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非遗保护论文范文

非遗保护论文范文

非遗保护论文

非遗保护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周姑戏;保护传承;策略

作为山东的地方小戏,周姑戏于2009年被列入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虽然被列入非遗保护,但周姑戏与当前各地方戏曲剧种的发展一样,同样面临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和诸多的无奈,人才难出、好戏难出已成为常态。非遗保护,是国家意志和文化制度体系范畴内对于非物质文化发展传承的可靠依仗,如何充分利用好政策护持,实现非遗主体的发展、传承和创新,使之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滋养文化受众,反哺社会,推动中国文化长盛不衰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在非遗文化视野下,就周姑戏的保护传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多元共进推动传承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基础。市、县两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当担负起应负的责任。首先要对区域内周姑戏等非遗项目摸好底,理清现状,找准病根,洞悉发展规律;二是对症施治,合理使用政策,突出工作导向,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推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多元化投入、协力发展的非遗保护体制机制。在政府扶持的同时,鼓励当地企业和有志于文化产业项目的企业家,参与非遗项目重点剧目和活动的组织筹划与包装宣传。对于积极参与非遗项目的企业,地方政府可在政策和制度空间内给予相应的帮扶和奖励;四是非遗保护相关实践应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和丰厚滋养,也为非遗找到新的传承发展途径。临朐周姑戏来自乡野,极具民俗民风亮点。可以作为临朐乡村特色旅游经典予以推出,开创非遗和旅游结合的新尝试,推动深度游、文化游的同时,引发和带动旅游者对文化和历史的思考,让旅游升华,让文化的滋养能力更深厚。

二、实施高科技战略,为戏剧非遗保护插上数字化羽翼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沉浸感、现场感可以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甚至比亲临现场的感受更全面、更清晰、更震撼。虚拟现实与戏曲的结合可以实现戏剧类非遗项目保护的最佳效果和最完美呈现。尽管目前在资金投入、技术保障和运作计划等方面还无法在短期内实现,但该技术对于展现戏剧之美和教学传承方面的作用无疑具有革命性的贡献,非常值得期待。对于现阶段对周姑戏实现数字化保护,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周姑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由文化主管部门主导,组织人员对现存周姑戏剧本、剧目、传承人信息、演出资料、文史资料、经典服装道具等基础素材资料进行数字化录入并详细建档,并对原始资料采取措施妥善保存。二是组织对存世老艺人经典剧目进行抢救性整理留档。组织力量对存世老艺人所能演出、恢复的经典剧目进行抢救性挖掘,能由本人再现的宜由本人演出,不能登台的由本人指导,指派弟子进行再现。由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力量留取数字影像资料分别制作演出专辑。并对老艺人无法再现的剧目和说戏及艺术心得留取高质量音频资料。三是创建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周姑戏专题网站。由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列支对网站的建设、维护、更新等系列技术性保障予以全程支持。网站对所掌握的周姑戏基本信息全方位无偿向网络受众予以公开。在网站设立网络交流平台和相关连接,并与兄弟剧种非遗项目建立沟通机制,定期更新网站新闻及文化资讯,把网站建成周姑戏的发展振兴的基地和爱好者、传承者的精神家园。

三、实施周姑戏进课堂策略,培植传统文化根基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优秀传统戏曲所承载的中国价值、中国声音以及审美情趣是大学校园不可或缺的优质美育资源。在高校公共艺术课中开展戏曲教学与欣赏对于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自信心、自律能力和综合能力具有现实意义。2008年以来,由教育部主导的“高雅艺术、传统戏曲进校园”系列举措已收到明显的效果。活动方式和教学形式也不断丰富,既有戏曲名家进校园举办专题讲座和表演示范,又有各类校园演出交流活动,更有将戏曲教学列入音乐课教学计划,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进行专题教学。通过这些有效方式,让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戏曲有了较清晰的认知,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对中国人文价值、审美情趣进行理性思考。地方戏曲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性符号,承载当地的民风人情与独特文化特点,是零距离的人文呈现。临朐周姑戏进入潍坊地域内高校课堂非常值得期待,更是母语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教育主管部门和文化部门应有效协作,聘请周姑戏优秀传承人进校园开设周姑戏赏析与表演专题课程,开展相关教学探索并定期举办各类展演交流活动。更可以与大学传统科目,如中文、历史、音乐等专业进行跨学科合作,尝试开展周姑戏剧本编创、周姑戏与山东人文历史研究、周姑戏音乐唱腔创新研究等深层次的合作,为周姑戏的发展传承和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周姑戏现已列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行列,但任何保护必须以自身的生命力为根基。服务时代,讴歌时代,不忘文化初心,牢记传承使命,才能实现自身发展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张明花.临朐周姑戏刍议[J].广角镜,2014,18.

非遗保护论文范文第2篇

1.消费者权益缺乏监管保护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尽管银监会出台了针对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办法》,理财产品市场投资标的资产池管理的《通知》一系列措施,但是在执行力度上却差强人意。这使消费者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遭遇推诿与投诉无门的境遇,或因对银行违规行为举证困难导致维权行动失败。

2.消费者知情权受损宏源证券2013年就银行的信息披露状况了一份研究报告,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外资银行中选取样板揭示分析了各个类型银行的信息披露问题。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建行提供有《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客户协议书》、《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理财产品客户权益须知》以及《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理财产品风险揭示及说明书》。以建行理财产品为例,建行对产品的发售时间、运行期限、收益状况、投资情况、托管费率等作出公告说明。但是在产品运营期间并没有相关信息披露,且要求投资者在网站上自行查询,风险自担。在风险揭示方面,建行较为全面的提示了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产品不成立风险、利率及通货膨胀风险、提前终止风险、延期风险、信息传递风险、不可抗力及意外事件风险等11类风险,说明了其适用群体。由于风险与收益是相匹配的,产品的适用对象也是特定群体,见表1。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受损问题成因

1.银行理财产品具有特殊性理财产品从产品实质来说,是金融创新和风险定价的结合体。银行理财产品具有不易确定的消费内容,一款理财产品可能同时包含多种基础资产。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产品种类越发丰富,产品设计复杂性加剧,甚至过于复杂,使得很多金融专业人士都无法理解,更不用说普通消费者了。而理财产品的特殊性意味着其消费者不同于普通商品的消费者,理财产品的消费者也具有特殊性,应该更加注重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2.消费者风险意识与专业意识不足第一,消费者风险意识不足。消费者往往忽略了理财产品的风险随着收益增加而增加,从而把投资的重点或者说投资选择的标准仅放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上。此外,消费者不能从自身需求与投资目的出发,盲目追求高回报,忽视自身承受潜在的亏损风险的能力;第二,消费者专业知识不足。衍生类理财产品的高收益令人怦然心动。但是它蕴含的高风险与专业性对消费者的专业知识提出了高要求,适合对金融领域有相当研究的消费者。然而由于学历,专业知识等因素的限制,消费者既不能准确的认识自身的理财需要,又不能正确理解各款银行理财产品的异同,因而造成了理财产品消费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不能理性决策,又易被利益驱动受到误导,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随意性比较强。消费者大多并没有认真阅读产品的说明书,风险揭示书,客户权益须知等就直接签字,对自己所购买的的产品类别、产品特性一无所知。

3.消费者与银行的不平等地位首先,消费者在市场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导致了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的不对等以及信息不对称。以建行为例,银行合同中多有“在本产品投资期间,投资者无提前终止权,如出现如下情形,中国建设银行有权但无义务提前终止本理财产品”的类似条款。这使得银行拥有提前终止履约职责的权利,而消费却没有得到控制损失的平等权利;其次,拥有高层次、专业化的金融人才,专业性程度高的银行在信息获得方面渠道更为广泛。而在信息披露方面却十分懈怠。在对资产投资方向的信息披露也比较模糊,虽然给出投资类别与投资比例,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投资资产池内容。而消费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必须签订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合同,不可以更改合同条款或与银行协商以改变这种收益分享、风险却不共同分担的情况,只能选择接受或不接受。这致使消费者的知情权、收益权、止损权、公平交易权等都受到损害,造成信息披露不明。

4.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监管不力中国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年轻,法规不到位,监管机构缺位,监管责任不明确,监管内容不清晰,是出现监管真空的主要问题。而处罚力度不够,没有对银行拥有实际处置权的机构对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受损情况进行监管,对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等方面监管缺乏,也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消费者身受其害。

5.银行存在不规范经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银行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表现在其专业知识素养和其职业道德素养。具有AFP资格认证的金融理财师或国家理财规划师的人员,才有对客户提出理财规划建议的资格。但在实际操作中,向消费者介绍银行理财产品的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大堂经理等并没有相关资格认证的银行从业人员。此外,由于绩效薪酬制度,利益驱动的原因,道德风险显现,银行从业人员罔顾消费者需求,推销可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财产品;二是客户风险评级流于形式。《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要求各商业银行建立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制度。根据消费者的各不相同理财规划与目标提供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根据风险偏好差异细分消费者市场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一部分。但是银行的客户风险评级工作中银行从业人员代填,擅自提高消费者风险评级的做法使得风险评级的实质作用得不到发挥,对理财产品市场销售的乱象也起不到约束作用。

三、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分析

1.银行加强行业自律第一,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消费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投资风险的主要承担者。目前多数银行通过网络渠道公告的方式进行信息披露,且对重大信息披露格式、时间(例如产品运行过程中的信息披露)不够完善,实际损害了消费者知情权;第二,建立客户至上的服务精神。理财产品市场同质化严重,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重在服务。银行抓住互联网金融的机遇,完善客户购买体验,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低起购门槛产品;第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消费者教育。银行在加强银行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道德把关的同时对理财产品市场进行细分,引导消费者合理进行投资理财,建立正确的投资观念。

