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物理论范文

生物理论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生物理论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生物理论

生物学自然主义论文

一、生物学自然主义意识理论提出的背景

在同一性理论之后的功能主义认为,心理状态,即特定种类的功能状态,而“功能”即心理状态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黑箱功能主义因为把大脑仅仅视为一个能够做出刺激—反应的黑箱而没有深入研究大脑的内部结构,使得这一观点并不深入。而计算机功能主义则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的成果,通过模拟大脑运行的方式来研究心灵,其主要观点是:心灵跟大脑的关系就像程序与硬件之间的关系。塞尔对此提出了著名的“中文屋论证”来批判计算机功能主义,他主张大脑天生不是一台计算机,因为计算机只是根据程序的句法学来操作的,而人的心灵是根据语法学来运行的,计算机只是把计算性质的解释指派给了大脑而已。此外,还存在同属于唯物主义,显得较为另类的版本:消除唯物主义(eliminativematerialism)和异常一元论(anomalousmonism)。正如保尔.丘奇兰德所说,“纯粹的还原论和纯粹的取消主义是关于心的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的两个极端”。消除唯物主义主张心理状态并不存在,人们所具有的信念、欲望等心理状态都是关于民间心理学(folkpsychology)的理论术语,它所提出的主张和在此基础上的假设都是错的,就像科学史上的燃素说一样,这样的理论迟早要被科学心理学理论所取代。而在异常一元论看来,在心理-物理之间根本上不存在严格的、有决定论性质的因果法则,由此得出了所有心灵事件都是物理事件的结论,从而也消除了心灵。而在心身问题内部,塞尔认为还存在我们继承的来自笛卡尔传统术语体系中隐含的四个错误假设,这些假设构成了心与物的冲突得不到解决的根源。因此,我们要在物理世界中为心灵定位,就必须对这四个假设进行质疑。所谓心理与物理之间的区别,即认为“心理的”(mental)和“物理的”(physical)包含了各自互不相容的本体论范畴:如果某事物是心理的,那么在这个方面它就不能是物理的;如果某事物是物理的,那么在这个方面它就不能是心理的。也就是说,心理的事物和物理的事物是相互排斥的,正是这个假设使得心物二元对立。一般认为,一种现象如果能够还原为另一种现象,那么这种还原的概念是清楚明白和无歧义的,即如果能够把诸A还原为诸B,那么诸A除了是诸B之外什么也不是。而在意识与脑的关系上,如果意识能够被还原为脑过程,那么意识就不过是脑过程。但是,这种对还原的片面理解往往消除了意识的存在。人们通常把因果关系狭隘地理解为在时间中被编序的、彼此离散事件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原因先于结果而产生,而且“因果关系的特殊事例必定例示了一个普遍的因果法则”。然而,照此理解的话,如果脑事件能够引起心智事件,那么就会产生两个彼此分离的事件———脑神经过程和意识,而这似乎与人们熟知的常识是不相符的。人们理解的“同一性”含义也像还原概念一样被认为是当然的,即每一事物与自身的同一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如晨星与暮星、水与H2O分子的同一性就是透明的。但是,如果心智状态与脑的神经生理学状态也以这种方式相同一的话,那么我们就存在两难境地:要么否认心智与脑神经状态的同一性,要么否认心灵的存在。

二、生物学自然主义意识理论的主要观点

生物学自然主义(biologicalnaturalism)的目标是在自然界中为意识找到位置,塞尔认为对意识的定位必须符合“科学的”世界观,而“物质的原子理论”以及“生物进化论”这两大目前证据确凿、不容置疑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现代世界观,我们对此承认而不会怀疑。因此,在对意识进行自然化的理解中,生物自然主义就建立在这两大理论之上。第一,为了使生物学自然主义能够被接受,塞尔提醒我们应该忘记心身问题的讨论历史,而关注基本的物理事实。在塞尔看来,心灵的首要的和最根本的特征是意识性,他不仅给这种特征下了一个定义,而且依据生物进化论对意识在自然中是如何产生的作出了解释:这个词(意识性)意指那些知觉的或清醒的状态,它们一般在我们早晨从沉睡中醒来时开始、并在整个一天继续这种状态,直到我们再次入睡。心智现象是由脑中的神经生理过程而引起的,并且他们本身就是脑的特征……心智现象和过程如消化、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或者酶的分泌一样,都是我们生物自然历史中的一部分。。第二,在塞尔看来,意识虽然有其物质性的一面,但同时也蕴含四个高阶的重要特征:定性特征、主观性、统一性和意向性,这使得意识不能在本体论上被还原为低阶神经生物学基础。所谓定性特征(qualitativeness),即意识都具有“它感觉起来像什么”(what-it-feels-like)的特征,有哲学家用“qualia”(一般翻译为“感受质”)来表示这种性质,比如说感觉到疼痛和品尝冰激凌的状态就有着不同的感受。所谓主观性(subjectiv-ity),即意识状态在必须通过人或者动物的主观感受到时才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具有第一人称本体论的地位。所谓意识的统一场,即意识能够把触觉、视觉等感觉作为单一的、统一的意识场中的一部分而被经验到,即“规范的、非病因学(non-pathological)种类的意识是通过一个统一的结构而涌向我们的”。所谓意识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即意识能够关于、指称客体或者事件的能力。

