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青少年教育范文

青少年教育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青少年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青少年教育

青少年教育范文第1篇

一、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及成因

1靖少年犯罪的现状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用“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九个词来概括。从数量上看,全国约2.5亿学生,其中违法犯罪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总数的万分之六。大城市更高,达到万分之二十点六。其中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达70%左右;从危害性看,由于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单纯,易于冲动,不计后果其犯罪危害极大。从蔓延性看,青少年犯罪模仿性强,其犯罪行为手段相互传播,结帮成伙,同一类案例在某一地区迅速蔓延开来,重复发生。团伙犯罪愈演愈烈,像文成前几年也有结帮搞派团伙作案的,如“青龙帮”等。

2.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有:①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初,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4_15岁。②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目前,违法犯罪青少年多数是辍学生、失学生,以及一些盲目外出务工的青年农民等。他们大多闲散在社会,无所事事,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③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约占青少年作案人数的18—22%。④犯罪的类型复杂,他们或敲诈勒索,或盗窃抢劫,或聚众斗殴,或残害亲人,或吸毒,有的甚至是计算机犯罪。

3.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等客观的原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因素;从主观上看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思想认识上渐趋成熟,敏感好奇,富于想象,喜欢模仿,但辨别能力差,以致在追求新奇刺激面前.极易受不良影响而导致违法犯罪;从客观方面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家庭教育的失误,学校教育的偏差和社会上各种不良或腐败风气的影响等,都会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加强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

面对当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抓青少年法制教育,更好地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广泛开展以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法制宣传教育是贯彻同志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思想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和手段,也是贯穿始终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我们开展了以“二法一例”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活动:一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在学校、在社区、在农村广泛开展“两法一制”宣传El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营造氛围;二是充分争取社会支持,依靠宣传、司法、教育、新闻等各职能部门,设计有效活动载体、用事实来说话、用活动来宣传、实现全方位宣传教育效果;三是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通过开辟法律专栏,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座谈会、法律宣传咨询、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全社会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意识。

2.不断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队伍和基地的建设

一支相对稳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者队伍和一个相对稳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将是青少年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中聘请法制副校长的通知》,把在公安、法院、司法局工作的有一定法制教育经验、思想品德优秀的中层干部中的业务骨干聘请为法制副校长,并在学生中开展法制知识竞赛和与法律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有责任配合学校、家庭发现和帮教有问题的学生,治理周边环境,维护学校教职工员和中小学生合法权益等。二是建立了一批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使青少年法制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避免了轰轰烈烈走过场、热热闹闹拉形式的错误现象,从而保障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顺利进行。

3.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组织开展了大型的法律咨询宣传活动,以营造青少年维权氛围。通过活动推动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深化。公安局联同工商文化部门集中时间对校园周边环境和文化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进行了专项整治,为学生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环境等。

4.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

各级党委、政府要尽最大努力,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为在校中小学生提供课外学习、娱乐的场所,并组织开展多形式的扶贫助学活动,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和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一切基层组织要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利用寒暑假和其他节假日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体活动,真正使中小学生“离校不离教”。同时,加强联系,明确责任,切实落实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在校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和有劣迹的社会人员的帮教、监管工作。

青少年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加拿大;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中小学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公民财经素养对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有着重要影响,已经逐渐成为各国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而我国财经素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零花钱越来越多,挥霍浪费现象日益普遍,更加凸显出中小学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继英美等国中小学财经素养教育取得显著成绩之后,加拿大也积极致力于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2015年,加拿大7个省首次参加了PISA财经素养测试[1],测试结果表明,加拿大学生财经素养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了较高水平①。本文借鉴加拿大中小学财经素养教育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正在开展的财经素养教育实践带来一定启发。

一、实施背景及目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加拿大政府日益重视财经素养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大范围调查与公众咨询的基础上,对经济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于2001年创建了国家金融消费者署(FinancialConsumerAgencyofCanada,FCAC),以培养具有财经知识与决策能力的消费者。至今,FCAC已经举办了五次全国财经素养会议。其中,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日益受到重视,并从对全体消费者进行财经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分化出来,其实施背景与教育目标具有独特意义。

(一)实施背景加拿大实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一个背景是该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现状堪忧。一方面,青少年面临的金融环境日趋复杂:青少年普遍拥有比以往更多的零花钱,且初次接触金钱的年龄越来越小,可供选择的财经产品越来越多,如果没有正确的财经知识和技能,这些财经产品可能会给青少年引来难以偿还的债务;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日益“无现金”的社会,使用信用卡、借记卡进行在线交易等财务活动越来越常见,需要进行的财务决策日益复杂,在财务决策上所承担的风险也在增大;同时,很多人在高中毕业时就面临是否申请高等教育贷款等重要财务决策[2]。另一方面,青少年所具备的财经知识与技能有限,难以应对日常的财经需要,更难以适应当前复杂的金融环境。2009年,投资者教育基金委托加拿大调研机构“青年图解”(Youthography)进行的调查发现,5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财经知识水平较低,认为学校应该向他们提供更多有关金钱管理与个人财务的信息;只有28%的学生认为他们了解金钱,且能够进行明智的消费决策;仅有38%的学生认为他们已经为毕业后管理自身钱财做好了准备。加拿大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实施是在人们普遍意识到财经素养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行的。2011年,在FCAC举办的第三次全国会议上,财经素养工作组提出将财经素养教育纳入全国的学校课程体系,并认为这是从国家层面提升加拿大年轻一代财经素养的最有效方式[3]。2010年,安大略省财经素养工作组对该省进行的大规模调研发现,包括学生、教师、家长、商业机构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都认为财经素养是一项基本的终身技能,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有助于学生在当前乃至一生中做出合理的财务决策,并都支持增加该省课程中的财经素养内容,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确保每个学生获得连续的、与年龄相符的财经知识和技能。此外,将财经素养教育纳入现有的必修课程,也将有助于学生发展与财务决策相关的批判性思维。因此,基于国内青少年财经素养落后于财经需求的现状,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呼吁,加拿大教育和财政部门日益重视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

(二)目标加拿大实行教育分权制,国家层面没有明确、统一的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目标。因此,笔者以安大略省为例分析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目标。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使学生获得特定的财经知识,比如有关储蓄、消费、借款、投资等领域的知识,并培养学生将财经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比如与财务问题有关的问题解决能力、探究能力、决策能力等;第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财经观念与理解力,比如有关财务问题的批判性思维等,其中包括三个层次的理解力,一是提高学生对与自身相关的复杂财经问题的理解能力,二是提高学生对全球经济形势对当地以及全球影响的理解能力,三是提高学生对自身所做财经决策将会带来的社会与环境影响及其伦理内涵的理解能力。[4]

二、实施举措

为了推动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实施,加拿大政府、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以及社会组织机构都积极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从课程改革、师资培训、项目发起等方面多措并举,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加拿大财经素养教育实践路径。

(一)财经素养教育与正式课程的融合学校是开展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场所,将财经素养教育融入正规的学校课程,是培养青少年财经素养的最有效、最公平的方式。以安大略省为例,2016年,该省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将财经素养相关知识与技能融入四年级至十二年级的所有科目。在小学阶段,财经素养融入各科课程。其中,与财经素养联系最紧密的是数学课与语言课中的媒介素养部分。在数学课上,学生在学习数字、数量、方程式、比例关系、问题解决技巧等知识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财务有关的数学问题,如计算各类生活花销等,以形成初步的财经素养;在语言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对语言课中的媒介文本进行探索,培养学生作为公民和消费者所需具备的基本批判性思维与分析技巧;在社会研究和科学技术课上,学生会学习财务决策是如何影响家庭与社会福祉的;在其他科目中,各科教师则会在课程导入部分通过举例子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在所有科目的教学中,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探究与沟通技巧的培养,都有助于对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5]在中学阶段,则推出了财经素养专题课程与实习课程。相比小学阶段,中学阶段的财经素养教育在课程内容上更加专业化,在课程形式上更加多元化,且更重视学生财经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财经素养相关的概念和技能通常会融入商业学习、加拿大与全球研究、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数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课程。在上述课程以及其他一些课程中,或以一个或多个专题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或将对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贯穿一门课程的始终。例如,十年级的职业规划课程便融入了财经素养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中学毕业后即将面临的实际财务问题相结合。此外,一些学校的实习项目为中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财经素养知识运用到真实的就业环境中。[6]

