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培训技术范文

培训技术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培训技术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培训技术

培训技术范文第1篇

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与现场地质情况等密不可分,充满着危机和挑战。对于员工的能力和安全意识要求很高,传统的进场培训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职业培训效果是否良好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水平,培训过程没有明确统一的评价标准,针对性差,没有可重用性等。可见传统的培训技术不但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在人力、资源、经费、组织实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尤其对于危险作业或不具备实验条件的高级培训,传统的培训方式更是难以实现。传统培训模式的局限性制约了人们所期望的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率,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需求。

钻井模拟器采用虚拟制造技术的概念,开发过程基于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结合了钻井工程的实际工艺,改变了原有的钻井培训方法。它为用户提供了起下钻、钻进、井控和钻井事故及复杂情况处理等作业的操作过程模拟,主要用于钻井司钻、钻井技术人员的操作培训和安全培训,并为学员培训考核提供了教师评分系统,解决了传统培训过程中客观上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作为新型的针对油田具体情况开发的培训系统,钻井模拟器有着积极的意义。

2.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培训

该设备是以控制为中心的VM设备,主要用于钻井人才的培训。这套虚拟培训设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真实生动的模拟了钻井工艺流程的细节。学员能够通过对仿真钻机设备的操作,直接观察到钻井平台上的活动以及操作结果,最终达到让培训人员掌握正确操作过程的效果。虚拟培训有以下特征:

2.1仿真性

在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虚拟培训设施与真正的培训设施功能相同,操作方法也一样,学员通过虚拟培训设施训练技能与现实培训基地里同样方便。这是因为虚拟培训环境无论是现实的环境还是构想的环境,都是虚拟的但又是逼真的。理想的虚拟环境应该达到使受训者难以分辨真假的程度。

2.2开放性

虚拟培训环境可以为所有受训者在任何时间、地点提供各种培训的场所。实际上,虚拟培训环境的内涵是广泛的,它不同于传统的培训基地概念,它具备可以进行类似于传统培训项目的环境,但更擅长的是使学员置身于培训项目对象中的逼真环境。凡是受训者可以通过有关器具操作,来学习或训练某种技能的虚拟环境,并都归之于虚拟培训环境。

2.3超时空性

虚拟培训环境具有超时空的特点,它能够将过去世界、现在世界、未来世界、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幻想世界等拥有的物体和发生的事件单独呈现或进行有机结合,并可随时随地提供给学员进行培训。

2.4可操作性

受训者可通过使用专门设备,用人类的自然技能实现对虚拟环境的物体进行操作,就像在现实世界中一样。

2.5对应性

学员的培训内容与虚拟环境是密切对应的。例如,学员要学习飞行器驾驶技术,那么虚拟环境就是飞行器飞行的模拟环境。对应性将能为受训者设定各种复杂的情况,以提高受训者的应变能力,从而使得他们在实际环境下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情况。另外,虚拟现实技术能按每个学员的基础和能力,对应性的开展个性化的教育培训。

3.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现实场景计算机显示的科学,也是利用计算机处理人类所能看见的图景的手段和方法。视景仿真技术是以计算机图形学为理论基础的三维模型动态显示技术,基本原理是:根据观察点及观察方向对场景进行实时计算和实现,并做到对三维复杂环境中物体运动的实时交互控制,产生良好的动画效果。实现三维模型视景的实时动态显示,一方面要求计算机硬件有高速运算能力和很强的三维图形处理功能;另一方面还要求在算法和软件上有所发展,以便在硬件平台上取得更好的实时动态显示效果。视景仿真系统是钻井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给用户一个三维的真实感视觉环境。

3.1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分析

钻井模拟器在虚拟培训过程中需要模拟井场环境和操作结果,这就需要视景仿真系统根据钻井模拟器司钻控制台的操作过程,实时模拟出井场环境的变化和司钻、井控操作对钻井过程的影响。在现实的司钻和井控过程中,操作错误和地质环境变化都是事故的诱因,在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中也模拟了事故发生过程和事故排除的情况。实时地显示钻井过程中的数据,计算参数。根据司钻台操作的具体行为,依照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来模拟设备运动的过程,使得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的三维动画过程更贴近现实。