2.消费者提高自身素质理性消费。消费者局限于知识领域、羊群效应、心理账户效应,存在盲目购买理财产品的问题。对此,消费者应主动学习,提升自身金融理财水平。政府应履责提供相应培训。

3.建立健全第三方投诉机制或针对性强的投诉受理部门,疏通消费者的投诉渠道,防范银行声誉风险可借鉴《多德弗兰克法案》,由中央人民银行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金融消费者投诉数据库,以此为监测市场行为,防范金融风险的信息基础。

非遗保护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羌服羌绣;服装人才;培养路径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依托省级示范建设羌族服饰及羌绣保护与研发项目,开展融合非遗文化羌服羌绣教育的特色化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教育教学、师资与科研优势,在学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开展非遗特色化人才培养,以羌族文化为内涵、羌绣技艺为载体,以羌服羌绣文化普及通识教育、专业特色教学改革、第二课堂非遗的技能培训与创意设计为突破口,积极构建匠师结合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塑造心智健康、德文兼备的专业人才。

1非遗特色化是高校服装人才培养亟待开垦的一片领土

随着10余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非遗文化的人才培养成为摆在高等院校面前的一项全新课题,不少服装类综合院校及服装专业尝试过各种形式非遗文化人才培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非遗特色化的服装人才培养,但始终没有建立完整完善的教育教学路径。[1]一方面,以非遗文化促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切实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培养非遗文化教育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向,把高校作为中国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加快培养具备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素质和精神的服装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我国目前在非遗文化羌服羌绣教育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的高等院校及服装专业数量少、时间短、成效小;另一方面,对于非遗文化羌服羌绣教育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相对缺乏社会能量及深度校企合作,教学中缺乏非遗技能型人才的培育、跨界合作协同研发、贡献社会服务的有机整合,针对非遗文化羌服羌绣教育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还处于探索过程,尚未建立完整完善的路径。以学校师生为本,充分发挥“产、学、研”育人、科研、创新协同效应,有机融合非遗传统制作技艺与现代服装设计,传承创新双管齐下,变化发展齐驱并进,焕发崭新活力,将羌服羌绣与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打造具有非遗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显得十分必要。[2]

2多渠道构建非遗羌服羌绣的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路径

2.1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设计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于2013年经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重点培育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羌族服饰及羌绣保护与研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规划了校内外教育型创意产业基地、羌服羌绣创作实训工作室,以求实现“规划实训基地、创意产业合作基地各一个,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建成满足羌绣创作和学生实训要求的羌绣技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相关平台开始运行,合作基地实现研发产品规模生产及销售”,服装专业多渠道构建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及定位,先后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中心、羌族服饰与羌绣研发中心(以下简称“两中心”),将羌服羌绣非遗文化纳入到学校服装专业教学中,探索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服装专业相结合的特色化人才培养之路。基本思路以服装专业为基础平台,依托学校两中心,按照羌族文化“以文育人”、羌绣技能课程改革深度拓展、羌绣活态创意衍生研发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教学模式设计了“服装专业知识与技能模块+羌服羌绣通识教育模块+羌绣技能及创意设计模块”,组成了动态、灵活、组合、并行、开放的非遗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体系路径。在这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形成了匠师结合与校企合作“羌族文化的通识教育--专业课程与羌族文化深度融合--羌服羌绣的技能培训--创意转化和设计实践”的特色人才培养实践路径。我们的学生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专业和特色方向的培养,最终成为掌握扎实的服装设计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服装制版、成衣制作、服装陈列等实践技能,了解羌族服饰文化,具备羌族元素服饰设计及产品开发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适应我国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能够从事民族服饰设计、制作、陈列、搭配、营销、管理相关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2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实施与创新

2.2.1多方位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非遗特色化

坚持非遗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教改、竞赛、专业建设为抓手,建立科学的羌绣技能训练体系和常态拓展培养机制,多方位把羌服羌绣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综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基于学校层面,通过多渠道开展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课程取得一定突破,课程是直接面向学生的羌绣传承载体,我们面向全校开设羌族服饰文化通识课“最美非遗文化”,同时开发构成基础、服饰图案、民间工艺、民族服饰设计、服装配饰设计5门具有非遗特色的专业课程,实现了羌服羌绣非遗文化的通识教育全面化,专业教学的非遗特色改革实践。有效地发挥技能大师在专业创新和技艺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这是破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困境的重要路径之一,我们与绵虒羌族艺术传承协会联合开展了多期羌绣技法培训暨非遗知识培训项目,邀请羌族服饰及羌绣的部级、省级传承人为学生传授非遗技艺,受到四川省科教频道采访报道,将非遗文化融合专业知识,通过非遗特色化教学改革,我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果有效提升,12件学生羌族元素创意服饰作品入选中国出版集团主编的《中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年鉴》,并出版发行。[3]羌服羌绣是鲜活的,它在教育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其他优秀传统文化及现代创意设计的相互作用,更离不开师傅带“学徒”,不仅要带学生还要带老师,我们特邀著名设计师、四川知名民间手工艺人、传统手工艺术专家、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等担任课程客座专家或兼职教师,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条件,形成常态化的非遗文化知识和传统技艺拓展模式。

2.2.2羌服羌绣“产业链”校内基地建设

在整个羌服羌绣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过程中,建设完成具备研发设计、生产制作、展示销售“产业链”模式的校内基地,对建立起长效的非遗化专业建设、课程改革、资金投入、羌绣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宣传推广等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服装与服饰设计实训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中心、羌族服饰与羌绣研发中心等校内基地的建设,结合服装专业相关课程实践,较好地实现了羌族服饰及羌绣的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建设羌族服饰及羌绣研发工作室,以行业专家、传承人为指导老师,以非遗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教师为主导,带领学生共同进行羌服羌绣创意设计产品的开发,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羌族元素的服饰、包袋、布艺衍生产品、羌绣系列产品的制作,实现了“作品-产品-商品”三品转化,实现非遗元素的活态传承和创意转化,达到以项目建设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通过建设民族文化传承3D教育中心,将专业学科教育与新型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3D打印技术,指导学生使用3D打印机、3D扫描仪等可快速建模的工具,结合非遗传承特点,服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意设计、非遗元素衍生,达到学生策划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与非遗传承保护,实现部分羌族服饰及羌绣创意衍生产品的设计建模、样品制作及小规模产品生产,实现了创意的实体转化;通过建设羌族服饰与羌绣工艺美术品展销中心,展示传统羌族服饰和羌绣作品,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和了解羌服羌绣文化,同时将我院师生的创意设计作品进行陈列、展示和销售,为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和非遗技艺的现代传承搭建平台。构建动态有序、科学发展的“羌服羌绣链条式孵化校内基地”的运行模式,这是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实施与创新实现的有力保障机制。

2.2.3校地合作共建校外教育型创意产业合作基地

要把“羌服羌绣”请进学校实现人才培养,必须借助校外羌族文化聚集地的地方力量,集思广益,共促羌服羌绣保护传承和人才培养工作发展,开拓非遗育人的新格局。当前非遗传承正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绵虒羌族文化深厚,绵虒羌族艺术传承协会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和绵虒羌族艺术传承协会共建校外教育型创意产业合作基地。基于校外创意产业合作基地的平台,开展羌族服饰和羌绣的技艺传承和保护现状调查,对羌族服饰与羌绣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进行研究,进行羌绣相关人才培训,传播和推广非遗文化,开展羌服羌绣元素产品的再设计和再生产,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意转化,以创意基地建设促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4]我们和绵虒羌族艺术传承协会共建校外教育型创意产业合作基地平台,开展了汶川羌服羌绣创意产品设计调研、茂县羌族瓦尔俄足节对外推广宣传展览、羌绣技法培训暨非遗知识培训等活动。[5]借助创意基地的综合资源,师生与羌绣非遗传承人合作完成了系列羌族服饰及羌绣元素的家居布艺装饰产品、灯具系列产品、办公组合系列产品等,研发的系列羌绣纹样图案通过成都国际版权中心审核取得版权资格,9件羌族元素工业设计产品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并已部分转化为产品,亮相于第12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大型展会,受到了四川卫视、四川日报、四川新闻网、深圳特区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与关注。

2.2.4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创新

总体来看,非遗文化羌服羌绣教育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实现了3个创新。一是教师与行业专家(设计师)、传承人合作教学与产品研发,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实现“产、学、研”并举。我们引入“教师与行业专家(设计师)、传承人合作教学与产品研发”先进职教理念,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学院师生同CCII国际商标标志双年奖金奖与德国红典奖获得者、北京著名设计师曹震,省级羌绣传承人汪斯芳、王小芳深度合作,引入“教师与行业专家(设计师)、传承人合作教学与产品研发”职教理念,共建“产、学、研”一体化校内创意产业基地,在教学实施、产品研发、产品生产、项目设计中共同构建真实的羌族服饰及羌绣传承与创新设计工作环境,让教师、学生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师生,又是羌族服饰及羌绣传承与创新设计的技术人员,探索出“校企合作教育型创意产业基地,匠师结合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行业专家(设计师)、传承人参与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各层次专题讲座、相关讲座、实训课程。我们进行了以学院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主体,行业专家(设计师)、传承人多方参与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为我院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实习提供较好的资源支持;三是与地方和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通过与绵虒羌族艺术传承协会、四川奥特丝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协会合作培养人才和开发产品,实现了羌族文化民(家)族传承、院校传承、社会传承,共同推进羌族服饰和羌绣的保护,同时反哺院校人才培养发展。