(二)提供多种形式的师资支持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对财经素养教育的认识与理解程度,对于青少年正确财经观念的形成、财经知识与技能的运用、相关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进行师资培训并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至关重要。加拿大主要通过开展教师培训与开发相关教学资源的方式为教师提供有力支持。在卑诗省,通过教师面对面的研讨会、网上讨论会、为教师学院的师范生做报告等方式进行师资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7]。在安大略省,一些特定科目的教师,比如商学、生涯规划、经济学、家庭研究、数学等科目的任课教师已经掌握了财经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熟悉特定主题的课程资源,他们积极承担起培训其他教师的工作。此外,安大略省还对实习教师进行培训,主要通过举办研讨会或开设相关课程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大量的课堂教学范例。[8]加拿大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FCAC建立的国家财经素养数据库是提供财经素养资源与工具的一站式服务网站,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大量有关财经素养教育的教学资源与教学工具。曼尼托巴省教育厅为教师们开发了“学习地图”(learningmap)工具,“学习地图”形成了各个年级财经知识和技能的连续统一体,即通过该“学习地图”,每一年级的任课教师都能清楚地把握学生在前一学年所学到的以及下一学年将要学习的财经内容,这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教授课程,也为各年级教师之间教学的一致性与连续性提供了保障。安大略省教育厅则在其所开设的教育资源网站“EduGAINS”上开辟了财经素养专栏“FinancialLiteracyGains”,网站提供了丰富的财经素养教学资源,大多紧贴课程内容,具体且有针对性,受到教师们的广泛欢迎。[9]

(三)发起财经素养教育项目加拿大有些省尚未将财经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如阿尔伯塔省。但是早在2009年,阿尔伯塔省便发起了一些财经素养教育项目,为全省的中小学生提供了学习财经知识、运用财经技能的机会。当下,加拿大已经形成一种形势,即遍布全国的各类组织机构正在开发和提供越来越多的财经素养教育项目。[10]虽然阿尔伯塔省尚未有正规的学校财经素养教育,但是其日益认识到将财经素养教育纳入正规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阿尔伯塔财政调查委员会(CheckouttheAlbertaTreasuryBoard,ATB)推出了“青少年阿尔伯塔”项目,这是一个服务于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群体的校内财经素养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财务管理技巧。通过该项目,小学生可以学习到基本的银行业务、编制预算以及金钱管理技能。ATB各地分支机构中负责“青少年阿尔伯塔”项目的成员与当地小学合作,与学生一起创办“银行”,学生在“银行”的不同岗位上工作,还可以为其同学开设“账户”,并接受同学们的存款。通过该项目,学生不仅认识到储蓄的重要性,而且获得了多种技能,比如公开演讲、服务客户、求职面试、市场营销、公关等。自2009年以来,阿尔伯塔省已经有将近100所学校实施了“青少年阿尔伯塔”项目,超过1800名学生参加了该项目。[11]此外,“金钱导师学习中心”是总部位于阿尔伯塔省的非营利信用咨询机构,它不仅为青少年提供免费财经素养课程,还为因各种原因缺乏财经素养的所有年龄段人群提供相应项目[12]。一方面,该中心为成人提供了大量免费的财经素养在线课程,以帮助他们获得基本的财务知识,教他们如何制定支出计划、进行债务处理、增加储蓄、建立更高信用等级等;另一方面,中心也将财经素养延伸到了课程学习之外,同时在7个有中心分支机构的城市举办公共研讨会,促进财经素养相关资源与信息在全省范围内的共享。中心还为阿尔伯塔省公民提供财经素养在线工具,旨在帮助其实现日常资金管理的系统化[13]。该中心的意义在于扩大了财经素养教育的覆盖面,使更多的非在校生有机会获得财经知识与信息。

三、推进体系加拿大财经素养教育的实施

由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监管机构协同合作、共同完成,不仅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效的教育举措,而且有较为科学完善的推进体系。加拿大主要通过发起倡议与活动、资金支持、技术援助等方式保障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顺利开展。

(一)倡议与活动倡议与活动主要由加拿大政府部门发起。FCAC调查发现,很多加拿大成年人缺乏做出合理消费决策的基本财经素养,这引起了政府对提升国民财经素养的重视。2008年,FCAC举办的第二次全国财经素养会议上,发起了制定财经素养国家战略的倡议;2011年,加拿大财经素养工作组呼吁将财经素养纳入全国的学校课程;2012年,加拿大政府规定每年的11月为财经素养月,并在该月发起多种活动和倡议,致力于提高加拿大人对财经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并邀请公众加入相关社交媒体的讨论;2014年,第四次全国财经素养会议召开,发起了加强个体、组织、社区、私立机构、政府机构之间合作的倡议,同年,加拿大了《财经素养国家战略:全民加入》,这表明加拿大开始从国家层面对财经素养教育进行统一规划[14]。这些倡议与活动不仅为加拿大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提供了政策引导与理论依据,也为其财经素养教育实践指明了方向。

(二)资金支持资金主要由政府和民间金融机构共同承担。2007年,加拿大政府为FCAC分配了专门资金,用于开发青少年财经素养项目;2008年,加拿大政府继续为FCAC提供资金支持,资金使用范围扩展到成人财经素养项目的开发与运作;近期,加拿大各大银行对加拿大政府承诺,将建立一个1000万美元的为期5年的财经素养合作基金(FinancialLiteracyPartnershipFund),为那些致力于提高加拿大人财经能力且符合条件的公益组织提供资金援助。[15]

(三)技术援助技术援助主要来自联邦和省两个层面。联邦政府为财经素养教育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与网络资源,以FCAC建立的国家财经素养数据库为典型代表,该数据库为教师、学生、家长等提供了丰富的财经素养工具与资源。各省提供的技术援助主要包括省政府提供的财经素养教育网络资源,以及各省地方性团体为特定群体(通常指处于不利社会地位或低收入群体)制定的财经服务,包括为其提供财务咨询、财经培训、青少年财经实践信息与资源等。

四、评价体系科学、及时的评估

对于教育过程的改进与完善至关重要,只有对财经素养教育进行合理评估,才能得知当下的财经素养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是否适用,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并为进一步改进教育现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加拿大财经素养教育评价体系主要由学校评估、国家评估以及PISA中的财经素养测试三个层级的评价构成。

(一)学校评估学校评估旨在对财经素养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测评,主要由教师负责实施,采用试卷测试、正式与非正式观察、项目评估、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教师必须测评并报告学生财经素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效果。此外,加拿大也在进行深入研究以开发学校层面的评估指标,为校长等学校管理者监督并评估财经素养教育的实施情况提供工具。[16]

(二)国家评估国家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各组织机构开发的财经素养教育课程与项目的有效性,进而提出改进建议。建立清晰的评估指标对于全国范围内财经素养教育项目评价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FCAC开发了标准化财经素养评估框架(StandardizedFinancialLiteracyEvaluationFramework)(见表1)。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全国范围内的组织提供能够有效进行财经素养评估的程序;二是指导各组织机构开发相应的工具与培训,以科学合理评估他们所发起的财经素养项目。

(三)国际评估PISA是由OECD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2012年,该项目新增了可选择的财经素养测试,2015年,加拿大有7个省参加了该测试[19],这表明加拿大对财经素养教育的评估开始与国际接轨。

五、特点

在政府、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级各类组织的协同合作下,加拿大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财经素养教育特点,主要包括课程的多样性、教育功能的延伸性、组织合作的全方位性、教育的可持续性等。

(一)课程的多样性课程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在课程内容方面,如安大略省在四年级至十二年级的各科课程中都融入财经素养内容,财经素养内容势必根据各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进而体现为内容的多样性。在课程形式方面,财经素养教育包括正式课程、专题研讨、项目实习等多种形式,主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安排适宜的课程形式,这对于学生财经素养的提升有如下意义。一方面,纵向上确保各个年级的学生都能获得连续的、适应其年龄阶段与身心发展规律的财经素养教育;另一方面,横向上不仅通过正式课程教给学生财经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财经态度与行为,也通过实习项目培养学生对所学财务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打下基础。