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需要对井场设备、自然环境、井下情况进行实时的动态模拟,使培训者在培训过程中除了学习操作知识,还能更有效、直观的学习到理论知识。硬件设施和三维图形软件的结合实现了虚拟模拟系统,培训人员能够通过这套虚拟培训设备完成所有钻井工作人员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

3.2实时场景系统组成

根据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的需要,开发过程在WindowsxP平台上,建模部分使用3DMAX完成机械部件的模拟,模型的管理由3DExplorer~成,并实现模型数据文件的转换导出。程序对模型的控制由C++Builder6.0实现,整个开发过程基于OpenGL2.0。

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的实时场景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三维图形实体模型、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控制程序、GLSL编写的渲染效果。

在整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的是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控制程序,在程序中完成了以下工作:场景初始化、工艺动画控制、与主控机通信、参数显示、碰撞处理以及特效渲染。

场景初始化:由于钻井工艺的复杂性和虚拟培训的操作性,每个作业当前场景都有所不同。在一个新的作业开始前,图形程序在接收到控制机发出的作业指令后初始化当前场景,例如:钻井平台上各操作部件当前的数量、状态以及位置。

工艺动画控制:在完成规定工艺作业的过程中,司钻控制台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都将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递给主控机,再由主控机发送协议数据给图形程序,图形程序得到参数后,做出具体反映。在图形机上体现出钻台上各种控制系统的运动参数、具体动作、视图选择(包括上视角、井下视角、防喷器视角、多视图显示等)等。

与主控机通信及参数显示:主控机的设计主要由钻井模拟器设计的需求决定,由于这套仪器主要用于虚拟培训,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教与学的关系,主控机能够提供给教师一个教育平台,提供作业调度、控制、评分等功能,与此同时,传递司钻控制台上发来的各项数据,并把与操作有关的数据发给图形机,即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两方通信,传递参数并进行数据处理,在屏幕上显示操作过程中需要操作者了解的参数值。

碰撞处理:在三维图形的运动仿真过程中是不允许有“穿墙而过”的状况发生的,因此要对运动物体作碰撞检测的处理。为了遵循模型运动的真实感,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当然也包括碰撞的检测与处理部分。

渲染特效:实现对火焰、气泡、液体喷涌效果的模拟,使用GLSL实现电影级的光照效果,可以分别模拟白天,夜晚,探照灯等光照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图形效果和真实感。

3.3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设计

一个性能优越、功能完备的系统需要在设计阶段就进行详细的设计规划。这样,在后期的开发过程中才能完成高质量的软件项目。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的设计遵循面向对象的原则,在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

3.4系统特点及设计目标

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要求有以下特点:

1)可以生成高质量的图形,实现实时的可控动画。

2)图形的生成快速稳定,对图形硬件要求不高。目前,系统配置为NVIDA6800,NVIDA6系列以上显卡都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图形动画。

3)提供给用户多角度、多视图的工作窗口,方便用户定位观测,在操作过程中既能观察整个场面,又能集中观察工艺作业下重要部件的工作过程。

4)建立模型细致、真实,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通过软件和程序分别建模,真实感程度高。

经过分析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的系统特点后,设定该系统要达到以下目标:

可扩展性:对于新模型、新器件、新工艺的增加,方便快捷,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系统的扩展。

兼容性:系统可以用于Windows2000/XP平台,兼容于各种图形加速硬件。

敏捷性:图形生成迅速、稳定,一般的图形加速硬件既可满

足要求;系统应达到反应迅速、操作灵敏的功效。

3.5基于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

钻井模拟器图形系统的设计是基于面向对象的,系统规模较大,设计复杂。基于在钻井工艺中涉及到的物体较多,并且各个物体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设计之前,应确定设计类的准则。对本系统而言,这里关心的是用物体如何展现工艺流程,所有类的设计应该围绕物体的动画功能需要来进行。