在塞尔看来,很多有意识的状态都是有意向性的,然而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有意向性,也不是所有的意向性都是有意识的。既然意识具有自身的独特特征,但是意识拥有神经生物学基础的事实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意识的这些独特特征是如何在物质世界中存在且不与之相矛盾呢?塞尔用生物学自然主义的四个核心论题进行了描述。在他看来,二元论与唯物主义一元论虽然有错误,但是同时也含有合理因素,因此,塞尔所采取的策略就是在吸取各自正确方面的同时否定其错误方面,从而建构出生物学自然主义意识理论。具体来说,这一理论包含意识的实在性、因果还原性质、系统突现性质和因果效力四个主要论题。意识的实在性,即意识作为实在世界中的真实现象,它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质,我们不可以通过消除性还原、本体论还原而表明其不存在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否则就会消除意识。意识的因果还原性质,即意识状态完全是由脑中较低层次的神经生物学过程引起的,“意识状态在因果上可以还原为神经生物学进程”。意识的系统突现性质(emergentproperty),即意识是大脑的宏观特征,意识状态是脑系统在脑中的实现,而在微观层次的单个神经元则不具有意识,通过微观的神经元组织才使得脑系统的各部分有意识。意识的因果效力,即意识的实在性使得它可以像物理事物一样作为原因而起作用,例如,我相信天会下雨而使我出门的时候带上雨伞。对于意识状态的这种特征,塞尔也称之为“心理因果性”(MentalCausation)或“意向因果性”(IntentionalCausation)。通过对以上四个论题的阐述,塞尔揭示了意识的实存依据,为意识找到了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在塞尔看来,意识具有实在性,表现为在本体论上不能够被还原为第三人称现象,它有神经生物学基础,通过突现的方式产生,而且能够以因果的方式发生作用。然而,仅仅指出意识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没有从细节上分析上述意识的特征和性质是如何不与物质世界的特征和规律相冲突的,这与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某些主张相比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生物学自然主义意识理论解决心身问题的路径

塞尔把心身问题分为哲学部分和科学部分来加以解决。在他看来,较为容易的哲学部分主要解决意识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意识与大脑的关系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心身问题背后隐含假设的清理,他把答案归结为两大原则“首先,意识甚至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在大脑中由较低层面的神经生物学过程引起的;第二,意识与其它心理现象都是大脑较高层次的特征”。而对于较为困难的科学部分,塞尔则认为主要任务就是从细节上解释意识在大脑中是如何运行的,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则将是目前时代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因此,总体看来,生物学自然主义解决心身难题的路径主要有:对传统概念的重新分析和定义———拒斥概念二元论、对两种不同形式还原概念的区分;建构意识的因果—层级模型;构建“意识科学”,把意识问题的解决在经验上诉诸神经生物学。塞尔认为,传统二元论和唯物论都预设了“概念二元论”(conceptualdualism)。这一理论假定“心理”和“物理”有严格的区别:“物理的”意味着“非心理的”,“心理的”意味着“非物理的”,从而导致唯物论与二元论一样也是不融贯的,“因此唯物论在某个意义上是二元论的最美的花朵”。

由于这种观点使心、物对立,心身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必须拒斥这一理论,把意识看作大脑系统的高阶生物特征。塞尔主张,心灵的定性特征、主观性和具有意向性,与物理性质的:能在空间中定位、在空间中延续、可以通过微观物理学进行因果解释,包括作为一个因果封闭系统而发挥作用是相容的,而且意识的这三个特征“在特定的时间段里定位于大脑之中,并可以通过较低层次的进程加以因果解释,还能够以因果方式发挥作用”。这必须区分两种不同形式的还原。第一,区分因果还原(causalreduction)和本体论还原(ontologicalreduction)。因果还原指的是当某事物A的行为在因果上能够通过事物B的行为来说明,而且除了B具有这种因果能力之外,A并不具有这种能力,那么,就可以说某种A现象就在因果方面被还原成了B种类的现象;本体论还原指的是当某事物A表明只不过就是事物B时,那么某种现象A在本体论上就被还原成了B种类的现象。塞尔认为,对于意识现象而言,我们不可以对之进行本体论还原,因为“拥有意识这个概念的关键就在于抓住该现象的第一人称的主观性特征,而如果我们通过第三人称的客观化话语方式来重新界定意识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该要点”。因此,我们只能从因果的角度将意识还原为大脑的神经生理活动。第二,区分消除性还原(eliminativereduction)和非消除性还原。消除性还原区分了表象与实在,意在表明被还原的现象根本不存在。而对于非消除式还原来说,其适用的对象不能是已经实存的东西,例如固体性本来就是物体分子行为产生的,人们不可能把这种实存特征消除。在塞尔看来,意识不能作消除性还原,因为对于意识而言,意识在产生它的本体论意义上是实存的,而且在认识论上也是不容怀疑的,不能作“现象—实在”的区分,意识作为一种表象就是实在。心身问题的重要方面就是心身因果作用的问题,塞尔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建立了意识的因果—层级模型。在他看来,世界是由原子等物理粒子构成的事实,使得许多大系统的特征可以依据小系统的行为从因果关系上得到解释,这种因果解释有两种:一是“从左到右”,即从宏观到宏观或者从微观到微观解释,也就是用宏观现象来解释宏观现象,或者用微观现象来解释微观现象;二是“从下到上”,即从微观到宏观的解释,也就是用微观现象来解释宏观现象。意识与脑的神经过程之间的关系就符合以上的因果解释,即在因果上,具有第一人称本体论的意识可以还原为第三人称基质(神经生物学基础),而不会导致对意识的消除。因为相对于脑神经过程来说,意识是较高层次的特征,属于宏观现象,但是由于其物理实现在脑系统之中,使得脑神经过程是较低层次的特征,属于微观现象。例如,当某人说“举起我的胳膊”的时候,通过这一有意识的决定(行动中的意向)导致他的胳膊被举起(宏观现象)。