(二)教育功能的延伸性除了重视培养学生的财经知识与技能之外,加拿大财经素养教育课程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批判性思维、公开演讲能力、独立进行财务判断与决策的能力,对自身财经决策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的道德与伦理层面的思考能力等,这使得其财经素养教育具有延伸性。比如,在安大略省四年级至十二年级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教给学生财经知识,也尤为注重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批判性地思考财经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不仅思考自身财务问题,也关注国家、社会乃至全球层面的财经问题。教育功能的延伸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合作的全方位性财经素养教育相关机构的合作主要有横向合作与纵向合作两种类型。一是横向上教育机构与其他非教育机构的合作,当前加拿大很多财经素养项目是在政府、教育部、学校、非营利性组织、私营组织机构的共同合作下发起的,如上文提到的阿尔伯塔财政调查委员会与该省众多学校合作发起的“青少年阿尔伯塔”项目,该委员会还与埃德蒙顿10个致力于妇女工作的机构合作发起了“赋予你”项目,已经帮助645名弱势群体女性获得财经培训并从该项目中顺利毕业[20];二是纵向上各省政府与联邦政府的合作,如安大略省教育厅与联邦财政部合作发起的安大略省财经素养倡议。

(四)教育的可持续性在培养对象上,除学校财经素养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外,加拿大有很多项目和网络资源面向全体加拿大人,加拿大2014年的《财经素养国家战略:全民加入》就旨在提升每一个加拿大人的财经素养。与此同时,也为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性的社会环境。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不限于学校教育,家庭是其金钱观念与财经素养形成的摇篮,社会是其财经素养培养与财经能力践行的演练场,因此,成年人财经素养的提升对于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面向全体加拿大人的财经素养教育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培养模式。此外,加拿大一些财经素养教育项目是专门针对弱势群体发起的,比如针对弱势女性群体的“赋予你”项目,旨在改善其家庭乃至下一代人的财务状况。

六、结语

尽管加拿大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加拿大相关部门也已经认识到其财经素养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当下我国的财经素养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但由于我国财经素养教育刚刚起步,面临如缺乏专门的财经素养教育政策等诸多问题。下文结合加拿大财经素养教育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更加有效、系统地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提高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财经素养水平,对我国财经素养教育的实施提出建议。

(一)加拿大财经素养教育的改进方向安大略省财经素养工作组在面向课程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如下建议:在课程改革与技术支持上,建议将财经素养列为中小学必修课,进一步优化技术条件,更好地利用政府官网、教育部以及学校官网促进对财经素养教育的技术支持;在教师支持上,鼓励教育工作者加强财经素养教育中对学生的责任心、参与度以及同情心的培养,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支持,通过专业组织、基金会、教育家协会等为教师提供专业学习机会与教学资源。在评估与教育公平上,在学校层面,形成系统的领导与问责机制,学校董事会将财经素养教育进展的信息纳入已有框架与问责措施,并进行相关研究帮助学校跟踪评估财经素养教育的实施进展,开发指导纲要以帮助校董事会规划并实施财经素养教育;在全省层面,为了确保教育公平,重视收集并分享关于财经素养教育的教学策略与实践,以保证不同学生群体都能得到高质量的财经素养教育。

(二)我国财经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政策方面,我国缺乏专门且明确的财经素养教育政策,如2016年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附带提及财经素养教育,即提出要推动部分大中小学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金融基础知识相关公共课[21]。组织机构方面,我国尚未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财经素养教育的开展,且财经素养相关研究机构与实施推广机构刚刚成立,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有待提高。如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先后成立了“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16年中国科学研究院协同财经类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9家单位成立了“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具体实践方面,虽然少数经济发达城市率先实施了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课程,但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我国财经素养教育实践处于零散状态,且学校对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课题组2016年对参加全国财经素养大赛决赛的426名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只有近38%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重视或非常重视财经素养培养,只有1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财经意识的形成影响最大的人是教师。[22]

青少年教育范文第3篇

内容提要:当今,中关两国的科学教育在目标上都既重视面向全体,又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课程实施的理念方面差异很大,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综合性、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科学概念的推理方式、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理论与实践孰轻孰重、评价方式等方面。这也是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中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理念

当今,中美两国都意识到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都制定了科学教育目标及实施标准。美国于1989年2月发表了《2061计划》,其中第一份报告的标题就是《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报告对学生经过从幼儿园直到高中毕业(K-12)这13年的学习之后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科学素质作了全面的描述。为使这些目标不至于落空,有关人士在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花4年多的时间制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学教育标准,即《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ationalScienceEducationSatndads,NSES)。标准所规定的学校科学教育目标强调了让学生因认识自然而“产生充实感和兴奋感”,“恰当运用科学方法和原理”,“具有良好科学素质”。标准制定的首要原则是“科学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不问其年龄、性别、文化背景或族裔背景,不论他们有何残疾、有何志向,也不管他们对学科学怀有什么兴趣、受到了什么激励,都应该有机会接受科学教育,以使自己具有高度民主的科学素养。”川1994年,美国出版的一部教科书——《中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方法》指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宗旨是为学生提供如下机会:批判性的思考和探究性的实践能力;发展有助于理解生物的和物质环境的概念;发展作为民主社会公民所必需的科学态度与技能;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有很多机会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并以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激励他们去研究。

随着全球科学教育的改革,我国的科学教育目标与原来的《自然》课程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我国新小学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研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新发展。不论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目标,还是中学科学教育目标,都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强调让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也就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从新科学目标上看,我国与美国差距不大,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差异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科学教育的理念上:

1.课程的综合性

在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早就是综合性的。至少从20世纪60年代课程改革以来,美国科学课程的整合就已开始,其改革的方式不是增加科学课程的数量,而是对科学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这不仅出于减少课程数量的考虑,也反映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即“各门自然科学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主要的概念变得更加统一”。这是当今科学技术的整合性对科学教育的必然要求。与美国不同,我国中学科学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分科教学,而且从小学到中学的科学课程普遍偏难。以我国当前的中学理科为例,课程门类、教材内容多,学生负担过重;知识体系以分科为特征,各自为政,割裂了本来完整统一的客观世界;从价值观上看,分科课程实际上只是为少数未来科学精英准备的,不能一味地为精英而牺牲大多数。因而,课程的综合化问题越来越成为改革所关注的焦点。我国小学科学教学虽是综合性的,但科学教师大多数都是主课(语文、数学)教师被淘汰的或兼任的,普遍缺乏综合科学素质的训练,而且小学科学教育至今尚未真正受到重视。

2.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科学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就是以教师的讲解和提问为主,复习与重复性练习是教师用来控制和巩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要反复练习以便能熟练解答与考试相似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擅长背诵公式和解答纸面上的问题,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的权威和考试的压力使得学生缺乏怀疑精神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教育界虽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这种理念在“应试教育”的环境里很难得到贯彻。而美国中小学科学课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表现在美国的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创造性。他们的教学方式很随意,教师在课堂上十分幽默,教学中穿插科学故事,运用大量的身体语言,等等。在师生关系方面,美国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很随意,他们鼓励学生成为与他们平等的人,允许学生怀疑、提问、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比较而言,在中国,科学教学是件严肃的、按部就班的事。如有文章报道,“美国科学教育协会代表团,在上海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听了一节特级教师的物理课,其教学内容精当、目标明确、节奏紧凑、学生活动充分,教师的提问都是精心设计的,学生的回答也都是清晰明了的。按传统的评价,这堂课真是天衣无缝子。可是美国代表团成员却说,课堂上都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既然学生都已能回答了,为什么还要上课呢?上课应该是学生有问题,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师生共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呢?这里反映了两种根本不同的教育观念。中国传统的衡量教学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学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假如学生提的问题连教师都回答不了,那才是成功的。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3.科学概念的推理方式