在钻井各工艺流程中,大钩、钻杆等物体是系统动画的载体,具有物体自身的方法和属性,因此,可以将其封装成类。根据围绕物体的运动功能来设计类的思想,将液压大钳和液压大钳的活塞、吊卡的主体和活页设计成不同的类,这样设计不仅可以使动画更加逼真,还能提高系统灵活性。

培训技术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从全区林牧渔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推广主导品种、主要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多渠道培训为主要手段,积极开展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增强林牧渔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推进楚州区林牧渔业再上新台阶。

二、培训对象

乡镇林牧渔业专业技术人员,种养大户和党员干部,一般种养农户。

三、培训目标与内容

㈠目标

2014年,全区林牧渔业技术培训总人数为8000人,其中畜牧业培训3000人,渔业培训3000人,林业培训2000人;建立畜牧技术培训示范点2个,位于三堡乡和建淮乡。

㈡内容

1、畜牧业:⑴奶牛高效养殖技术;⑵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⑶优质家禽养殖技术;⑷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2、渔业:⑴草鱼高产高效快速养殖技术;⑵青虾养殖技术;⑶网箱养殖黄鳝技术;⑷鮰鱼养殖技术;⑸龙虾养殖技术;⑹大规格河蟹复合养殖技术。

3、林业:⑴林草牧(禽)复合经营技术;⑵优质杨树苗培育技术;⑶杨树病害防治技术。

四、培训计划

4月-5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4000人次,其中畜牧业1500人、渔业1500人、林业1000人。

6月-7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1200人次,其中畜牧业400人、渔业400人、林业400人。

8月-9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1500人次,其中畜牧业600人、渔业600人、林业300人。

10月-11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1300人次,其中畜牧业500人、渔业500人、林业300人。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2014年度林牧渔业技术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我局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与讲课组。领导小组由局长周红缨作组长,副局长熊淮生任副组长,成员由区兽医站、林业站、水产站、渔政站负责同志组成,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人员调配等。讲课组由分管科教工作副局长任组长,副组长由兽医站、林业站、水产站、渔政站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相关专业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林牧渔业技术培训。区兽医站、林业站、水产站要认真组织落实好本专业的技术培训工作。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做好本乡镇技术培训工作。

2、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实行区、乡分级技术培训,区林牧渔业局负责对乡镇林牧渔业技术人员、党员干部与种植、养殖大户进行培训,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组织技术人员对一般农户进行培训,每乡镇每专业培训人数不少于100人次。培训工作要与项目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送科技下乡、成人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结合起来,采取集中授课为主、分散指导为辅的培训方式,扎实开展林牧渔业技术培训。

培训技术范文第3篇

一、重要意义

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是一项节省成本、惠及千家万户农民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以应急视频系统为依托,开展现场授课和咨询,实现现场实时可视,受训农民与专家直接对话;另一方面将授课和咨询录像制作节目,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随时点播收看。开展远程培训,可以及时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县农村普遍存在的科技人员缺乏、农村科学技术普及率低的现状,扩大农村实用技术的辐射范围,提高推广应用“五新”的能力,推进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能

为确保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县成立由分管领导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农办领导为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表彰奖励等工作。

三、培训时间和方式

1、培训时间。根据省的统一安排,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时间为:每月日的上午9:00—11:00。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时长60分钟,由授课教师借助含有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课件,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第二小节时长60分钟,由专家现场解答农民提出的技术问题。

2、培训方式。省设立主会场,县、乡两级设立分会场。县分会场对象:组织部1人、农办5人、农业局15人、林业局7人、水利局3人、农机站5人、畜牧局4人,地点设在县政府二楼会议室。各乡镇政府分会场对象:乡镇分管领导、“三农”服务中心等涉农技术人员、村级农民技术员、种养大户、营销大户等对象,参训人数:5万人以上人口的乡镇,40名以上;5万人以下人口的乡镇,30名以上。