3建设成效与社会评价

此期间,我们为羌服羌绣的人才培养、技艺传承、发展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学校服装专业以羌服羌绣为主的科研工作,提升了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获得省部级、市厅级多项羌服羌绣类课题项目立项,发表多篇羌服羌绣主题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守望与新生——羌族服饰及羌绣的高校传承与创新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羌服羌绣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多项学术成果荣获四川省教育厅大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成都市天府新区文化创意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30届年会论文二等奖,服装专业教师先后到湖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开设羌服羌绣专题讲座,为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文化旅游产业管理干部培训班、攀枝花市基层宣传文化干部人才综合能力培训班等作非遗羌服羌绣文化专题培训等。中国教育报以《非遗教育传承至美——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创新非遗文化保护与开发教育模式纪略》为题,对我们在四川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领域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永健教授在《中国艺术时空》为我院羌服羌绣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学术成果作题为《非遗传承方式的新探索——评詹颖等著<守望与新生——羌族服饰及羌绣的高校传承与创新实践>》的学术评论,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修建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为我院羌服羌绣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学术成果作题为《羌族服饰及羌绣的高校传承与创新实践》的学术评论。日益彰显的专业办学特色和成效,多途径推广展示非遗教育成果,通过非遗博览节、西博会、深博会、北博会、艺博会等展览展会途径,将非遗文化羌服羌绣特色化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现和宣传推广,得到了中国教育报、中国网、光明网、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开启了服装专业人才培养非遗特色化的新局面。

4结束语

非遗特色化人才培养是眼下高等教育的新课题与新挑战,羌服羌绣可以和服装设计紧密结合,传承创新非遗羌族文化的同时为服装设计注入了新能源,丰富了服装设计的形式与创新,为服装人才培养锦上添花。走羌服羌绣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的道路,通过匠师结合全程参与教育教学,带“学徒”传授师生技艺,提升“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学校培养了非遗骨干教师;建设羌服羌绣创意衍生孵化基地,为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社会服务提供综合资源,培养和锻炼师生的专业能力,并逐步发展成为羌族文化研究、羌绣技艺、衍生设计与制作的非遗传承基地;形成一支羌服羌绣特色专业型高校学术团队,开展教学改革及课题研究,形成具有特色和技术优势,兼具非遗育人和教研创新的平台,形成创新团队,开展社会服务,能够快速有效地收到良好的人才培养成效,推动本专业的内涵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詹颖,姜旭.阿坝州羌族服饰与羌绣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02):6-11.

[2]詹颖,姜旭,张犇.守望与新生——羌族服饰及羌绣的高校传承与创新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83-85.

[3]姜旭.构成艺术视阈下“非遗”特色动漫旅游文化衫研究[J].四川戏剧,2016(04):113-116.

[4]姜旭,詹颖.高职校企合作教育型创意基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21-24.

非遗保护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设计扶贫;成效和问题;必要性;路径策略

引言

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没有绝对贫困人口的目标,而当下,正是脱贫攻坚阶段。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是对脱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主义发展全局中所处位置的准确判断。[1]精准扶贫是一项国策系统工程,随着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到达提质共建,提升文化生态内生源动力的时机,艺术设计恰好能够起到“重塑”和“孵化”的作用。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系统性方法论,通对文创产品、非遗、文创产业的挖掘和开发给予品牌赋能,帮助农民建造可持续的再生造血系统,促进贫困地区的文化提升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一、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艺术设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必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而服务社会就必须融入社会,深入到生产、建设、服务、流通等第一线。中国社会本质上依然是一个农耕文明体。据调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约12亿人口,其中9亿是农民,占到75%。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大发展,现在近14亿人口,依然有9亿农民,占到64%而且,这些农民,他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人际伦理结构,和几百年前,几千年前,并无本质区别。而城市人口,绝大多数也是通过近代农民进城务工,或者考学、参军等途径来到城市。他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也依然保留着农民的烙印。这些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尤其是文化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当前制约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从大体上来说,农民思想落后、观念陈旧、陋习严重、惰性也很大,加之文化欠缺、自身造血不足,贫困在所难免。高校艺术设计精准扶贫旨在从技术层面和文化产业层面给予农民的帮助。技术扶贫同文化产业扶贫是一种渐进式的可持续发展的扶贫路径,技术扶贫为文化产业扶贫提供条件。文化产业扶贫,从策划到品牌,从资本到产品,从商业到农业,建立起一整套可持续的协作式社会创新体系。从修复乡村风貌、开发文创产业、吸引年轻人回乡、转变他们消极落后的传统文化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和文化自信始,到参与掌握其经济项目的运作能力、法律政策的理解能力和市场经济适应(生存)能力,激发农村社会的内在活力终。因此,文化产业扶贫是改造贫困文化、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和根本,[2]最终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艺术设计扶贫一方面是“技术扶贫”,但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可以通过培训、帮扶、传承和挖掘非遗技能,使贫非遗技能得到传承、保护和发展(往往是独特的原生态文化得以保存),保护手艺人的生存底线,促进自身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是“文化产业扶贫”通过文化资源IP的挖掘和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继而开发文创产业,这样,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促进文旅产业以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二、艺术设计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人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存在物,人正是通过对自己生存发展方式的不断设计,社会得以进步。设计才终将成为一种文化,而文化也必然成为设计之魂。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与文化扶贫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对推动文化扶贫,尤其是文化事业扶贫起到了促进作用。如2015年12月,文化部等七部委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将文化扶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年6月,文化部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2]文化,它包括了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艺术等;社会生活方面,如集体组织、伦理道德、制度法规、经济关系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艺术设计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当前艺术设计扶贫的主要做法是通过文化产业扶贫。各地党政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及下拨扶持资金,譬如通过文化活动、电子商务、企业、非遗传承等和农村农民农产相结合,实施文化+旅游开发文化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取得一定成绩。

三、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的现状是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还严重滞后表现在:

(一)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体系建设滞后高校设计艺术学科,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逐渐建成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有用人才的学科体系,但是随着国家号召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艺术设计学科在精准扶贫上行动缓慢甚至滞后,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所需求的综合性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教学缺乏实践性与交叉性的融合。精准扶贫要求设计学科面向社会、面向农村贫困地区解决有关文化教育、产业振兴、农民脱贫致富等问题,需要的是学科资源整合设计服务,要将单一、封闭、狭窄的设计服务,变为多维度、复合性强的服务设计,因此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师资水平急需提高有些高校教师人文素养不高、知识结构单一陈旧、教学观念落后,对于精准扶贫知识储备不够,对乡村振兴认识不足。其次缺乏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虽然教育部强调“双师型”但比例严重不足。产、学、研没有落到实处。师资教学实践能力不强,很多教师没下过企业也没到过农村,只有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缺乏导致教学效果空泛,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要投身于精准扶贫,高校艺术设计师资水平急需提高。

(三)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缺乏创新当下,艺术设计教育的产出与中国产业需求错位的状况日益严重,乡村建设精准扶贫更是缺乏具有创意设计的人才体系。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艺术设计是文化产业的集大成者。然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单一、项目设计的能力有限,显然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对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重视不够目前,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对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重视不够,甚至完全没有涉及。即使扶贫也往往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记忆。中国传统村落及贫困地区非遗资源非常丰富、区域分布广,其复合性、神秘性、特异性、原真性等特质明显,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质和优势。非遗项目或产品是可以作为特色文创品开发和打造的,做的好可以“点对点”精准扶贫。从目前活态传承角度看,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一些老手艺传承乏人,逐渐形成今天“人走艺绝”、技艺失传的危机。要留住“老手艺”前提就是保护好传统工艺方法。还要保护中创新。没有创新的保护没有可持续性。高校艺术设计学科校要做非遗工艺保护和传承工作,构建“大师+工作室+项目”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培养传承人、培训农民纳入课程体系。要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的活态传承,协助农民主体走上产业化致富之路精准扶贫。

四、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做好精准扶贫的对策和途径

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与文化扶贫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对推动文化扶贫,尤其是文化事业扶贫起到了促进作用。高校艺术设计学科是重点培养文化产业设计人才的地方,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践探索艺术设计介入精准扶贫途径。

(一)在地文化资源转换成乡村旅游品牌IP旅游品牌是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作为内容来源,从开发方式、营销手段到产业模式深度挖掘资源地的IP价值,通过艺术设计基于一定的资源体系创造符号价值赋予新的价值的生产过程,形成以独特价值为核心的经济形态,这就是品牌经济的体现。如今是跨界融合的时代,品牌价值就等于市场价值,品牌价值将帮助农民致富。目前来看,农村急需开发和挖掘在地文化价值,文化遗产的有效应用,采用策划设计方法,以创新为引擎,以市场为导向,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手段,扩品种、创品牌,与相关产业实现跨界融合。提升在地的市场竞争力,帮助农民产业扶贫。

(二)文创产品驱动助推精准扶贫艺术设计要研究如何激活农村手工艺活态化传承。在保护中开发文创产品,利用在的资源,重新设计改良传统工艺和新材料研发,让手工产品即有现代生活的实用性,又有大众的审美性,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在地的文化精神。为此,艺术院校应当尝试与当地手工艺人形成新的协作系统,在梳理保护原生文化的基础上,挖掘乡土文化价值,塑造文化认同感,通过将产品创造性转化赋予当地手工生产以活力。(产品赋能)将品牌力作为精准扶贫的发力点,重塑品牌关系将区域特色产品打造成精准扶贫的品牌亮点,带动区域脱贫。

(三)设计服务驱动助推精准扶贫艺术设计学科可以利用互联网+和ar新技术的知识,协助搭建新的生产消费系统和实现体验生活方式的乡村旅游服务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将综合考量政策、商业及资本问题,以在地的实际问题与国家政策对接,赋予系统驱动力,通过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认知,以及对文化资源IP的重塑和孵化,利用大数据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实现推广和营销,产生接地气的艺术设计营销解决方案。

(四)非遗保护和开发用技术助力非遗老手艺传承。面对新的生活方式和时代需求,要激活这些手工艺,就需要重新改良传统工艺和材料体系,让手工产品与现代生活及日常审美产生新的连接。为此,艺术设计应当尝试与当地手工艺人形成新的协作系统,在保持原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将产品创造性转化赋予当地手工生产以活力。继而帮助农民智力激活贫困人群的原生动力。吸引外出打工青年返乡一对一帮扶,设立艺术设计精准扶贫即非遗工作站,帮助农民打造“一村一品”,用艺术设计手法结合在地文化建设乡村景观节点、特色旅游线路,以及改造设计有思想、有文化、有人情味的乡居形态,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五)建立扶贫考核制度将艺术设计扶贫作为一项基本制度纳入精准扶贫体系建设中,设立艺术设计精准扶贫工作的专项考核指标体系。学校各级党委和领导要高度重视艺术设计精准扶贫工作,建立艺术设计精准扶贫的专门学术机构,注重田野调查及顶层设计,从精准扶贫工作的源头为艺术设计开辟服务空间。建立艺术设计学科有效的精准扶贫工作的考核制度,注重艺术设计学科课程设计的广泛性、长远性,让在地农民参与考核的精准扶贫体系。

结论

扶贫是一项高度复杂且需创造性的工作,设计恰好能够起到“协调人”的作用。精准扶贫关键是文化扶贫,文化扶贫往往通过艺术设计得以实现。藉此,艺术设计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这五大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上融汇贯通,发挥着其他扶贫工作无法取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炯.艺术振兴乡村途经研究[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3

[2]廖恳,袁华,陈立华,张卫国,邓秋军.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行政管理改革,2017(09):23-27.