演绎推理是我国科学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师首先一步步地提出概念或理论,然后运用教材上的例题阐明这些概念或理论。在教基本理论和概念时,教师必须做到“正确”、“严谨”和“详细”。美国科学教师倾向于在科学教学中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他们引导学生从观察具体的实际事物开始,逐步逼近概念和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参加动手操作的活动,有些教师甚至引导学生做真正的科学实验研究。一位访美学者说:“教师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设计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背景选择课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个的项目研究——查阅文献、进行调查、收集与分析资料、检验假设、撰写并提交研究报告。”通过这种教学,学生对科研过程了解透彻,从而逐步掌握科研的方法并形成科学的精神,而我国的学生没有或很少有这样的训练。

4.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

在我国,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因为他们从上学时起就围绕着教师、教材和考试转。听课、做笔记、背诵、做练习是大多数学生的主要学习策略。他们都是按教师设计好的内容和方式去学习,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学习的基本科学知识通过螺旋式的课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反反复复。因此,一般而言,我国学生在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上比较扎实。这样一来,我国的传统教学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思想活跃,敢想敢干,但想象力和创造力差,多数学生很少有问题意识。尽管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但大多仍局限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语言交流活动中,教师没有着意培养学生主动的问题意识。当学生要提问时,得先举手,然后站起来问老师,这就制约了许多学生提问。一位学者这样评论我国的科学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咀嚼’知识,像喂他们吃饭一样地灌输给他们,学生惟一要做的就是吞下知识。即使在做实验时,教师和实验室助手常常为学生准备好一切,而学生所要做的只是打开或关闭开关!结果,大多数学生都非常依赖老师。”而美国学生是主动学习的,老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学生提问不需要得到教师的允许,也不需要站起来,他们往往问得很多。在实验教学时,学生通常有机会自己准备设备和材料,并独立进行实验。教师还要求他们撰写实验报告并向全班同学汇报。显然,美国的学生在学习上比我国的学生更加主动,更为独立,更具有创造性。

5.理论与实践孰轻孰重

我国曾有访美学者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中美两国学校里的重要问题。”然而,焦点是不同的。在我国的科学课堂上,过分强调理论的学习,演示与实验活动却常常被忽视。正如我国一位学者所说:“中国科学教师只要能够用语言把问题解释清楚,他们就不会去动手,而美国学校则更加强调实践。”就对待实验和动手操作的目的而言,中美两国中小学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一位访美学者作了如下的比较:“在中国,动手操作实践是为了证明课本上的理论和结果。学生只需用相同的方法和仪器,做相同的实验,并期望得出相同的结果。然而,在美国,动手操作活动的目的是发现课本上以及课本外的理论和结果。因此,学生受到鼓励进行不同的实验,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并得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论。”美国的科学教师注重动手操作,只要能够通过动手操作阐明的理论,教师就不会用语言去解说。美国中小学科学教学的演示和实验活动有3个特点:①所用的设备和材料并不奢侈、昂贵,大多是一些简单而又便宜的;许多仪器是教师自己利用日常家庭用品制作的。②由于动手操作与日常生活情境相联系,既生动活泼又切合实际。③大量使用计算机。

一位访美学者这样描述了他所观摩的一堂高中化学课:“在学习新课时,教师并不像中国教师那样先讲授,而是把学生分成小组,带领他们进行实验活动。学生自己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作出分析。做完实验后,学生再阅读教科书,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他们各自得出自己的初步结论,然后与小组的其他同学分享彼此的实验结果。最后,教师花一点时间总结实验并提出理论。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到了培养。”另一位访美学者对生物实验课作了如下的比较:“中国的生物实验课总是在教师讲课之后进行。首先,教师详细地向学生解释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和设备。然后,学生像照着烹饪书做菜一样做实验。他们不知道实验的所以然。而在美国的生物教学中,实验经常是在教师讲课之前进行的。在实验手册上,投有关于实验的详细解释,而是一系列问题。教师促使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然后,学生自己独立地做实验。他们必须积极地思考、阅读、设计、观察、记录,并得出结论。显然,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比较中美两国中小学的科学实验课,访美学者发现,“中国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是试验性的,而美国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是探索性的。”这值得我们深思。

6.评价方式

青少年教育范文第4篇

舞蹈艺术作为人类永恒追求的载体,沟通着身体与灵魂,感情与智慧之间的联系。它既体现着人性的本质,又连接着人类的世代传承。它不仅使人得以充实和完美,而且催人奋进和创新。它能够培养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并依次引发对其他艺术的广泛兴趣和爱好,从而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与此同时,它还能够强化青少年的感知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使他们在丰富自身文化知识结构的同时,初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正因为如此,在广大青少年中组织开展舞蹈艺术教育活动,一方面能够使他们理解人类历史经验,另一方面有助于他们运用非语言的方式交流思想感情,同时,学习借鉴以艺术的方式面对社会,面对人生。

对于青少年个体来说,无论是人体组织器官的协调发展,还是满足人对美的高层次感知和鉴赏追求,通过舞蹈艺术教育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而对于青少年的群体来说,由于舞蹈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传达着人类的共同追求和情感,因此,其教育活动能够以美的载体传播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信息,表达学生对于真、善、美的共同的向往与追求,从而促进社会成员精神境界的不断升华和完善。

㈡舞蹈艺术教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舞蹈艺术的美是由各种因素综合构建而成的。对于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始终以审美为核心,启发青少年学生调动各自的审美经验,积极投身审美体验,深入进行审美感知,勇于进行审美创造、展现,在对美的体验、探求、创造、构建中,不断提高他们感知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正如西班牙绘画大师毕加索所说:“艺术洗尽世俗生活蒙在灵魂上的烟尘。”艺术作品的生命,往往取决于揭示了多少人间真情。舞蹈艺术教育通常大多以某一舞蹈艺术作品为媒介,通过激发受教者即青少年的审美情感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从上面我们已经了解舞蹈艺术教育在对青少年教育中具有极其广泛的教育功能和十分明显的效应性。它是以舞蹈艺术审美为核心的综合的教育活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青少年学生通过接受舞蹈艺术教育,能够陶冶其性情,进化其心灵,提升其真、善、美的精神境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美的追求,从一个角度和一个方面实现美育的教育目的。通过舞蹈艺术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学生在自由欣赏体验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坚定起为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贡献毕生精力的决心。通过舞蹈艺术的体验,青少年能够了解到艺术创造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发展他们从艺术的角度进行思维的能力。

青少年教育范文第5篇

青少年体质问题的长期性,我国青少年体质问题是20多年日积月累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善的,增强青少年体质需要长期坚持。另外,在政府三令五申要保证青少年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以及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情况下,我国青少年体质问题依然突出,改善缓慢,在超重和肥胖、近视率等方面反而愈发严重。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缺乏相关责任人,以及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环节[7]1-5。也有学者指出,主要原因是政府管理体制不畅和政策执行力不强[8]。此后,为确保政策能落实下去,教育部和国务院都分别再发文(见表2),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估和问责。例如,2011年教育部颁发教体艺[2011]2号文件,围绕“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首要目标,建立了详细的问责制度、科学评价机制、社会监督机制以及奖惩机制[9]。2012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办发[2012]53号文件,明确规定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从2005年以后政府频发的10多项政府文件,就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青少年体质问题的态度和重视程度,青少年体质自1985年以来连续下降,但改善甚微,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青少年体质问题的严峻性。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降,不是某一方面的单独因素造成,是我国应试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根本目的以及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各方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认识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二、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阻碍因素分析

青少年体质下降,说到底是因为体育锻炼不足。从2005年开始,国家就国家三令五申,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结果不尽如人意!追根溯源,首先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有直接关系,应试背景下,校长、教师以及家长对体育不重视。其次,对体育的本质和功能认识不清楚。