继续阅读

药剂学及分支学科课程教学改革

1课程教学改革

1.1厘清学科关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教学质量[4]。在进行药剂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时,一定要厘清药剂学及分支学科的关系,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药剂学专论重在讲授具体的药物制剂制备新剂型、新技术与新方法,体现在“型”(赋剂成型)、“均”(药物成分分散均匀)、“效”(制剂的疗效)三个方面;物理药剂学重在“理”(药物制备基本理论,也用物理化学原理阐述制剂制备理论);而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重在“评”(制剂生物效应的评价)。这样厘清三门学科的关系,优化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1.2改革教学安排,增加实验教学增加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时数,重视实验课开设,特别是物理药剂学实验的开设既不能重复药剂学的实验,又不能重复物理化学的实验,应开设“内容是药剂而实验方法却是物理化学”的实验,并且加入一定的以多成分药物为模型的实验,如“不同制剂黏度比较、多成分的同步溶出”等实验。药剂学专论可结合中西药、新药研究内容,重在教授药剂研究、生产与应用的关键共性问题。

1.3改革教学方法,统一教材与大纲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开放式等相结合的头脑风暴研究生教学法[5],鼓励研究生采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提出问题,不盲从权威,这种求异思维能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产生新奇独特的创造性设想。除头脑风暴法外,还可进行双语教学[6],提高研究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研究生创新论坛、学科竞赛等,或是采取参观、讲座的形式开拓学生视野,打开思路,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研究生。对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物理药剂学两门课程,全国应统一教材与大纲。

1.4建立多维度考核体系,考查学生的创新素质[7]研究生课程考核中引入“四位一体”的多维度考核体系,课程期终成绩由理论课成绩、平时小测验、实验课成绩、软件操作成绩四部分组成,能较完全的体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以体现,是一套科学、标准、完善的考核体系。

1.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分支学科高水平教学[4]为确保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需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如物理药剂学是比较缺少师资力量的课程,对任课教师的学术水平要求较高,需保证专职任课教师,可由药剂学教师兼任,但需进行师资培训学习。同时,可以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的策略。“走出去”,就是选送一些年轻教师去国外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请进来”,就是聘请国内外一些名师为讲座教授、客座教授,把一些好的经验、方法带进来。教师要不断进取和终生学习,不断丰富自己,才能向学生传真道、授新业、解疑惑,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2药剂学学科课程教育改革对药剂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2.1提升药剂研究生的研究水平课题研究是药剂学研究生从事的最好创新工作,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课题研究所获得成果而体现出来的[8]。药剂学研究生进行课题研究所需的主要背景知识为化学、数学、生物学与药学知识,其中物理化学是沟通微观物质基础(结构特征)与宏观现象(状态函数),“静态”(平衡态)与“动态”(动力学)的桥梁;数学知识是物理化学与生物药剂学的重要表达工具,生物学知识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而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又是药物制剂质量优劣的评价方法,药剂学则是药物制剂研制、生产与应用的主体战场,因此对药剂学及两门分支学科的课程教学改革可为药剂学研究生创新素质与思维方法的培养提供所需的主体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继续阅读

现代生物科学发展的新特点

1研究空间更广阔

近年来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研究空间的扩大化,它不仅在宏观方面研究各个生物体内的器官以及组织结构联系;自然界个体与群体、群体之间及其与外在环境间的内在联系;生态系统及其内部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同时由于生物体存在物质层次性,各个生物大分子中又包含着碳、氢、氧等各种各样的原子,甚至原子内又存在电子、质子和中子等物质。因此分子生物学研究应运而生,现代生物科学日趋向微观世界进军,并出现了一门新的电子生物学学科。由此可知,随着生物科学理论与其相关实验的多方面结合,诸多生命物质疑团将在微观分子研究中得到合理解释,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其控制和改造生物的能力也将显著提高。

2多学科相互渗透

生物科学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其与数学、力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多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彼此之间相互渗透,互为一体,这种渗透与反渗透作用便推动了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发展。举例来说,力学、化学以及物理学对生物科学的渗透作用产生的结果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有重大影响作用的边缘学科,例如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物理学,由此开创了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新方向。同时生物科学对力学、化学以及物理学的反渗透作用产生的结果便是新形成类似化学仿生学以及物理仿生学等新兴学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量子力学、信息论以及控制论等新兴学科有了飞速的发展,再其强大的影响力下电子生物学、生物信息论以及生物控制论等边缘学科也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现代生命科学与多领域、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新特点促使人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不断汲取多方面知识扩大视野显得尤为重要,那种只局限于研究自己专业领域的科技人才将逐渐被社会所淘汰,隔行如隔山的状况将不再适应于社会发展。

3实验手段更先进

随着人们探索空间与认识领域的不断深化,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也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实验手段日趋先进与现代化,这是生物科学现代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更是其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与重要标志。换句话说,生命科学只有依赖于实验技术与手段的不断更新才能有飞速的突破与长远的进步,科学实验的技术水平与方法手段决定着生命科学的发展高度。假如现代生命科学缺乏先进的现代化实验仪器,那么其发展进程将受到停滞,甚至一事无成。由此看来,不断汲取新方法,创新新技术,完成生物科学实验手段的现代化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在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应用化学、应用物理学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创新,不仅方便人们从细胞水平上进行生物规律的探究,更有利于推动人们从分子水平上对生命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运动规律研究分析,这不仅是现代自然科学领域对生物的新认识,更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进步。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生命科学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会涌现出更多新特点,使之彼此联系,互为一体,生命科学也将在其中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与丰富,从而引发出更多绚丽多彩的新边缘学科。因此在快速发展的新世纪我们应该全面把握现代生命科学的新特点,了解其发展趋势,刻苦钻研,为生命科学的新发展贡献力量。