四、保障措施

1、部门协作,明确分工。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服务千家万户农民,工作涉及面广,需各乡镇(场、区)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县委组织部负责应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并按月做好培训情况的统计工作。县农办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做好参训农民的落实工作;开展远程培训工作组织奖的评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培训资金的落实和使用监管。县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农机站、畜牧兽医局应主动做好组织发动农民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参加培训的工作。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将已培训有就业愿望的人员无偿介绍就业。县机要、广电、电信等部门要做好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网络信号畅通。县政府办负责收视信号的调试,协调相关部门做好信号保畅工作。各乡镇(场、区)负责做好本辖区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信号调试,积极做好发动工作,组织农民参加远程培训,并按月统计农民参加远程培训的情况,反馈农民的培训需求;做好远程培训的宣传报道工作。

培训技术范文第4篇

1.1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特别是基层村级千部将村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对开展农业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农民实用技术和技能的提高。而做为培训主体的农民由于受年龄、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人员从业水平并不高,对农业技术培训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缺乏接纳吸收农业新科技、新模式的意识,部分农民缺乏培训兴趣,决定了培训组织难度增大,成效不明显。

1.2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分散,培训经费不足

目前农业、劳动、妇联、成教等部门都开展培训,培训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个别参与培训的机构敷衍了事,培训工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影响了培训效果。农业培训经费财政投入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影响了镇村一级的培训基地和配套设施的建立和完善。

1.3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方式变化不大

目前的培训师资力量和数量和质量都比较薄弱,主要来源是高校专家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教师的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培训形式缺乏创新,当前的农民培训模式及内容与实际联系性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理论讲述多、实践指导少,信息技术运用少,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科技培训的要求。

1.4农业科技培训内容多样,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上级农业部门先后推出了多项培训工程,从我镇的几年实施情况来看,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这些培训主要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自上而下的途径开展,农民参与培训的整体积极性相对较低,抱有应付的心态,造成了培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加强技术培训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2.1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增强为农培训观念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而农民科技水平的高低是关键,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支持农业培训工作,消除部分千部认为农民只要有事做、不上访就够了的消极认识,树立科技培训不仅是让农民掌握技术和创业本领,主要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观念。

2.2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农业科技培训的经费投入

农业、成教、劳动等部门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形成综合优势。加强同涉农科研院校的联系和吸收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联合办训,最近两年我们同成教联合市讲师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培训,向农民传授通俗易懂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拓展了广大农民知识层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为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支持力度,在财政资金支持上要给予一定的倾斜,保证培训的经费投入。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培训师资除聘请院校专家、教授外,应以本地技术人员为主要力量。培训教师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者,还要是实践生产中的操作员,在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会受到农民的欢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技术培训的中坚力量,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借助多种渠道加强农业技术的继续教育培训,及时更新理念和知识构成,学习掌握新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2.4结合实际开展培训,提高农业技术培训效果

农业生产具有很强时间性,要根据农民的需求,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计划,展开农业种(养)殖技术、农产品营销、农业合作社、农民创业等培训,要以农民看得到、学得会,实效强的内容为主,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是如何更好地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农业成本,提高生产收入,因此要注重针对轻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约化科学养殖技术等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2.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培训技术范文第5篇

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与现场地质情况等密不可分,充满着危机和挑战。对于员工的能力和安全意识要求很高,传统的进场培训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职业培训效果是否良好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水平,培训过程没有明确统一的评价标准,针对性差,没有可重用性等。可见传统的培训技术不但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在人力、资源、经费、组织实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尤其对于危险作业或不具备实验条件的高级培训,传统的培训方式更是难以实现。传统培训模式的局限性制约了人们所期望的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率,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需求。

钻井模拟器采用虚拟制造技术的概念,开发过程基于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结合了钻井工程的实际工艺,改变了原有的钻井培训方法。它为用户提供了起下钻、钻进、井控和钻井事故及复杂情况处理等作业的操作过程模拟,主要用于钻井司钻、钻井技术人员的操作培训和安全培训,并为学员培训考核提供了教师评分系统,解决了传统培训过程中客观上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作为新型的针对油田具体情况开发的培训系统,钻井模拟器有着积极的意义。

2.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培训

该设备是以控制为中心的VM设备,主要用于钻井人才的培训。这套虚拟培训设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真实生动的模拟了钻井工艺流程的细节。学员能够通过对仿真钻机设备的操作,直接观察到钻井平台上的活动以及操作结果,最终达到让培训人员掌握正确操作过程的效果。虚拟培训有以下特征:

2.1仿真性

在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虚拟培训设施与真正的培训设施功能相同,操作方法也一样,学员通过虚拟培训设施训练技能与现实培训基地里同样方便。这是因为虚拟培训环境无论是现实的环境还是构想的环境,都是虚拟的但又是逼真的。理想的虚拟环境应该达到使受训者难以分辨真假的程度。

2.2开放性

虚拟培训环境可以为所有受训者在任何时间、地点提供各种培训的场所。实际上,虚拟培训环境的内涵是广泛的,它不同于传统的培训基地概念,它具备可以进行类似于传统培训项目的环境,但更擅长的是使学员置身于培训项目对象中的逼真环境。凡是受训者可以通过有关器具操作,来学习或训练某种技能的虚拟环境,并都归之于虚拟培训环境。

2.3超时空性

虚拟培训环境具有超时空的特点,它能够将过去世界、现在世界、未来世界、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幻想世界等拥有的物体和发生的事件单独呈现或进行有机结合,并可随时随地提供给学员进行培训。

2.4可操作性

受训者可通过使用专门设备,用人类的自然技能实现对虚拟环境的物体进行操作,就像在现实世界中一样。

2.5对应性

学员的培训内容与虚拟环境是密切对应的。例如,学员要学习飞行器驾驶技术,那么虚拟环境就是飞行器飞行的模拟环境。对应性将能为受训者设定各种复杂的情况,以提高受训者的应变能力,从而使得他们在实际环境下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情况。另外,虚拟现实技术能按每个学员的基础和能力,对应性的开展个性化的教育培训。3.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现实场景计算机显示的科学,也是利用计算机处理人类所能看见的图景的手段和方法。视景仿真技术是以计算机图形学为理论基础的三维模型动态显示技术,基本原理是:根据观察点及观察方向对场景进行实时计算和实现,并做到对三维复杂环境中物体运动的实时交互控制,产生良好的动画效果。实现三维模型视景的实时动态显示,一方面要求计算机硬件有高速运算能力和很强的三维图形处理功能;另一方面还要求在算法和软件上有所发展,以便在硬件平台上取得更好的实时动态显示效果。视景仿真系统是钻井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给用户一个三维的真实感视觉环境。

3.1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分析

钻井模拟器在虚拟培训过程中需要模拟井场环境和操作结果,这就需要视景仿真系统根据钻井模拟器司钻控制台的操作过程,实时模拟出井场环境的变化和司钻、井控操作对钻井过程的影响。在现实的司钻和井控过程中,操作错误和地质环境变化都是事故的诱因,在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中也模拟了事故发生过程和事故排除的情况。实时地显示钻井过程中的数据,计算参数。根据司钻台操作的具体行为,依照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来模拟设备运动的过程,使得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的三维动画过程更贴近现实。

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需要对井场设备、自然环境、井下情况进行实时的动态模拟,使培训者在培训过程中除了学习操作知识,还能更有效、直观的学习到理论知识。硬件设施和三维图形软件的结合实现了虚拟模拟系统,培训人员能够通过这套虚拟培训设备完成所有钻井工作人员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

3.2实时场景系统组成

根据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的需要,开发过程在WindowsxP平台上,建模部分使用3DMAX完成机械部件的模拟,模型的管理由3DExplorer~成,并实现模型数据文件的转换导出。程序对模型的控制由C++Builder6.0实现,整个开发过程基于OpenGL2.0。

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的实时场景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三维图形实体模型、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控制程序、GLSL编写的渲染效果。

在整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的是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控制程序,在程序中完成了以下工作:场景初始化、工艺动画控制、与主控机通信、参数显示、碰撞处理以及特效渲染。

场景初始化:由于钻井工艺的复杂性和虚拟培训的操作性,每个作业当前场景都有所不同。在一个新的作业开始前,图形程序在接收到控制机发出的作业指令后初始化当前场景,例如:钻井平台上各操作部件当前的数量、状态以及位置。