[3]辛秋水.走文化扶贫之路──论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3):16-20.

[4]蒋好书.文化资源如何做成文化产业[J].商业文化,2017(10):24-29.

[5]于建嵘,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J].人民论坛一社会治理,2018.6;

[6]张军.深划改革,释放乡村振兴内生动能[J].东岳论丛,2018(06):133-139

[7]朱依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模式思考[J].设计,2016,29(12):142-143.

[8]毛玉颍,郑欢,许熠莹*.艺术设计类作品数据库平台设计探索[J].设计,2016,29(13):86-87.

非遗保护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积淀了丰厚的传统音乐文化。近代以来,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当前,中国政府在保护民族音乐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每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灿烂的音乐文化.历经漫长的岁月而保存至今,并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成为一座传统音乐文化的宝库。历代以来.各族人民一直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可以说,我国音乐文化本身就是由多元文化组成的大文化集合。近代以来世事巨变,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空前严峻,连连遭受重大损失。社会政治动荡、内外战乱、强敌入侵等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以及西方音乐的大量涌入,使得人们学习、接收和欣赏音乐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传统音乐也遇到了无数巨大的新挑战。

当前.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加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逐渐形成,由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如何平等相处和交往便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在发达国家,有一种以强势经济为后盾的强势文化主宰世界的趋势,使得部分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冲击,有些已经濒临。特别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更好地展示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文化生存空间,在2001年的联合国文明对话年活动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1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化宣言》,宣言认为文化多样化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因此,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尤其是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及时地抢救和保护处于生存困境中的文化遗产。成为时代赋予世界各国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正视当代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危机意识。实际上,我们要认识到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既有同步的一面又有独立的一面.任何以牺牲文化建设来进行经济建设的做法都是万万不可取的。

在中华文化已有的各种传承方式中,努力建立一种严格意义的“原样保存”模式,不仅仅是借用今天的录音、录像、书籍记录等现代化保存手段,记录下传统的“此刻”状态,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发自内心对传统的尊重和珍惜。为当代及后代负责的态度,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尽可能地将传统原样保存和继承。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世界许多国家和民族在保存自己文化遗产过程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任何轻言“创新”都是很危险的.只把传统看成“创新”的垫脚石.更是非常可笑的。马克思指出,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永远起着后人难以企及的不可代替的“典范作用”。

随着世界多元文化思想的不断传播,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喜讯捷传。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蒙古长调民歌(与蒙古国共同申报)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先后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在为中华民族有如此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之余,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人们传统生存环境的改变和文化选择多元的冲击,部分传统音乐文化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使在风雨飘零中的传统音乐受到了历史性的挑战。我们没有理由不将这些遗产保护好、管理好、传承好。

近年.国家针对传统文化流失严重的现象,采取了相关的保护政策。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进一步阐述了我国政府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及总体目标,大大推动了对包括中国传统音乐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的力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我国“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有史以来,官方大规模地保护传统文化正深入发展。

此后,部分专家认为“申遗”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最好手段,特别是在地方政府中也有这种想法。而一些地方政府却往往借文化的招牌招商引资,其结果是“政绩”有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真正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如果仅仅通过“申遗”来保护文化遗产.将对传统音乐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只通过“申遗”保护,则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申遗”是一种手段,保护文化才是最终目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手段多种多样.不能在“申遗”这一棵树上“吊死”。传统音乐是我们自己的精神文化,不论是否“申遗”,它都是我们世代相传、不可丢弃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自觉保护这份遗产。人们最初是自发学习和传承传统音乐的,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一直延续至今。如今,乐师们已清醒地认识到传承后继乏人,只要有人习之,他们便竭尽全力“传道、授业、解惑也”。政府的帮扶有利于乐社的发展,但传统音乐始终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的,传统音乐的发展离不开民间。我们认为,政府的积极、正确引导有利于传统音乐的健康发展。乐师不仅要推动乐社发展.而且要自觉保护祖上留下的音乐文化,积极招纳、吸引新成员加入乐社,培养新会员和知音,因为人们的需要是传统音乐真正存在的价值。

总之.处于自发状态下的传统音乐人.不但要自醒,而且要自觉保护传统文化,要有一种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珍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子孙负责.尽可能将这份遗产“原样”传承下去。

历经岁月的洗礼而保存下来的传统音乐.虽然在当代急剧变化的浪潮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冷遇.但依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河北省徐水县迁民庄南乐会“无论是来自外界的压力或是隐存于内部的危机,都从未令它放弃过生存的希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善于利用各种变体巧妙地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E2]河北省高碑店市虽紧邻京郊,尤其是部分大型企业人住该市后,使得其经济快速发展,但城郊的虎贲峄南乐会依然茁壮成长。另外,在经济发达的广东,民间乐社遍地开花,尤其在广州,以及广州附近的番禺、佛山、中山等地较为兴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番禺区有大大小小的民间乐社60个”,它们依然活跃在民问社区。因此说,中国传统音乐依旧前景光明。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壮大。并非有些学者所担心的那样——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步消亡。

非遗保护论文范文第6篇

社火民俗是关陇乡村文化中最强势、最典型和广泛参与性的民间文化,只有把社火民俗放在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和研究的大境遇中,才能给其以准确定位和科学评估,进而将关陇社火民俗研究、保护、开发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思路、对策有机结合。为此,课题组首先从关陇地区民众感知的角度在宝鸡、天水、平凉、杨凌、咸阳、西安、渭南等地区发放了问卷调查表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55份,经过统计分析,了解了广大关陇民众对于社火民俗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看法。搜集新农村建设的论文628篇,乡村文化建设的论文141篇,通过比对研读,了解了社火民俗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研究状况。

一、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状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已经提出了,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乡村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必须借助以往新农村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的成果,才能更好地认识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成绩和不足,历史和现状。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到2012年6月15日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文章628篇(表1),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11月7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以后。这些文章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现状、特点、问题、原因、对策等,而且提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指出了政府的缺位和服务行政理念及角色,高校以及各级图书馆、文化馆、文艺基地、文化产业、网络信息、民歌、民间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但在关陇文化圈视野下将社火民俗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论文不多。《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以西宁市城北区廿里铺镇莫家泉湾村为例》中指出“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价值观随着商品及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涌入乡村。这种物质文化观严重地冲击甚至侵蚀乡村民间道德。”[1](P242)该文还探讨了如何解决青海省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问题。《陕西西府民歌的特点及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一文提出以关陇核心地区西府丰富的民歌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调动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培养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2](P91-92)的重要思想。《狂欢视角下的民间信仰导控与乡村和谐》认为包括社火民俗在内的“狂欢是人类一种普遍的精神文化现象,民间信仰作为根植于乡村民众中的宗教信仰与行为也常伴随着狂欢的情绪。”[3](P84-85)该文还论述了狂欢视角下民间信仰体现的和谐因素以及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和导控问题。2011年11月21日,笔者从知网中搜集到乡村文化建设的论文141篇,2006年后的文章居多,年均20篇左右(表2)。这也反映了在政府政策的导向之下各级研究部门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更多关注。这些研究的主要贡献是提出和分析了我国乡村文化的概念、内容、路径、体系和基本特征,初步构建了问题领域;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现代化转型和变迁原因;探索了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建构问题;从具体区域的实证性研究中,涉及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河南、江苏、浙江、湖北、吉林等地。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那就是对乡村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整体上没有理论的架构,对其内涵、结构、功能和体系研究不系统;特别是缺乏在关陇文化圈视野下的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即使有星点的研究也散见于有关的论文中,缺乏对其整体脉络的把握、基本面貌的勾勒和区域特征的概括;更没有充分重视关陇地区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对乡村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通过以上调查、梳理和研究,笔者认为关陇乡村文化建设:有成绩、有问题、有原因、很重要、有对策、有载体。关陇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一是公共文化设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在中国一系列‘文化下乡’惠农项目中,‘广播电视村村通’尤其受到农民的欢迎。在‘村村通’工程带动下,中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了2009年的96.31%和97.23%。“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庆阳市投入资金2700多万元,解决了全市40万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中国文化部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中央预算内投资39亿元,支持2.6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截至2011年3月31日,需要中央补助投资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共计23746个,建设面积80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73亿元,已完成投资69亿元。[4]宝鸡市2010年为1112个村配备价值556万元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施设备,在凤翔县柳林镇等7各乡镇投入648万元新建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全市147个村文化室配备35万元器材。[5](P337)据中国网消息,2009年,我国电视剧年产量超过400部1.3万集,电影故事片产量达到456部,居世界前列。[6]2011年指出:“我国已成世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7]。二是群众文化活动、电影工作呈现新景象。如关陇乡村陕甘交界的天水市麦积区三岔镇舍家门村和宝鸡市陈仓区凤阁岭镇建河村在三四年前的年节里还是非常冷清的,村民除了看电视就是打麻将、喝酒、谝闲传。近两年建河村正月里不仅举行社火游演、扭秧歌汇演、村文艺汇演,而且2011年正月初一举行了七个村民小组篮球比赛,最重要的是与甘肃的舍家门村进行了陕甘两省篮球友谊赛。当日,麦积区在舍家门村同还举行了乡村文化建设摄影展和黑社火汇演,两地乡镇领导也参与其中,整个山村文化气氛特别浓厚。新华网报道“陕西省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农家书屋’6300个,并将力争在2011年底实现对全省行政村的‘全覆盖’。”[8]宝鸡市为12个县区建成农家书屋239家,配发图书46万册,报刊8790份。[5](P337)甘肃省“农家书屋总数达到了14930个,覆盖了84%以上的行政村”[9]。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十一五”期间实现了每个行政村一个月放一场电影,去年完成了800万场,受益人数超过了16亿人次。庆阳市每年为农村放映电影15701场,实现每村每月放映1场电影。2010年宝鸡为十二个县区1962个行政村公益放电影23544场。天水市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面启动,114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发放农村。三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资料显示,就关中地区申请部级非遗保护的就有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等地的秦腔、乾州蛟龙转鼓、韩城行鼓、眉户曲子、韩城秧歌、凤翔木板年画和泥塑、宝鸡社火、富平县阿宫腔、合阳提线木偶、华阴迷胡、同州梆子等40多项。陕西省省级非遗项目300余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甘肃有涉及兰州、武威、张掖、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定西、酒泉、临夏、甘南等地区的部级非物质文化51项。而且各地文化广电出版局等都在继续积极组织市级、省级和部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如宝鸡地区2010年就申报部级非遗项目5个,省级非遗项目22个,公布市级第二批非遗项目28项,命名了第一批市级“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9个和传习所11个”,推荐了300幅剪纸参加全国大赛。[5](P349)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关陇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留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