继续阅读

初中实验教学现状(6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课堂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探讨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上组织趣味实验,能够让学生们更加喜欢化学教学内容,加强化学知识学习印象,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热爱,帮助提升化学成绩,提升化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趣味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重点研究了如何利用趣味化学实验来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趣味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跟初中其他科目相比,初中化学教学的操作性比较强,更加注重实验教学,为了能够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具备实践能力,提升初中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需要组织更多的趣味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对于化学教学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利用趣味实验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详细观察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帮助学生加强了化学知识印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当中巩固化学知识。

一、趣味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

初中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相比起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世界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相比起高中生来说他们拥有更多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组织进行趣味性教学,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化学学习当中。趣味性教学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化学知识大多数都来自于生活,跟学生们的生活实际事物息息相关,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学生能够通过化学知识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同时也能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化学教学中组织趣味性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实验当中,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化学知识,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适当跟生活现象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二、初中化学课堂趣味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1.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继续阅读

高中生物学习与环保思维的发展

摘要:高中生物课程不仅让我们高中生了解了微观生命体征和构造,更加强了对宏观生态系统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本文主要从环保内容在高中生物中的体现和如何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发展环保思维两个方面进行写作。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环保思维

人类物质生活提升的同时给自然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如今各种地质灾害和极端天气频发,过度的开采导致地震频发,雾霾天气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种种现象都在告诉人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高中生物课程不仅让我们高中生了解了微观生命体征和构造,更加强了对宏观生态系统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学生高中生物可以促进我们环保意识的形成,养成绿色环保的良好生活习惯,可以影响身边人的环保意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有助于推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为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一、高中生物中的环保内容

高中生物一门复杂系统的课程,从微观生物到宏观生态系统。在讲到地球生物圈时提到每个物种对维持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课标中也细致地为我们讲解了生物圈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让我们认识到了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同时提到了碳循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影响。教材中《人与生物圈》这一章,首先对生物圈进行了全方位定义,从中得知花草树木和其他绿色植物在自然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重要意义。而现在人们非常重视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冰川融化、全球变暖、酸雨形成、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和雾霾等严重环境问题均是有生物圈被破坏引起的。由此可见,人类要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维护生物圈平衡。

二、环保思维渗透到学习中

第一,强化理论学习。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强化高中生物理论学习有助于我们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生物观和生态环保意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高中生物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一些环境污染造成的原因,比如通过高中生物《人与生物圈》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造成酸雨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过高,而人类工业化建设中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是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因此为了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人类要进行技术创新,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书中的资料显示河流和湖泊等水资源污染也是日益严重,这主要是人类工业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上述问题都可以从人的环保意识与工业生产技术两个方面解决。高中生物的理论知识可以提高环保意识,也是工业技术革新的必要性的体现,所以加强理论学习有助于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第二,树立环保理念。高中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可以明确人和自然相互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尊重自然。通过目前人类发展的进程表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受遭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些例子随处可见,人类饮用水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造成疾病;山区泥石流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雾霾影响人们的健康;没有考虑到生态平衡就随便引进物种,亚洲鲤破坏了美国的生态平衡,小龙虾已经在亚洲泛滥。这些灾害的发生都是由于人们肆无忌惮的开发自然,任意破坏自然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所引起的。所以高中生不但要加强生物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树立环保理念,提升环保意识。

三、在生活中落实环保思维

继续阅读

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培养

1什么是物理学?

古希腊人把所有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笼统地包含在一门学问里,那就是自然哲学.科学分化为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只是最近几百年的事.在牛顿的时代里,科学和哲学还没有完全分家.牛顿划时代的著作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是一个明证.物理学最直接地关心自然界最基本规律,所以牛顿把当时的物理学叫做自然哲学.17世纪牛顿在伽利略、开普勒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理论,这是现代意义下的物理学的开端.从18世纪到19世纪,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卡诺、焦耳、开尔文、克劳修斯等建立了宏观的热力学理论;克劳修斯、麦克斯韦、玻耳兹曼等建立了说明热现象的气体分子动理论;库仑、奥斯特、安培、法拉第、麦克斯韦等建立了电磁学理论.至此,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大厦巍然耸立.然而,正当大功甫成之际,一系列与经典物理的预言极不相容的实验事实相继出现,人们发现大厦的基础动摇了.

在这些新实验事实的基础上,20世纪初,爱因斯坦独自创立了相对论,先后在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德布罗意、海森伯、薛定愕、玻恩等多人的努力下,创立了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本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从物理学中不断地分化出诸如粒子物理、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激光物理、电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名目繁多的新分支,以及从物理学和其它学科的杂交中生长出来的,诸如天体物理、地球物理、化学物理、生物物理等众多交又学科.什么是物理学?试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说:物理学是探讨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尽管这个相当广泛的定义仍难以刻画出当代物理学极其丰富的内涵,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一与其它科学相比,物理学更着重于物质世界普遍而基本的规律的追求.物理学和天文学由来已久的血缘关系,是有目共睹的.当今物理学的研究领域里有两个尖端,一个是高能或粒子物理,另一个是天体物理.前者在最小的尺度上探索物质更深层次的结构,后者在最大的尺度上追寻宇宙的演化和起源.可是近几十年的进展表明,这两个极端竟奇妙地衔接在一起,成为一对密不可分的姊妹学科.物理学和化学从来就是并肩前进的.