工艺动画控制:在完成规定工艺作业的过程中,司钻控制台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都将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递给主控机,再由主控机发送协议数据给图形程序,图形程序得到参数后,做出具体反映。在图形机上体现出钻台上各种控制系统的运动参数、具体动作、视图选择(包括上视角、井下视角、防喷器视角、多视图显示等)等。

与主控机通信及参数显示:主控机的设计主要由钻井模拟器设计的需求决定,由于这套仪器主要用于虚拟培训,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教与学的关系,主控机能够提供给教师一个教育平台,提供作业调度、控制、评分等功能,与此同时,传递司钻控制台上发来的各项数据,并把与操作有关的数据发给图形机,即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两方通信,传递参数并进行数据处理,在屏幕上显示操作过程中需要操作者了解的参数值。

碰撞处理:在三维图形的运动仿真过程中是不允许有“穿墙而过”的状况发生的,因此要对运动物体作碰撞检测的处理。为了遵循模型运动的真实感,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当然也包括碰撞的检测与处理部分。

渲染特效:实现对火焰、气泡、液体喷涌效果的模拟,使用GLSL实现电影级的光照效果,可以分别模拟白天,夜晚,探照灯等光照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图形效果和真实感。

3.3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设计

一个性能优越、功能完备的系统需要在设计阶段就进行详细的设计规划。这样,在后期的开发过程中才能完成高质量的软件项目。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的设计遵循面向对象的原则,在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

3.4系统特点及设计目标

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要求有以下特点:

1)可以生成高质量的图形,实现实时的可控动画。

2)图形的生成快速稳定,对图形硬件要求不高。目前,系统配置为NVIDA6800,NVIDA6系列以上显卡都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图形动画。

3)提供给用户多角度、多视图的工作窗口,方便用户定位观测,在操作过程中既能观察整个场面,又能集中观察工艺作业下重要部件的工作过程。

4)建立模型细致、真实,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通过软件和程序分别建模,真实感程度高。

经过分析钻井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的系统特点后,设定该系统要达到以下目标:

可扩展性:对于新模型、新器件、新工艺的增加,方便快捷,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系统的扩展。

兼容性:系统可以用于Windows2000/XP平台,兼容于各种图形加速硬件。

敏捷性:图形生成迅速、稳定,一般的图形加速硬件既可满

足要求;系统应达到反应迅速、操作灵敏的功效。

3.5基于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

钻井模拟器图形系统的设计是基于面向对象的,系统规模较大,设计复杂。基于在钻井工艺中涉及到的物体较多,并且各个物体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设计之前,应确定设计类的准则。对本系统而言,这里关心的是用物体如何展现工艺流程,所有类的设计应该围绕物体的动画功能需要来进行。

在钻井各工艺流程中,大钩、钻杆等物体是系统动画的载体,具有物体自身的方法和属性,因此,可以将其封装成类。根据围绕物体的运动功能来设计类的思想,将液压大钳和液压大钳的活塞、吊卡的主体和活页设计成不同的类,这样设计不仅可以使动画更加逼真,还能提高系统灵活性。

培训技术范文第6篇

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普遍不高,不熟悉文献检索及网上信息检索、不会使用搜索引擎和缺少制定正确检索策略的常识,因此查阅文献的能力较差。其中部分人虽然学习过文献检索,具有查阅纸质文献及上网浏览信息的基本技能,但由于文献检索与获取工具不断更新,工作以后接受相关培训相对较少,偶然需要查找资料时才去接触网络和数据库,文献检索技能不专业,检出结果不理想。

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2003年9月,联合国信息专家会议在著名的布拉格宣言中指出:“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它是人们投身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终身学习者必备的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新医改的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信息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应用、电子病历的管理等都需要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加强信息素养,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社区卫生服务能使广大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有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医生的医术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程度。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必须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社区医生处在基层卫生机构,熟悉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提高自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对于减少误诊、急救及时送诊非常重要。正如中科院周国平教授在首届中国式医院管理研讨会上指出的“医生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不光是一种谋生手段,它还是精神事业。医生应该始终保持好奇心、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始终保持对知识的热情,应该是学者,应该是科学家”。