(一)应试教育体制下校长、教师以及家长对体育不重视

在保证升学率的压力下,各中小学校教师想方设法提高文化课成绩,甚至挤占体育课时间。放学后,本该是学生玩耍的时间,都用来补课了,这就是中国青少年学生的现实。即使国家再三强调“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但最后也流于形式,结果收效甚微。1.“升学至上”在我国中小学校中,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的评价标准非常单一,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来追求升学率,甚至下达升学指标,这已经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不争的事实。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影响层面极广,首先对于中小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而言,不再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升学至上”,一切都是围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校直接管理者的校长,对体育不重视,也是在“情理之中”了,导致学校的日常管理都是以文化课为主,甚至去挤占体育课等。相应地是,迫于升学率的压力,班主任和文化课教师也是以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为主,不仅不重视不关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而且以种种理由强制学生多参加各种辅导或补习活动,剥夺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要上“重点中学”、要考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的社会风气下,家长也变得唯考试成绩最重要,课外强迫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各种补习班的火爆,究其原因,就是我国应试教育异化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久而久之,在校长、教师以及家长对体育不重视的情况下,学生体质下降也是理所当然的,同时还伴随着各种“高分低能”的产生,学生在心理素质、品格等方面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2.很多学校体育课程被挤占2014年3—5月,国家体育总局进行了《2014年6岁至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调查》(简称《2014抽测调查》),结果显示,6岁至19岁儿童青少年“每周两天有体育课的比例为51.6%,3天有体育课的比例为28.9%”,而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小学1—2年级体育课程每周为4课时,3—6年级和初中体育课程每周为3课时,高中体育课程每周为2课时,按每周最低2课时的标准,仅有51.6%中小学校,这说明至少有近一半中小学校还存在挤占体育课程的现象。这次调查还显示,“每周达到3次及以上1小时大强度体育锻炼的儿童青少年比例仅有8.9%”,这充分说明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在实际生活中的执行结果是差强人意的[11]。张绰庵教授(2014)对河北省部分中小学进行的调研与访谈发现,“中小学体育课被文化课占用现象严重,达到了67%”,“90%的学校每周安排1—2次体育课,每次40—45分钟”,而且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量、运动时间等都无法保证[7]1-5。

(二)中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无法保障

目前,中小学生在课外开展体育活动的软硬件都不足。国家体育总局《2014抽测调查》显示,首先,中小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指导,6岁至19岁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自己练”,占总人数的78.1%。其次,适合中小学生锻炼的场所和设施也极度缺乏。国家体育总局通过这次调查指出,符合青少年身体特点的锻炼场所和设施、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的缺失,导致青少年校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一般为适于老年人健身的社区健身场所或者适于成人锻炼的公共体育馆[11]。张绰庵教授(2014)对河北省部分中小学进行的调研也发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存在条件不足,主要是没有锻炼场所、锻炼设备,87%的学校没有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7]1-15。国家和政府再三强调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根据现有教学安排,各中小学校每周只有2—3次45分钟左右的体育课,而且不能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体育锻炼时间和运动量。在没有体育课的其他天数里,就是要加强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而目前中小学生课外参加体育活动的软硬件都不足。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很难落到实处,必须从根本改善阻碍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各种不利因素,比如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要引起重视,以及成立青少年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等。鉴于10多年国家和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改善青少年学生体质,但是收效甚微。尽管青少年体质问题非常严峻,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各中小学校迫于升学率或者升学指标等压力,对学校体育依然不重视。这说明不改变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仅从政策层面监督,是起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的。

(三)对体育与青少年身心健康、学习等的促进关系认识不清楚

体育作为一种事物或方法的存在,必须对其本质功能加以认识,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认清其本质功能,也是我们制订体育相关计划的前提。体育,顾名思义,是对身体的教育,即“育体”。强身健体,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但是基于人体是身心统一的有机体,身心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从这方面来说,体育对于学生心智方面的培养是有一定影响的,也就是说体育在其本质功能外,还有衍生功能,即“育心”[12]。陈大为(2002)指出,体育活动可以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人拥有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能减少忧郁和焦虑等不良精神状态[13]。杨宗义(1991)通过研究认为,体育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而神经系统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14]。王则珊(1994)认为,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能使身体分泌脑腓肽,并刺激下丘脑,下丘脑作为身体内分泌方面的神经中枢,可以控制和调节腺垂体各种激素的生成,比如生长激素的生成,促进人体成长[15]。刘洪全(2007),周忠岐(2012),徐志刚和刘盎(2003)等人主要研究了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一致认为,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身心愉快,树立学生的自信,提高抗压能力,磨炼思想意志,减少抑郁、孤独、不合群等[16-18]。由此可以看出,参加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青少年体育锻炼不足时,不仅可以造成身体体质的下降,还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2013年《中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指出,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还伴有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和人格不健全等,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都比较差,容易抑郁、自卑[19]。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发现,通过体育活动锻炼,更能增进学生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并且体育锻炼能使学生情绪更高昂,精神更集中,行为也更规范,提高学习成绩的机率更大。因此,专家呼吁,学校应该优化配置体育活动和文化课程[20]。先生早就说过“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目前,国内外对于学生要参加多长时间的体育活动才能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没有统一的说法。可以肯定的是,让学生适量参加体育活动,会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我国中小学校挤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去学习文化课程,其根本原因是对体育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效果的促进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事实证明,青少年体育锻炼不足,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学习。

三、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策略研究

引起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0多年持续下降的因素,是多层面的,既有应试教育体制下社会、学校、家长等对学校体育不重视的原因,也有青少年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软硬件都不足的原因。造成应试教育体制的,并不是考试,而是在此背后形成的利益驱动。只有在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优秀是否的唯一的一个标准时,例如高考决定了学生的命运时,应试教育才由此而生。考试,应该是衡量一个学生对于某一时期学习效果测评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问题是我们怎么看待考试这个工具而已。目前,中小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造成了学校、教师、家长都对体育不重视,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占现象严重,同时,青少年学生课外时间,大部分用来参加补习班,参加体育活动也很难保障。基于这种状况,要把体育成绩纳入升学考核范围,并建立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保障机制,才能真正实现青少年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一)体育成绩纳入“中考”、“高考”的“双刃剑”

每年高考,都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心。高考已经成为决定学生命运的关键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青少年体质问题的迫切性和严峻性,已经有很多学者提出,把体育纳入“中考”、“高考”[21,22],但这是一把“双刃剑”。首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成绩纳入“中考”、“高考”,的确不用政府再三令五申,就可以马上引起老师和学生家长的重视。但是,很可能会出现的一个结局就是,体育成绩成了有些家长弥补其他文化课成绩不足的有效武器,转变成逼迫学生过量进行体育锻炼,以获得高分。其次,体育考试究竟要考哪些科目,怎么测评?能否保证公正性?毕竟学校体育不等同于竞技体育,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对于天生身体带有残疾的学生无疑缺乏公平。再者,强制性进行体育考试,是否违背体育锻炼的内在规律?体育活动,应是一个自主参与并亲身体验的活动,被迫式的训练,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愉悦体验,进而影响其认知、品格的形成。鉴于此,强制性体育考试,利弊好坏难以评述。虽然说把体育纳入“中考”、“高考”是解决当前青少年体质问题一个比较直接的办法,但可能其负面影响也比较多,比较折衷的一个办法,就是制定“中考”、“高考”体育成绩合格线,只要合格了,就可以参加“中考”、“高考”,不合格者,不能参加“中考”、“高考”,目的是让学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健康,同时又避免过量锻炼的可能。

(二)学校、家长、社会要重视体育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刚成立,就提出了“健康第一”,要求学校重视体育。蔡元培也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目前,学校、家长对学校体育不重视的根本原因,是对体育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清楚。正如,杨江南老师所指出的,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学校、教师、家长、社会文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对于德智体美劳之间关系的清楚认识[23]。科学研究已经证明,适量地进行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还可以集中精力、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见图1)。体育,不仅“育体”,还“育心”。人体的身心可以互相影响,通过体育活动,人体的身心相互“转换”影响,共同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在《体育之研究》中说到,“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24]因此,体育应是德育、智育的基础,建议学校和家长对此进行深刻认识,可以进行特殊的实验,研究体育活动时间与学习时间的最佳配比,优化配置体育活动和文化课程。图1