二、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整体上看,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依然落后于东南地区,有必要加强建设。1、文化设施差,投资少,资源缺。据调查,关陇乡村有超过50%的乡镇没有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场所。即使有也是乡镇内部的活动场地,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乡村文化设施、文化产品缺少,文化活动贫乏,文化宣传缺失。前文提到中国政府过去五年投资39亿元,支持2.6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际年均投资为7.8亿元,7亿农民人均年费用不到2元。与2011年《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中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资金139亿元,城乡低保补助资金749亿元,公益性行业油价补贴699.4亿元,粮食直补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835亿元等预算相比差距极大。关陇地区保留有民间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数以千计,然而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资源却很少。特别是作为乡村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优秀文化(如社火民俗)并没有很好地发挥文化建设资源的作用。2、居民素质低,观念落后。关陇地区乡村农民文盲半文盲居多,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些农民“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经济上去了,文化下来了”,科学素养、文化修养不高,法律意识淡薄,集体意识淡化,公共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民户之间因地界、山林引起的矛盾纠纷不断,常因芝麻小事大打出手;迷信思想抬头,烧香拜佛、相面算命、跳神弄鬼、看风水、做道场等活动时有发生;文化生活单调贫乏,酒桌、赌桌、麻将桌成为打发光阴的“好去处”;诚信意识淡化,在追逐利益的同时被功利意识同化,假冒伪劣的产品、坑蒙拐骗的事情也在由城市到乡村侵蚀着关陇乡村农民本来朴素纯真的心灵。3、乡村主体空巢,农民缺乏自信自主。笔者对陕甘两省交界的宝鸡陈仓的拓石、凤阁岭镇各村和天水三岔、元龙等地的调查,目前80%以上的农户有一个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的几乎只有老人孩子,有些家甚至关门上锁、“倾巢而出”,造成了乡村劳动主体和文化承载主体的空巢。留守的老弱病残由于担起了比以往更为繁杂的耕地务农和抚育子女的重任,所以更没有闲暇进行文化活动。农民工在参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被城市巨大的经济成就和先进文化观念所震撼,在追随和模仿城里人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相对于都市中心文化,乡村文化居于边缘地带。农民社会地位的边缘化使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也觉得无足轻重。如观演社火既不能给社火艺人带来心理上自信,又没有精神上的自尊,更没有经济上的特别收益,放弃它是必然之势。

究其原因:一是乡村自然环境封闭。关陇地区由于相对封闭,交通不便,文化信息的交流、传播、碰撞、融合、创新的途径不畅,现代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比东南部要小得多。特别是老一辈人认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很少愿意出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因而满脑子都保存着传统文化观念和社火一类古老的艺术形式。正如王磊先生所说“四周的关河山峦之险既保护了这块土地免遭入侵者的践踏,也封锁了这块土地上的人。这特有的地域环境造就了关中人的厚重、刚劲与务实,也造就了关中人的安分知足、安土重迁心理,缺乏开拓进取精神。”[10](P50-55)电脑和互联网虽然开始进入农民家庭,但普及率不高,因此新文化不易进入。二是农耕经济形态落后。农耕经济的稳定性、落后性造成了农民的知识落后,观念保守,新文化不易植入。农业、农村向现代的转型、造成了农民文化相对于城市文化的落后性。在农耕世界熏陶成长起来的农民在心理上很难快速接受和参与到后工业化及信息时代的新文化形式当中。文化是人格的主宰因素,人格是文化的主体存在方式。因此当文化在某一阶段处于“高位”时,人格相应就会变得高度“特化”,而适应新的文化环境的能力就随之降低。所以为了使某一阶段高度发展的文化在下一阶段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最关键的问题是,该文化的主体必须自觉地及时进行人格的转型。[11](P2)三是农民受教育程度太低。“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与城市相差3年,全国92%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文化程度仅占0.6%”。[12](P42)由于关陇地区特别是偏僻乡村经济条件太差,教育资源缺乏,农民生存压力太大,所以享受教育的程度极低,文盲半文盲更多。因此其学习、接受文化,创造、主宰文化的能力也就更差,只能游离于主体社会和主流文化的边沿。四是政府和政策的忽视。政府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对乡村文化建设质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政府对农村、农民、农业、农村文化建设认识的不足,政策上坚持“先工业,后农业”、“先经济,后文化”、“先城市,后农村”、“先东部,后西部”的战略思想,建国几十年关陇乡村为东南部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导致了关陇乡村文化建设的严重滞后。在关于“您认为政府对社火的管理和支持力度够吗?”的问卷中,居民的感知均值是1.59,更接近于负面值2,即认为政府对社火的管理和支持力度不够。认识不到位,重视就不够,也就导引了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管理体制不顺与服务不到位。

三、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及载体

非遗保护论文范文第7篇

1.嫘祖文化项目建设情况:

投资160万完成嫘祖石板街的修葺工程,2015年,由省文联、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文体局和嫘祖镇政府面向全国征集750余件嫘祖主题楹联,择其优秀者50余副由省书法家协会组织全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丹并镌刻,依托原嫘祖化石古街打造此嫘祖楹联文化一条街,增益其人文底蕴。总投资4000万元嫘祖文化园已基本建成,占地面积150亩,嫘祖文化园是嫘祖故里核心景区,2012年正式启动,由华中科技大学规划设计,聘请“北京绿十字”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在理念上突出生态古朴。整个园区分为游客集散区、嫘祖博物馆、嫘祖广场和嫘祖祭拜区。嫘祖雕像投资820万元,高12米,基座长15米,雕像重458吨,采取汉白玉雕刻而成。嫘祖坐西朝东,头插桑叶簪,脖挂贝壳链,手棒桑蚕丝,仪态端祥,庄严肃穆,展示了嫘祖母仪天下、心怀万民之神态。基座当面刻有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为庆祝香港回归作《香港赋》的知名作家李敬一亲撰,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原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周德聪手书《嫘祖赋》,颂扬了嫘祖伟大功绩和抒发了人民敬仰之情。嫘祖文化博物馆位于嫘祖文化园内,总投资约350万元,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馆内陈列展品800余件。博物馆分为一廊四区。一廊是,嫘祖传说木刻画廊;四区分别是,嫘祖故里、泽被天下、千秋膜拜、垭丝古今,分别展示了嫘祖从出生、发明养蚕缫丝到协助黄帝制定婚嫁礼仪、定鼎天下丰功伟绩,以及“垭丝”发展的相关历史。旨在打造成为传续和弘扬嫘祖文化、种桑养蚕缫丝制衣科普教育基地以及丝绸文明展示中心。

2.首届·嫘祖文化节活动情况:

4月21日至23日,首届·嫘祖文化节在我县嫘祖镇隆重举办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省市领导盛赞大典仪式“很成功、很震撼、很感动”,“感觉热泪盈眶”;参加祭拜大典的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们对祭拜仪式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祭拜大典有气势、有特色、起点高,达到了举办祭拜嫘祖的目的。本次文化节以“大爱嫘祖、情怀丝路、诗画”为主题,活动由省文化厅、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妇女联合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旅游局共同承办。由远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峡灵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文化节期间,主要有祭拜嫘祖、嫘祖文化博物馆开馆、·嫘祖文化论坛、文化展演展示、民间祭祀、民间工艺展示、旅游商品展示、商贸活动、招商引资签约活动等9项活动内容。来自两岸三地的8万多炎黄子孙参加了本次祭拜大典,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均超历史。文化节期间,同步举办了·嫘祖文化论坛。交流会以“同祖同源同路同行”为主题,来自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复旦大学等两岸三地20余家研究机构及高校的4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们,在为期2天的学术交流中,专家们紧紧围绕了嫘祖故里研究、嫘祖信俗研究、嫘祖与中国丝绸文化、嫘祖传说与早期人类文明、嫘祖文化资源保护的传承与开发、和丝绸文化发展及其传播、嫘祖祭祀仪式研究、部级非遗嫘祖信俗的传承与保护、嫘祖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嫘祖文化产品研究等10余个议题,开展学术研究和讨论交流,提交学术论文30篇,编印了《学术论文集》,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组织开展了嫘祖杯诗词、楹联、民间故事、影视剧本征集大赛,征集嫘祖主题楹联750余件、诗词歌赋310余首(件)、民间故事40余个、影视剧本9件。