目前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40岁以上人员学历大多为专科,文献检索和信息搜集及科研能力较弱。虽然国家医改政策提出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但是目前的培训以提高临床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为主,关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几乎没有。因此加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现实需求性。

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信息素养的方法

1培养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信息意识

意识的培养重于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了自身信息意识,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才会逐渐提高能力。可邀请医学高等院校或三甲医院图书情报、信息化和科研管理方面的专家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普及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文献检索、网络检索、信息搜集、科研能力方面的知识,提高其信息意识,增强其利用信息的意识、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此外,还要鼓励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从事科研活动,强化其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

2培养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信息能力

一是以知识服务下基层的方式,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满足其查阅资料、获取知识、课题申报、撰写论文的需求。在为基层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是进行网络化学习。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E-learning这种不受时空约束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决定了其文献查阅能力和计算机掌握程度各异。为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河北省引进了3家培训机构在全省开展网络化教学。这些机构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选择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医学文献检索技巧、科研课题立项技巧、论文撰写、电子信息系统利用等内容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每个机构提供的不同专业论坛,进行在线答疑、网上咨询等。

结语

培训技术范文第7篇

1.1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特别是基层村级干部将村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对开展农业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农民实用技术和技能的提高。而做为培训主体的农民由于受年龄、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人员从业水平并不高,对农业技术培训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缺乏接纳吸收农业新科技、新模式的意识,部分农民缺乏培训兴趣,决定了培训组织难度增大,成效不明显。

1.2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分散,培训经费不足

目前农业、劳动、妇联、成教等部门都开展培训,培训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个别参与培训的机构敷衍了事,培训工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影响了培训效果。农业培训经费财政投入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影响了镇村一级的培训基地和配套设施的建立和完善。

1.3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方式变化不大

目前的培训师资力量和数量和质量都比较薄弱,主要来源是高校专家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教师的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培训形式缺乏创新,当前的农民培训模式及内容与实际联系性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理论讲述多、实践指导少,信息技术运用少,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科技培训的要求。

1.4农业科技培训内容多样,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上级农业部门先后推出了多项培训工程,从我镇的几年实施情况来看,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这些培训主要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自上而下的途径开展,农民参与培训的整体积极性相对较低,抱有应付的心态,造成了培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加强技术培训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2.1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增强为农培训观念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而农民科技水平的高低是关键,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支持农业培训工作,消除部分干部认为农民只要有事做、不上访就够了的消极认识,树立科技培训不仅是让农民掌握技术和创业本领,主要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观念。

2.2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农业科技培训的经费投入

农业、成教、劳动等部门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形成综合优势。加强同涉农科研院校的联系和吸收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联合办训,最近两年我们同成教联合市讲师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培训,向农民传授通俗易懂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拓展了广大农民知识层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为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支持力度,在财政资金支持上要给予一定的倾斜,保证培训的经费投入。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培训师资除聘请院校专家、教授外,应以本地技术人员为主要力量。培训教师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者,还要是实践生产中的操作员,在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会受到农民的欢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技术培训的中坚力量,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借助多种渠道加强农业技术的继续教育培训,及时更新理念和知识构成,学习掌握新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2.4结合实际开展培训,提高农业技术培训效果

农业生产具有很强时间性,要根据农民的需求,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计划,展开农业种(养)殖技术、农产品营销、农业合作社、农民创业等培训,要以农民看得到、学得会,实效强的内容为主,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何更好地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农业成本,提高生产收入,因此要注重针对轻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约化科学养殖技术等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2.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培训技术范文第8篇

一、主要做法

1、进一步转变职工思想观念,提高了职工学习的自觉性。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我们通过形势任务教育,让职工清楚地了解我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他们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增强主人翁意识;通过“目标大讨论”活动,使职工充分意识到企业的发展与职工利益紧密相联,意识到不断自我提高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使职工认识到不学就会掉队,就会被淘汰,从而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职工学习的自觉性。