如果说物理化学还是它们在较为唯象的层次上的结合,则量子化学已深人到化学现象的微观机理.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关系怎么样?对于如何解释生命现象的问题,历史卜有吁两种极端相反的看法:一是“生机沦”,认为生命现象是由某种“活力”主宰着,水远不能在物理和化学的基础上得到解释;另一是“还原论认为一切生命现象都可归结(或者说,还原)为物理和化学过程.1824年沃勒成功地在实验室内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之后,生机论动摇了.但是、能否用物理学和化学的原理与定律解释生命呢?回答这个问题为时尚早.不过,生命科学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积累了大量知识,确立了许多定律,说把生物学“还原”为物理学和化学,是没有意义的.可是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普遍而基本的规律,这些规律对有机界和无机界同样适用.物理学构成所有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生物学在内.物理学和生物学相互渗透,前途是不可估量的.近四、五十年在两学科的交叉点上产生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如D、、双螺旋结构的确定、耗散结构理论的建立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现在人们常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话有一定道理.不过,生命科学的长足发展,必定是在与物理学科更加密切的结合中达到的.

2物理学与技术

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联在一起,统称“科技”,实际上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这些事实和关系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作比较准确的规划.历史上,物理学和技术的关系有两种模式.回顾以解决动力机械为主导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热机的发明和使用提供了第一种模式.17世纪末叶发明了巴本锅和蒸汽泵;18世纪末技术工人瓦特给蒸汽机增添了冷凝器、发明了活塞阀、飞轮、离心节速器等,完善了蒸汽机,使之真正成为动力.其后,蒸汽机被应用于纺织、轮船、火车;那时的热机效率只有5一8%.1824年工程师卡诺提出他的著名定理,为提高热机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到20世纪蒸汽机效率达到15%,内燃机效率达到40%,燃气涡轮机效率达到50%.19世纪中叶科学家迈耶、亥姆霍兹、焦耳确立了能量守恒定律,物理学家开尔文、克劳修斯建立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这种模式是技术向物理提出了问题,促使物理发展了理论,反过来提高了技术,即技术~物理~技术.电气化的进程提供了第二朽模式.从1785年建立库仑定律,中间经过伏打、奥斯特、安培等人的努力,直到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基本上是物理上的探索,没有应用的研究.此后半个多世纪,各种交、直流发电机、电动机和电报机的研究应运而生,蓬勃地发展起来.有了1862年麦克斯韦电磁理沦的建立和1888年赫兹的电磁波实验,才导致了马可尼和波波夫无线电的发明.当然,电气化反过来大大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这种模式是物理~技术~物理.本世纪以来,在物理和技术的关系中,上述两种模式并存,相互交叉.但几乎所有重大的新技术领域(如电子学、原子能、激光和信息技术)的创立,事前都在物理学中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在理论和实验上积累了大量知识,才突然迸发出来的.没有1909年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就不可能有40年代以后核能的利用;只有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受激发射理论,才可能有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的诞生.当今对科学、技术,乃至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冲击的高技术,莫过于电子计算机,由之而引发的信息革命被誉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整个信息技术的发生、发展,其硬件部分都是以物理学的成果为基础的.大学都知道,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巴丁、布拉顿和肖克莱发明了晶体管,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开始,1962年发明了集成电路.70年代后期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殊不知,在此之前至少还有20年的“史前期”,在物理学中为孕育它的诞生作了大量的理沦和实验_L的准备:1925一1926年建立了量子力学;1926年建立了费米一狄拉克统计法,得知固体中电子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1927年建立了布洛赫波的理论,得知在理想晶格中电子不发生散射;1928年索末菲提出能带的猜想;1929年派尔斯提出禁带、空穴的概念,解释了正霍耳系数的存在;同年贝特提出了费米面的概念,直至1957年才由皮帕得测量了第一个费米面,尔后剑桥学派编制了费米面一览表.总之,当前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按物理一,技术,物理的模式进行的.

继续阅读

浅析理工类专业医学化学课程内容的改革

一、医学化学课程在泰山医学院的现状

学校现在已发展为多学科的医学院校,虽然医学化学是普通基础课,但医学和理工等专业差别大、跨度大,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也不同,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目前,我校在医学和理工类等专业都采用医学化学同一本教材,在应用物理学、医学影像学、生物工程等专业开设了医学化学课程,学时在30~80学时不等,占3~4学分,理论和实验课的比例约为3∶1,课程基本都在大学一年级进行。从历年学生学习的情况看,生物类专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对待学习,但不知怎样去学;非生物类专业部分学生认为医学化学对自己的专业没什么用处;更有一些学生仅仅是应付学习,能通过考试拿到学分就行。近年来,随高校规模和新上专业的增加,怎样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怎样让学生成材,也是各专业教师应有的责任和使命。笔者近年来在理工类专业的医学化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二、医学化学课程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各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需要,新的分支学科正不断涌现,化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扩充。如何在医学化学教学中,做到从化学学科内在知识结构的要求出发,将化学学科系统而又不失重点地传授给理工类专业的学生,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首要问题。在几代化学教育家和广大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各综合性大学目前的化学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将化学学科以理论化学(结构化学与物理化学)、化合物的合成制备与性质(无机与有机化学)及化合物的测量与表征(分析化学)为主要线索来介绍化学知识是符合目前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的。因此,大学医学化学的教学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也就是以化学原理、制备与性质、测量与表征为医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

三、医学化学的教学如何适应理工类等相关专业

医学化学在我校授课的专业主要有应用物理学、医学影像学、生物工程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医学化学教学与一般大学理工科的化学教学,无论内容和难度及要求都是不同的。如何做到既能系统地将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介绍给学生,又能考虑到各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特殊要求,这应是大学医学化学教学的基本思路。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不同,教学内容应因专业不同而在难度和重点方面有所不同。如结构化学、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是物理化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框架。过去在原先医学化学的教学中,一直都属于略讲或不讲的部分。也正是由于这种状态,使上述专业的学生对化学不感兴趣,实际上起了削弱化学学科重要性的作用。

