强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考试

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不仅将室内理论教学内容作为体育考核内容,还应包括室外课介绍的基本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理论知识教学效益。

4.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体育老师的思想观念

教师是“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执行者,执行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新课改的质量。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观念上和教学目标上转变,由课程的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创造者、决策者。一切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身体活动需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

体育教师应积极进行深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体育课程标准的的改革,对体育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素质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新课标规定了各个水平下体育教育所应到达的目标,对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没有做硬性的规定,因此,在体育课程计划的制定、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体育教学标准的选择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4.3 以学生为主体,全面促进学生健康

作为被教育者,每一位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健康第一”要求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把握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一原则。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使得体育教师和学校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运动训练和竞赛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掌握相关的竞技运动技术固然必要,但事实上,难度大,要求高,使学生对体育课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并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一定是有利的。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基础、兴趣需求有针对性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广大学生都能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同时,通过学校体育重心的转移,使学生们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促进身体健康发展,更能培养自信、自强的意志品质。

4.4 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

4.4.1 淡化竞技体育,注重健身和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中过多强调“竞技体育”,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追求,尤其是对学生个性发展不够,扼制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具有积极意义的个性特征的发展。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第一”意识,增强体质,提高体能。学校体育应该淡化竞技,使学生端正态度,正确处理好德、智、体三者的关系,懂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进行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保障。

4.4.2 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呈现多样性、选择性和指导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确立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各地区和学校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该从师资队伍、场地与器材、学生体育基础等方面的实际出发,逐渐由统一性向多样性、固定性像选择性、指令性向指导性方向发展,选编适宜的教学内容。农村学校体育基础相对薄弱,应该特别注意开发和利用各种实用的课程资源,确保课程的正常实施。

4.4.3 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国外体育课程内容改革提出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强调将体育理论知识融入运动技能的教学内容中,在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如美国将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力学、保健卫生学的理论知识编进了中学生体育保健教科书,并介绍了发展体能的理论与方法。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同样可以借鉴外国的先进方法。

4.4.4 建立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体系

根据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实际要求,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全面综合的评价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发挥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其他人员评价的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保证了评价的科学、公正、正确,以及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通过课程评价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5 结论与建议

5.1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既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也是学校体育的归宿,是衡量学校体育成败与否的基本标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是实现广大学生体质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等目标的理论前提。

5.2 学校体育教学要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每位教师的光荣职责,是当代体育教师的历史使命。

5.3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等各方面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邓星华,杨文轩.“健康第一”的理论依据与学校体育的新使命[J].体育学刊,2002.

[2]方新普,黄文仁.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教学观念的变革[J].2003,4.

[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5.

[4]周俊平.“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J].体育学刊,2002,3.

[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金越章.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贯彻到底[J].中国校外教育:基础版,2009(1).

[7]刘飞宁,黎文普.从健康第一思想看我国学校体育改革[J].安顺学院学报,2008,1(1).

[8]杨贵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J].体育教学,2000(1):4-5.

[9]李学明.“健康第一”思想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J].体育与科学,2000,7.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5篇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执行者,应时刻确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提高学生体育保健能力,树立健康意识;同时要配合学校制定课外健康促进的实施要素,做好措施的落实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其全面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健康促进落实到实处。 网 

        一、确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一体化教育,发挥主角作用

        1、建立体育与健康一体化教育的必要性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这两者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的人才可能具备良好的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能力,实现社会健康。因此,建立与现代健康观相适应的新的促进健康的教育模式,已越来越具有必要性。这种教育模式应包括旨在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以及旨在促进生理、心理的机能、状态提高的体育教育,也就是建立体育教育与健康融为一体的教育模式,我们可将它成为体育与健康一体化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是建立在现代健康观基础上的,它是通过全面的促进健康的教育来达到人的全面健康的目的,是符合新世纪对人的发展需要的。因此,建立体育与健康一体化教育也是学校21世纪新教育的需要。 网 

        2、体育与健康教育一体化教育是促进健康的有效途径

        由于历史及现实的诸多原因,体育与健康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离培养21世纪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据一次对全国1075所大中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因病退学率为0.07%,病休率为0.075%。其主要原因如下:

        1、缺乏科学的体育锻炼和自我保健能力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在因素;

        2、缺乏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患病的诱发因素;

        3、缺乏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外在因素。  网 

        二、参与课外健康促进的措施制定与落实,发挥配角作用

        1、协助学校建立学校健康促进组织网络

        建立学校健康促进网络是开展学校健康促进的必要前提,在学校内部应组织由校长挂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健康促进委员会,建立健全在学校领导下,以健康教育科或其他主管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能科室为协调指导,以医务室和体育健康组为基础的三级健康教育网络。体育教师的职责是建议、协助学校建立好网络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具体实施中体育教师除让学生掌握课中的基本技术与技能外,课外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气候特点、人口素质特点、生活习惯特点等对学生不失时机地进行卫生常识和生活卫生习惯的教育。另外,体育教师应按不同季节安排各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比赛活动。 网 

      2、创造有利健康的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一方面学校应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改善自然环境,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环境,创设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的宣传栏,及时向学生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另一方面要提升学校人文环境的育人功能,如在体育课外活动中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敢于发表带有个人认识和感情的意见和看法,促进学生认识、能力和人格的主动发展,有利于发现学生某一方面的潜能,给每个学生以体验成功的机会。学校领导要经常召开师生座谈会,真诚听取师生的意见,使学校形成了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总之,营造健康与安全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学生健康、安全、快乐成长。 网 

        3、协助医务室做好健康服务

        一般来说学校的医务室人员较少,健康服务项目都由医务室来完成困难较大。因此,体育教师应协助医务室做好一些健康服务项目,协助医务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并及时检查,将结果筛选、统计、评价、分析,对不符合其年龄和有相关标准不符合的学生应及时通知班主任和家长,必要时要求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及时专科复诊治疗,根据情况对部分的学生家长个别谈话,提出矫正建议,这样就堵死校园疾病的传染、蔓延,消除了潜在疾病隐患;协助医务室抓好学生各种卫生习惯的引导和督促工作。 网 

        4、改善学校教职工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