(三)课内课外改革相结合,建立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保障机制

从时间角度来说,青少年体育锻炼有课上和课外两种,每周有2—3课时的体育课,为了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要途径,而青少年自主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就是他们在体育课上所学到的运动技能和培养起来的运动项目的爱好。那么,学校体育课面临的改革,首先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正如王登峰司长所说,我们的学校体育在教了学生14年后,学生依然一项运动技能都没掌握。因此,他提出,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是学校体育课程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把运动技能的测试纳入体育课程考试,并进行等级区分,通过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等级,使学生喜欢上这项运动。其次,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创新。要充分利用短暂而有限的体育课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运动技能教学,增强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吸引力,培养他们对某项运动技能的爱好[25]。从场域角度来说,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有学校操场、社区健身场所、公共体育馆。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保障机制,首先要有指导员或者教练,可以由专业运动员担任,或者具有专业知识的某个学生家长,甚至警察等,以公益性为主;其次,以社区或学校为单位,成立青少年俱乐部,主要是进行一些体育项目的培训,每个学生可以象征性地收取会员费,以支付教练吃住、来回路费、锻炼场地费用。第三,体育有关单位,设立针对青少年的体育赛事,按年龄进行分组,可以借鉴美国经验,每种体育项目设立赛季,以社区或学校为单位进行比赛,在赛季里,合理安排好比赛场次,每周都进行组队培训。青少年的体育赛事,其实质应是以培养兴趣为主,注重参与。说过,“兴味者运动之始,快乐者运动之终,兴味生于进行,快乐生于结果。”只有有了兴趣,使孩子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运动,才能体验到进行体育活动的快乐,才能长久坚持。从体育课上学习,到赛事、培训,形成完善的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保障机制,不仅可以选拔体育人才,还可以促进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和团队精神的养成,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良好的自信等等。

(四)完善社会测评、用人机制

青少年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教育观;青少年;体育文化;教育研究

1大教育观的概念阐述

在当前新世纪时代,教育有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以及学会求知4个要求,这也是大教育观形成的根基。其主要是以大科学为内容核心,将大经济当做发展根基,并把为大生产提供更为优质服务为主要目标的一种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乃至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念。大教育观的核心内容主要为:在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完成更为广泛的内容教学,在使学生文化知识储备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行为理念,使其为人处世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其主要有广泛性及持续性两个明显的特征,代表了人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好地完成知识学习才能使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进一步增强。总的来说,大教育观属于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其要求所有的社会群体都接受优秀的教育。因此,展开基于大教育观的青少年体育文化教育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使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2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体育文化教育在教学中的占比较低

青少年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体育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技能与技巧的练习,青少年只需要通过锻炼提升自身的身体健康就可以了;并没有意识到体育文化知识的重要作用,这种片面而错误的理解和认知造成了体育文化教育在教学中的占比相对较低,在这方面的投入也较少。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更多地将自身精力放在了对学生的身体训练上,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2.2评价考核体系不符合科学性的需要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体育教育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所有的学校都已设置了体育课程,并真正将体育课程当成一门需要教学的重点科目,而不是像过于一样可有可无。然而受教学内容分配的影响,考核评价更多地将重点放在了体育技能与技巧上,忽视了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最终造成许多青少年对体育文化知识没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基础也相对较差,经常因为缺乏体育文化知识而出现技能掌握不扎实的情况,甚至导致其在练习的时候出现身体受伤的情况。

2.3教职人员自身的体育文化素养较低

体育教职人员是对青少年进行训练和教学的主要责任人。因此,教职人员的见识以及眼界对体育文化教育的展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对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及水平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对于我国绝大多数体育院校或者开设了体育专业的院校来说,除开设了实践性课程以外,还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专业的体育教育课程,希望可以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造成教职人员的知识水平及文化素养相对较低,根本没有办法为青少年起到足够的榜样作用,也没有办法切实完成体育文化教育工作,对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提高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2.4体育文化教学内容单一落后

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体育文化教学都不受人们的重视,人们对这项教学工作的关注度较低,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也相对较少,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也都相对比较落后单一,更多地将重心放在体育训练上,导致许多学生彻底丧失了体育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过大的训练负担下,也没有进行体育文化知识学习的欲望,这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3基于大教育观背景的青少

年体育文化教育改革措施探究要想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切实完成针对青少年的体育文化教育工作,使学生对体育文化知识有一个更为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学校及体育教职人员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展开针对青少年的体育文化教育改革。

3.1更新教育观念,做好长期规划

为了更好地完成基于大教育观的体育文化教学,使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高,所有的学校都应对自身的教学思路及规划进行总结反思,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对学生进行差别对待,做好长期的教学规划,帮助青少年做好训练和学习之间关系的平衡与驾驭,为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2转变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率

要想更加高效地完成对青少年的体育文化教学,必须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营造学习氛围,将青少年学习能力强及好奇心重等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展开体育文化教学;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青少年对体育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认真,追上正常文化教育的脚步,从而使他们的知识水平及文化修养得到进一步增强。所以,在对青少年进行体育教育的时候,还应在展开正常体能训练的同时,提升文化课所占据的比例,对每个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时候都应该投入十二分的耐心,并对自身的教学进度及节奏进行合理调整,更加高效地完成体育文化教学。

3.3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调整课堂结构

因所受教育情况及家庭生活条件等元素的不同,学生的文化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要想更好地完成对青少年的体育文化教学,应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通过成绩优秀的青少年来带领成绩相对较差的青少年,完成良好循环的构建,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夯实根基。除此之外,学校以及体育教职人员还应跟上新课改的发展脚步,推动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同时还应调整自身的课堂设置,使信息获取的途径得到有效扩张,并帮助青少年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3.4跳出传统教育理念的藩篱,打造更为合理的教学环境

要想有效完成青少年的体育文化教育,传统的文化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实际教学需要了,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视野进行拓展,更加多元化地开展体育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激发出来,使自身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增强,为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一个更坚实的基础。同时,环境也会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学校应加强学风以及校风建设,对自身的师资条件及教育教学手段进行优化,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文化知识学习中去,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工作生活理念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向着更加自由、包容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也对教育行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为大教育观理念的形成奠定了根基。大教育观更重视教育的开放性及综合性,也更符合我国发展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各个专业学科的教学当中。青少年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后备力量,除了需要过硬的专业本领以外,还应拥有优秀的文化知识素养。所以,展开针对青少年的体育文化建设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只有切实完成对青少年的体育文化教育,才能让他们对体育文化知识有一个更为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并使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增强,为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龚惠萍,李华斌.大教育观背景下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探究[J].体育师友,2016,39(1):75-77.

[2]郭春燕,赵培军.社会转型期对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要求[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5(4):66-67.

[3]王长在,柴娇.困境与突破: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10):87-90.

[4]贺业恒,赵超.青少年运动员体育文化教育意义及实施策略研究[J].运动,2017(11):3-4+41.

青少年教育范文第7篇

[摘要]在社会大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构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社区教育体系,可搭建家校合作平台,融通教育主体交流不畅;整合教育资源,形成三方教育合力;建构以探索“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为目标的基础教育创新平台。最后,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资源、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评价体系角度将青少年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进行有效融合,丰富教育资源,扩充教育内容,完善教育形式,促进“三位一体”教育共同体的形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与效果。

[关键词]三位一体;青少年;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的终身化要求将教育一体化作为终身教育的中心议题,其实现需要打破传统学校教育封闭式的办学模式。社区,作为孵化和整合教育资源的平台,承载着传递、运作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效用转化的功能,是实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教育三者之间联系和沟通的最有效桥梁。社区教育通过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纳入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系统中,既可以解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耦合程度低、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不协调的困惑,也可以弥补基础教育之不足。在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现实背景下,深入探讨社区教育的组织运行方式对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都有积极影响,能为其提供可借鉴之处。

一、“三位一体”青少年社区教育模式的目标定位

(一)搭建家校合作平台,融通教育主体交流不畅

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在研究中提出场域的概念。他指出:“场域即是各种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1]根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家庭和学校可视为青少年成长发展中最重要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场域,两者对青少年个体的健康发展有着独特且相互关联的影响。在当今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识虽已达成共识,但具体考察家校合作的效果时,我们发现依然存在以下困境和挑战:家校合作理念的争议———教育需求的差异化、合作内容的不一致、合作组织上的单向度等[2][3];家校合作中权利和地位关系不均等———家校关系的商品化、“1+1≥2?”等[4];家校合作过程形式化———教育主体实质性缺席、沟通方式狭窄、活动低效等[5][6];家校合作保障机制的匮乏———资源联结的脆弱、家庭社会资本的侵蚀等[7][8]。基于此,“三位一体”青少年社区教育模式试图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搭建有效的第三方合作平台,让社区扮演调节者、领导者的行动主体角色,多渠道、多层面动员与整合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从而调节这种以“学校为本”或“家庭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所造成的失衡,融通家庭与学校的交流渠道。