1.应用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方向)学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对于该专业的医学化学理论教学内容,应遵循理论够用,应用为主的原则。在参照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在《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一章增加了化学传感器的内容,这在医学诊断和环境检测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在《滴定分析法》一章中,增加部分仪器分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涉及仪器的正常使用维护,是物理学的主要应用,对保证仪器灵敏度、准确度、选择性等指标非常重要,例如电化学分析与光谱分析中如何降低信噪比等等。《有机化学的对映异构》一章涉及物理学光学的应用,要重点讲解,其它内容一般了解即可。以下是本专业修订后的医学化学理论授课内容

2.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是以培养面向医学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理、工、医多学科结合的专业人才为目标,除了按医学化学的教学要求教学外,还涉及较多的物理学的理论知识,实际应用中又要使用各种现代先进诊断仪器。因此在教学中,第一要突出物理化学中动力学的内容。因影像专业要接触放射性同位素,要熟悉其物理化学变化规律。第二,无机化学教学内容中要突出配合物的内容,因涉及肿瘤病人的化疗使用的配合物类药物,如顺铂和卡铂类化疗药物。第三,影像诊断经常使用的造影剂大多是有机化合物,所以有机化学的内容重点应讲基本有机物的性质,主要是药物性和毒性方面的知识。第四,要增加分析化学的仪器分析内容。因为医学影像专业是以诊断为主的专业,常用磁共振、CT等大型先进仪器,因此学生应对现代分析手段有所了解﹑熟悉,才能更好地掌握仪器的正常使用和维护。以下是本专业修订后的医学化学理论授课内容,

继续阅读

生物自然主义论文

一、塞尔独特的意向性自然主义视角

塞尔详细区分了意向性的类型,其目的在于说明,解决意向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探讨内在的意向性。当代许多心灵哲学家都将派生的意向性和隐喻的意向性当作意向性的范式来对待,想要从它们出发,解释内在的意向性。②塞尔反对将派生的意向性甚或隐喻的意向性当作意向性研究的范式,他认为,只有心灵内部固有的意向性才是意向性的基础。如果将派生的意向性或者隐喻的意向性当作范式进行研究,就有可能将不属于意向性本质特征的东西纳入意向性的范畴,从而导致意向性失去它在自然界中的独特性。因此,只有从内在的意向性出发,才可能对意向性作出正确的解释。塞尔认为,一个意向状态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处于与其他意向状态的联系中,即意向状态必须是存在于网络之中的。有人认为,可以通过列举出这些相互联系的意向状态来穷尽这个网络,即从最初的信念(或愿望)出发,推断这个信念(或愿望)要想得到满足,哪些意向状态是必须得到满足的。如果这样操作的话,我们将会面临一个非常庞大的网络。而且在网络中,有的意向状态,如当下没有意识到的信念(或愿望),它们以无意识的方式存在,我们尚且很难弄清楚它们究竟是什么,就更无法知道它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联结在一起的了。并且所谓最初的意向状态只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的意向状态而言的,而这个特定的意向状态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即使我们穷尽了某个意向状态的网络,也始终没能找到整个意向性运行的网络。所以,试图理清意向状态的网络是不可能的。既然网络是不可穷尽的,那么必须放弃在意向性的网络之中寻找意向性的基础。使意向状态能够形成的东西,还包括范围更为广阔的经验、技能、文化等,即“一套使我能够应付这个世界的能力和预设的前提”,也就是“背景”。背景是意向网络的依托,它“不是在意向性的边缘,而是渗透在意向状态的整个网络中”。然而背景是非表征的,它并不是某个意图的组成部分,也不是与该意图相互关联的其他意向状态的组成部分,然而它却是产生意向状态的基础。意向现象“只在一系列本身不是意向的背景能力中起作用”。

背景的存在是在我们的思维和实践中显现出来的,不可能得到脱离它们的证明。因为任何详细的关于背景的论证都会需要更进一步的背景作为要解释的背景的基础,而这样会导致一个无穷的倒退。网络和背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所定义的系统,对于生活于语言共同体中的人们来讲是共享的。正是因为有共同的生活和实践所造成的共享的网络和背景的存在,才使我们彼此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塞尔意向性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网络和背景在其中的基础地位。因为按照塞尔的观点,只有在特定的网络和背景下,意向状态才能得以形成和确定。例如,在涉及知觉的意向性中,视觉经验的形成需要网络和背景作为基础,在这里,最为重要的是语言技能。我们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形成相应的语言的,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在受到相同的物理刺激时,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视觉经验。另外,意向状态的内容是由满足条件决定的,而满足条件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的网络和背景而言的。满足条件会随着网络和背景的不同而变化,如果我处于一种变化了的或者非正常的条件下,相应的满足条件就会发生变化。以塞尔的立场看,意向现象只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而关于意向性是否存在以及如何存在的问题之所以成为一直困扰心灵哲学的难题,是因为传统的意向性理论使用了一套继承自笛卡尔的二元论词汇表。虽然实体二元论的主张由于与科学和常识相违背,至今已经很少有哲学家是真正从这个立场出发的,但是二元论的词汇表却被错误地保留了下来。按照这个词汇表,心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有着完全不同的属性,物理的东西不可能达到心理层面,而属于心理范畴的意向性也不可能融贯地存在于物理世界之中。塞尔反对传统的心物二分法,他认为在实在世界中,心理和物理并不是两个完全对立的本体论范畴,世界是由物理的事物组成的,而在物理事物中有一类就是心理事物。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物理的世界和一个心理的世界之中,我们处于一个完整的世界之中。这个世界就是物理世界,而物理世界中包含了心理事物。传统的意向性自然化理论力图完全用自然科学的术语来解释意向性,而这种做法在塞尔看来,必定是要失败的。不仅如此,塞尔还认为将意向性自然化的迫切需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因为它是建立在错误的心物二分法之上的。我们注意到,没有人感到消化这类生物现象必须用中立的词汇表来描述,不需要说消化实质上是某种发生在身体内部的状态和过程。然而持传统自然主义立场的哲学家却坚持认为,意向现象是大脑内部进行的某种其他东西,因此需要将其还原,探讨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塞尔认为,必须抛弃这种错误的心物二分法,意向现象具有的意向特征与胃具有的消化特征,其实是一样的意思。意向现象和普通的生物学现象在本体论上并没有差异,无需把力气花在寻找新的纯科学的术语来消除意向现象上。我们需要的只是认识到意向性是在自然之中的普通的生物现象,像接受胃的消化现象一样接受意向现象。意向性虽为一种内在的、主观的状态,但是它实质上是物理的,是物理属性的一个特殊的子类。塞尔就从这个角度出发,认为意向性是能够融贯地存在于物理世界之中的。他的理论试图表明,“人和其他动物的内在的意向性何以能够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从而将意向性自然化。”