非遗保护论文范文第8篇

一、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产业高质量发展

1.招商引资工作。2020年,我局招商引资项目是温泉康养城建设项目,今年5月份,我局与温泉康养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温泉康养城建设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规划建设用地约2000亩,建设规模约143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约88亿元,其中,一期总投资约40亿元,二期总投资约4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一期建设内容包括四大区,即康复疗养区、旅游观光区、美食文化街区、公共服务区;二期建设内容包括康养小镇、品质住宅、创意SOHO、标志商业广场、体育中心等。

2.项目建设工作。一是完成了轩辕大道健身步道建设项目、农家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郭相忠古民居修缮改造项目、王河镇王河村体育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太坪广播电视转播台十千伏线路改造项目等5个重点项目建设。二是申报国家债券项目6个,即县图书馆新建项目、县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县花石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县轩辕谷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县邽山生态园登山步道建设项目、县牛头河沿线健身步道建设项目。

3.文化旅游统计工作。2020年,我局积极与统计部门协作配合,规范旅游统计工作,认真摸清相关底数,详细核实统计数据,按时完成旅游相关月报表报送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统计工作指标。据统计,202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0.81亿元。

4.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开发。今年以来,我局按照“研发市场化、设计独特化、制作精细化”要求,不断开发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提升传统手工艺品设计研发水平,依托电商服务平台,加大旅游商品品牌营销力度,扶持庞公石、香包、核桃、木耳、剪纸、扁食、粉壳蛋、天河系列酒、沙棘汁、玉米汁、核桃露等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做大规模、做亮品牌。

5.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今年以来,我局继续加大文化产业园的管理和申报工作,一方面积极推动轩辕文化产业园、邽山生态园、花舞北山、怡香南源、牛头河峡谷观光旅游长廊、温泉生态旅游景区综合开发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的实施,另一方面支持县农发公司建设“五园一中心”,包括食用菌、花卉、中药材、肉牛养殖、加工物流五个特色产业示范园和农产品展销暨电商公共服务中,并依托该项目打造了县千亩菊花观赏园,在今年国庆假日期间,策划推出赏油菜花海、唱秦腔大戏、书画写生、垂钓比赛、中式婚礼、大型菊展、养生讲堂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借助微博、快手、抖音等自媒体平台,联合在线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宣传效应,使其成为假日短途游、周边游、休闲游的理想之地。

(二)旅游资源开发

1.加强旅游景区建设管理。一是不断深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县文投公司的投融资作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完善“景区管委会+旅游开发公司”运营机制,理顺旅游景区和旅游公司、管委会的关系,构建了产权明晰、富有活力的市场化管理运营机制。二是加大A级景区质量提升工作力度,温泉生态旅游景区内省职工培训中心、大地温泉、省体育训练基地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提升改造工程,温泉管委会按照4A级景区创建标准,完善景区软硬件资料,加快4A级景区创建步伐。三是积极创建轩辕湖景区4A级旅游景区,完成《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轩辕湖景区资料汇编》、《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请评定报告书》、《轩辕湖景观质量评分说明》以及轩辕湖风光片等相关资料,已报送市局资源开发科进行审核。

2.加强饭店管理方面。一是县金水源大酒店成功创建三星级旅游饭店,按照现行的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劳动合同等相关规定和要求,不断提升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二是省职工培训中心严格落实《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不断创新升级,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认真开展年度自评,顺利完成了旅游星级饭店年度复合工作。

3.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一是抓好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培训,今年4月份,举办了县旅游扶贫“十村百户”农家乐项目培训班,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6月份在陇东镇谢沟村组织开展“十村百户”农家乐烹饪培训,提高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二是投入56万元实施了“十村百户”农家乐提升改造工程,积极推广“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赏农家景、干农家活”的乡村旅游模式,同时,指导全县各乡镇成立了8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为贫困群众增收提供平台,分享旅游发展红利。三是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水平,引导乡村旅游合作社规范管理、优质服务,走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道路。四是围绕《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考核评价标》,紧盯住25项评价指标,完成了2019年度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陇东镇谢沟村第三方评估工作,2020年度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山门镇白河村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4.加强旅行社导游队伍管理。一是我局积极参加“我为代言——省导游服务技能竞赛选拔赛”,我局选送的2名讲解员殷傲、刘娟娟荣获市导游员服务技能竞赛优秀奖、市优秀导游员(讲解员)称号,同时被授予“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我局荣获优秀组织奖。二是配合完成了导游人员申请办理及换发电子导游证的相关事宜。

5.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编制了《县全域旅游规划》,谋划了全域旅游项目,打造了精品旅游线路,开发了旅游商品,不断推进县全域旅游发展。

6.推动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一是完成了旅游厕所建设任务,新建旅游厕所3座,现已全部投入使用。二是及时完成旅游厕所电子地图标注工作,及时按填报了《全国旅游厕所管理系统》,解决广大游客“找厕难”的问题。

7.优化文化旅游发展环境。一是加强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县抗日救亡运动纪念馆不断完善馆内设施,加强革命文物征集特别是抗战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与传播,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年接待县内外观众1.2万人次。二是推动全县文旅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循环经济,更加严格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文旅行业技能培训,2月份选派4名参加了文旅厅开展了文旅快手大V培养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讲好好故事。7月份选派业务人员参加全省文化旅游网络宣传视频创作推广培训班,学习抖音、快手编辑制作、直播等专业知识,提升网络宣传水平及素养。11月份参加了市宾馆酒店服务技能竞赛,我县金水源大酒店选派7人参加,2人获得中式摆台个人奖,1人获得客房铺床个人奖,金水源大酒店获得优秀组织奖。

(三)宣传推介营销活动

1.市场开发。一是2020年元旦期间,制定县冬春季旅游活动方案,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在元旦健步走活动启动仪式上进行了宣传推介。二是组织开展以“游我、知我、爱我”为主题的百名优秀代表游活动,同时印发了《关于鼓励进“十村百户”农家乐消费,助力脱贫攻坚的倡议书》,鼓励全县干部职工在周末、节假日带上亲朋好友带头消费,到“十村百户”农家乐品农家饭、摘农家菜、住农家院、赏农家景,增加项目户农家乐收入。三是在今年“五一”期间,推出了“畅游轩辕故里·品味大美”文化旅游系列宣传活动,吸引1.92万人次旅游,创经济收入384万元。四是邀请西安市知名主播,依托快手、抖音等媒体平台,举办了网红直播大PK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美食,拉动居民消费。五是今年“十一”期间,我县推出“游千亩菊花园”“泡温泉”“吃农家饭”“寻根问祖”“体验传统历史文化”等系列精品旅游线路,迎来了黄金周旅游小高峰,十一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4.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00万元。六是印制新的旅游宣传画册,不断更新旅游宣传片,积极对接“一部手机游”相关事宜,整理景区文字及图片资料,按要求及时上报市文旅局,做好统一宣传营销。七是积极参加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和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我县“初祖农耕”系列农特产品在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我局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奖。八是制定了《关于大力促进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2.节会策划。一是今年受疫情影响,我县只举办了民间祭祀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典礼和敬祭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仪式两项活动,缅怀了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丰功伟绩,助力全县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按照市节会办的统一安排,圆满完成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文化旅游活动《轩辕鼓舞》的演出工作,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轩辕鼓舞》已成为我县一张靓丽的名片。

3.东西部协作。一是积极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今年6月份,天津春晖文艺志愿者团一行参与百名优秀代表游活动,通过抖音、快手宣传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创作了36幅书画作品,全部捐赠给贫困户。7月份,“春雨工程”天津市文化志愿者行在我县大剧院开展演出,又为全县干部群众送上一道精彩纷呈、美轮美奂的晚会,这些都为加强了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二是深入开展对口帮扶。今年7月,天津河北区在我县举办了为其4天的餐厅服务员培训班,对我县“十村百户”农家乐项目户进行了培训,提升了餐厅服务基本技能和服务水平,为农家乐项目户创业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媒体宣传。按照市局要求,及时报送县区文化旅游动态信息,进一步扩大县区文化旅游政务信息覆盖面。全年共各类信息186条,被市局采用20余条,学习强国1条,东方网2条,今日头条一条,澎湃新闻3条,中国网2条,“新”1条,每日网1条,日报1条,在线1条。

(四)市场监管及扫黑除恶

1.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文旅系统扫黑除恶工作推进会议,位传达省、市、县扫黑除恶工作相关精神,安排部署文旅行业突出问题和乱点乱象专项整治、“雷霆行动-2”集中整治、“行业清源”攻坚行动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文旅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二是加强摸底排查,畅通线索渠道。对全县98家文化旅游经营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建立了各类工作台账,全面掌握经营单位基本信息和经营动态。同时面向社会张贴了《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关于公开征集文化市场涉黑涉恶线索的公告》,公开举报电话、邮箱和通讯地址,从“主动”排摸和“被动”接受举报两方面建立畅通高效的线索来源渠道。严格落实“三书一函”工作,对中央扫黑除恶第19督导组交办的的2件案件线索及时办理反馈,做到了案件线索“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确保文旅行业案件线索“清零”。