(二)整合教育资源,形成三方教育合力

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建设学国、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许多学者指出,共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在于青少年教育。作为青少年知识和品德习得的主战场,学校为青少年教育提供必需的教育设备、课程、师资等正规教育的人力和物力保障。同时,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初始场所,家庭中父母的文化水平和品行、教育观念、经济水平等,都成为无形或有形的教育资源为青少年发展成长保驾护航。但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教育诉求和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渗透,青少年社区教育逐渐成为能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教育资源,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一条新途径。正是如此,“三位一体”青少年社区教育模式试图挖掘社区范围内可用于青少年社会发展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影响青少年教育的精神资源,并以社区为主,协调上述社区教育资源的不同隶属主体,整合不同工作目标,形成教育合力,为促进青少年发展提供坚实且稳定的保障。

(三)建构以探索“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为目标的基础教育创新平台

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来看,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个体从“儿童自我中心”迈入“社会化”的重要转折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往往表现出以下心理特点:一方面他们对外部环境异常敏感;另一方面他们也从关注自身开始转而关注外部社会环境,并尝试认知、接受及掌握相关的社会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进而为担任一些复杂的社会角色作好准备。[9]正因如此,“三位一体”青少年社区教育模式试图以社区为依托,通过优化社区资源,集中协调社区内可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一方面为青少年打造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给予父母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行使施化角色职能的必要指导与训练,从而实现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统一。

二、“三位一体”青少年社区立体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三位一体”青少年社区立体教育模式的内涵解析

青少年教育共同体以其独特的运行模式,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独立的教育场域密切连接在社区这一平台上,在协助学校和家庭完成相应的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任务的基础上,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从而在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具体分析可见,这一“三位一体”青少年社区立体教育共同体以社区为连接中介。一方面,从宏观层面上组织协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力量(如民办文化辅导学校、城市文化设施、体育娱乐活动、教育法律政策等);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上依托于良好的家校合作所产生的教育合力,借助学校教育资源和家庭社会资本,以创设与开展青少年社区实践辅导站、青少年社区之家、亲子教育等多元形式,实现教育从学校“走出去”(把青少年教育的区域扩大至学校和家庭之外的社会、把教育对象扩大到青少年的父母及其家庭成员)到“请出来”(把青少年及其父母吸引到社区并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过程。

(二)“三位一体”青少年社区立体教育模式的价值探析

首先,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该立体教育模式增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教育互动,在整合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既优化教育环境,还推动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力补充学校系统化教育中的德育和个性化教育,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此外,丰富多元的青少年社区教育内容体系的确立也有助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拓展与利用。其次,该立体教育模式激发新型的社区家庭教育模式的形成,即在社区教育组织形式下形成的家长委员会不仅成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纽带,也成为引领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在青少年社区教育中成立家长委员会的目的在于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健康、有效、和谐发展,有助于三者的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教育的育人功能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体现。最后,社区教育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增强社会教育的规范性和组织性,为社会中多方面力量和群体参与青少年教育活动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在以社区为转介途径的教育活动中,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有机融合在一个教育系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包括以学校为主的教育讲座、学校开放日等活动,以家庭为主的家长课堂、家长论坛、家庭教育交流会等活动,以社区为主的社区慈善活动、亲子游戏等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多元化的教育参与者被有序规范地组织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各自发挥教育力量,从而有利于社会教育的融合统一,促进社会教育体系的完善。

三、“三位一体”青少年社区立体教育模式的实施路径分析

(一)设置层次分明的青少年社区教育目标

作为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资源的立体教育模式,青少年社区教育体系在教育目标设定中除了要遵循大教育体系下的育人原则外,必然要综合并突出这三种教育模式的目标导向,从而体现出层次性,具体表现为社区教育的育人性和综合性目标两方面。首先,从本质上来说,社区教育是我国大教育体系下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模式,其自然带有所有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育人性”。其核心工作是建立健全青少年教育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格局,搭建青少年发展的社会化保障平台,丰富社区内青少年课余生活,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其次,该教育模式的教育目标势必突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青少年培养方面原有的边界,具有综合性。这主要体现为拓展学校的结构化教育、补充家庭的终身化教育、整合社会的多样化教育。具体而言,它一方面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将青少年在学校有限时间范围内所接受到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知识和技能进行拓展,进而提升系统教育的有效性,保障青少年教育社会化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其需要对社区内的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进而弥补家庭教育的随意性,完善其终身性;同时,其作为社会对青少年施加影响的转介途径和载体,通过有效的组织和规划对青少年接受到的多样且复杂的社会化影响予以整合与优化,进而达到有效促进社区内青少年社会教育化的目的。

(二)构建系统交互的青少年社区教育内容

该青少年社区立体教育模式中的教育内容应主要针对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教育活动。首先,针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主要涵盖以下八方面内容:德育,主要包括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经历以及应具备的社会性品质及道德素养教育;素质拓展教育,主要包括学校教育体系之外与之日常生活和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指参与社会实践类的公益活动;心理成长教育,侧重于弥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帮助青少年分析并解决各类心理和情绪问题;体育健身活动,重点组织青少年定期参与各类健身运动,增强其体质;普法教育,对社区内青少年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主题文娱活动,主要结合各种节日鼓励社区内青少年积极参与策划和安排节日主题文娱活动;职业发展规划类教育活动,主要是结合各类高校及企事业单位对社区内青少年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初步指导和协助规划,使其初步了解社会行业发展,为今后的专业选择奠定基础。其次,针对社区内青少年家长的教育活动则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青春期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二是青春期家庭教育经验分享。具体的活动形式也可以采取灵活多样化的方式来展开,如家长讲堂、沙龙分享、亲子角色互换模拟等。

(三)汇聚多方交融的青少年社区教育资源

对于“三位一体”青少年社区立体教育模式来说,教育资源的投入与分配无疑是构成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分别是资金设备等物质资源、教育教学等人力资源以及教育内容等课程资源。其中,物质资源是社区教育资源中的支撑性和保障性前提,人力资源是参与教育实施的主体与引领者,课程资源是教育中无形的基础条件,三者共同构成了社区教育资源的整体框架。首先,物质资源是开展青少年社区教育的载体。为了构建社区教育资源网络,保证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政府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可制定有关整合、利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文件并投入一定的活动款项,使社区教育活动有场所、教育有队伍、学习有教材。[10]其次,组建一支能胜任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的专兼职人才队伍是三位一体社区立体教育模式的人力保障。为此,当地社区应充分调动各项社会资源,扩大社区教育的人才队伍,充分鼓励和支持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选派相应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来。[9]再次,从教育资源的实效性出发,社区应在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的差异度基础上,开发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紧密,符合青少年发展需要的教育课程资源。其中,在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开发过程中,重点挑选出对青少年教育有用的内容,加入社区教育培训、社区项目建设中去,促使教育资源在动态生成过程中逐步提高利用率。同时,根据学校教育的需求,青少年社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筛选、挖掘那些能增进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的教育资源,开发能提高青少年团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资源,从而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11]