综上所述,意向性根源于人的一系列心理能力,而这种心理能力是在漫长的生命进化史中形成的。塞尔因此把意向性看作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普通的生命现象,认为意向现象是实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特殊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学现象,而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意向现象与其他生物现象一样,是某些生物机体的真实内在特征,也就是说它们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胆汁分泌一样是某些生物机体的真实内在特征。”塞尔试图以此把意向现象与其他普通的物理对象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统一起来。既然塞尔将意向性定位为心灵的一种生物学能力,那么意向性这个问题就被从抽象的本体论层面拉回到其本应所处的生物学层面了,而一旦这样做了,意向性的神秘感也就消除了。塞尔对意向性的解释从最原始的形式(如“口渴”)开始,因为在塞尔看来,意向性是心灵的一种生物学能力,所以对意向性的考察就从最简单的生物学能力开始。感到口渴,其实就是具有一种想喝东西的欲望,也就是说,口渴本身是一种意向状态。而“当血管紧张肽2抵达了下丘脑的内部并激发了那些最终导致口渴感受发生的神经元的活动的时候”,这种意向性的感受就产生了。所以说,意向性与这类事件同样属于普通的生物学现象,从这个层面上看,意向性根本不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当然,意向性的其他形式,如知觉、行动等,要比这些现象复杂得多。但是不管其形式如何复杂,它们都是由大脑的神经生理过程所引起并在大脑的系统中实现出来的普通生物现象。塞尔对意向现象所作的解释是生物自然主义的。生物自然主义是塞尔心灵哲学的基本立场,在意向性问题上体现为,意向性是属于物理世界的,但是它又有着不同于物理属性的特征,不可还原为物理属性,在这个不可还原的意义上,它又是独特的。塞尔认为,意向现象是大脑的特征,是由大脑的较低层次的神经生理过程引起的,同时又是在大脑的系统中得到实现的。也就是说,意向性是一种在较高层次才呈现出来的特征。

二、塞尔独特的自然主义视角带来的优势和困境

塞尔是一位充满创新精神的哲学家,他以独特的视角解释意向性问题,坚决反对传统的意向性自然化理论,反对它们试图以科学的术语解释意向性的做法。他对以往的意向性理论大多作了批判,对它们的否定多于肯定,批判多于继承。塞尔独特的理论视角使其理论与传统理论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作为在主流自然主义理论之外的有益探索,在当代意向性自然化理论研究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意向性自然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进路。但是他的理论自身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想要获得更大的解释力,尚需进一步的完善。与主流的因果论和目的论相比,塞尔的理论对意向性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当代比较主流的意向性自然化方案是因果论的、目的论的方案,是一种自然科学式的自然主义的主张。塞尔超越了传统理论对自然化的狭隘理解,认为自然主义未必只能采取自然科学式的这一副面孔,意向性本来就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然属性,而将本属于自然的东西置于它本应所处的自然的层面,也是自然化的一种形式。因果论是解决意向性自然化问题的主流思路之一。因果论者认为,意向性所具有的指向性来源于它与被指向的事物所处的某种因果关系,力图“将心对世界的表征关系解释为或自然化为世界与心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论的代表人物德雷斯基(Dretske)用包含意向性的最小单位———信息来解释意向性,福多(Fodor)则把意向性归为思维语言的特征。他们都试图用更普遍、更简单、非意向的符号解释意向性,取消意向性在自然中的存在。塞尔反对完全依照因果关系来分析意向性,他认为,不可能把意向概念分析为非意向的更为简单的概念。“因为意向性可以说是心灵的最基本性质,而不是通过结合更简单的元素构造出来的一种逻辑上的复杂特征。”意向性的术语在对特定问题的解释中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为了对人的行为作出解释,就必然会涉及人原有的信念和愿望、人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行动中偶然因素所起到的刺激作用,而这些不可能完全用自然化的方法表达。如果完全用自然科学的术语来解释意向性,即试图以中立的词汇来解释意向现象,会导致遗失意向状态的本质特征。目的论是解决意向性自然化问题的又一经典思路。目的论①致力于以生物进化的目的为基础,结合生物进化的历史事实,依据自然选择的重要作用,着重考察心灵与环境的互动,通过这种方式将意向性自然化。目的论的代表人物密立根(Millikan)“强调规范性,强调将目的、功能之类的生物学范畴作为她的自然化战略的基础”,致力于以“专有功能”②为核心解释意向性;而博格丹(Bogdan)则进一步认为,生物进化的层次为意向性提供了一种终极意义上的解释,③在意向性的运行机制中更强调文化和社会的选择。