三是加强行业监管,整治乱点乱象。高度重视文旅行业乱象整治问题,今年4月份,开展了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和乱点乱象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文旅市场日常巡查整治力度,建立每周督查检查机制,加强了执法频次,并联合公安局、消防大队、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加强文旅行业乱象整治,全县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四是健全执法组室,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立了划片执法制度、会议联审制度、局领导巡查制度,有效促进了文化市场执法监管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2.市场监督管理。一是围绕行政审批,全力做好政务服务。深化“接放管服”改革,在县政务大厅设立办事窗口,由行政审批改革股专人负责政务服务事项,优化行政审批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减少跑动次数,简化办证材料,简证便民,提高审批效率。今年以来,办理行政许可事项7件,其他权利事项3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设立7件,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备案2件,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1件。二是完成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市场主体和执法人员信息录入工作,将文化旅游、体育、文物、广电的执法纳入了双随机抽查范围,通过平台开展本部门执法检查3次、跨部门联合执法2次。三是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开展文化旅游市场专项整治。2020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文旅行业突出问题和乱点乱象专项整治、“雷霆行动”、“行业清源”专项行动、“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对文旅系统下属各单位、文化旅游市场各经营单位每月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节假日前开展重点执法检查,累计检查文化旅游经营单位300多家次,出动检查人员900多人次,立案处罚8件,罚款2万元。四是以消防安全为重点,切实加强文旅市场安全生产工作。先后组织召开文旅市场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专题会议6次,安排部署文旅行业冬春火灾防控、夏季防汛减灾,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督促景区景点、各经营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开展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文旅系统下属各单位、文化旅游市场各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排查出安全隐患20处,责令按期进行了整改,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五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完善了《县文化旅游行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提高了本辖区文化旅游市场突发公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督促全县KTV、网吧、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制定完善了疫情防控和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提高了文化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六是认真开展2020年度县级平安文化市场创建工作。制定了《县创建平安文化市场工作方案》,从全县的文化市场中评选出了万通农牧、文通书店、文渊印务三家平安文化市场先进单位,并推荐万通万通农牧、文渊印务2家企业申报市级平安文化市场先进单位的评选。七是认真开展文化旅游市场“扫黄打非”工作。检查图书经营单位22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3家,开展教辅读物清查行动4次,查处校园周边无证经营图书行为1件,没收图书资料106本。印制宣传品2000余份,散发传单1800余份(张),制作宣传版面58个,张贴标语118条,接待各类咨询500余人(次)。八是认真抓好文化旅游市场禁毒工作。加强文化娱乐场所的预防工作,对全县文化娱乐服务场所统一清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组织文化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开展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和统一培训工作,增强其拒毒防毒的能力和参与禁毒的自觉性。九是加强营业性演出和艺术品市场监管。严格营业性演出审批、报备,依法严厉查处未经批准擅自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坚决杜绝低俗、淫秽表演现象的发生,加强艺术品市场监管,对辖区内对从事艺术品经营单位的备案情况进行检查,突出内容审查,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十是加强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的管理。实行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活动网上监管,做到了日常检查笔录及时录入平台,执法案件一律上平台办理,每月按时在平台上报执法数据,共录入执法检查笔录260余条。

(五)艺术精品创作及演出

1.大力推动艺术创作生产。完成了秦剧《屯田将军—赵充国》剧本创作,舞台剧《梁山情》、大型画册《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等主题文艺创作项目已完成申报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县创排了《抗疫三字歌》、《快板爱国心》、《你的样子》等文艺作品。

2.积极做好各项重大活动组织实施。一是圆满完成中央电视总台2020年《唱响新时代》主题节目走进县现场节目录制,明星大腕和我县的本土演员同台演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近年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的巨大成就。二是圆满完成“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文化三下乡”等惠民演出活动,共计演出120场次。三是2020年元旦春节开展各项文化旅游体育活动14项,在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了“炫彩华章夜诗意轩辕湖”诗会。

3.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演出。9月份我县非遗项目木人摔跤参加了由陕西省文化馆和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2020第三届“丝路欢歌丝路欢舞”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活动,获得优秀演出奖。

4.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今年8月份,我局举办了为期4天的“三区”文化志愿者培训班,培训“三区”文化志愿者50人次。10月份,组织6名“三区”文化志愿者参加了市文旅局举办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服务培训班,通过参加市县“三区”文化志愿者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我县“三区”文化志愿者和乡镇文化工作者的艺术素养、业务水平和策划组织活动能力,切实壮大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为繁荣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做好演出情况报送。按照公益性文化演出任务,我局督促县秦剧团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按照要求及时报送报表和季度总结。

(六)智慧旅游

在加快智慧文化旅游建设方面,一是按照《县智慧旅游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县智慧旅游“一中心三平台”建设方案》,确定建设一中心、三平台,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数据工程化一期旅游平台建设的各项工作。二是我县目前暂没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但也在按照国家智慧旅游景区的要求,不断完善温泉休闲养生旅游景区等无线WIFI、数据统计分析、电子票务等智慧化建设常规性的项目建设。三是我县5家A级景区均已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日常运营数据与县文旅局对接,报市文旅局,两家星级饭店均提供网上预览预订业务。

(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制度保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目标要求,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并将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2.资金保障。县财政每年落实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补助配套经费各2万元,落实18乡镇综合文化站实免费开放补助资金0.5万元。在落实好省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县乡两级自筹资金100万元,扶持县秦剧团开展“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活动,组织文艺小分队赴18乡镇开展文艺演出。

3.基础建设。一是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公共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对业务建设、服务效能、保障条件、改革创新等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形成完整的工作资料汇总,严格评分细则,对照资料进行查缺补漏,全面完成了本次评估定级系统网上材料的上传工作,自评分值803分。二是完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备配送工作,今年为全县31个贫困村配送了拉杆音响、战鼓、电子琴等文化器材,建立了局里统一监管、乡镇分级负责、村上统一使用的管理机制,文化站和村上的设备由专人负责,在文化活动开展和日常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完成了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各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数字设备的改造提升及数字服务,为基层群众提供数字阅读、文化娱乐、公共信息和技能培训等服务。四是持续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专项治理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县18乡镇综合文化站均统一配发了文化器材和设备,场所及公共空间设施场所全部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多功能厅、展览室、辅导培训教室等,书报刊借阅、时政法制科普教育、体育健身、青少年校外活动等。

4.改革任务。一是完成了县级文化馆总分馆8个分馆建设任务,围绕文化活动、艺术演出、讲座培训、创作辅导、非遗展演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总馆、分馆的服务目录和服务标准。二是完成县级图书馆总分馆8个分管建设任务,图书馆总分馆管理系统和移动数字图书馆18个分馆已全部覆盖,实现了通借通还,为9个乡镇分馆配发了歌德数字图书借阅机,通过手机借阅数字图书,260个村级服务点通过移动数字图书馆开展数字图书借阅,基本实现了总馆主导下的资源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通借通还。

5.队伍健设。建立了乡镇综合文化站专干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双重管理工作机制,由于机构改革,文化站长职务被全部免除,不再由文旅局统一管理。

(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利用

1.积极有序推进非遗名录体系建设。一是完成省级非遗性代表性项目的核定工作,二是完成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的推荐申报工作,推荐祁丽为小曲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王代珍、李建琴为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郑和平、安汉杰、马爱强为道教音乐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缑换文、任伸为木人摔跤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2.实施非遗数据化建设。收集整理“轩辕皇帝的传说”21篇、民间谚语45条,经过整理后录入成为电子文档。5月份和10月赴山门镇旺兴村、白驼镇姚黄村、郭川乡宋川村采录了小曲、歌谣42首并进行了曲谱翻译。创编“南桥担水”、“织手巾”、“小采茶”、“秋莲捡柴”等11首小曲多次参加县市级各类非遗展演活动。并获得一致好评。

3.加大非遗扶贫工坊建设。结合精准扶贫功工作,举办“陇原巧手”剪纸培训班2期,聘请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永兰、陈进录进行授课。举办主题“为脱贫助力,民间传统手工艺培训”一期,培训内容为剪纸、庞公玉雕制作、编制技艺、脊兽制作技艺、秋菊茶制作技艺等项目,提高了贫困户的手工技能,为脱贫攻坚助力。

4.加强非遗保护宣传活动。一是在全国非遗日期间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县西关小学开展“木人摔跤”、“旱船舞”展演和教学,培养了12名少儿传承人,制作了6副反映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展板,编印了200份宣传单向广大群众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宣传,同时聘请县秦腔演艺公司在西关小学和源泉小学开展秦腔展演和教学活动。二是今年9月份我县非遗项目木人摔跤参加了由陕西省文化馆和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2020第三届“丝路欢歌丝路欢舞”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活动,获得优秀演出奖。

5.强化非遗保护队伍建设。举办“陇原巧手”剪纸培训班2期,聘请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永兰、陈进录进行授课。举办主题“为脱贫助力,民间传统手工艺培训”一期,培训内容为剪纸、庞公玉雕制作、编制技艺、脊兽制作技艺、秋菊茶制作技艺等项目,今年10月份王爱军和高琳参加了省文旅厅举办的曲子戏非遗传承人群演培训班,11月份,王永参加了省文化厅举办的为期一个月剪纸文创培训班,提高了非遗传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

(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我局成立了广播电视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安全播出保卫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县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对太坪广播电视转播台、融媒体中心,省广电网络公司分公司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情况进行随机督导检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并按要求积极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不出任何问题。同时,我局积极与电信、移动、联通公司就我县广播电视卫星接收设施台站位置进行协调沟通,并安装了滤波器,避免了电信、移动、联通5G基站建设干扰我县广播电视卫星信号的接收。

2.广电公共服务。对我县“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运营机构进行监管,进一步完善村村通户户通长效服务机制和监管手段。严格落实安全播出传输各项规章制度,保证重大节日、重要会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传输工作。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房、太坪调频台、无线二期覆盖工程六个站点安装安保监控、灭火器,配备防火、防盗设施,做到人防、物防、技防。