(四)确立类型丰富的青少年社区教育组织形式

“三位一体”青少年社区立体教育模式既要互补于学校教育,又要服务于家庭教育,同时也要依托于社会教育。因此,在确立青少年社区教育组织形式的过程中,要本着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整体原则来进行,且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从而体现出该教育模式的整合性和功能性。从整体架构来看,该教育模式的教育参与者主要涉及以下五类。第一,以政府为活动开展的主导者。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通过社区预算划拨、社区工作检查、年度考评等方式,主导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扮演着引领者、监督者和支持者的角色。第二,以专兼职社区教育人员为中心。社区工作者通过挖掘能从事青少年教育的人力资源,组建专兼职青少年社区教育队伍,专项负责青少年社区教育的组织和实践。[12]第三,以社工机构、各级各类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团体为主体,主要负责承担各类具体的教育活动。第四,以社区内青少年及其家长群体为对象,结合各自的教育需求及兴趣特点自主选择教育活动。第五,以社会媒体为宣传口径,借助各类传媒方式对社区教育活动进行宣传、监督及反馈。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统筹领导、相关行政部门配合、社区自主活动、学校有力协助、青少年及其家长广泛参与、社会积极支持”的青少年社区教育体系运行和组织机制。在这种相对多样和开放的教育参与者结构体系下,其教育组织形式势必也将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具体组织形式应涵盖以下三种。一是社区学校。作为区域性社区教育的龙头,它主要依靠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同时依托相关企事业单位,组织进行素质拓展类教育、德育、法律知识教育及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的活动。二是青少年社区实践指导中心。它主要由社区教育组织指导下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区范围内的自发个人及群体组成,主要承担社区教育中的社会实践类活动、心理发展教育、体育健身活动及主题文娱活动等教育内容。三是社区家庭教育委员会。作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家委会主要依托社区内青少年家长群体,由社区教育组织选派或聘请专业人员参与日常活动的开展,同时定期邀请各类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参与,重点针对社区青少年家长进行各种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帮助家长了解青少年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分享优秀教育经验,开展丰富的主题亲子活动等。

(五)建立开放包容的青少年社区教育评价体系

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离不开评价机制的建立。对于“三位一体”青少年社区立体教育模式来说,其庞杂的内容结构和多样的参与群体,决定了其参与评价的主体和客体的复杂性,进而建立一个规范系统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个相对开放和灵活的教育组织形式,“三位一体”青少年社区立体教育的评价体系主要由两种形式共同构成,分别是自上而下的逐级评价方式和自下而上的阶梯评价方式。所谓自上而下的逐级评价方式主要有三个层级。首先,由政府等相关行政部门负责人员作为评价主体,对各级社区组织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进行整体把控。其次,由社区组织对辖区内所属社工机构、各类参与学校以及一些社会志愿团体所组织和开展的教育活动,进行部署、安排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具体的活动计划、活动过程和活动效果等方面。最后,社区组织、社工机构和各类学校等主要教育活动开展与组织群体作为评价主体,对教育活动中所承担教育、培训、指导及负责实施的相关教育人员与社工群体等进行具体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由此可见,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主要是按照青少年社区教育体系中所有组织和参与者的层级,由上至下进行逐级评价的,每一层级之间既互为评价主体又同时作为评价客体而存在。而所谓自下而上的阶梯评价方式,在评价的层级顺序上则与之相反,分别从参与教育活动的青少年和家长到主要承担教育活动的教学组织人员,进而到社工机构以及各类学校等承办群体,再到所属辖区内的社区组织,最后到政府等相关行政部门进行逐级反馈和评价,呈现出自下而上的阶梯状评价方式。与此同时,整个教育活动的进行也受到外界媒体的关注与监督,进而通过媒介舆论等方式反馈到社会各层阶。综上不难看出,在进行教育评价的过程中,不论是自上而下的逐级评价还是自下而上的阶梯评价,每一个层级上的参与者既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评价主体,同时也是被评价的对象;每一个评价主体之间既相互评价,又同时进行自评,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灵活、全面且开放地对整个青少年社区教育体系中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过程等进行反馈和监督,以期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布迪厄皮埃尔,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22.

[2]丁月,陈静.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3(10):54-55.

[3]黄河清,马恒懿.家校合作价值论新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23-29.

[4]王燕红,董梁.家校合作视域下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处理[J].教学与管理,2016(20):4-6.

[5]刘玥.家校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探究[J].求知导刊,2016(14):55.

[6]张瑜.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7]李国强.家庭社会资本:家校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J].中国教育学刊,2009(11):21-24.

[8]刘兴春.家校合作的动力之源:组织社会学的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2010(4):32-35.

[9]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3(3):5-8.

[10]王志洲.社区教育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兼谈大连市社区教育模式的建构[J].成人教育,2008(3):11-14.

[11]王红益.浅谈青少年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5(36):44-46.

青少年教育范文第8篇

家庭教育的含义是家长以社会的要求为依据,以自身获得的经验及方式对子女在知识、身体及心理上进行教育和培养,这属于社会活动的范畴。家庭教育包含有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等多种成员,然而父母是其中最为主要的教育者,也是对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指导者,父母的教育好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否有重要的影响。

(一)对青少年灌输太多知识内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绝大多数父母最普遍的意识。因而,从小就对子女进行知识学习的干预,优秀的学校、各类学习与补习班层出不穷。只有通过大量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各类技能才能成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大多数父母都秉持着这种理念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理念本身无可厚非,然而父母没有与子女进行正确交流,未能真正了解子女的性格、特长和爱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干预孩子的成长与学习,从而随市场的潮流胡乱报班,最终造成子女对父母的敌对心理,进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使孩子做出一些问题行为,最后可能会演变成极大的社会问题。

(二)实践总是少于说教说教是父母对子女最多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我国这种现象尤其严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行为对子女以后的成长及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然而,一部分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采用说教形式较多,给子女灌输许多空洞的道理与理论,但很少会将这些道理用于实践,或在生活中做出的行为与父母所讲给子女听的道理不一样。这样的现象,一方面会限制青少年的思考能力,或在青少年有一定思考能力时产生逆反的心理,从而厌烦父母的说教;另一方面,会给青少年树立不好的榜样,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模仿父母的行为,养成表里不一、没有诚信的坏习惯,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三)过于干涉子女的生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只是身体在发生变化,其心理也在产生带有其性格的变化,尤其是心理的成长尤为重要。这时候青少年有自己的心事、朋友圈以及想法,父母应予以开导、理解和交流。然而,许多家长会以自己的经验过多干涉子女的心理及生活,不愿意听取或没有真正了解子女的想法。如过多干涉子女所交的朋友类型等,这类现象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不信任感、敌对心理以及较低的抗压能力等心理现象,最后会演变成结交不良的社会朋友、抽烟喝酒甚至扰乱社会安定等问题行为。

二、父母及家庭正确的干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减轻青少年心理焦虑从研究数据可以看出,许多青少年都患有一定的焦虑症状,会形成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一部分来自学校及交际圈,另一部分就是父母和家庭。父母采用不正确的干预方法去教育引导子女,间接造成其心理压力,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无法正确去排解这种心理压力,从而就演变成焦虑症状。然而父母采用温和的方式与子女进行交流,并予以理解,不难发现青少年的焦虑症状明显缓解甚至不会出现。所以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时,采取鼓励和关怀的方式不仅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还能减轻青少年的焦虑心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有助于青少年建立自信自尊现今的父母教育可分为四种,一种是过于以子女为中心,没有原则性地满足子女需求的溺爱教育,这类教育最终使子女过于自我,没有责任感且不懂得尊重与感恩,社会适应能力差,最终形成自私且偏执的心理,很容易走入歧途;另一种是对子女的要求和干预都过于严苛,只能按照父母的要求生活,这类教育使子女过于敏感和自卑,极度缺乏安全感,最终形成抑郁的心理很容易对自己造成伤害;第三种就是对子女陪伴的时间太少,彼此之间不交流只用金钱弥补,这类教育使子女过于冷漠不愿与别人交流,最终会导致偏激心理的形成,最易走上违法的道路。第四种是让子女与父母平等的交流沟通,尊重子女的隐私及想法,予以子女鼓励与支持,子女做错事后会先听取其原因及事件前后经过再给予教育和处理。这种教育方法是现今大力提倡的教育模式,不仅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拉近,还能培养孩子自信自尊和自爱、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承压能力。

(三)父母之间的关系好坏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俗话说,子女是父母爱的结晶,子女的心理健康与否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好坏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父母之间相处融洽且爱情和睦,有助于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如性格开朗外向、自信以及乐于助人等。若是父母之间感情破裂互相怀疑,甚至当面大打出手互相辱骂,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受其影响形成多疑、不相信他人以及自卑等心理。因此,父母建立一个融洽和谐的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三、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