目的论试图通过生物进化来解释意向现象,这个总体思路是正确的。但是进化本身没有预设的目的性,大量的生物进化的历史显示,进化的方向不是确定的,自然选择完全是随机的。有的生物(如大熊猫)在长达几百万年的时间里,身体结构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出现了进化的停滞,而有的生物(如恐龙等)甚至走向物种灭绝。这充分说明,进化并不一定都是前进的,自然选择也不一定都是符合目的的,因为没有一个物种会以停滞和灭绝为自身发展的目的,这并不符合目的论所默认的生物的求生本性。在这个意义上讲,以本来不具有规范性的进化来解释具有规范性的意向性概念,必然是站不住脚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所呈现的目的并不是生物本身所具有的目的,而是人类所在的特定的立场所赋予的目的。也就是说,所谓的目的并不是在自然之中本来就有的,而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既然生物进化并没有确定的目的,目的完全是经由观察者的视角所呈现的,目的就不是纯自然科学的东西,从而以生物进化的目的为出发点进行的意向性自然化的尝试必然会归于失败。而塞尔所主张的生物自然主义承认意向性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认为意向性是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与在进化中形成的普通的生命现象一样,并没有特殊的本体论地位,为意向性在自然界中找到了正确的位置。塞尔的理论比起主流的因果论和目的论对意向性问题的解决方案而言,用的术语是比较简洁和较少歧义的。因果论和目的论用了许多看似简单、实则含混的术语,而他们也将大量工作花费在解释他们所创造的术语上。因果论的“信息”、目的论的“专有功能”等都是非常有争议的概念。以因果论为例,“信息”是一种比较含混的概念,既可以涉及独立于观察者的心灵的信息,也可以涉及相对于观察者的非心灵的信息,而相对于观察者的非心灵的信息不可以用来说明意向性的实质。因果论本来想用一个较为简单的概念来解释意向性,反而在无形中扩大了意向性的范围。这样一来,只要一系统携带了关于一个对象的信息,这个系统就可以被看作是有意向性的。于是,似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就都具有了意向性,它们之间的差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不是质的差别。因果论的这样一种做法把意向性放在了自然中较低的位置,取消了意向性作为人类特有的生命现象的特殊性。因果论和目的论其实都主张用因果关系的话语来描述和刻画意向性。不同的是,因果论者看重导致当下意向状态的环境和行为能动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而目的论引入了远端的(或称“终极的”)因果关系,并认为远端的因果关系比当下的因果关系在意向状态的形成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它们都试图将意向性化归为某种形式的因果关系,以此来消除意向性的神秘性。但是因果关系是一种自然界中的普遍关系,是比意向性更为基础和简单的关系。

这就涉及了主流的意向性自然化理论所涉及的根本问题。它们都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术语来解释意向性,而自然科学是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序列的,意向性是一种高层次的属性,他们要做的就是把意向性退到比它本身更为基本、更为简单的低层次领域上去。而这当然会扩大其范围,把许多原来不属于意向性范畴的东西纳入其中,就会犯因果论和目的论那样的错误。我们知道,在事物发展的不同层次,起作用的规则也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层次的解释之间无法相互取代。尽管“高层次的过程包含低层次的过程,高层次的过程却有着不同于低层次过程的特征。”所以说,高层次的属性无法由低层次的属性而得到彻底的解释。而因果关系是一种包含了所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的低层次的自然关系,所以,用因果关系这种低层次的关系来解释意向性这样的高层次属性,必然要遗失意向性的一些高层次特征。塞尔对意向性的考察不是将它退回到其上一层,而是就在意向性所在的生物层次进行考察,就不会出现将意向性的范围扩大这个问题,能够更好地、更准确地解释意向性。在塞尔给出的理解意向性的概念框架中,可以看出他对意向性的任何解释都是在意向性的范畴之内进行的,使用的都是意向术语,如“适应指向”“满足条件”之类的概念都可以以独立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个概念框架中,塞尔格外重视“网络”“背景”,意向状态是在特定的网络和背景之下才得到确定的。如果如还原论者所要求的那样,将意向状态完全还原为物理过程,就要使意向状态脱离它所处的网络和背景,而脱离了网络和背景的意向状态也将失去其确定性,遗失其意向特征。因此,意向性不可能得到还原主义者所主张的那种还原。由此可见,塞尔根据这个概念框架对意向性所作的解释并不是要把意向现象化归为某种非意向的东西,而是要在意向术语的相互联结之中对意向性作出自然化的解释。尽管塞尔的理论有诸多贡献,但是任何理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而且,由于他对主流的理论立场的反叛,他的理论实际上招致了更多的批评,这些批评是从多个层面进行的。塞尔关于意向性问题的主要代表作《意向性———论心灵哲学》具有非常严格和清晰的逻辑。塞尔的理论具有高度的原创性,他在对于意向性问题的论述中,很少引用其他哲学家的观点,因为他对其他体系的心灵哲学的主张并不满意。这使他在探讨意向性问题时,不必一一分析意向性概念的由来和演进,他的理论因此免于在传统理论的细节中挣扎,但这种做法也同样存在弊端。诚如胡克(Hookway)所言,塞尔的自然化的意向性理论虽然具有独创性,但是缺乏对哲学史的深刻研究,导致“他的一些观点不具有他所认为的那种原创性”,他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在哲学史上已经有其渊源。哲学家们对塞尔所作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他的论证方式上,这确实是塞尔的哲学面临的一个深刻的问题。塞尔尊重科学和常识,这本是塞尔哲学的长处,但是他对于理论中的某些概念只是用常识进行说明,论证的意义就比较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就是,他对于自己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背景”没有作出充分的论证。塞尔在《意向性———论心灵哲学》中,通过字面意义、隐喻和身体技能三个方面,解释了作为非表征能力的背景的存在。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