3.广电科技研发转化。申报完成县广播电视节目4K制播能提提升项目、网络电视台、5G移动广播电视制播工作等“如意·智慧广电”项目3项,并列入县媒体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向省广电局申报智慧广电创新案例和先导案例各1项。

4.广电宣传。创新宣传方式,加大节目创优力度,2020年报送省广播影视奖18件,第23届市新闻奖作品20件,其中:有3件作品分别获得广播影视奖三等奖,6件作品分别获得市广播影视奖一、二、三等奖;1件作品获得市新闻奖一等奖,2件获得二等奖,三件获得三等奖。按期完成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20年版)供稿工作;持续加强公益广告创作及展播,做好2020年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制作宣传、展播工作。年内创作疫情防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等公益广告16条,展播省讲文明树新风优秀公益广告作品18件、从全国公益广告作品库下载公益广告103条,全年共播出电视公益广告8040条次,广播公益广告7300条次。展播七批、第八批中国梦歌曲40首,按时圆满完成总局下发的纪录片展播任务。

5.网络视听管理。制定出台了《网络视听节目应急处置预案》和《广播电视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积极落实三审制度,对网络视听节目引进、信息备案、视听节目审查、播出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确保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合法,导向正确。积极申请核发《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互联网信息节目服务许可证》,依法依规开展网络视听节目的制作和工作。积极报送“弘扬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集作品,共报送作品12件,其中《扶贫政策宣讲歌》荣获原创网络视听节目一等奖,《留存历史·传承文明》《孝心少年李娜娜》《任武:美德少年撑起一个家》获得优秀奖,并获得省局扶持奖励资金24000元。

6.广电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节目三级审查制度》《引进及购买节目管理制度》《广告节目播出管理制度》《安全播出管理制度》《重大问题责任追究制度》等12项制度,完善节目采、编、制、播、工作流程,健全各环节的责任事故追究机制,强化节目监听监看,确保安全播出。

(十)文物工作

1.文物安全管理。一是我局高度重视全县文物安全工作,将文物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各乡镇目标责任书的考核,年初即与全县各乡(镇)政府、博物馆签订了年度文物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文物安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直接责任。二是对全县县级以上的文保单位进行的3次安全大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及时与文物点的主管单位及文保员进行了现场沟通交流,对他们进行了业务指导。及时发现并排查了安全隐患,有效地激发了专(兼)职文保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县、乡、村三级全方位、立体式的文物保护组织网络全面启动并运行良好,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的文物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

2.安全机构建设。一是为了确保文物安全,加强对文物安全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以文旅局局长王满仓为组长、副局长李芳仪为副组长,6名业务骨干为成员的文物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文物安全工作办公室(设在文旅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强化了责任意识。实行主要领导全盘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文化稽执法队全面负责的工作制度。二是筑牢县、乡、村文物保护网络,开展2020年度野外文物安全巡查工作,对全县8个乡镇的69处野外文物靠实了乡、村组织保护责任,落实了文保员报酬,并对业余文保员的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三是定期巡查安防设备,加强安全应急培训。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和安全巡查,不间断的开展文物隐患检查,每周对安防消防报警系统和设备器材进行检测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器材正常运转使用;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3次,对保安和展厅工作人员进行了安全培训,全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完善安防设施,确保馆藏文物安全。博物馆办公大楼进行了防雷检测,同时对馆内的所有用电设备和线路进行了系统的排查和检修,对值班室进行了改造升级,新购置应急电源,维修无线报警等安防设备,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进行了集中整改,进一步排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馆藏文物的安全。

3.打击文物犯罪。我县的文物保护工作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到乡镇、到相关部门、到业余文保员。在乡镇设立文物保护组,在村设立文保小组,每个组的组长由副乡(镇)长或文化站长担任,负责本乡镇的文物安全工作,小组长由村书记担任,负责本村的文物安全,同时文保组织与县、乡、村的行政机构密切联系,发挥行政机构在文物保护中的权力作用,从而建立起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的长效机制。

4.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开展“文物保护法宣传月”活动,利用多种新闻媒体以及书画、摄影展览进行熏陶,张贴标语进行警示,共悬挂宣传横幅11条,印发《文物保护法》等宣传资料13000余份。在贾川、远门、松树等乡镇进行了20次文物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四进”活动,我们的宣传工作组深入学校、广场、军营、企业和社区,把文物影视资料(图片)和安全知识带到全县的不同区域;组织人力,深入到山门、白沙、白驼、金集等乡镇,通过文物图片展、播放影视资料和发放文物安全宣传资料,宣传了文物安全知识,让人民共享了文物的知识,形成了全民热爱文化遗产,关心文物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受肺炎影响,各项文体活动未能按年初计划正常开展,公益性文化演出、送戏下乡、红色文化轻骑兵演出欠账较大,两项部级体育赛事未能正常开展,旅游业综合收入微薄。二是县、乡、村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懂经营、善管理、会创作的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紧缺,不能满足文化旅游发展需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大。三是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不平衡,城乡群众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任务相当艰巨,还需做大量工作。四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和产品结构单一,文化旅游企业数量少、科技含量低,文化旅游产品附加值不高。五是文化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文物、古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难度大,等等。

三、2021年工作打算

(一)坚持共建众享,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提升“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年内开展送戏下乡108场次,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演出120场次。鼓励群众自办文化大院、业余剧团、自乐班,提炼打造形势多样的乡村文化活动品牌,推动公共文化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

二是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县博物馆、图书馆新馆建设,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全力做好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6个基站运行维护和安全播出工作,实施好文化广场内涵提升工程,重点在硬件设施运营维护和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上下功夫、做文章。

三是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精心办好轩辕杯全国徒步大会暨第三届全民健步走活动和轩辕杯全国象棋公开赛等两项部级体育赛事。做好全县行政村体育健身器材配送工作,年内实现全县行政村广场体育健身器材全覆盖。组织举办全县干部职工篮球赛、乒乓球赛、象棋赛等群众体育活动,推广全县干部职工工间操活动,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赛事活动,推动体育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二)坚持项目支撑,着力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规模

一是谋划实施重大项目。持续抓好轩辕文化旅游产业园、温泉生态旅游景区、邽山生态园、花舞北山和牛头河峡谷观光旅游长廊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温泉康养城、图书馆、博物馆新馆建设、李崖遗址保护、民俗七彩庄园建设等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和储备一批高品质、高水准的文化旅游项目,增强发展后劲,真正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县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是积极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牢固树立文化旅游首位产业思想理念,持续做大做强“轩辕文化、温泉养生、生态休闲”三大文化旅游品牌,加快全县文旅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重点在庞公玉石、天河美酒、沙棘饮料、花牛苹果、薄皮核桃、剪纸、木耳、根雕、麻鞋、半夏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营销上下功夫、做文章,特别要精心研发打造地方菜系和特色小吃,推出八大碗、十三花、烧鸡、扁食、野菜、玉米锅鲰、鸡丝荞面、山门烩肉等地方特色食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和持续稳健发展。

三是全面开展全域旅游创建。要认真实施《县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发集洗浴、休闲、养生、保健等为一体的温泉养生保健旅游项目,促进我县养生保健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积极申报轩辕湖4A级旅游景区。

四是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巩固“十村百户”农家乐项目建设成果,积极推广“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赏农家景、干农家活”的乡村旅游模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为贫困群众增收提供平台,分享旅游发展红利。

(三)坚持保护为主,着力促进文化遗产传承和利用

一是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加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力度,以国保、省保、县保等文物保护为重点,尽快启动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编制工作,筑牢县、乡、村文物保护网络,严格落实文物安全目标保护责任。

二是加强文物安全巡查工作。发挥好野外文保员的作用,开展日常巡察,确保野外文物相对安全;加大馆藏文物的人防、物防、科防工作,确保馆藏文物绝对安全。三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

三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积极推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工程,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以“木人摔跤”、“跑驴舞”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为重点,持续组织开展各类非遗展示展销活动,拓展非遗产品销售渠道。积极参加部级、省级各类非遗博览会,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四)坚持精品打造,着力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一是加强文艺创作生产。继续鼓励支持广大文艺工作者充分挖掘县域历史文化资源,以传承弘扬轩辕文化、先秦文化、充国文化和反映新发展、展现新精神的内容为主题,创作生产一批弘扬主旋律,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舞台艺术精品和优秀文艺作品。创排秦腔《赵充国》,争取年内搬上舞台。

二是搭建好文艺展演平台。紧紧围绕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时间节点,精心创排综艺晚会、秦腔戏剧等优秀剧目展演等节目,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开展好重大节庆系列活动。加强与周边县区、天津市河北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轩辕大帝》开展对外交流演出。继续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演出、红色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戏曲进校园等惠民演出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打造精品节会赛事。要高标准、高质量办好2021年轩辕文化旅游节,以轩辕黄帝祭祀典礼和中国·“轩辕杯”全国象棋公开赛、全国徒步大会·站活动等2项部级体育赛事为重头戏,全面组织开展好节会期间的各项文化旅游活动,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积极组织参加部级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和全省性文化旅游对外交流和推介活动,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是加强轩辕文化研究。要依托省轩辕文化研究会这一平台,积极探索“政府+学会+院校+企业+市场”的融政府决策、学术研究、市场开发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之路,适时筹备召开省轩辕文化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年内完成《轩辕文化新论》、《论文集》、《轩辕文化》4期会刊的出版发行工作,做好学术研究成果的评选表彰工作,推动轩辕文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五)坚持依法治理,着力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

一是加强广播电视运行管理。持续抓好广播电视监听监看监测、广播播出管理,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水平。严格落实重要保障期、重要时段、节假日的安全播出措施,抓好太坪调频台设施设备的日常管护工作,确保运转正常、传输安全。配合公安等部门开展严厉打击伪基站、“黑广播”等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