2、结合实际,拓展灵活多样的方式。

以岗位为主要阵地,以队、班组培训为主,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一是继续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赛”的“四个一”活动,使职工日积月累掌握技术。二是在作业区生产办的组织下围绕安全生产开展“平安生产”知识培训活动;三是与厂培训活动相结合,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内外管理和技术经验交流活动。今年我区分别组织业务骨干和管理干部与黄珏、金东两作业区进行了交流学习。四是继续在职工中开展了“手拉手,结对子”的互帮互学活动和新老职工间的“师带徒”活动。五是改变过去教师在台上讲,学员在台下听、记的古板方式,实行互动式教学,有问题就在课堂上就提出来讨论,使职工真正掌握了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六是在作业区网站上开辟培训课堂,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放到网上,使学员可以下载反复学习。七是鼓励发展各种积极实用的技能,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支持职工参加各类形式的全国成人函授、自学学历考试,激励职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现全区有20多名职工经业余函授学习考试拿到了大专学历,不少技师级职工还参加了全国本科自学考试。

此外区生产办和各基层队还结合全区生产经营开展了各种业务评比活动,如地质资料评比活动,仿宋字竞赛活动,以井组分析为单位的职工地质动态分析评比活动等等。

3、利用优势,统一规划、集中培训。

针对技能培训方面不平衡现象,我们利用我区培训场地和师资两大优势,加大了职工培训力度,拿出了“狠”招。一是凝聚全区师资力量组建培训小组。10月份,我区从基层专门抽调业务能力较强的技师参与区培训工作,克服了过去由于兼管而造成工作不到位的缺陷。二是组织职工脱产培训。我们结合不同工种特点,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组织举办采油、集输、锅炉三个主要工种的职工进行“应知应会”脱产培训,多数职工都是放弃休假时间参加培训。此次轮训我们避免空洞说教,内容贴近职工实际,重点放在提高职工岗位技能和故障处理的应急能力的实践操作上,职工一致反映培训效果良好,使培训效率大为提高。接下来,我们还将举办以提高班组管理水平的班组长培训班,为我区整体素质的提高再奠坚实的基础。

4、加大考核力度,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为了更好地促进职工培训工作,我们加大了考核力度。首先,在培训中不仅对职工进行考核,而且对主管干部和专业教员也同样进行考核,做到“严考核、硬兑现”。对取得好成绩的学员进行奖励,同时对表现差的学员和教员也进行适当的处罚和兑现,真正将培训与个人奖金挂钩。其次,把平时不定期检查、“基础工作”检查作为一种手段,对职工进行现场抽考,把职工抽考成绩也纳入考核中,促使职工时时学,处处学,避免发生职工“临时抱佛脚”的弊病。第三,将每次考试前三名的同志推荐申报岗位明星。第

四、制定岗位成才奖励实施办法,对认真钻研业务,勤奋好学,成绩突出者进行奖励。如针对张建民在总公司、局技术大赛中取得的好成绩,及时给予了奖励,并将其事迹在全区职工中弘扬。年终,还将对评出的岗位学习标兵进行奖励,让职工在岗位工作中积极争当岗位能手。

今年,我区的技术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我区达标创优目标的实现,为我区全年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为各项工作的的有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区的职工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

1、师资力量技术水平还需不断提高。

虽然我区技师队伍在不断壮大,但由于职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有较高水平的培训师资力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师资力量技术水平还需不断充实,以满足实际需要。

2、培训内容还未完全与实际挂钩,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生产。

培训的目的是更有利于安全和生产,但是不管是哪级培训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培训与生产脱节的现象。培训内容、方式创新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培训效果。

3、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

我区近20个工种,工种间的技术水平十分不平衡,且个人之间发展也极其不平衡。

4、工人骨干还未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区有一批技术能手和技术尖子,但是我区还未能很好地组织他们开展传、帮、带活动,没有真正发挥他们的技术骨干作用。

三、下步工作打算

从我区的职工培训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看,下面几项工作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1、进一步转变职工学习思想,端正学习态度。部分职工还存在“铁饭碗”思想,未完全认清目前和以后的发展形势,还需我们继续努力教育和宣传。

2、职工培训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避免为应付检查和完成培训次数而摆出的“花架子”。只有做到职工培训与生产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职工培训的作用,真正用于带动生产。

友情链接